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台阶》教案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台阶》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把握父亲形象的特点及意蕴。

2.理解文中的细节描写,分析详略安排。

3.学习抓住关键语句,理解故事内容和人物思想感情。

【过程与方法】

1、培养阅读小说的能力——抓住关键语句,理解内容和人物情感。

2、理解作品围绕台阶选材、安排详略等写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父亲性格中的艰苦创业的精神和坚韧不拔的毅力,培养对待人生的正确态度。

教学重点:分析父亲形象,理解作品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理解父亲形象和材料的详略安排。

教法与学法

教法:1、读法:每一篇文章都有其独特的意蕴,只有认真读,才能领会其中深刻而丰富的思想内涵,由于课堂教学时间有限,课下已安排了朗读,课堂上在阅读中诵读,让学生自己在读中感悟父亲性格中的艰苦创业的精神和坚韧不拔的毅力。

2、情境设置法:在本节课上,充分利用课件及背景音乐展示创设情境,使学生很自然的融入到课文的意境中去,思想产生共鸣。

3、研讨法: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在自主学习的同时合作探究,分

享合作的乐趣,感受成功的喜悦。

4、以多媒体课件为辅助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的运用,更形象、更直观,有利于理解本文主旨,同时陶冶学生的情操。

学法: 1、勾画圈点法:让学生勤动笔墨,积极读书。

2、诵读法:指导学生反复朗读,从中体会课文所蕴含的思想感情。

3、讨论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合作探究。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1、同学们,有这样一位父亲:他的一生可能是清贫的,清贫得让人不愿在别人面前提起;他的一生可能是平凡的,平凡得以至于我们无法从人群中将他分辨出来;他的一生也可能是卑微的,他一生的追求在我们看来是那样的不值一提。然而就是这样一位父亲,却带给我们很多深沉的感动与思索,下面让我们一起走进李森祥的小说《台阶》,走近这位父亲。(板书课题及作者)

2.走近作者。(用课件出示)

李森祥:衢州人。1975年入伍,曾在嘉兴军分区某部工作,少校。1991年调南京军区政治部创作室任专业作家。1986年《烟雨楼》杂志发表处女作《半个月亮爬上来》后迅速成长。他的小说以农村、军营两大生活为主要题材,塑造出一系列生动的普通人尤其是农民的质朴形象。有代表性的小说有——《小学老师》、《台阶》、《传世之鼓》。同时李祥

森还是电视连续剧编剧,创作了几十集电视剧,有我们比较熟悉的是——《天下粮仓》。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检查字词(用课件出示)

āo dàng kǎn gān gànián qiào

凹凼门槛尴尬黏撬

xián kāi gāshǎng lèng juè

涎水揩嘎叽晌午愣住很倔

2、请学生用一句话,简单地来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本文主要讲了父亲用一辈子的时间来造一栋有高台阶的新屋的故事。

3、“台阶”在文章结构上起了什么作用?但小说主要是为了表现台阶吗?

贯穿全文的线索。为了表现父亲。所以台阶只是观察和表现父亲的一种独特的视角。

三、研读分析,把握形象:

1.文中我家的台阶是什么样的呢?父亲对台阶的态度是什么样的呢?

三级青石板台阶;认为台阶低。

2.台阶低,走起路来多方便啊,父亲为什么还要造高台阶呢?(试用原文回答)

台阶高,屋主人的地位就高。

3.在村里抬不起头来,不受人尊重,这也就让我们明白了父亲为什么总说台阶低了。他实际上是对什么的需要啊?

他实际上需要尊严。

4. 这表现出父亲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有哪些优秀的品质?

自尊、有上进心、有志气、有理想。

5.为什么父亲要造九级台阶,而不是其他数字呢?

从中国传统建筑的文化底蕴这个角度看,传统文化认为,一、三、

五、七、九是级别的象征,而一级是最低级别,九级是最高级别。

6.为了实现这个愿望,父亲做了哪些准备呢?用了多长时间呢?(指导学生找出文中语句来完成问题)

课文第10—11段。

7.父亲就这样准备了大半辈子,从这点可以看出父亲什么样的性格?

倔强、吃苦耐劳、节俭、坚忍不拔、拼命硬干等。

8.准备是艰苦的,漫长的,新屋很快就建好了,台阶也筑成了,可是父亲却不好意思坐上去了呢?这体现出父亲什么样的品质呢?

父亲觉得坐在高处和别人说话不自在,不习惯,很尴尬。前文提到父亲低眉顺眼老实厚道了一辈子,没人说过他有地位,父亲也人没觉得自己有地位,这说明自卑心理长期存在,盖好新居,高台阶后,受到别人的仰慕,这种心理反差太大,造成了父亲的尴尬,也就是中国传统农民身上所特有的一种特质,就是谦卑。

9.父亲拼命干了一辈子,最后的结局是什么?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人老了,身体垮了。从文中父亲挑水闪了腰这一点看出来的。

10.归纳人物形象:你怎样评价文中的这位父亲形象?

父亲是一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人。

四:品读赏析:

1、文章的谋篇布局来看,作者为什么在老屋的三级青石板上用了那么多笔墨?

(1)写三块青石板的来历,形成前后的对比,突出父亲当年力气大,而后来却闪了腰。

(2)写石板质地粗糙,可以暗示当年经济条件的差。

(3) 写我在台阶上跳上跳下,表明那时年幼,而新屋造好了,“我已长大成人了”,说明准备时间的长,体现父亲的辛劳。

(4)写父亲的脚板,写出父亲终年辛劳的形象,也说明家庭的穷困。

2、为什么新屋的主体工程写得简略,造台阶反而写得详细?

详略是由中心而定的,文题是“台阶”,台阶即为中心,所以主体工程可以略写,而造台阶则要详写。

五、拓展延伸:

1.小组讨论:作者仅仅写了父亲一个人吗?为什么?

小说这种文学体裁,是要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环境描写来表现人物形象,反映社会生活。那么,小说中的人物形象便不仅仅是个体形象,他们是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通常代表一个群体,而散文中的人物仅仅代表个体形象。比如《故乡》中的闰土,是广大劳苦大众的代表,而圆规杨二嫂是被社会扭曲的小市民形象,《我的叔叔于勒》中的飞利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