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 21《古诗三首》教学实录

合集下载

大同2019部编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21课《古诗三首-出塞-凉州词-夏日绝句》-教案-说课稿-课堂实录

大同2019部编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21课《古诗三首-出塞-凉州词-夏日绝句》-教案-说课稿-课堂实录

2019新版部编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21课古诗三首出塞凉州词夏日绝句教学资源包,包括相关资料说课稿课堂实录教案1教案2类文《出塞》课堂实录一、检查预习,交流资料1.我们常说:“不打无准备之仗”,充分的预习可以使课堂上的你学得更轻松。

关于王昌龄、关于这首诗的背景,你想和大家分享什么?预设:生1:我知道,在唐代,有一批诗人(如高适、岑参、王昌龄、王维、李益等)十分擅长描写边塞征战生活,后人称他们为“边塞诗人”,形成了所谓的“边塞诗派”,边塞诗是唐代这个诗歌大国的一束奇葩。

在边塞诗中,有《出塞》《前出塞》《塞下曲》《塞上曲》等众多的边塞诗。

师:你很善于归类总结,有做学问的潜质。

生2:我知道我们今天学的王昌龄的《出塞》是众多边塞诗中的极品,被尊为唐代七绝的压卷之作。

师:是的,呆会就要了解为什么称为“压卷之作”。

生3:我想向大家介绍一下当时的历史背景,我国在秦、汉时代便修筑长城防御匈奴入侵。

匈奴和中原之间的战争从秦朝开始,到汉朝,到唐朝,一直没有间断。

师:你也是做历史学家的好苗子。

谢谢你们的资料,这对我们理解古诗很有帮助。

二、读通诗歌,理解诗意1.出示整首诗:接下来,请大家亮开嗓子自由读诗,把古诗读正确、读流利。

生1读师:也许你不是读得最动听的,但你是这个教室里最勇敢的;生2读师:字正腔圆,向你学习;生3读师:很有自信,继续发扬。

2.师:读古诗不但要读正确,读出节奏,而且要尽可能地读出诗的韵味来。

谁来学学王昌龄,一展诗情?指三名学生读。

师相应评价:这是一个含蓄深沉的王昌龄;这是一个激情澎湃的王昌龄;这是一个从容平和的王昌龄。

3.师:“书读百遍,其义自现”,诗多读几遍,意思也会渐渐浮出水面的。

现在,同桌之间互相说说诗句的意思。

师:谁先来?生1:“秦时明月汉时关”(秦汉时期的明月依然照亮着边关,)师:这里明明说的是秦朝的明月,汉朝的边关呀?怎么?生:这里运用了互文的修辞手法,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相对独立的语言结构彼此拼合,相互补充,共同表达一个完整的内容。

部编版四年级上语文21《古诗三首》优质示范公开课教学设计

部编版四年级上语文21《古诗三首》优质示范公开课教学设计

部编版四年级上语文21《古诗三首》优质示范公开课教学设计一、引言在四年级上册的课程中,有一节课是关于古诗三首的学习。

古诗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通过学习古诗不仅可以增加学生对语言的理解和表达能力,同时也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情感体验。

本节课的教学设计旨在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古诗,感受其中的情感和意境,提高语文素养,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学生能够理解并背诵《古诗三首》,熟悉古诗的韵律和意境。

2.能力目标:学生能够通过听、说、读、写等多种方式表达对古诗的理解和感悟。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古诗的热爱和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珍视。

三、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谈论古诗的重要性和美妙之处,引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2. 学习古诗一(10分钟)•教师朗读古诗一,让学生跟读,并解释古诗的意境和作者的用意。

•学生分组讨论古诗一的内容和感受,展示讨论成果。

3. 学习古诗二(10分钟)•教师朗读古诗二,让学生跟读,并解释古诗的背景和意蕴。

•学生分角色朗读古诗二,加深对古诗的理解和记忆。

4. 学习古诗三(10分钟)•教师朗读古诗三,让学生跟读,并讨论古诗三的情感和表达方式。

•学生自由创作与古诗三相关的小作文或诗歌,展示个人文学素养。

5. 总结(5分钟)•回顾今天学习的三首古诗,学生展示自己的感悟和收获。

•引导学生总结古诗学习的体会和收获,鼓励他们继续学习和欣赏古诗。

四、教学评估教师通过观察学生的听写、朗读、讨论和创作等活动,及时给予肯定和指导,帮助学生提升语文素养和文学修养。

同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活动,展示自己的特长和表达能力。

五、课后作业1.背诵古诗中的某一首,并写下感悟。

2.自选一首古诗或现代诗歌进行朗读或创作。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和实施,希望能够激发学生对古诗的兴趣,提高他们的文学素养和文学修养,培养他们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热爱和珍视,进一步促进学生语文学习的全面发展。

《古诗三首》教学实录 精选1篇

《古诗三首》教学实录 精选1篇

《古诗三首》教学实录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能够理解和背诵《静夜思》、《登鹳雀楼》和《将进酒》这三首古诗,了解诗人的生平和创作背景。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讲解、朗读、讨论等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对古诗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文学素养。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引导学生体会古诗的意境美,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理解古诗的意义,掌握古诗的基本韵律和格律。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深入领会古诗的意境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文学素养。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通过播放一段古琴曲,引起学生对古诗的兴趣。

(2)让学生分享自己最喜欢的古诗,引导学生谈论古诗的美感和价值。

2. 学习古诗《静夜思》(1)朗读古诗,让学生感受诗歌的韵律美。

(2)讲解古诗的内容,让学生理解诗人的情感和意境。

(3)分析古诗的格律,让学生掌握基本的韵律和格律。

(4)让学生尝试模仿古诗的形式,创作自己的小诗。

3. 学习古诗《登鹳雀楼》(1)朗读古诗,让学生感受诗歌的韵律美。

(2)讲解古诗的内容,让学生理解诗人的情感和意境。

(3)分析古诗的格律,让学生掌握基本的韵律和格律。

(4)让学生尝试模仿古诗的形式,创作自己的小诗。

4. 学习古诗《将进酒》(1)朗读古诗,让学生感受诗歌的韵律美。

(2)讲解古诗的内容,让学生理解诗人的情感和意境。

(3)分析古诗的格律,让学生掌握基本的韵律和格律。

(4)让学生尝试模仿古诗的形式,创作自己的小诗。

5. 总结与反思(1)让学生分享自己学习古诗的心得体会,引导学生体会古诗的意境美。

(2)让学生谈谈自己在学习古诗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解决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自主学习意识。

(3)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进行总结和反思,提高教学质量。

四、教学评价与反馈1. 通过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等方面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

2.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学期精品教案- 《古诗三首》教学设计

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学期精品教案- 《古诗三首》教学设计

统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21.古诗三首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2.通过朗读,品味语言,理解重点诗句意思,体会爱国情感。

背诵课文。

默写《出塞》《夏日绝句》。

3.了解主要人物和事件,学习把握诗歌主要内容。

教学重难点:感受形象,品味语言,体验情感。

教学时间:两课时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 学会本课部分新字生词。

2. 通过朗读,品味语言,理解后两句诗,体会爱国情感。

背诵古诗。

默写《出塞》。

3. 关注诗人王昌龄、王翰,了解“飞将军”及其事件,学习把握诗歌主要内容。

教学过程:一、单元导入,整体感知1. 阅读单元导语。

“人文”主题:“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怎么理解?指名说。

2. 学习“语文要素”,指名读,明确学习要求:关注主要人物和事件,学习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学习写书信。

3. 板书:21.古诗三首。

哪三首古诗?有什么相同点?先自己读一读课文,然后全班交流。

(《出塞》《凉州词》《夏日绝句》。

都与战争有关。

前面两首是唐朝的诗人,最后一首是宋朝的)。

二、学习《出塞》,读准读通1. (板书:出塞)指名读,“塞”是生字,怎么记住它?用熟字“赛”记忆,下面是个“土”。

“塞”是什么意思?查字典或词典,可做屏障的险要地方。

如军事要地、边塞。

你怎么理解出塞?指名说。

在书上练写一个“塞”。

2. “出塞”在这篇课文里作为诗歌的题目,这是汉代就有的乐府诗题。

唐代的王昌龄用这样的旧诗题写了什么内容呢?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

3.请同学们白由朗读诗歌,注意把字音读准,把诗句读通顺。

(生自由读,师巡视)4. 全班交流。

正音。

“征”是后鼻音,形声字,右边是声旁,左边形旁,双人旁与人有关,这里是召集士兵去作战。

“秦”是前鼻音,下面“禾”的最后一笔是长点,而不是捺,因为上面有个长捺了。

请大家在书上各写一个。

刚才注意到了这首诗中的一个多音字,在这首诗中一共有三个多音字(课件出示多音字词:人未还、飞将、不教)。

“不教”的“教”为什么要读成“jiào”呢?指名说。

部编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第21课《古诗三首》教案和板书设计

部编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第21课《古诗三首》教案和板书设计

部编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第21 课《古诗三首》教案和板书设计21、古诗三首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学问与技能:(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出塞》,背诵并会默写。

(2)借助注释了解古诗的意思。

(3)培育学生的审美情趣,诗歌所描绘的情景,体会作者渴望安静战事的感情。

2、过程与方法:(1)以朗读、背诵的方式感悟诗歌内容,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情景。

(2)学生能够通过沟通、研讨了解诗歌的大意,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学习,激起学生对祖国诗歌的宠爱之情,培育学生宠爱我们宏大祖国的绚烂文化,为我国的悠久历史而傲慢骄傲及宠爱和平、渴望和平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难点:引导学生理解诗句的意思,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情景,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预备:教师:多媒体课件。

学生:预习课文,搜集相关资料。

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提醒课题1、播放古典乐曲《十面埋伏》,引导学生想象古战场的悲壮场面。

2、背诵王之焕的《出塞》——“黄河远上白云间”,初步感知古人的大方激扬的出征场面。

3、学生介绍搜集到的有关诗人的资料。

教师补充。

“出塞”是乐府一种曲调,此外还有“前出塞”、“后出塞”、“塞上曲”、“塞下曲”等题。

4、请学生完整地表达诗歌的题目的意思。

板书课题:出塞二、初知诗意,质疑解疑1、自由读全诗,留意读准字音,认清字形。

2、小组之间相互读,相互正音。

3、自读自悟,引导学生运用工具书或注释等多种方法了解诗歌的大意,鼓舞学生质疑。

4、指名读诗歌,争辩沟通。

小组之间争辩诗意,提出疑问,师生沟通,确定有争辩价值的问题。

三、精读全诗,入境悟情。

1、教师表达古诗的历史背景,引入境地。

2、赏析“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1)朗读古诗,引导学生想象,诗中所描述的景象。

板书:秦汉(2)再读“万里长征人未还”,师生共议“人未还”的内涵,学生想象战斗给人们带来的悲剧。

板书:人未还(3)课件呈现,师生共同在音乐、景物中想象古时征战的悲壮景象。

部编版四年级上语文21《古诗三首》优质示范公开课教案

部编版四年级上语文21《古诗三首》优质示范公开课教案

部编版四年级上语文21《古诗三首》优质示范公开课教案一. 教材分析《古诗三首》是部编版四年级上语文的一篇课文,包含了《示儿》、《题临安邸》、《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二首》三首古诗。

这些古诗都是经典的作品,反映了我国古代诗人的情感和审美观。

通过学习这些古诗,可以让学生领略到古诗的魅力,提高他们的文学素养。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一定的古诗阅读基础,他们对古诗的韵律、意境有一定的认识。

但学生在理解古诗的深层含义和作者的情感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学生的认知水平,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古诗的意境和情感。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三首古诗,理解古诗的含义和作者的情感。

2.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讨论、写作等方法,提高学生理解和欣赏古诗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古诗、弘扬中华文化的情感。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正确朗读和背诵三首古诗,理解古诗的含义。

2.难点:理解古诗的意境和作者的情感,能够进行欣赏和评价。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音乐、朗读等方式,营造古诗所描述的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更好地理解古诗。

2.互动式教学法:引导学生进行讨论、交流,提高他们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3.启发式教学法:教师提问,引导学生思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六. 教学准备1.课件:制作与古诗相关的课件,包括图片、音乐、视频等。

2.教材:准备《古诗三首》的文本,供学生阅读和朗读。

3.黑板:用于板书关键词和总结。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和音乐,创设情境,引出今天要学习的古诗。

让学生谈谈对古诗的印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朗读三首古诗,学生跟读。

让学生说出自己熟悉的古诗,分享学习古诗的经验。

然后引导学生自读课文,注意古诗的韵律和节奏。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角色朗读古诗,体会古诗的韵律美。

教师提问,引导学生思考古诗的意义和作者的情感。

夏日绝句 教学实录

夏日绝句  教学实录

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21课《古诗三首》夏日绝句教学实录一、导入师:孩子们,古诗词是我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瑰宝,也是世界文学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它不仅适合朗诵,更适合吟唱。

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首《月满西楼》,请大家静静地听,用心地欣赏!(课件播放歌曲)师:听了这首古典乐曲,谁来说一说你的感受?生1:很动听。

生2:听得很舒服。

生3:我觉得曲调很柔。

师:老师和你们有同感。

这首歌柔美、清幽,你知道它的歌词是谁写的吗?这首词的作者就是堪称“婉约词宗”的李清照。

谁来说一说你对她的了解?生1:李清照是南宋女词人,号易安居士,今山东济南人。

生2:她写的词很婉约。

师:你们说得真好。

李清照的词成就很高,多是表达离愁别绪、婉约缠绵之作。

这位纤弱敏感的女子也有她豪迈、刚烈的一面。

今天,我将带领大家一起走进她的这首千古绝唱。

(师指课题,生读课题)二、理解课题、试读古诗师:谁能说说从课题中获得了哪些信息?生1:夏天写的一首绝句师:你的知识面真广。

师:什么是绝句?有谁知道?生2:一种文学体裁。

师:你了解得真多。

师:下面请听老师给大家范读这首古诗。

夏日绝句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师:请同学们试着读一读这首诗吧。

(生试读古诗)师:你们的声音真洪亮,相信大家在这节课会表现得更出彩。

三、出示学习目标师:请看本课的学习目标(课件出示学习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古诗,结合注释、说说诗句的意思。

2、理解“人杰、鬼雄”,感受项羽宁死不屈的英雄气概,体会“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的人生价值。

师:目标明确了,让我们一起走进古诗。

四、读古诗、解诗意、悟诗情师:请同学们看学习指导一:自由读古诗,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出节奏(师读)师:同学们,开始吧。

(生自学)师:刚才大家读得很认真,谁愿意来展示?(找学生读)师:谁愿意挑战?师:谁来点评?(生:读的好,读的有节奏)师:你还敢挑战吗?(生读)师:你不仅读得有节奏,而且富有感情,让我们把掌声送给他。

最新人教部编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21 古诗三首-教学实录

最新人教部编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21 古诗三首-教学实录

《出塞》教学实录[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学习《出塞》,理解古诗的含义,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过程与方法:极力营造诗意氛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通过有感情地朗读古诗,品悟字词,联系所学诗歌理解诗意,体会作者思想感情。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戍边将士的同情、以及建设祖国保卫祖国的豪情壮志。

[教学重难点]有感情的朗读古诗,借助注释理解诗歌大意,读悟结合,体味诗情。

[教学准备] 预习课文,搜集相关资料。

[教学过程]课前热身:古诗新唱教学过程:一、巧设背景介绍——知人论世解诗境师:在唐代,有一批诗人(如高适、岑参、王昌龄、王维、李益等)十分擅长描写边塞征战生活,后人称他们为“边塞诗人”,于是就形成了所谓的“边塞诗派”。

在边塞诗中,你知道哪些?生:(自由发言)师:王昌龄的《出塞》大家早已是耳熟能详了,谁能亮开嗓子,美美地吟诵一遍?生:(读古诗)师:提到边塞,你想到哪些?(生畅所欲言)师:说着说着,老师想了解边塞,走进边塞的心情是越来越迫切了,让我们穿越时空,走进这烽火连连的战场。

关于这首诗的历史背景,有谁与大家分享?(生根据课前资料相互交流)二、精于字词推敲——细读文本品诗意师:环境恶劣,生活艰苦,这就是征人们的生活!他们不由得发出感叹(出示)——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轻轻地读一读,看看这两句诗中哪个词最牵动你的心,牵动你魂?生1:明月。

师:是啊,明月从来都是思念的代名词——明月夜夜照边关,征人哪夜不思乡啊!请你仰起头,来表达你的思念之情吧!(生读)生2:关,边关师: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连春风都不能到达的边关,也阻隔了家人的一切消息,怎能不牵肠挂肚啊!请你代征人诉说内心的委屈吧!生读诗句生3:长师:从秦朝,到汉朝,到诗人所在的唐朝,一千多年的历史啊!透过这个“长”字,你仿佛看到些什么?——生发挥想象,自由描述,个性朗读生4:未师:一个“未”字,饱含了多少辛酸与失望啊!师:听着听着,我们的心越发变得——生1:沉重生2:凄凉生3:悲哀师::真是百般滋味在心头啊!让我们怀着这样复杂的心情一起读——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师:人未还,心相系。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第7单元第21课《古诗三首》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第7单元第21课《古诗三首》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第7单元第21课《古诗三首》一. 教材分析《古诗三首》是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七单元的第二十一课,本节课主要让学生学习三首古诗:《夜书所见》、《示儿》和《题临安邸》。

这三首诗都是经典的古诗作品,不仅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而且内容丰富,意蕴深刻。

通过学习这三首诗,可以让学生感受古人的智慧,领略古诗的魅力,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接触过一些古诗的学习,对古诗的基本形式和语言特点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古诗的深层次理解和欣赏还不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从字面意思深入到古诗所表达的作者情感和寓意,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审美观。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背诵三首古诗,理解诗文内容,了解诗人所表达的情感和寓意。

2.过程与方法:通过独立阅读、小组合作等形式,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古诗的兴趣,感受古诗的美,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审美观。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正确朗读、背诵三首古诗,理解诗文内容。

2.难点:深入理解古诗所表达的作者情感和寓意,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审美观。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音乐等手段,为学生创造一个富有诗意的教学环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古诗的美。

2.互动式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讨论,激发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3.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 教学准备1.课件:制作课件,包括三首古诗的原文、译文、图片、音乐等素材。

2.教材:准备《夜书所见》、《示儿》和《题临安邸》的文本,供学生阅读。

3.黑板:准备黑板,用于板书重点内容。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三首古诗的图片,引导学生欣赏古诗描绘的景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同时,播放轻柔的音乐,为学生营造一个诗意的氛围。

2.呈现(10分钟)呈现三首古诗的原文,让学生独立阅读,感受古诗的语言特点。

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21古诗三首》人教(部编版)

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21古诗三首》人教(部编版)

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21古诗三首》人教(部编版)一. 教材分析《21古诗三首》是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上册的语文教材,本节课主要内容是让学生学习三首古诗:《赠汪伦》、《望庐山瀑布》和《夜宿山寺》。

这三首诗都是中国古典文学中的经典之作,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通过学习这三首诗,可以让学生领略到中国古代文化的魅力,培养他们对古典文学的兴趣。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语文基础,能够理解和欣赏一些简单的古诗。

但在古诗的理解和鉴赏能力上,学生们的水平参差不齐。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针对不同水平的学生进行差异化教学,尽量让每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上得到提高。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三首古诗,理解诗句的含义,掌握一些古诗鉴赏的基本方法。

2.过程与方法:通过对比分析,让学生学会从诗题、诗句、诗情等方面去欣赏和评价一首古诗。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古典文学的热爱,提高他们的文学素养,激发他们对祖国大好河山的赞美之情。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正确朗读和背诵三首古诗,理解诗句的基本含义。

2.难点:学会从多个角度去欣赏和评价一首古诗,提高古诗鉴赏能力。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音乐等手段,为学生营造一个有利于古诗学习的氛围。

2.对比教学法:引导学生对比分析三首古诗的异同,提高他们的鉴赏能力。

3.启发式教学法:教师提问,引导学生思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六. 教学准备1.课件:制作课件,包括诗文、图片、音乐等素材。

2.黑板:准备好黑板,以便于板书。

3.教案:提前准备好教案,明确教学目标和教学过程。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三首古诗的题目,让学生猜测这三首诗的主题。

然后简要介绍这三首诗的作者和背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分别呈现三首古诗,让学生初步感知诗文内容。

在呈现过程中,注意让学生关注诗题、诗句和诗情,引导他们学会从多个角度去欣赏一首古诗。

部编四年级上语文《21 古诗三首》优质公开课教案

部编四年级上语文《21 古诗三首》优质公开课教案

部编四年级上语文《21 古诗三首》优质公开课教案一. 教材分析《古诗三首》这一单元收录了三首古诗《望庐山瀑布》、《题西林壁》和《雪梅》,这些古诗都是经典之作,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通过学习这些古诗,学生可以领略到中国古代文化的魅力,感受到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同时,这单元的古诗难度适中,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古诗鉴赏能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定的汉语基础知识,对古诗有一定的了解,但理解和欣赏古诗的能力还有待提高。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接触到的古诗较少,因此,需要在教学中引导学生感受古诗的意境,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

此外,学生对于古诗的朗读、背诵和默写能力也需要加强。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背诵和默写这三首古诗;了解诗人的生平背景和创作风格;理解诗句的意义,感悟古诗的意境。

2.过程与方法:通过对比阅读、讨论交流等方式,提高学生鉴赏古诗的能力;学会通过朗读、表演等手段表现古诗意境。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古诗的兴趣,增强民族自豪感;学会珍惜美好的生活,激发对自然的热爱。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能够正确地朗读、背诵和默写古诗;理解诗句的意义,感悟古诗的意境。

2.难点:领悟诗人的情感,体会诗歌的表现手法;运用诗歌意境进行创作。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音乐、表演等手段,为学生营造一个富有诗意的教学氛围,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古诗的意境。

2.对比教学法:通过对比分析,让学生了解不同诗人同一主题的诗作,提高他们的鉴赏能力。

3.讨论交流法:鼓励学生主动参与课堂讨论,分享自己的感悟,培养他们的表达能力。

六. 教学准备1.课件:制作包含图片、音乐、动画等元素的课件,为学生提供直观的学习资源。

2.教材:准备《古诗三首》的教材,供学生阅读和练习。

3.黑板:准备一块黑板,用于板书重点内容。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这三首古诗的图片,引导学生欣赏古诗中的自然美景。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21课《古诗三首》教案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21课《古诗三首》教案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21课《古诗三首》教案一. 教材分析《古诗三首》是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的一篇课文,主要包括《望洞庭》、《峨眉山月歌》和《夜雨寄北》三首古诗。

这些古诗内容丰富,文字优美,富有诗意,能够激发学生对古诗词的兴趣,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同时,通过学习这些古诗,学生可以提高自己的朗读、理解和审美能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古诗阅读能力,他们对古诗的韵律、意境有一定的认识。

但学生在理解古诗中所表达的深远意境和作者的情感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认知水平,引导他们深入理解古诗的意境和情感。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古诗的意境和情感。

2.过程与方法:通过感悟、品味、对比等方法,提高学生理解古诗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古诗、热爱传统文化的情感。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古诗的意境和情感。

2.难点:深入理解古诗中所表达的作者情感和深远意境。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音乐等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进入古诗所描绘的意境。

2.对比教学法:通过对比分析,帮助学生理解古诗中的意象和情感。

3.情感教学法:引导学生感受作者的情感,培养学生热爱古诗的兴趣。

六. 教学准备1.课件:制作课件,包括课文内容、作者简介、意境图片等。

2.音乐:准备与课文相关的音乐素材。

3.图片:收集与课文相关的图片素材。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和音乐,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进入古诗的学习。

教师简要介绍课文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课文,让学生感受古诗的韵律和意境。

学生自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情感。

3.操练(10分钟)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对比分析三首古诗的意象和情感。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心得体会。

4.巩固(10分钟)教师选取重点诗句,让学生反复朗读,加深对古诗意境和情感的理解。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21古诗三首(教案)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21古诗三首(教案)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21古诗三首(教案)服务社会1 精品小学教学设计,欢迎老师您参考使用!第七单元本单元以“报效祖国”为主题,包含《古诗三首》《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梅兰芳蓄须》《延安,我把你追寻》四篇课文,“习作:写信”和“语文园地”。

本单元最重要的语文要素是“关注主要人物和事件,学习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本单元所选的四篇课文均表现了作者强烈的爱国情怀,其中《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梅兰芳蓄须》都是以主要人物的言行来体现人物的品质的。

教学本单元课文,要以读为主,在阅读中体会人物的品质,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单元习作是“写信”,在关注书信格式的同时,还要注意书信的内容以及书信的对象。

“语文园地”主要是学生之间交流把握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

学会正确运用成语,学会使用反问句。

背诵、积累古诗。

内容课时内容简说教学要点古诗三首2 《出塞》慨叹边战不断,国无良将,表达了诗人对安定、和平生活的渴望与期盼。

《凉州词》描写了出征前将士们开怀畅饮的场面,表现出将士们将生死置之度外的豪迈情怀。

《夏日绝句》是一首借古讽今、抒发悲愤的怀古诗,表现了诗人强烈的爱国情怀。

1.会认30个生字,会写“塞、秦”等23个字,读准“将、宁、要”3个多音字,会写16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三首古诗。

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边塞诗”的特点。

默写《出塞》《夏日绝句》。

3.学习周恩来立志“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胸怀和抱负,梅兰芳坚贞不屈的可贵品质,激发学生立志读书,热爱祖国的情感。

4.对比朗读,体会延安精神的内涵及重要性。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2 文章主要叙述了少年周恩来在被外国人占据的地方见到一位妇女被欺负却无处说理,体会到了“中华不振”的沉重分量,立志要“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事。

梅兰芳蓄须1 这篇课文讲述了梅兰芳为了表达对日寇的抗议,找很多借口,留起胡须,最后不惜XX 学校--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用心用情服务社会2XX 学校--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用心用情服务社会321古诗三首1.会认“塞、秦”等4个生字,会写“塞、秦、征”等10个生字,掌握多音字“将”的读音和意思。

古诗三首 第21课 出塞 凉州词 夏日绝句 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教学详案 含教学反思

古诗三首 第21课 出塞 凉州词 夏日绝句 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教学详案 含教学反思

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教学设计21.古诗三首教材分析:《出塞》反映了作者对驻守边疆的将士们久征未归的同情,也表达了诗人希望朝廷起任良将,早日平息边塞战争,使国家安宁的爱国主义情感,是一首思想性与艺术性完美结合的佳作。

《凉州词》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翰的作品,描摹了征人们开怀痛饮、尽情酣醉的场面,表达了诗人对守边将士忠勇报国、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的赞美之情。

《夏日绝句》整个诗的文字高亢、激昂,字里行间,包含两段历史,三个典故,作者借古讽今,从而将爱国情怀表达得淋漓尽致。

学情分析:学生已掌握一定的古诗学习方法,形成了一定的基础。

教学这首诗,一方面可以在熟读的基础上,使学生整体感知古诗的内容,理解一些关键词语的意思,一方面引导学生积累描写塞外戍边将士艰辛的诗句以拓宽学生的视野,增加学生的知识储备。

教学建议:本课的教学重点可放在反复诵读上,引导学生感悟古诗内容,在读中体会诗的意境,理解诗人的思想感情。

还可以通过交流、研讨了解古诗的大意,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正确认读、书写本课生字、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并会默写。

3.借助注释了解古诗的意思。

【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在积累诵读中发展语感,加深体验,提升审美情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学习,激起学生对祖国诗歌的热爱之情,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灿烂文化,为我国的悠久历史而骄傲自豪及热爱和平、渴望和平的思想感情。

2.养成主动诵读课外诗歌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重点大体把握古诗内容,想象古诗意境,体会诗人的情感。

难点在赏析中了解我国悠久灿烂的古诗文化,激发学习古诗的兴趣,培养自学古诗的能力,提高文化素养。

教学准备:教师:多媒体课件。

学生:预习课文,搜集相关资料。

教学时间:3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会认3个生字和1个多音字,会写3个生字。

2.引导学生朗读、背诵并默写《出塞》。

3.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21《古诗三首》教案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21《古诗三首》教案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21《古诗三首》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古诗的特点和魅力,培养学生的古文阅读能力和审美情趣。

2.能够理解《古诗三首》的内容和意义,感受其中的情感和意境。

3.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以及欣赏能力。

二、教学重点1.理解《古诗三首》的含义和意境。

2.掌握古诗中的一些古诗词语。

三、教学内容及安排第一课时:《古诗三首》课文学习1.讲解古诗《登鹳雀楼》的背景和作者生平。

2.导入古诗,引导学生感受古诗的意境和情感。

3.分析古诗内容,理解古诗中的意义和感情。

第二课时:古诗赏析和运用1.分析《临江仙》和《鹿柴》两首古诗。

2.比较三首古诗的异同点,引导学生体会古诗的美妙之处。

3.带领学生进行诗歌创作,让学生体会古诗的艺术感染力。

四、教学方法1.听说互动法:通过听讲解和诗歌朗读,让学生感受古诗的韵味。

2.比较分析法:比较不同古诗之间的异同点,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思考。

3.创作实践法:让学生亲自动手进行古诗创作,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和审美能力。

五、教学反馈与评价1.教师课堂点评:根据学生的表现,进行课堂点评,肯定优秀,鼓励进步。

2.学生自评:学生针对自己在学习和创作中的表现,进行自我评价,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

3.家长反馈:与家长进行沟通,了解学生在课堂学习和创作中的表现,共同关注学生的发展。

六、教学延伸1.拓展古诗学习:让学生自主选择喜欢的古诗,进行深入学习和赏析。

2.古诗歌会活动:组织学生开展古诗朗诵会,展示学生的古诗朗诵和创作成果。

3.古诗创作比赛:举办古诗创作比赛,激发学生对古诗的兴趣和热爱,提高创作水平。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相信学生将对《古诗三首》有更进一步的了解,同时也能够提升自己的语文素养和审美能力。

希望学生们在学习古诗的过程中能够体会到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和深厚底蕴。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21.古诗三首》【优质教案】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21.古诗三首》【优质教案】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21.古诗三首》【优质教案】一. 教材分析《古诗三首》选自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包括《暮江吟》、《题西林壁》和《雪梅》。

这三首诗都是经典的古诗作品,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

本节课旨在通过学习这三首诗,让学生感受古代诗歌的魅力,培养他们对古典文学的兴趣。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一定的古诗阅读基础,他们对古代诗歌有一定的认识。

但学生在理解古诗的意境和作者的情感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深入体会诗文内容,感受古诗的魅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背诵这三首古诗,理解诗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情感。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提高学生对古诗的理解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古代诗歌的魅力,培养对古典文学的兴趣。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正确地朗读、背诵古诗,理解诗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情感。

2.教学难点:理解古诗的意境,感受古代诗歌的魅力。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音乐等手段,营造古诗所描述的情境,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文内容。

2.互动式教学法: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合作探讨,提高学生对古诗的理解能力。

3.启发式教学法: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 教学准备1.课件:制作与古诗内容相关的课件,包括诗文、图片、音乐等。

2.教材:准备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古诗三首》的相关内容。

3.黑板:用于板书重点内容。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古诗《暮江吟》的图片,引导学生欣赏。

然后提问:“你们知道这首诗是谁创作的吗?”学生回答后,教师简要介绍诗人白居易的生平和创作背景。

2.呈现(10分钟)教师带领学生朗读《暮江吟》,注意停顿、语气和情感的把握。

然后让学生自主学习《题西林壁》和《雪梅》,引导学生理解诗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情感。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角色朗读古诗,注意情感的传递。

部编版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21.古诗三首》

部编版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21.古诗三首》

部编版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21.古诗三首》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学生能够熟读古诗三首,了解其内涵和意境。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良好的朗读和表达能力,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古诗的兴趣,培养学生爱国情怀和审美情感。

二、教学重点•理解古诗的意境和情感表达。

•背诵古诗,培养学生的语感和韵律感。

三、教学难点•理解古诗中的隐喻和象征。

•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述古诗描绘的画面。

四、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播放古诗相关视频或音频,引导学生进入古诗的世界,引发学生对古诗的兴趣。

2. 学习古诗一《登鹳雀楼》(20分钟)1.学生跟读古诗,体会诗人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

2.讲解古诗中的词语和意义,帮助学生理解古诗的意境。

3.分组讨论古诗中的修辞手法,呈现讨论结果。

3. 学习古诗二《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20分钟)1.学生齐读古诗,感受诗人对友情的描写。

2.引导学生分析古诗中的情感表达,思考诗人的感慨。

3.学生讨论古诗中的寓意和象征,进行展示和分享。

4. 学习古诗三《江南逢李龟年》(20分钟)1.学生合唱古诗,感受诗人对故乡的眷恋。

2.教师讲解诗句中隐含的意义,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古诗的情感。

3.学生分角色朗读古诗,展示古诗中的场景和氛围。

5. 小结(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总结今天学习的三首古诗,回顾所学内容,强化学生对古诗的理解和体会。

五、课堂延伸1.给学生布置古诗朗读任务,提高学生的朗读技巧和语感。

2.让学生自由创作一首古诗,体验古诗的魅力,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表达能力。

六、作业布置1.要求学生背诵古诗《登鹳雀楼》。

2.要求学生写一份课后反思,总结对古诗的理解和感悟。

七、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古诗的领悟和欣赏能力得到提升,课堂氛围活跃,学生参与度高。

在后续教学中,需要继续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古诗的内涵,培养学生对文学的热爱和追求。

以上是本节课的教案内容,希望能对教师的教学工作有所帮助。

河南省2019部编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21课《古诗三首-出塞-凉州词-夏日绝句》-教案-说课稿-课堂实录

河南省2019部编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21课《古诗三首-出塞-凉州词-夏日绝句》-教案-说课稿-课堂实录

2019新版部编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21课古诗三首出塞凉州词夏日绝句教学资源包,包括相关资料说课稿课堂实录教案1教案2类文《出塞》课堂实录一、检查预习,交流资料1.我们常说:“不打无准备之仗”,充分的预习可以使课堂上的你学得更轻松。

关于王昌龄、关于这首诗的背景,你想和大家分享什么?预设:生1:我知道,在唐代,有一批诗人(如高适、岑参、王昌龄、王维、李益等)十分擅长描写边塞征战生活,后人称他们为“边塞诗人”,形成了所谓的“边塞诗派”,边塞诗是唐代这个诗歌大国的一束奇葩。

在边塞诗中,有《出塞》《前出塞》《塞下曲》《塞上曲》等众多的边塞诗。

师:你很善于归类总结,有做学问的潜质。

生2:我知道我们今天学的王昌龄的《出塞》是众多边塞诗中的极品,被尊为唐代七绝的压卷之作。

师:是的,呆会就要了解为什么称为“压卷之作”。

生3:我想向大家介绍一下当时的历史背景,我国在秦、汉时代便修筑长城防御匈奴入侵。

匈奴和中原之间的战争从秦朝开始,到汉朝,到唐朝,一直没有间断。

师:你也是做历史学家的好苗子。

谢谢你们的资料,这对我们理解古诗很有帮助。

二、读通诗歌,理解诗意1.出示整首诗:接下来,请大家亮开嗓子自由读诗,把古诗读正确、读流利。

生1读师:也许你不是读得最动听的,但你是这个教室里最勇敢的;生2读师:字正腔圆,向你学习;生3读师:很有自信,继续发扬。

2.师:读古诗不但要读正确,读出节奏,而且要尽可能地读出诗的韵味来。

谁来学学王昌龄,一展诗情?指三名学生读。

师相应评价:这是一个含蓄深沉的王昌龄;这是一个激情澎湃的王昌龄;这是一个从容平和的王昌龄。

3.师:“书读百遍,其义自现”,诗多读几遍,意思也会渐渐浮出水面的。

现在,同桌之间互相说说诗句的意思。

师:谁先来?生1:“秦时明月汉时关”(秦汉时期的明月依然照亮着边关,)师:这里明明说的是秦朝的明月,汉朝的边关呀?怎么?生:这里运用了互文的修辞手法,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相对独立的语言结构彼此拼合,相互补充,共同表达一个完整的内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1 古诗三首
名师教学片段实录
◆挖掘典故,感悟情怀(教学重点)
师:项羽是秦朝末年著名的起义军领袖,曾率领起义军消灭秦军主力,自立为“西楚霸王”,后被刘邦打败,不愿屈服投降、苟且偷生,在乌江边自刎。

师:在诗中,诗人李清照用了一个字直接表达了对项羽的情感,我们看谁的眼睛最亮能找出来,到底是哪个字呢?
生:思。

师:李清照为什么“思”项羽?谁能用诗句来回答?
生: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师:项羽这位乱世英雄,一生有很多传奇的故事。

其中《霸王别姬》被拍成了电影,下面让我们一起欣赏一下吧!
课件播放:《霸王别姬》片段。

师:谁来谈谈自己的感受?
生:(纷纷发言)
师:好一个“不肯过江东”!其实他本可以渡过乌江逃生的,可是他不愿苟且偷生,最终选择乌江自刎,死也死得壮烈。

都说退一步海阔天空,仅一河之遥,却是生死之界;仅一念之间,却是存亡之抉。

项羽这位叱咤风云的西楚霸王,放弃了生的希望,“不肯”不是“不能”,不是“不行”,这就是“士可杀不可辱”的英雄气概,这就是“死不惧而辱不受”的壮志豪情!所以李清照赞颂他。

来,咱们一起来赞颂项羽:齐读古诗。

师:楚汉战争以项羽的失败而告终,李清照,一个柔弱的女子为什么要去思念一位千年以前失败的英雄呢?这和她当时所处的时代背景有直接的关系。

下面我们回到民不聊生的北宋末年!
课件展示:靖康二年(1127),金兵攻破北宋都城,掳走徽、钦二帝,正值国家危亡的时刻,但是李清照的丈夫赵明诚,身为知府,没有奋勇抗敌,却临阵逃跑。

李清照为丈夫的行为感到羞耻,同时南宋统治者逃跑妥协的行为也使李清照愤慨,于是在行至乌江时,有感于项羽的悲壮,写下了这首诗。

师:国破家亡,风雨飘摇,老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而南宋统治者却整日饮酒作乐,歌舞升平,不思恢复中原。

面对这样的统治者,诗人李清照用诗句借古讽今,让我们大声齐诵《夏日绝句》!
赏析:《夏日绝句》是一首借古讽今、抒发悲愤的怀古诗,诗的开头两句是针对贪生怕死、不思收复失地的南宋统治者而说的。

诗的后两句承接前两句的意思,举一个历史人物继续发挥。

李清照用项羽的骨气来强调自己“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的观点。

全诗围绕一个“思”字,借用典故,直抒胸怀,写出了英雄对待生死的态度,特别是“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已经成为格言警句,激励着一代又一代读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