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上下作者简介

合集下载

语文人教版九年级上册作者简介

语文人教版九年级上册作者简介

曹文轩个人简介1.生平简历曹文轩,当代著名作家、北京大学教授。

1954年1月生于江苏盐城市农村。

1974年入北京大学中文系读书,后留校任教。

中国作家协会全国委员会委员,北京作家协会副主席,北京大学教授、现当代文学博士生导师、当代文学教研室主任,儿童文学委员会委员,中国作家协会鲁迅文学院客座教授。

中国少年写作的积极倡导者、推动者。

主要文学作品集有《忧郁的田园》、《红葫芦》、《啬薇谷》、《追随永恒》、《三角地》等。

长篇小说有《山羊不吃天堂草》、《草房子》、《红瓦》、《根鸟》、《细米》等。

主要学术性著作有《中国80年代文学现象研究》、《第二世界——对文学艺术的哲学解释》、《20世纪末中国文学现象研究》、《小说门》等。

2003年作家出版社出版《曹文轩文集》(9卷)。

作品大量被译介到国外,《红瓦》、《草房子》以及一些短篇小说分别翻译为英、法、日、韩等文字。

获省部级以上学术奖、文学奖30余种。

其中有宋庆龄文学奖金奖、冰心文学大奖、国家图书奖、金鸡奖最佳编剧奖、中国电影华表奖、德黑兰国际电影节“金蝴蝶”奖、北京市文学艺术奖、中国台湾中国时报年度开卷奖、“好书大家评”年度最佳小说奖等奖项。

曹文轩于2004年获得国际安徒生奖提名奖。

2.文学作品与学术著作主要儿童文学作品《阿雏》《再见了,我的星星》主要文学作品集《忧郁的田园》、《暮色笼罩下的祠堂》、《红葫芦》、《蔷薇谷》、《少年》、《大水》、《追随永恒》、《三角地》等。

长篇小说《山羊不吃天堂草》、《草房子》、《红瓦》、《根鸟》、《青铜葵花》《细米》《第十一根红布条》等。

主要学术性著作《中国八十年代文学现象研究》、《面对微妙》、《曹文轩文学论集》、《思维论——对文学的哲学解释》等。

文章约150篇(略)有作品翻译为英、法、日、韩等文字。

主编的书《落日红门——50年小说选》(上、下卷),大众文艺出版社,2000年《50年儿童文学选》(上、下卷),大众文艺出版社,2000年《国外文学导读本》(6卷),广西教育出版社,2001年《国外儿童文学导读本》(5卷),广西教育出版社,2001年《20世纪末中国文学作品选》(4卷),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新潮儿童文学丛书》(8卷),21世纪出版社,1989年《现代名篇导读》(4卷),山西教育出版社,1994年3.荣誉与奖励被列入北京市跨世纪文艺人才“百人工程”。

部编九年级语文(下)第1课 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知识点

部编九年级语文(下)第1课 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知识点

统编九年级语文(下)第1课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知识点一、作者简介舒婷,我国当代著名女诗人,朦胧诗派的代表诗人之一。

主要著作有诗集《双桅船》《会唱歌的鸢尾花》,散文集《心烟》等。

二、写作背景从“十年浩劫”中走过来,有着太多坎坷经历的诗人舒婷,面对凝聚着深重灾难和获得新生的祖国,很自然地产生了一种为个人的不幸而哀伤、为祖国的不幸而忧虑,同时又对个人与祖国的未来充满信心和希望的忧患意识与历史责任感。

正是在这种感情的推动下,舒婷写下了这首诗。

三、词语解释胚芽:比喻刚萌生的事物。

簇新:极新、全新。

干瘪:干而收缩,不丰满。

伤痕累累:指物体受损害后留下的痕迹。

疲惫:非常疲乏。

迷惘:由于分辨不清而感到不知怎么办。

绯红:鲜红。

喷薄:形容水或太阳涌起、上升的样子。

四、问题探究1.“我是你河边破旧的老水车,数百年来纺着疲惫的歌”如何理解这句话的意思?用第一人称来写,写出“我”向“你”(祖国)的倾诉。

“我”代表着与祖国有着共同命运的一代人,表达了“我”和祖国一同走过艰难困苦、一同经历风雨沧桑。

同时用“老水车”这个意象——经历了漫长的岁月,虽然“疲惫”,却仍然存在着来象征着祖国饱经风雨却依然具有活力的特点。

2.怎样理解“老水车、矿灯、稻穗、路基、驳船”等意象?这几个意象都是在艰难困苦中不屈不挠的形象。

这些意象前面的修饰语显示出祖国所遭受的苦难。

“数百年来”“历史的隧洞”表明经历了漫长的岁月。

3.“是‘飞天’袖间,千百年未落到地面的花朵,——祖国啊!”赏析这句话的表达效果。

“飞天”是佛教壁画或石刻中的在空中飞舞的神。

这里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希望比作“飞天”袖间的花朵,虽美丽诱人,但尚未落到地面,不能成为现实,用此意象来比喻人民心中的渺茫的希望。

4.第三节诗列举了哪些意象?这些意象有什么共同的意思?列举了“理想”“胚芽”“笑涡”“起跑线”“黎明”这些意象。

这些意象代表了祖国摆脱束缚、蒸蒸日上的状态,表达了诗人对祖国腾飞的憧憬和祝愿。

九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蒲柳人家》知识点

九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蒲柳人家》知识点

九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蒲柳人家》知识点一、作者简介刘绍棠(1936-1997),当代著名乡土文学作家,北京人。

他幼年成才,被誉为“神童作家”。

1953年出版短篇小说集《青枝绿叶》,1956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

其作品有短篇小说集《私访记》《山楂村的歌声》等;中篇小说集《鹧鸪天》《烟村四五家》《小荷才露尖尖角》等;长篇小说《春草》《地火》《狼烟》《京门脸子》《豆棚瓜架雨如丝》等。

他是当代乡土文学的举旗人,其作品格调清新淳朴,文笔通俗晓畅,描写从容自然,结构简洁完整,乡土色彩浓郁,深受人们的喜爱。

二、创作背景刘绍棠从被放逐的精神荒原上归来,便回到了他那充满了眷恋之情的运河两岸,这魂牵梦萦的故乡的热土,这哺育过他、让他难忘的童年的乡亲,这长着垂柳的河岸,这河滩旁的蒲柳小屋,无处不牵动着他的种种思绪、缕缕诗情,于是《蒲柳人家》诞生了。

三、字词解释腌臜:脏;不干净。

荣膺:光荣地获得。

膺:承受,承当。

隐匿:隐藏、躲起来。

戏谑:用有趣的引人发笑的话开玩笑。

攀高枝儿:指跟社会地位比自己高的人交朋友或结成亲戚。

妙手回春:称赞医生医术高明,一下子就能把垂危的病人治好。

如坐针毡:形容坐立不安,像芒和刺扎在背上一样。

影影绰绰:模模糊糊,不真切。

断壁残垣:残缺不全的墙壁。

形容房屋遭受破坏后的凄凉景象。

望眼欲穿:形容盼望殷切。

一脑门子官司:形容心中含着怒气,不满的情绪流露在脸上。

四、文章结构第一部分(1-14):以何满子为线索,引出何满子、一丈青大娘、何大学问等传奇人物。

第二部分(15-35):主要介绍了何大学问的典型性格及其生活经历,塑造了他侠肝义胆、好说大话、爱讲排场的形象。

五、问题归纳1.“七月天,中伏大晌午,热得像天上下火。

“这句话是什么描写,有何表达效果?本题运用自然环境描写作用分析法。

这句话属于自然环境描写,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极写天气炎热,为何满子被爷爷拴在立柱上的情节渲染氛围。

2. “何满子的奶奶,人人都管她叫一丈青大娘;……一气呵成,也不倒嗓子。

【精选】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第17课《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课文重要知识点讲解

【精选】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第17课《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课文重要知识点讲解

【精选】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第17课《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课文重要知识点讲解一、作者简介鲁迅(1881-1936),本名周树人,浙江绍兴人,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

代表作有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中篇小说《阿Q 正传》。

小说集《呐喊》《彷徨》,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和许多本杂文集,都收在《鲁迅全集》里。

二、故事背景九一八事变以后,日寇加紧侵略我国,我国国土日益沦丧,悲观失望的气氛笼罩着上层社会。

1934年8月27日,当时颇有影响的《大公报》发表了《孔子诞辰纪念》的社评,鼓吹:“民族的自尊心与自信力,既已荡焉无存,不待外侮之来,国家固早已濒于精神幻灭之域。

”这种散播悲观失望情绪、混淆黑白的论调,是极其有害的。

鲁迅就在九一八事变三周年之际,写作本文进行针锋相对的批驳和揭露。

三、理解词义1.怀古伤今:追念古代的事情,感伤现在的事情。

怀古,追念古代的事情(多用于有关古迹的诗题)。

伤今,对今天的人或事感到悲伤。

2.慨叹:有所感触而叹息。

3.玄虚:空而不切实;靠不住;不可信。

4.渺茫:因遥远而模糊不清;因没有把握而难以预期。

5.前仆后继:前面的人倒下了,后面的人继续跟上去,形容英勇奋斗,不怕牺牲。

6.诬蔑:捏造事实败坏别人的名誉。

7.自欺欺人:用自己都难以置信的话或手法来欺骗别人;既欺骗别人,也欺骗自己。

8.诓骗:说谎话骗人。

9.不足为据:不能够当作证据。

四、课文分段第一部分(①②):摆出对方的论点和论据,树立起批驳的靶子。

第二部分(③—⑧):驳斥对方的论点和论据。

第三部分(⑨):号召广大中国人民要分清是非,向英雄人物学习,积极投入到革命的洪流中去。

五、问题解疑1.本文以问句做题目有哪些好处?这个问句聚焦了当时社会的热点问题,能够引起读者的思考和阅读兴趣;它以问句的形式出现,悬而不论,十分巧妙;它既有对错误论调的反诘,又有对自己观点的自信,也包含投向大众的关切询问,这样的标题内涵十分丰富。

最新整理九年级初三语文中考语文必考文学常识作者简介.docx

最新整理九年级初三语文中考语文必考文学常识作者简介.docx

最新整理九年级初三语文教案中考语文必考文学常识:作者简介中考语文必考文学常识:作者简介1.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

是我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中国无产阶级现代文化的奠基人。

1918年5月在《新青年》上发表《狂人日记》,著名短篇小说《呐喊》,《彷徨》,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集《野草》,杂文集《而已集》,《二心集》,《三闲集》等。

《朝花夕拾》是鲁迅写于1926年2月间的散文集,共十篇。

《故乡》选自小说集《呐喊》,课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就选自《朝花夕拾》,课文《雪》选自《野草》,(《鲁迅全集》第2卷),《阿Q正传》是现代文学史上的杰作。

2.胡适(1891-1962)原名胡洪骍,字适之,安徽绩溪人,现代作家,学者,教育家。

是中国现代文化的奠基人之一。

著有《胡适文存》,《中国哲学史大纲》,《白话文学史》,《胡适文集》,《胡适作品集》等。

3.郭沫若(1892-1978)原名郭开贞,沫若为笔名。

xx乐山人。

现代诗人,剧作家,历史学家,考古学家,古文学家,社会活动家。

主要文学作品有诗集《女神》,《星空》,《蔡文姬》等。

《天上的街市》《净夜》选自《郭沫若选集》。

4.巴金1904年生,原名李尧棠,字芾甘,男xxxx人。

主要代表作有长篇小说《灭亡》和激流三部曲《家》,《春》,《秋》,爱情三部曲《雾》,《雨》,《电》。

还有短,中,长篇小说。

《短文两篇》选自《龙.虎.狗》。

5.柳宗元(773-819)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字子厚.祖籍河东(今山西永济),后迁长安(今陕西西安),世称柳河东。

因官终柳州刺史,又称柳柳洲。

与韩愈共同倡导唐代古文运动,并称韩柳。

柳宗元一生留下800多篇诗文作品,文的成就大于诗。

其《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为唐代七律名篇,绝句《江雪》在唐人绝句中也是不可多得之作。

《小石潭记》选自《柳河东集》。

6.苏轼中国北宋文学家,书画家。

字子瞻,号东坡居士。

初中语文所学作者简介

初中语文所学作者简介

初中语文所学作者简介初中语文所学作者简介孟子(前372年-前289 年)名轲,字子舆(待考,一说字子车或子居)。

战国时期鲁国人,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和散文家,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

著有《孟子》一书。

有“亚圣”之称(孔子是至圣),与孔子合称为“孔孟” ,其道被称为“孔孟之道”。

孔子第四代弟子。

诸葛亮(181.7.23~234.8.28)汉族,字孔明,号卧龙(也作伏龙),蜀汉丞相,三国时期东汉末年杰出的政治家、战略家、发明家、军事家。

《出师表》陶渊明(约365~427)字元亮,号五柳先生,谥号靖节先生,入刘宋后改名潜。

东晋末期南朝宋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

《饮酒》《桃花源记》《桃花源诗》《归园田居》《五柳先生传》《归去来兮辞》等。

刘义庆(403~444)字季伯,南朝宋文学家。

除《世说新语》外,还著有志怪小说《幽明录》。

周处(238 年~299年)字子隐。

王勃(650~676)汉族,字子安。

唐初诗文家。

王勃与于龙以诗文齐名,并称“王于”,亦称“初唐二杰”。

王勃也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齐名,齐称“初唐四杰” ,其中王勃是“初唐四杰”之冠。

宋之问(656?~712)汉族,字延清,一名少连。

初唐时期的著名诗人。

王之涣(688~742)汉族,唐朝诗人,字季凌。

孟浩然(689~740)汉族,字浩然,世称“孟襄阳”。

因他未曾入仕,又称之为孟山人。

唐代诗人,以写田园山水诗为主,与另一位山水田园诗人王维合称为“王孟” 。

王昌龄(698~756)汉族,字少伯。

盛唐著名边塞诗人,后人誉为“七绝圣手”。

有《王昌龄集》。

有“七绝圣手”、“诗家天子”之称。

高适(约701~765)汉族,字达夫、仲武,世称“高常侍” ,唐代边塞诗人。

高适与岑参并称“高岑” ,谥号忠。

李白(701~762)汉族,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 。

有“诗仙”“诗侠”之称,与杜甫并称“李杜” 。

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

与李商隐、李贺三人并称唐代“三李” 。

九年级语文第一单元文学常识

九年级语文第一单元文学常识

九年级语文第一单元文学常识(大全)第1课《沁园春·雪》毛泽东一、作者简介毛泽东(1893—1976),字润之,笔名子任。

湖南湘潭韶山冲人。

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思想家、诗人、书法家。

他在文学上有很高的造诣,一生中创作了大量诗词。

其诗词作品气魄雄浑,意境开阔,描绘出中国革命的壮丽画面,表现了一个伟大革命家的情怀。

二、故事背景1936年,日本帝国主义继侵占东北三省以后,又将魔爪伸向华北,国家和民族处于危急存亡之际。

毛泽东率领红军长征部队胜利到达陕北清涧县袁家沟,准备渡河东征,开赴抗日前线。

为了视察地形,毛泽东曾登上海拔千米、白雪覆盖的塬上,当“千里冰封”的大好河山展现在他眼前时,他不禁感慨万千,欣然提笔,写下了这一首豪放之词。

1945年抗战胜利后,毛泽东去重庆与国民党谈判。

其间,诗人柳亚子向毛泽东“索句”,毛泽东就赠以《沁园春·雪》。

三、文体知识词,兴于隋唐,盛行于宋,配乐歌唱,句式不齐,也称“长短句”。

词最初是配乐歌唱的,称为“曲子词”。

后来词也跟乐府诗一样,逐渐跟音乐分离,成为诗的别体,所以有人把词称为“诗余”。

词按字数多少可以分为小令(58字以内)、中调(59字—90字)、长调(91字以上)。

结构上一般由词牌、标题、上阕(片)、下阕(片)组成。

词牌是一首词词调的名称,它规定了词的字数、句数、平仄等。

题目一般是词的内容的集中体现,概括了词的主要内容。

四、理解词义1.惟余莽莽:只剩下白茫茫的一片。

惟余,只剩。

莽莽,词中是无边无际的意思。

2.须:等到。

3.红妆素裹:形容雪后天晴,红日和白雪交相辉映的壮丽景色。

红装,原指妇女的艳装,词中指红日照耀着大地。

素裹,原指妇女的淡装,词中指白雪覆盖着大地。

4.妖娆:娇艳美好。

5.折腰:鞠躬,倾倒。

6.文采:本指辞藻。

词中用来概括广义的文化,包括政治、思想、文化在内。

7.风骚:原指《诗经》里的《国风》和《楚辞》里的《离骚》。

词中用来概括广义的文化,包括政治、思想、文化在内。

九年级语文下册第3课《短诗五首》知识点

九年级语文下册第3课《短诗五首》知识点

九年级语文下册第3课《短诗五首》知识点一、作者简介沈尹默(1883—1971),原名君默,浙江吴兴(今湖州吴兴区)人,诗人、书法家。

主要作品有《秋明室杂诗》《秋明长短句》等。

戴望舒(1905—1950),原名戴梦欧,浙江杭县(今杭州)人,现代诗人、翻译家,为中国现代象征派诗歌的代表。

因《雨巷》成为传诵一时的名作,他被称为“雨巷诗人”。

主要作品有诗集《望舒草》《望舒诗稿》《灾难的岁月》等。

卞之琳(1910—2000),江苏海门人,诗人、翻译家。

曾是徐志摩和胡适的学生,被公认为新文化运动中重要的诗歌流派“新月派”和“现代派”的代表诗人。

主要作品有诗集《鱼目集》《慰劳信集》《雕虫纪历》,合集《汉园集》等。

芦荻(1912—1994),原名陈培迪,广东南海人,诗人。

主要作品有诗集《桑野》《驰驱集》等。

聂鲁达(1904—1973),智利诗人。

获1971 年诺贝尔文学奖。

1917 年7 月在特木科《晨报》发表题为《热情与恒心》的文章,这是诗人第一次发表作品。

主要作品有《二十首情诗和一支绝望的歌》《漫歌》等。

二、故事背景沈尹默的《月夜》发表于1918 年1 月出版的四卷一号《新青年》杂志上,从当时的时代背景来看, 当时的中国正处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其生存环境正如诗中所描述的冬天里的“月夜”一样。

本诗的发表极大地加速了新一代知识分子的觉醒,它不仅是新诗诞生的一个标志,也是真正新文学诞生的标志。

戴望舒与萧红友情深厚,1940 年1 月,二人在香港首次晤面,却是一见如故,在太平洋战争爆发之际,萧红生病却得不到正常的治疗,死在极度混乱中的香港,年仅31 岁,这对于当时同样在香港坚持抗日的友人戴望舒来说,自然是一个极大的刺激,这首诗是戴望舒在被日本人抓走放出来后拜谒萧红墓时所作,“口占”,说明这是随口吟成。

《断章》创作于1935 年10 月,据作者自云,这四行诗原在一首长诗中,但全诗仅有这四行使他满意,于是抽出来独立成章,标题由此而来。

语文,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诗歌整合

语文,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诗歌整合

2 写作背景
《沁园春·雪》这首词,是毛泽东于1936年2月 所作。“沁园春”为词牌名,“雪”为词名。 当时,毛泽东和彭德怀率领红军长征部队胜利 到达陕北清涧县袁家沟,为了视察地形,毛泽 东登上海拔千米白雪覆盖的塬上,当“千里冰 封”的大好河山和这白雪皑皑的塬地展现在他 眼前时,不禁感慨万千,诗兴大发,欣然提笔 ,写下了这一首豪放之词。
第一单元
诗歌整合
1.《沁园春·雪》
1 作者简介
毛泽东(1893~1976):伟大的马克思主义 者,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中国 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 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湖南湘潭人。他在文学 上有很高的造诣,一生中创作了大量的诗词。 其诗词作品气势雄浑、意境开阔,描绘出中国 革命的壮丽画卷表现了伟大革命家的情怀。主 要著作收入《毛泽东选集》、《毛泽东文集》 、《毛泽东诗词集》。
6。
基础-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0 假如我是一只鸟,我也应该用sī yǎ嘶( 哑 )的喉咙歌唱。
1
0 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这永远xiōng yǒng汹(涌
2 )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
0 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
3 柔的lí mí黎ng明(
)……
0 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fǔ làn腐( 烂 )在土地里面。
0 2

百花的guān miǎn(冠冕 )你戴着,你是天真,庄严

你是夜夜的月圆。
0 你是一树一树的花开,是燕在梁间ní nán呢( 喃 )。
3
基础-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0 我看一阵向晚的春风悄悄揉过fēng rùn(丰润 )的青草。
1
0 我看流云慢慢地红晕无意chén zuì(沉醉 )了凝望它的大地

九年级上册语文《故乡》笔记

九年级上册语文《故乡》笔记

九年级上册语文《故乡》笔记九年级上册语文《故乡》笔记如下:一、作者简介鲁迅,本名周树人,浙江绍兴人,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

代表作有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中篇小说《阿Q正传》。

小说集《呐喊》,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和许多本杂文集,都收在《鲁迅全集》里。

二、故事背景《故乡》反映的是辛亥革命十年后的中国农村社会情况。

辛亥革命虽然赶跑了一个皇帝,但并没有改变中国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社会性质。

作者回乡期间,耳闻目睹了农村疮痍累累的残酷现实,加之在这个社会中求索了几十年,于是写出了悲凉沉郁的《故乡》这篇小说。

三、理解词义1、阴晦:阴沉昏暗。

2、萧索:荒凉、冷落的意思。

3、伶仃:孤独,没有依靠。

这里指瘦弱。

4、愕然:吃惊的样子。

5、鄙夷:看不起。

6、嗤笑:讥笑。

7、大抵:大概。

8、惘然:心里好像失去了什么的样子。

9、恣睢:放纵,放任。

10、隔膜:彼此思想感情不相通。

四、课文分段第一部分(1-5):描写故乡的萧条景象和“我”见到故乡时的复杂心理,并交代了“我”回故乡的目的。

第一部分(6-77):写“我”在故乡的所见、所闻、所感。

着重刻画了闰土与杨二嫂这两个人物形象。

第三部分(78-88):我”怀着失望与痛苦的心情离开故乡,但“我”并不因此而消沉、悲观,而是把希望寄托于未来ꎬ寄托于下一代。

五、问题归纳1、“我到了自家的房外,我的母亲早已迎着出来了,接着便飞出了八岁的侄儿宏儿。

”“迎”和“飞”两字有怎样的表达效果?“迎”和“飞”用词准确,符合人物不同年龄段的特点,写出了两种不同年龄层次人物生命的活力的差异。

“迎”字写出了母亲盼望“我”归来的急切心情,“飞”运用拟物修辞,既写出了孩子的活泼可爱,又写出了侄儿见到亲人的喜悦心情。

2、“我的母亲很高兴,但也藏着许多凄凉的神情。

”母亲又高兴又凄凉的心情是否矛盾?为什么?不矛盾,“高兴”与“凄凉”这两个词写出了母亲内心复杂的情感,“高兴”是因为见到了久别的儿子,“凄凉”是因为要离开故乡远行了。

初中语文必考文学常识之作者简介集锦

初中语文必考文学常识之作者简介集锦

初中语文必考文学常识之作者简介集锦
5、柳宗元(773-819) 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字子厚、祖籍河东(今山西永济),后 迁长安(今陕西西安),世称柳河东。因官终柳州刺史,又称柳柳洲。与韩愈共同倡 导唐代古文运动,并称韩柳。柳宗元一生留下 800 多篇诗文作品,文的成就大于 诗。其《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为唐代七律名篇,绝句《江雪》在唐人绝 句中也就是不可多得之作。《小石潭记》选自《柳河东集》。 6、苏轼 中国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宋代眉州(今四川省眉州市) 人。父苏洵,弟苏辙都就是著名的古文学家。世称“三苏”。名作有《念奴娇》, 《水调歌头》等,与辛弃疾并称“苏辛”。 《江城子、密州出猎》的作者就是苏 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人,就是北宋最富盛名的文学家,书画家 。 7、斯蒂芬、茨威格(1881-1942) 奥地利著名作家,评论家,作品擅长刻画以及对奇特命运下个人的遭遇与心 灵的热情描摹。曾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被公认为世界上最杰出的中短篇小说家之 一。代表作有《成功的秘诀》,《一个女人一生中的二十四小时》,《三作家》等。 《列夫托尔斯泰》选自《三作家》 。 8、《诗经》 一部诗歌总集。它保存下来的 305 篇诗歌,大约生产于公元前 11 世纪(西周 初年)至公元前 7 世纪(春秋中期)的五六百年之间。它们原先全就是乐歌,按照乐 曲的不同来编排,分为风,雅,颂三类。在章法上具有重章叠句,摊牌永叹的特点, 普遍采用赋,比,兴的手法。 9、《战国策》 就是一部先秦历史文献,杂记东西周及秦,齐,楚,赵,魏,燕,宋,卫,中山诸国 之事。上接春秋,下至秦并六国,约二百四十年(前 460-前 220)。此书还有《国事》 《国策》《事语》《短语》《长书》《修书》等名称原著者名字不可考,后经汉 代刘向整理,命名为《战国策》沿用至今。《邹忌讽齐五纳谏》选自《战国策》,

初中语文作者简介

初中语文作者简介

初中语文作者简介-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初中语文作者简介七年级上文学常识一、《在山的那一边》作者:王家新。

出版诗集:《纪念》(1985)、游动悬崖(1997)。

二、《走一步,再走一步》作者:[美国]莫顿?亨特。

三、《生命生命》作者:杏林子,原名:刘侠。

四、《紫藤萝瀑布》作者:宗璞,原名:冯钟璞著名哲学家冯友兰之女。

短篇小说:《红豆》、《桃园女儿嫁窝谷》、《不沉的湖》、《后门》、《知音》等。

中篇小说:《三生石》。

长篇小说:《野葫芦引》。

散文有燕园系列(石寻、桥寻、树寻、木寻、碑寻)。

其中,《西湖漫笔》与《紫藤萝瀑布》为最。

五、《童趣》作者:沈复字三白清代文学家。

《浮生六记》是沈复的代表作,共六卷,每卷皆有标题,依次是《闺房记乐》《闲情记趣》《坎坷记愁》《浪游记快》《中山记历》《养生记道》。

本文选自《浮生六记?闲情记趣》。

六、《理想》作者:流沙河,原名:余勋坦。

七、《短文两篇》作者:张晓风。

散文集:《地毯的那一端》《愁乡石》《步下红毯之后》《你还没有爱过》《再生缘》《我在》《思想》及《从你美丽的流域》。

八、《人生寓言》作者:周国平。

主要著作:《人与永恒》《今天我活着》《爱与孤独》等。

九、《我的信念》居里夫人(1867~1934)原名:玛丽?斯可罗多夫斯卡法籍波兰物理学家、化学家。

发现了钋和镭两种天然放射性元素。

著作:《放射性通论》、《放射性物质的研究》。

十、《论语十则》作者:孔子(公元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事鲁国人。

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

整理《诗》《书》,删修《春秋》注解《周易》创私人讲学之风有弟子3000人、贤士72人。

《论语》是记录孔子和他弟子言行的一步书,共20篇,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

十一、《春》作者:朱自清(1898~1948)字佩弦,原名自华,号秋实。

散文:《背影》《河塘月色》《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等。

部编版七至九年级语文课本里现代文中重要的中外作家及作品等知识

部编版七至九年级语文课本里现代文中重要的中外作家及作品等知识

现代文知识简介【备注:此份资料归纳了部编版七至九年级语文课本里现代文中重要的中外作家及作品等知识(与课本相同)】七上1 春朱自清选自《朱自清全集》朱自清,字佩弦,江苏扬州人,散文家、诗人、学者。

著有诗文集《踪迹》,散文集《背影》《欧游杂记》《你我》等。

2 济南的冬天老舍节选自《一些印象》(《老舍全集》)。

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舎予,北京人,满族,作家。

主要作品有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话剧《茶馆》《龙须沟》等。

5 秋天的怀念史铁生选自《史铁生散文选》。

史铁生,生于北京,作家。

代表作有小说《我的遥远的清平湾》《命若情弦》《务虚笔记》,散文《我与地坛》《合欢树》《病隙碎笔》等。

7* 金色花选自《泰戈尔诗选》。

泰戈尔,印度作家、诗人。

主要作品有诗集《吉檀迦利》《新月集》《园丁集》《飞鸟集》等,获1913年诺贝尔文学奖。

7* 荷叶•母亲节选自《往事一一生命历史中的几页图画》(《冰心全集》)。

冰心(1900—1999)。

原名谢婉莹,福建长乐人,作家、诗人。

著有诗集《繁星》《春水》,散文集《寄小读者》《樱花赞》等。

9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选自《朝花夕拾》(《鲁迅全集》第二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

代表作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和杂文集《坟》《热风》《且介亭杂文》等。

10* 再塑生命的人选自《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海伦•凯勒(1880—1968),美国作家、教育家、慈善家。

19 皇帝的新装选自《安徒生童话和故事选》。

安徒生(1805—1875),丹麦作家。

代表作有童话《卖火柴的小女孩》《海的女儿》《丑小鸭》等。

20 天上的街市选自《郭沫若全集•文学编》。

郭沫若,原名郭开贞,四川乐山人,作家、诗人、历史学家、古文字学家。

代表作有诗集《女神》《星空》,历史剧《屈原》《虎符》《棠棣之花》等。

九年级上册语文作者简介资料

九年级上册语文作者简介资料

九年级上册语文作者简介毛泽东,字润之(原作咏芝,后改润芝),笔名子任,生于清朝湖南省长沙府湘潭县韶山冲,逝世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北京。

中国革命家、政治家、战略家、理论家和中国共产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导人。

从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他逝世的1976年间,毛泽东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最高领导人。

他对马列主义的发展、军事理论的贡献以及他对共产党的理论贡献被称为毛泽东思想。

毛泽东被视为是现代世界历史中最重要的人物之一,《时代》杂志将他评为20世纪最具影响100人之一。

郑愁予,生于1933年,原名郑文韬,祖籍河北,当代台湾诗人,1933年生于北平。

父亲是国民党军官,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诗人即随父亲奔走各战区,在炮火声中送走了童年。

1949年到台湾。

1951年发表了他比较成熟的《边塞组曲》。

五十年代初期已成为引人注目的诗人。

他的诗熔古典现代于一体,被认为是具我国古典精神的现代诗人,其诗意象秀丽、情感细腻动人。

台湾“现代诗社”成员,他的诗表现手法很现代,而选择的意象,运用的词藻,传达的情感,大多是传统的。

先后出版过五本诗集:《梦土上》、《衣钵》、《窗外的女奴》、《燕人行》、《雪之可能》。

江河,原名于友泽,1949年生,北京人。

1968年高中毕业。

1980年在《上海文学》发表处女作《星星变奏曲》,著有诗集《从这里开始》《太阳和他的反光》等,是新时期朦胧诗的代表诗人之一。

他在诗作当中灌注了厚重的历史感,以《纪念碑》等政治抒情诗和古代神话组诗《太阳和它的反光》赢得社会瞩目。

江河是朦胧诗的代表诗人之一,《星星变奏曲》是他的一首重要诗作。

朦胧诗是新时期一个非常重要的文学流派,是“文革”后期一群自我意识开始觉醒的青年,利用诗歌的形式对现实进行反思和追求诗歌独立的审美价值的产物。

这首《星星变奏曲》在诗歌主题、创作手法和诗歌技艺方面都体现了朦胧诗的一些典型特征。

济慈(1795~1821)英国诗人,他出生于伦敦,父亲是马厩的雇工领班。

九上语文作者简介

九上语文作者简介

第一单元:1.《沁园春·雪》——《毛泽东诗词集》。

毛泽东:(1893年-1976年),字润之(原作咏芝,后改润芝),笔名子任。

湖南湘潭人。

中国革命家、战略家、理论家和诗人,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袖,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创立者。

从1949年到1976年,毛泽东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最高领导人。

他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发展、军事理论的贡献以及对共产党的理论贡献被称为毛泽东思想。

毛泽东担任过的主要职务几乎全部称为「主席」,所以被尊称为毛主席。

毛泽东被视为现代世界历史中最重要的人物之一,《时代》杂志将他评为20世纪最具影响100人之一。

2.《雨说》——为生活在中国大地上的儿童而歌选自《郑愁予诗的自选Ⅰ》。

郑愁予:原名郑文韬,祖籍河北宁河,1933年生于山东济南,现代诗人。

台湾中兴大学毕业,现为中国海洋大学驻校作家。

1956年参与创立现代派诗社,1958年毕业于台湾中兴大学,曾在基隆港务局任职。

1968年应邀参加爱荷华大学的“国际写作计划”,1970年入爱荷华大学英文系创作班进修,获艺术硕士学位。

重要诗作包括《梦土上》《衣钵》《窗外的女奴》《燕人行》《雪的可能》《莳花刹那》《刺绣的歌谣》《寂寞的人坐着看花》等12首,及诗集《郑愁予诗选集》《郑愁予诗集Ⅰ》等2部。

诗集《郑愁予诗集Ⅰ》被列为“影响台湾三十年的三十本书”之一。

他的成名作是《错误》。

3.《星星变奏曲》——《上海文学》。

江河:原名于友泽,1949年生,北京人。

1968年高中毕业。

1968年高中毕业后,在北京胶丸厂工作。

“文革”时期开始诗歌创作。

1978年12月与芒克、北岛、严力等人在北京创刊《今天》杂志,后成为《今天》的重要诗人。

1980年5月在《上海文学》发表处女作《星星变奏曲》,著有诗集《从这里开始》《太阳和他的反光》等,是新时期朦胧诗的代表诗人之一。

1988年旅居美国。

他在诗作当中灌注了厚重的历史感,以《纪念碑》等政治抒情诗和古代神话组诗《太阳和他的反光》赢得社会瞩目。

初中语文重要作家简九上

初中语文重要作家简九上

初中语文重要作家简介九年级上册第五册63、杨朔(1913-1968),原名杨毓瑨,字莹叔,山东蓬莱人。

现代著名作家、散文家、小说家。

青年时代从事过翻译和古典文学的研究工作。

抗日战争爆发后参加革命,一面跟随部队转战南北,一面从事文学创作。

他的作品基调是歌颂新时代、新生活和普通的劳动者。

他创造地继承了中国传统散文的长处,于托物寄情、物我交融之中达到诗的境界。

他营造意境时,常在谋取“情”的新意上做文章,如借蜜蜂的勤劳创造而无所求的特点,来寄情社会主义建设者的高尚情操。

杨朔一生创作成就巨大,其散文最为突出。

他的散文,充满革命激情,结构严谨,语言精练、含蓄,极富诗意,为建国后人们公认的第一流散文作品。

杨朔是当今文坛一位精辟阐述散文诗化理论,并认真实践,卓有成效的形成自己独特风格的散文作家。

代表作品有短篇小说集《北黑线》;中篇小说《红石山》和《三千里江山》等;散文《荔枝蜜》、《樱花雨》、《香山红叶》、《泰山极顶》、《画山绣水》、《茶花赋》、《海市》、《铁骑兵》等,大多数出自《杨朔散文选》。

著作大多收入《杨朔文集》。

64、王之涣(688—742),是盛唐时期的诗人,字季凌,并州(山西太原)人。

豪放不羁,常击剑悲歌,其诗多被当时乐工制曲歌唱。

名动一时,常与高适、王昌龄等相唱和,以善于描写边塞风光著称,与岑参,高适,王昌龄一同被世人称为我国唐代著名的“四大边塞诗人”。

靳能在墓志铭中称王之涣“孝闻于家,义闻于友,慷慨有大略,倜傥有异才”,可谓对王之涣一生的完美概括。

代表作有《登鹳雀楼》、《凉州词》和《送别》等。

65、卢纶(约737-约799),字允言,唐代诗人,大历十才子之一,河中蒲(今山西省永济县)人。

唐代大历十大才子冠冕的卢纶,诗名远播,但却屡试不第,人生与仕途都极不顺利,但他广泛的交游使他成为一个活跃的社交家,并最终借此步入仕途。

卢纶的诗,以五七言近体为主,多唱和赠答之作。

但他在从军生活中所写的诗,风格雄浑,情调慷慨,历来为人传诵。

初中语文之作者简介

初中语文之作者简介

初中阶段语文常识之作者简介鲁迅(1881~1936),中国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和教育家。

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1881年9月25日诞生。

出身于破落封建家庭。

青年时代受进化论、尼采超人哲学和托尔斯泰博爱思想的影响。

1902年去日本留学,原在仙台医学院学医,后从事文艺工作,希望用以改变国民精神。

1905—1907年,参加革命党人的活动,发表了《摩罗诗力说》《文化偏至论》等论文。

期间曾回国奉母命结婚,夫人朱安。

1909年,与其弟周作人一起合译《域外小说集》,介绍外国文学。

同年回国,先后在杭州、绍兴任教巴金(1904~2005.10.17),原名李尧棠、字芾甘,笔名佩竿、余一、王文慧等。

四川成都人。

1920年入成都外国语专门学校。

1923年从封建家庭出走,就读于上海和南京的中学。

1927年初赴法国留学,写成了处女作长篇小说《灭亡》,发表时始用巴金的笔名。

1928年底回到上海,从事创作和翻译。

从1929年到1937年中,创作了主要代表作长篇小说《激流三部曲》中的《家》,以及《海的梦》《春天里的秋天》《砂丁》《萌芽》(《雪》)《新生》《爱情的三部曲》(《雾》《雨》《电》)等中长篇小说,出版了《复仇》《将军》《神·鬼·人》等短篇小说集和《海行集记》《忆》《短简》等散文集。

以其独特的风格和丰硕的创作令人瞩目,被鲁迅称为“一个有热情的有进步思想的作家,在屈指可数的好作家之列的作家”(《答徐懋庸并关于抗日统一战线问题》)。

其间任文化生活出版社总编辑,主编有《文季月刊》等刊物和《文学丛刊》等从书。

抗日战争爆发后,巴金在各地致力于抗日救亡文化活动,编辑《呐喊》。

《救亡日报》等报刊,创作有《家》的续集《春》和《秋》,长篇小说《抗战三部曲》(又名《火》),出版了短篇小说集《还魂草》、《小人小事》,散文集《控诉》和《龙·虎·狗》等。

在抗战后期和抗战结束后,巴金创作转向对国统区黑暗现实的批判,对行将崩溃的旧制度作出有力的控诉和抨击,艺术上很有特色的中篇小说《憩园》《第四病室》,长篇小说《寒夜》便是这方面的力作。

【精选】部编版九年级下册语文第12课《词四首》重要知识点

【精选】部编版九年级下册语文第12课《词四首》重要知识点

【精选】部编版九年级下册语文第12课《词四首》重要知识点渔家傲·秋思一.作者简介【范仲淹】(989-1052),字希文,谥文正,亦称范履霜,北宋著名文学家、政治家、军事家、教育家。

主持“庆历新政”,有《范文正公集》。

二.背景资料宋仁宗康定元年(1040)至庆历三年(1043)间,范仲淹任陕西经略副使兼延州知州。

据史载,在他镇守西北边疆期间,既号令严明又爱抚士兵,并招徕诸羌推心接纳,深为西夏所惮服,称他“腹中有数万甲兵”。

三.细读感悟1.反复诵读。

2. 想象词描绘的画面,用自己的话描述出来。

秋天到了,西北边塞的风光和江南不同。

大雁又飞回衡阳了,一点也没有停留之意。

黄昏时,军中号角一吹,周围的边声也随之而起。

层峦叠嶂里,暮霭沉沉,长烟落日,孤零零的城门紧闭。

饮一杯浊酒,不由得想起万里之外的家乡,未能像窦宪那样战胜敌人,刻石燕然,不能早作归计。

悠扬的羌笛响起来了,天气寒冷,霜雪满地。

夜深了,将士们都不能安睡,将军为操持军事,须发都变白了;战士们久戍边塞,也流下了伤时的眼泪。

3. 赏析下列词句。

(1)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开头作者就把我们带到了一个特殊的环境。

时间是秋天,地点在边塞。

风景呢?没说好,也没说坏,只说了一个“异”。

“衡阳雁去”是雁去衡阳的倒装;古人相传,北雁南飞,到衡阳而止。

衡阳城南有回雁峰,样子很像回旋的雁。

“秋来”,满目萧条;“风景”越发“异”得难忍,所以雁儿毫不留恋地非飞走不可。

这里表面写的是雁,实是写人。

即连大雁都不愿在这儿呆下去了,更何况人?但是,边塞军人毕竟不是候鸟,他们却坚守在边塞。

(2)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边声”,指边地的风号、马鸣、羌笛之声,这是写声音的,这声音富有边塞地区的特色。

“四面边声连角起”,就是军中号角吹动,四面八方的边声便随之而起。

在这里,作者是把军中的号角作为主体来写的,它带动着边地的一切声音。

这就是说,边地“雁去”了,边地的驻军没去;不但没去,而且用他们的号角,与边地的人民紧紧相连。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九年级上下文学常识
2少
第1课沁园春雪
选自《毛泽东诗集》沁园春,词牌名;雪,写作对象。

毛泽东,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思想家。

第2课雨说
选自《郑愁予诗的自选Ⅰ》——20世纪70年代末
郑愁予,原名郑文韬,台湾诗人。

重要诗集《梦土上》《衣钵》《郑愁予诗选集Ⅰ》《郑愁予诗选集》等14部,《郑愁予诗选集Ⅰ》被列为“影响台湾三十年三十本书”之一
第3课星星变奏曲
选自《上海文学》——1980年——朦胧诗
江河,1949年生,北京人,原名于友泽。

第4课外国诗两首——蝈蝈与蛐蛐、夜——田园诗
《蝈蝈与蛐蛐》选自《世界流派诗选》
济慈(1795—1821),英国浪漫主义诗人
《夜》选自《世界流派诗选》
谢尔盖·亚历山大德洛维奇·叶赛宁(1985—1925)俄罗斯诗人
第5课敬业与乐业
选自《饮冰室合集》第十四册
梁启超(1873—1929),字卓如,号任公,又号饮冰室主人。

广东新会人。

中国近代维新派代表人物,学者。

戊戌变法的领袖之一,
第6课纪念伏尔泰逝世一百周年的演说
选自《雨果文集》第十一卷
雨果(1802—1885)法国浪漫主义,资产阶级民主作家。

伏尔泰(1694—1778)法国哲学家、史学家、文学家、启蒙思想家。

作品《哲学通讯》
第7课傅雷家书两则
选自《傅雷家书》——书信集
傅雷(1908—1966)翻译家,文艺评论家。

几乎翻译法国全部重要作家作品。

第8课致女儿的信
选自《关于爱的思考》
苏霍姆林斯基(1918—1970)苏联教育实践家、教育理论家。

作《苏霍姆林斯基选集》
第9课故乡
选自《呐喊》
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浙江绍兴人。

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

第10课孤独之旅
选自《草房子》——长篇小说
曹文轩(1954—?)当代作家、儿童文学家。

江苏盐城人。

第11课我的叔叔于勒
选自《羊脂球》——短篇小说
莫泊桑(1850—1893)法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

作品《项链》《一生》
与俄契诃夫、美欧·亨利合称“世界三大短篇小说之王”
第12课心声
选自《儿童时代》
黄蓓佳(1955)江苏如皋人。

作品《小船,小船》《夜夜狂欢》
第13课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
选自《中外母语教材选粹》
罗迦·费·因格(1948)美国实业家。

曾发表《踢醒沉睡之心》
第14课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选自《散文选刊》
丁肇中(1936)一位美籍华裔物理学家。

第15课短文两篇——谈读书、不求甚解
《谈读书》选自《世界散文随笔精品文库·英国卷》
弗朗西斯·培根(1561—1626)英国哲学家、作家。

《不求甚解》选自《燕山夜话》
马南邨(1912—1966)邓拓的笔名,当代作家、杂文家、历史学家、新闻工作者。

第16课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选自《且介亭杂文》
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浙江绍兴人。

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

第17课智取生辰纲
选自《水浒传》
施耐庵,元末明初人,生平事迹自己问他。

第18课杨修之死
选自《三国演义》
罗贯中(1330—1400)名本,字贯中,号湖海散人。

元末明初小说家。

第19课范进中举
选自《儒林外史》——长篇讽刺小说
吴敬梓(1701—1754)字敏轩,号粒民,晚年又号文木老人,清代小说家。

第20课香菱学诗
选自《红楼梦》
曹雪芹(1715—1763)名霑,字梦阮,有字芹圃,号雪芹。

第21课陈涉世家
选自《史记·陈涉世家》
司马迁(前145—?)字子长,西汉夏阳人
《史记》第一部记传体通史,全书一百三十篇。

第22课唐雎不辱使命
选自《战国策·魏策四》——国别体,是刘向根据战国史书编辑整理的。

刘向,西汉学者、文学家。

字子政,本名更生。

第23课隆中对
选自《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
陈寿(233—297)字陈祚,晋朝安汉人,史学家。

第24课出师表
选自《汉魏六朝百三名家集·诸葛丞相集》
诸葛亮(181—234)三国时蜀汉政治家、军事家。

第1课诗两首——我爱这土地、乡愁
《我爱这土地》选自《艾青诗选》
艾青(1910—1996)原名蒋海澄,浙江新华人,诗人。

1932加入“中国左翼艺术家联盟”
《乡愁》选自《余光中诗选》
余光中(1928—?)台湾诗人。

主要诗作《白玉苦瓜》《等你在雨里》
第2课我用残损的手掌
选自《戴望舒诗全编》
戴望舒(1905—1950)原名戴梦欧,诗人。

代表作《雨巷》中国现代抽象派诗歌的代表。

第3课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
选自《舒婷的诗》
舒婷,原名龚佩瑜,朦胧派代表诗人之一。

主要著作《双桅船》《会唱歌的鸢尾花》
第4课外国诗两诗——祖国、黑人谈河流
《祖国》选自《莱蒙托夫诗选》
莱蒙托夫(1814—1840)俄国诗人。

代表作《诗人之死》《恶魔》
《黑人谈河流》选自《美国现代六诗人选集》
休斯(1902—1967)美国诗人、小说家、剧作家、政论家。

第5课孔乙己
选自《呐喊》第二篇白话小说
鲁迅……略
第6课蒲柳人家
选自《十月》
刘绍棠(1936—1997)北京人,当代作家。

主要作品《渔火》《花街》《荇水荷风》
第7课变色龙
选自《契诃夫小说选》
契诃夫(1860—1904)俄国作家,批判现实主义作家。

代表作《装在套子里的人》
第8课热爱生命
选自《热爱生命》
杰克·伦敦(1876—1916)美国小说家。

主要作品《寂静的原野》
第9课谈生命
选自《文汇报》
冰心(1900—1999)原名谢婉莹,现代著名女作家。

第10课那树
选自《20世纪中国散文英华·台港澳卷》
王鼎钧(1927)台湾散文家。

《评红豆诗人的诗》小说《单身汉的体温》
第11课地下森林断想
选自《文汇报》
张抗抗,浙江杭州人。

小说《灯》《分界线》《爱的权利》
第12课人生
选自《世界散文精华·欧洲卷》
勃兰兑斯(1842—1927)丹麦文学评论家,文学史家。

第13课威尼斯商人
选自《威尼斯商人》
莎士比亚(1564—1616)英国戏剧家、诗人。

欧洲文学史上声誉最高,影响最大的作家之一。

现有剧本37部、长诗2首、十四行诗154首
四大悲剧《哈姆雷特》《奥赛罗》《李尔王》《麦克白》
第14课变脸
选自《魏明伦剧作精品集》
魏明伦,著名川剧作家,被誉为“巴山鬼才”。

《易胆大》《巴山秀才》
第15课枣儿
选自《剧本》孙鸿,靖江戏剧小品作家。

第16课音乐之声
选自《外国电影丛刊》
勒曼,美国剧作家。

第17课公输
选自《墨子·公输》
墨子(前476—前390),名翟,相传原为宋国人。

战国时期思想家,墨家学派创始人。

第18课《孟子》两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得到多助,失道寡助》选自《孟子·公孙丑下》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选自《孟子·告子下》
孟子(前372—前289)名轲,字子舆,战国时期思想家、教育家。

与孔子并称“孔孟”第19课鱼我所欲也
选自《孟子·告子上》
孟子……略
第20课《庄子》故事两则——惠子相梁、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
选自《庄子·秋水》
庄子(前369—前286)姓庄,名周,战国时宋国人,哲学家、文学家。

第21课曹刿论战
选自《左传·庄公十年》
《左传》记载春秋时期各诸侯国的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文化等情况的编年体史书。

第22课邹忌讽齐王纳谏
选自《战国策·齐策一》
《战国策》记录战国时期各国谋臣策士活动的史书。

第23课愚公移山
选自《列子·汤问》
列子,名寇,又名御寇,郑国人,战国时期道家代表人物之一。

课内必背古诗词
关雎、蒹葭——选自《诗经》
《诗经》,也称“诗三百”,这些诗歌分为“风”“雅”“颂”
望江南——温庭筠
选自《全唐五代词》温庭筠,原名岐,字飞卿。

花间词派的重要作家。

渔家傲秋思
选自《唐宋名家词选》范仲淹,字希文,北宋政治家,文学家。

江城子密州出猎
选自《东坡乐府笺》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

武陵春
选自《李清照集校注》李清照,字易安,号易安居士,南宋女作家。

婉约派词人。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选自《稼轩词编年笺注》辛弃疾,字幼安,号稼轩。

南宋爱国词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