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七年级作家简介
初中语文课本上的外国名家名篇概览
阿西莫夫(1920—1992)八年级上册《恐龙无处不在》等
莫顿· 亨特(1927—1983)七年级上册《走一步,再走一步》
初中语文课本上的外国作家
伊索(公元前6世纪)七年级上册《赫耳墨斯和雕像者》等
歌德(1749—1832)(七年级下册《福楼拜家的星期天》)
安徒生(1805—1875)七年级上《皇帝的新装》七年级下《丑小鸭》
初中语文课本上的英国作家
培根(1561—1626)九年级上册《谈读书》 莎士比亚(1564—1616)九年级下册《威尼斯商人》 笛福(1661—1731)七年级下册《荒岛余生》(电子课本有) 斯威夫特(1667—1745)九年级下册名著导读《格列佛游记》 拜伦(1788—1824)《唐· 璜》《恰尔德· 哈洛尔德游记》 雪莱(1792—1822)《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 《西风颂》 济慈(1795—1821)九年级上册《蝈蝈与蛐蛐》 夏洛蒂· 勃朗特(1815—1855)九年级下册名著导读《简· 爱》 艾米莉· 勃朗特(1818—1848)《呼啸山庄》 安妮· 勃朗特(1820—1849)《艾格尼斯· 格雷》《怀尔德菲尔府的房客》
列夫· 托尔斯泰(1828—1910)八年级下册《列夫· 托尔斯泰》
契诃夫(1860—1904)九年级下册《变色龙》 高尔基(1868—1936)七年级下册名著导读《童年》八年级下册《海燕》
叶赛宁(1895—1925)九年级上册《夜》
奥斯特洛夫斯基(1904—1936)八年级上册名著导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西蒙诺夫(1915—1979) 八年级上册《蜡烛》
法布尔(1823—1915)法国昆虫学家。七年级上册《绿色蝈蝈》
里根(1911—2004)美国总统。七年级下册《真正的英雄》
布封(1707—1788)法国博物学家、作家。七年级下册《马》
初中语文作者简介
初中语文作者简介-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初中语文作者简介七年级上文学常识一、《在山的那一边》作者:王家新。
出版诗集:《纪念》(1985)、游动悬崖(1997)。
二、《走一步,再走一步》作者:[美国]莫顿?亨特。
三、《生命生命》作者:杏林子,原名:刘侠。
四、《紫藤萝瀑布》作者:宗璞,原名:冯钟璞著名哲学家冯友兰之女。
短篇小说:《红豆》、《桃园女儿嫁窝谷》、《不沉的湖》、《后门》、《知音》等。
中篇小说:《三生石》。
长篇小说:《野葫芦引》。
散文有燕园系列(石寻、桥寻、树寻、木寻、碑寻)。
其中,《西湖漫笔》与《紫藤萝瀑布》为最。
五、《童趣》作者:沈复字三白清代文学家。
《浮生六记》是沈复的代表作,共六卷,每卷皆有标题,依次是《闺房记乐》《闲情记趣》《坎坷记愁》《浪游记快》《中山记历》《养生记道》。
本文选自《浮生六记?闲情记趣》。
六、《理想》作者:流沙河,原名:余勋坦。
七、《短文两篇》作者:张晓风。
散文集:《地毯的那一端》《愁乡石》《步下红毯之后》《你还没有爱过》《再生缘》《我在》《思想》及《从你美丽的流域》。
八、《人生寓言》作者:周国平。
主要著作:《人与永恒》《今天我活着》《爱与孤独》等。
九、《我的信念》居里夫人(1867~1934)原名:玛丽?斯可罗多夫斯卡法籍波兰物理学家、化学家。
发现了钋和镭两种天然放射性元素。
著作:《放射性通论》、《放射性物质的研究》。
十、《论语十则》作者:孔子(公元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事鲁国人。
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
整理《诗》《书》,删修《春秋》注解《周易》创私人讲学之风有弟子3000人、贤士72人。
《论语》是记录孔子和他弟子言行的一步书,共20篇,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
十一、《春》作者:朱自清(1898~1948)字佩弦,原名自华,号秋实。
散文:《背影》《河塘月色》《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等。
作者简介
第一单元情感呵护:《散步》作者莫怀戚简介:莫怀戚,1951年生于重庆,当过知青、士兵(中国人民解放军)和摩托车手、小提琴演奏员。
经历复杂、意志坚强、随和、豁达、原则性强。
1982年毕业于四川大学中文系,现任重庆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
从事文学创作二十余年,能胜任多种体裁,但小说见长,1994年获全国庄重文文学奖,散文《散步》和《家园落日》被选在了中学语文课文之中。
视写作为生活的一部分。
作品有长篇小说《经典关系》、系列小说集《大律师现实录》、中篇小说《透支时代》、中篇小说《陪都旧事》、中篇小说《花样年月》、中篇小说《六弦的大圣堂》、中篇小说《诗礼人家》、中篇小说《隐身代理》等。
2008年又成就了一部新的长篇小说《白沙码头》《秋天的怀念》作者史铁生简介:史铁生,1951年1月4日出生于北京,河北涿县(今涿州市)人,中国电影编剧,著名小说家,文学家。
生前曾任北京作家协会副主席、驻会作家,中国作家协会第五、六、七届全国委员会委员,中国残疾人作家协会副主席。
1958年入北京东城区王大人胡同小学读书,1967年毕业于北京清华大学附属中学。
1969年到陕西延川插队落户。
1972年回北京,1974—1981年在北京新桥街道工厂做工,后因瘫痪而停薪留职,回家养病。
1979年发表第一篇小说《法学教授及其夫人》,以后陆续发表中、短篇小说多篇,1983年他参加中国作家协会。
从1986年起,即为北京作家协会合同制作家,后为北京作家协会驻会作家,一级作家职称。
1996年11月,短篇小说《老屋小记》获得《东海》文学月刊“三十万东海文学巨奖”金奖。
小说《我的遥远的清平湾》、《奶奶的星星》分获1983、1984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另外,他还创作了电影剧本《多梦时节》(与人合作)、《死神与少女》等,《死神与少女》属于一种新的电影类型——诗电影,这为电影类型的发展作出了新的贡献。
《羚羊木雕》作者张之路简介张之路,1945年生于北京。
我国有影响的少儿小说作家之一,出过很多儿童读物。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作者简介教学设计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作者简介教学设计Teaching design of the author's introduction t o the seventh grade Chinese volume 1 of PEP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作者简介教学设计前言:小泰温馨提醒,语文是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的一门重点教学科目,其教学的内容是语言文化,其运行的形式也是语言文化。
语文能力是学习其他学科和科学的基础,也是一门重要的人文社会科学,是人们相互交流思想等的工具。
本教案根据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和针对教学对象是初中生群体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并以启迪发展学生智力为根本目的。
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下载后内容可随意修改调整及打印。
1.宗璞(第4课《紫藤萝瀑布》)1928年生,女,原名冯钟璞,笔名有任小哲、丰非等。
著名哲学家冯友兰之女。
1951年毕业于xxx大学外文系。
“文革”前作品主要有短篇小说《红豆》《不沉的湖》《知音》等,“文革”后,有短篇小说《弦上的梦》、中篇小说《三生石》,获全国优秀中短篇小说奖。
2.沈复(第5课《童趣》)生于清乾隆三十年(1763年),卒年不详。
字三白,长洲(现在江苏省苏州市)人。
工诗画、散文。
出身于幕僚家庭,没有参加过科举考试,曾以卖画维持生计,作品有《浮生六记》。
3.流沙河(第6课《理想》)原名余勋坦,四川金堂人。
1931年11月11日生在成都。
1948年始发表作品,1950年到引ji西农民报》任副刊编辑,1978年到金堂县文化馆任馆员,著名诗作有《就是那一只蟋蟀》。
4.玛丽·居里(1867-1934)(第9课《我的信念》)法国物理学家、化学家。
原籍波兰,xxx大学理学博士。
1895年与皮埃尔·居里结婚,他们共同研究,先后发现钋和镭两种天然放射性元素,1903年获诺贝尔物理奖,1911年又获诺贝尔化学奖。
5.孔子(前551—前479)(第10课《论语》十则)名丘,字仲尼,春秋时鲁国人。
七年级语文上册11-15作者简介
何立伟,男,1954年生于湖南长沙,当代作家,1978年毕业于湖南师范学院中文系。
从事过工人、教师、文学专干、专业作家、广告策划、期刊主编等职业,现为《创作》杂志社主编、长沙市文联主席、湖南省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一级作家。
何立伟1983年开始发表小说,以短篇小说为主。
在此之前曾经从事诗歌创作,所以后来的小说中诗意比较浓厚。
他的短篇小说主要有《石匠留下的歌》、《小城无故事》、《小站》、《萧萧落叶》、《搬家》、《滋味》、《白色鸟》等。
其中,《白色鸟》一篇曾经荣获1984年度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被选入人教版‘长春版初一教材,为他带来广泛赞誉。
他的部分作品结集为《小城无故事》,1986年由作家出版列入著名的“文学星丛书”第一辑出版。
中篇小说主要有《花非花》、《跟爱情开开玩笑》、《天堂之歌》、《老康开始旅行》、《北方落雪,南方落雪》等,另有中短篇小说集《天下的小事》、《老康开始旅行》、《老何的女人》。
长篇小说有《你在哪里》,《像那八九点钟的太阳》。
何立伟先后获文学奖励十余种。
何立伟是多才多艺之人,有过十多年的画漫画的经历,著有《何立伟漫画与戏语》、《失眠的星光》、《情文情画》等漫画集。
阿尔封斯·都德(1840~1897)法国19世纪著名的现实主义小说家。
都德生在法国南部普鲁旺斯省的尼姆地方。
他的父亲是个商人,母亲对于文学有特殊的爱好,酷爱读书,不善于料理生活。
都德自幼聪颖过人。
他很小的时候就练习写诗,而且注意观察生活。
在里昂中学读书时,他经常到书店博览群书,涉猎广泛,扩大了知识视野。
1855年,父亲破产,家道中落,他被迫辍学自谋生路。
他15岁就到阿雷小学校任自习辅导员。
两年之后,由于哥哥的帮助,到了巴黎,在贫困的境遇中开始了文学创作生活。
1860年,都德任莫尼公爵的秘书。
这使他有机会观察巴黎社会各种各样的人,使他能多次到富于诗情画意的普鲁旺斯旅行,从家乡流传的民间故事和传说中汲取创作营养。
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知识清单+课后探究
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知识清单+课后探究第9课《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作者简介鲁迅(1881—1936),字豫才,原名周树人,浙江绍兴人,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之一。
其主要著作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杂文集《二心集》《且介亭杂文》等。
二、故事背景《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这篇回忆性散文写于1926年9月18日。
“三一八”惨案以后,鲁迅被反动当局列于拟通缉的北京文教界五十人名单上,他难以公开与反动势力进行斗争,被迫于1926年应厦门大学的邀请离开北京。
鲁迅到厦大正值暑期,学生还没有开学,他回忆起少年时的往事,写下了这篇回忆童年生活的散文。
这篇散文最初发表在1926年《莽原》半月刊第19期上,后来鲁迅把它和《旧事重提》的其他9篇一起编入《朝花夕拾》这部散文集中了。
三、字音字形1.确凿(záo)2.菜畦(qí)3.皂荚树(zào jiá)4.桑葚(shèn)5.轻捷6.窜(cuàn)7.云霄8.油蛉(líng)9.蟋蟀(xīshuài)10.蜈蚣(wúgōng)11.斑蝥(máo)12.倘若(tǎng)13.脊梁(jǐ)14.缠络(luò)15.臃肿(yōng)16.覆盆子17.攒成(cuán)18.高枕而卧19.脑髓(suǐ)20.塑雪罗汉(sù)21.鉴赏(jiàn)22.人迹罕至(hǎn)23.相宜(yí)24.觅食(mì)25.竹筛(shāi)26.秕谷(bǐ)27.啄食(zhuó)28.白颊(jiá)29.书塾(shú)30.和蔼(ǎi)31.恭敬32.方正33.质朴34.朔(shuò)35.渊博36.宿儒(sùrú)37.蝉蜕(tuì)38.人声鼎沸(dǐng)39.倜傥(tìtǎng)40.淋漓(lín lí)41.拗过去(ǎo)42.盔甲(kuī)43.荆(jīng)44.锡箔(xībó)四、理解词义1. 轻捷:轻快敏捷。
初中语文人教七年级上册朝花夕拾 PPT
◎《父亲的病》——父亲被庸医治死,一直是 埋在鲁迅心中的痛苦。文章重点回忆儿时为父 亲延医治病的情景,描述了几位“名医”的行医 态度、作风、开方等种种表现,揭示了这些人
巫医不分、故弄玄虚、勒索钱财、草菅人命的 实质。
◎《琐记》——鲁迅在这篇文章里主要回忆了 自己离开绍兴去南京求学的过程。作品描述了
当时的江南水师学堂和矿务铁路学堂的种种弊 端和求知的艰难,批评了洋务派办学的“乌烟 瘴气”。作者记述了最初接触进化论的兴奋心 情和不顾老辈反对,如饥如渴地阅读《天演论 》的情景,表现出探求真理的强烈欲望。
◎《藤野先生》——记录作者在日本留学 时期的学习生活,叙述在仙台医专受日本 学生歧视、侮辱和决定弃医从文的经过。 作者突出地记述了日本老师藤野先生的严 谨、正直、热诚、没有民族偏见的高尚品 格,表达了对藤野先生深情的怀念。 ◎《范爱农》——追叙作者在日留学时和 回国后与范爱农接触的几个生活片段,描 述了范爱农在革命前不满黑暗社会、追求 革命,辛亥革命后又备受打击迫害的遭遇 ,表现了对旧民主革命的失望和对这位正 直倔强的爱国者的同情和悼念。
建社会的反感和批判;《无常》通过无常 这个“鬼”和现实中的“人”对比,深刻地刻 画出了现实生活中某些“人格”不如“鬼格” 的人的丑恶面目;《猫·狗·鼠》作者对小 隐鼠的爱和对猫的强烈憎恨形成了鲜明的 对比。
精彩片段之二 《范爱农》
到初冬,我们的景况更拮据了,然而还喝酒,讲笑话。忽然 是武昌起义,
接着是绍兴光复。第二天爱农就上城来,戴着农夫常用的毡 帽,那笑容是从来没有见过的。“老迅,我们今天不喝酒了。 我要去看看光复的绍兴。我们同去。”我们便到街上去走了一 通,满眼是白旗。然而貌虽如此,内骨子是依旧的,因为还 是几个旧乡绅所组织的军政府,什么铁路股东是行政司长…… 。这军政府也到底不长久,几个少年一嚷,王金发带兵从杭 州进来了,但即使不嚷或者也会来。他进来以后,也就被许 多闲汉和新进的革命党所包围,大做王都督。在衙门里的人 物,穿布衣来的,不上十天也大概换上皮袍子了,天气还并 不冷。我被摆在师范学校校长的饭碗旁边,王都督给了我校 款 200 元。爱农做监学,还是那件布袍子,但不大喝酒了, 也很少有工夫谈闲天。他办事,兼教学,实在勤快得可以。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柏庆怀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柏庆怀柏庆怀,字文怀,1918年出生于浙江绍兴。
他是一位杰出的教育家、文学家和语文教育专家,被誉为中国语文教育的奠基人之一。
柏庆怀在语文教育领域做出了巨大贡献,为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和阅读能力付出了艰辛努力。
柏庆怀是中国语文教育的先驱者之一。
在他的教育理念中,语文教育不仅仅是学习语言文字的工具,更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表达能力和文化素养的重要途径。
他提出了“言语文学”的教学理念,强调语文教学应该注重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的培养。
他主张通过生动的教学内容、丰富的教学方法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来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
柏庆怀的语文教材在中国的教育界影响深远。
他主编的人教版语文教材成为了中国的主要语文教材之一,并且被广泛使用。
这套教材以其丰富的教学内容、系统的知识结构和科学的教学方法赢得了广大学生和教师的喜爱。
他的教材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阅读能力,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学欣赏能力,使学生能够真正领悟到语文学习的乐趣和意义。
柏庆怀的语文教育理念对于中国的语文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的教育思想被广泛传播和应用,成为了中国语文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他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不仅在教材中得以体现,也在教学实践中得到了验证。
他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的核心在于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和人文精神,使学生能够真正成为独立思考、自由表达的人。
柏庆怀的教育思想在当今的教育领域仍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他的教育理念提醒我们,语文教育不仅仅是学习语言文字的工具,更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表达能力和文化素养的重要途径。
他的教育理念强调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这与当今社会对于综合素质教育的要求是一致的。
因此,我们应该继续发扬柏庆怀的教育思想,加强对学生的语文教育,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和综合素质,使他们能够更好地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和挑战。
初中: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作者简介
新修订初中阶段原创精品配套教材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作者简介教材定制 / 提高课堂效率 /内容可修改A brief introduction to the authors of the Volume Seven教师:风老师风顺第二中学编订:FoonShion教育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作者简介1.宗璞(第4课《紫藤萝瀑布》)1928年生,女,原名冯钟璞,笔名有任小哲、丰非等。
著名哲学家冯友兰之女。
1951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外文系。
“文革”前作品主要有短篇小说《红豆》《不沉的湖》《知音》等,“文革”后,有短篇小说《弦上的梦》、中篇小说《三生石》,获全国优秀中短篇小说奖。
2.沈复(第5课《童趣》)生于清乾隆三十年(1763年),卒年不详。
字三白,长洲(现在江苏省苏州市)人。
工诗画、散文。
出身于幕僚家庭,没有参加过科举考试,曾以卖画维持生计,作品有《浮生六记》。
3.流沙河(第6课《理想》)原名余勋坦,四川金堂人。
1931年11月11日生在成都。
1948年始发表作品,1950年到引ji西农民报》任副刊编辑,1978年到金堂县文化馆任馆员,著名诗作有《就是那一只蟋蟀》。
4.玛丽·居里(1867-1934)(第9课《我的信念》)法国物理学家、化学家。
原籍波兰,巴黎大学理学博士。
1895年与皮埃尔·居里结婚,他们共同研究,先后发现钋和镭两种天然放射性元素,1903年获诺贝尔物理奖,1911年又获诺贝尔化学奖。
5.孔子(前551—前479)(第10课《论语》十则)名丘,字仲尼,春秋时鲁国人。
著名思想家、教育家,儒家思想的创始人,周游列国,宣传儒家思想,整理《诗》《书》等古代文献。
删修《春秋》使之成为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历史著作。
6.朱自清(1898-1948)(第11课《春》)字佩弦,江苏省扬州市人。
现代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
192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
代表作有诗文集《踪迹》,散文集《背影》《欧游杂记》等。
七年级语文上册作者简介
七年级语文上册作者简介1、莫怀戚 1951年出生,男,汉族。
笔名周平安、章大明。
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重庆人。
1982年毕业于四川大学中文系。
现为重庆师范大学新闻学院教授。
1994年获全国庄重文文学奖,散文《散步》和《家园落日》被选入中学语文课本。
2、史铁生(1951年1月4日—2010年12月31日),原籍河北涿县,1951年出生于北京,1967年毕业于清华大学附属中学,1969年去延安一带插队。
因双腿瘫痪于1972年回到北京。
后来又患肾病并发展到尿毒症,需要靠透析维持生命。
自称是“职业是生病,业余在写作”。
史铁生创作的散文《我与地坛》鼓励了无数的人。
2002年获华语文学传媒大奖年度杰出成就奖。
曾任中国作家协会全国委员会委员,北京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残疾人协会评议委员会委员。
2010年12月31日凌晨3点46分因突发脑溢血逝世。
3、张之路 1945年生于北京,现为中国电影集团策划部编审、一级编剧,国务院授予的有特殊贡献的专家,中国作协儿童文学委员会委员。
泰戈尔(1861—1941)(第24课《诗两首》)4、印度作家、诗人、社会活动家。
早期作品有诗集《暮歌》《晨歌》等。
代表作有诗集《吉檀伽利》《新月集》《园丁集》《飞鸟集》等,他的创作对印度文学的发展影响很大。
1913年获诺贝尔文学奖。
冰心(1900-1999)(同上)5、现代散文家、小说家、诗人、儿童文学作家。
原名谢婉莹,福建长乐人。
代表作有诗集《繁星》《春水》,散文集《寄小读者》《再寄小读者》《往事》等。
6、刘义庆原籍南朝宋彭城,世居京口。
南朝宋武帝刘裕之侄7、魏巍河南郑州人,1920年1月16日生于一城市贫民家庭,原名鸿杰,曾用笔名红杨树,当代诗人,著名散文作家、小说家。
8、海伦凯勒 1880—1968)生于亚拉巴马州的塔斯坎比亚,原名为9、HelenAdamsKelle,毕业于哈佛大学,美国著名女作家、残障教育家、杰出的演讲家、社会活动家,生理上有残疾,但其生命的成就却启发了数百万人。
2024年度初中语文人教版七年级《郑振铎猫》
文中还运用了一些富有表现力的词语和句式,如“或是在你写作的时候,跳上桌来,在稿纸上踩印几朵小 梅花。”等,这些词语和句式不仅表达了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也让读者更加深入地感受到了猫的可爱之 处。
2024/3/23
20
写作风格:细腻入微,情感真挚
文中对于猫的各种情态和动作的描写非常细腻入微,如“它还 会丰富多腔地叫唤,长短不同,粗细各异,变化多端。”等, 这些描写不仅展现了猫的独特魅力,也体现了作者对猫的深入 观察和了解。
东方文化中的动物观念
在东方文化中,动物常常被赋予某种象征意义或寓意。例如,在中国文化中, 龙和凤凰被视为吉祥的象征,而鹤则代表长寿。这些象征意义在东方文学作品 中也有所体现。
2024/3/23
25
思考如何提高当代青少年对动物保护和环境保护的意识
加强学校教育
学校可以通过开设相关课程、组织实践活动等方式,向青少年传授动物保护和环境保护的知 识,培养他们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
2024/3/23
《第七条猎狗》
以猎狗为主角的短篇小说, 通过讲述猎狗与主人之间 的深厚情感,表达了作者 对动物的关爱和尊重。
《斑羚飞渡》
描写了一群斑羚在面临生 死抉择时的悲壮故事,展 现了动物在自然界中求生 的本能和勇气。
24
探讨不同文化背景下对动物的态度和观念差异
西方文化中的动物观念
在西方文化中,动物往往被视为人类的伙伴和朋友,强调人与动物的和谐相处。 这种观念在许多西方文学作品中都有所体现,如《小王子》中的狐狸和小王子 之间的友谊。
家庭引导
家庭是孩子成长的重要环境,家长可以通过言传身教、引导孩子参与家庭环保活动等方式, 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环保观念。
2024/3/23
初中七年级作家简介
七年级作家简介1、牛汉,原名史成汉,1923年生,山西定襄县人。
40年代开始诗歌创作,是“七月诗派”的重要成员。
1955年由于受胡风事件的牵连,遭到两年的拘捕囚禁。
“文革”期间,又被关入“牛棚”,从事强制性劳动。
70年代初,创作了不少诗歌作品,其中比较著名的有《华南虎》《悼念一棵枫树》《半棵树》等。
已出版诗集《彩色的生活》《祖国》《爱与歌》《温泉》《海上蝴蝶》及自选集《蚯蚓和羽毛》等。
2、张抗抗性别:女出生年月:1950年7月出生地:浙江杭州籍贯:广东新会张抗抗,女,1950年7月生于浙江杭州,祖籍广东新会。
70年代末至80年代,张抗抗先以《淡淡的晨雾》、《夏》荣获全国优秀中篇、短篇小说奖,后又以《爱的权利》、《北极光》等短篇、中篇,引起评论界广泛争论,遂成为“知青作家”中引人注目的代表性人物。
进入90年代后,张抗抗先后发表了长篇小说《隐形伴侣》、《赤彤丹朱》、《情爱画廊》,因以不同的艺术方式表现了独特的人生洞察、历史反思和情爱探幽,作品分别成为新时期文学雅俗两极的重要作品,深受文坛内外的好评与欢迎。
张抗抗的作品主要集子《张抗抗自选集》(5卷本),此后还有中短篇小说集、长篇小说、散文随笔近40种。
部分作品被译成德文、法文、英文、日文、俄文在国外出版。
现为中国作家协会全国委员会委员,黑龙江省作家协会副主席。
作品:《赤彤丹朱》《张抗抗》《沙之聚》《张抗抗散文自选集》《情爱画廊》《永不忏悔》《张抗抗知青作品选》《地下森林断想》《故乡在远方》《分界线》《城市的标识》3、叶圣陶(1894-1988),原名绍钧,字秉臣。
江苏苏州市人,著名作家、教育家、出版家和社会活动家。
1912年中学毕业后,因家境清贫即开始当小学教师并从事文学创作。
五四运动前参加了李大钊、鲁迅支持的“新潮社”。
1921年,与沈雁冰、郑振铎等发起组织“文学研究会”,提倡“为人生”的文学观,并与朱自清等人创办了我国新文坛上第一个诗刊《诗》。
他发表了许多反映人民痛苦生活和悲惨命运的作品,出版了我国童话集《稻草人》以及小说集《隔膜》、《火灾》等。
语文人教版七年级下册作者简介
郑振铎,(1898.12.19-1958.10.17),我国现代杰出的爱国主义者和社会活动家,又是著名作家、诗人、学者、文学评论家、文学史家、翻译家、艺术史家,曾就读于北平铁路专科学校,为中国做出了巨大贡献。
1898年出生于浙江省永嘉县(今温州市区乘凉桥),曾在广场路小学、温二中、温州中学就读。
1917年入北京铁路管理传习所(今北京交通大学)学习。
1919年参加“五四运动”并开始发表作品,1920年与沈雁冰等人发起成立文学研究会,创办《文学周刊》与《小说月报》,曾任上海商务印书馆编辑,《小说月报》主编,上海大学教师,《公理日报》主编,1927年旅居英、法,回国后历任北京燕京大学、清华大学教授,上海暨南大学教授,《世界文库》主编。
1937年参加文化界救亡协会,与胡愈之等人组织复社,出版《鲁迅全集》,主编《民主周刊》,1949年后历任全国文联福利部部长,全国文协研究部长、人民政协文教组长,中央文化部文物局长,民间文学研究室副主任,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所长,文化部副部长。
全国政协委员,全国文联全委、主席团委员,全国文协常委,中国作家协会理事。
1952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
1955年当选为中国社会科学院院士及学部委员。
1958年10月17日率领中国文化代表团出国访问途中,因飞机突然失事遇难殉职。
主要著作有:短篇小说集《家庭的故事》、《桂公塘》,散文集《山中杂记》,专著《文学大纲》、《插图本中国文学史》、《中国俗文学史》、《中国文学论集》、《俄国文学史略》等。
有《郑振铎文集》。
还有《猫》。
《燕子》一文已编入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三年级下册第一组。
《别了,我爱着的中国》已被选入六年级语文教材每课一练(单元测评(2)阅读天地)《唯一的听众》已以他的笔名“落雪”选入六年级教材(第11课)《猫》一文已编入初中一年级下册教材(人教版第26课)《最后一课》已被编入人教版初中一年级下册自读课本《大海的召唤》(第15课)专著《文学大纲》、《俄国文学史略》、《中国文学论集》、《中国俗文学史》、《近百年古城古墓发掘史》、《基本建设及古文物保护工作》、《域外所藏中国古画集》、《中国历史参考图谱》、《伟大的艺术传统图录》、《插图本中国文学史》和《中国版画史图录》等。
人教部编版初中七年级语文上册文学常识必考重难点总结
人教部编版初中七年级语文上册文学常识必考重难点总结第一单元1.《春》朱自清一、作者介绍朱自清(1898——1948),原名自华,字佩弦,号秋实,后改名自清,是中国现代著名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
原籍浙江绍兴,后定居扬州,故自称“扬州人”。
1923年发表长诗《毁灭》,震动诗坛。
他的散文朴素缜密,清隽沉郁,以语言洗练、文笔清丽著称,极富有真情实感。
代表作诗文集《踪迹》,散文集有《背影》《欧游杂记》《你我》,文艺论著有《诗言志辨》《论雅俗共赏》,散文代表作有《荷塘月色》《绿》《背影》《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等。
二、词语解释①欣欣然:欢欢喜喜的样子②朗润:明朗润泽③赶趟儿:原意指赶得上,这里的意思是各种果树争先恐后地开花④酝酿:原意是造酒,这里是说各种气息混合在空气里,像发酵似的,越来越浓⑤婉转:形容声音抑扬动听⑥花枝招展:比喻姿态优美。
招展,迎风摆动⑦一年之计在于春:一年的打算在春天。
意思是,春天是一年的开始,应该把全年要做的事情及早安排好⑧吹面不寒杨柳风:出处南宋的志南和尚《绝句》:古木阴中系短篷,杖藜扶我过桥东。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三、中心思想这是一篇优美的写景抒情散文,描绘了大地春回、生机勃发的动人景象。
通过春草图、春花图、春风图、春雨图和迎春图五幅主要图画,赞美春的活力带给人以希望和力量表达了作者热爱生活、积极进取、奋发向上的精神风貌。
2.《济南的冬天》老舍一、作者简介“老舍”(老老舍,满族,原名舒庆春,字舍予,笔名“舍予”舍是他最常用的笔名),北京人,中国现代著名作家,人民艺术家。
主要作品有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话剧《茶馆》《龙须沟》等,收在《老舍文集》里。
“舍予”是“舒”字的分拆:舍,舍弃;予,我。
含有“舍弃自我”,亦即“忘我”的意“老舍”,就是他一生忘我精神的真实写照。
思。
“舍予”二、词语解释①响晴:(天空)晴朗无云②温晴:温暖晴朗③着落:可以依靠或指望的来源④空灵:灵活而不可捉摸⑤秀气:清秀。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散步》作者简介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散步》作者简介导读:人物生平莫怀戚,1951年出生,笔名周平安、章大明。
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重庆人。
1982年毕业于四川大学中文系。
曾为重庆师范大学新闻学院教授。
1994年获全国庄重文文学奖,散文《散步》和《家园落日》被选入中学语文课本。
他的中篇小说《诗礼人家》曾获“四川文学奖”。
重要作品他的中篇小说《诗礼人家》曾获"四川文学奖"。
代表作是小说《透支时代》、《陪都就事》,《散步》,《花样年月》。
作品集有《莫怀戚中短篇小说选集》。
其作品《散步》还被选入国家苏教版初中二年级下册语文课本,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课本第一课,鲁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课本,以及沪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课本。
代表作是小说《透支时代》、《陪都就事》《散步》《花样年月》,小说集《大律师现实录》、系列小说《东方福尔摩斯探案集》。
作品集有《莫怀戚中短篇小说选》。
艺术特色他的作品贴近生活、关注现实、注重细节、描写入情入理、可读性强。
语言风趣,甚至有些尖、匿名恐吓电话、弃婴收养、金钱婚姻、婚外情等问题,揭示了当代社会人们复杂的内心世界。
他的文字从容不迫,张弛有度,跳跃而有节奏,节制,举重若轻,可以让读者轻松地放下戒备,让人愉悦、很舒服、很满足。
莫怀戚的散文精美,玲珑剔透、秀美隽永、蕴籍丰,如《散步》于尺水兴波,在波谷与波峰上折射出亲情人性的亮丽之光;于轻描淡写之中显出蕴籍含蓄隽永的诗意;于娓娓道来里展示晓畅素雅的美的语言。
人物评价莫怀戚曾是《当代》杂志最看重的重庆作家,在2008年2月刊载其长篇小说《白沙码头》时,推荐词曾这样写道:看中国这位特立独行作家特立独行的才华,看重庆这座长江码头最麻辣的人生……"读他的作品,好像和一个有趣的朋友摆龙门阵,你听他唠叨着,胡乱地说东道西的时候,忽然就看见他弹了一下烟灰,啜了口茶,或者是偷偷向你坏笑着挤了一下眼睛。
"《星星》诗刊主编、诗人梁平说,莫怀戚的作品注意发掘生活中的情-趣,文字从容不迫,张弛有度,可以让读者轻松地放下戒备。
2021人教部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期中复习名著阅读《朝花夕拾》复习精品课件
4.父亲 父亲曾让童年的鲁迅困惑过,因为在他兴高采烈地要去看五猖会时,勒令他背书, 但是鲁迅从来没有指责过自己的父亲,他忏悔的是自己没有让父亲安静地的死去, 这让他的心灵永远不安永远痛苦。我们感受到鲁迅先生强烈的爱。 5.母亲 朴实,慈爱,爱护孩子,端庄,知书达理。 6.衍太太 给鲁迅看不健康的画,唆使鲁迅偷母亲的首饰变卖。而衍太太自己的孩子顽皮弄 脏了自己的衣服,衍太太却是要打骂的。鲁迅表面上赞扬她,实际心中却是鄙视 衍太太的,因为这是个自私自利,多嘴多舌,喜欢使坏的妇人。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5.《琐记》
鲁迅在这篇文章里主要回忆了自己离开绍兴去南京求学的过 程。作品描述了当时的江南水师学堂和矿务铁路学堂的种种弊端 和求知的艰难,批评了洋务派办学的“乌烟瘴气”。作者记述了 最初接触进化论的兴奋心情和不顾老辈反对,如饥如渴地阅读 《天演论》的情景,表现出探求真理的强烈欲望。
6.《藤野先生》
阿长是鲁迅小时候的保姆。记述儿时与阿长相处的情景,描 写了长妈妈善良、朴实而又迷信、唠叨、“满肚子是麻烦的礼节” 的性格;对她寻购赠送自己渴求已久的绘图《山海经》之情,充 满了尊敬和感激。 文章用深情的语言,表达了对这位劳动妇女的 真诚的怀念。
3.《二十四孝图》
所谓《二十四孝图》是一本讲中国古代二十四个孝子故事的书,配 有图画,主要目的是宣扬封建的孝道。鲁迅先生从自己小时阅读《二十 四孝图》的感受入手,重点描写了在阅读“老莱娱亲”和“郭巨埋儿” 两个故事时所引起的强烈反感,形象地揭露了封建孝道的虚伪和残酷, 揭示了旧中国儿童可怜。
8.《无常》
描述儿时在乡间迎神会和戏剧舞台上所见的“无常”形象, 说明“无常”这个“鬼而人,理而情”,爽直而公正的形象受到 民众的喜爱,是因为人间没有公正,恶人得不到恶报,而“公正 的裁判是在阴间”。文章在夹叙夹议中,对打着“公理”、“正 义”旗号的“正人君子”予以了辛辣的嘲讽。
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第14课《驿路梨花》知识点汇总
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第14课《驿路梨花》知识点汇总一、作者简介彭荆风,1929年生,江西萍乡人,作家。
1955年出版短篇小说集《边寨亲人》。
与人合写电影文学剧本《边寨烽火》与《芦笙恋歌》,文革后出版作品有长篇小说《鹿衔草》,中篇小说《蛮帅部落的后代》《爱与恨的边界》,短篇小说集《驿路梨花》等。
二、背景资料《驿路梨花》是彭荆风于1977年秋写的,当时,党中央重新提出要学习雷锋精神,作者记忆的闸门也被叩开了,他想起了许许多多边疆地区的朴实的人和事,想起了那深山大岭里供旅人方便的小茅屋,想起了默默为茅屋打柴、背水的哈尼族人,以及为了后来的旅客,临行前都要给小茅屋做点事的先行者。
想起这些,一股无形的力量迫使彭荆风拿起笔来,写就了《驿路梨花》。
三、理解词义1.修葺:修理房屋。
葺,用茅草覆盖房顶。
2.折损:因过分尊重使人承受不起,客套话。
3.驿路:这里指过往行人所走的道路。
4.迷茫:广阔而看不清楚。
5.恍惚:不真切,不清楚。
6.简陋:简单粗陋不完备。
7.延伸:延长伸展。
四、课文分段第一部分(19):写我和老余在焦急地赶路之时发现了小茅屋。
第二部分(1012):我们投宿小茅屋,猜测小茅屋的主人是谁。
第三部分(1327):写瑶族老人述说小茅屋的主人是梨花。
第四部分(2837):写梨花妹妹讲述小茅屋的来历,引用诗句点题。
五、问题归纳1.开篇的自然环境描写有什么作用?本题运用自然环境描写作用分析法。
挨延伸消失由近及远,描写出了山峦的层叠和一望无际;迷茫的暮色又表明我们行进山中已经到了傍晚时候。
这样描写山峦,表明时间,衬托出我们的焦急心情,为下文小屋的出现作铺垫。
2.我们首先看到了小屋的什么情况?产生了什么疑问?这起着什么作用?我们首先看到小屋没有灯也没有人声,不禁产生了这是什么人的房子呢的疑问,设置出了第一个悬念。
3.小茅屋的主人为过路人准备了哪些必需品?从中可以看出主人具有怎样的品质?本题运用人物形象五分析法。
床、水、干柴、米、盐等。
初中语文作者简介
二十三、《散步》作者:莫怀戚。
二十四、《诗两首》1.泰戈尔(1861~1941)印度作家、诗人、社会活动家。诗集:《暮歌》《晨歌》《吉檀迦利》《新月集》《园丁集》《飞鸟集》。剧本:《修道士》《国王和皇后》《摩吉多塔拉》《邮局》《红夹竹桃》。长篇小说:《小沙子》《沉船》《戈拉》。歌曲:《人民的意志》被定为印度国歌。2.冰心(1900~1999)现代散文家、小说家、诗人、儿童文学作家。原名谢婉莹,福建长乐人。诗集:《繁星》《春水》。作品:《寄小读者》。
14、《故宫博物院》选自《地理知识》。作者黄传惕。
15、《说“屏” 》选自《陈从周散文》。作者陈从周,浙江杭州人,古建筑园林专家。著有《说园》等。
16、《大自然的语言》根据《科学大众》1963年第一期竺可桢的《一门丰产的科学——物候学》一文改写。作者竺可桢,浙江上虞人。气象学、地理学家。
17、《奇妙的克隆》选自《中学科技》。作者谈家桢。
二十五、《〈世说新语〉两则》作者:刘义庆(403~444)南朝宋文学家。
二十六、《皇帝的新装》作者:安徒生(1805~1875)丹麦著名童话作家。
二十七、《郭沫若诗两首》作者:郭沫若,(1892~1978)我国著名诗人、剧作家、历史学家、古文学家、社会活动家原名郭开贞,号尚武。诗歌:《女神》《星空》《瓶》《前茅》《恢复》《蜩螗集》《战声集》。散文:《我的幼年》《反正前后》《创造十年》《北伐途次》《沸羹集》《甲申三百年祭》。戏剧:《三个叛逆的女性》《屈原》《虎符》《棠棣之花》《高渐离》《蔡文姬》《武则天》。著作:《郭沫若诗词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七年級作家簡介1、牛漢,原名史成漢,1923年生,山西定襄縣人。
40年代開始詩歌創作,是“七月詩派”的重要成員。
1955年由於受胡風事件的牽連,遭到兩年的拘捕囚禁。
“文革”期間,又被關入“牛棚”,從事強制性勞動。
70年代初,創作了不少詩歌作品,其中比較著名的有《華南虎》《悼念一棵楓樹》《半棵樹》等。
已出版詩集《彩色的生活》《祖國》《愛與歌》《溫泉》《海上蝴蝶》及自選集《蚯蚓和羽毛》等。
2、張抗抗性別:女出生年月:1950年7月出生地:浙江杭州籍貫:廣東新會張抗抗,女,1950年7月生於浙江杭州,祖籍廣東新會。
70年代末至80年代,張抗抗先以《淡淡的晨霧》、《夏》榮獲全國優秀中篇、短篇小說獎,後又以《愛的權利》、《北極光》等短篇、中篇,引起評論界廣泛爭論,遂成為“知青作家”中引人注目的代表性人物。
進入90年代後,張抗抗先後發表了長篇小說《隱形伴侶》、《赤彤丹朱》、《情愛畫廊》,因以不同的藝術方式表現了獨特的人生洞察、歷史反思和情愛探幽,作品分別成為新時期文學雅俗兩極的重要作品,深受文壇內外的好評與歡迎。
張抗抗的作品主要集子《張抗抗自選集》(5卷本),此後還有中短篇小說集、長篇小說、散文隨筆近40種。
部分作品被譯成德文、法文、英文、日文、俄文在國外出版。
現為中國作家協會全國委員會委員,黑龍江省作家協會副主席。
作品:《赤彤丹朱》《張抗抗》《沙之聚》《張抗抗散文自選集》《情愛畫廊》《永不懺悔》《張抗抗知青作品選》《地下森林斷想》《故鄉在遠方》《分界線》《城市的標識》3、葉聖陶(1894-1988),原名紹鈞,字秉臣。
江蘇蘇州市人,著名作家、教育家、出版家和社會活動家。
1912年中學畢業後,因家境清貧即開始當小學教師並從事文學創作。
五四運動前參加了李大釗、魯迅支持的“新潮社”。
1921年,與沈雁冰、鄭振鐸等發起組織“文學研究會”,提倡“為人生”的文學觀,並與朱自清等人創辦了我國新文壇上第一個詩刊《詩》。
他發表了許多反映人民痛苦生活和悲慘命運的作品,出版了我國童話集《稻草人》以及小說集《隔膜》、《火災》等。
1923年,葉聖陶進入商務印書館,開始從事編輯出版工作,並主編《小說月報》等雜誌,同時繼續文學創作,發表了長篇小說《倪煥之》和大量短篇小說。
4、李漢榮,著名詩人、散文家,李漢榮散文佳作入選全國中學語文課本。
先後出版詩集《駛向星空》(陝西教育出版社出版,獲陝西省作協第八屆505文學獎最佳作品獎)、三卷本文集《李漢榮詩文選》(由北京華藝出版社出版,文集包括詩歌卷《母親》、《想像李白》,散文卷《與天地精神往來》)。
發表於1995年的散文《山中訪友》、入選教科書初中語文課本(初一,上冊),發表於2002年的散文《黑夜裏的文字》入選《中學生課外導讀》。
5、蘇雪林(1899~1999)現代女作家、文學研究家。
曾用名瑞奴、瑞廬、小妹,又名蘇梅,字雪林,以字行。
筆名綠漪、靈芬、老梅等。
原籍安徽太平,生於浙江瑞安。
她的著作頗豐,其中有小說散文集《綠天》,歷史小說集《蟬蛻集》,自傳體長篇小說《棘心》,散文集《屠龍集》,散文評論集《蠹魚生活》、《青鳥集》,歷史傳記《南明忠烈傳》,回憶錄《文壇話舊》、《我的生活》、《我與魯迅》,戲劇集《鳩羅那的眼睛》,專著《二三十年代作家與作品》、《中國文學史》,古典文學論著《唐詩概論》,論文集《蠹魚集》,以及《蘇綠漪佳作選》、《蘇雪林選集》等。
6、桂文亞(1949-)當代女記者、作家、編輯。
1949年生於臺北,原藉安徽省貴池縣人。
出版的主要作品集有《幽默筆記》《思想貓》《兩代情》《媽媽手記》《思想貓遊英國》《班長下臺》《長著翅膀遊英國》《美麗眼睛看世界》《二郎橋那個野丫頭》《哈瑪!哈瑪!伊斯坦堡》、《來和小羊羔照個相》等。
7、史鐵生(1951—),北京人。
初中畢業後於1969年到陝北延安地區“插隊”。
三年後因雙腿癱瘓回到北京,在北新橋街道工廠工作,後因病情加重回家療養。
1979年開始發表作品。
著有長篇小說《務虛筆記》,短篇小說《命若琴弦》,散文《我與地壇》等。
《我的遙遠的清平灣》、《奶奶的星星》分別獲1982年、1983年全國優秀短篇小說獎,《老屋小記》獲首屆魯迅文學獎。
8、林海音,女,(1918~2001)原名林含英,小名英子,原籍臺灣省苗栗縣,父母曾東渡日本經商。
迄今為止,已出版十八本書。
散文集《窗》、《兩地》、《做客美國》、《芸窗夜讀》、《剪影話文壇》、《一家之主》、《家住書坊邊》,散文小說合集《冬青樹》;短篇小說集《燭心》、《婚姻的故事》、《城南舊事》、《綠藻與鹹蛋》;長篇小說《春風》、《曉雲》、《孟珠的旅程》;廣播劇集《薇薇的周記》、《林海音自選集》、《林海音童話集》;其中,《竊讀記》被選為高中語文第九冊,《爸爸的花兒落了》被選為初中七年級下冊課文。
相關作品介紹:小說:《曉雲》、《英子的鄉戀》、《生命的風鈴》、《城南舊事》、《英子的心》、《冬青樹》、《金鯉魚的百襇裙》、《蟹殼黃》、《血的故事》散文:《吹簫的人》、《文華閣剪發記》、《舊時三女子》、《冬陽·童年·駱駝隊》、《騎毛驢兒逛白雲觀》、《我的童玩》、《北平漫筆》、《絹笠町憶往》、《竊讀記》。
代表作:《城南舊事》。
9、何其芳(1912—1977),詩人,文學評論家。
四川萬縣人。
北京大學畢業。
著有詩《我們最偉大的節日》,詩集《預言》、《夜歌和白天的歌》,散文集《畫夢錄》等。
文藝論文集《關於現實主義》、《論〈紅樓夢〉》、《關於寫詩和讀詩》、《文學藝術的春天》等。
10、王蒙,當代作家。
河北南皮人,生於北平。
1953年創作長篇小說《青春萬歲》。
1956年發表短篇小說《組織部新來的年輕人》。
著有長篇小說《活動變人形》、《暗殺—3322》、《季節三部曲》(《戀愛的季節》、《失態的季節》、《躊躇的季節》),中篇小說《布禮》、《蝴蝶》、《雜色》、《相見時難》、《名醫梁有志傳奇》、《在伊犁》系列小說,小說集《冬雨》、《堅硬的稀粥》、《加拿大的月亮》,詩集《旋轉的秋千》,作品集《王蒙小說報告文學選》、《王蒙中篇小說集》、《王蒙選集》、《王蒙集》,散文集《輕鬆與感傷》、《一笑集》,文藝論集《當你拿起筆……》、《文學的誘惑》、《風格散記》、《王蒙談創作》、《王蒙、王幹對話錄》,專著《紅樓啟示錄》,自選集《琴弦與手指》以及10卷本《王蒙文集》等。
11、葉君健(1914~1999)中國作家,翻譯家,兒童文學家。
筆名馬耳。
湖北紅安人。
1937年出版用世界語寫作的短篇小說集《被遺忘的人》。
用英文寫成長篇小說《山村》,描寫第一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山村中的農民帶著陌生和惶惑心理捲入革命浪潮,還寫了《它們飛向遠方》和短篇小說集《無知的和被遺忘的》。
70年代後完成長篇《土地三部曲》——《火花》、《自由》、《曙光》,描寫自辛亥革命前夕到五四運動期間中國社會的大變動,展示了從農村到城市的階級鬥爭的場景。
他最主要的翻譯作品為《安徒生童話全集》。
12、巴金,(1904年11月25日-2005年10月17日),,原名李堯棠,字芾甘,四川成都人,祖籍浙江嘉興,漢族。
代表作有《激流三部曲》:《家》《春》《秋》。
《愛情三部曲》:《霧》《雨》《電》。
散文集《隨想錄》。
現代文學家,翻譯家,出版家,“五四”新文化運動以來最有影響的作家之一,中國現代文壇的巨匠。
1927年完成第一部中篇小說《滅亡》,1929年在《小說月報》發表後引起強烈反響。
主要作品有《死去的太陽》《新生》《砂丁》《萌芽》和著名的《激流三部曲》1931年在《時報》上連載著名的長篇小說《愛情三部曲》。
其中《家》是作者的代表作,也是我國現代文學史上最卓越的作品之一。
1938年和1940年分別出版了長篇小說《春》和《秋》,完成了《激流三部曲》。
1940年至1945年寫作了“抗戰三部曲”《火》。
抗戰後期創作了中篇小說《憩園》和《第四病室》。
1946年完成長篇小說《寒夜》。
短篇小說以《神》《鬼》《人》為著名。
13、王願堅,(1929~1991)中國電影編劇、小說家。
1929年生,山東諸城人。
1974年創作了第一個劇本《閃閃的紅星》,另一部重要劇本《四渡赤水》創作於1983年,他的四個劇本(另兩部是《映山紅》、《草地》都深切的反映了這一主題。
14、季羨林,生於1911年,山東清平(今臨清)縣人。
北京大學教授,中國文化書院院務委員會主席,中科院院士,中國語言學家,文學翻譯家,梵文、巴利文專家,作家。
對印度語文文學歷史的研究建樹頗多。
主要著作有:《〈大事〉偈頌中限定動詞的變位》、《中世印度語言中語尾-am向-o和-u的轉化》、《原始佛教的語言問題》《〈福力太子因緣經〉的吐火羅語本的諸異本》、《印度古代語言論集》(1982年)等。
作為文學翻譯家,他的譯著主要有:《沙恭達羅》(1956年)、《五卷書》(1959年)、《優哩婆濕》(1959年)、《羅摩衍那》(7卷,1980~1984年)、《安娜·西格斯短篇小說集》等。
作為作家,他的作品主要有《天竺心影》(1980年)、《朗潤集》(1981年)、《季羨林散文集》(1987年)、《牛棚雜憶》等。
15、笛福(約1660~1731)英國作家,十八世紀英國現實主義小說的奠基人。
1719年發表第一部長篇小說《魯濱孫漂流記》,同年又寫了續篇。
晚年開始發表海上冒險小說、流浪漢小說和歷史小說。
代表作《魯濱孫漂流記》反映了資產階級上升時期要求“個性自由”,發揮個人才智,勇於冒險的精神。
其他小說有《辛格爾頓船長》《摩爾•弗蘭德斯》等。
16、江奈生·斯威夫特(1667年11月30日-1745年10月19日)英國-愛爾蘭作家。
諷刺文學大師。
主要作品:《書的戰爭》(1704)《一只桶的故事》(1704)《斯特拉日記》(1710-1713)《布商的信》(1724,1725)《格列佛遊記》(1726)《一個溫和的建議》(1729)16、馬克吐溫,美國作家。
本名塞謬爾·朗赫恩·克萊門斯。
馬克·吐溫是其筆名。
馬克·吐溫是美國批判現實主義文學的奠基人,世界著名的短篇小說大師。
他的早期創作,如短篇小說《竟選州長》(1870)、《哥爾斯密的朋友再度出洋》(1870)等,以幽默、詼諧的筆法嘲笑美國“民主選舉”的荒謬和“民主天堂”的本質。
中期作品,如長篇小說《鍍金時代》(1874,與華納合寫)、代表作長篇小說《哈克貝裏·費恩歷險記》(1886)及《傻瓜威爾遜》(1893)等,被視為美國文學史上具劃時代意義的現實主義著作。
19世紀末,馬克·吐溫發表了一些遊記、雜文、政論,如《赤道環行記》(1897)、中篇小說《敗壞了哈德萊堡的人》(1900)、《神秘來客》(1916)等的批判揭露意義也逐漸減弱,而絕望神秘情緒則有所伸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