氧气(第二课时)

合集下载

氧气第二课时课件.ppt

氧气第二课时课件.ppt

多变一”
A+B→AB
【知识提升】
判断下列反应中哪些是化合反应? ①磷+氧气 点 燃 五氧化二磷 ②硫+氧气 点 燃 二氧化硫 ③碳+氧气 点 燃 二氧化碳 ④蜡烛+氧气 点 燃 二氧化碳+水 ⑤铁+氧气 点 燃 四氧化三铁 ⑥ 镁+氧气 点 燃 氧化镁 ⑦ 甲烷+氧气 点 燃 二氧化碳+水 ⑧ 铝+氧气 点 燃 三氧化二铝(氧化铝)
【合作探究,释疑解惑】
【情境导入】
纠正上述反应式中的错误
【提问】
上述几个反应中反应物有几种?生成物有几种?
我们可怎样归纳:
【讲述】 在化学反应中,具有这种反应特点的反应 有很多,我们给它一个名称。
二、化合反应
(一)定义: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
生成另一种物质的反应,叫做化合反应。
(二)特点: “ (三)表达式:
课题2 氧 气 第2课时
岳池县响水小学校:周强
【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 掌握化合反应、氧化反应、缓慢氧化 等概念之间的区别与联系;知道氧化反应有剧烈和缓 慢之分,并能举出相应的反应实例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反应特点分析,归纳得出化合反 应、氧化反应定义,理解概念。
3.情感态度、价值观:主动发表观点才能与大家进 行思想和意见的交流,这只学习过程中一个很重要的 方法;联系化学与环境,化学与生活,带着责任感去 学习。
3.小华在学习氧化反应和化合反应两大概 念以后,用下图所示的方式表示了两个概 念的关系,并通过自学完成了A处所表示内 容的填写,请你完成B、C处得填写内容。
化合反应 氧化反应
ABC
A:化合反应,不含氧化反应。 举B:既例_是:_化二_合氧_反化_应碳_+水,又→_是碳_氧酸_化__反_应 。 举例:铁_+氧_气__点__燃 四氧化三铁_

第三节氧气第二课时氧气的实验室制法课件(粤教版化学)

第三节氧气第二课时氧气的实验室制法课件(粤教版化学)

1
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A试管的 管口。
不复燃
在B试管中,加入约1/4药匙
2
的二氧化锰粉末,将带火星 的木条伸入试管口。
大量气泡、复燃
实验步 骤
操作过程
待B试管中不冒气泡后,将
3 A试管中的过氧化氢溶液倒
入B试管中。
实验现象
产生大量气体
化学性质不变
交流反思
二氧化锰在反应中起了什么作用?
加快或减慢 凡能改变其它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 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
实验室制取氧气的产生装置
反应条件:常温(不用加热) 反应物的状态:固态+液态
产生装置
注意:
1、长颈漏斗的末端应没入液面以下,以防止气 体 从漏斗口逸出(分液漏斗则不必)
2、导气管伸入锥形瓶的部分不宜过长,略超出 胶塞即可,利于气体的排出
探究活动三: B. 收集装置
(密度比空气小) (密度比空气大) (不溶于水)
火眼金睛
2、下图为实验室制取氧气的装置图,指出其中有 哪些错误?
长颈漏斗下端没 有伸入液面下
导气管没有伸到 集气瓶底部
没有用向上排 空气法收集
伸入产生装置中 的导气管太长
硕果累累
小组交流:我们学会了哪些知识?掌握 了哪些技能?领会了哪些方法?
小资料:通常状况下,氧气不易溶于水;在 0℃,1个标准大
气压下,其密度为1.429g/L,空气的密度为1.293g/L。
成果三:实验室制取氧气的装置
当有气泡冒出时,收集满 氧气是如何检验、验满、放置的?
四、动手实践:制备一瓶氧气
实验引性
2.加半药匙二氧化锰
3.加2/3体积的过氧化氢溶液
探究活动一:选择原料(药品)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二单元第二课时《氧气》初中化学公开课教学PPT课件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二单元第二课时《氧气》初中化学公开课教学PPT课件

3.氧气是我们身边常见的物质,以下有关氧气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A.氧气具有可燃性 B.氧气能提供动植物呼吸 C.氧气能支持燃烧 D.某些物质在空气中不能燃烧,但在氧气中能燃烧
三、氧气的用途 1.供给呼吸:
医疗、登山、
潜水、航空等 2.支持燃烧: 炼钢、气割、气焊、
宇航、液氧炸药等
练一练
1.氧气的下列性质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B)
A. 密度比空气大
B. 能支持燃烧
C. 不易溶于水
D. 无色无味
2.下列关于化合反应和氧化反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B ) A.化合反应一定是氧化反应 B.有的氧化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C.氧化反应全不是化合反应 D.所有燃烧都是化合反应
实验 反应前 反应后生 编号 的物质 成的物质
实验 磷、 2-1 氧气
五氧化二磷
实验 2-3
硫、 氧气
二氧化硫
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点燃
磷+氧气 五氧化二磷
点燃
硫+氧气 二氧化硫
实验 铁、 2-4 氧气
四氧化三铁
点燃
铁+氧气 四氧化三铁
【思考】上述几个变化中,有什么共同的特征?
三、化合反应和氧化反应
化合反应: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生成另一种 物质的反应。
为什么水里的鱼能呼吸?
气体 液体 固体 降温、加压
降温、加压
(无色) (淡蓝色) (淡蓝色)
蓝 色 钢 瓶
二、氧气的化学性质
1、氧气的检验方法
【实验2-2】把带有火星的木条伸到盛有氧气的集气
瓶中,观察木条是否复燃。
氧气可使带
火星的木条
复燃说明氧
气能支持燃
烧.
注意:氧气是 不可以燃烧的 喔

九年级上册人教版化学氧气教案(第二课时)

九年级上册人教版化学氧气教案(第二课时)
人教版化学氧气教案(第二课时)
上课
年级
九年级
化学学科
主题
氧气第二课时
指导教师
课时
2
课型
问题生成学导课、问题展示解决课和问题拓展提升课
学习日期




知识与技能:
1.知道化合反应、氧化反应、缓慢氧化的关系
2.了解氧气与人类关系密切;
过程与方法:
观察与描述物质与氧气反应,学会从中归纳出概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创设情景,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希望带着情感走进课堂。要补天说明天上出现了洞,主要是指臭氧空洞,我们要根据臭氧出现破坏原因提出修补措施,主要减少氟氯代烃的使用。从根本上消除破坏臭氧的因素
1、学科长、小组长检查
2、小组合作交流,对个性问题进行有效评价、答疑解惑、
程序
(要素)
一、问题引领,合作学习
二、小组展示,生生质疑
三、师生评价,拓展延伸
四、问题训练,评价指导
五、归纳总结。
时间
2分钟
10钟
10分钟
7分钟
2分钟
创设情景
了解氧气在自然界中的循环及重要意义,增强环保意识
重难
点点
知道化合反应、氧化反应、缓慢氧化的关系
化合反应、氧化反应、缓慢氧化的关系
教学
方法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小组合作讨论;
教学
准备
教师引导,合作总结
学 习 过 程 设 计
程序(要素)
一、创设情景,呈现目标
二、完成导读、
合作评价
三、问题生成、
归纳提炼
时间
2分钟情景
创设预习评价情景
创设问题生成情景
教师行为:我我古代有“女娲补天”的传说,现代社会我们也面临“补天”耳朵问题,大家知道现在所说的补天指的是什么?

第二单元课题2氧气第二课时

第二单元课题2氧气第二课时

第二单元课题2氧气(第二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通过对已知反应共性的归纳总结,初步建立化合反应与氧化反应的概念。

并能对已学的典型反应进行分类。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观察和描述实验现象的能力,使他们学习通过实验来研究物质及其变化的科学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和描述,逐步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化合反应,氧化反应概念的建立。

教学难点:氧化反应的理解。

培养学生由浅到深,由简单到复杂逐步认识物质的能力。

教学方法:启发引导,讨论归纳法教学过程:创设情景,引入新课: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知识,写出化学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学生自学合作交流:1、我们上节课学习了氧气的性质,请完成课本P35页讨论12.[提问]上述三个反应有什么共同特征?化学反应的种类繁多,为了便于研究,人们把它们分门别类,从上述反应表达式可看出生成物的种类都是多少种?(寻找共同点)3.请学生总结化合反应的概念。

4.提问:在这三个反应中都有一种共同的物质出现,是什么呢?教师点拨提高升华:1、写出化学反应的文字表达式:磷+氧气−−−→点燃五氧化二磷 硫+氧气−−−→点燃二氧化硫 铁+氧气−−−→点燃四氧化三铁 特点:多变一提醒学生注意:化合反应不仅仅是对两种物质而言,也可以是两种以上的物质反应生成另一种物质【板书】化合反应------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生成另一种物质的反应。

是的,这三个反应都是物质与氧气发生的反应,我们把这种反应称作氧化反应。

氧化反应的生成物都是氧化物,如五氧化二磷、二氧化硫等,这说明氧气具有氧化性,是一种氧化剂【板书】氧化反应-------物质跟氧发生的反应[提问]该定义中提到物质与氧的反应,那么在反应中氧气应做为反应物还是生成物?应写在文字表达式的哪一边?[设疑]写出蜡烛在空气中燃烧的文字表达式【板书】石蜡+氧气−−→−点燃水+二氧化碳[引导]此反应是否为化合反应?为什么?此反应是否为氧化反应?为什么?化合反应是否一定是氧化反应?[小结]氧气在以上氧化反应中提供氧,使其它物质发生氧化反应,因此氧气具有氧化性,是一种常见的氧化剂。

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第二单元实验活动1氧气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第二课时)优秀教学案例

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第二单元实验活动1氧气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第二课时)优秀教学案例
2.学生分组讨论,分析实验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3.各小组分享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强调实验操作的安全性和规范性。
(四)总结归纳
1.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氧气制取的方法、装置及氧气的化学性质。
2.学生通过思维导图、概念图等形式,对所学知识进行归纳和梳理。
3.教师检查学生的学习效果,针对学生掌握不足的地方进行针对性讲解。
1.培养学生热爱科学、勇于探索的精神,激发学生对化学实验的兴趣。
2.使学生认识到化学实验在科学研究中的重要性,增强学生的实验操作安全意识。
3.通过实验操作,培养学生耐心、细致的观察习惯,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规范性。
4.培养学生珍惜实验数据,尊重科学事实的态度,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在教学过程中,我将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得到全面发展。同时,通过设置富有挑战性和启发性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教学任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讨论,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总之,本节课旨在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为他们的未来学习和生活奠定坚实基础。
1.引导学生对实验操作过程进行反思,总结经验教训,提高实验操作规范性。
2.让学生分析实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探讨解决方案,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3.组织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和小组评价,使学生认识自己的优势和不足,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
4.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综合评价,关注学生的成长和进步,鼓励学生持续努力。
三、教学策略
(一)情景创设
1.以生活中常见的现象为切入点,如火灾现场、潜水员作业等,引发学生对氧气的需求和性质的思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利用多媒体展示氧气制取的实验过程,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实验原理和操作步骤,为实际操作奠定基础。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课题2氧气(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课题2氧气(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3)小组合作学习,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4)结合生活实例,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提高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
2.教学过程:
(1)导入:通过展示氧气在生活中的应用实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新知学习:讲解氧气的制取方法、性质和用途,引导学生通过实验探究、小组讨论等方式深入理解;
(三)学生小组讨论
1.学生分小组讨论氧气的性质、制取方法和用途,并分享各自的学习心得。
"下面请同学们分组讨论,分享你们对氧气性质、制取方法和用途的理解,以及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2.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同学们在讨论的过程中,如果有任何疑问,可以随时向我提问,我会尽力解答。"
(四)课堂练习
1.设计具有针对性的练习题,检验学生对氧气知识的掌握。
"现在请同学们完成这些关于氧气知识的练习题,看看你们对本节课内容的掌握程度。"
2.教师批改练习,及时反馈。
"我已经批改了大家的练习,现在我将针对共性问题进行讲解,希望大家能够认真听讲,巩固所学知识。"
(五)总结归纳
1.教师引导学生对本节课的重点知识进行回顾和总结。
"请同学们从生活中寻找氧气应用的实例,分析氧气在这些实例中的作用,并阐述其对生活和生产的重要性。"
3.书写氧气制取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进行配平。
"请大家根据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方法,书写相应的化学方程式,并确保方程式的配平正确无误。"
4.完成课后练习册中关于氧气的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请同学们完成课后练习册中关于氧气的习题,通过练习进一步巩固氧气的性质、制取方法和用途等知识。"

氧气的化学性质

氧气的化学性质

氧气的化学性质第三节氧气(第二课时)一.教学目的:知识:使学生了解氧气的物理性质(色、态、味、密度、熔点、沸点、水溶性等);使学生掌握氧气的化学性质(观察和描述木炭、铁,蜡烛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从中归纳出氧气的化学性质);了解氧气的主要用途,氧气与人类的关系密切。

能力:培养学生观察和描述实验现象的能力,使他们学习通过实验来研究物质及其变化的科学方法。

过程与方法:体会实验中的观察、比较、分析和归纳的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养成细致的观察习惯和严谨的工作作风。

二.重点难点:氧气的化学性质及其现象的描述。

文字表达式的书写三.教学方法讲授法(实验演示)。

四.教学用具仪器:集气瓶(3个装有氧气)、燃烧匙、酒精灯等。

药品:木炭、铁丝、蜡烛,石灰水、氧气。

其它:火柴。

五.教学过程【复习引入】空气的成分按体积算,最多的是(),其次是(),还有(),()和(),我们是怎样用实验来确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的呢?【回答】(氮气),(氧气),(稀有气体),(二氧化碳),(其他气体和杂质)加热铜的实验【问题引入】为什么一定要通过实验才能知道空气中存在着氧气?而不是用肉眼去看?氧气是无色、没有气味的气体,这是氧气的什么性质?氢气能在氧气中燃烧,这又是氧气的什么性质?【回答】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确认目标】我们这节课就来学习氧气的性质。

要求:记住氧气的主要物理性质,掌握氧气的化学性质。

【板书】一.认识氧气的性质【问题讨论】出示一瓶氧气请学生观察并描述其物理性质。

想一想,氧气有味吗?氧气溶于水吗?【回答】无色、气体,无味,可溶(不溶)两种答案均可能出现。

【提问】鱼在水中靠什么呼吸?它呼吸的氧气来自哪里?【回答】靠腮呼吸。

氧气来自水中。

【结论分析】由此可推知氧气的溶解性,氧气既不是可溶于水,也不是不溶于水,而是不易溶于水。

【板书】1、物理性质:(1)无色、无味的气体。

(2)不易溶于水。

(3)密度比空气大(同一条件下)。

(4)液态(沸点—183°C)、固态均为淡蓝色。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二章课题2氧气第2课时课时导学案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二章课题2氧气第2课时课时导学案

课题2 氧气 (第二课时)课时目标1.知道化合反应、氧化反应、缓慢氧化,并能总结它们的反应特征2.了解化合反应和氧化反应的关系,学会区分它们课堂导学知识点二 化合反应和氧化反应(1)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化合反应(1)定义:由⑦________或⑧__________的物质生成⑨__________________的反应叫做化合反应。

(2)特点: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表达式的通式可表示为: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化合反应属于化学基本反应类型之一。

2.氧化反应(1)定义:物质与氧气发生的化学反应属于氧化反应。

(2)特点:有⑫________参与反应,氧气在氧化反应中提供氧,具有⑬________性。

(3)分类:根据氧化反应的剧烈程度分为:⑭______________和⑮____________。

(4)氧化反应不属于化学基本反应类型。

典例解析例1 在下列反应中属于化合反应的有( ),属于氧化反应的有( ),既是化合反应又是氧化反应的有( ),是氧化反应但不是化合反应的有( )。

A .氧气+铝――→点燃氧化铝B .硫+氧气――→点燃二氧化硫C .蜡烛+氧气――→点燃二氧化碳+水D .高锰酸钾――→加热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解 析』化合反应是指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反应生成另外一种物质的反应,其特征是“多变一”,而氧化反应是物质与氧发生的化学反应。

A 选项符合多变一的特征是化合反应,也符合与氧的反应是氧化反应;B 选项符合“多变一”的特征是化合反应,也符合与氧的反应是氧化反应;C 选项符合物质与氧的氧化反应特征但不符合“多变一”的化合反应的特征;D 选项既不符合“多变一”的化合反应特征,也不符合氧化反应的特征。

鲁教版初中化学八年级全一册4.2《氧气》(第二课时)

鲁教版初中化学八年级全一册4.2《氧气》(第二课时)
体会实验中的观察、比较、分析和归纳的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1、养成细致的观察习惯
2、培养实验探究能力和创新精神。
教学重难点
1、氧气的化学性质;
2、初次书写和记忆相对复杂的物质化学式、文字表达式。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实验操作视频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温故知新】
思考:氧气的收集方法有哪两种?为什么用这种方法?
[实验探究三]氧气与石蜡的反应
选择3号瓶。请同学们点燃一根蜡烛(主要成分是石蜡,由碳、氢元素组成),观察并记录在空气中和氧气中燃烧的现象。
(1)现象:
(2)达式:
(3)思考:怎样通过实验验证蜡烛燃烧的产物?
服务站到了,请同学们休整一下
通过以上的学习,你对氧气的化学性质有了怎样的认识?思考一下,说给大家听。
板书设计
二、氧气的性质
(一)氧气的物理性质
(二)氧气的化学性质
1.氧气与木炭的反应
2.氧气与铁丝的反应
3.氧气与蜡烛的反应
(三)氧化反应
三、自然界中的氧循环
教学反思
小四宋体
充满氧气的集气瓶为什么瓶口向上放在桌面上?
回答:
让我们从现在开始踏上氧气的性质探究之旅吧。首先祝大家旅途愉快!
【第一站】认识氧气的物理性质
请同学们观察你面前的氧气,结合生活体验及已有知识归纳氧气的物理性质,
填写教材87页表格。
【第二站】认识氧气的化学性质
[实验探究一]氧气与碳的反应
请同学们用坩埚钳夹取一小块木炭,加热至燃烧再放入1号集气瓶中,燃烧停止后,再向瓶中倒入少量石灰水振荡后观察。
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瓶壁有水
蜡烛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

课题2 氧气(第二课时)

课题2 氧气(第二课时)
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
教学内容
课堂随笔
课题2氧气(两课时)
第二课时
[复习]上节课所学的氧气的性质
[讨论]上述几个反应有什么共同的特征?
[学生分组讨论,并交流讨论结果]
(引导学生从生成物和反应物组成的角度分析,突出有没有新物质生成的特征)
[小结]从生成物和反应物组成的角度分析,上述三个反应都生成了反应前所没有的物质,即新物质,在化学上把这种生成新物质的变化叫化学变化,也叫化学反应。本节课我们就来介绍这一类化学反应。
[补充]缓慢氧化也具有非常有用的一面,缓慢氧化产生的热,有时可以加以利用,例如在界本身就存在的吗?
[讲解]化学反应对人类的生活和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利用化学反应既可以提炼出自然界原来存在的物质,以满足不同的需要,如从石油中提炼汽油、煤油、柴油等,又可以制造出自然界原来并不存在的物质,来丰富人们的生活.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需要,如塑料、化肥、合成纤维、纳米材料等。总之,化学的发展促使了我们人类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也使我们的世界变得更加美好。
[复习]:化学反应的概念,举出生活中有哪些都属于化学反应?
例如①煤炭燃烧②蜡烛燃烧③钢铁生锈④食物腐烂
[小结]日常生活中我们见到的许多变化都属于化学变化,刚才大家举的一些例子就是。再如:木材制成纸张,用石油产品制成衣料,工业上用氮气和氢气制成氨气,呼吸作用等都属于化学变化。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就是生成新物质。
教学内容
课堂随笔
[小结]本节课我们主要学习和理解了化合反应、氧化反应、缓慢氧化、氧化物概念。
[布置作业]习题5、6
[课外作业]搜集身边所见到的化学变化、物理变化、缓慢氧化的例子,逐渐体会化学的重要作用。
板书设计
二、化合反应: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生成另一种物质的反应。

第二节氧气--第二课时氧气的性质(鲁教版(五四制))

第二节氧气--第二课时氧气的性质(鲁教版(五四制))
(3)点燃一根蜡烛(主要成分是由碳、氢元素组成的石蜡), 视察它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将燃着的蜡烛放入氧气中视察并 记录现象。
化学实验中的视察
在化学实验中要特别注意视察 和记录实验现象。视察的内容包括: 物质本来的颜色、状态;变化过程中 产生的 现象(例如物质的状态、颜色 的变化,发光、发热、形成烟和放出 气体等);变化后生成物质的颜色、 状态等。
如果漏气,红磷在高温下就会与空气中 的氧气产生反应而消失。

雪花状的 淡蓝色固体
淡蓝色液体
氧气的化学性质
提出问题:氧气能与哪些物质产生反应呢?
猜想与假设:现有木炭、铁丝、石蜡等物质,你猜想哪些物 质能与氧气产生反应? 我猜想:氧气能与 木炭、石蜡、铁 反应。
设计实验方案: (1)用坩埚钳夹取一块木炭,在酒精灯上加热至燃烧,视察 现象。然后将木炭插入盛氧气的集气瓶中;等燃烧停止后,向 集气瓶中加入少量澄清的石灰水并振荡。视察并记录实验现象。 (2)把铁丝绕成螺旋状,在酒精灯上加热,视察并记录现 象。把红热的铁丝插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瓶中预先加 少量水或铺一层细沙),视察并记录现象。
第三节 性质活泼的氧气
执教者:
用氧炔焰焊接和切割金属
火箭发射
炼钢
知识目标:1.知道氧气的物理性质, 2.认识氧气的化学性质。
能力目标:1.培养视察和描述实验现象的能力, 2.初步学习通过视察、实验等来探究 气体性质的方法。
情感目标:1.增强对化学现象的探究欲, 2.提高学习化学的兴趣
氧气的物理性质 1、现有一瓶氧气,视察氧气的颜色、
硫+氧气
二氧化硫
S O2
SO2
2、红磷在空气中燃烧时发出黄光,并有大量白烟生成,
放出热量。生成的白色固体叫五氧化二磷。

S4-2氧气第二课时化学性质

S4-2氧气第二课时化学性质

氧气的化学性质一、教材分析本节教材以实验为基础,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氧气来认识氧气的物理性质,通过三个探究实验来了解氧气的检验方法与化学性质,最后得出燃烧的剧烈程度与氧气浓度的关系。

层层深入,符合初中生从感性到理性的认知规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观察分析的能力,让学生在动手与动脑的过程中体验探究的乐趣。

二、学情分析学生初接触化学,实验探究能力较弱,不知道该如何设计实验、观察实验。

基本操作能力较弱,需要细致的引导。

氧气是学生熟悉的一种气体,但对它的性质并未做过系统的研究。

本节内容为氧气的性质,对于初学化学的学生来说比较难于理解。

因此教学中要利用实物观察和实验探究,培养学生实验观察和探究、分析推理与归纳的能力。

三、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能通过观察归纳氧气的物理性质。

2、能通过实验探究获取氧气的化学性质,能书写文字表达式。

过程与方法1、运用观察归纳的方法学习气体的物理性质。

2、运用对比实验等方法探究氧气的化学性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形成“观察现象—分析现象—得出结论”的科学思维方法 四、重点、难点重点:氧气的化学性质。

难点:学生实验探究的能力较弱,不能顺利的设计实验步骤,不具备实验的基本操作能力。

五、教学媒体 多媒体 PPT 课件六、实验准备 四个学生分组探究实验 6个探究小组实验用品: 氧气、火柴、酒精灯、细铁丝、坩埚钳、木炭、小木条、石灰水 七、教学环节1、通过小游戏,感觉氧气的存在和重要,激发兴趣,引入新课。

2、观察一瓶氧气归纳氧气的物理性质。

3、设计3个探究实验获取氧气的化学性质。

通过氧气能使带火星的小木条复燃,得出氧气支持燃烧。

通过木炭在空气中和在氧气中燃烧现象的对比,推断氧气燃烧的剧烈程度与浓度的关系。

利用这个知识,解决怎样让细铁丝燃烧的问题。

逐八、教学过程1、引导学生体会氧气的存在2、氧气对我来说非常重要那么你想不想知道氧气有哪些性质呢?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探究以下氧气的性质。

2、空气中含有21%有3空气里燃烧的现象有什么2.木炭在氧气里燃烧生成了什么?完成文字表达式12[板书设计]课题2 氧气的性质一、物理性质1、无色、无味的气体。

制取氧气(第二课时)

制取氧气(第二课时)

A.b导管连接供给氧气的钢瓶
B.a导管连接病人吸氧气的塑胶管
C.该装置可用来观察是否有氧气输出
D.该装置不能用来观察输出氧气的速度
5.研究表明,许多金属氧化物对氯酸钾的分 解有催化作用。下表是不同金属氧化物作催 化剂,氯酸钾剧烈反应时的温度:
氧化物 氧化铁 氧化铝 氧化铜 氧化镁
剧烈反应 490 540 的温度/℃
五、注意事项: 1、固定试管时,橡胶塞稍露出胶塞即可
——便于排气 2、用向上排空气法时导管要伸到底部,排水法时只要 放在瓶口
——便于排气收集的气体更纯
3、排水法怎样才知道收满?
—— 瓶口有大量气泡冒出时
4.实验结束时集气瓶瓶口向上正放
——氧气密度比空气略大
二、工业制法:P76
原料:空气
方法:分离液态空气
制取氧气(第二课时)
装置简单
可以制取大量 气体;可以随 时添加液体反 应物
可以控制液体 的滴加速度, 从而达到控制 反应速率的目 的
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
1、过氧化氢 二氧化锰 水 + 氧气
2、氯酸钾
二氧化锰 加热
氯化钾 + 氧气
3、高锰酸 钾
加热 锰酸钾 + 二氧化锰+ 氧气
1、上述反应,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种数上分析,你 又发现这三个反应有什么共同特点?
试管口略向 下倾斜
夹持在距管 口约1/3处
药品平铺


加 热
导管伸出橡
皮塞约0.5cm
若用高锰酸钾 制氧气应在管 口塞一团棉花
导管 只能 伸于 集气 瓶口
1.下列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操作不正确的是 ( C ) A.若用高锰酸钾制氧气,用一团棉花放在靠近盛药品 的试管口的地方

第一节氧气的制法-性质活泼的氧气(第二课时)

第一节氧气的制法-性质活泼的氧气(第二课时)

空气
净化除尘
较洁净
的空气
加压降温
液态 空气
蒸发分离
氮气 液态氧
氮气的沸点:-196℃ 氧气的沸点:-183℃
蒸发时那个 先气化?
发生的是什么变化?
3、实验室制法
(Ⅰ)、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
高锰酸钾
加热
锰酸钾 + 二氧化锰 + 氧气
KMnO4
K2MnO4
二氧化锰 加 热
MnO2
O2
(Ⅱ)、加热氯酸钾制二氧化锰
氯化钾+氧气
KCl O2
(Ⅲ)、双氧水分解制氧气
过氧化氢 H2O2 水 + 氧气 H2O O2
3、实验室制法
(Ⅰ)、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
(1)实验原理:
高锰酸钾
加热
锰酸钾 + 二氧化锰 + 氧气
KMnO4
K2MnO4
MnO2
O2
(2)实验药品:
高锰酸钾 紫黑色固体
(3)实验仪器及装置
(6)氧气的检验: 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 瓶中,观察是否复燃, 如果观察到木条复燃 则瓶内气体为氧气。 (7)氧气的验满: 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 口,若木条复燃,证明已收 集满。
1、用高锰酸钾制氧时,为什么试 管口要放一团棉花?
防止加热时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
2、为什么试管口略向下倾斜?
防止冷凝水倒流入试管底部而使试管破裂。
碳 + 氧气 硫 + 氧气 铁 + 氧气 红磷 + 氧气
点燃 点燃 点燃 点燃
二氧化碳 二氧化硫 四氧化三铁 五氧化二磷
化合反应
⑴定义: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生成
一种新物质的反应。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氧气(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在活动天地和实验探究中,认识氧气的性质(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初步学习研究气体性质的一般思路和方法。

2.在实验探究中,知道氧气能跟许多物质反应,认识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

3. 在实验探究中,认识化学反应的微观实质,初步形成化学反应具有一定条件和可控性的观念。

4.认识自然界中的氧循环,初步形成氧循环对维持自然界中的物质、能量及生态平衡具有重要意义。

知识点(重点、难点):
重点:氧气的性质;氧化反应和氧化物
难点:认识化学反应的微观实质,初步形成化学反应具有一定条件和可控性的观念。

教学准备:多媒体教学素材、实验室制取O
的装置、过氧化氢溶液、二氧化锰、水槽、
2
集气瓶、酒精灯、盖玻片、坩埚钳、燃烧匙、木炭、铁丝、蜡烛、石灰水、火柴。

学习过程:
【回顾旧知】师多媒体展示氧气的实验室制法:
生:快速复习上节课学习的氧气的实验室制法,并在小组内交流,巩固掌握。

【过渡】这节课我们继续探究氧气。

【收集气体】生用老师提供的实验器材和药品,各小组收集四瓶O
(其中一瓶留少量的水),
2
正放在实验桌上。

【过渡】物质的性质包括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那么我们先来研究O
的物理性质。

2
【活动天地】生观察收集到的一瓶氧气,结合你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归纳氧气的物理性质。

1.为什么可以用排水法和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
2.充满氧气的集气瓶为什么正放在桌面上?
【板书】无色、无味、气体、密度大于空气密度、不易溶于水。

【过渡】物质的化学性质是该物质在发生化学变化的过程中表现出来的。

根据组成物质的元素种类,我们把纯净物分为单质和化合物。

让我们从这两类物质中选取几种物质,看看它们能否与氧气发生化学反应。

【分组实验】探究氧气的化学性质
【实验探究1】氧气与木炭反应
师:多媒体展示实验
探究1的步骤,巡
视、指导各小组学生
进行实验操作、描述
记录实验现象、实验
结论分析。

生:实验小组学生们根据下列要求和老师的指导进行实验探究活动,并记录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分析,书写反应表达式,并展示实验成果。

【实验探究2】氧气与铁丝反应
师:多媒体展示实验探究2的步骤,巡视、指导各小组学生进行实验操作、描述记录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分析。

实验步骤:将细铁丝绕成螺旋状(铁丝一端系上一截火柴梗),用坩埚钳夹持在酒精灯上加热,待铁丝红热后迅速伸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有少量水的)。

生:实验小组学生们根据下列要求和老师的指导进行实验探究活动,并记录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分析,书写反应表达式,并展示实验成果。

【合作探究】师多媒体展示:做铁丝在氧气中燃烧试验时:
①铁丝一端系上一截火柴梗,其目的是什么?
②铁丝常绕成螺旋状,其目的是什么?
③要在瓶中预先加少量水或铺一层细沙,其目的是什么?
生:合作交流,展示探究成果,在老师的引导点拨形成正确的认识。

【实验探究3】氧气与蜡烛反应
师:多媒体展示实验探究3的步骤,向学生介绍蜡烛的主要成分是由碳、氢元素组成的石蜡,实验过程中巡视、指导各小组学生进行实验操作、描述记录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分析。

实验步骤:在空气中点
生:实验小组学生们根据下列要求和老师的指导进行实验探究活动,并记录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分析,书写反应表达式,并展示实验成果。

【思考】木炭、铁丝、蜡烛在空气中反应与在氧气中反应剧烈程度明显不同,原因是什么呢?生:自读教材P91最后一段文字,思考、交流、展示成果。

【图片导学】师多媒体展示下图,帮助学生对上述思考问题的理解和认识。

师:多媒体展示探究实验的文字和符号表达式,设置问题:这三个化学反应属于那种反应类型呢?
生:交流合作,展示
答案,前两个是化合
反应,第三个却不能
确定。

【精当点拨】师:引
导学生分析不同的
物质都是和氧气发
生反应,指导学生自
读教材P91第二个
栏框内文字。

生:自读教材P91第二个栏框内文字和教材P93最后一段文字,总结归纳:物质跟氧气发生的反应属于氧化反应;剧烈氧化和缓慢氧化。

师:引导学生分析上述三个反应的生成物有何共同点,指导学生自读教材P91第一个栏框内文字。

生:根据老师的提示,说出上述三个反应的生成物的共同点,并自读教材P91第一个栏框内文字,总结归纳:由两种元素组成且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叫做氧化物。

【交流共享】
1.氧气能与很多物质(非金属、金属和化合物)发生反应,可见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

但通常情况下,这些物质却都能和氧气“和平共处”,这是为什么呢?
2.如果空气的组成不是现在的样子,而是氧气占78%,氮气占21%,世界会是什么样子?生:讨论交流、展示成果。

生:阅读教材P92“活动天地”和教材P93两段文字,思考下列问题:1.自然界中氧气产生于消耗的途径有哪些?
2.若干万年来,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基本保持不变,得益于自然界中的氧循环,氧循环对维持自然界有何意义?
【小结】结合本节课学习到的内容,以“我是氧气”为题,写一篇小短文,向大家介绍一下自己。

【投影】课中检测
1.下列关于氧气的物理性质叙述错误的是()
A.氧气易溶于水
B.在标准状况下,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的略大
C.在通常状况下,氧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
D.在一定条件下,氧气可变为淡蓝色液体,也可变为雪花状淡蓝色固体2.薯片等易碎食品宜采用充气袋包装,下列气体中最不适宜充入的是( )
A.O
2 B.N
2
C.C0
2
D.空气
3.做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时,集气瓶底要放少许细沙或水的原因是()
A.使反应更激烈 B.使现象更明显
C.防止集气瓶底炸裂 D.防止火星四射
4.下列变化不属于缓慢氧化的是()
A.甲烷燃烧 B.酒的酿造 C.食物腐烂 D.动植物呼吸
5.甲、乙、丙三个集气瓶中,分别盛有空气、氮气和氧气,用一根燃着的木条分别插入瓶中,依次观察到火焰熄灭、继续燃烧、燃烧更旺,则瓶中所盛气体分别是()
A.氧气、氮气、空气 B.氮气、氧气、空气
C.空气、氧气、氮气 D.氮气、空气、氧气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有氧气参加的反应都是化合反应
B.化合反应一定是氧化反应
C.化合反应的共同特征是两种物质反应而生成另一种物
D.不论是否有氧气参加,只要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生成另一种物质的反应,就属于化合反应
参考答案:1.A 2.A 3.C 4.A 5.D 6.D
教学反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