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七章从粒子到宇宙复习教学案无答案新版苏科版
八年级物理下册 第7章 从粒子到宇宙教学案(无答案)苏科版(2021年整理)
江苏省宿迁市泗洪县八年级物理下册第7章从粒子到宇宙教学案(无答案)(新版)苏科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江苏省宿迁市泗洪县八年级物理下册第7章从粒子到宇宙教学案(无答案)(新版)苏科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江苏省宿迁市泗洪县八年级物理下册第7章从粒子到宇宙教学案(无答案)(新版)苏科版的全部内容。
从粒子到宇宙课题:第7章从粒子到宇宙二次备课【教学目标】1、知道物质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分子间有空隙;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的运动;分子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2.知道电荷量意义;3.知道自然界存在正负两种电荷、了解摩擦起电的原因4.知道世界是由物质组成的,物质是由分子和原子组成的。
5。
大致了解人类探索太阳系及宇宙的历程,并认识人类对宇宙的探索将不断深入。
【教学重难点】分子动理论是重点,摩擦起电的实质是难点【自主合作探究】1.分子世界(1)物质是由大量_____组成的,分子间有______;(2)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____________________;(3)分子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_______和________.2。
静电现象(1)________________叫作摩擦起电,电荷的性质是__________________(2)与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所带的电荷叫_________与毛皮摩擦够的橡胶棒所带的电荷叫_________同种电荷相互________,异种电荷相互_______(3)摩擦起电实质:是____发生转移,而不是创造了电荷,摩擦可以使物体得到一些电子或失去一些电子,得到电子的物体带负电,失去电子的物体带正电。
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七章从粒子到宇宙复习学案(新版)苏科版
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七章从粒子到宇宙复习学案(新版)苏科版备课时间:上课时间:课型:新授总课时:学习目标:1、知道物质是由分子和原子组成的。
了解分子世界的一些规2、知道原子的组成。
3、知道静电现象的产生原因及电荷间的相互作用。
4、了解宇宙是一个由层次的结构系统。
学习过程:一、分子世界物质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分子是保持化学性质的最小颗粒;分子之间存在空隙;分子一直处在永不停息的运动中;分子间存在着引力和斥力。
1、下列事例中,能表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的是扫地时, 灰尘四起花开时, 花香满园下雪时, 雪花飘飘刮风时, 黄沙扑面2、春天梅花绽放的时候,距离梅花很远的地方就能闻到花的香味,这种现象说明了;夏天,雨后天晴,池塘里荷叶上的水珠随荷叶拂动而滚动不止,当两滴滚动的水珠相遇时,会汇合变成一滴较大的水滴,这说明:3、下列现象中不能说明分子间存在着作用力的是()A、用胶水把邮票粘贴在信封上B、要用很大的力才能把铅丝折断C、两滴水银靠近时能自动结合成较大的一滴水银D、磁铁能吸引铁钉4、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在室内打开酒精瓶盖,过一会,整个室内都有酒精味,这是酒精分子运动引起的B、固体分子作用力大,故固体分子是静止的C、用锂刀铿铁件时,得到很多细小的铁粉,每一粒铁粉就是一个铁分子D、分子间作用力要么只有引力,要么只有斥力5、固体、液体很难被压缩,说明()A、分子间有引力B、分子间有斥力C、分子间无空隙D、分子有一定的体积6、一个气球被吹足气后,用细线将口扎紧,但过几天后会发现气球变瘪了,里面的气体变少了,试用你学过的知识解释这一现象。
7、在长期堆放煤的墙角,将墙的表层刮去,可看到墙的里面也是黑的,请解释这一现象发生的原因。
8、腌菜时要几天才变咸,而炒菜时放盐一会儿就咸了,为什么?9、将一匙白糖慢慢加入满满的一杯水里,糖熔化,整杯水变甜了,可是水却没有溢出来,这是为什么?二、原子的结构原子由带正电的原子核和电子组成,原子核由带正电的质子和不带电的中子组成,质子和中子由夸克组成。
江苏省南京市八年级物理下册 第七章 从粒子到宇宙 四
宇宙探秘
“鹊桥相会”。
你能从
转。
以后的许多科学家利用更先进的观测仪器,经过了
我们知道天体之间相距很遥远,用我们常用的长度单位来描述它们之间距离,显得人类最先了解的是与地球并称为“八大行星”的:水星、金星、火星、
天文学家伽里略亲自动手制作了第一架天文望远镜,
第一艘载人航天试宙的过程。
能不能谈谈你们
2.1AU=1.496×10m 1 l.y=9.461×10m
.关于宇宙的起源,大多数科学家都认定:宇宙诞生于距今150
:宇宙大爆炸理论认为:宇宙诞生于大爆炸,爆炸引起宇宙膨胀,并认为(
B.。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第七章从粒子到宇宙复习学案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第七章从粒子到宇宙复习学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是苏科版八年级物理第七章的复习学案,主要内容包括:物质的组成、微观粒子、原子结构、元素的性质、宇宙的起源和结构。
通过复习,使学生掌握物质的基本组成,了解微观粒子的性质和原子结构,理解元素周期律,以及掌握宇宙的起源和结构。
二、教学目标1. 使学生掌握物质的基本组成,了解微观粒子的性质和原子结构,理解元素周期律,以及掌握宇宙的起源和结构。
2.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提高学生的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激发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科学探究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微观粒子的性质,原子结构,元素周期律,宇宙的起源和结构。
2. 教学重点:物质的组成,微观粒子的性质,原子结构,元素周期律,宇宙的起源和结构。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实验器材(如显微镜、模型原子等)。
2. 学具:课本、笔记本、练习册。
五、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一个日常生活中的实例,如水的沸腾,引入物质的基本组成和微观粒子的性质。
2. 讲解:讲解物质的基本组成,微观粒子的性质,原子结构,元素周期律,宇宙的起源和结构。
3. 实验:进行相关实验,如观察水的沸腾,使用显微镜观察微观粒子,模型原子等,让学生亲身体验和理解物理知识。
4. 练习:给出随堂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解答,巩固知识点。
六、板书设计1. 物质的组成2. 微观粒子的性质3. 原子结构4. 元素周期律5. 宇宙的起源和结构七、作业设计1. 请简述物质的基本组成。
2. 请描述微观粒子的性质。
3. 请画出原子的结构示意图。
4. 请解释元素周期律的含义。
5. 请简述宇宙的起源和结构。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否达到,学生对物质的组成、微观粒子的性质、原子结构、元素周期律、宇宙的起源和结构的掌握程度如何,是否存在教学难点和问题,需要进行改进和调整。
苏科版 八年级下册 物理 第七章:从粒子到宇宙 导学案设计(无答案)
广洋湖中心初中九年级物理“学思导学”学生学案【导学】1.知道物质是由分子和原子组成的;2.能从生活、自然中的一些简单热现象推测分子的热运动,初步认识宏观热现象和分子热运动的联系;3.通过观察和实验,初步了解分子动理论的基本观点,并能用其解释某些热现象;4.大致了解人类探索太阳系及宇宙的历程,并认识人类对宇宙的探索将不断深入;5.对物质世界从微观到宏观的尺度有大致的了解.【质疑】1.物质是由大量组成的,分子之间有。
2.分子处在永不停息的。
分子之间有和。
3.自然界中只有种电荷。
用摩擦过的带的电荷叫正电荷,用摩擦过的带的电荷叫负电荷。
电荷的基本性质是能够吸引;同种电荷互相,异种电荷互相。
4.一个物体不带电时,是由于物体中原子核所带的与核外电子总共所学的在数量上相等,整个原子呈性,也就是对外不显的性质。
5.摩擦起电并不是创造了电荷,只是电荷从一个物体另一个物体。
所有带电体均有吸引的特性。
6.在探索微小粒子的历程中人们首先发现了,进而认识到原子是由和构成。
原子核是由和构成的,其中带正电,带负电。
7.宇宙是一个有层次的天体结构系统,太阳是系中的一员,地球是系中的一员。
8.能够证明宇宙在继续膨胀的有力证据是:星系光谱的现象。
【学思】【例1】小丽同学在课外探究学习的过程中,收集到下列现象。
现象1:打开一盒香皂,很快就会闻到香味;现象2:在量筒中装入一半清水,在水底注入浓硫酸铜溶液,开始时,可以看到清水和浓硫酸铜溶液之间的明显界面,静放几天后,界面逐渐模糊,并最终消失;并且液面有所降低;现象3:把磨得很光的铅片和金片紧紧压在一起,放置5年后,再将其切开,发现它们相互渗透了1mm深。
通过这些现象,你能总结出哪些规律(写出两点)。
规律1:;规律2:。
【拓展变式1】下列实例中,不能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的是()A.湿衣服在阳光下被晒干B.炒菜时加点盐,菜就有了咸味C.扫地时地面扬起的灰尘D.防治“SARS”时,喷洒的消毒水气味刺鼻【拓展变式2】分子很小,看不见摸不着,但我们可以通过一些直接感知的现象,经过合理的推测来认识,下列推测既合理又符合事实的是()A.现象:花香扑鼻;推测:分之在做无规则运动;B.现象:空气中沙尘飞舞;推测:分之在做无规则运动;C.现象:注射器中的水很难被压缩;推测:水分子之间没有间隙;D.现象:磁铁吸住了很多铁屑;推测:分子间有引力作用。
推荐学习初中八年级资料物理下册 第七章 从粒子到宇宙学案(无答案) 苏科版
第七章从粒子到宇宙一、知识梳理:1.各种形态的物质似乎都是连续的,人凭们肉眼无法看到物质内部的微小结构,科学家们采用有效的研究方法,就是根据观察到的的现象提出一种的猜想来认识的。
2.①物质是由组成的,分子间有;这可由来证明。
②分子一直处在永不停息的中;这可由来证明。
③分子间不仅存在力,而且还存在力。
这可由、来证明。
以上三点称为分子动理论。
5.一般分子都很小,其直径大约为()A.10-12mB. 10-9mC. 10-20mD.10-10m6.机油装入密封的无缝钢管中,在2万大气压的下,油从钢壁流出。
说明了。
7.把红墨水滴入烧杯里的清水中,过一会儿,烧杯中的水会全变成浅红色的水,这说明组成物质的分子在。
8.下面不能说明分子在运动的事例是().A.从烟囱里冒出的黑烟在空中飘荡B.酒瓶盖打开后,屋里很快就闻到酒香味C.用盐水腌鸭鸭蛋,一段时间后,蛋会变咸D. 往开水里放些糖,水会变甜9.下列事例中,能表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的是A扫地时,灰尘四起 B刮风时,黄沙扑面C下雪时,雪花飘飘 D花开进,花香满园10.两滴水银靠近时,能自动结合成一滴较大的水银,这一事实说明分子之间存在着_________。
问题六:既然分子间有空隙,而且分子间又有引力,那么我们应该很容易压缩任何物体,但事实上很难做到,这又是为什么?11.给自行车打气时,不能无限地压缩空气,说明空气分子间存在___________。
12.固体、液体很难被压缩,说明()A、分子间有引力B、分子间有斥力C、分子间无空隙D、分子有一定的体积13.固体、液体和气体分子间的距离,从大到小排列的次序一般是_____________ 。
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大小从大到小排列的次序一般是____________。
物质的状态变化时,____________发生变化,主要是由于构成物质的分子在排列方式上发生了变化;固体物质中,分子的排列十分紧密,粒子间有很大的_________,因而,固体具有一定的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
江苏省高邮市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七章从粒子到宇宙复习教学案无答案新版苏科版_361公开课一等奖教案
第七章从粒子到宇宙【教课时间】 ________【教者】【教课目的】1.知道物质是由分子构成,认识分子动理论的基本看法;2.知道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初步认识原子的核式构造;3.认识摩擦起电现象及原由,知道两种电荷及互相作用的规律;4.认识人类对微观世界、太阳系及宇宙的探究历程;初步认识微观到宏观的尺度。
【要点、难点】【教课方法】个人复备【教课过程】一、情形导学:二、目标定学:三、预习探学:1.科学家把能保持物质的最小微粒称为分子,一般分子直径的数目级为m。
2.分子动理论的基本内容是:(1)物质是由大批构成的,分子间有;( 2)分子处在永不暂停的中,物体的越高,分子的无规则运动越强烈;( 3)分子间不单存在力,并且还存在力。
3.不一样的物质在互相接触时,相互的现象,叫作扩散,扩散是由惹起的。
4.用分子模型解说固体、液体、气体的性质:物体分子间距离分子间作使劲分子运动状况宏观特点固体液体气体个人复备5.经摩掠过的物体能够吸引,我们就说它带了“电”,或许说带了电荷。
用摩擦的方法使物体带电,叫。
6.大批实验表示,不一样资料的物体互相摩擦所带的电荷都只有种:一种与用丝绸摩掠过的玻璃棒所带的电荷同样,称为电荷;一种与用毛皮摩掠过的橡胶棒所带的电荷同样,称为电荷。
电荷间的作用规律是。
7.实验室里用来查验物体能否带电的仪器叫,它是依据的原理制成的。
8.科学家研究发现,物质是由大批的构成的,而分子是由构成的;原子是由带正电的和带负电的构成的,且正负电荷数目;原子核是由和构成的,带正电,不带电;质子和中子,统称为,它们都是由被称为的更小粒子构成的。
9.英国的物理学家第一发现电子的存在,进而说明是可分的;物理学家成立了近似行星绕日的核式构造模型,他以为位于原子的中心,受原子核吸引,绕核做高速运动。
10.摩擦起电的本质其实不是产生了电荷,不过将由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获得电子的物体带电,失掉电子的物体带电,并且互相摩擦的两个物体同时带上了电荷。
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第七章从粒子到宇宙复习学案设计
第七章复习教案班级学号姓名一:分子1. 分子:能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分子的数目级为m( 1)物质由大批构成的 , 分子间有缝隙。
(2)分子处在永不暂停的中( 3)分子间存在力和力方法介绍:科学家研究微观构造的常用方法是依据现象提出一种,再来证明自己的猜想,进而弄清物质的内部构造。
2.分子间有,举例:一份酒精和一份水混淆后的体积小于两份3.分子处在永不暂停的运动中,举例:闻到花香、水变红、墙壁会变黑等,且温度分子运动越快。
4.分子间存在吸引力和排挤力。
举例:铅块压紧后不着落--- 引力固液很难被压缩--- 斥力破镜不可以重圆--- 引力、斥力太小例1:生活中一些常有的现象 (1) 翻开白酒瓶或醋瓶,可闻到酒香或酸味; (2) 走过面包房,可闻到面包香味; (3) 将红墨水滴入水中,水会变红。
你以为以下对于物质微观构造的模型,哪一种能较好地解说上述现象?()A、物质由细小的颗粒构成,颗粒之间是有缝隙B、物质由细小的颗粒构成,各个颗粒是紧靠着排在一同C、物质由细小的颗粒构成,各个颗粒是不断地运动D、物质由细小的颗粒构成,颗粒之间存在互相作用的斥力例 2:夏季一到,蚊子就异样?嚣张,预防蚊子叮咬的妙招之一是使用电蚊香,把电蚊香片放在通电的驱蚊器上,过一会儿整个房间都充满了香味,当电蚊香片放在桌面上时却不易闻到香味。
请你说出此中蕴涵的物理道理:。
例 3: 以下运动中,能表示分子在不断地做无规则运动的是()A.无数雨滴从空中落下.B. B.“固体清爽剂”能使居室温馨芬芳C.秋风起,漫天尘埃飞扬D. D .铁块在湿润的空气中生锈.例 4:如图,把一只装有空气的瓶子倒放在装有密度较大的红棕色二氧化氮气体的瓶子上,使两瓶口相对,两瓶之间用一块玻璃板分开。
(1)抽去玻璃板后,我们能够察看到装空气的瓶子内也出现了红棕色,这是为何?(2)若装有空气的瓶子在下、装有二氧化氮气体的瓶子在上,抽去玻璃板后不可以说明上述的看法,又是为何?例 5. 能够说明分子间存在引力的现象是()A 用绸布摩掠过的玻璃棒吸引小纸屑B 铅笔很难被拉断C将一勺盐放入满杯的水中,水未溢出D磁能吸铁例 6. 以下相关分子热运动,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 液体很难被压缩,说明分子间有引力B 水会结冰,是由于结冰时水分子静止不动C“一人抽烟,大家受害”说明分子在不断的运动D将石块研磨成粉,说明分子变小了例 7:将体积分别为V1、 V2 的水和酒精混淆,发现混淆后液体的整体积接表示液体分子间有;例 8:细线一拉就断,铁丝不易拉断,是由于()V 总V1+V2;这个实验直A.细线分子间引力小于斥力,铁丝分子间引力大于斥力B.细线分子间存在斥力,铁丝分子间没有斥力存在C.细线和铁丝分子间都存在引力,但铁丝分子间引力远大于细线分子间引力D.它们不是同种资料的物质,没法比较引力二、原子1.原子由2.原子核由和和构成,此中带负电的是构成,此中带负电的是,带正电的是,带正电的是它们又都是由夸克构成。
《第七章 从粒子到宇宙》复习教学案 2023年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下册期末复习
《第七章从粒子到宇宙》复习教学案【同步知识梳理】1、分子动理论的基本内容:物质是由大量构成的,分子间有;分子处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___ 力和___ __力。
2、用摩擦的方式使物体带电叫,带电体能够吸引物体,摩擦起电现象证明了电子的普遍存在,从而揭示了。
3、我们把被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所带的电荷称为电荷,把被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所带的电荷称为电荷,同种电荷相互,异种电荷相互。
4、原子核所带的正电荷与电子所带的负电荷在数量上,因此原子呈电中性。
摩擦起电的实质是电子从一个物体到另一个物体,得到电子带电,失去电子带电。
5、原子是由和组成的,原子核是由和组成的,电子带电,质子带电,中子电。
6、散布在宇宙中的星系多达1000亿个,宇宙是个有的天体结构系统。
7、在宇宙尺寸中,米和千米都是非常小的单位,使用米作单位记录和运算都不方便,所以用作为单位比较方便(1 l.y.=9.461×1015m)。
而在很小的原子内部,原子直径为10-10m的数量级,同样也不方便,所以用作为单位较方便。
8、大多数科学家认为宇宙起源于距今约150亿年前的一次。
宇宙大爆炸理论认为,宇宙一开始是一个“原始火球”,原始的火球发生了爆炸,导致宇宙空间处处,温度则(上升/下降/不变)到一定程度时,逐步形成了超星系团,星系团、星系乃至恒星和行星。
___ __ 现象证明了宇宙在膨胀。
【精题精练精讲】例题1:下列例子中,不能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的是()A、室内扫地时,在阳光下看见灰尘在空中飞舞B、晒衣服时,水蒸发,衣服变干C、卫生球放在箱里,过几天整个箱子充满了樟脑味D、把一块方糖投入一杯开水中,隔一会整杯水变甜了例题2:有A、B、C三个轻小物体,为判断三个物体带电情况,将三个物体分别互相靠近,发现AB间吸引,BC间排斥,AC间吸引,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A、B带异种电荷 B.B、C带同种电荷C.A、C带异种电荷 D.A、B、C均带电例题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破镜难重圆”是因为固体分子间只存在着排斥力B.宇宙大爆炸理论认为宇宙诞生于大爆炸,爆炸引起宇宙膨胀C.在空调房间吸烟时,会看到烟雾在空中弥漫,这是分子的无规则运动D.原子核内质子所带的正电荷数与中子所带的负电荷数相等,所以平常物体不带电例题4:在比较一定量的水和酒精混合前后总体积大小的实验中,在直玻璃管中应先注入_______,为使实验观象更明显,应选用内径较_______的玻璃管(ρ酒精= 0.8×103kg/m3)。
苏科版初中物理八下《第七章从粒子到宇宙》教案
教案:苏科版初中物理八下《第七章从粒子到宇宙》一、教学内容本章主要内容包括:物质的组成、原子的结构、元素周期表、化学反应、宇宙的起源和结构。
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了解物质的微观结构和宏观世界的奥秘,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二、教学目标1. 了解物质的组成,掌握原子结构和元素周期表的基本知识。
2. 理解化学反应的实质,能解释生活中常见的化学现象。
3. 了解宇宙的起源和结构,培养学生的宇宙观念。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原子结构的组成,元素周期表的排列规律,化学反应的实质。
2. 教学重点:物质的组成,原子结构的组成,元素周期表的排列规律,化学反应的实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本,笔记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展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化学现象,如铁生锈、燃烧等,引导学生思考这些现象背后的原因。
2. 知识讲解:(1) 物质的组成:介绍物质的微观结构,分子、原子、离子的概念及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
(2) 原子的结构:详细讲解原子核和电子的组成,原子的电子排布。
(3) 元素周期表:介绍元素周期表的排列规律,周期和族的含义。
(4) 化学反应:讲解化学反应的实质,反应类型及化学方程式。
3. 例题讲解:分析一些典型的化学反应实例,如酸碱反应、氧化还原反应等,引导学生理解化学反应的实质。
4. 随堂练习:布置一些有关物质的组成、原子结构、元素周期表和化学反应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5. 宇宙的起源和结构:介绍宇宙大爆炸理论,宇宙的演化过程,以及宇宙的结构层次。
六、板书设计1. 物质的组成2. 原子的结构3. 元素周期表4. 化学反应5. 宇宙的起源和结构七、作业设计1. 请简述物质的组成。
2. 请画出原子结构的示意图。
3. 请列举三种元素,并说明它们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
4. 请解释铁生锈的化学反应过程。
5. 请简述宇宙的起源和结构。
答案:1. 物质的组成:分子、原子、离子。
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七章从粒子到宇宙复习教案苏科版
用分子动理论的基本观点解释某些热现象
教学流 程
二次备课
一、前提测评
1、检查学生完成课前布 置的本章知识框架的归纳情况,帮助学生形成知识体系。(学生交流、展示、评价)
2、教师小结,并展示教师归纳的知识框架。
物质是由大量____________组成,分子很小,一般分子直径的数量级
为____ __m,分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最小微粒.
教后反思:
分子世界分 子间有————.
分子一直处在——————中.
分子之间不仅存在————力,还存在————力.
自然界中电荷只有———种,一种是———电 荷,一种是———电荷.
从粒子到宇宙
静电现象同种电荷相互————,异种电荷相互————.
摩擦起电并不产生电荷,只是__________由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
从粒子到宇宙
课题
第七章从粒子到宇宙(复习)
教学
目标
1.知道物质是由分子和原子组成的;了解分子动理论的基本观点 ,并能用其解释某些热现象
2.了解原子的核式 结构模型
3 .了解摩擦起电和电荷间的相互作用,以及摩擦起电的原因
4.了解纳米材料及应用5.了解微观到宏观的尺度
重点
用 分子动理论的基本观点解释某些热现象
例4、两片光滑的玻璃片紧贴在一起,但不能粘在一起,如果在两块玻璃间放一些水,再让它们紧贴在一起,就很难将它们再分开,这是为什么?
分析:两块光滑的玻璃片虽然紧贴在一起,但接触处绝大多数的玻璃分子间的距离都较大,这时分子间的作用力极小,所以无法粘在一起;如果在这两块玻璃片间放些水,由于水流动性较强,可以减小水分子与玻璃分子之间的距离,分子间较大的吸引力使得它们能粘在一起。
八年级物理下册 第七章 从粒子到宇宙复习学案(新版)苏科版
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七章从粒子到宇宙复习学案(新版)苏科版备课时间:上课时间:课型:新授总课时:学习目标:1、知道物质是由分子和原子组成的。
了解分子世界的一些规律。
2、知道原子的组成。
3、知道静电现象的产生原因及电荷间的相互作用。
4、了解宇宙是一个由层次的结构系统。
学习过程:一、分子世界物质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分子是保持化学性质的最小颗粒;分子之间存在空隙;分子一直处在永不停息的运动中;分子间存在着引力和斥力。
1、下列事例中,能表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的是()A、扫地时,灰尘四起B、花开时,花香满园C、下雪时,雪花飘飘D、刮风时,黄沙扑面2、春天梅花绽放的时候,距离梅花很远的地方就能闻到花的香味,这种现象说明了;夏天,雨后天晴,池塘里荷叶上的水珠随荷叶拂动而滚动不止,当两滴滚动的水珠相遇时,会汇合变成一滴较大的水滴,这说明:。
3、下列现象中不能说明分子间存在着作用力的是()A、用胶水把邮票粘贴在信封上B、要用很大的力才能把铅丝折断C、两滴水银靠近时能自动结合成较大的一滴水银D、磁铁能吸引铁钉4、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在室内打开酒精瓶盖,过一会,整个室内都有酒精味,这是酒精分子运动引起的B、固体分子作用力大,故固体分子是静止的C、用锉刀锉铁件时,得到很多细小的铁粉,每一粒铁粉就是一个铁分子D、分子间作用力要么只有引力,要么只有斥力5、固体、液体很难被压缩,说明()A、分子间有引力 B 、分子间有斥力C、分子间无空隙D、分子有一定的体积6、一个气球被吹足气后,用细线将口扎紧,但过几天后会发现气球变瘪了,里面的气体变少了,试用你学过的知识解释这一现象。
7、在长期堆放煤的墙角,将墙的表层刮去,可看到墙的里面也是黑的,请解释这一现象发生的原因。
8、腌菜时要几天才变咸,而炒菜时放盐一会儿就咸了,为什么?9、将一匙白糖慢慢加入满满的一杯水里,糖熔化,整杯水变甜了,可是水却没有溢出来,这是为什么?二、原子的结构原子由带正电的原子核和电子组成,原子核由带正电的质子和不带电的中子组成,质子和中子由夸克组成。
第七章从粒子到宇宙复习教学案-2023-2024学年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下册
第七章从粒子到宇宙复习教学案 20232024学年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下册一、教学内容1. 物质构成的粒子:原子、分子、离子。
2. 粒子的结构:电子、质子、中子。
3. 宇宙的组成:恒星、行星、星系。
4. 宇宙的演化:大爆炸理论、黑洞。
5. 复习相关的实验和现象。
二、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回顾并理解物质构成的基本粒子及其结构。
2. 学生能够描述宇宙的组成和演化过程。
3. 学生通过复习,提高对物理概念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黑洞的概念和宇宙的演化过程。
2. 教学重点:物质构成的粒子及其结构,宇宙的组成。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黑板、粉笔、多媒体设备。
2. 学具:笔记本、笔、复习资料。
五、教学过程1. 引入(5分钟):通过一个简短的视频或者图片,引发学生对宇宙的好奇心,激发学习兴趣。
2. 回顾与复习(10分钟):教师简要回顾第七章的主要内容,包括物质构成的粒子、粒子的结构、宇宙的组成和演化。
学生跟随教师一起复习,记录重点内容。
3. 小组讨论(10分钟):学生分成小组,讨论复习资料中的问题,共同解决难题。
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学生解决讨论中的问题。
4. 重点讲解(10分钟):教师针对教学难点和重点,进行详细的讲解,确保学生理解。
使用多媒体教具,如图片、视频或模型,帮助学生形象理解。
5. 随堂练习(10分钟):教师给出几个与本节课内容相关的练习题,学生独立完成。
教师选取部分学生的作业进行讲解和点评。
学生进行自我复习,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物质构成的粒子:原子、分子、离子。
2. 粒子的结构:电子、质子、中子。
3. 宇宙的组成:恒星、行星、星系。
4. 宇宙的演化:大爆炸理论、黑洞。
七、作业设计1. 题目:请简述物质构成的基本粒子及其结构。
答案:物质构成的基本粒子包括原子、分子和离子。
原子由电子、质子和中子组成;分子是由两个或多个原子通过化学键连接在一起的粒子;离子是带电的原子或分子。
2020八年级物理下册 第七章 从粒子到宇宙复习教学案(无答案)(新版)苏科版
个人复备第七章 从粒子到宇宙【教学时间】________ 【教者】【教学目标】 1.知道物质是由分子构成,了解分子动理论的基本观点;2. 知道分子是由原子组成的,初步了解原子的核式结构;3.了解摩擦起电现象及原因,知道两种电荷及相互作用的规律;4. 了解人类对微观世界、太阳系及宇宙的探索历程;初步了解微观到宏观的尺度。
【重点、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学:二、目标定学:三、预习探学:1.科学家把能保持物质 的最小微粒称为分子,一般分子直径的数量级为 m 。
2. 分子动理论的基本内容是:(1)物质是由大量 构成的,分子间有 ;(2)分子处在永不停息的 中,物体的越高,分子的无规则运动越剧烈;(3)分子间不仅存在 力,而且还存在 力。
3. 不同的物质在相互接触时,彼此 的现象,叫作扩散,扩散是由引起的。
4. 用分子模型解释固体、液体、气体的性质:物体 分子间距离 分子间作用力 分子运动情况 宏观特征固体 液体 气体个人复备 5. 经摩擦过的物体能够吸引 ,我们就说它带了“电”,或者说带了 电荷。
用摩擦的方法使物体带电,叫 。
6. 大量实验表明,不同材料的物体相互摩擦所带的电荷都只有 种:一种与 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所带的电荷相同,称为 电荷;一种与用毛皮摩 擦过的橡胶棒所带的电荷相同,称为 电荷。
电荷间的作用规律是 。
7. 实验室里用来检验物体是否带电的仪器叫 ,它是根据的原理制成的。
8. 科学家研究发现,物质是由大量的 组成的,而分子是由 构成的;原子是由带正电的 和带负电的 构成的,且正负电荷数量 ;原子核是由 和 组成的, 带正电,不带电;质子和中子,统称为 ,它们都是由被称为的更小粒子组成的。
9. 英国的物理学家 首先发现电子的存在,从而说明 是可分的;物理学家 建立了类似行星绕日的核式结构模型,他认为位于原子的中心, 受原子核吸引,绕核做高速运动。
10. 摩擦起电的实质并不是产生了电荷,只是将 由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得到电子的物体带 电,失去电子的物体带 电,并且相互摩擦的两个物体同时带上了 电荷。
第七章从粒子到宇宙三、探索更小的微粒教案2023-2024学年学年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下册
教案:第七章从粒子到宇宙三、探索更小的微粒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于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第七章第三节,主要介绍粒子物理的基本知识。
教材内容主要包括:1. 基本粒子的分类和性质;2. 强子、轻子等基本粒子的组成和特点;3. 粒子加速器和探测器的工作原理;4. 人类对微观世界的探索历程。
二、教学目标1. 了解基本粒子的分类和性质,理解强子、轻子等基本粒子的组成和特点;2. 掌握粒子加速器和探测器的工作原理;3. 通过对微观世界的探索历程的学习,提高学生对科学研究的兴趣和热情。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基本粒子的分类和性质,粒子加速器和探测器的工作原理;2. 教学重点:强子、轻子等基本粒子的组成和特点,人类对微观世界的探索历程。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黑板、粉笔;2. 学具:教材、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展示微观世界的图片,引发学生对微观世界的兴趣,提出问题:“微观世界中有哪些粒子?它们是什么性质的?”2. 知识讲解:a. 讲解基本粒子的分类和性质,介绍强子、轻子等基本粒子的组成和特点;b. 讲解粒子加速器和探测器的工作原理,以具体实例说明其应用;c. 介绍人类对微观世界的探索历程,强调科学研究的重要性和乐趣。
3. 例题讲解:通过示例,讲解基本粒子的性质和特点,以及粒子加速器和探测器在工作中的具体应用。
4. 随堂练习:设计一些关于基本粒子、粒子加速器和探测器的练习题,让学生及时巩固所学知识。
5. 知识拓展:引导学生思考微观世界与宏观世界的联系和区别,激发学生对物理学的热爱和好奇心。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主要包括:1. 基本粒子的分类和性质;2. 强子、轻子等基本粒子的组成和特点;3. 粒子加速器和探测器的工作原理;4. 人类对微观世界的探索历程。
七、作业设计2. 答案:基本粒子的分类和性质,强子、轻子等基本粒子的组成和特点。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阅读有关微观世界的科普书籍,参观实验室,亲身感受粒子物理的魅力,激发学生对科学研究的热情。
2024-2025学年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期末复习微专题系列06——从粒子到宇宙教案
20242025学年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期末复习微专题系列06——从粒子到宇宙教案在设计这个学期的幼儿园教学活动时,我希望能够通过一系列有趣的活动,让孩子们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和成长。
我计划采用游戏化的教学方式,让孩子们在游戏中探索世界,发现问题,并从中学习。
活动的目的是培养孩子们的观察力、思考力和创造力,让他们在探索中发展自我。
教学目标是让孩子们能够观察和描述日常生活中的物体运动,理解物体的运动状态变化,并能够运用简单的物理知识解释现象。
在教学过程中,我将重点讲解物体运动状态的改变,包括速度和方向的变化。
同时,我也会引导孩子们理解力与运动的关系,让他们能够区分力的作用效果。
为了帮助孩子们更好地理解课程内容,我将准备一些简单的教具和学具,如小球、滑轮等,以及一些与课程相关的图片和视频。
在活动过程中,我会先通过一个有趣的游戏,引导孩子们观察和描述物体的运动状态。
然后,我会向他们解释力与运动的关系,并通过实验让孩子们亲身体验力的作用效果。
我会组织一个小组讨论,让kids can apply their knowledge to solve problems.在教学过程中,我预计难点是让孩子们理解力与运动的关系,以及如何运用物理知识解释现象。
为此,我将设计一些互动性强的小组活动,让孩子们在合作中学习,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
在课后反思中,我会思考如何改进教学方法,使其更符合孩子们的认知特点。
同时,我也会鼓励孩子们在课后进行拓展延伸,通过观察和实验,发现生活中的物理现象,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
总的来说,我希望通过这个教学活动,让孩子们能够理解和掌握物体运动状态的改变,以及力与运动的关系。
同时,我也希望他们能够在探索中发展自我,培养观察力、思考力和创造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上述教学设计中,有几个关键的细节需要我们重点关注。
我计划采用游戏化的教学方式,让孩子们在游戏中探索世界,发现问题,并从中学习。
这种方式的目的是培养孩子们的观察力、思考力和创造力,让他们在探索中发展自我。
苏科版八年级下册 第七章 从粒子到宇宙(导学案无答案)
第七章 从粒子到宇宙§7.1 走进分子世界班级 姓名【学习目标】1.了解科学家是如何探索微观世界奥秘的,初步体会探究微观物质结构模型方法。
2.初步了解分子动理论,并能定性解释一些物理现象。
【学习过程】问题一:物质是由什么组成的?1. 科学家发现物质是可以_______,能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叫做________。
2.分子很小,一般分子直径的数量级为________m 。
3.物质是由____________组成的,分子间有________。
例1:如右图所示,在一端开口的玻璃管内装有一半的酒精,再沿管壁慢慢地注入带颜色的水,这时可以清楚地看见水和酒精的分界面,然后堵住管口,上下颠倒几次,使水和酒精充分混合,可以看见混合液体体积减小了,这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练习1: 当盛油的厚壁钢瓶内压强很大,相当于大气压的1万到2万倍时,虽然瓶壁无裂痕,瓶内的油依然能从瓶壁里渗透出来,这是因为( )A.构成钢瓶的原子间有间隙B.油分子被压小了C.油分子间有斥力D.金属原子不停的做无规则运动问题二:分子是否会运动呢?4.你能各举一个例子说明固体分子、液体分子、气体分子在运动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总结:大量实验证明分子一直处在_________________中,温度越高分子_______________。
例2:建筑、装饰、装修等材料会散发甲醛、苯等有害气体而导致室内空气污染.成为头号“健康杀手”.此现象表明分子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练习2 :下列现象中不能说明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的是( )A. 酒香不怕巷子深B. 金块和铅块紧压在一起,C. 沙尘暴起,尘土满天D. 衣橱里的樟脑球会逐渐变小问题三:既然分子间有空隙,而且分子又是运动的,那么为什么我们看到的许多物体却不是散沙一盘?5.铁棍很难被拉伸,说明分子间存在_______,水很难被压缩,说明分子间存在_______。
2023-2024学年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第七章从粒子到宇宙三、探索更小的微粒-教案
教案:20232024学年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第七章从粒子到宇宙三、探索更小的微粒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于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第七章第三节“探索更小的微粒”。
本节内容主要包括:电子的发现、原子的结构以及原子核的组成。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电子的发现过程,掌握原子的结构,以及了解原子核的组成。
二、教学目标1. 了解电子的发现过程,掌握原子的结构,以及了解原子核的组成。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实践能力。
3. 激发学生对物理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电子的发现过程,原子核的组成。
2. 教学重点:原子的结构,原子核的组成。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本、练习册、笔记本。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回顾上一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思考:“物质是由什么组成的?”学生回答:“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
”教师继续提问:“分子又是由什么组成的呢?”从而引出本节课的内容——探索更小的微粒。
2. 课堂讲解:(1)电子的发现:教师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汤姆生发现电子的实验过程,讲解实验现象和结论,使学生了解电子的发现过程。
(2)原子的结构:教师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原子的结构模型,讲解原子的组成,使学生掌握原子的结构。
(3)原子核的组成:教师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原子核的组成模型,讲解原子核的组成,使学生了解原子核的组成。
3. 课堂练习:教师布置随堂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检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探索更小的微粒1. 电子的发现2. 原子的结构3. 原子核的组成七、作业设计1. 请简要描述电子的发现过程。
2. 请画出原子的结构示意图。
3. 请简要介绍原子核的组成。
作业答案:1. 电子的发现过程:1897年,英国物理学家汤姆生发现了电子,他通过实验观察到,当电流通过含有稀薄气体的放电管时,管内会产生一种能够被磁场偏转的粒子,这种粒子就是电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个人复备
第七章 从粒子到宇宙
教学时间________ 教者 教学目标
1.知道物质是由分子构成,了解分子动理论的基本观点; 2. 知道分子是由原子组成的,初步了解原子的核式结构; 3.了解摩擦起电现象及原因,知道两种电荷及相互作用的规律;
4. 了解人类对微观世界、太阳系及宇宙的探索历程;初步了解微观到宏观的尺度。
重点、难点 教学方法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学:
二、目标定学:
三、预习探学:
1.科学家把能保持物质 的最小微粒称为分子,一般分子直径的 数量级为 m 。
2. 分子动理论的基本内容是:(1)物质是由大量 构成的,分子间 有 ;(2)分子处在永不停息的 中,物体的 越高,分子的无规则运动越剧烈;(3)分子间不仅存在 力,而且还 存在 力。
3. 不同的物质在相互接触时,彼此 的现象,叫作扩散,扩散是由 引起的。
4. 用分子模型解释固体、液体、气体的性质:
物体 分子间距离
分子间作用力
分子运动情况
宏观特征
固体 液体
气体
个人复备
5. 经摩擦过的物体能够吸引,我们就说它带了“电”,或者说带了
电荷。
用摩擦的方法使物体带电,叫。
6. 大量实验表明,不同材料的物体相互摩擦所带的电荷都只有种:一种与
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所带的电荷相同,称为电荷;一种与用毛皮摩
擦过的橡胶棒所带的电荷相同,称为电荷。
电荷间的作用规律
是。
7. 实验室里用来检验物体是否带电的仪器叫,它是根据
的原理制成的。
8. 科学家研究发现,物质是由大量的组成的,而分子是由构
成的;原子是由带正电的和带负电的构成的,且正负电荷
数量;原子核是由和组成的,带正电,
不带电;质子和中子,统称为,它们都是由被称为
的更小粒子组成的。
9. 英国的物理学家首先发现电子的存在,从而说明是可分的;
物理学家建立了类似行星绕日的核式结构模型,他认为
位于原子的中心,受原子核吸引,绕核做高速运动。
10. 摩擦起电的实质并不是产生了电荷,只是将由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
个物体,得到电子的物体带电,失去电子的物体带电,并且
相互摩擦的两个物体同时带上了电荷。
11. 公元2世纪,古希腊天文学家提出了“地心说”;16世纪,
创立了“日心说”,引发了天文学领域的一场革命;牛顿创立
理论,使人们第一次用统一的理论来认识神秘的天体运动;现今,科学家
借助对宇宙进行探索,我们对宇宙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
12. 光年是天文学中经常用到的单位,我们把
称为1光年。
12. 宇宙是一个的天体结构系统:地球是系中的一颗行星,而
太阳又是系数以千亿颗恒星中的一颗,银河系又只是浩瀚
中普通的一员。
13. 关于宇宙的起源,大多数宇宙科学家都认定:宇宙诞生于约年前的
一次大爆炸。
宇宙大爆炸理论认为:宇宙起始于一个“原始火球”,“原始
火球”发生了爆炸,导致宇宙空间处处膨胀,温度(上升/不变/下降)
到一定程度时,逐步形成了星和星、、星系团和超星
系团等。
四、合作互学和交流助学:
例1 在比较一定量的水和酒精混合前后总体积大小的实验中,在直玻璃管中应先注入,目的是。
为使实验观象更
明显,应选用内径较的玻璃管。
实验中发现,水和酒精混合后总
体积(变大/不变/变小说明。
例2 能够说明分子间存在引力的现象是()
A.用绸布摩擦过的玻璃棒吸引小纸屑
B. 铅笔很难被拉断
C. 将一勺盐放入满杯的水中,水未溢出
D. 磁能吸铁
例3 2016年9月,一群蜜蜂飞入新北区一民宅,民警将装有蜂蜜的木桶置于宅门外,蜜蜂陆续飞入桶中,下列现象中,与此原理相同的是( ) A.煮稀饭时米粒在水中翻滚
B.用鼻子鉴别醋和酱油
C.固体、液体很难压缩
D.两个铅柱压紧后粘在一起
例4 某物质的微观特性表现为分子间距很远,彼此间几乎没有作用力;宏观
特性表现为既无固定的形状,也无固定的体积,则该物质可能为()
A. 冰块
B. 水
C. 水蒸气
D. 雪
个人复备
例5 将塑料绳的一端扎紧,尽可能将其撕成更多的细丝,用干燥的手从
上向下捋几下,观察到如图所示的现象.这是因为塑料丝带了 电荷(同种/异种)相互 (排斥/吸引这种使 塑料丝带电的方法称为 ,塑料丝带电的实质 是 在物体间转移。
例 6 甲、乙、丙三个轻质小球用绝缘细线悬挂,如图所示。
已知丙带正电,则
( )
A .甲、乙均带正电
B .甲、乙均带负电
C .乙带正电,甲一定带负电
D .乙带正电,甲可能不带电
例7 如图所示,小杜同学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看到验
电器的金属箔张开,在这个过程中( ) A. 玻璃棒和验电器都带负电荷 B. 玻璃棒带正电荷,验电器带负电荷 C. 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产生了电荷 D. 金属箔张开是因为同种电荷相排斥
例8 下列关于分子和原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原子是不可再分的最小粒子
B. 分子是不可再分的最小粒子
C. 原子结构与太阳系十分相似,它的中心是原子核
D. 分子结构与太阳系十分相似,它的中心是原子
例9 下图中,与原子结构模型最为接近的是( )
个人复备
A. 西红柿
B. 西瓜
C. 面包
D. 太阳系
例10 下列物体的尺度由小到大排列的是( )
A .夸克、原子核、质子、原子
B .质子、原子核、原子、夸克
C .夸克、质子、原子核、原子
D .原子、原子核、质子、夸克
例11 下列关于“粒子和宇宙”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太阳系、银河系、地球、月球是按空间尺度由大到小排列的
B. 光年是天文学中常用来表示时间的单位
C. 宇宙是一个有层次的天体结构系统,它是有起源的、膨胀的和演化的
D. 太阳是太阳系的中心,它永远是恒定不变的
例12 为了揭示大自然的奥秘,无数科学家进行了不懈的探索.下列说法中错误 的是( )
A .汤姆生发现了电子,从而揭示了原子是可以再分的
B .卢瑟福建立了原子结构的行星模型
C .近代科学家提出质子和中子都是由被称为夸克的更小粒子组成的
D .组成大自然的天体和微观粒子都在不停地运动,其中太阳是宇宙真正 的中心
例13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破镜难重圆”是因为固体分子间只存在着斥力
B .宇宙大爆炸理论认为宇宙诞生于大爆炸,爆炸引起宇宙膨胀
C .在空调房间吸烟时,会看到烟雾在空中弥漫,这是分子的无规则运动
D .原子核内质子所带的正电荷数与中子所带的负电荷数相等,所以平常 物体不带电
例14 关于以下现象说法正确的是
A.雪花漫天飞舞说明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
B.被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靠近带正电的物体时会相互排斥
C.在墨水滴入水中的扩散实验中,我们看到了墨水的分子在运动
D.由于液体能够流动,而固体不能流动,所以固体物质的分子是静止的
例15 如图所示,根据粒子和宇宙的相关知识回答问题:
(1)A、B两个相同的透明玻璃水杯中盛有质量相等、温度不同的纯净水,其中一杯是80 ℃的热水,另一杯是5℃的冷水,它们都静静地放置在水平桌面上。
同时向两个水杯
中滴入一滴碳素墨水,过几分钟后观察到如图甲所示的现象。
在A、B两个水杯中,
盛有热水的是__________;判断的依据是 .
(2)如图乙所示,将两个铅柱的底面削平、削干净,然后紧紧地压在
一起,两铅块就会结合起来,甚至下面吊一个钩码都不能把它们
拉开,这个实验现象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往装有50 cm3水的量筒中注入50 cm3的酒精,水和酒精混合后的
总体积小于100 cm3这说明 .
(4)如图丙所示,在一只气球上画一些小圆点,充气使气球不断膨胀,
观察此过程中各个小圆点之间的距离变化.该实验模拟的是___________ _.
五、总结提学:
六、达标检学:
教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