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新高考政治选修3知识点
政治选修三知识点总结
![政治选修三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43103c100622192e453610661ed9ad51f01d546f.png)
政治选修三知识点总结
1. 政治制度与政治文化:
政治制度是指规定了政治权力的获取和运用方式、限制政治权力的分权制衡机制、保障公民权利的法律制度等基本规则和机制的总称。
政治文化是指一定社会、时间、地域条件下的人们对政治制度、政治体制、政治关系、政治价值观念、政府行为等方面的共同认知、观念、信仰和态度习惯的总和。
2. 政治经济与全球化:
政治经济是政治制度对经济活动的规范和影响,也是影响政治制度稳定性和公众支持的重要因素。
全球化是指人类活动在全球范围内的日益扩展、流通与融合的趋势,其中经济全球化是最为突出的一部分,对全球政治经济秩序和国际关系产生重大影响。
3. 政治信仰与政治行为:
政治信仰是对于政治领袖、政治制度、宪法和法律的信奉或崇拜。
政治行为是公民在参与政治活动过程中所采取的各种方式,包括选举投票、游行示威、罢工抗议、网络讨论等,是公民权利和政治参与的体现。
政治信仰和政治行为互相影响,可以通过激发公民的信仰动力和社会参与,加强政治智慧和民主素质,推动政治制度和政治文化的进步和发展。
高中政治选修3必考知识点
![高中政治选修3必考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ed973df04bfe04a1b0717fd5360cba1aa8118ca9.png)
高中政治选修3必考知识点政治选修三课本同样有很多知识点是考试必考内容,需要同学掌握。
下面店铺给高中生带来政治选修3必考知识点,希望对你有帮助。
高中政治选修3必考知识点(一)1、国体与政体的关系?①国体决定政体,并通过一定的政体来体现。
②政体体现国体,并服务于特定的国体。
适当的政体能够巩固国体,不适当的政体会危害国体。
③政体具有相对独立性。
地理环境、历史渊源、文化传统、人口素质、发展程度以及国际环境等,都是影响国家管理形式的因素2、维护我国国家统一?(1)我国的国家结构形式是单一制(2)怎样维护国家统一:①要维护民族团结,不断增强包括各民族在内的全体人民的凝聚力和向心力;②要维护国家领土和主权的完整,就要坚决反对任何外来势力的入侵和占领,坚决反对分裂国家的行为。
3、社会主义国家的管理形式的共性和个性?(1)与资本主义的管理形式有共同点,同属于代议制。
(2)最显著、最重要的特点:在于国家机构的组织和活动实行民主集中制。
(3)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从根本上讲,是由生产资料公有制为主体的经济基础和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性质决定的。
4、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结构和特点?(1)英国君主立宪制的主要机构:国王、议会和内阁国王:只是一个“虚位元首”,按内阁的意志行使形式上的权力,承担国家元首等礼仪性职能。
议会:是国家最高立法机关和最高权力机关,下院有“至尊议会”之称,拥有极大的权力,包括立法权、财政权和监督权,是行政权力的最高来源。
20世纪以来,英国议会的实际权力不断萎缩。
内阁:是国家最高行政机关,从议会产生,由占议会多数席位的政党组成,并对议会负责。
(2)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英国政体运行的特点):国王、议会和内阁三者之间,既有分权,又有制约。
(3)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实质:维护资产阶级利益,是资产阶级政权的一种组织形式。
(如何认识?)5、法国政体的运行及特点?(1)法国政体的运行:①总统权力的运行:总统掌握大政方针,通过任免和组织政府、主持内阁会议,直接领导国家行政权力的实施,尤其在国防和外交领域(施政重点)发挥着决定性作用。
高三政治选修三重点知识点
![高三政治选修三重点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a394842ca36925c52cc58bd63186bceb19e8ed2c.png)
高三政治选修三重点知识点一、政治与生活政治作为一门社会科学,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
在选修三中,我们将深入探讨政治与个人生活的联系,理解政治决策如何影响社会结构和个体行为。
重点内容包括政治权利与义务的平衡,公民参与政治的途径与方式,以及政治体制对社会发展的作用。
二、政治制度与政治文化政治制度是规范政治行为、分配政治权力的基本框架。
在这部分,我们将学习不同政治制度的特点与功能,如民主制度、共和制度、议会制度等。
同时,政治文化作为一个国家或地区政治生活的精神面貌,反映了民众对政治的认知、态度和价值观。
我们将探讨政治文化的形成与发展,以及它如何影响政治稳定和政治制度的有效运作。
三、政治组织与政治行为政治组织是政治行为的主要参与者,包括政党、利益集团、非政府组织等。
这部分将分析这些组织的结构、功能和相互关系,以及它们如何通过各种政治行为影响政策制定和社会变革。
政治行为的研究有助于我们理解政治力量的运作机制和政治过程的动态变化。
四、政治参与与政治沟通政治参与是公民行使政治权利、影响政治决策的重要方式。
在这部分,我们将讨论选举、公投、示威、请愿等不同形式的政治参与,以及它们对政治体系的影响。
政治沟通则是政治信息传递和意见交流的过程,包括媒体的角色、公共领域的形成和政治宣传的效果。
五、政治权力与政治冲突政治权力是影响他人行为的能力,它在政治生活中起着决定性作用。
这部分将分析权力的来源、分配和运用,以及权力结构的变化对社会关系的影响。
政治冲突是不同政治力量之间利益矛盾的体现,我们将探讨冲突的根源、表现形式和社会调节机制。
六、政治发展与政治稳定政治发展是政治体系适应社会变迁、提高治理能力的过程。
这部分将研究政治现代化、民主化等发展趋势,以及它们对国家发展的意义。
政治稳定是社会秩序和谐与持续发展的基础,我们将探讨影响政治稳定的因素和维护稳定的策略。
七、国际政治与全球治理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国际政治对国家内部政治有着深远的影响。
政治选修3__知识点汇总(详细)
![政治选修3__知识点汇总(详细)](https://img.taocdn.com/s3/m/d33dd0ec19e8b8f67c1cb9c6.png)
选修3《国家和国际组织常识》必背考点专题一各具特色的国家和国际组织一、国家的本质1、国家的含义(1)从国家的产生看,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与表现。
(2)从国家的本质看,国家是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进行阶级统治的工具,阶级性是国家的本质属性。
(3)从国家的基本构成要素来看,人口、领土、政权和主权是一个国家存在和发展不可缺少的基本条件。
(4)从国家的根本职能看,国家的根本职能是政治统治职能(即专政),国家同时还有社会管理职能。
2、国家性质国家的性质即国体,就是国家的阶级本质。
反映社会各阶级在国家中的地位,表明政权掌握在什么阶级手中,什么阶级是统治阶级,什么阶级是被统治阶级。
统治阶级的性质决定国家的性质。
因此判断国家性质的根本标志是看国家政权掌握在什么阶级手中,实行的是为哪个阶级服务的政策。
划分国家历史类型的依据是国家性质。
2、专政与民主的关系(★★)(1)专政国家的含义:国家是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进行阶级统治的政治权力机关。
专政的含义:国家的根本职能是政治统治职能,即统治阶级凭借国家权力,强制被统治阶级服从统治阶级的意志,这就是专政。
国家也具有社会管理职能,如管理经济、文化、教育、卫生事业,维护公共秩序,兴建公共设施,保护自然环境。
国家的社会管理职能从根本上是为统治阶级服务的。
(2)民主民主作为一种国家制度,其实质是在统治阶级范围内,按照多数人的意志,实现国家职能。
民主具有鲜明的阶级性,是服务于统治阶级的,体现统治阶级的意志和利益。
世界上不存在着超阶级的民主。
(3)民主与专政的关系民主与专政相互区别。
专政是指国家的政治统治职能,即统治阶级凭借国家权力,强制被统治阶级服从统治阶级的意志,这是国家的根本职能。
所有国家都是一定阶级对其他阶级的专政。
作为国家制度的民主,其实质是在统治阶级范围内,按照多数人的意志,实现国家职能。
民主具有鲜明的阶级性,是服务于统治阶级的。
民主只适用于统治阶级内部,专政则适用于被统治阶级。
高中政治选修3-5知识点总结
![高中政治选修3-5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45e3ce8d8ad63186bceb19e8b8f67c1cfad6ee3e.png)
高中政治选修3-5知识点总结选修3:现代中国政治发展1. 中国的党性教育:强调党员的忠诚、纪律性和道德修养,加强党内监督。
2.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和发展: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中国的领导,实现经济发展和人民群众福祉的良性循环。
3. 中国的政治体制:中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建立,人大代表的选举和职责,政府组织和职能,政党的多党合作。
4. 全面依法治国:强调依法行政,维护社会公正和国家安全,推动法治文化的建设。
5. 中国的外交政策: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推动周边国家的友好合作,维护国家的核心利益和地区稳定。
选修4:人权与法治1. 人权的概念:人权是指人类在社会生活中享有的基本权利和自由。
2. 保障:中国通过立法和制度建设保障公民的基本人权,包括、宗教自由等。
3. 全球人权问题:关注全球范围内的人权问题,包括种族歧视、妇女权益、儿童权益等。
4. 法治的意义:法治是指以法为依据,维护社会秩序和公正的管理方式。
5. 公民的法律意识和法律素养:公民应具备法律意识,尊重法律,依法行事。
选修5:公共政策与管理1. 公共政策的制定和执行:政府根据社会需求和问题制定公共政策,并进行实施和监督。
2. 公共管理的目标和原则:公共管理旨在提供有效和公正的公共服务,遵循公开、透明、高效、廉洁的原则。
3. 政府治理能力的提升:政府需要通过信息化、科学化等手段提升管理能力,推动政府治理现代化。
4. 公共选举和参与:公民通过选举和参与来实现政治权利和公共权益的保障。
5. 公共危机管理:政府需要制定应对公共危机的应急预案,并组织有效的危机管理。
以上是高中政治选修3-5的主要知识点总结,希望对您的学习有所帮助。
政治选修三知识点梳理总结
![政治选修三知识点梳理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a20f44a180c758f5f61fb7360b4c2e3f56272574.png)
政治选修三知识点梳理总结政治选修三是高中政治课程的一部分,主要内容包括国家政治制度、政治参与和公民权利。
在这门课程中,学生将学习关于中国政治系统、公民的政治参与以及公民的权利和义务等方面的知识。
下面将对政治选修三的主要知识点进行梳理总结。
第一部分:国家政治制度国家政治制度是政治选修三的重要内容之一,主要涉及中国的政治体制和政府机构。
学生需要了解中国的政治体制、国家机构和国家管理体制等方面的知识。
中国的政治体制是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为基础的国家政治体制。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的国家一级组织形式,也是中国的国家政治制度的基本特点。
学生需要学习中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组织结构、功能和作用等内容。
在政治选修三中,学生还需要了解中国政府的机构设置和职能分工。
中国政府由国务院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成,国务院是中国国家权力机构,具有立法、行政和司法等职能。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是国家的地方性政权机关,具有行政管理职能。
此外,学生还需要学习中国的国家管理体制,包括中央和地方各级行政管理体制。
中央管理体制包括中央政府和中央部门,地方管理体制包括省级政府、地市级政府和县级政府等。
第二部分:政治参与政治参与是政治选修三的另一个重要内容,主要涉及公民的政治参与方式和途径。
学生需要了解公民的政治参与的方式和途径,以及公民的政治参与的重要性。
在政治选修三中,学生需要了解公民的政治参与主要包括民主选举、监督和建言等方式。
民主选举是公民参与政治最直接的方式之一,通过选举,公民能够选择自己认为合适的政治代表。
监督是公民对政府和政府工作的监督和检查,可以通过舆论监督、司法监督和社会监督等方式进行。
建言是公民通过提出意见和建议参与政治。
此外,学生还需要了解公民的政治参与的重要性,政治参与是公民权利的重要体现,也是国家民主政治的重要保障。
通过政治参与,公民能够追求自己的合法权益,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维护社会公共利益。
第三部分:公民权利公民权利是政治选修三的另一个重要内容,主要涉及公民的权利和义务。
政治选修三知识点总结
![政治选修三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110f199f81eb6294dd88d0d233d4b14e85243e38.png)
政治选修三知识点总结政治选修三是我国高中政治课程的一部分,主要内容包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当代世界和中国的发展和中国与世界的关系三个部分。
这门课程涵盖了政治学、国际关系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等多个领域的知识,有助于学生全面了解国际政治形势和我国的发展方向。
下面将对政治选修三的主要知识点进行总结。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内容。
该理论体系是在行进中形成和发展的,是在实践中检验和丰富的。
在政治选修三中,我们主要学习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从中国的国情出发,加以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在实践中解决中国发展面临的各种问题。
学生需要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渊源和历史背景,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含义。
2.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新的重要内容。
学生需要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基本内容,包括其核心要义、丰富内涵和历史地位等。
3.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本战略。
学生需要了解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基本内涵和历史背景,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道路。
二、当代世界当代世界主要包括国际政治、国际经济、国际组织和国际社会等内容。
学生需要了解国际政治形势、国际经济格局和国际社会关系的主要特点和变化趋势。
以下是政治选修三中当代世界的主要知识点:1. 多极化和全球化多极化和全球化是当代世界的主要特征。
学生需要了解多极化和全球化对国际政治、国际经济和国际社会的影响,以及中国在多极化和全球化进程中的定位和作用。
2. 新型国际关系新型国际关系是当代世界的主要趋势。
学生需要了解新型国际关系的基本内涵和主要特点,以及中国在新型国际关系中的战略意义和发展方向。
政治学选修三知识点总结
![政治学选修三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1e71c925dcccda38376baf1ffc4ffe473368fdc9.png)
政治学选修三知识点总结
政治学选修三包括以下三个主要知识点:
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 生态文明理念
3. 城市化与可持续发展
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价值取向,是中国提出的一种社会主义价值体系。
该价值观包括以下主要内容:
-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
- 自由平等公正法治
-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这些价值观代表了中国社会发展的方向和理念,对于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
2. 生态文明理念
生态文明理念是中国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提出的一种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该理念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利用资源的重要性。
生态文明理念的核心观点包括:
- 绿色发展,注重生态环境保护
- 节约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 促进可持续发展,维护人与自然的平衡
生态文明理念的重要性不仅在于保护环境,也为经济发展提供了可持续的基础。
3. 城市化与可持续发展
城市化与可持续发展是当前社会中一个重要的话题。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我们需要思考如何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实现城市化与可持续发展需要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 健康环境与良好生活质量的平衡
- 城市规划与土地利用的合理规划
- 资源利用与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
- 社会公平与民众参与的促进
只有充分考虑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才能实现城市化进程的协调和稳定。
以上是政治学选修三的主要知识点总结。
这些知识点对于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价值观、生态文明理念和城市化与可持续发展这些重要话题具有重要意义。
高考政治知识点汇总素材选修3
![高考政治知识点汇总素材选修3](https://img.taocdn.com/s3/m/90285a3b227916888586d711.png)
选修3《国家和国际组织常识》必背考点专题一各具特色的国家和国际组织一、国家的本质1、国家的含义(1)从国家的产生看,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与表现。
(2)从国家的本质看,国家是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进行阶级统治的工具,阶级性是国家的本质属性。
(3)从国家的基本构成要素来看,人口、领土、政权和主权是一个国家存在和发展不可缺少的基本条件。
(4)从国家的根本职能看,国家的根本职能是政治统治职能(即专政),国家同时还有社会管理职能。
2、国家性质国家的性质即国体,就是国家的阶级本质。
反映社会各阶级在国家中的地位,表明政权掌握在什么阶级手中,什么阶级是统治阶级,什么阶级是被统治阶级。
统治阶级的性质决定国家的性质。
因此判断国家性质的根本标志是看国家政权掌握在什么阶级手中,实行的是为哪个阶级服务的政策。
划分国家历史类型的依据是国家性质。
2、专政与民主的关系(★★)(1)专政国家的含义:国家是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进行阶级统治的政治权力机关。
专政的含义:国家的根本职能是政治统治职能,即统治阶级凭借国家权力,强制被统治阶级服从统治阶级的意志,这就是专政。
国家也具有社会管理职能,如管理经济、文化、教育、卫生事业,维护公共秩序,兴建公共设施,保护自然环境。
国家的社会管理职能从根本上是为统治阶级服务的。
(2)民主民主作为一种国家制度,其实质是在统治阶级范围内,按照多数人的意志,实现国家职能。
民主具有鲜明的阶级性,是服务于统治阶级的,体现统治阶级的意志和利益。
世界上不存在着超阶级的民主。
(3)民主与专政的关系民主与专政相互区别。
专政是指国家的政治统治职能,即统治阶级凭借国家权力,强制被统治阶级服从统治阶级的意志,这是国家的根本职能。
所有国家都是一定阶级对其他阶级的专政。
作为国家制度的民主,其实质是在统治阶级范围内,按照多数人的意志,实现国家职能。
民主具有鲜明的阶级性,是服务于统治阶级的。
民主只适用于统治阶级内部,专政则适用于被统治阶级。
(完整版)政治选修3-3知识点总结
![(完整版)政治选修3-3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994f66182e60ddccda38376baf1ffc4ffe47e208.png)
(完整版)政治选修3-3知识点总结政治选修3-3知识点总结
本文档总结了政治选修3-3课程的主要知识点,旨在帮助学生回顾和巩固所学的内容。
1. 共产主义与社会主义的区别
- 共产主义:追求全人类的物质、精神财富共享,实现人类共同富裕。
- 社会主义:通过阶级斗争,逐步实现生产资料公有制和社会主义社会。
2. 共和制与君主制的区别
- 共和制:国家元首由选举产生,代表公众利益,权力由多数派掌握。
- 君主制:国家元首由或任命产生,权力由君主独揽。
3. 国家的成立条件
- 人口:具有一定人数的居民。
- 领土:明确的边界和领土范围。
- 政权:行使国家主权的政府或机构。
- 民族国家:拥有共同历史、文化和语言的人们。
4. 政府的职能与作用
- 立法:制定法律和规章制度。
- 行政:管理国家的日常事务。
- 司法:维护法律的公正与正义。
- 调解:解决社会矛盾和纠纷。
- 维护国家安全:保护国家免受内外威胁。
5. 公民权利与义务
- 公民权利:包括生命权、自由权、财产权、平等权等。
- 公民义务:包括遵守法律、维护社会秩序、履行国家义务等。
6. 政治权利的保障方式
- 宪法保障:通过宪法确立公民的基本权利。
- 法律保障:通过法律保护公民的政治权利。
- 监督保障:通过监督机制保障公民政治权利的行使。
以上是政治选修3-3的主要知识点总结,希望对大家学习有所帮助。
详细内容请参考课程教材和讲义。
政治选修3重要知识点总
![政治选修3重要知识点总](https://img.taocdn.com/s3/m/317a4f7d02d276a201292e40.png)
政治选修 3 重要知识点总结完好版选修 3《国家和国际组织知识》考点必背专题一各具特点的国家和国际组织一、国家的实质1、国家性质国家的性质即国体,就是国家的阶级实质。
反应社会各阶级在国家中的地位,表示政权掌握在什么阶级手中,什么阶级是统治阶级,什么阶级是被统治阶级。
统治阶级的性质决定国家的性质。
所以判断国家性质的根本标记是看国家政权掌握在什么阶级手中,推行的是为哪个阶级服务的政策。
区分国家种类的依照是国家性质。
2、专政与民主的关系(★★)(1)、专政国家的含义:国家是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进行阶级统治的政治权益机关。
国家的职能:国家的根本职能是政治统治职能,即统治阶级依赖国家权益,强迫被统治阶级听从统治阶级的意志,这就是专政。
国家也拥有社会管理职能,如管理经济、文化、教育、卫惹祸业,保护公共次序,兴建公共设备,保护自然环境。
国家的社会管理职能从根本上是为统治阶级服务的。
(2)、民主民主作为一种国家制度,其实质是在统治阶级范围内,依照多半人的意志,实现国家职能。
民主拥有鲜亮的阶级性,是服务于统治阶级的,表现统治阶级的意志和利益。
世界上不存在着超阶级的民主。
(3)、民主与专政的关系民主与专政相互差异。
专政是指国家的政治统治职能,即统治阶级依赖国家权益,强迫被统治阶级听从统治阶级的意志,这是国家的根本职能。
所有国家都是必定阶级对其余阶级的专政。
作为国家制度的民主,其实质是在统治阶级范围内,依照多半人的意志,实现国家职能。
民主拥有鲜亮的阶级性,是服务与统治阶级的。
民主只合用于统治阶级内部,专政则合用于被统治阶级。
民主与专政相互依存,共同表现国家的性质。
凡推行民主制度的国家,必定包含必定阶级的民主,同时也包含对其余阶级的专政。
3、国体与政体的关系(★★)(1)、国体与政体国体即国家性质,反应社会各阶层在国家中的地位。
政体即国家管理形式,是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
统治阶级组织政体的必需性:掌握国家政权的阶级为实现政治统治、履行社会管理职能,必定要采纳某种形式组织政权机关。
高中政治选修三知识点总结
![高中政治选修三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7468aea209a1284ac850ad02de80d4d8d05a0175.png)
高中政治选修三知识点总结嘿呀!高中政治选修三的知识点总结来啦!首先呢,咱们得聊聊“国家的本质和形式”这一块。
哎呀呀,你知道吗?国家可不是随随便便就出现的哟!它的本质是阶级统治的工具呀!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形式,像君主立宪制、共和制等等。
君主立宪制呢,国王或者女王只是个象征,真正的权力在议会和政府手里。
共和制又分议会共和制和总统共和制。
哇塞!这里面的门道可多了去啦!接着说说“政党制度”。
嘿!政党那可是政治舞台上的重要角色呢!两党制、多党制,各有各的特点。
在两党制的国家,两个主要政党轮流执政,互相竞争。
多党制就更热闹啦,好多政党一起角逐,这竞争可激烈了呀!还有“国家结构形式”。
这可重要啦!单一制和复合制,你得搞清楚。
单一制国家,权力相对集中,地方得听从中央的。
复合制呢,又有联邦制和邦联制。
联邦制下,联邦和州都有一定的权力。
邦联制呢,就比较松散啦!再讲讲“国际组织”。
哇哦!国际组织那可多了去了,像联合国、世界贸易组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等。
它们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呢!联合国致力于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哎呀呀,这责任重大呀!然后呢,“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也得明白。
国家利益,这可是关键呀!国家之间的合作或者冲突,往往都是因为国家利益。
为了自己的利益,国家会采取各种行动。
说到“时代的主题”,和平与发展那可是重中之重!哎呀,虽然现在整体和平,但局部地区还是有冲突和战争,真希望世界能一直和平下去呀!发展也是个大问题,各国都在努力发展经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最后,“我国的外交政策”一定要清楚。
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这让我国在国际上赢得了很多朋友,也为世界和平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呢!总之呀,高中政治选修三的知识点真不少,要好好理解和掌握哟!这样在考试的时候才能游刃有余呀!。
政治选修三知识点
![政治选修三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35463c2800f69e3143323968011ca300a6c3f6ca.png)
政治选修三知识点
政治选修三知识点
一、政治学的定义
政治学是一门研究国家、政府和政治组织的社会科学,旨在探索政治现象的本质和规律,以及政治行为的影响。
它涉及政治制度、政治制度的运作、政治思想和政治行为等方面的内容,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
二、政治学的基本原理
1、政治学的基本原理是政治行为的规律性,即政治行为是受社会环境、政治制度和政治思想等多种因素影响的,具有一定的规律性。
2、政治学的基本原理是政治行为的目的性,即政治行为是为了实现某种目标而进行的,具有目的性。
3、政治学的基本原理是政治行为的多样性,即政治行为有多种形式,可以采取不同方式实现目标。
三、政治学的分支
1、政府学:是政治学的一个分支,研究政府的组织结构、行政机构、行政管理、行政法律等政府活动的理论和实践。
2、政治经济学:是政治学的一个分支,研究社会经济活动如何受政治因素影响,以及政治因素如何影响社会经济活动的理论和实践。
3、国际关系学:是政治学的一个分支,研究国家之间的关系,以及国家之间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军事互动的理论和实践。
1。
高中政治选修三知识要点总结
![高中政治选修三知识要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4fda49c67d1cfad6195f312b3169a4517723e532.png)
高中政治选修三知识要点总结高中政治选修三知识要点总结通过学习选修三的政治内容,我们可以了解西方国家的政体和国家政策等知识,进一步开拓视野。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高中政治选修三知识归纳,希望对大家有用!高中政治选修三必备知识要点美国的三权分立与权力制衡(一)三权分立1. 确立三权分立原则的原因(1)影响因素:历史条件和具体国情;(2)决定因素:国家的阶级本质2. 三权分立原则的地位及其核心内容(1)地位——是美国联邦政府组建和运行的基本原则(2)核心内容——权力分立、制约和平衡:其核心内容是权力分立、制约和平衡。
3. “三权”所属机关及其运作中央政权机构——立法机关、行政机关、司法机关;中央政权机构由彼此平等而又独立的立法、行政和司法三个机关组成,立法权属于国会,行政权属于总统,司法权属于联邦各级法院。
国会负责立法,总统负责实施法律,法院负责审查法律。
彼此关系——平等而又独立。
(1)立法权——属于国会①立法权属于国会,国会负责制定法律;②国会、行政机关和法院都要依据法律行事; ③国会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只对选民负责,不受行政机关的干预和影响,议员由选举产生,有一定任期,总统无权解散国会,也不能决定议员的工资待遇。
(2)行政权——属于总统①行政权属于总统;②总统由选民间接选举产生,直接对选民负责,不对国会负责,国会不得增减总统任职期间的报酬,更不能罢免总统(除非定罪) ;③政府的重要行政官员由总统任命,对总统负责。
(3)司法权——属于美国联邦法院系统(二)三种权力的相互制衡1. 三权分立的表现:2. 三权分立制的含义:国家的立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权分别由议会、政府、法院独立行使,同时又相互制约,保持权力均衡,按照这种权力分立和权力制衡的原则来组织国家机关、行使国家权力的制度,被称为“三权分立制”。
高中政治选修三知识归纳一、美国两党是如何通过竞选竞争夺取执政地位的?答:①在总统选举中,民主党、共和党分别提名本党的总统候选人,最终获胜的党成为执政党,败北的党则沦为在野党。
政治选修三知识点总结(一)
![政治选修三知识点总结(一)](https://img.taocdn.com/s3/m/33bcb900366baf1ffc4ffe4733687e21af45fff8.png)
政治选修三知识点总结(一)前言政治选修三是一门重要的课程,它涉及到国家政治制度、政治经济制度和政治文化等方面的知识。
作为一名资深的创作者,我将围绕政治选修三的知识点,提供一份相关的总结文稿,帮助读者快速掌握政治选修三的核心内容。
正文国家政治制度1. 现代国家的形成与政治制度•国家的起源与发展•政治制度的概念和分类•各种政治制度的特点和运行机制2. 英美政治制度•英国政治体制的历史演变•美国政治制度的特点和机制•英美政治制度的比较与评价3. 发展中国家政治制度•发展中国家政治制度的特点•发展中国家政治体制改革的探索与实践•发展中国家政治制度改革的问题与挑战政治经济制度1. 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制度•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制度的内涵和基本特征•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制度的优势和局限性•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制度的历史演进和发展路径2. 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制度•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制度的内涵和基本特征•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制度的优势和局限性•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制度的历史演进和发展路径3. 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制度的比较•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制度的不同点和相似点•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制度的比较与评价•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制度的发展趋势和挑战政治文化1. 政治社会化与政治文化•政治社会化的概念和过程•政治文化的内涵和特点•政治社会化与政治文化的相互关系和影响2. 政治意识与政治行为•政治意识的形成和结构•政治行为的类型和特征•政治意识与政治行为的相互关系和影响3. 公民道德与公民素质•公民道德的概念和内涵•公民素质的形成和培养•公民道德与公民素质的重要性和影响结尾通过对政治选修三知识点的总结,我们深入了解了国家政治制度、政治经济制度和政治文化等方面的内容。
这些知识点对于我们理解和参与政治生活具有重要意义,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到政治的现实价值和理论意义。
希望本文稿对读者们的学习和参考有所帮助。
前言政治选修三是一门重要的课程,它涉及到国家政治制度、政治经济制度和政治文化等方面的知识。
高中政治新教材选修三《逻辑与思维》知识点整理(2023春)
![高中政治新教材选修三《逻辑与思维》知识点整理(2023春)](https://img.taocdn.com/s3/m/b8fd3617366baf1ffc4ffe4733687e21af45ff30.png)
高中政治选修三《逻辑与思维》知识提纲一、树立科学思维观念1.走进思维世界(1)广义的思维与意识同义,狭义的思维与理性认识同义。
感性认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现象和外部联系的反映。
理性认识是对事物的本质及其规律的反映。
(2)思维具有间接性、概括性和能动性(3)思维在实践中产生,在实践中发展,又反作用于实践。
正确的思维能够帮助人们在实践中实现预期的目的(4)抽象思维和形象思维是思维的基本形态。
抽象思维以概念、判断和推理等反映认识对象,揭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抽象思维的主要特征是基本单元的概念性、运行方式的推导性和思维表达的严谨性。
形象思维在感觉、知觉和表象的基础上,运用联想、想象和幻想等反映认识对象,触及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形象思维的主要特征是基本单元的形象性、运行方式的想象性和思维表达的情感性。
2.把握逻辑要义(1)现代汉语中的“逻辑”,或者与“规律”同义,或者指“逻辑规律与规则”,或者指认识问题的某种“思维方法”,或者指“逻辑学”这门学问。
(2)同一律的内容通常用公式"A是A"来表示。
同一律要求人们:在同一思维过程中,每一思想必须保持自身同一性。
不能混淆概念,也不能转移论题。
故意违反同一律的要求,所犯的逻辑错误叫作“偷换概念”或“偷换论题”。
在不同的时间或不同的条件下,对同一对象所形成的概念或判断,同一律并不要求它们一定是同一的。
(3)矛盾律的内容通常用公式“A不是非A"来表示。
矛盾律要求人们:在同一时间、从同一方面、对同一对象所形成的论断“A"和“非A",不能断定它们都成立,即不能同真,其中必有一假。
违反矛盾律要求的逻辑错误叫作“自相矛盾"。
(4)排中律的内容通常用公式"A或者非A"来表示。
排中律要求人们:在同一时间、从同一方面、对同一对象所形成的论断“A"和“非 A",不能断定它们都不成立,即不能同假,其中必有一真。
高考政治必选修三《逻辑与思维》复习资料
![高考政治必选修三《逻辑与思维》复习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bbde06d1846a561252d380eb6294dd88d1d23d63.png)
高考政治必选修三《逻辑与思维》复习资料【模块核心线索解读】1.本模块的核心是:逻辑与思维。
2.贯穿本模块的线索有四个:(I)科学思维:思维的含义、特征、源泉、作用、形态,逻辑、逻辑学、推理、论证与论辩、逻辑思维的基本要求、科学思维的含义、特征、意义。
(2)逻辑思维:概念的含义、特征、明确概念的方法,判断的含义、特征、类型,推理的含义、构成、类型,形式逻辑研究推理的特点。
(3)辩证思维:辩证思维的含义、特征、方法、作用,分析与综合,质量互变,辩证否定,体会认识发展的历程。
(4)创新思维:创新思维的含义、条件、特征、表现、要求,联想思维的含义、依据、途径、实质、特点、水平、方法、作用,发散思维与聚合思维,逆向思维与正向思维,超前思维。
【考情统计及备考策略研究】【模块必备知识结构化】第一单元树立科学思维观念【课程标准要求】1.描述常见的思维活动,体会思维是人所特有的属性,了解思维的基本形态和特征。
2.区分抽象思维和形象思维,掌握科学思维的特点。
3.辨析常见的逻辑错误,掌握形式逻辑的三个基本规律。
4.懂得正确思维的基本条件,掌握科学思维的特点,体悟学会科学思维的意义。
【必备知识梳理】1.思维(1)思维的特征:间接性,概括性,能动性。
(2)思维的源泉:思维在实践中产生,在实践中发展。
(3)思维的基本形态:抽象思维和形象思维是思维的基本形态。
①抽象思维的主要特征:基本单元的概念性、运行方式的推导性和思维表达的严谨性;②形象思维的主要特征:基本单元的形象性、运行方式的想象性和思维表达的情感性。
2.逻辑思维的基本要求(形式逻辑的基本规律)(1)同一律:合平逻辑的思维是具有确定性的思维。
这就要遵循同一律的要求。
在同一思维过程中,每一思想必须保持自身同一性,不能混淆概念,也不能转移论题。
(2)矛盾律:合乎逻辑的思维是具有一致性的思维。
要避免思维出现不融贯一致的逻辑错误,就要遵循矛盾律的要求。
矛盾律及其要求是就同一时间同一方面对同一对象所作的论断而言的,A与非A不能同真,必有一假。
高中政治选修3知识归纳
![高中政治选修3知识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b996f6635bcfa1c7aa00b52acfc789eb172d9ea4.png)
高中政治选修3知识归纳高中政治选修3必备知识归纳在高中的政治的时候,想深入了解更多知识的学生可以多看选修课本的知识,拓展自己的视野。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高中政治选修3知识归纳,希望对大家有用!高中政治选修3知识总结1. 联合国的地位及其作用是?答:地位:联合国是当今世界最具普遍性、代表性、和权威性的政府间的国际组织作用:联合国在维护世界和平、推动共同发展、促进人类文明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取得了巨大成就。
1. 联合国作为集体机制的核心,在保障全球安全的国际合作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⑴安理会在解决事关世界和平与安全的重大全球和地区问题上具有独特的作用。
⑵联合国在实践中建立和发展了维和行动,为缓解国际紧张局势和解决地区冲突作出了独特贡献。
⑶联合国建立了一套较为完整的裁军工作机制,对于制止军备竞赛发挥了积极作用。
2. 联合国在经济和社会领域建立了一套庞大、负责、较为系统的机构,即联合国经社系统,推动了世界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3. 联合国是实践多边主义的最佳场所,是集体应对各种威胁和挑战的有效平台,应该继续成为维护和平的.使者、推动发展的先驱。
2. 中国在联合国中的地位是怎样?答:⑴中国人口众多,幅员辽阔,历史悠久,是国际社会的重要成员。
⑵中国是社会主义国家,也是当代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是国际政治经济格局中的一支重要力量。
⑶中国是联合国的创始国之一,也是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之一,在事关和平与安全的重大事务上享有否决权,是联合国中拥有重要影响的国家之一。
3. 中国在联合国中的作用是怎样?答:中国本着自身肩负的重大国际责任,尊重联合国的权威地位,维护宪章的宗旨和原则,积极参加各项活动,在人类和平与发展事业中发挥着建设性作用。
⑴中国坚持以多边主义实现共同安全;⑵中国坚持以互利合作实现共同繁荣4. 中国为要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答:加入世贸组织,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必然要求,是我国在经济全球化的新形势下,审时度势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现代国家的管理形式
1、现代国家,大都实行代议制的国家管理形式
②中国是联合国创始会员国和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为促进人类和平、发展与合作发挥了重要作用。
③中国高度重视加强与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和区域合作,为本地区的繁荣稳定做出了积极贡献。
④中国积极发展与区域性国际组织的关系。为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作出了贡献。
专题二 君主立宪制和民主共和制:以英国和法国为例
内阁权力很大,主要有:①制定内外政策;②向议会提交议案以及需要议会审议的政策;③行使最高行政权力;④协调和确定政府各部门职权;⑤在国家处于紧急状态时,采取紧急行动;⑥必要时宣布提前大选。注;内阁不能宣布解散议会,但国王可以。
②英国首相的权力虽然很大,但仍受到种种制约
⒈首相是议会多数党领袖,如果内阁和议会党团中的多数人认为首相已经不能胜任,他就必须下台;⒉议会有权监督内阁和首相;⒊国王对首相有磋商权和警告权;⒋舆论和反对党随时关注着首相的一举一动,制约其“过分”行为。
2,君主立宪制的实质(★★)
从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结构看,王室、议会和内阁都是资产阶级和贵族代表组成的,其人员构成和实施的政策说明,这一政体本质是资产阶级政权的一种组织形式。
(1)、英王和王室世代承袭,拥有巨大的资产,已成为贵族和资产阶级的代表。
(2)、议会同样是“有钱人议事的场所”。从执政理念和政策来看,议会的上院和下院没有本质区别,都为维护资本主义制度效力。
国王的权力﹨地位:①国王只是一个虚位元首。②名义上是国家元首和武装部队总司令,形式上有任免首相、各部大臣等高级官员。③形式上有权召集、停止和解散议会。
国王的作用:①是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象征。②承担国家元首的礼仪性职责,③向大臣提供意见或建议,发挥咨询作用。④成为联系英联邦各成员国的纽带。
(2)、英国政体运行的特点
(2)国际组织的消极作用:国际组织参与国际事务受诸多因素制约,有其局限性。一些大国依仗实力,控制国际组织,使之成为其推行强权和霸权的工具。
(3)、我国积极发展同国际组织的关系
①中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持对外开放,广泛参与各种国际组织,主动参与各个领域的多边外交活动,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积极作用。
影响国家管理形式的因素有:地理环境、历史渊源、文化传统、人口素质、发展程度等。
2、民主共和制和君主立宪制
从国家权力机关和国家元首的产生方式及其职权范围看,现代国家大致有两种基本管理形式,即民主共和制与君主立宪制。
(1)、民主共和制
①民主共和制的含义及表现:民主共和制,是同君主专制相对立的政体是遵循民主的基本原则建立起来的民主政体。其主要表现是,在民主共和制国家中,国家权力机关和国家元首都是经过选举产生的。
20世纪以来,英国议会的实际权力不断萎缩的原因。①由下院多数党组成的内阁,要求其议会党团服从党纪,议员很难自己做出决定;②随着社会发展,专业性立法越来越多,议员受到专业限制,多数是根据内阁的提案作出选择。
(2)、内阁与首相
①内阁
内阁的地位:内阁是英国政府的核心领导机关。
内阁的产生:按照惯例,议会大选后,即由国王召见多数党领袖,任命其为首相并授权组阁。该党领袖从本党议员中提出内阁人员名单,请国王任命。
2、专政与民主的关系(★★)
(1)、专政
国家的含义:国家是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进行阶级统治的政治权力机关。 国家的职能:国家的根本职能是政治统治职能,即统治阶级凭借国家权力,强制被统治阶级服从统治阶级的意志,这就是专政。国家也具有社会管理职能,如管理经济、文化、教育、卫生事业,维护公共秩序,兴建公共设施,保护自然环境。国家的社会管理职能从根本上是为统治阶级服务的。
(2)、民主
民主作为一种国家制度,其实质是在统治阶级范围内,按照多数人的意志,实现国家职能。民主具有鲜明的阶级性,是服务于统治阶级的,体现统治阶级的意志和利益。世界上不存在着超阶级的民主。
(3)、民主与专政的关系
民主与专政相互区别。专政是指国家的政治统治职能,即统治阶级凭借国家权力,强制被统治阶级服从统治阶级的意志,这是国家的根本职能。所有国家都是一定阶级对其他阶级的专政。作为国家制度的民主,其实质是在统治阶级范围内,按照多数人的意志,实现国家职能。民主具有鲜明的阶级性,是服务与统治阶级的。民主只适用于统治阶级内部,专政则适用于被统治阶级。
三,现代国家的结构形式
1、国家结构形式是指国家的整体与部分、中央与地方之间的相互关系。
2、单一制和联邦制
区别
单一制
组成单位:按地域划分的普通行政区域或自治区域
权力划分:地方政权被置于中央政权的统一领导下,只能在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限范围内行使职权
权力来源:各组成部分的权力是由整体授予的
一、英国的君主立宪制
1,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结构和特点
(1)、结构
英国君主立宪制国家的主要结构有国王(地位和作用课本23页)、议会(职责课本25页)和内阁。其中,议会是国家最高立法机关,主要扮演立法者和监督者的角色。内阁是国家最高行政机关,从议会产生,由占议会多数席位的政党组成,并对议会负责。国王按内阁的意志行使形式上的权力,承担国家元首等礼仪性职能。
②英国议会的地位及上、下两院的权力
议会是英国最高立法机关,主要有上议院和下议院组成。英国议会下院历来有“至尊议会”之称,拥有极大的权力,包括立法权、一定的财政权和司法权、对政府的监督权,是行政权力的最高来源。上院在议会体系中只起辅助作用,表现在监督下院工作、协助下院立法、通过行使“延搁权”修改或否决议案等方面。它也是英国最高司法机关。
(3)、从政策层面来看,右翼的保守党历来是大资产阶级利益的捍卫者,而号称代表中下层人民利益的工党执政后仍然执行维护资产阶级利益的政策
三, 法国的民主共和制与半总统半议会制
法律体系 全国只有一部宪法 除有联邦的宪法外
公民国籍 公民只有一种国籍
对外关系 中央政权统一行使外交权,地方政权不能代表国家行使外交权
典型代表国家 中国、法国、英国、意大利、日本
联邦制
组成单位 享有相对主权的完整政治实体
权力划分 中央政权享有最高权力; 联邦与联邦成员单位的权限范围由联邦宪法规定,各自在自己的权限,范围内享有最高权力并直接行使于人民,相互间不得任意干涉
(4)、怎样维护国家统一:要维护民族团结,不断增强包括各民族在内的全体人民的凝聚力和向心力;要维护国家领土和主权的完整,就要坚决反对任何外来势力的入侵和占领,坚决反对分裂国家的行为。
四、国际组织概观
1、国际组织的特征及其分类
(1)国际组织的主要特征
跨国性:国际组织是国家、地区之间的组织,两个以上国家、地区的政府、团体或公民才能建立国际组织。
①国王、议会和内阁之间虽有分权,也有制约,但分权界线不是很清晰,权力交叉情况突出。②英国法律赋予议会至尊无上的地位。但20世纪中期以来,权力重心逐步向内阁和首相倾斜,首相成为英国最有权势的人。
二、英国的议会和政府
1、英国的议会、内阁和政府
(1)、英国议会是“议会之母”:
①英国是世界上第一个建立议会制的国家。1688年“光荣革命”后,议会逐步获得至尊无上的地位,不仅拥有立法权,而且是行政权力的最高来源。 在资产阶级革命和改良后的许多资本主义国家中,都效法英国建立起各具特色的议会制,因此英国议会被称为“议会之母”。
权力来源 联邦成员单位的权力是它自身作为政治实体所固有的 国家机构组成 全国只有一个中央政权 除有联邦中央政权外,联邦成员单位也有自己的中央政权
法律体系 联邦成员单位也有自己的宪法
公民国籍 联邦公民同时也是联邦成员单位的公民
对外关系 中央政权统一行使外交权,地方政权不能代表国家行使外交权,联邦是国际交往的主体,但有的联,邦制国家允许联邦成员单位有某些外交权,
(2)我国的国家结构形式是单一制
问:怎样维护我国的国家一,为何维护我国的国家统一?
(3)、在当代中国,实现祖国的和平统一,是全体人民的共同意志。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大陆和台湾同属于一个中国,这是国际社会的广泛共识。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不容分割任何旨在制造“台湾独立”的图谋,终究是不能得逞的。
按照职能范围,国家组织可以分为一般性国际组织和专门性国际组织。
2、国际组织的作用(★★)
(1)、国际组织的积极作用:国际组织以自己的名义开展活动,是国际社会的重要行为主体。国际组织可以促进主权国家在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开展交流、协调、合作,调停和解决国际政治冲突和经济纠纷,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
选修3《国家和国际组织常识》考点必背
专题一 各具特色的国家和国际组织
一、国家的本质
1、国家性质
国家的性质即国体,就是国家的阶级本质。反映社会各阶级在国家中的地位,表明政权掌握在什么阶级手中,什么阶级是统治阶级,什么阶级是被统治阶级。统治阶级的性质决定国家的性质。因此判断国家性质的根本标志是看国家政权掌握在什么阶级手中,实行的是为哪个阶级服务的政策。 划分国家类型的依据是国家性质。
(2)、国体与政体的关系
①国体决定政体,并通过一定的政体来体现;
②政体体现国体,并服务于特定的国体,适当的政体能够巩固国体,不适当的政体会危害国体。
③政体也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国体是影响政体的决定因素但不是唯一因素,地理环境、文化传统外来势力、历史条件、阶级力量对比、传统习惯、国际环境等都可以成为影响政体的因素。
目的性:国际组织有特定的宗旨和目的,有固定明确的章程。
组织性:国际组织设有多层次的机构来开展活动,实现其宗旨和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