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的哲学思想论文
试论孟子的性善论思想之核心
试论孟子的性善论思想之核心论文摘要作为中国传统儒学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孟子关于人性的思想极为深刻。
其性善论思想体系内在地涵括了两方面的内容:其一,从本体论的角度提出“性本善;其二,从修养论的角度提出“存其本心”、“求其放心”的向善之径。
本文旨在通过对孟子及其言论的分析,挖掘孟子的性善论思想体系的内涵以及它的内在逻辑结构,从而能使我们对孟子的性善论思想有更为深刻的认识。
论文关键词孟子人性性善论一、孟子时代关于人性的论辩孟子所处的时代,关于人性的善恶问题,不同的思想家们各执己见。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以下三种人性观:即告子主张人性无善无不善,荀子言性恶,孟子言性善。
(一)告子:人性无善无不善告子指出:“生之谓性”、“食色,性也”。
在他看来,人性,亦即人的自然生理本能或欲望,“饮食、男女皆性也”。
所以,在他那里,人之本性实质上无异于动物之性,因而人性也就不具备任何的道德属性,当然也就没有善与不善的区别。
(二)荀子:人性恶对于人的本性的善恶,荀子主张“人性恶”,他指出:“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
”在这里,他所谓的“性”是指人自然禀赋的性情,“伪”即人为的意思,也就是说在他看来人天然所禀赋的性情是恶的,至于后天的善言善行,是由于后天个人的努力、环境的熏陶、教育的感化而造就的。
(三)孟子:人性善关于什么是人性,孟子作出了异于前人的解释,他批驳了告子“生之谓性”的主张,认为人性异于兽之性,人性亦即人之为人的最根本的特性。
孟子认为饮食、男女等生理欲望,只是人的自然属性,是人与动物所共有的,并不是人的本质特性,仅凭这些并不能将人与动物区分开来。
只有人所具有的仁义礼智等道德观念,君臣父子等人际关系,及以心思维的能力,才可谓物类之分,才是人之为人的本质特性,亦即人的本性。
基于此,他指出人生而具有恻隐、羞恶、恭敬、是非之“四心”,这些道德情感与道德自觉并非外力强加的,而是人先天所禀赋的,从而赋予人性以“善”的道德属性,并进一步提出了人性本善的思想主张,这是他构建性善论体系的基础。
关于孟子的议论文800字5篇
关于孟子的议论文800字5篇关于孟子的议论文800字精选篇1生命是坎坷的,除非有了勇气;勇气是莽撞的,除非有了理性;理性是暂时的,除非有了信念;信念是可变的,除非有了信仰。
我们努力于物质遗存的碎片中,寻找和发现人类精神和智慧的交集。
信仰使我们能在变化多端的时代,以淡然自若的潇洒决胜于千里之外;以游刃有余的技能突出于茫茫人海;以泰然自若的倜傥抒写生命的美好;在时代的竞争中,成为坦然面对的真正英雄。
《孟子》所教给我的正是一种信仰,一种生生不息、独立自强的精神。
读《孟子》,读出的是“孔曰成仁,孟曰取义。
”“义”字贯穿了孟子的全部道德观,如果“仁”是爱人的话,那么“义”就是助人;如果“仁”是博爱的话,那么“义”就是广利;如果“仁”是尚慈的话,那么“义”就是豪举,在孟子的“义”里,凝聚着心中装有集体的高尚道德情操。
因此,在我心中,孟子不仅是战国时代的美男子,更是那个时代的精神化身!他爱憎分明、疾恶如仇、当仁不让、反对战争、蔑视强权,都源于他高尚的人格操守。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它教导我们要坚守做人起码的道德底线;“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它激励我们要培养坚贞不屈的大丈夫精神。
读《孟子》,读出的是“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这就告诉我们磨难是成功必经之路。
《孟子》告诉我们:苦难和挫折是人生的标杆,往往更能测出一个人生命的高度和深度;而瀑布的美丽之处,也并非上游河水的浩荡,而是水到断崖处,那奋不顾身的向前飞跃。
现代社会竞争激烈,不经历挫折、泥泞,不通过在困难中锻炼自我,又怎么到达成功彼岸的呢?“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
只有正确面对挫折,厚积薄发,才能拥抱成功,享受幸福读《孟子》一书,学孟子精神,就是要学习孟子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就是要学习孟子的“善养吾浩然之气”,就是要学习孟子的正义精神,只有这样,才能不断完善自我,提升自我,回报社会。
孔子孟子主要思想论文总结
孔子孟子主要思想论文总结孔子和孟子是中国古代思想家中最重要的两位代表人物,他们的主要思想对中国古代和现代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对孔子和孟子的主要思想进行总结,以便更好地理解他们的贡献。
孔子(公元前551年-公元前479年)是中国古代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被尊称为“至圣先师”。
他强调人的道德修养和个人自觉的重要性,认为只有通过个人的自觉努力,才能达到社会和谐与人际关系的和谐。
他提出了“仁”的概念,主张人们应该以仁爱之心对待他人,并把仁爱之心扩展到国家和世界。
孔子还强调了礼的重要性。
他认为,通过遵守仪式和礼仪,人们可以建立起和谐有序的社会。
他认为维护社会秩序的关键是每个人都要履行自己的责任和角色,并遵守约定俗成的礼节。
他提倡的道德品质包括忠诚、孝顺、正直和诚实等。
此外,孔子还注重教育。
他认为教育是改变人性的重要手段,可以提升人的品德和理解力。
他强调培养学生的判断力和批判性思维,使他们能够自主地思考和决策。
与孔子相比,孟子(公元前372年-公元前289年)更加注重社会问题和政治原则。
他认为天赋人权是所有人的共同财富,政府应该保护人民的权利和福祉。
他主张君主应该推行仁政,使人民得到公平待遇和保护,同时君主自己也要过正直和美德的生活。
孟子还提出了扩大仁爱的概念。
他认为仁爱包括对他人的关心和照顾,同时也包括对社会和世界的关注。
他主张人们应该互相帮助,共同发展,创造一个和谐的社会。
此外,孟子还强调了人性的本善。
他认为人性本来就具有善良的本能,只是受到外在环境的影响才会变得堕落。
他主张通过教育和道德修养,人们可以恢复和发展他们的善良本性。
总的来说,孔子和孟子的思想都注重个人道德修养和社会和谐。
然而,孔子更加强调个人的努力和自觉,而孟子更注重社会和政治的改革。
他们的思想对中国古代和现代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哲学优秀论文)孟子性善论浅析
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摘要性善论是孟子心性学的主要内容,也是孟子思想体系的核心部分,而性善论又是其道德修养思想(内圣方面)和仁政思想(外王方面)的理论依据。
所以厘清性善论的真正内涵,对进一步认识孟子心性学说有着至关重要的理论意义。
本论文从原著的细致解读入手,充分把握已有的研究成果,系统讨论了“性”义源流及“性”的涵义。
从“仁、义、礼、智”四端详析了性善论的基本内涵以及孟子与告子的系统论辩,最后落脚到性善论在内圣外王方面的发用。
全文分为序言、正文两大部分,其中正文分为以下三章:第一章,从性字本义考辨(甲骨文中的性原始)探寻性义源流,考查了《诗经》、《尚书》、《左传》、《国语》及《论语》中“性”的涵义。
第二章,剖析孟子哲学中“性”的涵义,从“仁、义、礼、智”的意蕴,详析性善论的基本内涵,引发孟子与告子的系统辩论。
第三章,从孟子的“尽心、知性、知天”,论述性善论在内圣外王两个方面的发用。
关键词:孟子;性;性善论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AbstractMencius’ theory of the original goodness of human nature is the most important part in his philosophical system, It’s the ground of his moral thought and political thought. So analyzing the meaning of Mencius’ theory of the human nature is very important for understanding his theory of mind &human nature.This thesis discusses the development of the meaning of human nature and the systematical debate between Mencius and Gaozi.It analyzes the fundamental meaning of Mencius’ theory of the human nature at the view of the “four beginning” of human heartedness, righteousness, propriety and wisdom, and then discusses its practical signification. The whole dissertation consisted of two parts: the preface and the text, and the main body is divided into three chapters:Chapter one, analyzes the development of the meaning of human nature based on its original meaning.Chapter two, analyzes Mencius’ theory of the human nature and his debate with Gaozi.Chapter three, analyzes the practical signification of Mencius’ theory of the human nature.Key words: Mencius; human nature; theory of the original goodness of human nature独创性声明本人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我个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
(中国哲学优秀论文)孟子的“大丈夫”思想及其核心概念
l
前言
袁同学
上海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孟子·公孙丑上》),作为宏大刚强、一往无前的人格气势,必须有个承载的 主体,即孔子所说的“志士仁人”,孟子所说的“大丈夫"。①
唐凯麟认为儒家的理想人格有君子、豪杰、圣贤三个不同的层次,他们都是 人生的范型,反映了儒家的道德追求,君子是“温、良、恭、俭、让’’的“文质 彬彬"的人格范型,是遵循礼,追求仁德的人,它具有克己复礼、恭敬谦让、诚 信和顺、仁为己任。豪杰是一种杰出的、俊伟的人格形象,是具有大智大勇的有 德之人。如果说君子集中反映了恭谦守礼的人格形象,那么,豪杰便表现出胆识 超人、直道而行的气概。孟子以推行王道于天下为己任,要求人们知义、求义、 履义他所设计的“大丈夫’’人格形象,就带有雄壮、伟岸的色彩。豪杰人格具有 义以为上、独立特行、刚毅浩然、自强任道的特点。圣人是儒家理想道德人格尽 善尽美的最高范型,是最完美的人格,是人生可能达到的最辉煌的境界。他具有 谐天至善、民胞物与、法天立道、继往开来的特点。@
concepts Chinese philosophy Jiang Bichun
Wu Jingdong
ABSTRACT
China is a country which values the ideal personality,Regardless of
taking the counter-view of philosophy and history study as the branch Chinese tradition theory culture,or inspects of the etiquette principles
孟子论文
人性之善也。春秋时期,孔子提出“性相近也,习相远也”的观点。于是,在先秦诸子和百家争鸣之中掀起了一股讨论人性问题的热潮。人性善恶问题是一个热点和重要内容,孔子并没有明确表态人性是善还是恶。孟子将孔子“性相近”的观点发展为性善论,奠定了其教育思想的理论基础。
他认为人的本性是善的。人生而就有“不学而能”的“良能”和“不虑而知”的“良知”,“孩提之童,无不知爱其亲者;及其长者,无不知敬其兄者。亲亲,仁也;敬长,义也;无他,达之天下也。”因此,他认为:“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这四种心,都是人天生所固有的,还给人的善本性,作了内涵上的规定,“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这里所谓的“四端”或者说“四德”即“仁义礼智”是人善性的集中体现”。在他看来,这种善性是人所固有的,并不是外界的赐予,“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扩而充之,人皆可为尧舜。虽然人人都有善端,“人性之善也”,但是如果不扩充它,那么这些端绪就会随时泯灭,“可使为不善也”。“求则得之,舍则失之。”并说明了扩充善性对社会的重要性,“苟能充之,足以保四海;苟不充之,不足以事父母。”孔子曾说:“生而知之者上也。”认为只有圣人才有“生知”。然而孟子则认为天下之人皆有“良知”,“舜,人也,我亦人也”,“何以异于人哉?尧舜与人同耳。”“圣人,与我同类者。”无论圣人、凡人,“口之于味也,有同耆焉;耳之于声也,有同听焉;目之于色也,有同美焉,至于心,独无所同然乎?心之所同然者何也?谓理也,义也。圣人先得我心之所同然耳。故理义之悦我心,犹刍豢之悦我口。”意思是说,“圣人之所以为圣人不过是把人所固有的善端加以扩充而已,如果凡人也能将固有的善端加以扩充,也可以成为圣人”。
中国哲学史小论文(精选五篇)
中国哲学史小论文(精选五篇)第一篇:中国哲学史小论文浅读孟子哲学思想混合1102仇昂1100000219作为儒家孔子之后的另一位闻名于世的思想大家,孟子的哲学方面的思想造诣至今仍然很值得我们学习,下面本文将从孟子的哲学思想介绍及其对当世人们的可借鉴之处进行阐述。
个人认为孟子的观点中包含了一定的唯心主义的成分。
孟子的天道认为:天是最高的、有意志的,人世间的朝代更替、君王易位,以及兴衰存亡、富贵穷达,均是由天命所定。
人对于天必须百依百顺,“顺天者昌,逆天者亡”,天意是不可抗拒的。
他站在唯物主义反映论的对立面,否认人的思想是社会存在的反映,认为人生下来就具有与生俱来的先天的善性的萌芽。
我认为孟子的思想是复杂的,其思想主要以唯物主义的成分居多:《孟子》书中所反映出来的关于认识论的见解,包含着许多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的。
我们在中学时期就学习过这段话“……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增)益其所不能……”(《告子》下)指出有许多知能必须经历困难,经过挫折、失败,不断取得教训,受到锻炼,然后才能得之。
客观世界有其自己的规律,是人所不能违反的。
我们可以发现孟子明确地看到,一切事物发展和变化有其自己的一定的进程。
他在书中讲了一个故事作为比喻:宁人有闵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芒芒然归,谓其人曰:“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其子趋而往视之,苗则槁矣。
天下之不助苗长者寡矣!以为无益而舍之者不耘苗者也。
助之长者揠苗者也,非徒无益,而又害之。
(《公孙丑》)上)认识世界是为了改造世界。
最重要的一环在于掌握客观规律。
孟子拿夏禹治水,根据水势就下、可导而不可遏的规律,来说明人认识世界、改造世界都须如此。
孟子继承和发展了肯定在进行教育时,必须采取因人而异的多种方法。
孔子教育方法中“因材施教”。
但是,对孔子的“因材施教”有了发展。
认为教育学生必须要有一定的标准,使学生有一个明确的奋斗目标。
孟子议论文[修改版]
第一篇:孟子议论文千年孟子心站在历史的浪潮中,以一颗虔诚的心,静听纵横千年的历史无声的翻涌、吞吐,感知迸发历史的源头。
在波涛汹涌的巨浪之巅,我望见了孟子儒雅别致的长袍与坚定不移的眼神。
驾着信念的扁舟,我冲波而上,舟楫横扫,穿越千年。
我听见了它心底的声音:“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好个不淫、不移、不屈,一种凌驾于万物之上的豪情、气节,充斥着我的灵魂微微颤动。
千年之后的我们为了富贵清廉荡然无存,为了摆脱贫贱不惜出卖良心,为了威武情愿丧失原则。
堂堂华夏子孙,尊严何在?贞洁何在?孟子用敏锐如利剑般的双眼洞察到千年后的人情世事,刻下了世人心中理应千秋万代相传的警言。
披波斩棘中,我闻到了来自远古的气息,是孟子身上一种沧桑、悲愤的味道,静听孟子,原来孟子也有不被世人理解所发出的愤世感慨。
他心怀“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的积极、超然的宝贵思想,历游齐、宋、滕、魏诸国,但却被冷落、耻笑甚至驱逐。
他的仁爱之心在强势、残暴的乱世成了诗人鄙夷之物、牺牲之品。
听着孟子这样的心声,我的心不禁痛楚起来。
千年巨变,人事皆非,而战争的硝烟还常常弥漫大地,人心的冷漠更加令人寒彻心田。
我们需要的是仁爱相传,人与人之间再多一份关爱,国与国之间在少一份争端。
孟子用四处奔走、疲倦却有力的双腿走出了一条千年不移的仁爱之路,踏平了世人心中高矮不齐的丑恶。
历史于不知尽头的根源发起,却能纵贯古今。
静听历史无声的翻涌、吞吐,感知孟子那千年不衰的心。
历史的浪潮不曾退去,这里不是末端,也不是尽头……论礼义昔仲尼学富五车,周游列国。
人美其游乎?人美其言。
“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忍也!”然八佾止于庭乎?然人皆耻于犯上乎?后,国衰。
卫灵公问陈于孔子。
孔子对日:“俎豆之事,则尝闻之矣;军旅之事,未之学也。
”卫灵公不悦,孔子遂行。
后,国衰。
齐景公问道,孔子对以君臣父子之序,景公弗以为然。
后,国衰。
孔子过境,民皆愤起而砍其所乘之树,趋之若鹜。
孟子的性善论
孟子的性善论:养气养德摘要:针对战国时期关于人性问题的诸多争论,孟子独辟蹊径,提出“性善”论的观点。
孟子认为人性本善,这种善是内在于人的自觉心的,是先天赋予的,是先验的。
“性善”即是实现价值之能力内在于性之实质中,孟子通过四端说,即“恻隐”、“羞恶”、“辞让”、“是非”来阐述仁、义、礼、智,从而进一步说明“性善”这一观点。
并由“性善”出发,提出养气、成德,提倡要注重人格修养。
关键词:性善;四端说;养气;成德一、前言战国时期,百家争鸣,杨朱的“为我论”和墨子的“兼爱论”大行于天下,儒学遭遇敌论之威胁。
因而孟子言仲尼之教,广为论辩,以折百家,保卫儒学。
而在百家争鸣之中,人性问题也成为争论的焦点之一。
孟子就此从“仁”出发,提出“性善”观点。
性善论的提出既有力驳斥了当时有关性善问题的其他观点,为儒学之振兴锦上添花,也对后世儒学传统,尤其是宋明理学产生重大影响。
随着儒家文化在中国古代社会主流文化地位的影响,儒家思想亦成为中国正统思想,一直延续至今。
在人性善这一哲学命题中,不同的哲人有不同的观点。
但无论人性善或恶,其归属点都在于使人变善。
人性本善,则保持善;人性若恶,则去恶从善。
尤其在道德危机层出不穷的当今社会,从善变得尤为重要。
人之本质为善,因而我们要保持这种本性,有本性出发去行善,用性善去规范自身行为。
当人人都保持性善,由性善行仁义时,就是世风日上,社会道德充分发挥其对社会的优越性,成为稳固社会之基石。
二、性善——价值意识内在于自觉心(一)所谓“性”,在孟子指自觉心之特性讲。
“性”字在古文中与“生”字为同一字,所以人们常常以为,所谓“性”即指生而具有。
告子即主张“生谓之性”。
《告子》上:告子曰:“生谓之性。
”孟子曰:“生谓之性,犹白之谓白与?”曰:“然。
”“白诩之白犹白雪之白,白雪之白犹白玉之白欤?”曰:“然。
”“然则犬之性犹牛之性,牛之性犹人之性与?”告子认为“生谓之性”,即天生的本来状态叫做“性”。
孟子性善论论文【孟子“仁政”思想】
孟子性善论论文【孟子“仁政”思想】摘要:孟子不仅继承并发展了孔子的“仁”学思想,还形成了以“民本”为核心的“仁政”思想。
孟子的“仁政”思想不管是对当时,还是对后世,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具有深刻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孟子;仁政; 思想中图分类号:G6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26X (2012)02-0000-01政治方面一、以民为本。
民本思想一共包含了三点:第一、民贵君轻。
“民为贵。
社稷次之;君为轻.是故得乎丘民而为天子,得乎天子为诸侯,得乎诸侯为大夫。
诸侯危社稷,则变置。
”《孟子。
尽心下》孟子看清楚了在社会的政治整体结构中,民众才是基础和前提条件,甚至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虽然在当时,君统治着民,“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但结果是民制约着君,君依存着民。
当君暴虐无道而不听劝谏,对人民和社会有害无利时,人民可以起来推翻他,另立新君。
对于当时君主残暴的统治时期,孟子就此社会问题提出“诸侯危社稷,则变置”;“君有大过则谏之,反复之而不听,则易位。
”这一思想在当时社会历史条件下具有明显的革命和进步意义,他看清了君与民的关系;君以民为本的社会道理。
第二、得民心者得天下。
孟子通过对前代的历史教训,认识到“民心”的重要性,孟子曰:“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
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
得其心有道,所欲与之聚之,所恶勿施尔也。
”《孟子?离娄上》孟子把能否得到民众拥戴视为能否得天下的根本所在,提出了得天下的真谛在于得民心。
人民才是国家存亡的关键,君主依存于人民;只有得到人民的真心拥戴方可为君主。
所以我们从中看到,要想得到天下,就必须得民众的支持,要得民众的支持,就必须要得民众的心,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得民心者得天下”。
孟子对民心的重要性有着十分透彻而清醒的认识,也进一步论证了“民贵君轻”的观点,人心不可违,得人心者昌,失人心者亡。
人心向背说明了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伟大作用。
第三、听民论。
孟子强烈主张依民意施政,作为君主要得到民众的支持和拥戴,就必须在行使权力时为百姓着想,只有君主通过善于倾听民众的意见和建议来统治国家,才能得到民众的支持和拥戴。
孟子教育实践论文
摘要:孟子作为中国古代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其教育思想具有深远的影响。
本文通过对孟子教育实践的分析,探讨其教育理念、教育方法和教育目标,并分析其在当代教育中的启示。
一、引言孟子,名轲,战国时期鲁国人,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
他的教育思想主张人性本善,强调教育的作用,提倡“仁爱”教育。
孟子的教育实践对我国古代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对当代教育也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二、孟子教育实践分析1. 教育理念(1)人性本善。
孟子认为,人性本善,人具有仁、义、礼、智、信等道德品质,只是由于后天的教育和环境的影响,才会使人的本性受到扭曲。
因此,教育的作用在于挖掘和培养人的本性,使之得到全面发展。
(2)教育为政之本。
孟子认为,教育是治理国家的基础,只有通过教育才能培养出德才兼备的人才,从而实现国家的繁荣昌盛。
(3)仁爱教育。
孟子主张教育要以仁爱为核心,强调教师要以爱心、耐心、细心对待学生,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
2. 教育方法(1)因材施教。
孟子认为,每个学生的性格、兴趣、能力都不同,教师应根据学生的特点,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
(2)启发式教学。
孟子主张教师应善于启发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探索,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3)注重实践。
孟子强调教育要与实践相结合,让学生在实践中锻炼自己的能力,培养良好的品德。
3. 教育目标(1)培养仁德之人。
孟子认为,教育的最终目标是培养具有仁、义、礼、智、信等道德品质的人才,使之成为对社会有贡献的人。
(2)实现个人价值。
孟子主张教育要帮助人们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追求道德的完善。
三、孟子教育实践的当代启示1. 重视人性本善,关注学生全面发展。
在当代教育中,教师应充分认识到人性本善,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
2. 加强仁爱教育,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
在新时代背景下,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将仁爱教育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全过程。
课题研究论文:浅论孟子与荀子的“人性论”哲学思想
143828 哲学其它论文浅论孟子与荀子的“人性论”哲学思想中图分类号:I10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117(20xx年而不朽,反而犹如九十点钟的太阳,焕发着具有浓郁时代气息的青春和活力。
使我们不得不被孔子这位伟大导师所折服,亦使我们不得不叹服这位导师思想的博大精深。
人性论是儒家自孔子以后分成的两派间一直争论不休的焦点,其一派是以孟子为代表的理想主义流派,另一派是以荀子为代表的现实主义流派。
一、孟子的“性善论”思想据《史记》记载,孟子(约公元前471年――前289年)出生于战国时代的邹国(今山东南部)。
他从孔子的孙子子思的学生学习儒家思想理论。
与弟子著有《孟子》一书。
孟子思想被认为和孔子思想最为接近,他的很多学说都是由孔子思想发展而来的。
三字经当中的第一句话“人之初,性本善”,就包括了孟子人性善论的核心思想。
在当时除他以外还有三种不同的理论:第一种观点认为:人性无所谓善恶;第二种观点认为:人性当中有善因,也有恶因。
第三种观点认为:有的人性善,有的人性恶。
孔子主张贯彻实践“仁、义”,然而对于何以施行却没有过多的提及。
孟子的“性善论”就是在回答这个问题的基础上逐渐发展而来的。
孟子是历史上第一个鲜明系统的提出人性善理论的人。
孟子认为人并不是为了什么才施行“仁、义”而是因为人性本善,只要顺其自然的发展下去,不受恶的东西所干扰,他就会自然而然的行“义”。
孟子在提出性善论的同时并不否认性也有恶的因素。
这点和前面的第二种观点类似,不同之处就在于孟子认为严格来讲那些恶的因素不能称之为人性。
所以清代学者陈澧这样说:“孟子所谓善者,谓人人之性皆有善,非谓人人之性皆纯善也”。
随后孟子又提出了其“德之四端”学说,他认为人的本性都有四善端,分别是“仁、义、礼、智”只要充分发展这四端就可以达到“圣”的境界。
二、荀子的“性恶论”思想在儒家中间,荀子思想与孟子思想是正好针锋相对的。
大体来讲我认为孟子可以代表儒家的左翼,而荀子则可以代表儒家的右翼。
孟子论文800字左右
孟子的民本思想民本思想为儒家学说的一大特色,也是中国古代思想史上最光辉的组成部分。
生活于王道既衰的晚周末世的孟子,面对时代提出的课题,以悲天悯人、淑身淑世的救世情怀和博大精深、睿智圆通的理性之思,上承上古社会的重民爱民思想及孔子的仁爱学说,下启宋明理学及明末清初的启蒙思想,在人类思想史上第一次开创了道德人本主义和道德理想主义学说体系,从而将儒家民本思想发挥到了极致。
孟子是战国中期著名的儒家大师,在先秦儒学和中国古代思想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他的思想通过多种渠道和方式影响、渗透于中华民族的政治、经济、哲学、伦理、心理、美学、民俗等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产生了陶冶情操、崇尚人格、尊老慈幼、安定家庭、协调社会、治国安邦、顺应自然、天人和谐等多种功能和影响,对中华民族丰富多彩、博大精深的古代文化和优良传统的形成,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在现代生活中,孟子思想仍具有一定的现代价值。
孟子说:“诸侯有三宝:土地、人民、政事。
”他已经认识到了,在国家的实际治理中,百姓是尤为重要的力量。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孟子认为,统治者要想恒久稳固,长治久安,首先要“得民心”,“合民意”,与民“同忧”“同乐”“同好”“同恶”,对于人民的需要要满足他们,给予他们充分的生产资料,使他们能够安居乐业。
可见孟子“民贵君轻”的含义是:民是社会和国家的根基,万万不可动摇。
对统治者而言,取得民众的拥护和支持才是最为重要的事情。
在孟子看来,每个人的生活经历和社会实践水平各不相同,因此,圣贤施教,当各因其材。
教育百姓的方法归纳为五种:“有如时雨化之者,有成德者,有达财者,有答问者,有私淑艾者。
此五者,君子之所教也。
”就是说道德教育中,有像及时的雨水一样滋润万物的,有成全品德的,有培养才能的,有解答疑惑的,还有以自己的善行来正己正人的,这五种便是君子教育的方法。
通过道德教育.孟子试图将道德规范根治于人民的内心之中。
这样,民心就会归服,人民就会认同并且自觉服从统治者的统治。
高三议论文800字:孟子的人生哲学
在孟⼦看来,要想成为圣⼈就必须“保养本⼼”、善养“浩然之⽓”。
孟⼦说这种“浩然之⽓”“⾄⼤⾄刚”,能够“塞于天地之间”,听起来似乎充满故弄⽞虚的神秘⾊彩,实则仍以保养本性和加强仁义道德修养为旨归。
纷繁世间,酒⾊财⽓,⼈⽣总是充满了欲望和诱惑,要想学做圣⼈就必须摆脱这些⼲扰。
孟⼦认为,⼈们的差别不在于富贵贫贱,⽽在于能否保持⾼尚的道德,即做“仁⼈”。
君⼦“以德服⼈”,“君⼦所以异于⼈者,以其存⼼也。
君⼦以仁存⼼,以礼存⼼”。
抵御外在物欲⼲扰,保养良好天性,既需要好的环境,更需要个⼈持之以恒的努⼒。
因此,孟⼦更强调个⼈的⽴志和坚持,强调君⼦必须“穷不失义,达不离道”。
孟⼦反对的是⼤家都将“仁义”抛诸脑后⽽把眼睛紧盯在“利”上,反对“见利忘义”和“后义⽽先利”。
他认为,如果⼈⼈都“怀利以相接”,“为⼈⾂者怀利以事其君,为⼈⼦者怀利以事其⽗,为⼈弟者怀利以事其兄”,那就会导致⼈们不顾廉耻、互相倾轧,天下⼤乱。
因此他提倡君⼦应该做到“仁民⽽爱物”,在鱼和熊掌“不可得兼”时,要舍利取义、“舍⽣取义”。
与⽼⼦的清净⽆为不同,孟⼦奉⾏积极⼊世的⼈⽣观,有⼀种“当今之世,舍我其谁”的轩昂霸⽓,这⽐孔⼦的“道不⾏,乘桴浮于海”的⽆可奈何更为坚毅和充满⽃争意志。
他相信即使暂时遇到挫折和困难,那不过是⼀些必经的考验,⼈要想成功,必须经风⾬、见世⾯。
孟⼦认为⼈只有在逆境中奋⽃,才能激发出强烈的进取精神。
在⾯对困境时,“君⼦不怨天,不尤⼈”,“⾃任以天下之重”,以实现⼈⽣价值。
孟⼦还提出了理想的⼈⽣典范——⼤丈夫⼈格。
在孟⼦看来,保持⾃我和完善⼈格才是理想的⼈格即所谓⼤丈夫:“居天下之⼴居,⽴天下之正位,⾏天下之⼤道”,“富贵不能*,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只有⼈格独⽴⾃主才能“⽆为其所不为”,才能“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
“仁⼈⽆敌于天下”,有了这样的修养和“浩然之⽓”,就能够⽆所畏惧。
试论孟子“性善论”的论文
试论孟子“性善论”的论文孟子是中国哲学史上第一个阐述“人性”问题的哲学家,他创立并完善了性善论思想体系。
“性善论“是孟子思想体系的核心,也是孟子仁政学说道德归宿和理论依据。
性善论强调了后天人的修养的必要性与可能性,它的思想对今天的人们仍然有着重要的意义。
目前我们关注孟子性善学说,研究其意义,是因为无论性善论还是性恶论都是抽象的人性论,都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一家之言,仅仅探究性善和性恶,不能说明任何问题,亦不能解决任何问题。
孟子性善论在对如何在现实生活中把人性向善的方面引导有着重要的作用,他强调道德修养的平等性、主动性和社会性。
他为了促进社会安定,人们生活和谐作了深刻而又有益的探讨,并提出了很多有价值的教化方法,在中国思想史上产生了重大及深远的影响。
这些探讨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今天仍然具有重大的积极意义。
应该指出,孟子性善思想对今天的我们的确有借鉴之处,但是我们应当看到,今天我们追求的“善”的精神层次要远高于孟子的“善”。
今天,我们对孟子性善思想的探究,其意义就在于对现代人的实践生活提供某种深刻、有益的启发,进而加强自身道德修养。
加强自身道德修养,培养高尚的情操。
即孟子认为的“浩然之气”这是人的本性向善的必然要求。
孟子高度评价了这种“浩然之气”,他说:“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
其为气也,配义与道;无是,馁也。
”可见,他对于至大至刚的浩然之气有着强烈的向往和追求,并推崇那种可以做到真正“不动心”的人。
当今人们物质生活水平已经达到相当高的程度,在创造物质财富的同时,应该有更高层次的“善”的追求,赋予“善”以更广的内涵和鲜明的时代特色,去努力打造真善美的统一。
人只要顺着善的要求去发展,就一定会成为善人,即“人皆可以为尧舜”。
孟子的“性善论”认为人的本性为善有利于鼓舞人们发挥主体能动性,自觉地接受教化与环境的培育与熏陶,提高人的道德境界,将社会道德作为人的行为的自觉规范。
论孟子的浩然之气(学士论文)
引言浩然之气出自《孟子.公孙丑上》篇,孟子讲到不动心的修养方法:吾知言,吾善养吾浩然之气。
做到两者,就能达到至高的道德修养。
何谓浩然之气?“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其为气也,配义与道,是集义所生者,非义袭而取之也。
行有不慊于心,则馁矣。
”1浩然之气是一种由道义之举日积月累而来的正义之气。
如果违背道义,则会损耗。
对于这种气,孟子反对人为地干预,要顺应内心去培养。
孟子主张人性本善,人皆具有四心:仁义之心,是非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人心本具仁义礼智,只有不违本心,除去蒙蔽,才能涵养浩然之气。
古往今来,诸多学者都曾致力于对孟子浩然之气的解读。
对于浩然之气内涵的不同见解,大体上可分为四类:一种观点认为,浩然之气是一种主观精神的修养,只要通过后天正义行为的不断积淀,就能形成充满正义的浩然之气;一种观点认为浩然之气是一种客观的物质状态,人的愚昧无知使其阻塞不通,只有摒除外欲污染,才能重新恢复浩然之气的本然状态;还有观点认为浩然之气属于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神秘主义范畴,它的产生及修养都不可捉摸。
最后一种观点认为,浩然之气本于化生宇宙万物的物质之气,此气先天地客观存在,与内心的道义原则不断作用,形成浩然之气。
人只有提升自我修养,存道义之心,行正义之举,才能达到物我一体,天人合一的境界。
本文站在最后一种观点的立场,试图深入分析孟子浩然之气的科学内涵,阐释浩然之气的修养方法即其现实意义。
对于浩然之气的修养,同样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从美的角度,看到的是一种充塞于天地之间的正义之气,阳刚敦厚的气质之美;从善的角度,看到的是主体的道义之心,人格修养;从文艺创作的角度,看到的是一种绝世独立,豪放洒脱的风格;从享受生活,乐天知命的角度看,看到的是一种与人为善的高尚情操。
本文力图从多个角度阐述孟子的浩然之气,以期能让读者陶冶情操,修身养性,愉悦生活,感受到一种天人合一,物我相融的魅力。
一、孟子浩然之气的来源孟子人性论修养的目标是要达到“不动心”。
孟子思想研究专题总结论文
孟子思想研究专题总结论文孟子(372-289 BC)是中国古代儒家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他的思想被誉为“孟子之学”。
通过对孟子思想的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把握中国古代的哲学和伦理观。
首先,孟子的思想以“仁”为核心,强调人性的善良和人的道德责任。
他认为人与生俱来就有一种善的本性,这种善的本性可以通过修养和培养而得以发挥。
对于孟子而言,修养自己的品德和人格是最重要的任务,只有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才能满足人与人之间的互动和社会的和谐。
其次,孟子思想强调政治和社会责任。
他主张统治者要以“仁政”来治理国家,通过为民众谋福利和保障社会公正来实现社会的和谐。
他提出“在讲究劳动的社会中,民众不再忍受他人的欺压;在不伤害他人的体面的社会中,民众不再忍受他人的拜托”。
这个观点强调了人民的权益和社会的稳定。
此外,孟子思想还关注个体人的自身修养和追求。
他强调每个人都应该追求自己的道德完善,并以此来提升自己的地位和地位。
孟子提出用自助、自尊、自贵来激励自己,同时反观自己的缺点和不足,通过不断的学习和修行来提升自己。
他比喻自己的治病过程为“拔节”,提出“谁能解而漆之,乃可以正吾身也”,意思是只有通过不断的自我检讨和改进才能正确认识自己。
总的来说,孟子思想主张人性的善良和人的自我完善。
他认为,通过修养和培养自己的品德和道德,人们可以实现自身的价值和幸福,并促进社会的和谐和稳定。
此外,他还强调了政治和社会责任,主张通过仁爱和公正来治理国家。
从孟子思想中,我们可以看到中国古代儒家学派对人类伦理和社会结构的深刻思考,对后世影响深远。
未来,我们应该继续深入研究和理解孟子思想,探索其在现代社会的新意义和应用价值。
在当今社会,人们的道德素养和社会责任感愈发重要,孟子思想对于引导人们的行为和价值观仍然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通过借鉴孟子思想,我们可以为构建和谐、和平的社会作出贡献。
孟子思想总结论文800字
孟子思想总结论文800字孟子(公元前372年-公元前289年)是中国战国时期的著名哲学家,也是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
孟子的思想与孔子的思想相近,但在某些方面有所不同,对后世的影响也非常深远。
本文将就孟子的思想进行总结,探讨其核心观点和对人类社会的贡献。
孟子的思想强调人性的善以及人的修养和教育对于塑造良好社会的重要性。
孟子认为,人与生俱来具有善良的本性。
他认为,人天生具有仁爱、公正和道德的品质,只是受到了外在环境的影响,才可能偏离道德的轨道。
因此,孟子强调,人应当通过修养和教育来弘扬和提升自己本性中的善良,从而达到成为圣人的目标。
在修养方面,孟子提出了“四端”(四个美德)的概念,分别是“仁”、“义”、“礼”和“智”。
他认为,仁爱是人类所共同具备的品质,就是对他人的关心和爱护;义是人们应当遵循的道德准则,是对正义和公平的追求;礼是人们在社会交往中应当遵循的规范,是对他人的尊重和礼貌;智是人们应当具备的智慧和思考能力,是为了正确判断和明辨是非。
在教育方面,孟子主张以教育人的心性为核心,培养人的品德和才能。
他将教育比喻为“耕作”,认为人的心性就像一块田地,如果适当的施肥、灌溉和耕作,就能使其蓬勃生长。
因此,孟子提出了“教育心性”的理念,主张通过教育培养人的仁爱、正义和智慧等美德,使其发挥出最大的潜能,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孟子的思想对于人类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有着深远的影响。
首先,他强调了人性的善良,倡导了人与人之间互相关心、互相保护的理念,为社会构建了和谐的关系。
其次,他强调了修养和教育对于人的成长的重要性,提出了教育的重要性和方法,为后世教育理论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此外,孟子的思想也对中国古代的政治思想和伦理道德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成为了中国古代社会稳定和道德伦理发展的重要支撑。
总之,孟子的思想强调了人性的善良以及修养和教育对于个人和社会的重要性。
他认为人们应当通过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来实现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孟子思想的议论文
孟子思想的议论文引言孟子(公元前372年-公元前289年),名轲,战国时期儒家学派的重要代表,被尊称为“二先生”之一(另一个是孔子)。
孟子的思想对于中国古代思想史具有重要影响。
本文将对孟子思想进行分析和辨析,旨在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和理解孟子思想的核心观点。
主体1. 人性本善孟子的思想核心观点之一是人性本善。
他认为,人天生具有良善的本性,类似于生物的本能。
他对人性的看法与其他诸子不同,其他诸子认为人性本恶,必须通过教育和修炼来纠正。
孟子则认为,人都有一种内在的良善天性,只要给予正确的教育和环境培养,就能使人们展现自己的良善本性,并实现自身的价值。
2. 致良知与教育孟子认为,人内心深处有一种致良知的本能,可以指导人们的行为和判断是非。
他主张通过教育来培养和引导这种致良知,使人们能够正确地认识和判断事物,从而做出符合良知的行为。
他强调教育的重要性,认为教育不仅是个人修养的重要手段,也是国家治理和社会发展的基石。
3. 仁义与治国理政孟子主张仁义,并将其作为治国理政的基本原则。
他认为,君子应当具备仁爱之心,以人为本,关注民生福祉,追求社会公平正义。
他强调君王应以仁义为中心,通过仁政来实现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他提出的“爱民之心,为民之政,虽大害不敢私废也”这一观点,凸显了治国理政的重要性。
4. 礼仪与自律孟子强调社会的秩序和道德规范,认为社会的稳定需要有一套明确的礼仪规范来约束人们的行为。
他主张人们应该按照规范去做事,要遵循礼仪,尊重他人,形成和谐的社会关系。
此外,他还强调个人的自律,认为一个人应该约束自己的欲望,保持内心的纯正和高尚。
5. 君臣关系与厚德载物孟子对于君臣关系也有自己独到的见解。
他认为,君臣关系应该是一种相互依存的关系,君主应当以身作则,做到以德治国,为民着想;臣民则应对君主忠诚,履行自己的职责。
他提倡“厚德载物”的原则,强调君主和臣民都应该具备高尚的品德和责任感,以实现国家的和谐和民众的福祉。
推恩足以保四海
推恩足以保四海论文_推恩足以保四海议论文_推恩足以保四海利弊孟子认为“推恩足以保四海,不推恩无以保妻子”在今天有何意义同意,现在人们都拥有一颗感恩的心,但我们始终是要心存仁爱,这样我们才可以在社会立足孟子劝说齐宣王发政施仁认为推恩足以保四海他对实现理想社会的什么?孟子劝说齐宣王“发政施仁”,认为“推恩足以保四海”,是其仁政思想的深刻体现。
孟子的眼光,立足于时代,洞察春秋;孟子的思考,穿越了千年,启发现世。
无论是当时还是当下,仁政思想都极具意义,但也兼有不足。
仁政思想是战国乱世的产物,也是孟子对时代的思考。
扩展资料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的争霸给人民带来了巨大痛苦。
孟子从历史经验总结出“暴其民甚,则以身弑国亡”的观点,提出了“以民为本”的仁政思想,他的“王如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税敛”的政治主张代表了人民的基本诉求,勾画了“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的美好蓝图,是孔子“天下大同”理想的延续。
作为有抱负的思想家,孟子力图以仁政创造一个理想社会来回应时代,他周游列国,游说君王,渴望让儒家的治国理念成为具体的国家政策,进行国家层面的政治实践,但在当时并未受到重用。
并且孟子的仁政思想有其历史局限性,其本质是为统治阶级服务的,他提出“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认为统治者的阶级地位不可撼动,而仁政思想是统治人民的方式,用以缓和阶级矛盾,巩固君主的政权,维护统治阶级的长远利益。
故推恩足以保四海,不推恩无以保妻子。
古之人所以大过人者,无他焉,善推其...所以,推广恩德足以安抚四海百姓,不推广恩德连妻子儿女都安抚不了。
古代圣人大大超过别人的原因,没别的,善于推广他们的好行为罢了。
故推恩足以保四海,不推恩无以保妻子什么意思这里主要是推恩政策,也就是给外人实惠。
而中间有待确认实际所需,并将其余数据,直接安排生产就行!孟子劝说齐宣王发政施仁认为推恩足以保四海他对实现理想社会的设想在今天...首先,什么是仁政?夫子、孟子之时的仁政就是复礼+教化,复礼的本质就是反对当时以及后面直到汉兴才被…孟子推恩足以保四海的观点正确吗?孟子劝说齐宣王“发政施仁”,认为“推恩足以保四海”,他对实现理想社会的设想,在今天看来有什么可借鉴…谈谈对孟子推恩足以保四海的观点的理解?孟子推恩足以保四海的观点是其仁政思想的深刻体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孟子的哲学思想论文
试论孟子的音乐教育思想
【摘要】孟子是儒家继孔子之后又一位重要的音乐教育思想家,他立足于“性善论”的基点,较之孔子更加强调人的道德自律性。
孟子以人的共同美感为音乐教育的心理基础,以“仁声”为“善教”的重要内容和手段,以“仁政”为理想社会。
文章拟从孟子“性善论”的哲学视域下,对其音乐教育思想管中窥豹。
【关键词】孟子音乐教育性善论仁政
音乐教育作为一种心灵教育,对人具有启美扬善的功用。
先秦的音乐教育是以“礼乐教育”为主体的综合素养教育,礼崩乐坏只是
形式上的冰散瓦解,其主体思想被孔子所传承,为孟荀所发展。
不过,荀子重外在之礼,孟子重内在之仁。
孟子以性善为人之本,以
仁为人之质,人们在欣赏音乐时的同美同乐为善教和仁政提供了共
同的心理基础。
因此,孟子认为音乐具有重要的教育和道德价值。
接下来,我们将以“性善论”为钥匙,启开孟子的思想大门,对其
音乐教育思想管中窥豹。
孟子和“性善论”
“孟轲,邹人也,受业子思之门人。
道既通,游事齐宣王,宣王不能用。
适梁,梁惠王不果所言,则见以为迂远而阔於事情。
当是
之时,秦用商君,富国强兵;楚、魏用吴起,战胜弱敌;齐威王、宣
王用孙子、田忌之徒,而诸侯东面朝齐。
天下方务於合从连衡,以
攻伐为贤,而孟轲乃述唐、虞、三代之德,是以所如者不合。
退而
与万章之徒序《诗》《书》,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
篇。
”(《史记·孟子荀卿列传》)由此我们可知孟子传习孔子及其
门人之业,他本人也自诩“乃所愿,则学孔子也”(《孟子·公孙丑上》)。
孟子接过孔子的基本观点,尤其是仁的思想,把“性相近也,习相远也”(《论语·阳货》)扩充为他的“性善论”。
孟子认为人性本善,“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
人无不善,水无不下。
”(《孟子·告子上》)但这里的善还不是理想的充实之善,而只是“善端”。
如果把心比作善的种子,那么所谓端,就是
善的萌芽。
孟子认为人的善有四端,并且它们不是抽象的存在,而
是在实际行为中可以观察到的,他说:“人皆有不忍人之心……所
以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今人乍见孺子将入於井,皆有怵惕恻隐
之心;非所以内交於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誉於乡党朋友也,非恶
其声而然也。
由是观之,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
恻隐之心,仁之端也;
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
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
”(《孟子·公孙丑上》)其中的“乍见”二字更加凸显了人的本质,“说明在一般情况下,心未受
到生理欲望的裹胁,而当体呈露,此乃心自身直接之呈露”。
①恻
隐之心,是对他人的不幸表现出来的同情心理,即所谓,仁爱精神,它是四端中最根本的;羞恶之心,是对不道德的行为的一种责任心,
即义;辞让之心,是一种人际交往能力,即礼;是非之心,是人们对
事物的判断能力,即智。
孟子没有把人的生理欲望看作人的本性,
而是把道德性的仁义礼智看作人本性所在,这也是人与动物的本质
区别。
既然人性之本为“善”,孟子何须再另行立文以阐明教养的重要性呢?这是因为他在肯定人性本善的同时,并没有全盘否定人的生理
欲望,孟子曰:“好色,人之所欲……富,人之所欲……贵,人之
所欲。
”(《孟子·万章上》),“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
”(《孟子·告子上》)人有这么多的生理欲望,在选择上会千
差万别,不同的行为导致不同的结果,可能为善也可能为恶,“求
则得之,舍则失之。
”(《孟子·尽心上》)所以就需修养,以保存
人之质,他说:“牛山之木尝美矣,以其郊於大国也,斧斤伐之,
可以为日夜所息,雨露之所润,非无萌蘖之生焉,牛羊又从而牧之,是以若彼濯濯也。
人见其濯濯也,以为未尝有材焉,此岂山之性也哉?虽存乎人者,岂无仁义之心哉?其所以放其良心者,亦犹斧斤之
於本也。
旦旦而伐之,可以为美乎?”(《孟子·告子上》)孟子以物
喻人,意在指明“故苟得其养,无物不长;苟失其养,无物不
消”(《孟子·告子上》)的道理。
只要能保其养,即使在环境的影
响下也不会沦为禽兽,“舜之居于深山之中,与木石居,与鹿豕游,其所以异于深山之野人者几希。
及其闻一善言,见一善行,若决江河,沛然莫之能御也。
”(《孟子·尽心上》)正因为人有仁义礼智
的善端,并且加以修养,才不会放任自流,任其所以。
孟子以性善作为人的共同心理基础,说明人人都有受教向善的可能性,他说:“故曰,口之於味也,有同耆焉;耳之於声也,有同听焉;目之於色也,有同美焉。
至於心,独无所同然乎?心之所同然者
何也?谓理也,义也。
圣人先得我心之所同然耳。
故理义之悦我心,
犹刍豢之悦我口。
”(《孟子·告子上》)这也成为他音乐教育的心
理基础。
由仁声到仁政
孟子根据“性善论”演绎出人们有着共同美感基础,“凡同类者,举相似也……圣人与我同类者……至于声,天下期于师旷,是天下
之耳相似也……耳之于声也,有同听焉。
”(《孟子·告子上》)所
以美的音乐不但可以对善音者起作用,对于普通人来说,同样可以“三月不知肉味”(《论语·述尔》)。
由于音乐具有以情感人的审
美教育作用,以仁义为本的音乐就可以起到“明人伦”教化作用,“仁之实,事亲是也;义之实,从兄是也;智之实,知斯二者弗去是也;礼之实,节文斯二者是也;乐之实,乐斯二者,乐则生矣;生则恶
可已也,恶可已,则不知足之蹈之,手之舞之”(《孟子·离娄上》)。
当受教者把外在伦理道德内化为内心的真实情感,再通过相
应的音乐体验,达到一种至美境界时,从而“不知足之蹈之,手之
舞之”。
“在这里,孟子将伦理道德完善与礼乐的实施尤其是乐的
情感体验结合在一起,从而将伦理道德的实现纳入乐教的轨道,寓
教于乐,寓理义于情感愉悦的体验中”。
②又因四端之心人皆有之,所以通过“仁声”的“善教”就可以推而广之,使音乐的道德教化
作用更具普遍意义。
孟子认为“仁声”比“仁言”更能感化人,他说“仁言不如仁声之入人深也,善政不如善教之得民也。
善政,民畏之;善教,民爱之。
善政得民财,善教得民心。
”(《孟子·尽心上》)孟子认为感性的
音乐比抽象的语言更具教育意义,因为理性的道德饰以感性的艺术
形式,才能转化为人的心理需求。
事物只有成为人的感性需求时,
才能被人们积极接受。
强制性的道德说教,在形式上可能会起到一
定的规范作用,但人们在心理层会形成一股抵抗力,因此道德教化
并不能实现其价值。
孟子的这一思想强调了教育方式的优质化,因
为教育方式同样也是接受方式,不能被积极接受的知识只能是妄论,这对现代教育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
孟子同孔子一样对音乐的内容有所界定,如孔子的“恶郑声之乱雅乐也!”(《论语·阳货》)“放郑声,远佞人,郑声淫,佞人
殆。
”(《论语·卫灵公》),孟子也持此说:“……孔子曰:‘恶
郑声,恐其乱乐也。
’……君子反经而已矣。
经正则庶民兴,庶民兴,斯无邪慝矣。
”(《孟子·尽心下》)尽管孟子要求的“仁声”
须突出道德内容,但从传统“礼乐教育”的综合素养来讲,他所主
张的正是“音乐教育中伦理的与审美的、感性的与理性的统一”。
③这一点也是符合音乐艺术的内在逻辑的,也是“仁声”、“善教”的理论根据。
“仁声”以真情感人,用“仁声”进行“善教”,从
而可以使人相亲相爱,并从而“得民心”。
即荀子所说的:“故乐
在宗庙之中,群臣上下同听之,则莫不和敬;闺门之内,父子兄弟同
听之,则莫不和亲;乡里族长之中,长少同听之,则莫不和
顺……”(《荀子·乐论》)通过“仁声”的情感把上下连接一通,
正是实行“仁政”的重要条件。
孟子重视“仁声”的教化作用,从而使“善教”凌驾于“善政”即所谓“仁政”之上。
这就点明了孟子的“文教”重于“政教”的
观点,也明确了“仁声”优于“仁言”的重要意义。
这是之前儒家“礼乐教育”思想中所没有的,可以说是对孔子以来儒家音乐教育
思想的发扬。
下一页分享更优秀的>>>孟子的哲学思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