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慈善需求调研报告

合集下载

中国儿童慈善需求研究报告(2012)

中国儿童慈善需求研究报告(2012)

已有的儿童慈善研究多关注捐赠行为和慈善 组织,缺乏对儿童慈善需求的研究。
研究目的
通过对中国儿童慈善需求进行系统研究,为政策制定者和 慈善组织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以促进中国儿童慈善事业的 发展。
通过对儿童慈善需求的研究,了解儿童在慈善事业中的真 实需求和问题,为制定针对性的政策和措施提供依据。
02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严格执法与监管
建立健全慈善事业监管机制,加强对慈善 组织的监督检查,对违法行为严肃查处。
促进慈善组织专业化发展
培育专业慈善组织
鼓励和支持各类慈善组织进行专业化改革和提升,提高慈善组织的运作效率和专业化水平。
加强慈善组织的能力建设
加大对慈善组织的人才培养、项目策划、资金募集等方面的支持力度,提高慈善组织的服务能力和竞 争力。
媒体报道
整理媒体报道中涉及的儿童慈善 需求相关数据,以便进行补充和 分析。
03
中国儿童慈善需求现状分析
总体需求情况
中国儿童慈善需求庞大,涵盖教育、医疗、家庭照顾等多个方面。
贫困地区和特殊儿童群体的需求尤为突出。
城市和农村地区的需求差异明显,城市儿童对素质教育、心理辅导等需求较高, 农村儿童对基础教育和医疗保障的需求更为迫切。
研究方法
采用定量研究方法
通过问卷调查、数据分析等手段,对慈善需求进行量化分析。
结合定性研究
通过深入访谈、观察等方式,了解慈善行为的动机、影响因素等。
数据来源
问卷调查
通过对全国范围内的儿童家长进 行问卷调查,收集儿童慈善需求 的相关数据。
政府公开数据
收集相关政府部门、社会团体等 公开的统计数据,以便进行对比 分析。
慈善供给主体
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和个人均参与儿童慈善供给。

孤儿救助调研报告

孤儿救助调研报告

孤儿救助调研报告孤儿救助调研报告一、调研目的和背景在我国,孤儿问题一直备受社会关注。

为了了解孤儿问题的现状和救助情况,以及相关政策和措施的实施情况,本次调研旨在详细了解孤儿救助工作的现状,并提出相应的建议和对策,为改善孤儿救助工作提供参考和指导。

二、调研方法和范围本次调研主要采用问卷调查和个别访谈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调研范围主要包括救助机构、托儿所、寄养家庭以及相关政府部门和非政府组织。

三、调研结果分析根据问卷调查和访谈结果,以下是本次调研得出的主要结论:1. 孤儿救助机构存在不足:部分救助机构设施简陋,管理不善,救助条件不明确,造成孤儿无法获得及时有效的帮助。

2. 托儿所资源不足:部分地区的托儿所资源有限,无法满足孤儿的基本生活和教育需求。

3. 寄养家庭存在监管问题:部分寄养家庭缺乏经验和专业知识,对孤儿的教育和抚养无法给予有效指导,导致孤儿的发展受限。

4. 孤儿救助政策不完善:尽管政府颁布了一系列的救助政策,但在实施过程中存在落实不到位的问题,导致孤儿的权益无法得到充分保障。

四、对策和建议针对上述问题,我们提出以下对策和建议:1. 完善孤儿救助机构:加大对救助机构的投入,提供必要的设施和资源,并确保救助机构的管理规范化和人员专业性。

2. 增加托儿所数量和质量:加大对托儿所的投入,提供更多的资源和培训支持,提高托儿所的服务质量和覆盖范围。

3. 加强寄养家庭的监管和培训:建立寄养家庭的评估体系,确保家庭具备基本条件,加强对家庭的培训和指导,保障孤儿的权益。

4. 完善孤儿救助政策:政府应制定更加细化和明确的政策,并落实到位,确保孤儿的权益得到充分保障。

五、结论通过本次调研,我们了解到孤儿救助工作存在一些不足,包括救助机构不足、托儿所资源不足、寄养家庭监管问题以及政策不完善等。

针对这些问题,我们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旨在改善孤儿救助工作的现状,为孤儿的健康成长提供更好的保障。

我们希望相关政府部门和社会各界能够共同努力,为孤儿救助工作提供更多的支持与关注。

中国儿童慈善需求研究报告(2012)

中国儿童慈善需求研究报告(2012)

中国儿童慈善需求研究报告(2012)中国儿童慈善需求研究报告(2012)1.简介本报告旨在研究中国儿童慈善需求的现状和趋势,为慈善组织、相关机构和个人提供参考和指导。

通过对数据分析、调研和案例研究,本报告旨在揭示中国儿童慈善领域的需求差距,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

本研究覆盖了中国主要城市和农村地区,深入了解了不同地区、家庭和儿童的需求差异。

2.儿童慈善需求的类型与程度2.1 教育类需求2.1.1 提供优质教育资源2.1.2 支持特殊教育需求儿童2.2 医疗与健康需求2.2.1 提供医疗服务和设施2.2.2 支持罕见病治疗2.3 生活福利需求2.3.1 提供食品和营养支持2.3.2 支持基本生活条件改善2.4 心理支持与康复需求2.4.1 提供心理咨询和治疗2.4.2 支持受虐待、艾滋病孤儿等特殊群体2.5 社交/文化需求2.5.1 提供社会融入机会2.5.2 支持文化教育与艺术活动3.儿童慈善需求的驱动因素3.1 儿童贫困与家庭背景3.2 儿童疾病与健康状况3.3 社会结构变迁与城乡差距3.4 政策与慈善机构参与3.5 公众意识与社会关注4.儿童慈善需求的现状与挑战4.1 教育类需求现状与挑战4.2 医疗与健康需求现状与挑战4.3 生活福利需求现状与挑战4.4 心理支持与康复需求现状与挑战4.5 社交/文化需求现状与挑战5.解决儿童慈善需求的途径5.1 加强支持和政策引导5.2 扶持慈善组织和社会力量5.3 加强公众参与和社会宣传5.4 推动国际合作和资源共享6.结论与建议通过对中国儿童慈善需求的研究,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和建议:6.1 需要加大投入和增加资源的配置6.2 需要优化政策支持和监管机制6.3 需要加强行业合作和协同发展附件:附件1、调研问卷及统计数据附件2、典型案例分析报告附件3、相关研究报告及参考资料注释:1.儿童贫困指家庭收入低于国家贫困线水平的儿童。

2.特殊教育需求儿童指在智力、身体或精神发展上存在障碍的儿童。

儿童慈善需求调研报告

儿童慈善需求调研报告

儿童慈善需求调研报告儿童慈善需求调研报告中国儿童慈善事业深深植根于传统社会爱幼护幼的精神土壤中,并在国家政治经济社会全面快速发展中获得了新的方向和动力。

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中国现代慈善事业发展步伐明显加快,从政府部门、社会团体、学术机构、媒体到个人,都对儿童慈善事业的发展给予了高度关注。

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儿童对社会服务的巨大需求呈现出来,为慈善组织运作提供了广阔市场空间,同时,弱势儿童群体的多元化、需求的多样性,对服务提供方——公益慈善组织的专业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中国有超过2.2亿0-14岁的儿童,占全国人口16.6%。

不论是政府还是公益慈善组织,要想为儿童提供最优质的服务,首先都需要准确确定儿童需求。

从需求层次来看,有贫困儿童的基本生存需求、困境儿童的特殊权益保护、以及所有儿童都具有的发展需求;从需求领域来看,有营养、医疗卫生、大病、心理发展、品德教育、体育教育、艺术教育等;从弱势儿童群体类别来看,有留守儿童、流动儿童、流浪儿童、受艾滋病影响的儿童、服刑人员子女等等,她们分别面临着不同的困难,而且随着社会环境的发展变化,这些需求也在变化着。

如何能够实现对各类弱势儿童群体的多元化需求的准确分析和把握,更加有针对性地设计和实施项目,成为众多慈善组织面临的重要课题。

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与北京师范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社会公益研究中心共同调研编写的这份《中国儿童慈善需求研究报告()》,是对这个问题进行思考探索的初步成果。

报告提出一个分析框架,从横向和纵向上构建出一个儿童各类需求以及针对这些需求设计项目所需要的核心技术的坐标轴谱系。

这仅仅是给各位公益界的同仁提出了一个路径,一种方法,抛砖引玉,为业内进一步的研究和实践,为社会各界的广泛参与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

准确定位现阶段儿童需求,只是专业化道路上的第一步,今后要走的路还很长。

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作为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家公益基金会,将会以此为新的起点,增进与业内的沟通交流,进一步思考探索,在专业化发展的道路上与大家携手同行!以慈善之烛点亮生命之光民政部副部长窦玉沛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国经济社会加快发展和中西方文化交流交融,以慈善组织为载体的现代慈善事业得到了蓬勃有力的发展。

关爱孤儿社会实践调研报告

关爱孤儿社会实践调研报告

关爱孤儿社会实践调研报告一、调研目的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孤儿问题逐渐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

为了更好地了解目前孤儿的生存现状及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我们决定进行一次关爱孤儿的社会实践调研。

二、调研方法为了保证调研的客观性和全面性,我们采取了多种调研方法,包括实地走访、问卷调查、深度访谈等。

通过这些方法,我们希望了解到孤儿的家庭背景、教育和生活情况、心理健康状况等方面的信息。

三、调研地点我们选择了几个不同地区进行调研,包括城市、农村和偏远地区,以便全面了解孤儿问题的现状。

在这些地方,我们分别与孤儿院、社区孤儿服务中心、孤儿家庭进行了接触,并且深入了解了他们的生活状况。

四、调研结果1. 孤儿的家庭背景通过调研我们了解到,目前大部分的孤儿来自于贫困家庭,其中包括因病因灾等原因导致家庭无法维持的孤儿和因父母离异、走失等原因造成的孤儿。

这些孤儿在家庭照料方面存在较大问题,很多孩子的家庭环境较差,家庭对他们的照顾不足,甚至有些孩子在孤儿院长大。

2. 孤儿的教育和生活情况调研结果显示,孤儿的教育和生活情况较为艰难。

在教育方面,很多孤儿由于家庭的贫困或其他原因,无法获得良好的教育资源,甚至有些孤儿无法正常上学。

在生活方面,孤儿的生活质量较低,很多孤儿生活在孤儿院或者贫困家庭中,缺乏足够的关爱和关心。

3. 孤儿的心理健康状况我们还了解到,孤儿的心理健康状况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由于缺乏家庭温暖和关爱,很多孤儿存在着心理问题,包括自卑、孤独、焦虑等。

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他们的健康成长和发展。

五、调研建议1. 加强家庭关爱首先,我们建议社会各界加强对孤儿家庭的关爱和帮助。

这包括提供必要的物质支持、心理辅导和家庭教育等方面的帮助,帮助孤儿家庭改善家庭环境,让孩子们能够在家庭中得到更好的成长和发展。

2. 完善教育保障其次,我们建议加强对孤儿的教育保障。

这包括提供更多的教育资源、加强对孤儿的特殊教育支持,以及鼓励学校和社会各界开展更多的关爱活动,让孤儿能够获得更好的教育资源。

对关爱儿童项目的调研报告

对关爱儿童项目的调研报告

对关爱儿童项目的调研报告关爱儿童项目调研报告一、项目背景关爱儿童项目是一个旨在改善儿童福利、提升儿童教育和保护儿童权益的社会公益项目。

该项目的目标是为社会中的弱势儿童提供帮助和支持,让他们有机会获得更好的教育和生活条件。

二、调研目的本次调查旨在了解关爱儿童项目的发展情况、项目效果以及存在的问题,为进一步改进和提升项目提供参考意见。

三、调研方法本调研采用了问卷调查和实地访谈的方式,以获取全面、客观的数据和信息。

四、调研结果1. 项目发展情况通过调查了解到,关爱儿童项目在过去几年内得到了显著的发展。

越来越多的志愿者加入到项目中,各种形式的捐款活动也得到了广泛的支持。

2. 项目效果调研发现,关爱儿童项目的效果显著。

许多弱势儿童得到了更好的教育和生活条件。

他们获得了更多的关注和关怀,身心健康得到了改善。

许多儿童能够享受到安全的家庭环境和社区支持。

3. 问题和挑战尽管关爱儿童项目取得了一些积极的成果,但仍然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首先,项目的资金短缺是一个重要的问题。

当前社会对关爱儿童项目的捐款和资助面临困难,项目的运作受到了一定的影响。

其次,项目的可持续发展也是一个挑战。

由于缺乏持续的资源和支持,项目很难保证长期的运作和有效的实施。

此外,项目的定位和目标也需要明确,以更好地满足弱势儿童的需求。

五、建议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和挑战,本报告提出以下建议:1. 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公众对关爱儿童项目的关注度和支持度。

通过推广项目的效果和成果,吸引更多的捐款和志愿者参与进来。

2. 寻找更多的资金来源。

与企业、社会组织以及政府合作,寻求更多的资金支持,确保项目的正常运营和持续发展。

3. 加强公益项目评估和监管机制。

确保项目的效果和资金使用情况得到有效的监管和评估,提高项目的透明度和可信度。

4. 加强项目的与相关机构和组织的合作。

通过与教育部门、儿童保护机构等合作,打造一个更加完整和有效的关爱儿童服务系统。

六、结论综合以上调研结果和建议,可以得出结论:关爱儿童项目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面临一些问题和挑战。

儿童慈善 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儿童慈善 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儿童慈善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一、项目背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儿童的生活水平逐渐提高,但仍有一部分儿童生活在困境中。

贫困、疾病、失学等问题依然存在,需要社会各界的关注和帮助。

因此,开展儿童慈善项目具有重要意义,可以为受困儿童提供关爱和帮助,改善其生活状况。

二、项目目标本项目旨在通过设立儿童慈善机构,为困境儿童提供资金援助、教育支持、心理抚慰等服务,帮助他们走出困境,实现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

具体目标包括:1. 筹集资金并建立儿童慈善基金,用于资助贫困儿童的生活、教育和医疗等费用;2. 开展儿童关爱活动,包括心理辅导、康复训练、文化培训等服务;3. 建立儿童慈善志愿者团队,提供志愿服务和社会支持。

三、项目实施方案1. 筹备阶段:成立儿童慈善机构,制定工作计划和预算,招募专业人员和志愿者团队,建立合作关系。

预计耗时3个月。

2. 筹资阶段:开展筹款活动,吸引社会各界捐款和赞助。

采取多种方式,如募捐活动、义卖会、公益演出等。

预计耗时6个月。

3. 实施阶段:根据实际需求,为困境儿童提供资金援助、教育支持、心理抚慰等服务。

建立合作伙伴关系,组织相关活动。

预计持续时间1年,后续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四、项目预期效益1. 提高儿童福利保障水平,减轻贫困家庭负担,帮助困境儿童实现教育和健康成长;2. 增强社会责任感和公益意识,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培育乐于助人的志愿者和公益团队;3. 形成长期可持续的慈善机制,为更多困境儿童提供帮助,推动社会公益事业的发展。

五、项目风险评估1. 资金不足:由于筹款困难或开支过大,导致项目无法顺利实施;2. 受益对象不明:对困境儿童的需求了解不够,导致帮助效果不佳;3. 组织结构不健全:由于机构管理和人员配备不力,导致项目运作效率低下。

六、项目实施计划1. 202X年3月-6月:成立儿童慈善机构,制定工作计划和预算,招募专业人员和志愿者团队;2. 202X年7月-12月:开展筹款活动,筹集资金并建立儿童慈善基金;3. 202X年1月-12月:根据实际需求,为困境儿童提供资金援助、教育支持、心理抚慰等服务;建立合作伙伴关系,组织相关活动。

儿童捐献器官情况汇报材料

儿童捐献器官情况汇报材料

儿童捐献器官情况汇报材料近年来,儿童器官移植手术的需求量不断增加,但是器官捐献的数量却远远不足,造成了很多儿童因等待器官而失去了生命。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们对儿童捐献器官的情况进行了调查和汇报,以期能够引起社会的重视和关注,促进更多人参与到器官捐献中来。

首先,我们对全国范围内的儿童器官捐献情况进行了调查。

调查结果显示,目前儿童器官捐献的数量远远不足,仅能满足少数患儿的需求,导致了很多儿童因等待器官而失去了生命。

同时,我们还发现,一些家长对器官捐献存在着疑虑和担忧,不愿意将孩子的器官捐献出去,这也成为了儿童器官捐献不足的原因之一。

其次,我们对儿童器官移植手术的成功率和影响进行了分析。

调查结果显示,儿童器官移植手术的成功率较高,可以为患儿带来新的生命和希望。

同时,手术后的康复情况也较为理想,大部分患儿可以恢复正常的生活和学习。

然而,由于器官捐献不足,很多患儿无法及时接受到手术,导致了病情恶化甚至失去生命。

针对以上情况,我们提出了一些建议和措施。

首先,我们呼吁社会各界关注儿童器官捐献问题,积极参与到器官捐献中来,为更多的患儿带来新的生命和希望。

同时,我们建议加强对器官捐献的宣传和教育,提高社会公众对器官捐献的认识和了解,消除对器官捐献的疑虑和担忧。

此外,我们还建议政府加大对儿童器官移植手术的支持力度,为患儿提供更多的帮助和支持。

总的来说,儿童器官捐献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和关注。

我们希望通过这份汇报材料,引起社会的重视和关注,促进更多人参与到器官捐献中来,为更多的儿童带来新的生命和希望。

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同为儿童器官捐献贡献自己的力量,让更多的儿童能够重获新生。

慈善调查报告

慈善调查报告

慈善调查报告慈善调查报告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的关注度提高,慈善事业逐渐成为社会热点话题。

为了更好地了解慈善行业的现状和问题,我们进行了一项慈善调查,并撰写了这份慈善调查报告。

本报告将从慈善行业的背景、捐赠者特征、受助者情况和慈善机构运营等方面进行论述,以期为慈善行业的发展提供参考和建议。

一、慈善行业的背景慈善行业作为社会福利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帮助弱势群体、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使命。

在我国,慈善事业的发展经历了起步阶段、快速发展阶段和规范发展阶段。

目前,我国的慈善行业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呈现出多元化、专业化的特点。

二、捐赠者特征根据我们的调查数据显示,捐赠者的特征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

首先,捐赠者的年龄分布广泛,涵盖了从年轻人到老年人的各个年龄段。

其次,捐赠者的教育水平较高,大部分捐赠者具备大学本科以上学历。

此外,捐赠者的职业背景也各不相同,包括企业家、白领、教师、医生等各行各业的人士。

三、受助者情况慈善的最终目的是帮助需要帮助的人。

根据我们的调查结果显示,受助者主要集中在贫困地区、灾区和弱势群体中。

贫困地区的受助者主要是因为经济困难无法满足基本生活需求,而灾区的受助者则是因为自然灾害或其他突发事件导致生活陷入困境。

此外,弱势群体如残疾人、孤寡老人、儿童等也是慈善行业的重点关注对象。

四、慈善机构运营慈善机构作为慈善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筹集善款、管理项目、监督资金使用等职责。

然而,我们的调查发现,慈善机构在运营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一些慈善机构的信息公开度不高,捐赠者对于资金使用情况缺乏透明度。

其次,一些慈善机构缺乏专业人才和管理经验,导致项目的执行效果不尽如人意。

此外,慈善机构之间的合作和协调也存在一定的困难,导致资源的浪费和重复。

基于以上问题,我们提出以下建议。

首先,慈善机构应加强信息公开,提高透明度,让捐赠者和社会公众更加了解善款的使用情况。

其次,慈善机构应注重人才培养和管理经验的积累,提高项目的执行效果。

慈善情况调研报告

慈善情况调研报告

慈善情况调研报告慈善情况调研报告一、引言慈善是一种具有一定社会价值的行为,体现了人们的爱心和对社会责任的担当。

对于一个社会来说,慈善活动的开展对于社会的和谐与稳定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报告旨在调研现代社会的慈善情况,并分析其发展趋势和存在的问题。

二、慈善活动的种类和方式慈善活动的种类和方式多种多样。

一般来说,可以分为公益慈善、家庭慈善和商业慈善。

公益慈善主要指那些由政府、非营利组织、志愿者等机构参与和组织的公益活动,如帮助贫困儿童、灾区救援等。

家庭慈善则是由个人或家庭自行发起和组织的慈善活动,例如捐款、义务教育等。

商业慈善则是以企业为主体,通过捐款、募捐、赞助等方式参与慈善活动。

三、慈善活动的发展趋势随着社会进步和人们的思想觉醒,慈善活动在近年来得到了快速发展。

首先,公益慈善得到了政府的大力支持,相应的政策和措施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和保障。

其次,人们对于慈善的认知度和重视程度逐渐提高,越来越多的人主动参与到各种慈善活动中。

再次,慈善机构和团体的发展壮大,增强了组织能力和资金筹集能力。

最后,科技的进步和互联网的出现,极大地促进了慈善活动的开展和传播,使得捐款和志愿者的参与更加便捷和高效。

四、慈善活动存在的问题然而,慈善活动在发展过程中也暴露出一些问题。

首先,慈善资金的使用和管理问题引起了广泛关注。

由于缺乏监管和透明度,一些慈善机构或个人将慈善资金用于不当用途,严重损害了公众的信任。

其次,慈善活动存在着资源集中、重复投入和信息不对称等问题。

一些贫困地区和弱势群体在慈善资源分配中得到的关注和帮助不够,导致资源浪费和效果不佳。

最后,一些慈善活动往往只是短期的救助行为,缺乏长效的扶持和帮助机制,对慈善对象的长期发展和改善没有起到根本性的作用。

五、建议和措施为了改进慈善活动的现状,我们应采取以下措施:首先,加强慈善资金的管理和监管,建立透明公正的运营机制,确保慈善资金的合理使用。

其次,优化慈善资源的分配,加大对贫困地区和弱势群体的帮助力度,实现慈善资源的有效利用。

慈善调研报告

慈善调研报告

慈善调研报告慈善调研报告慈善是指为了公益事业或他人利益而自愿捐赠时间、财产或者资金的行为。

随着社会发展和经济的进步,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慈善的重要性,并积极参与其中。

本报告将通过对慈善行为的调研,分析目前慈善的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

一、慈善行为的现状1.捐赠金额逐年增加:根据统计数据,近年来,中国的慈善捐赠金额呈现逐年递增的态势。

这说明人们对慈善事业的支持度在不断提高。

2.捐赠方式多样化:除了传统的现金和实物捐赠外,互联网的普及也促使捐赠方式更加多样化。

例如,通过网络平台进行募捐,通过二手交易平台转让闲置物品等。

3.慈善机构和项目众多:越来越多的慈善机构和项目涌现出来。

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关注点选择合适的慈善机构或项目进行捐赠和参与。

二、慈善行为的影响因素1.个人经济状况:慈善行为受到个人经济状况的制约。

收入较高的人更容易有能力进行慈善捐赠。

2.社会关注度:一些大型慈善项目得到较大的社会关注度,从而吸引更多人参与其中。

3.慈善项目的透明度和可信度:慈善机构的透明度和项目的可信度对于捐赠者来说至关重要。

如果慈善机构无法提供明确的项目信息或者资金使用情况,捐赠者的信任度会降低。

三、未来发展趋势1.社交化慈善:随着社交媒体的兴起,人们更容易发现慈善项目,并通过社交媒体进行分享和参与。

社交化慈善将成为未来的发展趋势,社交网络平台也将成为慈善传播的重要渠道。

2.企业社会责任: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将社会责任纳入企业发展战略。

企业通过捐赠和志愿者活动等方式来实现社会责任,同时也提升了企业形象和品牌的认可度。

3.专业化慈善:随着慈善事业的不断发展,对慈善组织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未来,慈善机构将更加注重专业化发展,加强项目管理和资金使用的透明度,以提高捐赠者的信任度。

总结:慈善行为的兴起和发展,反映了社会进步和人们的善良情怀。

未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慈善行为将进一步多样化和专业化。

同时,个人和企业的参与将继续增加,为公益事业的发展提供更大的动力。

2024关于关爱困境儿童工作的调研报告

2024关于关爱困境儿童工作的调研报告

2024关于关爱困境儿童工作的调研报告一、调研背景近年来,社会经济发展迅速,但困境儿童问题仍然存在。

困境儿童是指生活在贫困、流离失所、残疾或疾病等困境条件下的儿童。

他们面临的问题包括教育机会不足、健康状况差等。

为了更好地关爱困境儿童,我对该领域的相关工作进行了调研。

二、调研方法1.文献调研:查阅有关困境儿童的相关报告、学术论文以及政策文件。

2.实地访谈:走访了几个困境儿童关爱机构,与工作人员进行面对面的访谈,了解他们的工作模式及效果。

3.数据分析:对相关统计数据进行分析和比对。

三、调研结果1.教育机会不足:困境儿童因为家庭经济状况限制,往往无法享受到良好的教育资源。

调研发现,市场上存在多个困境儿童教育基金会,通过为他们提供教育资金或奖学金,帮助困境儿童完成学业。

2.健康状况差:部分困境儿童面临健康问题,调研发现,一些健康机构和慈善组织开展了免费医疗活动,为困境儿童提供免费医疗服务。

3.社会融入困难:困境儿童常常在社会融入方面遇到困难。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一些志愿者组织开展了志愿者活动,为困境儿童提供陪伴和关心,增加他们的社交机会。

四、调研结论1.指导方针:制定更加明确的关爱困境儿童的政策和法规,明确困境儿童的权益保护和关爱责任。

2.教育:加大对困境儿童的教育投入,提高他们的教育机会和教育质量。

3.健康:加强医疗资源的配置,提供免费或低价医疗服务,确保困境儿童能够得到及时有效的医疗保障。

4.社会融入:加强社会关爱力量,建立志愿者团队,为困境儿童提供陪伴和关心。

五、建议1.组织力量:政府、慈善机构、企业等各方应加强合作,共同关爱困境儿童,形成合力。

2.宣传倡导:加强对困境儿童工作的宣传倡导,提高社会对困境儿童问题的关注度和重视程度。

3.评估监测:建立困境儿童工作的评估机制,及时掌握工作效果,对困境儿童关爱工作进行监测。

六、总结关爱困境儿童是社会责任的一部分,需要各方共同努力。

通过本次调研,我发现虽然已经有一些工作在进行,但还需要更多的资源和支持,以更好地满足困境儿童的需求。

中国儿童慈善需求

中国儿童慈善需求

中国儿童慈善需求CATALOGUE目录•背景介绍•儿童慈善需求现状•慈善需求细分•慈善事业的问题与挑战•发展建议与展望•案例分享与启示背景介绍CATALOGUE 01中国儿童概况儿童慈善事业是中国慈善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解决儿童问题、改善儿童生活状况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儿童慈善事业不仅是一种社会公益事业,也是一种社会责任和义务,需要政府、企业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参与和支持。

儿童慈善事业的地位儿童慈善需求的意义儿童慈善需求现状CATALOGUE02总体需求情况儿童慈善事业面临严峻的需求01贫困地区儿童慈善需求突出02自然灾害等突发事件带来的需求03学前教育资助教育资助需求义务教育阶段资助高中及以上教育阶段资助健康医疗需求先天性疾病治疗疾病防治心理健康援助家庭生活需求生活补助很多家庭因为各种原因无法承担孩子的生活费用,需要社会各界伸出援手提供生活补助。

家庭环境改善除了生活补助外,家庭环境改善也是中国儿童慈善需求的一个重要方面。

很多孩子的家庭环境恶劣,需要得到改善和帮助。

慈善需求细分CATALOGUE 03物资捐赠需求衣服和鞋子在一些贫困地区,儿童面临食品短缺和饮用不安全水的问题,提供食品和饮用水是慈善组织经常开展的活动。

食品和饮用水学习和生活用品志愿服务需求健康宣传和医疗服务心理支持和陪伴教育辅导成长训练通过开展成长训练课程,帮助儿童建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提高他们的自尊和自信。

心理咨询一些儿童在成长过程中会遇到心理问题,如家庭暴力、欺凌等,需要专业的心理咨询来帮助他们走出困境。

团体活动组织团体活动可以帮助儿童之间建立友谊,增强彼此之间的了解和信任。

心理支持需求慈善事业的问题与挑战CATALOGUE04信息不对称问题信息不透明信息不对称一些慈善机构在分配资源时,可能没有充分考虑到不同地区和群体的实际需求,导致资源错配。

缺乏效率由于缺乏有效的评估和监督机制,一些慈善项目的实施可能存在低效甚至无效的情况,导致资源浪费。

中国儿童慈善需求研究报告()

中国儿童慈善需求研究报告()

灾害频发
02
中国每年因自然灾害和人为灾害影响的人数众多,其中很多是
儿童。
救助机制不健全
03
现有的救助机制还不能完全满足重大疾病和灾害的救助需求。
心理健康与家庭关系辅导需求
心理健康问题严重
儿童心理健康问题日益严重,如抑郁、焦虑等。
家庭关系问题
单亲家庭、重组家庭等问题对儿童心理健康和成 长产生影响。
专业辅导资源不足
文化与价值观念ຫໍສະໝຸດ 传统美德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价值观念是儿童慈善需求的重要来源之一。
现代价值观
现代社会强调个人社会责任和公民意识,有助于培养儿童慈善意 识。
策略建议
政府和社会组织应积极倡导和传播慈善文化,培养公民的社会责 任感。
政策法规与制度保障
政策法规
政策法规是保障儿童慈善事业 发展的基础。
制度保障
专业心理健康和家庭关系辅导资源不足,难以满 足儿童的需求。
03
中国儿童慈善需求的影响因素
经济发展水平
总体现状
经济发展水平对儿童慈善事业的发展起着决定性 作用。
贫困地区
经济发展滞后地区的儿童慈善需求更为突出,如 贫困地区的营养改善、教育资源等。
策略建议
政府应制定差异化的扶贫策略,针对不同地区制 定相应的改善措施。
02
缺乏深入分析
报告主要提供了统计数据和现象描述 ,对于儿童慈善需求的影响因素、捐 赠行为的动机等方面缺乏深入的分析 和研究。
03
展望未来发展
未来研究可以进一步拓展数据来源, 开展更加深入的分析和研究,为中国 儿童慈善事业的优化和发展提供更加 科学和全面的依据。
未来研究方向
探讨影响因素
未来的研究可以进一步探讨影响 中国儿童慈善需求的各种因素, 包括但不限于社会经济地位、文 化价值观、家庭背景等。

中国发布首份中国儿童慈善需求研究报告

中国发布首份中国儿童慈善需求研究报告
2023
中国发布首份中国儿童慈 善需求研究报告
目 录
• 研究报告概述 • 儿童慈善需求现状分析 • 慈善行为及影响因素研究 • 儿童慈善事业发展对策建议 • 研究局限性与未来研究方向
01
研究报告概述
研究背景与目的
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儿童慈善事业的发展
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儿童慈善事业也得到了广泛关注和支持。为了更好地 了解儿童慈善需求,推动儿童慈善事业的发展,中国政府发布了首份中国儿童慈 善需求研究报告。
完善信息披露制度
慈善组织应建立完善的信息披露制度,及时向社会公开慈善活动的过程和结果, 接受社会监督和评价。
05
研究局限性与未来研究方向
研究局限性
要点一
数据来源有限
报告主要基于现有可获取的数据进行 分析,可能无法涵盖所有儿童慈善需 求。
要点二
地区差异未充分考虑
虽然报告对不同地区的儿童慈善需求 进行了比较,但可能存在某些地区的 数据代表性不足。
建立政府支持体系
政府应加大对儿童慈善事业的投入,通过资金、技术、人才等多种手段,为其提 供全方位的支持和服务。
培育和提升公民慈善意识
加强慈善宣传教育
政府和社会应通过各种渠道,加强对慈善事业的宣传和教育 ,提高公民的慈善意识和责任感。
倡导企业社会责任
企业应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关注儿童慈善事业,通过捐赠、 志愿服务等方式,为儿童提供更多的帮助和支持。
家庭因素
家庭经济状况、家庭教育和亲 子关系等家庭因素对儿童慈善 行为的参与度和积极性产生影
响。
慈善行为与影响因素关系研究
慈善行为与个人特征
研究发现,儿童性别和年龄等因素对参与慈善行为的积极性存在影响,但这种影响在不同类型的慈善行为中具有差异性。

困境儿童需求调查分析报告,1200字

困境儿童需求调查分析报告,1200字

困境儿童需求调查分析报告一、调研目的本调研的目的是为了了解困境儿童的需求,通过分析调查结果,为相关机构提供参考,以便制定更有效的帮助措施和政策。

困境儿童是指由于家庭、社会等各种原因,导致儿童生活、教育、保健等方面遇到困难、面临风险的群体。

二、调研方法本次调研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进行,调查对象为困境儿童及他们的家长或监护人。

问卷主要包括个人背景信息、困境儿童的需求、帮助渠道等方面的问题。

三、调研结果1.困境儿童的家庭背景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困境儿童来自低收入家庭,父母大多是农民工或丧失劳动能力的人员;部分困境儿童来自单亲家庭,其中母亲常年在外打工。

2.困境儿童的需求(1)教育需求:困境儿童普遍缺乏受教育的机会和资源,他们希望有更好的学习环境、更多的教育资源和更好的教育支持。

(2)心理需求:困境儿童普遍存在心理健康问题,他们需要得到心理咨询和支持,希望能够有人倾听他们的困扰和提供帮助。

(3)生活需求:困境儿童的生活条件普遍较差,他们希望能够有更好的住房、饮食和医疗条件。

3.帮助渠道调查结果显示,困境儿童在寻求帮助时,主要依靠社区、学校和亲友的支持。

其中,社区和学校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他们表示需要更多的帮助渠道。

同时,部分困境儿童表示,他们面临着加入社会的困难,希望能够有更多的职业培训和就业机会。

四、分析与建议通过对困境儿童的需求进行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和建议:1.加大对困境儿童教育的投入,提供更好的学习环境和教育资源。

政府应加大对困境家庭子女的教育资助力度,提供免费或补贴的教育机会和学习资源。

2.加强困境儿童心理健康支持。

建立健全心理咨询体系,为困境儿童提供心理咨询和支持服务。

3.改善困境儿童的生活条件。

政府及相关机构应出台相应政策,改善困境儿童的住房、饮食和医疗条件。

4.拓宽帮助渠道。

建立多元化的帮助渠道,加强社区和学校的支持力度,同时也应与相关社会组织合作,提供更多的帮助和支持。

5.加强困境儿童职业培训和就业机会。

慈善项目总结报告范文

慈善项目总结报告范文

一、项目背景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社会公益事业。

为了更好地服务社会,提升公众福祉,我国各地纷纷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慈善项目。

本报告旨在总结某慈善项目的实施过程、成果及经验,为今后类似项目的开展提供借鉴。

二、项目概述1. 项目名称:关爱贫困山区儿童慈善项目2. 项目目标:为贫困山区儿童提供生活、学习、心理等方面的关爱,帮助他们健康成长,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

3. 项目时间: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4. 项目地点:某省贫困山区5. 项目实施单位:某慈善基金会三、项目实施过程1. 项目筹备阶段(1)前期调研:对贫困山区儿童的生活、学习、心理状况进行调研,了解他们的实际需求。

(2)制定方案:根据调研结果,制定详细的项目实施方案,包括项目目标、实施步骤、资金预算等。

(3)招募志愿者:面向社会招募志愿者,组建项目实施团队。

2. 项目实施阶段(1)物资捐赠:为贫困山区儿童捐赠学习用品、生活用品等物资。

(2)教育支持:组织志愿者为山区儿童提供课外辅导、兴趣小组等活动,丰富他们的课余生活。

(3)心理关爱:开展心理健康讲座、心理辅导等活动,关注山区儿童的心理成长。

(4)家庭教育:组织家长培训,提高家长的教育水平,促进家庭和谐。

3. 项目总结阶段(1)数据统计:对项目实施过程中的各项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评估项目效果。

(2)成果展示:举办项目成果展示活动,向公众展示项目取得的成效。

(3)经验总结:总结项目实施过程中的成功经验和不足之处,为今后类似项目提供借鉴。

四、项目成果1. 物资捐赠:为贫困山区儿童捐赠学习用品、生活用品等物资,共计价值10万元。

2. 教育支持:组织志愿者为山区儿童提供课外辅导、兴趣小组等活动,参与人数达200人次。

3. 心理关爱:开展心理健康讲座、心理辅导等活动,受益儿童达100人次。

4. 家庭教育:组织家长培训,提高家长的教育水平,参与人数达50人次。

儿童慈善需求调研报告

儿童慈善需求调研报告

儿童慈善需求调研报告为全面了解**市困境儿童的生存、发展现状,积极探索新农村贫困儿童帮扶助学的有效途径,根据省妇联《关于开展儿童慈善需求调研 __》要求,市妇联利用一周时间,专门深入各县(市、区),村组、学校进行调研,采取以座谈、走访、问卷调查等形式,对全市贫困儿童现状进行了深入调查。

现将调查情况报告如下:我市辖11个县(市、区),全市总人口540万。

我市的困境儿童共有115328名,主要包括单亲儿童、孤儿、残疾儿童、留守儿童、患大病儿童以及因父母残疾、家庭遭遇意外事故或者父母患大病等原因导致的特困儿童等6个群体类型。

这些儿童在全市11个县(市、区)均有分布。

他们的生活都很困难,多数单亲家庭儿童生活在贫困之中,62.8%的农村留守儿童家庭年人均收入在1500元以下,他们在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及生活方面都存在许多困难和需求。

困境儿童的这些问题形成,既有家庭原因,也有学校原因,还有社会方面的原因,现具体分析如下。

第三,社会方面的原因。

由于困境儿童缺乏良好的家庭教育氛围,缺乏有力的监督管理,所以存在着很大的交通安全方面的隐患。

同时,由于社会监管不力,存在着许多不良社会环境,如游戏厅、网吧等对自制力较差的儿童存在着很大的吸引力,容易致使他们误入歧途,抱憾终身。

更为严重的是对于当前留守儿童存在的问题,在很多农村是视而不见,听而不闻。

再加上在一些偏僻和落后的乡村,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极度落后,有的连电视机都不能保证,更谈不上文化站、图书室,单调枯燥的生活使得儿童在成长发育阶段物质文化生活匮乏。

在有的农村,由于某些宗教观念的影响,儿童受到歧视和排斥,使得儿童的权益得不到有效的保护,一旦发生问题没有任何的保障措施。

近年来,随着农村留守儿童的日益增多,市妇联在市委、政府的正确领导和支持下,高度重视留守儿童的教育管理工作,围绕建立以学校为主导,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困境儿童教育管理体系,结合各地的实际,采取了许多行之有效又各具特色的政策措施,创造了一系列成功的典型经验。

民政局儿童工作调研报告3篇

民政局儿童工作调研报告3篇

民政局儿童工作调研报告3篇民政局儿童工作调研报告第1篇一、基本情况(一)基础数据县共16个乡、镇,175个村(居)委会,据统计,我县目前现有留守儿童127人;困境儿童2688人,孤儿119人。

(二)保障情况县民政局高度重视留守儿童与困境儿童的救助工作,在充分发民政系统自身作用的同时,积极争取县宣委宣传部、团县委、妇联、县总工会等部门的配合和帮助,在全县范围内开展形式多样的救助机制,全力推动全县困境儿童的救助工作。

1.准确、及时掌握留守儿童与困境儿童的最新实际情况。

每年县民政联合县妇联在全县范围内开展摸底调查工作,向学校了解留守儿童与困境儿童的学习情况,进村入户深入了解他们的家庭生活状况,建档立案,实施有效的动态管理,全面掌握每名困境儿童的真实情况。

2.整合各项资源,广泛筹集救助资金。

积极争取上级救助款项,发挥牵线搭桥作用,引导社会爱心人士、企业单位、公益组织与困境儿童结对帮扶,参与到我们助困活动中。

将符合条件的困境女童纳入"春蕾计划",精心运作,争取助学基金长期资助本县困境儿童。

3.丰富内容,开展形式多样的关爱困境儿童的主题活动。

每年的"六一"联合全县各小学、幼儿园,开展丰富多彩的关爱困境儿童的活动;在母亲节等节日,组织爱心妈妈与留守儿童共同过节,让留守儿童感受社会的关心;利用寒暑假,开展志愿者一对一帮扶活动,举办留守儿童暑期系列活动;积极发挥村妇代会作用,组织妇女主任上门入户关心帮助困境儿童。

(三)机构数量目前我县儿童福利指导中心已成立,机构设在民政局内;县社会福利综合大楼已投入使用,可接受困境儿童入住。

(四)从事儿童工作的队伍情况我县民政局从事儿童工作人数2人,均系兼职。

各乡镇委托民政助理员兼职从事儿童工作。

二、面临的问题留守儿童与困境儿童主要面临家庭教育缺失、生活质量低下、人身安全难以保障、身心健康受影响四方面的问题。

1.缺乏父母家庭教育,儿童整体素质有待提高。

绝大多数儿童的父母长期外出打工、患有重病、残疾不能实施有效的监护,他们一般与爷爷奶奶或其他亲属生活在一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儿童慈善需求调研报告[模版仅供参考,切勿通篇使用]中国儿童慈善事业深深植根于传统社会爱幼护幼的精神土壤中,并在国家政治经济社会全面快速发展中获得了新的方向和动力。

2008年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中国现代慈善事业发展步伐明显加快,从政府部门、社会团体、学术机构、媒体到个人,都对儿童慈善事业的发展给予了高度关注。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儿童对社会服务的巨大需求呈现出来,为慈善组织运作提供了广阔市场空间,同时,弱势儿童群体的多元化、需求的多样性,对服务提供方——公益慈善组织的专业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中国有超过亿0-14岁的儿童,占全国人口%。

不管是政府还是公益慈善组织,要想为儿童提供最优质的服务,首先都需要准确确定儿童需求。

从需求层次来看,有贫困儿童的基本生存需求、困境儿童的特殊权益保护、以及所有儿童都具有的发展需求;从需求领域来看,有营养、医疗卫生、大病、心理发展、品德教育、体育教育、艺术教育等;从弱势儿童群体类别来看,有留守儿童、流动儿童、流浪儿童、受艾滋病影响的儿童、服刑人员子女等等,他们分别面临着不同的困难,并且随着社会环境的发展变化,这些需求也在变化着。

如何能够实现对各类弱势儿童群体的多元化需求的准确分析和把握,更加有针对性地设计和实施项目,成为众多慈善组织面临的重要课题。

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与北京师范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社会公益研究中心共同调研编写的这份《中国儿童慈善需求研究报告(2012)》,是对这个问题进行思考探索的初步成果。

报告提出一个分析框架,从横向和纵向上构建出一个儿童各类需求以及针对这些需求设计项目所需要的核心技术的坐标轴谱系。

这仅仅是给各位公益界的同仁提出了一个路径,一种方法,抛砖引玉,为业内进一步的研究和实践,为社会各界的广泛参与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

准确定位现阶段儿童需求,只是专业化道路上的第一步,今后要走的路还很长。

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作为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家公益基金会,将会以此为新的起点,增进与业内的沟通交流,进一步思考探索,在专业化发展的道路上与大家携手同行!以慈善之烛点亮生命之光民政部副部长窦玉沛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加快发展和中西方文化交流交融,以慈善组织为载体的现代慈善事业得到了蓬勃有力的发展。

如今,她已走过了31年。

31年在人类历史发展的长河之中只是短暂一瞬。

毋庸置疑,慈善事业是年轻的。

年轻则蕴含着生机,有着发展的远大前景,而发展更需要充分把握时代所赋予的使命和机遇。

年轻也会遇到挑战和成长的烦恼,更需要各方呵护和监督。

令我们振奋和鼓舞的是,党中央、国务院历来高度重视我国慈善事业的发展,系列政策法规的相继出台,《中国慈善事业发展指导纲要(2011-2019年)》的发布,都为中国特色慈善事业的良性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理论财富和实践指南。

而慈善的普世性特点,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人道主义精神的光大、对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促进、对于和谐社会的创建和民生的改善则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当前及今后相当长的一个时期,我国慈善公益事业都处于重要的历史机遇期。

如何在实践中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慈善事业发展之路?需要我们深思。

作为改革开放后我国成立最早的公募基金会,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为我们作出了表率。

这份适时推出的《儿童慈善需求研究报告(2012)》,就是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紧扣时代脉搏、紧握行业动态,以现阶段儿童慈善理论研究与实践运作相结合,为广大从业者开展儿童慈善工作提供扎实有效的理论依据。

仔细阅读该研究报告后,认同其独具的前瞻性、创新性、综合性和指导性。

它将引领我们突破传统救助的思维模式,力求达成儿童公益慈善项目的设计和实施以实际需求为导向,以做大做优做精做强为原则,将其最大限度地与社会公众参与儿童公益慈善事业的需求与期待紧密契合,从而激发社会公众奉献爱心的原生动力和最大热情,将人人可慈善的现代慈善理念落到实处,进而赋予中国特色慈善事业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强大生命力。

儿童是祖国的花朵,是民族的未来。

作为世界上拥有儿童数量最多的国家,儿童慈善事业任重而道远。

在这里,寄希望于全行业继承和发扬先进的、开放的组织理念,以敏锐的行动力引领年轻的慈善行业走向更加辉煌的未来。

让我们共同努力,以慈善之烛为亿万儿童点亮生命之光芒。

前言《儿童慈善需求研究报告(2012)》是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与北京师范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社会公益研究中心合作开展的一个研究项目。

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是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家公益基金会,在儿童教育及福利事业领域运作了31年,创造并积累了丰富的项目经验。

北京师范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社会公益研究中心在公益研究领域5年耕耘,接触以儿童为工作对象的组织机构数百家,为数十家机构提供战略咨询或建议,从而形成了对儿童领域的深度观察和思考。

项目从2012年5月起至10月止,历经6个月的时间,最终产出为一个综合性的、具有领域内战略高度的框架体系,我们希望该框架对将来儿童慈善领域的理论和实践工作产生引领性的作用。

整个研究期间,编写组在全国13个省市走访了45家儿童领域相关组织,深入了解了他们的项目设计及实施、组织发展过程、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式、服务对象状况、当地社会状况等,从而形成了对于儿童慈善领域的深度认识。

但这个框架所依据的信息量远不止于此,它汇集了研究团队数年来的基础经验和理论思考,是研究团队耕耘多年的成果之精华。

此前知识的积累、问题的思考和案例收集在此都被充分挖掘和利用起来。

可以说这份报告展现了研究队伍在儿童慈善领域的认识与探索过程。

此外,我们在研究过程中咨询、访谈了相关学者,参考了兄弟团队的研究成果,他们很多研究已经站到了领域发展的前沿上,我们从他们的研究成果中受益匪浅,在此一并表示感谢!儿童慈善需求框架研究不仅仅是一次调查资料的集中展示,而是利用资料建构一个理论框架,最终产出是一个具有理论高度和现实指导力的分析体系。

目前对于儿童慈善需求的基本调查工作已经被众多的组织一次又一次地完成,但是我们在儿童领域的实践中看到,儿童慈善领域缺乏的不是数据和资料,而是一个解读数据、整理事实资料的分析体系。

本次研究就是针对这一问题而开展的。

通过研究,我们发现儿童慈善领域的工作应该以儿童的基础慈善需求为起点不断的生长和发展。

我们得出的结论是:儿童慈善领域的工作沿着纵向和横向生长。

在纵向上从低到高,具体表现为由基础慈善向特殊权益发展,然后再向儿童全面发展过渡;在横向上,由朴素的基础慈善向着专业化的项目运作发展,最终实现各种儿童慈善项目的有深度的专业化的运作,形成专业技术、服务模式和文化理念。

我们希望通过该框架体系对现实中的诸多经验进行总结和分析,用理论体系为实践项目定位,进而为儿童慈善领域的资助方、公益项目运作者提供指导,我们也希望该框架能够对儿童慈善事业的发展在价值理念和专业化运作方面产生较为深远的影响。

由于时间仓促,信息量大,有不妥之处,敬请各位同仁指正!第一部分:研究背景、目的和方法一、研究背景随着我国小康进程的加快,人们对公共事务的关注度和参与度都逐渐提高,尤其是对社会弱势群体的关注度逐渐加强,为慈善事业的发展营造了良好的社会氛围。

同一时期,企业和个人积累的社会财富为慈善事业的发展提供了充足的资源。

近几年,数量呈井喷式爆发的社会组织成为慈善事业发展的中坚力量。

我国现代慈善事业迎来了快速发展的关键时期。

无论是政府、社会组织还是学术界都积极致力于推动儿童福利事业的发展和进步。

在着力改善民生的方针指导下,国家对儿童福利的投入力度明显加大,从政策和经费等方面保障弱势儿童福利的实现。

从全国范围来看,在全面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目标基本实现之后,先后提高了孤儿救助养育标准,将农村儿童白血病、先天性心脏病救治纳入医保体系,启动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设立学前教育发展专项资金重点支持中西部地区和民族地区发展农村学前教育,加强残障儿童救助等。

不难发现,国家对儿童的投入已经覆盖到教育、医疗、学龄期营养等领域。

上述这些,恰恰正是公益慈善组织也在发挥作用的领域。

纵览公益组织的慈善项目,会发现它们也大量集中于助学、大病救助、营养改善等领域。

弱势儿童例如孤儿、罹患大病儿童、残障儿童等,既是民政部门的救助对象,也是众多公益组织的帮扶群体。

而像大病医疗、营养补给、基础教育等领域,既是财政投入的领域,也是公益组织引导社会爱心资源进行支持的领域。

在这些需求领域,公益组织在某种程度上充当了探路者的角色。

随着政府职能的不断完善,这些需求逐渐被纳入到政府保障体系中。

公益组织面临着新的课题和发展空间。

要确定未来的工作领域和发展方向,公益组织首先需要做的是了解有哪些弱势儿童群体,以及他们不同层面的需求。

确定儿童的需求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根据第六次人口普查的数据,中国有亿0-14岁儿童,占到了人口总体的%。

如果对这部分群体进行一个需求状况的全面调查、统计和分析几乎无法想象。

而单就其中的弱势儿童来说,他们的困境和需求状态也是不断变化的。

基于此,本研究试图利用资料建构出一个具有理论高度和现实指导力的对于儿童慈善需求的分析体系,供业内交流使用。

二、研究目的通过对目前中国儿童慈善领域的发展现状的梳理,我们发现,虽然儿童慈善事业发展迅速,但是目前尚处于初级阶段,对于不同儿童群体迫切的需求还没有清晰明确的答案。

一些研究试图对全国所有地域、所有类型的儿童的所有慈善需求一一呈现,但是这样做有可能既无法提供完整的基础数据又无法提供一个有深度的理论分析框架。

目前的中国儿童慈善领域缺少的不是对某种类型儿童的慈善需求的关注(恰恰相反,这方面的专项研究报告已经很多,在下一部分会作简单呈现),而是缺少一个总领性的、系统性的儿童慈善需求框架。

因此,我们的目的是提出一个系统性、引导性的儿童慈善需求理论体系,我们称之为儿童慈善需求框架来引导社会爱心资源的投放和输送,提高社会公众慈善捐助的使用效率。

该儿童慈善需求框架可以回答这样几个关键性的问题:l 儿童需要的到底是什么?l 儿童需求的内在结构是怎样的?l 资助儿童时应该注意什么?(即公益组织在满足儿童需求的具体过程中应该遵循什么样的专业化原则才能取得更好的效果)本报告通过实证性研究,归纳现实中的数据和资料,提出一个系统性的儿童慈善需求框架,为公益组织瞄准儿童慈善需求提供系统的参考;为儿童慈善项目的选择提供清晰的定位;也为儿童慈善具体工作的开展提供专业性的指导原则。

希望这个理论体系可以作为后来研究者和实践者可供拓展的系统性的框架模型,共同为中国儿童慈善事业的发展添砖加瓦。

三、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方法,以定性研究为主。

关于定性研究,我们采用了多种具体方法,包括文献研究、访谈、参与式观察以及行动干预研究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