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技术经济学的学科特点

合集下载

农业技术经济学(安徽农业大学 张士云)

农业技术经济学(安徽农业大学 张士云)
研究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环境里农业技 术的产生、发展、组合和应用的经济问 题和可行条件。
• 即:以农业领域中的技术与经济的最佳 结合为其研究对象。
1/21/2021
管理学院 张士云
14
二、学科的研究对象
• 矛盾论、资源论、经济变量论 • 农业技术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可表述为:
研究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环境里农业技 术的产生、发展、组合和应用的经济问 题和可行条件。
1/21/2021
管理学院 张士云
9
一、农业、技术、经济
• 农业 是培育动植物以取得社会产品的生 产部门。农业是衣食之源,生存之本。 但农业包括的范围,在不同国家、不同 时期,因划分国民经济部门有别而不完 全相同。在我国现阶段,狭义的农业是 指种植业,广义的农业包括种植业、林 业、畜牧业、渔业以及农副产品加工业 等。
农业技术经济学
开课对象:信息管理专业 农林经济管理专业
授课教师简介:张士云,硕士,教授,主 要研究方向为农业经济理论与政策、农 业技术经济与计量经济、投资项目分析 与评价等。参与众多项目的评估实践工 作。
1/21/2021
管理学院 张士云
1
农业技术经济学
几点说明: 1.可以看成是方法论的科学,因此重在基本原理、
1988 • 10.易丹辉.数据分析与EViews应用.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2 • 11.曾福生、李明贤.技术进步与农业增长方式的转变.长沙:国防科
技大学出版社,2001
1/21/2021
管理学院 张士云
4
第一章 导论
• 教学目的与要求 • 通过导论的学习,了解本学科的研究对
象,明确学习目的和意义,以及本学科 的指导思想和方法论。本章着重讲解学 科研究对象和内容。

农业技术经济学

农业技术经济学

学习《农业技术经济学》的体会《农业技术经济学》是一门我国自己创建的、具有显著中国特色的应用经济学科,自它创建以来,解决了许多经济建设与发展中的实际问题,为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在国家任务的推动下,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和现代化建设的需要,这门学科得到了不断发展。

农业技术经济学是研究农业、技术和经济相互渗透的新兴学科,建设农业技术经济学科,对于发展农业生产力,提高农业的经济效益,加速农业的现代化进程,都有重要的意义。

农业技术经济学自创建以来,解决了一些农业技术经济的实际问题,为我国的农业经济发展做出了较大的贡献。

随着中国已加入WTO,中国农业将面临着更加激烈的国际竞争,如何进一步提高我国农业的国际竞争力,农业技术进步将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如何使农业技术经济学在新的形势下为我国农业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新的贡献,是当前农业技术经济学学科建设所面临的重要问题。

一、农业技术经济学的发展现状(一)产生与发展农业技术经济学产生于20世纪80年代,以1980年3月在广州召开的全国农业技术经济理论与方法学术研讨会为标志。

从此,我国的农业技术经济学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1981年全国统编教材《农业技术经济学》出版,它确定了研究建立起本学科理论体系和系统研究方法的基础,规定了明确的研究任务。

这是农业技术经济学科建设起始阶段。

毫无疑问,在农业技术经济学科建设阶段,中国农业技术经济研究会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1978年,在中国农业经济学会下,设立二级学会-农业技术经济研究会,1983年改为“全国农业技术经济研究会”,从1989年起每年开始独立召开会员代表大会,1993年被民政部批准为全国一级学会,改名为中国农业技术经济研究会。

在学会的推动下,农业技术经济分析的方法被系统的应用到农业生产决策中去,农业技术经济理论体系在实践中逐渐构建起来,并且通过多次农业技术经济学术讨论会而逐步推广应用到农业和农村经济中。

农业技术经济学考试重点

农业技术经济学考试重点

农业技术经济学考试重点一、名词解释1、农业技术经济学:它是由经济科学,技术科学,经济应用数学相互渗透形成的边缘学科,是根据农业的特点,遵循市场经济规律研究农业技术方案,技术措施和技术政策效果及可行性条件的科学。

2、农业技术经济效果:是以满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农产品的需要,以培养提高土地生产率和生产环境良好循环为前提,研究应用农业技术方案,技术措施和技术制度由劳动耗费与农业生产成果之间的比较关系。

3、农业技术经济效果临界:在分析农业技术参加产品生产,农业项目建设等经济活动中有没有效益,以及取得这些效益的临界值。

4、木桶效应:指一个经济总体功能水平不是决定于最强一部分的能力值,也不是决定于总体中各部分的平均能力值,而是决定于最弱一部分的能力值,(最小构成因子是最大的影响因素)5、水平分析指标:反映农业生产活动中劳动成果水平与劳动消耗水平、劳动占用水平的纵指标,主要包括成果产出指标和各种资源投入指标。

6、平行对比法:把反映不同技术的相同条件下或同一技术的不同条件下的经济效果指标进行对比,从中选出最优方案的方法。

7、农业生产函数: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在固定投入基础上分析某一种两种或者两种以上的可变投入与产出之间技术关系的重要描述。

8、单纯形法:是根据线性规划问题的标准型建立单纯形表,通过换基迭代,将可行解逐步优化,最后求出最优解的简捷表算法。

二、填空题1、农业生产关系告诉我们从事农业生产活动总是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技术活动,活动目的是如何适应自然规律的要求,以取得最好的技术效果;二是经济活动,活动的目的是如何适应经济规律的要求,以取得最好的经济效果。

2、科学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是指农业生产有机构成的提高,一方面可以在较大程度上控制和影响农业生产的能量转换和物质循环,另一方面在农机化肥水电农药等物资资源不断增加投入的情况下农业也呈现出明显的边际报酬递减。

3、技术经济学是由经济科学、技术科学和经济应用数学相互渗透形成的边缘科学,所以技术、经济和计量构成了该学科的三要素。

农业技术经济学

农业技术经济学

1.农业技术经济学?我国的农业技术经济学是一门根据农业的特点遵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研究农业技术方案,技术措施,技术政策等的经济效益和可行性的科学。

2.农业技术经济学的形成过程:第一阶段:问题的提出和兴起阶段(1955-1958)第二阶段:停止休眠阶段第三阶段:恢复和发展阶段第四阶段:成熟阶段(八十年代)第五阶段:完善阶段(九十年代至今3.农业技术经济学基本要素1技术2经济 3 计量4.农业技术特征◆综合性和关联性◆不稳定性◆地区性◆周期长,难度大◆外部经济特性5.农业技术的功能一是认识功能二是社会功能三是经济功能6..农业科技成果定义农业科技成果是指在农业各个领域内,通过调查、研究、试验、推广应用,所提出的能够推动农业科技进步,具有明显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并通过鉴定或被市场机制所证明的物质、方法或方案。

7.农业科技进步成果的属性具体表现在:(1)新颖性(2)先进性(3)完整性(4)成熟性8.农业技术扩散的模式1.师徒式农业技术扩散模式2.父子式农业技术扩散模式3.辐射式农业技术扩散模式4.跳跃辐射式农业技术扩散模式9.农业技术扩散的特点1.农业技术扩散涉及的部门和人员较多2.农业技术扩散需要由中介组织的帮助3.农业技术扩散具有较大的风险性4.农业技术扩散离不开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支撑10.农业技术扩散的基本规律农业技术扩散规律由4个阶段构成:①突破阶段;②递增阶段;③递减阶段;④停滞阶段。

采用技术的农户数或比率在这4个阶段上呈“S”型曲线11 农户行为改变理论是指根据人的行为动机,通过组织教育农民以及有组织的干预,沟通透道推广对象行为自源改变,然后引起物质,经济,社会,文化等整个社会环境的改变,映像农户行为改变的主要因素是生理,心里,文化和整体环境。

12、农业技术经济效益的涵义农业技术经济效益,就是农业技术具体运用所产生的经济效益,是农业投入与产出的比较;具体讲就是指农业技术政策、技术措施和农业技术方案在农业生产过程中贯彻及使用时,发生的劳动消耗和劳动占用同生产成果之间的价值量的比较。

中级经济学农业经济

中级经济学农业经济

中级经济学农业经济农业经济是国民经济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一个国家的发展和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中级经济学的角度探讨农业经济的一些基本概念和特点。

农业经济是指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活动的总和。

农业生产是指农民通过种植农作物、养殖牲畜等方式生产农产品的活动。

农村经济活动包括农民的副业经营、农村工业和服务业等。

农业经济具有以下几个特点:第一,农业经济具有季节性和周期性。

农业生产受季节和气候等因素的影响,农作物的生长和收获都有明显的季节性规律。

此外,农产品的市场需求也存在周期性变化,农产品价格在不同季节和年份会有起伏。

第二,农业经济具有不确定性。

农业生产容易受到自然灾害、病虫害等因素的影响,产量和质量难以预测。

同时,农产品的价格也受市场供需关系和政策影响,波动性较大。

第三,农业经济具有副业经营的特点。

由于农业生产周期性和季节性的限制,农民需要通过副业经营来增加收入和扩大就业机会。

副业经营可以是农村工业、农村旅游等领域的经营活动。

第四,农业经济具有农村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的需求。

随着城镇化的进程和人口的流动,农村经济结构发生了变化,农民对工业品和服务的需求增加。

农业现代化也要求农业生产方式和技术水平的提高。

中级经济学为我们分析农业经济提供了一些有用的工具和理论。

比如,供需分析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农产品价格的形成和波动规律。

成本效益分析可以帮助我们评估农业生产的经济效益,指导农业发展的方向和政策。

中级经济学还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农业经济与其他行业和部门的关系。

农业生产需要农业机械、化肥农药等生产资料,农产品的销售也需要物流和市场渠道等支持。

因此,农业经济与工业、物流、金融等领域密切相关。

在农业经济发展中,政府的作用不可忽视。

政府可以通过制定相关政策和法规来引导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发展。

比如,政府可以提供农业补贴、农业保险等扶持措施,促进农业生产的稳定和发展。

政府还可以推动农业现代化和农村产业转型升级,促进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发展。

农业技术经济学-课件

农业技术经济学-课件

04
CHAPTER
农业技术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方法
总结词
通过实地调查、数据收集和统计分析,探究农业技术经济学的实际应用效果。
详细描述
实证研究方法主要基于实地调查和数据收集,通过统计分析手段探究农业技术经济学的实际应用效果 。这种方法能够提供客观、真实的数据支持,有助于深入了解农业技术经济学的实际应用情况。
农业技术经济评价的方法
农业技术经济评价的方法包括静态分析和动态分析两种,静态分析主要
考虑一次性投资和收益,而动态分析则考虑时间因素和折旧。
03
农业技术经济评价的实践
农业技术经济评价的实践包括对各种农业技术的综合评价、对区域农业
发展的规划评价以及对政策措施的效应评价等。
农业技术的投资决策
农业技术投资的特点
农业技术经济学的研究有助于提高农 业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从而提高农 民收入,改善农村生活水平。
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农业技术经济学关注农业的可持续发 展,通过合理的技术选择和资源配置, 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保护生态环 境。
农业技术经济学的历史与发展
起源
农业技术经济学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随着世界各国对农业发展的重视和农业生产技术 的不断进步,人们开始意识到需要一门学科来研究农业技术领域的经济问题。
农业技术项目评估
对已实施完成的农业技术项目进行效果评估和总结,为后续项目提供经验和借 鉴。
农业技术创新的商业模式
商业模式创新
探索新的商业模式,将农业技术与市场需求有机结合,实现商业价值和社会价值 的共赢。
技术创新与商业模式融合
推动农业技术与商业模式的有效融合,形成具有竞争力的农业产业生态,促进农 业产业的升级和发展。

农业技术经济学第五章

农业技术经济学第五章
动农业科技进步。
提高农业生产效益
通过对农业技术的经济效益分析, 帮助农民和企业优化资源配置,提 高农业生产效益,增加农民收入。
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农业技术经济学的研究有助于提高 粮食生产效率,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维护社会稳定。
农业技术经济学的历史与发展
起源与发展
农业技术经济学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随着农业现代化的推进,逐渐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在中国,农业技 术经济学的发展始于20世纪80年代,经过多年的研究与实践,已成为农业领域的重要学科。
发展趋势
未来,农业技术经济学将更加注重跨学科的研究方法,加强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同时关注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 发展,为农业的绿色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02
CHAPTER
农业技术经济学的基本原理
农业技术创新的原理
农业技术创新的概念
农业技术创新是指将新的农业科技成 果引入农业生产中,以提高农业生产 效率和经济效益的过程。
04
CHAPTER
农业技术经济学的前沿问题
农业技术创新与扩散的新趋势
01
02
03
农业生物技术
利用基因编辑技术改良作 物,提高抗逆性和产量, 降低环境污染。
精准农业
利用物联网、大数据和人 工智能技术,实现农业生 产的精准监测、智能决策 和高效管理。
可持续农业
关注农业生态系统的整体 性,采用生态友好型农业 技术,降低农业对环境的 负面影响。
量。
农业技术经济学还可以帮助 农民了解市场需求和价格变 化,制定更加符合市场需求 的销售策略,提高农产品市
场竞争力。
农业技术经济学还可以为农 业生产提供技术支持和咨询 服务,帮助农民解决生产过 程中遇到的技术难题和管理

农业技术经济学重点

农业技术经济学重点

农济学(研究对象)是一门根据农业的特点,遵循市场经济规律条件,研究农业技术方案,技术措施和技术政策的经济效果及可行性条件的科学。

农济学领域的特殊矛盾研究与揭示技术先进适用性与经济合理性之间的矛盾、研究并揭示生产措施与资源利用的关系和矛盾、研究并揭示技术措施与使用条件之间的关系和矛盾农济学由技术科学、经济科学、经济应用数学相互渗透的一门边缘学科。

(技术:人们为特定的目的所采用的方法、手段、技能和工具设备的总和;经济:①生产关系的总和②物质资料的生产、交换、分配、消费的经济活动③劳动节约和经济分析)。

农业生产资料在农业生产过程中所必须的自然、物质、人力的总称。

劳动耗费是指人们在实践中为获得某种成果所耗费的劳动,包括物化。

评价指标用来衡量农业技术方案和措施在不同时间地点条件下数量关系的内在尺度,是分析农业经济度量的大小,优劣的重要体系。

指标体系相互联系、补充、全面评价经济效果的一整套农业技术经济效果评价指标。

边际替代原理当两种资源边际替代率等于两种资源价格反比率时,合计成本最低。

经济效益是人们综合经济活动的结果所带来经济利益之间的联系。

经济效果劳动效果与劳动消耗的比较,其实质是用尽量少的劳动消耗创造尽量多的物质财富。

技术效果某项技术的功能价值,表现为技术性能满足生产需求的程度,以及最终生产的某种生产效果。

农济效果以满足市场经济对农产品的需要为基础,以培养提高土地生产率和促进生态环境良好循环为前提,研究农业应用方案、技术措施和技术制度等的劳动耗费和劳动占用与劳动成果之间的比较关系。

绝对技术效果某一技术方案或技术措施投入生产产出之间的差额。

相对技术效果两种或两种以上多种可行方案之间或新方案与对照方案之间经济效果的相对比较。

农济效果是指在扩大农林牧副渔业在生产能力的过程中能够形成固定值产的人力物力财力的经济关系劳动生产率是劳动者的生产效率或能力,是产品产量与劳动消耗的比例关系。

土地生产率投入与产出之间的比较。

20160906第一章农业技术经济学(绪论)

20160906第一章农业技术经济学(绪论)

2020/9/3
3
1.1.1.1 农业的相关概念
农业技术经济学中的“农业”,是指生产农副产品的这个产业。
农业是个庞大、复杂的产业部门,在农业产业系统中,从整个农业物 质的社会生产过程看,可以把它分成三个经济上相互关联的部门。
农副产品的消耗分配部门,包括轻 工业、商品和其他服务部门 。Biblioteka 产中农副产品生产与 加工部门
引进苏联科学技术:计划工作、基本建设工作; 社改基本完成后提出技术改造要注重经济效果; “大跃进”、“浮夸风”、“只算政治帐、不算 经济帐”;
起始阶段(1959-1965)
农业技术经济学
党中央提出了“调整、整顿、充实、提高”八字 方针
党中央制定的《1963-1972科学技术发展规划》 于光远 《新建设》1963年第5期 “加强农业技术
前者是后者的基础科学。
后者是运用系统工程和计量经济学 的分析方法来研究生产力中物质技 术因素的组合,寻求最优方案。
后者是运用系统工程和计量经济学 的分析方法来研究生产力中物质技 术因素的组合,寻求最优方案。
18
1.2.1 形成的历史背景
(1)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农业生产日益专业化、社会化,农 产品变成了以交换为主要目的商品。生产者重视价值观念,他 们经营的目的是为了盈利。由于产品和农业生产资料的商品化 ,生产既要及时掌握经济信息,认真选择项目,发挥优势,又 需要进行精确的成本核算,以便从产值、成本、价格、利润等 的相互消长关系中,研究投入和产出间的变动比率,分析经营 目标实现的程度。
技术有软硬之分
一般指人们为了某种特定目的而采取的方法、手段、工具、设 备的总称。包括软技术和硬技术。具有三种形态:
物化形态,指生产工具、人工饲料、肥料、农药、良种等,是 物化的智力;

农业经济学知识点梳理

农业经济学知识点梳理

农业经济学知识点梳理农业经济学是一门研究农业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等经济活动规律的学科。

它对于理解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作用以及如何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以下是对农业经济学一些重要知识点的梳理。

一、农业的本质与特点农业是人类利用生物有机体的生命活动,将外界环境中的物质和能量转化为各种动植物产品的生产活动。

农业具有以下几个显著特点:1、自然再生产与经济再生产相互交织。

农业生产不仅受经济规律的制约,还受到自然条件的影响,如气候、土壤、水源等。

2、生产的季节性和地域性。

不同地区的气候、土壤条件不同,适合种植和养殖的作物、畜禽种类也不同。

同时,农业生产在不同季节有着不同的特点和要求。

3、生产周期长。

农作物的生长和畜禽的养殖都需要较长的时间,这使得农业生产的资金周转相对较慢。

二、农产品市场农产品市场是农业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1、农产品需求。

农产品的需求具有一定的刚性,即人们对基本农产品的需求量相对稳定,但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对高品质、多样化农产品的需求不断增加。

2、农产品供给。

受到自然条件、技术水平、政策等因素的影响,农产品供给具有一定的波动性。

3、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

农产品价格不仅受供求关系的影响,还受到政府调控、国际市场价格等多种因素的综合作用。

三、农业生产要素1、土地。

土地是农业生产最基本的生产资料,其数量和质量直接影响农业生产的规模和效益。

2、劳动力。

农业劳动力的数量和素质对农业生产至关重要,随着农业现代化的推进,对高素质劳动力的需求日益增加。

3、资本。

包括农业生产中的固定资产投资和流动资金,如农业机械、农药、化肥等投入。

4、技术。

农业技术的进步能够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如新品种的培育、农业机械化、信息化等技术的应用。

四、农业经营组织1、家庭农场。

以家庭成员为主要劳动力,从事农业规模化、集约化、商品化生产经营。

2、农民专业合作社。

农民自愿联合、民主管理的互助性经济组织,旨在提高农民的市场竞争力。

对《农业技术经济学》教学方法的思考

对《农业技术经济学》教学方法的思考

对《农业技术经济学》教学方法的思考
《农业技术经济学》是一门实用性较强的课程,它能帮助学生们更具体、更加
深入地了解农业的规律与经济现象,从而更好地发挥农民在经济中的作用,为社会发展做出更多贡献。

应对这种情况,对于教学方法有必要拟定出一些特殊有效的方法,以满足学生对这门课程的学习需求。

首先,针对《农业技术经济学》教学内容应当更注重实践性。

该门课程所涉及
的内容有很多内容都是农业实践性学习的具体方面,应当多举一些最新的实例来加强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

如注重实践性的实验室设置,更多结合农业实际的课程设计,开设示范农场实践性的学习等。

强化对对课堂实践的练习。

第二,应该采取更多互动性的教学方法,让学生们在教学过程中更多的发挥他
们的主动性,增强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这里可以采取研讨式的教学,构建小组活动,让学生们在交流或小组合作中探讨讨论技术经济问题,使学习变得更有趣、更有理论支持。

最后,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加大对信息技术的应用,使课堂教学更有趣,更有
效率。

如设置舆论调研素材的检索,运用计算机模拟仿真,当然也要积极发展一些虚拟实验室等,以使学生们在学习过程中更好地掌握最新技术经济知识,对实践与技术保持高效联系。

总之,《农业技术经济学》这门课程的教学方法需要注重实践性、互动性和信
息技术的应用,这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进而增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更好地从事农业经济研究工作。

“农业技术经济学”课程教学改革探讨.doc

“农业技术经济学”课程教学改革探讨.doc

“农业技术经济学”课程教学改革探讨-[摘要]农业技术经济学是一门应用性学科,也是农业经济管理专业的主干课程。

农业经济学教学改革要以课程特点为基础,教学方法上要抓住“农业技术经济学”的课程主线和基本内容,安排好课堂讲解与练习相结合,注重教学的实验环节,拓展社会实践环节;同时要加强研究教学技巧。

通过教学改革,真正让学生掌握农业经济学理论、方法及其实践应用。

[关键词]农业技术经济学教学改革实验教学实践教学[中图分类号] G6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5)03-0095-03一、农业技术经济学课程特点农业技术经济学是专门研究我国农业产业领域内技术政策、技术方案和技术措施的应用与其经济效果的经济科学。

[2]农业技术经济学是一门技术科学、经济科学联系密切的交叉学科,它的研究对象和内容涉及农学、工程学、生物学、经济学、管理学和计算机科学等多种学科,其构成要素为技术、经济和计量。

[3]农业技术经济学的研究内容决定了该课程教学具有不同其他学科的特点,这也是研究农业技术经济学教学改革的基础。

(一)综合性。

农业技术经济学涉及自然科学、技术科学和经济科学,要求农业技术经济人才必须具有多学科知识和较强的综合研究与管理能力,能够组织多学科、多部门的协作研究,特别是对一些重大的或较为复杂的农业技术研究项目,只有共同进行综合研究分析,才能取得较好的经济效果、社会效果和生态效果。

(二)计量性。

计量性是一般技术经济学的一大特征。

农业技术经济学在对各种方案进行客观、合理、完善的评价时,需要做定性和定量两方面的分析。

研究农业技术经济问题,要以定性分析为基础,以定量分析为主。

从一定意义上说,农业技术经济学分析和研究就是一个选优的过程,也就是在多种方案之间进行比较和评优,需要用数据和数量结论说话,而离开了定量分析,各种经济方案的经济性就无法评估。

(三)实用性。

农业技术经济学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学科。

对农业技术经济学实践教学环节的思索

对农业技术经济学实践教学环节的思索

对农业技术经济学实践教学环节的思索摘要:农业技术经济学是一门技术学科与经济学科的相互交融而产生的新兴学科,其主要任务是广泛吸收计量经济学、经济控制论、生产经济学、统计学以及数学等学科的一般原理,并具体应用于农业这个特定的产业。

因此,实践教学在其教学过程中处于极其重要的地位。

本文结合农业技术经济学的课程特点,讨论了农业技术经济学教学中实践环节的拓展,并提出加强农业技术经济学实践教学环节的建议。

关键词:农业技术经济学;实践教学;案例教学一、《农业技术经济学》课程特点分析《农业技术经济学》是农业经济管理专业的主干课程,是一门根据农业的特点,遵循社会主义市经济规律,研究农业技术方案、技术措施、技术政策等的经济效益和可行性的科学(王雅鹏,2002)。

技术和经济学相互渗透,以计量为手段, 形成了技术经济学。

在技术经济学的研究领域中,专门研究农业经济问题的科学即是农业技术经济学。

它是农业技术科学与经济科学的交叉学科,涉及技术、社会、经济、数学等多学科的应用性学科,技术、经济、计量是本课程的三要素。

《农业技术经济学》研究内容决定了该课程教学具有不同其它学科的特点:1综合性。

农业技术经济学是技术与经济相交叉的边缘的学科,其中经济科学为技术经济评价指明方向,技术科学为技术经济评价奠定基础,数学和计算机是技术经济评价的重要手段。

进行本学科的研究,必须综合多学科知识,才能全面地进行技术经济的研究和评价。

2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

农业技术经济评价要做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定性分析在于把握事物的质;定量分析在于把握事物的度,给以量的规定性。

3静态评价与动态评价相结合。

农业技术项目投资都具有周期长、回收慢、风险大的特点,对其经济评价必须静态评价和动态评价相结合,且以动态评价为主。

4理论教学与具体应用相结合。

本课程包括农业技术经济一般理论、方法和具体技术经济评价应用两大部分,特别是案例分析涉及大量资料的搜集、汇总、整理与综合设计分析。

农业技术经济学课程教学大纲

农业技术经济学课程教学大纲

农业技术经济学课程教学大纲(Agro-technical Economics)课程编号:081027课程性质:任意选修课适用专业:农学、农村区域发展、农学(农业信息技术)先修课程:农业经济管理或农业经济学后续课程:无总学分:2.0教学目的与要求:《农业技术经济学》是一门技术和经济相交叉的边缘学科,它主要研究农业技术与经济的关系,寻求技术与经济协调发展的规律。

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农业生产中的绝大多数问题既是技术问题,也是经济问题,需要用农业技术经济学的观点、方法来分析、解决,迫切需要农科类专业的学生在掌握现代农业科学技术的同时,学会农业技术经济的分析方法。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帮助学生掌握农业技术经济分析、评价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帮助学生掌握农业发展的基本原理;培养学生驾驭农业生产全局的能力,提高工作适应性。

教学内容与安排第一章绪论(4学时)第一节农业技术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及学科性质第二节农业技术经济学的研究内容及学科特点第三节农业技术经济学的研究任务和发展概况本章重点:农业技术经济学的学科性质与特点、学习农业技术经济学的重要性本章难点:无第二章农业技术经济原理(6学时)第一节经济效果与经济效益一、经济效果二、经济效益三、经济效果与经济效益的关系第二节农业技术经济效益及其评价的内容一、技术效益二、技术经济效益三、技术经济效益评价的原则四、技术经济效益评价的内容本章重点:经济效益的内涵和农业技术经济效益评价的内容本章难点:无第三章农业技术经济分析与评价的程序及指标体系(5学时)第一节农业技术经济分析与评价的程序第二节资料的搜集第三节资料的整理第四节农业技术经济评价的指标体系一、指标体系二、应用实例本章重点:农业技术经济分析评价的指标体系、各指标的内在经济学含义本章难点:无第四章农业生产资源投入的经济分析(4学时)第一节农业生产资源的概念及分类第二节稀缺要素及资源的综合平衡理论一、稀缺要素二、生产要素综合平衡理论第三节农业生产函数一、生产函数二、可变投入、固定投入第四节单项资源的合理分配一、边际产量与生产弹性二、农业生产函数三阶段三、单项资源的最佳投入量四、有限资源的合理分配第五节成本函数一、成本与成本函数二、单位产品成本曲线三、生产成本曲线与经济决策四、价格变化与经济决策本章重点:单项资源的合理配置本章难点:成本函数第五章规模经营与规模效益评价(5学时)第一节农业生产规模的概念与规模效益一、农业生产规模的概念二、规模效益理论第二节种植业适度规模一、种植业规模的特点二、衡量种植业规模的指标三、常用的确定种植业规模的方法与案例第三节养殖业规模经济一、规模养殖的概念、特点与评价指标二、养殖业的适度规模第四节聚集规模经济一、聚集规模经济与农村区域专业化生产的概念二、适宜聚集的类型三、聚集不经济四、提高规模效益的途径本章重点:规模效益的概念、评价指标以及提高规模效益的途径本章难点:聚集规模经济第六章农业产业化技术经济效益评价( 4学时)第一节农业产业化的概念与形式一、农业产业化的概念与特征二、农业产业化的产生与形式第二节农业产业化与经济效益一、农业产业化与经济效益二、农业产业化经济效益评价的指标体系第三节农业产业化效益分析与案例本章重点:农业产业化的本质特征、农业产业化的效益分析本章难点:农业产业化的概念与本质第七章专题讨论(4学时)一、当前农业工作中的技术与经济问题二、农村劳动力转移专题三、农业标准化专题四、农业项目管理五、农业结构调整六、农业对外贸易(注:上述六个专题根据学生的特点和需要选择2个讲授)主要参考书目:1、蒋瑛编《中国农业技术经济学教程》、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年2、顾焕章编《农业技术经济学》、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1994年3、展广伟编《农业技术经济学》(修订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6年执笔:陆建飞。

简述技术经济学的特点

简述技术经济学的特点

简述技术经济学的特点
答:简述技术经济学的特点是:
(1)综合性。

技术经济的理论中融合了数学、统计学、概率论、运筹学等各种理论基础知识,同时又涉及工程技术、经济、管理、法律等知识,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学科。

(2)系统性。

技术发展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及其最佳结合的相关因素非常复杂,涉及到社会、生态、文化等多个方面,而且这些因素是一个互相关联、互相制约和互相促进的复杂系统,因此,必须运用系统工程的理论和方法进行全面、系统的分析和论证,将影响其效果的全部因素纳入到一个系统中综合考虑,才能全面揭示出所研究问题的实质,所以它具有系统性的特点。

(3)预测性。

技术经济研究的问题,一般是在事情发生之前,或正在决策中,为把握采用技术的效果,判断是否值得采用该项技术而必须进行全面的技术经济论证,需要对市场需求、销售价格、原料供应、风险评估等方面进行预测。

(4)实践性。

技术经济学研究与国民经济直接相关的技术与经济问题,是实实在在的应用科学,主要解决技术与经济结合的实际问题,具有很强的实践性。

(5)选择性。

决定取舍某一方案时,技术经济学可以综合各方面的因素进行比较,以便选择出最恰当的技术,并给以最适当的条件,保证采用技术的先进性。

农业技术经济学

农业技术经济学

农业技术经济学第一章1.农业技术经济学;是由农业经济科学,农业技术科学和经济应用数学相互渗透形成的一门边缘学科,它通过定量分析的方法来研究技术与经济的最佳结合,得到技术效果与经济效果的最佳统一,从而取得最佳的经济效果。

2.农业技术经济学的发展阶段:a萌芽阶段【20世纪50年代】,b发展阶段【20世纪60年代】,c停滞阶段【20世纪70年代】d成熟阶段【20世纪80年代】,e完美阶段【20世纪90年代】。

3.农业技术经济学基本要素:技术,经济,定量【计量】4.农业技术经济特征:综合性,计量性,比较性,预见性,实用性,时空性农业技术选择:特定的地区企业或者农户为了实现一定的目标,考虑内外各种客观因素制约,对各种可能得到的技术进行分析、比较,选择最佳技术的过程。

农业技术与经济学主要是研究(农业技术与经济的结合问题)第二章5.经济效益:就是劳动成果【有用成果】与劳动耗费之间的评价,也可以表述为经济效益是对于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在经济上合乎目的性的程度的评价。

农业技术经济效果:指农业技术政策、技术措施和农业技术方案在农业生产过程中贯彻及使用时,发生的劳动消耗和劳动占用同生产成果之间的价值量比较农业技术效果与经济效益的关系:在农业技术经济学范畴中,技术效果是经济效益实现的基础和前提,只有取得一定的技术效果,技术措施,技术方案,和技术制度的应用才能获得一定的经济效益,,同时,经济效益优势技术效果的最终表现,二者关系十分密切,具体表现为一致性和矛盾性,一致性的表现普遍存在,而矛盾性主要表现在1.技术先进性与经济的合理性之间的矛盾,2.技术的可行性与经济的效益性之间的矛盾3.经济上的需要与技术上的可能之间的矛盾7.农业技术要素配置原理;1.农业技术要素整体原理进行任何农业生产活动,都需要投入各种技术要素,如资本,人力,土地等,这些技术要素在特定的关联方式下便构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要素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依赖,相互制约,其共同作用的结果就是生产出满足人们需要的农产品。

农业技术经济学 agritechnical economics

农业技术经济学 agritechnical economics

农业技术经济学 agritechnical economics联系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研究农业再生产过程中生产力技术因素的合理运用及其经济效果的科学。

由于农业技术经济问题的研究一般以农业技术措施、技术政策为实际内容,也可以说农业技术经济学就是研究农业技术措施、技术政策的经济效果的科学。

存在于农业生产力中的技术因素是多方面的。

有体现在劳动工具、劳动对象上的物质技术因素,也有表现为劳动者本身的技能和技巧的精神因素。

为了形成生产力并增加经济效益,这些因素存在着合理组合、利用、布局和适时更新的问题。

组合、布局合理,利用得当,更新及时,就能形成巨大的生产力和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反之,就会相互抵消,甚至可能出现负效果,得不偿失。

20世纪50年代后期和60年代,中国在完成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以后,技术改造的任务日益突出。

在推广各种技术措施,包括采用农业机械、进行农田水利建设和增施化肥农药的过程中,遇到了各种亟待解决的经济问题,促进了农业技术经济学的建立。

以后,农业技术经济的研究被作为一项国家任务,1978年又被列入《1978~1985年科学技术发展规划纲要》,农业技术经济学的研究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并取得了一些实际成果。

编辑本段内容和经济效果原理简介农业技术经济学理论方法的研究包括本学科的基本原理、指标体系、评价方法以及数学方法的应用等方面,目的是为指导研究实际问题服务。

应用研究的宏观方面系联系国民经济,研究整个农业部门或地区的农业技术经济问题,如农业技术改造、农业资源的开发利用等;微观方面包括对农业生产单位的各种技术经济问题,如种植制度、作物栽培技术、动物饲养技术等的经济评价,以及农业再生产过程中生产、流通、消费等不同领域的技术经济问题的研究等。

经济效果原理不论在理论或应用研究中均占重要地位。

经济效果是对某一技术措施在经济上合目的性程度的评价,反映取得的效果同劳动耗费之间的比较关系。

耗费同量劳动,取得的效果大,经济效果就大;反之,就小。

农业技术经济学学科特征的探讨

农业技术经济学学科特征的探讨

农业技术经济学学科特征的探讨
展广伟
【期刊名称】《农业技术经济》
【年(卷),期】1984()3
【摘要】农业技术经济学是我国创建的一门新的边缘学科。

由于学科初创,学术界对这一新学科的研究对象、理论体系、研究内容都还存在着不同的看法。

为此,对其学科特征进行研究和探讨,可以深化对上述问题的理解,也有助于对实际问题的研究解决。

【总页数】5页(P27-31)
【关键词】农业技术经济学;学科特征;理论体系;研究对象;研究内容;边缘学科;新学科;实际问题;研究解决;学术界
【作者】展广伟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大学农经系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303.2
【相关文献】
1.加强项目管理研究促进农业技术经济学科发展 [J], 解彩红
2.关于农业技术经济学学科建设的几点思考 [J], 蒋和平;孙炜琳
3.关于农业技术经济学科体系的探讨 [J], 胡瑞法;徐丽安
4.农业技术经济学科体系探讨 [J], 姚君泽
5.农业技术经济学理论和方法的探讨——全国农业技术经济学术讨论会观点综述[J], 纪广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农业技术经济学的学科特点
农业技术经济学是农业经济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它研究的是农业技术与经济的相互关系。

农业技术经济学的学科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跨学科性:农业技术经济学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涉及农业科学、经济学、农业工程学、农业管理学等多个学科的知识。

它既关注农业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又关注农业经济效益和可持续发展,需要综合运用不同学科的理论和方法。

2. 实践性:农业技术经济学注重实践应用,研究的目标是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和农民收入,解决农业生产中的实际问题。

研究者需要深入田间地头,了解农民的实际需求和现实困境,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情况相结合,提出切实可行的政策和建议。

3. 系统性:农业技术经济学研究的对象是一个复杂的农业生产系统,包括土地利用、农作物种植、养殖业、农产品加工等多个环节。

研究者需要对整个农业生产过程进行系统分析,考虑各个环节之间的相互关系和影响,以及技术、经济和环境等因素的综合作用。

4. 可操作性:农业技术经济学研究的目的是为了指导农业生产实践,因此研究结果需要具有可操作性。

研究者需要提出具体的技术和管理措施,以实现农业生产效益的最大化。

同时,他们还需要考虑农民的接受程度和实施条件,确保研究成果能够真正落地并产生实际
效果。

5. 长期性:农业技术经济学的研究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对农业技术和经济的发展趋势进行持续观察和研究。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社会经济的变化,农业技术和经济状况也在不断演变。

研究者需要及时调整研究方向和方法,以适应新的情况和需求。

农业技术经济学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农业技术评价和选择:农业技术经济学研究如何评价和选择不同的农业技术。

通过对不同技术的效益、成本和风险进行分析,帮助农民和政府选择适合的技术,提高农业生产效益。

2. 农业技术创新和推广:农业技术经济学研究如何促进农业技术的创新和推广。

通过分析技术创新的动力和阻碍因素,以及推广过程中的经济激励和制度安排,提出促进技术创新和推广的政策建议。

3. 农业技术投资和效益:农业技术经济学研究农业技术投资的效益和回报。

通过对技术投资的成本和效果进行评估,帮助农民和政府做出投资决策,提高投入产出效益。

4. 农业技术与农民收入:农业技术经济学研究农业技术对农民收入的影响。

通过分析技术创新和推广对农业生产效益的影响,以及农业收入分配的机制和政策,帮助提高农民收入水平。

5. 农业技术与可持续发展:农业技术经济学研究农业技术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通过分析农业技术对土地、水资源和环境的影响,以及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和政策措施,帮助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农业技术经济学是一门重要的农业经济学分支,具有跨学科性、实践性、系统性、可操作性和长期性的特点。

它研究的内容涉及农业技术的评价和选择、创新和推广、投资和效益、与农民收入和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通过研究农业技术与经济的相互关系,农业技术经济学为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和农民收入,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理论和政策支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