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教学设计
遗传信息的携带者高中生物教案范文
遗传信息的携带者高中生物教案优秀范文一、教学目标1. 理解核酸的功能和作用,知道核酸是生物的遗传物质。
2. 掌握DNA和RNA的化学组成和结构特点,了解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3. 理解基因的概念,知道基因是DNA上有遗传效应的片段。
4. 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相关现象。
二、教学重点1. 核酸的功能和作用2. DNA和RNA的化学组成和结构特点3. 基因的概念三、教学难点1. DNA和RNA的异同点2. 基因的概念和作用四、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分析法和比较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积极思考。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如DNA检测在法医学中的应用,引出核酸是生物的遗传物质。
2. 核酸的功能和作用:介绍核酸的两种类型——DNA和RNA,以及它们在生物体内的功能和作用。
3. DNA和RNA的化学组成和结构特点:分别讲解DNA和RNA的化学组成,通过比较法让学生掌握它们的异同点。
4. 基因的概念:讲解基因的定义,让学生理解基因是DNA上有遗传效应的片段。
5. 课堂小结: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加深学生对核酸、DNA、RNA和基因的理解。
6. 课后作业:布置有关核酸、DNA、RNA和基因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注意:本教案仅供参考,实际教学过程中可根据学生情况和学校设备进行调整。
六、教学拓展1. 核酸的提取和检测:介绍实验室中核酸的提取和检测方法,如PCR技术。
2. 基因工程:简要介绍基因工程的概念和应用,如基因克隆、基因编辑等。
七、课堂互动1. 提问:核酸在生物体内有什么功能和作用?2. 讨论:DNA和RNA的异同点有哪些?3. 小组活动:学生分组,通过实验或研究资料,探究基因的作用和应用。
八、学习评价1. 课堂提问:检查学生对核酸、DNA、RNA和基因的理解程度。
2. 课后作业:评估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
3. 小组报告:评估学生在小组活动中的参与度和研究成果。
《第5节核酸是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教学设计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高中生物人教版19必修1
《核酸是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教学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学生能够描述核酸的组成和结构,理解核酸在生物体的遗传学中的重要性。
2. 能力目标:学生能够通过实验观察核酸的结构,培养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目标:学生能够理解遗传信息的概念,认同核酸在生物体遗传中的关键作用。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介绍核酸的组成和结构,引导学生观察和理解核酸的物理和化学性质。
2. 教学难点:通过实验使学生理解核酸如何传递遗传信息,如何影响生物体的生长和发育。
三、教学准备1. 准备教学视频和实验器材,包括PCR仪、琼脂糖凝胶等。
2. 制作PPT,包含图片、图表和相关教学资料。
3. 安排实验室参观,让学生对核酸有初步认识。
4. 布置预习任务,让学生提前了解核酸的基本知识。
四、教学过程:本节课为两课时,这是第一课时的教学设计。
1. 导入:利用多媒体展示“转基因食品”、“试管婴儿”等图片及文字资料,请学生思考这些生物的遗传物质是什么?它们是如何传递遗传信息的?由此引出课题——核酸是遗传信息的携带者。
2. 探究活动一:核酸的种类和结构(1)核酸的种类:核糖核酸(RNA)和脱氧核糖核酸(DNA)。
(2)核酸的结构:核酸是由磷酸、五碳糖和含氮碱基组成的。
不同的五碳糖和碱基组合,可以组成不同的核酸。
3. 探究活动二:DNA分子的复制(1)复制的时间和条件:有丝分裂间期或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
需要模板:$DNA$分子的一条链;能量:$ATP$;酶:解旋酶和DNA聚合酶。
(2)复制的过程:边解旋边复制。
(3)复制的结果:一条母链的复制结果是一条子链。
(4)结果:细胞中的$DNA$分子都是成对存在的,而有些生物体细胞中$DNA$分子的存在形式是单链或片段。
4. 探究活动三:遗传信息的表达——蛋白质的合成(1)场所:核糖体。
(2)原料:氨基酸。
(3)结构:由多肽链组成。
(4)过程:信使$RNA$($mRNA$)上的碱基序列(遗传信息)通过翻译过程转化为肽链。
教学设计21:2.3 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核酸
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核酸一、教材分析:本节是高中生物必修一中的第二章的内容,本章教材重点从微观方面介绍了组成细胞的分子基础,主要介绍了组成细胞的元素和化合物,前面两节已经介绍了组成细胞的元素和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
本节有实验,观察DNA与RNA的分布实验将安排在第二节课教学,第一节课主要介绍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核酸(DNA和RNA)的结构与功能。
此节内容为必修2中进一步学习遗传信息的表达与调控奠定基础,学生要掌握好核酸的分子结构才能更好的理解后面的教学内容。
二、学情分析:学生对DNA已有了初步的印象,并初步具备自主调查、思考、辩论、分组讨论的能力。
但由于高一的学生没有学过有机化学,这节内容的学习显然难度和跨度有点大。
例如,学生对于核苷酸的结构理解较难,对于核苷酸的组成及核苷酸形成核苷酸长链的过程很难掌握。
本节课通过让学生比较上节课刚学过的,同为生物大分子的蛋白质的结构情况,掌握核酸的结构。
在教学过程中遇到抽象难理解的知识点时,引导学生联想和读图,在联想与读图中理解知识,在讨论、交流中突破重点和难点。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要求学生能说出核酸的种类,简述核酸的结构与功能,并能通过体验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和过程,逐步建立勇于实践的科学精神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为以后的学习奠定基础。
三、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说出核酸的种类,简述核酸的结构和功能。
(二)能力目标:锻炼学生关联之前学过的知识点,并且类比归纳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目标:认同生命的物质性,认同生物界在物质组成上的统一性。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核酸的结构和功能。
2.教学难点DNA与RNA的区别。
五、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故事引导,激发学习兴趣——问题探讨,提出概念——回忆蛋白质的结构,观察核酸图解,类比归纳核酸结构特点——通过对比DNA与RNA深化了解核酸结构及其功能(可通过列表比较辅助认识)——总结内容——巩固练习。
六、教学过程一、核酸的结构留一个思考题:DNA与RNA还有什么区。
《染色体是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教学设计
《染色体是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染色体是遗传信息的携带者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学生能够认识并理解染色体的结构和功能,了解染色体是遗传信息的携带者。
2.能力目标: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和实验操作,掌握染色体的结构和功能,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染色体的遗传信息的携带方式。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遗传学的兴趣,激发学生对科学研究的探究欲望,并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二、教学内容1.染色体的结构和功能2.染色体是遗传信息的携带者三、教学准备1.实验材料:显微镜、载玻片、玻璃滴管、盐水溶液、洋红染液、苏木精染液、染色体模型。
2.教学辅助工具:PPT、图片、视频。
四、教学过程1.导入(10分钟)通过观察一幅展示染色体结构的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思考染色体的结构和功能是什么,染色体与遗传信息的关系是什么?2.课堂讲授(20分钟)通过PPT和讲解,向学生介绍染色体的结构和功能,包括:染色体的层次结构、染色体的基本成分、染色体的主要功能等。
3.实验操作(30分钟)将染色体模型分发给学生,让学生进行实验操作。
首先,将显微镜调节到适当的倍数,将载玻片放在显微镜上。
然后,使用玻璃滴管滴上盐水溶液,将采集到的细胞放在载玻片上。
接下来,添加洋红染液,静置一段时间后,用纸巾吸掉多余的染液。
最后,添加苏木精染液,静置一段时间后,用纸巾吸掉多余的染液。
学生利用显微镜观察染色体的形态和结构,并记录观察结果。
4.教学讲解(20分钟)根据学生的实验结果,教师向学生解释染色体的结构和功能,并进一步让学生理解染色体是遗传信息的携带者。
5.小结与展望(10分钟)通过课堂小结,让学生回答染色体在细胞分裂中的作用、染色体的遗传信息的携带方式等问题,并展望未来学习更深入的遗传学知识。
五、教学评价1.学生对染色体的结构和功能的理解情况。
2.学生观察和实验操作的准确性和独立性。
3.学生文本和实验记录的规范性和完整性。
六、板书设计染色体的结构和功能-层次结构-基本成分-主要功能染色体是遗传信息的携带者-细胞分裂中的作用-遗传信息的携带方式七、教学反思通过本次课的教学设计,学生通过实验操作的方式,掌握了染色体的结构和功能,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染色体是遗传信息的携带者。
2.5核酸是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生物人教版必修1
答案:核苷酸由磷酸、五碳糖和含氮碱基组成。磷酸与五碳糖通过磷酸二酯键连接,形成核苷酸链;含氮碱基通过N-糖苷键与五碳糖连接,构成核苷酸的基本单位。
5.例题五:如何区分DNA和RNA?
答案:区分DNA和RNA的方法有多种。首先,可以通过观察五碳糖的不同:DNA含有脱氧核糖,RNA含有核糖。其次,可以使用吡罗红-甲基绿染色剂进行染色,DNA会被甲基绿染成绿色,而RNA会被吡罗红染成红色。还可以通过观察存在场所,DNA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而RNA主要存在于细胞质中。
2.科学思维:培养学生分析核酸的化学组成、种类及功能,并能够运用比较、推理等方法,理解核酸在遗传、变异和蛋白质合成中的作用。
3.科学探究:通过引导学生探究核酸的基本组成单位——核苷酸的结构和功能,培养学生观察、实验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4.社会责任:使学生认识核酸研究对人类健康和疾病治疗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这些例题旨在帮助学生巩固对核酸化学组成、种类、功能和复制过程的理解。通过解答这些题目,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核酸的相关知识,并能够应用于实际问题的解决中。
课堂
1.课堂评价:
-通过提问:教师可针对讲授内容提出问题,鼓学生积极回答,以了解学生对核酸知识的掌握情况。
-观察学生参与讨论的情况:在师生互动环节,教师应观察学生是否能够主动参与讨论,提出见解,以评估学生的理解深度和思考能力。
-种类:DNA、RNA
②核酸的化学组成:
-磷酸:连接核苷酸
-五碳糖:核苷酸的骨架
-含氮碱基:携带遗传信息
③核酸的功能:
-遗传信息的存储和传递
-参与遗传变异和蛋白质合成
④核酸的自我复制过程:
核酸是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教学设计) 高一上学期生物人教版必修一
第二章组成细胞的分子2.5 核酸是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生命观念:核酸是一切生物遗传信息的携带者,能说出核酸的种类,结构和功能。
科学思维:DNA与RNA的基本组成单位在五碳糖与含氮碱基上具有差异。
科学探究:碳元素是生物大分子的骨架,并有单体组成多聚体。
社会责任:普及生物学与遗传学相关知识,预防诈骗,通过对核酸的了解,认识到人类的遗传物质在维持物种延续中起的作用。
二、教材分析本节内容为生物的遗传物质核酸,主要涉及核酸的种类、结构、分布、作用,以及生物大分子的相关知识,难度相对较大。
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核酸的结构和功能;生物大分子以肽链为基本骨架。
教学难点:DNA与RNA在化学组成上的异同点;核苷酸的排列顺序与遗传信息的关系。
四、教学过程1.新课导入【创设情景】背景资料1:新冠病毒感染人体后,会在呼吸道系统中进行繁殖,因此可以通过检测痰液、鼻咽拭子中的病毒核酸判断人体是否感染病毒。
学生:思考为什么要检测核酸?背景资料2:提供DNA指纹图谱,判断罪犯可能是谁?学生:观察图谱判断吻合度较高的DNA样品,思考判断的依据。
教师:核酸是携带遗传信息的物质,核酸决定生物的性状,不同生物性状存在差异,其核酸携带不同的遗传信息,因此,通过检测是否有特定的核酸分子,就可确定该生物是否存在于环境中。
根据结构与功能观,从核酸的功能——携带遗传信息,引出其结构讲解。
2.核酸的种类及分布【活动】ppt展示问题1、核酸包括哪几类?2、DNA和RNA分布在真核细胞中的什么部位?学生:阅读课本p34“核酸的种类及其分布”,思考上述问题。
【归纳】引导学生回答,ppt展示核酸种类及分布:补充:细胞生物同时具有两种核酸,但DNA才是细胞的遗传物质。
教师:非细胞结构生物的核酸种类和分布?遗传物质是什么?学生:思考非细胞结构生物是什么?以及其核酸种类和分布、遗传物质。
【归纳】病毒的遗传物质。
3.核酸是由核苷酸连接而成的长链(1)核苷酸的结构组成【活动】展示四种脱氧核糖核苷酸结构图:学生:观察几种核苷酸,圈出他们的共同结构。
高一生物教案:遗传信息的携带者
高一生物教案:遗传信息的携带者【】鉴于大伙儿对查字典生物网十分关注,小编在此为大伙儿整理了此文“高一生物教案:遗传信息的携带者”,供大伙儿参考!本文题目:高一生物教案:遗传信息的携带者第3节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核酸一、教学目标1.说出核酸的种类,简述核酸的结构和功能。
2.以特定的染色剂染色,观看并区分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核酸的结构和功能。
2.教学难点观看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三、课时安排1四、教学过程〖引入〗利用“问题探讨”唤起学生对遗传物质的经历,激发学习爱好。
(由于现代科学技术的进展使DNA研究成果的应用范畴愈来愈广泛,学生听到、看到有关DNA应用的报道是专门多的,因此,关于“DNA指纹法”在案件侦破中的作用可能略有所知。
这也是学生倍感爱好的内容。
)生摸索回答师提示〖提示〗1.提示:脱氧核糖核酸。
DNA是要紧的遗传物质,而每个人的遗传物质都有所区别,因此DNA能够提供犯罪嫌疑人的信息。
2.提示:DNA鉴定技术还能够运用在亲子鉴定上。
在研究人类起源、不同类群生物的亲缘关系等方面,也能够利用DNA鉴定技术。
3.提示:需要。
因为DNA鉴定只是提供了犯罪嫌疑人的遗传物质方面的信息,还需要有嫌疑人是否有作案动机、时刻,是否在犯罪现场,是否有证人等其他证据。
假如有人蓄意陷害某人,也完全有可能将他的头发、血液等含有DNA的物质放在现场。
因此案件侦察工作应在DNA鉴定的基础上,结合其他证据确定罪犯。
〖问题〗以“本节聚焦”再次引起学生的摸索。
〖板书〗一、核酸在细胞中的分布(试验)DNA(甲基绿)要紧分布在细胞核RNA(吡罗红)要紧分布在细胞质〖旁栏摸索题〗原核细胞的DNA位于拟核区域。
二、核酸是由核苷酸连接而成的长链两者的区别如下同脱氧核糖磷酸核糖DNA 腺嘌呤(A) RNA鸟嘌呤(G)胸腺嘧啶(T) 胞嘧啶(C) 尿嘧啶(U)〖小结〗略〖作业〗练习。
〖提示〗基础题1.(1)√;(2)√?;(3)√?。
《基因是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教学设计
《基因是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教学设计基因是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教学设计目标本次教学的目标是让学生了解基因是遗传信息的携带者,并能够理解基因的组成和功能。
通过本次教学,学生应该能够回答以下问题:- 什么是基因?- 基因有什么组成?- 基因有什么功能?教学准备为了完成本次教学,需要准备以下教学素材和设备:- PowerPoint演示文稿- 白板和黑板- 标图和标签- 包含基因组成和功能的教材或参考资料教学步骤步骤一:导入1. 使用演示文稿或白板,引导学生思考以下问题:- 你认为什么是基因?- 了解过基因的相关知识吗?2. 引导学生回答问题,并简要介绍基因的定义和作用。
步骤二:研究基因的组成1. 使用演示文稿或白板,向学生介绍基因的组成。
2. 解释基因由DNA分子组成,并描述DNA的结构和双螺旋模型。
3. 使用标图和标签展示DNA的结构,让学生对DNA分子的组成有直观的认识。
步骤三:研究基因的功能1. 使用演示文稿或白板,向学生介绍基因的功能。
2. 解释基因是遗传信息的携带者,并描述基因对遗传特征的影响。
3. 引导学生思考基因在人类身体发育和功能方面起到的作用,并给出实例。
4. 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和讨论,加深对基因功能的理解。
步骤四:巩固和评估1. 设计练题或小组活动,让学生巩固所学的知识。
2. 使用课堂讨论、问答等方式,评估学生对基因的理解程度。
教学延伸为了进一步加深学生对基因的理解,可以进行以下延伸教学:- 探讨基因突变和遗传疾病的关系。
- 讨论基因工程和基因编辑技术的应用。
结束语通过本次教学设计,学生应该对基因的概念、组成和功能有了较为清晰的理解。
希望学生能够进一步探索基因以及与基因相关的科学问题。
2.5核酸是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生物人教版必修1
③核酸的功能:探讨核酸在生物体内的功能,包括遗传信息的储存和传递。解释DNA作为遗传物质的重要性,以及RNA在蛋白质合成中的作用。
④核酸的复制:介绍DNA的复制过程、条件及特点。例如,DNA复制需要模板、酶、能量和原料等条件,并且具有半保留复制的特点。
1.核酸的种类和分布:介绍DNA和RNA两种核酸的基本组成单位、五碳糖、含氮碱基以及磷酸的组成。
2.核酸的结构特点:讲解DNA和RNA的空间结构和功能特点。
3.核酸的功能:探讨核酸在生物体内的功能,包括遗传信息的储存和传递。
4.核酸的复制:介绍DNA的复制过程、条件及特点。
5.核酸的转录和翻译:讲解遗传信息的流动过程,即DNA的转录和RNA的翻译,以及相关生物大分子的参与。
(1)DNA的结构特点为双螺旋结构,具有稳定的空间结构,可以精确地储存遗传信息;RNA的结构特点为单链结构,具有可变的空间结构,可以携带遗传信息进行传递。
(2)DNA的复制过程为半保留复制,以亲代DNA分子的一条链为模板合成两条子代DNA分子的互补链,保证了遗传信息的稳定传递。
(3)核酸在生物体内的功能主要包括遗传信息的储存和传递,是生物体生长发育的基础。
在素质培养方面,教师应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出发点,注重情感教育。通过讲述核酸在生物科技领域的应用实例,让学生感受到核酸知识的重要性,从而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在行为习惯方面,教师需要加强课堂管理,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提问。在实验教学中,教师应严格要求学生的操作规范,及时纠正不规范行为,培养良好的实验操作习惯。
⑤核酸的转录和翻译:讲解遗传信息的流动过程,即DNA的转录和RNA的翻译,以及相关生物大分子的参与。例如,转录是指DNA模板上的遗传信息被复制成RNA的过程,而翻译是指RNA上的遗传信息被翻译成蛋白质的过程。
遗传信息的携带者高中生物教案范文
Introduction:遗传信息携带者,指的是生物个体在遗传基因中所携带的DNA序列,这些序列包含了生物个体的遗传信息,并会随着繁殖传递给下一代个体,成为了下一代个体的“遗产”。
这些遗传信息的携带者不仅包括了人类,也包括动植物等各个层面的生物,其中牵涉到的遗传信息的研究,还是生物学领域中的一大研究方向。
在高中生物学中,遗传信息的携带者也是一项重要的教学内容。
Body:一、基因遗传、自然选择与人工选择1. 基因的遗传:生物是由基因构成的,遗传信息的核心也在基因序列中,遗传信息的携带者必然涉及到基因的遗传。
在进化史长河中,大自然自然选择是基因遗传的基本模式,可使物种长期适应环境变化。
而在人类生活中,人工选择也成为了基因遗传的一种模式,如对畜禽的人工选择等。
2. 自然选择VS人工选择:自然选择下,遗传信息在种群中传递,通过不断的竞争,保留下来的基因将遗传给下一代。
人工选择下,人类在畜禽养殖中通过选择优质的品种和个体进行繁殖,以获得更优的后代,达到生产目的。
二、DNA的结构和多态性DNA分子的构成:核苷酸,三个部分--磷酸基①、核糖②和碱基③1. DNA结构: DNA是由核苷酸构成的双链分子,“螺旋式”结构,呈双径向对称结构。
人类DNA长度约为2米,但在细胞核中可以缩成微米级别,在细胞分裂时进行复制。
2. DNA多态性:DNA序列的不同之处在于它所包含的核苷酸的顺序不同,称之为DNA多态性。
多态性通常可以分为等位基因,人类等位基因一般有两份(自父母遗传),包括常染色体和性染色体等。
三、基因突变的机制及其效应基因突变的机制分为三种基本方式:原始突变、游离基或化学反应诱发的突变、放射线和化学物质的诱发突变。
突变基本上是随机的,正负情况都有可能出现。
基因突变产生不同的效应,如新性状的出现等等。
四、遗传的分子基础和细胞遗传学生物遗传建立在DNA分子和遗传信息的基础上,遗传的基本过程为DNA复制,信息传递,转录和转译,通过转录和转译效应,基因在生物体的某些部位完成本职工作,影响生物体的生长、发育、其代谢、免疫等多方面的生命活动。
《染色体是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教学设计
《染色体是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教学设计染色体是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教学设计文档介绍本教学设计旨在向学生介绍染色体及其在遗传信息传递中的重要作用。
通过教学,学生将了解染色体的结构和功能,并理解它们如何携带和传递遗传信息。
教学目标- 研究染色体的结构和功能;- 理解染色体如何携带和传递遗传信息;- 掌握染色体与基因之间的关系;- 培养学生对遗传学的兴趣和探索精神。
教学内容1. 什么是染色体- 染色体的定义和功能- 染色体的结构和形态- 染色体的数量和分类2. 染色体的携带遗传信息- 染色体上的基因- 基因的作用和特点- 染色体如何携带和传递基因3. 染色体与生物特征- 染色体异常与遗传疾病- 染色体对生物特征的影响- 染色体在进化中的作用教学方法- 导入法:通过引入染色体与遗传学的关系,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 讲授法:通过讲解染色体的结构和功能,让学生对染色体有更深入的理解。
- 对话互动法:通过问题互动和小组讨论,加深学生对染色体与遗传信息的掌握程度。
- 观察实验法:通过显微镜观察染色体的形态,让学生亲身体验染色体的特点和作用。
教学评价- 学生课堂参与度评估:根据学生在课堂上的问题提问、互动参与等情况进行评估。
- 学生作业表现评估:根据学生提交的作业,评估他们对染色体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 观察实验评估:根据学生在观察实验中对染色体的观察和分析能力进行评估。
教学资源- PowerPoint演示文稿- 染色体模型和显微镜- 相关教学视频和资料教学扩展通过鼓励学生进行研究和探索,进一步了解染色体在基因组的重要性以及与疾病的关系。
可以引导学生开展相关报告或小组项目,加深对染色体和遗传学的学习理解。
2.5核酸是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生物人教版必修一
-布置相关作业,巩固学生对核酸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整个教学过程共计45分钟,通过导入、讲授、讨论、实验、巩固练习和课堂提问等环节,让学生全面理解和掌握核酸的相关知识。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师生互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科学思维。同时,结合实际情况,针对重难点进行针对性讲解,确保学生解决问题,提升核心素养。
(1)破碎细胞:使用机械或化学方法破坏细胞壁和细胞膜,释放核酸。
(2)沉淀核酸:使用盐溶液、有机溶剂等试剂使核酸沉淀,分离出核酸。
(3)洗涤核酸:使用洗涤剂去除核酸中的杂质,得到纯净的核酸。
原理:核酸在盐溶液中溶解度较低,因此可以通过改变盐浓度使核酸沉淀。此外,核酸具有特定的化学性质,如与某些化学试剂发生反应,从而实现核酸的提取和纯化。
教学资源拓展
六、教学资源拓展
1.拓展资源:
-核酸研究的前沿文章:介绍近年来关于核酸研究的最新成果,拓展学生的学术视野。
-生物信息学工具:教授学生如何使用生物信息学工具,如在线核酸序列数据库、结构预测软件等,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科普视频:提供关于核酸的科普视频,以生动有趣的方式讲解核酸的知识,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
2.科学思维:培养学生观察模型、分析实验结果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思维水平。
3.科学探究:通过实验操作和问题讨论,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4.科学态度:引导学生认识核酸在生物科学中的重要性,激发学生对生物科学的兴趣和热情,树立正确的科学态度。
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1.重点:
-核酸的基本概念、分类和功能。
(2)通过实验,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3)通过讨论,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2.5核酸是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生物人教版必修一
1. 完成课后习题:巩固本节课所学知识。
2. 观察和记录:观察身边的一些生物学现象,尝试用核酸的知识解释。
七、教学评价
1. 课后习题:检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2. 观察和记录:评价学生对核酸知识的应用能力。
核心素养目标
1. 科学思维力。
过程:
简要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包括核酸的基本概念、组成部分、案例分析等。
强调核酸在现实生活或学习中的价值和作用,鼓励学生进一步探索和应用核酸。
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撰写一篇关于核酸的短文或报告,以巩固学习效果。
学生学习效果
1. 学生能够理解核酸的基本概念,包括核酸的定义、组成和结构。
2. 学生能够描述核酸的功能,包括遗传信息的储存、复制、表达和调控。
11. 学生能够分析核酸案例,包括DNA指纹技术在犯罪侦查中的应用、基因治疗和基因编辑等案例。
12. 学生能够运用核酸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例如设计实验探究核酸的功能、分析生物学数据等。
13. 学生能够参与小组讨论,提出创新性的想法或建议,培养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4. 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和实验,理解核酸的基本组成单位,包括核苷酸、脱氧核糖核苷酸和碱基等。
详细介绍核酸的组成部分或功能,使用图表或示意图帮助学生理解。
3. 核酸案例分析(20分钟)
目标: 通过具体案例,让学生深入了解核酸的特性和重要性。
过程:
选择几个典型的核酸案例进行分析。
详细介绍每个案例的背景、特点和意义,让学生全面了解核酸的多样性或复杂性。
引导学生思考这些案例对实际生活或学习的影响,以及如何应用核酸解决实际问题。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核酸的未来发展或改进方向,并提出创新性的想法或建议。
核酸是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教学设计
核酸是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核酸是遗传信息的携带者一、教学目标:1.理解核酸的组成和结构;2.了解核酸在细胞中的功能和作用;3.掌握核酸是遗传信息的携带者。
二、教学准备:1.PPT展示的相关资料和图片;2.实验室实物模型和示意图。
三、教学过程:Step 1: 引入(15分钟)1.引发学生对核酸的思考,通过展示DNA的结构和双螺旋模型的实物或图片,让学生对核酸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2.提出问题:“你们知道核酸是什么吗?”带领学生分享他们对核酸的认识与了解。
Step 2: 正文(30分钟)1.PPT推进,详细介绍核酸的组成和结构:DNA和RNA的区别,核苷酸的构成和连接方式等。
2.解释核酸在细胞中的功能和作用:DNA的复制、RNA的转录和翻译等。
通过实际的例子和实验结果,让学生理解核酸在细胞遗传信息传递中的重要性和作用。
Step 3: 拓展(30分钟)1.制作小组活动: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每个小组负责一个互不重复的问题,要求小组成员在课后进行独立或协作,获取相关信息,准备一个包含该问题的PPT,并在下一节课上向同学们进行展示。
2.问题案例:-“在什么情况下,核酸的结构会发生改变?”(如辐射、化学物质等)- “生物中除了DNA和RNA以外是否还存在其他类型的核酸?”(如siRNA)-“核酸的遗传信息在哪些方面会影响生物的特征和功能?”(如基因突变)Step 4: 总结(15分钟)1.对核酸是遗传信息的携带者进行总结和回顾,强调核酸在细胞中的重要性;2.分享拓展活动结果,并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和点评;3.鼓励学生继续扩展对核酸的学习,并与同学们分享新的发现。
四、教学延伸:1.对核酸的结构和功能进行更深入的探讨,包括DNA复制、RNA转录、蛋白质合成等;2.组织实验,通过DNA提取、凝胶电泳等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核酸的特性和功能;3.鼓励学生开展小研究或写作,挖掘最新的核酸研究成果,并分享给同学们。
最新遗传信息的携带者高中生物教案优秀范文
遗传信息的携带者高中生物教案优秀范文一教学准备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说出核酸的种类。
(2)简述核酸的分子结构和功能。
2.过程与方法(1)尝试进行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
(2)学会运用比较、归纳等方法分析实验结果。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参与小组合作与交流,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式的学习方式。
(2)认识生物科学的价值,乐于学习生物科学,养成质疑、求实、创新及勇于实践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核酸的分子结构和功能。
教学工具多媒体教学过程二、讲授新课(核酸的分子结构-核酸是由核苷酸连接而成的长链)我们上节课的时候就提到,核酸是生物大分子,第一节学的蛋白质也是生物大分子,生物大分子都有它的基本组成单位,比如说蛋白质我们知道是——氨基酸,那么核酸的基本组成单位是什么,请同学们大致看一下,找到那个名词,是——核苷酸。
(一)我们当时学氨基酸的时候知道氨基酸有几部分组成(和同学一起回忆)至少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连在同一个碳原子上,然后还有一个氢原子和一个R基。
那么核苷酸又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呢?同学们看书回答。
(一个核苷酸都是由一分子含氮的碱基、一分子五碳糖和一分子磷酸组成。
)我们可以看出,组成核苷酸的3个成分:磷酸,五碳糖,含氮碱基。
从3个组成成分我们就可以找出组成核酸的元素——磷酸中的P,五碳糖中的C,H,O.含氮碱基中的N所以核酸主要由C、H、O、N、P五种元素组成。
那么这三个部分又是怎么连接成一个核苷酸的呢,板书:这就是核苷酸的模式图,核酸它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核苷酸,但是核酸有两种。
那么它们各自对应的核苷酸又有什么区别呢?同学们核苷酸中磷酸都是H3PO4 ,那五碳糖呢?同学们发挥一下想象力,DNA叫脱氧核糖核酸,RNA叫核糖核酸,所以说他们对应的核苷酸的不同是不是很有可能就是在五碳糖上?事实也正是如此。
五碳糖呢有两种,一种就叫核糖,而另一种就叫脱氧核糖。
我们来看他们的具体区别。
让学生自己观察脱氧核糖少了一个氧。
教学设计14:2.3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核酸
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核酸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说出核酸的种类,简述核酸的结构和功能。
2.能力目标以特定的染色剂染色,观察并区分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3.情感目标通过学习核酸的结构和功能,认同生命的严谨性和多样性。
二、教学重点核酸的结构和功能。
三、教学难点观察并区分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四、教学流程要求材料无色,以免影响实验染色结果,如人口腔上皮细胞或洋葱内表皮细胞。
3.方法步骤:结合课件展示,讲解方法步骤。
4.结果与结论:让学生将所做实验结果与教材展示的结果对照,得到结论:DNA主要分布在细胞核内,线粒体、叶绿体内也含有少量DNA。
RNA主要分布细胞质中。
【课堂小结】核酸的分布【典型例题】下列关于“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实验,叙述正确的是()A.实验步骤为:制作装片→水解→染色→观察B.可以用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替代人口腔上皮细胞C.使用盐酸只是为了杀死细胞D.甲基绿使DNA呈绿色,吡罗红使RNA呈红色【答案】D【方法点拨】1.在实验步骤中水解后,要用缓水流冲洗载玻片;2.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的紫色会掩盖染色结果。
3.盐酸的作用不只是杀死细胞,还能使染色质中的DNA与蛋白质分离,有利于DNA与染色剂结合。
三、核酸是由核苷酸连接而成的长链1.核酸的基本单位:核苷酸引导学生回忆蛋白质的基本单位:氨基酸,指出核酸也是生物大分子,基本单位为核苷酸。
展示核苷酸结构简图,讲解核苷酸由3个小分子组成:1分子含氮碱基,1分子五碳糖,1分子磷酸。
(1)元素组成:C、H、O、N、P引导学生根据核苷酸分子结果简图,归纳核酸的元素组成。
(2)种类①脱氧核苷酸展示脱氧核苷酸结构简图,讲解结构组成:含有1分子磷酸,1分子脱氧核糖,1分子含氮碱基。
脱氧核苷酸的含氮碱基有4种,分别是腺嘌呤(A),鸟嘌呤(G),胸腺嘧啶(T),胞嘧啶(C),故脱氧核苷酸种类有4种,分别是腺嘌呤脱氧核苷酸、鸟嘌呤脱氧核苷酸、胞嘧啶脱氧核苷酸和鸟嘌呤脱氧核苷酸。
《第5节 核酸是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教学设计教学反思-2024-2025学年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1
《核酸是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教学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 理解核酸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2. 了解核酸在遗传信息传递过程中的作用。
3. 掌握核酸在生物体发展发育、遗传变异中的具体应用。
二、教学重难点:1. 重点:理解核酸的分子结构,了解核酸如何传递遗传信息。
2. 难点:理解核酸传递遗传信息的过程,认识到核酸在生物体遗传变异中的实际应用。
三、教学准备:1. 准备相关教学视频和图片,以直观展示核酸的结构和功能。
2. 准备相关实验器械,以便学生观察核酸的分子结构。
3. 准备相关案例,诠释核酸在遗传变异和生物体发展发育中的应用。
4. 提前安置学生预习,以便他们对课程内容有初步了解。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教师简单介绍核酸的组成和种类,以及其在生物体中的重要作用,引发学生兴趣。
2. 介绍核酸的基本知识:a. 核酸的种类及结构特点;b. 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和功能;c. 核酸在遗传中的重要作用。
3. 核酸与遗传信息的干系:a. DNA作为遗传信息的载体;b. RNA在遗传信息传递过程中的作用;c. 核酸变异与遗传信息变化的干系。
4. 实验教学:a. 演示DNA和RNA的提取过程,让学生了解核酸的提取方法;b. 进行核酸测序实验,让学生观察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c. 通过观察和分析实验结果,加深学生对核酸与遗传信息干系理解。
5. 讨论与思考:引导学生思考核酸在生物进化中的地位和作用,讨论基因突变、染色体变异等遗传学问题与核酸的干系。
6. 总结与延伸:教师总结核酸与遗传信息的干系,并引导学生思考核酸在其他领域的应用前景,如生物医药、环境珍爱等。
7. 作业安置:要求学生对核酸与遗传信息的干系进行深入思考,撰写小论文或制作PPT,进行教室分享。
8. 课后阅读推荐:推荐学生阅读相关学术论文和科普文章,进一步拓宽视野,加深对核酸与遗传信息干系的理解。
教学设计方案(第二课时)一、教学目标1. 理解核酸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遗传信息的携带者高中生物教案范文
一、教案基本信息1. 课题名称:遗传信息的携带者——DNA2. 学科领域:高中生物3. 课时安排:2课时(90分钟)4. 教学对象:高中一年级5. 教学目标:(1) 理解DNA的概念和结构特点;(2) 掌握DNA在遗传中的作用和携带遗传信息的方式;(3) 能够分析DNA分子复制和转录的过程;(4)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科学思维。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1) DNA的结构特点;(2) DNA在遗传中的作用;(3) DNA的复制和转录过程。
2. 难点:(1) DNA分子的双螺旋结构;(2) DNA复制和转录的分子机制。
三、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DNA的结构和功能;2. 利用多媒体课件和模型教具,直观展示DNA分子的双螺旋结构;3. 通过小组讨论和实验操作,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4. 设计相关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介绍DNA的发现历程,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2. 讲解DNA的结构特点:介绍DNA的双螺旋结构和碱基配对原则;3. 分析DNA在遗传中的作用:讲解DNA如何携带和传递遗传信息;4. 讲解DNA的复制过程:介绍复制的机制和条件;5. 讲解DNA的转录过程:介绍转录的机制和产物;6. 课堂小结:回顾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DNA的结构和功能;7. 布置作业:设计相关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五、教学评价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DNA结构和功能的掌握情况;2. 作业批改:评估学生对DNA复制和转录过程的理解程度;3. 实验报告:评价学生在实验操作和数据分析方面的能力;4. 单元测试:综合评估学生对DNA知识体系的掌握情况。
六、教学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模型教具、实验器材;2. 教材:高中生物教材及相关参考资料;3. 课件:制作详细的课件,包括图文并茂的DNA结构、复制和转录过程;4. 实验:准备DNA复制和转录的实验材料,如DNA模板、酶制剂、核苷酸等。
《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核酸》教学设计
《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核酸》教学设计《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核酸》教学设计作为一名老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那么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核酸》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核酸》教学设计1【教材分析】本课为人教版高中必修第一册,第二章第三节的内容,在课程结构上紧承第二节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着——蛋白质而继续介绍生物大分子,又在课程内容上呼应必修第二册的遗传分子基础部分,有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是高中生物学的一节重要的基础理论课,是学生打好生物学框架的基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学情分析】1. 考虑学生的已知知识:学生已经掌握了有关生物大分子的相关概念与知识,对其中一种大分子——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有了较详细的了解,教师可结合蛋白质与氨基酸的相关知识介绍核酸与核苷酸。
2. 考虑学生的未知知识:学生从初中至高中,第一次接触分子结构模型图,对核苷酸分子组成与结构陌生,需重点讲解。
3. 考虑学生的生活常识:学生对DNA亲子鉴定,DNA指纹识别有相应的解并有一定的学习兴趣,教师可以联系日常生活加以讲解【课时数】1课时(40分钟)【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展示,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实验录像,教师自制挂图【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说出核酸的种类,功能。
运用特定的染色剂染色、观察并区分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描述核苷酸的分子结构,简述核糖核苷酸与脱氧核糖核苷酸的区别与练习2. 能力目标体验知识的迁移与相互联系,学会比较、归纳的学习方法3.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学习DNA与RNA结构的科学探究历史,关注生物探究式的方式,认同生命科学对于人类发展的重要意义【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核酸的分类及其功能两种核酸的细胞定位以及其实验探究方法2. 教学难点核苷酸的结构,碱基和五碳糖的相互组合方式【教学过程】一. 新课导入教师带领学生复习蛋白质的相关知识,并提出问题:蛋白质在生物体中的作用是充当什么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章组成细胞的分子
第3节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核酸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核酸》是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分子与细胞》第一章第三节的教学内容,主要学习核酸的种类及在细胞中的分布、核酸的结构和功能、学会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分布的方法。
本节内容的重点放在细胞层面,让学生了解核酸在细胞中的分布以及核酸能成为遗传信息携带者的原因。
二、学情分析
高一学生具有一定的抽象思维能力、综合思维能力,以及一定的实验操作能力,同时,他们对生命本质的探究,也有着浓厚的兴趣。
学生通过报刊、杂志等多种传播媒体的介绍以及初中生物课的学习,对核酸是遗传信息的载体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但认识还是很浮浅的,没有深入到核酸物质结构的水平上,因此,教学中可以利用学生的知识基础并遵循学生的认识规律,通过实验及适当的教学策略尤其是加强直观,从感性认识入手使新知识有效地整合进学生原有的知识网络中,使学生的知识体系得到丰富和发展。
三、教学方法
自学合作讨论学习讲解
1.实验法:观察核酸在细胞中的分布。
2.学案导学:见学案。
3.新授课教学基本环节:预习检查、总结疑惑→情境导入、展示目标→合作探究、反思总结、当堂检测→发导学案、布置预习
四、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说出核酸的种类以及核酸在细胞中的分布。
(2)掌握核酸的结构和功能
2.能力目标:
通过“观察DNA和R NA在细胞中的分布”的实验学会观察细胞中的DNA和RNA的方法。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通过“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的实验操作,培养学生勇于实践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
通过分析DNA的结构和功能联系形成结构和功能相统一的观点。
五、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核酸的结构和功能。
难点: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六、教学策略
1、教法选择:讲授法、引导探究法、归纳法、设疑教学法、演示讨论法。
2、学法指导: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
3、学生学法:学生可采用聆听、观察、讨论等进行分析、归纳总结。
4、媒体利用:多媒体课件,主要用于呈现一些生命活动事实和图片,展现探究相关问题。
七、课时安排:1课时
八、板书设计
§2.3 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核酸
一、核酸的种类和功能
1.种类:DNA和RNA
2.功能:携带遗传信息
二、核酸在细胞中的分布
真核细胞:DNA主要分布在细胞核中,RNA主要分布在细胞质中。
原核细胞:DNA分布在拟核中。
三、核酸的分子结构
1.组成元素:C、H、0、N、P
2.基本组成单位:核苷酸
3.DNA与RNA的区别
4.遗传信息
十、教学过程:
十一、教学反思
本节课采用问题探究的方式展开教学,同时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教学中结合人体和社会生活实际,从现实生活中创设问题情境,营造探究氛围,不仅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探究学习的欲望,而且能启动学生的思维,在解决问题中对已有知识进行再加工,深化原有的认识,澄清错误观念,从而形
成新的正确认识。
在探究中以不同生物(非细胞结构生物、单细胞生物及多细胞生物等)的生命活动为例从不同角度树立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的观点,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认识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从微观到宏观,用实例解读生命系统的严密性、层次性和多样性,进而用法全局的系统的观点来认识生物界。
教学中围绕“核心”问题创设不同的问题情境,让学生进行系列问题的讨论,并尝试将所获得的文字、图表信息表达出来,在表达交流中获得新知识,在解决问题中,去构建和理解相关概念,在分析生命系统的多层次关系的基础上认同细胞是基本的生命系统。
本节教学应该注意要尽量帮助学生回忆初中所学的知识,对相关知识进行补充和拓展。
不要仅仅拘泥于具体的知识,还应该引导学生从系统的角度看待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以及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要根据不同班级以及学生回答问题的情况及时调整问题的难度和教学策略,并注意列举的事例应尽量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社会热点相联系,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