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心理学第7章

合集下载

自考00163管理心理学-高频考点复习资料

自考00163管理心理学-高频考点复习资料

课程学习要求学习内容第一章 管理心理学绪论••••学习内容第二章 管理和管理心理学的基本理论与人性观的发展••••学习内容第三章 认知的个体差异与管理••••学习内容第四章 个性差异与管理•••学习内容第五章 需要、动机、激励与员工积极性的调动•••学习内容第六章 工作态度、心理契约、心理压力与管理•••学习内容第七章 团体行为与管理••••••学习内容第八章 组织行为与管理•••学习内容第九章 组织文化与组织形象建设••学习内容第十章 领导行为与管理•••考试题型与分值题型题量分值30题30分5题10分5题25分2题20分1题15分考试时间:150分钟;总分100分考点1 管理的职能考点2 心理过程例题【正确答案:C】考点3 个性心理特征考点4 人本管理的主要内容考点5 管理心理学的研究原则考点6 管理心理学的具体研究方法例题【正确答案:D】考点7 补充考点考点1 工业革命时期的管理先驱例题【正确答案:B】考点2 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考点3 法约尔的理论考点4 韦伯的理论观点考点5 梅奥和人际关系理论例题【正确答案:B】考点6 四大人性假设考点1 感觉和直觉的定义考点2 一般知觉的分类考点3 知觉的基本特性例题【正确答案:D】考点4 影响知觉的因素考点5 社会知觉的种类考点6 社会知觉中常见的归因偏差①②考点7 归因偏差的克服考点8 影响社会知觉的因素和效应例题【正确答案:B】考点9 社会知觉的应用及印象整合与管理。

管理心理学智慧树知到答案章节测试2023年山东管理学院

管理心理学智慧树知到答案章节测试2023年山东管理学院

第一章测试1.西方管理学理论把有关人的因素研究称为行为科学或组织行为学,很多大学和研究机构采用工业与组织心理学,也有使用管理心理学的,从本质上来说,他们都是指管理心理学这个学科。

()A:对B:错答案:A2.管理心理学主要研究各种组织中人的心理现象和行为规律,以调动人的积极性,充分发挥人的潜能,从而达到提高生产和工作效率、改善人际关系、增强组织功能的目的,所以它被广泛的应用于各种管理领域。

()A:错B:对答案:B3.一个组织是由人和物两大因素构成的三队关系分别是物物关系、人物关系、人人关系。

()A:对B:错答案:A4.从西方和国内对管理心理学的内容体系划分来看,管理心理学大体可以分为三个层次来进行分析,即个体心理、群体心理、组织心理。

()A:错B:对答案:B5.管理心理学的任务包含实现自身理论的不断发展,调动人,激励人,开发领导力,提高领导水平,增强团队和组织的凝聚力,提高组织绩效水平,保障组织成员工作生活质量等。

()A:错B:对答案:B第二章测试1.在人际知觉过程当中,有时候会因为知觉对象某一方面的特征非常突出而掩盖了知觉者对其它特征的知觉,这一类知觉偏误成为:()。

A:晕轮效应B:首因效应C:近因效应D:刻板印象答案:A2.下列不属于知觉过程之一的是()。

A:记忆B:组织C:注意D:解释答案:A3.知觉的选择性是指在许多知觉对象中,对其中部分对象知觉会觉得特别清晰,其余的对象作为背景,感觉比较模糊。

()A:错B:对答案:B4.知觉的特征有_、__、、__。

()A:恒常性B:选择性C:理解性D:整体性答案:ABCD5.知觉的产生受到_、、____三种因素的影响。

()A:客观因素B:主观因素C:情境因素答案:ABC6.认知偏差的产生都要归结于人,所以人的认知是不准确的。

()A:错B:对答案:A7.心理契约是指存在于组织和成员间的一系列无形的、不能书面化的期望,是在组织中各层级间、各成员间任何时候都广泛存在的,没有正式书面规定的心理期望。

《管理心理学》课件第7章 沟通与冲突

《管理心理学》课件第7章 沟通与冲突
1.挫折情境 指需不能获得满足的内外障碍或干扰等情境因素。 2.挫折反应 即自己的需要不能得到满足时产生的情绪和行为反应。常见的有焦虑、紧张、愤 怒、攻击或躲避等。 3.挫折认知 即对挫折情境的知觉、认识和评价。三方面面的含义中,挫折认知是最重要的。 对于同样的挫折情境,不同的认知会导致不同的反应,体验。即便是没有挫折情 境或事件存在,而仅仅由于挫折认知的作用,挫折反应也可能产生。
(二)挫折的种类
1.缺乏挫折 缺乏挫折主要是指当人们无法拥有自认为非常重要的东西时,所体验到的 一种挫折感受。 2.损失挫折 损失挫折,主要指失去了原来所拥有的东西而引起的心理挫折。 3.阻碍挫折 阻碍挫折主要是那些在人们需要和目标之间所出现的阻碍和障碍给人们带 来的心理挫折。这种挫折可能是物质的,也可能是观念的,社会的。
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的;四是沟通是一个循环往复、持续不断的过程。
解码者 解释者 编码者
信息
解码者 解释者 编码者
信息
二、沟通的类型
(一)言语沟通和非言语沟通 按照信息载体的不同,可以将沟通分为言语沟通和非言语沟通。
➢ 言语沟通指以语词符号实现的沟通。言语沟通包括口头言语沟通和书面言语沟通两种。
➢ 非言语沟通是指通过身体动作、体态、语气语调、空间距离等方式交流信息、进行沟通 的过程。在沟通中,非言语沟通能传递更多言语不能传递的信息。通常来说,非言语沟通 的实现有三种方式: 身体言语沟通,分为动态和静态两种。 副言语沟通。 非言语沟通的方式为物体操纵,包括环境的布置、辅助仪器与设备的使用。
(三)组织沟通的功能
➢ 沟通可以控制员工的行为 ➢ 组织沟通具有激励功能 ➢ 组织沟通具有情绪表达功能 ➢ 组织沟通的最后一个功能与决策角色有关,它为个 体和群体提供决策所需要的信息,使决策者能够确定 并评估各种备选方案。

自考管理心理学必背知识点

自考管理心理学必背知识点

第一章管理心理学ABC1911年,泰勒(Taylor)《科学管理原理》一书的公开发表,使管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科学而诞生。

1912年闵斯特伯格(Munsterberg)发表了其著作《心理学与工业效率》,标志着工业心理学的诞生。

1958年美国斯坦福大学的教授莱维特(Leavitt)出版名为《管理心理学》的著作,标志着管理心理学的诞生。

管理心理学是研究组织中的人的心理活动规律,用科学的方法改进管理工作,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的一门科学。

一个出色的管理心理学工作者应该至少接受过管理心理学的硕士课程的学习,他们在工业、政府、咨询公司和研究机构等找到与专业有关工作,所承担的工作包括心理测验的开发与验证、人员选拔与安置、绩效评估、员工培训与职业生涯规划、雇员支持系统的开发和管理等几方面。

管理心理学的主要研究领域或研究内容:(1)对组织中的人的行为的研究。

研究方法、技术以及管理中的人性问题。

(2)组织中的个体――员工的心理与行为。

个体差异、员工激励。

(3)领导与沟通。

(4)营造激励性的组织环境。

工作压力与健康、选拔与生涯发展、选拔与绩效评估。

(5)来自文化的挑战。

管理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1)实验法:是在有控制的情境中,实验者有系统地操作自变量,观察因变量随自变量的改变而受到何种影响。

实验法可分为实验室实验和现场实验(或称为准实验)。

实验室实验是在实验室内进行,有严格的操作控制,排除很多干扰因素的影响来研究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的关系,但研究结论的应用性受一定限制。

现场实验是在真实的组织情境中,适当地控制条件,来研究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的关系。

研究结论具有较好的应用性,然而不能很好地控制干扰因素。

无论哪种实验法,都有“控制”这一关键问题。

实验组:在实验中,实验组的被试需要接受各个自变量的处理。

控制组:在实验中,控制组的被试不需要接受自变量的处理,只是把它与实验组进行对照。

控制组的其他方面均与实验组相同,唯一不同的就是控制组没有自变量的变化。

管理心理学

管理心理学

《管理心理学》(总11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管理心理学》考试大纲第一部分管理心理学导论考核知识点第一章管理心理学导论一、管理心理学的基本概念(一)管理心理学的定义(二)管理心理学的学科性质和特点二、管理心理学的理论体系、对象与任务(一)管理心理学的理论体系(二)管理心理学研究的对象(三)管理心理学研究的任务三、国外管理心理学发展的历史回顾(一)科学管理运动(二)工业心理学的诞生(三)人际关系理论——行为科学理论产生(四)群体动力理论四、我国管理心理学的发展(一)以人为本(二)以德为本(三)中庸之道(四)无为而治五、管理心理学研究(一)管理心理学的研究程序(二)管理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六、当代管理心理学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一)当代管理心理学进展的特点(二)研究的热点问题(三)管理心理学面临的机遇与挑战第二章人性与管理一、中国古代人性假设与管理(一)人性无善恶假设(二)人性善假设(三)人性恶假设(四)人性善恶混合假设(五)人性自然假设(六)性三品假设二、西方人性假设与管理(一)经济人假设(X理论)(二)自我实现人假设(Y理论)(三)社会人假设(四)复杂人假设(超Y理论)三、人性假设理论的新观点(一)文化人假设(Z理论)(二)决策人假设(三)学习人假设考核要求(一)识记:1、管理心理学的概念2、管理心理学的组成部分3、霍桑实验4、X理论5、Y理论6、权变理论7、开放式组织理论8、战略管理理论9、个案研究10、问卷研究11、相关研究12、实验研究13、发展研究14、测量信度15、测量效度(二)领会:1、管理心理学的研究对象2、人群管理理论3、管理心理学的历史演变4、我国管理思想与管理心理学的发展(三)应用1、霍桑实验的实践意义4、X理论的人性假设5、Y理论的人性假设6、权变理论的人性假设7、开放式组织理论的应用8、战略管理理论的应用第二部分个体心理与管理考核知识点第三章社会知觉与管理一、社会知觉的概念二、工作中的社会知觉(一)管理者对员工的知觉(二)员工对管理者的知觉(三)员工对员工的知觉(四)工作者对组织的知觉(五)工作者的自我知觉三、管理情景中的社会知觉偏差(一)第一印象(二)晕轮效应(三)刻板印象(四)定势效应四、归因(一)归因的概念(二)工作情景中常见的归因偏差五、工作中的印象管理(一)印象管理的概念(二)印象管理的过程(三)印象管理的策略第四章动机、激励与管理一、动机(一)动机的概念(二)与管理相关的动机二、激励(一)激励的概念(二)激励的机制三、动机激励的内容理论及其应用(一)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二)尔德弗的ERG理论四、动机激励的过程理论及应用(一)弗洛姆的动机期望理论(二)波特—劳勒动机模型五、当代动机激励理论及其应用(一)亚当斯的公平理论(二)目标设置理论六、动机激励理论的发展第五章人格、态度与管理一、人格(一)人格和职业人格的概念(二)人格与组织管理的关系(三)人格与个人职业管理的关系(四)人格特质对组织行为的影响二、人格测量在管理中的应用(一)职业人格测量发展简述(二)大五人格特质(三)MBTI职业倾向测试(四)霍兰德职业偏好量表(五)俄耳甫斯职业人格量表(六)人格测试结果在管理中的应用价值三、态度(一)态度的概念(二)态度的成分(三)工作态度的类型(四)态度的测量四、态度在管理中的功能(一)调整功能(二)自我保护功能(三)表现价值功能(四)增进工作知识功能五、如何改变态度(一)态度转变的难易程度(二)在积极参与活动中转变态度(三)群体规范与态度的改变(四)宣传与态度改变六、提高工作满意度的方法(一)采用人职匹配的方法招聘员工(二)让工作更为柔性化(三)增加沟通的机会(四)重视培训和选拔第六章积极心理学与管理一、什么是积极心理学(一)提出积极心理学的学术背景(二)积极心理学的概念二、快乐和主观幸福感(一)快乐和主观幸福感的研究背景(二)快乐和主观幸福感的概念(三)快乐和主观幸福感与工作变量的关系三、乐观主义(一)乐观主义的研究背景(二)乐观主义的定义(三)乐观主义的测量(四)工作中的乐观主义四、希望(一)希望的定义(二)希望对应对挫折的作用(三)希望的测量与研究(四)希望在管理中的应用五、自尊(一)自尊的定义与特点(二)自尊的提高及在管理中的运用六、自我效能(一)自我效能的哈依(二)特质性自我效能与一般性自我效能(三)自我效能的影响(四)自我效能的来源(五)自我效能在管理中的应用考核要求(一)识记:1、社会知觉2、首因效应3、近因效应4、晕轮效应5、刻板印象6、定性效应7、归因概念8、能力概念9、职业人格概念10、工作价值概念11、态度概念12、组织承诺13、工作满意感14、组织承诺15、工作激励的含义16、决策及其过程(二)领会1、自我知觉2、社会知觉的范围3、印象形成的效应4、印象形成中的信息整合模式:5、印象整饰的概念、作用和策略。

23管理心理学(第7章2.3节 态度,价值观)

23管理心理学(第7章2.3节  态度,价值观)

(二)价值观的形成与来源
人的价值观决定于世界观,是从出生 起,在家庭和社会中积累形成的。 (三)价值观的分类

人们的生活和教育经历互不相同,因此价
值观也有多种多样。行为科学家格雷夫斯为了
把错综复杂的价值观进行归类,曾对企业组织
内各式人物作了大量调查,就他们的价值观和
生活作风进行分析,最后概括出以下七个等级。
• 第五级 玩弄权术型:这种类型的人通过 摆弄别人,篡改事实,以达到个人目的, 积极争取地位和社会影响。
• 第六级 社交中心型:这种类型的人把被人喜 爱和与人善处看作重于自己的发展,受现实主 义、权力主义和坚持己见者的排斥。
• 第七级 存在主义型:这种类型的人能高度容 忍模糊不清的意见和不同观点的人,对制度和 方针的僵化、空挂的职位、权力的强制使用, 敢于直言。
• 价值观影响个人行为; • 价值观影响影响群体行为; • 价值观影响整个组织行为; • 价值观影响影响企业的经济效益。
三、企业经营管理价值观
(一)最大利润价值观

这是一种最古老的最简单的局限性最
大的价值观念。这种观念认为利润代表了
企业新创造的财富,利润的增加就是企业
财富的增加。企业经营管理好坏的标准是
• 2、同化阶段

这一阶段表现为不是被迫而是自愿接受
他人的观点、信念、态度与行为,并使自己的
态度与他人的态度相接近。
• 例如:员工在组织和同志们的教育和帮助 下,真正意识到作为一个社会主义的员工,应
该自觉地遵守纪律,因而他会同其他职工一样, 把遵守劳动纪律当作是一种信念和观点。显然,
同化这一阶段已不同于服从阶段,它不是在外 界压力下转变态度,而是自愿地进行的。
• 2、P改变对X的看法,认为X(清洁工)也是工 作的需要;

管理心理学真题整理

管理心理学真题整理

第一章39-61简答题:简述管理的现代职能。

17.10-41简述人的意志行动的特征12.10-45 16.10-45简述当前我国企业与社会发展追求的人本管理的主要内容。

14.10-47简述有效管理的心理依据与原则16.4-48简述管理心理学的研究原则18.4-58管理心理学的研究原则主要包括哪些?12.1-58 13.1-58 15.4-58第二章62-79简答题:简述泰勒科学管理理论的局限性14.4-67 17.10-67简述韦伯“理想组织机构模式”的主要管理理念。

11-69 17.4-69论述题:联系实际论述西方管理心理学人性假设与管理理论的发展。

13.1-77 14.10-77第三章80-97简答题:简述影响知觉的客观因素。

15.4-85 18.10-85简述社会知觉的概念及其种类。

14.10-86 13.10-86简述知觉的概念及基本特性。

15.10-86论述题:试述社会知觉过程中归因偏差的克服。

16.10-91/93联系实际论述社会知觉中常见的归因偏差及归因偏差的克服。

11-91联系实际论述社会知觉的印象整合与管理。

12.1-96联系社会知觉对管理工作的影响谈谈社会知觉的应用。

15.10-96案例分析题案例:心理学曾做过一项实验,这项实验分两段进行:第一段,向四组大学生介绍一个陌生人。

对第一组人说,这是一个外倾性的人:对第二组说,这个人是内倾性的人:在第三章,先讲述这个人的外倾特征,后讲述他的内倾特征:在第四组,先讲述这个人的内倾特征,后讲述他的外倾特征。

然后,让这四组学生分别想象出对这个陌生人的印象。

第一组和第二组学生得到的印象是显而易见的。

在第三组和第四组中,关于这个陌生人的印象完全符合提供信息的顺序,总是先提供的信息占优势。

也就是说,第三组学生普遍把陌生人想象为外倾性,第四组普遍把陌生人想象为内倾性。

第二段,给另外两组学生按上述第三和第四组同样的顺序描述一个人,所不同的是在先描述他的内傾或外傾特征之后,中间插做其他事情,如让学生做一些不太复杂的数学习题,然后再描述相反的性格特征。

《管理心理学》课程教案

《管理心理学》课程教案

《管理心理学》课程教案第一章:管理心理学概述1.1 教学目标了解管理心理学的定义、起源和发展历程理解管理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掌握管理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1.2 教学内容管理心理学的定义和发展历程管理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管理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1.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管理心理学的定义、起源和发展历程讨论法:引导学生探讨管理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案例分析法:分析管理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1.4 教学评估课堂讨论:评估学生对管理心理学的基本理解小组报告:评估学生对管理心理学理论和方法的应用能力第二章:组织行为与管理2.1 教学目标了解组织行为的概念和特点理解组织行为对管理的影响掌握组织行为管理的基本策略2.2 教学内容组织行为的概念和特点组织行为对管理的影响组织行为管理的基本策略2.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组织行为的概念和特点案例分析法:分析组织行为对管理的影响小组讨论法:探讨组织行为管理的基本策略2.4 教学评估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对组织行为的基本理解案例分析报告:评估学生对组织行为管理策略的应用能力第三章:领导心理与行为3.1 教学目标了解领导心理的概念和特点理解领导心理对领导行为的影响掌握领导心理和行为的理论和方法3.2 教学内容领导心理的概念和特点领导心理对领导行为的影响领导心理和行为的理论和方法3.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领导心理的概念和特点角色扮演法:模拟领导心理和行为的情境小组讨论法:探讨领导心理和行为的理论和方法3.4 教学评估角色扮演:评估学生对领导心理的基本理解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对领导心理和行为理论和方法的应用能力第四章:员工激励与绩效管理4.1 教学目标了解员工激励的概念和理论理解员工激励对员工绩效的影响掌握绩效管理的基本方法和技巧4.2 教学内容员工激励的概念和理论员工激励对员工绩效的影响绩效管理的基本方法和技巧4.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员工激励的概念和理论小组讨论法:探讨员工激励对员工绩效的影响案例分析法:分析绩效管理的基本方法和技巧4.4 教学评估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对员工激励的基本理解案例分析报告:评估学生对绩效管理方法和技巧的应用能力第五章:组织文化与管理5.1 教学目标了解组织文化的概念和特点理解组织文化对组织管理的影响掌握组织文化管理的理论和方法5.2 教学内容组织文化的概念和特点组织文化对组织管理的影响组织文化管理的理论和方法5.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组织文化的概念和特点小组讨论法:探讨组织文化对组织管理的影响案例分析法:分析组织文化管理的理论和方法5.4 教学评估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对组织文化的基本理解案例分析报告:评估学生对组织文化管理理论和方法的应用能力第六章:决策心理与行为6.1 教学目标了解决策心理的概念和过程理解决策心理对组织决策的影响掌握决策心理和行为的理论和方法6.2 教学内容决策心理的概念和过程决策心理对组织决策的影响决策心理和行为的理论和方法6.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决策心理的概念和过程决策模拟法:模拟决策心理和行为的情境小组讨论法:探讨决策心理和行为的理论和方法6.4 教学评估决策模拟:评估学生对决策心理的基本理解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对决策心理和行为理论和方法的应用能力第七章:沟通与冲突管理7.1 教学目标了解沟通的概念和过程理解沟通对组织管理的影响掌握冲突管理的理论和方法7.2 教学内容沟通的概念和过程沟通对组织管理的影响冲突管理的理论和方法7.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沟通的概念和过程角色扮演法:模拟沟通和冲突管理的情境小组讨论法:探讨沟通和冲突管理的理论和方法7.4 教学评估角色扮演:评估学生对沟通的基本理解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对沟通和冲突管理理论和方法的应用能力第八章:压力管理与人际关系8.1 教学目标了解压力的概念和来源理解压力对组织成员的影响掌握压力管理和人际关系处理的理论和方法8.2 教学内容压力的概念和来源压力对组织成员的影响压力管理和人际关系处理的理论和方法8.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压力的概念和来源压力应对模拟法:模拟压力管理和人际关系处理的情境小组讨论法:探讨压力管理和人际关系处理的理论和方法8.4 教学评估压力应对模拟:评估学生对压力的基本理解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对压力管理和人际关系处理理论和方法的应用能力第九章:团队建设与管理9.1 教学目标了解团队的概念和特点理解团队建设的重要性掌握团队管理与激励的理论和方法9.2 教学内容团队的概念和特点团队建设的重要性团队管理与激励的理论和方法9.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团队的概念和特点团队建设活动:增强学生对团队建设的理解小组讨论法:探讨团队管理与激励的理论和方法9.4 教学评估团队建设活动:评估学生对团队建设的基本理解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对团队管理与激励理论和方法的应用能力第十章:变革管理与组织发展10.1 教学目标了解变革的概念和过程理解变革对组织的影响掌握变革管理和组织发展的理论和方法10.2 教学内容变革的概念和过程变革对组织的影响变革管理和组织发展的理论和方法10.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变革的概念和过程案例分析法:分析变革对组织的影响小组讨论法:探讨变革管理和组织发展的理论和方法10.4 教学评估案例分析:评估学生对变革的基本理解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对变革管理和组织发展理论和方法的应用能力第十一章:员工培训与开发11.1 教学目标了解员工培训与开发的概念和意义理解员工培训与开发的过程和策略掌握员工培训与开发的理论和方法11.2 教学内容员工培训与开发的概念和意义员工培训与开发的过程和策略员工培训与开发的理论和方法11.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员工培训与开发的概念和意义案例分析法:分析员工培训与开发的过程和策略小组讨论法:探讨员工培训与开发的理论和方法11.4 教学评估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对员工培训与开发的基本理解案例分析报告:评估学生对员工培训与开发理论和方法的应用能力第十二章:领导力发展与传承12.1 教学目标了解领导力发展的概念和过程理解领导力传承的重要性掌握领导力发展和传承的理论和方法12.2 教学内容领导力发展的概念和过程领导力传承的重要性领导力发展和传承的理论和方法12.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领导力发展的概念和过程案例分析法:分析领导力传承的重要性小组讨论法:探讨领导力发展和传承的理论和方法12.4 教学评估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对领导力发展的基本理解案例分析报告:评估学生对领导力传承理论和方法的应用能力第十三章:组织战略与心理资源13.1 教学目标了解组织战略的概念和过程理解心理资源在组织战略中的作用掌握组织战略和心理资源管理的理论和方法13.2 教学内容组织战略的概念和过程心理资源在组织战略中的作用组织战略和心理资源管理的理论和方法13.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组织战略的概念和过程案例分析法:分析心理资源在组织战略中的作用小组讨论法:探讨组织战略和心理资源管理的理论和方法13.4 教学评估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对组织战略的基本理解案例分析报告:评估学生对心理资源管理和组织战略理论和方法的应用能力第十四章:情绪管理与工作满意度14.1 教学目标了解情绪的概念和影响理解情绪管理的重要性掌握情绪管理和工作满意度的理论和方法14.2 教学内容情绪的概念和影响情绪管理的重要性情绪管理和工作满意度的理论和方法14.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情绪的概念和影响情绪管理模拟法:模拟情绪管理和工作满意度的情境小组讨论法:探讨情绪管理和工作满意度的理论和方法14.4 教学评估情绪管理模拟:评估学生对情绪的基本理解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对情绪管理和工作满意度理论和方法的应用能力第十五章:组织伦理与责任15.1 教学目标了解组织伦理的概念和原则理解组织伦理在组织管理中的重要性掌握组织伦理和责任管理的理论和方法15.2 教学内容组织伦理的概念和原则组织伦理在组织管理中的重要性组织伦理和责任管理的理论和方法15.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组织伦理的概念和原则案例分析法:分析组织伦理在组织管理中的重要性小组讨论法:探讨组织伦理和责任管理的理论和方法15.4 教学评估案例分析:评估学生对组织伦理的基本理解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对组织伦理和责任管理理论和方法的应用能力重点和难点解析重点:1. 管理心理学的定义、起源和发展历程2. 组织行为的概念、特点及其对管理的影响3. 领导心理与行为的基本理论和方法4. 员工激励与绩效管理的理论和方法5. 组织文化与管理的基本理论和方法6. 决策心理与行为的过程和影响7. 沟通与冲突管理的理论和方法8. 压力管理与人际关系处理的理论和方法9. 团队建设与管理的基本理论和方法10. 变革管理与组织发展的理论和方法11. 员工培训与开发的过程和策略12. 领导力发展和传承的理论和方法13. 组织战略与心理资源管理的基本理论和方法14. 情绪管理与工作满意度的理论和方法15. 组织伦理与责任管理的理论和方法难点:1. 管理心理学各种理论之间的联系和应用2. 组织行为管理的实践应用3. 领导心理和行为的实践操作4. 员工激励与绩效管理的策略制定5. 组织文化的塑造和维护6. 决策心理和行为的理性与感性平衡7. 有效沟通和冲突解决的实践技巧8. 压力管理和人际关系处理的平衡策略9. 团队内部动态管理和团队精神的培养10. 变革管理的实施策略和应对阻力11. 员工培训与开发的个性化需求满足12. 领导力的连续性和发展传承13. 组织战略与心理资源的匹配和利用14. 情绪管理和工作满意度的关系处理15. 组织伦理与责任的管理实践和道德判断本教案旨在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深入理解管理心理学的各个层面,并能够将所学应用于实际的组织管理和领导实践中。

组织行为学(管理心理学)第7章 组织设计

组织行为学(管理心理学)第7章 组织设计


要领: 一个下属只能接受一个上级的指挥; 一个下属只能向一个上级回报工作。
3.控制幅度原则


一个上级直接领导与指挥的下属的人数应该有 一定限度,并且管理有效。 格拉丘纳斯(法)提出的数学公式:
N n(2n1 n 1)


经验表明,在组织的高层,其管理幅度通常是48人;而在组织的低层,管理幅度一般为8-15人。 案例:印加效应
第七章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组织设计
组织与组织设计 组织的部门化 组织的层级化
第一节
一、组织的性质和目的

组织与组织设计
组织:


1.名词: 指单位、机构(organization),指为了达到一定的共 同目标而结合在一起的一群人及其他生产要素组成的 社会单位; 2.动词(organizing): 指为了达到目标而创设组织结构、为了适应环境变化 而维持和变革组织结构,并使组织结构发挥作用的过 程。
有核心人物,有共同的道德标准和价值观念。 在企业各方面潜移默化地起作用,要正确对待,合 理引导,避免对立。

非正式组织的形成
四、组织设计的影响因素

权变的组织设计观:

以系统、动态的观点来思考和设计组织。它要求把 组织看成是一个与外部环境有着密切联系的开放式 组织系统。

组织设计的影响因素主要有4个:
1.按职能划分部门 企业的基本职能包括生产、营销、财务,辅助职能 包括人事、公共关系、法律事务等。 还可进一步细分: 如生产部门:开发、设计、制作、质量检验、设 备和工具等。 按照这种方法形成的组织结构即直线 ——职能结构。 是一种传统的、普通的组织形式。
优点:

王垒《组织管理心理学》笔记和习题(含真题)详解(组织中的激励)

王垒《组织管理心理学》笔记和习题(含真题)详解(组织中的激励)

第7章组织中的激励7.1 复习笔记一、激励的基本概念组织管理者要从事的首要工作之一是激励起每一个员工的工作动机。

激励动机实际上就是一个通过满足员工的需要而使其努力工作、实现组织目标的过程。

激励员工动机就是要设法使他们看到需要与组织目标之间的关系,他们在这种压力下所付出的努力不仅满足个人需要,同时也通过完成一定工作绩效而实现组织目标。

激励并不是简单满足员工的任何需要,而是要通过达成绩效来实现的。

二、早期的激励理论(一)需要层次理论1.理论内容需要层次理论是由马斯洛提出的著名的动机理论。

这个理论认为,人的动机可划分为五个层次:(1)生理需求——包括食物、水、掩蔽所、性等身体需要;(2)安全需要——保障身心免受伤害;(3)爱的需要——包括感情、归属、被接纳、友谊等需要;(4)尊严需要——包括内在的尊重如自尊心、自主权、成就感等需要与外在的尊重如地位、认同、受重视等需要;(5)自我实现需要——包括个人成长、发挥个人潜熊、实现个人理想的需要。

这五种需要层次越来越高级,当下一级需要在相当程度上得到满足时,上一级需要便成为人追求的目标。

2.对理论的评价按照这个理论,如果要想激励一个人的动机,就要知道他现在正在追求哪一个层次的需要的满足,设法为这一需要或其上一级需要的满足提供条件。

然而实证研究并不认为这一理论有效度。

(二)X理论与Y理论1.理论内容麦格雷戈总结概括了两种相对立的理论:一种是X理论,即把人看作为天生懒惰的,只是追求物质满足,不负责任,无志向,要强迫他们工作;另一种是Y理论,认为工作也是人们的一种需要,人们能自我监督和控制,能主动承担责任,具有创新能力。

2.对理论的评价对照说来,X理论是把人看作经济人,注重人的物质需要的满足,相当于需要层次理论中的基本需要;Y理论则把人看作社会人,注重人的精神需要的满足,相当于需要层次理论中的高级需要。

然而,这两种理论都有其片面性,其有效性都很有限,它们都只是针对特定情境而言的。

管理心理学概述

管理心理学概述
• 群体动力 团队管理 沟通 冲突与谈判
• 第四编 领导与组织心理
• 领导行为 组织结构和组织设计 组织文化 组织变革和组织发展
苏东水版《管理心理学》 18
• 第一篇 总论
• 管理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管理心理学的产生和发展 管理心理学的 基础理论
• 第二篇 个性心理
• 人的个性 人的需要 人的期望 人的挫折 人性管理
二、管理心理学的研究逻辑 36
• (一)两种取向的管理心理学
(一)两种取向的管理心理学 37
• 心理学取向的管理心理学是基于心理的或从个体 角度出发的管理心理学。
• 该种取向看问题比较微观,注重个体层面的问题 和行为背后的潜在机制,侧重于从心理学的角度 出发,用心理学的理论、知识和方法来探讨相关 问题,说明和解释相关现象。
• 心理学取向的管理心理学更关注员工工作倦怠形 成的心理机制,寻求导致其工作倦怠的心理因素 ;如压力感、人格特征、控制点,人口学特征( 性别、年龄、婚姻状况等)
• 管理学取向的管理心理学则更侧重从组织管理的 角度出发,分析员工工作倦怠的形成原因,探查 引起员工工作倦怠的社会、文化、组织条件等, 如职业的行业地位、发展前景等等。
人的行为规律及其潜在的心理机制。
这里的“组织”不仅包括企业组织,还涵盖 政治、经济、军事、教育等社会组织。
8
• 三层含义:
• 第三,管理心理学研究的目的是在掌握组织管理 活动中人的行为规律及其潜在心理机制的基础上 ,运用科学的方法改进管理,充分调动人的积极 主动性,不断提高工作效率与管理效能,最终实 现组织目标与个人的全面发展。
14
(五)组织管理 • 组织是为了达到一定的目标,由不同结构、不同
层次、不同职能的群体组合而成的系统。

《管理心理学》第七章 组织结构与设计

《管理心理学》第七章 组织结构与设计

2018/11/21
7
管理心理学
5. 按利益受惠分:
① 公益组织:受益者为整个社会 ② 商业组织(实惠组织):受益者为其经营者和所有者 ③ 服务组织:受益者为特定民众 ④ 互益组织:受益者为组织内的成员
2018/11/21
8
管理心理学
二、组织结构的基本维度
(一)组织结构的含义:
组织结构是组织全体成员为实现组织目标,在管理工作中进行分工 协作,在职务范围、责任、权力方面所形成的结构体系。
2018/11/21
5
管理心理学
3. 按组织的社会功能分:
① 以经济生产为导向
② 以政治为导向 ③ 整合组织 如法院、政党
④ 模型维持组织 如学校、社团、教会
2018/11/21
6
管理心理学
4. 按人员顺从程度分:
① 强制型组织:用高压、威胁,甚至暴力等手段控制其 成员行为的组织
② 功利型组织:用金钱或物质为媒介来控制下属行为的 组织 ③ 规范型组织(正规组织):用在伦理道德或观念信仰 等基础上形成的规范权力来控制成员行为的组织
2018/11/21
15
管理心理学
虚拟组织
虚拟组织与传统的实体组织不同,它是围绕核心能力,利用计算机信息技术、 网络技术及通信技术,与全球企业进行互补、互利的合作,合作目的达到后, 合作关系随即解散。
2018/11/21
16
管理心理学
知识管理(Knowledge Management,KM)
知识管理就是为企业实现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共享提供新的途径, 知识管理是利用集体的智慧提高企业的应变和创新能力。 知识管理包括几个方面工作:建立知识库;促进员工的知识交流; 建立尊重知识的内部环境;把知识作为资产来管理。

高校电子课件:管理心理学(第五版)

高校电子课件:管理心理学(第五版)

管理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1.1.1 管理心理学的概念
管理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1.1.1 管理心理学的概念
在现代企业的人、财、物、信息等资源中,人是最重要的资源。科技 越发达,社会越发展,人就越关键。从心理学角度来定义管理过程, 实质上就是由一个人或一群人来协调其他人的活动,以便取得个人单 独活动所不能取得的效果。因此,可以将管理理解为:
05 第5章 需要、动机、目标 与管理
07 第7章 激励与管理
06 第6章 06 第8章
情绪、态度、挫折与管理 群体心理与管理
07 第9章 组织心理与管理 06 第10章 领导心理与管理
第2章 管理心理学 的基础理论
[
学 • 通过本章的学习,你应该能够了解人性观的含义、
理论观点及其对管理的影响;明确管理的概念、
不断完善具有 中国特色的管 理心理学理论
体系。
管理心理学的研究任务和意义
1.3.2 管理心理学的研究意义
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国的经济发展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但与发达国家相 比,仍存在较大差距。这不仅表现在技术和资金上,更突出表现在人力资源 缺乏、管理落后上,这些都严重制约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因此,加强对管理 心理学的学习和研究,对提高我国企业管理水平,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增强 国际竞争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具体表现在:
个体 心理
群体 心理
组织 心理
领导 心理
管理心理学的产生和发展 1.2.1 管理心理学在国外的产生和发展
管理心理学产生于20世纪40年代末50年代初,并逐步发展成 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管理心理学的产生,一方面,与社会化大生产分不开;另一方 面,20世纪初期,社会心理学及管理学均有了长足的发展,为 管理心理学奠定了比较充分的理论基础,使管理心理学的产生 成为可能。

管理心理学《第七章 群体与管理》

管理心理学《第七章 群体与管理》

领导法
✓ 让每个人成为批判性评估者 ✓ 无偏见,不要说出偏好 ✓ 至少指定一名群体成员担任魔鬼辩护人 ✓ 聘请外部专家对群体进行批评 ✓ 容忍不同意见
组织法
✓ 组建相互独立的群体研究同样的问题
✓ 指导管理者和群体领导者预防群体思维
个人法
✓ 批判性思维
✓ 可信的外部人士讨论群体方案并向群体报告
但是第五工区新任主任孙天明却不这么看大勇。他经过几个 月的侧面了解,发现这个小伙子还是有很多优点的。大勇对老奶 奶十分孝敬,在邻居中有口皆碑;工作不怕吃苦,牛劲一上来能 把大家的干劲都带起来;他还乐意帮助别人,工友中谁有困难他 总是毫不犹豫地慷慨解囊。
孙主任觉得,要搞好三组的工作,先得从刘大勇这里下手, 刘大勇绝不是朽木一块,关键是当领导的如何帮助他进步。从此, 孙主任经常在工余时间找他谈话聊天,同他交朋友。渐渐地,刘 大勇觉得孙主任平易近人,不像别的领导老看自己不顺眼,自己 应该以心换心,干出个样子来,不辜负主任的信任。
价值观
兴趣爱好 性格气质 工作生活方式
利害关系
三、群体的功能
1 正式群体的功能 完成组织任务 满足其成员的心理需求 协调人群关系 影响和改变个人的观念和行为
2 非正式群体的功能
(1)对组织发展的主要功能 促进作用 阻碍作用
(2)对其成员的主要功能 ➢ 满足其成员心理和感情上的需求 ➢ 对其成员起着控制作用 ➢ 对其成员起改造作用 ➢ 对其成员的激励作用
3 非正式群体的引导和利用
• 正确认识非正式群体 • 利用非正式群体的积极因素 • 做好转化工作,限制非正式群体的消极因素
四、群体的心理效应
1 社会助长
指个体活动效率因群体中其他成 员的影响而出现提高的现象。

管理心理学自考重点

管理心理学自考重点

管理心理学自考重点.管理心理学第I章管理心理学绪论{单选)管理是提高企业生产力与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决定性因素。

(多选)法国管理学家亨利•法约尔在1916年提出了管理的五职能观点,包括指挥、计划、组织、控制、协调。

(简答)简述管理的具体职能。

(1)管理的传统职能:①计划(即制定目标并确定达成这些目标所必需的行动手段,方法与策略);②组织(即通过特定的组织机构与组织形式、组织管理原则与方法,完成组织活动任务的过程);③指挥(即上级对下级的指导、监督与激励);④控制(即对组织的实际工作与运行活动状态偏离预订计划与目标时的监督、纠正与调整);⑤协调(即对组织机构和组织成员之间的行为活动进行有效协作与调整)。

(2)管理的现代职能有:①息(即对息资源的收集、编码、储存、提取、应用、管理与开发,以及有效进行意见交流与息沟通的职能);②决策(即出主意、想办法、做出合理选择与决定的过程,包括领导决策与员工参与的团体决策,以及战略竞争决策等);③激励(是从指挥职能独立出来的动机激发与调动下属和员工积极性的职能);④研究、发展与开拓创新(即有效进行基础与应用科学的研究、现代化技术与高新科技产品的创新活动、营销战略创新、组织和项目的开拓发展与创新、组织的重新设计与研究型组织的创建创新)。

(单选)管理活动必须遵循客观规律以及人的心理活动,尤其是社会心理活动的规律。

(单选)研究人的心理活动发生、发展及其规律的科学是心理学。

(单选)所有熟悉举动的基础、门户与开端,最简单的熟悉过程是感觉。

.(单选)_人和动物共有的,最原始的情绪是情绪。

(单选)_由于出乎意料的紧而又危险的情景所引起的超强的情绪状态是应激。

(多选)人所特有的高级社会情感包括美感、道德感、理智感。

(单选)对意志行动起着导向作用,作为意志行动的开始阶段的是制定计划。

(多选)人类意志行动的特征有主要体现在人的意识对活动的调节支配过程、它是人特有的自觉确定目的的行动、克服部和外部的困难、以随意动作为基础。

第7章 员工心理健康《管理心理学》PPT课件

第7章 员工心理健康《管理心理学》PPT课件

心理疏导要在 三个层面上进行
1 为找寻诱发心理健康的诱因层面(内、外诱因)
1
心理动力论
2
认知论
存在心理困扰的人是因为他们心中有 非理性的想法,在评估自己和未来时, 往往使用自我责备和自我反对的模式, 因此容易产生自卑感,即心理困扰与 自我挫败的不健康心理。
凡是心理健康的个体都应该具有与 环境交互作用的最大技巧和能力, 有学习潜能与认知能力。心理健康 的人是通过社会学习、观察学习, 学会与环境相融、与人和谐相处的。
1.可能降低自己的情绪反应 情绪调节法 2.可以维持增长的希望和勇气
3.可以重新获得自尊
不利的方面
1.可能陷入事与愿违的忧虑 2.可能错误地诊断问题 3.可能增加行动不当带来的烦恼
1.防卫机制可能干扰适宜的行为 2.可能变得情感麻木 3.意识到威胁可能干扰后续行为 4.可能维持对症状与原因之间的关系的无知
第7章 员工心理健康
7.1 心理健康的一般概念
员工心理健康与职业健康心理学
由于世界各国(包括我国)对员工心理健康的日益关注,因而在心理学领域中诞生了一门新的学科,我 们称之为职业健康心理学(Occupational Health Psychology),这门学科的重点是关注员工在工作中的 健康、安全和幸福感。研究的领域包括影响健康的物理条件、职业压力、职业事故以及工作和家庭的矛盾与 压力的负面影响和表现——倦怠。
7.5 工作压力的个人调适
工作压力的个人调适可以分为两种类型:问题解决法与情绪调节法。 问题解决法指直接改变压力源的方法,如离开一个工作岗位,寻找新的职业 情绪调节法是指改变自己,使压力的意义产生变化,从而减轻或消除压力源
表7-3
问题解决法与情绪调节法的利弊

管理心理学课程习题答案8.1 习题集

管理心理学课程习题答案8.1 习题集

“课后练习”参考答案第一章管理心理学概说一、单项选择题1.A 2.B 3.D 4.D 5.C二、多项选择题1.ABD 2.ABCDE 3.ABCD 4.ABD 5.ABE三、判断题1.√2.×管理心理学在20世纪50年代正式诞生于美国。

3.×泰勒运用“时间—动作分析”的方法进行了“搬铁块”实验。

第二章知觉差异与管理一、单项选择题1.A 2.C 3.D 4.A5.C 6.B二、多项选择题1.ABCD 2.ABCDE 3.ABDE 4.ABCDE 5.ADE 6.BCDE三、判断题1.×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反映。

2.√3.×社会刻板印象是指人们对某个群体中的人形成的一种概括而固定的看法。

4.×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认为自我概念包括物质自我、社会自我和精神自我三部分。

5.√四、简答题1.影响个体知觉的因素包括知觉者、知觉对象以及知觉发生的情境。

2.印象管理的策略主要有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角色置换、相互支持、由衷地赞美他人的优点、自我显示等。

3.自我知觉是通过他人评价、社会比较和内省等途径形成的。

4.常见的归因偏差主要有观察者与行为者的归因偏差、涉及个人利益的归因偏差、归因过程中的拟人化错误、责任归因中的偏见等几种。

五、案例分析题1.用“镜中我”理论分析。

2.略第三章个性与心理测验一、单项选择题1.B 2.D 3.C 4.D5.A二、多项选择题1.BCD 2.ACE 3.ACE 4.BC 5.ABCD三、判断题1.√2.√3.×特殊能力是指人们从事特殊职业或专业所需要的能力。

4.√5.√四、简答题1.个性具有自然性与社会性的统一、独特性与共同性的统一、稳定性与可变性的统一等特征。

2.性格的结构主要包括性格的态度特征、性格的意志特征、性格的情绪特征和性格的理智特征。

3.能力的个别差异主要表现在能力的类型差异、能力发展水平的差异和能力发展早晚的差异几方面。

自学考试--管理心理学 高频考点(7-8章)

自学考试--管理心理学  高频考点(7-8章)

管理心理学串讲资料(7-8章)第七章团体行为与管理 本章高频考点一、团队形成经历的发展阶段P154 (1110单选)有效的团队形成不是自发的。

团队经历的发展阶段包括:1)初步形成阶段(在这一阶段,团队成员理解目标,开发实施过程)2)震荡阶段(在这一阶段,团队成员之间的矛盾逐渐显现)3)规范阶段(在这一阶段,团队成员彼此分享信息,接受不同的选择、积极进行一些需要妥协的决策)4)运行阶段(在这一阶段,团队成员熟练并有效地达到目标)二、团体的种类P154 (1301 单选)(1404 多选)(1504 单选)按构成团体的原则、方式和团体结构不同,可以把团体分为:1. 正式团队和非正式团队(1)正式团体:由组织正式设立并有明文规定的团体。

这种团体是为了完成一定的任务,达到组织的特殊目标而设立的。

(2)非正式团体:人们在相互交往中自发形成的,没有正式组织程序和明文规定的团体。

是由一些性格相投、志趣相同、信念一致、感情亲近、关系密切的个体集合而成。

2. 固定性团体与临时性团体(1)固定性团体:长期存在的一种较为稳定的组织形态,如生产班组、工段或车间、学校班级等(2)临时性团体:为完成某一临时任务而形成的团体,任务一旦完成,活动宣告结束,团体自行解散。

三、团体影响的行为效应P157—158 (1110单选)(1310单选)(1504单选)个人在团体中的行为,往往会受到整个团体及其他成员的影响,不同于其在单独情况下的行为方式。

团体影响的行为效应主要有:1)社会助长效应:社会助长效应是指由于团体其他成员在场,消除了单调情境,激发了工作动机,从而提高了工作效率。

如从事简单而熟练的工作,许多人在一起工作比一个人单独工作的效率要高。

2)社会标准化倾向3)社会顾虑倾向:指个人在大众面前,由于心理不自在,其行为表现拘谨,反应效果下降的现象。

4)社会惰化现象:与一个人单独工作相比,当人们作为团体的一个成员工作时,其工作动机、努力水平、个人责任与工作绩效有可能下降的趋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特征] 1。客观性
2。双重性
第七章
(二)挫折容忍力
人的挫折
是指人们遭受挫折时避免行为失常的能力,也叫经得起挫折考验的能 力,即自我张力。
1。挫折具有差异性,表现在:
(1)面临同样的挫折和考验,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挫折感受,会做出不 同的反应。 (2)对同一个人,在不同的时间,对不同的事,构成的挫折的因素不 同,挫折容忍力也不一样。
第七章
四、挫折与管理
(一)预防挫折
人的挫折
1。调解人的需要 个人的动机受到阻碍,需要得不到满足是造成挫折 的根原因。“需要的管理” 2。消除产生挫折的自然因素 地震预防、台风警报、厂房加固、机器 防护、原材料合理堆放、照明、通风、工作的丰富华、轮换、治理污染等。 3。改善人际关系 人际关系紧张、互相猜忌、彼此记恨、形成心理负 担是造成挫折的另一重要原因。“上下级关系 同事、朋友关系” 4。改善管理制度和管理方法 适当调整组织机构和制度,实行参与制、 授权制和建议制,不使职工有受到严格监督和控制的感觉。 5。个人修养和挫折容忍力的加强 6。抱负水平适度
第七章
人的挫折
5。表同作用:把别人具有的,使自己感到羡慕的品质加到自己身上。
表现为模仿别人的举止行为,以别人的姿态自居。“典型” “榜样” 6。投射作用:把自己不喜欢或不能接受的性格、态度、意念、欲望转 移到外部世界或他人身上,在无意识中减轻自己的内疚和压力。 “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7。反向作用:个体为了防止某些自认为不好的动机呈现于外表行为, 而采取与动机相反方向的行动。即外在行为与内在动机不一致。口是心非、 南辕北辙、矫枉过正、欲盖弥彰、此地无银三百两、明明是内心喜欢,在 行为上反而极力排斥、过分炫耀自己的优点,恰恰是自己内心有严重的自 卑感、过分的逢迎献媚,可能内心有不可告人的敌意和企图等。 8。否认作用:不是把痛苦的事件有目的地忘掉,而是把已经发生的不 愉快的事件加以否认,认为根本没有发生,以逃避心理上的刺激、不安和 痛苦。 掩耳盗铃、眼不见为净、我听错了等
第七章
人的挫折
(二)正确的对待和接受挫折人 1。采取宽容的态度
象对待病人一样对待受挫折人,不能采取针锋相对的态度,动 之以情,晓之以理,形成一种解决问题的温暖氛围。
2。调节挫折情景
(1)主体知觉重组 (2)客观改变挫折情景:做有兴趣事情;调换工作;改变气 氛,制造温暖氛围;少用惩罚。
3。精神发泄法
2。挫折容忍力的影响因素:
(1)生理条件 (2)过去获得经验和学习 (3)对挫折的知觉判断 除此之外,政治觉悟、思想水平、个性特点、价值观念、动机强度、 抱负水平、兴趣爱好、心理状态等。
第七章
(三)挫折的产生 1。产生挫折的一般因素
人的挫折
(1)外在因素 ①自然环境: 个人能力无法克服的自然因素的限制:空间限制、时间 限制、自然灾害和事故、生老病死等。 空间狭小、噪音大、照明差、工作单 调乏味、超时工作等。 ②社会环境:个体在社会生活中遭受的政治经济、道德、宗教、习俗等 人为因素的限制。教育方法不当、管理方式不妥 、岗位和能力不适合、人 际关系紧张、经营失败、产品滞销、企业亏损等。 (2)内在因素 ①个人的生理条件:个人所具有的智力、能力、容貌、身材、生理缺陷、 疾病等所带来的限制。 ②动机的冲突:竞争和合作的冲突;满足欲望和抑制欲望的冲突;自由 和现实的冲突。
符合社会价值标准时,找到一些是事而非的理由为自己辩护,其目的在于 说服自己而非说服别人。(文饰作用) (1)个人好恶:当个体行为违背了自己的愿望时,便以自己的好 恶为理由来掩盖自己的行为,以达到维护自己自尊心的目的。 “偷数不是偷是窃”、“酸葡萄心理”、“想人解嘲” (2)推诿:将自己的过失和错误归咎于自身以外的原因,以减轻 自己内疚的一种反映方式。“上班迟到,说有交通事故” “生产不合格 品, 推说是机器陈旧” (3)实际需要:有时把个人不合理的所作所为说成是客观上的需 要,是不得不的结果。 (4)援例:引用典故、事例来佐证自己行为的合理性,以减轻自 己因过失而出现的罪疚感。
(二)间接持续的行为
1。焦虑不安 2。自卑感 3。绩效降低(意外事故的发生)
第七章
三、防卫方式
(一)防卫的概念
人的挫折
当个体遭受挫折产生强烈焦虑时,常常在不知 不觉中,用自己在生活经验中学会的方式把自身同现实世界相矛盾的关系 变换成相适应的关系从而暂时缓解情绪上的不安、焦虑和痛苦。
(二)防卫的作用 1。积极作用:对偏激和攻击行为有缓解作用,能暂时解除内心
第七章
2。产生挫折的组织原因
人的挫折
(1)组织的管理方式 X理论:用权威、控制、惩罚等方式管理职工, 形成组织目标和个 人动机间的严重冲突,计件工资制使职工在金钱需要和社会需要的冲突 中进行选择。阿吉里斯认为:现代社会精神病的主要原因就是组织的管 理环境不良,阻碍了个人的需要和人格的发展。 (2)组织内的人群关系 上下级沟通不畅;过分强调竞争和责任,造成不必要的紧张。 (3)工作性质 工作对个人的重要意义:表现个人才能和价值,获得自我实现的满 足;使个人在团体中表现自己,提高个人社会地位。 (4)工作环境 通风、照明、噪音、安全、卫生等实质环境;单调乏味、缺少变化 使人感觉丧失。 (5)其它 工作休息安排不当、强迫加班、恶性延长时间、工资偏 低、不公,把自己置于一种脱离现实的想象的世界企图 以非现实的虚构的方式来应付挫折或取得满足。(白日梦)“找工作” 4。退化:个体受到挫折后,放弃已经成熟的成人方式而采取早期幼 稚的方式去应付处境和问题或用于满足自己的欲望。捶胸顿足、号啕大哭、 撕破衣服、咬手指头等;不愿承担责任、不能做出简单的决策、敏感性降 低、不能区分合理的和不合理的要求、不能控制自己的情绪、盲目的追随 某个领导、无理取闹、毫无理由的担心、轻信谣言等。 5。固执:个体受挫后,一再采取一种一成不变的反应方式。缺乏机 敏品质和随机应变的能力,错误的以为固执就是坚定,在变化和情景面前, 仍以刻板性的反应出现。逆反心理。“错把固执当坚定,错把愚磨当沉 着。”
第七章
人的挫折
一、什么是挫折
二、挫折行为
三、挫折与管理
第七章
一、什么是挫折
(一)挫折的概念
人的挫折
挫折是指个体从事有目的的活动时,由于主客观条件的阻碍或干扰,致 使动机难以实现,需要难以满足时所感受到的挫败、阻扰、失意、紧张的状 态和情绪反应。 培根:我们的一生就是驾驭自己血肉之躯的脆弱的小 舟,驶过人世海洋的波涛。 (1) 积极效应:顺境时的美德是节制, 逆境时的美德是坚忍,这种坚 忍的美德就像香料,必须经过焚烧和碾压才最芬芳。 (2)消极效应:失望、痛苦和焦虑 粗暴的对抗 疾病等 3。差异性 主观的心理感受 人的心理发展层次不同,认识方法 不同,对挫折的感受程度就不一样。
第七章
二、挫折行为
人的挫折
(一)直接行为 1。攻击 耶鲁大学 德兰 攻击时挫折的结果,攻击的产生可预 测挫折的存在,挫折的存在一定会引起攻击的产生。 (1)直接攻击:个体遭受挫折后,引起愤怒的情绪,对构成挫折的 人或物立即直接的攻击。鲁莽、不成熟、心胸狭窄的标志。 (2)转向攻击:个体在遭受挫折后,把愤怒的情绪发泄到同构成挫 折不相干的人或物上去。 ①迁怒 ②无名火或烦恼 ③自责 2。冷漠 个体受挫后,无法攻击或攻击无效时,以沉默、冷淡、 无动于衷、失去喜怒哀乐的冷漠的态度表现出来。原因: (1)长期遭受挫折 (2)个人感到绝望 (3)心理恐惧、生理痛苦 (4)心理上有攻击和抑制的决定
的痛苦和不安,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提高个人的自尊,维护自我形 象和自我利益。 2。消极作用:对现实存在的问题实际上不能真的解决,常有自 欺欺人的性质,有时还可能使问题更加复杂和严重,增加挫折和心理冲突 的程度。
第七章
(三)防卫的方式
人的挫折
1。合理化作用:个体无法达成其追求的目标,或其表现行为不
创造一种环境或采取某种方式,使受挫折者自由表达其受压抑的 情感,使其紧张和愤怒得以宣泄
第七章
人的挫折
第七章
2。逃避作用
人的挫折
(1)逃向另一现实:回避自己没有把握的工作,而埋头于与此无关的 嗜好和娱乐,以排解心理上的焦虑。 (2)逃向幻想的世界:从现实的困难情景撤退,而逃向幻想的自由世 界,认为这不但能避免痛苦,还可以使许多愿望获得满足。 (3)逃向生理疾病:考前发烧;士兵视盲、失声;恐高;过敏等 3。压抑作用: 将可能引起挫折的欲望以及与此有关的感情、思想 等抑制而不承认其存在,或者将痛苦的记忆主动忘掉或排除在意识之外。 4。替代作用: 个人对某一对象所抱持的动机、感情和态度若不为 社会所接受,或自感将遇到困难时,将此种感情和态度转向另一对象以取 而代之。扬长避短的防卫机制 (1)升华:改变不被社会所公允和接纳的动机行为,导向比较崇高的 方向,使之符合社会规范和时代需求,以利于社会和个人的发展。最富建 设性的防卫机制。艺术和运动。 (2)补偿:当个体由于生理或心理上的缺陷而感到不适时,力图以某 种方式来弥补这种缺陷,以消除不适感的反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