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与供应链管理教学大纲
《物流与供应链管理实训》教学大纲
![《物流与供应链管理实训》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a486ebda6c85ec3a86c2c58a.png)
杭州科技职业技术学院《物流与供应链管理实训》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码:学时数:25 理论环节学时数:6 实践环节学时数:19学分:1适用专业:计算机信息管理(企业信息化)开课单位:工商学院一、本课程的性质、地位和作用《物流与供应链管理实训》是在学生学习生产运营管理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对学生进行的一种实训练习,旨在使学生加深理解学习内容的实训教学活动。
该课程与物流与供应链管理的理论课程一并在计算机信息管理(企业信息化方向)专业的第四学期开设,是一种养成教育。
本课程属于实训课程,是辅助《物流与供应链管理》这门课程学习的辅助课程。
本课程的主要作用是使学生在学习《物流与供应链管理》课程理论知识的基础上,获得物流与供应链管理实践的感性认识,从而加深对知识的系统理解。
二、本课程的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帮助学生体验并理解在物流与供应链管理中的几个主要模块,并提高现代企业中物流与供应链管理的意识。
具体教学目的与要求如下:1、通过实训,使学生掌握供应链的构建方法和技能(要求:能够根据企业特点利用一定的方法对供应链的绩效进行评价);2、通过实训,使学生掌握供应链管理环境下的生产计划与控制、库存控制、采购与物流管理的方法与技能(要求:根据企业需求进行供应链现状分析与供应链管理改善方案的设计);三、本课程的相关课程本课程是一门实训课程,与其相关的课程是《物流与供应链管理》、《ERP项目管理与实践》等课程。
四、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模块一:系统简介模块内容:本课程的相关理论知识教学要求:了解本课程的相关理论知识教学方法:课堂讲授教学地点:教室模块二:物流与供应链模型探索模块内容:本课程的相关典型案例教学要求:了解本课程理论知识在实践中的典型性案例教学方法:课外查阅资料教学地点:自主选择图书馆等模块三:供应商协同平台管理——赴富阳中荷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实训模块内容:供应商协同平台管理教学要求:参观富阳中荷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讲解供应商协同平台管理模式,明晰供应商的管理技能要求:掌握供应商管理理论,并能够根据供应商特点制订相应管理模型教学方法:实地实训教学地点:生产现场模块四:仓存管理——赴浙江省八达物流有限公司实训模块内容:仓存管理。
物流与供应链管理 实践教学大纲
![物流与供应链管理 实践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2ba2ea29b90d6c85ec3ac6c9.png)
实验三 物流信息系统的操作
[实验(训)学时]:4 学时 [实验(训)性质]:演示性 [实验(训)目的]:
掌握 WMS 的货物入库、在库和出库的操作方法。 [实验(训)内容]:
1、带领学生学习参观学校的物流产业园中的 WMS 系统。 2、指导学生学习货物入库在库和出库的信息录入和信息维护工作。
1. 物 动 量 ABC 分类表
2. 制 定 货 物 组 托 示意图
3.货位存储图
4. 订 单 有 效 性 分 析
5. 客户பைடு நூலகம்先权分 析
订单处理及 生成拣选单 6.库存分配计划
表
7.拣选单
8. 月 台 码 放 示 意 图
能够体现出分类过程和分类结果
包括奇数层俯视图、偶数层俯视图
以货架的排为单位,将货位存储情况反映在存储示意 图上,在相应货位上标注货物名称 参收到客户订单后,应对订单的有效性进行判断,确 定的无效订单予以锁定,陈述理由 当多个客户针对某一货物的要货量大于该货物库存量 时,应对客户进行优先等级划分以确定各自的分配 量,并阐明理由 依据客户订单和划分后的客户优先等级顺序制定库存 分配计划表,将相关库存依次在不同的客户间进行分 配并显示库存余额 拣选单设计要规范、项目齐全;拣选单设计应能减少 拣选次数、优化拣选路径、缩短拣选时间,注重效率
大纲制订人:姚微 大纲审定人: 制订日期:2012 年 7 月
绘制月台的货物码放示意图
实验二 配送方案的设计
[实验(训)学时]:4 学时 [实验(训)性质]:演示性 [实验(训)目的]:
1、熟悉组织管理、团队协作、工作效率、质量与成本控制、安全及文明生产。 2、掌握配送运输方案。 [实验(训)内容]:
物流与供应链管理教学大纲与实验大纲(电子商务专业)
![物流与供应链管理教学大纲与实验大纲(电子商务专业)](https://img.taocdn.com/s3/m/b9b4a577ddccda38376bafaa.png)
《物流与供应链管理》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代码152250081课程性质专业必修课培养方案2015版开课单位电子商务学院课程学分 2 课程学时32授课对象电子商务专业本科第四学期先修课程无编写人编写时间2015年4月15日审核人审核时间2015年6月15日二、课程性质物流与供应链管理课程是一门重要的专业必修课,它是为满足我国对电子商务专门人才的需要而设置的。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物流与供应链管理方面的理论知识和技能,为今后进一步深入学习、研究和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教学目标和任务本课程是为电子商务专业本科生开设的专业必修课。
它的任务是使学生掌握供应链管理和基于供应链进行物流管理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初步具有基于供应链进行物流管理的能力,培养学生的综合物流管理素质。
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在学完本课程后,达到下列基本要求:1 、正确理解供应链和供应链管理的概念。
2 、掌握供应链管理战略的基本理论,能够进行供应链管理的战略匹配。
3 、掌握供应链合作伙伴选择的基本理论,能够初步选择合适的供应链合作伙伴。
4 、掌握供应链业务流程重构的基本理论和方法,能够初步进行供应链业务流程的重构。
5 、掌握供应链物流管理、供应链信息管理的基本理论、方法与诀窍。
6 、掌握快速反应( QR )、有效客户反应( ECR )、协同规划、预测和连续补货( CPFR )等供应链管理的方法,并能在物流管理中进行运用。
四、教学要求本课程实践性很强,教学过程中应采取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在学习每一章节内容,通过开篇事例、资料快照以及经典案例对各章概念进行最新阐释,并且在教学中要针对我国企业普遍存在的实际问题,联系我国物流管理的实际情况。
同时要注重采用启发式教学,可以针对供应链的设计策略、库存策略、物流管理等不同议题进行探讨,并制作个案分析,提供学生课堂讨论,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使学生全面掌握供应链管理的基础知识、供应链管理理论和供应链管理技术,为以后从事供应链管理工作打好扎实的理论基础。
供应链与物流管理教学大纲
![供应链与物流管理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2531ae3a10a6f524ccbf85fb.png)
供应链与物流管理教学大纲(总学分:2 总上课时数:32 上机时数:8)东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一、课程的性质与目的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是使供应链物流运营者能合理、有效的组织供应链中的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活动,通过有效地利用信息技术将供应商、制造商和分销商组成一个虚拟的整体,通过信息共享,实行横向一体化的管理,使整条供应链能更好地与功能类似的供应链进行竞争。
在学生具备了供应链管理的基本知识后,树立全球竞争意识,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为以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必要的基础。
二、课程内容的教学要求1. 供应链管理基本框架及综述(1)供应链管理的发展(2)供应链管理的概念框架(3)供应链管理的理论基础(4)供应链管理的有利条件2. 供应链管理库存理论(1)库存管理基本知识(2)供应链管理模式下的库存策略(3)供应商管理库存的模式(4)协同式供应链库存管理(5)供应链管理库存优化方法3. 供应链管理采购理论(1)供应链中采购管理的价值(2)供应链中采购管理的决策过程(3)供应链中的伙伴供应商关系(4)早期供应商参与策略(5)[案例分析]供应链管理采购案例分析4. 供应链业务流程重组(1)业务流程重组的产生和发展(2)业务流程重组概论(3)业务流程重组的方法(4)供应链管理业务流程重组(5)业务流程重组项目风险管理5. 供应链建模与优化(1)供应链模型(2)基于产品的供应链设计(3)供应链网络优化6. 供应链绩效评价(1)绩效评价概述(2)供应链绩效评价体系(3)供应链管理成熟度与绩效(4)[案例分析]供应链绩效评价案例分析三、上机实习要求通过8个学时的上机实习,熟悉和掌握与供应链管理系统相关的信息技术、生产计划控制、库存控制和绩效评价等内容,以及具体的优化和仿真模型。
四、能力培养的要求1. 分析能力的培养:主要是对供应链系统结构、功能和运营模式进行综合分析能力的培养,同时也要注意培养针对具体的供应链结构选取优化的运营策略能力的培养。
00307728物流与供应链管理教学大纲
![00307728物流与供应链管理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5750117d27284b73f242507c.png)
《物流与供应链管理》教学大纲课程名称:物流与供应链管理英文名称:Logistics & Supply Chain Management课程编号:00307728课程学时:32课程学分:2课程性质:学位课适用专业:企业管理学预修课程:管理学、经济学、电子商务、战略管理、管理信息系统等大纲执笔人:张春萍一、课程目的与要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1、了解国内外物流与供应链管理的发展历程、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2、理解物流及供应链管理的相关概念、物流活动要素的构成及物流系统的构成。
3、理解我国物流产业及区域物流的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
4、掌握供应链管理的内容、基本原理和主要方法。
5、通过物流与供应链管理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的学习,具备在物流与供应链管理实践过程中解决一般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及学时安排1.物流管理概论(4学时)物流的基本概念;现代物流管理的特征;现代物流的发展趋势;现代物流发展的重要意义;中国物流市场分析。
2.供应链管理概论(4学时)供应链的概念、特征和类型;供应链管理的概念、产生及发展阶段、内容;供应链的构建;物流管理与供应链管理的关系。
3.供应链的构建(4学时)核心竞争力分析;供应链的结构模型;供应链体系的设计原则;基于产品的供应链设计;供应链合作伙伴的选择;围绕核心企业的供应链及其约束。
4.供应链中的运输管理(2学时)运输服务的提供商;运输服务方式的选择;多式联运;路线规划与选择;运输合理化。
5.供应链管理与物流配送(2学时)物流配送概述;供应链中的物流配送;物流配送中心。
6.供应链管理环境下的采购管理(4学时)供应链管理环境下的采购;供应链管理环境下的准时采购;供应商的选择;全球采购。
7.供应链管理环境下的库存管理(4学时)库存控制的基本原理和方法;需求放大效应;供应商管理库存。
8.典型供应链管理方法(2学时)快速反应;高效客户管理。
9.第三方物流管理与运作(2学时)第三方物流的概念与兴起;国内外第三方物流市场现状;第三方物流的特征与效益原理;供应链环境下的物流业务重组;第三方物流的发展模式。
武汉大学MBA《物流与供应链管理》教学大纲
![武汉大学MBA《物流与供应链管理》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c4e429a52e3f5727a4e962be.png)
武汉大学MBA《物流与供应链管理》教学大纲(该表由任课教师填写并与教学日历于上课前半月内提交给中心)一、课程简介1.课程名称:中文:物流与供应链管理英文:Logistics and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2.开课时间:2013年3 月3日至5 月1 日3.学时:364.任课教师姓名、职称:海峰、教授5.教师单位: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二、课程目标和任务(具体教学目标与任务)1. 掌握供应链、物流管理的整体学科体系。
2. 掌握供应链及物流管理基本理论与方法。
3. 达到运用基本理论与方法,解决有关企业物流、供应链管理方面问题的能力。
4. 了解现代物流活动的主要领域及主要内容三、课程的教学内容(详细到章节)第一篇物流管理第一章物流概述第二章物流管理第三章物流战略第四章物流系统要素第五章运输第六章储存第七章包装、流通加工和装卸搬运第八章物流系统设计第九章物流系统运作第二篇供应链及供应链物流管理第十一章供应链、供应链物流管理概述第十二章采购(供应)物流管理第十三章生产配送物流管理第十四章储运物流管理第三篇物流专题物流园区专题第三方、第四方物流专题配送中心专题四、对MBA学员能力培养的基本要求(学员通过课程的学习其能力将得到何种提高)掌握供应链、物流管理的整体学科体系,掌握供应链及物流管理基本理论与方法,达到运用基本理论与方法,解决有关企业物流、供应链管理方面问题的能力,了解现代物流活动的主要领域及主要内容。
五、教学方式课程教学采用教师讲授、案例分析、专题介绍、小组讨论相结合的方法,力求使学生在理论与实际的结合上、在将实践经验上升到理论和用理论指导实践两方面有较大的收获。
课程的主要内容以面授为主,同时每次面授之后留出相当时间答疑。
案例讨论和决策模拟,最后由老师作简短的讲评。
提出若干经典著作和文选,供学员在课前、课后阅读,留给相当数量的思考题,让学员充分复习、思考和讨论。
六、课程考核方法个人作业、小组作业30%考试55%考勤15%课程考核方式课堂闭卷七、教材及主要教学参考书基本教材:海峰、胡娟主编,《物流管理学》,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9,2012年再版邹辉霞,《供应链物流管理》,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海峰、邵校,《物流运营管理》,中国物资出版社,2012.7参考教材鲍尔索克斯等,《供应链物流管理》,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年1月鲍新中等,《物流运营管理体系规划》,中国物资出版社,2004年1月。
物流与供应链管理教学大纲与实验大纲(电子商务专业)
![物流与供应链管理教学大纲与实验大纲(电子商务专业)](https://img.taocdn.com/s3/m/b8627c09974bcf84b9d528ea81c758f5f61f2910.png)
【物流与供给链管理】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根本信息二、课程性质物流与供给链管理课程是一门重要的专业必修课,它是为满足我国对电子商务专门人才的需要而设置的。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物流与供给链管理方面的理论知识和技能,为今后进一步深入学习、研究和工作奠定良好的根底。
三、教学目标和任务本课程是为电子商务专业本科生开设的专业必修课。
它的任务是使学生掌握供给链管理和基于供给链进行物流管理的根本理论、根本知识和根本技能,初步具有基于供给链进行物流管理的能力,培养学生的综合物流管理素质。
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在学完本课程后,到达以下根本要求:1 、正确理解供给链和供给链管理的概念。
2 、掌握供给链管理战略的根本理论,能够进行供给链管理的战略匹配。
3 、掌握供给链合作伙伴选择的根本理论,能够初步选择适宜的供给链合作伙伴。
4 、掌握供给链业务流程重构的根本理论和方法,能够初步进行供给链业务流程的重构。
5 、掌握供给链物流管理、供给链信息管理的根本理论、方法与诀窍。
6 、掌握快速反响〔 QR 〕、有效客户反响〔 ECR 〕、协同规划、预测和连续补货〔 CPFR 〕等供给链管理的方法,并能在物流管理中进行运用。
四、教学要求本课程实践性很强,教学过程中应采取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在学习每一章节内容,通过开篇事例、资料快照以及经典案例对各章概念进行最新阐释,并且在教学中要针对我国企业普遍存在的实际问题,联系我国物流管理的实际情况。
同时要注重采用启发式教学,可以针对供给链的设计谋略、库存策略、物流管理等不同议题进行探讨,并制作个案分析,提供学生课堂讨论,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使学生全面掌握供给链管理的根底知识、供给链管理理论和供给链管理技术,为以后从事供给链管理工作打好扎实的理论根底。
五、课程学时安排六、主要内容第一章物流是经济领域的“黑暗大陆〞〔2课时〕【教学目标】掌握:物流的概念;物流的作用【教学内容】第一节物流价值的发现与再发现内容:物流管理开展的原因及历史阶段重点讲授:物流管理开展的原因及历史阶段第二节物流的概念与定义内容:物流的概念以及根本功能重点讲授:物流的概念以及根本功能第三节物流的作用内容:物流的增殖作用:时间效用;空间效用和形式效用重点讲授:物流的增殖作用【教学重点、难点】物流的概念;物流的作用思考题:1、物流与销售之间的总体关系的特征是什么?这种关系变得更加重要还是相反?2、比拟物流系统的静态分析和动态分析。
物流与供应链管理课程教学大纲范文
![物流与供应链管理课程教学大纲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434485eeaa00b52acfc7cab1.png)
物流与供应链管理课程教学大纲一、说明(一)课程性质本课程为普通课(二)教学目的通过系统分析现代物流与供应链管理的理论、思想和方法,并结合生产和流通发展趋势,使学生把握现代物流、供应链管理及其相关领域的新发展、新观点和新技术,揭示当代物流与供应链管理纵深发展的规律、特点和模式,从而为进一步学习和研究物流与供应链管理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教学主要内容《现代物流与供应链管理》是运营管理方向的专业必修课程,本课程的核心内容是物流与供应链管理的理论及实务。
以企业物流活动为主线,本课程系统介绍物流、供应链、物流管理、供应链管理的概念、理论和方法以及有关物流管理和供应链管理的业务流程。
(四)教学安排32学时2学分(五)教学方式以理论教学为主,同时配合案例教学。
考试可开卷或闭卷。
(六)适用对象本科专业学生二、教学内容及安排第一章物流管理概论教学要点: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掌握物流的基本定义、构成和分类,了解物流管理的基本内容。
教学时数:6学时教学内容:第一节现代物流管理的特征一、概念二、内涵第二节物流的构成要素与分类一、物流的构成要素二、物流的分类第三节物流的作用一、生产的有力保障二、降低流通成本三、向顾客提供优质的物流服务(5R)四、提高企业效益五、提高企业竞争力第四节物流管理的含义和内容一、物流管理的定义二、物流管理的内容三、物流管理的特点考核要求:了解物流概念的来源和发展过程、物流及物流管理的基本概念、现代物流的构成要素和分类。
理解物流与物流管理的内涵、物流创造价值的方式、现代物流的作用。
第二章供应链管理教学要点: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了解供应链的概念、特征和基本类型。
教学时数:4学时。
教学内容:第一节供应链的概念、特征和类型第二节供应链管理的概念、发展阶段、内容和目标第三节供应链的构建第四节供应链管理的实施第五节供应链管理的发展趋势第六节供应链管理应用趋势第七节物流管理与供应链管理的关系第八节案例分析考核要求:了解和掌握供应链与物流管理的关系。
《供应链与物流管理》课程教学大纲
![《供应链与物流管理》课程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82fda18d102de2bd9705882f.png)
《供应链与物流管理》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类别:专业课适用专业:市场营销适用层次:高起专适用教育形式:成人教育考核形式:考试所属学院:经济管理学院先修课程:无一、课程简介《供应链管理》是针对物流管理专业必修课程,其目的是期望探讨供应链管理的基础及前沿理论。
供应链带来的复杂和激烈的竞争环境,对于那些不能快速和充分的适应这些变化的企业将面临挑战。
而那些既能抓住信息技术的应用,又能抓住供应链管理的企业将具有明显的优势。
供应链管理技术方法手段的应用无疑将使得企业战略得以巩固。
《供应链管理》内容繁复,难度较大,涉及的前修课程和后续课程较多,是广大学生顺利完成物流管理专业学业和今后继续深造的重要基础。
二、课程学习目标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达到以下主要目的:掌握供应链管理的基本原理、供应链技术与基本运作过程;了解供应链各领域经典的实践案例以及当代研究的新方法;培养和提高学生供应链设计能力及操作技能,深刻认识供应链管理的重要意义,形成科学严谨的研究态度。
三、与其他课程的关系先修课程:管理学原理、物流学通论四、课程主要内容和基本要求第一章导论『知识点』供应链;供应链管理;纵向一体化;横向一体化;供应链协调等。
『重点』供应链管理的概念;供应链管理的产生背景。
『难点』供应链管理与传统企业管理模式的区别。
『基本要求』1、识记:供应链、供应链管理的定义。
2、领会:供应链管理的基本思想。
3、简单应用:要求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认真体会和理解供应链管理的复杂性。
4、综合应用:要求学生根据供应链管理的概念,能从具体实例中准确找出供应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第二章供应链管理的基本问题『知识点』供应链的类型分析;扩展企业;集成化供应链管理;供应链管理与业务外包;推动式;牵引式;供应链管理的战略性问题。
『重点』供应链成长理论、供应链管理的运营机制、扩展企业、push和pull的运作方式。
供应链有很多种类型,每一种都设计用来完成不同的任务,必须明确其供应链设计用来做什么。
物流与供应链管理教学大纲
![物流与供应链管理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04072f3986c24028915f804d2b160b4e767f81d7.png)
《物流与供应链管理》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说明1.课程基本情况课程名称:物流与供应链管理英文名称:Logistics and Supply Chain Management课程编号:0512705开课专业: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开课学期:第6学期学分/周学时:3/3课程类型:专业方向选修课2.课程性质(本课程在该专业的地位作用)《物流与供应链管理》是为信息管理专业本科生开设的专业选修课。
它的任务是使学生通过系统地学习现代物流与供应链管理的理论、知识和技能,具备物流规划和设计的能力,培养学生的综合物流管理素质.物流与供应链管理的产生顺应了时代的要求,它不仅关注企业内部的资源和竞争力,而且关注企业外部的资源和竞争力,强调在整个供应链上对资源和竞争力进行集成,是一种新的管理思想和方法;是对企业内部和企业之间的物流活动进行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和监督的活动。
因此,研究供应链管理的理论和方法,对于提高我国企业的管理水平和竞争能力,应对经济全球化所带来的挑战,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本课程从供应链管理的概念、理论基础入手,结合供应链管理的战略、组织、技术、方法、模型等的讲授和讨论,使学生对供应链物流管理的基本知识、基本内容、基本方法有一个较全面的了解,更好地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
3.本课程的教学目的和任务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充分掌握物流管理学的全貌、发展过程和基本概念、基础理论;以及各个分销物流学,具体包括仓储、库存、运输、配送、包装、装卸、流通加工、物流网点布局、企业生产物流和购销物流、信息处理等方面的内容;同时还要掌握80年代中期以来新出现的物流学理论与方法,包括第三方物流、物流战略管理、供应链物流、电子商务物流和物流信息化。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系统地掌握现代物流与供应链管理的理论、知识和技能,初步具备物流规划和设计的能力,同时培养学生的综合物流管理素质。
4.本课程与相关课程的关系、教材体系特点及具体要求本课程是为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学生开设的专业选修课程,它与企业物流管理、仓储管理学、管理经济学、现代物流学等课程都有一定的联系。
物流与供应链管理课程教学大纲
![物流与供应链管理课程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a594e5ed6137ee06eff918c3.png)
物流与供应链管理课程教学大纲一、说明(一)课程性质本课程为普通课(二)教学目的通过系统分析现代物流与供应链管理的理论、思想和方法,并结合生产和流通发展趋势,使学生把握现代物流、供应链管理及其相关领域的新发展、新观点和新技术,揭示当代物流与供应链管理纵深发展的规律、特点和模式,从而为进一步学习和研究物流与供应链管理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教学主要内容《现代物流与供应链管理》是运营管理方向的专业必修课程,本课程的核心内容是物流与供应链管理的理论及实务。
以企业物流活动为主线,本课程系统介绍物流、供应链、物流管理、供应链管理的概念、理论和方法以及有关物流管理和供应链管理的业务流程。
(四)教学安排32学时2学分(五)教学方式以理论教学为主,同时配合案例教学。
考试可开卷或闭卷。
(六)适用对象本科专业学生二、教学内容及安排第一章物流管理概论教学要点: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掌握物流的基本定义、构成和分类,了解物流管理的基本内容。
教学时数:6学时教学内容:第一节现代物流管理的特征一、概念二、内涵第二节物流的构成要素与分类一、物流的构成要素二、物流的分类第三节物流的作用一、生产的有力保障二、降低流通成本三、向顾客提供优质的物流服务(5R)四、提高企业效益五、提高企业竞争力第四节物流管理的含义和内容一、物流管理的定义二、物流管理的内容三、物流管理的特点考核要求:了解物流概念的来源和发展过程、物流及物流管理的基本概念、现代物流的构成要素和分类。
理解物流与物流管理的内涵、物流创造价值的方式、现代物流的作用。
第二章供应链管理教学要点: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了解供应链的概念、特征和基本类型。
教学时数:4学时。
教学内容:第一节供应链的概念、特征和类型第二节供应链管理的概念、发展阶段、内容和目标第三节供应链的构建第四节供应链管理的实施第五节供应链管理的发展趋势第六节供应链管理应用趋势第七节物流管理与供应链管理的关系第八节案例分析考核要求:了解和掌握供应链与物流管理的关系。
《物流与供应链管理》课程教学大纲
![《物流与供应链管理》课程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3069e356fd4ffe4733687e21af45b307e871f91a.png)
通过实践、实习等方式,将 所学知识与实际工作相结合 ,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和解
决问题的能力。
积极参加学术研讨会、行业 交流会等活动,拓宽视野,
增长见识。
01
02
03
04
05
THANKS
关键知识点总结回顾
物流与供应链管理的基本概念 、原理和方法
供应链战略、规划与风险管理
供应链协同、整合与创新
物流网络设计、优化与运作管 理
采购、库存、运输与配送管理
物流与供应链新技术应用与发 展趋势
课程考核方式及标准说明
01
课堂参与度与表现(占总评成绩的20%)
02
小组作业与案例分析(占总评成绩的30%)
流通加工功能
流通加工功能是在物品从生产领域向消费领域流动的过程中 ,为了促进产品销售、维护产品质量和实现物流效率化等目 的,对物品进行加工处理,使物品发生物理或化学性变化的 功能。
03
供应链管理与策略
供应链概念及结构
01
供应链定义
阐述供应链的基本含义,包括 从原材料采购到最终产品交付
给消费者的整个过程。
合作关系维护与优化
探讨如何维护和优化与供应链合作伙伴的关系,包括信息共享、 风险共担、持续改进等方面。
04
采购与库存管理策略
采购流程与方法
采购需求分析
分析企业运营所需物料、设备、服 务等的具体需求。
供应商选择与评价
制定供应商选择标准,对潜在供应 商进行评估和比较。
采购谈判与合同签订
与选定的供应商进行谈判,达成一 致后签订采购合同。
《物流与供应链管理》课程 教学大纲
目录
• 课程介绍与教学目标 • 物流基本概念与功能 • 供应链管理与策略 • 采购与库存管理策略 • 运输与配送管理优化 • 第三方物流与第四方物流发展趋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物流与供应链管理》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说明1.课程基本情况课程名称:物流与供应链管理英文名称:Logistics and Supply Chain Management课程编号:0512705开课专业: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开课学期:第6学期学分/周学时:3/3课程类型:专业方向选修课2.课程性质(本课程在该专业的地位作用)《物流与供应链管理》是为信息管理专业本科生开设的专业选修课。
它的任务是使学生通过系统地学习现代物流与供应链管理的理论、知识和技能,具备物流规划和设计的能力,培养学生的综合物流管理素质。
物流与供应链管理的产生顺应了时代的要求,它不仅关注企业内部的资源和竞争力,而且关注企业外部的资源和竞争力,强调在整个供应链上对资源和竞争力进行集成,是一种新的管理思想和方法;是对企业内部和企业之间的物流活动进行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和监督的活动。
因此,研究供应链管理的理论和方法,对于提高我国企业的管理水平和竞争能力,应对经济全球化所带来的挑战,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本课程从供应链管理的概念、理论基础入手,结合供应链管理的战略、组织、技术、方法、模型等的讲授和讨论,使学生对供应链物流管理的基本知识、基本内容、基本方法有一个较全面的了解,更好地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
3.本课程的教学目的和任务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充分掌握物流管理学的全貌、发展过程和基本概念、基础理论;以及各个分销物流学,具体包括仓储、库存、运输、配送、包装、装卸、流通加工、物流网点布局、企业生产物流和购销物流、信息处理等方面的内容;同时还要掌握80年代中期以来新出现的物流学理论与方法,包括第三方物流、物流战略管理、供应链物流、电子商务物流和物流信息化。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系统地掌握现代物流与供应链管理的理论、知识和技能,初步具备物流规划和设计的能力,同时培养学生的综合物流管理素质。
4.本课程与相关课程的关系、教材体系特点及具体要求本课程是为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学生开设的专业选修课程,它与企业物流管理、仓储管理学、管理经济学、现代物流学等课程都有一定的联系。
5、实践环节南京奥派物流供应链软件综合实训。
6.教学时数及课时分配二教材及主要参考书1.魏修建.《现代物流与供应链管理》.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08。
2.陈铭等.《供应链与物流管理》.电子工业出版社,2010。
3.刘刚.物流管理(第二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4.查先进.物流与供应链管理.武汉大学出版社,2004。
5.骆温平.物流与供应链管理.电子工业出版社,2008。
三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说明根据本课程的特点,在教学中主要采用以课堂讲述,辅以多媒体课件等形式,讲解每个单元的重点内容,并运用案例或电子商务模拟软件的操作演示,占用每单元总学时的二分之一;学生通过电子商务教学软件系统进行实践操作,了解更深入、全面的知识,并实际上网查看或使用相关内容,占用每单元总学时的二分之一。
通过这种讲解、演示、实际操作和网络自学,使学生达到对各单元内容的理解和实际应用,并培养学生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建议与要求:在使用本大纲时,需要根据学生的专业、课程性质、学时数和对本课程的要求,选择不同的单元组合。
由于电子商务的技术和应用发展与变化的很快,因此,在教学内容上面要及时补充和更新新的理论与知识。
教学用具:主要有:主教材、主要参考书、多媒体教学设备和课件、电子商务模拟软件实训系统、局域网、网站教学系统、上网设备和应用软件等。
四成绩考核办法考核方式与要求:(一)考核的主要内容:1.各单元的基本概念及其相关基础知识。
2.各单元知识的综合性应用能力。
3.对实际问题的创造性规划和实施能力。
(二)考试形式:采用综合考试,总成绩由:平时作业(包括实训、练习和期中考试)和期末考试组成。
其中平时成绩和期末考试成绩比例按教务处规定执行。
五教学内容第1部份现代物流基础与管理概论(8学时)一、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能够正确理解现代物流的发展、定义、特点、分类及作用,现代物流管理的内容及相关物流理论;了解掌握现代物流信息的特点、作用等;商品采购的过程;仓储流程、库存管理、运输管理。
为后续课程的学习打下基础。
二、教学重点:现代物流的定义、特点与分类;现代物流管理的内容、职能及相商品采购的过程;仓储流程、库存管理、运输管理。
三、教学难点:现代物流的分类;订货批量与订货时间的确定;库存管理方法、运输路线优化等相关物流理论。
四、讲授要求:课堂讲解与演示(多媒体教室)和实训两个部分,重在相关知识的理论介绍。
五、讲授要点:现代物流管理的内容、职能、商品采购的过程;订货批量与订货时间的确定;库存管理方法、运输路线优化及相关物流理论。
教学内容:第一节现代物流导论1.现代物流的内涵2.物流的价值3.物流的发展4.现代物流的特点5.现代物流的分类6.现代物流过程第二节现代物流的功能及对经济发展的作用1.现代物流的功能2.物流对经济发展的作用3.物流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作用第三节现代物流管理内容1.现代物流管理的内涵与原则2.现代物流管理的职能3.现代物流管理内容第四节现代物流理论1.商物分流理论2.黑大陆和物流冰山理论3.效益背反理论和物流整体理论4.后勤理论5.成本中心理论、利润中心理论、服务中心理论6.第三方物流理论7.供应链理论8.物流产业理论第五节物流信息与管理1.物流信息在现代物流中的地位2.现代物流信息的特点3.物流信息的作用4.物流信息系统第六节商品采购与管理1.商品采购的含义与目标2.商品采购过程3.计划期采购商品品种和采购总量的确定4.供应渠道与供应商的选择5.订购批量与订购时间的确定6.订购方式7.进货第七节仓储与库存管理1.仓库与仓储设施2.仓储业务流程3.库存管理第八节运输管理1.运输的内涵2.运输方式3.运输合理化4.运输线路5.运输技术7.运输的其他知识第九节包装、装卸搬运、流通加工1.商品包装——物流的起点2.商品装卸搬运——物流的接点3.流通加工第2部份供应链管理决策与控制(10学时)一、教学目的:通过本章的学习能够正确理解供应链的内涵、特点、构成、类型;供应链管理的内涵、内容、运行机制等;供应链构建与优化;供应链物流管理模式、供应链库存管理、运输管理。
二、教学重点:供应链的内涵;供应链管理的内容、运行机制;供应链构建与优化;供应链物流管理模式。
三、教学难点:供应链构建与优化;供应链物流管理模式。
四、讲授要求:课堂讲解与演示(多媒体教室)和实训两个部分,重在相关知识的理论介绍。
五、讲授要点:供应链构建与优化;供应链物流管理模式。
六、教学内容:第一节供应链概述(2学时)1.供应链的内涵2.供应链的特点3.供应链的产生与发展4.供应链的构成第二节供应链管理(2学时)1.供应链管理的内涵与目标2.供应链管理的内容3.供应链管理的运行机制4.供应链构建与优化第三节供应链物流管理(2学时)1.供应链物流模式管理2.供应链库存管理3.供应链运输管理六、教学内容:第3部份物流系统战略、规划与设计(10学时)一、教学目的:通过本章的学习能够了解掌物流配送的相关概念;分拣作业法与配送计划。
二、教学重点:物流配送的过程、形式;配货作业方法、配送计划编制。
三、教学难点:物流配送的过程;配送计划编制。
四、讲授要求:课堂讲解与演示(多媒体教室)和实训两个部分,重在相关知识的理论介绍。
五、讲授要点:物流配送的过程;配送计划编制。
教学内容:第一节物流配送概述(1学时)1.物流配送的内涵与特点2.配送过程3.配送目标4.配送的意义与作用第二节物流配送形式(1学时)1.按配送商品种类与数量划分2.按配送时间及数量划分3.按配送地点与组织者划分4.按配送的服务对象划分5.其他配送形式第三节分拣作业方法与配送计划(2学时)1.配货作业方法2.配送计划的编制与实施第4部份物流基础设施与选址决策(8学时)一、教学目的:通过本章的学习能够了解掌握物流中心的内涵、功能、分类、构成;物流中心的布局、物流园区的相关知识。
二、教学重点:物流中心的内涵、功能、分类;物流中心的布局。
三、教学难点:物流中心的布局。
四、讲授要求:课堂讲解与演示(多媒体教室)相结合,重在相关知识的理论介绍。
五、讲授要点:物流中心的内涵、功能、分类;物流中心的布局。
教学内容:第一节现代物流中心概述(1学时)1.现代物流中心的内涵2.物流中心的功能3.物流中心的分类第二节物流中的布局(2学时)1.物流中心的设置原则与方法2.建立物流中心的途径第三节物流园区(1学时)1.物流园区的内涵2.物流园区的功能与作用3.我国物流园区的发展4.日本物流园区的规划与运营第5 部份物流信息管理(4学时)一、教学目的:通过本章的学习能够了解掌握条码技术、EDI技术、RFID 技术、GIS技术、GPS技术。
二、教学重点:条码技术、EDI技术、RFID技术、GIS技术、GPS技术。
三、教学难点: EDI技术、RFID技术、GIS技术、GPS技术。
四、讲授要求: 采用启发式教学方法,课堂讲授,学生自学,案例分析讨论相结合。
五、讲授要点: 条码技术、EDI技术、RFID技术、GIS技术、GPS技术的讲解。
六、教学内容:第一节物流技术概述(1学时)1.现代物流技术的含义与构成2.现代物流技术的作用3.现代物流技术的评价第二节物流技术简介(3学时)1.条码技术2.扫描技术3.EDI技术4.RFID技术、GIS、GPS第6部份仓库与成本管理(6学时)一、教学目的:了解仓储及企业流程管理、掌握库存的概念及功能、了解库存管理对提高企业效益的重要意义、掌握库存管理的几种常用方法;了解物流成本的构成、物流导向型的任务、成本分析体系、物流成本会计核算体系、了解供应链成本管理方法。
二、教学重点:库存的概念、库存管理的几种常用方法、物流成本的构成、物流导向型的任务、成本分析体系、物流成本会计核算体系。
三、教学难点:库存管理的几种常用方法、物流成本的构成、物流导向型的任务、成本分析体系、物流成本会计核算体系。
四、讲授要求:用启发式教学方法,课堂讲授,学生自学,案例分析讨论相结合。
五、讲授要点:库存的概念、库存管理的几种常用方法、物流成本的构成、物流导向型的任务、成本分析体系、物流成本会计核算体系,了解供应链成本管理方法。
六、教学内容:第一节仓储决策与企业流程管理1、仓储概述2、仓储管理3、库存概述第二节库存管理的任务及评价指标1、库存管理的重要性2、库存管理的任务第三节库存管理方法经济订购批量法1、订货点法2、定量维持方式3、定期订货法第四节供应链环境下的现代库存管理模式1、材料需求计划2、企业资源计划第五节物流成本概述1、物流成本的构成2、物流成本的特征3、物流成本的测算方法第六节物流成本的会计核算及控制1、物流成本会计核算体系2、物流成本控制3、物流成本控制的执行策略第七节供应链成本管理1、供应链成本管理基础理论2、供应链成本管理方法习题:1、物流成本包括哪些内容?由哪些费用构成?2、物流成本有哪些相背性关系?3、传统的职能导向型成本分析为什么不适用于物流成本分析?4、什么是物流成本的任务成本分析体系?它应遵循哪些原则?5、如何建立合理的物流成本会计核算体系?6、什么是物流成本控制的ABC成本法?应该如何实施ABC成本法?7、比较物流成本与供应链成本的概念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