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材料刚度强度及钢板知识
常见钢材料物理性能
常见钢材料物理性能常见钢材的物理性能概述钢是一种常见的金属材料,具有广泛的应用领域,从建筑结构到汽车制造,都需要使用到钢材。
钢材的物理性能决定了其在各种应力条件下的强度、刚度和耐磨损能力等关键特性。
以下是常见钢材的物理性能的介绍。
1.强度强度是衡量材料抵抗变形和破坏的能力,常用的指标是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
屈服强度是指当钢材开始发生塑性变形时所能承受的最大应力,而抗拉强度则是在材料断裂之前所能承受的最大应力。
不同类型的钢材具有不同的强度,高强度钢材通常具有更高的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
2.刚度刚度是指材料抵抗形变的能力,在应力施加下不轻易发生变形的性质。
通常用弹性模量来衡量材料的刚度,弹性模量越大,材料的刚度越高。
刚度高的钢材在使用中更不容易变形,可以提供更好的结构支撑能力。
3.延展性和韧性延展性和韧性是衡量钢材在应力作用下变形能力的指标。
延展性是指材料在拉伸过程中可以延展多少,而韧性则是指材料在受冲击载荷时可以吸收多少能量而不会断裂。
高延展性和韧性的钢材对于抵御撞击、震动和挤压应力具有更好的性能。
4.硬度硬度是指材料抵抗局部形变和划伤的能力。
一般使用洛氏硬度或布氏硬度来衡量钢材的硬度。
高硬度的钢材更难以切削和加工,但在需要耐磨性的场合非常有用。
5.磁性钢材可以分为磁性钢和非磁性钢。
磁性钢有良好的磁导率,可以用于电磁设备和电机等应用;而非磁性钢则不具备磁性,可以用于需要磁场屏蔽的场合。
6.导热性和导电性一般来说,金属材料具有较高的导热性和导电性。
钢材通常具有良好的导热和导电性能,适用于需要传导热量或电流的应用。
然而,不同类型的钢材具有不同的导热和导电性能,例如,不锈钢的导热性能相对较差。
除了上述常见的物理性能外,钢材还具有耐腐蚀性、耐磨性、耐高温和低温性能等特性,这些特性根据具体需求可以通过特殊的合金设计和处理工艺进行改善。
总结起来,钢材作为一种常见的金属材料,在各种工程和工业领域都有广泛应用。
了解和掌握常见钢材的物理性能有助于在选择和设计中做出合理的材料选择。
金属材料 刚度
金属材料刚度金属材料的刚度是指其抵抗形变的能力,也可以理解为材料的硬度。
在工程领域中,刚度是一个重要的物理性质,对于设计和制造各种结构和零件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将从金属材料的组成、晶体结构、晶界、位错及应力等方面,探讨金属材料刚度的相关内容。
金属材料的刚度与其组成有密切关系。
金属材料主要由金属元素组成,不同金属元素的原子结构和相互作用力决定了材料的刚度。
比如,铁、铝等单质金属具有较高的刚度,而铅、汞等则具有较低的刚度。
此外,金属材料中也可以存在合金元素,合金的刚度通常介于单质金属之间,具有更广泛的应用前景。
金属材料的刚度与其晶体结构密切相关。
金属材料的晶体结构通常为紧密排列的金属原子构成的晶格。
晶体结构的稳定性和原子间的键合方式会影响金属材料的刚度。
例如,钢材由铁和碳元素组成,其中的碳元素会形成固溶体或碳化物,使钢材的刚度增加。
而铝材则以面心立方结构为主,具有较好的刚度和强度。
金属材料中的晶界也会对刚度产生影响。
晶界是相邻晶粒之间的界面,其结构和性质与晶粒内部不完全相同。
晶界的存在会对金属材料的刚度、强度和塑性等性能产生影响。
晶界的数量、分布和结构对材料的刚度具有重要影响,因此在金属材料的制备和加工过程中需要控制晶界的形成和演化。
位错是金属材料中的一种缺陷,也是影响刚度的重要因素。
位错是晶体结构中的一种错位,可以看作是晶粒边界的延伸。
位错的形成和运动会引起材料的形变和塑性变形。
位错的类型、密度和分布对金属材料的刚度具有重要影响。
通过控制位错的生成和运动,可以调控金属材料的刚度和塑性。
金属材料的刚度还与应力有关。
应力是指单位面积上的力,是产生形变的推动力量。
金属材料在受到外力作用时会发生应力,从而引起刚度的变化。
金属材料的刚度可以通过应力-应变曲线来描述,其中应变是指单位长度上的形变。
应力和应变之间的关系可以用杨氏模量来描述,杨氏模量越大,材料的刚度越高。
金属材料的刚度与其组成、晶体结构、晶界、位错和应力等因素密切相关。
金属材料刚度,强度及钢板知识
金属材料在外力作用下抵抗永久变形和断裂的能力称为强度。
按外力作用的性质不同,主要有屈服强度、抗拉强度、抗压强度、抗弯强度等,工程常用的是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这两个强度指标可通过拉伸试验测出强度是指零件承受载荷后抵抗发生断裂或超过容许限度的残余变形的能力。
也就是说,强度是衡量零件本身承载能力(即抵抗失效能力)的重要指标。
强度是机械零部件首先应满足的基本要求。
机械零件的强度一般可以分为静强度、疲劳强度(弯曲疲劳和接触疲劳等)、断裂强度、冲击强度、高温和低温强度、在腐蚀条件下的强度和蠕变、胶合强度等项目。
强度的试验研究是综合性的研究,主要是通过其应力状态来研究零部件的受力状况以及预测破坏失效的条件和时机。
强度是指材料承受外力而不被破坏(不可恢复的变形也属被破坏)的能力.根据受力种类的不同分为以下几种:(1)抗压强度--材料承受压力的能力.(2)抗拉强度--材料承受拉力的能力.(3)抗弯强度--材料对致弯外力的承受能力.(4)抗剪强度--材料承受剪切力的能力.材料局部抵抗硬物压入其表面的能力称为硬度。
早在1822年,Friedrich mohs提出用10种矿物来衡量世界上最硬的和最软的物体,这是所谓的摩氏硬度计。
按照他们的软硬程度分为十级:1)滑石2)石膏3)方解石4)萤石5)磷灰石6)正长石7)石英8)黄玉9)刚玉10)金刚石试验钢铁硬度的最普通方法是用锉刀在工件边缘上锉擦,由其表面所呈现的擦痕深浅以判定其硬度的高低。
这种方法称为锉试法这种方法不太科学。
用硬度试验机来试验比较准确,是现代试验硬度常用的方法。
常用的硬度测定方法有布氏硬度、洛氏硬度和维氏硬度等测试方法硬度是衡量金属材料软硬程度的一项重要的性能指标,它既可理解为是材料抵抗弹性变形、塑性变形或破坏的能力,也可表述为材料抵抗残余变形和反破坏的能力。
硬度不是一个简单的物理概念,而是材料弹性、塑性、强度和韧性等力学性能的综合指标。
硬度试验根据其测试方法的不同可分为静压法(如布氏硬度、洛氏硬度、维氏硬度等)、划痕法(如莫氏硬度)、回跳法(如肖氏硬度)及显微硬度、高温硬度等多种方法。
材料强度与刚度的基本概念
材料强度与刚度的基本概念材料的强度和刚度是工程设计和材料选择中非常重要的指标。
在设计和制造过程中,了解材料的强度和刚度特性对于确保结构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材料强度和刚度的基本概念,并探讨它们在工程实践中的重要性。
一、强度的概念材料的强度是指材料在受力时所能承受的最大应力。
强度可以通过材料的抗拉强度、抗压强度、抗剪强度等物理参数来表示。
抗拉强度是指材料在拉伸条件下能抵抗拉伸破坏的能力,抗压强度是指材料在受到压缩时能抵抗压碎破坏的能力,抗剪强度是指材料在受到剪切力时能抵抗剪断破坏的能力。
材料的强度与其化学成分、晶体结构、热处理等因素密切相关。
不同材料的强度范围差异很大,例如,金属材料通常具有较高的强度,而塑料材料则具有较低的强度。
强度的高低直接关系到材料在使用条件下是否能够承受外部载荷而不发生破坏。
二、刚度的概念刚度是指材料在受力时的抵抗变形能力。
刚度可以通过材料的弹性模量来表示,即材料在弹性变形阶段抵抗外力变形的能力。
弹性模量是材料在单位应力作用下单位应变的比例系数。
刚度越大,材料的变形能力越小,意味着材料更加刚硬。
在设计中,刚度非常重要,尤其是在需要准确控制结构形变的场合。
如果材料的刚度过小,结构容易发生不可预测的变形,导致设计破坏或功能失效。
因此,选择具有合适刚度的材料对于确保结构的稳定性和可靠性至关重要。
三、强度与刚度的关系强度和刚度在某种程度上是相关的,但并不总是一致的。
强度和刚度的关系取决于材料的性质和应用情况。
例如,钢材具有较高的强度和刚度,而橡胶具有较低的强度和刚度。
在某些情况下,强度和刚度可能成反比。
例如,在某些结构中,为了减小结构的重量和材料消耗,可以采用强度较低但刚度较高的材料。
因为刚度较高的材料可以提供足够的支撑力,从而保持结构的稳定,而强度要求较低。
然而,在其他情况下,强度和刚度可能成正比。
例如,在需要承受大量外部载荷的结构中,需要选择强度和刚度都较高的材料。
钢材强度 (4)
钢材强度1. 引言钢材是一种常用的结构材料,具有高强度和高刚度的特点,广泛应用于建筑、桥梁、汽车、船舶等领域。
钢材的强度是评估其负荷承载能力和结构安全性的重要指标。
本文将介绍钢材强度的定义、测试方法以及影响钢材强度的因素。
2. 钢材强度的定义钢材的强度指的是材料在受力时抵抗变形、破坏的能力。
常见的钢材强度指标包括屈服强度、抗拉强度、屈服比和冲击强度。
•屈服强度:钢材在拉伸过程中,应力达到最大值并开始产生塑性变形时所受到的最大应力。
•抗拉强度:钢材在受拉状态下承受的最大应力,是钢材的最大承载能力之一。
•屈服比:屈服强度与抗拉强度之比,常用于评估钢材的塑性变形能力。
•冲击强度:钢材在受到冲击或冲击加载下承受的应力,用来评估钢材的韧性。
3. 钢材强度的测试方法钢材强度的测试方法包括拉伸试验、冲击试验和硬度测试。
3.1 拉伸试验拉伸试验是评估钢材强度的主要方法之一。
试验过程中,将试样置于拉伸机上,逐渐施加拉力,直到试样发生断裂。
通过监测试样的应变和应力变化,可以获得相关的强度参数。
拉伸试验可以得到钢材的屈服强度、抗拉强度和断裂强度等数据,为钢材设计和使用提供重要参考。
3.2 冲击试验冲击试验是评估钢材的韧性和抗冲击能力的方法。
试验过程中,将标准试样置于冲击机上,施加冲击荷载。
通过监测试样的断裂形态和吸收能量,可以评估钢材的冲击强度。
冲击试验常用的指标包括冲击吸收能量和断面收缩率,用来评估钢材在受到冲击时的能量吸收能力和耐久性。
3.3 硬度测试硬度测试是评估钢材强度和耐磨性的方法之一。
常见的硬度测试方法包括布氏硬度测试、洛氏硬度测试和维氏硬度测试。
硬度测试可以测量钢材表面的硬度,并据此推断钢材的强度和耐磨性。
4. 影响钢材强度的因素钢材的强度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材料成分、热处理、变形加工和环境条件等。
4.1 材料成分钢材的成分对其强度有着重要影响。
通常来说,含碳量越高的钢材具有更高的强度。
此外,添加合适的合金元素,如铬、镍等,可以提高钢材的强度和耐腐蚀性。
金属的力学性能有哪些
金属的力学性能有哪些金属材料的力学性能包括强度、屈服点、抗拉强度、延伸率、断面收缩率、硬度、冲击韧性等。
金属材料力学性能包括其中包括:弹性和刚度、强度、塑性、硬度、冲击韧度、断裂韧度及疲劳强度等,它们是衡量材料性能极其重要的指标。
1、强度:材料在外力(载荷)作用下,抵抗变形和断裂的能力。
材料单位面积受载荷称应力。
2、屈服点(6s):称屈服强度,指材料在拉抻过程中,材料所受应力达到某一临界值时,载荷不再增加变形却继续增加或产生0.2%L。
时应力值,单位用牛顿/毫米2(N/mm2)表示。
3、抗拉强度(6b)也叫强度极限指材料在拉断前承受最大应力值。
单位用牛顿/毫米2(N/mm2)表示。
如铝锂合金抗拉强度可达689.5MPa 4、延伸率(δ):材料在拉伸断裂后,总伸长与原始标距长度的百分比。
工程上常将δ≥5%的材料称为塑性材料,如常温静载的低碳钢、铝、铜等;而把δ≤5%的材料称为脆性材料,如常温静载下的铸铁、玻璃、陶瓷等。
5、断面收缩率(Ψ)材料在拉伸断裂后、断面最大缩小面积与原断面积百分比。
6、硬度:指材料抵抗其它更硬物压力其表面的能力,常用硬度按其范围测定分布氏硬度(HBS、HBW)和洛氏硬度(HRA、HRB、HRC)。
7、冲击韧性(Ak):材料抵抗冲击载荷的能力,单位为焦耳/厘米2(J/cm2)。
什么是金属材料金属材料是指具有光泽、延展性、容易导电、传热等性质的材料。
一般分为黑色金属和有色金属两种。
黑色金属包括铁、铬、锰等。
其中钢铁是基本的结构材料,称为“工业的骨骼”。
由于科学技术的进步,各种新型化学材料和新型非金属材料的广泛应用,使钢铁的代用品不断增多,对钢铁的需求量相对下降。
但迄今为止,钢铁在工业原材料构成中的主导地位还是难以取代的。
金属材料基础知识
1、金属材料的机械性能的含义是什么?金属及合金的机械性能是指材料的力学性能,即受外力作用时所反映出来的性能。
它是衡量金属材料的重要指标。
2、金属材料的主要机械性能指标有哪些?金属材料的主要机械性能有:弹性、塑性、刚度、强度、硬度、冲击韧性、疲劳强度和断裂韧性。
3、什么是弹性和韧性?金属材料受外力作用时产生变形,当外力去掉后恢复原来的形状的性能,叫弹性;这种随着外力而消失得变形叫弹性变形,其大小与外力成正比。
金属材料在外力作用下,产生永久变形而不致引起破坏的性能,叫塑性。
外力消失时留下的这部分不可恢复得变形叫塑性变形,其大小与外力不成正比。
4、什么叫应力?什么叫应变?材料受到拉伸时单位截面上的拉力叫应力,用σ表示。
材料受到拉伸时单位长度上的伸长量叫应变,用ε表示。
5、什么叫弹性极限?材料所能承受的、不产生永久变形的最大应力叫做弹性极限,用σb表示。
6、什么叫屈服极限?金属材料开始出现明显的塑性变形的应力叫做屈服极限,用示。
有些材料屈服极限很难测定,通常规定产生0.2%塑性变形时的应力作为屈服极限,用σ0.2表示。
7、什么叫刚度?刚度用什么来衡量?金属材料在受力时抵抗弹性变形的能力叫刚度。
在弹性范围内,应力与应变的比值叫做弹性模数,弹性模数越大,刚度越大。
8、什么叫强度?强度是指金属材料在外力作用下抵抗塑性变形和断裂的能力。
9、表示材料强度的指标有哪些?表示材料强度的指标有:1)、屈服强度:金属材料发生屈服现象时的屈服极限。
σs=P s/F0 (Pa)P s—试样产生屈服现象时所承受的最大外力,N(牛顿);F0—试样原来的截面积,㎡。
2)、抗拉强度:金属材料在拉断前所承受的最大应力。
以σb表示。
σb=P b/F0 (Pa) P b—试样在断裂前的最大拉力,N(牛顿);F0—试样原来的截面积,㎡。
10、什么叫硬度?金属材料抵抗更硬的物体压入其内部的能力叫做硬度。
11、衡量材料的硬度的指标有哪些?衡量硬度的指标有:布氏硬度(HB)、洛氏硬度(HR)、维氏硬度(HV)。
材料力学入门了解材料的强度和刚度
材料力学入门了解材料的强度和刚度强度和刚度是材料力学中重要的性能指标,对于材料的使用和设计具有决定性的影响。
强度是材料抵抗外部加载的能力,而刚度则衡量了材料对外力的响应程度。
本文将介绍材料的强度和刚度的概念,以及它们在材料力学中的应用。
一、强度强度是材料抵抗外部加载的能力,可以理解为材料的承载能力。
它通常通过抗拉强度来衡量,在材料力学中用σ表示。
抗拉强度是指在材料受到拉伸时能够承受的最大应力。
当超过材料的抗拉强度时,材料会发生破坏。
材料的抗拉强度与其组成成分、晶体结构、热处理等因素有关。
不同材料具有不同的抗拉强度,一般来说,金属材料的抗拉强度较高,而塑料材料的抗拉强度较低。
工程师在设计结构时需要考虑到所使用材料的抗拉强度,以确保结构的安全可靠性。
二、刚度刚度是材料对外力的响应程度,也称为弹性模量。
它描述了材料在受到外力作用后的变形程度。
刚度可以理解为材料的硬度或刚性程度,表示材料对变形的抵抗能力。
刚度通常使用弹性模量E来表示,其单位是帕斯卡。
不同材料具有不同的刚度,比如钢材和铝材的弹性模量差异较大。
刚度高的材料在受到外力时会产生较小的变形,而刚度低的材料则容易发生较大的变形。
工程师在结构设计中需要考虑到所使用材料的刚度,以确保结构在外力作用下不会发生过大的变形。
三、强度和刚度的关系强度和刚度是材料力学中密切相关的指标,但并不代表相同的性质。
强度主要指材料的抵抗外部加载的能力,衡量了材料承受力的大小;而刚度则表示材料在受力后的变形程度,衡量了材料对变形的抵抗能力。
在某些情况下,强度和刚度之间可能存在一定的关系。
比如对于某些材料,其强度较高,但刚度较低。
这意味着该材料可以承受较大的外力,但在承受外力后会发生较大的变形。
而对于另一些材料,其强度较低,但刚度较高。
这意味着该材料在受力时变形较小,但承受的外力相对较少。
工程师在实际应用中需要综合考虑材料的强度和刚度,以满足设计要求。
在一些应用中,如建筑、航天等领域,需要选择材料同时具备较高的强度和刚度;而在一些其他的应用中,如柔性材料的设计,可能更注重材料的刚度,而不是强度。
常见金属的刚度
常见金属的刚度1. 介绍金属是一类常见的材料,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导热性和可塑性。
在工程领域中,金属常用于制造结构件、机械零件、电子元器件等。
其中,金属的刚度是一个重要的性能指标,它决定了金属材料在受力时的变形程度。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金属的刚度特性。
2. 钢铁钢铁是最常见的金属材料之一,主要由铁和碳组成,其中碳的含量在0.02%至2.11%之间。
钢铁具有较高的刚度,适用于制造需要承受大力的结构件,如桥梁、建筑物等。
钢铁的刚度与碳含量和冷处理方式有关,通常通过控制冷处理工艺可以改变钢铁的刚度。
2.1 碳素钢碳素钢是一种含有较高碳含量的钢铁,通常含碳量在0.6%至2.1%之间。
碳素钢具有较高的刚度,适用于制造需要承受大力的结构件。
碳素钢的刚度与碳含量呈正相关,含碳量越高,刚度越大。
2.2 不锈钢不锈钢是一种具有耐腐蚀性的钢铁,主要由铁、铬和镍等元素组成。
不锈钢具有较高的刚度和耐腐蚀性,适用于制造需要在恶劣环境下使用的结构件,如船舶、化工设备等。
不锈钢的刚度与铬和镍含量有关,一般含铬量越高,刚度越大。
3. 铝合金铝合金是一种由铝和其他金属元素(如铜、锌、镁等)组成的合金。
与纯铝相比,铝合金具有较高的刚度和强度,同时仍保持较低的密度。
铝合金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汽车制造等领域。
铝合金的刚度与合金元素的含量和热处理方式有关,通过合理调整合金元素的含量和热处理工艺可以改变铝合金的刚度。
3.1 2XXX系列铝合金2XXX系列铝合金是一种含有铜元素的铝合金,具有较高的刚度和强度。
2XXX系列铝合金适用于制造需要在高温下工作的结构件,如航空发动机零件等。
2XXX系列铝合金的刚度与铜含量呈正相关,含铜量越高,刚度越大。
3.2 6XXX系列铝合金6XXX系列铝合金是一种含有镁和硅元素的铝合金,具有较高的刚度和可加工性。
6XXX系列铝合金适用于制造需要较高刚度和较好耐蚀性的结构件,如汽车车身等。
6XXX系列铝合金的刚度与镁和硅含量有关,含镁和硅量越高,刚度越大。
钢结构的刚度和强度
工程力学的角度上讲:强度是指某种材料抵抗破坏的能力,即材料破坏时所需要的应力。
一般只是针对材料而言的。
它的大小与材料本身的性质及受力形式有关。
如某种材料的抗拉强度、抗剪强度是指这种材料在单位面积上能承受的最大拉力、剪力,与材料的形状无关。
刚度指某种构件或结构抵抗变形的能力,即引起单位变形时所需要的应力。
一般是针对构件或结构而言的。
它的大小不仅与材料本身的性质有关,而且与构件或结构的截面和形状有关。
不同类型的刚度其表达式也是不同的,如截面刚度是指截面抵抗变形的能力,表达式为材料弹性模量或剪切模量和相应的截面惯性矩或截面面积的乘积。
其中截面拉伸(压缩)刚度的表达式为材料弹性模量和截面面积的乘积;截面弯曲刚度为材料弹性模量和截面惯性矩的乘积等等。
构件刚度是指构件抵抗变形的能力,其表达式为施加于构件上的作用所引起的内力与其相应的构件变形的比值。
其中构件抗弯刚度其表达式为施加在受弯构件上的弯矩与其引起变形的曲率变化量的比值;构件抗剪刚度为施加在受剪构件上的剪力与其引起变形的正交夹角变化量的比值。
而结构侧移刚度则指结构抵抗侧向变形的能力,为施加于结构上的水平力与其引起的水平位移的比值等等。
强度:其法定单位是:牛/平方毫米(N/mm^2),即金属单位面积上所能承受的力的大小。
指金属材料抵抗外力破坏作用的能力。
可分为:抗拉强度、抗压强度、抗弯强度、抗剪强度。
刚度:即硬度,指材料抵抗硬的物体压入自己表面的能力。
其按测定方法不同可用洛氏(HR)硬度、表面洛氏(HR)硬度、维氏(HV)硬度、布氏(HB)硬度来衡量其大小,但均没单位。
刚度单位N/m应该指的是弹簧的刚度,即弹簧的弹性系数,F=KX ,F就是弹簧的工作拉(压)力,X,拉压伸长(或压缩)的长度;K,弹簧刚度。
而EI指的是杆件的抗弯刚度,单位就是E和I的单位相乘后的单位了,像你说的:E的单位是N/mm2,I的单位(如b*h^3/12)是mm4----抗弯刚度单位就是N.mm2,没有问题的,长度单位都为m抗弯刚度就是N.m2。
金属材料的强度和韧性
金属材料的强度和韧性1.定义:强度是指金属材料在外力作用下抵抗塑性变形和断裂的能力。
(1)抗拉强度:金属材料在拉伸过程中所能承受的最大拉力。
(2)抗压强度:金属材料在压缩过程中所能承受的最大压力。
(3)抗弯强度:金属材料在弯曲过程中所能承受的最大力矩。
(4)抗剪强度:金属材料在剪切过程中所能承受的最大剪力。
3.影响因素:(1)材料的化学成分:合金元素的加入可以提高金属材料的强度。
(2)材料的微观结构:晶粒大小、晶界、位错等微观缺陷会影响金属材料的强度。
(3)温度:金属材料在高温下的强度会降低。
(4)应变速率:应变速率越快,金属材料的强度越高。
1.定义:韧性是指金属材料在断裂前吸收塑性变形能量的能力。
(1)冲击韧性:金属材料在冲击载荷作用下的韧性。
(2)断裂韧性:金属材料在拉伸载荷作用下的韧性。
3.影响因素:(1)材料的化学成分:合金元素的加入可以提高金属材料的韧性。
(2)材料的微观结构:晶粒大小、晶界、位错等微观缺陷会影响金属材料的韧性。
(3)温度:金属材料在低温下的韧性会降低。
(4)应力状态:三向应力状态下,金属材料的韧性优于单向应力状态。
三、强度和韧性的关系1.强度和韧性往往存在一定的矛盾:强度高的材料,韧性往往较低;韧性好的材料,强度往往较低。
2.衡量强度和韧性的指标:韧脆转变温度(DBTT),即材料由韧性断裂转变为脆性断裂的温度。
3.如何在保证强度的同时提高韧性:(1)合金化:通过加入适当的合金元素,提高金属材料的强度和韧性。
(2)热处理:通过改变材料的微观结构,提高金属材料的强度和韧性。
(3)微观缺陷控制:通过控制晶粒大小、晶界和位错等微观缺陷,提高金属材料的强度和韧性。
四、应用实例1.航空领域:高性能铝合金、钛合金等材料在航空器结构件中的应用,要求材料具有高强度和良好韧性。
2.汽车领域:钢铁、铝合金等材料在汽车零部件中的应用,要求材料具有适当的强度和韧性。
3.建筑领域:不锈钢、钢筋等材料在建筑结构中的应用,要求材料具有高强度和良好韧性。
刚度,强度,硬度
刚度、强度和硬度都是材料的力学性能(或称机械性能)指标。
弹性变形——当外力去掉后能恢复到原来的形状和尺寸的变形。
塑性变形——当外力去掉后不能恢复到原来的形状和尺寸的变形。
韧性-------金属在断裂前吸收变形能量的能力称为韧性。
toughnesstoughness is the ability of a material to absorb energy and plastically deform without fracturing..flaw tolerance刚度——金属材料在受力时抵抗弹性变形的能力。
强度——金属材料在外力作用下抵抗塑性变形和断裂的能力。
Strengthability to withstand an applied stress without failure硬度——金属材料抵抗更硬的物体压入其内的能力。
Stiffness or hardness or rigidStiffness is the rigidity of an object —the extent to which it resists deformation in三者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不过,硬度是一项综合力学性能指标,一般:硬度高的材料,其强度也高。
金属材料在外力作用下抵抗永久变形和断裂的能力称为强度。
按外力作用的性质不同,主要有屈服强度、抗拉强度、抗压强度、抗弯强度等,工程常用的是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这两个强度指标可通过拉伸试验测出强度是指零件承受载荷后抵抗发生断裂或超过容许限度的残余变形的能力。
也就是说,强度是衡量零件本身承载能力(即抵抗失效能力)的重要指标。
强度是机械零部件首先应满足的基本要求。
机械零件的强度一般可以分为静强度、疲劳强度(弯曲疲劳和接触疲劳等)、断裂强度、冲击强度、高温和低温强度、在腐蚀条件下的强度和蠕变、胶合强度等项目。
强度的试验研究是综合性的研究,主要是通过其应力状态来研究零部件的受力状况以及预测破坏失效的条件和时机。
金属材料的力学性能
金属材料的力学性能金属材料在外力或能的作用下,所表现出来的一系列力学特性,如强度、刚度、塑性、韧性、弹性、硬度等,也包括在高低温、腐蚀、表面介质吸附、冲刷、磨损、空蚀(氧蚀)、粒子照射等力或机械能不同程度结合作用下的性能。
力学性能反映了金属材料在各种形式外力作用下抵抗变形或破坏的某些能力,是选用金属材料的重要依据。
充分了解、掌握金属材料的力学性能,对于合理地选择、使用材料,充分发挥材料的作用,制定合理的加工工艺,保证产品质量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一、强度强度是材料受外力而不被破坏或不改变本身形状的能力。
(一)屈服点金属试样在拉伸试验过程中,载荷不再增加而试样仍继续发生塑性变形而伸长,这一现象叫做“屈服”。
材料开始发生屈服时所对应的应力,称为“屈服点”,以σs表示。
有些材料没有明显的屈服点,这往往采用σ0.2作为屈服阶段的特征值,称为屈服强度。
(二)抗拉强度拉伸试验时,材料在拉断前所承受的最大标称应力,即拉伸过程中最大力所对应的应力,称为抗拉强度,以σb表示。
二、塑性塑性是金属材料在外力作用下(断裂前)发生永久变形的能力,常以金属断裂时的最大相对塑性变形来表示,如拉伸时的断后伸长率和断面收缩率。
(一)伸长率金属材料在拉伸试验时试样拉断后其标距部分所伸长的长度与原始标距长度的百分比,称为断后伸长率,也叫伸长率,用δ表示。
(二)断面收缩率金属试样在拉断后,其缩颈处横截面积的最大缩减量与原始横截面积的百分比,称为断面收缩率,以符号ψ表示。
三、硬度硬度是金属材料表面抵抗弹性变形、塑性变形或抵抗破裂的一种抗力,是衡量材料软硬的性能指标。
硬度不是一个单纯的、确定的物理量,而是一个由材料弹性、塑性、韧性等一系列不同性能组成的综合性能指标。
所以硬度不仅取决于材料本身,还取决于试验方法和条件。
(一)布氏硬度(二)洛氏硬度(三)维氏硬度四、韧性金属在断裂前吸收变形能量的能力,称为韧性。
衡量材料韧性的指标分为冲击韧性和断裂韧性。
强度、刚度、硬度和韧性、脆性、塑性
强度、刚度、硬度和韧性、脆性、塑性刚度,抵抗受力(弹性)变形的能力。
如机床主轴要有足够的刚度,在切削、加工时,受力(径
向)变形极小,从而保证加工尺寸精度、形状精度等。
提高刚度的措施有:提高截面尺寸面积;合
理的支撑、跨度;截面形状;调质热处理等。
柔度,刚度的倒数。
强度,抵抗破坏(永久变形和断裂)的能力。
题外话,如果需要考虑强度问题了(疲劳强度
除外),刚度肯定不足。
提高强度的措施与提高刚度的类似。
硬度,材料局部抵抗硬物压入其表面的能力。
刀具硬度高,才能切削(金属)材料.如果材
料非常硬(淬火后),就需要磨削加工了,砂轮的磨料(磨粒)硬度更高.提高金属材料的硬度是
淬火.低碳钢需要渗碳淬火(表面硬);中碳钢、高碳钢可以直接淬火。
塑性,材料的受力塑性(永久)变形的能力。
一般是低碳钢,冲压、拉拔、搓滚加工。
提高
塑性能力一般是退火热处理.
韧性,材料抗冲击破坏的能力。
一般的,强度高伴随着硬度高,材料“发脆”,容易发生脆性
断裂,不耐冲击.提高韧性的热处理方法,中碳钢可以调质处理;低碳钢渗碳淬火。
脆性,材料在外力作用下(如拉伸、冲击等)仅产生很小的变形即断裂破坏的性质。
延展性,物体在外力作用下能延伸成细丝而不断裂的性质叫延性,在外力(锤击或滚轧)作
用能碾成薄片而不破裂的性质叫展性。
延展性怎么样、抗冲击叫韧性
抗拉抗压能力叫强度
抗变形能力叫刚度
抗磨损能力叫硬度。
钢材强度文档
钢材强度简介钢材是一种常见且重要的构造材料,具有优异的强度和耐久性。
钢材强度是指钢材在受力下的抵抗能力,主要由材料的化学成分、组织结构和热处理等因素决定。
钢材的强度对于各种工程应用至关重要,因此了解和评估钢材的强度特性是非常重要的。
钢材强度的分类钢材的强度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1.引伸强度(Ultimate Tensile Strength, UTS):钢材在拉伸试验中的最大抗拉应力称为引伸强度,通常用标准单位MPa(兆帕)表示。
2.屈服强度(Yield Strength):钢材在拉伸试验中开始发生塑性变形的抗拉应力称为屈服强度,通常也用兆帕表示。
3.延伸率(Elongation):钢材在拉伸试验中发生断裂前能延伸的长度与初始样品长度之比,通常以百分比表示,表示钢材的塑性变形能力。
4.抗压强度(Compressive Strength):钢材在抗压试验中的最大抗压应力,也用兆帕表示。
5.弯曲强度(Flexural Strength):钢材在弯曲试验中承受弯曲力而不发生破坏时的最大应力。
影响钢材强度的因素钢材的强度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以下几个主要方面:1.化学成分:不同的合金元素添加和含量变化会显著影响钢材的力学性能。
例如,碳含量的增加会提高钢材的强度,但会降低其韧性。
2.热处理:通过加热和冷却等工艺可以改变钢材的组织结构和硬度。
常见的热处理方法包括淬火、回火和正火等,可使钢材获得不同的强度和硬度。
3.冷变形:钢材经过塑性变形,如轧制、拉伸等处理,可显著提高其强度。
这是因为冷变形过程中会引入位错和晶粒细化,增强钢材的内部结构。
4.微观结构:钢材的内部微观结构,包括晶体结构、晶粒大小和相分布等,对其强度产生重要影响。
优化材料的晶粒结构可以提高钢材的强度和韧性。
钢材强度的测试方法为了评估钢材的强度性能,常用的测试方法包括以下几种:1.拉伸试验:通过施加拉力来测试钢材的引伸强度、屈服强度和延伸率等指标。
金属冶炼中的金属材料的强度与刚度
加工工艺
温度和环境因素
加工工艺如轧制、锻造等可以改变金属材 料的晶粒取向和晶体缺陷,从而影响其刚 度。
温度和环境因素如湿度、腐蚀等可以改变 金属材料的内部结构和性能,从而影响其 刚度。
03
金属冶炼对材料强度与刚 度的影响
金属冶炼对材料强度与刚度的影响
• 金属冶炼过程中,金属材料的强度与刚度是两个关键的性能指 标,它们决定了金属材料的应用范围和性能表现。在金属冶炼 过程中,金属材料的强度与刚度受到多个因素的影响,包括冶 炼工艺、微观结构以及热处理工艺等。
新型金属材料的设计与开发
总结词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新型金属材料的设计与开发成 为未来研究的重点方向之一。通过创新材料体系、制 备方法和工艺技术,有望开发出具有优异性能的新型 金属材料。
详细描述
新型金属材料的设计与开发是推动金属材料领域发展的 重要驱动力。未来研究将更加注重创新,探索新的合金 体系、复合材料、纳米材料等具有优异性能的新型金属 材料。同时,发展先进的制备技术和工艺方法,以实现 新型金属材料的可控制备和规模化生产。这将有助于满 足未来工业、航空航天、能源等领域对高性能金属材料 的需求,并推动相关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总结词
随着工业技术的不断发展,对金属材料强度和刚度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未来研究将更加关注高强度和高刚度金属 材料,以满足各种复杂和严苛的应用需求。
详细描述
目前,许多金属材料的强度和刚度已经达到了较高的水平,但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为了进一步拓展金属材料的 应用领域,未来的研究将更加注重开发具有更高强度和刚度的金属材料。这涉及到深入探索材料的微观结构和性 能关系,以及通过合金化、热处理、复合强化等手段提高材料的力学性能。
。
强度影响因素
金属材料刚度,强度及钢板知识
金属材料在外力作用下抵抗永久变形和断裂的能力称为强度。
按外力作用的性质不同,主要有屈服强度、抗拉强度、抗压强度、抗弯强度等,工程常用的是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这两个强度指标可通过拉伸试验测出强度是指零件承受载荷后抵抗发生断裂或超过容许限度的残余变形的能力。
也就是说,强度是衡量零件本身承载能力(即抵抗失效能力)的重要指标。
强度是机械零部件首先应满足的基本要求。
机械零件的强度一般可以分为静强度、疲劳强度(弯曲疲劳和接触疲劳等)、断裂强度、冲击强度、高温和低温强度、在腐蚀条件下的强度和蠕变、胶合强度等项目。
强度的试验研究是综合性的研究,主要是通过其应力状态来研究零部件的受力状况以及预测破坏失效的条件和时机。
强度是指材料承受外力而不被破坏(不可恢复的变形也属被破坏)的能力.根据受力种类的不同分为以下几种:(1)抗压强度--材料承受压力的能力.(2)抗拉强度--材料承受拉力的能力.(3)抗弯强度--材料对致弯外力的承受能力.(4)抗剪强度--材料承受剪切力的能力.材料局部抵抗硬物压入其表面的能力称为硬度。
早在1822年,Friedrich mohs提出用10种矿物来衡量世界上最硬的和最软的物体,这是所谓的摩氏硬度计。
按照他们的软硬程度分为十级:1)滑石2)石膏3)方解石4)萤石5)磷灰石6)正长石7)石英8)黄玉9)刚玉10)金刚石试验钢铁硬度的最普通方法是用锉刀在工件边缘上锉擦,由其表面所呈现的擦痕深浅以判定其硬度的高低。
这种方法称为锉试法这种方法不太科学。
用硬度试验机来试验比较准确,是现代试验硬度常用的方法。
常用的硬度测定方法有布氏硬度、洛氏硬度和维氏硬度等测试方法硬度是衡量金属材料软硬程度的一项重要的性能指标,它既可理解为是材料抵抗弹性变形、塑性变形或破坏的能力,也可表述为材料抵抗残余变形和反破坏的能力。
硬度不是一个简单的物理概念,而是材料弹性、塑性、强度和韧性等力学性能的综合指标。
硬度试验根据其测试方法的不同可分为静压法(如布氏硬度、洛氏硬度、维氏硬度等)、划痕法(如莫氏硬度)、回跳法(如肖氏硬度)及显微硬度、高温硬度等多种方法。
物理常识知识点:刚度和弹性
物理常识知识点:刚度和弹性
接下来就是初中频道为大家提供的物理常识知识点,请大家一定仔细阅读,会对大家的学习生活带来很大的帮助。
1、刚度和弹性:金属材料在外力作用下发生变形,当去掉引起变形的外力后能恢复原来的形状、尺寸的能力,叫做弹性。
金属材料抵抗弹性变形的能力,叫做刚度。
通常用弹性模数、弹性极限等指标衡量金属材料的刚度和弹性性能。
当材料受外力作用发生弹性变形,而外力和变形成比例增长时的比例系数,叫做弹性模数。
而材料能承受的、不产生永久变形的最大应力叫做弹性极限,它表示金属材料的最大弹性。
2、强度:金属材料在外力作用下,对塑性变形和断裂的抵抗能力,叫做强度。
它常用屈服点和抗拉强度来表示。
屈服点是材料在外力作用下开始发生塑性变形时的应力值,用s表示。
3、抗拉强度:抗拉强度是金属材料受外力拉伸过程中发生断裂前的最大应力值用b表示。
4、塑性:金属材料在外力作用下产生永久变形而不断裂的能力叫做塑性、塑性变形或范性变形。
常用的塑性指标是延伸率()和断面收缩率()单位为,延伸率是金属材料受拉伸断裂后,其总的延长长度与原始长度的比值。
断面收缩率是金
属材料受拉伸断裂后,断口缩小面积与原截面积的比值。
5、硬度:金属材料抵抗其它更硬物体的压力,其表面或者说材料对局部塑性变形的抗力,叫做硬度。
常用的硬度分别为布氏硬度(HB)、洛氏硬度(HR)和维氏硬度(HV)等。
欢迎大家去阅读由小编为大家提供的物理常识知识点大家好好去品味了吗?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加油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金属材料在外力作用下抵抗永久变形和断裂的能力称为强度。
按外力作用的性质不同,主要有屈服强度、抗拉强度、抗压强度、抗弯强度等,工程常用的是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这两个强度指标可通过拉伸试验测出
强度是指零件承受载荷后抵抗发生断裂或超过容许限度的残余变形的能力。
也就是说,强度是衡量零件本身承载能力(即抵抗失效能力)的重要指标。
强度是机械零部件首先应满足的基本要求。
机械零件的强度一般可以分为静强度、疲劳强度(弯曲疲劳和接触疲劳等)、断裂强度、冲击强度、高温和低温强度、在腐蚀条件下的强度和蠕变、胶合强度等项目。
强度的试验研究是综合性的研究,主要是通过其应力状态来研究零部件的受力状况以及预测破坏失效的条件和时机。
强度是指材料承受外力而不被破坏(不可恢复的变形也属被破坏)的能力.根据受力种类的不同分为以下几种:
(1)抗压强度--材料承受压力的能力.
(2)抗拉强度--材料承受拉力的能力.
(3)抗弯强度--材料对致弯外力的承受能力.
(4)抗剪强度--材料承受剪切力的能力.
材料局部抵抗硬物压入其表面的能力称为硬度。
早在1822年,Friedrich mohs提出用10种矿物来衡量世界上最硬的和最软的物体,这是所谓的摩氏硬度计。
按照他们的软硬程度分为十级:
1)滑石2)石膏3)方解石4)萤石5)磷灰石
6)正长石7)石英8)黄玉9)刚玉10)金刚石
试验钢铁硬度的最普通方法是用锉刀在工件边缘上锉擦,由其表面所呈现的擦痕深浅以
判定其硬度的高低。
这种方法称为锉试法这种方法不太科学。
用硬度试验机来试验比较准确,是现代试验硬度常用的方法。
常用的硬度测定方法有布氏硬度、洛氏硬度和维氏硬度等测试方法
硬度是衡量金属材料软硬程度的一项重要的性能指标,它既可理解为是材料抵抗弹性变形、塑性变形或破坏的能力,也可表述为材料抵抗残余变形和反破坏的能力。
硬度不是一个简单的物理概念,而是材料弹性、塑性、强度和韧性等力学性能的综合指标。
硬度试验根据其测试方法的不同可分为静压法(如布氏硬度、洛氏硬度、维氏硬度等)、划痕法(如莫氏硬度)、回跳法(如肖氏硬度)及显微硬度、高温硬度等多种方法。
布氏硬度以HB[N(kgf/mm2)]表示(HBS\HBW)(参照GB/T231-1984),生产中常用布氏硬度法测定经退火、正火和调质的钢件,以及铸铁、有色金属、低合金结构钢等毛胚或半成品的硬度。
洛氏硬度可分为HRA、HRB、HRC、HRD四种,它们的测量范围和应用范围也不同。
一般生产中HRC用得最多。
压痕较小,可测较薄得材料和硬得材料和成品件得硬度。
冷轧钢板
冷轧钢板就是经过生产的钢板,俗称。
冷轧是在室温条件下将钢板进一步轧薄至为目标的钢板。
和比较,冷轧钢板厚度更加精确,而且表面光滑、漂亮,同时还具有各种优越的机械性能,特别是加工性能方面。
因为冷轧原卷比较脆硬,不太适合加工,所以通常情况下冷轧钢板要求经过退火、酸洗及表面平整之后才交给客户。
冷轧最小厚度是0.1--8.0MM以下,大部份工厂如保定普瑞钢材冷轧钢板厚度是4.5MM以下;最少厚度、宽度是根据各工厂的设备能力和市场需求而决定。
冷轧是在室温条件下将钢板进一步轧薄至为目标的钢板。
和比较,冷轧钢板厚度更加精确,而且表面光滑、漂亮,同时还具有各种优越的机械性能,特别是加工性能方面。
因为冷轧原卷比较脆硬,不太适合加工,所以通常情况下冷轧钢板要求经过退火、酸洗及表面平整之后才交给客户。
冷轧最小厚度是0.1--8.0MM以下,大部份工厂如保定普瑞钢材冷轧钢板厚度是4.5MM以下;最少厚度、宽度是根据各工厂的设备能力和市场需求而决定。
冷轧钢板的分类
冷轧钢板分为三代产品:为第一代,铝为第二代,(IF钢)为第三代。
冷轧钢板和热轧钢板的区别
热轧
热轧,是以板坯(主要为连铸坯)为原料,经加热后由粗轧机组及精轧机组制成。
从精轧最后一架轧机出来的热通过层流冷却至设定温度,由卷取机卷成钢带卷,冷却后的钢带卷,根据用户的不同,经过不同的精整作业线(平整、矫直、横切或纵切、检验、称重、包装及标志等)加工而成为钢板、平整卷及纵切钢带产品。
简单点儿来说,一块钢坯在加热后(就是电视里那种烧的红红的发烫的钢块)精过几道轧制,再切边,矫正成为钢板,这种叫热轧。
冷轧
冷轧:用热轧钢卷为原料,经酸洗去除氧化皮后进行冷连轧,其成品为轧硬卷,由于连续冷变形引起的冷作硬化使轧硬卷的强度、硬度上升、韧塑指标下降,因此冲压性能将恶化,只能用于简单变形的零件。
轧硬卷可作为厂的原料,因为热镀锌机组均设置有退火线。
轧硬卷重一般在6~13.5吨,钢卷在常温下,对热轧酸洗卷进行连续轧制。
内径为610mm。
产品特点:因为没有经过退火处理,其硬度很高(HRB大于90),机械加工性能极差,只能进行简单的有方向性的小于90度的折弯加工(垂直于卷取方向)。
简单点儿来说,冷轧,是在卷的基础上加工轧制出来的,一般来讲是热轧---酸洗---冷轧这样的加工过程。
冷轧是在常温状态下由热轧板加工而成,虽然在加工过程因为轧制也会使钢板升温,尽管如此还是叫冷轧。
由于热轧经过连续冷变型而成的冷轧,在机械性能比较差,硬度太高。
必须经过退火才能恢复其机械性能,没有退火的叫轧硬卷。
轧硬卷一般是用来做无需折弯,拉伸的产品,1.0以下厚度轧硬的运气好的两边或者四边折弯。
1.冷轧是在常温状态下由热轧板加工而成
2.一块钢坯在加热后(就是电视里那种烧的红红的发烫的钢块)精过几道轧制,再切边,矫正成为钢板,这种叫热轧。
冷轧钢板的应用
用于汽车、冰箱、洗衣机等家电,以及产业设备、各种建筑材料。
冷轧钢板的主要产地
主要产地有:、鞍钢、本钢、、邯钢、包钢、唐钢、涟钢、济钢等
钢的正火和淬火
正火,又称常化,是将工件加热至Ac3或Accm以上30~50℃,保温一段时间后,从炉中取出在空气中或喷水、喷雾或吹风冷却的。
其目的是在于使晶粒细化和碳化物分布均匀化。
正火的主要应用范围有:①用于,正火后略高于退火,韧性也较好,可作为切削加工的预处理。
②用于,可代替处理作为最后热处理,也可作为用方法进行前的预备处理。
③用于工具钢、轴承钢、等,可以消降或抑制网状碳化物的形成,从而得到所需的良好组织。
④用于铸钢件,可以细化铸态组织,改善。
⑤用于大型锻件,可作为最后热处理,从而避免淬火时较大的开裂倾向。
⑥用于,使硬度、强度、得到提高,如用于制造汽车、拖拉机、柴油机的、连杆等重要零件。
⑦过共析钢球化退火前进行一次正火,可消除网状二次渗碳体,以保证球化退火时渗碳体全部球粒化。
正火后的组织:亚共析钢为F+S,共析钢为S,过共析钢为S+二次渗碳体,且为不连续。
钢的热处理种类分为整体热处理和两大类。
常用的整体热处理有退火,正火、淬火和;表面热处理可分为表面淬火与两类。
正火是将钢件加热到临界温度以上30-50℃,保温适当时间后,在静止的空气中冷却的称为正火。
正火的主要目的是细化组织,改善钢的性能,获得接近平衡状态的组织。
正火与退火工艺相比,其主要区别是正火的冷却速度稍快,所以正火热处理的生产周期短。
故退火与正火同样能达到零件性能要求时,尽可能选用正火。
大部分中、低碳钢的坯料一般都采用正火热处理。
一般坯料常采用退火,若用正火,由于冷却速度较快,使其正火后硬度较高,不利于切削加工。
退火是一种,指的是将金属缓慢加热到一定温度,保持足够时间,然后以适宜速度冷却。
目的是降低硬度,改善;消除残余应力,稳定尺寸,减少变形与裂纹倾向;细化,调整组织,消除组织缺陷。
是使经过铸造、锻轧、焊接或的材料或软化,改善和韧性,使化学成分均匀化,去除残余应力,或得到预期的物理性能。
退火工艺随目的之不同而有多种,如重结晶退火、、均匀化退火、、去除应力退火、,以及稳定化退火、磁场退火等等。
1、金属工具使用时因受热而失去原有的。
2、把或工件加热到一定温度并持续一定时间后,使缓慢冷却。
退火可以减低和脆性,增加可塑性。
也叫焖火。
重结晶退火(完全退火)
应用于平衡加热和冷却时有固态相变(重结晶)发生的合金。
其退火温度为各该合金的区间以上或以内的某一温度。
加热和冷却都是缓慢的。
合金于加热和冷却过程中各发生一次相变重结晶,故称为重结晶退火,常被简称为退火。
去应力退火
将钢件加热到稍高于Ac1的温度,保温一定时间后随炉冷却到550~600℃出炉空冷的热处理工艺称为去应力退火。
去应力加热温度低,在退火过程中无组织转变,主要适用于毛坯件及经过切削加工的零件,目的是为了消除毛坯和零件中的残余应力,稳定工件尺寸及形状,减少零件在切削加工和使用过程中的形变和裂纹倾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