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藏工程总结 (1)
油藏工程实习报告

一、实习背景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能源需求日益增长,石油作为我国重要的能源之一,其勘探与开发显得尤为重要。
为了更好地掌握油藏工程的相关知识,提高实践操作能力,我于2023年在某油田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油藏工程实习。
二、实习目的1. 了解油藏工程的基本原理和方法;2. 掌握油藏勘探、开发、生产等方面的技术;3. 提高动手操作能力,培养实际工作能力;4. 增强团队协作意识,提高沟通协调能力。
三、实习内容1. 油藏勘探实习期间,我们首先参观了油田的勘探部门,了解了油藏勘探的基本流程。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地质调查:通过对地质资料的分析,了解油田的地层结构、岩性、物性等基本特征;(2)地球物理勘探:运用地震、测井等技术手段,对地下油藏进行探测;(3)油藏评价:根据勘探数据,对油藏的储量、品质、分布等进行评估。
2. 油藏开发在油藏开发方面,我们学习了以下内容:(1)油藏类型:了解不同类型油藏的特点和开发方式;(2)开发方案:掌握油藏开发方案的编制方法和步骤;(3)提高采收率技术:学习提高采收率的各种技术,如注水、注气、化学驱等。
3. 油藏生产在油藏生产方面,我们参观了油田的生产现场,了解了以下内容:(1)油井生产:学习油井生产的工艺流程,包括油井测试、油井维护、生产数据分析等;(2)油气处理:了解油气处理工艺,包括油气分离、脱硫、脱水等;(3)管道输送:掌握油气管道的运行和维护知识。
4. 油藏工程技术在油藏工程技术方面,我们学习了以下内容:(1)油藏地质学:了解油藏地质学的基本原理,包括地层学、构造地质学等;(2)测井解释:学习测井解释的基本方法,如岩性解释、含油性解释等;(3)油藏工程计算:掌握油藏工程计算的基本方法,如油藏动态分析、生产预测等。
四、实习体会1.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实习,我深刻体会到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相结合的重要性。
在课堂上学习到的知识,在实际工作中得到了充分的运用。
2. 团队协作:实习过程中,我们与同事们共同完成了各项任务,培养了团队协作精神。
油藏工程课设总结

油藏工程课设总结引言本文是对油藏工程课设进行总结的文档。
课设是油藏工程专业课程中的一项重要实践环节,通过课设的完成可以加深对油藏工程理论的理解,并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本文将从课设的背景和目的、设计方案、实施过程和结果等方面进行总结,希望能够对未来的油藏工程学习和实践有所帮助。
课设背景和目的油藏工程课设的背景是油田开发中的一个具体问题,例如油藏的储量估计、开发方案设计等。
课设的目的是通过对这些问题的研究和实践,培养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加深对油藏工程理论的理解,并提高实践操作的能力。
设计方案在油藏工程课设的设计方案中,需要明确研究的问题和实践的目的。
根据具体的课设背景,可以确定研究的内容和方法。
例如,如果是油藏储量估计的课设,可以选择不同的估算方法进行比较分析,然后选择适合该油田的方法进行估算。
在设计方案中,还需要确定数据来源和实验方法,以及分析和结果评价的方法。
实施过程油藏工程课设的实施过程包括数据收集、实验操作、数据处理和结果评价等环节。
在数据收集阶段,可以通过文献调研和实地调查等方式获取相关数据。
实验操作阶段需要根据设计方案进行具体的实验操作,例如进行孔隙度测定、渗透率测定等。
数据处理阶段需要对实验结果进行整理和分析,例如计算平均值、方差等统计指标。
最后,在结果评价阶段,需要对实验结果进行总结和评价,以验证设计方案的合理性。
结果与讨论根据实施过程得到的结果,可以对课设的目的和设计方案进行评价和讨论。
通过对数据的分析和结果的评价,可以得出结论,并讨论实验结果与理论预期的一致性和差异性。
在讨论中,还可以提出改进建议,指出不足之处,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展望。
总结与展望通过本次油藏工程课设的实践,我深刻认识到了理论与实践的重要性。
通过实际的数据收集和实验操作,我加深了对油藏工程理论的理解,并学会了如何通过实验来解决实际问题。
但是,在实施过程中也遇到了一些困难和挑战,例如实验操作的技术难度和数据处理的复杂性。
油田油藏工作总结

油田油藏工作总结
油田油藏工作是一个复杂而又充满挑战的领域。
在这个领域里,工作人员需要具备丰富的经验和专业知识,以应对各种复杂的地质条件和工程技术问题。
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我有幸参与了一些油田油藏工作,从中学到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和教训。
首先,油田油藏工作需要高度的团队合作精神。
在这个领域里,很少有一个人能够独自完成所有的工作。
团队合作是取得成功的关键。
在工作中,我们需要和地质学家、工程师、技术人员等多个部门密切合作,共同解决各种问题。
只有通过团队的努力,才能够克服种种困难,取得成功。
其次,油田油藏工作需要不断的学习和创新。
这个领域里的技术和设备都在不断地更新换代,我们需要不断地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术。
同时,我们也需要不断地进行创新,寻找新的解决方案。
只有不断地学习和创新,我们才能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最后,油田油藏工作需要高度的责任感和安全意识。
在这个领域里,任何一点疏忽都可能导致严重的事故。
因此,我们需要时刻保持高度的责任感,严格遵守各项操作规程和安全标准,确保工作的顺利进行和人身财产的安全。
总的来说,油田油藏工作是一个充满挑战的领域,但只要我们保持团队合作精神,不断学习和创新,同时保持高度的责任感和安全意识,我们就一定能够取得成功。
希望在未来的工作中,我们能够继续努力,为油田油藏工作贡献自己的力量。
油藏工程知识点总结

油藏工程知识点总结一、油藏地质学1. 油气形成与成藏条件油气形成是指在地球内部的高温高压条件下,有机质经过生物、地质和化学作用而形成的一种烃类化合物。
油气成藏是指油气在地质条件的共同作用下,生成具有一定规模和较高含量的油气藏。
了解油气形成与成藏条件,可以帮助地质工程师准确地找到油气储量丰富的地质构造。
2. 油气勘探技术油气勘探技术是指通过地质勘探技术手段,发现新的油气藏或者发现已知油气藏的储量和分布情况等。
包括地震勘探、地球物理勘探、测井勘探、岩心分析等技术手段。
这些勘探技术可以帮助工程师准确地找到油气藏的位置和储量。
3. 油气储层地质特征了解油气储层的地质特征,可以帮助工程师评价储层的渗透性、孔隙度、饱和度等物理性质,从而进一步评估油气产能和储量。
二、油藏工程原理1. 油藏开发技术油藏开发技术是指在发现并确认了油气储量后,通过相应的开发技术手段,实现对其进行合理的开发利用。
包括油藏开发方案设计、井筒设计、注水开发技术、提高采收率的技术、增产技术等。
2. 油藏物理化学性质油藏物理化学性质包括油气的密度、粘度、表面张力、溶解度等。
通过分析了解油气的物理化学性质,可以帮助工程师选择合适的开采技术和工艺,提高油气开采效率。
3. 油藏数值模拟油藏数值模拟是指通过一定的数学模型和计算机模拟技术,对油气开发过程进行模拟和预测。
通过数值模拟可以帮助工程师确定最佳的开采方案、评估油气储量和产能,并指导实际开采操作。
三、油气工程设备1. 油井钻采设备包括各种类型的钻井平台、钻机、钻头、管柱等,用于进行油气勘探和开采作业。
2. 油气生产设备包括各种类型的油气开采设备,如泵浦、管线、压裂装置、人工提高采收率装置等,用于实现对油气的生产和采集。
3. 油气处理设备包括各种类型的油气处理设备,如分离器、脱硫装置、脱水装置、燃烧装置等,用于对采集的原油和天然气进行处理和加工。
四、油气工程安全与环保1. 油气开采环保技术油气开采环保技术包括生产废水处理、废气处理、渗透液处理等技术手段,用于确保油气开采作业的环境友好和安全。
油藏实习报告结语

结语:经过近两个月的油藏实习,我深刻地认识到了油藏工程的重要性和复杂性。
这次实习让我对油藏的地质特征、开发过程、生产管理等方面有了更加全面的了解,同时也让我认识到了自己在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方面的不足。
我相信,这次实习的经历将对我的未来职业生涯产生深远的影响。
首先,实习期间,我学到了丰富的油藏知识。
通过实习,我了解了油藏的地质特征、油藏类型、开发方式、生产管理等方面的内容。
我学会了如何阅读油藏资料,如何分析油藏数据,如何制定油藏开发方案。
这些知识的掌握,使我对油藏工程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为我未来的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其次,实习期间,我锻炼了自己的实践能力。
在实习过程中,我参与了多次现场调研和实际操作,掌握了油藏勘探、开发、生产等方面的实际操作技能。
我学会了如何使用油藏监测仪器,如何进行油藏分析,如何制定生产计划。
这些实践经验的积累,使我更加熟悉了油藏工程的工作流程,提高了我的实际工作能力。
再次,实习期间,我认识到了自己在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方面的不足。
通过实习,我发现自己在油藏地质、油藏开发、生产管理等方面还存在很多不足。
我认识到,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油藏工程师,不仅要掌握丰富的理论知识,还要具备较强的实践能力。
因此,我决定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努力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不断提升自己的实践能力。
最后,实习期间,我感受到了油藏工程的魅力。
通过实习,我了解了油藏工程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感受到了油藏工程师的责任和荣誉。
我认识到,油藏工程不仅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艺术。
只有用心去体会、去探索,才能真正掌握油藏工程的奥秘。
总之,这次油藏实习让我收获颇丰。
我不仅学到了丰富的油藏知识,锻炼了自己的实践能力,还认识到了自己在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方面的不足。
我相信,这次实习的经历将对我的未来职业生涯产生深远的影响。
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我将以此次实习为契机,努力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为实现成为一名优秀油藏工程师的目标而努力。
2024年石油工作总结范文(三篇)

2024年石油工作总结范文____年石油工作总结一、工作背景近年来,全球能源形势严峻,石油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在全球范围内备受关注。
我所在的石油公司作为全球领先的石油生产企业之一,承载着国家能源安全的重大责任。
在____年,我们紧密围绕石油开发、石油工程技术、环境保护等方面展开了一系列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
二、石油开发工作概述1.石油勘探在____年,我们加大了对国内外石油资源的勘探力度。
利用现代地球物理勘探手段,我们发现了一批具备较高潜力的油田。
与此同时,我们还加强了对已开发油田的再勘探工作,利用先进的勘探技术,提高了原油储量的评估和开采效率。
2.石油储存与运输为了保障国家能源供应的稳定,我们建设了一批现代化的石油储备基地,实现了石油的集中存储与调度。
同时,我们优化了石油运输网络,增加了管道运输的比例,减少了石油运输中的损耗和浪费,提高了石油供应链的效率。
3.石油开采与提高效率通过引进先进的石油开采技术,我们提高了油田的开采效率。
充分利用水力压裂技术,实现了低渗透油田储量的高效开采,保证了石油产量的稳定增长。
此外,我们还加大了对油藏调整技术的研发和应用,提高了油藏的开发程度。
三、石油工程技术创新1.钻井技术创新____年,我们积极探索了一系列的新型钻井技术。
通过引进和发展自动化钻井技术,实现了对复杂地质条件下的深层油气资源的高效开采。
同时,我们还研发了一种新型的方向钻井技术,实现了从同一个钻井井口向多个方向开采油气资源,提高了勘探开发效率。
2.油藏工程技术创新在____年,我们注重了对油藏工程技术的创新。
通过开展研究和实践,我们提出并应用了一种新型的油藏封堵技术,有效控制了油藏的涌气和悬浮物,提高了开发效率和人员安全。
此外,我们还加强了对油藏通量的研究,提高了油田的采收率。
四、环境保护工作1.石油污染治理在石油开发过程中,我们始终把环境保护放在首要位置。
通过建立完善的环境监测体系,有效控制了石油开采和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气、废水和废渣的排放。
油藏工作总结

油藏工作总结
在油藏工作中,我们不断探索新的方法和技术,以提高油藏的开发和生产效率。
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我对油藏工作进行了总结,希望能够为同行们提供一些经验和启示。
首先,油藏工作需要密切关注地质勘探和数据分析。
通过对地质勘探数据的深
入研究和分析,我们能够更好地了解油藏的地质特征和储量分布,从而制定更科学的开发方案。
其次,油藏工作需要不断创新和改进技术手段。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我们可
以利用先进的勘探技术和生产工艺,提高油藏的开采率和产量,实现更高效的油田开发。
此外,油藏工作也需要注重环境保护和安全生产。
在油田开发过程中,我们要
严格遵守环保法规,采取有效的措施,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同时,我们也要加强安全管理,确保油田生产过程中的安全稳定。
最后,油藏工作需要注重团队合作和人才培养。
只有通过团队的协作和合作,
我们才能更好地完成油藏开发和生产任务。
同时,我们也要注重人才培养,培养出更多的专业人才,为油藏工作的持续发展提供人才支持。
总的来说,油藏工作是一个复杂而又具有挑战性的工作,需要我们不断学习和
探索。
通过总结经验和不断创新,我们相信油藏工作一定会迎来更加美好的未来。
油藏室工作总结

油藏室工作总结
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我有幸参与了油藏室的工作,并且取得了一些成绩。
在
这篇文章中,我将对这段时间的工作进行总结,并分享一些经验和收获。
首先,油藏室的工作需要高度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在这段时间里,我不断学习
油藏工程的理论知识,并且通过实践不断提高自己的技能水平。
我参与了油藏勘探、储层评价、油藏开发等工作,在实践中不断提高了自己的工作能力。
其次,油藏室的工作需要团队合作。
在这段时间里,我有幸结识了一群优秀的
同事,我们相互合作,共同攻克了许多困难。
在团队合作中,我学会了倾听他人的意见,尊重他人的想法,并且学会了与他人合作,共同完成任务。
最后,油藏室的工作需要不断的创新和改进。
在这段时间里,我不断思考如何
提高工作效率,如何降低成本,如何提高油藏的采收率。
通过不断的探索和实践,我总结了一些经验,提出了一些改进建议,并且得到了一些成果。
总的来说,油藏室的工作是一项充满挑战和机遇的工作。
在这段时间里,我学
会了如何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如何与团队合作,如何不断创新和改进。
我相信,在未来的工作中,我会继续努力,不断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为油藏室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石油公司油藏工程师工作经验

石油公司油藏工程师工作经验在石油行业中,油藏工程师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他们负责研究、分析和管理石油储层,以确保石油公司的生产和利润能够最大化。
本文将介绍我作为一名油藏工程师的工作经验,包括我所承担的责任、参与的项目以及面对的挑战。
1. 工作责任作为一名油藏工程师,我负责研究不同油田的地质构造、储层特征以及石油分布情况。
我需要利用采集的地质数据,通过各种地质建模软件进行分析,以确定最佳的油藏开发和生产策略。
此外,我还需要根据现有油井的生产情况,优化生产方法,提高生产效率。
2. 项目经验在过去的几年中,我参与了多个大型石油项目,积累了丰富的工作经验。
其中一个项目是位于海上的深水油田开发。
在这个项目中,我负责评估沉积环境、分析储层特性,并设计合适的油井布置。
通过对沉积岩层的研究和预测,我成功地提高了油井的产能,使该项目的盈利能力得到了显著的提升。
另一个项目是一个复杂的油藏调查和开发计划。
在这个项目中,我利用先进的地震技术和沉积模型,对储层进行了详尽的分析。
基于这些分析结果,我制定了一个完善的开发计划,包括钻探、完井和生产等阶段。
在项目执行过程中,我密切监测井口的产量和油藏压力,并及时调整生产策略,以确保最大限度地提高产能和经济效益。
3. 面临的挑战作为一名油藏工程师,我常常面临着各种挑战。
首先,地质储层的复杂性使得预测和分析工作变得十分困难。
有时候,储层中存在着各种异质性和非均质性,导致油井产量的不稳定性。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需要利用各种地质建模工具进行精确的模拟和预测,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此外,油价的波动和市场竞争也给油藏工程师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要保持石油公司的盈利能力,我需要不断寻找降低成本和提高效率的方法,以确保项目的经济可行性。
这涉及到优化钻井、完井和生产流程,降低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并保持与当地政府和利益相关者的良好合作关系。
总结起来,作为一名石油公司的油藏工程师,我在工作中承担着重要的责任。
油藏工作总结

油藏工作总结
油藏工作是石油行业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它涉及到勘探、开发和生产等多个环节。
在过去的一年中,我们团队在油藏工作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现在让我们来总结一下这段时间的工作。
首先,勘探工作是我们工作的起点。
在过去的一年中,我们通过地质勘探和地震勘探等手段,成功发现了多个潜在的油气储层。
这为我们后续的开发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其次,开发工作是我们的重点。
在已经发现的油气储层中,我们进行了大量的工程勘探和试采工作,成功确定了储层的规模和性质。
同时,我们还进行了多口井的钻探和完井工作,确保了储层的有效开发和生产。
最后,生产工作是我们的目标。
通过对储层的有效开发,我们成功实现了油气的稳定产量,并且保证了油气的质量和供应。
同时,我们还进行了多项技术改进和设备更新,提高了生产效率和降低了成本。
总的来说,过去一年中我们在油藏工作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未来,我们将继续努力,保持技术创新和团队合作,进一步提高油藏工作的效率和质量,为石油行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姜汉桥 油藏工程-总结

油藏工程第一章1、什么是油藏、油气田、油藏工程2、详探阶段要解决的问题,所开展的工作、及其目的和任务(或成果)。
3、试油、试采、基础井网、生产试验区;试采的目的是什么?4、开辟生产试验区的目的和要求5、基础井网,以及基础井网的目的6、地质储量、丰度、单储系数的概念,容积法计算公式。
7 掌握油藏气藏的储量、丰度及单储系数的计算。
8 储量的分几个级别,探明(一级储量)的可分为哪三类。
9 地层中存在的驱油能量的种类,及其驱油的主要机理。
10 各种驱动方式的形成条件。
11 各种驱动类型油藏的生产特征,以及动态特征变化的机理。
了解驱动方式的转化。
12影响气顶驱、重力驱动采收率的因素。
13 开发层系划分的概念、从多油层储层非均质特征说明层系划分的必要性。
14 掌握层系划分原则15 注水的时机(早、中、晚)的定义、特点、优点、适用条件。
16 什么叫注水方式,及主要的注水方式类型。
17边缘注水、切割注水、面积注水的适用条件及其优点和局限性。
18 画出基本井网的二种形式(三角形井网、正方形井网);面积井网的命名(正、反);二种基本井网下的面积注水井网的画法,及其油水井数比是多少;井网密度、单元控制面积概念。
19 面积和体积波及系数定义,影响水驱波及系数(或水驱采收率)的因素。
20 断块、断块油田、复杂断块油田,及其以面积划分的级别。
21了解断块油田的开发方法——滚动开发基本工作程序22 什么是弹塑性,以及弹塑性(压力敏感)对储层物性影响;弹塑性(压力敏感)驱动下的开发特征(指示曲线特征)。
压力下降时的产量公式(径向流公式)。
23 油田开发方案的主要内容,其中油藏工程设计的主要内容。
24 掌握开发调整的几种主要的方法,以及基本的井网变换的形式。
25 合理注采井网要满足的条件。
26 井网密度与采收率的关系式。
最佳经济井网密度、极限经济井网密度概念。
27 一般方案实施要求的主要内容28 了解9类油藏的主要开发细则。
第二章1 推导(不考虑重力和毛管力)分流量方程,毛管力对分流量的影响。
中国石油大学油藏工程复习总结

第一章油田开发设计基础油田勘探开发程序1油田勘探开发是个连续的过程。
按照目的和任务的不同,分为三个阶段区域勘探(预探):在一个地区(指盆地、坳陷或凹陷)开展的油气田勘探工作。
可细分为普查和详查2.工业勘探(详探):在区域勘探出具有工业价值的油田后,进行下一步的详探工作。
工业勘探过程可以分为构造预探和油田详探两个阶段。
(1)试油:对详探井的资料进行分析,确定井的生产能力和相关参数。
产量数据,地下地面的油气水产量,不同压力下的稳定产量;压力,原始地层压力、静压、流压、套压;油气水的性质;边底水能量的大小;地层的温度状况。
(2)试采:在试油以后,油井以比较高的产量生产,暴露出油藏的生产问题,以便在开发方案中加以考虑。
认识油井生产能力,即主力油层的产量变化,递减状况。
认识油层天然能量的大小及驱动类型和驱动能量的转化。
认识油层的连通情况和层间干扰情况。
认识生产井的合理工艺技术和油层增产改造措施。
(3)开辟生产试验区:是指在详探程度较高和地面建设条件比较有利的地区选择一块区域,用正规井网正式开发作为生产实验区,开展各种开发生产实验。
目的: 提前了解在正式开发中可能会遇到的问题,及时采取相应策略,以及各种措施的可行性、技术界限,是整个油田开发的先导。
选取原则:1)生产试验区开辟的位置和范围对全油田应具有代表性。
通过试验区认识的油层分布规律、流体运动特点对全油田具有较为普遍的意义。
2)试验区应具有相对的独立性,把试验区对全油田合理开发的影响减小到最小程度。
3)试验区要具有一定的生产规模。
4)试验区的开辟还应尽可能考虑地面建设。
5) 抓住油田开发的关键问题(转注时机与天然能量),对比性强3.正式投入开发(1)基础井网:是以主要含油层系为目标设计的第一批生产井和注水井,是开发区的第一套正式的井网。
任务: 合理开发主力油层,建成一定的生产规模。
兼探开发区的其他油层,解决探井、资料井所没有完成的任务。
4.油田开发( oilfield development)的特点:不可重复性和持久性、时变性和实践性、具有明确的目标,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西南石油大学复试油藏工程原理知识点总结

余压:地层流体流到地面时的剩余压力。 该方程的应用:判断流体类型 Gp=ρLg、计算原始地层压力、判断压力系 统、判断出油层位、确定流体界面。
第五章
气藏物质平衡
1. 物质平衡 G=Gp+Gres 气藏原始气量=累计采出气量+未被采出气量 2. 定容气藏:采气过程中气藏容积恒定的气藏, 3. 封闭气藏:无相连水体的气藏,采气过程中无水侵作用 4. 水驱气藏:有相连水体的气藏,采气过程中有水侵作用,气藏产水。 5. 气藏驱动能量:天然气本身的(膨胀)弹性能、岩石(孔隙体积)的(压缩) 弹性能、束缚水的(膨胀)弹性能、水体的侵入能量。 6. 驱动指数:某一种驱动能量占总驱动能量的百分数。 (08 已考) 7. 气藏驱动指数方程: DIg(天然气能量驱动指数)+DIc(岩石和束缚水能量驱动 指数)+DIe(水侵能量驱动指数)=1 定容气藏:DIg=1 封闭气藏:DIg+DIc=1 水驱气藏:DIg+DIc+DIe=1
油的压缩系数 Co=(Bo-Boi)/Boi△p
生产指示曲线(直线) : (1)判断油藏驱动类型(NpBo—△p 是否为直线) (2)计算动态储量 由 NpBo=a△p=NBoiCeffp 得动态储量 N=a/BoiCeff
a 为直线的斜率。 (3)油藏动态预测 (4)弹性评价参数: 弹性能量指数:油藏单位压降的采出油量。EEI=Np/p 弹性强度指数:油藏单位压降的采出程度。EII=Ro/p= Np/Np (5)压降评价参数: 压降指数:弹性能量指数的倒数。 压降强度指数:弹性强度指数的倒数。 (6)采出程度 Ro:油藏采油量与油藏地质储量的比值。Ro= Np/N 弹性采收率:把地层压力下降到饱和压力(Pb)时采出程度定义为油藏 的弹性采收率。Re=BoiCeffp/Bo=BoiCeff(Pi-Pb)/Bb 原油体积系数。 (7)油藏地饱压力:油藏原始地层压力与地层原油饱和压力的差值。 3. 未饱和油藏水压驱动 弹性水驱:水压驱动+油藏弹性驱动(油藏压力下降) 刚性水驱:水压驱动,无弹性驱动(油藏压力不变) 物质平衡方程: N p Bo NBoiceff p W
油田油藏工作总结

油田油藏工作总结
油田油藏工作是石油行业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它涉及到石油勘探、开发和生产等多个环节。
在这个过程中,工作人员需要克服种种困难和挑战,不断探索创新,以确保油田油藏的高效开发和生产。
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我们在油田油藏工作中取得了一些成绩和经验,现在我来总结一下。
首先,在油田油藏勘探方面,我们采用了先进的地球物理勘探技术和地质勘探技术,不断提高了勘探的准确性和效率。
这使得我们能够更加精准地找到潜在的油藏,为后续的开发工作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其次,在油田油藏开发方面,我们注重技术创新和工艺改进,不断提高采油率和油田的开发效率。
我们引进了先进的采油设备和工艺,优化了生产管理流程,提高了油田的整体开采水平。
最后,在油田油藏生产方面,我们加强了油田的管理和维护工作,确保了油井的正常运行和生产。
我们采用了先进的生产管理系统和设备监控技术,及时发现和解决了一些潜在的问题,保障了油田的稳定生产。
总的来说,油田油藏工作是一个复杂而又重要的工作,它需要我们不断学习和提高自身的技术水平,不断创新和改进工作方法,以应对不断变化的市场和技术环境。
我们将继续努力,为油田油藏的高效开发和生产做出更大的贡献。
油藏期末总结

一、名词解释1、基础井网:以某一主要含油层为目标而首先设计的基本生产井和注水井,是开发区的第一套正式开发井网。
2、油藏:指油在单一圈闭中具有同一压力系统的基本聚集。
3、划分开发层系:把特征相近的油层组合在一起,用单独的一套生产井网进行开发,并以此为基础进行生产规划、动态研究和调整。
4、油田注水方式:指注水井在油藏中所处的部位和注水井与生产井之间的排列关系5、面积波及系数:水波及区在井网面积中所占的比例6、井网密度:单位面积上所钻井数目或单位控制面积7、注水微观驱替效应:从注水波及的孔隙体积中采出的油量与被注入水波及的地质储量之比8、压力降落试井:油井以定产量进行生产,油井井底压力不断降低,记录压力随时间的变化9、压力恢复试井:油井生产一段时间之后,突然关井测取关井后井底压力随时间的变化关系10、Y函数探边测试:是一种利用压降曲线来判断是否存在断层和油水边界的方法11、累积气油比:地面累积气产量与地面累积油产量之比12、驱动指数:某种驱油能量占总驱油能量的百分数13、水驱曲线:一个水驱油藏全面开发并进入稳定生产后,某含水达到一定程度并逐渐上升时,以累积产水量的对数为纵坐标,以累积产油量为横坐标,则二者关系为一条直线二、填空1、油田勘探开发过程三个阶段:区域勘探阶段,工业勘探阶段,全面开采阶段2、油藏分为三类:构造油藏,地层油藏,岩性油藏3、对油气藏的认识程度不同,油气储量可分为探明储量、控制储量、预测储量三级4、驱动方式分为:弹性驱动,溶解气驱,水压驱动,气压驱动5、根据注水时间不同,可分为三种类型:早期注水,晚期注水,中期注水6、国内外油田应用的注水方式或注采系统,归纳为有:边缘注水,切割注水,面积注水7、油田开发调整:层系调整,井网调整,驱动方式调整,工作制度调整,开采工艺调整8、流度比的大小影响驱替稳定:①M>1,β<θ②M=1,β=θ③M<1,β>θ9、对于重力分异流动来说,厚度平均相对渗透率与厚度平均含水饱和度是线性关系10、见水前三个渗流阻力区:注水井到油水界面,注水界面到排油坑道,排油坑道到生产井井底11、见水后两个渗流阻力区:注水井到排油坑道,排油坑道到生产井井底12、典型的压力恢复曲线,前段为井筒存储效应,后段为边界影响13、Y函数的物理意义:单位地下产量下井底压力随时间的变化率14、饱和油藏:无气顶,无边,底水活动为溶解气驱无气顶,有边,底水活动为溶解气驱+天然水驱有气顶,无边水活动为溶解气驱+气压驱动有气顶,有边,底水活动为溶解气驱+气压驱动+天然水驱未饱和油藏:封闭型为封闭弹性驱动不封闭型为弹性驱动+弹性水驱15、封闭型弹性驱动条件:We=Wi=Wp=0,m=0,Rp=Rs=Rsi16、溶解气驱条件:We=Wi=Wp=0,m=0,Rp≠Rs≠Rsi17、含水划分标准:无水采油期:含水率小于2%低含水采油期:含水率2%—20%中含水采油期:含水率20%—60%高含水采油期:含水率60%—90%特高含水采油期:含水率大于90%18、甲型水驱曲线Wp+C与Np为线性关系,乙型水驱曲线WOR与Np为线性关系三、简答题1、基础井网的主要任务:一是合理开发主力油层,建成一定的生产规模。
油藏工程知识点总结和简答题汇编

油藏工程知识点总结和简答题汇编【第一章】1、什么是油藏、油田开发、油藏工程油藏:单一圈闭中具有同一压力系统的基本聚集。
油田开发:依据详探成果和必要的生产开发试验,在综合研究的基础上对具有商业价值的油田的实际情况和生产规律出发制定出合理的开发方案,并对油田进行建设和投产,使油田按预定的生产能力和经济效果长期生产,直至开发结束。
油藏工程:综合分析油藏地质、油藏物理、地球物理(测井、物探等)、渗流力学、采油工程等方面成果,以及提供的信息资料,对油藏中发生物理化学变化进行评价、预测、提出相应的调整措施。
具有整体性、连续性、长期性。
2、详探阶段要解决的问题,所开展的工作、及其目的和任务。
1)以含油层系为基础的地质研究;储层特征及储层流体物性;天然能量评价;生产能力(含吸水能力2)A地震细测工作目的:主要查明油藏构造情况,以便用较少的资料完成详探任务。
任务:目的层构造形态清楚;断层(走向、落差、倾角)情况清楚;含油圈闭面积清楚。
B钻详探资料井(取心资料井)目的:直接认识油层,为布置生产井网提供依据。
任务:认识油层本身性质和特征及变化规律;探边、探断层。
C油井试油和试采目的:打详探井的成果—静态资料成果试采任务:认识油井生产能力,特别是分布稳定的主力油层的生产能力及其产量递减情况;认识油层天然能量的大小以及驱动类型和驱动能量的转化;认识油层的连通情况和层间干扰情况;认识生产井的合理工艺技术和油层改造措施;落实某些影响生产的地质因素,如边界影响、断层封闭情况等,为今后合理布井和研究注采系统提供依据。
D开辟生产试验区目的:进一步认识油田静态和动态规律,指导油田全面投入开发。
任务:详细解剖储油层情况;研究井网的适应性;研究油井、油藏生产动态;研究采油工艺、集输工艺、油层改造措施。
3、试油、试采、基础井网、生产试验区;试油:在油井完成后,把油、气、水从地层中诱到地面上来并经过专门测试取得各种资料的工作。
试采:分单元按不同含油层系进行的,需要选择能够代表这一地区或这一层特征的油井,按生产井要求试油后,以较高的产量较长时期地稳定试采。
油藏工程总结

油藏工程总结第一篇:油藏工程总结油田开发就是依据详探成果和必要的生产性开发试验,在综合研究基础上,对具有工业价值的油田,按照国家或市场对原油生产的需求,从油田的实际情况和生产规律出发,制订出合理的开发方案,并对油田进行建设和投产,使油田按预定的生产能力和经济效果长期生产,并在生产过程中对开发方案不断进行调整和完善,使油田保持合理开发,直至开发结束的全过程一个油田的正规开发分为①开发前的准备阶段②开发设计和投产阶段③开发方案的调整和完善。
油田开发前的准备阶段工作一是详探1地震细测工作2打详谈资料区3油井的试油和试采4开辟生产实验区;二是进行生产试验,认识油田的生产规律,为油田正式投入开发提供可靠的资料。
选择生产试验区的原则①生产试验区所处的位置和范围对全油田应具有代表性。
②生产试验区应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对全油田开发的影响要最小,相邻区域也不要影响试验区任务完成。
③生产试验区的开发部署和试验项目的确定,既要考虑对全油田开发具备普遍意义的试验任务,也要抓住合理开发油田的关键问题。
④生产试验区也是油田上第一个投入生产的开发区。
试油的任务:1了解油层及其流体性质确定油田的开采价值2为确定各个不同含油层面积计算地质储量和确定油井合理工作制度提出必要的资料试采的任务 1认识油井的生产能力特别是分布稳定的主力油层的生产能力及其常亮递减得情况2认识油层天然气能力的大小以及驱动类型和驱动能量的转化2认识油层的联通情况和层间干扰情况4认识生产井的合理工艺技术和油层改造5落实某些影响生产的地质因素油田开发方针正确的油田开发方针是根据国民经济对石油工业的要求和油田开发的长期经验总结制定出来的,要服从“少投入,多产出”,确保完成原油产量的总目标原则①在油田客观条件允许的前提下(指油田地质储量、油层物性、流体物性),高速度地开发油田,保证顺利的完成国家和油区按一定原则分配给它的计划任务。
②最充分地利用天然资源,保证油田获得最高的采收率。
油藏工程(一)

20世纪80年代以来,石油科技的发展进入了高新技术发展阶 段。特别是当前的信息技术,正对世界石油工业进行着一场
石油大学 11
第一章 油藏工程设计基础
§1-1 油田勘探开发程序
The program of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 for oilfield
预探—含油构造—工业价值—开发设计—投产
3、研究生产动态;
4、研究采油工艺、集输工艺、油层改造措 石油大学 23 施。
4.开辟生产试验区
开发试验内容:
1、各种天然能量开采试验;
2、井网试验——井网类型、形式、密度;
3、提高采收率方法试验;
4、各种增产措施及方法试验;
5、注水开发试验——早注、晚注对比,合理 转注时间、不同注采井网。
石油大学 24
4.适合该油层的增产措施。
大学 :油探 边 22 进 行 生 产 测 石试 测 试 、 井 间
4.开辟生产试验区
pilot test area 生产试验区:在详探程度高的地区,划出一块具有 代表性的面积,用正规井网正式投入开发, 并进行各项开发试验。 目的:进一步认识油田的静态和动态规律,指导油 田全面投入开发。 任务:1、详细解剖储油层情况; 2、研究井网;
石油大学 10
绪 论
科学技术进步推动着石油工业的发展
20世纪20~30‘s,重力、地震折射波、沉积学、引入石油地质, 产生一个飞跃:1925~30年,世界年平均发现原油约27亿 吨; 1935~40年,世界年平均发现原油41亿吨。
20世纪40~50年代,电测方法、蒸汽法开采稠油等技术,年平 均原油发现为33-55亿吨。注水技术使油田采收率普遍提高 了15%-20%。 20世纪60~70年代,地震勘探的叠加技术、定向钻井技术、大 型水力压裂技术,年平均增长量为37亿~56亿吨。。
油藏工程 总结1 石油大学 考研

二次采油:通过人工补充的能量采油注气或注水。
驱动方式:油层在开采过程中主要依靠哪一种能量驱油。
油田开采方式:指油从井底升举到地面用什么能量来完成,如地层能量、人工举升等。
油气总资源量:是指在自然环境中,油气资源所蕴藏的地质总量。
5、油田开发方案编制的内容:a油田地质情况;b流体物性;c储量计算(指开发储量及其核实情况);d油田开发原则;e油藏驱动类型;f油藏温度压力系统;g开发层系、井网、开采方式、注采系统;h钻井工程和完井方法;i采油工艺技术;j油气水的地面集输和处理;k开采指标;l经济分析;m实施要求。
6、油田开发方案的编制的步骤:a油藏描述;b油藏工程研究;c采油工程研究;d油田地面工程研究;e油田开发方案的经济评价;f油田开发方案的综合评价与优选。
原始地质储量:是指已发现资源量的部分,是根据地震、钻井、测井和测试,以及取心和液体取样等取得的各项静动态资料,利用确定参数的容积法计算的油气地质储量。
原始可采储量:又称为总可采储量或最终可采储量,它是在现代工业技术条件下,能从已探明的油气田或油气藏中,可以采出的具有经济效益的商业性油气总量。
剩余可采储量:是指已经投入开发的油气田,在某一指定年份还剩余的可采储量。剩余可采储量随时间而变化,因此,需要年年计算。
9、影响采收率的因素分析:1、地质因素对采收率的影响1)天然驱动能量的大小及类型;
油藏岩石及流体性质;3)油气藏的地质构造形态。2、油田开发和采油技术对采收率的影响 1)油气藏开发层系的划分;2)布井方式与井网密度的选择;3)油井工作制度的选择和地层压力的保持程度;4)完井方法与开采技术;5)增产措施以及采用新技术、新工艺的效果;6)提高采收率的二次、三次采油方法的应用规模机效果
油藏工程第1章小结1

2.某气藏含气面积20km2,气层有效厚度25m,储层孔隙度为0.15,岩石束缚水 饱和度为0.25,地层压力为30MPa,地层温度为80oC,地面压力为0.101MPa, 地面温度为20oC,若地层条件下的气体偏差因子为0.86,试计算气藏的地质储 量、储量丰度和单储系数,并对其进行评价;若气藏采收率为60%,问气藏的 可采储量是多少?
油藏工程第1章小结1
气藏按渗透率分类
分类
高渗气藏 中渗气藏
有效渗透率(10-3µm2) >50
10~50
低渗气藏 致密气藏 0.1~10 <0.1
绝对渗透率(10-3µm2) >300
孔隙度(%)
>20
20~300 15~20
1~20 10~15
<1 <10
2
1、常用概念
第1章小结
地层系数:是油层射开有效厚度与有效渗透率的乘积。 反映油井生产能力的大小。如果一口井射开多个油层,则分别先求出每个层
1、常用概念
第1章小结
原始溶解气油比:在地层原始条件下,单位重量(或体积)原油所溶解
的天然气量称为原始气油比。
采收率:可采储量占地质储量的百分率。
无水采收率:油田在无水期(综合含水小于2%)采出的总油量与地质储 量的比值。
最终采收率:油田废弃时采出的累计总采油量与地质储量之比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油田开发定义?答:所谓油田开发,就是依据详探成果和必要的生产性开发试验,在综合研究基础上,对具有工业价值的油田,按照国家或市场对原油生产的需求,从油田的实际情况和生产规律出发,制订出合理的开发方案,并对油田进行建设和投产,使油田按预定的生产能力和经济效果长期生产,并在生产过程中对开发方案不断进行调整和完善,使油田保持合理开发,直至开发结束的全过程。
2、一个油田的正规开发包括哪些阶段?答:①开发前的准备阶段;②开发设计和投产阶段;③开发方案的调整和完善。
3、油田开发前的准备阶段主要工作答:一是详探,全面认识油藏;二是进行生产试验,认识油田的生产规律,为油田正式投入开发提供可靠的资料。
4、选择生产试验区的原则答:①生产试验区所处的位置和范围对全油田应具有代表性。
②生产试验区应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对全油田开发的影响要最小,相邻区域也不要影响试验区任务完成。
③生产试验区的开发部署和试验项目的确定,既要考虑对全油田开发具备普遍意义的试验任务,也要抓住合理开发油田的关键问题。
④生产试验区也是油田上第一个投入生产的开发区。
5、油田开发方针、原则及层系划分原则、开发层系划分的目的意义?答:正确的油田开发方针是根据国民经济对石油工业的要求和油田开发的长期经验总结制定出来的,要服从“少投入,多产出”,确保完成原油产量的总目标。
油田开发原则:①在油田客观条件允许的前提下(指油田地质储量、油层物性、流体物性),高速度地开发油田,保证顺利的完成国家和油区按一定原则分配给它的计划任务。
②最充分地利用天然资源,保证油田获得最高的采收率。
③油田生产稳定时间长,而且在尽可能高的产量上稳定。
④具有最好的经济效果,用最少的人力、物力、财力,尽可能地采出更多的石油。
层系划分原则:①一个独立的开发层系应具有一定的储量,以保证油井能满足一定的采油速度,并有较长的稳定时间和较好的经济指标。
②同一个开发层系的各油层特性要相近,油层性质相近包括沉积条件、渗透率、油层分布面积、层内非均质程度③各开发层系间必须有良好的隔层④同一开发层系内油层的构造形态、油水边界、压力系统和原油物性应比较接近⑤考虑到分层开采工艺水平,开发层系不宜过长过细⑥同一油藏中相邻油层应尽可能组合在一起。
开发层系划分的目的意义:划分开发层系有利于充分发挥各类油层的作用;划分开发层系是部署井网和规划生产设施基础;采油工艺技术的发展水平要求惊醒开发层系划分;油田高速开发要求进行开发层系划分。
6、不同时间注水及其特点?答:早期注水及特点:油井产能较高,有利于长期的自喷开采,保持较高的采油速度和实现长时间的稳产,但投资大,回收期长。
晚期注水及其特点:初期投资少,原油成本低,油田产量不可能稳产,自喷开采期短。
中期注水及其特点:初期投资少,经济效益好,能保持较长的稳产期,不影响最终采收率。
7、国内外油田应用的注水方式或注采系统,大致分为那几类?各自定义、适用条件?答:边缘注水:是将注水井按一定的方式分布在油水边界处进行注水。
适应条件:油田面积不大、构造比较完整;油层结构单一稳定、边部与内部连通性好;油藏原始油水边界位置清楚;油层流动系数较高。
切割注水:是利用注水井排将油藏切割成为若干区块,可以看成是一个独立的开发单元,分区进行开发和调整。
适应条件:油层面积稳定分布且有一定的延伸长度,注水井排可形成比较完整的切割水线;切割区内的生产井和注水井有较好的连通性;又曾有较高的流动系数,使切割区内注水效果能比较好的传递刀生产井排,以便确保达到要求的采油速度;顶部切割注水,适用于中等含有面积,可单独使用,也可与边外注水结合使用。
面积注水:是把注水井和生产井按一定的几何关系和密度均匀的布置在整个开发区上。
适应条件:油田面积大,构造不完整,断层分布复杂;油层分布不规则,延伸性差,多呈透镜体分布;油层渗透性差,流动系数低;适用于油田后期强化开采,以提高采收率;油层具备切割注水或其他注水方式,但要求达到更高的采油速度时,也考虑采用面积注水方式;面积注水方式对非均质油藏、油砂体几何形态不规则者尤其适宜。
点状注水:是指注水井零星的分布在开发区内,常作为其他注水方式的一种补充方式。
适应条件:岩性不均匀且不连通的油层。
8、面积注水的分类?各自的井网示意图、注采比?答:四点法:(1:2)。
五点法(1:1)七点法(2:1)反九点法(1:3)正对式直线排状注水(1:1)交错式直线排状注水(1:1)注采比(n-3)/2 9、井网密度定义?答:每口井所控制的面积(km2/口)10试井分析方法的分类?稳定试井定义?采油指数定义?答:试井分为稳定压力试井分析方法和不稳定压力试井分析方法。
稳定试井:即通过现场测试,获取油(气)井产量和压力数据,利用稳定渗流理论反过来分析、求取产能的一种方法。
采油指数:单位生产压差下的日产油量,J=Q/p11、不稳定试井定义?井底流动压力的基本公式?会应用P56答:不稳定试井:利用油(气)井以某产量生产或生产一段时间后关井所测得的井底压力随时间变化的资料,利用不稳定渗流理论反过来分析和推算地层好井筒参数的方法。
12油井压力恢复试井赫诺公式应用,精简公式的应用?P5813实测压力恢复曲线的分析及应用?P61答:分析:(1)“续流”的影响。
关井后仍有一部分液体从地层继续流入井底,使得井底的压力恢复速度小于理论速度,造成实测压力恢复曲线的初始段比理论段要滞后一段。
(2)除了“续流”这一因素外,油井的不完善性等也会使实测的井底压力恢复曲线的初始段发生变形。
不完善井的井底压力大于完善井,恢复速度不完善井大于完善井,不完善井发生在井底附近,影响初始段。
(3)边界影响,14油气水的静态分布?油层压力?P58答:原始地层压力:油藏在未开发之前,整个油藏处在平衡状态,这时油层中流体所承受的压力。
原始地层压力系数:为原始地层压力与其相当深度的净水住压力之比。
15油藏的驱动能量,驱动方式的定义?各驱动方式类型的特征?溶解气16可采储量定义、剩余可采储量、储采比?探明储量、控制储量、预测储量定义?答:可采储量是指在现有经济、技术条件下、从原始地质储量中预期能采出油气总量。
剩余可采储量是指已经投入开发的油田,在某一指定年份剩余的可采储量。
储采比是指开采到某年剩余可采储量与当年年产量之比。
探明储量石油气田勘探评价阶段完成后,活在开发过程中计算的储量。
控制储量是在圈闭预探获得工业油气流后,以建立探明储量为目的,在评价勘探过程中计算的储量。
预测储量综合分析有油气层存在,根据区域地质条件分析和类比,对可能存在的油气藏进行估算的储量。
17用容积法计算地质储量公式?流度定义?采油速度定义?P85答:流度是指石油在多孔介质中的流动能力。
采油速度是指年产油量站原始地质储量的百分数。
18物质平衡方法具有哪些特点?所需的基础资料有哪些?答:物质平衡方程式具有地下平衡,体积平衡,累计平衡三大特点。
所需静态方面的资料,动态方面的资料,流动的物性资料19推导封闭弹性驱动、弹性-局部水驱油藏的物质平衡方程式?20弹性产率定义?弹性采油量的公式?P102答:弹性产率相当于油层压力下降1mp,依靠地层和流体的弹性能从油层中排出的原有体积。
21边水水侵量的计算方法?定态水侵、准定态水侵定义?答:当油藏有充足的边水连续补给,或因采油速度不高而油区压降能先对稳定时,此时水侵速度与采出速度相等,这使得水侵称为定态水侵。
当油藏压力未达到稳定使得水侵称为准定态水侵。
22利用综合驱动物质平衡方程式推导出弹性-局部水驱、溶解气驱油藏的物质平衡方程式?23折算年产量定义?采油速度?采出程度?产量递减率?油田综合递减率、自然递减率定义、关系?综合含水率、注水利用率?答:折算年产量等于月实际产量除以该月的日历天数然后乘以365天,单位t\s。
实际采油速度:实际年常量与地质储量之比,用百分数表示。
折算采油速度:折算年产量与地质储量之比。
采出程度:油田开采到某一时刻的累计采油量与地质储量之比,用百分数表示。
产量递减率:指单位时间内的产量变化率,或单位时间内产量递减的百分数。
油田综合递减率:反映了油田老井在采取增产措施情况下的产量递减速度。
自然递减率:反映油田老井在为采取增产措施情况下的产量递减率。
油田综合递减率和自然递减率关系:由计算公式得知,计算自然递减率时减去了老井措施累计增产油量,这就是说,综合递减率与自然递减率之差表示挖掘生产潜力弥补上的那部分自然递减率;自然递减率与综合递减率之差越大,说明老井增产措施越多,挖掘效果越好;自然递减率越小,表示生产越主动。
自然递减率越大,表示稳产难度越大。
综合含水率:是指油田月产水量与月产液量的质量比值的百分数。
注水利用率:反映注水效果好坏的注水指标。
24油田产量变化的一般规律?产量递减百分数定义?与递减率的关系?答:变化规律分三个阶段:一是上升阶段,其长短取决于国民经济发展的要求、油田面积、储量大小以及产层埋藏深度等;二是高产稳产阶段,其长短取决于储层和流体的物性,油田开发方式和开采速度,以及强化开采和开发调整的效果等因素;三是递减阶段,这一阶段是油田开发的最长阶段,直至达到油田开发的经济合理界限而告终。
产量递减百分数(a):是油田下阶段的产量与上阶段的产量之比。
与递减率(D)的关系:a=1-D。
25常见的递减规律有哪些?各自的定义、直线关系?递减周期、半周期定义?判断递减类型的方法有哪些?答:指数递减规律:是指在开发过程中,单位时间内的产量变化率为一个常数。
直线关系:指数递减类型的产量与时间在半对数坐标上呈直线关系,累计产量与瞬时产量是直线关系;调和递减规律:是指在生产过程中,产量递减率不是一个常数,而是其递减率与递减的产量成正比,即递减率随产量的递减而减小。
直线关系:对于调和递减规律的产量与累计产量,在半对数坐标上成一直线关系,直线的斜率与初始的递减率成正比,与递减初始的产量成反比。
而产量的倒数与时间呈普通的直线关系。
双曲线递减规律:指的是产量随时间的变化关系符合解析几何中的双曲线函数。
递减周期:产量发生变化时油田产量正好变为初始产量Qi二等十分之一,时间T即是。
半周期:产量降为初始产量二等一半的时间。
递减类型的判断方法:图解法、试凑法、标准曲线拟合法等。
26产量的衰减规律、表达式?衰减曲线的校正方法?答:衰减规律:当油田产量变化与时间的关系可以用下式表示Q(t=b/t2)时的变化规律。
表达式Np(t)*t=Nor*t-b。
校正方法:在累计产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上取1和3两点,所对应的纵坐标是Np1、Np2,所对应的横坐标是t1、t3。
在曲线中间取一点2,使纵坐标满足Np2=0.5(Np2+Np2),根据所计算的Np2,在纵坐标上找出对应的时间t2这样可以计算出一个常数C=t2(t1+t3)-2t1t3/t1+t3-2t2. C为校正系数,确定C后以油田的累计产量Np与(t+C)的乘积为纵坐标,以(t+C)横坐标做曲线,可获得一条较好的直线即校正产量衰减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