(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教学反思 比较数的大小

合集下载

【课后反思】小学数学《比较数的大小》

【课后反思】小学数学《比较数的大小》

【课后反思】小学数学《比较数的大小》一年级数学比较数的大小教学是在数数、读数、写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本课是在学生学过读数、写数这后,通过填写100以内的数目表,使学生对100以内数的顺序有一个更深刻的认识,了解每个数在数目表中的位置、与相邻数的关系,对100以内的数的大小有比较清晰的了解。

同时,通过对此表的观看,能够发觉一些有味的排列,从中能够发觉一些规律性的东西。

如此不但进展学生的思维,而且开阔学生的思路,提高学生的学习的爱好。

教学目标要求①知识与技能学生经历推理论证的过程,能清晰地了解数的排列是有顺序的。

学生经历观看、验证等活动,把握比较数的大小的方法。

②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运用“观看、探究、合作、交流、评判”等方法进行开放性有序实践活动。

从不同角度观看百数表的排列,从中发觉排列规律。

③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生参与具体的数学活动,积极探究数学问题,体验成功的欢乐,提高“学数学、用数学”的爱好,形成独立自主学习的适应和合作交流的态度,初步培养数感。

在例题4的教学中,我突出了一个“学”字。

我让学生通过感受具体的事物(铅笔)到半具体半抽象的事物(计数器)到抽象的数那个过程,来学习100以内数的读、写。

课堂上,通过个位和十位上的珠子换位子,激起了小孩们的学习爱好,通过学生,对比24与42中的“4”、“2”的意义,加深了他们对不同数位上的数所表示的意义的明白得。

达到了预定的学习目标。

在例题5的教学中,我突出了一个“辩”字。

通过开展整十数写法的辩论,在“辩”的过程中,学生明确了,当个位上一个也没有时,应用0占位。

加深了对数位意义的明白得,同时在读、写、辩中,小孩们体验到了成功。

在例题6的教学中,我突出了一个“逼”字。

通过给学生一个只有个位和十位的计数器,请他们表示100,学生们发觉仅有原先的两个数位差不多不能解决问题的时候,就“逼”他们想出一个新的数位!百位就闪亮登场了!百位的显现满足了学生的自身需求和期望,这从小孩们兴奋地给计数器上的百位插上小棒的模样就能够感受到了!他们更自主地学习,明白得数位意义及数位的排列顺序。

一年级比大小教学反思

一年级比大小教学反思

一年级比大小教学反思一年级的数学教学中,比大小是一个基础而重要的概念,它不仅关系到学生对数字的初步认识,也是后续学习加减法等更复杂数学概念的基础。

在进行比大小的教学过程中,我进行了一系列的教学活动,并在教学结束后进行了反思,以期提高教学效果。

教学目标在教学开始前,我明确了教学目标:学生能够理解并区分数字的大小,能够使用“大于”、“小于”、“等于”等词汇来描述数字之间的关系,并能够通过比较来解决简单的问题。

教学方法1. 直观教学:我使用了实物和图片来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数字的大小。

例如,用不同数量的苹果来表示数字1到10,让学生通过观察来比较大小。

2. 游戏化学习:通过设计一些简单的游戏,如“数字接龙”和“大小猜猜看”,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比较大小。

3. 分组合作: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在小组内进行数字大小的比较,通过合作学习来加深理解。

4. 互动式教学:鼓励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发言,表达自己的观点,通过互动来检验学生的理解程度。

教学过程1. 引入新课:通过提问“你知道数字5和数字3哪个更大吗?”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引入比大小的概念。

2. 概念讲解:用简单的语言和例子解释“大于”、“小于”和“等于”的含义。

3. 实践操作:让学生通过比较不同数量的物体来实践比大小。

4. 巩固练习:设计了一系列的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以巩固所学知识。

5. 课堂小结:在课堂结束时,总结比大小的要点,并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寻找实际应用的例子。

教学反思1. 学生参与度:大部分学生能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但仍有少数学生在活动中显得有些被动,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更多地关注这些学生,鼓励他们参与。

2. 教学方法的多样性:虽然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但发现学生对于游戏化学习的兴趣更高,因此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适当增加游戏化元素,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3. 教学内容的深度:在教学过程中,发现部分学生对于“等于”的理解不够深入,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对这一概念的讲解和练习。

《比较数的大小》教学反思

《比较数的大小》教学反思

《比较数的大小》教学反思握的环节。

所以我也没有浪费很多时间去讲解,只用一句简短的话概括:表示两个数相等用等号=,如4等于4,写作4=4,读作4等于4。

之后,也举了很多例子,再说明几遍。

等到学生基本掌握之后,我就进入了下一个环节,教学例2,认识;、;。

过渡时,我设置疑问,问:两数相等用等于号,不一样了,用什么符号表示呢?紧接着,我出示例2图,小鸡和小鸭、三角形和圆形。

学生忙着数数,我让他们先不用急着数,用眼睛看看,哪些多,哪些少,这样学生很快就回答是小鸡、圆形多,小鸭、三角形少。

为达到教学目标,我进一步讲解:这就说明他们之间有多有少,不是相等的。

那么相等用等于号,不相等用什么呢?不等号有两种-----大于号和小于号。

接着我让学生数数,数后我板书。

在我板书后,学生这下都蒙了,不认识这两个符号,不懂得应该怎么样读。

借例题我进行一番讲解:小鸡5只,小鸭3只,5只比3只多,所以5比3大,写作5;3。

三角形5个,圆形6个,5个比6个少,所以5比6小,写作5;6。

讲解完后又带领学生读了几遍。

为了让学生记住两个不等号的读法,我又向学生说明:主要看左边,把大于号小于号看成口,左边张大嘴就是大于号,闭着嘴就是小于号。

读式子的时候,我指着左边,让学生反复的练习,最后基本能分清楚大于号和小于号了。

在分清楚之后,我设计了一个小小的课堂游戏,我教他们用手势语来判断大于号和小于号。

(是<的,伸出左手的拇指和食指,其余手指握紧;是>的,则伸出右手的拇指和食指),然后出示1到9九张卡片,发给九位学生,告诉同学,这九位是数字王国成员中不可少的,他们现在要进行比赛,比比谁的年龄大。

你们用手势语来表示,老师分别请两位学生上来,下面的同学纷纷举起手势,刚刚开始可以说是手无足措,都乱了,后来才慢慢适应了。

这节课就在游戏中结束了。

目的是基本达到了,轻度学生基本掌握,中度学生初步掌握,可还有很多不足的地方,比如,游戏这一环节,学生的情绪激昂,他们可能注重的是游戏本身的趣味,而忽视了活动能给他们所带来的认识。

比较数的大小教学反思

比较数的大小教学反思

比较数的大小教学反思《“比较数的大小”教学反思》在我们的数学世界里呀,有好多有趣的东西呢。

就说这比较数的大小吧,我一开始觉得这有啥难的呀,不就是看看哪个数字大,哪个数字小嘛。

可是呀,等真正开始学,才发现这里面的学问可大着呢!我记得那堂课,老师一走进教室,就拿着好多小卡片,上面写着各种各样的数字。

老师先在黑板上写了两个数字,比如说5和3吧。

老师就问我们:“小朋友们,你们看看这两个数字,哪个大呀?”我们都齐声说:“5大!”那声音呀,可响亮了,就像一群小麻雀在叽叽喳喳地叫。

老师又问:“那你们怎么知道5大呢?”这时候呀,有的小朋友就说:“因为5在3的后面,后面的数字比前面的大。

”还有的小朋友说:“我数手指头呢,1、2、3、4、5,5在3后面,所以5大。

”老师听了就笑了,说:“你们都很聪明呢。

”然后呀,老师又写了两个比较大的数字,像25和18。

这时候就有点麻烦了。

我心里就想,这可怎么比呢?我旁边的同桌就开始小声嘀咕:“25有2个十和5个一,18有1个十和8个一,2个十肯定比1个十大呀。

”我听了他的话,就像突然开了窍一样。

我赶紧举手,对老师说:“老师,我知道,25大,因为25里面有2个十,18里面只有1个十。

”老师听了,对我竖起了大拇指,说:“真棒!”那时候呀,我心里可高兴了,就像吃了蜜一样甜。

可是呢,问题又来了。

当老师写出56和52的时候,我就有点懵了。

我心想,这两个数字十位上都是5呀,那该怎么比呢?这时候呀,后面有个同学大声说:“看个位呀,6比2大,所以56比52大。

”老师听了就点点头说:“对啦,当十位数字相同的时候,我们就比较个位数字的大小。

”我这才恍然大悟,哎呀,我怎么就没想到呢?我就有点沮丧,感觉自己像个小笨蛋。

在这个学习比较数的大小的过程中,我发现呀,这不仅仅是比较几个数字的大小那么简单。

这里面有很多的方法和规律呢。

就像我们玩游戏一样,每个数字都有它自己的位置和价值。

比如说那些两位数,十位就像一个小队长,个位就像小队员。

比较数的大小说课稿、教学反思

比较数的大小说课稿、教学反思

比较数的大小说课稿、教学反思比较数的大小说课稿各们老师:大家好!我今天上课的内容是苏教版一年级下册数《比较数的大小》,下面就这一堂课的内容给大家简单的说一下。

这节课是苏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第三单元第31页-32页的内容《比较数的大小》,是数的认识教学基本内容之一,而确定数的大小的依据则主要是数的意义、组成和顺序。

教材首先通过两个动物拾贝壳的情景引入,鼓励学生利用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自主探索比较两个数大小的方法,再通过组织交流以及不同情形的数的大小比较练习,引导学生逐步体会并掌握比较数的大小的一般方法。

其中,例5比较的是十位上不同的两个数的大小,试一试中比较的是十位上相同的两个数的大小,以及100与一个两位数的大小。

想想做做一共安排了5道题,主要是巩固加强学生对新知识的掌握。

本课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会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经历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的过程,掌握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的方法。

重点是使学生会用多种方法比较两个数的大小,把生活经验上升为数学认识,难点是学生能清楚地表棕自己的想法。

在教学过程中,我通过学生任意说出100以内的数引入课题,为学生学习新知识做好准备。

在探究新知的过程中,通过谈话的形式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观察情景图,并搜集信息,培养学生搜集信息的能力,在比较大小时,鼓励学生用不同的策略进行思考,并在交流中把生活经验上升为数学思考。

试一试的教学完全放手给学生去做,做完以后说出自己的想法,老师注意指导、帮助学生讲清楚理由。

在教学想想做做,首先从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入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形式多样,层次丰富的练习,帮助学生巩固比较数的大小的方法。

《比较数的大小》教学反思这节课上下来,效果没有理想中的好,存在着很多问题,下面我就这这节课不足的地方和各位老师做一个简单的交流。

首先,由于紧张的原因,本节课出现了很多口误笔误,比如,把“上课”说成了“起立”,把46写成了48,38写成了36等。

比较数的大小的教学反思

比较数的大小的教学反思

比较数的大小的教学反思比较数的大小的教学反思所谓教学反思,是指教师对教育教学实践的再认识、再思考,并以此来总结经验教训,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教学反思一直以来是教师提高个人业务水平的一种有效手段,教育上有成就的大家一直非常重视之。

下面是比较数的大小的教学反思,请参考!比较数的大小教学反思1您现在正在阅读的《比较数的大小》教学反思文章内容由收集!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比较数的大小》教学反思这一课是在孩子认识100以内的数和数的顺序基础上安排的,通过教学,让学生掌握比较100以内数的比较方法,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课虽已上好,但留给我学习、思考的地方有很多很多。

一、课中鼓励,保护学习积极性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你在任何时候也不要给孩子打不及格的分数,请记住: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

这就启示我们在教学中要以鼓励性评价为主,让每个学生都乐于学习。

一年级孩子好动、好玩,学生的注意力不能集中,课堂难以调控。

针对这一情况,如果你一味地批评,效果适得其反。

不妨你改变一下方式,从激励的原则出发,这会大大激发他们学习的动力。

在课上,我善于把握时机,在教学过程中自然而贴切的运用各种激励方法。

课堂上,当有的同学回答正确时,我经常会说:你和老师想的一样,真不错!你刚才回答得很响亮,表达得也很清楚,真是好样的!哎哟!你真了不起,我们还没学呢,你就已经知道了,那么大家来猜猜,他是怎么想出来的?这样的一个猜字,既可以把那个学生先稳住了,又能一下子调动其他学生的学习兴趣,把他们各自的思维方式展露出来。

这样做不但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而且有时还能够激发他从脑中迸发出另一种独到的极富有创造性的回答。

二、启发运用多种策略的同时适时优化算法在比较小松鼠和小白兔谁捡的多时,我放手让学生自己解决,充分相信学生,给学生比较充足的时间,有助于拓宽学生的思维空间。

让学生分组讨论,到底谁捡的多,为什么?有的说46里面有4个十,而38里面只有3个十,所以 46比38大;有的说46十位上是4,38十位上3,4比3大,所以46大;还有的说在百数表中,46在38的后面,所以46大,总之学生能运用不同的策略比较数大小,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独立思考和创新的精神。

【教学设计】《比较数的大小》【含设计意图和教后反思】

【教学设计】《比较数的大小》【含设计意图和教后反思】

《比较数的大小》教学设计【教学内容】苏教版一年级下册第31页~32页,例题5,试一试,想想做做1~6题。

【教材简析】这节课是在学习了100以内数的认识和数的顺序以及20以内数的大小比较基础上学习的,100以内数的大小比较是小学阶段整数大小比较的基础和重点。

教材通过比较松鼠和小兔连个小动物谁拾到的贝壳多这一情境,引入比较数的大小,既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又能让他们感到比较两个数的大小是现实的。

学生有以往学习的基础,在日常生活中也经常遇到并处理过比较大小的问题,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因此,本节课主要让学生自己解决100以内数的大小比较,提倡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让学生用自己的方法思考,无论是例题还是“试一试”都注意尊重学生的想法,本节课的重点是组织学生将自己怎样比,怎样想,把以往的生活经验上升为数学认识。

【教学目标】1、通过例题,感受四十几比三十几大,初步认识到两位数比较大小时,十位上的数哪个大,那个数就大。

2、通过试一试的学习,感受到53<56,初步认识到两位数比较大小,当十位上的数一样时,个位上的数的大的数就大;而当100(三位数)和两位数比较时,100(三位数)大,初步认识到位数多,那个数就大。

3、通过想想做做的第一题明确,六十是六十几中最小的数,七十是七十几中最小的数,并以此类推,从而加深对整十数的认识。

4、通过想想做做2~6题的练习巩固学生对100以内数比较大小的掌握,进一步将经验上升为数学认识。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能够清楚而准确地说出具体题目中比较大小的方法,体会不同的题目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将比较的经验上升为数学认识。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1、故事情境,唤醒经验同学们喜欢大海吗?(出示大海图)在一个风和日丽的下午,小松鼠和小白兔同时来到了大海边,小松鼠很有礼貌的自我介绍:你好,我今年5岁了;小白兔也礼貌的回答:你好,我今年12岁。

同学们,你们知道小松鼠和小白兔比,谁的年龄大?谁的年龄小吗?2、利用迁移,导入新课刚才我们比较小松鼠和小白兔年龄的大小,其实就是比较两个数的大小,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比较数的大小。

新苏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数的顺序、比较大小》教学反思

新苏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数的顺序、比较大小》教学反思

新苏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数的顺序、比较大小》教学反思课本、报刊杂志中的成语、名言警句等俯首皆是,但学生写作文运用到文章中的甚少,即使运用也专门难做到恰如其分。

什么缘故?依旧没有完全“记死”的缘故。

要解决那个问题,方法专门简单,每天花3-5分钟左右的时刻记一条成语、一则名言警句即可。

能够写在后黑板的“积存专栏”上每日一换,能够在每天课前的3分钟让学生轮番讲解,也可让学生个人搜集,每天往笔记本上抄写,教师定期检查等等。

如此,一年就可记300多条成语、30 0多则名言警句,日积月累,终究会成为一笔不小的财宝。

这些成语典故“贮藏”在学生脑中,自然会出口成章,写作时便会为所欲为地“提取”出来,使文章增色添辉。

《数的顺序比较大小》这一课是在学生认识了100以内数的基础上进行的,要紧是通过让学生在填写“百数表”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白得10 0以内数的顺序和排列规律,巩固数的读写;在独立摸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探究规律,培养学生观看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进展数学摸索,进一步增强数感。

横着竖着观看百数表查找规律是数的顺序的教学重点,我按照教材上的教学过程,先完整地填表,再引导学生发觉规律,最后运用规律来完成“做一做”。

在这节课上,我引导学生先横着选几行读一读,发觉每一行的前9个数的十位都不变,个位依次多1。

再利用那个规律进行相应的练习。

然后让学生竖着选几排读一读,找出竖排的规律:每一排个位不变,十位依次多1,随后也进行了相应的练习来强化对规律的认识。

最后再让学生自由地找找斜行的规律。

让学生依照已有的数去观看,来发觉这些已知数的规律和排列顺序,调动起全体学生猎取知识的愿望。

与当今“教师”一称最接近的“老师”概念,最早也要追溯至宋元时期。

金代元好问《示侄孙伯安》诗云:“伯安入小学,颖悟专门貌,属句有夙性,说字惊老师。

”因此看,宋元时期小学教师被称为“老师”有案可稽。

清代称主考官也为“老师”,而一样学堂里的先生则称为“教师”或“教习”。

《比较数的大小》教学反思

《比较数的大小》教学反思

《比较数的大小》教学反思今天我上了《100以内数的大小比较》这节课。

比较数的大小,学生是有经验的。

一方面他们在学习20以内的数时,曾比较过数大的大小;另一方面,在日常的生活中,他们也多次接触甚至亲自解决多这样的问题。

但是,究竟怎样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的方法,不少学生还是似懂非懂的。

课前我认真研读了教材,进行了精心的设计,课后我的反思如下:一、课堂中应该渗透的比较数的大小的四种方法:1、观察法,通过观察主题图,知道谁大谁小。

2、通过数数,知道数的顺序,从而知道谁大谁小。

3、数的组成,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来比较大小。

4、计数器,总结出比较数的大小的方位。

先看十位,十位大就大,十位相同看个位.关于上述四种方法,课本以第四种,通过计算数的数位来比较数的大小,从而总结出比较数的大小的通用方法。

二、课堂教学中吸引学生注意力的策略:1、顺口溜。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 “两位数来比较,十位大,它就大,十位相同看个位。

"2、学生做练习时,一个学生回答其他学生做对了,就给自己划个小对号。

(动静结合,抓住学生注意力.)三、关于提问的艺术提问的时候要和数学有关。

如问“图上画的是什么?”那是没有意义的,有的学生说是公鸡,有的学生说是母鸡. 如果这样问,“认真观察情景图,你能从中获得哪些数学信息?”效果就会好一些。

在本节课整个教学过程中,我能够突出学生学的过程,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新课的导入和展开都先让学生自己尝试探究.这样设计,一方面便于了解学生对于本节课的掌握情况,找准教学起点,另一方面有助于学生自主发现规律,总结方法,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练习题我力求做到开放且有梯度,主要培养学生的想像、猜测和创新能力,使学生由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参与知识获得的全过程.。

比较大小的教学反思 数的大小比较教学反思

比较大小的教学反思 数的大小比较教学反思

比较大小的教学反思数的大小比较教学反思1. 引言在数学教学中,比较大小是一个非常重要且基础的概念。

学生掌握了数的大小比较,才能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有效地进行排序、比较和分析。

然而,教师经常会发现,一些学生在掌握比较大小的概念上遇到困难。

本文将反思我在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方法,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数的大小比较。

2. 问题分析经过观察和分析,我发现学生在掌握数的大小比较时存在以下几个问题:2.1 缺乏概念理解一些学生在比较大小时仅仅依靠记忆而不是真正理解概念。

他们无法将比较大小的符号与数的大小关系相对应,导致在具体的比较运算中出现错误。

2.2 基础知识薄弱数的大小比较是建立在数的基本概念和基础知识上的,然而一些学生在数的概念和基本运算上存在困难,导致他们无法有效地进行大小比较。

2.3 缺乏实际应用一些学生将数的大小比较看作是简单的机械记忆活动,缺乏将其应用到实际生活和学习中的意识。

他们无法理解数的大小比较在排序和分析问题中的重要性。

3. 改进方法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我提出了以下几种改进方法:3.1 强调概念理解在教学中,我将更加注重对比较大小概念的深入理解。

通过示例和实际应用,让学生真正理解比较大小的符号和数的大小关系。

我会与学生一起探讨比较大小符号的意义,并引导他们进行有意义的讨论和思考。

3.2 加强基础知识训练为了帮助学生建立牢固的基础知识,我将增加基础知识的训练和练习。

通过反复练习,巩固数的基本概念和基本运算,使学生能够更自信和准确地进行数的大小比较。

3.3 增加实际应用案例为了让学生理解数的大小比较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我将增加实际应用案例的讲解和讨论。

通过分析实际问题,学生将能够意识到数的大小比较在排序、选举、经济等领域的应用,从而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应用能力。

4. 教学实施为了确保改进方法的有效实施,我计划采取以下教学策略:•制定详细的教学计划,包括强调概念理解、基础知识训练和实际应用案例的安排和时间分配;•使用多种教学资源,包括教科书、教具、游戏和互动活动,以提高学生参与和理解;•设计形式多样的练习和评价方式,包括口头讨论、书面作业和小组合作,以适应不同学生的学习方式和能力;•不断监测学生的学习进度和理解情况,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和方法。

《比较数的大小》的教学反思

《比较数的大小》的教学反思

比较数的大小的教学反思引言数的大小是数学中的基础概念之一,在数学教学中也是一个重要的内容。

帮助学生掌握比较数的大小的方法和技巧,不仅有助于加深学生对数的概念的理解,还能提升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

然而,教学过程中有时会遇到一些问题和困难。

本文将就在教学《比较数的大小》时遇到的问题进行反思,并提出一些改进建议。

教学问题及原因分析在教学《比较数的大小》时,我发现学生常常在比较数字大小时出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难以理解大于和小于的概念:部分学生对大于和小于的概念理解不够清晰,容易混淆两者之间的关系。

2.缺乏有效的比较策略:学生在比较数字大小时缺乏有效的比较策略,盲目地根据数字的长度进行判断,而忽略了其他比较方法。

3.学生缺乏实际应用的机会: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主要以抽象的数学问题为主,缺少与学生生活实际结合的具体例子。

以上问题的产生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1.教师在教学内容上过于抽象,没有结合生活实际,导致学生难以理解概念。

2.教师在教学中没有引导学生使用有效的比较策略,导致学生片面地根据数字的长度进行判断。

3.学生缺乏练习和实践的机会,导致在实际应用方面的能力较弱。

改进建议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采取以下一些措施:1.采用生动有趣的例子:在教学中,可以引入一些学生熟悉的例子,如购物时比较商品的价格、体重的比较等,让学生能够将抽象的概念与实际生活中的事物联系起来,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

2.引导学生使用有效的比较策略:在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通过数字的位数、整数部分的大小等多种角度去比较数的大小。

例如,在比较两个小数时,可以先比较小数点前的整数部分,再比较小数点后的数字。

3.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在课堂教学中,可以设计一些练习题,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来比较数字的大小。

同时,也可以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运用所学的知识,如通过比较时间、路程等,帮助学生将所学的概念应用到实际中。

4.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动:在教学中,可以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

2023年《比较数的大小》教学反思【精选】

2023年《比较数的大小》教学反思【精选】

2023年《比较数的大小》教学反思2023年《比较数的大小》教学反思1(888字)上周我讲了《比较数的大小》这节课。

比较数的大小,学生是有经验的。

一方面他们在学习20以内的数时,曾比较过数的大小;另一方面,在日常的生活中,他们也多次接触甚至亲自解决多这样的问题。

但是,究竟怎样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的方法,不少学生还是似懂非懂的。

课前我进行了精心的设计,成功之处有以下几点:一、创设情境,让学生体会数学的趣味性和实用性我将例题设计成童话故事,通过小松鼠和小兔的对话,引出要求解决的问题,调动了学习的兴趣,体现了数学的趣味性。

让学生从熟悉的生活实际中感受数学问题,体会数学知识的应用,感到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就在我们身边;从而感受到学习数学的乐趣和作用..通过设计美丽的画面、有趣的情节,自己解决100以内数的大小比较,提倡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

培养学生对数的观察分辨能力,以及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在数学活动中,通过比较计数器上的俩个数的大小。

调动学生的一切感官,让学生充分的动口、动手、动脑达到有效的学习,体现儿童从具体到抽象的认知特点,便于学生归纳、掌握比较两个数大小的一般方法,发展学生的思维。

三、在本节课整个教学过程中,突出学生学的过程,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新课的导入和展开都先让学生自己尝试探究。

这样设计,一方面便于了解学生对于本节课的掌握情况,找准教学起点,另一方面有助于学生自主发现规律,总结方法,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练习题我力求做到开放且有梯度,主要培养学生的想像、猜测和创新能力,使学生由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参与知识获得的全过程。

不足之处:在教学中只注重了学生比较数大小方法的多样化,没引导学生找出比较数大小的最好方法,如果方法的多样化与方法的最优化能达到统一教学效果会更好。

2023年《比较数的大小》教学反思2(1132字)万以内数的大小比较重点是让孩子掌握万以内数的大小比较方法,难点是在比较大小的过程中形成数感。

《比较数的大小》的教学反思范文

《比较数的大小》的教学反思范文

《比较数的大小》的教学反思范文
比较数的大小,对孩子们来说都有自己的经验。

能有条理说出自己比较的方法很重要,所以,这节课,我紧紧围绕“在数学学习中,讲清方法很重要”,引导学生把比较的方法讲清楚,以讲梳理思考的条理性。

在完成想想做做第4题时(如下图),出现了下面一幕:
师:谁来说说你写了哪三个数?
生:14、24、34。

34最大,14最小。

(师板书:14 24 34)
师:还有谁愿意来说说?
生:34、44、54。

(师板书:34 44 54)
师:这里最大的.是——
生:54。

师:最小的是——
生:34。

师:怎么刚才34是最大的,这里却变成最小了呢?
生:因为和14、24相比,34是最大的数,但是和44、54相比,34最小。

师:看来,比较一个数的大小,不能只看这一个数,还要看看和他相比的数!
学生们举的两个例子很巧,正好把34处于两个极端。

我抓住这个素材,让孩子初步体会数大小的相对性,简单一比,学生初步感悟,挺好的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6课时 比较数的大小教案与反思

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6课时  比较数的大小教案与反思
2、小松鼠、大白兔到底谁捡得多呢?为什么?请你把想法告诉你同桌的小朋友。
3、全班交流,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有表扬说得对的小朋友。
4、指出:比较两个小动物谁捡得多,也就是比较38与46的大小。(板书:46 38)在比较两个数的大小时,可以用多种方法。两个数的大小关系可以用学过的数学符号表示,谁来写一写?
【学习目标达成评析】
【素材积累】
1、冬天,一层薄薄的白雪,像巨大的轻软的羊毛毯子,覆盖摘摘这广漠的荒原上,闪着寒冷的银光。
2、抬眼望去,雨后,青山如黛,花木如洗,万物清新,青翠欲滴,绿意径直流淌摘心里,空气中夹杂着潮湿之气和泥土草木的混合气味,扑面而来,清新而湿热的气流迅疾钻入人的身体里。脚下,雨水冲刷过的痕迹跃然眼前,泥土地上,湿湿的,软软的。
3、要比较年龄的大小也就是比较数的大小,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数的大小。(板书课题:比较数的大小)
二、合作学习,探索新知
1、出示挂图,教师讲述故事:
在一个风和日丽的下午,潮水退去以后,沙滩上露出了美丽的贝壳。一会儿,小松鼠、大白兔都捡了一篮贝壳。小松鼠数了数说:“我捡了38个贝壳。”大白兔数了数说:“我捡了46个。”小松鼠说:“我捡得多。”大白兔说:“我捡得多。”到底谁捡得多呢?你能给他们当一下裁判吗?
第6课时 比较数的大小
益离。柳宗元
【教学内容】比较数的大小
【教学要求】
1、经历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的过程,掌握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的方法。
2、进一步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知识迁移和抽象概括的能力。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
(2)你能用符号表示3个数的大小关系吗?
4、“想想做做”第6题:独立完成,同桌检查。
5、写数游戏:学生随意写一个数。

关于数学《比较数的大小》教学反思范文(精选5篇)

关于数学《比较数的大小》教学反思范文(精选5篇)

关于数学《比较数的大小》教学反思范文(精选5篇)关于数学《比较数的大小》教学反思范文(精选5篇)身为一名到岗不久的老师,课堂教学是我们的任务之一,教学的心得体会可以总结在教学反思中,教学反思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数学《比较数的大小》教学反思范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数学《比较数的大小》教学反思篇1在教学本册《数的比较》之前,学生已经学过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两种物品的多少,能用20以内的数序比较20以内数的大小,并已掌握了100以内的数序(当然中重度除外),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是在此基础上教学的。

此刻,我反思的是这其中的第一个环节,认识大于号和小于号。

以前学习“多和少”都是用具体形象的事物来进行比较。

现在要比较两个数的大小,而且要用“>;”、“<;”来表示,是一种感知上的过渡——从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想要过渡得好的关键还是旧知识的迁移,把所要学习的知识和已学的知识衔接起来。

遵循“小步子,多循环”的原则,我在导入过程中,用了很多实物来演示,让学生说说哪些多哪些少,凭直观观察,就一些中重度的学生也能看出,哪些多哪些少。

有了这样的过渡,学生的已有知识又唤回来了,但目的是不仅仅停留在原有认知上,而要把旧知识迁移到新知识上。

例1是通过比较苹果和梨的个数同样多,引出两种数量相等。

出示例图时,学生都在数是几个,结果我没问多少个,我问:“发现它们有什么关系?”轻度的学生一下子就说出一样多,都是四个。

中重度的学生也紧跟的说出是一样。

这对于他们来讲是比较容易掌握的环节。

所以我也没有浪费很多时间去讲解,只用一句简短的话概括:表示两个数相等用等号“=”,如4等于4,写作4=4,读作4等于4。

之后,也举了很多例子,再说明几遍。

等到学生基本掌握之后,我就进入了下一个环节,教学例2,认识“>;”、“<;”。

过渡时,我设置疑问,问:“两数相等用等于号,不一样了,用什么符号表示呢?”紧接着,我出示例2图,小鸡和小鸭、三角形和圆形。

《比较数的大小》教学反思

《比较数的大小》教学反思

《比较数的大小》教学反思◆您现在正在阅读的《比较数的大小》教学反思文章内容由收集!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比较数的大小》教学反思在教学本册《数的比较》之前,学生已经学过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两种物品的多少,能用20以内的数序比较20以内数的大小,并已掌握了100以内的数序(当然中重度除外),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是在此基础上教学的。

此刻,我反思的是这其中的第一个环节,认识大于号和小于号。

以前学习多和少都是用具体形象的事物来进行比较。

现在要比较两个数的大小,而且要用;、;来表示,是一种感知上的过渡从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想要过渡得好的关键还是旧知识的迁移,把所要学习的知识和已学的知识衔接起来。

遵循小步子,多循环的原则,我在导入过程中,用了很多实物来演示,让学生说说哪些多哪些少,凭直观观察,就一些中重度的学生也能看出,哪些多哪些少。

有了这样的过渡,学生的已有知识又唤回来了,但目的是不仅仅停留在原有认知上,而要把旧知识迁移到新知识上。

例1是通过比较苹果和梨的个数同样多,引出两种数量相等。

出示例图时,学生都在数是几个,结果我没问多少个,我问:发现它们有什么关系?轻度的学生一下子就说出一样多,都是四个。

中重度的学生也紧跟的说出是一样。

这对于他们来讲是比较容易掌握的环节。

所以我也没有浪费很多时间去讲解,只用一句简短的话概括:表示两个数相等用等号=,如4等于4,写作4=4,读作4等于4。

之后,也举了很多例子,再说明几遍。

等到学生基本掌握之后,我就进入了下一个环节,教学例2,认识;、;。

过渡时,我设置疑问,问:两数相等用等于号,不一样了,用什么符号表示呢?紧接着,我出示例2图,小鸡和小鸭、三角形和圆形。

学生忙着数数,我让他们先不用急着数,用眼睛看看,哪些多,哪些少,这样学生很快就回答是小鸡、圆形多,小鸭、三角形少。

为达到教学目标,我进一步讲解:这就说明他们之间有多有少,不是相等的。

那么相等用等于号,不相等用什么呢?不等号有两种-----大于号和小于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让“预设”和“生成”激情共舞
(比较数的大小教学反思)古人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但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常常会出现“预设”的非常好的教学设计在实施过程中也常常会“卡壳”。

究其原因主要是教师过分的拘泥于静态教案的“预设”而忽视动态学案的“生成”,使学生深陷在“预设”的巢臼里。

教师能否准确把握教材,全面了解学生,有效开发资源,是进行教学“预设”的重点,也是动态“生成”的逻辑起点。

评价“预设”的效能高低,应当分析“预设”是否促进了课堂的有效“生成”,这就要求我们应当为“生成”去谋划好“预设”。

使“预设”能最大限度地提高“生成”的质量。

一、“预设”教学目标——准确定位,源于全面了解学生
在一节数学课堂教学之中,教学目标的设定尤为重要。

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预期结果,即教学应达到的程度,它可以克服教学上的盲目性,是顺利进行教育活动的基本保证和首要环节。

我们用发展的眼光审视教学目标,坚持面向未来,立足课堂,确定好每节课的教学目标。

这节课学习100以内数的大小比较, 100以内数的大小比较是小学阶段整数大小比较的基础和重点。

为以后的千以内数的大小比较、万以内数的大小比较、多位数的大小比较奠定基础,从而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

教材提供了情境,让学生自己解决100以内数的大小比较,最后由教师给出比较的方法。

使学生能够比较100以内两个数的大小,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数感。

1.使学生学会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并体会比较两数大小的方法。

2.利用轻松愉快的游戏和现实有趣的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学习数学的兴趣。

3.培养知识迁移和抽象概括的能力。

二、“预设”新知教学——准确把握,源于学生的需要
荷兰著名的数学教育家弗赖登塔尔强调:“数学是人的一种活动,如同游泳一样,要在游泳中学会游泳,我们也必须在做数学中学习数学。

”教师应充分相信学生,既不能过高地估计学生,也不能过低地估计学生,新知的学习应源于学生的需要,让他们能够自由而主动的学习。

学生状况分析:
学生虽然已经会比较20以内数的大小,并能用符号表示大小,但对100以内数只是初步认识,抽象地比较数的大小较为困难。

因此,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从他们
熟悉的生活经验出发,创设具体、生动、有趣的情境,使学生从中感知两个数的大小,再逐步过渡到借助计数器的比较,最终能抽象地比较数的大小。

低年级的数学教学中,教师要细心观察学生,要贴近学生,俯下身子来备课,多和学生交流,不失为备课的有效途径,课前短短的交流和调查,胜过教师长时间的“闭门造车”。

三、要在“生成”中即时准确“预设”
教师要了解学生,上课的时候,要关注学生的情况,关注学生有什么创意?有什么困难?要根据学生的情况,对自己的教学方法做适当的调整,把学生的情况作为一种重要的教学资源来利用,而不是作为负担。

所以教师在课堂中要根据学生的情况,作出“生成”的教学策略。

使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

真正做学习的小主人。

四、要在“生成”中不断调整“预设”
本节课上完以后还存在着以下几个方面的不足:
1.新授部分过程太快。

应从数的组成的角度去比较数的大小,使学生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

也为后继教学做铺垫。

2.习题的设计要细化,要充分理解编者的意图。

通过这堂课的教学使我深深的体会到要认真的吃透教材,精心的设计每一个数学活动,使我的每一位学生有所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