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关系的四种理论和实践模式

合集下载

格鲁尼格在公共关系学中四个模式观点

格鲁尼格在公共关系学中四个模式观点

格鲁尼格(James Grunig)在公共关系学中四个模式观点【双向对称模式】美国著名公共关系理论权威詹姆斯"格鲁尼格(James Grunig)则认为:“公共关系是一个组织与其公众的传播管理,其目的是建立一种与目标公众相互信任的关系。

”编者按:喻野平先生关于“劝服”的地位的见解是他的一家之言。

他在文中对格鲁尼格四个模式理论的评述(包括批评)及对格氏最新观点的介绍和评价,对于我们拓展视野,丰富公共关系理论研究的内容不无助益。

劝服概念在我国公关学术界,除我之外,基本上没有人提及。

在美国虽有格鲁尼格这样的理论权威反对视公共关系为劝服,但仍有大多数公共关系人员视公共关系为“劝服性传播”行为。

所以很有必要探讨一下劝服概念在公共关系学中的地位。

劝服概念在美国学术界和美国公众的感觉中是一个不太受欢迎的概念。

其实,不光劝服概念,就是连公关这个概念,在美国也是名声欠佳。

正是有鉴于劝服技术和公关策划被滥用,格鲁尼格教授才提出他的四个模式理论(双向对称模式)来对美国公共关系的状况进行反思和批判。

下面我先来介绍一下格鲁尼格的四个模式理论,他在他的“合作,集体主义和社会工团主义是公关行业的核心价值观”一文中写道:“双向不对称模式的从业人员采用科学的研究方法以决定怎样劝服公众朝着委托人组织期望的方向去行动,而双向对称模式从业人员则使用研究方法和对话以求委托人组织和它的公众能在观念、态度、和行为上产生共生性变化(symbioic changes)”。

按照格鲁尼格的意思,对称的就意味着当我们为委托人组织搞一个公关活动时,我们,作为公关从业人员,必须不仅考虑我们自己的利益(委托人组织的利益),还必须考虑公众的利益。

相反,不对称的意味着,当我们去为委托人组织与人争辩、宣传宗旨和劝服他人时,我们不关注和不照顾公众的利益。

甚至通过欺骗和掩藏不该掩藏的秘密等手段,牺牲公众的利益来满足自己的的利益。

我相信这样理解这两个概念不会有太多的争议。

公共关系学自考知识点

公共关系学自考知识点

公共关系学自考知识点第一章公共关系学概论一、公共关系的定义众翁翁众(1)管理论:强调管理属性,雷克斯♦哈罗博士认为公共关系是一种独特的管理职能。

卡特利普和森特认为,公共关系是确定、建立和维持一个组织与决定其成败的各类公众之间的互益关系的一种管理功能。

(2)传播论:侧重于传播属性,弗兰克•杰夫金斯认为〃公共关系就是一个组织为了达到与它的公众之间相互了解的确定目标,而有计划地采用一切向内和向外的传播沟通方式的总和。

3)传播管理论:管理论+传播论,詹姆斯•格鲁尼格认为〃公共关系是一个组织与其相关公众之间的传播管理。

〃二.公共关系的基本要素☆☆☆☆☆:(1)公共关系的行为主体是组织机构。

(2)公共关系的沟通对象是相关公众。

(3)公共关系的工作手段是传播沟通媒介。

(4)公共关系的过程是信息的双向交流。

(现代公共关系传播的本质一组织与公众之间的双向信息交流关系)(5)公共关系的目标是为组织机构树立良好的公众形象。

三、公共关系状态☆☆☆☆(1)定义:一个组织与其公众环境之间客观上存在的关系状况和舆论状况。

公共关系状态是客观存在的,任何组织或个人都处在一定的公共关系状态之中,它既是组织公共关系活动的基础,也是组织公共关系活动的结果。

(2)包括:社会关系状态、社会舆论状态四、公共关系活动☆☆☆☆运用传播沟通的方法去协调组织的社会关系,影响组织的公众舆论,塑造组织的良好形象,优化组织的运作环境的一系列公共关系工作。

现代公共关系活动的意义:从自发转变为自觉,从无意识转变为有意识,从盲目转变为有计划,从零散转变为系统,从纯经验转变为科学。

五.公共关系观念奇☆☆☆☆:是一种影响和制约着组织的政策和行为的经营观念和管理哲学。

(D形象观念,主体在决策和行动中高度重视自身的声誉和形象,把树立和维护良好的组织形象作为重要的战略目标。

(2)公众观念,领导者和管理者高度重视公众的利益,将公众的意愿作为决策和行动的依据(3)传播观念,经营者和管理者强烈的传播意识和沟通欲望,自觉地利用一切传播的机会和传播媒介去影响公众、引导公众和争取公众(4)协调观念,善于调节、平衡和统一各种不同的关系、不同的利益、不同的要素,懂得〃统筹〃、〃兼顾“、〃缓冲〃、〃折中〃、〃调和〃、〃妥协〃的意义和价值。

公共关系理论与实践

公共关系理论与实践

公共关系实践中的法律法规ຫໍສະໝຸດ 公共关系实践中涉及的法律法规
公共关系实践中常见的法律问题及 应对措施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遵守法律法规对公共关系实践的重 要性
公共关系实践中遵守法律法规的案 例分析
公共关系实践中的道德规范与约束
尊重公众:不得侵犯公众的隐私和利益,维护公众的形象和尊严。 诚信为本:传播真实、准确、客观的信息,不造谣、不传谣、不误导公众。 社会责任:积极参与公益事业,为社会做出贡献,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 公平竞争:遵守市场规则,尊重竞争对手,不采取不正当手段获取竞争优势。
感谢您的观看
合作与沟通:与媒体、政府、利益相关方等建立良好合作关系,共同应对危机
媒体关系的管理与维护
建立良好的媒体关系:通过积极沟通、合作,与媒体建立互信关系 及时回应媒体:对于媒体的采访和报道要求,应尽快回应并提供相关信息 保持透明度:在处理媒体关系时,应保持公开透明,避免隐瞒或误导媒体 危机公关:在出现危机事件时,应及时、透明地进行公关处理,维护组织形象
对企业公共关 系的影响:促 进企业与公众 之间的互信与 合作,提高企 业形象和声誉
双向对称模型在 企业公共关系中 的应用:建立有 效的双向沟通机 制,及时回应公 众关切,提升危
机应对能力
实践案例:某 企业在危机事 件中运用双向 对称模型,成 功化解危机并 提升品牌形象
公共关系策略的制定与实施
确定目标受众:了 解目标受众的需求 和期望,以便制定 有针对性的策略。
确定传播渠道:选 择合适的传播渠道, 如媒体、社交媒体 等,以扩大影响力。
制定策略:根据目标受 众的特点,制定相应的 公关策略,如品牌形象 塑造、危机应对等。

公共关系理论、实务与技巧

公共关系理论、实务与技巧

第1章绪论公共关系诞生于20世纪初,是一门现代管理科学与艺术。

在当今世界,许多国家已经把公共关系应用于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以指导各类社会组织的社会实践活动。

究竟什么是公共关系?公共关系学研究什么?构成公共关系的基本要素有哪些?公共关系与宣传、广告、市场营销、庸俗关系等的联系与区别又是什么?等等,这些问题必须先搞清楚。

现在,就请大家一起来认识公共关系的基本概貌,以达到学习入门的目的。

第1节公共关系的基本概念自公共关系形成一门学科以来,人们对公共关系的定义作出的解释就有成百上千种;公共关系到底有几层含义,目前还没有一个世界公认的看法,对其含义的理解和定义的表达是多层次的;公共关系有其独特的性质。

了解和把握公共关系的基本概念,是我们学习和应用公共关系的基础。

"公共关系"一词是舶来品,其英文为public relations,缩写为PR,简称公关。

"publc"既可以译为形容词"公关的"和"公众的",也可译为名词"公众"; "relations"可译为"关系"。

由于" relations"是" relation"的复数形式,显然,这个"关系"指的是与"众多人"间的关系,所以"publc relations"也可译为"公众关系"。

但这种"公众关系"既可理解为"与公众的关系",也可以理解为"公众间的关系",对于一个社会组织来说,前者具有单向性,后者则具有无关性。

因此,译为"公共关系"更容易被人们准确理解,其理由:一是公共关系的"公众"不仅由人群构成,还包括政府、社区、媒介等机构,政府、社区、媒介等机构在中国人的心目中是公共事业单位,因此译为"公共关系",理解上更容易被接受; 二是港台等地的中文著述多是这样的译法,已成为主流译法;三是"公共"一词与"私人"一词相对应,准确表达了"公共关系"与"私人关系"的不同本质。

公共关系理论与实务

公共关系理论与实务

(一)公共关系的本质属性——三要 素说 (二)理解公共关系本质属性的三个 侧面
公共关系的过程是一个复杂的、多维的活 动过程,主要由组织、公众和传播沟通三 个要素构成。其中,组织是主体,公众是 客体,传播沟通是手段。
现代公共关系是组织的一种管理职能,这 种管理职能的本质属性就是“组织与公众 之间的传播管理”。 “双向传播与沟通”是贯穿整个公共关系 的一条基线,是现代公共关系理论的精髓, 是公共关系的本质属性。
组织危机是组织生存发展的
大敌,处理不好往往给组织造成
重大损失,甚至断送组织的“生
命”,因而组织公共关系将危机 处 理作为公共关系的主要职能和工
作重点之一。
塑造形象职能是公共关系传播与其他传播在目 的与技巧方面不同的职能。 公共关系的传播沟通职能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组织运用传播沟通的手段同公众进行双向 交流,与公众交心,赢得公众的信任和支持; 二、是顺势造势,实现舆论导向,通过策划新闻 等,制造声势,提高组织知名度与美誉度,为组 织创造良好的舆论环境。
人际关系: “人际关系”主要指个人关系、私人关系,即 个人在社会交往实践中形成的人与人之间相互 作用和相互影响。 人群关系: “人群关系”这一概念属于管理心理学行为科 学的范畴,主要指群体内部活动和组织管理过 程中人与人、人与群体的关系。
从内容上看,公共关系包括一部分人 际关系; 从形式上看,公共关系本身就具有人 际交往的特点; 从方法上看,公共关系实务也包括了 人际沟通的技巧。
一、公共关系与公共关系学
二、公共关系学科体系的研究 对象 三、公共关系学科体系的研究 方法
公共关系学是研究公共关系的本质和规律的 学科,它是一门独立的、综合性很强的应用学科。 研究公共关系学必须以基础理论为根本出发 点,以事实求是的态度来探讨公共关系的核心理 论,以更进一步地完善公共关系学科体系,进而 来指导公共关系时间。

公共关系学知识点整理

公共关系学知识点整理

公共关系学知识点整理一.概念1.公共关系:是组织为了获得公众的理解,信任支持和发展,对与公众相关的无形资产方面进行的传播和管理。

2.资产:组织控制的带来的未来经济利益的财富3.无形资产:无实物形态,可辨认的非货币性资产(知识产权,制度管理,关系形成的信任,信息,组织文化,创新力,品牌综合印象)4.公关意识:是组织认识到公众影响自身发展,自觉处理好与公众的各类事务和关系,满足其需求,获得其理解支持,自觉维护自身良好形象的意识。

5.伯内斯:出生于维也纳的奥地利裔美国人,将公共关系付诸于实践与教育。

著作有《舆论的形成》《公共关系学》《舆论》,其主要理论:投公众所好。

他进行公共关系咨询,也策划过著名公共关系活动。

6.艾维·李:美国著名作者。

“现代公共关系之父”实践:新闻代理,化解危机,创立职业。

主要思想:讲真话,坦诚。

7.巴伦姆:作为马戏团主,他承接新闻代理业务。

夸张不实的宣传,“公众都是该死的”策划愚弄公众。

8.扒粪运动:1903-1912年,2000多篇揭露实业界丑闻的文章(记者揭丑)9.社会组织:社会组织简称“组织”,是劳动分工和社会的产物,有自己既定的奋斗目标,组织离不开内部的管理分工与协作,有其特定的制度与文化,必须与环境进行整合,是具有独立地位的社会机构。

10.组织形象:公众对组织各方面的总印象,总体评价。

11.组织文化:组织共享的价值观,符号,意义,信仰,假设,期望的总和。

12.系统:系统是相互关联并组成一个整体的一组事务。

13.知名度:知名度是表示一个组织被公众知道,了解的程度,社会影响的广度和深度,即是评价名气大小的客观尺度。

14.美誉度:指一个组织获得公众信任,好感,接纳和欢迎的程度,是评价组织声誉好坏的社会指标,即组织社会影响的美丑好坏。

15.认可度:公众对组织观念上的认同,行为上的选择。

16.忠诚度:公众不仅认可,并且非常满意有很高的心理占位和偏爱。

17.公众:与组织直接或间接联系,正在或将会影响其形象塑造,目标实现等利益的特定群体,个人。

公共关系学

公共关系学

公共关系学1、公共关系观念经历了哪几个发展阶段?答:公共关系的演变经历了私利—互利—公利的发展阶段。

(1)私利观念阶段(一战至二战期间)单向观念、反动公共关系。

私利观念阶段的公共关系的理论和实践,是以“劝服操纵”为基本假设的。

这一阶段主要是以“企图影响他人,操纵他人”的劝服报道为传播方式,一味强调单方面的利益,为实现一方利益,不惜愚弄和欺骗公众。

(2)互利观念阶段(二战后):双向沟通,交互公共关系。

二战后,公共关系开始由单向的报道活动,逐渐转向双向的有组织的沟通。

互利观念的基本假设在于:组织利益与公众利益是一致的,越能够满足公众的利益,越可获得他们的认同,越有利于组织的发展壮大。

公共关系从单向报道演变为双向沟通,是公共关系观念和功能的一次重大突破,组织不仅要顾及自身利益,进行单向说服,同时也要兼顾公众需求,进行双向交流。

(3)公利观念阶段(80年代后):达成公共利益,战略公共关系。

公利观念的基本假设在于:一个健康的组织和一个病态的社会是无法相容的,只有组织和相关公众之间的互惠互利是不够的,这种互利的结果可能会带来一些社会矛盾和冲突,从而损害了公共利益,只有组织利益、公众利益和社会利益相互统一协调的时候,才能够真正实现共赢的局面。

2、公共关系倡导哪些新观念?(1)关系观念: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合作成功的前提和基础。

同时,关系观念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要善于合作。

现代企业必须树立正确的关系观念,一切以公众为中心,一切为了公众,公众需要什么,企业便提供什么。

(2)形象观念:公共的形象观念强调,公共是一门塑造形象的艺术,一个没有形象的企业是很容易被公众遗忘的。

良好的个人形象可以为个人带来“明星效应”,良好的组织形象可以为组织带来“品牌效应”。

(3)传播观念:该观念强调,公关不仅要干得好,而且要说得好。

个人和企业要善于运用各种传播技巧宣传自己,有意识的提高自己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4)诚信观念:真实是一种以事实为导向的传播原则。

公共关系

公共关系

公共关系1.公共关系公共关系是一门管理科学,它是一个社会组织为改善与其公众的相互关系,塑造良好的形象,通过传播、沟通手段来进行规范性活动的艺术。

(课本定义)公关是一项管理职能,它对公众的态度进行评量,帮助个人或者组织确认与公众利益相关的政策和步骤,计划并按照计划采取行动,以赢得公众的理解和支持2. 公共关系的结构、原则公共关系的结构是由社会组织、公众、传播沟通三大要素构成的。

结构图:社会组织←→传播←→社会公众↑↑↑公关主体→公关手段→公关客体↑公共关系原则:(1)实事求是(2)互利共赢(3)开拓创新(4)全员公关3. 全员PR(全员公关)全员公关是指通过对全体成员的公共关系教育和培训,提高公共关系意识,形成浓厚的公共关系氛围,使组织全体成员积极参加公共关系活动,并按照公共关系的要求开展工作4. 现代公共关系产生与发展的条件(萌芽条件)、各阶段主要代表人物基本条件:(1)文化心理——由“理性”转向“人性”(2)社会政治——民主政治取代专制政治(3)经济发展——市场经济取代小农经济(4)组织分化----组织化取代分散化(5)物质技术——大众传播超越个体传播各阶段及主要代表人物:温床时代(1900-1917):艾维·李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1917-1919):伍德罗.威尔逊急速发展的20年代时期(1919-1929):爱德华.L.伯尼斯罗斯福时代和第二次世界大战(1930-1945):罗珀、盖洛普战后调整期(1945-1965):斯科特·卡特利普、艾伦·森特全球信息社会时期(1965至今):4. 组织形象的含义及其构成要素组织形象是指组织的整体表现在公众群体心目中的评价和认可程度。

是社会组织与公众群体的公共关系的紧密程度。

构成要素:(1)管理形象:管理理念、管理方法、管理模式、管理风格、管理效率(2)人员形象:领导者形象、经营管理者形象、典型员工形象、普通员工形象、投资人形象(3)实力形象:企业有形资产的价值、无形资产的价值、企业产品的创新能力、企业人员的整体素质、企业团队的团队精神、企业业务的市场份额(4)产品形象:包括:品牌、质量、包装、款式、服务、价格、品种等5.公共关系职能(1)塑造形象职能(2)沟通信息职能(3)协调关系职能(4)咨询建议职能(5)危机管理职能6. 如何塑造组织形象(一)组织在员工心目中的形象定位尊重、不受专横对待、合理的工作和福利、上进的机会、工会活动自由、了解组织的内情、有序的领导、增强员工的“四感”即:自豪感信任感认同感愉快感(二)组织在顾客心目中的形象定位优质的产品或服务、值得信任的品牌、优良的服务态度、公平合理的收费、质量保证和承诺、准确解释疑难投诉、提供全面合理服务、必需的产品零件供应、产品的创新开发、增进消费者信任的承诺或服务具体方法:(1)建设型公共关系(2)维系型公共关系(3)防御型公共关系(4)矫正型公共关系(5)进攻型公共关系(6)宣传型公共关系(7)交际型公共关系(8)服务型公共关系(9)文化型公共关系(10)征询型公共关系7. 公共关系部门开展公关工作的优劣势优势:(1)知深性:了解内情(2)沟通性:便于协调,更好的完成工作(3)经济性、实用性:效率较高,成本较低(4)同位性:服务及时劣势:工作容易受到组织内部因素的制约,主要表现为:(1)感情色彩的影响(2)能力不足(3)任务不明确(4)来自领导的影响8. 公共关系公司开展公关工作的优劣势优势:(1)观察分析问题具有客观性。

公共关系知识点总结

公共关系知识点总结

公共关系知识点总结公共关系知识点总结绪论第一节公共关系基本理论公关关系:指社会组织通过双向传播的沟通手段,协调与相关公众的关系,以树立组织良好形象,优化组织生存环境。

顺意公众:指那些对组织的政策和行为持赞成意向和支持态度的公众。

潜在公众:是指由于潜在的公共关系问题而形成的潜在公众或未来公众。

公共关系的基本特征1、公共关系的构成:主体(社会组织)、客体(公众)、手段(传播)。

2、公共关系的目标:塑造形象,建立信誉。

3、公共关系的原则:真实诚信、互利互惠。

4、公共关系的方法:双向传播、内外沟通。

5、公共关系的方针:立足于长远、着眼于当前。

公共关系的构成要素:社会组织、公众、传播。

公众的分类:1、按照公众与组织的归属关系:内部公众、外部公众;2、按照公众对组织的重要程度:首要公众、次要公众;3、根据公众对组织的态度:顺意公众、逆意公众、边缘公众;4、根据公众构成的稳定性程度:临时公众、周期公众、稳定公众;5、根据组织对公众的价值判断(公众对组织的吸引程度):受欢迎的公众、不受欢迎的公众、被追求的公众;6、根据公众发展过程的不同阶段:非公众、潜在公众、知晓公众、行动公众。

传播的类型:自身传播、人际传播、组织传播、大众传播。

公共关系的主要职能1、收集信息,检测环境2、咨询策划,形象管理3、沟通交际,协调关系4、宣传引导,传播推广5、处理危机,化解矛盾第二节公共关系的产生发展史现代公共关系的发展历程公共关系在美国(西方)经历的四个发展阶段1、巴纳姆时期(反公共关系时期、公众被愚弄时期、《麦克卢汉》)1882年,美国律师、文官制度倡导者多尔曼伊顿在耶鲁大学法学院发表题为《公共关系与法律职业的责任》的演讲,首次使用了“公共关系”这一概念。

2、艾维李时期(公共关系之父、公众应该被告知、说真话、《原则宣言》)他第一个提出了公共关系的基本思想和原则,并使公关工作成为社会承认的一门新兴职业。

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爆发了以揭露工商企业的丑闻和阴暗面为主题的新闻揭丑运动:“扒粪运动”3、伯纳斯时期(现代公关学之父、投公众之所好、1923年出版《舆论明鉴》:公共关系第一部经典著作,并在纽约大学首次讲授公共关系课程)4、现代时期美国公关专家卡特利普和森特出版《公共关系咨询》和《有效公共关系》,提出了“双向对称”模式英国弗兰克杰夫金斯促进了当代公共关系事业的发展。

格鲁尼格在公共关系学中四个模式观点

格鲁尼格在公共关系学中四个模式观点

格鲁尼格在公共关系学中四个模式观点格鲁尼格(James E. Grunig)是公共关系学领域的著名学者,他提出了四种模式观点,即公共关系学的四个模式:公告模式、传播模式、相互作用模式以及关系模式。

下面将对这四个模式进行详细阐述。

公告模式是传统的公共关系观点,也是公共关系学最早的研究对象。

这种模式认为,公共关系的目标是通过传统媒体(如广告、新闻稿等)向公众传递信息,以实现组织的宣传与推销。

在这个模式下,公共关系被视为一种单向的传播方式,组织主导着信息的传递和公众对信息的接收。

公告模式主要关注组织如何通过媒体渠道来传递信息,以及如何塑造组织的形象和品牌。

传播模式是对公告模式的补充和扩展。

传播模式认为公共关系应该通过和公众的互动来实现双向的信息传递。

这种模式注重媒体和公众之间的互动,通过媒体的反馈和公众的回应,组织可以更好地了解公众的需求和关切,并及时调整自己的传播策略。

传播模式强调公共关系要建立双向的沟通渠道,以实现与公众的良好互动和沟通。

相互作用模式是在传播模式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

它主张公共关系应该关注公众的参与和参与过程中的互动。

相互作用模式认为,公共关系不应该仅仅是组织与公众之间的传递信息和接受反馈,而应该是一个双方平等参与的过程。

在这个模式下,公共关系不仅关注媒体和公众之间的互动,还注重组织与公众之间的直接对话、合作和交流。

相互作用模式的目标是建立更加有意义和长久的关系,以实现组织和公众的共同利益。

最后,关系模式是一种更为综合和发展成熟的观点。

这种模式认为,公共关系应该以建立良好的关系为核心,通过建立信任、互惠和合作的关系来促进组织和公众之间的持久互动。

关系模式强调公共关系的目标不仅是传递信息和获取反馈,更重要的是与公众建立可持续发展的关系,以实现组织和公众的共同利益。

关系模式关注建立公共关系的长期战略,并倡导组织与公众之间的互惠关系,以促进双方的共同发展和繁荣。

总结起来,格鲁尼格提出的四个模式观点旨在指导公共关系学的实践和研究。

第二章公共关系学的渊源、兴起与发展

第二章公共关系学的渊源、兴起与发展
2、艾维·李时期——“说真话”时代
艾维·莱特拜特·李(1877—1934),出生于美国佐治亚洲一个牧师的家庭,曾就学于哈佛大学法学院,毕业于普林斯顿大学,早期受聘于美国报业大王斯特的纽约《世界报》当记者。1903年,他开办了历史上第一家公共关系事务所,成为第一个职业公共关系人员,这标志着现代公共关系的问世。从此,公共关系事业的发展就进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发展时期。1906年,他在处理无烟煤工人罢工事件时,向新闻界发表了著名的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原则宣言》。
2006年十大公关事件之六:海选红楼梦中人
4、斯科特·卡特李普时期——“双向对称”时代
双向对称模式
背景资料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公共关系的实践和理论的发展都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1947年,美国公共关系学会成立,哈洛博士成为第一任主席。1955年,国际公共关系协会(简称IPRA)在英国伦敦正式成立。这一时期,以卡特李普、森特和杰夫金斯为代表的一大批公共关系专家和大师,在理论和实践上把公共关系推向一个新的历史发展阶段。而这其中,又以卡特李普和森特提出的“双向对称”公共关系模式最具有代表性。
深圳竹园宾馆
中后期
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 ▶ 1985年,伟达公司和博雅公司这两家世界上最有影响的公共关系公司先后进入中国。博雅公司与中国新闻发展公司于1986年7月合作成立了我国第一家公共关系公司——中国环球公共关系公司。 ▶ 1986年12月,上海成立了全国第一家省级公共关系协会。 ▶ 1987年5月,全国权威性的公共关系社团组织——中国公共关系协会在北京正式成立。 ▶ 1985年1月,深圳市总工会举办全国第一个公共关系培训班。1985年9月,深圳大学率先设立公共关系专业(专科)。
首次提出“公共关系咨询” 公共关系核心思想是“投公众所好”。 以公众为中心,了解公众的喜好,掌握公众对组织的期待与要求的态度,确定公众的价值观念,应该是公共关系的基础工作;然后按照公众的意愿进行宣传,才能做好公共关系工作。 ——1923《公众舆论的形成》 希尔·诺顿公司的创始人之一

公共关系基本理论

公共关系基本理论

公共关系基本理论一、双向对话理论双向对话理论认为,公共关系应该是一个双向的、互动的过程,而不仅仅是单向的信息传递。

在传统的传播模式中,组织通常是信息的发起者,而受众是信息的接受者。

而在双向对话理论中,组织和受众之间的沟通是相互的,可以通过不同的渠道进行,如会议、研讨会、网上论坛等。

通过双向对话,组织可以更好地了解受众的需求和意见,并在制定策略和决策时加以考虑,从而得到受众的支持。

二、关系管理理论关系管理理论认为,公共关系的核心是建立和维护良好的关系。

一个组织与其各方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关系好坏,将直接影响到组织的声誉和形象。

因此,组织应该积极主动地与其各方利益相关者进行沟通和互动,关注他们的需求和意见,并根据情况做出相应的回应。

通过关系管理,组织可以建立信任、合作和共赢的关系,从而为组织的发展和长远利益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社会责任理论社会责任理论认为,组织应该承担起对社会的责任,为社会做出贡献,而不仅仅是追求利润。

一个组织如果能够展示其社会责任感,深受公众的喜爱和认可,从而增强组织的声誉和形象。

因此,组织应该积极参与社会事务,关注公众利益,推动社会进步。

通过社会责任的实践,组织可以与公众建立更为亲密的联系,并得到公众的支持和信任。

四、危机管理理论危机管理理论认为,组织应该具备应对危机的能力和策略。

危机是组织所面临的突发事件或困难,如恶意传闻、产品缺陷、自然灾害等。

在危机发生时,组织应该迅速做出回应,控制和解决危机,并通过有效的沟通和公开透明的信息传递,恢复受众对组织的信任和支持。

危机管理的关键在于高效的沟通和应对措施的制定,其中公共关系专业的知识和技能至关重要。

五、创新和创意理论创新和创意理论认为,在公共关系的实践中,创新和创意是至关重要的。

传统的传播方式和手段可能已经无法满足当今多变的市场需求和受众的需求。

因此,组织应该不断探索新的传播方式和渠道,创造有吸引力和有影响力的内容和活动,以满足不同受众的需求,并获得更好的传播效果。

论述公共关系的几个主要理论及其在实践中的运用 文丽娜

论述公共关系的几个主要理论及其在实践中的运用 文丽娜

公共关系的几个主要理论及其在实践中的运用文丽娜(学号:2012213156)公共关系是一个社会组织运用科学的传播媒介和传播手段,同公众建立起来的相互理解、信任和支持的依存关系。

国际公共关系协会对公共关系的定义是:公共关系是一种管理职能,属于一种经常性和计划性的工作,不论私人机构或组织,均通过它来保持与相关公众的了解、同情和支持,也即审度公众的意见,使本机构的政策与措施尽量一致配合,再有计划地运用大量的资料,争取建设性的合作,而获得共同的利益。

从这一定义中我们知道,它首先是一种管理职能。

该职能的任务就是理顺与各种类型公众之间的关系,积极维护本组织的形象。

任何一个成熟的组织都应该有这样的管理部门,至少应该有人专门负责这一管理职能,来完成这项重要的管理任务。

公共关系是社会关系的一种表现形态,科学形态的公共关系与其他任何关系都不同,有它自己的特征。

公共关系起源于美国,它产生的客观条件是:1、商品经济发展为公共关系产生奠定了经济基础2、社会公众力量崛起为公共关系产生奠定了社会基础3、传播媒介的发达为公共关系发展奠定了科学基础4、民主政治的进步为公共关系发展奠定了政治基础5、现代管理理论为公共关系成熟奠定了理论基础公共关系的传播与人的生活息息相关:1,拉斯韦尔的5W模式1948年,美国人哈罗德·拉斯韦尔发表了《社会传播的结构与功能》一文,提出了界定传播研究范畴的经典模式——5W模式。

即who,what,which,whom,what effects.Who says what in which channel to whom with what effects.2,把关人理论把关人又称守门人(Gate keeper),它是指在信息传播过程中,对信息的提供、制作、编辑和报导能够采取“疏导”与“抑制”行为的关键人物。

这个概念源自于德国著名社会心理学家库尔特·卢因在1947年所著的《群体生活的渠道》一文。

公共关系学理论

公共关系学理论

总结词:国际公关在跨国合作中具有重要作用,通过有 效的沟通和传播促进合作共赢。
详细描述
1. 了解文化差异:国际公关应充分了解不同国家的文化 差异和商业环境,以制定更加合理的合作方案。
2. 建立合作关系:国际公关应积极与合作伙伴建立良 好的关系,包括建立信任、加强沟通和分享资源等。
3. 处理跨文化冲突:在跨国合作中,可能会出现跨文化 冲突的情况,国际公关应及时处理并协调各方利益。
4. 加强宣传推广:国际公关应加强合作项目的宣传推 广,以提高项目的知名度和促进合作共赢。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跨文化沟通的挑战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跨文化传播成为公共关系的重要议题。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价值观 、习俗和行为方式存在差异,企业和组织需要了解并尊重目标市场的文化特点,以实现有 效的跨文化沟通。
全球化的公关策略
制定全球化的公关策略需要考虑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法律法规、文化差异和市场需求等因素 。同时,需要运用全球化的视角和思维,以实现公关活动的有效性和创新性。
公共关系学理论
2023-11-02
目录
• 公共关系学概述 • 公共关系学的基本概念 • 公共关系学的主要理论 • 公共关系学的实践应用 • 公共关系学的发展趋势与挑战 • 公共关系学案例分析
01
公共关系学概述
公共关系学的定义与特点
公共关系学定义
公共关系学是一门研究组织与公众之间关系的管理学科。它涉及组织形象、 声誉和关系的管理,以及组织内外部的沟通、传播和协调。
通过公关手段,宣传政府的政 策措施,解释政策背景和目的 ,提高公众对政策的认知和理
解。
民意收集与反馈
通过公关手段,收集公众的意 见和建议,及时反馈民意,推 动政府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

简述格鲁尼格的公共关系四种模式

简述格鲁尼格的公共关系四种模式

8601. 简述格鲁尼格的公共关系四种模式。

(10分)★参考答案:格鲁尼格指出在公共关系实践当中曾经形成四种模式:(1)新闻代理模式:也就是通过单向的新闻宣传来制造轰动效应,吸引公众的注意。

(2)公共信息模式:也就是把公共关系仅仅当作是向公众散发组织信息,以便使公众了解组织的单向传播模式。

(3)双向不平衡模式:也就是公关人员通过调查研究搜集公众的信息,再采取各种方法来有针对性的策划并传播最有可能影响公众行为的信息,以提高传播的效果。

(4)双向平衡模式:通过组织和公众的沟通来处理.协调双方的关系和冲突,并和目标公众增进理解,实现双向的交流。

格鲁尼格认为在很多组织的公共关系工作当中存在着这四种模式混用的情况,但是就其本质来说,他认为双向平衡模式最有前途,也最能体现公共关系的本质。

☆考生答案:★考生得分:0 分评语:2. 认识管理(名词解释) (5分)★参考答案:认知管理则是指:通过管理公众对事物.企业或者个人的看法,来使他们改变行为方式及决策,最终获取他们的认同。

认知管理主要有三大步骤:首先,确定目标公众;第二,确定目标听众现在的认知是什么;第三,确定改变认知和实现新认知的策略.方针。

☆考生答案:★考生得分:0 分评语:3. 公共关系调研(名词解释) (5分)★参考答案:公关调研,是指公共关系部门就社会公众对与组织形象有关的某议题的认知.态度.行为等相关因素进行统计分析,用数据.文字或者其他形式(如图表)来显示被调查者的整体意向,以及就某项具体的公共关系活动条件进行实际考察的过程。

弗雷泽·西泰尔指出:公关调研所需要调研的信息内容主要包括这样一些方面:·辨别和定义公众群体的有关信息·和准备传递的信息有关的信息·和公关方案有关的信息·和传播媒体有关的信息·和运用媒体的时机有关的信息·和公关计划的执行战略有关的信息☆考生答案:★考生得分:0 分评语:4. 知名度与美誉度(名词解释) (5分)★参考答案:评价组织形象的最基本的指标有两个,也即为知名度和美誉度。

4第四章公共关系的基本理论

4第四章公共关系的基本理论
厦门大学嘉庚学院
守望职能
公关最主要的是善于发现“天边淡淡的乌云” ——柯特立普 组织:建立收集信息的制度: (1) 建立与有关组织的信息交流制度 (2)建立公共关系的调研制度 (3)建立公共关系的预测制度 (4)建立公共关系的档案制度
厦门大学嘉庚学院
第四章 公共关系的基本理论 沟通职能
组织初创期
组织发展期
组织危难期
厦门大学嘉庚学院
第四章 公共关系的基本理论 咨询建议职能
含义:公关机构的工作人员虽不是决策者,却是决策者的谋士,他们 在搜集信息的基础上,提出各种可行性方案供决策者进行选择。 咨询建议的主要作用 --参与决策、提供信息 --拟定方案、有效实施
--联系公众、集思广益 案例:柯达建议制度 起始:1889年的一天,乔治伊斯曼收到一个工人写给他的建议书。 这个工人建议生产部门将玻璃窗擦干净。 做法:建议表,建议秘书,建议奖 成效:了解员工想法,增进企业的凝聚力和员工的归属感。
•接受:观念成功地通过前四个阶段 公关启示:公关沟通中仅仅通过大众传媒是不够的。
厦门大学嘉庚学院
第四章 公共关系的基本理论 大众传播理论
精细思考可能性模型(elaborated likelihood model)
•含义:在组织的传播行为中,包括两条路径—中央路径和边 缘路径。
•运用:广告、公关、营销等传播行为。
厦门大学嘉庚学院
第四章 公共关系的基本理论
公共关系开放式系统模式(双向对称式)
反馈
(有关与公众的关系的 信息:预期与观察)
组织的结 构、计划 与项目
期望与公 众的关系 (目标)
输出(外部:针 对公众的行动与 传播)
公众的知 识、素质 与行为
输入(公众采取 的行动或关于公 众的信息)

公共关系的主要模式

公共关系的主要模式

公共关系的主要模式
公共关系是指企业或组织为了增强对内对外的知名度与形象,促进工作开展及达成目标而采取的一系列积极的沟通活动。

它是企业传播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企业的发展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目前,公共关系主要有以下几种模式:
1.媒体关系模式
媒体关系是公关活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通过各种媒体平台发布企业信息、产品信息和品牌宣传内容,以吸引公众的关注。

企业可以通过媒体关系模式来扩大知名度和影响力,提高品牌声誉。

2.事件营销模式
事件营销是通过举办各种活动来宣传企业的产品和品牌形象。

通过举办活动,企业可以吸引大量的关注和参与,增强公众对企业品牌的信任和好感度。

同时,事件营销模式也可以促进企业与消费者的互动,建立起互相信任的关系。

3.公益活动模式
公益活动是企业为了社会责任而举办的一系列活动,可以体现企业的社会责任感和正面形象。

企业可以通过公益活动与公众建立起更加亲密的关系,增强公众对企业的信任感和好感度。

4.网络传播模式
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网络传播已经成为公共关系的一种重要
手段。

企业可以通过网络传播模式,开展各种网络推广活动,吸引公
众的关注和参与,扩大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

总之,公共关系是企业稳健发展和树立良好形象的重要手段之一。

企业应该针对不同的目标人群和市场需求,选择适合自己的公共关系
模式,全面、持续地开展公共关系活动,加强传播力度,提高公共认
知度和信任度,以实现企业的长期发展目标。

公共关系模式概述

公共关系模式概述

公共关系模式概述公共关系是一个组织与其相关的公众之间建立、维护和改进关系的活动和过程。

它涉及到了组织与员工、消费者、投资者、政府、媒体等各种不同的公众之间的互动。

在当今的商业环境中,公共关系已经成为组织成功的一个关键因素。

公共关系模式是指公共关系活动和过程的框架或结构。

它可以帮助组织更好地理解和管理与公众之间的关系,从而实现组织的目标和利益。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公共关系模式经历了多次演变。

以下是其中一些常见的公共关系模式的概述:1. 传统模式传统的公共关系模式主要关注媒体的影响力和传播渠道。

组织通过媒体关系、新闻稿发布和公关活动等方式来建立和维护与公众之间的关系。

这种模式下,组织通常将媒体视为传播信息和塑造品牌形象的主要渠道。

2. 双向模式双向公共关系模式强调与公众之间的互动和双向沟通。

组织不仅要传达自己的信息,还要倾听公众的声音和反馈。

这种模式下,组织通过调研、问卷调查、社交媒体等方式来收集公众意见,以便更好地满足公众的需求和期望。

3. 参与模式参与公共关系模式强调与公众之间的互动和共同参与。

组织通过组织公开论坛、工作坊、社区活动等方式邀请公众参与决策和问题解决过程。

这种模式下,组织视公众为合作伙伴,追求共同利益和可持续发展。

4. 故事模式故事公共关系模式强调通过讲述故事来传达组织的价值观和使命。

组织通过故事的方式来塑造品牌形象,吸引公众的关注和共鸣。

这种模式下,组织注重情感连接和品牌故事的讲述。

5. 危机管理模式危机管理公共关系模式强调在危机发生时如何通过公关活动和沟通策略来维护组织的声誉和信誉。

这种模式下,组织通过及时应对和透明沟通来减轻危机对组织的负面影响。

随着互联网和社交媒体的兴起,公共关系模式正在不断演进和发展。

组织需要更加注重在线社交媒体的管理和声誉风险的管控。

同时,组织也需要更加关注公众的个人化需求和多元化背景。

因此,个性化、数字化和多元化将成为未来公共关系模式的重要特征。

总的来说,公共关系模式是组织与公众之间互动和沟通的框架或结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