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册《探索尺子的音高变化》教案

合集下载

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1.4《探索尺子的音高变化》教学设计

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1.4《探索尺子的音高变化》教学设计

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1.4《探索尺子的音高变化》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探索尺子的音高变化》这一课旨在让学生通过实践活动,了解音高的概念,探究影响音高的因素。

教科书提供了丰富的素材,让学生在操作、观察、比较中感知音高的变化,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和创新能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操作能力,对周围的声音有一定的认识。

但音高这一概念较为抽象,需要通过具体的实践活动让学生感知和理解。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实践活动,感知音高的变化,了解音高的概念。

2.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观察和创新能力。

3.培养学生合作学习、主动探究的学习习惯。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通过实践活动,感知音高的变化,了解音高的概念。

2.难点:让学生探究影响音高的因素,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五. 教学方法1.启发式教学法:通过问题引导,激发学生思考,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的习在本次《探索尺子的音高变化》的教学设计中,我力图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感知音高的变化,理解音高的概念。

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了一些问题,也积累了一些经验。

一、课堂反思1.教学内容的设计在教材分析中,我认识到音高这一概念较为抽象,需要通过具体的实践活动让学生感知和理解。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我按照教科书提供的内容,设计了丰富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操作、观察、比较中感知音高的变化。

然而,我发现学生在操作过程中,对于如何正确使用尺子,如何保持尺子稳定的振动,还需要进一步的指导。

2.教学方法的选择在教学方法上,我采用了启发式教学法,通过问题引导,激发学生思考,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的习惯。

在实际操作中,我发现这种方法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但同时,我也发现对于部分学生来说,问题的设置需要更加深入和具体,以便更好地引导学生思考。

3.教学目标的实现在教学目标的实现上,我希望学生能够通过实践活动,感知音高的变化,了解音高的概念,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观察和创新能力。

4.《探索尺子的音高变化》教学设计(教科版小学四年级科学上册)

4.《探索尺子的音高变化》教学设计(教科版小学四年级科学上册)

4.《探索尺子的音高变化》教学设计教学导航【教学目标】(一)科学概念:尺子振动的频率受尺子延伸到桌子外的那部分长度的影响。

这部分的长度会引起音高的变化:越长音高越低,越短音高越高。

(二)过程与方法:探索和描述尺子伸出桌外不同长度在振动时发出的声音的变化情况,通过柱状图的分析,将尺子不同长度的振动与其声音联系起来。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养成勤于观察,乐于动脑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重点:认识尺子伸出桌子外的那部分长度的变化能引起音高的变化。

难点:能通过柱状图分析出尺子不同长度的振动引起音高的变化。

【教学准备】一把钢尺、1本厚的硬皮书、1张“振动的尺子——我能听到和看到的”活动记录单汇总表、每个小组一把钢尺(最好是30厘米长的)、1本厚的字典、1张“振动的尺子——我能听到和看到的”活动记录单、1张“我们的观察柱形图”表格和教师汇总表(可以在黑板上事先画好,也可以在投影仪上投影汇总)。

【教学过程】一、情景引入1.音叉和钉子的型号是如何影响它们的声音的?2.出示钢尺,你有什么办法使钢尺发出声音呢?(生演示,提示学生要压紧尺子,尺子碰到桌子的声音不是尺子振动时发出的声音。

)对,尺子振动时就会发出声音,但是尺子振动时发出声音的音高会发生变化吗?(会)3.同学们,我们先来做个游戏,考考你的耳朵,看看你的耳朵能分辨出高低不同的声音吗?发声的器材是这把普通的尺子,当你听到较高的声音时,你可以站起来;当你听到较低的声音时,坐在凳子上;当听到高的或低的声音时你还以用不同的身体动作来表示,比如伸展胳膊,或蹲下来。

保持安静,闭上眼睛,用你的耳朵认真地听。

(教师用尺子调整长度,发出高低不同的音)学生根据不同的声音做不同的动作。

4.通过听,我们发现尺子在振动时发出的音高是有变化的。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探索尺子的音高变化。

(板书课题)二、探索尺子的音高变化(一)实验猜测1.刚才发生的是同一把尺子,老师都是将他们用字典压在桌子上,然后用食指按压使它发声,你认为为什么同一把尺子能发出不同的声音?推测:可能与尺子长度有关,(提示:与尺子那一部分的长度有关?)(明确:与尺子延伸出桌子外的那部分长度有关。

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1.4《探索尺子的音高变化》教案

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1.4《探索尺子的音高变化》教案

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1.4《探索尺子的音高变化》教案一. 教材分析《探索尺子的音高变化》这一课是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的一部分,主要让学生通过实践活动,了解音高的概念,探究尺子音高的变化规律。

教材以学生生活中常见的尺子为载体,引导学生从实际操作中感受音高的变化,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能力和操作能力,他们对声音有一定的认知,但对于音高的概念和音高变化的原因可能还比较模糊。

通过这一课的学习,学生可以进一步加深对音高的理解,提高音乐素养。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实践活动,了解音高的概念,知道音高与振动频率的关系。

2.培养学生观察、操作、分析问题的能力。

3.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

四. 教学重难点1.音高的概念及其与振动频率的关系。

2.学生通过实践活动,探究尺子音高的变化规律。

五. 教学方法1.观察法:让学生观察尺子振动时的现象,引导学生发现音高的变化。

2.操作法: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改变尺子振动的频率,感受音高的变化。

3.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各自的发现和感受,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4.讲授法:教师针对学生的疑问,进行讲解,帮助学生理解音高的概念。

六. 教学准备1.每人一把尺子。

2.一个计时器。

3.一块黑板。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播放一首歌曲,引导学生关注歌曲中的音高变化。

然后提问:“音高是什么意思?它与什么有关?”2.呈现(10分钟)教师向学生讲解音高的概念,并通过演示,让学生直观地感受音高与振动频率的关系。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活动,用尺子振动,观察音高的变化。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4.巩固(10分钟)学生汇报自己的观察和发现,教师总结音高变化的规律。

5.拓展(10分钟)学生尝试用不同的方法,改变尺子振动的频率,观察音高的变化。

6.小结(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收获,强调音高与振动频率的关系。

教科版科学四上《探索尺子的音高变化》教案

教科版科学四上《探索尺子的音高变化》教案

教科版科学四上《探索尺子的音高变化》教案一. 教材分析《探索尺子的音高变化》这一课旨在让学生通过实践活动,了解音高的概念,并掌握影响音高的因素。

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的教材,以实验和观察为主,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发现科学,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践能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观察和实验能力,对于声音有一定的认知,但对音高这一概念的理解尚浅。

通过这一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通过实践活动,加深对音高的理解,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音高的概念,知道音高与频率的关系。

2.培养学生通过实验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共同探索的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音高的概念。

2.影响音高的因素。

五. 教学方法采用实验法、观察法、小组合作学习法。

六. 教学准备1.尺子若干把。

2.实验记录表。

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播放音乐,让学生感受音高的变化,引发学生的兴趣。

然后提问:“你们知道音高是什么吗?音高与什么有关?”呈现(5分钟)教师介绍音高的概念,解释音高与频率的关系。

并呈现影响音高的因素,如弦的松紧、长度、粗细等。

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实验,用尺子进行拨动、摩擦等操作,观察音高的变化。

每组选取一个影响音高的因素进行深入研究。

巩固(5分钟)学生分享实验成果,教师进行点评,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拓展(5分钟)学生尝试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音高现象,如敲击不同材质的物体,观察音高的变化。

小结(3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音高的概念和影响音高的因素。

家庭作业(2分钟)学生完成实验记录表,并选择一个生活中的音高现象进行观察和解释。

板书(5分钟)教师根据教学内容进行板书,突出音高的概念和影响音高的因素。

总时长:35分钟以上教案根据教学目标、内容和学情进行设计,注重学生的实践和合作学习,希望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音高的知识。

教学情境和教学活动分析:在《探索尺子的音高变化》这一课的教学情境中,我创设了生动有趣的实验活动,让学生在动手操作和观察中,探索音高的奥秘。

探索尺子的音高变化教案与反思

探索尺子的音高变化教案与反思

探索尺子的音高变化教案与反思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音高的基本概念,知道音高与振动频率的关系。

2. 培养学生通过实验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提高动手操作能力。

3. 培养学生学会倾听、比较和判断音高的变化,培养音乐素养。

二、教学内容1. 音高的概念及音高与振动频率的关系。

2. 尺子音高的实验操作方法及观察现象。

3. 音高变化的分析和判断。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音高的概念,音高与振动频率的关系,尺子音高的实验操作。

2. 教学难点:音高变化的分析和判断。

四、教学方法1. 采用实验法、观察法、讨论法、讲授法等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2. 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指导,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发现和解决问题。

五、教学准备1. 教学器材:尺子、桌子、椅子、计时器等。

2. 教学环境:安静的教室,有利于学生倾听和观察。

一、导入(5分钟)1. 教师通过讲解音高的概念,引导学生了解音高与振动频率的关系。

2. 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音高是什么吗?音高与什么有关系呢?二、探索尺子的音高(10分钟)1. 教师演示如何用尺子振动产生音高,并指导学生进行实验操作。

2. 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和记录尺子振动产生的音高。

3. 学生汇报实验结果,教师引导学生分析音高与振动频率的关系。

三、音高变化的分析与判断(10分钟)1. 教师提出问题:同学们,你们发现尺子振动产生的音高有变化吗?有什么变化规律呢?2. 学生通过讨论、比较,分析音高的变化规律。

3. 教师进行讲解,总结音高变化的规律。

四、总结与反思(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音高的概念、音高与振动频率的关系以及尺子音高的实验操作。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和实验过程中的发现。

3. 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并提出改进意见。

此教案根据教学目标和内容进行设计,注重学生的实践操作和思考,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引导每个学生都能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

四年级上册科学教案-3.4探索尺子的音高变化|教科版.doc

四年级上册科学教案-3.4探索尺子的音高变化|教科版.doc

《探索尺子的音高变化》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科学概念:尺子振动的快慢和音高的变化受尺子延伸到桌子外的那部分长度的影响。

尺子伸出桌面越长,振动越慢,音高越低;越短振动越快,音高越高。

过程与方法:1、通过乐器了解产生声音高低的原理,进而用生活中的其他物品验证。

2、学生通过实验探索和描述尺子伸出桌外不同长度在振动时发出的声音的音高变化情况。

情感、态度、价值观:1、善于对身边的事物进行观察,发展对声音调查的兴趣。

2、养成细致观察、乐于动脑、善于合作的习惯。

【教学重点】利用生活洛的乐器及物品,探究声音的高低与什么有关。

【教学难点】如何正确感受声音的高低变化和强弱变化的区别。

课前准备:选定组长管实验材料、小组奖励加分制度、分配塑料管子。

交代学生听清楚老师的指令:“准备”、“开始”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课前热身《幸福拍手歌》师:刚才我们在拍手、拍肩和跺脚的时候,声音有大也有小,我们还有什么方式发出大小不同的声音呢?生:拍桌子。

师:好办法!但平时我们可不能随便拍桌子哦。

我们再一起来拍拍桌子,跟着老师的手势,越往上声音就越响亮、越大,越往下声音就越轻、越小,好吗?生拍桌子。

师:像这样拍桌子,发出的声音响亮、大,我们就说声音强,发出的声音轻、小, 我们就说声音弱。

(板书:声音:强弱)师:那声音的强弱跟什么有关呢?生:用力的大小。

师:那我们再试一次好吗?老师说节奏,你们拍强弱,强弱弱怎么拍呢?(示范)师:预备齐!强弱弱、强弱弱、强弱弱...生:依据老师的节奏拍打桌子。

师:现在知道强弱了吧?声音除了强弱还有高低的变化。

师:高低是怎么判断的啊?其实我们在音乐课上,大家都学过声音的高低。

是不是唱:“哆来咪发”的?师:大家会唱吗?我们一起来唱一下好吗?“哆来咪发搜啦西哆”这个声音是?生:从低到咼。

师:“哆西拉索发咪来哆”这个声音是?生:从咼到低。

师:这音阶很有用,以后我们就可以凭着它判断声音的高和低。

师:今天,老师还请来了两个小动物,请同学们听一听这两种声音有什么不同。

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探索尺子的音高变化》教案

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探索尺子的音高变化》教案

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探索尺子的音高变化》教案一. 教材分析《探索尺子的音高变化》这一课是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中的一课。

通过这一课的学习,让学生了解和探索尺子的音高变化规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和思维能力。

教材以实践活动为主线,引导学生通过实际的操作和观察,发现尺子音高的变化规律,体会科学的探究过程。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这一课之前,已经学习了声音的相关知识,对声音有一定的认识。

但在音高方面的认识可能还不够深入,需要通过实际的操作和观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

学生在操作方面,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实验操作能力,能够独立完成实验操作。

但部分学生在观察和分析方面可能还存在一定的困难,需要教师的引导和帮助。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尺子的音高变化规律。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和思维能力。

3.引导学生体验科学的探究过程,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发现和理解尺子的音高变化规律。

2.教学难点:让学生能够运用科学的方法,通过观察和操作,发现尺子音高的变化规律。

五. 教学方法1.实验法:让学生通过实际的操作和观察,发现尺子音高的变化规律。

2.引导法: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和分析,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尺子的音高变化规律。

3.讨论法:让学生通过讨论,分享自己的发现和理解,提高学生的交流和表达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尺子、桌子、椅子、黑板、粉笔。

2.学具:每个学生准备一把尺子,用于实验操作。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简单的实验,让学生观察和听取尺子在不同长度时的音高变化,引发学生的兴趣和思考。

2.呈现(10分钟)教师向学生介绍实验的要求和步骤,引导学生明确实验的目标和内容。

3.操练(10分钟)学生按照实验步骤,进行实际的操作和观察,发现和记录尺子音高的变化规律。

4.巩固(10分钟)教师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的发现和理解,帮助学生进一步巩固和掌握尺子的音高变化规律。

四年级上册科学教案探索尺子的音高变化教科版

四年级上册科学教案探索尺子的音高变化教科版

四年级上册科学教案探索尺子的音高变化教科版探求尺子的音高变化一、教材剖析«探求尺子的音高变化»是教科版迷信教材四年级上册«声响»单元中的第四课内容。

本单元前3课的探求重点是丰厚先生对声响实质的看法,经过活动构建:声响是由物体振动发生的;声响是会变化的,振幅的变化惹起音量的变化等迷信概念。

«探求尺子的音高变化»这一课是希望先生经过尺子这一典型资料的研讨,看法音高变化。

先生从寻觅改动尺子音高的方法末尾,在小组协作探求中〝听音高,记载尺子振动快慢的变化〞,经过记载单表格、柱状图等方式停止汇报、交流,最终树立音高变化与振动快慢的联络——指向音高变化实质的探求。

在教学设计上,自己把〝听音高〞作为第一环节——对教材内容的补充。

从听电子琴弹7个音阶到听不同乐器的音高,以先生原有对〝音高〞看法为基础,不时丰厚先生对〝音高〞概念的理性看法,为后续判别音高上下打下扎实基础。

其次,引入口琴的探求,经过观察外部结构和振动变化,运用可视资料,树立音高、长短、振动快慢的关系,给先生思想的开展做一个支架,为先生探求尺子的音高变化指引方向。

最后,将口琴和钢尺放在一同比拟,利于先生归结,树立两个物品的共同点,这样的概念构建更迷信,也更契合儿童的思想开展特点。

二、学情剖析在前三课的学习中,先生曾经探求了多种物体的振动状况。

曾经末尾将听到的声响与看到的振动联络起来。

在前一课的研讨中,曾经发现:振动幅度大,收回的声响强,振动幅度小,收回的声响弱。

但关于〝音高〞先生的理性阅历是缺乏:在日常生活中先生听到过不同的音高,但不能很好区分。

为什么会有音高的变化,声响上下与物体振动快慢之间存在怎样的关系,先生都不曾有过观察和探求。

三、教学目的1.迷信概念:知道尺子伸出桌面的长短,影响振动快慢,惹起音高变化:伸出越长振动越慢音高越低,伸出越短振动越快音高越高。

2.进程与方法:观察与描画物体的振动快慢及声响的上下变化,并能对观察到的现象停止归结与提炼。

教科版科学四上《探索尺子的音高变化》标准教学设计

教科版科学四上《探索尺子的音高变化》标准教学设计

教科版科学四上《探索尺子的音高变化》标准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探索尺子的音高变化》这一课是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的一部分,主要让学生通过实验和观察,了解音高的产生和变化,以及影响音高的因素。

教材通过简单的实验和活动,引导学生探索和发现音高的规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这一课之前,已经学习了声音的产生和传播,对声音有一定的认识。

但他们对音高变化的原因可能还不够理解,需要通过实验和观察来进一步了解。

此外,学生可能对实验操作和观察有一定的兴趣,但在实验过程中需要引导他们注意观察细节,并进行准确的记录。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音高的产生和变化,以及影响音高的因素。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

3.引导学生通过实验和观察,发现音高的规律。

四. 教学重难点1.音高的产生和变化的原因。

2.影响音高的因素。

3.引导学生发现音高的规律。

五. 教学方法1.实验法:通过实验让学生直观地观察音高的变化,并进行记录和分析。

2.观察法: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实验过程中的现象,并进行记录和描述。

3.讨论法:引导学生通过讨论,分享实验结果和观察到的现象,共同发现音高的规律。

六. 教学准备1.实验器材:尺子、桌子、椅子、记录本等。

2.教学课件:音高变化的图片、视频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播放一段音乐,引导学生注意音高的变化,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然后提出问题:“你们知道音高是如何产生的吗?它是否会发生变化?”让学生思考音高的产生和变化。

2.呈现(5分钟)向学生介绍音高的定义,解释音高是由声波的频率决定的,频率越高,音高越高。

然后通过示例,呈现一些音高变化的图片或视频,让学生直观地了解音高的变化。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每组有一把尺子。

首先,让学生将尺子放在桌子上,用手轻轻拨动尺子,观察音高的变化。

然后,让学生将尺子伸出的长度不同,再次拨动尺子,观察音高的变化。

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探索尺子的音高变化》教学设计

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探索尺子的音高变化》教学设计

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探索尺子的音高变化》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探索尺子的音高变化》这一课旨在让学生通过实践活动,了解音高的概念,掌握音高变化的原因。

教科书通过提供具体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操作中感受音高的变化,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对于声音有一定的认知。

但在音高方面,可能还存在着一些模糊的认识。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活动,去感受和理解音高的变化。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音高的概念,知道音高与物体振动的关系。

2.培养学生通过实践活动,去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习惯,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音高的概念。

2.音高变化的原因。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实验、讨论等方式,自主探索音高的变化规律。

六. 教学准备1.教科书。

2.实验报告单。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已学过的声音相关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教科书第76页,让学生阅读教科书,了解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3.操练(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进行第一次实验:用尺子振动,观察尺子的音高变化。

学生将实验结果填写在实验报告单上。

4.巩固(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进行第二次实验:用不同的力度振动尺子,观察音高的变化。

学生将实验结果填写在实验报告单上。

5.拓展(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为什么尺子振动的力度不同,音高也会发生变化?学生通过讨论,理解音高变化的原因。

6.小结(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巩固音高的概念。

7.家庭作业(5分钟)教师布置家庭作业:用尺子创作一首简单的曲子,体会音高的变化。

8.板书(5分钟)教师根据课堂教学内容,进行板书设计,总结音高的变化规律。

以上教学设计供您参考,实际教学过程中,请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学环境进行调整。

《探索尺子的音高变化》教案

《探索尺子的音高变化》教案

《探索尺子的音高变化》教案第一章:引言1.1 课程目标通过本章学习,让学生了解音高的概念,掌握音高的变化规律,并能够运用尺子进行音高实验。

1.2 教学内容1.2.1 音高的定义:音高是指声音的高低,由声波的频率决定。

1.2.2 音高的变化规律:音高随着振动体的振动频率变化而变化。

1.2.3 实验器材:尺子。

1.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和实验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

第二章:音高的定义与测量2.1 音高的定义音高是指声音的高低,由声波的频率决定。

频率越高,音高越高;频率越低,音高越低。

2.2 音高的测量音高可以通过频率计或音高计进行测量。

在实验中,我们可以通过比较不同音高的声音来初步判断音高的变化。

第三章:尺子的音高变化实验3.1 实验目的通过实验,让学生了解尺子的音高变化规律,掌握音高的基本概念。

3.2 实验器材尺子、桌子、椅子。

3.3 实验步骤1) 将尺子的一端紧按在桌子上,另一端伸出桌边。

2) 用手指轻轻拨动尺子的自由端,使其振动发声。

3) 改变手指按压尺子的位置,观察尺子振动的频率变化,听音高的变化。

4) 记录实验结果,并进行讨论。

第四章:音高的变化规律4.1 音高的变化规律音高随着振动体的振动频率变化而变化。

振动频率越高,音高越高;振动频率越低,音高越低。

4.2 影响音高的因素1) 振动体的材料:不同材料的振动频率不同,从而影响音高。

2) 振动体的形状:振动体的形状会影响其振动频率,进而影响音高。

3) 振动体的长度:振动体的长度越长,振动频率越低,音高越低。

通过本章学习,学生应掌握音高的定义、测量方法和变化规律,并能够运用尺子进行音高实验。

5.2 拓展1) 尝试使用其他物体进行音高实验,探究不同物体的音高变化规律。

2) 学习音乐理论,深入了解音高的分类和音阶构成。

3) 探索声音的传播和接收原理,深入了解音高的感知过程。

第六章:实验操作注意事项6.1 安全事项在进行实验时,确保实验室内的安全,避免使用锋利的工具,注意手指的安全。

第4课 《探索尺子的音高变化》教学设计(教科版小学四年级科学上册第三单元)

第4课  《探索尺子的音高变化》教学设计(教科版小学四年级科学上册第三单元)

教科版小学四年级上册科学第三单元第4课《探索尺子的音高变化》教学设计教学导航【教学目标】(一)科学概念:尺子振动的频率受尺子延伸到桌子外的那部分长度的影响。

这部分的长度会引起音高的变化:越长音高越低,越短音高越高。

(二)过程与方法:探索和描述尺子伸出桌外不同长度在振动时发出的声音的变化情况,通过柱状图的分析,将尺子不同长度的振动与其声音联系起来。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养成勤于观察,乐于动脑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重点:认识尺子伸出桌子外的那部分长度的变化能引起音高的变化。

难点:能通过柱状图分析出尺子不同长度的振动引起音高的变化。

【教学准备】一把钢尺、1本厚的硬皮书、1张“振动的尺子——我能听到和看到的”活动记录单汇总表、每个小组一把钢尺(最好是30厘米长的)、1本厚的字典、1张“振动的尺子——我能听到和看到的”活动记录单、1张“我们的观察柱形图”表格和教师汇总表(可以在黑板上事先画好,也可以在投影仪上投影汇总)。

教学过程一、聚焦问题师:孩子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份神秘的礼物,(出示拇指琴)。

知道是什么吗?请看老师给大家演示一遍。

教师用拇指琴弹奏一段简单的旋律师:来,认识一下。

它叫拇指琴,是一种具有非洲民族特色的小乐器。

通过老师刚才的演示,你知道它是怎么发出声音的吗?同样是钢条,为什么会发出高低不同的声音呢?今天我们就用尺子来探索音高的秘密。

板书课题——探索尺子的音高变化。

【设计意图:让学生初步感受声音的高低,对声音的高低是怎么产生的感到好奇,萌生出想要探索的欲望。

】二、引导猜想(一)第一次实验:初步发现尺子伸出桌面长短与它发出的音高及振动快慢的关系。

【设计意图:运用一个小的游戏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兴趣,对本节课要研究的内容有个初步的感知,避免在后面的活动中进行盲目的猜测,不仅浪费时间,无效率,而且对学生猜测能力的培养也达不到目的。

】1.活动师:同学们,拿出你的尺子,咱们来做一个小游戏。

出示游戏规则(想办法让尺子发出声音,在尺子发出声音时要能清楚地观察到尺子在振动)学生解读游戏规则,这个游戏要完成哪些任务呢?(学生游戏)2.交流师:谁愿意来说一说你刚才是怎么做的?师:你是用什么方法让尺子发声的?任务完成了吗?师:有什么需要注意的问题吗?师:其他同学呢,你们也能用这个办法使尺子发出声音吗?师:同学们很聪明,很快就完成了游戏。

教科版科学四上《探索尺子音高的变化》教学设计

教科版科学四上《探索尺子音高的变化》教学设计

教科版科学四上《探索尺子音高的变化》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探索尺子音高的变化》这一课是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的一部分。

本节课通过让学生探索尺子音高的变化,引导学生发现音高的影响因素,培养学生的观察、操作、思考能力。

教材以实践活动为主线,让学生在动手、动脑中掌握科学知识,提高科学素养。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操作能力,对声音有一定的认识。

他们在生活中也接触到各种乐器,对音高有一定的感知。

但学生对音高的概念和影响音高的因素认识不足,需要通过实践活动来进一步了解。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音高的概念,知道音高与振动频率的关系。

2.培养学生观察、操作、思考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3.培养学生合作学习、交流分享的习惯。

四. 教学重难点1.音高的概念及影响因素。

2.利用尺子探究音高变化的规律。

五. 教学方法1.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2.运用实验法,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观察现象,总结规律。

3.采用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尺子、桌子等实验器材。

2.制作PPT,展示相关图片和视频。

3.准备相关资料,以便在课堂上进行拓展学习。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一张乐器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乐器音高的变化。

提问:“你们知道乐器是如何产生不同音高的吗?”让学生思考音高的概念。

2.呈现(5分钟)向学生介绍音高的概念,解释音高与振动频率的关系。

通过PPT展示振动频率与音高的关系图,让学生初步了解音高的影响因素。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分组进行实验,用尺子放在桌子上,用手拔动尺子,观察尺子振动的频率和音高的变化。

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发现音高与振动频率的关系。

4.巩固(5分钟)学生分组讨论,总结音高变化的特点,得出音高与振动频率的关系。

教师引导学生用简洁的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

5.拓展(5分钟)向学生介绍其他影响音高的因素,如弦的粗细、长度等。

教科版科学四上《探索尺子的音高变化》教学设计

教科版科学四上《探索尺子的音高变化》教学设计

教科版科学四上《探索尺子的音高变化》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探索尺子的音高变化》这一课是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的教学内容。

本节课通过让学生探索尺子的音高变化,引出声音的产生和音调的概念,让学生了解音调与振动频率的关系。

教材内容由浅入深,引导学生通过实验、观察、思考、讨论等方法,探究音调的变化原因,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实验能力,对声音有一定的认识。

但在音调方面,学生可能还存在一些模糊的认识。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认知水平,引导学生通过实验和观察,发现音调与振动频率的关系,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能力。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音调的概念,知道音调与振动频率的关系。

2.培养学生通过实验、观察、思考、讨论等方法探究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积极参与科学探究的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音调与振动频率的关系。

2.实验操作的技巧。

五. 教学方法1.实验法:通过让学生自己动手做实验,观察现象,发现规律。

2.讨论法:在实验过程中,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心得,培养合作交流的能力。

3.讲授法:在必要时,教师进行讲解,帮助学生理解音调与振动频率的关系。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尺子、桌子、椅子、多媒体设备。

2.学具:每人一把尺子、实验记录。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声音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例如:“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习了声音的三个特征,它们分别是什么?”2.呈现(5分钟)教师展示实验现象,让学生观察尺子振动时发出的声音。

同时,提出问题:“你们发现尺子振动时发出的声音有什么特点?”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实验,用尺子振动桌面,观察并记录尺子振动时的音调变化。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实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4.巩固(5分钟)教师邀请部分学生分享实验心得,引导学生总结音调与振动频率的关系。

同时,进行知识拓展,介绍音调在其他乐器中的应用。

教科版科学四上《探索尺子的音高变化》标准教案

教科版科学四上《探索尺子的音高变化》标准教案

教科版科学四上《探索尺子的音高变化》标准教案一. 教材分析《探索尺子的音高变化》这一课是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的一章内容。

本节课通过让学生探索尺子的音高变化,引导学生发现声音的高低与物体的振动快慢有关,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实验能力。

教材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声音的高低与振动的关系2.实验操作:用尺子探究音高的变化3.总结规律:振动快慢与音高的关系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实验能力,对声音的高低有一定的认识。

但在实验操作和数据分析方面,还需要老师的引导和帮助。

此外,学生对音高的概念可能还不够清晰,需要通过实验和讲解使其进一步理解。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声音的高低与振动的关系。

2.培养学生用尺子进行实验操作的能力。

3.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实验现象,总结振动快慢与音高的关系。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声音的高低与振动的关系。

2.难点:振动快慢与音高的关系。

五. 教学方法1.实验法:通过让学生亲自动手实验,观察和分析实验现象,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

2.讲解法:在实验过程中,老师对相关知识点进行讲解,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

3.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实验现象,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尺子、桌子、黑板、粉笔。

2.学具:每个学生准备一把尺子。

七. 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讲解声音的高低与振动的关系,激发学生的兴趣。

例如:“同学们,你们知道声音的高低是如何产生的吗?今天我们就来探究一下这个问题。

”2. 呈现(5分钟)教师展示实验现象,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声音的高低与振动的关系。

例如:用尺子拨动桌面,让学生观察和听辨声音的高低。

3. 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实验,用尺子探究音高的变化。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4. 巩固(10分钟)学生汇报实验结果,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振动快慢与音高的关系。

例如:“同学们,你们观察到实验现象了吗?振动快的时候,声音是高的还是低的?振动慢的时候呢?”5. 拓展(10分钟)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探讨:声音的高低还有哪些影响因素?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

《探索尺子的音高变化》教案

《探索尺子的音高变化》教案

《探索尺子的音高变化》教案第一章:引言教学目标:1. 了解声音的产生和音高的概念。

2. 掌握用尺子产生声音的方法。

教学内容:1. 向学生介绍声音的产生和音高的定义。

2. 演示如何用尺子产生声音,并指导学生进行实践。

教学步骤:1. 引入话题,询问学生对声音和音乐的了解。

2. 解释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音高是指声音的高低。

3. 演示用尺子产生声音的方法,让学生尝试并感受音高的变化。

第二章:探索尺子的音高变化教学目标:1. 了解音高与振动频率的关系。

2. 学会通过改变尺子的振动频率来改变音高。

教学内容:1. 向学生解释音高与振动频率的关系。

2. 指导学生通过改变尺子的振动频率来探索音高的变化。

教学步骤:1. 向学生解释音高与振动频率的关系,即振动频率越高,音高越高。

2. 演示如何通过改变尺子的振动频率来改变音高,让学生进行实践。

3. 让学生尝试不同长度的尺子,观察音高的变化。

第三章:音高变化的规律教学目标:1. 了解音高变化的规律。

2. 学会用数学方法描述音高变化的规律。

教学内容:1. 向学生介绍音高变化的规律。

2. 指导学生用数学方法描述音高变化的规律。

教学步骤:1. 向学生介绍音高变化的规律,即振动频率与波长的关系。

2. 引导学生用数学方法描述音高变化的规律,即频率与波长的比例关系。

3. 让学生进行实践,测量不同音高的波长,并绘制频率与波长的图表。

第四章:创作音高变化的乐曲教学目标:1. 学会创作音高变化的乐曲。

2. 培养学生的音乐创作能力。

教学内容:1. 向学生介绍如何创作音高变化的乐曲。

2. 指导学生进行音高变化的乐曲创作。

教学步骤:1. 向学生介绍如何创作音高变化的乐曲,包括选择音高、节奏和动态。

2. 引导学生进行音高变化的乐曲创作,提供相关的音乐素材和乐器。

3. 让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并进行相互评价和讨论。

第五章:总结与拓展教学目标:1. 总结探索尺子的音高变化的学习内容。

2. 激发学生对音乐和科学的兴趣。

教科版科学四上《探索尺子的音高变化》教案

教科版科学四上《探索尺子的音高变化》教案

教科版科学四上《探索尺子的音高变化》教案一. 教材分析《探索尺子的音高变化》这一课主要让学生通过实验和观察,了解音高的产生和变化,以及影响音高的因素。

教科书通过引导学生使用尺子进行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和探索,从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科学素养。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这一课之前,已经学习了声音的相关知识,对声音有一定的了解。

但学生对音高的概念可能还比较模糊,需要通过实验和观察来进一步理解和掌握。

此外,学生可能对实验操作有一定的兴趣,但在实验过程中需要注意安全和规范操作。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音高的概念,知道音高的产生和变化原因。

2.培养学生通过实验和观察来探究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四. 教学重难点1.音高的概念及其产生和变化原因。

2.实验操作的规范性和安全性。

五. 教学方法1.实验法: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观察和体验音高的产生和变化。

2.讨论法:引导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共同探究音高的奥秘。

3.讲授法:教师对音高相关知识进行讲解,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

六. 教学准备1.每人一把尺子2.实验记录本3.教室环境布置,确保学生实验操作安全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声音的相关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呈现(5分钟)教师向学生讲解音高的概念,以及音高的产生和变化原因。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实验,用尺子进行音高的探索。

教师巡回指导,确保实验操作规范、安全。

4.巩固(5分钟)学生分享实验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5.拓展(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思考:还有哪些因素会影响音高?学生自由发言,拓展思路。

6.小结(5分钟)教师对本节课的主要内容进行小结,强调音高的产生和变化原因。

7.家庭作业(5分钟)学生回家后,用尺子进行音高实验,记录实验结果,明日分享。

8.板书(5分钟)教师根据教学内容,进行板书设计,突出音高的关键知识点。

教科版科学四上3.4《探索尺子的音高变化》教案

教科版科学四上3.4《探索尺子的音高变化》教案

教科版科学四上3.4《探索尺子的音高变化》教案一. 教材分析《探索尺子的音高变化》这一节的内容,主要让学生通过实践活动,了解音高的概念,以及影响音高的因素。

教科书通过提供一个简单的实验,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观察尺子振动产生的音高变化,从而引导学生探究音高的奥秘。

这一节内容既有趣又具有挑战性,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操作能力,对于声音和振动有一定的认知。

但是,对于音高的概念和音高的变化规律可能还没有完全理解。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需要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活动,去观察、思考和总结音高的变化规律。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实践活动,了解音高的概念,知道音高是由振动频率决定的。

2.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探究尺子音高的变化规律。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总结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音高的概念和音高的变化规律。

2.如何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活动去观察、思考和总结音高的变化规律。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实验探究法和小组合作法进行教学。

通过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进行实验探究,小组合作交流,从而达到理解音高的概念和音高的变化规律。

六. 教学准备1.每人一把尺子。

2.一个桌子。

3.教学PPT。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简单的谜语,引出本节课的主题:“什么东西,越长声音越低?”让学生猜测,引发学生的好奇心,从而导入新课。

2.呈现(5分钟)向学生讲解音高的概念,以及音高是由振动频率决定的。

通过PPT 展示一些图片和例子,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音高的概念。

3.操练(15分钟)让学生拿出尺子,放在桌子上,用手指轻轻拨动尺子,观察和听取尺子发出的声音。

让学生尝试用不同的力度和速度拨动尺子,观察音高的变化。

4.巩固(10分钟)让学生分组,每组选一个代表,用尺子演示音高的变化。

其他组的学生要认真观察和听取,判断代表的演示是否正确。

5.拓展(10分钟)让学生思考:还有哪些因素会影响音高?让学生自由发言,讨论和分享自己的观点。

最新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册《探索尺子的音高变化》教案

最新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册《探索尺子的音高变化》教案

探索尺子的音高变化教学目标科学概念:尺子振动的频率受尺子延伸到桌子外的那部分长度的影响。

这部分的长度会引起音高的变化:越长音高越低,越短音高越高。

过程与方法:探索和描述尺子伸出桌外不同长度在振动时发出的声音的变化情况,通过柱状图的分析,将尺子不同长度的振动与其声音联系起来。

情感、态度、价值观:养成勤于观察,乐于动脑的习惯。

教学重点认识尺子伸出桌子外的那部分长度的变化能引起音高的变化教学难点能通过柱状图分析出尺子不同长度的振动引起音高的变化教学准备分组材料:一把钢尺、一本厚的硬皮书、活动记录表教学过程一、引入1.出示钢尺,如何使钢尺发出声音呢?请同学上来试试。

2.如果我们不断地改变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它振动时发出声音的音高会发生变化吗?二、探究尺子伸出桌面长短与音高的关系。

1.假设不断地改变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振动时发出声音的音高发生了变化,那么我们如何来验证这个实验呢?以小组为单位,制定一个简单的研究方案:1)确定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的变化2)实验前先进行预测,根据钢尺伸出桌面的变化,音高可能会发生什么变化?预测的理由是什么?3)实验的过程中需要注意什么?(按照尺子振动部分长度的变化顺序依次进行实验;注意区分尺子敲击桌面发出的声音和尺子引起周围空气振动发出的声音;把观察到的现象(音高用高、较高、较低、低表示)及时记录下来。

)2.教师一边讲解实验注意事项,一边演示分组活动:出示记录表格3.整理数据:通过表格中的数据,统计好“我们的观察柱状统计图”的表格,根据实验数据,能找出尺子伸出桌面的长度合法出声音的音高变化规律吗?还能发现什么?三、课后延伸音量的变化物体的振动幅度大小有关,课后能设计实验证明吗?学习名言分享:1、求学的三个条件是:多观察、多吃苦、多研究。

——加菲劳2、知识有如人体血液一样的宝贵。

人缺少了血液,身体就要衰弱,人缺少了知识,头脑就要枯竭。

——高士其3、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

教科版科学四上《探索尺子音高的变化》教案

教科版科学四上《探索尺子音高的变化》教案

教科版科学四上《探索尺子音高的变化》教案一. 教材分析《探索尺子音高的变化》这一课旨在让学生通过实践活动,了解和掌握音高的概念,并探索影响音高的因素。

教科书通过引导学生使用尺子进行实验,让学生感受音高的变化,并探究音高与尺子长度、振动频率的关系。

教材内容丰富,既有理论知识的介绍,又有实践操作的指导,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探究精神。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音乐基础,对音高有一定的认识。

他们在学习过程中,能够积极参与实践活动,乐于探索音高的变化。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音高的概念理解不深,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引导和帮助。

此外,学生对实验操作的掌握程度不同,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不同的指导。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音高的概念,知道音高与振动频率的关系。

2.培养学生使用尺子进行音乐实验的能力,提高动手操作能力。

3.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精神,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音高的概念及音高与振动频率的关系。

2.利用尺子进行音乐实验,探究音高的变化。

五. 教学方法1.实验法: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感受音高的变化,理解音高与振动频率的关系。

2.引导法: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帮助学生建立音高概念。

3.合作探究法:学生分组进行实验,共同探讨音高的变化规律。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尺子、桌子、椅子、黑板、粉笔。

2.学具:每组一把尺子、记录本、笔。

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播放一段音乐,引导学生关注音高的变化,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然后简要介绍音高的概念,并提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呈现(5分钟)教师向学生讲解尺子的使用方法,示范如何用尺子发出不同音高的声音。

同时,引导学生观察和记录尺子长度的变化,以及对应的音高。

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每组用一把尺子,尝试发出不同音高的声音。

学生记录实验结果,包括尺子的长度和对应的音高。

巩固(5分钟)教师邀请几名学生上台演示,让大家一起判断音高的变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课探索尺子的音高变化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尺子振动的频率受尺子延伸到桌子外的那部分长度的影响。

这部分的长度会引起音高的变化:越长音高越低,越短音高越高。

过程与方法:
探索和描述尺子伸出桌外不同长度在振动时发出的声音的变化情况,通过柱状图的分析,将尺子不同长度的振动与其声音联系起来。

情感、态度、价值观:
养成勤于观察,乐于动脑的习惯。

【教学重点】认识尺子深处桌子外的那部分长度的变化能引起音高的变化
【教学难点】能通过柱状图分析出尺子不同长度的振动引起音高的变化
【教学准备】
分组材料:一把钢尺、一本厚的硬皮书、活动记录表
【教学过程】
一、引入
1)出示钢尺,如何使钢尺发出声音呢?请同学上来试试。

2)如果我们不断地改变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他振动时发出声音的音高会发生变化吗?
二、探究尺子伸出桌面长短与音高的关系。

1、假设不断地改变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振动时发出声音的音高发生了变化,那么我们如何来验证这个实验呢?以小组为单位,制定一个简单的研究方案:
1)确定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的变化
2)实验前先进行预测,根据钢尺伸出桌面的变化,音高可能会发生什么变化?预测的理由是什么?
3)实验的过程中需要注意什么?(按照尺子振动部分长度的变化顺序依次进行实验;注意区分尺子敲击桌面发出的声音和尺子引起周围空气振动发出的声音;把观察到的现象(音高用高、较高、较低、低表示)及时记录下来。


2、教师一边讲解实验注意事项,一边演示分组活动:
3、整理数据:通过表格中的数据,统计好“我们的观察柱状统计图”的表格,根据实验数据,能找出尺子伸出桌面的长度合法出声音的音高变化规律吗?还能发现什么?
三、课后延伸
音量的变化物体的振动幅度大小有关,课后能设计实验证明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