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代帝王谱
中国历代帝王(夏-清)
历代帝王表夏朝商朝灭夏前首领:契(约前2096年-前?)虞舜三十三年-?昭明(前?-前?)相土(前?-前?)昌若(前?-前?)曹(前?-前?)冥(前?-前1875年)[38]王亥(前1874年-前1775年)夏杼十四年-夏泄十二年王恒(前1774年-前1771年)夏泄十三年-夏泄十六年上甲微(前1770年-约前1720年)夏泄十六年-?报丁(前?-前?)报乙(前?-前?)报丙(前?-前?)示壬(前?-前?)示癸(前?-前1618年)庚丁(26)→武乙(27)→文丁(28)→帝乙(29)→帝辛(30)[38]周朝春秋鄫国、吕国、虞国、州国、莱国、萧国、舒国、谭国、郧国、芮国、沈国、庸国、权国、谢国巴国、蜀国、息国、郤国、祝国、鄣国、聂国、巩国、叶国、项国、江国、葛国、戴国、宿国炎国、鄅国、毕国、申国、邓国、唐国、刘国、黄国、厉国(后改为随国)、淳于国、钟吾国鄀国、肥国、鼓国、鄟国、蓐国、耿国、苏国、冀国、诸国、共国、井国、缙国、杨国、毛国邘国、皖国、邿国、郜国、弦国、郕国、梁国、向国、凡国、谷国、赖国、牟国、柏国、焦国罗国、蓼国、绞国、茅国、巢国、雍国、顿国、黎国、费国、郇国、胙国、夔国、郐国、应国鄾国、任国、邳国、胡国、代国、彭国、苴国、鱼国、轸国、扈国、荀国、桐国、极国、贾国祭国、道国、微国、丰国、六国、瑕国、观国、岐国、箕国、莘国、逼阳国、小邾国、祝其国倪国、滥国、遂国、卢国、须句国、颛臾国、大庭国、根牟国、甲父国、翨阳国、有穷国春秋主要诸侯国世系:齐国田齐世系:战国诸侯世系:韩国姬姓韩氏国君国君名在位时间韩景侯韩虔前408-前400 韩烈侯韩取前399-前387 韩文侯韩猷前386-前377 韩哀侯韩屯蒙前376-前374 韩懿侯韩若山前374-前363 韩昭侯韩武前362-前333 韩宣惠王韩康前332-前312 韩襄王韩仓前311-前296 韩釐王韩咎前295-前273 韩桓惠王韩然前272-前239 韩王安韩安前238-前230 燕国姬姓燕氏国君国君名在位时间燕简公载前414-前373燕桓公前372-前362燕文公前361-前333燕易王前332-前321燕王哙哙前320-前314子之前316-前314燕昭王职前312-前279燕惠王前278-前271燕武成王前271-前258燕孝王前257-前255燕王喜喜前254-前222其他资料主要资料国名起讫年代亡于何国姓氏秦国前10世纪—前206年汉朝嬴姓赵氏楚国前1042年—前223年秦国芈姓熊氏田齐前386年—前221年秦国妫姓田氏燕国前11世纪—前222年秦国姬姓韩国前403年—前230年秦国姬姓韩氏赵国前403年—前226年秦国嬴姓赵氏魏国前403年—前225年秦国姬姓魏氏卫国前1046年—前209年秦朝姬姓卫氏宋国前1046年—前286年田齐子姓宋氏中山国?—前296年赵国姬姓鲁国前1041年—前256年楚国姬姓越国前20世纪—前306年楚国姒姓巴国?—前316年秦国姬姓蜀国?—前316年秦国秦朝汉朝三国时期晋朝五胡十六国南北朝南朝北朝唐朝五代十国五代十国。
中国帝王世系表
武宗海山
13明宗和世㻋
12文宗图帖睦尔
15顺帝妥懽帖睦尔
14宁宗懿璘质班
明(1368~1644)
1太祖朱元璋
兴宗朱标
3成祖朱棣
2惠帝朱允炆
4仁宗朱高炽
5宣宗朱瞻基
6英宗朱祁镇
7景帝朱祁钰
8宪宗朱见深
9孝宗朱祐樘
睿宗朱祐杬
10武宗朱厚照
11世宗朱厚熜
12穆宗朱载垕
13神宗朱翊钧
9孝武帝司马曜
6哀帝司马丕
7废帝司马奕
5穆帝司马聃
10安帝司马德宗
11恭帝司马德文
南朝宋(420~479)
1武帝刘裕
2少帝刘义符
3文帝刘义隆
4孝武帝刘骏
6明帝刘彧
5前废帝刘子业
7后废帝刘昱
8顺帝刘凖
齐(479~502)
宣帝萧承之
景帝萧道生
1高帝萧道成
5明帝萧鸾
2武帝萧赜
6东昏侯萧宝卷
7和帝萧宝融
文帝萧长懋
1太祖朱温
武皇李克用
2末帝朱友贞
2明宗李嗣源(义子)
1庄宗李存勖
4末帝李从珂(继子)
3闵帝李从厚
后晋(936~946)后汉(947~950)后周(951~960)
献祖石绍雍
1高祖刘知远
1太祖郭威
宋王石敬儒
1高祖石敬瑭
2隐帝刘承祐
2世宗柴荣(内侄)
2出帝石重贵
3恭帝柴宗训
十国(902~979)吴、南唐、前蜀、后蜀、南汉、北汉、闽、吴越、荆南、楚。
3鬱林王萧昭业
4海陵王萧昭文
梁(502~557)陈(557~589)
1武帝萧衍
中国朝代帝王顺序表
中国朝代帝王顺序表
(一)秦朝:秦始皇嬴政、秦二世胡亥、秦三世子婴。
(二)汉朝(西汉):汉高祖刘邦、汉昭帝刘弗陵。
(三)汉朝(东汉):汉光武帝刘秀、汉明帝刘庄等。
(四)魏朝:魏文帝曹丕、魏明帝曹叡等。
(五)晋朝:晋武帝司马炎、晋明帝司马绍等。
(六)南北朝:宋武帝刘裕、齐高帝萧道成、梁武帝萧衍、陈武帝陈霸先等。
(七)隋朝:隋文帝杨坚、隋炀帝杨广。
(八)唐朝:唐高祖李渊、唐太宗李世民、唐高宗李治、唐中宗李显、唐睿宗李旦等。
(九)五代十国:后梁太祖朱晃、后唐庄宗李存勖、后晋高祖石敬瑭等。
(十)宋朝:宋太祖赵匡胤、宋仁宗赵祯等。
(十一)元朝:元太祖铁木真、元世祖忽必烈等。
(十二)明朝:明太祖朱元璋、明成祖朱棣等。
(十三)清朝:清太祖努尔哈赤、清太宗皇太极等。
以上是中国朝代帝王顺序表的一部分,仅供参考,具体内容可能因历史资料和观点不同而有所差异。
中国历史君主简表
中国历史君主简表1. 夏朝(约公元前2070年-公元前1600年)- 禹:夏朝开国皇帝,号称“禹”(大禹),励精图治,开展治水工程。
2. 商朝(约公元前1600年-公元前1046年)- 汤:商朝开国皇帝,号称“汤”(名子朝),兴修水利,建立名副其实的封建帝国。
3. 周朝(约公元前1046年-公元前256年)- 文王:周朝的得天独厚的君主之一,以德政著称,为西周的奠基者。
- 武王:周朝开国皇帝,号称“武王”(名姬发),推翻商朝,建立了周朝,进行了许多内外政治改革。
4. 秦朝(公元前221年-公元前206年)- 秦始皇:秦朝开国皇帝,号称“秦始皇”(姓赢),统一中国,实行重文轻武的政策。
5. 汉朝(公元前202年-公元220年)- 高祖:汉朝开国皇帝,号称“高祖”(姓刘,名邦彦),延续了秦始皇统一政权的基础,进行了一系列低税收、宽政策和社会改革。
6. 魏晋南北朝(公元220年-公元589年)- 曹操:三国时期魏国的开国皇帝,以雄才大略著称。
- 司马懿:西晋时期的杰出政治家和军事家。
7. 隋朝(公元581年-公元618年)- 隋文帝:隋朝建立者之一,号称“隋文帝”(姓杨,名广),重用人才,推行许多改革。
8. 唐朝(公元618年-公元907年)- 高宗:唐朝开国皇帝,号称“高宗”(姓李,名渊),巩固了唐朝的统一局面。
- 女皇武则天:唐朝时期的女皇,政绩卓著,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性皇帝。
9. 宋朝(公元960年-公元1279年)- 太祖:宋朝开国皇帝,号称“太祖”(姓赵,名匡胤),巩固宋朝统治,重视农业和经济发展。
10. 元朝(公元1279年-公元1368年)- 忽必烈:元朝开国皇帝,号称“忽必烈”(姓孛儿只斤,名哥哥),统一中国,推行了许多改革。
11. 明朝(公元1368年-公元1644年)- 洪武:明朝开国皇帝,号称“洪武”(姓朱,名棣),实行一系列政治、农业和经济改革。
12. 清朝(公元1644年-公元1912年)- 康熙:清朝皇帝,号称“康熙”(姓爱新觉罗,名玄烨),扩大了清朝的版图,开进行了许多改革。
中国历代朝代帝王表
中国朝代帝王表(夏朝--清朝)夏朝(约前2070-1600年,共471年)历代皇帝:大禹、启、太康、仲康、相、少康、予、槐、芒、泄、不降、扃、廑、孔甲、皋、发、桀。
商朝(约前1600-1046年,共555年)历代皇帝:汤、太丁、外丙、中壬、伊尹、太甲、沃丁、太庚、小甲、雍己、太戊、中丁、外壬、河亶甲、祖乙、祖辛、沃甲、祖丁、南庚、阳甲、盘庚、小辛、小乙、武丁、祖庚、祖甲、廪辛、康丁、武乙、文丁、帝乙、纣。
西周(约前1046-771年,共276年)历代皇帝:周文王姬昌、周武王姬发、周成王姬诵、周康王姬钊、周昭王姬瑕、周穆王姬满、周共王姬繄扈、周懿王姬囏、周孝王姬辟方、周夷王姬燮、周厉王姬胡、周宣王姬静、周幽王姬宫湦、周携王姬余臣。
东周(公元前770-前221年,共550年)其中:春秋(前770-476年,共295年)、战国(前475-221年,255年)历代皇帝:周平王姬宜臼、周桓王姬林、周庄王姬佗、周厘王姬胡齐、周惠王姬阆、周王子姬颓、周襄王姬郑、周王子姬带、周顷王姬壬臣、周匡王姬班、周定王姬瑜、周简王姬夷、周灵王姬泄心、周景王姬贵、周悼王姬猛、周敬王姬匄、周王子姬朝、周元王姬仁、周贞定王姬介、周哀王姬去疾、周思王姬叔、周考王姬嵬、周威烈王姬午、周安王姬骄、周烈王姬喜、周显王姬扁、周慎靓王姬定、周赧王姬延、周惠王姬杰。
秦朝(前221-206年,共16年)历代皇帝:秦始皇嬴政、秦二世胡亥、秦三世嬴子婴。
西汉(前202-公元8年,共195年)历代皇帝:汉高祖刘邦、汉惠帝刘盈、汉文帝刘恒、汉景帝刘启、汉武帝刘彻、汉昭帝刘弗、汉宣帝刘询、汉元帝刘奭、汉成帝刘骜、汉哀帝刘欣、汉平帝刘衎。
新朝(公元8-23年,共16年)历代皇帝:新帝王莽。
玄汉(公元23-25年,共3年)历代皇帝:更始帝刘玄。
赵汉(公元23年-24年,共2年)历代皇帝:汉帝王郎。
赤眉汉(公元25-27年,共3年)历代皇帝:建世帝刘盆子。
成家(公元25-36年,共12年)历代皇帝:公孙述。
中国古代帝王年表
中国古代帝王年表夏朝(约公元前2070年-约公元前1600年)唐尧:约公元前2200年-约公元前2140年黄帝:约公元前2140年-约公元前2060年少康:约公元前2060年-约公元前2005年多奇:约公元前2005年-约公元前1960年大禹:约公元前1960年-约公元前1900年鲧:约公元前1900年-约公元前1840年禹:约公元前1840年-约公元前1799年商朝(公元前1600年-公元前1046年)汤:约公元前1675年-约公元前1646年太丁:约公元前1646年-约公元前1625年仲康:约公元前1625年-约公元前1600年相:约公元前1600年-约公元前1590年苞:约公元前1590年-约公元前1587年桀:约公元前1587年-约公元前1567年西周(公元前1046年-公元前771年)周成王:约公元前1042年-约公元前1021年周康王:约公元前1020年-约公元前996年周昭王:约公元前995年-约公元前977年周穆王:约公元前976年-约公元前922年周共王:约公元前922年-约公元前900年东周春秋战国时期(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21年)周厉王:约公元前878年-约公元前841年周宣王:约公元前828年-约公元前782年周幽王:约公元前781年-约公元前771年周平王:约公元前770年-约公元前720年周桓王:约公元前719年-约公元前697年周庄王:约公元前696年-约公元前682年周和王:约公元前681年-约公元前676年周始平王:约公元前675年-约公元前661年周宣王:约公元前660年-约公元前621年周康王:约公元前620年-约公元前609年春秋五霸之一:齐桓公:约公元前685年-约公元前643年春秋五霸之一:鲁庄公:约公元前652年-约公元前621年春秋五霸之一:晋文公:约公元前636年-约公元前628年春秋五霸之一:宋襄公:约公元前650年-约公元前637年春秋五霸之一:卫庄公:约公元前672年-约公元前662年秦穆公:约公元前659年-约公元前621年秦共公:约公元前620年-约公元前609年秦桓公:约公元前608年-约公元前577年秦武公:约公元前576年-约公元前544年秦康公:约公元前544年-约公元前521年秦昭公:约公元前520年-约公元前508年秦穆公:约公元前507年-约公元前502年秦共公:约公元前501年-约公元前501年秦桓公:约公元前501年-约公元前477年秦襄公:约公元前476年-约公元前467年秦声公:约公元前466年-约公元前450年秦出公:约公元前449年-约公元前441年秦元公:约公元前440年-约公元前426年秦哀公:约公元前425年-约公元前409年秦悼公:约公元前408年-约公元前386年秦赵公:约公元前385年-约公元前375年秦简公:约公元前374年-约公元前369年秦孝公:约公元前368年-约公元前338年秦恭公:约公元前337年-约公元前311年秦昭襄王:约公元前310年-约公元前307年秦惠文王:约公元前306年-约公元前251年秦庄襄王:约公元前250年-公元前247年秦嬴政(始皇帝):公元前246年-公元前210年秦朝(公元前221年-公元前206年)汉朝(公元前202年-公元220年)高祖刘邦:公元前202年-公元195年惠帝刘盈:公元前194年-公元188年惠景帝刘启:公元前187年-公元180年孝文帝刘恒:公元前179年-公元157年孝景帝刘启:公元前156年-公元141年孝武帝刘贺:公元前140年-公元87年昭帝刘弗陵:公元前86年-公元74年安帝刘祜:公元73年-公元48年恭帝刘宏:公元47年-公元33年章帝刘启:公元32年-公元5年和帝刘肇:公元4年-公元公元2年殇帝刘志:公元2年-公元公元1年宣帝刘询:公元公元1年-公元5年光武帝刘秀:公元公元25年-公元57年明帝刘庄:公元58年-公元75年安帝刘祜:公元106年-公元125年顺帝刘保:公元125年-公元144年霍光:公元144年-公元144年宣帝刘弘:公元145年-公元146年冲帝刘炳:公元146年-公元146年开元帝刘歆:公元147年-公元167年敬帝刘宏:公元168年-公元188年光帝刘科:公元189年-公元190年东安王刘绥:公元191年-公元188年孝安王刘保:公元188年-公元234年文帝刘备:公元235年-公元251年文帝刘芳:公元252年-公元254年三国时期(220年-280年)魏文帝曹丕:公元220年-公元226年魏明帝曹叡:公元227年-公元239年魏少帝曹芳:公元240年-公元251年蜀汉:刘备:公元221年-公元223年刘禅:公元223年-公元263年刘氏夫人:公元263年-公元264年吴国:孙策:公元222年-公元252年孙权:公元252年-公元280年西晋(公元265年-公元316年)晋武帝司马炎:公元265年-公元290年晋安帝司马德宗:公元291年-公元301年晋穆帝司马衷:公元302年-公元316年东晋(公元317年-公元420年)晋元帝司马睿:公元317年-公元322年简文帝司马昱:公元323年-公元325年成帝司马衍:公元325年-公元342年应帝司马邺:公元342年-公元344年明帝司马绍:公元345年-公元348年东海王司马越:公元348年-公元349年孝武帝司马曜:公元349年-公元352年安帝司马徽:公元352年-公元355年治平三年:公元360年-公元364年乐安王司马炽:公元364年-公元366年废帝司马奕:公元367年-公元371年景帝司马文:公元371年-公元372年孝宁帝司马继宗:公元372年-公元373年孝武帝司马曜:公元373年-公元396年孝庄帝司马元顼:公元396年-公元418年孝武帝司马恢:公元419年-公元420年南北朝时期(420年-589年)南朝宋:宋武帝刘裕:公元420年-公元422年宋少帝刘义隆:公元422年-公元424年宋文帝刘义符:公元424年-公元453年宋孝武帝刘骏:公元453年-公元464年宋少帝刘子业:公元464年-公元465年宋前廢帝刘昱:公元465年-公元472年宋后廢帝刘昙:公元472年-公元477年南齐:齐高帝萧道成:公元479年-公元482年齐勃勃:公元482年-公元493年南梁:梁武帝萧衍:公元502年-公元549年梁宣帝萧詠:公元550年-公元551年南陈:陈宣帝陈顗:公元555年-公元560年陈后主陈叔宝:公元560年-公元589年北魏:魏文成帝拓跋濬:公元220年-公元226年魏明元帝拓跋绍:公元227年-公元239年魏太武帝拓跋燾:公元240年-公元251年魏文帝拓跋洪:公元254年-公元260年魏献文帝拓跋弘:公元260年-公元264年魏孝文帝拓跋宏:公元265年-公元290年魏明元帝拓跋嗣:公元291年-公元307年魏废帝拓跋洋:公元307年-公元310年魏恭帝拓跋衍:公元310年-公元311年魏殤帝拓跋悛:公元311年-公元318年木真(拓跋猗盖):公元307年-公元318年魏武帝拓跋珪:公元318年-公元336年魏惠帝拓跋颢:公元336年-公元349年魏愍帝拓跋浚:公元349年-公元365年魏献文帝拓跋濬:公元365年-公元372年北海王拓跋亶:公元373年-公元377年元恒:公元377年-公元377年安平王拓跋余:公元377年-公元396年北府王拓跋岩:公元397年-公元398年魏顯詐称帝:公元399年-公元400年魏帝拓跋嗣纂:公元399年-公元409年北部䖍爾干甫:公元399年-公元411年魏献文帝南广:公元409年-公元410年北海王拓跋领:公元410年-公元414年魏穆帝拓跋邈:公元409年-公元425年魏熙事拓跋嗣誉:公元425年-公元430年莫贺朱:公元430年-公元435年魏仁文帝拓跋惠:公元430年-公元451年魏孝文帝拓跋宏:公元452年-公元465年魏明元帝拓跋弘:公元465年-公元471年魏献文帝拓跋德:公元471年-公元500年北魏末帝拓跋燾:公元471年-公元499年魏献文帝拓跋德:公元500年-公元501年北海王拓跋洪:公元502年-公元531年东魏帝:公。
中国历代帝王表
哀帝:即位时间:904年-下位时间:907年
五代
太祖:即位时间:907年-下位时间:912年
末帝:即位时间:913年-下位时间:923年
庄宗:即位时间:923年-下位时间:925年
明宗:即位时间:925年-下位时间:933年
闵帝:即位时间:933年-下位时间:934年
恭帝:即位时间:959年-下位时间:959年
宋
太祖:即位时间:960年-下位时间:976年
太宗:即位时间:976年-下位时间:997年
真宗:即位时间:997年-下位时间:1022年
仁宗:即位时间:1022年-下位时间:1063年
英宗:即位时间:1063年-下位时间:1067年
神宗:即位时间:1067年-下位时间:1085年
高帝:即位时间:479年-下位时间:482年
武帝:即位时间:482年-下位时间:493年
林王时间493年-下位时间:494年
海陵王:即位时间:494年-下位时间:494年
明帝:即位时间:494年-下位时间:498年
东昏侯:即位时间:498年-下位时间:501年
和帝:即位时间:501年-下位时间:502年
金
太祖:即位时间:1115年-下位时间:1123年
太宗:即位时间:1123年-下位时间:1135年
定王:即位时间:前606年-下位时间:前586年
简王:即位时间:前585年-下位时间:前572年
灵王:即位时间:前571年-下位时间:前545年
景王:即位时间:前544年-下位时间:前521年
悼王:即位时间:前520年-下位时间:前520年
敬王:即位时间:前519年-下位时间:前476年
中国历代帝王表
中国历代纪元表大秦(320-320)句渠知平赵(1) 庚辰(六) 320秦(352-352)张琚建昌(1) 庚申 352汉(370-370)李弘凤凰(1) 庚申(九) 370蜀(374-374)张育黑龙(1) 甲戌 374秦(393-394)窦冲元光(2) 癸巳(七) 393楚(402-404)武悼帝(桓玄) 建始(1) 癸己(十二) 403永始(2) 癸己(十二) 403 桓谦天康(安)(1) 甲辰(三) 404桓振 (1) 乙巳 405蜀(432-437)程养道泰始(6) 壬申(九) 432吴(485-486)唐寓之 ----(1) 乙丑(十二) 485 兴平(1) 丙寅 486秦(524-527)莫折大提 (1) 甲辰(六) 524莫折念生天建(4) 甲辰(六) 524宋(525-525)元法僧天启(1) 乙巳(三) 525大赵(528-530)万俟丑奴神兽(平)(3) 戊申(七) 528汉(551-552)侯景太始(2) 辛未(十一) 551齐(526-528)葛荣广安(3) 丙午(九) 526汉(528-529)邢果天统(2) 戊申(六) 528十六国(304-439)前赵(304-329)前赵建国于304年,初称汉,319年改称赵.高祖光文帝(刘渊) 元熙(5) 甲子(十) 304 永凤(2) 戊辰(十) 308河瑞(2) 己巳(五) 309梁王(~和) (1) 庚午 310烈宗昭武帝(~聪) 光兴(2) 庚午(七) 310 嘉平(5) 辛未(六) 311建元(2) 乙亥(三) 315麟嘉(3) 丙子(十一) 316隐帝(~粲) 汉昌(1) 戊寅(七) 318和武帝(靳准) 汉昌*(1) 戊寅(八) 318秦王(刘曜) 光初(12) 戊寅(十) 318末帝(~熙) (1) 己丑(八) 329成(汉)(303-347)成(汉)建国于304年,初称成,338年改称汉.始祖景帝(李特) 建初(2) 癸亥 303秦文王(~流) 建初(1) 甲子(二) 304太宗武帝(~雄) 建兴(3) 甲子(十) 304 晏平(5) 丙寅(六) 306玉衡(24) 辛未 311哀帝(~班) 玉衡*(1) 甲午 (十) 334幽帝(~期) 玉恒(4) 乙未(十) 335中宗昭文帝(~寿) 汉兴(6) 戊戌(四) 338 后主(~势) 太和(3) 甲辰 344嘉宁(2) 丙午(十) 346前凉(301-376)前凉建国于301年,376年为前秦所灭,386年复国,次年亡于北魏。
完整版!中国422位皇帝在位顺序表,重要资料任性收藏!
完整版!中国422位皇帝在位顺序表,重要资料任性收藏!在中国两千多年的漫长帝制社会里,皇帝是国家的最高统治者,是专制统治的象征与代表。
据资料显示,自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称皇帝始,到1912年“末代皇帝”溥仪退位,在不足2132年中,中国共有皇帝422人。
秦朝秦朝(公元前221年-公元前207年),是由战国后期的秦国发展起来的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王朝,传三世,共两帝一王,国祚共十四年。
因秦朝王室嬴姓,故史书上别称嬴秦,以区分其他国号为秦的政权。
西汉西汉(前202年—8年12月)是中国历史上继秦朝之后的大一统王朝,共历十二帝,享国二百一十年,又称前汉,与东汉统称为汉朝。
东汉东汉(25年—220年)是中国历史上继秦朝、西汉、新朝之后的大一统王朝,传八世共十四帝,历经一百九十五年,又称后汉,与西汉合称汉朝。
三国三国(220年-280年)是上承东汉下启西晋的一段历史时期,分为曹魏、蜀汉、东吴三个政权。
赤壁之战时,曹操被孙刘联军击败,奠定了三国鼎立的雏型。
西晋西晋(266年—316年)是中国历史上三国后短暂的大一统王朝之一,另与东晋合称晋朝。
传5帝,国祚五十一年。
若以灭东吴始,则仅立朝37年。
为了区别于五代时的后晋,史称西晋,又称为司马晋。
十六国十六国时期(公元301年——公元460年),在众多游牧民族中,以匈奴、羯、鲜卑、羌及氐为主,统称五胡。
他们在这个范围内相继建立许多国家,而北魏史学家崔鸿以其中十六个国家撰写了《十六国春秋》(五凉、四燕、三秦、二赵、一成、一夏),于是后世史学家称这时期为“五胡十六国”。
实际上这一时期国家数目远多于16。
南北朝南北朝时期(公元420年~公元589年)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大分裂时期,上承东晋十六国下接隋朝,由420年刘裕代东晋建立刘宋始,至公元589年隋灭陈而终。
北魏隋朝隋朝(581年-618年)是上承南北朝下启唐朝的大一统王朝,因唐朝与隋朝的文化、制度、社会特点一脉相承,故史学家常将两朝合称为隋唐。
古代皇帝顺序表
古代皇帝顺序表秦朝:秦始皇嬴政(公元前247年——公元前210年)秦二世胡亥(公元前210年——公元前207年)西汉:汉高祖刘邦(公元前202年——公元前195年)汉惠帝刘盈(公元前195年——公元前188年)汉文帝刘恒(公元前180年——公元前157年)汉景帝刘启(公元前157年——公元前141年)汉武帝刘彻(公元前140年——公元前87年)汉孝昭刘弗陵(公元前87年——公元前74年)汉宣帝刘询(公元前74年——公元前48年)汉元帝刘奭(公元前49年——公元前33年)汉成帝刘骜(公元前33年——公元前7年)汉哀帝刘欣(公元前7年——公元1年)汉平帝刘衎(公元元年——公元5年)孺子刘婴(公元5年——公元8年)新朝:新帝王莽(公元8年——公元23年)更始帝刘玄(公元23年——公元25年)建世帝刘盆子(公元25年——公元27年)东汉:汉光武帝刘秀(公元25年——公元57年)汉明帝刘庄(公元57年——公元75年)汉章帝刘炟(公元75年——公元88年)汉和帝刘肇(公元88年——公元105年)汉殇帝刘隆(公元105年——公元105年)汉安帝刘祜(公元106年——公元125年)汉顺帝刘保(公元125年——公元144年)汉冲帝刘炳(公元144年——公元145年)汉质帝刘缵(公元145年——公元146年)汉桓帝刘志(公元146年——公元167年)汉灵帝刘宏(公元168年——公元189年)汉少帝刘辩(公元189年——公元189年)汉献帝刘协(公元189年——公元220年)三国·魏:魏文帝曹丕(公元220年——公元226年)魏明帝曹睿(公元226年——公元239年)魏·齐王曹芳(公元239年——公元254年)高贵乡公曹髦(公元254年——公元260年)魏元帝曹奂(公元260年——公元265年)三国·蜀:汉昭烈帝刘备(公元221年——公元223年)汉·后主刘禅(公元223年——公元263年)三国·吴:吴大帝孙权(公元229年——公元252年)会稽王孙亮(公元252年——公元257年)吴景帝孙休(公元257年——公元264年)吴末帝孙皓(公元264年——公元280年)西晋:晋武帝司马炎(公元265年——公元290年)晋惠帝司马衷(公元290年——公元306年)晋怀帝司马炽(公元306年——公元311年)晋愍帝司马邺(公元313年——公元316年)东晋:晋元帝司马睿(公元317年——公元322年)晋明帝司马绍(公元322年——公元325年)晋成帝司马衍(公元325年——公元342年)晋康帝司马岳(公元342年——公元344年)晋穆帝司马聃(公元344年——公元361年)晋哀帝司马丕(公元361年——公元365年)晋废帝司马奕(公元365年——公元371年)晋简文帝司马昱(公元371年——公元372年)晋孝武帝司马曜(公元372年——公元396年)晋安帝司马德宗(公元396年——公元418年)晋恭帝司马德文(公元418年——公元420年)十六国·汉·前赵:光文帝刘渊(公元308年——公元310年)昭武帝刘聪(公元310年——公元318年)灵帝刘粲(公元318年——公元318年)秦王刘曜(公元318年——公元329年)十六国·成汉:武帝刘雄(公元303年——公元334年)幽公李期(公元334年——公元338年)昭文帝李寿(公元338年——公元343年)归义侯李势(公元343年——公元347年)十六国·前凉:昭王张寔(公元314年——公元320年)成王张茂(公元320年——公元324年)文王张骏(公元324年——公元346年)桓王张重华(公元346年——公元353年)哀公张曜灵(公元353年——公元353年)威王张祚(公元354年——公元355年)冲公张玄靓(公元355年——公元359年)归义侯张天锡(公元363年——公元376年)十六国·后赵:高祖石勒(公元319年——公元333年)海阳王石弘(公元333年——公元334年)太祖石虎(公元334年——公元349年)彭城王石遵(公元348年——公元348年)义阳王石鉴(公元349年——公元349年)新兴王石祗(公元350年——公元351年)十六国·冉魏:武悼天王冉闵(公元350年——公元352年)十六国·前燕:文明皇帝慕容皝(公元333年——公元348年)景昭皇帝慕容儁(公元348年——公元360年)幽帝慕容暐(公元360年——公元370年)十六国·前秦:惠武帝符洪(公元350年——公元350年)明帝符键(公元350年——公元355年)历王符生(公元355年——公元357年)宣昭帝苻坚(公元357年——公元385年)哀平帝符丕(公元385年——公元385年)高帝符登(公元386年——公元394年)后主符崇(公元394年——公元394年)十六国·后秦:武昭帝姚苌(公元384年——公元393年)文桓帝姚兴(公元394年——公元416年)后主姚泓(公元416年——公元417年)十六国·后燕:成武帝慕容垂(公元384年——公元396年)惠愍帝慕容宝(公元396年——公元398年)昭武帝慕容盛(公元398年——公元401年)昭文帝慕容熙(公元401年——公元407年)十六国·北燕:惠懿帝高云(公元407年——公元409年)文成帝冯跋(公元409年——公元430年)昭成帝冯弘(公元431年——公元437年)十六国·西燕:济北王慕容泓(公元384年——公元384年)威帝慕容冲(公元385年——公元386年)西燕王段随(公元386年——公元386年)西燕王慕容凯(公元386年——公元386年)西燕王慕容瑶(公元386年——公元386年)西燕王慕容忠(公元386年——公元386年)河东王慕容永(公元386年——公元394年)十六国·西秦:宣烈王乞伏国仁(公元385年——公元388年)武元王乞伏乾归(公元388年——公元412年)文昭王乞伏炽磐(公元412年——公元428年)后主乞伏暮末(公元428年——公元430年)十六国·后凉:懿武帝吕光(公元386年——公元399年)灵帝吕纂(公元399年——公元401年)后主吕隆(公元401年——公元403年)十六国·南凉:武王秃发乌孤(公元397年——公元399年)康王秃发利鹿孤(公元399年——公元402年)景王秃发傉檀(公元402年——公元414年)十六国·北凉:武宣王段业(公元397年——公元401年)武宣王沮渠蒙逊(公元401年——公元433年)哀王沮渠牧犍(公元433年——公元439年)酒泉王沮渠无讳(公元439年——公元444年)河西王沮渠安周(公元444年——公元444年)十六国·西夏:武烈帝赫连勃勃(公元407年——公元425年)废主赫连昌(公元425年——公元428年)后主赫连定(公元427年——公元431年)南北朝·南朝·刘宋:宋武帝刘裕(公元420年——公元422年)宋少帝刘义符(公元422年——公元424年)宋文帝刘义隆(公元424年——公元453年)宋孝武帝刘骏(公元453年——公元464年)前废帝刘子业(公元464年——公元465年)宋明帝刘彧(公元466年——公元472年)后废帝刘昱(公元472年——公元477年)宋顺帝刘准(公元477年——公元479年)南北朝·南朝·南齐:齐高帝萧道成(公元479年——公元482年)齐武帝萧赜(公元482年——公元493年)郁林王萧昭业(公元493年——公元494年)海陵王萧昭文(公元494年——公元494年)齐明帝萧鸾(公元494年——公元498年)东昏侯萧宝卷(公元498年——公元501年)齐和帝萧宝融(公元501年——公元502年)南北朝·南朝·南梁:梁武帝萧衍(公元502年——公元549年)梁简文帝萧纲(公元549年——公元551年)豫章王萧栋(公元551年——公元551年)武陵王萧纪(公元552年——公元553年)梁元帝萧绎(公元552年——公元554年)贞阳侯萧渊明(公元555年——公元555年)梁敬帝萧方智(公元555年——公元557年)南北朝·南朝·陈朝:陈武帝陈霸先(公元557年——公元559年)陈文帝陈茜(公元559年——公元566年)废帝陈伯宗(公元566年——公元568年)陈宣帝陈顼(公元568年——公元582年)陈后主陈叔宝(公元582年——公元589年)南北朝·北朝·北魏:道武帝拓跋珪(公元386年——公元409年)明元帝拓跋嗣(公元409年——公元423年)太武帝拓跋焘(公元423年——公元452年)隐王拓跋余(公元452年——公元452年)文成帝拓跋濬(公元452年——公元465年)献文帝拓跋弘(公元465年——公元471年)孝文帝元宏(公元471年——公元499年)宣武帝元恪(公元499年——公元515年)孝明帝元诩(公元515年——公元528年)孝庄帝元子攸(公元528年——公元530年)长广王元晔(公元530年——公元530年)节闵帝元恭(公元531年——公元531年)安定王元朗(公元531年——公元532年)孝武帝元修(公元532年——公元534年)南北朝·北朝·东魏:孝静帝元善见(公元534年——公元550年)南北朝·北朝·西魏:文帝元宝炬(公元535年——公元551年)废帝元钦(公元551年——公元554年)恭帝拓跋廓(公元554年——公元557年)南北朝·北朝·北齐:文宣帝高洋(公元550年——公元559年)废帝高殷(公元559年——公元560年)孝昭帝高演(公元560年——公元561年)武成帝高湛(公元561年——公元565年)后主高纬(公元565年——公元577年)幼主高恒(公元577年——公元577年)南北朝·北朝·北周:孝闵帝宇文觉(公元557年——公元557年)明帝宇文毓(公元557年——公元560年)武帝宇文邕(公元560年——公元578年)宣帝宇文赟(公元578年——公元579年)静帝宇文阐(公元579年——公元581年)隋朝:隋文帝杨坚(公元581年——公元604年)隋炀帝杨广(公元604年——公元617年)隋恭帝杨侑(公元617年——公元618年)唐朝:唐高祖李渊(公元618年——公元626年)唐太宗李世民(公元626年——公元649年)唐高宗李治(公元649年——公元683年)唐中宗李显(公元683年——公元684年)唐睿宗李旦(公元684年——公元690年)武周圣神皇帝武则天(公元690年——公元705年)唐中宗李显(公元705年——公元710年)少帝李重茂(公元710年——公元710年)唐睿宗李旦(公元710年——公元712年)唐玄宗李隆基(公元712年——公元756年)唐肃宗李亨(公元756年——公元762年)唐代宗李豫(公元762年——公元779年)唐德宗李适(公元779年——公元805年)唐顺宗李诵(公元805年——公元805年)唐宪宗李纯(公元805年——公元820年)唐穆宗李恒(公元820年——公元824年)唐敬宗李湛(公元824年——公元826年)唐文宗李昂(公元826年——公元840年)唐武宗李炎(公元840年——公元846年)唐宣宗李忱(公元846年——公元859年)唐懿宗李漼(公元859年——公元873年)唐僖宗李儇(公元873年——公元888年)唐昭宗李晔(公元888年——公元904年)唐哀宗李柷(公元904年——公元907年)五代十国·五代·后梁:梁太祖朱温(公元907年——公元912年)郢王朱友珪(公元912年——公元913年)末帝朱友贞(公元913年——公元923年)五代十国·五代·后唐:庄宗李存勖(公元922年——公元926年)明宗李嗣源(公元926年——公元933年)闵帝李从厚(公元933年——公元934年)末帝李从珂(公元934年——公元936年)五代十国·五代·后晋:高祖石敬瑭(公元936年——公元942年)出帝石重贵(公元942年——公元946年)五代十国·五代·后汉:高祖刘知远(公元947年——公元948年)隐帝刘承祐(公元948年——公元950年)五代十国·五代·后周:太祖郭威(公元951年——公元954年)世祖柴荣(公元954年——公元959年)恭帝柴宗训(公元959年——公元960年)五代十国·十国·南吴:武帝杨行密(公元902年——公元905年)景帝杨渥(公元905年——公元908年)宣帝杨隆演(公元908年——公元920年)睿帝杨溥(公元920年——公元937年)五代十国·十国·南唐:烈祖李昪(公元937年——公元943年)元宗李璟(公元943年——公元961年)后主李煜(公元961年——公元975年)五代十国·十国·吴越:武肃王钱镠(公元907年——公元932年)文穆王钱元瓘(公元932年——公元941年)忠献王钱弘佐(公元941年——公元947年)忠逊王钱弘倧(公元947年——公元947年)忠懿王钱弘俶(公元947年——公元978年)五代十国·十国·前蜀:高祖王建(公元907年——公元918年)后主王衍(公元918年——公元925年)五代十国·十国·后蜀:高祖孟知祥(公元934年——公元934年)后主孟昶(公元934年——公元965年)五代十国·十国·闽国:太祖王审知(公元909年——公元926年)嗣主王延翰(公元926年——公元927年)惠宗王延均(公元927年——公元935年)康宗王昶(公元935年——公元939年)景宗王曦(公元939年——公元944年)天德帝王延政(公元943年——公元945年)五代十国·十国·北汉:世祖刘崇(公元951年——公元954年)睿宗刘承钧(公元954年——公元968年)少主刘继恩(公元968年——公元968年)英武帝刘继元(公元968年——公元979年)五代十国·十国·南汉:高祖刘龚(公元916年——公元942年)殇帝刘玢(公元942年——公元943年)中宗刘晟(公元943年——公元958年)后主李鋹(公元958年——公元971年)五代十国·十国·荆南:武兴王高季兴(公元924年——公元928年)文献王高从诲(公元928年——公元948年)贞懿王高保融(公元948年——公元960年)侍中高保勗(公元960年——公元962年)侍中高继冲(公元962年——公元963年)五代十国·十国·楚国:武穆王马殷(公元927年——公元930年)衡阳王马希声(公元930年——公元932年)文昭王马希范(公元932年——公元947年)废王马希广(公元947年——公元950年)恭孝王马希萼(公元950年——公元951年)后主马希崇(公元951年——公元951年)北宋:宋太祖赵匡胤(公元960年——公元976年)宋太宗赵光义(公元976年——公元997年)宋真宗赵恒(公元997年——公元1022年)宋仁宗赵祯(公元1022年——公元1063年)宋英宗赵曙(公元1063年——公元1067年)宋神宗赵顼(公元1067年——公元1085年)宋哲宗赵煦(公元1085年——公元1100年)宋徽宗赵佶(公元1100年——公元1125年)宋钦宗赵桓(公元1125年——公元1127年)南宋:宋高宗赵构(公元1127年——公元1162年)宋孝宗赵昚(公元1162年——公元1189年)宋光宗赵惇(公元1189年——公元1194年)宋宁宗赵扩(公元1194年——公元1224年)宋理宗赵昀(公元1224年——公元1264年)宋度宗赵禥(公元1264年——公元1274年)宋恭宗赵显(公元1274年——公元1276年)宋端宗赵昰(公元1276年——公元1278年)宋末帝赵昺(公元1278年——公元1279年)辽朝:太祖耶律阿保机(公元916年——公元926年)太宗耶律德光(公元927年——公元947年)世宗耶律阮(公元947年——公元951年)穆宗耶律璟(公元951年——公元969年)景宗耶律贤(公元969年——公元982年)圣宗耶律隆绪(公元982年——公元1031年)兴宗耶律宗真(公元1031年——公元1055年)道宗耶律洪基(公元1055年——公元1101年)天祚帝耶律延禧(公元1101年——公元1125年)金朝:太祖完颜阿骨打(公元1115年——公元1123年)太宗完颜晟(公元1123年——公元1135年)熙宗完颜亶(公元1135年——公元1149年)海陵王完颜亮(公元1150年——公元1161年)世宗完颜雍(公元1161年——公元1189年)章宗完颜璟(公元1189年——公元1208年)卫绍王完颜永济(公元1208——公元1213年)宣宗完颜珣(公元1213年——公元1223年)哀宗完颜守绪(公元1223年——公元1234年)末帝完颜承麟(公元1234年——公元1234年)西夏:景宗李元昊(公元1032年——公元1048年)毅宗李谅祚(公元1048年——公元1067年)惠宗李秉常(公元1067年——公元1086年)崇宗李乾顺(公元1086年——公元1139年)仁宗李仁孝(公元1139年——公元1193年)桓宗李纯佑(公元1193年——公元1206年)襄宗李安全(公元1206年——公元1211年)神宗李遵顼(公元1211年——公元1223年)献宗李德旺(公元1223年——公元1226年)末帝李睍(公元1226年——公元1227年)元朝:太祖铁木真(公元1206年——公元1127年)太宗窝阔台(公元1229年——公元1241年)定宗贵由(公元1246年——公元1248年)宪宗蒙哥(公元1251年——公元1259年)世祖忽必烈(公元1260年——公元1294年)成宗铁穆儿(公元1294年——公元1307年)武宗海山(公元1307年——公元1311年)仁宗爱育黎力八达(公元1311年——公元1320年)英宗硕德八剌(公元1320年——公元1323年)泰宗帝也孙铁木儿(公元1323年——公元1328年)天顺帝阿速吉八(公元1328年——公元1328年)文帝图帖睦尔(公元1328年——公元1332年)明宗和世琜(公元1329——公元1329年)宁宗懿璘质班(公元1332年——公元1332年)惠宗妥欢贴睦尔(公元1333年——公元1368年)明朝:明太祖朱元璋(公元1368年——公元1398年)明惠帝朱允炆(公元1398年——公元1402年)明成祖朱棣(公元1402年——公元1424年)明仁宗朱高炽(公元1424年——公元1425年)明宣宗朱瞻基(公元1425年——公元1435年)明英宗朱祁镇(公元1435年——公元1449年)明代宗朱祁钰(公元1449年——公元1457年)明英宗朱祁镇(公元1457年——公元1464年)明宪宗朱见深(公元1464年——公元1487年)明孝宗朱祐樘(公元1487年——公元1505年)明武宗朱厚照(公元1505年——公元1521年)明世宗朱厚熜(公元1521年——公元1567年)明穆宗朱载垕(公元1567年——公元1572年)明神宗朱翊钧(公元1572年——公元1620年)明光宗朱常洛(公元1620年——公元1620年)明熹宗朱由校(公元1620年——公元1627年)明思宗朱由检(公元1627年——公元1644年)南明:明安宗朱由崧(公元1644年——公元1645年)明绍宗朱聿键(公元1645年——公元1646年)明文宗朱聿鐭(公元1646年——公元1646年)明昭宗朱由榔(公元1646年——公元1662年)清朝:清太祖努尔哈赤(公元1516年——公元1626年)清太宗皇太极(公元1626年——公元1643年)清世祖福临(公元1643年——公元1661年)清圣祖玄烨(公元1661年——公元1722年)清世宗胤禛(公元1722年——公元1735年)清高宗弘历(公元1735年——公元1795年)清仁宗颙琰(公元1795年——公元1820年)清宣宗旻宁(公元1820年——公元1850年)清文宗奕詝(公元1850年——公元1861年)清穆宗载淳(公元1861年——公元1875年)清德宗载湉(公元1875年——公元1908年)宣统帝溥仪(公元1908年——公元1911年)皇帝是中国帝制时期最高统治者的称号,秦始皇嬴政是中国首位皇帝。
历代帝王年号表
历代帝王年号表古朝1,三皇(之前有:盘古氏、有巢氏、燧人氏)天皇:伏羲(太昊)地皇:神农(炎帝)人皇:女娲2,五帝(约前2700年--约前2070年)黄帝:轩辕氏(前2697--前2559)“少昊”金天氏(前2598--前2515)颛顼:高阳氏(前2514--前2437)帝喾:高辛氏(前2436--前2367)“帝挚”高辛氏(前2366--前2358)唐尧:放勋(前2357--前2258)虞舜:重华(前2257--前2208)夏朝启以后(前2197年--前1766年)共432年,X姓,历十四世、17王,都安:(今山西省)宗神夏禹帝启:9年太康:29年仲康:l3年帝相:28年--(后羿、寒浞):40年少康:22年帝抒:17年帝槐:26年帝芒:l8年帝泄:l6年帝不降:59年帝扃:2l年帝胤甲:2l年帝孔甲:3l年帝皋:l1年帝发:l9年帝履癸(桀):53年商朝又名殷(前1600年--前1046年)共555年,?姓,历十七世、31王,都商丘1,前商(前1600年--前1298年)共302年,历19王,都商丘(今河南省商丘市)太祖(汤):30年(商汤即王位17年践天子位,为天子13年崩)代王(太丁):1年哀王(外丙)子胜:3年懿王(仲壬)子庸:4年太宗(太甲)子至:23年昭王(沃丁)子绚:29年宣王(太庚)子辩:25年元王(雍己)子密:12年中宗(太戊)子伷:75年孝成王(仲丁)子庄:11年思王(外壬)子发:15年前平王(河亶甲)子整:9年穆王(祖乙)子滕:19年桓王(祖辛)子旦:16年僖王(沃甲)子逾:25年庄王(祖丁)子新:32年顷王(南庚)子更:25年悼王(阳甲)子和:7年2,殷商(前1298年--前1046年)共253年,历12王,都殷(今河北省安阳市)世祖(盘庚)子旬:28年(盘庚在前1298年迁都到殷)惠王(小乙)子敛:21年高宗(武丁)子昭:59年后平王(祖庚)子跃:7年世宗(祖甲)子载:33年甲宗(廪辛)子先:6年康祖(庚丁)子嚣:1年武祖(武乙)子瞿:35年匡王(太丁)子托:13年德王(帝乙)子羡:26年纣王(商纣)子寿:52年周朝分东西(前l122年--前256年)共867年,姬姓,历38王,都镐京、洛阳。
中国古代帝王大全
中国古代帝王大全中国古代帝王大全(按拼音字母顺序横向排列)点击即可阅读楚灵王姒杼子太甲周厘王中国历代皇帝年表少康前秦后主阖庐姒芒子沃甲子帝乙子武丁姒泄子沃丁北魏安定王子小甲周共王子太戊元善见努尔哈赤刘邦相关事件子祖丁子仲壬寒浞子文丁子阳甲周宣王慕容顗姬喜子南庚郑昭公刘悉勿祈子廪辛周武王周昭王慕容宝姒不降周孝王周厉王姒相子小辛元子攸孛儿只斤·窝阔台楚若敖子河亶甲子小乙姒槐耶律阿保机周桓王周成王子外丙刘辩赫连定姬扁梁武帝姒皋西汉后少帝子雍己姒发祖乙盘庚晋成帝子外壬姒廑刘知远周平王李元昊宋后废帝子祖辛段随姒孔甲子祖庚周庄王辽圣宗慕容超子太庚周夷王姒扃汉明帝子武乙周定王周穆王周懿王清世宗姒仲康东周烈王周康王子仲丁李适爱新觉罗宁爱新觉罗·颙琰爱新觉罗·载淳爱新觉罗·奕詝北凉哀王北凉河西王北凉酒泉王北凉太祖孛儿只斤·贵由曹丕曹芳曹奂曹髦曹睿察合台柴荣陈霸先陈伯宗陈蒨陈叔宝陈硕真陈顼成汉景帝成汉武帝成汉昭文帝成烈公楚成王楚惠王楚考烈王楚穆王楚平王楚顷襄王楚威王楚武王楚熊渠楚昭王楚庄王答剌麻八剌丹朱帝昺东吴会稽王段业段誉冯安冯跋冯和冯弘夫差苻洪苻健苻雄高保融高从诲高恒(北齐)高季昌高绍义高纬高演高洋高殷高湛公孙无知郭威汉哀帝汉元帝汉惠帝汉文帝汉献帝汉宣帝汉景帝汉灵帝汉武帝汉昭帝赫连勃勃赫连昌后汉隐帝后秦高祖后赵太祖后赵义阳王忽必烈胡亥桓玄皇太极姬班姬定姬匄周幽王姬贵姬囏姬骄姬介姬靖姬阆姬猛姬去疾姬仁姬壬臣姬叔姬嵬姬午姬泄心姬延姬夷姬翳扈姬瑜姬郑嘉庆年间晋文公晋哀帝晋安帝晋废帝晋恭帝晋怀帝晋惠帝晋简文帝晋康帝晋愍帝晋明帝晋穆帝晋武帝晋献公晋孝武帝晋元帝李班李从厚李从珂李从益李存勖李亶李暠李璟李期李乾顺李势李寿李嗣源李特李歆李渊李重茂刘备刘炳刘粲刘彻刘炟刘防刘恭刘贺刘宏刘宏(汉灵帝)刘祜刘箕子刘骏刘隆(汉殇帝)刘绿刘晟刘卫辰刘务桓刘乌路孤刘玄刘训儿刘龑刘阏陋头刘义隆刘懿(汉少帝)刘懿刘铱刘义符刘隐刘婴刘彧刘裕刘肇刘庄刘准刘子业刘禅刘志(汉桓帝)刘缵吕光吕隆吕绍鲁僖公吕纂马希崇马希萼马希范马希广马殷孟昶蒙哥孟知祥明成祖明代宗明光宗明惠帝明穆宗明仁宗明神宗明世宗明思宗明太祖明武宗明熹宗明宪宗明孝宗明宣宗明英宗木骨闾慕容垂慕容德慕容皝慕容暐慕容永慕容冲慕容泓慕容儁慕容麟慕容纳慕容盛慕容熙慕容详慕容瑶慕容云慕容忠南吴睿帝乞伏乾归齐桓公齐厉公齐襄公齐孝公齐宣王齐庄公前凉哀公前凉冲王前凉悼公前凉恒王前凉威王前凉文王前凉昭王前秦哀平帝前秦高祖前秦厉王前秦太宗秦哀公秦穆公秦王子婴秦孝公秦昭襄王秦庄襄王秦皇汉武冉闵冉智商汤商纣王石弘石敬瑭石寇觅石邪石祗石周石遵顺治司马伦司马懿姒太康宋度宗宋端宗宋恭帝宋光宗宋徽宗宋理宗宋太宗宋太祖宋襄公宋英宗宋哲宗宋真宗隋文帝隋炀帝孙皓孙亮孙权孙休太康失国唐哀帝唐代宗唐高宗唐敬宗唐穆宗唐让皇帝唐睿宗唐顺宗唐肃宗唐太宗唐文宗唐武宗唐僖宗唐宪宗唐玄宗唐宣宗唐懿宗唐昭宗唐中宗秃发利鹿孤秃发傉檀秃发乌孤拓跋圭拖雷脱脱拓跋涉圭拓跋弘拓跋廓拓跋嗣拓跋焘拓跋浚拓跋余完颜阿骨打王审知王延翰王延钧王延羲王延政魏文侯窝阔台乌程侯吴王阖闾夏桀夏启萧宝卷萧宝融萧察萧琮萧道成萧方智萧纲萧岿萧鸾拓跋宏小乙萧绎萧赜萧昭业萧昭文西凉冠军侯西凉后主西秦高祖西秦后主西秦烈祖西秦太祖徐知诰爱新觉罗·玄烨杨侗杨隆演杨侑姚苌姚泓姚兴姚弋仲耶律德光耶律延禧夷吾禹元宝炬元成宗元定宗元恭宗元恭元昊元惠宗元康宗元恪元朗元愍宗元明宗元宁宗元钦元仁宗元泰定帝元天顺帝元文宗元武宗元修元诩元晔元英宗元益宗元昭宗元钊宇文阐宇文觉宇文邕宇文毓宇文赟张大豫张轨张骏张茂张重华赵构赵桓宋宁宗宋孝宗赵昚赵武灵王宋神宗赵祯郑简公仲雍周悼王周敬王朮赤朱厚熜朱温朱友珪朱友贞子庚丁。
中国历代帝王系表
中国历代帝王世系表夏朝王系表(约前22世纪末至约前21世纪初——约前17世纪初)(1)禹——(2)启1(3)太康1——⑷中康——⑸相——⑹少康——⑺予(杼)-nII匚⑻槐(芬)——⑼芒——(10)泄——|——(11)不降——(14)孔甲——(15)皋,1(12)扃——(13)廑IL(16)发——(17)履癸(桀)商朝王系表(约前17世纪初——约前11世纪初)(1)太乙(汤)--|--太丁--(4)太甲--|--(5)沃丁I公+由.--(2)外丙--(3)中壬1(6)太庚一-(7)小甲-(8)雍己-(9)太戊-- |--(10)仲丁(11)外壬(12)河亶甲——(13)祖乙一|I(21)小乙--(22)武丁(29)帝乙,周朝王系表(西周,约前11世纪初——公元前771年;东周,公元前770年——前256年)弃(后稷)一-不窋一-鞠一-公刘——庆节一-皇仆一-差弗一-毁隃一-公非—I‘I-高圉——亚圉——公叔祖类——古公亶父(太王)——季历(王季)——文王姬昌—]I7西周](1)武王发——(2)成王诵——(3)康王钊——(4)昭王瑕——(5)穆王满一|]I——(6)共王繄扈——(7)懿王囏——(9)夷王燮——(10)厉王胡——(共和行政)一(前841-前828)一(8)孝王辟方I IIIL(11)宣王静——(12)幽王宫湦——[东周](1)平王宜臼——(2)桓王林(前827-前782)(前781-前771)(前770-前720)(前719-前697)I1L⑶庄王佗——⑷釐王胡齐——⑸惠王阆——⑹襄王郑——⑺顷王壬臣(前696-前682)(前681-前677)(前676-前652)(前651-前619)(前618-前613)-(8)匡王班(前612-前607)-(9)定王瑜--(10)简王夷--(11)灵王泄心--(12)景王贵---(前606-前586)(前585-前572)(前571-前545)(前544-前521)-(13)悼王猛(前520)-(14)敬王匄--(15)元王仁--(16)贞定王介|--(17)哀王去疾(前519-前476)(前475-前469)(前468-前442)(前441)(18)思王叔袭(前441)(19)考王嵬一(前440-前426)IL(20)威烈王午——(21)安王骄(22)烈王喜(前425-前402)(前401-前376)(前375-前369)(23)显王扁——(24)慎靓王定・(前368-前321)(前320-前315)IL(12)灵帝宏(13)废帝辩(168-189)(189)(14)献帝协(189-220)1(30)帝辛(纣)1秦朝帝系表■-(8)宣帝询——(9)元帝爽—— (前48-前33)(秦帝国,公元前221年一一前217年) 昭襄王嬴则(稷)——孝文王柱——庄襄王子楚——[秦帝国](1)始皇帝嬴政——(前306-前251)(前250)(前249-前247)(前246-前210) ——(2)二世皇帝胡亥(前209-前207) 一扶苏——(3)秦王子婴(前207)西汉帝系表(西汉,公元前216年一一公元9年;新,公元9年一一23年) (1)高祖刘邦————(2)惠帝盈 (前206-前195)(前194-前188)⑷文帝恒——⑸景帝启——⑹武帝彻,(前179-前157)(前156-前141)(前140-前87)(3)咼后吕雉 (前187-前180)•(7)昭帝弗陵(前86-前74)■戾太子昭史皇孙进,(10)成帝鹫(前32-前7) 定陶王康——(11)哀帝欣(前6-前1)•中山王兴——(12)平帝術(公元1-5)楚王嚣——广戚侯勋——广戚侯显一|东汉帝系表(公元25年——220年)⑴光武帝刘秀——⑵明帝庄——⑶章帝炬一(25-57)(58-75)(76-88)——(4)和帝肇——(5)荡帝隆(89-105)(106)——清河王庆——(6)安帝祜——(8)顺帝保——(9)冲帝炳(107-125)(126-144)(145)——济北王寿——(7)少帝懿(125)——千乘王伉——乐安王宠——勃海王鸿——(10)质帝缆(146) 一河间王开————蠡吾侯翼——(11)桓帝志(147-167)解渎亭侯淑——解渎亭侯萇一II魏国帝系表(公元220年武帝曹操265年) —(1)文帝丕•(220-226)⑶明帝叡——⑷废帝侪王)芳(227-239)(240-254) 东海王霖——(5)废帝(高贵乡公)髦 (255-260) 燕王宇(6)元帝奂 (261-265) 蜀汉帝系表(公元221年——263年) (1)昭烈帝刘备——(2)后主禅(221-223)(223-263) 吴国帝系表 (公元229年——280年)(2)废帝(会稽王)亮 (252-258) •⑶景帝休(258-264)南阳王和⑷末帝(乌程侯)皓 (264-280) (1)大帝孙权,(229-252)(公元265年——316年) (1)武帝司马炎 (265-290) (2) 惠帝衷 (290-306) (3) 怀帝炽 (307-313)吴王晏——(4)愍帝邺(313-316)东晋帝系表(公元420年 (1)武帝刘裕- (420-422)479年)(2)少帝义符(423-424)——(3)文帝义隆,(424-453)(4)孝武帝骏——(5)前废帝子业 (454-464)(6)明帝戎-(465-472)(465) (7)后废帝昱 (473-477) ⑶废帝(郁林 王)昭业(494) ⑷废帝(海陵 王)昭文(494)宋朝帝系表齐朝帝系表(公元479年——502年)一(1)高帝萧道成——(2)成帝啧——文惠太子长懋■(479-482)(483-493)萧承之-一道生——(5)明帝鸾(6)东昏侯宝卷(494-498)(499-501)(7)和帝宝融(501-502)(公元317年——420年) (1)元帝司马睿 (317-323)(2)明帝绍(323-326)(8)简文帝昱・(371-372)(3)成帝衍•(326-342)——(4)康帝垃-(343-344)(9)孝武帝曜——(373-396)(6) 哀帝丕 (362-365)(7) 废帝(海西公)奕(366-371)氐(5)穆帝聃 (345-361)——(10)安帝德宗(397-418)——(11)恭帝德文(419-420)梁(附后梁)朝帝系表(梁,公元502年(1)武帝萧衍(502-549)557年;后梁,公元555年——587年)-昭明太子统——[后梁]宣帝餐——明帝眉——帝琮(555-562)(562-585)(586-587) -(2)简文帝纲-(3)元帝绎——(4)敬帝方智(552-555)(555-557)陈朝帝系表(公元557年——589年)一(1)武帝陈霸先陈文赞T(557-559)一始兴王陈道谭(2)文帝蓿——(3)废帝伯宗(560-566)(567-568)(4)宣帝顼——(5)后主叔宝(569-582)(583-589)北魏(附东魏、西魏)帝系表*-(5)献文帝弘, (466-471)(北魏,公元386—534年;东魏,公元534年一550年;西魏,公元535年一556年)(1)道武帝拓跋珪——(2)明元帝嗣——(3)太武帝慝——(4)文成帝濬一(386-409)(409-423)(424-452)(452-465) (6) ----------------------- 孝文帝元宏(7)宣武帝恪——(8)孝明帝诩 (471-499)(500-515)(516-528)广陵王羽——(11)节闵帝恭(531-532')彭城王勰——(9)孝庄帝子攸(528-530)咸阳王禧——(10)长广王晔(530-531')广平王怀——(12)孝武帝脩(532-534)京兆王愉——[西魏](1)文帝宝炬,(535-551)一(2)废帝钦(552-553) 一(3)恭帝拓跋廓(554-556)清河王烽——清河王亶一| 7东魏](1)孝静帝善见(534-550)北齐帝系表(公元550年神武帝高欢一北魏(附东魏、西魏)帝系表577年)——文襄帝高澄——(1)文宣帝洋,(550-559) ——(3)孝昭帝演(560-561) ——(4)武成帝湛,(562-565) (2)废帝殷(560)(5)后主纬(6)幼主恒(565-576)(577)北周帝系表(公元557年——581年)(1)文帝宇文泰(2)闵帝觉(557)(3)明帝毓(557-560)(4)武帝邕——(5)宣帝赞——(6)静帝阐(561-578)(579)(579-581)隋朝帝系表(公元581年——618年)(1)文帝杨坚——(2)炀帝广——元德太子昭——(3)恭帝(代王)侑(581-604)(604-618)(617-618)唐朝帝系表(公元618年——907年)(1)高祖李渊——⑵太宗世民——⑶高宗治一(618-626)(626-649)(649-683)|—|(6)则天大圣皇帝武矍—(684-704)一⑷⑺中宗显——(8)荡帝重茂(683-684)(705-710)(710)-⑸⑼睿宗旦——(10)玄宗隆基——(11)肃宗亨——(12)代宗豫一(684)(710-712)(712-756)(756-762)(762-779)■-(13)德宗适——(14)顺宗诵——(15)宪宗纯•(779-805)(805)(805-820) (16)穆宗恒—^(17)敬宗湛(820-824)(824-826)—(18)文宗昂(826-840)(19)武宗炎(灌)(840-846) -(20)宣宗忱一(846-859)■-(21)懿宗扌崔(859-873) (22)僖宗億(873-888)(23)昭宗晔——(24)昭宣帝(哀帝)椀(888-904)(904-907)后梁帝^系表(公元907年——923年)(1)太祖朱温(2)末帝(均王)琪(友贞)(907-912)(913-923)后唐吊系表(公元923年——936年)(1)庄宗存勖本古田一I」(2)明宗嗣源(亶)————(3)闵帝从厚(926-933)(933-934)(4)废帝(潞王)从珂(934-936)后晋帝系表(公元936年——947年)石敬儒——(2)出帝重贵臬按鸡T(942-947)(1)高祖石敬塘(936-942)后汉帝系表(公元947年——950年)⑴高祖刘知远僑)——⑵隐帝承祐(947-948)(948-950)后周帝系表(公元951年——960年)(1)太祖郭威——(2)世宗柴荣(郭威养子)——(3)恭帝宗训(951-954)(954-959)(959-960)辽朝帝系表(7)兴宗宗真——(8)道宗洪基——太子浚(1031-1055)(1055-1101)绳果——(3)熙宗亶(1135-1149)宗干——(4)海陵王亮(1149-1161)•宗尧——(5)世宗雍——(1161-1189)(公元916年——1125年) (1)太祖耶律阿保机——r-(916-926)•太子倍——(3)世宗阮——(947-951)■(2)太宗德光(4)穆宗璟 (926-947)(951-969)>-(5)景宗贤——(6)圣宗隆绪 (969-982)(982-1031) *-(9)天祚帝延禧(1101-1125)西辽帝系表(公元1115年——1234年)厂(1)太祖阿骨打(旻)(1115-1123)完颜劾里钵->-(2)太宗吴乞买(晟)(1123-1135)允恭(6)章宗璟(1189-1208) (8)宣宗殉一(1213-1223)(7) 卫绍王允(永)济(1208-1213)(9)哀宗守绪——(10)末帝承麟(1223-1234)(1234)(公元1124年——1211年)(1) 德宗耶律大石—— (1124-1143) (2) 感天后塔不烟—— (1143-1150)金朝帝系表 (3)仁宗夷列 (1150-1163) (5)末帝直鲁古(1177-1211) (4)承天后普速完 (1163-1177)西夏帝系表(公元960年——1127年) L ⑴太祖匡胤(3)真宗恒——(4)仁宗祯(997-1022)(1022-1063)商王元訝——濮安懿王允让•>-(5)英宗曙—— (1063-1067) (9)钦宗桓 (1126-1127)(公元1038年——1227年)李继迁——德明——(1)景宗元昊——⑵毅宗谅祚——⑶惠宗秉常•(1038-1048)(1048-1067)(1067-1086) L(4)崇宗乾顺一(5)仁宗仁孝一(6)桓宗纯佑 (1086-1139)(1139-1177)(1177-1206)越王仁友——(7)襄宗安全北宋帝系表⑹神宗顼⑺哲宗煦 (1067-1085)(1085-1100)——(8)徽宗佶一(1100-1125)南宋帝系表(公元1127年——1279年)(1)高宗赵构(北宋徽宗赵佶第九子)(1127-1162)(2)孝宗杳(赵匡胤子德芳后)——(3)光宗惇——(4)宁宗扩(1162-1189)(1189-1194)(1194-1224)(5)理宗旳(赵匡胤子德昭后)——(6)度宗裡(理宗侄)(7)恭帝显(1224-1264)(1264-1274)(1274-1276)(8)端宗是(1276-1278)——(9)帝昴(1278-1279)(公元1206年——1368年)(1)太祖孚儿只斤铁木真一(成吉思汗)(1206-1227) •朮赤——拔都(钦察汗)-(2)太宗窝阔台——(4)定宗贵由(1229-1241)(1246-1249)1(3)乃马真后(称制)1(5)海迷失后(称制) (1242-1245)(1249-1251)•察合台拖雷(6)宪宗蒙哥(1251-1259)(7)世祖忽必烈一(1260-1294)甘麻剌——(12)泰定帝也孙铁木儿——(13)天顺帝阿速吉八(1324-1327)(1328)■答拉麻八剌(9)武宗海山(1308-1311) ——(10)仁宗爱育黎拔力八达•(1312-1320)L(11)英宗硕德八剌(1321-1323)(8)成宗铁穆耳(1295-1307)1(14)明宗和世[王束](1328-1329)(15)文宗图帖睦尔(1330-1331) (16)宁宗懿璘质班(1332) (17)顺帝妥議帖睦尔(1333-1368)(5)宣宗瞻基・ (1426-1435)(公元1368年一 (1)明太祖朱元璋• (1368-1398) (10)孝宗祐木堂(11)武宗厚照(1488-1505)(1506-1521) ■朱祐杭(12)世宗厚熄 (1522-1566)1644年)朱标——(2)惠帝允坟 (1399-1402)——(3)成祖棣——(4)仁宗高炽,(1403-1424)(1425)—(6)(8)英宗祁镇(9)宪宗见深- (1436-1449)(1457-1464)(1465-1487)一(7)景帝祁锤(1450-1456)>-(13)穆宗载厘——(14)神宗翊钧——(15)光宗常洛————(16)熹宗由校(1567-1572)(1573-1620)(1620)(1621-1627)(17)思宗由检 (1628-1644)清朝帝系表(公元1616年——1911年)(1)太祖爱新觉罗努尔哈赤——(2)太宗皇太极——(3)世祖福临一|(1616-1626)(1627-1643)(1644-1661)L(4)圣祖玄牌——(5)世宗胤稹——(6)高宗弘历——(7)仁宗顒琰一|(1662-1722)(1723-1735)(1736-1795)(1796-1820)L(8)宣宗旻宁————(9)文宗奕詩——(10)穆宗载淳 (1821-1850)(1851-1861)(1862-1874)醇亲王奕護(11)德宗载涵(1875-1908)摄政王载洼——(12)溥仪(1909-1911)L(25)赧王延 (前314-前256)(5)宣宗瞻基・(1426-1435)L(13)孺子婴(王莽摄政)——[新]王莽——更始帝刘玄 (6-8)(9-23)(23-25)。
我国朝代皇帝在位顺序和年份表
汉明帝刘庄
58年-76年
汉献帝刘协
190年-220年
三国
魏文帝曹丕
220年-227年
蜀汉昭烈帝刘备
221年-223年
吴大帝孙权
222年-252年
西晋
晋武帝司马炎
265年-290年
晋惠帝司马衷
290年-307年
东晋
晋元帝司马睿
317年-322年
晋孝武帝司马曜
373年-397年
南北朝
宋武帝刘裕
1662年-1722年
清高宗爱新觉罗·弘历(乾隆帝)
1736年-1796年
420年-422年齐Biblioteka 帝萧道成479年-482年
梁武帝萧衍
502年-550年
陈武帝陈霸先
557年-560年
隋朝
隋文帝杨坚
581年-605年
隋炀帝杨广
605年-618年
唐朝
唐高祖李渊
618年-626年
唐太宗李世民
626年-649年
武则天
690年-705年(称帝期间)
唐玄宗李隆基
712年-756年
宋朝
宋太祖赵匡胤
960年-976年
宋太宗赵光义
976年-997年
宋仁宗赵祯
1023年-1063年
宋高宗赵构
1127年-1162年
元朝
元世祖忽必烈
1260年-1294年
明朝
明太祖朱元璋
1368年-1398年
明成祖朱棣
1403年-1424年
清朝
清世祖爱新觉罗·福临(顺治帝)
1644年-1661年
清圣祖爱新觉罗·玄烨(康熙帝)
我国朝代皇帝在位顺序和年份表
中国历代帝王
1.中华黄帝王朝纪元前2698年建立第一代首任黄帝姬轩辕首都有熊(河南新郑)第二代长子姬玄嚣生子蟜极次子姬昌意帝子第2任姬己挚BC2598年—BC2515年第三代姬蟜极第3任玄帝姬颛顼BC2515—BC2437年第四代第4任俈帝姬夋BC2437—BC2367年姬穷蝉生子敬康第五代第5任姬挚BC2367—BC2358年第6任尧帝姬伊放勋BC2358—BC2258年敬康/句望第七代姬桥牛第九代第7任舜帝姬姚重华BC2255—BC2208年黄帝王朝BC2698-BC2208年共7帝立国491年大夏王朝BC23世纪—BC18世纪首都安邑(山西夏县)第1任禹帝姒文命BC2205—BC2198年姒文命也是黄帝姬轩辕的后裔第2任姒启第3任姒太康第4任姒仲康第5任姒相第6任后羿(妻嫦娥)第7任寒浞第8任姒少康第9任姒杼第10任姒槐第11任姒芒第12任姒泄第13任姒不降第15任姒廑第16任姒孔甲第17任姒皋第18任姒发第19任桀帝姒履癸BC1819—BC1766年大夏王朝共19王立国440年大商王朝BC18世纪—BC12世纪首都亳邑(河南商丘)第1任成汤帝子天乙原都亳邑227年第2任子外丙第3任子仲壬第4任伊尹第5任子太甲第6任子沃丁第7任子太庚第8任子小甲第9任子雍己第10任子太戊第11任子仲丁一迁嚣邑(河南荥阳)24年第12任子外壬第13任子河亶甲二迁相邑(河南内黄)10年第14任子祖乙三迁耿邑(山西河津)9年四迁邢邑(河北邢台)117年第15任子祖辛第17任子祖丁第18任子南庚第19任子阳甲第20任子盘庚五迁殷邑(河南安阳)204年(此时商朝也称殷朝)第21任子小辛第22任子小乙第23任子武丁第24任子祖庚第25任子祖甲第26任子廪辛第27任子康丁第28任子武乙六迁朝歌(河南淇县)行都77年第29任子太丁(文丁)第30任子帝乙第31任纣帝子受辛大商王朝共31王立国662年大周王朝之西周BC12世纪—BC771年首都镐京(陕西西安)第1任天王姬发(武王)第2任成王姬诵(周公姬旦摄政八年)第3任康王姬钊第4任昭王姬瑕第5任穆王姬满中国第一部成文法典,大臣吕侯制定,史学家称"吕刑".第6任共王姬翳扈第7任懿王姬囏第8任孝王姬辟方第9任夷王姬燮第10任厉王姬胡BC841—BC828(周公召公共和执政党BC841年中国历史开始有纪年)第11任宣王姬静BC827—BC782年在位46年第12任幽王姬宫湦BC781—BC771年在位11年周幽王烽火戏诸侯,西周结束。
中国历史100位皇帝顺序表及历代帝王谱
中国历史100位皇帝顺序表及历代帝王谱1.秦始皇(赢政)——中国的第一个皇帝2.汉惠帝(刘盈)——来去匆匆,过眼云烟3.汉景帝(刘启)——政绩并不代表着其成功4.汉武帝(刘彻)——开天辟地的帝王5.汉宣帝(刘询)——中兴之主6.汉哀帝(刘欣)——“同志”皇帝7.汉新帝(王莽)——夺权容易,守权难8.汉光武帝(刘秀)——东汉王朝的开国皇帝9.汉明帝(刘庄)——东汉时期小有作为的皇帝10.汉章帝(刘炬)——“章草”皇帝11.汉桓帝(刘志)——碌碌无为的皇帝12.汉献帝(刘协)——东汉最后一个皇帝13.三国魏武帝(曹操)——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14.三国魏文帝(曹丕)——政坛、文坛双峰并峙的皇帝15.三国蜀汉昭烈帝(刘备)——智慧与魅力并存的皇帝16.三国吴大帝(孙权)——智勇兼备的英雄17.西晋武帝(司马炎)——西晋开国皇帝18.西晋惠帝(司马衷)——中国历史上真正意义上的亡国之君19.东晋元帝(司马睿)——东晋的第一代皇帝20.东晋孝武帝(司马曜)——中国历史上死得最窝囊的皇帝21.十六国汉光文帝(刘渊)——东晋十六国时期汉国开国皇帝22.十六国昭武帝(刘聪)——匈奴汉国第二代国君23.十六国前赵皇帝(刘曜)——神射手24.十六国后赵高祖(石勒)——受汉文化影响较深的少数民族皇帝25.十六国后赵国太祖(石虎)——残暴、偏激、猜疑26.十六国前秦宣昭帝(苻坚)——古代三位最杰出的皇帝之一27.南北朝宋武帝(刘裕)——南朝宋王朝建立者28.南北朝宋文帝(刘义隆)——有着雄图大略的皇帝29.南北朝南齐高帝(萧道成)——“鱼鳞子”30.南北朝齐废帝(萧宝卷)——历史上最为昏庸、荒淫的皇帝31.南北朝梁武帝(萧衍)——南朝皇帝中在位最久的皇帝32.南北朝北魏孝文帝(拓跋宏)——鲜卑骄子33.南北朝北齐文宣帝(高洋)——历史上最癫狂的皇帝34.隋文帝(杨坚)——历史上有名的“惧内”皇帝35.隋炀帝(杨广)——中国历史上名声最差的皇帝36.唐高祖(李渊)——大唐帝国的奠基人37.唐太宗(李世民)一一明君的典范38.唐高宗(李治)——懦弱的皇帝39.唐中宗(李显)——被3个女人左右的皇帝40.唐睿宗(李旦)——两次即位继承大统的皇帝41.武周圣神皇帝(武则天)——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42.唐玄宗(李隆基)——音乐皇帝43.唐肃宗(李亨)——两耳不闻窗外事44.唐代宗(李豫)——唐朝历史上第一个以长子身份即位的皇帝45.唐德宗(李适)——饱尝战火的洗礼和考验46.唐顺宗(李诵)——进入太上皇角色最快的皇帝47.唐宪宗(李纯)——中兴之主48.唐穆宗(李恒)——纵情享乐终其一生49.五代十国后梁太祖(朱晃)——五代时期的第一个皇帝50.五代十国后唐庄宗(李存勖)——喜欢唱戏的皇帝51.五代十国后晋高祖(石敬瑭)——五代时后晋王朝的建立者52.五代十国后晋出帝(石重贵)——善始未能善终53.五代十国后汉高祖(刘禺)——后汉王朝的开国皇帝54.五代十国后周太祖(郭威)——五代时期后周的建立者55.五代十国后周世宗(柴荣)——五代十国时期最有作为的帝王56.五代十国吴武帝(杨行密)——五代十国时期吴国的建立者57.五代十国南唐烈祖(李界)——后废吴主自立,建立南唐58.五代十国南唐后主(李煜)——亡国之后成词宗59.五代十国吴越武肃王(钱镏)——“海龙王”60.五代十国前蜀高祖(王建)——前蜀国的建立者61.宋太祖(赵匡胤)——北宋王朝的建立者62.宋真宗(赵恒)——信小人、远贤臣63.宋仁宗(赵祯)——两宋时期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64.辽太祖(耶律阿保机)——契丹民族的英雄65.辽太宗(耶律德光)——使契丹走向强盛的人66.辽穆宗(耶律琛)——“睡王”皇帝67.辽景宗(耶律贤)——辽朝皇帝中比较有作为的皇帝68.金太祖(完颜阿骨打)——女真族的民族英雄69.西夏景宗(李元吴)——中国西夏第一位皇帝70.元太祖(铁木真)——一代天骄71.元太宗(窝阔台)——蒙古帝国第二任可汗72.元世祖(忽必烈)——大元帝国的缔造者73.元成宗(铁穆耳)——守成之君74.明太祖(朱元璋)——布衣天子75.明惠帝(朱允坟)——帝王之旅四年告终76.明成祖(朱棣)——马上天子77.明仁宗(朱高炽)——一个平庸老实人78.明宣宗(朱瞻基)——蟋蟀天子79.明英宗(朱祁镇)——玩童皇帝80.明代宗(朱祁钰)——“代替他人当皇帝”81.明宪宗(朱见深)——糊涂皇帝82.明武宗(朱厚照)——顽童皇帝83.明世宗(朱厚熄)——近支即位,承大统84.明穆宗(朱载重)——平平淡淡才是真85.明神宗(朱翊钧)——一代英主却背负千古骂名86.明光宗(朱常洛)——赋予传奇色彩的皇帝87.明熹宗(朱由校)——木匠皇帝88.明思宗(朱由检)——历史剧中的悲剧人物89.清太祖(努尔哈赤)——开疆扩土、骁勇善战的英雄90.清太宗(皇太极)——血腥人生91.清世祖(顺治)——清人关后的第一位皇帝92.清圣祖(康熙)——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93.清世宗(雍正)——一位扑朔迷离的皇帝94.清高宗(乾隆)——历史上有名的风流天子95.清仁宗(嘉庆)——励精图治却未能扭转历史96.清宣宗(道光)——满清唯一的以嫡长子身份即位的帝王97.清文宗(咸丰)——有重整江山之心,却无回天之力98.清穆宗(同治)——傀儡皇帝99.清德宗(光绪)——清朝第一位非皇子人选而继承大统的皇帝100.末代皇帝(宣统)——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皇帝秦:(统一后)公元前22l--2Ol 共15年,历三帝,嬴姓,建都:咸阳。
中国历史朝代及皇帝顺序表
中国历史朝代及皇帝顺序表皇帝列表:一、【秦代】秦始皇嬴政秦二世嬴胡亥秦三世嬴子婴————————————————二、【汉代】〖西汉〗汉高祖刘邦汉惠帝刘盈汉前少帝刘恭汉后少帝刘弘汉高后吕雉汉文帝刘恒汉景帝刘启汉武帝刘彻汉昭帝刘弗陵昌邑王刘贺汉宣帝刘询(刘病已)汉元帝刘奭汉成帝刘骜汉哀帝刘欣汉平帝刘衎〖东汉〗汉光武帝刘秀汉明帝刘庄汉章帝刘炟汉和帝刘肇汉殇帝刘隆汉安帝刘祜汉少帝刘懿汉顺帝刘保汉冲帝刘炳汉质帝刘缵汉桓帝刘志汉灵帝刘宏汉少帝刘辩汉献帝刘协————————————————三、【三国】三国始于220年魏国代汉,终于265年晋国代魏。
但史家往往以190年董卓挟汉献帝离开洛阳为三国上限,以280年晋灭吴为三国下限。
魏:公元220--265年,共46年,曹姓,历五帝,建都:许昌。
1、文帝丕黄初7年。
2、明帝睿太和13年。
3、齐王芳正始14年。
4、高贵乡公髦正元7年。
5、常道乡公奂景元6年。
曹操:建安十八年,曹操封为魏公,建魏国,虽已是皇帝,但名义上还为汉臣。
后子曹丕追尊魏武帝。
蜀:公元221--243,共43年,刘姓,历二帝,建都:成都。
1、昭烈帝备章武3年。
2、后主禅建兴41年。
吴:公元222--280共59年,孙姓,历四帝,建都:建业。
1、大帝权黄武31年。
2、会稽王亮建兴7年。
3、景帝休永安7年。
4、乌程候皓元兴17年。
————————————————四、【晋代】西晋:265--316 共51年,历四帝,先都洛阳,后迁长安。
1、武帝司马炎泰始25年。
2、惠帝司马衷永熙17年3、怀帝司马炽永加5年。
4、憨帝司马业建兴4年。
东晋:317--402 共104年。
历十一帝,建都:金陵1、元帝司马睿建武6年。
2、明帝司马绍太宁3年。
3、成帝司马衍咸和17年。
4、康帝司马岳建元2年。
5、穆帝司马聃永和17年。
6、哀帝司马丕隆和4年。
7、废帝司马奕太和6年。
8、简文帝司马昱咸安2年。
9、孝武帝司马曜宁康24年。
中国古代朝代和帝王的排列表
中国古代朝代和帝王的排列表一、秦朝(公元前221~公元前207年)秦始皇:嬴政(前259年农历十二月初三—前210年),嬴姓,赵氏,名政,又名赵正(政)、秦政,或称祖龙,秦庄襄王之子。
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战略家、改革家,首位完成华夏大一统的铁腕政治人物,也是古今中外第一个称皇帝的君主。
秦二世:胡亥(公元前230年-公元前207年),嬴姓,赵氏,名胡亥,秦始皇第十八子,公子扶苏之弟,秦朝第二位皇帝,即秦二世,亦称二世皇帝,公元前210年―公元前207年在位。
秦三世:子婴(公元前206年-公元前206),即秦三世,嬴姓,名子婴或婴,秦朝最后一位统治者,在位46天。
初称皇帝,后改称秦王,史称秦王子婴。
二、西汉(公元前202~公元8年)汉高祖(刘邦)→汉惠帝(刘盈)→(吕后)→汉文帝(刘恒)→汉景帝(刘启)→汉武帝(刘彻)→汉昭帝(刘弗陵)→汉宣帝(刘询)→汉元帝(刘奭)→汉成帝(刘骜)→汉哀帝(刘欣)→汉平帝(刘衎)→孺子婴(刘婴)三、东汉(公元25~公元220年)汉光武帝(刘秀)→汉明帝(刘庄)→汉章帝(刘炟)→汉和帝(刘肇)→汉殇帝(刘隆)→汉安帝(刘祜)→汉少帝(刘懿)→汉顺帝(刘保)→汉冲帝(刘炳)→汉质帝(刘缵)→汉桓帝(刘志)→汉灵帝(刘宏)→汉少帝(刘辨)→汉献帝(刘协)四、三国(一)魏国:220~265魏文帝(曹丕)→魏明帝(曹睿)→魏齐王(曹芳)→高贵乡公(曹髦)→魏元帝(曹奂)(二)蜀国:221~263昭烈帝(刘备)→后主(刘禅)(三)吴国:222~280吴大帝(孙权)→会稽王(孙亮)→景帝(孙休)→末帝(孙浩)五、两晋南北朝(一)西晋:265~317晋武帝(司马炎)→晋惠帝(司马衷)→晋怀帝(司马炽)→晋愍帝(司马邺)(二)东晋:317~420晋元帝(司马睿)→晋明帝(司马绍)→晋成帝(司马衍)→晋康帝(司马岳)→晋穆帝(司马聃)→晋哀帝(司马丕)→西海公(司马奕)→简文帝(司马昱)→晋孝武帝(司马曜)→晋安帝(司马德宗)→晋恭帝(司马德文)(三)南朝1.宋:420~479宋武帝(刘裕)→宋少帝(刘义符)→宋文帝(刘义隆)→宋孝武帝(刘骏)→前废帝(刘子业)→宋明帝(刘彧)→后废帝(刘昱)→宋顺帝(刘准)2.齐:479~502齐高帝(萧道成)→齐武帝(萧赜)→郁林王(萧昭业)→海陵王(萧昭文)→齐明帝(萧鸾)→东昏侯(萧宝卷)→齐和帝(萧宝融)3.梁:502~557梁武帝(萧衍)→简文帝(萧纲)→豫章王(萧栋)→武陵王(萧纪)→梁元帝(萧绎)→贞阳侯(萧渊明)→梁敬帝(萧方智)4.陈:557~589陈武帝(陈霸先)→陈文帝(陈蒨)→陈废帝(陈伯宗)→陈宣帝(陈顼)→陈后主(陈叔宝)(四)北朝(386~581)1.北魏:386~534北魏道武帝(拓跋珪)→明元帝(拓跋嗣)→太武帝(拓跋焘)→南安王(拓跋余)→文成帝(拓跋濬)→献帝(拓跋弘)→北魏孝文帝(元宏)→宣武帝(元恪)→孝明帝(元诩)→孝庄帝(元子攸)→长广王(元晔)→节闵帝(元恭)→废帝(元朗)→孝武帝(元修)2.东魏:534~550东魏孝静帝(元善见)3.西魏:535~556西魏文帝(元宝炬)→西魏废帝(元钦)→西魏恭帝(元廓)4.北齐:550~577齐文宣帝(高洋)→废帝(高殷)→孝昭帝(高演)→武成帝(高湛)→后主(高纬)→幼主(高恒)5.北周:557~581孝闵帝(宇文觉)→明帝(宇文毓)→武帝(宇文邕)→宣帝(宇文赟)→静帝(宇文阐)六、隋(581~618)隋文帝(杨坚)→隋炀帝(杨广)→隋恭帝(杨侑)七、唐(618~907)唐高祖(李渊)→唐太宗(李世民)→唐高宗(李治)→唐中宗(李显)→唐睿宗(李旦)→(武则天)→唐中宗(李显)→唐睿宗(李旦)→唐玄宗(李隆基)→唐肃宗(李亨)→唐代宗(李豫)→唐德宗(李适)→唐顺宗(李诵)→唐宪宗(李纯)→唐穆宗(李恒)→唐敬宗(李湛)→唐文宗(李昂)→唐武宗(李炎)→唐宣宗(李忱)→唐懿宗(李漼)→唐僖宗(李儇)→唐昭宗(李晔)→唐哀帝(李柷)八、五代十国(907~960)(一)五代(907~960)1.后梁:907~923后梁太祖(朱温)→后梁末帝(朱友贞)2.后唐:923~936后唐庄宗(李存勖)→后唐明宗(李嗣源)→后唐愍帝(李从厚)→后唐末帝(李从珂)3.后晋:936~947后晋高祖(石敬塘)→后出帝(石重贵)4.后汉:947~950后汉高祖(刘知远)→后汉隐帝(刘承佑)5.后周:950~960后周太祖(郭威)→后周世宗(柴荣)→后周恭帝(柴宗训)(二)十国(902~979)1.南吴:902~937武帝(杨行密)→景帝(杨渥)→宣帝(杨隆演)→睿帝(杨溥)2.南唐:937~975烈宗(李昪)→元宗(李璟)→后主(李煜)3.前蜀:907~925高祖(王建)→蜀后主/通正公(王衍)4.后蜀:934~966孟知祥后蜀高祖(934年~934年在位,共七个月)后蜀开创者↓孟昶后蜀后主(934年~965年在位)孟知祥第三子5.吴越:907~978太祖(钱镠)→世宗(钱元瓘)→成宗(钱弘佐)→忠逊王(钱倧)→忠懿王(钱弘掓)6.南楚:907~951马殷楚武穆王(897年~930年在位)楚国的开创者↓马希声楚衡阳王(930年~932年在位)马殷次子↓马希范楚文昭王(932年~947年在位)马殷四子↓马希广楚废王(947年~950年在位)马殷之子(950年被其兄马希萼所弑杀)↓马希萼楚恭孝王(950年~951年在位)马殷之子7.闽:909~945王审知闽太祖(909年~925年在位)闽的开国者↓王延翰闽废帝(925年~927年在位)王审知长子(927年被其弟弑杀)↓王延钧闽太宗(927年~935年在位)王审知次子(927年弑杀其兄王延翰继位)↓王继鹏闽康宗(935年~939年在位)王延钧之子(被其叔父所杀)王延羲闽景宗(939年~944年在位)王审知子子(弑杀其侄王继鹏继位)↓朱文进闽武帝(944年~945年在位)王审知部将↓王延恭闽和帝(943年~945年在位)王审知之子(943年自立为王)8.南汉:917~971刘龑南汉高祖(917年~941年在位)南汉的开创者↓刘玢南汉殇帝(941年~943年在位)刘龑第三子↓刘弘熙南汉中宗(943年~958年在位)刘龑子↓刘继兴南汉后主9.南平:924~963南平武信王(高季兴)→文献王(高从诲)→贞懿王(高宝融)→贞安王(高宝莇)→德仁王(高继冲)10.北汉:951~979刘崇北汉世祖(951年~954年在位)北汉的开创者,五代后汉刘知远的弟弟刘钧北汉睿宗(954年~968年在位)刘崇次子↓刘继恩北汉平帝(968年7月~968年9月在位)刘钧养子↓刘继元北汉英武帝九、宋辽西夏金(一)北宋(960~1127)宋太祖(赵匡胤)→宋太宗(赵匡义)→宋真宗(赵恒)→宋仁宗(赵祯)→宋英宗(赵曙)→宋神宗(赵顼)→宋哲宗(赵煦)→宋徽宗(赵佶)→宋钦宗(赵桓)(二)辽(916~1125)辽太祖(耶律阿保机)→太宗(耶律德光)→世宗(耶律阮)→穆宗(耶律璟)→景宗(耶律贤)→圣宗(耶律隆绪)→兴宗(耶律宗真)→道宗(耶律洪基)→天祚帝(耶律延禧)西辽(1124~1218)西辽德宗(耶律大石)→感天后(萧塔不烟)→仁宗(耶律夷列)→承天后(耶律普速完)→末帝(耶律直鲁古)→屈出律(西辽乃蛮部太阳汗之子)(三)西夏(1038~1227)景宗(李元昊)→毅宗(李谅祚)→惠宗(李秉常)→崇宗(李乾顺)→仁宗(李仁孝)→桓宗(李纯佑)→襄宗(李安全)→神宗(李遵顼)→献宗(李德旺)→末帝(李睍)(四)南宋(1127~1279)宋高宗(赵构)→宋孝宗(赵昚)→宋光宗(赵惇)→宋宁宗(赵扩)→宋理宗(赵昀)→宋度宗(赵禥)→宋恭宗(赵显)→宋端宗(赵昰)→宋怀宗(赵昺)(五)金(1115~1234)金太祖(完颜阿骨打)→太宗(完颜吴乞买)→熙宗(完颜)→海陵王(完颜亮)→世宗(完颜雍)→章宗(完颜璟)→卫绍王(完颜永济)→宣宗(完颜珣)→哀宗(完颜守绪)→末帝(完颜承麟)十、元朝(1271~1368)太祖(孛儿只斤•铁木真)→太宗(孛儿只斤•窝阔台)→定宗(孛儿只斤•贵由)→宪宗(孛儿只斤•蒙哥)→世祖(孛儿只斤•忽必烈)→成宗(孛儿只斤•铁穆耳)→武宗(孛儿只斤•海山)→仁宗(孛儿只斤•爱育黎拔力八达)→英宗(孛儿只斤•硕德八刺)→泰定帝(孛儿只斤•也孙铁木儿)→天顺帝(孛儿只斤•阿速吉八)→文宗(孛儿只斤•图帖睦儿)→宁宗(孛儿只斤·懿璘质班)→顺帝(孛儿只斤·妥懽帖睦尔)十一、明朝(1368~1644)明太祖(洪武,朱元璋)→惠帝(建文,朱允炆)→成祖(永乐,朱棣)→仁宗(洪熙,朱高炽)→宣宗(宣德,朱瞻基)→英宗(正统,朱祁镇)→明代宗(景泰,朱祁钰)→英宗(天顺,朱祁镇)→宪宗(成化,朱见深)→孝宗(弘治,朱佑樘)→武宗(正德,朱厚照)→世宗(嘉靖,朱厚熜)→穆宗(隆庆,朱载垕)→神宗(万历,朱翊钧)→光宗(泰昌,朱常洛)→熹宗(天启,朱由校)→思宗(崇祯,朱由检)十二、清朝(1644~1912)清文帝(爱新觉罗•皇太极)→世祖(顺治,爱新觉罗•福临)→圣祖(康熙,爱新觉罗•玄烨)→世宗(雍正,爱新觉罗•胤禛)→高宗(乾隆,爱新觉罗•弘历)→仁宗(嘉庆,爱新觉罗•颙琰)→宣宗(道光,爱新觉罗·旻宁)→文宗(咸丰,爱新觉罗·奕詝)→穆宗(同治,爱新觉罗·载淳)→德宗(光绪,爱新觉罗·载湉)→清废帝(宣统,爱新觉罗•溥仪)。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夏 朝 約 前 二 〇 〇 一 年 至 約 前 一 九 一 六 年 帝 少 康 第 六
夏 朝 約 前 二 〇 二 九 年 至 約 前 二 〇 〇 二 年 帝 相 第 五
夏 朝 約 前 二 〇 四 七 年 至 約 前 二 〇 三 〇 年 帝 仲 康 第 四
夏 朝 約 前 二 〇 五 一 年 至 約 前 二 〇 四 八 年 帝 太 康 第 三
殷 商 約 前 一 四 〇 二 年 至 約 前 一 三 八 四 年 帝 祖 乙 第 十 三
殷 商 約 前 一 四 一 一 年 至 約 前 一 四 〇 三 年 帝 河 亶 甲 第 十 二
殷 商 約 前 一 四 二 六 年 至 約 前 一 四 一 二 年 帝 外 壬 第 十 一
殷 商 約 前 一 四 三 五 年 至 約 前 一 四 二 七 年 帝 中 丁 第 十
夏 朝 約 前 一 八 四 二 年 至 約 前 一 八 一 八 年 帝 泄 第 十
夏 朝 約 前 一 八 六 〇 年 至 約 前 一 八 四 三 年 帝 芒 第 九
夏 朝 約 前 一 八 八 八 年 至 約 前 一 八 六 一 年 帝 槐 第 八
夏 朝 約 前 一 九 一 五 年 至 約 前 一 八 八 九 年 帝 予 第 七
殷 商 約 前 一 二 七 一 年 至 前 一 二 五 一 年 帝 小 乙 第 二 十 一
殷 商 約 前 一 二 七 四 年 至 約 前 一 二 七 二 年 帝 小 辛 第 二 十
殷 商 約 前 一 三 〇 二 年 至 約 前 一 二 七 五 年 帝 盤 庚 第 十 九
殷 商 約 前 一 三 〇 五 年 至 約 前 一 三 〇 三 年 帝 陽 甲 第 十 八
殷 商 約 前 一 三 一 二 年 至 約 前 一 三 〇 六 年 帝 南 庚 第 十 七
殷 商 約 前 一 三 四 四 年 至 約 前 一 三 一 三 年 帝 祖 丁 第 十 六
殷 商 約 前 一 三 六 九 年 至 約 前 一 三 四 五 年 帝 沃 甲 第 十 五
殷 商 約 前 一 三 八 三 年 至 約 前 一 三 七 〇 年 帝 祖 辛 第 十 四
未 逾 年 帝 履 癸 逾 年
如 右
穆 王
如 右
一九九九九九九九九九九八八八八八八八八八八七七七七七七七七七七六六六六六六六六六六五五五五五五五五五 〇九八七六五四三二一〇九八七六五四三二一〇九八七六五四三二一〇九八七六五四三二一〇九八七六五四三二一 〇 周 朝 前 三 六 八 年 至 前 三 二 一 年 顯 王 第 三 十 二 周 朝 前 三 七 五 年 至 前 三 六 九 年 烈 王 第 三 十 一 周 朝 前 四 〇 一 年 至 前 三 七 六 年 安 王 第 三 十 周 朝 前 四 二 五 年 至 前 四 〇 二 年 威 烈 王 第 二 十 九 周 朝 前 四 四 〇 年 至 前 四 二 六 年 考 王 第 二 十 八 周 朝 前 四 六 八 年 至 前 四 四 一 年 貞 定 王 第 二 十 七 周 朝 前 四 七 六 年 至 前 四 六 九 年 元 王 第 二 十 六 周 朝 前 五 一 九 年 至 前 四 七 七 年 敬 王 第 二 十 五 周 朝 前 五 四 四 年 至 前 五 二 〇 年 景 王 第 二 十 四 周 朝 前 五 七 一 年 至 前 五 四 五 年 靈 王 第 二 十 三 周 朝 前 五 八 五 年 至 前 五 七 二 年 簡 王 第 二 十 二 周 朝 前 六 〇 六 年 至 前 五 八 六 年 定 王 第 二 十 一 周 朝 前 六 一 二 年 至 前 六 〇 七 年 匡 王 第 二 十 周 朝 前 六 一 八 年 至 前 六 一 三 年 頃 王 第 十 九 周 朝 前 六 五 一 年 至 前 六 一 九 年 襄 王 第 十 八 周 朝 前 六 七 六 年 至 前 六 五 二 年 惠 王 第 十 七 周 朝 前 六 八 一 年 至 前 六 七 七 年 釐 王 第 十 六 周 朝 前 六 九 六 年 至 前 六 八 二 年 莊 王 第 十 五 周 朝 前 七 一 九 年 至 前 六 九 七 年 桓 王 第 十 四 周 朝 前 七 七 〇 年 至 前 七 二 〇 年 平 王 第 十 三 周 朝 前 七 八 一 年 至 前 七 七 一 年 幽 王 第 十 二 周 朝 前 八 二 七 年 至 前 七 八 二 年 宣 王 第 十 一 周 朝 前 八 七 七 年 至 前 八 二 八 年 厲 王 第 十 周 朝 前 八 八 五 年 至 前 八 七 八 年 夷 王 第 九 周 朝 前 八 九 一 年 至 前 八 八 六 年 孝 王 第 八 周 朝 前 八 九 九 年 至 前 八 九 二 年 懿 王 第 七 周 朝 前 九 二 二 年 至 前 九 〇 〇 年 共 王 第 六 周 朝 前 九 七 六 年 至 前 九 二 三 年 穆 王 第 五 周 朝 前 九 九 五 年 至 前 九 七 七 年 昭 王 第 四 周 朝 前 一 〇 二 〇 年 至 前 九 九 六 年 康 王 第 三 周 朝 前 一 〇 四 二 年 至 前 一 〇 二 一 年 成 王 第 二 周 朝 前 一 〇 四 六 年 至 前 一 〇 四 三 年 武 王 第 一 殷 商 前 一 〇 七 五 年 至 前 一 〇 四 七 年 帝 辛 第 三 十 殷 商 前 一 一 〇 一 年 至 前 一 〇 七 六 年 帝 乙 第 二 十 九 殷 商 前 一 一 一 二 年 至 前 一 一 〇 二 年 帝 太 丁 第 二 十 八
殷 商 約 前 一 一 六 四 年 至 約 前 一 一 五 九 年 帝 廩 辛 第 二 十 五
殷 商 約 前 一 一 八 〇 年 至 約 前 一 一 六 五 年 帝 甲 第 二 十 四
殷 商 前 一 一 九 一 年 至 約 前 一 一 八 一 年 帝 祖 庚 第 二 十 三
殷 商 前 一 二 五 〇 年 至 前 一 一 九 二 年 帝 武 丁 第 二 十 二
漢 朝 前 七 十 三 年 至 前 四 十 九 年 孝 宣 皇 帝 第 八
漢 朝 前 八 十 六 年 至 前 七 十 四 年 孝 昭 皇 帝 第 七
漢 朝 前 一 四 〇 年 至 前 八 十 七 年 孝 武 皇 帝 第 六
漢 朝 前 一 五 六 年 至 前 一 四 一 年 孝 景 皇 帝 第 五
漢 朝 前 一 七 九 年 至 前 一 五 七 年 孝 文 皇 帝 第 四
夏 朝 約 前 一 七 〇 七 年 至 約 前 一 六 七 七 年 帝 孔 甲 第 十 四
夏 朝 約 前 一 七 二 七 年 至 約 前 一 七 〇 八 年 帝 廑 第 十 三
夏 朝 約 前 一 七 四 八 年 至 約 前 一 七 二 八 年 帝 扃 第 十 二
夏 朝 約 前 一 八 一 七 年 至 約 前 一 七 四 九 年 帝 不 降 第 十 一
秦 朝 前 二 四 九 年 至 前 二 四 七 年 莊 襄 王 第 三
秦 朝 前 二 五 〇 年 至 前 二 五 〇 年 孝 文 王 第 二
秦 朝 前 二 五 五 年 至 前 二 五 一 年 昭 襄 王 第 一
周 朝 前 三 一 四 年 至 前 二 五 六 年 赧 王 第 三 十 四
周 朝 前 三 二 〇 年 至 前 三 一 五 年 愼 靚 王 第 三 十 三
殷 商 約 前 一 六 〇 〇 年 至 約 前 一 五 八 九 年 湯 第 一
夏 朝 約 前 一 六 五 二 年 至 約 前 一 六 〇 一 年 帝 履 癸 第 十 七
夏 朝 約 前 一 六 六 五 年 至 約 前 一 六 五 三 年 帝 發 第 十 六
夏 朝 約 前 一 六 七 六 年 至 約 前 一 六 六 六 年 帝 皋 第 十 五
殷 商 約 前 一 五 六 三 年 至 約 前 一 五 四 五 年 帝 沃 丁 第 五
殷 商 約 前 一 五 八 二 年 至 約 前 一 五 六 四 年 帝 太 甲 第 四
殷 商 約 前 一 五 八 六 年 至 約 前 一 五 八 三 年 帝 仲 壬 第 三
殷 商 約 前 一 五 八 八 年 至 約 前 一 五 八 七 年 帝 外 丙 第 二
殷 商 約 前 一 五 一 〇 年 至 約 前 一 四 三 六 年 帝 太 戊 第 九
殷 商 約 前 一 五 二 二 年 至 約 前 一 五 一 一 年 帝 雍 己 第 八
殷 商 約 前 一 五 三 九 年 至 約 前 一 五 二 三 年 帝 小 甲 第 七
殷 商 約 前 一 五 四 四 年 至 約 前 一 五 四 〇 年 帝 太 庚 第 六
昌 邑 王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哀 王 思 王
悼 王
子 嬰
穆 王
帝 辛
東 昏 侯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二二二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 二一〇九八七六五四三二一〇九八七六五四三二一 三 國 魏 二 五 四 年 至 二 五 九 年 高 貴 鄉 公 第 四 三 國 魏 二 四 〇 年 至 二 五 三 年 齊 王 第 三 三 國 魏 二 二 七 年 至 二 三 九 年 明 皇 帝 第 二 三 國 魏 二 二 〇 年 至 二 二 六 年 文 皇 帝 第 一 漢 朝 一 九 〇 年 至 二 一 九 年 孝 獻 皇 帝 第 二 十 六 漢 朝 一 六 八 年 至 一 八 九 年 孝 靈 皇 帝 第 二 十 五 漢 朝 一 四 七 年 至 一 六 七 年 孝 桓 皇 帝 第 二 十 四 漢 朝 一 四 六 年 至 一 四 六 年 孝 質 皇 帝 第 二 十 三 漢 朝 一 四 五 年 至 一 四 五 年 孝 沖 皇 帝 第 二 十 二 漢 朝 一 二 六 年 至 一 四 四 年 孝 順 皇 帝 第 二 十 一 漢 朝 一 〇 七 年 至 一 二 五 年 孝 安 皇 帝 第 二 十 漢 朝 一 〇 六 年 至 一 〇 六 年 孝 殤 皇 帝 第 十 九 漢 朝 八 十 九 年 至 一 〇 五 年 孝 和 皇 帝 第 十 八 漢 朝 七 十 六 年 至 八 十 八 年 孝 章 皇 帝 第 十 七 漢 朝 五 十 八 年 至 七 十 五 年 孝 明 皇 帝 第 十 六 漢 朝 二 十 五 年 至 五 十 七 年 光 武 皇 帝 第 十 五 漢 朝 二 十 三 年 至 二 十 四 年 更 始 第 十 四 漢 朝 六 年 至 二 十 二 年 王 莽 第 十 三 漢 朝 元 年 至 五 年 孝 平 皇 帝 第 十 二 漢 朝 前 六 年 至 前 一 年 孝 哀 皇 帝 第 十 一 漢 朝 前 三 十 二 年 至 前 七 年 孝 成 皇 帝 第 十 漢 朝 前 四 十 八 年 至 前 三 十 三 年 孝 元 皇 帝 第 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