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兵马俑》优秀教案
《秦兵马俑》教案一等奖3篇

4、《秦兵马俑》教案一等奖设计理念:本课的教学设计,力求体现新课标精神。
本课课文较长,但思路清晰,在教学时,可以抓住兵马俑不仅规模宏大,而且类型众多,个性鲜明这个纲,帮助学生分析它在文中的作用,并由此前后推导,整体教学。
纲举则目张,这样可以让学生明确学习思路,理清课文结构,也可以从整体上去感受秦兵马俑的气势磅礴,避免把文章讲读的支离破碎。
又因为这是一篇略读课文,教学时,应把重点放在引导学生自主感悟上,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合作交流,产生心灵的碰撞。
学生学习语文的过程,是他们主动探究的过程。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对于一篇文章有其独特的感受,我们应该尊重他们的独特感受。
充分的读会使学生的情感找到突破口,从而激发出丰富的感情。
教学目标:1、认识本课的8个生字,并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联系课文内容领会兵马俑不仅规模宏大,而且类型众多,个性鲜明在文中的作用,进一步掌握过渡句在文中的运用。
3、在理解的基础上,想象兵马俑的神态与气势,感受中华民族悠久灿烂的民族文化和人民无穷无尽的智慧,激发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难点:想象秦兵马俑宏伟的气势和鲜明而丰富多样的神态,激发民族自豪感。
教学准备:1、课前搜集有关秦兵马俑的资料,为理解课文内容做好准备。
2、预习课文,读准字音,遇到不理解的词语,通过或联系上下文的方式解决。
教学时间:1课时一、激趣导入,明确目标:1、教师讲述秦兵马俑是怎么发现的,激起学生学习本课的兴趣。
今天,老师和同学们组成秦兵马俑考古学习小组,到这神奇的地下王国去探究。
(板书课题)2、学生交流秦兵马俑的有关资料。
二、粗读课文,感知大意:1、自由读课文: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争取把课文读通,并想一想秦兵马俑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2、交流反馈,引出句子:兵马俑不仅规模宏大,而且类型众多,个性鲜明。
板书:规模宏大、类型众多、个性鲜明三、自读自悟,赏析重点:1、感悟兵马俑的规模宏大过渡:第八奇迹,这可是一个了不起的称呼,让我们再次走进课文,看看是否名副其实。
秦兵马俑教案(精选6篇)

秦兵马俑教案(精选6篇)《秦兵马俑》教学设计篇一教学目标:1、认识8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想象兵马俑的神态与气势,激发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难点:重点:理解课文内容,了解秦兵马俑的特点。
难点:通过想象兵马俑的气势和鲜明而丰富多样的神态,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准备:PPT 、学生预习课文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导入新课1、36年前,也就是1974年春天,在西安临潼,当人们掘开那厚厚的黄土,发现了一支沉睡了千年的军队,这个发现震撼了整个世界,这就是(板书:秦兵马俑)。
“俑”是什么?(俑是木头、泥土做的像,供陪葬用。
也就是说,是葬墓中的陪葬品。
)2、释题:秦始皇陵陪葬坑中出土的用泥制成的兵马形状的如:战车、战马、士兵等形状的殉葬品。
让我们一起通过课文到这个神奇的地下王国去看一看吧!二、初读课文1、昨天已经预习了课文,摘录了很多课文的四字词语,我们来交流一下。
这些词语中,最能体现秦兵马俑的是哪些词语?2、交流预习情况:(板书:规模宏大、类型众多、个性鲜明)3、读读黑板上的三个词语,谁能用这三个词语说一句话。
这个句子在课文里有没有?4、分析过渡段A、课文哪些地方在写“规模宏大”?B、写“类型众多,个性鲜明”的呢?C、“规模宏大”总结了第二自然段内容,后一分句又概括了文章后面的内容,这样的句子是什么句子?那如果单独成为一段,就可以叫——(过渡段)三、精读课文(一)、教学兵马俑的规模宏大1、默读第二自然段,边读边用笔勾画出最能体现秦兵马俑规模宏大的句子,写上批注。
2、交流:(学生说句子——说感受——作比较想象比较——通过读来表现感受)A:已发掘的三个俑坑,总面积近20000平方米,差不多有五十个篮球场那么大,坑内有兵马俑近八千个。
(学校一个篮球场有多大,慢慢地,2个、5个、10个、20个、40个、50个,差不多跟校园一样大了。
现在开始在上面放兵马俑了,一个、2个,100个、1000个、5000个、8000个,啊,看见没有,竟有8个我们学校的学生那么多呀。
《秦兵马俑》教学设计(优秀5篇)

《秦兵马俑》教学设计(优秀5篇)《秦始皇兵马俑》教案篇一一、整体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9个生字,理解20个词语的意思。
能用“壮观”、“栩栩如生”造句。
2、理解课文内容,学会运用段落大意归并法给课文归纳主要内容。
3、了解秦始皇兵马俑的阵容、神态和它的出土在考古的价值。
二、教学重点难点:⑴了解秦始皇兵马俑的阵容、神态和它的出土在考古的价值。
⑴运用段落大意归并法归纳主要内容。
三、教学时间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释题,课件导入,初步感受秦始皇兵马俑的壮观;初读课文,加深印象;学习课文第三、四自然段,切实感悟秦佣的特点。
(重点为第一课时)第二课时:复习回顾,加深印象;学习余下的课文,了解秦始皇兵马俑的出土在考古的价值;整体理解课文,运用段落大意归并法归纳主要内容;读写结合,课外延伸。
教学目标:1、知识能力目标:能审清题意,初步学会联系上下文理解文中的新词。
初步感知课文内容,能说出第3自然段的写作顺序和作者观察兵马俑阵容的顺序。
2、情感目标:通过情境的创设,朗读的体验,切实感悟秦始皇兵马俑栩栩如生的神态、威武雄壮的阵容。
3、过程与方法:采用“情景教学法”,运用多媒体创设情景,拉近学生和文本的距离。
尊重学生的自主选择,营造氛围,放手给学生充分的时间与空间去体验文本、自主学习,从而能切实感受秦始皇兵马俑的特点。
教学重点与难点:能切实感悟秦始皇兵马俑栩栩如生的神态、威武雄壮的阵容。
教学过程:一、揭题、审题。
1、导入:中国有一个奇观被称为世界第八大奇迹,你知道吗?板书:世界第八大奇迹提问:秦始皇是谁?兵马俑又指什么?2、师:围绕这个课题,你们还想知道些什么?二、初读课文,感知大意。
1、师引入:两千多年前的秦始皇兵马俑到底是怎么样的呢,它为何会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呢?这节课,就让我们拨开历史的尘埃,去领略秦始皇兵马俑的神奇与壮观。
一起看一段录象吧。
2、播放课件(有关秦始皇兵马俑的短片介绍),形成兵马俑的表象后,说说“秦始皇兵马俑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
小学课文《秦兵马俑》优秀教案

小学课文《秦兵马俑》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2)学习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秦始皇陵兵马俑的历史背景和艺术价值。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图片展示、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对兵马俑的兴趣。
(2)运用想象和联想,培养学生对课文描绘的场景进行思考和表达能力。
(3)学会通过查阅资料、互相讨论等方法,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和尊重。
(2)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情感。
(3)培养学生保护文物、珍惜历史遗产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1. 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主要内容。
2. 学习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 了解秦始皇陵兵马俑的历史背景和艺术价值。
三、教学难点:1. 课文长,生字词多,学生朗读和理解有困难。
2. 对兵马俑的历史背景和艺术价值的理解。
四、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展示、音乐播放等方式,营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讨论法: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口头表达能力。
3. 查阅资料法:引导学生主动查阅资料,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五、教学准备:1. 课文朗读录音带。
2. 与课文相关的图片、视频等资料。
3. 生字词卡片。
4. 学生分组讨论的表格。
5. 资料查阅工具。
六、教学过程:Step 1:导入新课(1)展示秦始皇陵兵马俑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
(2)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对兵马俑的了解。
(3)教师简要介绍秦始皇陵兵马俑的历史背景,引出课文。
Step 2: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朗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和词义。
(2)学生结合课文注释,理解课文内容。
Step 3:合作学习(1)学生分组讨论,分析课文结构,总结课文主题。
(2)每组选取一个代表,分享讨论成果。
Step 4:课堂讲解(1)教师针对学生讨论中的重点、难点问题进行讲解。
(2)讲解课文中的生字词,强调重点词句。
秦兵马俑教学设计(通用16篇)

秦兵马俑教学设计(通用16篇)秦兵马俑教学设计(通用16篇)作为一名教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把教学各要素看成一个系统,分析教学问题和需求,确立解决的程序纲要,使教学效果最优化。
那么大家知道规范的教学设计是怎么写的吗?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秦兵马俑教学设计(通用16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秦兵马俑教学设计篇1【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习、理解课文内容,感受秦兵马俑的“类型众多、个性鲜明”。
感受中华民族悠久灿烂的民族历史和人民无穷无尽的智慧,激发民族自豪感。
3、在网络环境下,根据课文的语言材料,自主查找、筛选、研究课文,感受中华民族悠久灿烂的民族文化和人民无穷无尽的智慧,激发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利用网络,理解课文内容,扩展知识,感受中华民族悠久灿烂的民族历史和人民无穷无尽的智慧,激发民族自豪感。
【教学准备】《秦兵马俑》的专题学习网站。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今天,我们继续学习19课:《秦兵马俑》。
2、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知道了那些有关秦兵马俑的知识?3、上节课,我们一起领略了秦兵马俑宏大的规模,通过交流,我们还知道了出土的近7000个兵马俑,竟然找不到两个相同的,真是太奇妙了!这节课让我们一起走进兵马俑,仔细端详这些类型众多、个性鲜明的兵马俑。
二、学习课文1、请大家拿出老师课前发给你们的学习要求:同学们,带着问题,读一读相关的内容,查一查相关的资料,可以同桌交流。
⑴课文写了那些类型的兵马俑?他们有什么样的鲜明个性?⑵请选择你最感兴趣、最喜欢的俑,结合课文内容,并点击相应的图片,细细体会他的鲜明个性。
(呆会儿向大家介绍,要说出喜欢的原因,好好准备哦!)2、学生结合专题学习网站自主学习。
3、交流:⑴先请同学说说课文写了那些类型的兵马俑?你记住了几种?⑵关于这些兵马俑的个性特点,我们暂且不逐个讨论,呆会儿大家在介绍最感兴趣、最喜欢的兵马俑时要把它介绍清楚。
《秦兵马俑》优秀教案6篇

《秦兵马俑》优秀教案《秦兵马俑》优秀教案6篇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
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秦兵马俑》优秀教案,欢迎大家分享。
《秦兵马俑》优秀教案1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凭借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加深对课文的思想内容的理解、思考和发现。
2.初步对说明方法的表达效果和本表达特点进行体会、进行揣摩。
3.领会秦兵马俑规模宏大、类型众多、个性鲜明的特点,体会中华民族的聪明才智,激发学生对光辉灿烂的中华民族艺术的热爱。
一、导入课题,激发情感1.同学们,祖国60华诞国庆大阅兵大家观看了吧,那真可以称为雄壮之师、威武之师。
你们见过一支地下的军队吗?这是一支“举世无双”的军队,它在地下沉睡了20xx多年,于1974年苏醒了,它就是秦始皇陵墓的陪葬。
见过它的人,都好似穿越了时空隧道,将人们带到了秦朝的古战场。
它一出世,就被誉为“世界的第八大奇迹”。
2.板书课题。
“俑”就是古代殉葬用的'人形或兽形物,多为木制或陶制。
二、初读课文,整体把握1.默读课文,思考课文是从哪两个方面介绍兵马俑的?会读书的孩子,总是善于发现。
文中有一句话概括了全文,找一找,划下来。
●“兵马俑不仅规模宏大,而且类型众多,个性鲜明。
”这个句子一方面介绍了规模宏大,另一方面介绍了类型众多,个性鲜明。
(是的,兵马俑大到整体的军阵阵容,小到个性鲜明的各类型兵马俑,都是举世无双、绝无仅有的。
)三、学习“规模宏大”部分1.自由读课文第2自然段,从哪些字眼能体会到规模宏大?抓住它,想象气势,然后读出来。
2.汇报:“宏大”就是宏伟壮观,气势磅礴。
作者是怎么介绍的?●预设一:抓住数字体会宏大。
⑴面积大:“20000平方米,相当于50个篮球场那么大。
”如果对篮球场还有些陌生的话,与我们的教室相比照,教室约50平方米,那么相当于多少个?(约400个教室)数量多:“近8000个”“6000多个”组成巨大的长方形军阵。
《秦兵马俑》教学设计(优秀6篇)

《秦兵马俑》教学设计(优秀6篇)《秦兵马俑》教案篇一一、教学目标了解秦兵马俑的发现发掘过程,认识秦兵马俑的艺术价值。
学习一些考古常识,提高文物保护意识,增强热爱祖国文物的观念。
能通过调查、分析、讨论、评述等方式,表达自己对具有艺术价值的文物的了解和感受。
二、教学思路本课两个学习活动分别有两大学习重点,一为了解考古常识,扩大知识面,并形成崇尚文明、珍惜文化遗产的态度;二为掌握欣赏评述珍贵文物的一般方法,形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发展审美能力。
“活动一”教学程序可为:交流讨论——欣赏分析——仿照捏制——小结评述。
课前可让学生尽可能多地去搜集关于兵马俑的图片、文字资料,以及和考古相关的故事资料。
上课后,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资料交流,结合教材,了解秦兵马俑的发现、发掘、清理还原以及保护的过程。
回答教师提出的相关问题。
如:珍贵的`文物是从何而来的?考古工作的一般过程是怎样的?兵马俑的发现者是谁?兵马俑在造型上有何特点?秦俑兵阵除了造型各异的兵马俑外还有一些什么珍贵文物?等等。
教师结合自己课前收集的资料,针对学生讲述不完整、不准确的地方进行小结。
接着教师可为学生提供不同造型的“兵马俑”图片,进一步了解关于兵马俑的知识,欣赏兵马俑的艺术价值。
欣赏后就可让学生仿造兵马俑造型开展泥塑活动。
制作完成后教师可将全班同学制作的兵马俑集中组成方阵,讲评小结。
“活动二”教学程序可设计为:收集资料——尝试评述——描绘细节——交流讨论——欣赏评述——拓展延伸。
课前学生在网上或图书馆搜集教材上提供的文物的资料。
小组同学按照书上提供的评述方法,互相尝试评述其中感受最深、了解最多的文物。
接着还可用线描的方法,描绘文物的精美细节或外形,进一步感受文物的艺术性。
然后再交流感受,选一名同学做代表总结发言。
最后教JJ币可给学生看更多经典的文物,布置课后学生到当地的博物馆、文物市场去了解几件最感兴趣的文物,并运用所学写一篇调查欣赏报告。
三、教学选择1、有条件的学校可带学生直接到博物馆去参观学习,真实地、全方位地欣赏各种文物。
《秦始皇兵马俑》教案(优秀6篇)

《秦始皇兵马俑》教案(优秀6篇)秦兵马俑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个生字8个,两条绿线中的7个字只识不写。
认识1个多音字。
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联系课文内容领会"兵马俑不仅规模宏大,而且类型众多,个性鲜明"在文中的作用。
4、凭借课文的语言材料,感受中华民族悠久灿烂的民族文化和人民无穷无尽的智慧,激发民族自豪感。
重点难点:抓住过渡句统领全文的结构和内容。
课前准备:兵马俑的资料。
教学时间:二教时教学过程:第一教时一、导入新课秦,指的是秦代;俑,指古代殉葬的偶像;秦兵马俑,是给秦始皇殉葬的队官兵和战刀的偶像。
二、自读课文,初步感知读准字音,勾划新词,理解词意。
思考:秦兵马给你的印象是什么?三、检查、交流:1、指名朗读生字、找出新词。
2、意思:享誉世界:在全世界取得(权利、声誉、威望等)。
举世无双:全世界找不到第二个。
形容极其稀有。
南征北战:形容转战南北,经历了许多战斗。
所向披靡:所向:指力所到达的地方;披靡:溃败。
比喻力量所达到的地方,一切障碍全被扫除。
昂首挺胸:抬起头,挺起胸膛。
形容斗志高,士气旺。
若有所思:若:好像。
好像在思考着什么。
惟妙惟肖:描写或模仿的非常逼真。
跃跃欲试:跃跃:急于要行动的样子;欲:要。
形容急切地想试试。
久经沙场:形容参加过多次战斗。
绝无仅有:只有一个,再没有别的。
形容非常少有。
身材魁梧:指人的身材长得高大、强壮。
3、朗读词语。
4、指名朗读课文,说每一自然段讲什么意思。
(1)写秦兵马俑和它出土的地方。
(2)写秦兵马俑规模宏大。
(3)写秦兵马俑的类型众多,个性鲜明。
(4)写将军姿态。
(5)写武士姿态。
(6)写骑兵俑姿态。
(7)写车兵俑姿态。
(8)写弩手姿态。
(9)写马俑姿态。
(10)写每一件兵马俑都是极为精美的艺术珍品。
(11)写秦兵马俑形象地展示了中华民族的强大力量和英雄气概,在古今中外雕塑史上是绝无仅有的。
5、从过渡段入手给课文分段。
《秦兵马俑》公开课教案及评析

《秦兵马俑》公开课教案及评析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秦兵马俑的背景知识,包括历史、文化、艺术等方面的内容,提高学生对秦兵马俑的认识水平。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讨论等方法,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我国传统文化的兴趣和自豪感,培养学生尊重和保护文化遗产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秦兵马俑的历史背景、艺术特点和文化价值。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秦兵马俑的艺术价值和文化内涵。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教师通过展示秦兵马俑的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关注并激发对秦兵马俑的兴趣。
2. 自主学习:学生通过查阅资料或阅读课文,了解秦兵马俑的背景知识。
3. 课堂讲解:教师详细讲解秦兵马俑的历史背景、艺术特点和文化价值,引导学生深入理解。
4.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秦兵马俑的艺术价值和文化内涵,分享自己的观点。
5. 总结评析:教师引导学生总结秦兵马俑的特点和价值,并进行点评和分析。
四、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表现,评价学生的参与程度。
2. 小组讨论:评价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包括观点阐述、交流互动等方面。
3.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完成的课后作业,评价学生对秦兵马俑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五、教学反思:在课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包括学生的学习兴趣、参与程度、知识掌握程度等方面,以便对教学方法和策略进行调整和改进,提高教学质量。
教师还应关注学生的反馈意见,不断优化教学内容和过程,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六、教学策略:1. 互动式教学: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提高学生的主动性。
2. 图像分析:利用多媒体展示秦兵马俑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分析其艺术特点。
3. 文化背景介绍:结合历史、文化知识,为学生提供秦兵马俑的文化背景,帮助学生深入理解。
七、教学方法:1. 讲授法:教师对秦兵马俑的历史背景、艺术特点等进行详细讲解,引导学生了解其价值。
秦兵马俑教学设计(通用18篇)

秦兵马俑教学设计(通用18篇)秦兵马俑教学设计(通用18篇)作为一名教师,时常要开展教学设计的准备工作,借助教学设计可使学生在单位时间内能够学到更多的知识。
那么应当如何写教学设计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秦兵马俑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秦兵马俑教学设计篇1【教学目标】1、学会文中生字新词,尤其是四字词语或成语。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秦兵马俑“规模宏大、类型众多、形象鲜明”的特点,感受中华民族悠久灿烂的民族文化和人民无穷无尽的智慧。
3、通过读写结合切实提高学生想象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重、难点】1、凭借课文的语文材料,感受中国悠久灿烂的民族文化和人民无穷无尽的智慧,激发民族自豪感。
2、通过读写结合切实提高学生想象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教具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1、揭题:今天,我们学习第十九课──秦兵马俑(齐读课题)。
2、创设情境:1978年9月,法国总统希拉克在参观秦兵马俑后留下了这样的赞词:“世界上曾有七大奇迹,秦俑的发现,可以说是‘第八大奇迹’了,不看金字塔不算真正到过埃及,不看秦俑不算真正到过中国。
”3、交流感受,激发民族自豪感。
(世界的奇迹,民族的骄傲)4、再一次让我们满怀自豪地读一读:秦兵马俑。
二、预习汇报,交流共享1、谈话过渡:从你们的朗读声中,老师感受到了你们满腹的自豪。
想必,课前同学们也一定作了充分地预习。
咱们一起交流分享预习成果。
2、依次汇报,相机引导:⑴ 介绍佣及秦兵马俑。
⑵ 读准生字词。
⑶圈划出文中的四字词语和成语,理解。
⑷ 正确、流利地读文。
⑸ 理清条理,领会第三自然段的过渡作用。
三、精读课文,体悟积累1、体会兵马俑的规模宏大:⑴ 播放录像,说说感受。
⑵ 师述:走进语言文字,你会有更深的感受。
⑶ 读一读第二自然段:并划出规模宏大的词句,简要写写体会。
⑷ 集体交流:预设1:“已发掘的三个俑坑,总面积二万平方米,差不多有五十个篮球场那么大,坑内有兵马俑近八千个。
《秦兵马俑》教学设计(最新8篇)

《秦兵马俑》教学设计(最新8篇)《秦兵马俑》教学设计篇一【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展开丰富想象,体会兵马俑规模宏大、类型众多、个性鲜明的特点。
3、感受中华民族灿烂悠久的历史文化和中国人民的无穷无尽的智慧,激发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难点】借助语言材料,展开丰富想象,感受兵马俑的特点。
【教学准备】多媒体教学课件【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设置悬念1、同学们,在我国陕西省临潼县,有被称为“世界第八大奇迹”的(生齐:秦兵马俑)2、板书课题,激情导入:师:1979年,前法国总理希拉克在参观秦兵马俑后,感叹道:“世界上有了七大奇迹,秦俑的发现,可以说是第八大奇迹了。
不看金字塔,不算到埃及;不看秦兵马俑,不算到中国。
”秦兵马俑到底有着怎样的魅力,为什么会让他产生这样的感受,发出这样的赞美呢?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近,一起去感受,一起去赞美(引导学生反复齐读课题)。
二、快速浏览,抓住特点学生快速浏览全文,找出最能概括兵马俑特点的一句话。
体会秦兵马俑“规模宏大、类型众多、个性鲜明”的特点。
三、精读课文,体会特点,学习写法(一)感受秦兵马俑“规模宏大”1、默读第二自然段,勾画出表现秦兵马俑规模宏大的词句。
2、交流感受,指导朗读。
(1)你从哪些地方读出了春兵马俑规模宏大?能通过你的朗读把兵马俑这种恢弘的气势读出来吗?(2)学生齐读,读出秦兵马俑的规模宏大,气势恢弘。
3、小结:同学们不仅读出了秦兵马俑的规模宏大,更把老师的思绪又带回了两千多年前那战火纷飞的古战场。
这支在地下隐藏了两千多年的兵团,是一支浩浩荡荡、气势恢弘的雄壮之师,是一支军容严整、行动有序的威武之师,是一支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的胜利之师。
是他们,在秦始皇的指挥下南征北战、所向披靡、横扫六国、一统天下。
(二)感受秦兵马俑的“类型众多、个性鲜明”1、过渡:听,战马嘶鸣,喊声震天。
这支威武雄壮的胜利之师正踏着激越的鼓点,穿过历史的硝烟,迈着铿锵的步伐向我们走来。
秦兵马俑说课稿《秦兵马俑》说课稿设计方案(优秀12篇)

秦兵马俑说课稿《秦兵马俑》说课稿设计方案(优秀12篇)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用到说课稿来辅助教学,说课稿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
那么说课稿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可爱的小编给大伙儿收集整理的12篇《秦兵马俑》说课稿设计方案,欢迎参考阅读,希望对大家有一些参考价值。
秦陵兵马俑说课稿篇一欢迎你来到举世闻名的秦兵马俑。
我叫唐宇佳,是你们这次参观秦兵马俑的导游,我非常高兴为大家服务。
秦兵马俑是世界考古较伟大的发现之一,被称为“世界第八大奇迹”。
它位于西安临潼区,是秦始皇陵墓重要的组成部分。
你们现在看到的,是较早发现的一号坑,也是较大的,坑里有8000多个兵马俑。
一号坑的左右后来又各发现了兵马俑坑,着就是现在的二号坑、三号坑。
兵马俑是用泥巴烧制的战车、战马、士兵形状的陪葬品。
秦兵马俑可以说是世界上较大的古代军事博物馆。
让我们站在高处往下看,这些兵马俑一行行、一列列、一队队,排列的十分整齐;如果仔细看,每一个兵马俑的脸型、发型、体型、神态都不一样,反映出古代中国人非常高的智慧水平。
秦兵马俑世界珍贵的文化遗产,希望大家能够自觉的保护它。
同时,我们有责任要保护更多的还没列入世界遗产名单的文化和自然遗产。
因为,保护文化遗产就是保护历史啊!今天的参观就要结束了。
秦兵马俑恭候大驾再次光临。
再见啦,朋友!秦陵兵马俑说课稿篇二教学中如果想仅仅通过课文的语言材料让学生来感受中华民族的灿烂文化和古代人民的无穷智慧,似乎还有点难度。
因为,秦陵兵马俑毕竟是两千多年前秦王朝的产物,离学生的生活实际太远太远,这除了给秦陵兵马俑本身罩上了一层神秘感之外,也让学生对于它的理解与想象产生了很大的难度。
因此,我不但在前一个案例中让学生欣赏了秦陵兵马俑的全景视频录像,还上网搜集了大量的`秦陵兵马俑图片,多次进行筛选。
在教学中,我巧用媒体或单幅,或整组地出示图片:面对气势恢弘的一号坑俯瞰图,学生惊讶其规模宏大;面对用广角镜头拍摄的“鸟瞰”兵马俑的图片,学生一下子就理解了这个词语,并马上想到了它的近义词“俯视”;而较后一组图片似乎一下子拉近了时间与空间的距离,让秦陵兵马俑似乎一下子处在触手可及的地方。
秦兵马俑教案5篇

秦兵马俑教案5篇秦兵马俑教案篇1学习目标1、认识8个生字,积累“举世无双、享誉世界、规模宏大、南征北战、所向披靡、神态自若、跃跃欲试、若有所思、惟妙惟肖”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秦兵马俑的规模、类型和特点,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3、进一步培养学生搜集并应用相关资料的兴趣和习惯。
教学重、难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秦兵马俑的规模、类型和特点,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课前准备1、师生搜集秦兵马俑相关图片,文字资料,有条件可制作。
2、学生课前朗读课文三至五遍,不懂的词语查一查字词典。
教学过程一、以预习为起点,让学生畅谈预读的感受1、了解学情,研读课题。
从了解学生预习情况人手,营造初读交流的氛围:从你们的眼睛和神情看,预读了课文19课《秦兵马俑》(板书课题),一定有感受要说,是这样的吗?先引导学生读题(可相机出示挂图),并让学生说出对课题的理解(注意弄清“俑”的意思),再交流预读的突出感受。
2、畅谈感受,板书词语。
在交流感受时,可让学生板书自己概括的重点词语,如“举世无双、享誉世界、规模宏大、类型众多、个性鲜明、世界第八大奇迹”等。
从整体上基本把握课文。
老师在学生充分畅谈的基础上因势点化,抓住“举世无双、世界第八大奇迹”等相关词语切人,引学生自主探读课文。
3、从读强化,检查识字。
可用生字卡片了解并巩固识认。
检查中,注意引导学生对多笔画字(如“瞰、率、靡、魁”)辨形认读,要求读正确。
二、以自读为重点,让学生读出自己的精彩1、读出理解(重在读懂):鼓励学生选用自己最擅长的方式读书,并提示学生用好工具书和相关资料、图片等信息读懂课文,注意发现并积极向自己提出问题。
在充分自读中主动找同学交流互助。
2、读出见解(重在品味):点拨学生在读中注意图文结合,并在自己认为印象深刻和最能吸引自己的句段处多读多品多想,对精妙的词句要读出自己的见解与发现。
如“兵马俑不仅规模宏大,而且类型众多,个性鲜明”(这句话是承上启下句、概括了课文主要内容、其中三个词点出了秦兵马俑的突出特点);又如第九自然段中的排比句;再如“秦兵马俑,在古今中外的雕塑史上是绝无仅有的”中的“绝无仅有”等。
秦始皇兵马俑教案(精选7篇)

秦始皇兵马俑教案(精选7篇)秦兵马俑教学教案篇一1、学习"糜、挺、炯、唇"等字;2、继续学习、巩固联想和想象的写法。
能力目标:1、推想"举世无双、所向披靡、南征北战、跃跃欲试、惟妙惟肖"等词语在文中的意思;2、朗读课文并练习速读。
情感目标:在了解秦兵马俑的规模和特点基础上知道它在古今中外雕塑史上的地位和价值。
教学难点:速读练习,理解重点语句的含义。
教学手段:影视素材、电子幻灯片、图片、模型。
教学方法:指导、讨论、仿写。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提出问题,导入新课。
1、谈你所知道的被称为历史文物的遗迹有哪些?2、秦始皇兵马俑的出土,使世界对中国古代文明有了新的了解和评价。
因此,"世界第八大奇迹"在人们心中早已成了兵马俑的代名词。
3、(幻灯展示一课时学习内容)二、初步感知,了解主要内容。
课文主要写了什么?三、细读课文,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
讨论交流课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四、朗读练习。
速读6----10自然段。
1、计时读文,看谁能用最短的时间读完该段并说出主要内容。
2、同桌之间计时读文比赛。
3、速读全文看谁最快。
五、再次读文。
找出文中联想和想象的部分,画出带有"好像"词语的句子,再读一读。
六、总结:1、介绍有关兵马俑及秦始皇等相关资料。
2、解释下列词语。
举世无双恢弘气势所向披靡南征北战跃跃欲试惟妙惟肖鸟瞰3、理清文章思路。
第二课时一、复习二、理解课文内容。
(幻灯展示二课时学习内容)1、速读介绍兵马俑规模宏大一段,说说这段有什么特点?(运用数字加以说明俑坑气势恢弘。
)(2)读短文,与原文对比,你更喜欢哪一段,为什么?(见二课时学习内容)(3)依据资料提示,展开你丰富的想象,介绍一下可能还有哪些神态的兵马俑?(4)小结:威武雄壮的军阵,再现了秦始皇当年为完成统一中国的大业而展示出的军功和军威。
3、齐读结尾段,主要写了什么?还有哪些语言表达了这一情感?(见二课时学习内容)4、小结:美轮美奂的秦兵马俑在文化、艺术等方面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为中华民族灿烂的古老文化增添了光彩。
《秦兵马俑》教学设计

《秦兵马俑》教学设计《秦兵马俑》教学设计15篇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时常需要用到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
优秀的教学设计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收集的《秦兵马俑》教学设计,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秦兵马俑》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默读课文,找关键语段理清文章脉络。
2、通过填写学习单、观察说话等方法,感受课文用词准确,抓住特点、观察想象等写作上的特点,领会秦兵马俑规模宏大,类型众多、个性鲜明的特点。
3、读文品句的过程中,指导情感朗读,体会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难点:通过阅读课文,想象秦兵马俑宏伟的气势和鲜明而丰富多样的神态,激发民族自豪感。
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引入1、第五单元,围绕着我国的“世界遗产”这一主题,我们开展了丰富有趣的综合性学习。
在课堂里我们感受了长城的气魄雄伟、品味了颐和园的秀丽风光。
那么现在,同学们,你们已经清楚地知道什么是世界遗产了吗?(PPT)一起看大屏幕。
请一位同学为大家读一读。
世界遗产是指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世界遗产委员会确认的人类罕见的、目前无法替代的财富,是全人类公认的具有突出意义和普遍价值的文物古迹及自然景观。
是呀,世界遗产必定是罕见的、无法替代的,具有突出的价值。
2、1987年12月,我国又一个珍贵的历史文物,被列入了《世界遗产名录》你们知道是什么吗?对,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领略秦兵马俑的风采。
带上序号,一起读课题。
3、那么俑是什么意思呢?俑在字典中的解释:古代陪葬用的木制或陶制的偶人。
秦兵马俑,是给秦始皇陪葬的军队官兵和战车战马的偶像。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那么秦兵马俑到底是怎样的?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地朗读课文,把课文读通读顺,想想兵马俑给你怎样的印象?2、谁能用文中的语句说一说?秦兵马俑在我国西安的临潼出土,它举世无双,是享誉世界的珍贵历史文物。
兵马俑不仅规模宏大,而且类型众多,个性鲜明。
秦兵马俑教案(优秀14篇)

秦兵马俑教案(优秀14篇)《秦兵马俑》教学设计篇一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的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联系课文内容领会“兵马俑不仅规模宏大,而且类型众多,个性鲜明”在文中的作用。
4、凭借课文的语言材料,感受中国悠久灿烂的民族文化和人民无穷无尽的智慧,激发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联系课文内容领会“兵马俑不仅规模宏大,而且类型众多,个性鲜明”在文中的作用,凭借课文的语言材料,感受中国悠久灿烂的民族文化和人民无穷无尽的智慧,激发民族自豪感。
教学难点:联系课文内容领会“兵马俑不仅规模宏大,而且类型众多,个性鲜明”在文中的作用,凭借课文的语言材料,感受中国悠久灿烂的民族文化和人民无穷无尽的智慧,激发民族自豪感。
教具准备:图片、模型、小黑板。
教学方法:指导、讨论、仿写。
课时安排:2课时一课时教学内容:初读课文课时目标:1、学习本课生字,并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教学进程:一、揭示课题、导入新课1974年,在陕西临潼县东南秦始皇的骊山陵东侧,发现了三个兵马俑陪葬坑,从中出土了大量刻画精致、形态逼真的兵马俑。
这便是举世无双、享誉世界的秦兵马俑,被人们称为“世界第八大奇迹”。
今天我们所学的课文就是介绍秦兵马俑的一篇佳作。
出示课题:秦兵马俑齐读。
二、看录象,创设情景1、仔细欣赏。
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交流。
2、自读课文,了解大意。
选择感兴趣的内容练读,读给同桌听。
3、说说兵马俑给你的印象。
三、学习生字词1、读带有生字的词语,正音。
2、理解词义,可联系上下文,也可查字典。
3、指名试读课文,读准确,读通顺。
四、精读秦兵马俑的“规模宏大”1、默读课文第二自然段,思考:课文从哪些方面反映了秦兵马俑的规模宏大?2、集体讨论。
(1)从三个俑坑的总面积和兵马俑的数量体会秦兵马俑的规模宏大。
(2)从一号坑的长、宽、面积和兵马俑数量体会秦兵马俑的规模宏大。
3、朗读前四句,感受兵马俑的规模宏大。
《秦兵马俑》教案(通用15篇)

《秦兵马俑》教案(通用15篇)《秦兵马俑》教案篇1一、教材分析这是一篇状物类,生动地描绘了秦兵马俑规模宏大、类型众多、个性鲜明的特点,反映了中华民族的聪明才智,再现了中华民族一段强盛辉煌的历史。
二、教学目标1、凭借课文的语言资料,通过小组合作探究,感知兵马俑的规模宏大;类型众多、个性鲜明的特点。
2、在学习中培养探究“世界遗产”---秦兵马俑的兴趣,激发民族自豪感。
三、教学重点:通过小组合作探究,感知兵马俑的规模宏大;类型众多、个性鲜明的特点。
教学难点:感受中华民族悠久灿烂的文化和古代人民的智慧,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四、教学过程【一】课题导入,激发兴趣。
1、(板书:兵马)师:“兵马”是指什么?(板书:秦兵马)说说“秦兵马”又是指什么?(板书:俑)师:“俑”什么意思?秦兵马俑与秦兵马有什么关系?生:秦兵马俑是模拟秦军雄兵百万、战车千乘雕刻成的。
(齐读课题)师:秦兵马俑在哪里?(西安临潼)它是我国享誉世界的珍贵历史文物。
【二】快速浏览,抓住特点1、通过上节课的学习,谁能用文中的一句话概括兵马俑的特点。
(兵马俑不仅规模宏大,而且类型众多,个性鲜明。
)2、(齐读第三自然段)3、这句话不仅概括了秦兵马俑的特点,还是一个过渡句,在文中起着承接上文,引领下文的作用。
这就叫“承上启下“。
这一段的上文就是写-------兵马俑规模宏大。
(板书:规模宏大)【三】、探究学习,领略奇迹风采(一)、学习规模宏大的特点。
(1)请同学们自由轻读第2节,想一想你是从哪些地方体会到兵马俑的“规模宏大”的?圈画出相关词句,在书上作批注。
(2)交流:你从哪些词句中体会到兵马俑的规模宏大?(3)指导朗读。
把你的感受放进去读一读这句话。
(重读突出这些词语)①数字②站在高处鸟瞰,……一行行,一列列,……你还从哪些地方读出了兵马俑的规模宏大?③是啊,兵马俑坑面积之大,兵马俑数量之多,要想看到他们的全貌,我们就必须站在高处----鸟瞰。
(4)出示视频,感受兵马俑规模宏大。
秦兵马俑教学设计一等奖3篇

秦兵马俑教学设计篇7[教材赏析]:《秦兵马俑》这篇文章从两方面详尽介绍了秦兵马俑:一是用详实的数据说明了兵马俑宏大的规模;二是从身材体格、衣着披挂、动作神态等方面,准确、细腻地表现了兵马俑的类型众多、神态各异、个性鲜明。
文中既有说明、描述的文字,也有作者丰富的联想,使我们身临其境,深深地体会到字里行间洋溢的强烈的民族自豪感。
教材中选配了三幅兵马俑的图片,既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又能激起学生搜集图片资料的兴趣。
学生通过图文的对照学习,想象秦兵马俑宏伟的气势和鲜明而丰富的神态,激发民族自豪感,这也是课文的重点。
[设计理念]:网络学习是一场智能的革命,也是一场学习的革命,它从根本上改变了学习者联系世界的方式,对最大限度地拓展学习者的知识与发展的空间,对人的素质的全面发展有着不可低估的意义。
课文看似描写简单,实质距离学生生活实际较远,采用网络教学,创设生动活泼的教学环境,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的兴趣,强调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信息交流,通过信息交流实现师生互动,从而产生互助,达到互惠,使整个课堂教学形成共识、共享、共进的氛围。
所以本课的教学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主。
教学时,避免枯燥的讲解,让学生充分地诵读、充分地浏览专题网站中的内容,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课文的语言,领悟文章的特点,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在这堂课中我会注重学生朗读的训练,引导学生把自己对课文的感悟通过声情并茂的诵读表现出来,使学生受到情的感染和美的熏陶。
[学习目标]:认知目标:学会本课生字,理解词语;联系课文内容领会“兵马俑不仅规模宏大,而且类型众多,个性鲜明”在文中的作用。
情感目标:通过阅读理解,感受中华民族悠久灿烂的文化和人民无穷无尽的智慧,激发民族自豪感。
能力目标:积极利用网络自主学习,对新知识能联系旧知进行意义建构;加强学生间的团队合作精神。
[学生现状]:经过调查发现:我校的学生没有人参观过秦兵马俑,只是在电视介绍中了解一些知识,给教学带来了困难。
秦兵马俑教学设计(精选11篇)

秦兵马俑教学设计秦兵马俑教学设计(精选11篇)课文《秦兵马俑》是一篇状物类散文,生动地描绘了秦兵马俑规模宏大,类型众多、个性鲜明的特点,反映了中华民族的聪明才智,再现了中华民族一段强盛辉煌的历史。
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秦兵马俑教学设计,欢迎阅读参考!秦兵马俑教学设计篇1【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和多音字“乘”,积累众多的四字词语。
2、读通课文,理清脉络,感知课文大意,了解课文的构思特点。
3、学习抓中心句来概括课文内容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理清课文脉络,学习抓中心句概括课文内容。
【教学准备】1、学生预习课文,能把课文读正确、流利。
2、教师准备PPT课件。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读,向往“神奇”。
1974年春,西安临潼的农民挖了一口井。
这一挖可不得了!这一挖,挖出一个历史的回声;这一挖,挖出了一个地下王国;这一挖,挖出了震惊世界的“第8大奇迹”,那就是享誉世界的历史文物“秦兵马俑”!(板书课题)齐读课题师:读了课题,你对秦兵马俑有哪些了解,能说说吗?学生展示收集的资料,了解秦王朝,理解“俑”。
引导学生先解释“秦”和“俑”,再理解题意:秦始皇陵里发掘出土的殉葬品,是用泥土烧制的人形和马匹。
同学们想不想欣赏这个地下神奇的世界呢?我们一起来欣赏。
出示图片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通过多读多思,去认识那个地下神奇的世界到底有什么特点,作者是怎样介绍这些特点的吧!二、整体感知,初知“神奇”。
任务一:初读课文,学习生字,理解新词。
学习策略:自由朗读课文,小组合作交流预习情况(会认、会写字,理解新词,与同学分享你喜欢的句子或难读的句子等。
)} 展示交流(相信大家在刚才的学习过程中已经学会了生字与生词,现在老师想考考大家,有信心吗?)出示词语:(1)指名认读生字词第一组词语:拱形军吏战靴铜戈擎着下跪模拟强调字形:“吏”与“史”差一笔;“靴”字的偏旁是“革”,表示字的意义;“擎”向上托;举的意思,与“手”有关。
理解词语:拱形、铜戈(出示图片理解)擎着(做动作)(开小火车认读大家跟读、分小组读、齐读,共同交流有难度记忆的生字,并在《写字》书上各练写一个。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秦兵马俑》优秀教案《秦兵马俑》优秀教案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
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以下是作者精心整理的《秦兵马俑》优秀教案,欢迎大家分享。
《秦兵马俑》优秀教案1学习目标1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学会本课的8个生字,两条绿线中的8个字只要认识不要求会写。
认识一个多音字乘。
能够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秦兵马俑教案教学设计优秀精品 3、联系课文内容领会兵马俑不仅规模宏大,而且类型众多,个性鲜明在文中的作用。
4 、在理解的基础上,感受中华民族悠久灿烂的民族文化和人民无穷无尽的智慧,激发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难点重点: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难点:在理解的基础上,感受中华民族悠久灿烂的民族文化和人民无穷无尽的智慧,激发民族自豪感。
教学过程:一、导入揭题1、几年前,比利时的《列日报》,登载了一则消息,用充满激情的语言,向读者呼吁:亲爱的读者,快去美术宫看看,当我们还在漫长的黑夜里时,中国人在干什么?这是指的什么呢?原来指的是秦始皇陵出土的兵马俑。
今天,我们就一起去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走一走(板书课题)、让学生说说对课题可以怎样理解,特别是俑2、怎样去学习这篇课文,/请同学们阅读学习提示,然后根据学习提示自由的学习课文。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朗读2、读了课文,你一定有很多的感受要说?3、简单交流;在交流的过程中让学生整体把握课文些什么?并从学情出发,让学生上黑板写出一些概括的词语:比如:举世无双,享誉世界、规模宏大、类型众多,个性鲜明、世界第八大奇迹等,从整体上基本把握教材。
三、再次默读读课文,领略规模宏大、类型众多,个性鲜明的秦兵马俑1、老师在学生畅谈的基础上因势利导:抓住享誉世界、世界第八大奇迹等词语切入,引导学生自主探究。
2、以读为焦点,展示教学3、哪些地方是你的感触最深,请你自由选择,尽情诵读。
4、交流:第二自然段,主要是读出兵马俑的宏大气势第三第八自然段主要各种俑不同的威风,敏捷和勇猛。
第七自然段主要抓住几个排比句,入境的想象,并读出韵味。
首位要读出惊叹和赞美四、积累运用:一是读背自己喜欢的段落或句子,也可以进行摘抄二是根据课文的内容(取一部分)改成解说词。
向大家简说,也可以是导游的形式。
五、延伸拓展:世界的奇迹,民族的骄傲。
李光耀中华第一帝,世界第八奇。
胡绳这一激动人心印象深刻的秦俑,是具有创造性的人民和伟大未来的证明。
基辛格阅读链接:陕西省关中平原一带,曾是中国古代帝王将相的政治舞台,又是他们最后归宿之地。
从公元前11世纪起,就有周、秦、汉、隋、唐等11个封建王朝,在关中平原上的长安(今西安)建都,是我国六大古都之一。
历史上有名有姓的封建帝王就有27个埋葬在这一带。
其中最为庞大的、令人触目的陵墓,就是位于临潼县东5公里下河村附近的秦始皇赢政的陵墓。
据历史记载,秦始皇即位时(公元前247年)便开始建造皇陵,征调7万多劳动力,耗费金银钱财无计其数,化费36年之久,终于在临潼骊山脚下,建造起一座庞大的皇陵。
陵墓夯土堆高达150米,那四面坡的冢形,气势如山,简直就是一座巨形的中国金字塔。
秦始皇陵墓,冢高55米,周长#米;经过钻探、调查,其陵园基地分为内外两城,内城周长为2525米,外城周长为6264米,占地面积达25万平方米。
其陵墓奢侈至极,墓顶以珠玉缀出星宿,墓底以玉石堆砌山岳,以水银造江河湖海,以鱼骨油为灯烛;上有金制凫雁,下面铜铸的棺椁,珍奇珠宝不计其数。
在其陵墓东侧1500米处,发现了三个兵马俑坑,坑内葬有大量的与真人真马大小等同的陶制彩绘兵马俑,以及当时实战使用的各种兵器,出土文物达1万多件,实为世界罕见。
后来在陵墓西500米处,又发掘大量的胥役墓坑,每坑2~4人不等,大都为屈肢埋葬。
根据现在已经发掘的秦陵兵马俑坑,可编成一号坑、二号坑、三号坑三部分。
其中以一号坑规模最为庞大,它东西长230米,宽62米,深5米,占地面积万平方米;内有与真人真马大小相同的武士俑和拖战车的陶马等6#多件,排成了一个长方形的、以士兵为主的混合战车的军阵,阵容庞大,气势宏伟。
二号坑在一号坑的北侧前面,占地约6#平方米,是由陶制士兵、骏马、战车、骑士,组成步、弩、车、骑等四个兵种,手中各持弓、箭、弩和戈、矛、戟、剑等实战兵器,形成一支庞大的特殊军队的阵势。
三号坑在一号坑的后面北侧,占地面积约520平方米,坑内前端甬道口有一辆统帅乘坐的彩绘战车,有上百名武士手执戈、矛、戟、剑等,森严环卫,军威凛然,好像一号、二号坑军阵的指挥部。
现在一号坑上面已建起一座长200米,跨度宽约70多米的拱形展览大厅,并于1979年落成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正式对外开放,供中外人士游览参观。
秦始皇陵墓发掘的这些千军万马,守护秦陵有#多年,终于面世,这是本世纪中最壮观的考古发现,被誉为世界第八奇迹。
内容概括:这篇介绍了关于秦兵马俑,秦兵马俑教案教学设计优秀精品,希望对你有帮助!《秦兵马俑》优秀教案2【教材分析】《秦兵马俑》是一篇说明性的文章,课文,从两方面详尽介绍了秦兵马俑:一是用详实的数据说明了兵马俑宏大的规模;二是从身材体格、衣着披挂、动作神态等方面,准确、细腻地表现了兵马俑的类型众多、神态各异、个性鲜明。
文中既有说明、描述的文字,也有作者丰富的联想与想象,使我们如临其境,而且深深地体会到字里行间洋溢着的强烈的民族自豪感。
教材中配有三幅插图,一幅是一号坑的远景图,一幅是铠甲武士,另一幅是秦始皇陵彩绘铜车马图片,既能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又能激起学生搜集图片资料的兴趣。
选编这篇课文,目的在于让学生了解秦兵马俑,感受其宏伟气势,激发民族自豪感,培养探究中国的世界遗产的兴趣。
通过阅读课文,想象秦兵马俑宏伟的气势和鲜明而丰富多样的神态,激发民族自豪感,是本课教学的重难点。
教学中如果想仅仅通过课文的语言材料让学生来感受中华民族的灿烂文化和古代人民的无穷智慧,似乎有点难度。
如今现代教育信息技术的介入,给了我们很大的便利,因此本课的教学可充分地运用集音、形、色于一体的专题站来学习课文,感悟语言。
【设计理念】本课的教学我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主。
教学时,避免枯燥的讲解。
因此,我可让学生先充分浏览专题网站中的内容,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课文的语言,领悟文章的特点。
具体的教学方式可以这样安排:分组交流──代表发言──组员补充──感情朗读。
这样做主要是为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另外一点就是这节课我还比较注重读的训练。
以读代讲、以讲促读,引导学生把自己对课文的感悟通过声情并茂的诵读表现出来,使学生受到情的感染和美的熏陶。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体会课文的思想内涵。
2、能力目标:运用网络技术,让学生组成若干学习小组,进行自主探究,培养学生获取、处理信息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凭借课文的语言材料和网络中的拓展阅读材料,感受中华民族的灿烂文化和古代人民的无穷智慧,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通过语言文字、网络资料探究秦兵马俑的规模宏大、类型众多、个性鲜明的特点。
【教学过程】一、课件导入边放课件教师边导入:举世闻名的秦兵马俑是我国的珍贵历史文物,它出土于西安以东30千米的临潼。
秦兵马俑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
今天我们班就组成秦兵马俑考古学习小组,将一起出发,到这个神奇的地下王国去看一看。
学生欣赏完课件后教师提问:师:看了以后,谁能讲讲秦兵马俑给你的最深印象是什么?(教师相机板书课题及学生的感受)出示过渡句:兵马俑不仅规模宏大,而且类型众多,个性鲜明。
齐读。
(过渡段在文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它既能概括上文的主要内容,又能概括下文的主要内容,既一种有效的阅读方法,又是一种巧妙的写作方法,所以我们在阅读写作中要重视运用。
)(通过阅读、探究、体验、交流等学习活动,了解了兵马俑规模宏大的特点。
)二、自主探究学习课文1、出示自学的要求:轻声读课文内容,说说课文向我们介绍了哪几种类型的兵马俑?找出自己最感兴趣的一种?反复朗读,从课文对兵马俑的外貌、动作神情的描写中,仔细揣摩体会,他们会是具有什么样个性特点的人呢?2、学生自主探究,同桌相互合作,浏览学习专题网站中的文字及图片,挑选自己最感兴趣的一种兵马俑进行深入研究,说说它的特点,也可以制作成简单的演示文稿(教师需协助学生)。
3、讨论交流:⑴ 指名学生说出各种类型兵马俑的特点,并谈谈体会。
⑵ 指名学生上台交流自己最喜欢的兵马俑,谈谈自己研究的收获。
(可用自己制作的演示文稿辅助讲解)这样,文章怎样介绍兵马俑类型众多、个性鲜明的呢?通过逐段精读,列一张表格,就会明白。
三、品读课文1、用课件播放各种神态的兵马俑,教师配乐讲解。
2、学生自由练习读第8自然段。
3、开展读书比赛活动:(引导学生进行自主评价)作者在观察描写兵马俑神态的同时,还加上了自己的联想,把作者联想的句子划下来。
比较一下:如果去掉文中联想的句子,好不好呢?体会作者的联想,把兵马俑写活了,使他们富有了感情,有了摄人心魄的力量。
合理的想象会使文章妙趣横生,并体验一下,当代作家汪曾祺笔下的兵马俑的个性。
4、知识点练习:用有的有的有的说一段话。
在此基础上,再用心地读读第三至第九自然段,会真正体会到:每一件兵马俑都是极为精美的艺术珍品。
从而,由衷地热爱我们中华民族悠久灿烂的历史,赞美古代劳动人民的伟大智慧,深切感受到做一个中国人的自豪!四、总结全文,拓展延伸1、教学小结:站在兵马俑前,和这些雕塑对视,我们可以感受到心灵的震撼和来自千年传递的信息,从秦兵马俑考古回来,此时此刻你最想说些什么?(学生畅所欲言)如果读书光读不用那还是纸上谈兵。
想不想把今天的研究成果,运用到生活中去?秦兵马俑博物馆为了迎接暑假旅游高峰,正招聘小导游呢!想不想试一试?出示秦兵马俑博物馆网站,创设情境:为了使你的导游应聘成功,要做些准备才行,请你选课文中你最感兴趣的一小节做解说词,为了增加吸引力,提高成功的机会,你还可以改编解说词。
基本要求是:能让你的家庭旅游团成员听懂。
开始准备吧。
老师是身份多变的主考官。
暑假到了,我们一家一起去西安旅游,来到秦兵马俑博物馆,瞧,一行行,一列列神态各异的兵马俑就在眼前感谢各位导游的解说!一个个有学问、能说会道的小导游,真使我们这次西安之游令人难忘啊!2、引导学生课后在拓展阅读中登陆秦始皇陵博物馆网站,作更深入的研究。
【教学评析】在本课的教学中,我主要是采用分组交流──代表发言──组员补充──感情朗读的自主合作学习方式进行教学的。
这样就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
课堂上学生的思维活跃,情绪饱满,书声琅琅。
他们那各抒己见的情景,看之叫人欣喜;那富有见地的感悟,听之令人信服;那声情并茂的朗读,闻之让人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