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化工行业的现状与发展对策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湖北化工行业的现状与发展对策

发布时间:2011-01-24 14:10:11

化学工业是我国的支柱产业部门之一,占我国工业经济总量的约20%,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的作用。石油石化和化工共同组成了我国的石油化工行业,这两大部分在2006年都保持了较快的增长。如果把石油石化和化工这两个部分作为一个整体来看,2006年我国的石油化工行业累计实现的利润达4345亿,增长达到了17.9%,增量达到了658亿元,在整个规模以上工业新增利润中占17%左右。

一、湖北省化工行业的发展现状

湖北具有发展经济的许多有利条件,比如能源重工业潜力巨大、矿产资源蕴藏丰富、科技教育实力较强、农业生产举足轻重,但许多有利条件还没有完全转化为竞争优势。仅从化工行业看,一方面资产存量巨大,另一方面产品技术含量较低,在全国的市场份额不高。大力发展优势产业、充分发挥经济潜能,是湖北省参与全国和全球竞争的迫切要求。

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建设发展,湖北省化工行业已经形成了以国有大中型企业为骨干,以农用化工、基本化工原料、橡胶加工、石油化工等十几个行业为主体,化工科研、教育、设计、地质勘探、安装施工相互配套的生产建设体系,成为湖北省重要支柱产业之一,为湖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目前,湖北省已基本形成了以荆门石化、武汉石化、江汉油田为主体的石油开采石油炼制及石化生产基地;以湖北双环、武汉葛化、沙隆达、江汉油田为主体的盐化工生产基地;以湖北化肥厂、湖北双环、宜化为主导的氮肥生产基地;以大峪口、黄麦岭矿肥结合项目为主体、兴发等为主导的磷肥及磷化工生产基地;以沙隆达、中天、楚源等为主导的农药、医药、染料及其中间体的精细化工生产基地;以东风金狮、中南橡胶为主导的轮胎及橡胶制品生产基地。

近几年来,通过“政府引导、部门协调、企业争创、社会支持”,一度沉寂的湖北省化工名牌开始走出低谷,呈现喜人的发展态势。一方面,名牌名企的市场份额不断增长,如湖北双环科技股份公司的“红双环”牌纯碱、宜化的尿素、活力美洁时洗涤用品公司的“巧手”牌洗衣粉、武汉有机实业股份公司的苯甲酸钠、兴发化工集团公司的磷系列产品、楚源精细化工公司的化工中间体、黄麦岭化工集团和洋丰集团的磷肥。另一方面,名牌名企对湖北省区域经济的带动作用显著增强,随着名牌产品数量的增多,名牌效应开始显现。

二、湖北省化工行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然而,湖北省化工行业在发展的同时,也日益显露出一些问题,主要有:

第一,专用化学品产业虽然呈加速发展态势,取得了令人可喜的成绩,但是生产规模小,科研开发能力弱,产品档次低,应用能力弱,产品的附加值低等等导致经营效益下滑,严重制约了整个行业的进一步发展和品质的提高。

第二,石油化工相对薄弱。以服务农业、支援农业生产发展为首要任务的支农化学工业得到长足发展;为湖北省汽车产业配套的轮胎和橡胶制品、涂料等得到快速发展;充分发挥磷盐资源优势,具有湖北特色的磷盐化工产业也得到蓬勃发展。但是,受油气资源短缺等条件的制约,石油化工相对薄弱。

第三,化工名牌还未完全走出低谷,湖北省化工行业的名牌数量仍然偏少,规模仍然偏小,排名仍然偏后,居全国前列的大品牌更少。

第四,湖北省化工企业的科技创新能力与科教实力极不相称,化工产品带有明显的初级化、低级化特征,传统产品多,高科技含量、高质量水平的产品少。

第五,健康、有序、成熟的市场机制在湖北化工行业企业中尚未真正形成,市场的自然调节功能和资源分配功能尚不健全,需要政府发挥积极的引导和调控作用,创造有利于促进行业发展的推进机制。

第六,国际竞争力不强。在湖北省化工产品出口方面,宜化集团在注重国内营销的同时,也高度重视对外贸易。近几年来,其精细化工产品双季戊四醇大量出口东南亚及欧美等发达地区,此后同贸易国家建立战略伙伴关系,实现了贸易、技术、生产多领域的合作。另外,大颗粒尿素出口美国,尿素出口日本,这是中国化肥产品首次踏上美国和日本的国土,标志着宜化产品质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尽管如此,湖北省化工产品国际竞争力仍然处于弱势地位,某些处于优势地位产品的竞争力呈下降趋势,特别值得注意的是无机化工产品尽管在出口数量上显著增加,但实际竞争力目前一直在下降。

三、湖北省化工行业的发展对策

迈克尔波特(Michael Porter)的“国家竞争优势”理论(也称“波特菱形理论”)指出,一国兴衰的根本在于国际竞争中是否赢得优势;不仅一国的所有行业和产品要参与国际竞争,并且要形成国家整体的竞争优势;国家竞争优势的取得,关键在于四个基本要素(资源与才能,需求,相关和辅助性行业,企业战略、结构与竞争)以及两个辅助要素(机遇,政府)的整合作用。

为了加快发展湖北省化工行业,早日实现“中部崛起”战略目标,建议采取下列举措:

1、大力推进技术创新,加快化工技术开发。科技创新是提升化工产业竞争力的强大支撑和动力。要通过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推进科技体制创新;加大科技投入,集中优势力量,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和引进技术的消化、创新;加快采用信息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提升传统的石油化工产业。在密切跟踪和消化吸收国外先进技术的基础上,加大科技开发和技术创新力度,加强科研、设计和企业的紧密结合,强化技术与装备的有机结合以及各大公司间的联手合作,形成集聚优势,

加快科研成果的转化和产业化。尽快开发和形成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大型乙烯、聚乙烯、聚丙烯、己内酞胺、丙烯睛成套技术等。

2、大力采用现代信息技术。按照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方针,从湖北省化工产业的实际出发,广泛应用信息技术,形成覆盖企业生产过程及全部经营活动的信息系统,实现工厂智能化、数字化,以提高经济效益和国际竞争力。企业要紧紧围绕生产经营,实现物资流、资金流、信息流的三流合一,支撑规范、量化的绩效考核体系和成本考核体系,支撑“市场一生产一供应”整合的供应链管理,形成统一规范的信息技术平台。

3、关停并转竞争能力低下的小型化工企业。通过加强对小型化工企业的监督和管理,通过建立严格的资源利用、环境保护和质量法规标准体系,禁止质量不符合标准的产品流入市场,使不符合环保和资源利用标准要求的企业退出市场。同时,根据地区特点和企业情况,引导和鼓励小型化工企业向生产特色产品的转型、转向。

4、提高化工产品质量,提升产品竞争力。首先,做好产品质量标准的研究制定工作,使之成为促进化工产品质量提升、推动技术创新、提高竞争力的一项重要措施。其次,分析借鉴国外的经验,并结合我国化工产品生产和市场消费特点,促进产品质量升级。要尽快组织有关产品标准的建设与升级工作,完善国家、行业和企业三级标准体系,切实以用户的要求为依据,尽快与国际标准接轨。最后,还需提高三大合成材料产品质量,满足相关行业发展的需要。

5、推行清洁生产、废物综合利用和末端治理方针,支持发展循环经济。清洁生产作为预防为主的环境战略,是对传统发展模式的根本变革,也是我国化工产业适应加入WTO后的新形势,避免绿色贸易壁垒,增强企业竞争力的重要措施。大力开发和推广清洁生产工艺,就需加强废物回收和循环利用;发展环保技术,搞好末端治理;推行安全、环境与健康 (HSE)一体化管理,实现生产经营全过程的有效监控。

6、加强区域资源优化与整合,进一步发挥油化一体化的协同效应。一是优化炼厂原油资源和加工流程,以经济的方式最大限度地生产化工原料。二是加强炼油与化工之间的物料互供,充分利用炼厂催化裂化能力较大的特点,发挥炼厂轻烃、丙烯资源丰富的优势,为化工发展提供原料;整合乙烯裂解汽油、芳烃抽余油和碳四抽余油资源与炼厂资源的互供;整合氢气资源,优化氢气的利用。三是优化公用工程,提高企业规模效益。四是优化区域内不同企业间的原料、中间产品、能源等的互供互用,最大限度地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综合效益,发挥协同效应。

7、加快化工产业国际化人才培养。必须坚持“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的指导思想,树立科学的人才观,进一步完善人才工作的机制,充分发挥各类人才的作用,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加快人才队伍建设,重点培养能够适应市场经济和国际化经营要求的经营管理人才、具有较高知识水平和创新能力的各类专业技术人才、以及拥有丰富实际经验和一技之长的技工人才,为提高湖北省化工产业的国际竞争力提供人力资源保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