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概述概论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概论(第七版)杨干忠知识点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概论(第七版)杨干忠知识点
哇塞,《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概论(第七版)杨干忠》这本书啊,那可真的是太重要啦!就好像是在市场经济的海洋中为我们点亮了一盏明灯!
先来说说市场经济的自主性吧。
就好比一个人可以自由地选择自己喜欢的职业、爱好,企业在市场经济中不也是能自主地做出各种决策嘛!比如企业可以自主决定生产什么产品,这多酷啊!
再讲讲市场经济的开放性。
这就如同一个热闹的集市,欢迎来自四面八方的人和商品,大家在这个开放的环境中交流、竞争,共同推动着经济的发展。
你想想,世界各地的商品都能在我们这里出现,多有意思呀!
还有市场经济的平等性呢。
就像一场公平的比赛,不管是大企业还是小企业,大家都站在同一条起跑线上,都有机会去拼搏、去争取成功。
难道不是吗?
然后是市场经济的竞争性。
这不就是学校里的考试嘛,大家都努力学习争取考个好成绩,企业也一样呀,在竞争中提升自己,让自己变得更强!
说到这里,你是不是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啦?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它不是冰冷的理论,而是实实在在影响着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它让我们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让经济充满活力和创造力。
它就像是一把神奇的钥匙,打开了通往繁荣富强的大门。
我们要好好去理解它、运用它,让它为我们的生活带来更多的美好和机遇!
这就是我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一点感悟,相信你读完这本书也会有自己独特的见解哦!。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概论简答题及答案
1、什么是资源配置及资源的配置方式?答:资源配置指由资源的稀缺性引发的三大问题,被称为资源的配置问题,即:生产什么,怎样生产,为谁生产。
资源的配置方式主要有两种:计划配置方式及市场配置方式。
计划配置方式是计划经济体制中占主体地位的资源配置方式,他通过计划机制的作用过程实现资源的配置。
市场配置通过市场、市场机制配置资源的经济形式。
市场经济体制是指以市场方式配置资源的经济体制,他通过市场机制来解决生产什么、如何生产、如何分配这三大基本问题。
2、比较计划配置方式与市场配置方式。
答计划配置方式是计划经济体制中占主体地位的资源配置方式,它通过计划机制的作用过程实现资源的配置。
资源配置的决策者是中央计划机构,配置的手段是以行政指令形式层层下达的计划指标,产品稀缺程度的显示信号是计划平衡决算的差额或缺口。
为了保证资源的计划配置的实行,必须建立全国统一的银行、供销、劳动工资、投资、物资、统计、商业、技改、福利、医疗等机构。
它的优点是可以集中资源发展国民经济急需项目,完成总体战略;有利于迅速实现国民经济的恢复,并在国民经济粗放经营阶段有利于国民经济发展;在人民生活水平较低时,有利于解决群众温饱问题。
它的缺点是:1、信息问题,难以及时把握市场信息;2、动力问题;3、失衡问题,经济过程中失衡得不到及时调整;4、配置成本问题,暨成本较高,经济效益下降;5、条块分割和政企不分问题,降低效率。
市场配置是指通过市场、市场机制配置资源的经济形式。
市场经济体制是指以市场方式配置资源的经济体制。
他通过市场机制来解决生产什么、如何生产、如何分配这三大基本问题。
市场配置方式有三大特征:(1)决策的分散化;(2)资源流动和生产结构及规模的市场化;(3)资源和产品的分配竞争化(资源所有者收入的多少由要素的供求决定)。
但也有其局限:3、简述价格机制及其作用。
价格机制是指价格变化同商品或资源的供求之间的有机联系。
价格机制有四大作用:第一,传递信息功能。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概论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概论第一章资源及其配置 15选择和资源配置的三个基本问题:人类进行选择的过程也就是资源配置的过程,选择要解决三个基本问题,第一,生产是什么;第二,怎样生产;第三,为谁生产。
市场配置方式的特征:一、决策的分散化二、资源流动和生产结构及规模的市场化三、资源和产品的分配竞争化(资源所有者收入的多少由要素的供求决定)市场配置方式的局限性,第一,市场配置难以解决长期的经济发展战略问题,难以自行纠正宏观经济发展趋向;第二,对宏观经济总量和结构的调节显得难以尽如人意,总量平衡和结构平衡的市场调节过程较长;第三,市场配置不能解决经济的外部效应问题,垄断问题,公共物品的有效供给问题和信息不对称问题。
价格机制有四大功能或作用?第一,传递信息的功能;第二,合理配置资源的功能;第三,提供生产动力和促使企业竞争的功能;第四,影响或决定收入分配和收入水平的功能。
第二章市场经济的形成与发展 33 市场经济的特征?第一,产权的确定性,第二,市场参与主体的平等性。
第三,经济活动的竞争性。
第四,经济行为的法制性。
第五,市场体系的开放性。
现代市场经济的一般特征包括哪些?第一,政府开始作为市场主体之一参与市场,借助宏观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间接干预经济;第二,财产权更加社会化,现代公司制度凭借高度发达的信用制度渗透到经济的每个角落。
第三,完备的经济法规和社会保障体系成为经济稳定运行的重要条件。
第四,健全的生产要素市场体系成为资源流动和配置的载体。
第三章市场经济与产权制度 50 产权的特征?第一,产权是所有制关系的法律形态。
第二,排他性产权的契约性质。
第三,产权是一组权利,是多种权利的总和。
第四,产权的统一性和不完全性。
第五,产权起源与资源稀缺性及交易费用有关。
产权制度的功能?产权制度具有财产约束功能、激励功能、有效配置资源的功能、形成稳定预期功能、规范交易行为和交易界区的功能,一句话,产权制度能有效地界定和规范财产关系和人们的经济行为。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概论重点
名词解释按劳分配:在社会总产品中由社会做了各种必要的扣除后,按照劳动者为社会提供的劳动的数量和质量分配个人消费品。
按要素分配:投入生产的各种生产要素本身按自己在生产中的作用,参与生产成果的分配。
市场经济:市场经济是通过市场机制配置资源的经济体制,是高度发达的商品经济。
所有制结构:社会中的各种所有制及其具体形式的比例和相互关系。
社会保障制度:国家依据一定的法律法规,在劳动者或全体社会成员因年老、疾病、丧失劳动能力以及其他社会诸项困难时向其提供基本生活保障或帮助而建立的一种社会制度。
渐进式改革:指在一定条件下通过特定的步骤,逐渐打破旧制度的主题地位,培育、确立、完善新制度的主要经济作用。
激进式改革:通过政治变革进而自上而下的在短期内完成整个社会、经济制度的变革,从旧制度的抛弃、崩溃到新制度的建立不需要长时间的过渡。
市场体系:在社会化大生产充分发展的基础上,由各类市场组成的有机联系的整体。
既相互联系的各类市场的有机统一体市场经济的一般特征1、自主性自由的企业制度是市场经济运行的微观基础。
企业的自主性要求企业拥有权、责、利。
权要求企业拥有明确独立的财产,这是前提和保证。
责是企业必须承担经营风险和责任,能自负盈亏,这是对权力的约束和限制。
利是指企业要有独立的利益,这是企业进行生产经营活动的动力和激励。
2、平等性体现在两个方面即平等竞争和等价交换。
平等竞争包括:机会均等的进入市场并自主的经营决策按统一的市场价格取得生产要素平等的承担赋税和其他方面的负担竞争主体在法律上和经济交往中处于平等的地位。
3、竞争性竞争的充分性和有序性使得市场经济在充分保证效率优先的原则的前提下,尽可能的社会公平。
4、开放性包括对内开放和对外开放两个方面。
5、法制性现代市场经济法律体系其基本内容包括:规范市场主体的法律制度,如《公司法》,《破产法》等,规范市场客体的法律,如产品质量法等,规范市场行为的法律,如反不正当竞争法,反垄断法等,规范政府管理行为的法律,如税收征管法,宏观调控法。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概论
练一练 C 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区别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特征是( )
(1)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2)有国家的宏观调控 (3)以共同富裕为根本目标(4)以市场调节为基础 (5)能更好地发挥计划和市场两种手段的长处
免农业税 以保护价收购粮食 平价供应化肥、农 药等农资 给种粮农民补贴
这些措施反映出我国市场经济的什么特征?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三个基本特征
特征二:以共同富裕为根本目标
------(根本目标)
资本主义:
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
两极分化
社会主义: 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
先富带动后富 共同富裕
西气东输工程是把我国塔里木、柴达木、鄂尔多斯盆地等西部丰 富的天然气,输送到经济发达和急需清洁能源的华东地区的宏大 工程。整个工程包括上游气田开发,输气管道干线建设和下游利 用配套设施建设。西气东输上游已探明的天然气资源地质储量 4126亿方,可采储量2925亿方,年供气120亿方规模的储采比达 到22.8,全长4000公里,途经新疆、甘肃、宁夏、陕西、山西、 河南、安徽、江苏、上海,工程总投资1200亿元人民币。
存在固有的弊端
②宏观调控的必要性.
必然性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正常发展,既需要充分发挥 市场调节的作用,又需要加强国家的宏观调控.
宏观调控市政府的主要职责和作用之一
2、宏观调控的含义
是指国家综合运用各种手段对国民经济进行的调节和控制。
3、宏观调控的手段 经济、法律和必要的行政手段
理解:宏观调控经济手段
西1上电、。我东国送为总什投么资能规建模设就这将么巨达大52的65工亿程元?以 青藏铁路:262亿元 南2水、北这调反映第出一我期国:市1场54经8亿济元的什么特征?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概论》参考答案第三章
第三章1、什么是不完全产权?随着产权的流动与交易,产权发生分解,出现不完全产权。
债权是典型的不完全产权。
市场经济中的产权绝大多数是不完全产权。
不完全产权是市场中产权转让、买卖过程中必然出现的产权形态。
2、什么是产权交易及产权交易的方式?产权交易是产权的有偿转让,是广义财产权(所有权、占有权、控制权、处置权、收益权)的经济性流动。
根据交易形式划分的产权交易方式有购买式、承债式、吸收入股式、控股式、人员接受式等等。
根据交易主体划分的产权交易方式有兼并、租赁、拍卖、转让、合并、收购等等。
3、试述个人私有产权制度、自然人企业制度、法人产权制度、合作制企业制度的主要区别。
在表现形式方面:个人私有产权制度是一种小生产者企业;自然人企业制度最初表现为独资企业,后来发展为合资企业,或者家族式控股公司;法人产权制度以法人企业制度的形成为前提,以股份有限公司为其典型形式;合作制企业制度是一种劳动合作企业,即合作社。
个人私有产权制度以小商品生产为特征,是企业的初始形式。
这类企业以手工操作为主,以家庭经营为依托,因而其产权结构和组织状况比较简单。
现代法人产权制度,是在继承自然人产权制度的优点、摒弃其弊端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其形成经历了一个两权分离、统一和再分离的复杂过程。
对于合作制企业制度,虽然从其非自然人制度的角度看,它也是一种法人制度,但它同公司法人制度至少有如下明显区别:(1)它以劳动合作为基础,坚持一人一票表决制,不是以资本权利为主;(2)法人成员没有股权代表资格,法人机构为社员代表大会执行机构;(3)分红和资产增值份额均失去资本报酬的典型性质,而以劳动合作收入或积累为主。
4、试述产权制度的功能和保护产权的重要性。
产权制度具有财产约束功能、激励功能、有效配置资源功能、形成稳定预期的功能、规范交易行为和交易界区的功能,产权制度能够有效地界定和规定财产关系和人们的经济行为。
产权制度是自古以来所有国家最重要的法律之一,其重要功能就是“定分止争”,国家确保了每个人的财产“名分”才能形成明确预期,激励努力创造,防止不确定性,制止混乱纷争,维系社会稳定,杜绝搭便车和“公地悲剧”。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概论
13、机会成本:选择成本又叫机会成本,是指做出一项选择时从所放弃的其他可供选择的最好的资源用途获得的收益。
14、市场主体:市场的参与者成为市场主体,即市场上从事各种交易活动的当事人,包括自然人,家
兼容。
22.市场经济与经济中的四大基本问题:生产什么和生产多少;怎样生产及何时生产;为谁生产或如何分配;有谁决策?集中决策还是分散决策?
23.商品经济包括: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
24.商品经济的基本条件:社会分工和私有制
25.商品经济的产生和发展首先是以社会分工为基础的
26.资源配置方式:计划经济,市场经济
33.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在其名著《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中对失业做了理论说明。
34.凯恩斯认为事业或有效需求不足的原因是有三大心理规律或心理法则决定的,这三大心里法则是:一是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即即随着人们收入的增加,消费也会增加,但是,消费增量在收入增量中的比例越来越小,因为,人们不愿意把所赠加的收入全部花掉,总想留下一部分储存起来,而且,随着收入的增加,储蓄部分会越来越大,其结果是社会消费支出不足;二是资本边际效率递减规律,及资本家新增加一单位资本投资时,预期可以得到的利润率越来越低,因为,资本家生产某种产品的供给价格在增加,他预期的收益在下降,结果是资本家预期增加一单位的投资的收益率下降,资本边际效率下降导致资本投资不足;三是流动偏好规律。资本家的投资积极性,不仅取决于资本边际效率,还取决于资本边际效率与利率的差额。利率的降低虽然能扩大资本边际效率与利率的差额,但利率的降低因灵活偏好规律的作用而有一个最低限度,这也使得投资不足。总需求由消费和投资构成,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不足必然造成总有效需求不足,从而产生失业。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学概论第一章导论(2024版)
经济运行是研究在一个社会的经济制度既定的前提 下经济运行的过程和规律。
描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众多经济主体之间在 市场活动中既协调又矛盾的运动过程,揭示社会 主义市场经济运行的规律,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理论的主要任务。
(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经济发展
要想实现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必须运用市场机制 来保证和促进经济发展。
L/O/G/O
这种体制的特点:是一种过渡性的经济形式。
局限性:1、政企职责不分 2、政府管理经济主要依靠行政 手段 3、计划管理按照行政系统、行政区划进行,利益与 效率不挂钩
基于传统计划经济的弊端,相比之下,现代市场经济有效配 置资源的优势,则在战后世界经济发展的历史较量中日益 显现。
多年的经验也表明,要发展生产力,靠过去的经济体制不能 解决问题。
社会化大生产的发展,客观上要求资源在全社会范围内实现 有效配置,将整个社会的各种资源合理配置到社会需要的 各个部门的产品生产或服务活动上去,使有限的资源得到 最有效的利用。
在社会化大生产条件下,资源配置还是社会经济有 效运行和发展的中心环节。
一方面,社会需求处于不断的变化之中,新兴部门 相继兴起、传统部门相对衰落,资源从“夕阳产 业”流向“朝阳产业”
为了改变我国落后局面,赶上发达国家,实现经济现代化这 一进程,必须逐步达到两个层次的要求:
一要实现传统的工业化和经济的社会化、市场化。
二要使生产的社会化程度,达到现代化水平。
我们要实现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是,要尽快缩小与发 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差距,争取达到社会经济的高 技术化、经济结构的高级化,以及综合国力和社 会富裕程度的高水平。
商以及其他交易形式,寻找货源和买主或卖主, 沟通买卖双方,完成交易的行为。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学概论第三章市场机制
(三)市场价格和价值 市场价格是市场的核心要素, 市场价格是市场的核心要素,因为市场关系实质上 就是商品的价值关系。 就是商品的价值关系。 它的基本内容就是价值的决定和价值的实现。 它的基本内容就是价值的决定和价值的实现。 市场价值是通过供求关系使市场价格与市场价值相 一致而实现的。 一致而实现的。 市场价格由市场价值所决定。 市场价格由市场价值所决定。 例如:黄金比铁贵,因为黄金比铁的价值高, 例如:黄金比铁贵,因为黄金比铁的价值高,所以 黄金的价格比铁的价格高。 黄金的价格比铁的价格高。
第二种:计划经济的配置方式。 第二种:计划经济的配置方式。 由一个社会中心集中统一掌握和支配经济资源, 由一个社会中心集中统一掌握和支配经济资源, “ 生产什么,怎样生产,为谁生产” 生产什么,怎样生产,为谁生产”的决策由社会 中心(国家或政府)集中做出, 中心(国家或政府)集中做出,通过自上而下的 行政系统向企业发布指令, 行政系统向企业发布指令,然后由企业去贯彻落 经济责任最终由社会(国家或政府)承担。 实,经济责任最终由社会(国家或政府)承担。 我国在改革开放前实行的经济体制, 我国在改革开放前实行的经济体制,基本上属于这 种。
(五)市场竞争 竞争是与商品经济联系在一起的, 竞争是与商品经济联系在一起的,只要有商品经济 就必然存在竞争。 就必然存在竞争。 竞争是价值规律发挥作用和借以实现的一种形式, 竞争是价值规律发挥作用和借以实现的一种形式, 如果没有竞争,就不可能有市场价格围绕市场价 如果没有竞争, 值上下波动, 值上下波动,也不可能使市场价格在波动中趋向 于市场价值。 于市场价值。 市场竞争包括同一部门内不同部门生产者之间的竞 争和不同部门之间的竞争。 争和不同部门之间的竞争。
二、市场的基本要素 市场的基本要素有以下几个方面: 市场的基本要素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市场主体 市场主体,就是商品交换活动的当事人。 市场主体,就是商品交换活动的当事人。 市场主体包括企业、居民(家庭)和政府。 市场主体包括企业、居民(家庭)和政府。 企业作为买者在市场上购买商品从事生产经营, 企业作为买者在市场上购买商品从事生产经营,又作 为卖者在市场上出售商品。 为卖者在市场上出售商品。 居民作为劳动者向社会提供劳动, 居民作为劳动者向社会提供劳动,又作为消费者从市 场购买个人消费品。 场购买个人消费品。 政府以平等的身份参与市场经济活动时是作为市场主 体之一,以特殊身份干预市场经济活动, 体之一,以特殊身份干预市场经济活动,对市场进 行调控时,又是一种市场之上的外在力量。 行调控时,又是一种市场之上的外在力量。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概论选择题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概论选择题
摘要: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定义和特点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形成与发展
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区别
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优越性
五、中国选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历史必然性
正文: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一种将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制度相结合的经济形态。
它既具有市场经济的一般特征,同时又与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相结合。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由各类市场构成的有机统一体,包括消费品市场、生产资料市场、资本市场、劳动力市场、技术市场、信息市场和房地产市场等。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形成与发展是与生产社会化和商品经济发展到一定高度分不开的。
在这个过程中,市场经济逐渐成为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而国家则对市场进行宏观调控。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形成与发展,既体现了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又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特点。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有着本质的区别。
在所有制结构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而在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中,生产资料的资本主义私有制是基础,生产目的是获取剩余价值。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优越性在于,它能够在保持公有制主体地位的同时,发挥市场经济的优势,实现资源的高效配置。
中国选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历史必然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
先,中国作为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必须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同时要发展社会生产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其次,中国在探索经济发展道路的过程中,深刻认识到计划经济体制的局限性,需要进行经济体制改革。
最后,世界经济的发展趋势也表明,市场经济是促进经济发展的有效手段。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概论定义
一、定义1、资源:是指用于生产满足人类需要的有形的和无形的产品的那些物品和劳务。
2、经济资源:指必须付出代价带能获得的资源。
3、选择:就是如何利用既定的资源去生产量多质优的经济物品,以更好地满足人类的需要。
4、资源配置:由资源的稀缺性引发的三大问题,被称为资源的配置问题,即:生产什么,怎样生产,为谁生产。
5、机会成本:指做出一项选择时,从所放弃的其他可供选择的最好的资源用途获得的收益。
6、计划配置方式:是计划经济体制中占主体地位的资源配置方式,他通过计划机制的作用过程实现资源的配置。
7、市场配置方式:指通过市场、市场机制配置资源的经济形形式。
8、价格机制:指价格变化同商品或资源的供求之间的有机联系。
1、市场:商品或劳务交换的场所或接触点。
2、市场主体:市场的参与者称为市场主体,即市场上从事各种交易活动的当事人,它包括自然人、家庭、企业、社会组织、政府、经济组织的法人。
3、市场客体:指市场主体在市场活动中的交易对象,体现着市场交换中的经济关系,是各种经济利益关系的物质承担者,它包括商品、劳动力、工资、技术、资金、信息等。
4、市场经济:是社会配置经济资源的一种经济形式,通过市场机制在市场中实现资源配置。
5、社会保障体系:是根据国家法令、规章所建立起来的各种社会保险和福利措施的总称。
6、市场体系:是相互联系的各类市场的有机统一体,具体地说,是商品市场和生产要素市场有机地联系在一起、相互依赖和作用的有机体系。
一、定义1、产权:是财产权的简称,他是法定主体对财产的所有权、占有权、收益权和处置权的总称。
2、产权制度:是既定产权关系下产权的组合、调节、保护的制度安排。
产权制度是对产权关系、产权界定、产权经营和产权转让的法律确定。
3、产权流动与交易:产权流动是指财产所有权、占有权、控制权、收益权在不同主体间的转移,是一种权力的变更。
产权交易是产权的有偿转让,是广义财产权的经济性流动。
4、法人产权制度:是以法人企业制度的形成为前提,以股份有限公司为其典型形式,法人产权制度的特征是产生了产权与法人产权的双重产权结构,从而引起一系列企业制度的根本变化。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概论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概论经济发展的方向,我国的市场经济已经初步建立,市场机制已经成为资源配置的主要方式。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在社会主义制度下,以市场为基础,以国家宏观调控为手段,实现资源配置的合理化、优化和协调化的一种经济体制。
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不同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市场机制与国家宏观调控相结合。
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同时也要求国家在宏观调控中发挥重要作用,保障国家和社会的利益。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国家宏观调控的主要任务是保持经济稳定,促进经济发展,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保障国家安全和人民利益。
与计划经济相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具有更大的灵活性和适应性,能够更好地适应市场需求和经济变化,同时也能够更好地调节资源配置,保障国家和社会的利益。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发展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需要不断地完善和发展,同时也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不断推进改革,才能更好地适应经济发展和社会变化的需求,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社会的和谐稳定。
配置经过十余年的经济体制改革,我国在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下,取得了巨大的经济转型成就,国民经济市场化程度明显提高。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推动下,我国整个国民经济得到了巨大的发展,成为世界上公认的最具经济活力的国家之一。
正确的实践必须有科学的理论指导,我国实现从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是亿万人民伟大的社会实践,要求有科学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为指导。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市场经济的一种形式,市场经济的一般理论同样适用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特别是资本主义国家在发展市场经济中有许多成功的经验和合理的做法,反映了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是人类文明的共同财富,我们可以借鉴。
但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又是市场经济同社会主义根本制度相结合的一种新型市场经济,必然有着自身的特征。
因此,必须将市场经济的一般原理同社会主义的根本制度结合起来,形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概论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学》作业广西大学院系:姓名:学号:导论商品经济与市场经济是什么关系?市场经济在什么条件下才能完全形成?答:市场经济,是指依靠价格、供求和竞争等市场机制实现各类经济资源配置的一种社会经济运行方式。
具体来说,有四个方面的内容:整个社会经济的运行以市场为中心;社会再生产的总过程,即生产、流通、分配和消费以市场为导向;社会资源和生产要素通过市场竞争来配置,市场决定各类生产要素的流向,并依靠市场力量形成均衡价格;价值规律和市场机制是调节经济运行的主要机制。
而商品经济是一种经济形式,它与自然经济的产品经济相对称;市场经济是一种经济运行机制,它与计划经济相对称。
商品经济按发展程度来区分,可以分为简单商品经济和发达商品经济两个阶段。
市场经济则是商品经济发展到发达阶段的产物,是商品经济的现代化形式和发达形态。
也就是说:市场经济是社会化的商品经济,只有以社会化大生产为基础的商品经济,才能成为市场经济;市场经济是市场化的商品经济,只有建立了统一市场和市场体系的商品经济,才是市场经济;市场经济是货币化的商品经济,只有商品经济关系货币化,金融市场、金融工具和金融手段全面介入经济运行,才能形成市场经济体制;市场经济是开放化的商品经济,当一个国家的商品经济全面对外开放,参与世界市场,融会于世界经济之中,才能形成市场经济。
市场经济在什么社会是社会资源的最佳配置方式?它又有哪些缺陷?答:在商品经济占统治地位的条件下,一方面,由市场机制来决定资源的配置,这只“看不见的手”调节着市场上的商品供求,使市场上长线商品的生产得到控制和缩减,短线商品的生产得到发展和扩大,在各市场要素正常作用的前提下,经过一段较长的时期市场竞争、资源流动,使社会的总供给与总需求趋于大体上的平衡,从而市场机制来决定资源的配置,受竞争规律和价值规律的作用,还是有利提高市场竞争主体的劳动生产率,提高社会资源的利用率。
所以,只要是商品经济占统治地位的社会,市场经济就是社会资源的最佳配置方式,除此以外的资源配置方式,都不能使社会资源实现有效而合理的配置。
最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概论》(第三版)习题答案
第一篇市场经济基本原理第一章资源及资源配置一、定义1、资源:是指用于生产满足人类需要的有形的和无形的产品的那些物品和劳务。
2、经济资源:指必须付出代价带能获得的资源。
3、选择:就是如何利用既定的资源去生产量多质优的经济物品,以更好地满足人类的需要。
4、资源配置:由资源的稀缺性引发的三大问题,被称为资源的配置问题,即:生产什么,怎样生产,为谁生产。
5、机会成本:指做出一项选择时,从所放弃的其他可供选择的最好的资源用途获得的收益。
6、计划配置方式:是计划经济体制中占主体地位的资源配置方式,他通过计划机制的作用过程实现资源的配置。
7、市场配置方式:指通过市场、市场机制配置资源的经济形形式。
8、价格机制:指价格变化同商品或资源的供求之间的有机联系。
二、简答:1、什么是资源配置及资源的配置方式?答:资源配置指由资源的稀缺性引发的三大问题,被称为资源的配置问题,即:生产什么,怎样生产,为谁生产。
资源的配置方式主要有两种:计划配置方式及市场配置方式。
计划配置方式是计划经济体制中占主体地位的资源配置方式,他通过计划机制的作用过程实现资源的配置。
市场配置通过市场、市场机制配置资源的经济形式。
市场经济体制是指以市场方式配置资源的经济体制,他通过市场机制来解决生产什么、如何生产、如何分配这三大基本问题。
2、比较计划配置方式与市场配置方式。
答计划配置方式是计划经济体制中占主体地位的资源配置方式,它通过计划机制的作用过程实现资源的配置。
资源配置的决策者是中央计划机构,配置的手段是以行政指令形式层层下达的计划指标,产品稀缺程度的显示信号是计划平衡决算的差额或缺口。
为了保证资源的计划配置的实行,必须建立全国统一的银行、供销、劳动工资、投资、物资、统计、商业、技改、福利、医疗等机构。
它的优点是①可以集中资源发展国民经济急需项目,完成总体战略;②有利于迅速实现国民经济的恢复,并在国民经济粗放经营阶段有利于国民经济发展;③在人民生活水平较低时,有利于解决群众温饱问题。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概论复习资料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概论第一章市场经济基本原理一、资源的稀缺性:在现实生活中,满足人们需要的物品可分为两类自由物品(可以无代价地自由取得的物品)和经济物品(必须付出代价才能获得的物品)相对于人类欲望的无限性来说,经济物品或生产这些物品的资源是不足的(稀缺性)经济物品的稀缺性不是物品或资源绝对数量的多少而是相对于人类进行选择的过程就是资源配置的过程。
资源配置过程是指经济中的各种资源在各种不同德使用方向之间的分配。
任何社会都必须对三大问题做出选择:1、生产什么,生产多少,即在特定资源水平条件下,在可供选择的物品而后劳动中生产什么,生产多少。
2、如何生产,即使用何种资源,应用何种技术来生产这些产品。
3、为谁生产,即谁来享用或受益于所生产的商品,或社会总产品通过何种途径,按什么比例分配给不同的单位,家庭和个人。
二、机会成本(选择成本)与生产可能性边界机会成本(选择成本)是指做出一项选择时所放弃的其他可供选择的最好的资源用途。
把机会成本的方法用于整个社会生产的分析中,是生产可能性边界,它表明在既定的经济资源而后生产技术条件下,所能达到的各种产品的最大数量的组合。
三、资源配置方式与经济体制按西方经济学家的划分,经济体制分为:1、自给经济,其特征是每个家庭生产她们消费的大部分物品,只有极少数的是购买的。
2、计划配置和计划经济体制3、市场配置和市场经济体制市场经济体制是指以市场方式配置资源的经济体制生产什么,生产多少,取决于消费者在每天的购买中,对该商品的货币选票,如何生产,取决于不同生产者之间的竞争,为了应付价格竞争和获得最大的利润,生产者需要采取效率最高而成本最低的生产方式。
为谁生产。
取决于生产要素市场的供给和需求。
市场配置有其局限性(P20):4、混合经济体制在现代市场经济中,一般国家都是自由竞争和国家干预相结合的混合经济。
三大问题的决策基本都是在市场中由私人做出,政府则监督市场的运行。
在市场经济下,资源配置方式以市场配置为基础。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概论》参考答案第四章
第四章1、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计划和市场的基本思想有那些?一、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基本思想。
大体归纳如下:第一,任何社会生产形式下都必须按照一定的比例分配社会劳动,但不同的社会生产形式下配置社会劳动的方式是不同的。
按比例分配社会劳动,实质上就是合理地配置资源,因为一切资源都可以还原为物化劳动和活劳动。
第二,在商品经济比较发达的社会生产形式下,实现社会资源合理有效配置的方式是通过价值规律的自发作用,即市场机制的调节。
第三,社会主义社会是生产社会化程度很高、实行单一社会所有制的社会。
在这里,商品货币关系不复存在,价值规律也失去了作用,即进入产品经济时代,这时资源的合理有效配置,由计划进行调节。
二、列宁和斯大林的基本思想。
列宁在对商品经济命运的认识上,赞同马恩的观点。
但是在十月革命胜利后,由于取消商品货币关系在实践中行不通,不得不采取市场的经济形式。
但他是把市场的经济形式看做是利用资本主义。
列宁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中第一个使用“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的概念,并且明确把这两个概论同社会根本制度联系起来的人。
他指出,社会主义将实行计划经济。
斯大林在实践中不得不承认社会主义社会任然存在着商品货币关系,承认价值规律对经济的一定调节作用。
但他有否认在社会主义社会生产资料是商品,不承认在全面所有制内部个企业之间存在商品货币关系,认为消费资料只是存在着商品的“外壳”。
斯大林在其著作中进一步使计划经济姓“社”、市场经济姓“资”的观点理论化。
2、怎样认识计划经济体制的产生及其在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作用?社会主义国家计划经济体制的产生,并不是由于生产社会化程度很高以及其他经济条件已经具备而应运而生的,而是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发展全国经济唯一的选择。
这一方面决定了计划经济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具有积极的作用;另一方面,这种计划经济又并非经济条件成熟后所必然要求的资源配置方式,而是在经济条件不具备的情况下不得不做出的选择,这就注定了这种经济体制必然存在种种弊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概述第一章至第四章1、什么是资源配置及资源配置的方式?资源配置包括宏观配置和微观配置。
资源配置的方式:1、计划配置方式。
2、市场配置方式2、比较计划配置方式与市场配置方式?计划配置方式是计划经济体制中占主体地位的资源配置方式,它通过计划体制的作用过程实现资源的配置。
在这种资源配置方式中,资源配置的决策者是中央计划机构,配置的手段是以行政指令形式层层下达的指标,产品稀缺程度的显示信号是计划平衡决策的差额或缺口。
市场配置是指以市场和市场机制配置资源的经济形式。
市场经济体制是指以市场为基础配置资源的经济体制,它通过市场机制来解决生产什么、如何生产、如何分配这三大基本问题。
简述价格机制及其作用?在市场经济中,价格机制有四大功能或作用。
第一、传递信息的功能。
第二、合理配置资源的功能。
第三、提供生产动力和促进企业竞争的功能。
第四、影响或决定收入分配和收入水平的功能。
试述市场运行的三大基本条件。
市场的运行或市场对社会资源的配置是通过市场机制来实现的,即在社会分工基础上,市场主体的交换合作完全是自愿的,他们分散地做出决策,受“看不见的手”的支配去实现利益最大化,最终协调了社会生产和消费。
市场运行的正常进行,必须具备以下三大基本条件。
1、市场选择和分散化决策2、自愿交换和自愿合作3、自利与互利的兼容试述市场经济的特征1、产权的确定性2、市场参与主体的平等性3、经济活动的竞争性4、经济行为的法制性5、市场体系的开放性6、政府的干预活动的有限性试比较古典市场经济与现代市场经济。
市场经济的高度发展,特别是20世纪30年代资本主义世界性经济大危机,暴露了古典市场经济的严重缺陷。
现代市场经济是指存在政府宏观调控的成熟的市场经济。
从时间上讲,它产生于20世纪出,至20世纪中叶全面成熟。
试述市场机制及其发挥作用的条件?市场的正常运转是通过市场机制实现的。
在商品交换活动中,各种市场因素如价格、竞争、供求等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作用。
市场机制主要包括价格机制、供求机制、信贷利率机制、工资机制、竞争机制。
市场机制的存在及其作用的发挥是以相应的市场条件为前提的。
这些市场条件有以下几方面。
第一,健全的市场体系。
第二,完善的市场格局。
第三,有序的市场秩序。
什么是不完全产权?不完全产权是市场中产权转让、买卖过程中必然出现的产权形态。
什么是产权交易及产权交易的方式?产权交易是产权的有偿转让,是广义财产权的经济性流动。
根据交易形式划分的产权交易方式有购买式、承债式、吸收入股式、控股式、人员接受式,等等。
试述个人私有产权制度、自然人企业制度、法人产权制度、合作制企业制度的主要区别?个人私有产权制度,是简单商品经济阶段以小商品生产为特征的经济单位,是企业的初始形式。
这类企业以手工操作为主,以家庭经营为依托,因而其产权结构和组织状况比较简单,呈现出很直观、很简单的形态。
自然人企业制度这种产权制度最初表现为独资企业,后来发展为合资企业,或者家族式控股公司。
法人产权制度是市场经济发展的产物。
合作制企业制度,这种企业制度最初是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劳动者为避免资本剥削或商业中间盘剥而兴办的一种劳动合作企业,即合作社。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计划与市场的基本思想有哪些?答:1列宁在对商品经济命运的认识上,赞同马克思、恩格斯的观点,即社会主义社会要消灭商品货币关系,实行产品交换。
2、列宁是第一个使用“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的概念,并且明确把这两个概念同社会根本制度联系起来的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
他认为:“只要还存在着市场经济……世界上任何法律也无力消灭不平等和剥削。
只有建立起大规模的社会化的计划经济,才可能消灭一切剥削。
”他又指出,社会主义这种制度将实行计划经济。
可见,市场经济姓“资”、计划经济姓“社”的观点,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中是列宁第一个提出的。
怎样认识计划经济体制的产生及其在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作用?答:计划经济体制产生的原因有1、搞社会主义建设对于我们来说是一个新鲜事物,缺乏经验,而当时苏联已经是有着几十年社会主义建设经验的”老大哥”,特别是当时国际上绝大多数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对我国实行经济封锁,能够帮助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只有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
在这种情况下,我国在经济体制上照搬苏联现成的经济体制是很自然的事情。
2、我国原有的经济基础及其薄弱,基本上没有自己的重工业,要发展我国的经济首先需要建立起自己的重工业基础,这就必须集中我国有限的经济力量,来保证重工业重点项目的建设,集中型的计划经济正适应了这种经济状况的需要。
3我国长期革命战争的艰苦岁月,是靠实行战时共产主义供给制来坚持,靠党中央高度集中的统一领导、统一指挥,靠上下一致、铁的纪律、令行禁止,最终取得胜利的。
4我们在理论上,受斯大林的影响很深,长期以来都是把计划经济作为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来坚持的,在这种理论指导下,必然是实行集中型计划经济体制。
历史条件下的作用:1以往社会主义国家计划经济体制的产生,并不是由于生产社会化程度很高以及其他经济条件已经具备而应运而生的,而是国家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克服困难发展经济的唯一的选择。
这一方面决定了计划经济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具有积极的作用。
2一个经济比较落后的国家取得社会主义革命胜利后,靠自力更生发展本国经济,在经济建设的规模较小、经济结构和经济发展目标比较单一的条件下,集中型计划经济体制起过积极作用。
而且在经济比较落后的国家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后,为了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生活需要,从而保障社会的安定,计划经济也功不可没。
第六章至第十章1、企业如何成为市场经济主体?答:一、企业成为市场经济主体的内部条件:1、企业规范运行或企业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市场经济主体的条件如下:1企业面向市场和依赖市场:1必须割断企业与政府的直接的行政依赖关系,使企业能自主的进行生产经营。
2企业要以利润最大化作为自己追求的目标,使企业及其职工的经济利益与反映其经济效益的利润挂钩。
2、企业产权关系明晰:改革前我国国企的产权关系是不清楚的、模糊的,它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企业财产关系确立的理论基础不清楚,以不存在商品货币关系的社会为理想目标,把整个社会看做一个大工厂。
2企业的全部经济活动由国家安排,3企业内利益关系模糊。
4企业能生不能死5全民资产的所有者现象。
3、充满活力的企业经营机制:1动力机制2决策机制3自我调节机制4自我约束机制5自我发展机制。
二、企业成为市场主体及规范运行的外部环境:1、市场信号有序化2、良好的竞争环境3、良好的信息传导环境。
2、企业如何确定最佳生产规模?答:随着产量的增加,边际收益逐渐减少。
如果边际效益大于边际成本,表明每多生产一单位产品所增加的收益大于生产这一单位产品所消耗的成本,这时还有潜在的利润没有得到,企业增加生产是有利的。
所以,企业必须增加生产,其结果是该种产品的供给增加,需求不变时,价格会下降,边际收益减少,边际成本增加,直至两者相等时,企业才不再增加生产;如果边际收益小于边际成本,表明每多生产一单位产品所增加的收益小于这一单位产品所消耗的成本,这时生产该种产品是亏损的,企业会减少生产,其结果供给减少,当需求不变时,价格会上升,导致边际效益增加,边际成本减少,直至两者相等时,企业才不再减少生产;只有在边际收益与边际成本相等时,企业把该赚到的利润都赚到了。
这时边际产品的经济利润虽然为零,但在这时总利润达到了最大,企业既不会增加生产,也不会减少生产,此时的产量水平就是最佳生产规模。
3、企业怎样实现生产要素最佳投入组合?答:当产量水平或生产规模既定时,成本最小的生产要素投入组合是实现利润最大化的条件。
寻找成本最小的生产要素投入组合,必须做两个方面的比较。
1、比较机会成本:机会成本是指当企业把一定资源用于生产某种产品时所放弃的生产其他产品时可能获得的最大利益。
2、比较各生产要素的边际产量:边际产量是指在其他生产要素投入不变的条件下,追加一单位某一生产要素所增加的产量。
4、什么是消费超前和消费滞后?答:消费超前是指消费增长过快,超过了本国生产发展的速度,出现早熟消费或消费膨胀。
消费滞后是指消费受到不合理的抑制,消费的变化落后于生产发展,出现市场销售疲软以致阻碍生产发展。
5、比较温饱型、小康型、富裕型、现代型消费水平的不同特点?答:温饱型消费水平的特点:1消费者没有储蓄,收入仅够维持温饱。
2消费需求变化小,基本上以简单的习惯性消费为主,消费结构以基本生活需要为主,3消费者现金收入较少,许多生活必需品以实物形式得到。
小康型消费水平的特点:1、消费者有了些储蓄,但数量不是很大,为了多储蓄,消费者必须在当前消费与未来消费之间进行选择,二者选择其一。
2消费者的需求结构每隔一段时期都会发生变化,食品消费支出所占比重下降,消费结构逐步向多元化发展。
3消费者现金收入增加,绝大多数物品通过货币购买形式取得,消费的自主选择性增强。
富裕型消费水平的特点:1消费者既能在每个时期增加储蓄,同时又能改善生活,储蓄与当前消费都可以增加。
2消费者需求变化加快,需求的层次上升,生活范围扩大,闲暇时间增多。
3消费的社会化,商品化程度大大提高,食住穿用、家务劳动、精神文化消费社会化了。
现代型消费水平的特点:1储蓄的目的不再是出于预防动机,而是为了收入的增值,股票,债卷、住宅、金银首饰和艺术品将成为大受欢迎的商品。
2消费的计划性越来越占有突出地位,消费者的消费行为与宏观经济环境、价格、利率、持久性收入、预期工作年龄的联系越来越密切。
3消费者的需求变化不再是原有结构基础上的数量延伸和扩展,而是消费结构的重组。
4社会生活质量有较大的提高,生活环境大大改善。
6、试述消费方式及消费方式发展的趋势?答:消费方式包括个人消费方式与集体消费方式、家庭消费方式与社会化消费方式。
消费方式发展的两大基本趋势是:1消费的社会化趋势。
它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家庭劳动的社会化和消费信贷化。
随着社会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将逐渐摆脱繁重的家务劳动,减少从事家庭劳动的时间,增加自由支配的闲暇时间,使众多的家务劳动以社会服务的形式进行,家庭消费转向社会化消费,这种家务劳动的社会化趋势,既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又是人们自由全面发展的必要条件。
2消费的公共化趋势。
这一趋势也从两个方面反映出来:以是社会公共福利事业的发展和个人消费基金比重的下降;二是消费服务业的兴起和发展。
消费方式的社会化趋势和公共化趋势相辅相成,共同促进。
7、简述消费心理的六大属性?答:1消费的习惯性2消费的不可逆性3模仿性和攀比性4可替代性5消费需求的复杂性和矛盾性6非理性消费心理。
1、试述生产要素市场的作用?答:一般而言,商品市场的发育、成长要先于要素市场,许多发展中国家在很早的时候就有了发达的,繁荣的商品交换市场,商品市场的发展进一步对生产要素市场的形成和发展提出了强烈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