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改革,纵论历史改革成败因素

合集下载

江苏省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宿迁分校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历史期末试卷

江苏省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宿迁分校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历史期末试卷

班 级 姓 名 考 场 考号 …………………………………装………………………………………订………………………………2022-2023学年度第一学期九年级期末测试历 史 试 卷( 总分:70分 时间:70分钟 考试时间:2023.1.2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1.“一些西欧商人绕过行会,自己购买原材料提供给手艺人。

在支付原材料和雇佣人力上压低价格,出售产品时抬高价格,以确保投资回报的最大化。

”材料反映当时西欧( ) A .生产的资本主义化 B .封建行会的发展 C .工厂制度逐步形成 D .庄园经济的兴起2.意大利是一个拥有千年文明的国度。

下列作品与意大利人有关的是( ) ①《一千零一夜》 ②《神曲》 ③《哈姆雷特》 ④《蒙娜丽莎》 A .①②③④ B .②③ C .②④ D .②③④3.如图中的数字分别代表四位航海家开辟的航线,其中与哥伦布和麦哲伦开辟的航线相对应的数字是( )A .①②B .①③C .②③D .②④4.杜波依斯认为,从十六世纪到十九世纪,由非洲输往美洲的奴隶人数至少有1,000万人,如果包括沿途死亡人数在内,非洲损失约6,000万人。

这最能反映( ) A .商品贸易的普遍性 B .资本原始积累的重要性 C .“三角贸易”的罪恶性 D .奴隶制度的局限性5.1821年,一位希腊游击队首领宣称:“法国革命和拿破仑的所作所为使世人知道了真相。

以前,人民曾认为国王是地球上的神……通过现在这一变化,统治人民更困难了。

”该言论表明,法国大革命( )A .扼制了欧洲社会主义发展B .传播了资产阶级自由民主思想C .体现了废除旧制度的不彻底性D .呈现了革命过程的反复性6.1848年在伦敦出版的一份宣言成为“所有国家千百万工人共同的纲领,全部社会主义文献中传播最广和最国际性的著作。

”该宣言( )A .宣告了北美殖民地的独立B .调动了黑人奴隶的积极性C .促进了现代工厂制的出现D .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7.18世纪末19世纪初,拉丁美洲掀起了一场反抗殖民统治、争取民族独立的运动。

论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取得重大成就的原因

论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取得重大成就的原因

论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取得重大成就的原因提纲:伴随着1977文革结束,迎来了1978年改革开放历史的新篇章,在政治、经济、科技等领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绩,究其原因,归功为以下五点:①党和中共中央领导人在政策方向上的正确引导。

②经济快速发展所带来的物质层面更高层次的需求。

③教育科技等领域的进步使得人民群众思想观念的转变。

④货币由政府发行使得国内金融领域秩序稳定。

⑤与美日关系日趋正常化为对外开放以来的发展创造了安全稳定的国内国际市场。

从中共八大以来,中共秉持着求真务实和实事求是的思想方法,虽然历经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更有惨烈的十年文革,可是属于中国人的新天地绝不仅仅是在天安门城楼上说一句中国人民站起来了,而是要将占世界人口五分之一的中国人推向更为广阔的国际舞台。

因而此时中共将中国经济引向何方,这不仅关乎中国的未来,更是具有影响世界的魄力。

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改革开放政策的最终确实,使得那些在历经黑暗而又重见光明的人们踏踏实实地吃了一颗定心丸,政策方向的确立是与老一辈革命家以他们对中国的高度爱国情怀分不开的。

改革开放早期在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制,激发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农村生产力在较短的时间里得到了较大的提升,这只是中国政策的一部分,城市的改革是在广州,深圳,珠海,厦门,改革试点的成为为中共的正确决定作出了有力证明。

政策的方向正确与否不仅关乎一个政党的存亡兴衰,更是关乎一个国家的生死存亡。

将资本主义国家同中国相比,西方政党更关心自身利益的实现,而国家同人民则在被晾在一边,同清末相比,被迫开放与张开双手迎世界相比,实在是天壤之别。

据不完全统计,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年均经济增速高达9.18%,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9.8%,而同期世界经济年均增速仅2.8%。

经济总量连上新台阶,综合国力的大幅提升。

国内生产总值由3645亿元急速上升。

其中,从1978年上升到1986年的1万亿元用了8年时间,上升到1991年的2万亿元用了5年时间,使得人们在物质精神层面有了更高层次的要求。

十七大题目

十七大题目

一、不定项选择题1、为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实现未来经济发展的目标,关键要在(BD)方面取得重大进展。

A.调整经济结构B.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C.经济的宏观调控D.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2、在培养干部时,应格外关注那些长期在艰苦环境和工作条件困难的地方努力工作的干部,注意从(BC)中选拔优秀干部。

A.少数民族地区B.基层C.生产一线D.艰苦地区3、根据十七大报告,为保证群众基本用药问题,应( C )A.低利润销售药品B.中西药相结合C.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D.建立统一的药品信息库4、党的十七大提出要保障少数民族合法权益,巩固和发展(ABCD)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A.平等B.互助C.和谐D.团结5、十七大报告进一步指出,深化政治体制改革要坚持党总揽全局,(D)的领导核心作用。

A.民主执政B.有效治理国家C.依法行政D.协调各方1、(B)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

A.解放思想B.改革开放C.科学发展D.社会和谐2、进入新世纪新阶段,我国发展所呈现的新的阶段性特征包括(ABCD)A.社会主义文化更加繁荣B.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C.经济实力显著增强D.自主创新能力还不够强3、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 C )A.以人为本B.统筹兼顾C.发展D.科学谋划4、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C)A.根本要求B.发展基石C.本质属性D.内在条件5、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选举产生了新一届中央领导机构,其中中央政治局常委共(B)人。

A.7人B.9人C.11人D.13人1、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A)A.以人为本B.可持续发展C.改革开放D.发展生产力2、(CD)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要求。

A.改革开放B.独立自主C.科学发展D.社会和谐3、十七大指出,促进(ABC)等关系的和谐对于增进团结、凝聚力量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A.阶层关系B.政党关系C.宗教关系D.党群关系4、社会稳定是人民群众的共同心愿,是改革发展的(A)A.重要前提B.根本要求C.推动力量D.本质属性5、坚持一个中国原则,是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D)。

读懂中国主题征文800字五篇

读懂中国主题征文800字五篇

读懂中国主题征文800字五篇读懂中国主题征文一之后,尤其是三中全会以来,人人热议改革、争论热点,却未必明确这些改革热点包含着什么样的内涵与变局。

而我们的前途,却取决于时下和未来的这些改革举措。

为了更好地出发,我们有必要回望、梳理和预测。

《读懂中国改革》正是这样一本可以开拓我们对改革看法的一本书,它收集了国内各个领域的学者专家,通过纵向的角度纵观察中国改革进程,评判改革成败得失,总结中国改革逻辑与思路,展望了未来中国发展的道路。

书中的优秀学者专家包括了吴敬琏,张维迎,周其仁,厉以宁等这些目前国内一流的国家策略研究者。

他们的文章都有很强的启发性,对于过去30年的改革发展历程的总结也是鞭辟入里。

吴敬琏的文章风格沉稳大气,观点务实且乐观,颇有大家风范。

他说摸着石头过河已经成为了过去,现在需要的是从经济和政治上全面系统深入地推进改革,破除迷信、解放思想;加快民主法制进程,在规范政府权力和保护公民基本权利基础上逐步扩大民主,强化民主对政府的控制与监督。

燕京华侨大学校长华生则从唯物主义角度出发,提出,解放思想的本质,是解脱泛意识形态化的羁绊,包括拒绝宗教化和标签化,甚至包括解放思想本身。

换言之,不是说可以否定和怀疑一切,而是以解脱意识形态化的羁绊为边界和底线。

因为自由、平等、民主、法治和共同富裕等这些价值目标的实现,不是取决于意识形态的高调,而是取决于机制、路径即桥或船的设计。

随便用改革反改革画线,容易封闭对改革不同路径的讨论和批评,那样其实还是没有跳出意识形态化窠臼的表现改革需要对话交流,无论从上到下,还是从下到上,或者上下推进。

用非正式的互动沟通通向效率更高的正式沟通制度的转变将是今后改革的重要方向。

以此聚集改革的势能和动力、产生和推动更广泛和更深入的制度创新,从而延续中国奇迹。

我们个人的命运是同改革开放的命运联系在一起的。

我们要时刻怀着忧患意识,有责任,有担当。

在现实目标的引领下,坚定前行,拥抱充满不确定性的未来。

初一议论作文:从近代史纵观中国发展走势

初一议论作文:从近代史纵观中国发展走势

初一议论作文:从近代史纵观中国发展走势中国,这个拥有悠久历史和丰富文化的国家,在近代史中经历了许多变革和发展。

从鸦片战争到改革开放,再到现在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国的发展走势呈现出一种复杂而又鲜明的特点。

本文将从近代史的角度,分析中国的发展走势,并探讨其背后的原因和意义。

一、近代史中的中国近代史中的中国,经历了许多战争和灾难。

从鸦片战争开始,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在这个时期,中国面临着许多困难和挑战,包括外国侵略、内部动乱、经济落后等。

然而,中国并没有被这些困难压垮,而是通过不断的努力和奋斗,逐渐走出了困境。

二、中国的发展走势1. 改革开放:从封闭走向开放改革开放是中国发展的重要转折点。

在改革开放之前,中国是一个封闭的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相对滞后。

改革开放之后,中国逐渐开放了市场,吸引了外资和技术,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同时,中国也加强了与世界各国的交流和合作,推动了全球化进程。

2. 现代化建设:从传统走向现代现代化建设是中国发展的重要方向。

在改革开放之后,中国开始注重现代化建设,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个方面的现代化。

中国通过引进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加强了自主创新和研发能力,逐渐实现了从传统向现代的转变。

3. 全球化与区域化:从独立走向合作全球化与区域化是中国发展的重要趋势。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推进,中国积极参与全球化进程,加强了与世界各国的贸易和投资合作。

同时,中国也加强了区域化合作,包括“一带一路”倡议等,推动了区域经济的发展和合作。

三、原因与意义1. 原因(1) 人民的力量:中国人民具有强烈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他们不断地努力奋斗,追求进步和发展。

这种精神力量是中国发展的重要动力。

(2) 政策调整:中国政府在改革开放之后,逐渐调整了政策,开放了市场,加强了与世界各国的交流和合作。

这些政策调整为中国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3) 外部环境的变化:随着全球化进程的推进,中国逐渐融入了全球经济体系中,这为中国的发展提供了更多的机遇和挑战。

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

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

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宁夏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研究中心2008年12月17日15:38 来源:《宁夏日报》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指出,“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

这个论断是对我国改革开放性质的精辟概括,也是他关于改革开放性质思想的最集中体现。

重温这一重要思想,对于我们继续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坚定不移地把改革开放伟大事业推向前进,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是相对于第一次革命、也就是新民主主义革命而言的。

这两次革命,前者属于制度选择,后者属于政策选择。

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而不是要从根本上否定社会主义制度。

改革开放这场新的革命,决不是要从根本上改变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性质,而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改革作为一场革命,它不是要革社会主义制度的命,而是要革窒息社会主义内在的生机与活力、严重妨碍发挥社会主义优越性的“旧体制”的命。

改革开放这场革命,也不同于以夺取政权为目标的一个阶级推翻另一个阶级的革命,它是对已经建立的社会主义制度的巩固、发展和完善,而不是对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否定。

它的大前提是:这场新的革命,是在过去革命取得成功和建设取得成就的基础上进行的。

因此,改革是在社会主义制度自身基础上的自我调整、自我改进、自我完善。

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是从解放生产力,扫除发展生产力的障碍这个意义上而言的。

通过改革,调整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中不适合生产力发展的部分,化解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非对抗性矛盾,建立起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体制,也能够极大地提高生产力发展水平,使中国摆脱贫穷落后的状态。

从这个层面上来讲,和第一次革命一样,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

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是就改革的广泛性、深刻性、艰巨性而言的。

改革开放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是社会深层次矛盾的调整,它必然要引起整个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科技教育等各个领域的深刻变化,并触及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论我国政府机构改革怪圈的成因

论我国政府机构改革怪圈的成因

目前,我国正处在剧烈转型的现代化进程之中,社会结构发生了急剧的分化,社会异质性正在向纵深发展。正如亨廷顿所分析的,传统社会和现代社会都是相对稳定的社会,而在由传统向现代转型的现代化进程中却滋生着动乱和不安。而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因此,在这一进程中,各种利益团体必然会要求扩大政治参与,以在国家公共政策的制定、执行和反馈中有效地发挥影响和作用。政府作为一种政治系统,有义务输入公民的这种要求和支持亦即实现政治制度化。一俟把其纳入政治体系,作为一种政治产品,就必然会带来机构规模的扩大和人员、预算的膨胀。同时,现代化本身就是一个社会急剧转型的过程,它导致令人应接不暇的变化和发展。随着一国经济的发展、贸易和投资规模的扩张、资源稀缺性的提高、生态安全的恶化以及环境污染的加剧,人们在张扬个性、追求自由的同时,日益增强了对作为“最后的依靠”的政府的依赖性。具体说来,就是会扩大私人对“公共产品”(如公共交通、公共水利、社会保障、环境保护、市场秩序以及调整各种经济社会关系的游戏规则等有形或无形产品)的大量需求。能否高效廉价地提供公共产品、维持社会秩序、整合社会规范、消除社会转型所带来的种种不确定性,直接构成了对现代化中国家的政府权威性和合法性的巨大挑战。在日益增多、纷繁复杂的大量社会问题提出的挑战面前,政府只得加大人员、预算的投入,甚至诉诸于“强政府”和“政府替代”,以更广泛地干预社会经济和影响社会生活,这就势必导致“行政国家”的出现。在此前提下,机构改革徘徊于“精简-膨胀-再精简-再膨胀”的怪圈就成了一种事实上的常态。
(2)1987-1989年,在这一阶段,1987年召开的中共“十三大”通过了关于政治体制改革的报告,表示要进行以精简机构、党政分开、权力下放等为主要内容的政治体制改革。这为当时深陷新威权主义和新自由主义、中体西用与中用西体、多元主义与单一中心的论争之中的人们指明了中国改革的方向,为中国的全面改革注入了一针强劲的清醒剂。因此,这也是具有相当程度的制度创新涵义的。正当改革朝着解决传统旧体制深层次矛盾的正确方向上迈进的时候,由于国内外的综合因素,发生了1989甏合闹?坏摹罢?畏绮ā保?獯胃崭掌鸩降闹贫却葱略?BR>次陷入低谷。

十七大报告重要考点汇编(a)

十七大报告重要考点汇编(a)

十七大报告重要考点汇编(a)17大重要考点报告共分12个部分:一、过去五年的工作;二、改革开放的伟大历史进程;三、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四、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五、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六、坚定不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七、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八、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九、开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新局面;十、推进“一国两制”实践和祖国和平统一大业;十一、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十二、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1.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2.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要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坚持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的方针,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

3.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的6大任务:(1)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

(2)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

(3)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增加城乡居民收入。

(4)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保障人民基本生活。

(5)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提高全民健康水平。

(6)完善社会管理,维护社会安定团结。

4.坚持一个中国原则,是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政治基础。

台湾任何政党,只要承认两岸同属一个中国,我们都愿意同他们交流对话、协商谈判,什么问题都可以谈。

在一个中国原则的基础上,协商正式结束两岸敌对状态,达成和平协议,构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框架,开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新局面。

5.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

要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

高中历史答题技巧及答题思路

高中历史答题技巧及答题思路

高中历史答题技巧及答题思路很多时候,同学们的历史分数总是忽高忽低,而影响分数的因数有很多,这其中属答题的思路和答题技巧最为重要,如果掌握了正确的思路和技巧,那么即使再难的题也能拿到分数,反之,简单的题都可能得不到分数,因此我们要从答题技巧、思路、规范等方面深入了解……一、选择题解题技巧“三看三思”的方法。

审题干“三看”:看时间、空间,界定答题范围;看否定、肯定,确定答题方向;看关键词语,明确内涵外延。

特别要注意提取隐性时间信息,明确时限。

搞清历史现象的横向、纵向的历史空间和阶段特征,明确题目的时间范围和空间。

三思:思是否符合史实;思是否符合题干要求;思是否与题干有必然的逻辑联系。

特别要注意学会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诸如生产力观点、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观点、阶级斗争观点、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等,以这些理论观点为指导,再进行论证和分析。

二、非选择题解题的“五步法”。

①先仔细研究问题,准确把握问题的要求。

②带着每一个问题认真阅读题目所给的相关材料,正确、全面理解材料含义,边阅读材料,边把与该问题有关的关键字、词、句,甚至标点符号,分值都勾画出来。

③分层,材料越长,越要处乱不惊,要一层一层来找层意,就是找段句号的关联句,每个段句号就是一个意思,每个关联词的转折和并列就是另外一层意思或者两个意思的构成,这样就会清楚,有很大的得分效应。

④回忆所学过的有关史实,观点及方法,根据问题的要求,分析材料,提炼观点。

⑤归纳整理,以简炼准确的文字去表述。

三、非选择题万能答题模式1、历史背景=(国内+国际)(经济+政治+文化+……)⑴经济背景=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结构+经济格局+……⑵政治背景=政局+制度+体制+政策+阶级+民族+外交+军事+……⑶文化背景=思想、宗教+科技+教育+……2、历史条件:与背景分析基本相同,更侧重于有利因素3、原因广度:原因=主观(内因)+客观(外因)⑴主观原因:事件发起、参与者内在经济、政治、思想诸方面因素⑵客观原因:自然、社会环境、外在各方面经济、政治、思想因素等原因广度与背景分析方法基本相同,背景侧重于静态分析,原因更侧重于动态分析。

专题02中外历史上的重大改革(教学设计)-中考历史二轮复习学历案教学设计课件测试背诵清单

专题02中外历史上的重大改革(教学设计)-中考历史二轮复习学历案教学设计课件测试背诵清单

专题02 中外历史上的重大改革
【教学设计】
课后小结
历史上,不同国家境遇迥然,改革也异彩纷呈,但总的来说,改革有以下几种情况:(1)改革是社会形态转变的一种形式。

如商鞅变法、大化改新,分别使秦国和日本步入封建社会;明治维新和1861年废除农奴制改革,使日本和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

(2)改革是资本主义国家巩固统治、自我调节的一种手段,如20世纪30年代美国的罗斯福新政。

改革是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挽救民族危亡、发展资本主义的一种改良运动,如中国戊戌变法和日本明治维新。

(3)改革是社会主义国家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如中国70年代末期的改革开放。

无论哪种形式的改革都必须实事求是,符合国情,有利于生产力发展,否则,容易激发社会矛盾,甚至导致国家解体,如苏联赫鲁晓夫改革、戈尔巴乔夫改革。

教后反思亮点:
1.注重中外历史对比,形成历史知识间的纵横联系。

2.注重用表格形式对知识进行类比和拓展,方便学生识记和理解。

不足:对学生课堂复习后基础知识的掌握监督力度不够,影响复习效果。

课后补充
专题:中外历史上的重大改革
【作业与板书设计】
【1.作业设计】
1、如图所列是某位同学整理的一位皇帝施政政策要点。

这些政策的结果应是( )
A.加强了中外文化交流
B.促进北方民族融合
C.加强了中央集权统治。

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及其反思

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及其反思

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及其反思一、历史背景:1898年(农历戊戌年)进行的戊戌变法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主要的改良主义者通过光绪皇帝所进行的资产阶级政治改革,是中国清朝光绪年间(1898年)的一项政治改革运动。

主要容是:学习西方,提倡科学文化,改革政治、教育制度,发展农、工、商业等。

这次运动遭到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守旧派的强烈反对,同年九月慈禧太后等发动政变,光绪被囚,维新派康有为和梁启超分别逃往法国和日本。

谭嗣同等6人(戊戌六君子)被杀害,历时仅一百零三天的变法终于失败。

因此戊戌变法也叫百日维新。

二、戊戌变法的失败:轰轰烈烈的戊戌变法历时103天就失败了,时人有喜有悲,但对大多数的百姓来说是茫然。

当然失败的原因有多种,有因有外因,不是一二句话所能道得清的。

主要原因如下:(1)中日甲午战争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民族资本主义获得初步发展,以康有为等为首的维新派,代表着民族资产阶级上层的政治要求走上历史舞台,主对中国传统的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进行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把中国引向资本主义发展道路,以挽救民族危机,使国家臻于富强。

——用马列主义思想来分析,维新派没有广泛的联系群众,发动群众,最后的失败在开始时就已经注定了。

(2)经济方面维新派保护奖励农、工、商业,在设立农工商总局、铁路矿务总局,提倡实业,鼓励私人投资。

——用今天的经济观点来看,是没有了国家的宏观调控措施,放任国有资产的大量流失。

(3)取消满人寄生特权,准其自谋生计。

维新派忘记了老一辈开国元勋的丰功伟绩,忘记了国家是千千万万的先辈打下来的,没有满人那有你们今天的幸福生活,光绪也太糊涂了。

(4)政治方面维新派令各衙门删改条例;中央裁撤詹事府、通政司、光禄寺等闲散衙门,外省裁撤、、三省(此三省督抚同城)巡抚、东河总督等重叠机构;一下子裁减大量国家机关,把大量公务员推向社会,只会使本来就高失业率的社会更加动荡。

那些将被裁机关的工作人员当然是拼死反对资产阶级维新派了。

改革开放的利与弊

改革开放的利与弊

改革开放的利与弊企业是国民经济的细胞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微观基础,企业改革与发展是影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形成与发展以及国民经济运行的活力与效率的最重要的因素。

对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中国经济改革来说,国有企业的改革与发展又具有关键性的地位。

本文通过对国有企业的得失来研究中国经济改革得失。

1978年以后的相当长一段时间里,我们曾经试图通过放权让利、承包制、租赁制来搞活国有企业,促使国有企业走向市场。

这些举措的确产生了立竿见影的效果,一度增强了人们对于在短期内搞好国有企业的信心。

但是,在初始效果显现之后,副作用却源源不断地暴露出来,甚至随着时间推移,负面效果反而大于正面效果,从而不得不转向其他改革思路。

到了90年代,转换经营机制以及合资、上市一度被认为是搞活国有企业的灵丹妙药。

但实践结果表明,转换经营机制不过是放权让利的翻版,不过其包含的企业干部制度、劳动用工制度和工资分配制度改革方面的内容具有不可低估的价值。

国有企业实行合资之后所出现的“斯米克现象”也曾令人欢欣鼓舞,但且不论随着时间推移合资双方可能产生裂痕甚至冲突,并不是所有国有企业的资产都是能够合资和可以合资的资产。

上市也被当成是国有企业改革的杀手锏,国家对国有企业上市实行了严重的倾斜政策导致民营企业被挤出,虽然不少国有企业不但从资本市场获得了资金也一定程度上改进了公司治理,但并没有真正理顺政企关系、根本转换经营机制,人们对国有企业上市后“吃完财政吃银行,吃完银行吃股市”的状况犹有余悸,多少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圈钱之后的挥霍行径和胡乱投资行为给股民造成了重大损失,况且并非每一个国有企业都符合上市条件。

许多人曾经认为建立良好的公司治理是国有企业改革的关键,可是缺乏合适产权基础使得公司治理成为无本之木,仅仅建立一个哪怕有几个所谓独立董事的董事会并不可能真正转换经营机制,反而出现了“新三会”、“老三会”之争。

我们曾经大力推动现代企业制度的建设,各级政府都选择了一批重要的国有骨干企业进行现代企业制度试点;我们曾经对企业集团和企业兼并寄予很大希望,希望优势国有企业能把其他国有企业带活并提高整体实力;我们曾经鼓励国有企业面向市场,促进国有企业真正按照市场机制运行;我们曾经改进企业家和企业管理人员的选拔机制,试图在用人机制方面也与市场接轨;我们曾经对国有企业给予扶持政策和进行救赎,指望扶上马送一程之后就能看到快马驰骋。

史学论文:明治维新与戊戌变法成败因由之比较

史学论文:明治维新与戊戌变法成败因由之比较

明治维新与戊戌变法成败因由之比较以康有为、梁启超为首的戊戌变法的倡导者,是以日本的明治维新为蓝本来规划中国社会,达到“救国图存”的改革方案的。

日本的明治维新成功了,使日本的封建社会结束了半殖民地的危机而走向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终于成为一个“国富民强”的资本主义国家;然而,中国的戊戌变法却失败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仍处于水深火热、倍受凌辱的深渊。

这究竟是为什么呢有些人尤其是青年人难解其因。

现对十九世纪下半叶日本的明治维新及十九世纪末叶中国的戊戌变法这段近代历史进行反思,也许对今天的改革开放抓住机遇加速发展,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不无意义。

一、日本明治维新的成功明治维新,一般指1868年日本的王政复古事件,广义指19世纪后半期日本的社会政治变革。

由于日本自十七世纪三十年代起,封建的德川幕府颁布了一系列的“锁国”命令,使日本处于长达两个世纪与世隔绝的时代。

但是,东西方的接触是不可能根本杜绝的。

日本人在与西方的接触交往中大开眼界。

他们通过“兰学”、“洋学”学习西方的天文、物理、化学、医学等自然科学,学习西方的机械唯物论思想,深化了对日本的封建制度的不满。

因为日本的封建专制制度窒息了日本社会的进步,激化、加深了城市贫民和农民阶级与封建领主的矛盾。

同时由于日本的“锁国”政策,严重地影响了日本资本主义经济萌芽的发展,使日本商人追求海外市场及输入西方文化知识的欲望受到阻滞,导致资产阶级对封建幕府政权的不满,所以,十八世纪上半叶日本封建幕府的统治危机加深。

正当日本社会停滞不前的时候,资本主义制度先后在欧美主要国家得到确立。

以英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完成了产业革命,并得到了迅速的发展。

西方资本主义列强迫切向外寻求市场,对日本觊觎已久的美国终于1854年用武力强迫日本打开国门,德川幕府同美国签订了《日美神奈川条约》。

从此以后,俄、英、法、荷等列强得寸进尺,强迫日本增订了许多不平等条约,极大地侵犯了日本的独立和主权。

由于国内阶级矛盾的日益尖锐,也引起了农民起义和市民的暴动。

吴敬琏厉以宁纵论改革三十年

吴敬琏厉以宁纵论改革三十年

吴敬琏厉以宁纵论改革三十年1978年到2008年,是改革开放的30年。

这30年,我们的国民收入实现了迅猛的增长,带来了有目共睹的成果,但是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能不能够持续?怎样才能持续?这不仅仅关系到中国的命运,更是关系到世界经济和政治的今后走向,因为中国经济经过30年的发展已经成为世界经济一个举足轻重的力量。

“改革开放30年成败得失”,正是这样一个历史性命题让中国经济学界的两位代表性人物——吴敬琏与厉以宁坐到了一起。

成功的三个方面改革开放30年取得的成绩为世界瞩目,从指标方面中国取得了三个方面的成就:第一个突出成就是经济的高速成长。

最近30年来,在改革开放的推动之下,中国的GDP 以每年接近于10%的速度增长,在世界历史上是没有先例的。

第二个突出成就是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改革开放30年的时间里,中国城镇居民的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的纯收入增长了6.7倍。

第三个突出成就是减贫取得的成效。

联合国在2003年发布了其最新的一个减贫的统计,世界减贫人数的90%是中国做到的。

正因为中国经济取得了这样重大的成就,所以中国的国际地位理所当然地得到了承认、得到了提高,这个事实为世界上绝大多数人承认。

在吴敬琏、厉以宁两位著名经济学家眼中,改革30年来最成功的是哪三项改革呢?两人给出了不同的答案:吴敬琏:第一,1984年十二届三中全会,明确了有计划商品经济是我们改革的目标,这是改革的启动阶段;第二,1993年中共中央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第三,1997年党的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决定,建立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

厉以宁:第一个是农村的家庭承包制。

农村家庭承包制当时是冒着生命危险的,但是这个协议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促进了农民生产,打破人民公社下大一统农业的情况,多年不见的香油、花生米、鸡蛋、猪肉这些全有了,承包制就推广了,所以这个是第一个大成绩。

全面深化改革的历史路径、现实困境及根本出路

全面深化改革的历史路径、现实困境及根本出路

全面深化改革的历史路径、现实困境及根本出路作者:李宝元,常筱来源:《特区实践与理论》 2017年第3期一、历史回顾:从“市场化改革”大路径看“全面深化改革”三年走势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拨乱反正,标志着中国进入了一个“改革开放”新时代,期间“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经历了20世纪70年代末的重点实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边缘突破外围启动阶段,20世纪80年代初引“包”字进城的“城市经济体制改革”首轮试水阶段,后来又在“艰难困苦”中熬过了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 1989-1991年)的“治理整顿”旧体制回归复辟、改革开放停滞时期,终于在1992年“南巡”的春风吹动下,又进入新一轮以“市场化改革”为基本取向的改革开放新时期;进入21世纪,前期在“非零和博弈”状态下实施具有“帕累托改进”性质的“双轨渐进式改革”之正面效应趋近于零,其所造成的权贵利益集团“体制内外通吃”、人民群众对改革成果少有“获得感”的负面效应日趋显露,在“零和博弈”状态下拿出“壮士断腕”魄力大刀阔斧进行“非帕累托改进”的“全面深化改革”,不仅迫在眉睫,而且危机四伏。

在这样“改革开放”何去何从、生死攸关的重要历史关头,2013年1 1月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进一步坚定不移高举起“改革开放”大旗,适时吹响了新一轮改革的“集结号”,高屋建瓴进行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总动员、总部署,不仅明确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特别强调了沿袭“市场化改革”基本取向——“紧紧围绕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加快完善现代市场体系、宏观调控体系、开放型经济体系,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推动经济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发展”,而且高瞻远瞩地指出新一轮改革“必须更加注重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加快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先进文化、和谐社会、生态文明,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商鞅变法的当代改革启示

商鞅变法的当代改革启示

文化视野商鞅变法的当代改革启示张艺博 中共广元市委党校党史党建教研部摘要:中华文明的历史在某种程度上就是一部改革史。

虽然改革的浪潮此起彼伏,但改革的成效却千差万别,有的改革浅尝辄止、人亡政息,有些变革却连绵不断,影响至今。

商鞅于公元前四世纪主持的这场变法,何以冲破“其人亡,则其政息”的历史惯性,成为中国历史上最为深彻的改革之一,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百代都行秦政法”的制度效应?本文通过回顾商鞅变法的历史背景、梳理变法的主要内容,结合当前全面深化改革的形势,探究对当代改革有益的启示。

关键词:商鞅变法;改革启示;卡尔多—希克斯改进中图分类号:D920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36-000389-02一、变法的背景春秋战国时期,伴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大幅度提高,推动奴隶制繁荣的基本生产关系——“井田制”趋于瓦解。

中国历史进入了一个风起云涌的大变革时期,王权旁落,诸侯林立,各国为了快速实现富国强兵,纷纷招贤养士,谋求一统天下的霸主之道。

各诸侯国先后在经济、政治、文化等领域掀起了重大的变革与调整。

秦国发迹于西北边陲,祖先以游牧及狩猎为生,公元前897年,秦人先祖赢非子得到周王封地——附庸(今天水),以此为基地专门为周王室牧养马匹。

[1](P.28-29)秦初期,统治者面临的主要威胁就是西戎,由于长期与戎用兵,其国民习俗、文化深受近邻戎的影响,因此初登历史舞台的秦曾以野蛮和“非诸夏”之国闻名,被中原诸国“夷狄视之”。

秦孝公即位之时,秦国民风民俗落后,保守势力强大,土地私有制产生和赋税改革等社会经济发展滞后。

秦孝公深感“诸侯卑秦,丑莫大焉”。

为了走出国家动荡的阴霾,在当时激烈的争霸斗争中占据有利地位,保全自身,收复失地,扩充势力,变法图强成为初登大位又胸怀大志的秦孝公的必然选择。

在这样的背景下,商鞅(当时名卫鞅)响应秦孝公昭告天下的求贤令,入秦共谋国事。

二、变法的主要内容公元前361年由秦孝公主政、商鞅操盘的这场变法,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层层发力:1.以农立国。

论影响课程改革的制约因素及应对建议

论影响课程改革的制约因素及应对建议

论影响课程改革的制约因素及应对建议课程改革是针对学校课程加以改变,促成教育目标和教育理想的实现。

课程改革是教育改革的关键。

要勇于对课改中的成败得失进行深刻的剖析和检讨,找出课改开展的制约因素,给出治疗良方。

营造和谐融洽的人际环境、民主开放的研讨氛围。

在理念创新方面鼓励百家争鸣,以理论的创新推动实践的创新。

标签:课程改革;制约因素;应对建议1.引言课程是整个教育活动的中心,课程改革是教育改革的关键。

随着教育课程体系的完善,更加综合、更加均衡、更加可选的课程体系也将变得越来越受欢迎。

2.影响课改的制约因素2.1教育教学观念陈旧。

虽说课程改革在很多学校如火如荼地进行着,可是只要到真实的课堂去考察一下,人们会发现,教育观念依然陈旧。

很多教师仍然沿用着传统的教学方法。

教育者对课程的看法,对教学的理解,对学生的要求,还是没有能够跳出传统的藩篱,有时甚至比前人要落后得多。

中国百年之中有蔡元培,有陶行之,他们不拘一格、强化创造、注重情感的教育思想,把我们这些今人抛得远远的。

“不讲不放心”、“高难度大容量”、“要让学生达到既定的目标”、“记忆重于一切”、“回答问题与教师的一致才满意”等等,导致了教师似乎有讲不完的知识,而不是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运用,在知识上大胆质疑,在动手上跃跃欲试,一个个活泼好动的学生成了书呆子。

2.2教师能力参差不齐。

实施课程改革,肯定离不开优秀的教师队伍,否则,无法进行所谓的课程改革。

纵观目前教师队伍的现状,并不令人乐观。

最大的问题在于师资队伍差异太大,主要表现为:观念差异、水平差异、能力差异。

对课程改革,有的接受,有的拒绝,有的跃跃欲试,有的茫然失措,凭借这样的一群教师来推进课程改革,效果定不尽人意。

2.3辅助教学技术落后。

课程改革是教育改革发展的必然产物,人们的精神会随着物质条件的发展而发生根本的变化。

要实施有效的课程改革,仅仅凭借简单的辅助工具是不够的。

那种一支粉笔、一块黑板、一套教材的时代早已过时。

改革成功的因素

改革成功的因素

改革成功的因素我国的改革开发极大地促进了我国经济的发展。

关于改革成功的因素你了解多少?以下是店铺分享的改革成功的因素,一起来和小编看看吧。

改革成功的因素篇(一):全面改革的进程从农村到城市,从上个世纪80年代的“深圳速度”到90年代的“浦东变化”,再到21世纪环渤海地区的异军突起;从沿海开放、中部崛起,再到西部大开发,30年来,中国改革开放不断取得新的历史性突破。

这是2008年8月28日拍摄的上海浦东环球金融中心和金茂大厦。

新华社发一名法民众眼中的改革开放:中国人会生活得更好感受中国改革开放:没有改革开放一切都没有可能循序渐进是中国改革开放成功的重要因素——访俄中友好协会主席季塔连科新华网莫斯科10月8日电(记者孙萍刘洋)“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取得了令人赞叹的成就。

在‘摸着石头过河’的指导思想下,中国一步一步取得成功,”俄中友好协会主席、俄罗斯科学院远东研究所所长季塔连科日前在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说。

他认为,循序渐进是中国改革开放成功的重要因素。

1957年,季塔连科第一次来到中国,进入北京大学专修班学习中文。

此后,他多次到访中国,对中国感情深厚。

他研究中国长达50年,并长期关注中国改革开放政策的实践。

季塔连科说,苏联时期对待中国改革开放政策的态度比较谨慎。

后来,随着国家关系的好转和中国的日益发展壮大,俄罗斯人越来越看好中国的改革开放。

他说,改革开放政策是呕心沥血之作。

上世纪70年代后期,中国老一辈领导人和人民群众共同艰难探索适合国家发展的道路,中国出现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解放了人们的思想。

而30年后的北京奥运会,则“是改革开放成就的集中体现”。

季塔连科认为,中国共产党的有力领导保证了改革开放的顺利进行。

实践证明,强有力的政权能够解决与社会利益密切相关的问题。

创新是中国共产党和政府最重要的特征,创新能力和决心使党和政府在社会生活的所有领域得以进行持续、深入的变革。

季塔连科认为,中国政府推行政策时采取循序渐进的做法,确保绝大多数普通老百姓理解政策的意义,并充分考虑到民众对变革的承受力,让大家相信困难是暂时的、可以克服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中国历史上的改革改革,古人称之为“鼎新革故”,即“布新猷,除旧政”,或者叫作“变法乱常”。

用现在的话说,就是除旧布新,打破常规。

它意味着对原有的权力配置、利益关系、社会秩序乃至人们的生活习惯、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进行新的调整。

改革往往会引发新的矛盾,因而,在改革过程中,及时化解新出现的矛盾,保持社会稳定,就是保证改革顺利进行、促进社会发展的必要前提和基础,是实现长治久安不可或缺的手段。

这也是古人所说的要善于以“小变”求“不变”。

古往今来,无数历史事实证明,改革、发展与稳定三者之间互为条件、相辅相成。

只有找到三者之间关系的结合点,稳妥处理好三者之间的辩证关系,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促进社会的健康发展。

改革是克服社会发展障碍的有效途径中国历史上的改革,大体上都是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激化情况下发生的。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是人类社会最基本的矛盾。

当生产关系束缚生产力发展的时候,必然导致各种社会矛盾的凸显,危机加深。

在这种情况下,通过改革,调整社会生产关系,就成为克服社会发展障碍的最常见、最有效的途径。

春秋时代,奴隶制的生产方式已经延续了一千多年。

由于铁器和牛耕的逐步推广,荒地开垦日益增多,私田急剧增加,建立在“千耦其耘”的集体劳动之上的井田制的弊端日益显露出来,出现了“公田不治”(《国语·晋语》)的现象。

随着土地私有的发展,“田里不鬻”(《左传》襄公四年)的格局被打破。

上自天子,下至大夫,大大小小的奴隶主贵族之间争夺土地的斗争层出不穷。

与此相适应,阶级关系也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

一部分奴隶主转化成封建地主;获得小块土地私有权的奴隶和平民转化成个体农民。

封建依附关系与租佃关系由此产生并发展起来。

而奴隶制的生产关系则成为束缚生产力发展的桎梏,各种社会矛盾日趋尖锐。

针对腐朽奴隶主贵族统治的奴隶起义与平民暴动此起彼伏,工匠斗争和国人暴动不断高涨,“私家”(大夫)对“公室”(诸侯国君)的斗争愈演愈烈。

新兴地主阶级向奴隶主贵族展开了夺权斗争,田氏代齐,三家分晋,相继出现。

被称为“战国七雄”的各国国君,为了避免在尖锐复杂的阶级搏斗中遭到宗族残灭、社稷瓦解的厄运,纷纷变法图强,进行政治与经济改革。

著名的有魏国的李悝变法、赵国的公连仲变法、楚国的吴起变法、韩国的申不害变法、齐国的邹忌变法、燕国的乐毅变法、秦国的商鞅变法等,前后八九十年间,改革的浪潮一浪高过一浪。

其中尤以秦国的商鞅变法最为彻底,并为秦王嬴政统一六国奠定了基础。

春秋战国之际的变法运动,是旧的奴隶制度所积累的各种社会矛盾集结的产物,实质上是一场摧枯拉朽的封建化运动。

各国变法的结果,使奴隶主贵族普遍遭到沉重打击,奴隶制的政治制度和经济制度基本被废除,由奴隶制引发出来的各种社会矛盾得到化解,生产力获得解放,社会经济和文化得到发展,中国历史迈入蓬勃发展的封建时代。

如果说中国封建社会的形成与确立,是广泛的社会改革的必然结果,那么,高度发展的中国封建文明,在某种意义上也是与历代王朝在政治上、经济上乃至文化上不断地进行改革分不开的。

封建生产方式是封建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的矛盾统一体,生产力与封建生产关系的矛盾仍然是封建社会的基本矛盾。

由此派生出来的农民阶级与地方阶级的矛盾、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贯穿于中国封建社会的始终。

每当这些矛盾集结、社会危机到来之时,封建统治阶级内部的一些有识之君、有识之士,迫于农民造反的压力,为避免统治的覆亡,往往会推行一些针对时弊的改革,从不断完善封建的政治制度和经济制度入手,企图缓和矛盾,克服危机。

从秦始皇、汉武帝的政治、经济改革到杨炎、张居正、雍正皇帝所推行的赋税体制改革;从魏孝文帝的全面社会改革到金世宗、元世祖的政治体制改革与经济体制改革的同步进行;无一不是为了化解日趋激化的社会矛盾、克服社会危机所作出的努力。

而改革的结果,都在不同程度上松动了封建生产关系中落后部分对生产力发展的束缚,调整了封建剥削中的分配与再分配关系,减轻了人民的某些负担,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直接生产者的生产积极性,推动了封建文明的进一步发展。

换言之,中国历史上的改革,都是由于社会矛盾的积累导致社会危机出现的时候发生的,而改革又成为克服社会发展障碍的有效途径。

改革过程中可能引发新矛盾的诸因素改革是为了化解和克服社会发展过程中所积累的旧矛盾,但在化解与克服这些矛盾的过程中,作为旧矛盾的主要方面必然为保持既得利益而抵制或反对改革,从而引发革新与守旧的斗争,这是改革过程中常见的现象。

例如,北宋中期,土地兼并急剧发展,官户、形势户地主依仗权势,贪赃枉法,公开掠夺,经商走私,诡名挟佃,影庇税户,导致国税流失和阶级关系紧张,农民造反与士兵暴动此起彼伏。

仅嘉四年(1059年)一年之中,各地就发生农民造反970起。

加上连续对西夏战争的失败,每年要“岁赐”西夏银帛茶二十五万五千。

辽朝也趁火打劫,迫使宋廷在“澶渊之盟”所确定的给辽“岁币”银十万两、绢二十万匹的基础上,每年再增“纳”银十万两、绢十万匹,从而导致宋廷严重的财政危机。

国库空虚,宋廷就拼命搜刮,这就引发了社会矛盾的全面激化。

为改变这种积贫积弱的局面,宋神宗依靠王安石进行变法,全面改革赋役制度和军事制度,先后颁行均输法、青苗法、农田水利法、免役法、市易法、免行法、方田均税法、将兵法、保甲法、保马法等,力图达到富国强兵的目的。

新法的实行确实使大官僚、大地主、大商人、高利贷者的剥削受到一定限制,打破了他们习以为常的剥削秩序,政府因而增加了赋税收入。

但由于新法损害了他们的既得利益,所以遭到朝野上下守旧派司马光、韩等人的强烈反对。

特别是围绕青苗法、免役法、保甲法、免行法等展开的斗争尤为激烈。

司马光曾说:“四患(指青苗法、免役法、将兵法和对西夏的关系)未除,吾死不瞑目矣!”(《宋史·司马光传》)。

宋神宗在守旧派的压力面前动摇,导致王安石两次罢相。

宋神宗死后,高太后控制朝政,以恢复“祖宗法度为先务”(《宋史·高皇后传》),把改革派驱逐出中央政府,改革最终失败,社会矛盾日益加深。

三十多年以后,便爆发了方腊、宋江、高托山等农民起义和金兵进入中原,北宋王朝不久也就垮台了。

由此可见,改革过程中所引发出来的革新与守旧的矛盾,不仅会使改革失败,而且还会导致社会重新陷入动乱之中。

此其一。

其二,改革过程中,如果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失调,也会成为社会不稳定的因素。

秦始皇行政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是“海内为郡县,法令由一统”(《史记·秦始皇本纪》),将地方权力最大限度地集权于中央,滥施淫威,形成“内重外轻”的局面,等到因暴政引起的农民起义爆发,孤立无援的地方郡县便望风披靡,不攻自破。

西汉初年吸取秦二世而亡的教训,改革地方行政体制,实行郡国并行制,封了七个诸侯王。

由于矫枉过正,诸侯势力坐大,又形成了“外重内轻”局面,导致吴、楚七王之乱的发生,使社会重新陷于动乱之中。

此外,像西晋的八王之乱、唐后期的藩镇割据等,也都是中央与地方关系失调所造成的恶果。

其三,在改革过程中,不同利益集团之间的利益配置关系的变化也容易引发出新的矛盾。

忽必烈建立元朝之后,推行“附会汉法”的政治体制和经济体制改革,革除了大蒙古国时期奴隶制的统治方式和剥削方式,改变了蒙古贵族所推行的杀掠、屠城、强占农田为牧场以及变俘虏为奴隶的政策。

一部分守旧的蒙古奴隶主贵族认为这样严重损害了他们的利益,于是引发了以忽必烈为代表的中原地主阶级与西北地区蒙古奴隶主贵族之间的矛盾,最终导致长达四年之久的阿里不哥叛乱。

其四,在改革过程中,如果决策失误,不仅会导致改革的失败,而且还会使社会陷于动乱之中。

西汉末年王莽的改革,就是一个典型例子。

由于土地兼并的高度发展,形成了“强者规田以千数,弱者曾无立锥之居”的局面(《汉书·王莽传》)。

富商大贾,“上争王朝之利,下锢齐民之业”(《汉书·货殖传》),官、私奴婢人数激增,导致阶级矛盾日趋尖锐,饥民与官徒起义时有发生。

为了克服严重的社会危机,王莽作出了“托古改制”的决策,下令恢复古代的井田制,借以实现“一夫一妇田百亩,什一而税”(《汉书·王莽传》)的理想;通过恢复三代主要是西周的礼乐制度,确保宗法地主势力的统治和宗法封建贵族的世袭地位;又仿照古代“工商食官”的制度,下令实行“五均六管”,垄断工商业和高利贷。

同时,他还假托古制,实行公、侯、伯、子、男五等爵制,更改官制,授爵封官,滥改行政区划与建制等等。

王莽的一系列“复古”决策,严重违反了社会发展和经济发展的规律,不仅没有解决西汉所积累的社会矛盾,反而成为农民起义的催化剂。

当绿林、赤眉、铜马等农民起义风起云涌之时,王莽的“托古改制”也陷于灭顶之灾。

历史上改革变法的经验与教训中国历史上,历代改革家在改革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处理各种社会矛盾的经验,同时也留下了深刻的教训。

首先,改革要配套。

金世宗完颜雍的改革与元世祖忽必烈的改革,可以说是成功的例子。

金世宗的改革,不仅促进了金朝由奴隶制向封建制过渡的最后完成,而且保存并促进了中原地区的封建文明的发展,出现了“群臣守职,上下相安,家给人足,仓廪有余”(《金史·世宗纪下》)的安定局面。

金世宗也因此赢得“小尧舜”的美名。

元世祖忽必烈“附会汉法”,不仅使北中国从前四汗(成吉思汗、窝阔台汗、贵由汗、蒙哥汗)时的疮痍满目逐渐走向大治,而且迅速统一了全国,实现了“廪有余粟,帑有余财”(《至正集》卷77),使元朝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发达最强大的国家。

然而,历史上也有不少次改革,并没有针对时弊配套进行,而是出于财政上的考虑,单打一式地推进赋役制度改革,结果无法克服当时日益积累的社会矛盾,甚至导致国家四分五裂。

唐德宗任用宰相杨炎推行的改革,就是突出的例子。

众所周知,中唐以后,唐王朝陷于严重的社会危机之中。

一方面,在中央与地方的关系问题上,初唐为控制地方所设置的监察区性质的“道”和军事防御区性质的“道”等中央派出机构,到唐中朝互相结合,演变成拥有一方行政、军事、财政大权的割据势力,造成藩镇割据,并且导致了有名的“安史之乱”。

到唐德宗时,又爆发了成德节度使李维岳、魏博镇田悦、淄青镇李纲、山南东道节度使梁崇义联合起兵抗唐的“四镇之乱”。

藩镇割据与唐中央统一的矛盾,是当时社会危机的主要表现之一。

另一方面,由于地主土地所有制的发展,导致了均田制的破坏,贫富分化更加悬殊,大量均田农民破产,变成流民,“天下户口,什亡八九”(《资治通鉴》卷226)。

这样,自初唐以来一直实行的按丁征课丁税的赋役制度——租庸调制,实行不下去了。

由于国家控制的户口骤减而使国家减少了收入,造成严重的财政危机。

这是当时又一重要的社会矛盾。

在这两种危及社会安定和国家统一的矛盾面前,唐德宗却没有实行相应的配套改革,而是只抓钱粮,由杨炎主持两税法的改革,即按田地、资产征收夏秋两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