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下学期金太阳特供卷高一期中考试语文(B)(解析版)

合集下载

2017-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一年级期中考试 参考答案及

2017-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一年级期中考试 参考答案及

2017-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一年级期中考试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一、语言基础(9分)1. 世纪金榜导学号97874022【解析】选B。

呕心沥血:形容费尽心血。

有天无日:①比喻暗无公理;②比喻肆无忌惮;③比喻无稽言行。

与“肆无忌惮”语意重复。

雕梁画栋:指房屋的华丽的彩绘装饰,常用来形容建筑物富丽堂皇。

不经之谈:荒诞的、没有根据的话。

敛声屏气:抑制语声和呼吸。

形容畏惧、小心的样子。

不合语境,句中没有畏惧之意。

坐而论道:原指坐着议论政事,后泛指空谈大道理。

含贬义。

2.课时提升作业三【解析】选C。

A项,句式杂糅,删去“的高度关注”或将“吸引”改为“引起”;B项,不合逻辑,删除“不再发生”之中的“不”;D项,搭配不当,可在第二个“患者”前加“加重了”。

3.课时提升作业十六【解析】选A。

B项,“家父”用于自称。

C项,“寄奉”谦敬不当。

D项,“贵校”称呼母校不当。

二、现代文阅读(33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 世纪金榜导学号978740844、【解析】选D。

本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

A项,无中生有。

说古体诗“在唐出现篇幅短小、格律严整、生命力更强的近体诗后,逐渐走向衰微”,于文无据。

B项,强加因果。

“古体诗的格律限制并不严格”与“形成了篇幅可长可短……”并无因果关系。

C项,偷换概念。

原文是“在音节上,唐代古诗受今体诗的影响”,这不等于说古体诗更似绝句律诗。

5、【解析】选C。

此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

C项,曲解原意。

原文在第二段,“在音节上,唐代古诗受今体诗的影响,或则吸取声律的和谐与对仗的工整”,这并不意味着唐人古诗“表现为声律和谐与对仗工整”。

6、【解析】选B。

本题考查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B项,分析不当。

说“本文引用……其作用是帮助读者准确把握不同时代古体诗形式和内容的异同”不恰当。

原文第三段有“我们看五七言的区分,虽只在每句相差两个字上,但造成的节奏感和韵调感却很不一样”之句,由此可见引用诗句是为了说明“节奏感和韵调感很不一样”,并不是为了说明“不同时代古体诗形式和内容的异同”。

2017—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高一语文试卷

2017—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高一语文试卷

2017—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高一语文参考答案一、语言文字运用(每题3分,共21分)1.D(A.残羹冷炙 B.泾.jīng 销声匿迹 C.鬈.quán)2. B(流传:指事迹、作品等传下来或传播开。

留传:指遗留下来传给后代。

妄自菲薄:形容过分看轻自己,自轻自贱。

妄自尊大:过高地看待自己。

形容狂妄自大,不把别人放眼里。

一是一,二是二:形容说话老老实实。

丁是丁,卯是卯:形容做事认真,毫不含糊。

)3.A(四句话整体上呈“总-分-总”结构,中间两句根据前后文脉和文意,应先说“简”,后说“繁”。

)4.B(A语序不当。

应为“运动、变化、发展”。

C搭配不当。

两面和一面不能呼应。

D成分残缺,缺少宾语中心词。

发挥……的作用)5.B(是因写此序之前,已经写过自序,故称此序为“指南录后序”。

)6.D(A悲:同情 B旌:表扬 C严:尊重)7.C(不是听从诸亮的建议,而是周瑜与黄盖共同定计)二、文言文阅读(20分)8.A(鼓:弹奏)9.C(A.距-拒庭-廷 B.详-佯倍-背 D.被-披共-供)10.B(A因:于是\通过 B乃: 才 C于: 在\被 D以:因为\凭借)11.D(③是括的行为。

⑤⑥均为悼襄王的行为)12.(1)括只会读他父亲留下的书籍,却不懂得灵活应变(随机应变)。

(4分。

“徒”1分,“书传”1分,“合变”1分,整体句意1分。

)(2)括替代廉颇后,就把规章制度全都改变了,又撤换并重新安排了军官。

(4分。

“既”1分,“约束”1分,“易置”1分,整体句意1分。

)三、古诗词鉴赏(11分)13.①描绘了一幅优美恬静、淳朴自然的山村春晚图。

(2分,意思对即可。

)②是从自然景色、田园风光、村人生活方面来写的。

(3分,意思对即可。

)14.①前两联表达了作者对山村景色的喜爱之情;②由前三联作者的喜爱和赞美联系到尾联的意思可以感受到作者对山村生活的羡慕和向往之情;③在尾联中,作者由感而发,也表达了羁旅和宦游生活的沧桑之感、惆怅之情。

【答案】2017-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一期中考试语文答案

【答案】2017-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一期中考试语文答案

2017-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一期中考试语文试题答案1.C(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

A.“必然要在横向借鉴与纵向继承中作出取舍。

”理解有误,原文内容为“作为繁荣文学的手段,在某一特定的时期内或强调横向借鉴,或注重纵向继承,或兼而有之,都是必要的。

”繁荣文学的手段有三种,可以兼而有之,并非一定要在借鉴与继承中作出非此即彼的取舍。

B.原文内容:“一味强调时代精神的“淡化”,鼓吹文学‘面向自我,背对现实’,与现实生活‘保持距离’;用现代主义文学模式来度量社会主义的文学,认为文学的崇高感和英雄主义已不复存在。

”强加因果,强调表现自我与否认文学的崇高感与英雄主义是并列关系,非因果关系。

D.原文内容“文学的纵向继承,使文学的视野扩大到了文学历史的深层结构里去,使文学在反映现实生活时有了更充分的历史纵深感。

”有了更充分的历史纵深感并不同于彻底解决难题,同时,缺乏历史纵深感是否为难题,于文无据。

)2.C(本题考查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

文章并未对新时期文学的本质作充分的论述。

)3.B(本题考查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根据原文论断,“借鉴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的技巧与手法”应得出“使我国文学传统表现手法有了很大的突破,为新内容的表现开拓了新的领域”,无法得出“开拓出我国文学内容新领域”的结论。

)4.BE(B“无师自通”缺少文本依据,“超越师傅”“最吃香”并不仅仅因为“雕刻技艺”。

E文章没有运用“悬念、伏笔”。

)(答对1项2分,共4分)5.①随着现代建筑技术的发展,“他”的传统木匠手艺渐渐失了用武之地;②“他”对木匠手艺的敬重和痴迷得不到人们的理解和尊重。

(每点2分,大意对即可。

共4分)6.①“活着的手艺”指木匠的手艺能够化腐朽为神奇,使死去的树木以另一种形式“活着”。

②世上的手艺都有着自己的尊严和生命,我们必须像敬重生命一样敬重“活着的手艺”。

③承载着传统文化的古老手艺不会因为时代的发展而失去生存的空间,它还会永远地“活着”。

2017-2018学年人教版高一语文下册期中考试试卷(含答案))

2017-2018学年人教版高一语文下册期中考试试卷(含答案))

2017-2018学年人教版高一语文下册期中考试试卷(含答案))2017-2018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考试高一年级语文试题本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第I卷(阅读题共70分)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中国的教育家缺什么最有价值的知识,到底是什么?一位学者谈了他的观点:“1884年,英国哲学家、教育家XXX写过一篇标题为《什么样的知识最有价值》,他认为‘最有价值的知识是科学’,其余的知识,如宗教的、俗的、文学的都在其次。

因为科学可以为人类解决遇到的所有难题。

他忘了更重要的一点:光有科学的知识和技能是远远不行的,在科学之上还有一个更重要的是伦理观、价值观。

”XXX我觉得,他这番话很有道理。

伦理观、价值观回答事物的价值问题,科学却只回答事物是什么的问题,由此看来,伦理观、价值观,比科学要重要得多。

我发现,许多研究教育的人,XXX,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有深刻缺陷,他们不相信神明,不关注灵魂,不重视人性,不敬畏良知,不理解美德、审美、情感这些精神事物的价值。

由于世界观人生观存在深刻缺陷,其思维的方式,必然是机械的,其判断是非的标准,必然是肤浅的,其得出的结论,不能不离题万里。

他们所拟定的教育方面文章、著作,不但对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没有帮助,反而把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引入歧途。

XXX在互联网上,一位博友说:“我看见过几次XXX讲到GDP的天下排位那种幸福。

”这位XXX,在中国,算是一位十分著名的教育家。

和这个时代的许多政客一样,这位姓XXX的教育家,心中也是只要物质财产的价值,十分看重经济建设方面的成就,把GDP的增加、物质财产的增加,我们社会在其它方面存在的深刻问题,是他所没有看到,或者是他所不肯正视的:如山清水秀的生态环境被破损得满目疮痍,南北极分化严重、基尼系数超过国际警戒线,贪污腐败众多成灾,道德民风下滑、人们变得鲜廉寡耻、缺乏爱心。

养尊处优的位置,使他对这个社会中基层民众糊口的费力,缺乏感受。

【最新】2017-2018学年度人教版高一语文第二学期期中测试卷及答

【最新】2017-2018学年度人教版高一语文第二学期期中测试卷及答

高一级语文试题考生注意:1.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

2.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

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第Ⅰ卷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在大自然中,悦耳动听的鸟鸣声给人们带来无限的愉悦。

每一类鸟的鸣声都不尽相同。

乌鸦呱呱叫,山雀的鸣声如嘹亮的哨响,隐夜鸫的叫声则似长笛声般悠扬。

那么在复杂的背景噪声下,如何识别鸟鸣声?是否存在可以识别每一类鸟鸣的应用程序?针对上述问题,英国牛津大学的蒂莫·帕帕多普洛斯和他的同事,提出了一种能够识别各类鸟叫声的鸟鸣识别算法。

一般情况下,自然资源保护论者需要通过定期的徒步旅行或者直升机旅行的方式,对生存在特定区域内的鸟类数目进行统计和总结。

然而,如果通过音频录制鸟鸣,再将音频转化为物种计数,采用此方法代替旅行统计方式,将使得鸟类追踪的研究变得轻而易举,为研究鸟类种群数目是否下降或者鸟类的迁徙模式是否改变等,带来很大便利。

英国伦敦大学玛丽女王学院的丹·斯托博士称:“鸟鸣极其复杂,这些最简单的声音通常难以分辨,因为它们听起来如此相似。

”毕竟我们无法听清远处的,特别是在嘈杂环境中的鸟叫声。

牛津大学的研究团队在亚洲和欧洲共收录了15种不同鸟类的鸣叫声,包括新疆歌鸲、大山雀、画眉等。

他们收录的鸟鸣声中混杂了不同的音频环境,如市区公园中较为平缓的背景噪声或者露天市场中密集人群的喧嚣声。

如此多样化的混合声音,用于机器学习算法的训练过程,通过训练后的机器来选择包含鸟鸣声的音频段。

尽管鸟鸣声与部分噪声频率相近,影响算法的准确性,但这些学习算法仍能成功地从噪声中区分出鸟鸣声。

目前国内福州大学的研究团队,对于低信噪比鸟鸣识别的算法是将声音信号转化为图像,对图像进行处理得到一串被称作特征值的数字,并用这串数字代替声音进行识别。

高一级语文试题考生注意:1.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

高一语文2017-2018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质量检测试题及答案

高一语文2017-2018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质量检测试题及答案

2017-2018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质量检测高一语文试卷满分:150分时间:150分钟注意事项:1.答题前请在答题卡上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第Ⅰ卷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美好的事物人人向往,若是缺少发现的眼睛,它也容易被遮蔽。

上海市某儿童画展,一位小朋友的作品上有一个洞,评审们好奇地问,这是不是一幅破损的作品。

小朋友说: “这是进入世外桃源的入口”。

孩子的答案,耐人寻味。

如何擦亮发现美的眼睛,是一个需要全社会去思考的问题。

众所周知,美是有力量的,没有美育的教育也是不完整的教育。

几千年前,孔子就提出“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强调审美教育对于人格培养的作用。

蔡元培先生曾大声疾呼:“美育是最重要、最基础的人生观教育”。

乔布斯也曾直言,苹果与其他计算机公司最大的区别,在于追求科技的同时,始终保持对于艺术和美的追求。

然而,如何在国民教育体系中赋予美育应有的位置,以更有力的抓手、更具体的评价机制,去培养和提升每一个公民的审美能力,却长期缺少行之有效的方法。

这或许是因为,社会上并没有形成对审美能力的饥渴感。

在人生每一个有趣的方面,都有美感的存在。

美术馆内,许多人驻足于一幅名画前,凝神欣赏;音乐厅内,观众为一首乐曲微笑、颔首、动心;街头驻足,白发苍苍的老人,衣着得体、妆容精致地在你身边神采奕奕地走过,这些都是美的窗口。

可是,肯定也有不少人认为,美既不能充饥,也不能养家糊口,不懂审美也没什么大不了。

只是,在物质供应日益丰沛、精神问题愈显突出的现代社会,审美能力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甚至是不可替代的作用。

对个人来说,它关系到感受生活的能力。

我们每个人身处相同的世界,但是对于美的理解不同,打量世界的视角不同,感受到的幸福程度也就不同。

难怪有人说,“从我们心中夺走对美的爱,也就夺走了生活的全部魅力”。

对社会而言,审美能力也是培育历史文化意识的重要基础。

2017-2018下学期金太阳特供卷高一期中考试语文(A)(解析版)

2017-2018下学期金太阳特供卷高一期中考试语文(A)(解析版)

2017-2018下学期金太阳特供卷高一期中考试语文(A )(解析版)第I 卷 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2017-2018学年四川省双流中学高一3月月考)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①完整人格是对教育目标或理想人格的追求,为历代教育家所津津乐道。

完整人格的教育在古代教育家那里有着不同的表述,如孔子的“成人”,朱熹的“全人”。

从内涵来看,古代教育家论述的君子、大丈夫、鸿儒、圣贤等人格理想,也不同程度地体现了完整人格的教育追求。

②孔子最早阐述了完整《论语·宪问》记述:“子路问成人。

子曰:‘若臧武仲之知,公绰之不欲,卞庄子之勇,冉求之艺,文之以礼乐,亦可以为成人矣。

’”其中提到的臧武仲为人多智,公绰为人廉静寡欲,卞庄子有勇力,冉求多才多艺。

此处所谓“成人”,是指一个完整的人。

孔子认为一个完整的人应当是将诸多人的优秀品质集于一身的人,这些品质包括了智慧、廉静、勇敢、才艺以及礼乐文采等。

孔子所谓“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 也表达了类似的意思。

对孔子所说的“成人”,朱熹的理解是:“成人,犹言全人。

”他认为,人们都应当努力兼有智、廉、勇、艺等“材全德备”品质。

③在孔子眼里的完整人格还包含着一个重要要求。

他在《论语·为政》中说道:“君子不器。

”他表达了一个重要思想:君子不能成为只是具备某一方面本领的人。

④追求完整人格的教育,不只是儒家学者如此,其他学派的学者也有类似思想,只是对什么是完整人格的理解有所不同。

像墨家对“兼士”人格的设想:“博乎道术”“辩乎言谈”“厚乎德行”,不仅十分强调掌握众技之长,却又不以此为满足,同时还十分强调与社会人伦实践有关的素养,如擅长思维与论辩、具备优厚的德行等。

再如道家,老子的理想人格是人如同婴儿般无知无欲的状态,他把每一点社会对人的影响都视为对人性的毁坏,希望回归浑然无邪的自然状态。

虽然道家崇尚个人主义,推托社会责任,但其理想人格显然不是某种功用型的“器”,而是得“道”者,也是一种完整的人格。

2017年_2018年下高中一年级期中语文试题

2017年_2018年下高中一年级期中语文试题

2017-2018学年第二学期高一年级语文学科期中试卷本试题共6页,六大题,22小题。

全卷满分150分。

考试用时150分钟。

★祝考试顺利★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准考证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

2、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上交并妥善管理好自己的试卷。

第Ⅰ卷阅读题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中国人和阿拉伯人远航的局限性中古时期,中国人和阿拉伯人的远洋航行技术处于世界的领先水平,他们开辟了从东亚到印度洋和东非之间的各条航线,包括从好望角到印度的航线。

15世纪的中国,无论是经济、政治,还是军事实力,都是当时世界上比较强大的国家,郑和船队就已具备了环球航行的能力,但郑和下西洋后,中国的远洋航行却偃旗息鼓了,阿拉伯人的远航也仅在印度洋海域,至多到中国而已。

首先,明成祖命郑和下西洋政治上的动因是主要的。

这是因为在仍以自然经济立国的中国,没有对海外商品市场的需求。

中国历代的封建王朝统治者都以天朝上国自居,把邻国视为番夷,对邻国主张宣化、怀柔政策,通过“贡赠”或“厚往而薄来”的形式,笼络邻国,建立起封建宗主国和臣属国的关系,只要邻国番邦岁岁来朝,歌功颂德,就满足了。

其贸易交往实质上是以经济赠予为手段,达到邻国在政治上拥护自己的目的。

如1411年马六甲国王拜里迷苏刺率540余人的庞大使团访问中国,明成祖按王礼接待,他们住在中国的开支不算,告别时,还赠送礼物和金银。

因此,郑和下西洋期间,主要是宣诏封王授印,调解邻国间的纠纷,立碑颂德,送迎使节等,以天朝上国的姿态吸引亚非国家向中国示好。

需要指出的是,明朝基于政治上的考虑,降低来自东南沿海的海盗、倭寇等政治势力的威胁,一方面对海外奉行开放政策,另一方面却对本国商人出海采取封禁政策,毁灭性地打击了正在兴旺发展的民间海上商业力量,严重影响了中国航海在海外的开拓。

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

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

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题语文试卷时间:150分钟分值:150 分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

第Ⅰ卷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先秦儒家已形成比较立体、丰富的生态伦理思想。

这种思想首先体现为“乐”。

孔子非常擅长在观察自然现象时对自身社会经验进行审视和升华,自然之道和其处世之道在某个合适的时间节点产生共鸣,从而引发孔子深层的思考,其生态情怀也在类似的体悟中逐渐浓厚。

认知自然、体验自然、进而体悟人生哲理,让孔子得出“知者乐水,仁者乐山”这样的结论。

由“乐”而生“畏”。

孔子说:“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

天何言哉!”在孔子看来,四季的轮回、万物的生长都有其运行轨迹和规律,这种力量非人力所能干涉,孔子对自然的敬畏之情也在这种感慨中毕现。

荀子则认为:“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既然这种“常”的力量如此强大,非人力所能改变,聪明的做法就是顺应这种力量并对之合理利用,即荀子所讲的“制天命而用之”。

那么,该如何“制”呢?荀子较为强调见微知著、因循借力、顺时守天、因地制宜。

这种总结比起孔子体验式思维多了些理性,已试图对联系自然与人类社会的“道”进行理性阐释和总结。

在此基础上,“推人及物”的思想就产生了。

“人皆有不忍人之心”是孟子生态道德的基础,“不忍心”推广于自然万物就成了推人及物的生态道德。

如果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故推恩足以保四海,不推恩无以保妻子”是简单适用于人类社会的推恩思维,是简单的换位思考、推己及人,那么,孟子的“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则已拓展为推人及物了。

荀子也说:“物也者,大共名也……推而别之,别则有别,至于无别然后至。

”他认为自然万物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有共性,有同质性;同时,根据某种特质,又可在共性的基础上区分差异,剥离出异质性。

这种异质性基础上的同质性是推人及物的逻辑基石。

2017-2018学年度高一期中考试答案语文

2017-2018学年度高一期中考试答案语文

高一语文期中考试答案1. C.解析:A选项,长歌当(dàng)哭:用写文章来代替哭泣,力能扛(gāng)鼎:双手能举起一样沉重的东西,形容力气大,也用来比喻笔力雄健。

汗流浃(jiā)背:形容非常恐惧或惭愧。

现也形容流汗很多,衣服都湿透了。

"汗流浃背"常误写为"汗流夹背"。

B选项,振聋发聩:用语言文字唤醒糊涂麻木的。

D选项,叱咤(zhà)风云:叱咤,怒喝声。

意为一声呼喊、怒喝,可以使风云翻腾起来,借以形容威力极大,多用于形容有重大影响力的人物;剑拔弩张:形容书法笔力遒劲。

也比喻对方摆开了阵势,形势紧张,一触即发。

殒身不恤:牺牲生命也在所不惜。

2. C.解析:A选项,炙:烤,烧。

手一接触就感觉到热得烫人。

比喻气焰盛,权势大。

用于有权势的人,含贬义。

B选项,"莘莘学子"是指众多学生,例句中虽有"学子"条件,却不具备"莘莘"(众多)条件,所不符合语境。

C:鸿,巨、大;篇,篇章;制,写作、作品。

意为规模宏大的长篇或大部头的著作。

D忍俊不禁是“忍不住笑”的意思,而句中“扑哧一声笑起来”与“忍俊”的意思一样,因而造成重复。

删去“扑哧一声笑起来”,句子才简明。

3. A.解析:B项,主宾搭配不当。

“仙岛湖”不是“时候”。

可改为“仙岛湖的夏天,是人们避暑纳凉、读书学习的好时候。

”C项,语序不当,应该是“要求每名学生三个月内完成20个小时的义工服务”。

D项,表意不明。

学生会的规定是告诉比赛日期还是不告诉比赛日期。

4. A解析:本题所选文字是谈读书多与少的关系,中心意思是说读书少而精远运胜过多而不求甚解。

抓住这一点就容易选出答案了。

5.D解析:D项数意为屡次,被意为受;A项器意正确,购意为重金征求;B项全对;C项踣意正确,谢意为道歉。

6.CC项均为转折连词却,然而;A项前之意为助词的,后之意为主谓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B项前以意为连词来,后以意为介词把;D项前于意为介词在,后于意为介词对7.D8.BA原文并未提及丘处机是否大师兄,事实上大师兄是马钰,丘处机排行第四。

2017-2018下学期高一期中考试语文答案

2017-2018下学期高一期中考试语文答案

高一期中考试语文参考答案1.答案:D 【解析】由前后文“唯号称‘大家’的,得体兼风雅,追攀李杜,蔚为一代的‘新声’。

换句话说,就是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互相结合,相得益彰”可知,D 项最准确。

2.答案: B 【解析】根据文章最后一段, B 项属强加因果。

3.答案:C 【解析】C 项表述过于绝对。

原文为“他们有时用一种清新刚健的调子,歌唱那统一繁荣、乐观向上的时代;有时又以诗人特有的敏锐,带着沉郁顿挫的感情,描述着盛极而衰的苦难,并对苦难中的生灵寄予深切的同情”。

4.答案:C 【解析】A项,“这说明他们现在的生活环境不稳定、不正常”对文章的理解有偏差。

这里是“我”努力想减少离婚带给孩子们的影响,并不代表目前生活不稳定、不正常。

B 项,“这说明两个孩子是非常不听话的”,属于无中生有。

D项,“意在启示我们应珍惜幸福的生活”对小说主旨理解有误,小说讲述了一位单身父亲因年幼的儿子理解自己而感到欣慰的故事,启示我们关爱亲人。

5.小说开篇以孤灯和清冷的光烘托家中冷清的氛围(2分),衬托出“我”被生活折磨得焦头烂额的痛苦心境(2分),并且引出下文对“我”的生活的具体描绘(1分)。

【解析】本题考查环境描写的作用。

文章开篇描写孤灯及清冷的光,以此烘托出此时家中的气氛。

又根据下文的记叙可知,这样的环境描写也正反映“我”内心的情感。

从结构上看,又有引起下文的作用。

6.“我”是一个离过婚的、需要抚养两个孩子的单身父亲。

①有责任心,能够尽心尽力去抚养照顾孩子;②深爱孩子,尽力给孩子营造稳定、正常的生活环境;③坚强,一个人扛起生活的重担;④也有脆弱的时候,一个人会偷偷流泪。

(每小点2分,答对3点给满分)【解析】本题考查欣赏作品形象的能力。

人物形象的特点主要是通过文章中对人物的记叙、描写体现出来的。

可以先概括出其身份特征,然后再结合他的表现,把其性格特点逐一概括出来,如他的责任心,他爱孩子,他的坚强等。

7. 答案:D 【解析】 A.更;B.乐师;C.竟,竟然;D.疑惑|糊涂。

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三2017-2018学年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解析

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三2017-2018学年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解析

高一语文2017-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试卷一、语言知识运用1. 在下列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大多数人的中,真与美并不是一回事,尤其是文艺复兴以后,美成为人文素养中的主要,真与美就了。

这并不是说真与美是对立的,而是把美的价值提高,达到与真的程度。

A. 观点内含劳燕分飞同日而语B. 观念涵义天南海北平分秋色C. 心目内涵分道扬镳分庭抗礼D. 理念涵养南辕北辙相提并论【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题干要求选出“在下列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这是考查近义词语和成语的辨析。

“观点”,观察事物时所处的立场或出发点;“观念”,客观事物在人脑里留下的概括形象;“心目”,想法和看法;“理念”,理性概念。

第一处,从后面来看,这是说在大多数人的想法中“真与美并不是一回事”,应使用“心目”。

“内含”,内心所具有的,内部包含的,多为动词;“涵义”,词句等所包含的意义;“内涵”,是一个名词,使用时多用来说明文章或者艺术品富含的哲理;“涵养”,滋润养育,培养,大多指在修身养性方面而言,也指道德、学问等方面的修养。

第二处,是说“美”成为人文素养中的哲理,应使用名词,使用“内涵”。

“劳燕分飞”,比喻夫妻、情侣别离;“天南海北”,形容距离遥远的不同地区,亦形容(谈话)漫无边际;“分道扬镳”,分路而行,比喻目标不同,各走各的路或各干各的事;“南辕北辙”,比喻行动和目的正好相反。

第三处,是说“美”和“真”分路而行,应使用“分道扬镳”。

“同日而语”,指同一事物在不同时间相比较,多用于否定句;“平分秋色”,比喻双方各得一半,不分上下;“分庭抗礼”,比喻平起平坐,彼此对等的关系;“相提并论”,把不同的人或不同的事放在一起谈论或看待。

第四处,说的是把美的价值提高,让“美”与“真”关系对等,应使用“分庭抗礼”。

点睛:对于词语题,第一要辨析词义,包括词语的语义侧重点、词语的词义轻重、词义范围的大小等。

第二,辨析感情。

2017-2018下学期金太阳特供卷高一期中考试英语(B)(解析版)

2017-2018下学期金太阳特供卷高一期中考试英语(B)(解析版)

2017-2018下学期金太阳特供卷高一期中考试英语(B)(解析版)第Ⅰ卷第一部分听力(共两节,满分30 分)(略)第二部分阅读理解(共两节,满分40分)第一节(共15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30分)阅读下列短文,从每题所给的四个选项(A、B、C和D)中选出最佳选项,并在答题卡上将该项涂黑。

A(河北省正定一中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试题)Shopping is one of the best ways to relax after a stressful week. Nothing is more satisfying than finding a perfect item -- and when I’ m bored with shopping for clothes I move on to make-up and shoes. I never shop in sales -- the reason the items haven’ t sold at full price is usually because they are badly made or horrible colours.--BlancaI hate shopping and it bores me enormously. I really cannot understand such a useless and expensive habit. I only shop for clothes when I can’ t get out of it and when I do, I make sure I buy good quality and as much as I can afford, to put off having to go again for as long as possible.I have friends who will spend a Whole day going from shop to shop trying on lots of different clothes and not buying anything. That’s really stupid.--PamI can’ t see the point in spending a lot of money on clothes, when they are so much cheaper abroad. I do most of my shopping when I go on holiday, and get great clothes for half the price. I love finding bargains! I also buy a lot in sales. The clothes may be out of fashion a bit, but they’ re good quality, and if you wait long enough, they come back into fashion!--MeghanI personally still spend half of my wage on clothes. I usually only ever wear something three times before I throw it in the back of my wardrobe (衣橱). I never wear a party dress more than once. If I lost my job and couldn’t afford to buy lots of clothes, I would never be able to go out of the house again.--Shelly21. What does Pam focus on when shopping for clothes?A. Price.B. Brand.C. Pattern.D. Quality.【答案】D【解析】细节理解题。

2017-2018下学期金太阳特供卷高一期中考试语文(B)(解析版)

2017-2018下学期金太阳特供卷高一期中考试语文(B)(解析版)

2017-2018下学期⾦太阳特供卷⾼⼀期中考试语⽂(B)(解析版)2017-2018下学期⾦太阳特供卷⾼⼀期中考试语⽂(B)(解析版)第I卷阅读题⼀、(2017-2018学年四川省南充市⾼⼀上学期期末考试)现代⽂阅读(35分)(⼀)论述类⽂本阅读(本题共3⼩题,9分)阅读下⾯的⽂字,完成1-3题。

司马迁作《史记》,完成于汉武帝末年。

班固作《汉书》,书未成⽽作者因与外戚窦宪的关系,死于狱中,事在汉和帝永元四年(公元92年)。

⼀属西汉,⼀属东汉,相去公元元年各约90年。

今⽇看来,这两部书好像联袂⽽出。

其实它们间隔了⼤约180年,等于我们现在距离清嘉庆朝的时间。

《史记》为私⼈著作,《汉书》则经皇帝看过,有国史的⾊彩。

司马迁⾃称“成⼀家之⾔”和“藏之名⼭”,已和班固作书的宗旨不同。

况且《史记》是通史,《汉书》是断代史。

两位史家的个性癖好不同,这也使他们在取材⾏⽂之间,有相当的出⼊。

在公元前90年和公元90年,中国的史家和思想家所处的社会环境已有⼤幅度的变化。

其中⼀个关键在于,汉武帝⽤董仲舒之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我们在这⾥要特别指出的是,董仲舒之尊儒,并不是以尊儒为⽬的,⽽是为了树⽴⼀种统⼀帝国的正统思想。

他坦⽩地承认提倡学术,旨在⽀持当时政权。

武帝之置五经博⼠、⽴学校之官、策贤良,都从此宗旨着眼,从此中国庞⼤的⽂官集团有了他们施政的正统逻辑。

司马迁和董仲舒同时代,他读书不受这种政策的影响。

⽽到了班固⽣活的年代,“正规的”儒家思想已有⼀百多年的基础。

司马迁和班固⼀样,⾃称是周公和孔⼦的信徒。

可是今⽇我们⼀打开《史记》,随意翻阅三五处,即可以体会到作者带着⼀种浪漫主义和个⼈主义的作风,爽快淋漓,不拘形迹,⽆腐儒⽓息。

他⾃称“少负不羁之才,长⽆乡曲之誉”,应当是⼀种真实的写照。

他所崇奉的“⼠为知⼰⽤,⼥为悦⼰容”也可以说是源于儒家道德,可是这⽴场就已经和经过正统限制的所谓儒家不同了。

《史记》⾥写荆轲和⾼渐离饮酒击筑,⼜歌⼜泣,旁若⽆⼈,已近于董仲舒所说的“邪辟”。

2017—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语文答案

2017—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语文答案

2017---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高一语文考试答案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1.(3分)C(原文为“······在专家学者看来比较肤浅,甚至不合理、有问题”)2.(3分)A(B.原文为“快速获取最新信息、轻松解读深度信息”。

C. “监测环境、监督政府、传承文化、维护社会秩序等”不是媒体的职能。

D. “不再购买和接触该媒体”,是受众对该媒体“经济处罚”的具体表现。

)3.(3分)D(A.受众“改变”的是自己的生活现状而不是环境。

B. 不是对人生道路进行重新选择。

C. 原文为“社会文明进步的往往造成受众生存环境的深刻改变”。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4分)4.(3分)B(“使他变得不再撒谎了”错误,文章是说“罗比发现自己越来越不怎么撒谎了”。

)5.(5分(1)含义:①谎言之境是指由谎言中的人物组成的世界,即文中的地洞里的世界。

②谎言之境是指撒谎的境界,即撒善意的谎言和恶意的谎言。

(2)作用:①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罗比因为有了地洞里的经历,才有了后来的改变。

②丰富了人物形象,让读者看到了一个知错能改的、善良的罗比。

③丰富了文章的主旨,标题“谎言之境”表明了这篇小说是对谎言境界的评述,不是简单的否定与肯定。

(含义2分,答对1点1分;作用3分,答对1点1分,2点给3分。

如有其它答案,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6.(6分)①交代出装有义肢的伊戈尔是别人谎言中的主角,那个说谎的人比罗比还要恶毒。

②对比,突出罗比的本性还不是很坏。

③推动情节的发展,伊戈尔给了罗比一些硬币,罗比才能离开地洞。

(每点2分,共6分。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7.(3分)B (A.“‘人机对战’的综艺节目通过混淆人工智能的概念,使人工智能与人类的关系对立起来”错,原文是“人为渲染了一种人机之间紧张的对立气氛”。

高一下语文期中试卷金太阳

高一下语文期中试卷金太阳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完全正确的是()A. 踟蹰满志恣意妄为B. 恍若隔世漠不关心C. 雕梁画栋碧波荡漾D. 惊涛骇浪潜移默化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 通过这次社会实践,使我深刻认识到理论知识的重要性。

B. 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为解决就业问题提供了有力保障。

C. 他的演讲生动有趣,使听众如痴如醉,赢得了热烈的掌声。

D. 随着科技的进步,环保意识已经深入人心。

3. 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句是()A. 他为了完成学业,毅然放弃了优越的工作。

B. 花前月下,他们谈笑风生,共度良宵。

C. 他勤奋好学,成绩优异,深受老师和同学们的喜爱。

D. 她的琴声悠扬动听,宛如天籁之音。

4. 下列各句中,修辞手法使用正确的一句是()A. 夜晚的星空,犹如一张张神秘的画卷。

B. 他是一个天才,用他的智慧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

C. 那座山,高耸入云,仿佛一座巍峨的巨塔。

D. 他的笑容如阳光般温暖,照亮了我们的心房。

5. 下列各句中,句式变换正确的一句是()A. 原句:他不仅学习刻苦,而且工作努力。

变换后:他学习刻苦,而且工作努力。

B. 原句:大家都为他捐款,帮助他度过难关。

变换后:大家都捐款,帮助他度过难关。

C. 原句:他经常参加各种社会活动,丰富了自己的阅历。

变换后:他参加各种社会活动,丰富了自己的阅历。

D. 原句:我国在科技领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变换后:我国在科技领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

6. 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A. 老师您好,我明天请假回家,请批准。

B. 请问您贵姓?我姓李,很高兴认识您。

C. 你这个想法太天真了,根本行不通。

D. 这件事我已经处理好了,请您放心。

7. 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句是()A. 我喜欢看书,尤其是古典文学。

B. 这本书很好看,我推荐给你。

C. 他正在思考,突然有人敲门。

D. 你看,那边的山多美啊!8. 下列各句中,下列词语使用正确的一句是()A. 他性格豁达,从不斤斤计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7-2018下学期金太阳特供卷高一期中考试语文(B)(解析版)第I卷阅读题一、(2017-2018学年四川省南充市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司马迁作《史记》,完成于汉武帝末年。

班固作《汉书》,书未成而作者因与外戚窦宪的关系,死于狱中,事在汉和帝永元四年(公元92年)。

一属西汉,一属东汉,相去公元元年各约90年。

今日看来,这两部书好像联袂而出。

其实它们间隔了大约180年,等于我们现在距离清嘉庆朝的时间。

《史记》为私人著作,《汉书》则经皇帝看过,有国史的色彩。

司马迁自称“成一家之言”和“藏之名山”,已和班固作书的宗旨不同。

况且《史记》是通史,《汉书》是断代史。

两位史家的个性癖好不同,这也使他们在取材行文之间,有相当的出入。

在公元前90年和公元90年,中国的史家和思想家所处的社会环境已有大幅度的变化。

其中一个关键在于,汉武帝用董仲舒之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我们在这里要特别指出的是,董仲舒之尊儒,并不是以尊儒为目的,而是为了树立一种统一帝国的正统思想。

他坦白地承认提倡学术,旨在支持当时政权。

武帝之置五经博士、立学校之官、策贤良,都从此宗旨着眼,从此中国庞大的文官集团有了他们施政的正统逻辑。

司马迁和董仲舒同时代,他读书不受这种政策的影响。

而到了班固生活的年代,“正规的”儒家思想已有一百多年的基础。

司马迁和班固一样,自称是周公和孔子的信徒。

可是今日我们一打开《史记》,随意翻阅三五处,即可以体会到作者带着一种浪漫主义和个人主义的作风,爽快淋漓,不拘形迹,无腐儒气息。

他自称“少负不羁之才,长无乡曲之誉”,应当是一种真实的写照。

他所崇奉的“士为知己用,女为悦己容”也可以说是源于儒家道德,可是这立场就已经和经过正统限制的所谓儒家不同了。

《史记》里写荆轲和高渐离饮酒击筑,又歌又泣,旁若无人,已近于董仲舒所说的“邪辟”。

并且项羽是汉高祖刘邦的死对头,而《史记》里的《项羽本纪》排列在《高祖本纪》之前(若在后代必称“项酋”“伪楚”,而“本纪”只能降格为“载记”)。

文中又把项羽写成一个虽暴躁却又浑憨可爱的角色,其英雄末路,令人怜惜。

与之相较,刘邦反像一个伪君子。

《史记》除了《刺客列传》之外,还有《滑稽列传》《日者列传》和《龟策列传》,可谓涉及三教九流,有呈现整个社会之剖面的样子。

班固书里虽有《东方朔传》,却不再缕列非正派或下流的文化资料。

也因其如此,司马迁就受到班固的指责。

《汉书》里就有《司马迁传》,内中批评他“又其是非颇缪于圣人,论大道则先黄老而后六经,序游侠则退处士而进奸雄,述货殖则崇势利而羞贱贫,此其所蔽也”。

这些地方还不足以表现班固的正统思想,最使我们看出他的作品在历史上是属于“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的产物的,乃是《汉书》卷二十《古今人表》。

这表里列有1931位古代名人,包括传奇中的人物如女娲氏、有巢氏,《论语》中有名的孔门弟子,《春秋》中的国君等,至秦亡为止。

由作者“显善昭恶”的原则按上上至下下区分为三等九则。

内中得“上上圣人”者十四人,包括三皇五帝,以周公、孔子殿后。

仲尼之外即再无圣人,孟子也只与颜渊、管仲同属“上中仁人”。

老子与商鞅、申子、墨翟、韩非都属“中上”,与孙膑、白起一流。

刺客荆轲则为“中中”,和孟尝君、吕不韦同品。

而“下下愚人”里既有蚩尤、共工、三苗,也有倾国倾城的褒姒和妲己。

秦始皇虽焚书坑儒,班固只贬之为“中下”,因为他下面还有二世胡亥列入“下中”,宦官赵高列入“下下”。

因此,我们也可以推想出世俗观念中儒家的拘泥,并不一定是孔子和他门徒的真性格。

那些呆板的多方面的样子,还是后人所造,其目的在维持文官集团的紧凑。

总算还是中国读书人的运气好,得有太史公司马迁在兰台令班固之前写作,否则没有《史记》,径由《汉书》开二十三史之端,中国史学的传统,必更趋向“文以载道”的方针,更缺乏“百家殊方”的真实性和生动活泼了。

(选自黄仁宇《赫逊河畔谈中国历史》,有删改)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A.《史记》里的人物涉及三教九流各色人等,如日者(占卜的人),而《汉书》秉持官方正统思想,不记录不符合正统观念的人物。

B.《史记》和《汉书》在对待项羽的态度上差异明显,《史记》里的《项羽本纪》排列在《高祖本纪》之前,这在《汉书》中是不可能出现的。

C.司马迁的“成一家之言”“藏之名山”的宗旨和班固作《汉书》的宗旨有很大不同,这就决定了《史记》是通史,《汉书》是断代史。

D.《史记》为私人著作,而《汉书》则经皇帝看过,带有国史的色彩,因此《汉书》在编修上要比《史记》更为严谨和准确。

【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的能力。

A项,根据原文第5段“班固书里虽有《东方朔传》,却不再缕列非正派或下流的文化资料。

”可知《汉书》并不是不记录不符合正统观念的人物,而是很少记录不符合正统观念的人物。

C项,强加因果,“这就决定了”前后的内容无因果关系。

D项,“《汉书》在编修上要比《史记》更为严谨和准确”的说法于文无据。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有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文章从作者的写作宗旨,个性癖好及作者所处社会环境等方面论证了《史记》和《汉书》在取材行文上的差异。

B.文章以《刺客列传》《项羽本纪》等为例,论证了司马迁是带着一种浪漫主义和个人主义作风来写作《史记》的。

C.文章以《汉书》卷二十《古今人表》为例,论证了班固坚持“不缕列非正派或下流的文化资料”的写作原则。

D.通过对比和举例论证,文章得出了《汉书》更秉持官方正统思想,更趋向“文以载道”,《史记》更爽快淋漓,不拘形迹的结论。

【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分析文章结构,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

C项,举《汉书》卷二十《古今人表》为例,是要论证班固的作品在历史上是属于“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的产物的。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董仲舒尊儒的真正目的在于树立一种统一帝国的正统思想,为当时的政权服务。

班固受其影响,并体现在《汉书》的创作中。

B.班固在《汉书•司马迁传》中表达了对司马迁的看法——“是非颇缪于圣人”,他认为《史记》的叙史观念有悖于圣人之道。

C.司马迁的《史记》完成于汉武帝末年,未受到“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影响,这对中国读书人来说,是幸运的事。

D.我们现在所看到的孔子及其门徒的形象,多半出于汉朝“独尊儒术”以后的历史典籍,这些形象并不是他们的真实形象。

【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D项,“这些形象并不是他们的真实形象”的说法过于绝对。

根据最后一段“我们也可以推想出世俗观念中儒家的拘泥,并不一定是孔子和他门徒的真性格”可知,作者只是“推想”,说的是“不一定”是孔子及其门徒的真实形象。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4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我的一位国文老师梁实秋①在十八九岁的时候,遇见一位国文先生,他给我的印象最深,使我受益也最多,我至今不能忘记他。

②先生姓徐,名锦澄,我们给他取的绰号是“徐老虎”,因为他凶。

他的相貌很古怪,头很尖,秃秃的,亮亮的,脸形却是方方的,扁扁的,有些像《聊斋志异》绘图中的夜叉的模样。

他的鼻子眼睛嘴好像是过分的集中在脸上很小的一块区域里。

他戴一副墨晶眼镜,银丝小镜框,这两块黑色便成了他脸上最显著的特征。

我常给他画漫画,勾一个轮廓,中间点上两块椭圆形的黑块,便惟妙惟肖。

他的身材高大,但是两肩总是耸得高高的,鼻尖有一些红,像酒糟的,鼻孔里常藏着两桶清水鼻涕,不时的吸溜着,说一两句话就要用力的吸溜一声,有板有眼有节奏,也有时忘了吸溜,走了板眼,上唇上便亮晶晶的吊出两根玉箸,他便用手背一抹。

他常穿的是一件灰布长袍,好像是在给谁穿孝,袍子在整洁的阶段时我没有赶得上看见,我看见那袍子的时候即已油渍斑斑。

他经常是仰着头,迈着八字步,两眼望青天,嘴撇得瓢儿似的。

我很难得看见他笑,如果笑起来,是狞笑,样子更凶。

③有一天,先生大概是多喝了两盅,摇摇摆摆的进了课堂。

这一堂是作文,他老先生拿起粉笔在黑板上写了两个字,题目尚未写完,一位性急的同学发问了:“这题目怎样讲呀?”老先生转过身来,冷笑两声,勃然大怒:“题目还没有写完,写完了当然还要讲,没写完你为什么就要问?……”他滔滔不绝地吼叫起来,大家都为之愕然。

这时候我可按捺不住了。

我觉得现在受了无理的侮辱,便挺身分辩了几句。

这一下我可惹了祸,老先生把他的怒火都泼在我的头上了。

他在讲台上来回的踱着,吸溜一下鼻涕,骂我一句,足足骂了我一个钟头,其中警句甚多,我至今还记得这样的一句:④“×××!你是什么东西?我一眼把你望到底!”⑤这一句颇为同学们所传诵。

谁和我有点争论遇到纠缠不清的时候,都会引用这一句“你是什么东西?我把你一眼望到底!”当时我看形势不妙,也就没有再多说,让下课铃结束了先生的怒骂。

⑥但是从这一次起,徐先生算是认识我了。

酒醒之后,他给我批改作文特别详尽。

批改之不足,还特别的当面加以解释,我这一个“一眼望到底”的学生,居然成为一个受益最多的学生了。

⑦徐先生自己选辑教材,有古文有白话,有历代佳作,有时事杂论,油印分发给大家。

他这样新旧兼收选教材,在当时还是很难得的开通的榜样。

我对于国文的兴趣因此而提高了不少。

徐先生讲国文之前,先要介绍作者,而且介绍得很亲切,例如他讲张东荪的文字时,便说:“张东荪这个人,我倒和他一桌上吃过饭……”这样的话是相当的可以使学生们吃惊的,吃惊的是,我们的国文先生也许不是一个平凡的人吧,否则怎样会能够和张东荪一桌上吃过饭!⑧徐先生于介绍作者之后,朗诵全文一遍。

这一遍朗诵可很有意思。

他打着江北的官腔,咬牙切齿地大声读一遍,不论是古文或白话,一字不苟的吟咏一番,好像是演员在背台词,他把文字里的蕴藏着的意义好像都给宣泄出来了。

他念得有腔有调,有板有眼,有情感,有气势,有抑扬顿挫,我们听了之后,好像是已经理会到原文的意义的一半了。

⑨徐先生教我许多作文的技巧。

他告诉我:“作文忌用过多的虚字。

”该转的地方,硬转;该接的地方,硬接。

文章便显着朴拙而有力。

他告诉我,文章的起笔最难,要突兀矫健,要开门见山,要一针见血,才能引人入胜,不必兜圈子,不必说套语。

他又告诉我,说理说至难解难分处,来一个譬喻,则一切纠缠不清的疑难都迎刃而解了,何等经济,何等手腕!诸如此类的心得,他传授我不少,我至今受用。

⑩我离开先生已将近五十年了,未曾与先生一通音讯,不知他云游何处,听说他已早归道山了。

同学们偶尔还谈起“徐老虎”,我于回忆他的音容之余,不禁还怀着怅惘敬慕之意。

(有删改)4.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文章第①段连用两个表程度的副词“最”,突出了国文老师在我记忆中的位置,同时也能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