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班级文化建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创新班级文化建设,营造“高效课堂”氛围
高效课堂的三大支撑是文化系统、评价系统和课堂教学系统。
学生不仅是学习的主体,而且是班级、校园的主体。“相信不相信学生”就成了传统课堂和高效课堂文化的分水岭。传统课堂文化就是“不相信学生文化”,因为太多的“不相信”,才导致不放手、不放心、不信赖……才有教师公然“霸占课堂”不归还。“阳光、开放、向上”是我们“高效课堂文化”的“六字”真言,其核心是“开放”,是“相信学生”,是把课堂完全归还给学生,是充满生命的“泛活”,把一潭死水变为一池春水。
校园文化具有教育、凝聚、制约和激励功能。校园文化内容主要包括:精神文化,是校园文化的核心内容,主要指在实践过程中被校级大多数成员认可的共同的文化观念、价值观念、生活信念等意识形态,如办学目标、校纪校风、班级舆论、人际关系等。制度文化,主要指学校的各种管理制度,奖惩制度等,如教师绩效考核制度、教学常规管理制度、学生一日常规等。物质文化,主要指围绕教育教学的各种设备、设施和学校环境建设,如校园网建设、张贴名人名言、悬挂国旗等。
班级文化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班级文化主要指班级内部形成的具有一定特色的思想观念和行为规范的总和,是一个班级内在素质和外在形象的集中体现,是具体落实高效课堂措施的基础和保证。我们都要明白:“高效课堂”模式下的班级文化应是积极心态下的班级文化构建。所以,我们要结合校园文化建设实际,重点从班级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三个方面入手,搞好“高效课堂”教学模式下的班级文化建设。这里结合“高效课堂”的需要,重点介绍下教室的布置和学习小组的建设。
(一)教室的布置
教室是学生的成长环境。“高效课堂”模式下的教室布置要能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有效调动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积极性;能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品质,塑造积极向上的班级精神;能形成良好的民主型班风,使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相互信任、关系和谐;能使班级成员情绪高昂,自信心、自尊感和成就感较强,呈现出既相互竞争又相互合作的欢乐气氛。
1.教室物件的摆放要大方得体。学生课桌应按学习小组摆放成面对面的马蹄形,小组和小组的课桌原则上也按马蹄形(5个小组)摆放,中间尽量空出来让同学们展示汇报时用。学校为每个小组提供一块小黑板(主要供小组讨论展示用),一个黑板擦和必要的作图工具,小黑板挂在教室三周,上方贴上各小组的组名和口号。
2.教室四角的布置要美观实用。前门进门正面墙上布置好公布栏;里面墙角处布置一个图书角。后面进门处墙壁上布置好学生“五星”评价公布栏(公布一周或一月学生学习发展评价情况);里面墙角处布置一个学生作品展示台。
3.教室四周墙壁上张贴好必要的标语和科学家的画像和语录。如伍家桥中学在讲台大黑板上方张贴了“自主、合作、探究、高效”,后黑板上方张贴校训“学为成才,行当规范”。前面是大黑板(主要供班展示、小组得分记录和教师点评用)。后面有黑板的每次要由2至3个小组定期PK出黑板报,并由其他小组长打分评比。
(二)小组的建设
学生分组是高效课堂教学的重要支柱。分组是否科学决定着学生学习是否高效的关键。
1.分组的目的。为了更好地关注差异,因材施教,通过合作学习过程增加学生展示的机会和成功的体验,激励学生树立学好的自信心,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让学生真正动起来,形成“兵教兵,兵练兵,兵强兵”的自主学习氛围和学习自理能力,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增强学生自我管理的能力。
2.基本原则。小组划分应遵循“同质结对,异质编组,男女搭配,组间平行”的基本原则。要根据学生各自不同的学业成绩、心理特征、性格特点、兴趣爱好、学习能力、家庭情况等方面组成学习能力相当的学习小组,一般以异质为主。同时保持组与组之间的同质,以便促进组内合作与组间竞争。
3.组织要求。理论上讲,三人一组学习效果最好。大家知道,优、中、暂差学生的划分是相对的,是有一定比例的。要保证每个组都要有优、中、暂差三类学生,从我们目前实验点校(小班化)的实际情况来看,每个小班设4至5个小组,每个小组6人左右较为合理。每个学习小组设组长1人(建议是发言大胆、活动能力强的),每学科设学科主持人1人(建议是组中该学科基础最好的),担任学科主持人的学生可能有多人,做到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
4.基本任务。要加强对小组长和主持人的培训和指导工作。由小组长和主持人,带领组员依据班规,在老师的指导下,从常规的到校、安全、卫生、午休、纪律到课堂的参与、学习状态、作业等方面制定本组的组规。小组长负责小组的日常管理(如常规、卫生、纪律、评比等)工作,各主持人主要负责小组的日常学习(如组织、帮教、检查和评价等)工作。各小组要有凝聚人心和体现团队灵魂的组名、口号等,引领全组学生积极向上、勇于探索,锐意进取,获取成功。
三、建立健全评价制度,依靠评价激励成功
如果说展示是学生学习动力系统中的“化学反应”,那么,评价就是这个反应的“催化剂”。这里着重介绍小组的评价。
1建立健全评价制度。要从校情、班情和学科实际出发,制定出教学中的奖励评比制度。
①评价的内容。评价的内容主要体现在课堂“展示”、协作过程和协作结果三方面。课堂“展示”主要体现在课堂内学生学习展示的表现情况;协作过程主要体
现在小组是否有较强的内聚力;协作结果主要体现在小组是否达到了既定的学习目标。
②评价的原则。评价要体现及时性、客观性、公正性、激励性和团体性原则。通过评价要帮助学生辩明方向,激励成功,促进发展。
③制定评分细则。制定相对全面的评分细则,对学生学习、工作和“展示”认可的要给予加分,激励学生成功;对暂差生要实行优惠加分,形成大家都来关注和帮助暂差生,切实提高这部分学生的成功体验和学习自信心。对小组协作过程和协作结果的评价主要由教师建议,学生共同认可即可加分。
④制定评价得分表。对组内、班内“展示”评价要有专人记录,使评价落到实处。组内评价由全体成员认可,由主持人来记录加分;班内评价由学生和教师共同认可,由教师决定给分,最后由小组长轮流记录每节课各小组所得总分。
2.正常开展评价活动。开展评价活动,要评出奋发向上的正气,贵在持之以恒。一是将各小组的组名分别写在大黑板的右上角,以备科任教师在教学中根据各小组“展示”情况评价记分之用。二是学科主持人对小组内各成员学习“展示”进行组织和记分,并汇总给小组长,小组长每日在组内公布反思,每周组织评比一次(结果要记录)。三是各小组长要轮流对每节课教师公布的小组得分进行记录,一周汇总在评价公布栏内公布一次,后面的每次公布要有累计得分和周得分,引导各小组进行反思,每月评比一次(结果要记录)。四是要将评价得分与学生的“五星”评比活动结合起来,达到激励、导向、养成之目的,每期评比二次(结果要记录)。五是结合出现的情况,班主任要做好思想工作,及时解决问题,强化学生习惯的养成。
通过评价活动,力争实现四种转变:一是学习动力转变: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二是学习方法转变:变“听懂了”为“学懂了”、“会学了”。三是学生管理转变:变“他律”为“自律”。四是学生备考转变:变“怕考”为“敢考”、“爱考”。
3 定义、符号、缩略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