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誉的计量及其国际比较
国内外对比分析并购所产生商誉的后续计量问题——减值还是摊销?
经济研究国内外对比分析并购所产生商誉的 后续计量问题——减值还是摊销?齐仪林(四川大学商学院,四川 成都 610000)摘 要:高溢价并购带来的商誉正面临巨大的考验。
面对商誉,是坚持与国际会计准则趋同,还是调整为摊销,成为摆在理论与实务面前的难题。
文章罗列了国内外商誉会计后续计量方法以及发展历史,并分析了减值和摊销这两种方法各自的劣势,最后提出克服减值缺陷的方法。
关键词:商誉;减值;摊销1 商誉的定义商誉分为外购商誉和自创商誉,文章讨论对象为外购商誉。
外购商誉通常由企业合并而形成。
《企业会计准则第20号——企业合并》中将商誉定义为“购买方对合并成本大于合并中取得的被购买方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差额”。
IFRS认为商誉是企业并购时确认的一项资产,并认为其反映了未单独确认的,由合并或收购获得资产预期能在未来产生的经济利益。
2 国际商誉会计准则发展历史2.1 国际会计准则现阶段,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正调查对IFRS 3业务组合和IAS 36资产减值的改进,并搜集IFRS 3实施后的评价。
以此探索:其一,是否要求向投资者披露有关收购业务信息;其二,简化商誉会计并改善减值测投入,在合理利用有限的资源条件的前提下,我们更应拓展要素使用范围,将生态环境视为生产要素,将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从根本上有机结合起来,不再割裂经济与环境这两大范畴,将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 [4]灵活地应用于生产生活中。
在实践充分利用生态环境这一生产要素的过程中,各产业效率的提高是关键,只有合理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生态旅游业等传统产业与生态发展协调共生的产业领域,才能矫正传统产业存在的要素扭曲问题,使产业生态化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过程中发挥乘数效应[5],营造合理科学的资源市场和产业环境。
2.4 做“除法”,守红线、强保障,寻找最大公约数一切发展都存在原则和底线,虽然现代社会中经济发展已成为时代的主旋律,但资源环境永远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决不能忽视环境保护问题,我国就此提出的生态保护红线就是对这一机理的印证。
商誉计量方法的比较和选择
商誉计量方法的比较和选择摘要:商誉是企业在收购其他企业时所支付的溢价,通常是指已经超过企业各项资产净值总和的价格差额。
但是,由于商誉与企业未来现金流的预期相关,这使得商誉计量变得相对复杂且困难。
本文将比较和评估商誉计量方法的优缺点,并探讨在不同的情况下选择适当的商誉计量方法以使整个计量过程更加合理。
关键词:商誉计量方法、商誉、净实现价值、净现值、多期盈利模型引言:在企业合并或收购时,商誉是一个经常被提及和涉及到的概念。
在大多数情况下,公司从其他公司购买时,支付的价格可能高于资产净值的总和。
对于超过资产净值总和部分的价格差额也被称为商誉。
通俗地来说,商誉是企业收购其他企业时所支付的溢价的部分,通常是因为被收购公司具有一些难以衡量的价值,如其品牌、人才、客户基础等。
然而,如何计算这种溢价的价值,是一个相对复杂的问题,其中商誉的计量方法就是其中一个重要的环节。
商誉计量方法:商誉的计量方法是一个涉及多个因素的过程,其中最重要的因素是期望现金流量的预测。
根据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中的规定,如果商誉的期望现金流量是能够在未来的预期时间内实现的,那么它应当被一个企业确认为可资产化的商誉。
但是,由于商誉与企业未来现金流的预期相关,这使得商誉计量变得相对复杂且困难。
下面我们将介绍几种商誉计量方法,并分析其各自的优缺点。
1. 净实现价值方法(Net Realizable Value Method)净实现价值(NRV)方法是一种在商誉计量中广泛使用的简单和直观的方法。
该方法将商誉的价值定义为收购企业的净实现价值,即净实现价值等于被收购公司的总资产减去其负债和其他负面影响。
因此,商誉的价值等于被收购企业的总资产净值总和和它的净实现价值之间的差异,即商誉=总资产净值-净实现价值。
该方法的优点是直观且易于计算。
但是,该方法的缺点是忽略了商誉的未来现金流,而与预测现金流量相关的因素是商誉的一个重要性质。
2. 净现值方法(Net Present Value Method)净现值(NPV)方法是一种考虑到商誉的未来现金流的绝对值的计量方法。
商誉计量方法的比较与选择
商誉计量方法的比较与选择商誉计量方法的比较与选择一、两种传统的商誉计量方法商誉计量是商誉会计中的一个重要课题,它影响着商誉的确认、摊销和其他处理程序。
传统上,仅对合并商誉(或称外购商誉)计量入账,对自创商誉则不予确认。
即便同样是对合并商誉的计量,也存在着两种不同的做法:1、间接计量法间接计量法也称割差法,是以购买成本大于购买方在交易日对所购买的可辨认资产和负债的公允价值中的权益部分的差额来衡量商誉的价值。
用公式表示为:商誉价值=购买总成本-(取得的有形资产及可辨认无形资产公允价值总和—承受之负债公允价值总额)=购买总成本—购买的净资产公允价值[例1]A公司决定收购B公司,经评估,收购日B公司全部资产的公允价值为28700万元,其中,流动资产9500万元,固定资产18000万元,专利权1200万元;B公司负债的公允价值为6500万元,其中流动负债5000万元,长期负债1500万元;则B公司净资产公允价值为22200万元(28700——6500)。
假设经过产权交易谈判,双方确定的收购价格为25000万元,则可确认B公司商誉价值为2800万元(25000-22200)。
2、直接计量法直接计量法也叫超额收益法,是指通过估测由于存在商誉而给企业带来的预期超额收益,并按一定方法推算出商誉价值的一种方法。
直接计量法根据被评估企业预期超额收益的稳定性,又分为超额收益资本化法和超额收益折现法。
(1)超额收益资本化法超额收益资本化法是根据“等量资本获得等量利润”的原理,认为既然企业存在超额利润,就必然有与之相对应的资本(资产)在起着一种积极作用,只是账面上没有反映出来罢了,因此将企业的超额收益还原,就是商誉的价值。
采用这种方法的基本步骤是:①计算企业的超额收益超额收益=实际收益-正常收益=可辨认的净资产公允价值×预期投资报酬率-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同行业平均投资报酬率②将超额收益按选定的投资报酬率予以资本化商誉价值=超额收益÷选定的投资报酬率这里,选定的投资报酬率可以是正常的投资报酬率,也可以是较高的预期投资报酬率(采用较高的预期投资报酬率的.理由是,企业在获取超额收益的同时必须承担着较大的风险,因而应按高于正常水平的投资报酬率作为测算商誉的基础)。
商誉会计准则的国际比较及对我国的启示
商誉会计准则的国际比较及对我国的启示一、商誉的内涵商誉是指当购买企业的购买成本超过其在被购买企业可辨认资产和负债的公允价值中股权的份额时,应当将其超出数额确认为商誉。
其中狭义的商誉是指企业一项不可辨认的无形资产,主要包括杰出的管理人员,科学的管理制度,融洽的公共关系,优越的资信级别,良好的社会形象。
广义的商誉是指所有无形资产,包括优越的地理位置,独特的生产技术,专营专卖特权。
二、商誉的会计处理1.商誉的确认(1)自创商誉的确认问题确认自创商誉必须符合会计原则的要求。
第一,自创商誉的确认符合可比性原则。
因为如果不确认自创商誉,使同行中拥有自创商誉的企业与拥有外购商誉的企业在超额获利能力相当的情况下,由于冲抵收益的成本范围不一致,导致它们之间的利润缺乏可比性。
第二,自创商誉的确认符合收入与费用配比原则。
因为自创商誉是企业在长期的生产经营过程中逐步创立和积累而形成的,与形成商誉有关的各项支出在发生当期已计为费用,所以,能够带来超额收益的自创商誉只有在平时予以入账才能体现收入与费用配比的原则。
第三,自创商誉的确认符合客观性原则。
自创商誉形成于企业的长期生产经营过程之中而并非在企业并购瞬间产生,这种能带来超额收益的资产平时就客观存在着,因而应当予以确认。
(2)外购商誉的确认问题SFAS No141《企业合并》准则规定,所有2001年6月30日后开始的合并,都应该使用新的购买法进行会计处理,而不再使用权益结合法。
2001年8月,FASB又发布了SFAS No142《商誉和其他无形资产》。
该准则规定,商誉不应当摊销,而应当在报告单元水平上进行减值测试。
如果报告单元商誉的账面价值超过其内涵公允价值,应将差额确认为减值损失,但确认的减值损失不应当超过商誉的账面价值。
确认减值损失后,商誉调整后的账面价值将作为新的会计基础。
一旦该损失计量完成,禁止确认其后的转回。
2.商誉的计量就外购商誉而言,通常有两种基本的计量方法,一种是超额收益法,另一种是超额成本法。
商誉减值准则国际比较
商誉减值准则国际比较商誉是企业所拥有和控制能为企业未来获得超额利润的无法具体辨认的资产。
也就是说,商誉是一项特殊的资产。
过去我国没有具体的准则规范商誉这一特殊资产的减值。
2005年7月《企业会计准则第xx号—分部报告》(征求意见稿)第六章首次涉及商誉减值问题。
本文通过比较国际会计准则、美国会计准则和我国征求意见稿的建议,找出相同和不同。
计量资产组的公允价值时存在商誉的问题。
购买企业时产生的商誉所代表的是可望取得未来经济利益而发生的支出。
该项经济利益可能由于购买总部资产的协同作用而形成,也可能形成于某些不能单独在财务报表上予以确认的资产。
一、国际会计准则的相关规定IAS36结合商誉的特点对商誉减值问题作出了专门规定:1、商誉减值核查必须通过确定商誉所属现金产出单位的可收回金额来进行。
2、当有迹象表明商誉可能已发生减值时,进行减值核查。
对于从可利用之日算起超过20年的期间内摊销的商誉,按IAS38规定,应在每个财务年度末对其可收回金额进行估计,即使没有迹象存在。
3、商誉减值的测试方法。
商誉的账面金额能够在合理、一致的基础上分摊到评估中的现金产出单元时,只须进行“自上而下”的测定,即:1将商誉的账面金额分摊到评估中的现金产出单元;2比较现金产出单元的可收回金额与账面金额(包括已分摊的商誉的账面金额),并按现金产出单元减值损失的处理规定处理。
商誉的账面金额不能够在合理、一致的基础上分摊到评估中的现金产出单元时,则先进行“自下而上”的测定,再进行“自上而下”的测定:1比较现金产出单元的可收回金额与账面金额(不包括商誉的账面金额),并按现金产出单元减值损失的处理规定处理;2确定包含有评估中的现金产出单元且估计商誉的账面金额能在合理、一致的基础上进行分摊的最小的现金产出单位(即上一级的、较大的现金产出单位);3比较上一级现金产出单元的账面金额与可收回金额(包括分摊的商誉账面金额)。
如有损失,全部分摊给“分摊到较大单元”的商誉。
关于企业商誉后续计量方法的探讨
关于企业商誉后续计量方法的探讨商誉是指企业在进行商业合并或收购时所支付的超过净资产价值的额外费用。
商誉通常代表着企业的品牌价值、客户关系、员工技能和市场份额等无形资产,对于企业的长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在商誉计量方法方面,目前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争议。
目前国际上,商誉的后续计量主要有两种方法:摊销法和减值测试。
摊销法将商誉按照特定期限进行摊销,摊销期限通常为5到20年不等,折旧计提的金额根据摊销期限计算。
而减值测试则是基于企业的商誉价值是否受到经济因素的影响进行评估,从而决定是否需要进行减值处理。
摊销法的优点是计算简单,能够稳定地记录商誉的价值变化。
摊销法也有助于企业掌握商誉对于其经营活动的贡献程度。
摊销法在计量商誉时存在许多限制。
摊销期限往往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估计的,存在主观性。
而且,摊销期限一旦确定后,无论商誉的实际价值变化如何,都需要按照摊销期限进行计提,可能使商誉的价值丧失了反映现实的能力。
相比之下,减值测试法更加注重商誉的实际价值变动。
减值测试法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结合市场环境和经济因素,对商誉进行定期的减值测试,以确定是否需要进行减值处理。
减值测试的优点是可以更准确地反映商誉的价值变动,避免了按照固定期限进行计提的限制。
减值测试也存在一些问题,如测试过程较为复杂,需要较高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减值测试可能也存在主观性,不同的评估人可能得出不同的结论。
目前关于企业商誉后续计量方法的探讨仍然在进行之中。
摊销法和减值测试法各有利弊,并没有统一的标准和方法。
为了更好地计量商誉,需要加强国际间的合作和交流,制定更加科学和完善的商誉计量方法。
企业也应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合适的计量方法,准确地记录和评估商誉的价值变动,为企业的长期发展提供更加可靠的参考依据。
商誉的国际比较
商誉会计的国际比较一、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the IASB)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IASC)自1973年成立,到2001年4月改组为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IASB)。
2004年3月31日,IASB发布的《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第3号一一企业合并》(IFRS3)正式生效,取代了1998年发布的《国际会计准则第22号一一企业合并》和《解释公告第22号一一企业合并:初始报告的公允价值和商誉的后续调整》。
至此,代表国际上会计准则潮流的国际会计准则将商誉由原来的按期摊销改为不摊销。
1.商誉的确认与计量IFRS3规定:企业合并日,购买成本超过被购企业可辨认资产和负债的公允价值的股权份额的部分,应作为商誉并确认为一项资产。
在IFRS3中,商誉被描叙为由不可单独辨认和分开确认的资产引起的未来经济利益。
工ASB认为外购商誉由以下四部分构成:(1)被收购企业持续经营要素的公允价值;(2)预期双方净资产合并所产生的协同效应价值和其他经济利益价值;(3)收购企业多支付的价值;(4)源于计量和确认误差所产生的偏差。
2.商誉的会计处理方法商誉会计处理:在2002年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工ASB)的企业合并会计准则的第一阶段讨论中开始采取和美国同样的态度,随后在IFRS3中规定:确认商誉后,商誉不得摊销,应按照IAS36《资产减值》的规定每年对其进行减值测试。
《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第36号一一资产减值》(IAS36)规定,应采用资产的净售价或可收回金额与使用价值孰高进行计量。
当单项资产的可收回金额无法估计时,确定和资产相关的“现金产出单元”。
“现金产出单元”为“不依赖于其他资产或资产组合而从持续使用中产生现金流的一组可辨认的最小资产”。
若商誉存在减值迹象,应确定其所属的现金生成单位的可收回金额,然后将其可收回金额与其账面价值比较,确认减值损失,将减值损失减抵商誉的账面价值,企业必须确认这些差额是由于商誉的减值还是其他资产的减值。
如果超过账面价值,超过部分按照现金产出单元中各项资产的账面价值,按比例减抵其他资产。
商誉减值会计准则国际间比较
商誉减值会计准则国际间比较(一)商誉减值测试时间的比较。
1、美国会计准则。
美国会计准则142条规定商誉减值测试在每年固定的时间进行减值测试。
在特定情况下,也可在相关不利因素发生时对商誉进行减值测试,如法律因素或经营环境发生重大不利变化、监管当局采取重大不利行动、未预见到的竞争、关键雇员的流失等。
2、国际会计准则。
国际会计准则的IAS36规定,在每个资产负债表日,企业应估计是否存在商誉可能已经减值的迹象。
如果存在这样的迹象,企业应估计资产的可收回价值。
无论是否有任何减值迹象,会计主体也应在每个年度报告期末估计一项无确定使用年限或尚不可使用的无形资产可收回金额等。
3、中国会计准则。
我国《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规定,企业应当在会计期末对各项资产进行核查,判断资产是否有迹象表明可能发生了减值。
某项资产如存在减值迹象,应当估计其可收回金额,以确定减值损失;如不存在减值迹象,不应估计资产的可收回金额。
(二)商誉减值确认基础的比较。
1、美国会计准则。
美国财务会计准则第142号对商誉和无形资产进行规定:商誉减值测试的单元是报告单元,报告单元是指经营分部或低于经营分部的一个层面(即组成部分)。
准则里面还对它进行了具体的规定:独立核算的经济主体、出具财务报告、经营成果需考核。
2、国际会计准则。
国际会计准则的IAS36中指出,如果存在资产可能减值的迹象,应估计单个资产的可收回金额。
如果不可能估计单个资产的可收回金额,则会计主体应确定资产所属的现金产出单元的可收回金额。
3、中国会计准则。
我国《企业会计准则》第8条规定,对于不能独立产生现金流量的资产,应当按其所归属的资产组为基础进行减值测试,计算确认减值损失。
资产组是指企业可以认定的最小资产组合。
关于资产组的认定,应当是以资产或资产组产生的主要现金流入是否独立于其他资产或资产组的现金流入为依据。
(三)商誉减值测试计量基础的选择。
1、美国会计准则。
FASB则使用报告单元的公允价值和账面金额孰低。
方案-商誉计量方法的比较与选择
商誉计量方法的比较与选择'\xa0随着市场的不断,企业产权交易活动尤其是企业整体资产的重组与流动日益频繁,与之相伴的关于商誉的确认与计量问题也日益成为界所关注的焦点。
而商誉作为企业资产中复杂、“无形”的一项,历来备受争议,认识上存在一些分歧,当然这些争议的主要目的是为澄清其真谛之所在。
本文仅就商誉的计量方法问题,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之上,谈一些个人浅见。
商誉计量是商誉会计中的一个重要课题,它影响着商誉的确认、摊销和其他处理程序。
传统上,仅对合并商誉(或称外购商誉)计量入账,对自创商誉则不予确认。
即便同样是对合并商誉的计量,也存在着两种不同的做法:间接计量法也称割差法,是以购买成本大于购买方在交易日对所购买的可辨认资产和负债的公允价值中的权益部分的差额来衡量商誉的价值。
用公式表示为:商誉价值=购买总成本-(取得的有形资产及可辨认无形资产公允价值总和—承受之负债公允价值总额)=购买总成本—购买的净资产公允价值[例1]A公司决定收购B公司,经评估,收购日B公司全部资产的公允价值为28700万元,其中,流动资产9500万元,固定资产18000万元,专利权1200万元;B公司负债的公允价值为6500万元,其中流动负债5000万元,长期负债1500万元;则B公司净资产公允价值为22200万元(28700-6500)。
假设经过产权交易谈判,双方确定的收购价格为25000万元,则可确认B公司商誉价值为2800万元(25000-22200)。
直接计量法也叫超额收益法,是指通过估测由于存在商誉而给企业带来的预期超额收益,并按一定方法推算出商誉价值的一种方法。
直接计量法根据被评估企业预期超额收益的稳定性,又分为超额收益资本化法和超额收益折现法。
(1)超额收益资本化法超额收益资本化法是根据“等量资本获得等量利润”的原理,认为既然企业存在超额利润,就必然有与之相对应的资本(资产)在起着一种积极作用,只是账面上没有反映出来罢了,因此将企业的超额收益还原,就是商誉的价值。
商誉的确认和计量
有关于商誉的确认和计量一、商誉的含义商誉是指能在未来期间为企业经营带来超额利润的潜在经济价值,或一家企业预期的获利能力超过可辨认资产正常获利能力(如社会平均投资回报率)的资本化价值。
商誉是企业整体价值的组成部分。
在企业合并时,它是购买企业投资成本超过被合并企业净资产公允价值的差额。
二、商誉的分类依据商誉的取得方式,商誉可分为外购商誉和自创商誉。
外购商誉是指由于企业合并采用购买法进行核算而形成的商誉;其他商誉即是自创商誉或称之为非外购商誉。
三、对商誉问题的理论研究商誉作为会计问题引起人们的关注源于企业合并业务。
企业合并主要有吸收合并、新设合并和控股合并三种形式。
其中,吸收合并(兼并)可以说最直接地提出了商誉会计问题。
吸收合并时,兼并企业出示的购买价格(购买成本)有时高于被兼并企业净资产的公允价值,把购买价格与被兼并企业净资产公允价值的差额作为商誉来探讨,使商誉问题开始进入会计的视野。
为了对企业兼并时表现出的商誉与企业生产经营中创造的商誉相区别,会计界对前者(即企业合并时表现出的商誉)称为“外购商誉”,对后者(即未发生企业合并活动前企业自身创造的商誉)称为“自创商誉”。
对商誉问题的理论研究,主要从两个方面着手:1是考察企业自身在市场竞争中能否长期稳定地获取收益以至于获得超额收益,实际上就是自创商誉的本质问题;2是考察企业并购过程中进行并购的交易价格大于或小于该企业净资产的公允价值,实际上就是研究外购商誉的本质问题。
尽管理论界对商誉争论不休,但实务界对商誉的处理还是比较一致的,即自创商誉一律不予确认;外购商誉被界定为被购企业的价格与其可辨认资产的公允价值的差额,并且账务处理原则也在走向一致,只是外购商誉的摊销年限各国有所不同(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和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已取消摊销处理,改为减值测试) 。
有人认为,既然会计上确认外购商誉,就应确认自创商誉;不确认自创商誉显然不符合会计上的一致性原则。
那么,到底应不应确认自创商誉?如果确认,应如何确认?外购商誉和自创商誉是什么关系?解决这些问题首先必须透过现象准确地把握商誉的本质。
商誉会计准则的国际对比研究
商誉会计准则的国际对比研究作者:杨金鑫来源:《财讯》2019年第24期摘要:商誉作为企业并购活动的产物,在市场经济活动日渐活跃的今天,越来越多得影响到资本市场的发展。
相较国际而言,我国对商誉研究的起始时间较晚,发展历程不长,商誉会计准则体系的建立也还不够完善。
本文采用比较分析的方法,对比研究了现行国际会计准则、美国会计准则以及我国会计准则对于商誉的相关规定,重点分析了三者在商誉的确认以及计量方面存在的差异,并根据对比分析的结果结合我国商誉会计准则的不足,提出了完善我国商誉会计的几点建议。
希望以此提高理论界以及实务界对于商誉会计处理的重视程度,推动我国商誉会计的发展完善,提高会计信息的有用性,促进市场经济的平稳发展。
关键词:商誉会计准则;确认与计量;对比研究;建议一、引言2019年年初,上市公司大规模的业绩变脸成为资本市场关注的焦点,企业的高商誉减值是促成A股市场集体进入爆雷期的最大推手,而2015年企业之间大量的“高业绩、高业绩补偿”的并购行为则为本次商誉的高额减值埋下了伏笔。
基于商誉自身的诸多特点,国际上对其准则的制定争议颇多,商誉的会计处理问题一直都是学术界关注的焦点。
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于2017年9月在伦敦召开理事会会议,会议就商誉及其减值等六项议题展开讨论,旨在进一步推进国际会计准则的总体发展;我国也在近些年通过颁布新准则等方式适应会计准则国际化的趋势。
在商誉会计准则的制定方面,我国也一直与国际跟进。
但是由于我国对商誉研究的起始时间较晚,相应的会计体系还不够健全,在商誉的具体会计处理方面,還未实现与国际的趋同。
如今,我国资本市场的商誉减值爆雷又将商誉会计准则的修订问题以及商誉的会计处理问题推向了风口浪尖,促使我国学术界以及准则制定机构重新审视商誉的会计处理问题。
二、商誉的定义商誉是指企业未来的获利能力超过可辨认净资产获利能力的资本化价值。
由于商誉具有不可辨认性,因而商誉不同于企业的其他资产。
关于企业商誉后续计量方法的探讨
关于企业商誉后续计量方法的探讨企业商誉是指企业如因合并或收购而支付的超过被收购公司净资产的部分价值。
商誉是企业合作过程中重要的评价指标,但对于企业而言,商誉的计量问题也是一个相当复杂的问题。
本文将探讨如何计量企业商誉以及如何进行后续计量。
对于企业商誉的计量方法,国际上有两种主要的方法:成本法和净现值法。
成本法是指企业将商誉的计量基础设定为其实际支付的成本,即收购价款减去对被收购公司净资产的账面价值。
该方法适用于商誉价值稳定或下降的情况,但对于商誉价值上升的情况,其计量价值存在不足之处,存在一定的风险。
净现值法是指企业按照商誉所产生的未来现金流的净现值计算商誉的价值。
这种方法重点考虑商誉对企业未来的贡献,更符合商誉的内在价值。
但是,此方法的计算难度高、风险也就相对较大。
一般来说,企业商誉的计量是在企业合并或收购之后就完成的,企业在经过一段时间后还需进行后续计量。
对于商誉后续计量的方法有以下常见方法:2.1、减值测试法减值测试法的基本思路是,企业需要以通过商誉的净现值定期检验其真实现值,当其现值低于账面账面价值时,需要进行下一步的计提商誉减值准备。
此法对企业的业绩更为真实、较为精确地了解商誉的真实价值,能反映商誉风险的真实情况。
2.2、摊余成本法摊余成本法并不需要额外的商誉准备,通过考虑企业可持续盈利能力和预计未来现金流入的时间价值,以商誉的价值加上折旧的现值,将其分摊至连续多个财政年度中。
该法计摊余期限较长,折旧幅度较小,更符合商誉的内在性质。
2.3、可供出售资产计量法可供出售资产计量法是指按照商誉当时的公允价值对其进行计量,在减去摊余成本后,应当对其进行减值计提准备。
但该方法趋向于阻碍商誉价值发挥,所以不是特别常用。
3. 总结商誉是企业合并或收购中发生的关键指标,在商业运营的过程中,有多种方法进行商誉的计量。
正确的商誉计量有助于企业准确理解商誉对企业的价值,科学决策,并为商誉后续计量提供便利。
企业在计量商誉的过程中也应时刻进行适宜的后续计量,以保证企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刍议企业商誉的确认与计量的国际比较与会计处理
过 了个 别价 值 的 总 和 。 整体 大 干各 组 成部 分 的 总和 。 因此 . 未 即 按
入账资产概念 .商誉是计量了未入账资产的结果。如卓著的经营管 理水平 、杰 出的管理人才、生产技术的垄断、科学的管理制度及优 越 的地 理 位 置等 。
任务是如何把我 国地热新能源 的开发做得更好 。不过 ,我国各地
刍议企业齑蓉的碗 计量的圆
墨
区地热资源分布不均 . 在开发的同时要做好地热资源 的传输工作 。
3 从我国国情出发 .充分利用本国资源 .
较厦会计处理
资源和国情 决定我们只能少用石油 .天然气 .长期用煤 ,只
能努力做好煤的文章 。我国是石油 天然气储量 很少的国家 .石 油可采储量只有 5 0亿吨 .只 占世界探 明储量 的 27 ,天然气预 %
_周存 攀 张家口教育学院
[ 要]商誉是现 代企业 的无形 资产 ,在 企业经 营中占有重 摘
要 的地 位 。本 文 首 先介 绍 了商 誉 的含 义及 其 特 征 ,然后 分别 分 析 了商誉 的确 认 、 计量 与会 计 处 理 问题 。 [ 关键 词]涵 义 确认 计量 会 计 分 录
3 企业 总计 价 账户 .
出资源节约 、 环境保护 的补偿机制 . 调整资源税 、 排污费等税费政
动, 要注重优 化消费结构 . 在消费领域全面推广和普及节约知识 .
总计价账户是继续经营价值概念和未入账资产概念的产物。继 合理引导消费方式 . 鼓励消费能源资源节约型产 品, 逐步形成节约 续经营价值概念认为商誉本身不是单独的会生息的资产 . 而只是特 殊的计价账户 。 它表明该实体各项资产合计 的价值 ( 整体价值 ) 超 , 型的消费方 . 提高人民群众特 别是广人青少年的能源资源意识和节 约意识 .努力使节约能源 资源成为全 体公 民的自觉行动 。
企业合并商誉及其会计处理的国内外比较
企业合并商誉及其会计处理的国内外比较【摘要】随着企业合并浪潮的高涨,企业合并商誉的确认和计量问题,已成为会计实务和理论界所关注的焦点。
本文通过对美国、英国、国际会计准则和修订后的我国财务会计准则中有关合并商誉的会计处理规定的比较,指出我国企业合并商誉的会计处理正向国际靠拢。
由于经济的全球化发展,企业并购规模的不断扩大,由此而引发的对企业合并商誉的会计处理方法问题的讨论也日益激烈。
所谓商誉通常是指,企业在一定条件下能获取高于正常投资报酬率的收益所形成的价值。
这是企业由于所处地理位置的优势,或由于经营效率高,管理基础好,生产历史悠久,人员素质高等多种原因,与同行业企业相比较可获得超额利润。
商誉与整个企业密切相关,因而它不能单独存在,也不能与企业可辨认的其他资产分开出售。
由于有助于形成商誉的个别因素不能单独计价,因而商誉的价值只有把企业看作一个整体时才能按总额加以确定。
一、合并商誉处理的国际惯例关于合并商誉,理论界主要有三种观点:一是合并商誉是一种永久性资产,应由控股公司将其作为一项永久性资产予以资本化列示在资产负债表中。
二是合并商誉是一种可摊销资产,应通过系统摊销的方法与未来实现的收入进行配比,以正确计算未来收益。
三是合并商誉是一种权益抵消项目,在资产负债表上不能将其单独资本化为一项资产,而是直接在控股公司的股东权益类抵消。
由于世界各国对合并商誉的会计处理存在不同的观点,以下就从英国、美国这两个当今世界最具影响力的国家的会计准则和国际会计准则分别对合并商誉的处理进行分析。
(一)《国际会计准则》对合并商誉的会计处理《国际会计准则第22号——企业合并》(1998年)对购买时产生的商誉与负商誉的处理作了明确的规定。
交易发生时,购买成本超过购买企业在所购可辨认资产和负债的公允价值中的股权份额的部分,应作为商誉并确认为一项资产。
如果在交易日,购买企业在购入的可辩认资产和负债的公允价值中的权益金额超过其购买成本的部分,则应确认为负商誉。
合并商誉会计处理的国际比较及建议
合并商誉会计处理 的
提 要 :g 企 业 合 并 中 , 合 并 报 表 要 反 映 合 并 两 誉 , -
减 值额 计 入 当期损 益 。
而对 于如 何 处 理 合 并 商誉 , 实务 上 也 存 在 着 很 大的 区别 。笔 者 试 图通 过 在
、
。
负 商 誉 一般 按 不低 于 1 的 期 限摊 销 。关 于 商 誉 的 0年 处 理 和 测试 方 面 新 准则 规 定 , 少 每 年进 行 一 次 减 值 测 至 试 不 再 摊 销 , 是趋 同 于 国际 会 计 准 则 I S和美 国会 计 这 A 准 则 F S的处 理 方 法 A 对 商 誉 的使 用 寿 命 难 以进 行 可靠 的估计 随 着 时 间 的推 移 商 誉 的 效 用 递减 ( 即直 线 法 摊 销) 没有充分 的证据 由于 商誉 不 能 独 立 于 其他 资 产 产生 现金流量 其减 值测 试 必 须 结 合 相 关 的 资 产组 或 资 产 组 组合 即 能 够从 企 业合 并协 同效 应 中 受 益 的 资产 组 或 资 产组组合 这 就 要求 企 业 在 合 并 日起 应 当 将 合并 产生 的 商 誉 分 摊 至相 关 的资 产组 对 于非 控 制 下 的企 业 合 并 , 本 次 修 订 的 合 并 准 则 , 消 了原 来 对 商 誉 进行 摊销 的做 法 , 取
,
,
。
,
。
,
,
,
。
也 体 现 了我 国商 誉 会 计 与 国际 商誉 会 计 处 理 的趋 同。 三、 国外 对 合 并 商誉 的处 理 ( ) 国 际会 计 准 则》 合 并 商 誉 的会 计 处理 《 对 《 际会计 准则 第 2 号 国 2 企 业合 并 》 购买 时产 生 对 的商誉 与 负商 誉 的处 理作 了明确 的规 定 1商誉 。 易 发生 。 交 时 购买 成 本超 过 购 买企 业 在所 购 可辨 认 资 产 和负 债 的公
合并商誉会计处理的国际比较分析
合并商誉会计处理的国际比较分析合并商誉是一门复杂的会计处理方式,涉及到不同国家的法律、会计准则和商业文化。
在国际比较分析中,合并商誉的会计处理方式也受到各国的不同影响。
本文将从国际角度对合并商誉的会计处理进行比较分析,探讨不同国家的会计准则对合并商誉的影响以及国际趋势。
我们来看看美国的合并商誉会计处理。
在美国,合并商誉会计处理主要受到美国公认会计原则(US GAAP)的影响。
根据US GAAP,当一家公司收购另一家公司时,任何超过被收购公司净资产公平价值的金额都被归类为商誉。
这意味着如果收购价格超过了被收购公司净资产的公允价值,超过的部分就被归类为商誉。
在美国,商誉一般不会被摊销,而是通过定期进行商誉减值测试来确认商誉价值是否下降。
这种方式使得美国公司在进行商誉会计处理时可以长期持有商誉而不必进行摊销,这也是美国公司收购时通常给出的高估价值的原因之一。
与美国不同,欧洲国家通常采用国际财务报告准则(IFRS)作为其会计准则。
在IFRS 下,合并商誉的会计处理方式与US GAAP有所差异。
根据IFRS,商誉必须在发生时确认,并可以选择以摊销或进行减值测试的方式进行处理。
大多数欧洲国家的公司会选择进行商誉的摊销,将商誉根据其预期使用寿命分期摊销至其可收回金额。
IFRS的这种处理方式使得欧洲公司在收购后必须在一定时期内摊销商誉,这也导致了欧洲公司在收购时通常倾向于给出较为保守的商誉价值。
不同国家的会计准则对合并商誉的处理方式有所不同。
美国的US GAAP允许长期持有商誉而不必进行摊销,而欧洲国家和中国通常更倾向于采用摊销或减值测试的方式来处理商誉。
这也反映了不同国家在商业文化、会计准则和法律方面的差异。
在国际比较分析中,了解不同国家的商誉会计处理方式有助于全面了解全球商业环境的差异性。
除了不同国家的会计准则对合并商誉的影响外,国际趋势也影响着合并商誉的会计处理。
随着全球化的加剧,跨国公司的收购合并活动也越来越频繁。
国内外对比分析并购所产生商誉的后续计量问题
国内外对比分析并购所产生商誉的后续计量问题作者:齐仪林来源:《科技经济市场》2019年第03期摘要:高溢价并购带来的商誉正面临巨大的考验。
面对商誉,是坚持与国际会计准则趋同,还是调整为摊销,成为摆在理论与实务面前的难题。
文章罗列了国内外商誉会计后续计量方法以及发展历史,并分析了减值和摊销这两种方法各自的劣势,最后提出克服减值缺陷的方法。
关键词:商誉;减值;摊销1 商誉的定义商誉分为外购商誉和自创商誉,文章讨论对象为外购商誉。
外购商誉通常由企业合并而形成。
《企业会计准则第20号——企业合并》中将商誉定义为“购买方对合并成本大于合并中取得的被购买方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差额”。
IFRS认为商誉是企业并购时确认的一项资产,并认为其反映了未单独确认的,由合并或收购获得资产预期能在未来产生的经济利益。
2 国际商誉会计准则发展历史2.1 国际会计准则现阶段,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正调查对IFRS 3业务组合和IAS 36资产减值的改进,并搜集IFRS 3实施后的评价。
以此探索:其一,是否要求向投资者披露有关收购业务信息;其二,简化商誉会计并改善减值测试。
从而解决投资者提出的问题,如公司提供的商誉和减值信息不足,并且不能及时确认商誉减值;或根据IAS 36要求,商誉减值测试过于复杂、耗时且昂贵。
2.2 美国会计准则美国会计准则委员会在1970年发布的指导框架中对商誉的后续处理采用了摊销的方法,过往的商誉虽一概不咎,但之后发生的商誉则需进行摊销,期限为40年以内。
2002年,准则发生变化,FAS要求对商誉的后续处理采用减值测试法,同时要求企业披露并购原因以及资产项目和负债项目单独的购买价格。
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在2011年8月发布的指导意见中为私有企业提供了简化版的商誉减值计量方法,在每年进行减值测试的前提下,企业首先需评估相关事项和环境,来确定发生减值的可能性是否大于50%,如果否,则停止减值测试;如果是,则进行第一步,分别计量报告单元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如果公允价值不低于账面价值,则停止减值测试;否则进行第二步,计算和比较报告单元商誉的隐含公允价值和商誉的账面价值,以此确定是否真正发生减值和减值损失的大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商誉的计量及其国际比较
摘要:本文对商誉的计量问题进行了概述和相关的分析比较。
现阶段国际上商誉计量方法主要有直接法、超额收益法和割差三种。
通过几种方法的比较,本文建议在采用割差法计量入账价值的同时,用超额收益法出商誉价值以作参考。
出于稳健性原则考虑,又应当首选超额收益折,折现年限可由并购双方协商确定。
只有在有充分理由可以确定商誉期发挥作用,预期超额收益在相当长时期内稳定的情况下,可选用超额收益资本化法。
关键词:商誉合并计量
一、商誉计量方法概述
所谓商誉的计量问题,实际上就是对商誉进行评估的问题。
通常有下列几种评估商誉的方法。
(一)企业商誉价值的评估方法之一:直接法
直接法主要用来评估企业自创商誉的价值,其计算公式为:
商誉价值=自创商誉企业净资产× (企业投资报酬率-同行业企
业平均投资报酬率)/ 同行业企业平均投资报酬率
由于计算时考虑的因素不同,直接法又有如下几种具体的计算方法:
1.按企业出让前若干年的超额收益计算
例如:某企业2005年出让前净资产为400000元,正常净资产收益率为10%,2002年——2006年有关资料如下:每年正常收益为40000,净收益分别为53000;54000;52000;56000;57000。
若双方议定以过
去三年的超额收益计算商誉,则:企业商誉的价值=12000+16000+ 17000=45000
2.按企业过去若干年平均超额收益的一定倍数计算仍用上例
若按过去5年平均超额收益的3倍计算,则:平均超额收益
=(13000+14000+12000+16000+17000)/5=14400商誉价值=14400×3=43200
3.按企业过去若干年平均超额收益的资本化价值计算若以过去5年平均超额收益,按12%报酬率资本化,则:企业商誉价值=14400/ 12%=120000
(二)企业商誉价值的评估方法之二:超额收益法
超额盈利观认为,商誉是超额盈利的那部分价值。
因此,把商誉所能带来的超额盈利按一定的贴现率和贴现期折算成现值,就是商誉的价值。
基本计算公式为:
g—商誉的价值;i—适用的折现率;i—预期第t年的年收益 ; t —预测产生超额收益的各年份;c—企业的资本额;n—预测超额收益持续的年限;r—行业资本平均收益率。
(三)企业商誉价值的评估方法之三:割差法
割差法又称余值法,即先评估出企业的整体资产价值,然后再扣除企业全部有形资产和可辨认无形资产的价值,即可得到企业商誉的价值。
其基本公式为:g = w-y-z,式中:
g—商誉价值;w—企业整体资产价;y—企业有形资产价值;z—企业可辨无形资产价值。
二、企业并购商誉的确认计量
(一)吸收合并方式
吸收合并,是指合并方( 或购买方,下同) 在企业合并中取得被合并方( 或被购买方,下同) 的全部净资产,并将有关资产、负债并入合并方自身的账簿和报表进行核算。
商誉本身即是企业合并成本在取得被合并方可辨认资产、负债之间分配后的剩余价值。
其计算公式可表示:应确认的商誉= 合并成本- 被合并方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
(二)控股合并方式
控股合并,是指合并方通过企业合并交易或事项取得对被合并方的控制权,能够主导被合并方的生产经营决策,从而将被合并方纳入其合并财务报表范围形成一个报告主体的情况根据合并股权比率不同,控股合并又分两种情况: 一是合并100% 的股权; 另一种是少于100% 的股权。
三、商誉计量的国际比较
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规定:“商誉按收购成本的剩余额。
收购成本的公允价值超过被收购企业净资产的公允价值的差额进行初始计量”。
fasb 认为,并购商誉是合并企业在合并事件中因取得被合并企业的可控制股权而产生的未来财务利益。
它不能用以交换其他资产、清偿负债,也无单独的市场,但它与企业的其他资产结合可以间接创造未来净现金流入,并且可以与其他资产在合并事件中一同评价。
所以,并购商誉最初应在财务报表上确认为一项资
产,并以购买成本超过所取得资产和所承担负债金额的净额的公允价值的差来计量。
我国财政部《企业兼并有关会计处理问题暂时规定》、《企业兼并有关财务问题的暂时规定》等会计规范对国有企业的兼并和商誉的会计处理有比较详细的规定-“被兼并企业应在财产清查的基础上,由法定资产评估机构对财产评估作价”。
《企业兼并有关财务问题的暂行规定》中虽涉及到了并购商誉的内容,但仅规定,对股份制企业而言在被兼并企业法人资格取消的情况下,兼并方支付的产权转让价格与被兼并企业净资产的差额由兼并方作为商誉计入无形资产。
对非国有企业之间的兼并,只提出“可比照本规定执行”,并没有强制执行的规定。
这就给非国有企业选用其他方法进行商誉会计处理留下了法律空洞,降低了不同所有制企业会计信息的可比性。
随着企业兼并活动的大规模出现,此问题会越来越突出。
通过上述对商誉计量的中外比较可看出,虽表述不尽相同,本质
却是相同的,都是用收购成本的公允价值与被收购企业净资产的公允价值的差额来计量的。
参考文献:
[1] fasb. 2001. statement of financial accounting standards no.142: goodwill and other intangible assets.
[2]georger catlett and normanoolson ,accounting for goodwill, accounting research study no.10,aicpa,1968. [3]财政部会计司译..国际会计准则第36号—资产减值,国际会
计准则2004,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5,1.
[4]曹晓雪. 国际购并商誉会计处理方法问题及启示,经济纵横,20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