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郑和下西洋和清朝的闭关锁国

合集下载

【历史】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七年级历史下册材料分析题 专项 材料

【历史】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七年级历史下册材料分析题 专项 材料
请回答:
(1)上述材料中的“他”是谁?“他”去天竺干什么?
(2)与“他”同时期的有着相似经历的人,你还能举出一个例子吗?
(3)“他”为唐朝、天竺文化传播作出了什么贡献?
(4)你觉得在“他”身上有什么品质值得你学习?
【答案】(1)玄奘;玄奘西行天竺取佛经。
(2)鉴真东渡日本
(3)玄奘到天竺取回佛经,并组织人翻译。同时根据在印度半岛、中亚各国的见闻,写成《大唐西域记》成为研究印度的重要史料。
【解析】
【分析】
【详解】
(1)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宋代,火药开始应用于军事领域。元朝发明了火铳。宋元时期,火药武器广泛用于军事。
(2)依据题干材料“13世纪火药是由商人经印度传入阿拉伯国家。火药武器是通过战争传到阿拉伯国家。欧洲人逐步掌握了制造火药和火药兵器的技术。火药和火药武器的广泛使用,是世界兵器史上的一个划时代的进步,使整个作战方法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革!火药推进了世界历史的进程。”可以提炼的观点:宋元时期中国古代科技成就领先于世界。论述:结合材料涉及的宋元时期领先世界的科技成就火药传入欧洲起到的作用,结合指南针的发明和传播,指南针起到的作用进行论述,最后得出结论。如:火药传入欧洲,推动了欧洲火药武器的发明,加速了欧洲封建制度的解体。指南针发明,用于航海,促进了远洋航行,迎来了地理大发明的时代。结论:综上所述中国古代科技成就长期领先于世界,推动了世界历史的发展。
(2)原因:政府重视和鼓励海外贸易;海外贸易获利丰厚.
【解析】
(1)根据材料一“该船长为34米,宽11米,深4米左右,载重量20吨以上”和图片,反映了宋代造船业发达,船只的结构和性能很好,加上有指南针作为航海的辨别方向,这是这些诸多优势,很受外国商人的欢迎。
(2)根据材料二“政府鼓励海外贸易,在主要港口设立市舶司,加以管理”。由此得出:宋代的造船业发达一方面是政府鼓励海外贸易;依据材料三“市舶之利最厚,若措置得宜,所得动以百万计。”其意海外贸易的利益最大,若措施设置得当,所得利益数百万计。由此得出:宋代的造船业发达另一方面是海外贸易获利丰厚,这些因素都推动了造船业的发展。

第23课《从郑和下西洋到闭关锁国》思维导图

第23课《从郑和下西洋到闭关锁国》思维导图

历史意 义
原因
统治者认为天 朝物产丰富, 无需同外国进 行经济交流, 担心国家主权 受到侵犯,危 及自身统治Fra bibliotek闭关锁 国
表现
清初颁布“禁 海令”到开放 四个通商口岸 再到只开放广 州
影响
积极:对西方殖 民者的侵略活动 起到一定的自卫 作用。 消极:中国逐渐 落伍于世界历史 的发展进程
退 出
从郑和下西洋到闭关锁国
思维导图
背景
明朝经济繁荣, 国力强盛,是世 界上的强国 第一次下西洋在 位皇帝 “示中国富强”, 换取海外的奇珍 时间:1405— 1433年
明成祖
郑和下 西洋
目的
概况
次数:7次 最远到达非洲东海 岸和红海沿岸 世界航海史上的壮 举,增进了中国与 亚非国家和地区的 相互了解和友好往 来,开创了西太平 洋与印度洋之间的 亚非海上交通网

第23课从郑和下西洋到闭关锁国课件1

第23课从郑和下西洋到闭关锁国课件1
第23课从郑和下西洋到闭关锁国
资料:
1998年,美国《国家地理》杂志评选世界航海名人,
郑马六和是东方唯一的一名。
甲 华2000年,美国《生活周刊》将郑和列为千年全球百位
看邮票猜一猜, 名人人之一。
这套邮票的主题是什么? 举朝拜郑和进2今0行天0专1,年访世,,界美并许国且多《在地时杂方代志都》上发杂用行志了了派2郑/记3和者的邮对篇票郑幅,和来并下予且西以以洋报郑的道和壮。
3、具体表现有哪些? (1)、限定通商港口 (2)、对进出口货物的限制 (3)、提高关税,抑制进口 (4)、实行行商制度,垄断对外贸易
4、根本目的: 巩固清王朝的统治
5、闭关政策的影响:
A、积极方面:有防御西方殖民势力的一面
B、消极方面:给中国社会带来了严重的恶果,限制了我 国对外贸易和航海事业的发展,阻碍了中外文化的交流; 闭关自守并不能扭转中外力量的对比,不能从根本上抵挡 殖民势力的侵略,反而进一步导致闭塞、停滞、倒退,使 中国更加远离世界发展的潮流;
亚非30多个国家和地 区
哥伦布
1492--1504 4
1000~1500人 17艘
旗舰长24.5米,宽6米
罗盘针
美洲
达·伽马
1497--1498 1
160人 4艘
长34米,宽8米
罗盘针
印度
结论: 郑和下西洋不仅时间早,而且航海规模大,次数
多,到达范围广,是世界航海史上空前的壮举。
想一想,郑和航海途中会遇到哪些困难?
A、宣扬国威
B 到西洋取宝
C 不计经济利益
D 给国家带来商机
3、清朝政府为什么要实行闭关政策?不正确是( )
A、经济上没有迫切需要
D
B、为维护清王朝的统治

从郑和下西洋到闭关锁国ppt5 北师大版

从郑和下西洋到闭关锁国ppt5 北师大版

一、郑和七下西洋
1、条件: 社会安定、国力雄厚、 先进的造船技术和航海技术
2、目的: 宣扬国威、到西洋“取宝”
3、壮举: 规模大
次数多
时间长
时间早 航程远
一、郑和七下西洋
4、影响:
加强了中国和亚非各国的友 好往来和经济交流,促进了南洋 地区社会经济发展
二、闭关政策
1、原因: (1)经济上没有迫切需要 (2)为了巩固清王朝的统治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在肯尼亚 的穆斯林古墓 上,中国瓷盘 用作装饰。
刘家港
红 天方 海
郑和下西洋是世 木骨都束 界航海史上的壮举!
占城
慢八撒
1405年—1433年,郑和先后7次远航, 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
清朝唯一开放的海关广州
广州十三行
苏禄王墓
马来西亚三保公庙

1、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荀子 2、不要失去信心,只要坚持不懈,就终会有成果的。——钱学森 3、不作什么决定的意志不是现实的意志;无性格的人从来不做出决定。——黑格尔 4、成大事不在于力量的大小,而在于能坚持多久。——约翰逊 5、发现者,尤其是一个初出茅庐的年轻发现者,需要勇气才能无视他人的冷漠和怀疑,才能坚持自己发现的意志,并把研究继续下去。——贝弗里奇 6、凡是新的事情在起头总是这样一来的,起初热心的人很多,而不久就冷淡下去,撒手不做了,因为他已经明白,不经过一番苦工是做不成的,而只有想做的人,才忍得过这番痛苦。——陀思妥耶 夫斯基 7、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 8、钢是在烈火和急剧冷却里锻炼出来的,所以才能坚硬和什么也不怕。我们的一代也是这样的在斗争中和可怕的考验中锻炼出来的,学习了不在生活面前屈服。——奥斯特洛夫斯基 9、告诉你使我达到目标的奥秘吧,我唯一的力量就是我的坚持精神。——巴斯德 10、公共的利益,人类的福利,可以使可憎的工作变为可贵,只有开明人士才能知道克服困难所需要的热忱。——佚名 11、功崇惟志,业广惟勤。——佚名 12、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孟轲 13、贵有恒,何必三更起五更眠。最无益,只怕一日曝十日寒。——毛泽东 14、即使遇到了不幸的灾难,已经开始了的事情决不放弃。——佚名 15、即使在把眼睛盯着大地的时候,那超群的目光仍然保持着凝视太阳的能力。——雨果 16、既然我已经踏上这条道路,那么,任何东西都不应妨碍我沿着这条路走下去。——康德 17、涓滴之水终可以磨损大石,不是由于它力量强大,而是由于昼夜不舍的滴坠。——贝多芬 18、科学的永恒性就在于坚持不懈地寻求之中,科学就其容量而言,是不枯竭的,就其目标而言,是永远不可企及的。——卡· 冯· 伯尔 19、立志不坚,终不济事。——朱熹 20、立志用功如种树然,方其根芽,犹未有干;及其有干,尚未有枝;枝而后叶,叶而后花。——王守仁 21、没有伟大的意志力,就不可能有雄才大略。 ——巴尔扎克 22、耐心是一切聪明才智的基础。——柏拉图 23、能够岿然不动,坚持正见,度过难关的人是不多的。——雨果 24、你既然期望辉煌伟大的一生,那么就应该从今天起,以毫不动摇的决心和坚定不移的信念,凭自己的智慧和毅力,去创造你和人类的快乐。——佚名 25、你们应该培养对自己,对自己的力量的信心,百这种信心是靠克服障碍,培养意志和锻炼意志而获得的。——高尔基 26、逆水行舟用力撑,一篙松劲退千寻。——董必武 27、您得相信,有志者事竟成。古人告诫说:“天国是努力进入的”。只有当勉为其难地一步步向它走去的时候,才必须勉为其难地一步步走下去,才必须勉为其难地去达到它。——果戈理 28、切莫垂头丧气,即使失去了一切,你还握有未来。 ——奥斯卡· 王尔德 29、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王勃 30、忍耐和坚持虽是痛苦的事情,但却能渐渐地为你带来好处。——奥维德 31、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佚名 32、生活的道路一旦选定,就要勇敢地走到底,决不回头。——左拉 33、生活就像海洋,只有意志坚强的人,才能到达彼岸。——马克思 34、生命里最重要的事情是要有个远大的目标,并借助才能与坚毅来完成它。——歌德 35、事业常成于坚忍,毁于急躁。我在沙漠中曾亲眼看见,匆忙的旅人落在从容的后边;疾驰的骏马落在后头,缓步的骆驼继续向前。——萨迪 36、书不记,熟读可记;义不精,细思可精;惟有志不立,直是无着力处。——朱熹 37、谁有历经千辛万苦的意志,谁就能达到任何目的。——米南德 38、思想的形成,首先是意志的形成。——莫洛亚 39、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李斯 40、疼痛的强度,同自然赋于人类的意志和刚度成正比。——武者小路实笃 41、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文天祥 42、为学须刚与恒,不刚则隋隳,不恒则退。——冯子咸 43、伟大的作品不是靠力量,而是靠坚持来完成的。——约翰逊 44、我的本质不是我的意志的结果,相反,我的意志是我的本质的结果,因为我先有存在,后有意志,存在可以没有意志,但是没有存在就没有意志。——费尔巴哈 45、我们应有恒心,尤其要有自信心!我们必须相信,我们的天赋是要用来做某种事情的。——居里夫人 46、我有两个忠实的助手,一个是我的耐心,另一个就是我的双手。——[法]蒙田 47、我之所以能在科学上成功,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对科学的热爱,坚持长期探索。——(英国)达尔文 48、无论什么时候,不管遇到什么情况,我绝不允许自己有一点点灰心丧气。——爱迪生 49、无论是美女的歌声,还是鬣狗的狂吠,无论是鳄鱼的眼泪,还是恶狼的嚎叫,都不会使我动摇。——恰普曼 50、下苦功,三个字,一个叫下,一个叫苦,一个叫功,一定要振作精神,下苦功。——毛泽东 51、向着某一天终于要达到的那个终极目标迈步还不够,还要把每一步骤看成目标,使它作为步骤而起作用。——歌德 52、要从容地着手去做一件事,但一旦开始,就要坚持到底。——比阿斯 53、要在这个世界上获得成功,就必须坚持到底:至死都不能放手。——伏尔泰 54、一个崇高的目标,只要不渝地追求,就会居为壮举;在它纯洁的目光里,一切美德必将胜利。——华兹华斯

闭关锁国政策发生在什么时间

闭关锁国政策发生在什么时间

闭关锁国政策发生在什么时间(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范文,如演讲致辞、合同协议、条据文书、策划方案、总结报告、简历模板、心得体会、工作材料、教学资料、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sample essays, such as speeches, contracts, agreements, documents, planning plans, summary reports, resume templates, experience, work materials, teaching material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different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of the model essay!闭关锁国政策发生在什么时间闭关锁国政策发生在什么时间(安排)闭关锁国政策发生在什么时间呢?小伙伴们都知道吗?闭关锁国政策始于明成祖朱棣,结束于明朝在明成祖至明宣宗的郑和下西洋后,实施海禁,并在北方修建明长城,是明朝锁国的象征。

从郑和下西洋到闭关锁国.ppt

从郑和下西洋到闭关锁国.ppt

开放式
问:清朝在和西方各国的交往中,基本上采取 了什么清朝统治者实行 “闭关锁国”政策的原因?
盲目自大的观念 。 对沿海人民出海积聚力量抗清的恐惧。
3、闭关政策的主要表现? 对贸易进行严格的限制。 4、闭关政策对我国有什么影响? (积极、消极)
靖难之变事发年份:1402年 怀疑惠帝出没位置:长江南 提出者:明史
其他说法:扫荡张士诚余部说
【清】 《皇明大政记》:太仓原有张氏所 存海船,兵亦不少,既与海相习,便与海 寇相通,倭亦乘之内犯,因尽确之出洋, 洋中诸国,与西域相望,陈诚、李达等从 陆,郑和等从海。
下西洋活动为什么终止?
“ 郑和下西洋”体现了明朝初期 的对外关系特点?
1、明初社会安定,国力雄厚(根本原因)。 2、拥有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船只和航海技术。 3、船上配备航海图和罗盘针。
【清】《明史》:成祖…欲耀兵异域,示 中国富强 。 【明】成祖谕召:朕奉天命君主天下…施 恩报德…今遣郑和敕普谕朕意,尔等祇顺 天道,恪守朕言…若有摅诚来朝,咸锡皆 赏。
郑和代表皇帝宣读诏书,进行封赏。
3、郑和下西洋的条件是什么? 4、郑和为什么要下西洋? 宣扬国威,到西洋“取宝” 5、郑和下西洋的历史影响?
加强了与亚非各国的友好往来和经济交流,推动华侨 移居南洋,促进了南洋地区社会经济发展。
刘家港
红 天方 海
占城
木骨都束
慢八撒
1405年—1433年,郑和先后7次远航, 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
郑和发动的朝贡有多少次?
• 在郑和的发动下,明成祖(永乐帝)在位的22 年间,亚、非国家来华朝贡318次。中国采取 “厚往薄来”政策,朝贡的国家只要给点土产, 就可以获得很多赏赐。前来朝贡的国家中,文 莱(渤泥)、马六甲、苏禄、古麻剌朗国等4 国,先后有7位国王亲自率团前来朝贡,文莱 国王在朝贡期间病逝,明朝为他在南京附近建 渤泥国王墓,墓园现仍大致保存。

从郑和下西洋到闭关锁国

从郑和下西洋到闭关锁国

合作探究,能力提升
1、清政府实行闭关政策的原因是什么? 2、闭关政策给中国带来哪些影响?
清朝实行闭关政策的原因:
1、统治者盲目自大、固步自封的观念
2、中国古代自给自足小农经济稳定使人们无需 同外界进行太多的交往。
3、清朝统治者担心国家领土主权受外国侵略, 害怕沿海人民与外国人交往,威胁自己的统治。
郑和下西洋与欧洲航海家远航的比较
郑 和 哥伦布 结 论
时间长 次数多 规模大 船只大 航程远 设备先进 首航时间 1405年—1433年 1492年—1504年 次数 7 次 4 次 船只数 200多艘 3 艘 随行人数 27800人 88 人 航船大小 长151.8米,宽61.6米 长24.5米,宽6米 最远到达地 非洲东海岸、红海沿岸 美 洲 拥有设备 航海图、罗盘针 罗盘针
阅读教材,快速抢答:
1、“西洋”指的是今天哪里? 2、郑和下西洋受哪位皇帝的派遣? 3、郑和下西洋的时间、次数? 4、郑和下西洋的路线(出发地点、最远到达地区)?
5、郑和下西洋的目的是什么?
6、郑和下西洋的意义如何?
7、郑和下西洋最终结果如何?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结果?
合作探究,能力提升
郑和船队下西洋途中会遇到哪些困 难?他克服困难、成功实现远航的条件 有哪些?
郑和下西洋是世界航海史上空前的壮举!
D.使中国落伍于世界发展潮流
通过本节课学习,你收获了哪些知识? C.从根本上防御了西方的殖民入侵
忽鲁谟斯
天方


榜葛剌
刘家港
古里
占 暹罗 城

文莱
满剌加

西

爪哇
1、郑和下西洋是世界航海史上空前 的壮举。 2、加强了中国与亚非各国的友好往 来和经济交流,而且推动华侨移居南洋, 促进了南洋地区社会经济发展.

清朝历史事件闭关政策讲解_清朝的闭关锁国政策介绍

清朝历史事件闭关政策讲解_清朝的闭关锁国政策介绍

清朝历史事件闭关政策讲解_清朝的闭关锁国政策介绍清朝闭关政策的实行既有政治经济方面的原因,又有思想因素的影响。

本文着重分析清朝实行闭关政策的思想方面的因素,今天店铺给大家精心挑选了清朝历史事件闭关政策,希望文章对大家有所启发。

清朝历史事件闭关政策闭关锁国政策,又称洋禁、海禁,指闭关自守,不与外界接触的一种国家政策,是典型的孤立主义。

严格限制对外经济、文化、科学等方面的交流,也因此中国的整体国力及发展落后予西方国家。

中国曾实行海禁四百多年。

明朝在明成祖至明宣宗的郑和下西洋(1405-1433)后,实施海禁,是明朝锁国的象征。

[2]1723年(雍正元年),因与罗马教廷间有关中国礼仪之争的白热化,雍正帝禁止天主教,不许外国传教士进入中国国内传教,并限制贸易,被视为锁国的开始。

到1757年( 乾隆二十二年),乾隆帝一道圣旨从京城传到沿海各省,下令除广州一地外,停止厦门、宁波等港口的对西洋贸易,这就是所谓的“ 一口通商”政策。

清代实行了“闭关自守”或“闭关锁国”政策的观点源于当时试图向中国推销其商品(特别是鸦片)的英国商人,马克思曾在他的文章中接受了这一观点,后来这一观点于20世纪50年代纳入了当时中国的主流意识形态,写入了教科书,并且形成了一个观点认为“明清时代闭关锁国”。

学者指出,从“海禁”、“一口通商”和其他限制性政策这三个方面看,即使是明清官方的政策也不是长期“闭关锁国”,从相关政策执行中实际的微观行为和宏观效果上看,同样不是。

另外,明清两代,明朝虽然在明前期至隆庆开关时期近乎全面海禁,但仍然在十六世纪中期隆庆开关时开放了漳州月港一处口岸。

明代禁海时期约占75%,开海时期约占25%。

在鸦片战争前的清代,禁海时期约占15%,开海时期约占85%。

清朝历史事件闭关历史背景18世纪,由于中外贸易往来日趋频繁和人民反清起义不断闭关锁国发生,清朝统治者担心洋人和汉人会结合起来反对清朝。

1759年,两广总督李侍尧奏准皇帝颁布了《防范外夷条规》,根据这一文件建立了“公行”机构。

从郑和下西洋到闭关锁国ppt课件1 北师大版课件

从郑和下西洋到闭关锁国ppt课件1 北师大版课件


16.材料所述的中日两国改革所处的时代背景大不相同。( )

17.欧美列强不希望日本成为一个独立强大的资本主义国家,国际环境对明治维新不利。( )

18.进入19世纪后半期以来,西方列强在亚洲地区的争夺日益激烈,矛盾重重。( )

19.争取民族独立,摆脱列强侵略,是日本明治维新的重要目标。( )

返回
郑和航海需要具备哪些条件?
社会安定,国力雄厚 先进的造船技术 先进的航海技术
下一页
郑和乘坐的宝船(模型)
返回
从江苏太仓出发,经越南、文莱、马来西亚、印尼、
新加坡、泰国、缅甸、斯里兰卡、马尔代夫、印度、巴基斯
坦 伊朗、阿联酋、安曼,最后抵达肯尼亚.
下一页
郑和下西洋是世界航海史上空前的壮举:
20.相对于日本的维新派,中国的维新党人显得幼稚而经验不足。( )

2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人权宣言》明确地表达了国家最高权力来自国民,即主权在国民的进步思想。这一思想对提高国民在国家政治中的主体地位,推翻主权在君的封建专制统治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引自川教版《世界历史.九上》
下一页
江苏太仓郑和博物馆
下一页
旧金山唐人街下一页Fra bibliotek“凤凰号”单桅帆船整装待发与抛锚起航
返回
探究活动
探索与思考:郑和下西洋 任务:搜集有关郑和及其远航的历史资
料。根据你的视角撰写历史小论文 《郑和下西洋》。
返回
康熙
乾隆
下一页
清朝唯一开放的海关广州
下一页
闭关锁国的影响?
A、积极方面:防御西方殖民势力对我国的侵略; B、消极方面:限制了我国对外贸易和航海事业 的发展,阻碍了中外文化的交流;进一步导致闭 塞、停滞、倒退,使中国更加远离世界发展的潮 流;并不能扭转中外力量的对比,不能从根本上 抵挡殖民势力的侵略。

从郑和下西洋到闭关锁国ppt8 北师大版

从郑和下西洋到闭关锁国ppt8 北师大版
同学们好
第23课 从郑和下西洋到闭关锁国
学习目标
1、概述郑和下西洋的史实,知道 郑和下西洋是世界航海史上的空 前的壮举。 2、了解闭关锁国产生的原因,简 述“闭关锁国”的主要表现,正 确分析其历史影响。
一、郑和下西洋
郑和是谁?西洋指什么地方?
一、郑和下西洋
郑和,本姓马, 小名三宝,云南人 ,回族。12岁入王 府为宦者,明成祖 朱棣di即位后,赐 他姓郑,升为内宫 监太监,世称三宝 太监。明代著名的 航海家、外交家。
C .非洲东海岸
D .地中海沿岸
3、郑和下西洋所带来的积极影响有
①加强了中国与亚非各国的友好往来和经济交流
②壮大了明朝的经济实力
③推进了南洋地区社会经济发展 ④促进了手工业的发展(
C

A.①② C.①③
B.②③ D.③④
4、在今天,印度尼西亚有个港口城市叫“三宝 垄”,马来西亚有座“三宝山”,你知道这些名 称与下列哪个历史事件有关?( B ) A.郑成功收复台湾 B.郑和下西洋 C.戚继光抗击倭寇 D.雅克萨之战 5、名歌星孙燕姿是来自南洋的华人,回顾历史, 中国人大量移民南洋与下列何事关系最为密切 ( D) A.唐代始设市舶司 B.宋代航海发达 C.元代国际贸易兴盛 D.明代郑和下西洋
课堂小结: 对外关系
明 清
郑和下西洋
开放 (繁盛)
闭关锁国
闭关 (衰落)
启示:
改革开放
实力大比拼
1、郑和下西洋的目的主要是(C )
A.探寻新航路 B.寻找建文帝的下落 C.宣扬国威和到西洋“取宝” D.到海外进行殖民掠夺
2、假如你跟随郑和的船队下西洋,下面哪些 地方是船队没有到过的地方( D)
A.印度洋沿岸 B.红海沿岸

从郑和下西洋到闭关锁国 优秀课件(初中历史)

从郑和下西洋到闭关锁国 优秀课件(初中历史)

正方:郑和下西洋利大于弊 反方:郑和下西洋弊大于利




自主学习
闭关政策的含义是什么? 清初为什么实行闭关政策? 闭关政策的表现有哪些? 闭关政策的影响有哪些?
闭关政策的含义是什么?
并非完全断绝往来 表现在对贸易进行严格限制上
清初为什么实行闭关政策?
经济上没有迫切需要; 为维护清王朝的统治。
壮举! 范围广 到达
范围
亚非30多个国家 和地区
美洲
印度
材料二:郑和下西洋后,浡泥、 满剌加、苏禄的国王和王后回访中国 。苏禄国王率300多人访问中国,归 国途中病逝于中国,即在中国安葬。
意义2:郑和下西洋,加强了 中国与亚非各国的友好往来和 经济交流
材料三:郑和下西洋过程中和下 西洋后,明朝有许多人到南洋(即今 东南亚)去做工和经商。
明代, 把文莱 以西的 地方叫 西洋。
西洋在哪儿?
郑和下西洋的 条件是什么?
1.明初,社会安定,国力雄厚。 2.造船业发达,航海技术先进。 3.郑和个人的优秀品质 4.统治者的支持
目的 起止时间 主要人物 出发地点 次数 到达地区
自主学习
宣扬国威,到西洋取宝 1405——1433年 郑和 刘家港 七次
郑和下西洋的 弊端是什么?
不计经济效益; 造成大量手工匠 逃亡等
闭关政策的含 义是什么?
并非完全断绝往来 表现在对贸易进行 严格限制上
清朝实行闭关 政策的原因是
什么?
经济上没有迫切需要; 为维护清王朝的统治。
闭关政策的积极 影响是什么?
防御西方殖民势力 对我国的侵略。
闭关政策的消极 影响是什么?
A.七 B.六 C.五 D.四
D 2、郑和下西洋的主要目的是( )。

历史下册 23 从郑和下西洋到闭关锁国课件

历史下册 23 从郑和下西洋到闭关锁国课件

明代罗盘针 第十页,共二十七页。
航海图
一、明朝(mínɡ cháo)开放外交——郑和下西洋 1、目的
(mùdì)
宣扬国威(ɡuó wēi),到西洋“取宝”。
2、条件
物质基础——明朝初年雄厚的国力
技术条件——先进的航海和造船技术 个人能力——郑和优秀的才能和精神
第十一页,共二十七页。
3.路线 下西洋 路线 (Xīyáng) 识图大比拼
材料一:郑和,本名马三保, 12岁开始跟 从明成祖,成祖赐姓郑,世称三保太监。其祖 父和父亲(fùqīn)都去过伊斯兰教圣地麦加,他从 小听到过很多有关外国的见闻。
受信任,懂西洋
材料二:早期的航海活动中,郑和已能研究和分 析(fēnxī)航海图,会使用牵星过洋航海术。天文地理 、海洋科学、船舶驾驶与修理样样精通。
“欲耀兵异域,示中国(zhōnɡ
富强 ɡuó)

——《明史》
第四页,共二十七页。
一、明朝(mínɡ cháo)开放外交——郑和下西洋
1、目的
(mùdì)
宣扬(xuānyáng)国威,到西洋“取 宝”
加强明朝同海外各国的联系
第五页,共二十七页。
为什么派郑和去呢?
第六页,共二十七页。
你能从材料中分析(fēnxī)出为什么选择郑和吗?
渤泥
图文 觅史 (tú wén)
郑和的船队带着中国人民的友好 热情和丰厚的物品(wùpǐn)访问了亚非许 多国家,期间,各国来华使节络绎不 绝……
第十三页,共二十七页。
3、影响: A、积极: ① 加强中国与亚非各国的友好往来和经济交流
江苏
苏禄王墓
马来西亚 三保公 (mǎ lái xī yà) 庙
材料二:清军入关后,一些抗清力量自以大南洋一带为根据地继续

从郑和下西洋到闭关锁国ppt5

从郑和下西洋到闭关锁国ppt5

一、郑和七下西洋
1、条件: 社会安定、国力雄厚、 先进的造船技术和航海技术
2、目的: 宣扬国威、到西洋“取宝”
3、壮举: 规模大
次数多
时间长
时间早 航程远
一、郑和七下西洋
4、影响:
加强了中国和亚非各国的友 好往来和经济交流,促进了南洋 地区社会经济发展
二、闭关政策
1、原因: (1)经济上没有迫切需要 (2)为了巩固清王朝的统治
2、影响: (1)积极方面: 防御侵略
(2)消极方面: 限制发展,阻碍交流
课堂练习
1.派遣郑和下西洋的皇帝是
B

A.明太祖 B.明成祖 C.建文帝 D.明英宗 2. 以下历史时期采取“闭关锁国”政策的是 D A.唐朝 B. 宋朝 C.的东南亚、 印度洋及沿岸一带。
第23课 从郑和下西洋到闭关锁国
学习目标:
概述郑和下西洋的史实
简述“闭关锁国”的主要表现,分析其历史影响
(一)郑和下西洋: 1、 郑和下西洋的时间、出发地点及所 到达的地区。 2、 郑和远航成功的原因有哪些? 3、 郑和为什么要下西洋?什么是西洋? 4、 郑和下西洋的历史影响。 (二)闭关政策: 1、 什么是闭关? 2、 清朝政府为什么要实行闭关政策? 3、闭关政策的主要表现有哪些?
今孟加拉国和印度 刘家港 西孟加拉邦一带
榜葛剌
今印度科 泽科德
占 城
今加里曼 丹岛北部
今马来西亚 马六甲一带
南亚国家欢迎郑和 船队的到来
刘家港
红 天方 海 今沙特阿拉 伯的麦加
占城
阿拉伯地区国家欢 迎郑和船队的到来
刘家港 红 天方 海
占城
木骨都束
慢八撒
今肯尼亚 蒙巴萨

从郑和下西洋到闭关锁国

从郑和下西洋到闭关锁国

3.郑和下西洋比欧洲的远洋航行早(
4.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据《明史》记载:(郑和下西洋)“欲耀兵异域,示中 国富强。”(即郑和下西洋是为了宣扬国威,显示中国的富强) 材料二:我国当代明史专家吴晗曾指出,郑和下西洋“其规模之 大,人数之多,范围之广,那是历史上所未有的,就是明朝以后也没 有。这样大规模的航海,在当时世界历史上也没有过。” 材料三:英国著名汉学家李约瑟这样评价郑和下西洋:东方的航 海家……从不威胁他人的生存……他们全副武装,却从不征服异 族……
西洋
郑和下西洋是世 界航海史上的壮举!
1405―1433 1492~1504 4次 1497~1498 1次
时间最早 次数最多 人员最多 船只最多 海船最大 范围最广
7次
27800余人
1500人 17艘
60人
船只大小 到达范围
大船62艘 合小船计200多艘 大船长151.8米 宽61.6米
到达亚非30多个 国家和地区
据上述材料,结合所学回答: (1)根据材料一回答郑和下西洋的目的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三概括指出郑和下西洋的特点?
(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郑和下西洋的历史意义。
欢迎指导
课后活动与探究:
编制旅游行程表: 为了解郑和下西洋具体情况,你愿意安排一次旅游吗? 如果愿意,需要先准备一个行程表:包括时间、经过的地点、 交通工具、活动内容及携带的必需品。如能给出一张简 单的路程图(从所在学校出发,经过的省、市和国家、地 区)就更好了。
1.目的: 加强明朝与海外各国的联系 2.条件:明初,社会安定,国力雄厚 明朝时期航海和造船技术的进步 3.过程: 起止时间,次数,最远到达地区
是世界航海史上空前的壮举,比欧洲的远洋航 4.影响:行早半个多世纪; 加强了中国与亚非各国的友好往来和经济交流; 推动华侨移居南洋,促进了南洋地区社会经济 发展

从郑和下西洋到闭关锁国 (1)

从郑和下西洋到闭关锁国 (1)
郑和
时间 次数 人数 船数 船只 大小
1405--1433 7 次数多
哥伦布
1492--1504 4
达· 伽马
1497--1498 1
时间早 时间长
2.7~2.8 万人
规 大号宝船62艘共200余艘 17艘 模 大号宝船长151.8 旗舰长24.5米,宽 米,宽61.6米 6米 大
罗盘针 美洲
1000~1500人
嘉靖27年(1548年),浙江巡抚朱 纨上疏请行海禁。
清廷厉行海禁“寸板不许下水”。乾 隆2年(1557年),下令封闭其他海港, 只留广州一处对外通商。
从上述材料看,当时的中国社会在对外政 从积极发展对外交往到厉行海禁、闭 策上及社会状况方面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关锁国,中国从自信开放逐步走向了封 闭保守。
闭关锁国的原因
经济上没有迫切需要。 清朝政府盲目自大. 为了巩固王朝统治,防止西方 国家的殖民活动. (2)闭关政策的主要表现有哪些?
限定通商口岸;对进出口货物的限制; 提高关税,抑制出口;实行行商制度,垄 断对外贸易,监视外国商人。
闭关锁国的恶果
明朝以前,中国是当时世界经济、科学最发达 的国家。但是,到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时为止,中 国人均粮食仅有二百公斤左右,美国已接近一千
如果中国禁止英 国人贸易或给他们 造成重大的损失, 那只需几艘三桅战 船就能摧毁其海岸 舰队。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郑和下西洋(开放)——增进交流 闭关锁国(保守)—— 逐渐落伍
郑和下西洋的航海壮举对 当今中国的发展有哪些启示?
无论是国家、民族、社会还是个 人集体,要发展要进步,首先必须具 备一种开放的态度,要有一种进取的 精神。
《明史·郑和传》 说“成祖疑惠帝亡海 外,欲踪迹之”,据 说靖难之役后,惠帝 并没有死,而是逃到 海外,所以明成祖朱 棣要派心腹去海外搜 寻,以免惠帝威胁他 寻找惠帝 的统治地位。

从郑和下西洋到闭关锁国PPT课件15 北师大版

从郑和下西洋到闭关锁国PPT课件15 北师大版


11、一个人如果不能从内心去原谅别人,那他就永远不会心安理得。

12、每个人心里都有一段伤痕,时间才是最好的疗剂。

13、如果我不坚强,那就等着别人来嘲笑。

14、早晨给自己一个微笑,种下一天旳阳光。

15、没有爱不会死,不过有了爱会活过来。

16、失败的定义:什么都要做,什么都在做,却从未做完过,也未做好过。

28、青春如此华美,却在烟火在散场。

29、生命的道路上永远没有捷径可言,只有脚踏实地走下去。

30、只要还有明天,今天就永远是起跑线。

31、认真可以把事情做对,而用心却可以做到完美。

32、如果上帝没有帮助你那他一定相信你可以。

33、只要有信心,人永远不会挫败。

34、珍惜今天的美好就是为了让明天的回忆更美好。
造大舶,修四十四丈、广十八丈者六十二。 ——(清)张廷玉等:《明史卷三百四·列传
第一百九十二·宦官一》
宝船
宝船数量 第一次 62艘 第三次 48艘 第七次 61艘
长151.8米,宽61.6米
同时期的 欧洲帆船
人员职务分工 军人 官员
外贸人员 技术人员
翻译 医士和医官
祭礼 工匠 水手
郑和船队帆船模型

66、当你被压力压得透不过气来的时候,记住,碳正是因为压力而变成闪耀的钻石。

67、现实会告诉你,不努力就会被生活给踩死。无需找什么借口,一无所有,就是拼的理由。

68、人生道路,绝大多数人,绝大多数时候,人都只能靠自己。

69、不是某人使你烦恼,而是你拿某人的言行来烦恼自己。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郑和下西洋到清朝的闭关锁国
还记得吗?
郑和是谁?
郑和是明朝中国有名的航海家。

1405-1433年,七次下西洋,最远到了非洲东海岸和红海附近。

郑和下西洋比欧洲人的航海早半个多世纪,也因为郑和,中国和亚洲、非洲的很多国家都有很好的关系和经济交流,也有很多中国人到东南亚生活。

当然,郑和的航海也花了很多钱,所以最后也停止了。

1644年,满族军队进入北京,明朝皇帝自杀,中国进入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朝代——清朝。

清朝实行“闭关锁国”政策。

清朝初年,为了防范东南沿海岛屿的反清势力,实行了比明朝更严厉的海禁政策。

后来虽然有短暂的开放,让商人进行有限制的贸易,但在1840年以前的很长时间里,清朝只有广州一个通商口岸,对丝绸、茶叶等传统商品的出口量严加限制,对国内商船到海外贸易规定了很多禁令,这就是“闭关政策”。

由于清朝统治集团对当时世界大势缺乏足够的认识,以世界的中心自居,才在全球化贸易的背景下,采取了与西方资本主义自由贸易制度格格不入的消极防御政策,使中国丧失了与先进国家同步发展的机会。

La politica di chiusura
All’inizio, per combattere le forze anti-Qing nelle isole lungo la costa sud-orientale, la dinastia Qing applicò una politica di chiusura marittima più rigorosa di quella della dinastia Ming. In seguito, nonostante qualche apertura temporanea, permise ai mercanti delle attività molto limitate. Prima del 1840, aprì solo un porto commerciale, Guangzhou, imponendo dei severi limiti all’esportazione di merci tradizionali come la seta e il tè, e molti divieti al commercio delle navi cinesi all’estero, attuando una politica di chiusura. Per la sua scarsa comprensione del mondo del tempo, il gruppo dominante della dinastia Qing, che considerava la Cina il centro del mondo, sullo sfondo del commercio globale, adottò una politica difensiva passiva di proibizione dell’ingresso del sistema di libero commercio del capitalismo occidentale, facendo perdere alla Cina l’occasione di svilupparsi di pari passo con i Paesi avanzati.。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