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精准扶贫阻碍因素及困境
农村精准扶贫中的难点及对策建议
农村精准扶贫中的难点及对策建议
一、农村精准扶贫中的难点
1.政策及政府资金投入不足
由于农村精准扶贫需要政府在这方面投入大量资金,但由于目前政府
的财政收入有限,在农村精准扶贫方面的政府投入不能满足当前的需求。
在这种情况下,政府可能无法将资金投入到扶贫工作中,以获得良好的效果。
2.缺乏有效的监督和审计机制
虽然政府有意向投入资金进行精准扶贫工作,但是如果没有有效的监
督和审计机制,精准扶贫举措很容易流失,扶贫的效果也不能得到最大化。
3.农村贫困地区资源极度匮乏
在贫困地区,由于资源极度匮乏,很多条件不完善,从而对精准扶贫
的实施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例如,在贫困地区由于缺乏社会基础设施,不
利于农民参与全面的精准扶贫政策。
4.农村贫困群体意识淡化
由于农村贫困群体长期处于贫困的境地当中,其贫困意识淡化。
他们
不容易及时发现农村贫困的严重程度,也不能准确区分农民的贫困情况。
二、农村精准扶贫中的对策建议
1.加强政府财政投入扶贫
政府应加大投入,加强财政扶持,使农村贫困家庭能够得到足够的帮
助和支持。
精准扶贫的制约因素
精准扶贫的制约因素
1. 数据不准确或不完整:精准扶贫需要准确的贫困数据作为依据,但是在一些地方,贫困数据的收集和统计工作不够精细,导致扶贫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存在偏差。
2. 扶贫对象的认定问题:在扶贫过程中,对于贫困对象的认定标准和方法也存在一定的争议,这可能导致一些真正需要帮助的人被漏掉,或者一些不符合条件的人被纳入扶贫范围。
3. 资金不足或分配不公平:精准扶贫需要大量的财政资金支持,但是在一些地方,财政资金有限,无法满足所有贫困地区的需求。
此外,资金分配的公平性也是一个问题,可能存在一些地方或项目优先受益的情况。
4. 信息不对称:在一些贫困地区,由于信息不对称,导致扶贫政策的宣传和实施受阻。
一些贫困群众可能没有及时了解到相关政策和项目,从而错失了扶贫的机会。
5. 政策执行不到位:精准扶贫需要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的积极参与和配合,但是在实际操作中,可能存在政策执行不到位、监督不力等问题,导致扶贫效果不佳。
6. 其他社会因素:贫困问题不仅仅是经济问题,还涉及到教育、就业、健康等
多个方面。
在精准扶贫过程中,还需要解决这些社会因素对于贫困问题的影响,这也是一个制约因素。
关于精准扶贫的难点与对策分析
关于精准扶贫的难点与对策分析精准扶贫是当前中国扶贫工作的主要方针,旨在帮助解决贫困人口长期贫困的问题。
精准扶贫任务繁重,难度较大,各种困难与挑战也随之而来。
本文将对精准扶贫的难点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期更好地推进精准扶贫工作的实施。
一、难点分析1. 精准识别精准扶贫的前提是对贫困人口进行精准识别,然而贫困人口的种类繁多,识别难度大。
一方面,政府部门需要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进行实地调查,而且还需要掌握科学的识别标准。
由于贫困地区信息不对称,许多贫困人口瞒报收入,导致识别不准确。
2. 扶贫资金使用扶贫资金使用的透明度和监督机制还不够完善,存在一定的滥用和浪费现象。
一些官员往往会将扶贫资金用于政绩工程,而非真正用于扶贫工作,这就导致了扶贫资金的效益不高。
3. 扶贫政策落实困难虽然国家出台了许多扶贫政策,但由于地区间的差异性和复杂性,一些政策在实施过程中难以落地。
一些贫困地区基础设施薄弱,交通不便,这就使得政策的实施难度增加。
4. 贫困人口脱贫后的可持续性问题一些贫困人口脱贫后难以实现可持续发展。
由于缺乏对技能培训和就业指导,他们很容易再次陷入贫困之中。
这就要求我们在实施精准扶贫政策的过程中,要注重提高贫困人口自我发展的能力。
二、对策分析1. 提高识别贫困人口的精准度和透明度政府部门要加大对贫困人口的摸底调查力度,并且建立科学的识别标准,确保精准识别的准确性。
要加强对识别工作的监督,确保其公正性和公开性。
加强对扶贫资金的使用监督,建立健全的审计制度,及时公开资金使用情况。
对滥用和浪费扶贫资金的行为,要依法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严格惩处。
针对不同的贫困地区制定差异化的扶贫政策,并加大对政策的宣传力度,让政策真正落地。
要对一些贫困地区进行基础设施建设的支持,提高地方发展水平。
加大对脱贫人口的职业培训和就业指导力度,帮助他们建立自身的发展能力。
要加强对脱贫人口的跟踪和服务,及时解决他们在生活和工作中遇到的困难。
浅谈精准扶贫政策实施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浅谈精准扶贫政策实施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办法精准扶贫政策是中国政府针对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制定的一项重要政策,旨在通过为贫困人口提供有针对性的扶贫措施,实现脱贫致富的目标。
在实施过程中,精准扶贫政策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本文将对精准扶贫政策实施中遇到的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
问题一:贫困人口数据不准确实施精准扶贫政策的前提是准确把握贫困人口的数量和分布情况。
由于一些地区基层能力不足、统计方法不当等原因,贫困人口数据有时存在一定的偏差和不准确性,导致扶贫政策的针对性和准确性降低。
解决办法一:加强贫困人口数据的调查和统计工作。
通过加强地方政府统计部门的培训和指导,提高基层统计人员的业务水平和工作质量。
建立健全质量控制机制,加强对数据的审核和监督,确保贫困人口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问题二:扶贫资金管理不规范精准扶贫政策需要大量的扶贫资金支持,而在资金管理方面存在一些不规范的现象。
有的地方存在扶贫资金使用不当、挪用或滥用资金等问题,导致扶贫资金难以真正惠及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
解决办法二:加强扶贫资金的监管和管理。
加大对扶贫资金使用情况的监督力度,建立健全扶贫资金的使用和监督制度,明确责任和程序。
加强对资金使用情况的审核和跟踪,对于违规使用扶贫资金的行为,必须严肃追责,保证扶贫资金的合理使用。
问题三:扶贫项目缺乏可持续性精准扶贫政策的目标是实现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的脱贫致富,而一些扶贫项目缺乏可持续性,只能暂时解决一部分贫困人口的困难,无法真正解决贫困问题。
解决办法三:注重发展产业和提高贫困人口的自主发展能力。
在实施扶贫项目的要注重产业扶贫,通过发展农业、畜牧业、旅游业等产业,帮助贫困人口增加收入来源,并逐步实现自主发展。
要加强技能培训,提高贫困人口的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让他们有能力脱贫致富。
问题四:扶贫政策落实中缺乏精准度精准扶贫政策在实施过程中,有时缺乏精准度,导致扶贫政策无法真正惠及贫困人口。
少数民族地区精准扶贫实践面临的困境与出路
少数民族地区精准扶贫实践面临的困境与出路作者:丁淑宁来源:《乡村科技》 2018年第11期1 少数民族地区精准扶贫实践面临的困境由于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多处于地域偏远、信息相对闭塞以及交通不便利的地方,人口生存与居住条件较差,贫困情况相对集中,家家户户都存在不同程度的贫困,这些现实情况都是阻碍我国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这也是我国开展精准扶贫政策的主要工作范围。
近年来的数据显示,在少数民族地区,贫困人口占总人数的79%,这一数据表明少数民族地区的贫困情况影响了全国奔小康社会的发展进程,与此同时也为我国开展精准扶贫工作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在具体的精准扶贫实践过程中,主要存在三方面的困境:其一,在精准识别方面,人口众多,识别难度大,存在僧多粥少的困境;其二,在精准帮扶方面,存在精准帮扶工作落实不到位、驻村帮扶人员宣传不到位以及由于僧多粥少的情形,资金使用上难以平衡;其三,在精准管理方面,存在基建设施缺失,有的贫困地区不通电、没有网络覆盖。
这些实际情况都是制约精准扶贫工作顺利开展的不利因素。
2 少数民族地区精准扶贫实践的出路2.1 健全精准识别工作机制精准扶贫工作开展的第一个环节是筛选出符合精准扶贫政策的人员,从而开展工作,解决了“应该帮助谁”的难题,才能针对性地开展扶贫工作。
而如何让迫切需要扶持的居民得到应有的帮助,需要借助精准识别工作机制。
在现有的国家贫困人口基础上,制定贫困人口参与机制,方便帮扶人员能够更加准确地识别、划分贫困人口,结合贫困人口的规模与地域,深入当地向居民积极宣传精准识别工作机制的功能,让群众能够正确认识该机制的优势。
在对居民讲解精准识别机制功能时,一定要着重强调识别标准、要求、内容、程序以及建档立卡等详细事项,确保每一位居民都能理解该机制的功能,鼓励大家积极参与精准扶贫工作中。
此外,驻村帮扶人员在每家每户了解帮扶政策的基础上,主动收集贫困家庭的申请表,让居民结合自身实际情况自愿参与。
在申请表收集过后,动员居民开展全村评选大会,秉持“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1],选出确实有需要帮扶的贫困人员进行为期7 d 的公示,进一步保证精准扶贫中精准识别工作机制的科学性、正确性。
基层精准扶贫政策执行的梗阻问题分析
基层精准扶贫政策执行的梗阻问题分析当前我国精准扶贫政策在全国推广实施,有效地解决了许多贫困地区的问题。
但是,一些基层政府在执行精准扶贫政策时,还存在一些梗阻问题。
一、政策传达不到位政策传达不到位是导致基层精准扶贫政策执行梗阻的一个重要原因。
一些基层政府对于政策的执行和宣传不够到位,导致政策落实效果并不明显。
政策传达不到位可能涉及到以下几个方面:(1)政策宣传不足,很多贫困户并不知道相关政策。
政府应该在宣传政策时更加注重营造一个压倒性的宣传氛围,让更多的贫困户了解基层精准扶贫政策。
(2)政策执行不彻底,部分扶贫对象并没有真正受益。
如果在落实政策时有所松懈,许多贫困户将无法享受政策益处,这样将会导致贫困户对政府失去信心。
(3)政策执行者素质不高,很多社区或村庄的干部没有资质和能力发现和认定扶贫对象。
政府对基层识扶贫干部的工作成效要连续宣传和表彰,帮助干部提高专业素质,深化识别贫困户的能力。
二、信息共享不畅信息共享不畅也是导致基层精准扶贫政策执行梗阻的一个重要原因。
即使政府制定了相应的扶贫计划和政策,但是由于信息共享不畅,基层政府无法及时获得相关数据,从而影响了政策的落实。
信息共享不畅主要有以下原因:(1)地区存在政治和财税利益的矛盾。
政府部门之间存在着相互生产竞争性决策和芝麻绿豆大的利益瓜分问题,导致信息无法共享,政策落实成效受到影响。
(2)信息流动系统不健全,信息共享的渠道较少,信息重复,导致资源浪费等问题。
三、基层干部素质不高在现实中,由于基层干部的素质问题,扶贫工作的执行并不是很顺利。
一些基层干部可能存在工作态度不端正,工作纪律甚至不听从上级的指令,导致扶贫计划难以顺利开展。
此外,许多干部技术能力不够,其行事能力无法满足实际需求。
政府部门在进行基层干部的选派、调任工作时不仅要优先考虑基层经验和工作业绩,还要着力考察和选拔具有较好思想素质和工作素养的干部,对于不符合条件的干部应在审核和考核环节加强管理,从而促进政策的执行。
浅谈精准扶贫政策实施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浅谈精准扶贫政策实施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精准扶贫是中国扶贫工作的重要战略,旨在帮助贫困地区和贫困家庭摆脱贫困。
实施
精准扶贫政策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本文将从政策实施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办法两个
方面进行讨论。
一、问题
1. 数据不准确
在精准扶贫的政策实施过程中,由于地区广阔、信息不畅、贫困人群变动频繁等原因,导致贫困数据不准确。
这就会造成扶贫对象的识别不够准确,无法真正帮助到最需要帮助
的人群。
2. 扶贫措施过于单一
在一些地方,扶贫措施过于单一,只侧重于提供物质帮助,忽略了贫困地区需要的全
方位帮助,比如教育、卫生等方面的支持。
3. 地方政府层级扶贫工作落实不到位
在一些地方,由于地方政府层级的扶贫责任落实不到位,导致扶贫政策无法有效推进,不能真正解决贫困问题。
二、解决办法
1. 加强数据收集和核实工作
为了解决数据不准确的问题,需要加强对贫困数据的收集和核实工作。
可以通过大数
据技术和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对贫困地区的数据进行动态监测和更新,保证数据的准确
性。
2. 多元化扶贫措施
应当采取多元化的扶贫措施,不仅仅侧重于提供物质帮助,还要关注教育、就业和医
疗等方面的帮助,使扶贫工作更加全面和长久。
3. 健全和严格扶贫责任制
建立健全的扶贫责任制度,加强对地方政府扶贫责任的监督和考核,确保地方政府层
级扶贫工作真正落实到位。
精准扶贫政策的实施中遇到的问题与解决办法,需要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加强政策落实和执行力度,才能真正解决贫困问题,帮助贫困地区和贫困家庭摆脱贫困,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目标。
农村精准扶贫的实践困境及其解决途径
农村精准扶贫的实践困境及其解决途径农村精准扶贫是中国政府长期以来开展的一项重要工作,旨在通过精确识别和帮助贫困户,实现贫困人口稳定脱贫。
在实践过程中,也面临一些困境,需要通过相应的解决途径来克服。
1.贫困人口信息不精准:精准扶贫的前提是要准确识别贫困户,但由于信息不完善、更新缓慢等原因,贫困人口的信息并不精确,导致有些贫困户被漏网,有些非贫困户却被错误识别为贫困户。
2.扶贫工作队伍质量不高:农村精准扶贫需要大量的扶贫工作队伍,但由于一些地方对扶贫工作队伍的培训和选拔不够重视,导致扶贫工作队伍的素质和能力较低,影响了扶贫工作的质量和效果。
3.扶贫产业发展困难:农村精准扶贫要通过发展产业来帮助贫困户增加收入,但扶贫产业的发展困难,包括资金难、市场难、技术难等问题,导致贫困户的增收效果不明显。
4.产业转型困难:一些贫困地区的农村经济仍以传统农业为主,产业结构比较单一,转型发展困难。
如果不能实现产业转型升级,贫困户脱贫的可持续性将受到威胁。
5.资金管理不规范:农村精准扶贫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但由于一些地方对资金管理不规范,存在挪用、浪费和贪污等问题,导致扶贫资金的使用效果不好,不利于贫困户的脱贫。
1.构建信息共享平台:加强各个部门之间的信息共享,提高信息的精确性和及时性,确保贫困人口的全面识别和准确统计。
加强对信息系统的维护和更新,确保信息的及时性和准确性。
3.实施精准脱贫产业扶持政策:加大对贫困户的产业扶持力度,包括提供贷款、培训、技术支持等方面的支持。
加强与企业、市场的对接,开展合作,拓宽贫困户的产业发展空间。
4.加强产业转型支持:加大对贫困地区的产业转型支持力度,包括提供资金、技术和市场等方面的支持。
加强对贫困地区的调研和规划,制定相应的产业发展战略,推动农村经济的转型发展。
5.加强扶贫资金监管:加大对扶贫资金的监管力度,建立健全资金管理制度,严格执行,及时发现和纠正存在的问题。
加强对扶贫资金的绩效评估,确保资金的有效使用,提高扶贫的质量和效果。
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难点及对策建议
342018年第6期农业经济1.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难点1.1扶贫干部存在功利化、懒政现象首先,缺少相应的重视。
有些扶贫干部没有意识到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意义,缺乏全面的了解。
因为很多扶贫干部在选派时没有结合能力与意愿,而是处于被动指派的状态,因而在开展扶贫与脱贫工作时缺乏相应的积极性,存在能力的不足,没有领悟与实施国家相关政策法规。
其次,是懒政。
很多帮扶干部来自政府的机关人员,有些干部将帮扶工作当作临时安排,导致没有投入足够的精力,存在应付的情况。
最后,出现功利化的趋势。
扶贫的成果对很多干部而言是政治升迁的关键机会。
为了体现自身的政绩,导致一些干部过于功利化,往往只想到实现指标,而忽略了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长远性。
1.2贫困对象识别存在困难第一,关于贫困程度无法界定。
在贫困范围判定的背景下,因为没有硬性的标准,很多农村的收入渠道较多,对于很多隐性收入没有办法核算。
如果按照贫困家庭贫困程度差异来排列存在着一定的困难性。
没有办法界定贫困程度,进而使得建档立卡的信息缺乏合理性。
第二,在贫困地区,农民的文化素养比较低,使得精准识别加大了难度。
很多农村的思想觉悟不高、学习水平较低等,使得没有深入了解相关的精准扶贫政策。
第三,贫困对象个体存在很大的区别。
不同的贫困对象、贫困家庭可能有着不同的致贫原因,其中包含自然因素、身体状况等多个层面,这对扶贫工作人员要求更为严格,需要对贫困原因、程度等进行分析。
以及农村在经济基础、智力水平等层面的区别,使得识别困难加大。
1.3缺少完善的扶贫制度在开展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过程中,存在着扶贫制度不健全的情况,社会缺乏足够的参与度,进而使得扶贫进度受到一定程度上的影响。
由于精准扶贫制度不够完善,扶贫效果没有吸引足够的社会组织的加入。
虽然精准扶贫的最初设想是能够达到精准扶贫、脱贫的效果,切实应对贫困人民的贫困问题,然后实际效果并不理想。
很多部门加强对识别、政策的重视,然而很多制度与策略往往集中在表面,缺乏针对性。
农村精准扶贫中的难点及对策建议
农村精准扶贫中的难点及对策建议农村精准扶贫涉及广泛的内容和众多的农村贫困户,难点也相应较多。
下面将针对农村精准扶贫中的难点进行分析,并提出对策建议。
难点一:信息获取不全面、不准确农村地域广阔,贫困户数量庞大,信息获取成为一大难题。
有些贫困地区交通不便,信息不畅通,甚至有些贫困户没有户籍,没有正式的信息记录,导致难以全面准确地掌握贫困户的情况。
对策建议:1. 政府可以通过建立信息数据库,完善贫困户的信息记录,包括人口、收入、家庭状况等信息,实行动态管理,及时更新信息。
2. 在信息不畅通的地区,加强基层干部的培训,提高其信息收集和整理能力,确保信息的全面性和准确性。
难点二:扶贫资金使用不规范农村精准扶贫涉及大量的扶贫资金,如果使用不规范,容易造成资金浪费和失效。
有时候扶贫资金被滥用、挪用,没有真正帮助到贫困户。
对策建议:1. 完善财务监管机制,建立资金流转的全程监控系统,确保扶贫资金使用的规范性。
2. 加强对扶贫项目的审计工作,严格监督资金使用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置,追究责任。
3. 加强对扶贫资金使用情况的公开透明,接受舆论监督,让社会各界监督扶贫资金的使用。
难点三:贫困户的脱贫持续性难题农村精准扶贫的目标是实现贫困户的脱贫,但是对于一些贫困户来说,只是提供了一时的资金和帮助,并没有解决其长期的致贫原因和发展问题。
对策建议:1. 在制定扶贫措施时,要考虑到贫困户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制定适合贫困户需求的帮扶措施。
2. 强化产业扶贫,帮助贫困户发展产业,提高其自我发展能力和收入水平,实现持续脱贫。
3. 重视教育扶贫,给予贫困户的子女免费教育的机会,提供良好的教育环境和条件,打破贫困代际传递。
难点四:贫困地区的基础设施薄弱农村贫困地区基础设施薄弱,交通不便,缺乏医疗、教育、水电等基础设施,限制了贫困户的发展和扶贫工作的进行。
对策建议:1. 加大对基础设施的投入,优先解决交通、医疗、教育等方面的问题,改善贫困地区的基础设施条件。
精准扶贫实施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精准扶贫实施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随着我国扶贫工作的深入开展,精准扶贫成为当前扶贫工作的重要方向。
在精准扶贫实施过程中,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阻碍了扶贫工作的顺利进行。
下面我将从政策不到位、数据不准确、资金不到位、监督不到位等方面,详细分析精准扶贫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精准扶贫实施中存在政策不到位的问题。
虽然国家出台了一系列精准扶贫的政策措施,但是具体到基层执行层面,政策的执行力度不够,政策的落地情况不理想。
政策不到位会导致扶贫工作缺乏指导性,无法有效地解决贫困户的实际问题。
应加强对扶贫政策的宣传力度,提高群众对政策的知晓率和理解度,并加强对政策的执行和落实监督,确保政策在基层得到贯彻实施。
精准扶贫实施中存在数据不准确的问题。
在进行精准扶贫工作时,要依靠准确的贫困数据来确定对象,但是一些地方存在数据造假、弄虚作假的情况。
数据不准确会导致扶贫对象的选择出现偏差,无法真正实现精准扶贫的目标。
为解决这一问题,应加强对扶贫数据的核查和审核,建立健全数据管理体系,严厉打击数据造假行为,确保扶贫对象的真实和准确。
精准扶贫实施中存在资金不到位的问题。
贫困地区面临的贫困面广、贫困程度深的问题较为突出,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
一些地方存在资金筹措不到位、使用不规范等问题,导致扶贫工作无法顺利进行。
为解决资金不到位的问题,应加强对扶贫资金的筹措和使用管理,提高对扶贫资金的使用效益,确保资金的有效利用。
精准扶贫实施中存在监督不到位的问题。
在扶贫工作中,监督是确保工作顺利进行的重要环节。
一些地方存在监督不到位、监督力度不够的问题,容易导致扶贫资金的滥用和弄虚作假等情况发生。
为解决这一问题,应加强对扶贫工作的监督和检查,建立健全监督机制,加大对扶贫工作的监督力度,确保扶贫工作的真实性和有效性。
精准扶贫实施中存在着政策不到位、数据不准确、资金不到位、监督不到位等问题。
针对这些问题,应加强政策的宣传和落实,加强对扶贫数据的核查和管理,加大对扶贫资金的筹措和使用管理,加强对扶贫工作的监督和检查。
农村精准扶贫中的难点及对策建议
农村精准扶贫中的难点及对策建议随着中国的持续发展和进步,农村精准扶贫已经逐步成为国家的重要发展战略。
然而,这个问题仍然存在许多难点,需要特别注意和解决。
以下是农村精准扶贫中存在的难点以及对策建议。
一、难点1.难以确定贫困家庭和贫困原因精准扶贫依赖于有效的贫困评估方法和准确的数据,但在实际操作中,贫困家庭的定义和贫困的原因并不总是清晰明确的。
贫困的定义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因此很难确定哪些家庭是真正需要帮助的,或者他们的需求是否会随着时间发生变化。
人们通常会根据标准的收入水平判断家庭的贫穷程度。
但在不同的地区,收入水平可能会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如自然灾害、经济萧条和文化差异等。
2.难以评估项目效果该策略的主要目标是帮助贫困人口脱贫,但如何评估该计划的效果效果并不是很明确。
因为反映脱贫的标准很难规范化,如何确定脱贫的标准,是一个较难解决的问题。
3.缺乏有效的支持保障机制一个成功的精准扶贫计划需要在支持保障方面有强有力的机制。
然而,在实践中,贫困家庭经常面临缺乏有效帮助的情况,因为那些在贫困地区提供服务的扶贫机构缺乏必要的资源和经济支持。
有时,那些需要帮助的人们根本无此资源或者他们的自我意识不足,缺乏对政策的理解甚至缺乏必要的意识。
二、对策建议1.改进贫困评估和数据收集方法政府需要制定一套全面的贫困评估和数据收集方法,以确保准确地找到最贫困的家庭和原因,并提供必要的帮助。
对于那些生活在边缘地区或传统且封闭社区的人们,政府可以借助专业机构完成收集,这将有助于了解他们面临的困难。
当然,政府也需要加强普及贫困原因和可能出现的贫困方式的宣传,以促进人们的自我意识和理解。
2.制定考核标准和提高扶贫效果评估能力政府部门应制定具体的考核标准和相关计划,确保知道计划的效果并能够进行评估。
同时,政府应建立一套监测和评估扶贫计划效果的指标体系,使其更为科学合理。
必要的资金和资源亦应备齐,以保证评估能力的提高。
3.建立可持续的社会保障机制为了保证一项计划的成功运行,必须建立稳定持久的社会保障机制。
精准扶贫的难点及对策
精准扶贫的难点及对策
一、精准扶贫的难点
(一)贫困群体的分布不均
贫困地区间距较大,很多贫困村落比较孤立,处于偏远地区,交通不便,因此救济传递到贫困群体的手中有时非常困难。
(二)救济手段有限
精准扶贫必须要求政府对贫困群体有具体的扶持措施,但是政府财政
紧张,因此救济手段受限,缺乏投入,无法给贫困群体更多的支持。
(三)贫困户确定难
贫困群体分布分散,贫困户的特征多样,和一般家庭相比,他们的经
济条件复杂多变,因此精准把握贫困户的具体情况比较困难。
(四)政策实施难度大
政策的实施要求有充分的资金和物资投入,同时也需要充足的人力资源,而且需要一定的时间才能见效,这对政府有比较大的挑战。
二、精准扶贫的对策
(一)数据收集
建立完善的数据收集机制,基于实际需求和贫困群体实际情况,重点
收集贫困地区的信息,全面了解贫困人口的具体情况,形成详尽的数据库。
(二)精准施策
建立多样化的精准施策,以满足贫困群体的不同需求,针对不同的贫困群体,采取更精准的帮扶方式,比如贫困家庭可以采取贷款、助学金、生活补助等措施。
(三)技术支持。
精准扶贫的实践困境及解决措施
精准扶贫的实践困境及解决措施精准扶贫是近年来中国政府倡导的一项重要政策,旨在通过精准的帮扶措施,帮助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脱贫致富。
精准扶贫在实践过程中也面临着许多困境和挑战。
本文将围绕精准扶贫的实践困境展开探讨,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一、实践困境1.信息不对称在精准扶贫的实践中,信息不对称是一个较为严重的问题。
许多贫困地区的基层干部尚未对精准扶贫政策有清晰的认识,缺乏相关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一些贫困户也因为信息闭塞或缺乏教育,对政策信息了解不足,无法及时获取政府扶贫政策和项目的信息,导致扶贫工作无法落实,消息无法传达。
2.扶贫措施不适应实际需求很多时候,政府制定的扶贫措施并不符合贫困地区的实际需求。
由于地区差异性和多元化需求,一刀切的扶贫措施难以解决贫困地区的实际问题,因而效果不佳。
3.项目资金管理不到位在一些地方,由于基层管理水平较低、资金使用不当导致资金的浪费和滥用。
这也给精准扶贫工作带来了一定的阻碍。
二、解决措施1.加强宣传和培训为了解决信息不对称的问题,政府部门可以加强对基层干部和贫困户的宣传和培训工作。
通过开展相关活动、举办培训班等方式,提高基层干部和贫困户的扶贫认识和知识水平,增强他们的自我扶贫能力。
2.因地制宜,量身定制扶贫项目针对不同地区和不同贫困户的实际需求,政府可以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制定具体的扶贫计划和项目。
通过调研和分析,了解贫困地区的实际需求,量身定制相应的扶贫措施,确保扶贫工作能够更好地服务于贫困地区的实际需求。
政府部门应加强对扶贫项目资金的监督和管理,建立健全的资金监管体系,严格规范项目资金使用,杜绝浪费和滥用,确保每一分扶贫资金都能用于实处,为贫困地区和贫困户带来真正的好处。
笔者认为,要解决精准扶贫的实践困境,政府部门不仅需要出台更多更好的扶贫政策,更需加强对基层干部和贫困户的培训和宣传工作,合理分配扶贫项目和资金,确保每一个扶贫举措都能真正地服务于贫困地区和贫困户的实际需求。
精准扶贫实施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精准扶贫实施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精准扶贫是中国政府推行的一项重要政策,旨在实现贫困人口的脱贫致富。
在精准扶贫实施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本文将从五个方面分析,并提出相关对策。
一、精准识别问题与对策精准扶贫的基础是准确识别贫困群体。
由于地理环境复杂、脱贫标准复杂等原因,精准识别贫困户存在一定困难。
对策一:健全联合审查机制。
建立健全联合审查机制,组织相关部门协同开展贫困群体识别工作,包括民政、国土资源、人口计生、卫生计生等部门。
对策二:合理选取识别指标。
综合考虑收入、教育、健康、住房等多维度指标,制定科学合理的贫困户评估指标,确保精准识别。
精准扶贫需要制定具体的措施,帮助贫困户增加收入,改善生活条件。
当前的扶贫措施在减贫效果和可持续发展方面存在一些问题。
对策一:加强技能培训。
通过开展就业技能培训,提升贫困人口的就业能力,帮助他们增加收入。
培养技术人才,推动农村转型升级。
对策二:开展产业扶贫。
发展农村产业,提高贫困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
通过引进优势产业、推广现代农业技术等手段,帮助贫困户实现增收。
三、资金使用问题与对策精准扶贫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但是资金使用效率和监管存在问题,容易导致浪费和滥用现象。
对策一:加强资金监管。
建立健全的资金使用审计制度,确保资金使用符合规定,并加强对资金使用情况的监督和检查。
对策二:推行项目评估制度。
建立科学的项目评估制度,对扶贫项目进行评估和考核,及时发现问题并加以解决。
四、基础设施建设问题与对策脱贫致富需要良好的基础设施作为支撑,部分贫困地区存在基础设施不完善、不到位的问题。
对策一:加大基础设施投入。
加大政府对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投入,优先解决交通、水电、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问题。
对策二:完善公共服务设施。
加强教育、医疗、文化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提升贫困地区的基本公共服务水平。
五、监督机制问题与对策精准扶贫工作涉及多个部门和多个环节,监督机制不完善容易导致工作发生偏差和滥用行为。
农村精准扶贫中的难点及对策建议
农村精准扶贫中的难点及对策建议随着中国农村精准扶贫的不断推进,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在实施过程中也暴露出一些难点和问题。
本文将从精准扶贫中的难点入手,分析问题所在,并提出对策建议,以期更好地推动农村精准扶贫工作的顺利进行。
一、农村精准扶贫中的难点1.信息不对称在农村精准扶贫工作中,存在信息不对称的难题。
一方面,许多贫困户对于政府的扶贫政策不了解,往往缺乏相关信息,无法主动参与扶贫项目。
政府部门也难以准确了解农村贫困户的实际需求和困难情况,因而很难制定出更加精准有效的扶贫措施。
2.脱贫后继续致贫尽管有一些贫困户脱贫成功,但并不代表他们就能够稳定脱贫。
一些贫困户在脱贫后仍然面临着诸多困难,比如发生意外、生病等情况,导致他们再次陷入贫困的风险。
3.扶贫资金管理问题在一些地方,存在着扶贫资金管理问题,例如扶贫资金的使用不当,导致了贫困户并未真正受益的情况。
同时还存在一些腐败问题,一些地方政府官员借扶贫之名行贪污之实,严重损害了扶贫工作的有效性和公信力。
二、对策建议1.加强信息化建设针对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应当加强农村信息化建设,推广智能化设备和技术,让更多的贫困户得以了解政府扶贫政策、参与扶贫项目,并通过信息化手段主动向相关部门反映自身需求和困难情况,以实现信息的互通和共享。
2.建立健全的脱贫长效机制对于脱贫后继续致贫问题,应建立健全的脱贫长效机制,加强对脱贫户的跟踪服务和帮扶。
在脱贫之后设立长效机制,通过发放小额贷款、提供培训等方式帮助脱贫户增加收入来源,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从而稳定脱贫。
在扶贫资金管理方面,应加强对扶贫资金的监管力度,建立健全的扶贫资金审计和监督机制,提高扶贫资金的使用效益,杜绝腐败行为。
应当加强对地方政府官员的监督和约束,严惩滥用扶贫资源和职务之乱行为,确保扶贫资金真正用于扶贫工作上,让贫困户得到实实在在的帮助。
4.推进产业扶贫在精准扶贫工作中,应当更加注重发展产业扶贫,帮助贫困户增加收入来源。
农村精准扶贫中的难点及对策建议
农村精准扶贫中的难点及对策建议农村精准扶贫是当前中国扶贫工作中的重要任务,然而在实际的工作中,我们也面临着各种各样的难点和困难。
本文将就农村精准扶贫中的难点及对策建议展开讨论。
一、农村精准扶贫中的难点1. 信息不对称:由于农村地区交通不便、信息闭塞,导致精准扶贫工作中往往无法准确获取到贫困户的情况和需求,造成了信息不对称的问题。
2. 精准识别难度大:贫困人口标准的制定和贫困户的识别是农村精准扶贫工作中的一个关键环节,但是由于各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和自然环境的不同,导致贫困人口标准的制定和贫困户的识别难度较大。
3. 资金分配和使用不透明:扶贫资金的分配和使用问题一直是困扰精准扶贫工作的难题,不透明的资金使用会导致扶贫工作的失实和浪费。
4. 政策执行力度不够:在一些地方,由于干部素质和扶贫意识的不足,导致政策执行力度不够,扶贫工作效果不理想。
二、对策建议1. 加强信息化建设:在农村精准扶贫工作中,可以通过建立农村信息化数据库,及时掌握农村贫困户的基本信息和需求,以便进行精准扶贫工作。
可以利用互联网、移动通讯等现代化技术手段,加强信息的搜集和传递,进而解决信息不对称的问题。
2. 完善识别标准和方法:可以根据各地区的实际情况,完善贫困人口标准和识别方法,可以采取多种手段,如开展实地走访、户籍调查等,以确保贫困人口的精准识别。
3. 加强精准扶贫资金监管:可以建立健全的资金监管机制,加强对扶贫资金的审计和监督,确保扶贫资金的使用透明化、规范化、效益化。
4. 强化政策执行和考核:可以通过建立健全的考核机制,对扶贫工作进行全方位的考核评估,对扶贫成效明显、工作成绩突出的地区进行激励,对工作落实不力的地区进行督促和约谈,强化政策的执行力度。
5. 完善帮扶机制:可以建立健全的帮扶机制,将涉农资金、技术、人才、信息等资源有效整合,配备专业带头人,实施产业扶贫、教育扶贫、健康扶贫等帮扶工作,从而实现扶贫工作的全面有效开展。
精准扶贫的实践困境及解决措施
精准扶贫的实践困境及解决措施精准扶贫是当前中国扶贫工作的重中之重,也是中国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重要举措。
然而在实践过程中,精准扶贫也面临着诸多困境和挑战。
本文将结合实际情况,探讨精准扶贫的实践困境及解决措施。
一、实践困境1. 数据不准确精准扶贫的前提是准确的数据,然而在实践中,由于信息不对称、信息不准确等原因,导致一些扶贫对象没有被准确地识别出来,一些既有不需要扶贫的户口又被纳入扶贫对象之列,导致扶贫工作的效果大打折扣。
2. 扶贫资金使用不当在一些地区,由于监管不力,扶贫资金被挪作他用、滥用、以及存在贪污腐败的现象,导致扶贫资金没有得到有效利用,扶贫对象的实际需求没有得到满足。
3. 扶贫政策执行不到位一些地方在执行扶贫政策时,存在政策执行不到位、效果不明显的问题,一些扶贫项目虽然得到了资金支持,但由于政策执行不好、项目管理不善,导致项目效果不明显,扶贫对象没有得到实际的帮助。
4. 扶贫对象的主观意愿一些扶贫对象觉得在扶贫过程中受到了不公平对待,或者觉得扶贫政策实施并没有给他们带来实实在在的改善,因此对扶贫工作持怀疑态度,不愿意积极参与扶贫工作。
二、解决措施1. 数据准确性的提升要解决数据不准确的问题,需要加强数据收集和管理,建立健全的信息共享机制,加强扶贫数据的验证和核实,确保扶贫对象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2. 加强扶贫资金监管要解决扶贫资金使用不当的问题,需要加强扶贫资金的监管和审计,建立健全的扶贫资金使用制度,加强对扶贫项目的监督和检查,确保扶贫资金的有效使用,落实好“谁管理、谁负责、谁监督”的管理责任制。
3. 加强扶贫政策执行力度要解决扶贫政策执行不到位的问题,需要加强对扶贫政策的宣传和普及,确保扶贫政策的全面落实,加强对扶贫项目的考核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整改,促进扶贫政策的有效执行。
4. 激发扶贫对象的积极性要解决扶贫对象的主观意愿问题,需要加强对扶贫对象的宣传和教育,让扶贫对象了解到扶贫政策的好处和重要性,激发其参与的积极性,树立信心,积极配合扶贫政策的实施。
精准扶贫中的问题与对策
精准扶贫中的问题与对策精准扶贫中的问题与对策随着中国现代化的步伐不断加快,贫困问题成为制约国家发展的一个重要瓶颈。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中国政府实施了一系列扶贫政策,其中最为重要的就是精准扶贫。
但是,在实施精准扶贫政策的过程中发现存在一些问题,下面本文将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问题分析(一)政策制定不够科学精准扶贫政策制定需要科学数据作为基础,而且数据还要时刻保持更新,但现实中并不能很好的满足这些条件。
很多贫困地区的数据收集非常困难,并且信息反馈也不及时。
有些政策指导文件甚至还存在矛盾与不合理之处,导致在执行过程中存在困难。
(二)帮扶力度不够尽管一些地方政府已制定了可行的扶贫计划,但实际帮扶力度不够大,很多扶贫政策只停留在表面,没有有效到达最需要帮助的群体手中。
更严重的是,一些官员的投资热情和责任心不足,在政策执行中,官员们未必愿意投入大量的资金、时间和劳力,从而影响政策的真正实施。
(三)扶贫投入不到位在精准扶贫中,大力投入非常重要,而政府不能保证让更多的资金投入到扶贫工作中,很多资金还需要经过复杂的手续,从而导致扶贫决策缺乏创新性和灵活性,难以落到实处。
(四)扶贫模式生硬中国的精准扶贫设计理念是基于从需求出发的、针对性的、有针对性的行动。
但是,现在的扶贫模式过于一成不变,强调标准化和难以适应各地实际情况的需求。
政策制定者和扶贫工作者也缺乏实际的想象力和创新力,难以找出更为有效的扶贫模式。
二、对策建议(一)加强政策科学化制定政策制定者需要加强对所发布政策的科学性,确保强化政策科学基础,完善数据收集与评估手段。
政策制定之后,还需要进行动态更新和修订,并适时发布指导文件,避免出现矛盾与不合理之处。
(二)提高帮扶力度政府需要加强对扶贫项目的投资,并提高帮扶力度。
特别是对于各地实际情况的反馈,政府需要及时制定相应的扶贫计划。
政府部门还需要深入到各地开展实地调查,解决实际问题,重视扶贫工作的实效性。
精准扶贫实施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精准扶贫实施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随着我国经济发展的不断加快,扶贫工作的重要性也越来越凸显。
精准扶贫作为脱贫攻坚的重要手段,是当前脱贫工作的核心,然而在具体实施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引起我们的重视和思考。
本文将结合实际,就精准扶贫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进行探讨。
一、精准识别问题精准识别贫困人口是精准扶贫的基础,然而在实际操作中也存在许多问题。
问题一:数据不实在贫困地区,由于信息不畅通、民生数据难以准确掌握等因素的影响,很多地方以虚假报表或夸大数据为基础进行统计,这样不仅浪费了资金和资源,而且也使得扶贫工作无从入手。
因此,需要加强对数据来源的监督和审核,采取实地走访等方式进行验证,从而保证识别结果的真实准确。
不同地区对贫困标准的设定不一,有些地区的设定标准过低,导致有些实际存在贫困家庭没有被纳入扶贫范畴,而有些地区则过高,导致扶贫对象人数偏多。
因此需要进一步细化贫困划分标准,采用更加科学合理的识别方法,确保贫困户不漏一户,也不多扶一户。
对策:加大数据审核力度,对贫困地区实行方法论体系,建立标准化、科学化、公正化的扶贫识别机制,确保扶真贫、扶真困。
二、帮扶方式问题问题一:扶贫方式单一在目前的扶贫实践中,往往是通过直接给予贫困家庭资金、物资等方式来纾困解难。
但是,这样的方式是短暂的、单一的,并不能长久解决贫困问题。
因此,需要在资金支持的同时,探索多元化的帮扶方式,包括技能培训、创业拓展、社会扶持等方式,促进贫困户自我发展,提高其脱贫能力和自我造血能力。
问题二:帮扶对象单一在实际工作中,很多扶贫对象只注重资金投入,而不重视对扶贫对象的人才培养。
这种想法导致扶贫对象对资金过度依赖,打破了发展的信心和动力。
对策:在扶贫工作中首先重视人才的培养,针对贫困人口进行分类别、综合援助,遏制单一模式,把扶贫的视角转到贫困人口自身优势的挖掘和创新上,健全脱贫产业的生态链。
三、监管问题问题一:监管体系不完善在扶贫实施中,监管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是现实中存在许多监管不利的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8年精准扶贫阻碍因素及困境
不知道大家的精准扶贫工作进行的怎么样了呢?今天小编给大家带来了2018年精准扶贫阻碍因素及困境,有需要的小伙伴一起来看一下吧。
[摘要]中国最新推行的精准扶贫政策不但影响着广大贫困家庭,更波及到政府内部的执行者。
此种扶贫方式的转变是由面到点的转变,更具有针对性与准确性。
在新的时代背景与精准扶贫政策之下,研究并挖掘扶贫深层的阻碍因素与困境以更好地贯彻落实帮扶政策,成为一个亟待研究与解决的问题。
以社会学的视角研究精准扶贫,推动社会协调机制的健全、完善和全面发展,为贫困户寻找更为精准的帮扶措施,建立长期的帮扶监测体系从而带动地区经济发展,真正实现精准扶贫和精准脱贫。
[关键词]精准扶贫;影响因素;困境
当前,我国正处于国民经济建设“十三五”发展规划的关键一年,承载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重任。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扶贫绩效,将贫困人口从7.7亿减少至5000多万,但剩下的贫困人口却是最难帮扶、基础最为薄弱的贫困户。
虽然扶贫工作进展巨大,但当前对于收入水平低引起的绝对贫困和收入差距过大导致的相对贫困这些现象仍然值得关注。
截至2015年统计显示,广大的农村地区贫困人口数量达5000万之多,扶贫工作依然不容轻视。
我国是一个城乡二元结构十分典型的国家,因历史渊源城乡差距巨大,为缩小城乡差距、提高国民生活质量,开展“精准扶贫”工作就成为当前我国工作的重要构成部分之一。
精准扶贫是粗放扶贫的对称,它是指针对不同贫困区域
环境、不同贫困户状况,运用科学有效的程序对扶贫对象实施精准识别、精准帮扶、精准管理和精准考核的扶贫方式。
但扶贫工作开展的时间较长难免会出现一些问题影响扶贫成效、出现扶贫困境,针对这一问题展开研究既可以发现扶贫工作中的阻碍因素,也可以进一步提高扶贫成效、走出扶贫困境,促进我国脱贫攻坚的圆满完成。
1文献综述
从世界各国的经验来看,政府是消除贫困的主体。
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党和政府具有强大的政治优势和资源动员能力,这是扶贫取得成功的关键。
宫留记认为,政府扶贫对于解决大面积、集中性贫困问题卓有成效,市场扶贫则在专业性和效率方面更有优势,大量实证研究也表明,政府在扶贫中的主体地位不可动摇,政府投入具有显著的减贫效应,但也会存在着弊端体制,因此,坚持精准扶贫与市场化扶贫模式创新,让市场在政府的管理下介入到扶贫工作中来,妥善处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遵循市场规律,合理安排扶贫产业项目和金融信贷支持,从而防止产业项目过度投资和低效配置。
扶贫项目是扶贫措施市场化的一个关键环节,邢成举指出当前扶贫项目的目标有所偏离,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有自利性的村干部、获得项目信息与权力的“差序格局”、农民分化与需求差异及村庄内出现了大量的针对扶贫项目与资金的精英俘获,这些都会导致扶贫工作的内卷化,邢成举还指出从微观层面看,精英俘获的出现是财政扶贫项目目标偏离的关键原因,扶贫项目目标偏离的问题须在克服精英俘获现象的前提下才能得到解决。
汪三贵指出目前在精准扶贫方而的困难主要体现在精准识别、精准扶持和与之相关的精准考核这三个方面,学者赵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