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性污泥法有多种处理系1

合集下载

污水处理 活性污泥法

污水处理 活性污泥法

污水处理活性污泥法活性污泥法是目前常用的污水处理方法之一,通过调节污水中的氧化还原电位、溶解氧浓度、污泥的混合活性等参数,从而促进有机物的降解和去除。

本文将详细介绍污水处理中的活性污泥法的原理、工艺流程、运行要点等内容。

一、原理活性污泥法是利用厌氧和好氧微生物的协同作用,将有机物降解为无机物的过程。

在好氧条件下,厌氧微生物通过氧化有机物、硝化硝酸盐等反应,将有机物转化为无机物。

而在厌氧条件下,好氧微生物通过还原反应,使带有氧的无机物还原为有机物。

二、工艺流程1、前处理:包括进水调节和初级过滤等步骤,目的是去除大颗粒杂质、调整污水的水质和水量。

2、活性污泥处理:将经过前处理的污水引入活性污泥池。

通过不断的搅拌、曝气等方式,促进污水中的有机物降解。

3、沉淀池处理:活性污泥法中产生的混合液经过一段时间的静置,使污泥与水分离,沉淀至池底。

4、出水处理:经过沉淀后的清水从上方取出,经过二次过滤和消毒等步骤,最终实现出水的净化和回用。

三、运行要点1、污水处理设备的维护保养:定期清理设备及管道,确保正常运行和通畅。

2、活性污泥的管理:控制进水水量和水质,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搅拌和曝气的方式和参数。

3、污泥的处理和回用:及时清理沉淀池中的污泥,可以通过浓缩、脱水等方式处理后用于农田肥料或填埋。

4、出水水质的监测与控制:监测出水的COD、氨氮、总磷等指标,根据环保要求进行调整和控制。

附件:1、活性污泥处理工艺流程图2、活性污泥法相关设备的使用说明书法律名词及注释:1、污水处理:指对废水进行预处理和精处理,以达到排放排放标准或再利用的要求。

2、活性污泥:一种富含微生物的混合物,能够有效降解污水中的有机物。

3、厌氧:生物在缺氧或无氧条件下生长和代谢的过程。

活性污泥法的主要类型及基本流程

活性污泥法的主要类型及基本流程

第一阶段:①进水,①反硝化作用, ②硝化作用,②出水
第二阶段:①进水,①硝化作用, ②出水
第三阶段:①进水,①硝化作用, ②反硝化作用,②出水
第四阶段:②进水,②反硝化作用, ①硝化作用,①出水
氧化塘的特点
①停留时间很长 ②负荷较低 ③微生物量较低 ④不需要曝气 ⑤下层有厌氧分解 ⑥生物以藻菌共生为主,并起主要的净化作用
长繁殖快的酸化细菌大量增加,提高了对有 机物降解的能力,具有较快的生物繁殖速率
• (5)通过缺氧-厌氧-好氧的过程,能降解难 降解的有机物;
7、深水曝气活性污泥法(包括深水中层曝气法和深井曝气法)
深水中层曝气法:池深不超过10m ,
池内没有导流隔墙或导流筒,曝气装置 位于水下4m
深井曝气法:池深达50~150m,池
活性污泥法的主要类型及基本流程.ppt
第六章 环境污染物的生物净化方法
1
废水的好氧生物处理
2
废水的厌氧生物处理
3 特定微生物处理及组合工艺
4
废水的微生物脱氮除磷
5
固体废弃物的微生物处理
6
大气污染物的微生物处理
第一节 废水的好氧生物处理
在有氧条件下,有机污染物 作为好氧微生物(主要是好氧微 生物,也有厌氧和兼性厌氧微生 物)的营养基质而被氧化分解, 使污染物的浓度下降。是废水生 物处理中应用最为广泛的一大类 方法。
成表面积较大的菌胶团,大量絮凝和吸附废水,污水中大
部分有机污染物是通过吸附去除的。
第二阶段是摄取、分解阶段:微生物将被吸附的污
染物摄入细胞内,进行代谢,一部分在氧的作用下,将其 转化为菌体本身的结构组分和新的细胞,另一部分则完全 被氧化为二氧化碳和水等物质。

第二章第一节 活性污泥法

第二章第一节 活性污泥法
①活性微生物, 25~50% ②微生物内源呼吸残余物, 0~17% ③吸附在活性污泥上的惰性的不可降解的有机物
④虽可降解但尚未降解的有机物
⑤惰性无机物 20~30%
5~65%
第二章 废水好氧生物处理工程-第一节
活性污泥的生物组成
活性污泥中生物群落的组成丰富多样,主要有病毒、细菌、真 菌和原生动物,也有少量的藻类和后生动物。菌胶团中的微生 物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构成一个复杂的微生态系。 活性污泥中细菌能分泌多糖类的糖被,使各种微生物聚集在一 起,构成菌胶团,从而呈絮状。 微生物的种类和数量随废水种类和数量的不同而发生变化,在 正常运行的活性污泥系统中,它们相对比较稳定。微生物在菌 胶团中的空间位臵也有所不同,丝状的细菌通常组成菌胶团的 骨架,其他单细胞的微生物靠糖被附着在丝状菌上,固着型的 原生动物在菌胶团的最外面。微生物的微生态位的不同使它们 在废水处理中发挥不同的作用,通过这种生态系统的功能而不 是某种微生物类群的功能才能比较有效的降解水中的有机物。
第二章 废水好氧生物处理工程-第一节
推流式活性污泥法的优缺点
• 优点:出水水质好(85~90%),剩余污泥量较少。 • 缺点: ①耐冲击负荷差: 根据推流原理,进水与回流污泥混合形成混合液,从池子 起端流向末端。如果进水水质发生变化,对活性污泥影响 较大。如果流入的废水含有有害物损害了回流污泥,引起 的问题就更大。 ②供氧与需氧间存在不可克服的矛盾 沿曝气池池长需氧速度变化很大,但是沿曝气池池长的供 氧速度是基本相同的——供需矛盾:前段供氧不足而后端 供氧过剩。如果想要在曝气池前端维持足够的溶解氧,则 后段的氧量会太大,氧的利用滤低,增加了处理费用。
第二章 废水好氧生物处理工程-第一节
• 氧化合成阶段

第4.1节 活性污泥法基本原理

第4.1节 活性污泥法基本原理
一、基本流程
u向生活污水注入空气进行
空气
曝 气 池 二 沉 池
曝气,并持续一段时间以 后,污水中即生成一种絮 进水 凝体。这种絮凝体主要是 由大量繁殖的微生物群体 所构成,它有巨大的表面 积和很强的吸附性能,称 为活性污泥(activated sludge)。
出水
回流 污泥
剩余 污泥
推流曝气池
活性污泥法系统组成
2、活性污泥增殖规律的应用:
(1) 活性污泥的增殖状况,主要是由F/M值所控制; (2) 处于不同增长期的活性污泥,其性能不同,处 理出水的水质也不同; (3) 可以通过调整F/M值,来调控曝气池的运行工况, 以达到所要求的出水水质和活性污泥的良好性能; (4) 推流式:一段线段; (5)完全混合式:一个点

(2)对数增长期:
A.F/M值高,所以有机底物异常丰富,营养物质不是微生物增 殖的控制因素; B.生物的增长速率与基质浓度无关,呈零级反应,它仅由微生 物本身所特有的最小世代时间所控制,即只受微生物自身的 生理机能的限制; C.微生物以最高速率对有机物进行摄取,也以最高速率增殖,而 合成新细胞; D.此时的活性污泥具有很高的能量水平,其中的微生物活动能力 很强,导致污泥质地松散,不能形成较好的絮凝体,污泥的 沉淀性能不佳; E.活性污泥的代谢速率极高,需氧量大; F.一般不采用此阶段作为运行工况,但也有采用的,如高负荷活 性污泥法。
2.完成吸附条件
A. 足量活性污泥,并充分曝气,剧烈搅拌, 使水和泥充分接触、沉淀; B. 完成吸附后(20~40min)即进行固液分 离; C. 活性污泥吸附性能要好; D. 污水中有机物以胶体,悬浮物为主。
(二)微生物的代谢机理
1.分解代谢:一部分有机物进行氧化分解 ,最终形成 CO2和 H2O等稳定的无机物质,并从中获取合成新细 胞物质所需要的能量,这一过程可用下列化学方程式 表示。

废水好氧生物处理工艺(1)——活性污泥法

废水好氧生物处理工艺(1)——活性污泥法

废水好氧生物处理工艺——活性污泥法第一节活性污泥法的基本原理一、活性污泥法的基本工艺流程1、活性污泥法的基本组成①曝气池:反应主体②二沉池:1)进行泥水分离,保证出水水质;2)保证回流污泥,维持曝气池内的污泥浓度。

③回流系统:1)维持曝气池的污泥浓度;2)改变回流比,改变曝气池的运行工况。

④剩余污泥排放系统:1)是去除有机物的途径之一;2)维持系统的稳定运行。

⑤供氧系统:提供足够的溶解氧2、活性污泥系统有效运行的基本条件是:①废水中含有足够的可容性易降解有机物;②混合液含有足够的溶解氧;③活性污泥在池内呈悬浮状态;④活性污泥连续回流、及时排除剩余污泥,使混合液保持一定浓度的活性污泥;⑤无有毒有害的物质流入。

二、活性污泥的性质与性能指标1、活性污泥的基本性质①物理性能:“菌胶团”、“生物絮凝体”:颜色:褐色、(土)黄色、铁红色;气味:泥土味;比重:略大于1,(1.002~1.006);粒径:0.02~0.2 mm;比表面积:20~100cm2/ml。

②生化性能:1) 活性污泥的含水率:99.2~99.8%;固体物质的组成:活细胞(M a)、微生物内源代谢的残留物(M e)、吸附的原废水中难于生物降解的有机物(M i)、无机物质(M ii)。

2、活性污泥中的微生物:①细菌:是活性污泥净化功能最活跃的成分,主要菌种有:动胶杆菌属、假单胞菌属、微球菌属、黄杆菌属、芽胞杆菌属、产碱杆菌属、无色杆菌属等;基本特征:1) 绝大多数都是好氧或兼性化能异养型原核细菌;2) 在好氧条件下,具有很强的分解有机物的功能; 3) 具有较高的增殖速率,世代时间仅为20~30分钟;4) 其中的动胶杆菌具有将大量细菌结合成为“菌胶团”的功能。

② 其它微生物------原生动物、后生动物----在活性污泥中大约为103个/ml 3、活性污泥的性能指标:① 混合液悬浮固体浓度(MLSS ):我们平常说的悬浮物。

MLSS = M a + M e + M i + M ii 单位: mg/l g/m 3② 混合液挥发性悬浮固体浓度(MLVSS ):MLVSS = M a + M e + M i ;(有机部分)在条件一定时,MLVSS/MLSS 是较稳定的, 0.75~0.85③ 污泥沉降比(SV 30):是指将曝气池中的混合液在量筒中静置30分钟,其沉淀污泥与原混合液的体积比,一般以%表示; 能相对地反映污泥数量以及污泥的凝聚、沉降性能,可用以控制排泥量和及时发现早期的污泥膨胀; 正常数值为20~30%。

第四章 第一节-活性污泥法

第四章 第一节-活性污泥法

活性污泥降解污水中有机物的过程
污水与污泥混合曝气后BOD的变化曲线
对活性污泥法曝气过程中污水中有机物的变化分析得到结论:
废 水 中 的 有 机 物
残留在废 水中的有 机物
微生物不能利用的有机物
微生物能利用的有机物
微生物能利用而尚未 利用的有机物 (吸附量) 从废水中 去除的有 机物 微生物不能利用的 有机物 微生物已利用的有机 物(氧化和合成) 增殖的微生物体
二是废水中的有机物,它是处理对象,也是 微生物的营养食料;
三是溶解氧,没有充足的溶解氧,好氧微生物 既不能生存,也不能发挥氧化分解作用。
城市污水处理工艺基本流程: 污水→格栅→沉砂池→初沉池
→活性污泥曝气池→二沉池→消毒
高碑店污水处理厂的工艺流程图
活性污泥系统
高碑店污水处理厂的工艺流程与平面布置
第一节 活性污泥法
一、基本概念与流程 二、活性污泥形态与微生物 三、活性污泥净化反应过程 四、活性污泥法主要影响因素与控制指标
第二节 生物膜法
一、生物膜法概述 二、生物膜的形成及净化过程 三、生物膜法载体 四、生物膜法特征 五、生物膜反应器
Your site here
二沉池 曝气池 初沉池
初沉池
二期 曝气池 二沉池
活 性 污 泥 法 的 基 本 流 程
活性污泥处理系统的组成
1.曝气池: 2.二沉池:
微生物降解有机物的反应场所 泥水分离
3.污泥回流系统: 确保曝气池内生物量稳定 4.曝气系统: 为微生物提供溶解氧,同时起到 搅拌混合的作用。
活性污泥法处理系统有效运行的基本条件
净化污水的主要的第一的承担者细菌净化污水的第二承担者原生动物指示性生物原生动物通过显微镜镜检是对活性污泥质量评价的重要手段之一原生动物在活性污泥中大约为103个ml01mm原生动物钟虫小口钟虫草履虫盖纤虫肾形虫变形虫后生动物线虫轮虫微生物的生长规律复习适应期对数期平衡期衰老期培养时间微生物生长速率微生物生长速率微生物量的对数微生物量的对数培养时间总菌数活细菌数微生物生长曲线线死细菌数4

活性污泥法

活性污泥法
活性污泥法的原理形象说法:微生物“吃掉”了污水中的有机物,这样污水变成了干净的水。
基本方式
方法设计
运行条件
方法设计
除普通活性污泥法外,还有多点进水、吸附再生、延时曝气和高负荷率活性污泥等方法。前两种方法与基本 流程有所不同,废水流进曝气池的入口的数目和位置有差别。在多点进水活性
活性污泥法污泥法中,只有一部分废水和回流污泥一起在首端入池。其余的废水分2~3次在离首端有一定距 离的2~3个入口处(入口的间距一般相等)进入曝气池。从流程上看,可以说吸附再生活性污泥法 (图2)只是多点 进水过程(图3)的变形,几个废水入口只用最后一个,后者即变成前者。
活性污泥法
废水生物处理技术
01 基本介绍
03 基本流程 05 影响因素
目录
02 基本组成 04 基本方式
基本信息
活性污泥法是一种污水的好氧生物处理法,由Edward Ardern(爱德华·阿登)和William T. Lockett(威 廉·洛克特)于1914年首先在英国发明的。如今,活性污泥法及其衍生改良工艺是处理城市污水最广泛使用的方 法。它能从污水中去除溶解性的和胶体状态的可生化有机物以及能被活性污泥吸附的悬浮固体和其他一些物质, 同时也能去除一部分磷素和氮素,是废水生物处理悬浮在水中的微生物(micro-organism)的各种方法的统称。
基本介绍
基本介绍
活性污泥法是一种废水生物处理技术,是以活性污泥为主体的废水生物处理的主要方法。这种技术将废水与 活性污泥(微生物)混合搅拌并曝气,使废水中的有机污染物分解,生物固体随后从已处理废水中分离,并可根 据需要将部分回流到曝气池中。 活性污泥法是向废水中连续通入空气,
活性污泥法经一定时间后因好氧性微生物繁殖而形成污泥状絮凝物。其上栖息着以菌胶团为主的微生物群, 具有很强的吸附与氧化有机物的能力。

活性污泥法处理污水的工艺流程

活性污泥法处理污水的工艺流程

活性污泥法处理污水的工艺流程活性污泥法是一种常用的污水处理方法,适用于处理高浓度有机物的工业废水和城市污水。

其工艺流程主要包括预处理、曝气池、二沉池、回流池、污泥浓缩等步骤。

首先是预处理阶段,污水经过格栅除杂器进行初步的固体物和大颗粒物的筛除,随后进入沉砂池,通过重力沉降将污水中的沙土和颗粒物进一步去除,净化水质。

然后是曝气池阶段。

污水从预处理后进入曝气池,曝气池内投加一定量的活性污泥,活性污泥中的微生物利用有机物进行生长和繁殖,完成有机物的降解过程。

同时,曝气池内通过曝气装置注入空气,提供氧气供微生物呼吸和有机物降解需要的气体,促进微生物代谢活动。

接下来是二沉池阶段。

曝气池中的混合液经过一定时间的停留,微生物降解的有机物被固定在活性污泥颗粒表面形成污泥颗粒,受到重力作用迅速沉降到二沉池的底部。

在二沉池内,污泥和污水进行分离,废水从上方流出,而底部沉降的活性污泥再次回流到曝气池,为下一轮降解提供新的微生物。

然后是回流池阶段。

回流池位于活性污泥法污水处理系统的中间位置,污泥从二沉池中抽取一部分经过处理后回流到曝气池中。

回流池起到稳定活性污泥浓度的作用,同时也可以通过调整回流比例控制曝气池中的活性污泥负荷,保持污水处理系统的平稳运行。

最后是污泥浓缩阶段。

随着废水处理过程中活性污泥的不断积累,废水中的有机物不断被降解,形成大量的污泥。

污泥浓缩是为了使回流的活性污泥浓度适中,防止浓度过高影响废水处理效果。

污泥浓缩可以采用压滤、浓缩污泥泵等方式进行。

总之,活性污泥法是一种高效的污水处理工艺,通过多个阶段的处理和调节,可以有效去除污水中的有机物和颗粒物,提高水质,减少环境污染。

在实际应用中,还可以根据不同的废水特性和处理要求进行工艺优化和改进,以达到更好的处理效果。

活性污泥法处理工艺12种方法分析

活性污泥法处理工艺12种方法分析

活性污泥法处理工艺12种方法分析1.均质好氧处理:将废水和污泥充分混合,提高废水中的氧气浓度。

这种方法适用于高浓度有机污染物的处理,但需要消耗大量的能源。

2.好氧/厌氧处理:将废水先在好氧条件下处理,然后在厌氧条件下处理。

好氧处理可降解大部分有机物,厌氧处理可进一步降解残余有机物。

这种方法适用于高浓度有机污染物和难降解有机污染物的处理。

3.好氧/好氧处理:将废水先在好氧条件下处理,然后在另一个好氧环境中进行处理。

这种方法适用于高浓度有机污染物和有机物质的处理,可以提高废水的处理效果。

4. 上流anaerobic/好氧处理:将废水先在厌氧条件下处理,然后在好氧条件下处理。

这种方法适用于高浓度有机污染物和难降解有机污染物的处理。

5.小区间好氧处理:将废水分成几个小区间进行好氧处理,可以减少废水中的应激反应,提高废水的处理效果。

6.好氧/厌氧/好氧处理:将废水依次在好氧、厌氧和好氧条件下处理,可以提高废水的处理效果,适用于高浓度有机污染物和难降解有机污染物的处理。

7.好氧/造粒处理:通过维持污泥中的菌群结构,形成颗粒状的污泥,提高废水中有机物的去除效率。

这种方法适用于高浓度有机污染物的处理。

8.外加剂处理:向废水中加入外加剂,如营养物质、微生物、酶等,以促进有机物的降解。

这种方法适用于难降解有机污染物的处理。

9.温度控制处理:控制废水处理过程中的温度,可以提高废水中有机物的去除效率。

这种方法适用于低温条件下的废水处理。

10.进水调节处理:对进水中的COD/N/P比例进行调节,可以改善废水处理的效果,提高污泥的活性。

11.吸附填料处理:在活性污泥法中加入吸附填料,如生物膜或生物滤料,可以提高废水中有机物的降解效率。

12.气浮技术处理:将废水中的浮性物质通过气浮的方式分离,可以提高废水的处理效果。

这种方法适用于废水中的悬浮物较多的情况。

综上所述,活性污泥法的12种处理方法各有优劣,可以根据不同废水的特性和处理需求选择适合的方法进行处理。

活性污泥法处理污水的原理

活性污泥法处理污水的原理

活性污泥法处理污水的原理活性污泥法是一种常见的污水处理方法,它通过微生物的作用,将污水中的有机物质和氮、磷等污染物去除,达到净化水质的目的。

该方法操作简单,处理效果好,被广泛应用于城市污水处理厂和工业废水处理系统中。

活性污泥法的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污水的处理过程。

污水处理过程中,活性污泥被加入到含有有机物质的水中,微生物在氧气的作用下利用有机物质进行呼吸和生长,将有机物质降解为二氧化碳和水。

同时,活性污泥中的微生物还可以利用氮、磷等无机物质进行吸收和转化,从而达到去除污染物的效果。

2. 污泥的特性。

活性污泥是一种含有大量微生物的混合物,其中包括各种细菌、真菌和原生动物等。

这些微生物在适宜的温度、氧气和营养物质条件下,能够快速繁殖和代谢,从而有效地降解污水中的有机物质和氮、磷等污染物。

3. 污泥的处理方法。

在活性污泥法中,污水处理系统通常包括曝气池、沉淀池和再循环系统等部分。

曝气池提供充足的氧气,促进微生物的生长和有机物质的降解;沉淀池用于沉淀和去除污泥颗粒;再循环系统则将部分污泥回流到曝气池中,保持活性污泥中微生物的浓度和多样性。

4. 污水处理效果。

活性污泥法处理污水的效果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温度、氧气浓度、pH 值和营养物质的供应等。

合理控制这些因素,可以提高活性污泥的降解能力和污水处理效率,使处理后的水质达到排放标准。

总的来说,活性污泥法是一种高效、经济的污水处理方法,它利用微生物的作用去除污水中的有机物质和氮、磷等污染物,达到净化水质的目的。

通过合理控制污水处理过程中的各种因素,可以提高活性污泥的降解能力和污水处理效率,实现环境保护和资源再利用的双重目标。

水质工程的习的题目

水质工程的习的题目

2、某城市人口35万,排水量标准150L/(p·d),每人每天排出污水中的BOD5为27g,换算为BODu为40g。

河水流量为3m/s,河水夏季平均温度为20℃,在污水排放口前,河水溶解氧含量为6mg/L,BOD5为2mg/L(BODu为2.9 mg/L),根据溶解氧含量用试算法求该河流的自净容量和城市污水应处理的程度。

3、已知:某生活污水中挥发性悬浮物为150m g/L,悬浮物为200m g/L,计算生活污水中的挥发份比f值。

4、已知:某染料工业废水10m l,加入4L无色的蒸馏水恰为无色。

求:计算该废水的色度;问该工业废水能否达到国家的污水排放标准?5、已知:某工业废水B O D5为160m g/L,C O D为450m g/L求:该废水的可生化性程度是多少?问该工业废水能否采用生物处理方法?6、已知:某污水中含丙氨酸(C H3C H(N H2)C O O H)200m g/L求:该污水的理论需氧量是多少(O2m g/L)?四、思考题1、简述水质污染指标在水体污染控制、污水处理工程设计中的作用。

2、分析总固体、溶解性固体、悬浮固体及挥发性固体、固定性固体指标之间关系,画出这些指标的关系图。

3、生化需氧量、化学需氧量、总有机碳和总需氧量指标的含义是什么?分析这些指标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4、试论述排放标准、水体环境质量标准、环境容量之间的关系。

5、我国现行排放标准有哪几种,各种标准的适用范围及相互关系是什么?6、何为植物营养元素,过多的氮、磷排入天然水体有何危害?6、沉淀池进水口设置挡流板的作用是。

7、沉淀池出水口设置挡板的作用是。

8、沉淀池排泥方式有。

9、沉砂池排砂方式有。

10、污水从池中心进入,沿径向减速流动过程中,沉降分离固体物的沉淀池,称沉淀池;污水从中心管进入,经反射板分布的水流竖直向上升并固体物向下沉降的沉淀池,称沉淀池。

二、名词解释1、表面负荷;2、堰口负荷;3、沉淀池有效水深;4、自然絮凝;5、生物絮凝;6、曝气沉砂池三、计算题1、已知某城市污水处理厂的平均日处理量为5万m3/d,总变化系数Kz=1.5,进水渠道的最大水深为0.8m,渠道内流速为0.75m/s。

《水质工程学》习题

《水质工程学》习题

第一章水质与水质标准填空题:1、水的循环包括:和。

2、按水中杂质的尺寸,可以将杂质分为、、三种。

3、含磷物质存在形式:、、;溶解性的磷:、、;悬浮性的磷:。

4、按处理程度污水处理分为:、、。

5、污水的最终出路:、、。

6、城市污水:包括以下四部分、、、。

7、污水复用分:、。

8、有直接毒害作用的无机物:、、、、、。

9、生活饮用水的水质指标可分为、、、四类。

10、通常采用、、、等水质指标来表示水质耗氧有机物的含量。

名词解释:1、合流制2、分流制3、 BOD4、 COD5、 TOC6、 TOD7、总残渣、总固体或叫蒸发残渣8、水体富营养化 ( eutrophication ) 的定义9、水环境容量 10、水体自净问答题:1、污水中含氮物质的分类及相互转换2、什么是水体自净?为什么说溶解氧是河流自净中最有力的生态因素之一?3、在研究水体污染问题时,为什么除毒物外,还要考虑溶解氧和生化需氧量这两个问题?在进行水体自净的计算时,关于溶解氧一般是以夏季水体中不低于 4mg/L为根据的,但在北方严寒地区,对于溶解氧的要求往往提高,这是什么原因?4、进行水体污染的调查,主要应采取哪些步骤?5、什么是水体富营养化?富营养化有哪些危害?6、 BOD 的缺点、意义?7、什么是“水华”现象?8、什么是“ 赤潮” 现象?9、氧垂曲线的意义,使用时应主意哪些问题?10、写出氧垂曲线的公式,并图示说明什么是氧垂点。

11、河水:最旱年最旱月平均时流量(保证率 95% )(水速为0.25m/s),生化需氧量=3mg/L,亏氧量Da<10%,水温T=20,耗氧常数,复氧常数。

城市污水:最大流量,生化需氧量=300mg/L,溶解氧DO=0。

要求污水排放口下游6km处溶解氧不小于4mg/L,生化学氧量不大于 4mg/L ,确定此城市污水所需处理的程度。

你认为需采取怎样的处理方法才能满足要求?12、求某种废水20度的一日生化需氧量和第一阶段最终生化需氧量,已知该水五日,20度生化需氧量为200mg/L,此时。

水质工程学考试重点总结

水质工程学考试重点总结

名词解释1、生物化学需氧量(生化需氧量)BOD :在水温为20°C 的条件下,由于微生物(主要是细菌)的生活活动,将有机物氧化成无机物所消耗的溶解氧量。

2、用强氧化剂(我国法定用重铬酸钾),在酸性条件下,将有机物氧化CO2和H2O 所消耗的氧量,用CODcr 表示,一般写为COD 。

3、水体污染:指排入水体的污染物在数量上超过该物质在水体中的本底含量和水体的环境容量,从而导致水体的物理、化学及微生物性质发生变化,使水体固有的生态系统和功能受到破坏。

4、水体自净:污染物随污水排入水体后,经过物理的、化学的及生物化学作用,使污染的浓度降低或总量减少,受污染的水体部分或完全的恢复原状5、水环境容量:在满足水环境质量标准的条件下,水体所能接纳的最大允许污染物的负荷量,又称为水体纳污能力。

5、表面负荷:在单位时间内通过沉淀池单位表面积的流量,称为表面负荷或溢流率,用q 表示(m/s,m/h,32/(.)mm h )。

表面负荷的数值等于颗粒沉速0u 。

q 的范围:初沉池1.5~3.032/(.)m m h ,二沉池生物膜法1.0~2.032/(.)m m h ,活性污泥法1.0~1.532/(.)m m h 。

6、钟式沉砂池:利用机械力控制水流流态与流速,利用驱动装置通过转动轴带动转盘叶片旋转,依靠向心力使重的砂沉入池底部。

由吸砂泵通过排砂管装置将沉淀于池底的沉砂吸排出池外,并使用机物随水流带走。

7、活性污泥:向生活污水中注入空气进行曝气,每天保留沉淀物,更换新鲜污水。

这样,在持续一段时间后,在污水中即将形成一种呈黄褐色的絮凝体。

这种絮凝体主要由大量繁殖的微生物群体所构成,它易于沉淀与水分离,并使污水得到净化、澄清。

8、污泥沉降比SV ,混合液在量筒内静置30min 后所形成沉淀污泥的容积占原混合液容积的百分率,以%表示。

9、污泥容积指数SVI 。

物理意义是在曝气池出口处的混合液在经过30min 静沉后每g 干污泥所形成的沉淀污泥所占有的容积,以mL 计。

活性污泥法工艺流程

活性污泥法工艺流程

活性污泥法工艺流程
《活性污泥法工艺流程》
活性污泥法是一种常用的废水处理技术,通过微生物在污泥中的作用,将废水中的有机物质和氮、磷等污染物去除,达到排放标准。

活性污泥法工艺流程主要包括预处理、曝气、初沉、曝气、后处理等步骤。

首先是预处理阶段,废水需要经过网格筛、沉砂池等设备去除大颗粒杂物和固体颗粒。

接下来是曝气阶段,将预处理后的水泵送至曝气槽内,通过曝气设备向水中通入空气或氧气,促进微生物的生长和活动。

在氧气的作用下,微生物利用有机物质进行生长和繁殖,同时也对有机物质进行降解。

随后是初沉阶段,将曝气槽内的废水送至初沉池中,利用重力沉降的原理,让悬浮固体和一部分生物污泥沉淀到池底,形成污泥浆和清水两部分。

清水继续流向下一个曝气池进行处理,而污泥浆则定期进行排出和回流处理。

接下来是再次曝气阶段,将初沉后的水再次送进曝气池,经过曝气处理后,水中的有机物质和氮、磷等污染物得到更进一步的去除。

最后是后处理阶段,将再次曝气后的水进行最后的处理和消毒,以确保废水达到排放标准。

活性污泥法工艺流程通过不断的曝气和微生物降解,使得废水中的有机物质得到有效去除,达到环境排放标准。

该工艺流程简单易行,且效果稳定,因而被广泛应用于废水处理领域。

污废水处理试题--活性污泥法

污废水处理试题--活性污泥法

污水处理工试题分析活性污泥法一、判断题1、厌氧—好氧生物除磷法比普通活性污泥法对磷的去除率高。

(√)2、硝化菌比增殖速度比去除有机物的异养菌快得多,且受水温影响较小,因此硝化反应只有较小的SRT时才能继续。

(×)3、考虑到进入反应池水量和水质的变化,为安全起见,反应池出水溶解氧的浓度最好维持在0.5-1mg/L的范围。

(×)4、原生动物中大量存在的纤毛虫可以分为三类,通过它们在活性污泥中的构成比例和数量,可以判断活性污泥的净化能力以及污水的净化程度。

其中活性污泥性纤毛虫类是在活性污泥成熟后才出现的。

(√)5、SVI异常上升大多都是由于丝状菌膨引起,发生丝状菌膨胀时SVI值可达到500以上。

(√)6、一般二级处理出水的BOD在15mg/L左右,BOD异常升高的原因有:活性污泥处理机能下降;测定BOD时有硝化反应进行;活性污泥流出等。

(√)7、二次沉淀池的沉淀时间应按照设计最大日污水量确定。

(√)8、BOS—SS负荷、SRT、MLDO、SVI、MLSS都属于曝气池水质管理控制指标。

(√)9、垂直轴表曝机通常保持一定转速连续运转,不得采用变速或间歇运转。

(×)10、完全混合曝气沉淀池运转开始时,逐渐增大进水量直到达到设计水量的过程中,应不进行污泥的排除,以使活性污泥迅速增殖,达到合适的MLSS浓度。

(√)11、二次沉淀池中不再消耗DO,因此,二沉池出水DO与曝气池出水一致。

(×)12、二次沉淀池中水质异常可能是由于二次沉淀池的污泥堆积、排泥不当、池构造上有缺陷、存在短路、异重流等与二次沉淀池有关的原因,还有可能是因为曝气池或其进水异常造成。

(√)13、二次沉淀池去除的SS,以微生物絮体为主体,与初次沉淀池的SS相比,其沉淀速度较低,故表面负荷为20-30m3/m2d,在能够预计污泥沉降性很差的处理厂,最好采用更低的数值(15-20m3/m2d)(√)14、用生物处理技术处理污水的方法称为生物处理法。

活性污泥法

活性污泥法
污泥龄c(d)
MLSS (mg/l) MLVSS (mg/l)
回流比 (%) 曝气时间HRT (h) BOD5去除率 (%)
0.20.4
0.30.6 515
15003000 12002400
2550 48 8595
2. 阶段曝气法(分段进水法)
有机物降解与需氧:
氧在微生物代谢过程中的用途:
(1)氧化分解有机物;
(2)氧化分解自身的细胞物质。
O2 a'Q Sr b'V X v
式中:O2——曝气池中混合液的需氧量,kgO2/d; a’——代谢每kgBOD所需的氧量, kgO2/kgBOD.d; b’——每kgVSS每天进行自身氧化所需的氧量, kgO2/kgVSS.d 。
0.76
制药废水
0.77
酿造废水
0.93
亚硫酸浆粕废水
0.55
b 0.10 0.13 0.016
0.13
a、b经验值的获得:
(3)通过实验获得:
x aQS r bVX v 可 改 写 为 :
x a QS r b
VX v
VX v
x/VXv( /d)
1
b
a





QSr/VXv(kgBOD/kgVSS.d)
思考题:如何解释单位质量污泥的需氧量与负荷成正比,而去除单位 质量BOD的需要量与负荷成反比?
a’、b’值的确定:
活性污泥法处理城市污水:
运行方式 完全混合式 生物吸附法 传统曝气法 延时曝气法
O2
0.71.1 0.71.1 0.81.1 1.41.8
a’
b’
0.42 0.11

干货|史上最全的活性污泥处理工艺的传统工艺

干货|史上最全的活性污泥处理工艺的传统工艺

干货|史上最全的活性污泥处理工艺的传统工艺污水活性污泥处理工艺开创100年来,通过污水处理的生产实践,已在城市污水处理技术领域稳占一席之地,在技术上更是取得了大幅度的进步。

活性污泥工艺是污水活性污泥处理工艺技术的核心,本文收录了12种在20世纪30~40年代城市污水处理热潮中涌现出来的效果优异的活性污泥传统工艺,仅供大家参考。

一、普通活性污泥工艺普通活性污泥工艺又称传统活性污泥工艺,是活性污泥废水生物处理系统的传统方式。

系统由曝气池、二沉池和污泥回流管线及设备三部分组成。

经预处理技术处理后的原污水,从活性污泥反应器—曝气池的首端进入池内,由二沉池回流的回流污泥也同步注入。

污水与回流污泥形成的混合液在池内里呈推流式流态向前流动,流至池的末端、流出池外进入二沉池。

流入二沉池的混合液,经沉淀分离处理,活性污泥与被处理水分离。

处理后的水排出系统,分离后的污泥进入污泥泵站,在那里,污泥进行分流,一定量的污泥作为回流污泥,通过污泥回流系统,回流至曝气池首端,多余的剩余污泥则排出系统。

【优点】(1)有机物在曝气池内的降解经历了第一阶段的吸附和第二阶段的代谢的完整过程,活性污泥也经历了对数增长、减速增长、内源呼吸的完整生长周期;(2)对一般城市污水的处理效果好,BOD去除率可达到90%以上;(3)适合用于处理净化程度高和稳定程度要求较高的污水。

【缺点】(1)曝气池首端有机污染物负荷高,耗氧速度也高,为了避免由于缺氧形成厌氧状态,进水有机物负荷不宜过高。

为达到一定的去污能力,需要曝气池容积大,占用土地较多,基建费用高;(2)好氧速度沿池长是变化的,而供氧速度难于与其相吻合、适应,在池前段可能出现好氧速度高于供氧速度的现象,池后段又可能出现溶解氧过剩的现象;(3)对进水水质、水量变化的适应性较低,运行效果易受水质、水量变化的影响。

二、阶段曝气活性污泥工艺阶段曝气活性污泥工艺又称分段进水活性污泥工艺或多段进水活性污泥工艺,是针对传统活性污泥工艺存在的弊端进行了一些改革的运行方式。

活性污泥法

活性污泥法

活性污泥法工艺作为有较长历史的活性污泥法生物处理系统,在长期的工程实践过程中,根据水质的变化、微生物代谢活性的特点和运行管理、技术经济及排放要求等方面的情况,又发展成为多种运行方式和池型。

其中按运行方式,可以分为普通曝气法、渐减曝气法、阶段曝气法、吸附再生法(即生物接触稳定法)、高速率曝气法等。

―、推流式活性污泥法推流式活性污泥法,又称为传统活性污泥法。

推流式曝气池表面呈长方形,在曝气和水力条件的推动下,曝气池中的水流均匀地推进流动,废水从池首端进入,从池尾端流出,前段液流与后段液流不发生混合。

其工艺流程图见图2-5-18所示。

在曝气过程中,从池首至池尾,随着环境的变化,生物反应速度是变化的,F/M值也是不断变化的,微生物群的量和质不断地变动,活性污泥的吸附、絮凝、稳定作用不断地变化,其沉降-浓缩性能也不断地变化。

推流式曝气的特点是:①废水浓度自池首至池尾是逐渐下降的,由于在曝气池内存在这种浓度梯度,废水降解反应的推动力较大,效率较高;②推流式曝气池可采用多种运行方式;③对废水的处理方式较灵活。

但推流式曝气也有一定的缺点,由于沿池长均匀供氧,会出现池首曝气不足,池尾供气过量的现象,增加动力费用。

推流式曝气池一般建成廊道型,根据所需长度,可建成单廊道、二鹿道或多廊道(见图2-5-18)。

廊道的长宽比一般不小于5:1,以避免短路。

用于处理工业废水,推流式曝气池的各项设计参数的参考值大体如下:BOD负荷(Ns)0.2~0.4kgBOD5/(kgMLSS.d)容积负荷(Nv)0.3~0.6kgBOD5/(m3.d)污泥龄(生物固体平均停留时间)(θr、ts)5~15d;混合液悬浮固体浓度(MLSS)1500~3500mg/L;混合液挥发性悬浮固体浓度(MLVSS)1200~2500mg/L;污泥回流比(R)25%~50%;曝气时间(t)4~8h;BOD5去除率85%~95%。

二、完全混合活性污泥法完全混合式曝气池,是废水进入曝气池后与池中原有的混合液充分混合,因此池内混合液的组成、F/M值、微生物群的量和质是完全均匀一致的。

活性污泥法的常用工艺

活性污泥法的常用工艺

活性污泥法的常用工艺
活性污泥法是一种生物处理技术,常用工艺有以下几种:
1. A/O(Anoxic/Oxic)反硝化-好氧法: 在反硝化区域,除去氧化还原态氮,使其释放出氮气;而在好氧区域,则利用活性污泥群落对机械、生物、化学污染物进行氧化作用,转化为能被微生物吞噬的生物质;
2. SBR(Sequencing Batch Reactor)序批反应器法:是用于分类处理废水的一种工艺,它将处理系统分离成一系列间隔的单元,使废水在不同的处理阶段接受不同的处理操作,例如曝气、沉淀、排出、消化、沉淀等;
3. MBR(Membrane Bio-Reactor)膜生物反应器法:是活性污泥法和膜技术的结合,将废水在活性污泥反应和膜过滤两个过程中同时完成,从而提高出水质量,使水变得更加清澈透明,同时达到更好的污水处理效果,减少一定的反应时间;
4. MBF(Membrane Bio-Filtration)膜生物过滤法:纤维素滤料为载体,同时通过位于滤料中的微生物附着于滤媒表面,接触废水分子,使污染物和微生物进行氧化还原反应,从而达到净化废水的目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活性污泥法有多种处理系统,如传统活性污泥法、渐减曝气活性污泥法、分段进水活性污泥法、吸附—再生活性污泥法、完全混合活性污泥法、延时曝气活性污泥法、高负荷活性污泥法、纯氧曝气活性污泥法、选择器活性污泥法。

(举出五种即可)
活性污泥法对营养物质的需求如下,BOD5:N:P=100:5:1。

对硝化反应的环境影响因素主要有温度、溶解氧、碱度和pH、C/N比和有毒物质。

活性污泥微生物增殖分为以下四个阶段(期):适应期、对数增殖期、渐衰增殖期、内源呼吸期。

活性污泥系统中,原生动物和后生动物的出现,其数量和种类在一定程度上还能预示和指示出水水质,因此也常称其为“指示性微生物”。

活性污泥法处理系统运行中的异常情况:污泥膨胀、污泥解体、污泥上浮、污泥腐化、泡沫问题、异常生物相。

(写出三种即可)。

对生物脱氮反应的反硝化过程的环境影响因素主要有以下6个温度、溶解氧、碱度和pH、碳源有机物、C/N比、有毒物质。

活性污泥由四部分物质组成:1、具有代谢功能活性的微生物群体(M a);2、微生物自身氧化的残留物(M e);3、由污水挟入的并被微生物所吸附的有机物质(含难为细菌降解的惰性有机物)(M i);4、由污水挟入的无机物质(M ii)。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