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流域产汇流计算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降雨量累积曲线 3)降雨强度~历时曲线
2、流域降雨特性分析 1)流域平均降雨量 A 算术平均法 算术平均法:流域内各站同一时段的雨量进行 --- 算术平均法 算术平均。 即 (4-1)
-- 某一指定时段的流域平均雨量,mm; n -- 流域内的雨量站数; -- 流域内第i站指定时段的雨量,mm, i=1,2,...n
对于设计情况,为简便起见,常用前期影响雨量Pa 作为衡量流域干湿程度的指标,反映流域蓄水量的大 小。前期影响雨量Pa的计算式为 但必须控制 Pa.t 、Pa.t+1 分别为第t天和第t+1天开始时刻的前期影响 雨量(mm); Pt为第t天的流域降雨量(mm); Ka为流域蓄水的日消退系数,每个月可近似取一个平 均值, 用上式计算可取连续大暴雨之后的Pa 等于Wm ,由此向 后逐日推算。
等雨量线法: C 等雨量线法: 根据流域及附近的雨量站观测的同一时段的雨量值, 参考地形影响,类似绘制地形等高线那样,画出如图 4-3的雨量等值线图,然后量出相邻等值线间的流域面 积 ,即可按下式计算流域平均雨量 (4-3) -上的平均雨量,等于相邻的2条等值线数 值的平均数。
3、时~面~深关系曲线
月.日 (1) 5.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Pt(mm) (2) 78.2 35.6 10.1 1.2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K (3) 0.95
Pa(mm) (4)
月.日 (1) 28 29
Pt(mm) (2) 11.3 0.5
K (3)
Pa(mm) (4) 70.7 87.1 74.5 71.2
1.流域蓄水容量Wm的计算 1.流域蓄水容量Wm的计算 Wm是流域综合平均指标, 流域蓄水容量Wm 一般用实测雨洪资料分析确定。选取久旱无雨后一次 降雨量较大且全流域产流的雨洪资料,计算流域平均 降雨量P及产流量R。因久旱无雨,可认为降雨开始时 流域蓄水量W=0。所以: Wm = P - R -E ( 式中,P为流域平均降雨量(mm);R为P产生的总 径流深(mm);E为雨期蒸发(mm),如降雨时间 短可忽略不计。 一个流域的最大蓄水量是反映该流域蓄水能力的基 本特征,我国大部分地区的经验表明表 一般为80~ 120mm,例如:广东95~100mm,福建100~130mm, 湖北70~110mm,陕西55~100mm,黑龙江140mm 等等。流域的实际蓄水量W在0~Wm之间变化。
4.3 产流计算
计算方法 1)降雨径流相关图法 2)蓄满产流法 3)超渗产流法
一、降雨径流相关图
图 7 − 13
P ~ Pa ~ R 相关图
图 7 − 14
P + Pa ~ R 相关图
1)P相同时,Pa越大,损失越小,R越大,故Pa等值线图自左向 右增大; 2)Pa相同时,P越大,相对P损失越小,径流系数越大,坡度变 缓,但大于45度。
4.1降雨径流要素计算 4.1降雨径流要素计算
4.1.1流域降雨分析 降雨包括:降雨量、降雨强度、降雨历时、降雨过 程、降雨分布、笼罩面积、暴雨中心 1、单站降雨特性分析 1)降雨强度过程线 2)降雨量累积曲线 3)降雨强度~历时曲线
1)降雨强度过程线
一次降雨的总量不变时,其降雨过程不同,形成 的洪水不同。如当降雨主峰靠后时,因前期降雨 使土壤含水量增大,后期降雨下渗损失小,会使 产生的洪水洪峰流量较大。
B --- 泰森多边形法: 泰森多边形法: 该法假定流域上各点的雨量以其最近的雨量站的雨 量为代表,因此需要采用一定的方法推求各站代表的 在流域中距其最近的点的面积,这些站代表的面积图 称泰森多边形 其作法是:先用直线(图中的虚线)就近连接各站为 许多三角形,然后作各连线的垂直平分线,他们与流 域分水线一起组成n个多边形,每个多边形的面积,就 是其中的雨量站代表的面积。设第i站代表的面积为 , 雨量为Pi, 则该法计算流域平均雨量的公式为 (4-2) fi/F -- 第i站代表面积占流域面积的比值,称权重。
例题:某流域经分析求得 ,5月份多年平 均的流域日蒸散发能力为5mm,6月份为6.2mm, Pa计算示例 由此算得:
月.日 (1) 5.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Pt(mm) (2) 78.2 35.6 10.1 1.2 K (3) Pa(mm) (4) 月.日 (1) 28 29 30 31 6.1 2 3 4 5 7.6 32.6 16.0 11.3 0.5 Wm=10 0mm Pa为一 日开始 时的前 期影响 雨量 (mm) Pt(mm) (2) K (3) Pa(mm) (4) 备注 (5)
由于地面径流和地下径流有不同的汇流特性,所以求得次径流 总量之后,还需划分地面径流和地下径流。简便的方法是斜线 分割法。 从起涨点A到直接径流终止点B之间连一直线,AB以上为直接径 流,以下和基流以上部分即为地下径流。B点用流域退水曲线来 确定,使退水曲线CBD的尾部与流量过程线退水段尾部重合, 分离点即为B点。
mm
面 平 均 雨 深
72小时 24小时 12小时 6小时 3小时
面积
4.1.2径流量计算 4.1.2径流量计算
洪水过程的组成:地面径流、表层流、地下径流、深层径流
Q
B H A E G F C C D D
t
2.流量过程的分割 2.流量过程的分割
二)径流量计算 实测流量过程线割去非本次降雨形成的径流后,本次 降雨形成的径流量可按下式计算:
4 流域产汇流计算
1. 流域产汇流计算基本内容与流程 由流域降雨推求流域出口的河川径流,大体上分为两 个步骤: ①产流计算:降雨扣除截留、填洼、下渗、蒸发等 损失之后,剩下的部分称为净雨,在数量上等于它所 形成的径流深。在我国常称净雨量为产流量,降雨转 化为净雨的过程为产流过程,关于净雨的计算称之为 产流计算。 ②汇流计算:净雨沿着地面和地下汇入河网,然后 经河网汇流形成流域出口的径流过程,关于流域汇流 过程的计算称之为汇流计算。 它们之间的联系可简明地表示成图7-1-1所示的流程 图。
备注 (5)
100 100 96.3 91.5 87.0 82.6 78.5 74.5
30 31 6.1 2 3 4 5
0.938 7.6 32.6 16.0
67.6 63.4 56.5 93.0 100
Wm=10 0mm Pa为一 日开始 时的前 期影响 雨量 (mm)
5月份 6月份
判断题: 1.在一定的气候条件下,流域日蒸发量基本上与土壤含 水量成正比。 2.对同一流域,降雨一定时,雨前流域蓄水量大,损失 小,则净雨多,产流大。 3.流域蓄水量是指流域土壤含蓄的吸着水、薄膜水、悬 着毛管水和重力水。 4.流域最大蓄水量Wm(Im)近似为前期十分干旱,本 次降水相当大(能够产流)的洪水的损失量的最大值。
消退系数 综合反映流域蓄水量因流域蒸散发而减少 的特性,可以直接用水文气象资料分析确定。使用中 一般假定流域蒸散发量与流域蓄水量成正比来推求。 K值计算公式为:
式中, 为流域日蒸散发能力,无法进行实测。用 蒸发器观测的水面蒸发值作为其近似值,一般按晴天 和雨天或按月份分别选用相应的月平均值计算K 值。
10.以前期影响雨量(Pa )为参数的降雨P 径流R 相 关图 ,当 P相同时,应该Pa 越大,[____] a、损失愈大,R 愈大 b、损失愈小, R愈大 c、损失愈小,R 愈小 d、损失愈大, R愈小 12.对于湿润地区的蓄满产流模型,当流域蓄满后, 若雨强i 小于稳渗率fc ,则此时的下渗率f应为[____] a、 f=i b、f=fc c、f > fc d、f < i 13.按蓄满产流模式,当某一地点蓄满后,该点雨强i 小于稳渗率fc ,则该点此时降雨产生的径流为[____] a、地面径流和地下径流 b、地面径流 c、地下径流 d、零
也可用经验公式确定出洪峰流量出现时刻至直接径流 终止点的时距N(日数)从而定出B点。经验公式如 下:
】
1.某流域的一场洪水中,地面径流的消退速度与地下径流的相比 [____] a、前者小于后者 b、前者大于后者 c、前者小于等于后者 d、二者相等 2.一次暴雨的降雨强度过程线下的面积表示该次暴雨的[____] a、平均降雨强度 b、降雨总量 c、净雨总量 d、径流总量 3.一次洪水地面径流过程线下的面积表示[____] a、平均地面径流流量 b、地面径流深 c、地面径流总量 d、地面径流模数 4.某流域一次暴雨洪水的地面净雨与地面径流深的关系是[____] a、前者大于后者 b、前者小于后者 a 、 c、前者等于后者 d、二者可能相等或不等 平 均 5.对同一流域,因受降雨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各场洪水的消退都不 地 面 一致。 径
二、蓄满产流计算
赵人俊等经过长期对湿润地区暴雨径流关系的研 究,提出了蓄满产流模型计算总净雨过程,以及确定 稳渗率fc划分地面、地下净雨。该法是我国湿润地区 产流计算的一个重要方法。 在湿润地区,由于降雨量充沛,故地下水位高, 包气带薄、且土壤含水量高,一般暴雨就能够使流域 蓄满;由于气候湿暖,植物繁茂,植物根系作用及耕 作造成表层土壤十分疏松,所以下渗能力很强,一般 暴雨强度不易超过。综合分析得出结论:流域产流方 式为蓄满产流。流域中单元面积只有蓄满才会产流, 未蓄满则不产流。并椐此建立产流摸型。
降雨P 蒸发E
产流计算
净雨 过程
汇流计算
径流 过程
2. 流域产汇流计算的基本思路 流域产汇流计算方法的内容十分丰富,这里仅 介绍目前使用比较普遍和比较成熟的计算原理及其 计算方法。产流计算的方法有降雨径流相关图法和 初损后损法等;汇流计算方法的重点是时段单位线 法和瞬时单位线法。 无论产流计算还是汇流计算,基本思路都是, 先从实际降雨径流资料出发,分析产流或汇流的规 律;然后,用于设计条件时,则可由设计暴雨推求 设计洪水,用于预报时,则由实际暴雨预报洪水。
蓄满产流模式:
降雨使含气层土壤达到田间持水量之前 不产流,此前的降雨全部用以补充土层的缺 水量;土层水分达田间持水量(蓄满)后开 始产流,以后的降雨(除去雨期蒸发)全部 变为净雨。流域上只有蓄满的地方才产流, 故产流期的下渗为稳渗率fc,其中下渗至潜水 层的部分成为地下径流,超渗的部分成为地 面径流。
流 流 量 b 、 地 面
3 . 一 次 洪 水 地 面 径 流 过 程 线 下 的 面 积 表 示 [ _ _ _ _ ]
4.1.3前期影响雨量 4.1.3前期影响雨量
降雨开始时,流域内包气带土壤含水量的 大小是影响降雨形成径流过程的一个重要因素。 土壤含水量的实测资料很少,即使有也只能代 表点的情况,不能代表土壤含水量在流域分布 的复杂规律。因此,水文学上用间接的方法来 表示流域的土壤含水量。目前,常用的方法有 两种,一种是前期影响雨量,另一种是流域蓄 水量。
超渗产流与初损后损法
在干旱和半干旱地区,地下水埋深很大, 包气带很厚,缺水量大,降雨过程中下渗 的水量不易使整个包气带达到饱和,所以 不产生地下径流,并且只有当降雨强度大 于下渗强度时才产生地面径流,这种产流 方式称为超渗产流
图 7 − 16
初损后损法示意图
初损后损法将下渗损失过程简化为初损后损两个 阶段 ① 初损 初损:降雨开始到出现超渗产流时,历时t0 , 降雨全部损失I0 ,包括初期下渗,植物截留,填 洼等。 ② 后损 后损:产流以后损失阶段,超渗历时ts 内的 平均下渗能力 。 当时段内 时,按 入渗,入渗量为 当时段内 时,按 I 入渗,入渗量为It
R = ( P − E ) − (WM − W0 )
1.蓄满产流模型认为,在湿润地区,降雨使包气带未 达到田间持水量之前不产流。 2.按蓄满产流的概念,仅在蓄满的面积上产生净雨。 3.按蓄满产流的概念,当流域蓄满后,超渗的部分形 成径流,该部分径流包括地面径流和地下径流。 4.对流域中某点而言,按蓄满产流概念,蓄满前的降 雨不产流,净雨量为零。 5.净雨强度大于下渗强度的部分形成地下径流,小于 的部分形成地面径流。 7.在湿润地区,当流域蓄满后,若雨强i大于稳渗率fc, 则此时下渗率f为[____] a、f > i b、 f = i c、f = fc d、f < f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