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标志物概述(详细)
肿瘤标志物临床意义ppt课件
![肿瘤标志物临床意义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e216b46bbdd126fff705cc1755270722192e59b3.png)
PSA(前列腺特异性抗原)
前列腺癌特异性标志物
PSA是前列腺癌的特异性肿瘤标志物,尤其在前列腺腺癌中升高明显。PSA的水平变化与前列腺癌的进展和预后相关,可用 于监测治疗效果和复发情况。
CA19-9(糖链抗原19-9)
胰腺癌特异性标志物
CA19-9是胰腺癌的特异性肿瘤标志物,尤其在胰腺腺癌 中升高明显。对于有胰腺癌家族史或长期腹痛的患者, CA19-9的定期检测有助于早期发现胰腺癌。
CA15-3(糖链抗原15-3)
乳腺癌特异性标志物
CA15-3是乳腺癌的特异性肿瘤标志物, 尤其在乳腺癌中升高明显。对于有乳 腺癌家族史或乳腺肿块的患者, CA15-3的定期检测有助于早期发现乳 腺癌。
04
肿瘤标志物临床应用中 的注意事项
肿瘤标志物的联合检测
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可以提高诊 断的灵敏度和特异性,有助于早
通过连续监测肿瘤标志物,可以评估 治疗效果和预后,为调整治疗方案提 供依据。
肿瘤标志物检测结果的解读与报告
医生需要具备解读肿瘤标志物检测结果的能力,能够根据检测结果判断患者的病情和预后。 检测结果的解读应综合考虑患者的临床表现和其他相关检查结果,避免单一指标的片面解读。
报告的格式和内容应规范、清晰,便于临床医生和患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理解,同时需注意保护患者的隐私。
肿瘤标志物临床意义 ppt课件
目录
• 肿瘤标志物概述 • 肿瘤标志物的临床意义 • 常见肿瘤标志物的临床应用 • 肿瘤标志物临床应用中的注意事项 • 肿瘤标志物研究的展望
01
肿瘤标志物概述
肿瘤标志物的定义
肿瘤标志物:是指在肿瘤发生和增殖过程中,由肿瘤细胞合 成、释放或诱导正常细胞产生的一类物质。这些物质在正常 生理情况下含量很少,但在肿瘤发生时,其含量会显著升高 。
肿瘤标志物15项介绍
![肿瘤标志物15项介绍](https://img.taocdn.com/s3/m/48a52ea0e109581b6bd97f19227916888586b97c.png)
可分为蛋白质类、酶类、糖类、激素类等。
肿瘤标志物的检测方法
免疫学检测
利用抗原抗体反应的原理,通过检测肿瘤标志物在血清等样 本中的浓度,判断是否存在肿瘤。常用的免疫学检测方法包 括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化学发光免疫分析(CLIA )等。
分子生物学检测
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如基因测序、PCR等,检测肿瘤标志 物在组织或细胞中的基因或蛋白表达水平,从而判断是否存 在肿瘤或评估肿瘤的恶性程度。
详细描述
PSA是一种糖蛋白,在前列腺癌细胞中高表 达。监测PSA水平有助于及时发现前列腺癌 的复发或转移,对于前列腺癌患者的治疗和 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fPSA
要点一
总结词
fPSA(游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是PSA的一种形式,常用 于与PSA一起评估前列腺癌的风险。
要点二
详细描述
fPSA是PSA的一种形式,其在正常前列腺组织中也有少量 表达。与PSA结合使用时,fPSA的水平可以更好地评估前 列腺癌的风险,有助于早期发现前列腺癌。
肿瘤标志物15项介 绍
contents
目录
• 肿瘤标志物概述 • 肿瘤标志物15项介绍 • 肿瘤标志物的临床意义 • 肿瘤标志物的局限性
01
CATALOGUE
肿瘤标志物概述
肿瘤标志物的定义
肿瘤标志物
是指在肿瘤发生和增殖过程中,由肿瘤细胞合成、释放或诱导正常细胞、组织 产生的物质,这些物质可在血液、组织、体液中被检测到,用于辅助诊断、监 测肿瘤进展和治疗效果的物质。
详细描述
CA19-9是一种糖蛋白,在胰腺癌和结 直肠癌细胞中高表达。监测CA19-9水 平有助于及时发现这些癌症的复发或 转移,对于患者的治疗和管理具有重 要意义。
肿瘤标志物概述(详细)
![肿瘤标志物概述(详细)](https://img.taocdn.com/s3/m/fc7cf2d9e109581b6bd97f19227916888486b93e.png)
肿瘤标志物概述(详细)1、CA-125CA-125是一种高分子糖蛋白,主要在卵巢上皮细胞中表达,也可在胸膜、腹膜、胰腺、肺和乳腺等组织中表达。
在卵巢癌患者中,CA-125水平明显升高,但也有部分非卵巢癌患者CA-125水平升高。
因此,CA-125主要用于卵巢癌的筛查、诊断和疗效观察,但不能作为卵巢癌的唯一诊断依据。
2、CA19-9CA19-9是一种复杂的糖蛋白,主要在胰腺、胆道、胃和结肠等组织中表达。
在胰腺癌、胆管癌、胃癌和结肠癌等消化道肿瘤患者中,CA19-9水平明显升高。
因此,CA19-9主要用于消化道肿瘤的筛查、诊断和疗效观察。
3、CA-153CA-153是一种复杂的糖蛋白,主要在乳腺上皮细胞中表达。
在乳腺癌患者中,CA-153水平明显升高,但也有部分非乳腺癌患者CA-153水平升高。
因此,CA-153主要用于乳腺癌的筛查、诊断和疗效观察,但不能作为乳腺癌的唯一诊断依据。
三)细胞表面肿瘤抗原类1、PSA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rostate-specific antigen,PSA)是一种蛋白质,主要由前列腺上皮细胞合成。
在前列腺癌患者中,PSA 水平明显升高,但也有部分非前列腺癌患者PSA水平升高。
因此,PSA主要用于前列腺癌的筛查、诊断和疗效观察,但不能作为前列腺癌的唯一诊断依据。
2、CYFRA21-1CYFRA21-1是一种细胞角质化蛋白,主要在上皮细胞中表达。
在肺鳞癌和其他鳞状上皮癌患者中,CYFRA21-1水平明显升高。
因此,CYFRA21-1主要用于肺鳞癌和其他鳞状上皮癌的筛查、诊断和疗效观察。
总之,肿瘤标志物在肿瘤的早期诊断、疗效观察和预后判断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但需要结合临床症状、影像学检查等多种方法进行综合分析和判断。
细胞恶变时,基因表达会出现异常,导致表面的糖蛋白和糖脂产生变化,伴随着糖类抗原的异常。
肿瘤细胞株免疫BALB/C纯种小鼠,与骨髓瘤细胞杂交得到的单克隆抗体(McAb)能与某种特定的CA起反应。
肿瘤标志物项目及项目意义
![肿瘤标志物项目及项目意义](https://img.taocdn.com/s3/m/05ab0ae2f424ccbff121dd36a32d7375a417c6a6.png)
肿瘤标志物项目及项目意义摘要:一、肿瘤标志物概述二、常见肿瘤标志物项目三、肿瘤标志物检测的意义四、肿瘤标志物的局限性及应对策略五、总结正文:肿瘤标志物是指在肿瘤发生和发展过程中,体内某些生物物质的数量或性质发生改变的指标。
这些指标对于早期发现、诊断、监测肿瘤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然而,肿瘤标志物并非特异性指标,单一肿瘤标志物检测存在局限性。
本文将对常见肿瘤标志物项目进行介绍,探讨肿瘤标志物检测的意义及应对策略。
一、肿瘤标志物概述肿瘤标志物是一种生物标志物,它可以反映出肿瘤的发生、发展和预后。
肿瘤标志物的种类繁多,包括蛋白质、糖蛋白、酶、基因等。
在实际临床应用中,肿瘤标志物主要用于肿瘤的早期筛查、诊断、病情监测和评估治疗效果。
二、常见肿瘤标志物项目1.癌症抗原抗原:如CEA(癌胚抗原)、CA125(卵巢癌抗原)、CA19-9(胰腺癌抗原)等。
2.酶类:如ALP(碱性磷酸酶)、GGT(谷氨酰转肽酶)等。
3.激素类:如HCG(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FSH、LH等。
4.蛋白质类:如AFP(甲胎蛋白)、β2-MG(β2微球蛋白)等。
5.基因类:如p53、KRAS等。
三、肿瘤标志物检测的意义1.早期发现:肿瘤标志物检测有助于早期发现肿瘤病变,提高治愈率。
2.辅助诊断:结合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等,提高肿瘤诊断的准确性。
3.病情监测:监测肿瘤标志物水平变化,评估病情发展趋势和治疗效果。
4.预后评估:评估肿瘤患者的生存期和预后质量。
四、肿瘤标志物的局限性及应对策略1.非特异性:肿瘤标志物缺乏特异性,可能出现假阳性或假阴性结果。
2.单一指标不足以判断肿瘤:需结合多个肿瘤标志物进行综合评估。
3.受生理因素影响:如年龄、性别、体重指数等。
4.应对策略:a.开展多项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提高检测的准确性。
b.结合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等其他检查手段,综合评估。
c.定期复查,动态观察肿瘤标志物水平变化。
五、总结肿瘤标志物检测在肿瘤早期发现、诊断、病情监测和评估治疗效果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肿瘤标志物检查及临床应用进展
![肿瘤标志物检查及临床应用进展](https://img.taocdn.com/s3/m/1c62e41f3d1ec5da50e2524de518964bcf84d2e3.png)
,有助于医生判断病情的严重程度。
03
肿瘤标志物的监测有助于及时发现肿瘤的复发和转移
,为医生提供及时的治疗方案调整依据。
03
肿瘤标志物在临床治疗中的 应用
肿瘤标志物在指导治疗策略中的应用
肿瘤标志物水平可反映肿瘤的进 展情况,有助于医生制定个性化
的治疗方案。
通过监测肿瘤标志物的变化,医 生可以及时调整治疗方案,提高
发现肿瘤,提高诊断的准确性。
肿瘤标志物检测技术的改进和发展
总结词
随着检测技术的不断改进和发展,肿瘤标志物检测的灵敏度和特异性得到了显著提高。这些技术包括免疫分析、 质谱分析、分子生物学方法等。
详细描述
近年来,肿瘤标志物检测技术取得了重大突破。传统的免疫分析方法得到了改进,如化学发光免疫分析、酶联免 疫分析等,提高了检测的灵敏度和特异性。同时,质谱分析、分子生物学方法等新技术的应用,使得肿瘤标志物 检测更加准确和可靠。这些技术的改进和发展为肿瘤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了有力支持。
肿瘤标志物存在于体液、组织或排泄 物中,通过化学分析或免疫学方法进 行检测。
肿瘤标志物的分类
按来源分类
可分为肿瘤自身产生的标志物和宿主对肿瘤反 应产生的标志物。
按功能分类
可分为肿瘤特异性标志物和肿瘤相关性标志物。
按检测方法分类
可分为生化类、免疫类、细胞分子类等。
肿瘤标志物的检测方法
生化检测
通过生化分析技术检测体液中的 肿瘤标志物,如酶、蛋白质、代 谢产物等。
治疗效果。
肿瘤标志物水平的变化可以作为 评估新药或新疗法效果的指标,
有助于药物研发和临床试验。
肿瘤标志物在预测复发和转移中的应用
01 肿瘤标志物水平的变化可以预测肿瘤的复发和转 移,有助于早期发现和治疗。
肿瘤标志物检测及应用PPT课件
![肿瘤标志物检测及应用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baca03b0760bf78a6529647d27284b73f3423668.png)
05 肿瘤标志物检测的局限性及展望
CHAPTER
肿瘤标志物检测的局限性
灵敏度与特异性不足
受其他因素影响
目前大部分肿瘤标志物的灵敏度和特 异性有限,容易产生假阳性或假阴性 结果,影响诊断的准确性。
肿瘤标志物存在于患者的血液、体液 、组织或排泄物中,通过生物学、免 疫学或化学的方法进行检测。
肿瘤标志物的分类
01
02
03
按来源分类
可分为肿瘤细胞产生的标 志物和宿主对肿瘤反应产 生的标志物。
按功能分类
可分为肿瘤增殖相关标志 物、分化标志物、凋亡相 关标志物、血管新生相关 标志物等。
按性质分类
可分为蛋白质类、酶类、 激素类、糖类、癌基因产 物等。
过测量放射性强度进行定量检测。
免疫组化技术
03
利用抗体与抗原肿瘤标志物。
生物芯片技术
基因芯片
将大量基因探针固定在芯片上, 通过与待测标本杂交,检测基因 表达谱的变化。
蛋白质芯片
将大量蛋白质探针固定在芯片上 ,与待测蛋白质进行相互作用, 用于蛋白质表达和功能研究。
案例三:结直肠癌标志物检测与应用
要点一
总结词
要点二
详细描述
结直肠癌诊断、预后评估、复发监测
结直肠癌是一种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早期诊断和治疗对 于提高治愈率和生存率至关重要。结直肠癌标志物检测可以 通过检测血液、粪便等生物样本中的肿瘤相关物质,辅助医 生对结直肠癌进行早期诊断、预后评估以及复发监测。常见 的结直肠癌标志物包括癌胚抗原(CEA)、糖链抗原19-9 (CA19-9)、糖链抗原72-4(CA72-4)等。
肿瘤标志物的检测和临床意义
![肿瘤标志物的检测和临床意义](https://img.taocdn.com/s3/m/fbc3787686c24028915f804d2b160b4e767f81c2.png)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肿瘤标志物存在于患者的血液、尿液 、组织、细胞和体液中,通过检测这 些物质,可以辅助诊断肿瘤、评估疗 效和监测复发。
肿瘤标志物的分类
按来源分类
可分为肿瘤特异性抗原、胚胎抗原、分化抗原 和致癌物质等。
按功能分类
可分为酶类、激素类、糖蛋白类、癌基因类等。
按检测方法分类
可分为免疫学检测、分子生物学检测和细胞学检测等。
现并采取干预措施。
04 肿瘤标志物检测的局限性 及展望
肿瘤标志物检测的局限性
灵敏度和特异性不
足
目前许多肿瘤标志物的灵敏度和 特异性有限,导致假阳性或假阴 性的结果,影响诊断的准确性。
缺乏标准化
不同实验室之间的检测方法和标 准不统一,导致结果的可比性差, 影响临床决策。
受其他因素影响
肿瘤标志物的水平可能受到其他 因素的影响,如炎症、免疫状态 和药物使用等,可能导致误判。
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
总结词
前列腺特异性抗原是一种与前列腺癌相关的 肿瘤标志物,主要用于前列腺癌的辅助诊断 和监测。
详细描述
前列腺特异性抗原是一种糖蛋白,在正常人 体内含量较低,但在前列腺癌中表达量会显 著增加。通过检测前列腺特异性抗原水平, 可以辅助诊断前列腺癌,并监测治疗效果和 复发情况。前列腺特异性抗原水平升高还可 见于一些良性疾病,如前列腺炎等,但这些 情况下前列腺特异性抗原水平通常不会显著
肿瘤标志物的检测方法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
利用抗原与抗体特异性结合的原理,通过酶标记抗体来检测肿瘤标志 物。
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CLIA)
利用化学发光物质标记抗体或抗原,通过化学反应产生光信号,再通 过光电倍增管将信号放大并检测。
肿瘤标志物
![肿瘤标志物](https://img.taocdn.com/s3/m/530d88270912a21614792986.png)
(5)糖蛋白类肿瘤标志物
原创模板 之二
《肿瘤标志物》
@XX
XX XX
肿瘤的主要诊断手段
实验诊断
(血清学,免疫学,基因及组学)
病理诊断
影像诊断
内镜诊断
主 要 内 容
1
肿瘤标志物概述 肿瘤标志物分类 肿瘤标志物在常见肿瘤中的临床应用
2 3
肿瘤标志物的基本概念
肿瘤标志物是指在肿瘤发生和增殖过程中,由 肿瘤细胞本身产生和分泌 , 或是由机体对肿瘤 细胞反应而产生的,并进入到体液或组织中的 物质,或基因的结构或功能的改变及基因产物 的非正常表达。反映肿瘤存在及相关生物学特 性的一类物质,包括蛋白质、激素、酶(同工 酶)、癌基因、抑癌基因及其产物等。
• 是肿瘤细胞表面的抗原或者由肿瘤细胞分泌的糖蛋白;
• 当正常细胞癌变时,血清中糖蛋白类肿瘤标志物也相应升高, 其敏感性和特异性高于酶和激素类肿瘤标志物。 • 临床常见的有:CA125、CA15-3、CA19-9、CA724等。
(6)肿瘤相关病毒类
目前已证实的与肿瘤发生相关的病毒: • EB病毒-----Burkitt淋巴瘤、鼻咽癌 • 人乳头状瘤病毒HPV-----宫颈癌 • 乙型和丙型肝炎病毒-----肝癌
2.根据肿瘤标志物的来源分类
体液肿瘤标志物:主要存在于血液或其它体液中的物质。 取材容易,操作简便,无创,报告方式快捷; 利用生化、免疫等方法测定; 主要包括:甲胎蛋白、癌胚抗原、糖蛋白、酶及同工酶、激素和异位激 素、某些特殊蛋白及多肽等。 组织细胞肿瘤标志物:主要存在于肿瘤细胞膜上和细胞内的物质。 取材不易,操作相对复杂,有创,检测时间较长; 利用分子生物学、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技术等方法测定; 主要包括:细胞核内的癌基因、抑癌基因及产物等;细胞浆内的癌胚抗原、 酶及转运蛋白等;细胞膜上的受体、膜上抗原、粘附分子等。
肿瘤标志物检测原理和常见问题分析讲义
![肿瘤标志物检测原理和常见问题分析讲义](https://img.taocdn.com/s3/m/faf7516cbb68a98271fefa77.png)
一.肿瘤标志物概述及试剂检测原理
5.反应过程简介
准备工作
恢复到室温、校准品复溶、重悬微球
第一步反应
A液 25ul+ 样本 10ul+ B液 37℃反应5min
第二步反应
+C液 25ul 37℃反应60min
终止反应
+D液 100ul 振荡混匀,读数,计算浓度
一.肿瘤标志物概述及试剂检测原理 6.独特的抽样技术
100
150
200
250
300
抽样量
一.肿瘤标志物概述及试剂检测原理 7.获得信号值
一.肿瘤标志物概述及试剂检测原理 8.剂量反应曲线
样本2
样本1
Y5=b5x5+a5 Y4=b4x4+a4
Y3=b3x3+a3 Y2=b2x2+a2 Y1=b1x1+a1
一.肿瘤标志物概述及试剂检测原理 核心反应原理
(3)HAAAs(HAMA)干扰 (human anti-animal antibodies,HAAAs)
肿瘤标志物检测原理和常 见问题分析
本次讲解内容
肿瘤标志物概述及试剂检测原理 结果不一致原因分析
常见问题答疑
背景
图 2009年中国部分市前十位疾病死亡专率及死亡原因构成,数据引自“中国卫生统计年鉴•2011”
背景
•目前对肿瘤最有效的措施: 早发现,早治疗
图像诊断
• •
CT 核磁共振
• 免疫学指标 化学诊断 • 血清学
4.肿瘤标志物检测试剂盒组成
① 反应缓冲液(A液):1瓶,2.5ml/瓶。 ② PE标记混合抗体溶液(B液):1瓶,2.5ml/瓶。 ③ 校准品:6瓶,0.2ml/瓶,分别为:CAL1-CAL6。 ④ 微球混悬液(C液):1瓶,2.5ml/瓶。 ⑤ 终止液(D液):1瓶,15ml/瓶。 ⑥ AFP HOOK 指示微球溶液(H液):1瓶,250ul/瓶。(仅限含AFP指标) ⑦ 说明书:1份。 ⑧ 封板纸:2张。 ⑨ 96孔反应板:1块。 ⑩ 光盘(读数模板+计算模板)
《肿瘤标志物》PPT课件
![《肿瘤标志物》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312f71d26aec0975f46527d3240c844769eaa0e4.png)
03
肿瘤标志物的临床应用
肿瘤的早期发现与诊断
肿瘤的早期发现
肿瘤标志物在早期肿瘤的发现中具有 重要作用。它们可以在肿瘤形成早期 就出现异常,从而提醒医生进行进一 步的检查和诊断。
辅助诊断
肿瘤标志物可以辅助医生进行肿瘤的 诊断,尤其是在病理组织学诊断困难 的情况下。例如,癌胚抗原(CEA) 和甲胎蛋白(AFP)常用于结直肠癌 和肝癌的诊断。
假阳性
某些情况下,肿瘤标志物水平升 高并不一定意味着存在肿瘤,可 能是由于其他原因引起的。
假阴性
有些肿瘤标志物可能无法检测到 某些特定类型的肿瘤,导致漏诊 。
肿瘤标志物水平与肿瘤大小的关系
01
肿瘤标志物水平的高低可以反映 肿瘤的大小和生长速度,但并不 是绝对的。
02
有时肿瘤标志物水平可能正常, 但肿瘤仍然存在或生长。
02
常见肿瘤标志物介绍
甲胎蛋白(AFP)
总结词
主要用于诊断肝癌
详细描述
甲胎蛋白是一种蛋白质,通常在胎儿出生后逐渐降低至正常水平。然而,在肝 癌和其他一些肿瘤中,甲胎蛋白水平可能会异常升高。通过检测甲胎蛋白水平 ,有助于肝癌的早期发现和诊断。
癌胚抗原(CEA)
总结词
常用于监测结直肠癌
详细描述
癌胚抗原是一种糖蛋白,通常在胚胎和胎儿组织中表达,但在成人组织中不表达 。在结直肠癌中,癌胚抗原水平可能会升高,因此它被用作监测结直肠癌治疗效 果和复发的指标。
肿瘤治疗过程中的监测
疗效评估
在治疗过程中,肿瘤标志物的水平可以 作为疗效评估的指标。如果治疗有效, 肿瘤标志物的水平通常会下降;如果治 疗无效或肿瘤复发,肿瘤标志物的水平 可能会升高。
VS
病情监测
肿瘤标志物2详解
![肿瘤标志物2详解](https://img.taocdn.com/s3/m/c36881e24028915f804dc277.png)
13
概 述
二、按肿瘤标志物的化学特异性分类
蛋白质类肿瘤标志物 糖类肿瘤标志物 酶类肿瘤标志物 激素类肿瘤标志物 基因标志物 其他肿瘤标志物
14
概 述
肿瘤标志物检测的意义
肿瘤的普查和筛查 鉴别诊断与分期 疗效监测 判断预后
15
(一)蛋白质类肿瘤标志物
主要是胚胎类蛋白质:原本只在胎 盘期出现,当机体出现肿瘤时,其基因 表达再度被激活,从而重新在成年个体 出现。
35
临床意义
对胃癌检测的特异性和敏感性优于CA19-9,
是监测胃癌患者病程和疗效的首选TM。 对卵巢癌(粘液型)检测的敏感性高于
CA125,两者联合可提高敏感性。
36
(三)酶类肿瘤标志物
37
前列腺酸性磷酸酶 (prostate acid phosphatase, PAP)
前列腺酸性磷酸酶为酸性磷酸酶中的一种同 工酶,是前列腺分泌的正常成分,具有水解
PSA 是一种由前列腺上皮细胞分泌的蛋白; 游离PSA(f-PSA): 5 %~40%是以低分子量的形式 存在;
结合PSA (c-PSA):60%~90%是以PSA和α1–抗糜 蛋白酶、α2-巨球蛋白等的形式存在。 总PSA(t-PSA),包括血清中f-PSA和c-PSA。
22
PSA
临床意义
肿瘤标志物及其临床应用
周晓萍(成都医学院附属医院检验科)
1
主要内容
肿瘤标志物相关背景 肿瘤标志物的概念及分类 常见肿瘤标志物及其临床意义
2
肿瘤
脑血管疾病 脑血管疾病
传染病
传染病
3
肿瘤标志物解读ppt课件
![肿瘤标志物解读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598425fdd5bbfd0a79567384.png)
肿瘤标志物解读
(九). 胃蛋白酶原,由泌酸腺的主细胞合成, 在胃腔内经盐酸或已有活性的胃蛋白酶作用变 成胃蛋白酶,将蛋白质分解成膘、胨及少量多 肽。该酶作用的最适pH为2,进入小肠后,酶 活性丧失。
26
肿瘤标志物解读
胃蛋白酶原是胃蛋白酶的前体,根据其生化性质和免 疫原性将其分成2个亚群,
肿瘤标志物解读
各位朋友大家晚上好!
1
肿瘤标志物解读
2
自贡市中医医院——血液肿瘤科 主任医师 何爱国 2015-5-7
肿瘤标志物解读
一、肿瘤概述 二、肿瘤标志物解读 三、如何预防肿瘤
3
肿瘤标志物解读
一、肿瘤概述
1、什么是肿瘤,发病率?(28.5/10000,自贡每年约 8000到1万人患病) 。肿瘤分类?
妇科疾病如卵巢囊肿、子宫癌等HCG也可增高。
15
肿瘤标志物解读
(四).人生长激素 生长激素(hGH)是腺垂体细胞分泌的蛋白质,是一
种肽类激素。通过重组DNA技术制造的生长激素简称 r-HGH。 生长激素的主要生理功能是促进神经组织以外的所有 其他组织生长。 血清生长激素测定有助于巨人症、肢端肥大症、遗传 性生长激素生成缺陷所致的生长激素缺乏症诊断。
保胎无效,如HCG不断上升,说明保胎成功。
14
肿瘤标志物解读
3.滋养细胞肿瘤诊断与治疗监测 葡萄胎、恶性葡萄胎、绒毛膜上皮癌及睾丸畸胎瘤等
患者尿中HCG显著升高。 4. 如男性尿中HCG升高,要考虑睾丸肿瘤如精原细胞
癌、畸形及异位HCG瘤(肺癌、胃癌、胰腺癌)等。 5.内分泌疾病中如脑垂体疾病、甲状腺功能亢进、
胃蛋白酶原I,主要由胃底腺的主细胞和黏液颈细胞分 泌;
肿瘤标志物检查
![肿瘤标志物检查](https://img.taocdn.com/s3/m/75a62d8a0d22590102020740be1e650e52eacfa1.png)
关注身体状况
如出现异常症状,如持 续的咳嗽、疼痛等,应 及时就医,以便早期治 疗和管理。
05
肿瘤标志物检查结果的 解读与临床应用
肿瘤标志物检查结果的解读
1 2
肿瘤标志物检测值高于正常范围
可能提示存在肿瘤,但需要进一步检查和诊断。
肿瘤标志物检测值正常
一般认为肿瘤可能性较低,但仍需定期复查。
3
肿瘤标志物检测值动态变化
目的
肿瘤标志物检查有助于早期发现 肿瘤、评估治疗效果、监测肿瘤 复发和转移等。
肿瘤标志物的种类
01
02
03
胚胎抗原类
如甲胎蛋白(AFP)、癌 胚抗原(CEA)等,与消 化系统、生殖系统肿瘤相 关。
糖蛋白类
如糖链抗原125 (CA125)、糖链抗原 153(CA153)等,与卵 巢癌、乳腺癌等恶性肿瘤 相关。
肿瘤标志物检查结果的局限性
假阳性与假阴性
肿瘤标志物检测存在一定程度的 假阳性与假阴性,影响结果的准
确性。
特异性不足
部分肿瘤标志物在多种肿瘤中均 有表达,导致特异性不足。
受多种因素影响
肿瘤标志物的水平受多种因素影 响,如炎症、免疫状态等,可能
导致结果异常。
06
肿瘤标志物检查的新技 术与展望
高灵敏度检测技术
连续监测肿瘤标志物水平的变化有助于判断病情 进展和治疗效果。
肿瘤标志物检查结果的临床应用
辅助诊断
肿瘤标志物检测可以辅助医生对 可疑肿瘤进行早期发现和诊断。
病情监测
通过定期检测肿瘤标志物,可以了 解肿瘤的发展情况,评估治疗效果。
预后判断
某些肿瘤标志物的水平变化可以预 测患者的预后,帮助医生制定治疗 方案。
肿瘤标志物检查及意义
![肿瘤标志物检查及意义](https://img.taocdn.com/s3/m/5bfd554303020740be1e650e52ea551811a6c970.png)
肿瘤标志物检查及意义一、肿瘤标志物概述肿瘤标志物是生长在体内恶性或良性肿瘤细胞产生并释放到血液或其他体液中的物质。
肿瘤标志物不仅在体内有一定的存在,而且有的标志物可以通过一些专门的检查方法检测出来。
由于肿瘤标志物检测具有无创性、方便、快捷等特点,且早期发现肿瘤可能性大,因此在临床中被广泛应用。
二、肿瘤标志物的种类肿瘤标志物有很多种类,不同的肿瘤标志物所反映出的肿瘤种类也是不同的。
如AFP(甲胎蛋白)常常用于肝癌的检测;CEA(癌胚抗原)用于肺癌、结直肠癌等的检测;CA724常用于胃癌的检测等等。
三、肿瘤标志物的检查方法肿瘤标志物的检查方法主要有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放射免疫法等。
另外,还有基于基因技术的高通量检测方法。
诊断时要结合多种标志物一同检测,以提高检测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四、肿瘤标志物的意义1、早期筛查和诊断:肿瘤标志物的最大意义莫过于对于肿瘤的早期发现。
当体内恶性肿瘤初期发生时,往往还未达到可以通过影像学检查发现的程度,而此时某些肿瘤标志物水平就可能出现升高,有利于早期筛查和诊断。
2、病情判断:肿瘤标志物的水平可以反映出肿瘤的生长情况,帮助医生进行病情判断。
例如,患者接受治疗后,肿瘤标志物水平下降,通常表示肿瘤得到控制;而标志物水平持续升高,则可能表示肿瘤进展。
3、预后评估和复发监测:定期检查肿瘤标志物,可预测肿瘤病人的预后情况,以及在治疗后进行复发的监测,有助于尽早发现肿瘤复发。
五、肿瘤标志物检查的局限性尽管肿瘤标志物检查有许多优点,但其也存在局限性。
一方面,单一肿瘤标志物往往缺乏特异性,可能因非肿瘤疾病如肝炎、糖尿病等导致其升高,因此对于检查结果需要进行综合分析;另一方面,部分肿瘤并不会导致相关肿瘤标志物升高,或者升高到一定程度时,肿瘤已进入中晚期。
因此,肿瘤标志物检查只能作为肿瘤诊断的一个辅助手段,不能完全替代组织病理学的甄别诊断。
综上,肿瘤标志物检查作为一种非常重要的临床检查手段,对于肿瘤的早期发现、病情判断以及预后评估等具有重要的作用,但同时也要明确其局限性,以实现其最佳的临床应用。
【产品现状】肿瘤标志物
![【产品现状】肿瘤标志物](https://img.taocdn.com/s3/m/8136883ba4e9856a561252d380eb6294dd882277.png)
【产品现状】肿瘤标志物展开全文7.1肿瘤标志物概述肿瘤标志物(tumor markers)是1978年召开的人类免疫及肿瘤免疫诊断会上提出的,次年在第七届肿瘤发生生物学和医学会议上作为一专用术语被大家公认。
肿瘤标志物是恶性肿瘤细胞产生或宿主的其它细胞对恶性肿瘤反应而产生的物质。
大部分肿瘤标记物在正常人群中也可以测得一定的浓度,但肿瘤病人其浓度会显著升高。
肿瘤标志物可在血液、尿液、粪便、胸腹水及肿瘤组织中被发现。
业内提及的“肿瘤标志物”通常是指侠义上的“血清肿瘤标志物”。
也是应用最广市场容量最大的部分。
本节的重点也是围绕血清肿瘤标志物来论述。
广义上来说,与肿瘤筛查、诊断、用药及预后相关的各种基因突变、表达、甲基化等指标也都是肿瘤标志物。
目前在临床上常用的血清肿瘤标志物有接近二十个指标。
这些标志物中少部分指标只与一种类型的肿瘤有关,而另大部分指标可能会与多种肿瘤相关。
目前尚未发现“通用”肿瘤标志物,也就是说不能用一种标志物检测所有肿瘤。
迄今也尚未发现灵敏度特异度都理想的肿瘤标志物。
也就是某些非肿瘤的人群肿瘤标志物有时会升高,同时某些肿瘤病人现有肿瘤标志物可能都不高。
所以在解释肿瘤标志物的检测结果时,应注意肿瘤标志物的这些局限性。
7.2肿瘤标志物的发现和临床应用的发展历史7.2.1肿瘤标志物的发展史肿瘤标志物的发展历史大体可分为五个阶段:自从1846年Henrey Bence-Jones在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尿液和体液中发现了最早的肿瘤标志物—本-周蛋白(Bence-Jones protein)后,有关肿瘤标志物的研究到目前已有160多年的历史。
这是肿瘤标志物的发展的开始阶段也是第一阶段。
1927年Zondek B发现绒毛膜上皮激素(hCG)与妇女妊娠有关,也与妇科肿瘤有关[3]。
1928年Brown等报道了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与肺癌异位内分泌综合征相关。
1959年,Markert研究发现了某些酶和(或)同工酶酶谱变化与一些恶性肿瘤之间的关系。
肿瘤标志物15项介绍
![肿瘤标志物15项介绍](https://img.taocdn.com/s3/m/a5c73bdc6f1aff00bed51ed9.png)
理想的肿瘤标志物
理想的肿瘤标志物应符合以下条件:
灵敏度高(能早期测出所有肿瘤患者) 特异性好 (鉴别肿瘤和非肿瘤患者应100%准 确) 明确的器官指向性 协助肿瘤分期和预后判断; 存在于体液特别是血液中易于检测。
肿瘤标志物(TM15)检测
目
◆ ◆ ◆
录
肿瘤概述 肿瘤标志物介绍 常见肿瘤标志物的应用范围◆艾迪康公司介绍•
2003年12月30 日凌晨2点50分, 梅艳芳因宫颈癌 导致肺功能衰竭, 在香港养和医院 病逝,终年四十
• 中央电视台优秀播 音员、播音主持艺 术家 、《新闻联 播》主播罗京2009 年6月5日早上因淋 巴癌不幸去世,享 年48岁
肿瘤标志物TM15及主要应用范围
肿瘤标志物 鳞状细胞癌抗原 SCC
神经元特异性烯纯化酶
主要应用范围 鳞状细胞癌 小细胞肺癌、神经母细胞瘤、甲状腺髓质癌
NSE
细胞角蛋白19片段 CYFRA21-1
前列腺特异性抗原 (FPSA、TPSA)
非小细胞肺癌
前列腺癌
β-hCG
β2-MG 铁蛋白Fer
非精原细胞瘤, 绒毛膜上皮细胞癌, 葡萄胎
2、癌胚抗原 (carcinoembryonic antigen,CEA)
(1)结肠癌
A、CEA的优势
CEA是一个结肠癌标 记物(与CA242联合应 用)
B、CEA的局限性
只在肿瘤的中晚期 才有较显著的升高,也 不只局限于某一类肿瘤
C、预后的评估 D、其他恶性肿瘤
3、糖类抗原CA125
(1)在卵巢诊断中的应用
3>100 U/ml 时,肯定有转移, 敏感性高于CEA。
肿瘤标志物 酶免和化学发光
![肿瘤标志物 酶免和化学发光](https://img.taocdn.com/s3/m/61b2f44d77c66137ee06eff9aef8941ea76e4bd2.png)
肿瘤标志物酶免和化学发光摘要:1.肿瘤标志物的概述2.酶免和化学发光的原理3.酶免和化学发光在肿瘤标志物检测中的应用4.酶免和化学发光的优缺点比较5.我国在肿瘤标志物检测技术方面的发展正文:1.肿瘤标志物的概述肿瘤标志物是指在肿瘤的发生、发展和治疗过程中,由肿瘤细胞产生的或者是机体对肿瘤细胞反应而产生的,反映肿瘤存在和生长的一类物质。
肿瘤标志物的检测对于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肿瘤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2.酶免和化学发光的原理酶免,全称酶联免疫吸附法,是一种常用的免疫学检测方法。
其原理是将特异性抗体与固相载体连接,形成固相抗体,再将待测抗原与酶标抗体混合,使抗原与酶标抗体结合,然后加入底物,酶标抗体与底物结合,底物被酶分解,产生可检测的信号。
化学发光,是一种先进的免疫分析技术。
其原理是将化学能直接转换为光能,通过检测光信号来确定待测物质的含量。
化学发光技术具有高灵敏度、高特异性、高准确性等优点。
3.酶免和化学发光在肿瘤标志物检测中的应用酶免和化学发光技术都可以用于肿瘤标志物的检测,如癌胚抗原(CEA)、甲胎蛋白(AFP)等。
其中,化学发光技术由于其高灵敏度和高特异性,逐渐成为肿瘤标志物检测的主流技术。
4.酶免和化学发光的优缺点比较酶免技术操作简单,成本较低,但灵敏度和特异性相对较低,容易出现假阴性或假阳性。
化学发光技术则具有高灵敏度、高特异性、高准确性等优点,但操作复杂,成本较高。
5.我国在肿瘤标志物检测技术方面的发展我国在肿瘤标志物检测技术方面取得了显著的进展。
目前,我国已经建立了一套完整的肿瘤标志物检测技术体系,包括酶免、化学发光等技术。
肿瘤标志物临床意义ppt
![肿瘤标志物临床意义ppt](https://img.taocdn.com/s3/m/e58a4920a55177232f60ddccda38376baf1fe0ba.png)
AFP(甲胎蛋白):用于肝 癌、睾丸癌等的诊断和监测。
CA125(糖链抗原125): 用于卵巢癌等的诊断和监测。
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在肿瘤诊断中的意义
提高诊断准确性
联合检测多种肿瘤标志物可以增 加检测的灵敏度和特异性,提高 肿瘤诊断的准确性。
互补作用
不同肿瘤标志物在肿瘤组织中的 表达不同,联合检测可以互补, 提高对不同类型肿瘤的检出率。
03
肿瘤标志物水平的变化有助于评估病情进展和预后, 为制定后续治疗方案提供参考。
肿瘤标志物水平变化与疗效评估
01 如果治疗有效,肿瘤标志物水平通常会逐渐下降。 02 如果肿瘤标志物水平持续升高或没有明显下降,
可能提示治疗效果不佳或病情恶化。
03 肿瘤标志物水平的变化可以作为调整治疗方案或 选择其他治疗方法的依据,以提高疗效。
肿瘤标志物存在于血液、细胞、组织 或体液中,通过化学分析、免疫学测 定等方法可检测到。
肿瘤标志物的分类
按来源分类
可分为胚胎抗原类、糖蛋白类、酶类、激素类 等。
按功能分类
可分为肿瘤特异性抗原、肿瘤相关抗原和其他 标志物。
按检测方法分类
可分为免疫学检测、生化检测、组织学检测等。
肿瘤标志物的检测方法
免疫学检测
肿瘤标志物研究的未来发展方向
新型肿瘤标志物的发现与验证
随着生物技术的不断发展,将会有更多具有诊断和预后价值的肿瘤标 志物被发现和验证。
个体化检测方法的开发
针对不同肿瘤类型和个体差异,开发更加精准、灵敏的检测方法,提 高肿瘤标志物的应用价值。
肿瘤标志物与其他诊断手段的联合应用
将肿瘤标志物与其他影像学、病理学等诊断手段相结合,提高肿瘤诊 断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肿瘤标志物概述(详细)概述一、肿瘤标志物分类及临床应用用于临床诊断的肿瘤标志物有许多种,可分为癌胚抗原类、酶类、激素类、糖蛋白类、癌基因类和细胞表面肿瘤抗原类等6大类。
前4类为体液肿瘤标志物,后两类为细胞肿瘤标志物。
类别名称用途癌胚抗原类甲种胎儿蛋白(AFP) 原发性肝细胞癌癌胚抗原(CEA) 结直肠癌等消化道肿瘤糖蛋白抗原类CA-50 结直肠癌、胃癌、肝癌CA-125 卵巢癌等CA-153 乳腺癌CA19-9 胰腺癌等消化道肿瘤CA549 乳腺癌、卵巢癌、前列腺癌CA72-4 各种消化道肿瘤、卵巢癌SCC 宫颈癌, 肺鳞癌,食道鳞状上皮癌CA242 胰腺癌,结肠癌NMP22 膀胱癌蛋白质抗原类CYFRA21-1) 小细胞肺癌β2-m 白血病、淋巴瘤及多发性骨髓瘤Ferritin:多种癌症PSA 前列腺癌f-PSA 前列腺癌酶类NSE 神经母细胞瘤,小细胞肺癌PAP 前列腺癌激素类β-HCG 非精原细胞瘤, 妇科恶性肿瘤组织肿瘤标志物(一)癌胚抗原类1、甲胎蛋白(AFP)甲胎蛋白(alpha-fetoprotein,AFP)在胚胎期是功能蛋白,合成于卵黄囊、肝和小肠,脐带血含量为1000-5000μg/L,出生后1年内降为成人水平<40μg/L,终生不变。
主要用于原发性肝细胞癌的普查、诊断、疗效观察和预后判断。
肝细胞癌约70%以上AFP在400μg/L以上,并逐渐升高,但亦有不高于400μg/L,甚至在正常水平的患者。
产前诊断胎儿宫内死亡、神经管畸形、无脑儿和脊柱裂。
急慢性肝炎AFP可以增高,个别病人维持1000μg/L以上可达6周,以后逐步下降。
2、癌胚抗原(CEA)癌胚抗原(carcino-embryonic antigen,CEA),是一种酸性糖蛋白。
CEA是一个广谱肿瘤标志物,一般见于消化道肿瘤,后发现3~4个月胎儿的肠、胰腺及肝组织均有CEA存在。
,成人血清含量极低(<5μg/L ,如吸烟者为15-20μg/L,6.5%可达20-40μg/L )。
CEA,l965年发现时,认为是结肠癌的标志物(60%-90%患者升高),但以后发现胰腺癌(80%)、胃癌(60%)、肺癌(75%)和乳腺癌(60%)亦有较高表达。
(二)糖蛋白抗原类细胞恶变时,基因表达出现异常。
其表面的糖蛋白和糖脂产出变化,伴随糖类抗原异常。
肿瘤细胞株免疫BALB/C纯种小鼠,与骨髓瘤细胞杂交得到的单克隆抗体(McAb)能与某种特定的CA起反应。
肿瘤细胞株不同,得到的McAb 和识别CA亦不同,用相应的序号来表示。
比如CA50,CA19-9,CA125等等。
1、糖蛋白抗原CA50:这是一种唾液酸酯和唾液酸糖蛋白,正常组织中一般不存在。
当细胞恶变时,糖基化酶被激活,造成细胞表面糖基结构改变而成为CA50。
正常血<20μg/L,许多恶性肿瘤患者血中皆可升高,如66.6%的肺癌、88.2%的肝癌、68.9%的胃癌、88.5%的卵巢或子宫颈癌、94.4%胰或胆管癌,70%以上的直肠癌、膀脏癌等皆有升高。
这类能检测多种肿瘤的TM称为广谱的标志物。
2、 CA125:CA125是1981年发现的一种大分子量糖蛋白,由鼠抗人乳头状囊性卵巢上皮细胞系OC125制备而成。
是上皮性卵巢癌和子宫内膜癌的标志物,通常用于诊断骨盆腔肿瘤,其在85%卵巢癌患者血清中升高,而其中1期患者仅占50%[21]。
一般来说绝经后的妇女如果触及盆腔肿物且CA125水平高于65U/L,则阳性预测值可达98%,但是对于绝经前妇女进行筛查一般无太大意义,因为一些炎症性疾病可以导致假阳性[22]。
术后检测CA125对于卵巢癌的转移复发非常有意义。
在化疗期间,CA125会出现假性降低。
CA125常和CEA联合测定,可以提高卵巢癌检出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除卵巢癌、子宫内膜癌外,在输卵管癌、乳腺癌、胃癌、肝癌、胰腺癌、直肠癌患者血清中也均可见升高。
其对于大肠癌的检测少有报道,有研究[41]认为其与大肠癌其他标志物联合检测可以提高检出率。
3、CAl5-3:CA15-3是主要存在于正常乳腺上皮管腔面细胞,恶变时含量明显升高,是一种特异性较强的乳腺癌标志物。
它对于乳腺癌的转移、复发,特别是肝、骨转移特别有意义,明显高于CEA[23]。
因而成为转移性乳腺癌的首选指标,当CA15-3比正常水平升高25%时,预示病情进展或恶化,无变化意味病情稳定,ASCO 认为CA15-3等可用于分期。
其在乳腺癌的Ⅰ期和Ⅱ期,仅有5%-20%的病人CA15-3水平升高,但是在61%-91%的晚期乳腺癌患者血清中升高,因此临床上通常用CA15-3进行预后的判定和疗效观察,如治疗有效,则CA15-3浓度可以降到正常水平,但是如果转移或复发则其浓度会再次升高。
在另外一些恶性肿瘤患者的血清中也能见到CA15-3升高,包括80%的胰腺癌,71%的肺癌,63%的直肠癌,28%的肝癌,并且在一些良性疾病和良性乳腺病也可看到CA15-3升高。
4、CA19-9:CAl9-9为唾液酸化的乳-N-岩藻戊糖II,是一种类粘蛋白的糖蛋白成分,最早在胎儿的胃、肠、胰等上皮细胞发现。
血清内正常值<37kU/L(>95%)。
异常升高也是在多种肿瘤出现,如79%胰腺癌、58%结肠癌、49%肝癌、67%胃癌、67如胆囊癌、肺癌、乳腺癌皆有10%左右是升高的。
5、CA72-4:CA72-4是一种高分子量糖蛋白,正常人血清中含量<6kU/L。
异常升高在各种消化道肿瘤、卵巢癌均可产生。
对于胃癌的检测特异性较高,以>6kU/L为临界值。
良性胃病仅<1%者升高,而胃癌升高者比例可达42.6%,如与CAl9-9同时检测,阳性率可达56%。
6、鳞状细胞相关抗原(SCC)鳞状细胞相关抗原(Squamous Cell Cacinoma Associated Antigen SCC) 是由宫颈癌细胞中提纯的,是宫颈癌较好的肿瘤标志物。
SCC在正常鳞状上皮细胞内也存在,随着鳞状上皮细胞的增殖(恶性)而释放入血。
正常人血清水平<2μg/L。
异常升高可见于宫颈鳞癌,21%宫颈腺癌也有升高。
肺鳞癌有较高的阳性率,各家报告从40%-100%不等,而小细胞肺癌阳性率则较低(3.7%)。
食道鳞状上皮癌、口腔鳞状上皮癌皆有较高的阳性率,且随肿瘤的分期呈现不同变化(20%-80%)。
可见SCC是鳞状上皮癌的重要标志物。
7、CA242:是一种唾液化粘糖蛋白,是一种鞘糖脂抗原。
可作为胰腺癌和结肠癌校好的肿瘤标志物,其灵敏度与CA19-9相仿,但特异性、诊断效率则优于CA19-9。
(三)蛋白质抗原1、细胞角蛋白19细胞角蛋白19又称肺癌抗原 (Cytokeretin 19 Fragment, CYFRA21-1,有BM19-21,KS19-1两种单克隆抗体)是细胞体的中间丝,根据其分子量和等电点不同可分为20种不同类型,其中细胞角蛋白19在肺癌诊断中有很大价值,是非小细胞肺癌的重要标志物。
在肺癌的血清浓度阈值为2.2μg/L,其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性分别为57.7%、91.9%和64.9%。
从组织学角度看,鳞癌的敏感性 (76.5%)较腺癌(47.8%)为高。
细胞角蛋白19与CEA联合应用,诊断非小细胞肺癌符合率已可达到78%。
2、β2微球蛋白β2微球蛋白(β2-microglobulin,β2-m):表达在大多数有核细胞表面,正常人血清水平2.25±0.44mg/L。
临床上多用于证实淋巴增殖性疾病,如白血病、淋巴瘤及多发性骨髓瘤。
其水平与肿瘤细胞数量、生长速率、预后及疾病活动性有关。
3、铁蛋白:铁蛋白( Ferritin,SF或Fer)是一种铁结合蛋白,存在于各种组织,病理状态下,释放到血液增加,它不是肿瘤特异的标志,但在种癌症患者血中均有不同程度的阳性率,正常人血清水平:成人男性:12~245μg/L,女性:5~130μg/L。
肝癌患者的阳性率在70%以上,所以可辅助肝癌诊断。
此外,在进展性乳腺癌,Fer水平也有显著升高,且与病程有关。
4、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PSA是前列腺癌的特异性标志物。
由前列腺上皮产生,前列腺癌患者PSA升高,在其他肿瘤患者中未见有升高,但约有2%正常人和41%~47%前列腺增生患者PSA也可增高。
其水平高于4ug/L时,对前列腺癌的阳性预测值为20%-30%,当水平高于10ug/L时,阳性预测值为50%。
然而约20-30%的前列腺癌患者PSA 水平在正常范围[30]。
研究发现,PSA水平在4-10ug/L时,其速率和游离PSA 的百分比对于临床决策是有意义的,当其增长速率大于0.75ug/L时预示可能癌变,当游离PSA所占比例为10%时,对前列腺的阳性预测值为55%,而当游离PSA 所占比例大于25%时,对前列腺的阳性预测值为8%[31]。
治疗后应定期监测PSA 水平,在5年内应每6个月检测一次,之后可改为一年一次,这对于术后患者是非常有意义的。
5、游离PSA(f-PSA):游离PSA(f-PSA),不与蛋白酶抑制物结合。
由于未知的原因,前列腺癌患者血清f-PSA百分比比正常人和前列腺良性疾患为低。
正常人游离PSA(f-PSA):血清,男性0.05~0.25μg/L ,f-PSA/ tPSA,即F/T :1/10~1/5。
测定这项指标,有利于鉴定前列腺良性和恶性疾患,f-PSA百分比较低可能是前列腺癌恶性度较高。
而f-PSA百分比受年龄、前列腺大小和总PSA(tPSA)水平影响,据报告,50-55岁F/T 临界值应<20%,60-69岁应<20%,70-75岁<28%。
如以t-PSA>4.2μg/L为诊断标准,其敏感性为 l00%,特异性仅 68%,符合率为74%;如以F/T值<O.11为诊断标准,其敏感性为85%,特异性98%,符合率96%;如以tPSA>4.2μg/L,同时F/T<0.11为诊断标准,其敏感性为86%,特异性为99%,符合率97%。
可见,最后一个指标为最佳。
(四)酶类1、神经原特异性烯醇化酶(NSE):血清神经原特异性烯醇化酶(Neuron Specific Enolase, NSE) NSE又称磷酸烯醇转化酶,存在于神经组织和神经内分泌系统。
当这些部位发生肿瘤时会升高,如小细胞肺癌、神经母细胞瘤、嗜铬细胞瘤、骨髓癌和胰腺癌等。
正常人血清NSE水平<12.5kU/L。
目前,已作为小细胞肺癌重要标志物之一。
2、前列腺酸性磷酸酶(PAP):前列腺酸性磷酸酶(Prostatic Acid Phosphatase PAP,)正常人血清PAP水平<2.3μg/L 。
主要用于诊断前列腺癌,但诊断价值不及PSA。
(五)激素类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亚单位: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亚单位(β-human chorionic gonadotrophin, β-HCG)是一存在于胎盘中的糖蛋白激素,分于量为45000,当怀孕时血与尿中水平上升,正常血中只含微量,<3.1μg/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