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常用12种修辞手法+例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常用12种修辞手法+例句
修辞手法是为提高表达效果,用于各种文章或应用文,在语言写作时表达方法的集合。
修辞手法一共有63大类,79小类。
通过修饰、调整语句,运用特定的表达形式以提高语言表达作用的方式。
一、小学常用12种修辞手+例句
小学常用12种修辞手法有:比喻、比拟、夸张、排比、对偶、借代、反问、设问、对比、反复、双关、引用。
1.比喻:即表示两种不同程度的事物,彼此之间有相似点,使用一事物来比方另一事物的修辞方法。
(1)结构:比喻一般由三个部分组成,即本体(被比喻的事物或情景)、喻体和比喻词(比喻关系的标志性词语)。
(2)分类:根据比喻结构的三个部分的异同和隐现特征,可分为四种。
①明喻。
本体、喻体都出现,中间用比喻词“像、似、若、仿佛、犹如、宛如、像……一样、仿佛……似的,恰似
”等连接。
常见形式是“甲像乙”。
②暗喻。
本体喻体都出现,中间用比喻词“是、变成、构成了”等连接。
典型形式是:“甲变成乙。
”
③借喻。
不出现本体和比喻词,直接叙述喻体。
借喻的典型形式是“甲代乙”。
④博喻。
连用几个喻体共同说明一个本体。
⑤回喻:又名互喻,是一种先用喻体作本体,再用本体作喻体,互相设喻的比喻形式。
它曲折有致,能够加强艺术感染力。
(3)常用比喻词
像、好像、若、似、似的、似乎、好似、恰似、如、犹如、有如、仿佛、好比、般、一样、成了、是、变成(4)例句:
①深秋,枯黄的树叶像飞舞的黄蝶从树上飘落下来,地上尽是落叶。
②西湖像一块碧玉,也像一面铜镜。
③夏天,石榴树像蝴蝶张开翅膀一样张开了那一朵朵小花苞。
2.比拟
(1)比拟是把甲事物模拟作乙事物来写的修辞方式。
包括把物当作人来写(拟人)、把人当作物来写(拟物)和把此物当作彼物来写(拟物)等几种形式。
事实上,前一种形式是把事物“人化”,后两种形式则是把人“物化”或“把甲物乙物化”。
(2)比拟与比喻的主要区别是:
比拟意在“拟此为彼”,彼此交融,常常体现在动词上,而拟体始终不出现;比喻意在“以此喻彼”,彼此是两个不同的事物,常常体现在名词和名词短语上,喻体必不可少。
比拟是仿照“拟体”(被模拟的事物)的特征模写本体,重点在“拟”;比喻是用喻体比方本体,重点在“喻”。
(3)例句:
①书籍好比一架梯子,它能引导我们登上知识的殿堂。
(拟物)
②宁静的夜晚,只有那天上的星星正在窃窃私语。
(拟人)
3.夸张
(1)为了达到某种表达效果,对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方面着意扩大或缩小的方法叫夸张。
(2)种类
①扩大夸张。
故意把事物说的“大、多、高、深、强”等的夸张形式。
②缩小夸张。
故意把客观事实说的“小、少、低、浅、弱”等的夸张手法。
③超前夸张。
用一件事物将来的将来可能出现的结果来形容这种事物现在的状态,或把一件事物将来的状态提到现在的状态之前的夸张手法。
(3)例句:
①他中奖后高兴得一蹦三尺高。
②这块地方没有巴掌大,怎样能盖房子呢?
③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4.排比
(1)把三个或以上结构和长度均类似、语气一致、意
义相关或相同的句子排列起来。
(2)作用:加强语势、语言气氛,使文章的节奏感加强,条理性更好,更利于表达强烈的感情(表达效果)。
增强语势,突出某事物某特征,表达作者某情感。
(3)例句:
①没有梦想,人生就如荒漠,没有生气;没有梦想,人生就如黑夜,没有光明;没有梦想,人生就如迷宫,没有方向。
②如果我是一只小鸟,我渴望飞翔在广阔的天空;如果我是一条小鱼,我渴望遨游在浩瀚的大海;如果我是一朵小花,我渴望生长在美丽的花园。
③泉水一样,是叮咚的乐章;月光一样,是倾泻的清凉;蛙声一样,是夏夜的酣畅;远山一样,是雄壮的歌唱。
5.对偶
(1)字数相等,结构形式相同或基本相同,意义对称的一对短语或句子,表达两个相对或相近的意思。
(2)主要方式:
①正对。
上下句意思上相似、相近、相补、相衬的对偶形式。
②反对。
上下句意思上相反或相对的对偶形式。
③串对(流水对)。
上下句意思上具有承接、递进、因果、假设、条件等关系的对偶形。
(3)例句:
①下基层、走村巷、接地气,是调查研究;静下来、踱方步、冷思考,是调查研究。
②将志存高远贯穿于务实笃行中,将雄心壮志落实到脚踏实地上。
③既是一种务实的态度,更是一种脚踏实地的实践。
6.借代
(1)不直接说出所要表达的人或事物,而是借用与它有密切相关的人或事物来代替。
(2)借代种类:特征代事物、具体代抽象、部分代全体、整体代部分。
(3)方法:
①部分代整体。
即用事物具有代表性的部分代本体事物。
②特征代本体。
即用借体(人或事物)的特征、标志去代替本体事物的名称。
③具体代抽象。
即用与抽象概念有关的具体事物代替这个抽象概念。
④工具代本体。
⑤专名代泛称。
用具有典型性的人或事物的专用名称代替本体事物的名称。
(4)例句:
①天上的弯镰刀照亮了前方。
②彩虹由七种灿烂明亮的颜色组合,弯曲成一个半圆,犹如一条七彩的立交桥悬挂在半空中。
我充满好奇、上面是不是有许多仙人经过呢?
③生活没有目标,犹如航海没有罗盘。
——罗斯金
7.反问
(1)又称激问、反诘、诘问。
用疑问形式表达确定的
意思,用肯定形式反问表否定,用否定形式反问表肯定,只问不答,答案暗含在反问句中。
(2)作用:加强语气,发人深思,激发读者感情,加深读者印象,增强文中的气势和说服力。
加强语气,突出了什么,表达作者某情感。
(3)例句:
①大海怎么能枯干?
②鱼儿怎么能离开水呢?
③祖国的领土岂能让敌人来占领?
8.设问
(1)为了引起别人的注意,故意先提出问题,然后自己回答。
强烈情感。
(2)作用:引起注意,启发读者思考;使层次分明,结构紧凑;可以更好地描写人物的思想活动。
加强语气,突出了什么,表达作者某情感。
(3)例句:
①我能够回答你的问题吗?能的。
②学好语文要背书吗?必须要!
③什么叫自律?自律就是自我管束自我的行为。
9.对比
(1)是把两个相对或相反的事物,或者一个事物的两个不同的方面并举出来,相对比较的一种修辞方式。
(2)对比的作用在于同时使好的显得更好,坏的显得更坏。
(3)例句:
①有的人过了一生,连一刻都不曾拥有;有的人仅仅过了一刻,已经是生命的永恒。
②对某人来说做某事肯定不正常,但同样,对某人来说做某事也不正常。
③他的衣服很破旧,袖口打了几个补丁,颜色也有些发白,但是却洗得很干净,没有一点油污。
10.反复
(1)一种修辞手法。
就是通过一遍一遍地重复个别词
语或句子,以达到强调的目的。
指为了强调某种意思,突出某种情感,短时间内重复使用某些词语、句子或者段落等,或者是一种规律,如星体运行、生物繁衍等。
(2)反复的基本类型
反复可以分为连续反复和间隔反复两类。
①连续反复。
连续反复就是接连重复相同的词语或句子,中间没有其他词语出现。
②间隔反复。
即重复的同一词语和句子中间,隔着其他词语或句子的反复。
(3)例句:
①沉默呵,沉默呵!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
(鲁迅《记念刘和珍君》)
②花开花落,她长大了,花开花落,她变美了,花开花落,她更成熟了。
③南国的红豆啊,红得活泼,像泉水的叮咚,让人清爽。
南国的红豆啊,红得艳丽。
像朝阳的初生,让人神往。
11.双关
(1)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利用词的多义或同音的条件,有意使语句具有两种意思,言在此而意在彼,这一种修辞手法叫做双关。
(2)常用用法:
①意义双关。
利用词的多义,有意使语句具有双重意义叫做意义双关。
②谐音双关。
利用词的同音,有意使语句具有双重意义叫谐音双关。
(3)例句:
①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意义双关,悲愤犀利,催人泪下。
)——三国时曹植的《七步诗》
②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晴”谐音“情”)——出自唐代诗人刘禹锡的《竹枝词》
③石阙生口中,衔碑不得语。
(“衔碑”“谐音“衔悲”)——南朝乐府《读曲歌》
12.引用。
(1)指在说话或写作中引用现成的话,如诗句、格
言、成语等,以表达自己思想感情的修辞方法。
运用引用辞格,既可使文章言简意赅,有助于说理抒情;又可增加文采,增强表现力。
(2)引用可分为明引暗引两种。
①明引指直接引用原文,并加上引号,或者是只引用原文大意,不加引号,但是都注明原文的出处。
②暗引指不说明引文出处,而将其编织在自己的话语中,或是引用原句,或是只引大意。
(3)例句:
①对于人生中的痛苦与挫折,我们要用“不以己悲,不以物喜”的旷达来自励。
②大热天气,阔人还忙于应酬,汗流浃背,穷人却夹了一条破席,铺在路上,脱衣服,浴凉风,其乐无穷,这叫做“席卷天下”。
——鲁迅《安贫乐道法》(“席卷天下”出自汉代贾谊《过秦论》)
③“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我们应该把握时间,好好学习。
二、其它常用修辞手法包括:
避复 变用 层递 衬垫(衬跌) 衬托(反衬、陪衬) 倒文 倒装 迭音 叠字 复叠 顶真(又名顶针、联珠) 翻新 反语 仿词 仿化 飞白 分承(并提、合叙、合说) 复迭错综 复合偏义 共用 合说 呼告 互体 互文 换算
回环 回文 降用 歧谬 拈连 摹绘 列锦 连及
警策 示现 重言 重叠 指代 用典 移用 谐音
歇后 象征 镶嵌 析字 委婉 婉曲 通感(移觉、移就
) 跳脱 转文 舛chu ǎn 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