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电监测技术与护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心电监测技术与护理
摘要】目的讨论心电监测技术与护理。方法对需要进行心电监测的患者进行监
测与护理。结论室内要求保持温度不低于18℃,以免因寒冷而引起的肌电干扰。根据病情协助患者取平卧或半坐卧位。各电极安放的位置正确,并尽量避开除颤
时电极板放置的位置。密切观察心电图的波形,及时处理干扰和电极脱落,每天
定时回顾患者的24小时心电监测情况并及时记录。对躁动的患者应当固定好电
极和导线,避免电极脱落及导线打折缠绕。
【关键词】心电监测护理
一、操作目的
1.及时发现和识别心律失常:危重患者、各种有创监测和治疗、手术操作、
电解质紊乱均可引起心律失常。心电监测对及时发现心律失常,识别心律失常性质,判断药物治疗效果均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发现心肌缺血或心肌梗死:严重缺氧、高二氧化碳血症、酸碱失衡等均可
导致患者心肌缺血、心率增快、血压升高,可促使心肌耗氧量增加,引起及加重
心肌缺血的发生。持续心电监测可及时发现心肌缺血。
3.监测电解质改变:危重患者在治疗中很容易发生电解质紊乱,最常见的是
低钾、低钙。持续心电监测对早期发现低钾、低钙有重要的意义。
4.观察起搏器的功能:安装临时或永久性起搏器的患者,监测心电图,对观
察起搏器的起搏与感知功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二、适应证
1.休克、危重患者及处在心肺复苏过程的患者。
2.胸痛、心悸或曾有昏迷史、心肌梗死、心绞痛、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心
力衰竭患者。
3.介入性检查和治疗,高血压、心脏病患者拔牙。
4.围术期。
5.静脉给药抗心律失常治疗时。
6.判断起搏器的功能。
三、操作要点
1.评估:
(1)核对医嘱:操作前核对医嘱、诊疗卡、患者姓名和床号、操作目的。
(2)评估患者:
1)全身评估:了解患者诊断、身体状况,心功能状况。
2)局部情况评估:评估患者贴电极片局部皮肤的完整性、是否清洁、是否毛
发过长。
3)心理状态评估:了解患者对相关疾病知识的认知程度,对本操作的目的、
过程的理解与配合情况,是否紧张。
(3)评估环境:环境是否整齐清洁、安静、舒适,温度适宜不低于18℃,避免
环境温度过低,因寒冷而引起肌电干扰,影响心电活动的描记。
2.准备:
(1)操作者自身准备:仪表、意识、技术、知识的综合准备。操作者须具备心
电监测相关的基本知识,能对患者进行正确的健康宣教,能识别心律失常、心肌
缺血及高钾、低钾等电解质紊乱的心电图表现,掌握心电监护仪的使用方法。
(2)用物准备:心电监护仪、电极片、棉签、75%乙醇。
3.实施:
(1)心理疏导:用物及监护仪带至床旁,查对患者床号、姓名。与患者进行有
效沟通,进行心理疏导。向患者介绍心电监测对其疾病的诊断意义,指导患者放松,以免精神紧张导致肌肉颤抖,在心电图上产生肌颤波,影响心电监测。
(2)上心电监护:
1)安置好体位并准备好局部皮肤:患者仰卧或半坐卧位,解开上衣纽扣以便
于操作,注意保暖,使患者尽量感觉舒适。
2)准备心电监护仪:检查监护仪控制件是否在正常位置。接通电源,打开主
机开关。
3)正确放置电极:暴露胸部,清洁接触电极部分的皮肤,用细砂纸轻擦贴电
极片的皮肤,或用75%乙醇棉球擦净皮肤,以减少皮肤的阻力,清洁局部皮肤。
对于毛发过长者需备皮,以免电极接触不良导致基线不稳,大幅度漂移或产生杂波。
心电监测的目的是及时发现心律失常和心动过速、过缓。其电极放置部位以
满足下列条件为原则:若存在规则的心房活动,则应选择P波清晰、明显的导联;QRS波群振幅足以触发心率计数和报警;尽量避开除颤时电极板的放置位置,不
妨碍抢救操作;放置操作简单,对患者皮肤无影响。心电监护的连接方式常用的
有三电极导联和五电极导联,连接方式如下。
三电极导联:①I导联,正极在左锁骨中点下缘,负极在右锁骨中点下缘,
接地电极置于剑突下偏右(右胸大肌下方或任何部位)。②Ⅱ导联,正极在左腋前
线第4肋间,负极在右锁骨中点下缘,接地电极部位同I导联。③Ⅲ导联,正极
在左腋前线第4肋间,负极在左锁骨中点下缘,接地电极部位同I导联。④改良
的监护胸导联(MCLI),正极位于右胸大肌上、靠近胸骨右缘、胸大肌下缘。负极
在左锁骨外1/3处的下方,接地电极部位同I导联。电极颜色:正极——黄色,
负极——红色,接地电极——黑色。
五电极导联:①右上电极(RA),胸骨右缘锁骨中线第1肋间;②左上电极(LA),胸骨左缘锁骨中线第l肋间;③右下电极(RL),右锁骨中线剑突水平处;
④左下电极(LL),左锁骨中线剑突水平处;⑤胸导联电极(C),胸骨左缘第4肋间。
4)连接心电导联线。
5)选择导联,并调节振幅:选择P、QRS、T波较清晰的导联,通常Ⅱ导联P
波最明显,对QRS-T波显示也清楚,适合于监测心率、节律的变化。
6)设定报警:根据患者的情况设定报警上下限,并打开报警系统。<1岁
140~180次/min,1~6岁为120~180次/min,>6岁为100~160次/min。
7)调至主屏,识别和排除伪差,监测异常心电图并记录,及时报告医师。
(3)停止心电监测:
1)根据医嘱和病情稳定、心电图正常的情况停监测,并与患者沟通。
2)关闭监护仪,撤除导联线、电极。
3)清洁粘贴电极部位的皮肤,助患者于舒适卧位。
4)记录患者情况及停测的时间。
5)对监护仪导联线进行清洁、维护。
6)针对患者病情进行健康教育。
7)洗手。
4.评价:
(1)监测患者心律、心率的变化,及时发现和处理异常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