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鸦片战争时期的林则徐
英雄与缺失怎样评价林则徐的禁烟功过
英雄与缺失怎样评价林则徐的禁烟功过林则徐,1785年8月30日生于福建侯官(今福州),1811年中进士,1820年放为浙江杭嘉湖道,尔后由按察使、布政使、河督、巡抚,平稳上升,1837年授湖广总督,官至一品,后曾任陕甘总督和云贵总督,是清朝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和诗人。
林则徐是中英鸦片战争中禁烟抗敌的民族英雄,其虎门销烟的业绩彪炳千秋,但由于其时代和的局限,在鸦片战争中也有过严重失误。
1838年6月2日,以“遇事敢言”而得到道光帝青睐的鸿胪寺卿黄爵滋上了一道严禁鸦片的奏折。
他认为,鸦片屡禁不绝,愈演愈烈,原因在于以往禁烟的方法不当。
他提出一个新的方法:即制定一项新的法律,限期一年戒烟,尔后查获吸食者诛。
正为白银外流而困扰的道光帝,将此奏折下发各地将军督抚,令他们“各抒所见,妥议章程,迅速具奏”。
道光帝收到了29份各将军督抚议复的奏折,但仍未下决心采取行动。
就在此时,发生了两件事情,一是10月25日,道光帝获知两名皇室成员吸食鸦片,烟毒已经侵染皇室!二是11月8日,道光帝收到直隶总督琦善的奏折,称其在天津拿获鸦片13万两。
这是1729年清政府禁烟以来,一次查获烟土最多的大案。
这两件事让道光帝极为震撼。
1838年11月9日,道光帝下旨:“林则徐著来京陛见。
”在道光帝的心目中,当时各地大吏中最得意的大约有4人:一是两江总督陶澍,为政老练宽达,但职在海口,且年老多病。
二是直隶总督琦善,办事果敢锐捷,但天津禁烟任务不轻。
三是云贵总督伊里布,善于镇边,但长处是处理与少数民族的关系。
四是湖广总督林则徐,理政细密周到。
道光帝看中林则徐为主持禁烟的人选,还因为道光帝与满朝文武都觉得禁烟的困难与障碍不小,而林则徐不仅公正清廉、办事认真,而且在官场具有一定地位,能够破除官场旧习而振衰起弊。
林则徐作为汉族官员,能够官运亨通,与道光帝对其的器重密不可分。
但此次南下禁烟,道光帝给林则徐下达的,却是一道无法完成的旨命:鸦片务须杜绝,边衅绝不可开。
对林则徐的评价
对林则徐的评价【内容摘要】民族英雄林则徐,为民办实事,虽居高位,但清廉自好,勤于职守,循法秉公,被老百姓誉为“林青天,受命于国家危难之秋,在广东,大举禁烟,并于1839年6月3日把收缴的英美商人的二百多万斤鸦片在虎门当众销毁。
此外,他被称为中国近代“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他打破以“天朝”自居的妄自尊大和闭关锁国的保守思想,肯于了解外国情况,吸收新事物。
更重要的是,他的爱国主义思想,不仅来自我国历史上的民族主义传统,还有他在反对西方资本主义侵略的斗争实践中形成的【关键词】为民开眼看世界爱国思想转变中国现代史是一段屈辱史,但在这个时期,仍出现一些民族英雄,林则徐是其中一位,受命于危难之际。
一、为民办实事林则徐虽居高位,但清廉自好,勤于职守,循法秉公,被老百姓誉为“林青天”。
在任江苏廉防使时,他在大堂上书写一联:“求通民情;愿闻己过。
”事事为民着想,对于漕运、盐法、水利、农业、制币、吏治、救灾等关系民生的大事,无不予以关注。
二、禁烟不禁商在广东期间,林则徐大举禁烟,并于1839年6月3日把收缴的英美商人的二百多万斤鸦片在虎门当众销毁。
同时,他对外商采取了恩威并重、分化瓦解的策略,提出了“奉法者来之,抗法者去之”的原则,对正当贸易一律加以保护和鼓励。
三、开眼看世界林则徐被称为中国近代“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他打破以“天朝”自居的妄自尊大和闭关锁国的保守思想,肯于了解外国情况,吸收新事物。
他一面积极备战,增设西洋大炮,一面积极了解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治、军事、经济情况,设立译馆,翻译外文书报、律例、军事技术等著作,先后辑有《四洲志》、《华事夷言》、《滑达尔各国律例》等,成为中国近代最早介绍外国的文献。
他还是第一个了解国际法,运用国际法与英国人作斗争的中国人四、林则徐的爱国主义思想发生转变林则徐的爱国主义思想,一方面来自我国历史上的民族主义传统,另方面,也是最主要的方面,是他在反对西方资本主义侵略的斗争实践中形成的。
人物评价林则徐
成就二 放眼世界第一人
他提出“师夷之长技以制夷“的主张,他提出为了改变军事技术的落 后状态应该制炮造船的意见;他亲自主持并组织翻译班子,翻译外国书刊, 把外国人讲述中国的言论翻译成《华事夷言》,作为当时中国官吏的“参 考消息”;为了解外国的军事、政治、经济情报,将英商主办的《广州周 报》译成《澳门新闻报》;为了解西方的地理、历史、政治,较为系统的 介绍世界各国的情况,又组织翻译了英国人慕瑞的《世界地理大全》,编 为《四洲志》;适应当时对敌斗争和对外交涉的需要,着人迅速编译了 《国际法》,这在中国国际法学史上是一个划时代的事件: 它标志着西 方国际法著作开始正式传入中国,,标志着近代国际法开始在我国应用于 对外交涉,标志着中国近代国际法学史的开端。从理论上说,林则徐是中 国引进国际法的第一人、中国近代外交事业的先行者、中国国际法学的开 山者。
清代著名思想家、史学家魏源对林则徐作了 全面和崇高的评价:“品望重当朝,犹忆追陪瞻 雅范;褒荣垂史乘,徒殷景仰吊遗徽。”
美国学者马士在其《中华帝国对外关系史》 中,说林则徐是“一位具有非凡能力的行政官 员”“是(道光)皇帝的化身”。他认为“林钦差 的整个经历明净如水晶。他的动机是禁止鸦片的 输入和消费,为了达到此目的,他准备采用一切 手段。”
自道光十九年3月林则徐到达广州查禁鸦片起,至道光二十年10月清廷革林 则徐两广总督职止,林则徐在广州主持禁烟抗英军事斗争共19个月。5月18日, 实用了34天,共收缴烟土19187箱,又2119袋,总重量1188127公斤。 6月3日, 历时23天的虎门销烟,在林则徐的指挥下,向全世界宣告了中华民族决不屈服 于侵略的决心。
浅谈林则徐与鸦片战争的关系
浅谈林则徐与鸦片战争的关系林则徐是中国近代反对外来侵略的民族英雄,是世界禁毒运动的先驱。
1839年3月10日,林则徐到达广州,3月27日即迫使英国驻华商务监督义律答应呈缴鸦片20283箱,并于5月18日收缴完毕,6月3日至23日在虎门全部销毁。
这是禁毒斗争的一个伟大胜利。
林则徐的禁烟运动带来的直接后果就是爆发了鸦片战争,从此,古老的东方中国被“叩开了大门”,卷进了战争的深渊。
于是,林则徐被撤职查办,被污蔑为罪人,因为他引来了战争。
下面我要从道光、近代、新中国三个时间来浅谈时人对林则徐和鸦片战争的看法。
首先是道光年间人对林则徐的看法。
在那么一个“君君臣臣”的时代里,一个臣子所做的大事都是要经过统治者的任命,也就是说臣子的权力是来自,林则徐的禁烟便是如此。
道光十八年(1838年),鸿胪寺卿黄爵滋上疏主张以死罪严惩吸食者,道光帝令各地督抚各抒己见。
林则徐坚决支持黄爵滋的严禁主张,提出六条具体禁烟方案,并率先在湖广实施,成绩卓著。
同年十一月受命为钦差大臣,前往广东禁烟,并节制广东水师,查办海口。
据林则徐1839年的3次奏报,自从他抵达广东后,在广东收缴的鸦片共有35593.7斤,当时主政的道光帝赞扬是“除中国大患之源”,认为“所办甚好”,“可称大快人心。
”然而当1840年英国发动鸦片战争之后,道光帝惊慌失措,把责任推给林则徐,指责他赴广东查禁鸦片,“办理终无实济,转致别生事端,误国病民,莫此为甚”。
将他革职查办。
道光帝对林则徐的态度发生根本的转变。
作为大清帝国的精神领袖的道光帝尚且如此,更何况那些只想高官厚利的士大夫,当时的士大夫认为中国的失败是奸臣误国,说的就是林则徐。
近代是个学术自由的时代,时人对林则徐与鸦片战争的关系的评价也是各抒己见。
比较有名的蒋廷黻先生在其《中国近代史》中对林则徐则是贬低,反而是赞同琦善等人的妥协求和,其认为琦善与义律签订《穿鼻条约》是其外交的结晶,并认为他在鸦片战争的外交方面远超时人,林则徐于中外的形势实不及琦善那样明白。
林则徐鸦片战争时期的民族英雄
林则徐鸦片战争时期的民族英雄在中国历史上,林则徐是一位备受尊敬和崇敬的人物。
他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位卓越的政治家、实业家和思想家。
林则徐的最著名的贡献是他在鸦片战争期间坚决反对鸦片贸易,并主张堵塞鸦片销售,保护中国的国家利益。
在这个忧心忡忡的时期,他以他坚定的意志和高尚的品行成为了一个民族英雄。
林则徐生于清道光年间,他出生于一个文化世家,从小接受良好的教育。
他热爱国家,热爱人民,一直以来都梦想着为国家做出贡献。
当他看到鸦片贸易给中国带来的灾难和民众的痛苦时,他毅然决然地选择了站出来,成为中国反对鸦片贸易的旗手。
林则徐在鸦片战争时期担任福建巡抚,这是一个非常艰巨的任务。
他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和困难,但他从不退缩。
他积极采取措施严厉打击鸦片贸易,包括禁止鸦片销售和烧毁鸦片。
他还加强了边防防务,提高了军队的实力,以保卫国家免受外来侵略的威胁。
林则徐在整个战争期间都展现了非凡的智慧和勇气。
他不仅采取了实际的行动来抗击鸦片贸易,还主动与外国使节进行谈判,力图通过外交途径解决问题。
尽管他并没有获得理想的结果,但他的努力和坚持为中国的反鸦片运动树立了榜样。
林则徐的伟大之处不仅在于他反对鸦片贸易的行动,更在于他对中国社会的改革和现代化的追求。
他认识到鸦片贸易只是中国社会问题的一个方面,而根本问题是中国需要进行深层次的改革。
因此,他致力于推动自强运动,鼓励人们注重农业、工商业和教育的发展。
他还倡导借鉴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政治制度,以推动中国的现代化进程。
林则徐的努力和贡献得到了后人的高度赞扬和赞扬。
他被誉为民族英雄,被视为近代中国的楷模和先驱者。
他的理念和行为对中国近代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为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奠定了基础。
总之,林则徐是鸦片战争时期的一位民族英雄。
他以坚强的意志和高尚的品质,勇敢地反对鸦片贸易,保卫了中国的国家利益。
他的努力和贡献不仅在于抗击鸦片贸易,更在于他对中国社会改革和现代化进程的追求。
因此,他在中国历史上被广泛认可和尊敬,成为中国近代史上的一位伟大人物。
近代史纲要人物评价林则徐
近代史纲要人物评价林则徐Document serial number【LGGKGB-LGG98YT-LGGT8CB-LGUT-林则徐生平简介:林则徐是鸦片战争时期主张严禁鸦片、抵抗侵略的爱国政治家。
史学界称他为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
170多年,被誉为近代最重要的名族英雄。
嘉庆九年(1804)中举。
十六年中进士。
曾与龚自珍、魏源、黄爵滋等提倡经世致用之学。
二十五年起,先后外任浙江杭嘉湖道、盐运使,江苏按察使、江宁布政使。
任上整顿盐务、兴办河工、筹划海运,采用劝平粜、禁囤积、放赈济贫等措施救灾抚民。
后升任河东河道总督,亲自实地查验山东运河、河南黄河沿岸工程,提出改黄河由山东利津入海以根治水患的治河方案。
十二年授江苏巡抚。
江苏旱涝灾情严重,他上奏历陈民间困苦,坚请缓征受灾州县漕赋;致力兴修水利工程。
为克服银荒和利于货币流通,他反对一概禁用洋钱,提出自铸银币的主张,为中国近代币制改革的先声。
十七年,升任湖广总督。
林则徐提出六条禁烟方案,并率先在湖广实施。
四月二十二日(6月3日)起在虎门海滩销烟,20天中销毁鸦片19179箱、2119袋,共计2376254斤。
在此期间,林则徐注意了解外国情况,组织翻译西文书报,供制定对策、办理交涉参考。
所译资料,先后辑有《四洲志》、《华事夷言》、《滑达尔各国律例》、《澳门新闻纸》等,成为中国近代最早介绍外国的文献。
林则徐大力整顿海防,积极备战,购置外国大炮加强炮台,搜集外国船炮图样准备彷制。
林则徐督师数败英军。
鸦片战争开始后,英军陷定海,再北侵大沽。
道光帝惊恐求和,归咎林则徐。
九月被革职。
二十一年三月受命赴浙江协办海防。
五月充军伊犁。
他在伊犁协助办理垦务,倡导水利,开辟屯田。
又绘制边疆地图,建议兵农合一,警惕沙俄威胁。
二十五年被重新起用署陕甘总督,次年转任陕西巡抚。
二十七年升云贵总督。
曾先后平息、镇压西北西南民族冲突和人民起义,整顿云南矿政。
二十九年因病辞职归籍。
评价林则徐2000
评价林则徐2000篇一:对林则徐的评价与认识对林则徐的评价【内容摘要】民族英雄林则徐,为民办实事,虽居高位,但清廉自好,勤于职守,循法秉公,被老百姓誉为“林青天,受命于国家危难之秋,在广东,大举禁烟,并于1839年6月3日把收缴的英美商人的二百多万斤鸦片在虎门当众销毁。
此外,他被称为中国近代“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他打破以“天朝”自居的妄自尊大和闭关锁国的保守思想,肯于了解外国情况,吸收新事物。
更重要的是,他的爱国主义思想,不仅来自我国历史上的民族主义传统,还有他在反对西方资本主义侵略的斗争实践中形成的。
【关键词】为民开眼看世界爱国思想转变林则徐是中国近代第一位带头反抗西方殖民主义侵略的民族英雄,是言行一致的爱国者。
他领导的禁烟斗争,向世界表明了中国人民对鸦片烟毒的深恶痛绝和反抗外国侵略的坚强决心,表明中华民族是一个不畏强暴的民族,揭开了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序幕。
林则徐是一位以身许国的政治家,不但在侵略者面前表现出大无畏的英雄气概,而且在遭受国内政敌陷害打击的时候,始终坚持爱国理念。
他一生清廉自好,恪尽职守,兴利除弊,锐意改革,发展经济、关注民生。
林则徐用心谋求兴国之道,是中国近代启蒙思想的先驱者。
他打破以“天朝”自居的妄自尊大和闭关锁国的保守思想,肯于了解外国情况,吸收和研究外部世界,最先提出“师夷之长技以制夷”的思想,林则徐是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
近代中国始终面临两大主题:一是抵御列强侵略,捍卫国家主权;二是推翻封建统治,寻求符合世界潮流的富强之道。
林则徐得到后人的尊敬和普遍赞誉,就在于他在认识和处理中国近代这两大历史主题上,走在了同时代人的前列。
今天我们纪念林则徐,就是要继承和发扬林则徐的爱国主义精神、改革进取精神和勤政为民的思想。
但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背景下,他的主张思想在当时得不到实行!中国现代史是一段屈辱史,但在这个时期,仍出现一些民族英雄,林则徐是其中一位,受命于危难之际。
民族英雄林则徐鸦片战争时期的名臣
民族英雄林则徐鸦片战争时期的名臣林则徐是中国近代历史上一位备受推崇的伟大政治家、改革家和民族英雄。
他在鸦片战争时期展现了出色的聪明才智和卓越的政治智慧,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深远的影响。
林则徐于1785年出生在一个文化世家的家庭中。
他从小读书学礼,秉承家族的传统,注重修养和道德品质的培养。
他深受儒家思想的熏陶,在自己的成长过程中形成了儒家思想的核心价值观,如忠诚、勇敢和为国家民族利益奋斗等。
鸦片战争爆发后,中国陷入了危机之中。
西方列强不断对中国进行侵略和压迫,而清朝政府的无能和腐败更加加剧了中国的困境。
在这个关键的时刻,林则徐挺身而出,成为了中国人民的希望。
作为福建巡抚,林则徐领导福建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果断措施来打击鸦片贸易。
他制定了禁烟法,以及加强海关管理和禁止鸦片贸易的政策。
他还通过加强士兵的训练和装备来提升福建军队的实力,以保护国土安全。
林则徐的这些措施取得了显著的成效,成功地遏制了鸦片贸易,挽回了中国的尊严和权威。
林则徐在鸦片战争期间还起到了重要的外交角色。
他积极向外国使节传达中国政府的立场,力图通过外交手段解决中外之间的矛盾。
他的外交工作为中国争取了时间和机会,为将来的反击和抵抗创造了条件。
林则徐的成就远不止于此。
他深知国家的困境来自于政治体制的腐败和落后,于是提出了各种建议和改革方案。
他主张加强国家军队的建设,提出了修订军制、改革军队编制和推行洋务运动等重要举措。
他还呼吁改善教育、发展科学技术和推动经济发展,以提升国家的综合实力。
林则徐是一位不畏艰险、坚持原则的爱国志士。
他在鸦片战争期间面临巨大的困难和压力,但他始终坚持自己的信仰和理想,勇往直前。
他不仅努力保卫国家利益,而且在一定范围内保护了英国人的生命和财产,展现了高尚的人道主义精神。
林则徐的影响远远超越了他所处的时代。
他为中国树立了民族英雄的典范,激励了后人为国家和民族的利益而奋斗。
他的事迹也在国际上获得了广泛的称赞和尊重,成为了中外历史学家研究的重要对象。
两次鸦片战争
两次鸦片战争1、林则徐与虎门销烟2、时间:1839年6月人物:林则徐下令将缴获的英美等国商人的鸦片在广东虎门海滩当众销毁。
意义:虎门销烟壮举表现了中华民族抵御外侮的坚定决心。
3、如何评价林则徐:(事件+意义)虎门销烟:表现了中华民族抵御外侮的坚定决心,是伟大的民族英雄。
开眼看世界第一人:对开阔人们的视野,理解外部世界起了积极作用。
林则徐的禁烟运动沉重地打击了英国侵略者,成为鸦片战争的导火线,英国以中国禁烟为借口,发动了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
但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是英国为了打开中国市场,获得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
林则徐: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2、鸦片战争和中英《南京条约》时间:1840.6—1842.8,爆发的根本原因:为了打开中国市场,获得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战争结果:中国战败,被迫签订《南京条约》,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842年8月,英国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中英《南京条约》主要内容有:1、割地:割香港岛给英国(破坏中国领土主权完整)2、赔款:赔款2100万元银元(增加中国人民的负担)3、通商: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东南民户被打开)4、中英协定关税(破坏了贸易、关税、经济主权);5、在通商口岸设驻领事附件:在通商口岸租地建屋永久居住、“领事裁判权”(破坏了我国司法主权)、“片面最惠国待遇”3、鸦片战争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①社会性质变化:中国从封建社会逐步变成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②社会矛盾变化: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由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开始变为外国资本主义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而前者成为各种矛盾中的最主要矛盾。
③革命任务变化:中国人民开始了反帝反封的双重革命任务。
所以,鸦片战争是中国历史的转折点,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4、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时间:1856.10—1860.10先后签订《天津条约》《北京条约》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水准进一步加深。
民族英雄林则徐抗击鸦片战争的伟大家
民族英雄林则徐抗击鸦片战争的伟大家林则徐,江苏宜兴人,清代嘉庆、道光年间的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更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位伟大的民族英雄。
他以其出色的才能与深思熟虑的决策,成功抗击了鸦片战争,为中国人民维护了国家尊严与民族利益。
林则徐在中国封建制度的背景下,深受儒家思想的熏陶。
他虚心好学,精研经史著作,广泛涉猎各种学问。
他具备了广博的知识储备,加之聪明的头脑和敏锐的洞察力,使得他在政治舞台上展现出非凡的智慧与能力。
鸦片战争爆发前,林则徐任职于福建巡抚,他早已对鸦片问题有所触动。
他通过深入调研和实地考察,了解到鸦片对中国社会产生的巨大危害,意识到这不仅仅是一个贸易问题,更是涉及到国家安全和民族尊严的大问题。
因此,他下定决心要全力以赴保护国家和人民。
林则徐在抗击鸦片战争的斗争中,采取了多种有效的措施。
首先,他积极出击,在福建筹建海防工事和设立重兵防线,以阻止外敌的入侵。
其次,他以大义凌然的理念,通过封禁鸦片商贩和鸦片烟草,剪断了敌人收入的渠道,强力打击了鸦片的生产和买卖。
此外,林则徐利用自己对英法外交政策的了解,与各方势力进行精准的外交斗争,争取到了外国力量的支持和拥护。
这些措施无一不展现出了林则徐的高明手腕和过人智谋。
林则徐在抗击鸦片战争中,不仅仅是一个勇敢的战士,他更是一位倡导思想的家国情怀者。
他提倡勤政廉政,并将儒家思想与西方文明相结合,试图找到一个适合中国国情的发展道路。
此外,他还致力于教育事业的改革,通过修订国文教材、推广新学制等措施,提高了教育水平,培养了一大批有志于国家发展的人才。
林则徐的英勇事迹与卓越贡献得到了后人的高度赞誉与敬仰。
他是中国民族英雄的杰出代表,是近代史上的名人。
他的一生,用实际行动和智慧践行了儒家思想的伟大精神,彰显了中国人民的团结和民族自尊。
林则徐坚决维护国家尊严和民族利益的精神,对于当今的中国人民仍然有着重要的意义。
我们应该汲取他的勇气和智慧,坚定自信,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为我们的祖国作出更大的贡献。
我眼中的林则徐
我眼中的林则徐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林则徐,字元抚,又字少穆,晚号俟村老人。
是中国清朝后期政治家、思想家和诗人,官至一品,曾任湖广总督、陕西总督和云贵总督,两次受命钦差大臣;因其主张严禁鸦片、抵抗西方列强的侵略,在中国有“民族英雄”之誉。
1839年,林则徐于广东禁烟时,使外国鸦片商人交出鸦片,将收到的鸦片于虎门销毁。
虎门销烟成为清朝与英军第一次鸦片战争的借口。
(百度百科)清官林则徐一生奉命与西方周旋,对于西方的文化、科技和贸易则持开放态度,主张学其优而用之。
根据文献记载,他至少略通英、葡两种外语,且着力翻译西方报刊和书籍。
甚至组织人力翻译、编纂了系统介绍世界自然地理、社会历史状况的《四洲志》,后来他将这部译著交给友人魏源,后者才据此又编出理论性较强的《海国图志》,受林则徐影响并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战略思想。
如此看来,林则徐被称作“睁眼看世界第一人”当之无愧。
林则徐生平虽居高位,但清廉自好,勤于职守,循法秉公,被老百姓誉为“林青天”。
在任江苏廉防使时,他在大堂上书写一联:“求通民情;愿闻己过。
”他事事为民着想,对于漕运、盐法、水利、农业、制币、吏治、救灾等关系民生的大事,无不予以关注。
在京师为官期间,林则徐就收集并研究历史上关于水利的著述。
在出京任官时,他带领民众兴建水利,造福百姓,得到道光皇帝多次赞赏。
而我眼中的林则徐,不可否认他有着流传千古的美名,是人民眼中的英雄。
但这个英雄亦有在鸦片战争中打过马虎眼。
随着他领导的禁烟活动,以虎门销烟为导火线,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爆发。
但是即使频频受到打压,道光皇帝收到的永远是捷报,奏折上出现的总是清军的英勇和极少死亡人数,而清军尸体从未见到。
这到底的将士的谎报还是湖广总督的死要面子,我们不得而知。
结果自然是腐朽的封建制度抵挡不住英国的侵略,战争以中国失败并赔款割地告终当然同时道光眼见和林则徐的对手戏难以演下去,自然而然的顺应朝臣要求林则徐承担战败罪责,林革去四品卿衔,遣戍新疆伊犁。
林则徐的鸦片战争与反抗
林则徐的鸦片战争与反抗林则徐是中国晚清初期重要的政治家、军事家,他在中国近现代史上留下了深远的影响。
其中,他在鸦片战争中的作用尤为显著,不仅展现了其卓越的才智和果断的领导能力,更体现了他坚决反抗外来侵略的决心和意志。
1840年代初,西方列强纷纷将鸦片输出到中国,中国社会一时间沉浸在瘾君子的泛滥之中。
林则徐深知此举对国家经济、民生造成的严重危害,于是主持了禁烟运动,以剿灭鸦片贸易。
他提出“以铁的意志,制戒严禁,莫使得瘾君子得半步之便。
对管辖的长官做到必戒必捕,对通行的洋商必劝必逐”。
通过禁止鸦片贸易,不仅有效净化了社会风气,更展现了林则徐的果断和决断。
然而,鸦片战争爆发后,林则徐以其高瞻远瞩的眼光和深思熟虑的策略应对,为中国反抗外国侵略立下了赫赫战功。
他在战争爆发初期,奉命筹建水师,在极短时间内完成各类训练,组建了一支实力强大的船队。
擅长文官武将兼备的他不仅在指挥作战中游刃有余,更在政治外交中处理得当。
林则徐以峥嵘华夏,振武扬威,将中华儿女的反抗意志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
在鸦片战争之后,林则徐继续为中国的改革与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他积极倡导学习西方科学技术,提倡实业兴国,并在广东、福建等地兴办了洋务学堂,力求强国富民。
同时,他还颁行“铁船令”,提倡修造铁甲舰,推动中国军事技术的现代化。
这些举措不仅为中国近代化进程奠定了基础,更为今后的抗争工作提供了有力支持。
总体来看,林则徐在鸦片战争期间展现了出色的领导才能和极高的政治智慧,他的反抗之路漫长而曲折,但他始终怀揣着报国之心,为中国近代史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林则徐的坚韧意志和英勇行动,将永远铭刻在中国人民的心中,激励后人继续前行,为民族的独立和强大不懈奋斗。
林则徐虎门销烟揭示哪些深刻的历史意义
林则徐虎门销烟揭⽰哪些深刻的历史意义林则徐虎门销烟揭⽰哪些深刻的历史意义林则徐虎门销烟林则徐是我国清朝时期著名⼤⾂,也是民族英雄,他⼈⽣的巅峰是在虎门将危害⾄深的鸦⽚销毁。
这⼀举动不但证明了销毁鸦⽚的决⼼,也对中国民众起到了警⽰作⽤,让民众认识到鸦⽚的危害。
林则徐虎门销烟照林则徐虎门销烟之前的很长⼀段时间就发现了鸦⽚的危害,于是屡次上书皇帝要求禁烟。
当时的道光皇帝也吸⾷过鸦⽚,最后戒掉,但是对于是否戒烟⼀直犹豫不决,直到林则徐⽤实际⾏动证明可以禁烟,道光皇帝才同意。
于是林则徐赶到⼴州和各国鸦⽚商⼈交涉让他们交出鸦⽚,但是当时这些商⼈⾮常猖獗,对此反应颇为冷淡。
为了震慑鸦⽚商⼈,林则徐派兵围住了⼗三⾏,并断⽔断粮迫使多国鸦⽚商⼈交出了鸦⽚。
但是英国商⼈在义律的指⽰下拒不缴纳,但是最终在林则徐严厉的政策下不得不将⾃⼰的鸦⽚交出。
于是林则徐将缴获的两百多万⽄鸦⽚拉倒虎门进⾏销毁,这是我国历史上第⼀次⼤规模的打击毒品运动,对后世产⽣了深刻的影响。
林则徐虎门销烟的地点是在虎门海滩,由于鸦⽚数量巨⼤,因此整个销烟的过程⼀直持续了⼆⼗三天才结束。
这次禁烟引发了第⼀次鸦⽚战争,但是这次销烟的历史意义不容忽视,最⼤历史意义就是解决了鸦⽚对我国的危害,开启民智,让民众认识到了鸦⽚的危害,对中国今后的发展也有巨⼤的影响。
林则徐⼗⽆益格⾔学习过清朝历史的⼈都应该知道,林则徐是我国的禁烟英雄。
在⾯临外国列强对我国倾销鸦⽚,破坏我国的经济实⼒以及经济制度,导致我国的国⼒下降。
林则徐⽆惧外国列强的威胁以及内部官员的舆论,主动将禁烟的⼤任揽在⾃⼰⾝上,最终实现了虎门销烟这⼀壮举。
林则徐⽯像照但是,林则徐不仅仅是官场上的⼤英雄,在⽂学⽅⾯林则徐也有很⾼的成就,最著名的就是林则徐⼗⽆益格⾔。
林则徐⼗⽆益格⾔是:存⼼不善,风⽔⽆益。
⽗母不孝,奉神⽆益。
兄弟不和,交友⽆益。
⾏⽌不端,读书⽆益。
做事乖张,聪明⽆益。
⼼⾼⽓傲,博学⽆益。
为富不仁,积聚⽆益。
林则徐锦衣卫与鸦片战争的胜利者
林则徐锦衣卫与鸦片战争的胜利者林则徐锦衣卫,是中国清朝道光年间的一位重要官员,也是鸦片战争的胜利者之一。
在这场历史性的战争中,林则徐与他领导的锦衣卫起到了关键作用,为中国在鸦片战争中获得胜利立下了赫赫战功。
鸦片战争是中国历史上一场重要的战争,也被认为是中国现代史的开端。
这场战争发生在1840年至1842年,起因是英国向中国大量贩卖鸦片,导致中国社会出现严重的贩毒问题。
林则徐作为当时的钦差大臣,被派往广州处理与英国的外交事务。
他秉持着坚定的民族觉醒和反侵略精神,决心要消除贩毒问题,维护国家的尊严和利益。
林则徐锦衣卫是道光年间设立的特别负责保护皇帝及其宫廷安全的机构。
而在鸦片战争爆发后,林则徐被任命为锦衣卫总督,负责领导和组织锦衣卫进行抵抗英国侵略的斗争。
林则徐毫不畏惧,坚持打击贩毒行为,并采取一系列措施来限制和禁绝鸦片的流通。
他毫不动摇地领导着锦衣卫人员,积极参与抗击外敌的工作。
林则徐在鸦片战争中的举动和决策展现了他的智慧和勇敢。
他通过发动舆论,提高民众的抗战意识,号召全国人民共同抵御外敌的侵略。
他还利用锦衣卫的力量,积极搜查和缴获鸦片,并在全国范围内进行禁烟运动。
这些行动有效地削弱了英国的经济实力,使他们陷入了困境。
最终,英国方面经过一系列失败和挫折后,被迫签订了不平等的《中英南京条约》,结束了鸦片战争。
林则徐锦衣卫在鸦片战争中的胜利也代表了中国民族意识的觉醒。
这场战争不仅仅是一场单纯的军事对抗,更是中国人民民族团结的象征。
林则徐通过他的行动,激发了全国人民的爱国情怀,使他们认识到保卫国家利益的重要性。
他也坚信只有通过团结一致、与外敌坚决抗争,才能守卫祖国的尊严和独立。
虽然鸦片战争给中国带来了巨大的痛苦和损失,但这场战争也是中国民族精神觉醒的起点。
林则徐锦衣卫在战争中的英勇表现和领导能力,对于鸦片战争的胜利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他所代表的勇敢和坚定,为后来中国近代化进程的推进,以及中国人民民族自尊心的恢复和增强,奠定了重要基础。
鸦片战争中林则徐是什么结局?
鸦片战争中林则徐是什么结局?本文导读:1840年的第一次鸦片战争爆发林则徐被世人熟悉是因为他是虎门禁烟的英雄,被人称赞,而且禁烟的功绩还被道光皇帝肯定,道光帝非常高兴:认为此举大快人心。
不久在林则徐的生日上,道光帝还亲笔写下“福、寿”二字,派人送往广州。
可惜好事不长,林则徐成也禁烟,败也禁烟。
1840年6月,英军派军舰封锁珠江口,战争形势一触即发。
英军北上攻占定海。
直驱天津,威胁清政府。
道光帝惊慌失措,以“办理不善”为名,将林则徐革职查办,此时还没有被流放。
虎门战事不利,琦善却向道光发打胜仗的军报;英国人要求割让香港岛,琦善竟敢在没有别人知情的情况下,擅自和英国人签订了条约。
道光得知后震怒,又把琦善革职,后来流放发往了军台。
当时的清朝对于西方列强根本没什么认识,都以为自己是天朝上国,根本没想到会打仗,这也使得英国军舰打到天津大沽口的时候清廷震动,道光帝惊慌失措,说白了没准备。
道光帝原来支持禁烟是为了清朝统治,现在被人打到京城附近了,惩治林则徐还是为了清朝统治。
道光帝怕损失想求和,但又拉不下脸来承认自己错了,只能让林则徐背黑锅。
林则徐的作为,皇帝是欣赏的。
革职流放是权宜之举,无奈之举。
只是说林胡搞,引起了战端。
没说他本质是错的。
道光本身也是倾向于禁烟。
而琦善定的条约是直接打了道光的脸,把道光自认为的有道明君的神位上拉了下来。
以后再怎么洗,也很难洗白。
皇帝对他的处分,是真心的气愤,感觉伤得很深。
可琦善也会觉得委屈,打不过,叫我来谈,我又能如何。
朝野上下,普遍同情林则徐。
从林则徐和琦善两人的命运,可以看出道光皇帝的无能。
既不能下定决心开战,又不愿意拉下面子好好谈判求和,以致手下无所适从,面对洋人的侵略节节败退,最后割地赔款,丧权辱国,导致了最坏的结果。
林则徐是“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吗?
林则徐是“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吗?安立志“林则徐是满清时代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中国近代史》上册,人民出版社1955年版,P21),是著名历史学家、近代史专家范文澜的看法,这一看法一经问世,似乎就盖棺论定。
其实,从鸦片战争直到民国时期,对于林则徐的评价还是多元的。
但自1949年之后,只剩下褒扬、赞美与歌颂。
在不同的历史阶段,无论宣传清官政治、阶级斗争,还是强调反帝爱国、改革开放,顺应政治风向的变化,作为“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林则徐曾被涂上不同颜色的政治油彩,如同再塑金身,并被供上历史的神龛,一直被供了几十年。
应当指出,就焚烧鸦片、抵抗英军而言,林则徐当然是民族英雄。
唯将其誉为“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则不无可议。
先不说张骞通西域、玄奘取佛经,即使康熙皇帝本人也是主动学习西方科技的先行者。
当然,林则徐在作为钦差大臣受命查禁鸦片之后,无论出于夷夏大防,还是出于了解对手,他的确做过一些了解外部世界的工作,比如“刺探夷事,翻译夷书”,于是就有了辑录与翻译《华事夷言》、《四洲志》、《各国律例》等事迹,就此而言,不能说林则徐没有“开眼看世界”,只能说他的视野极其有限,即使他看到了世界的巨大变化,但在应对上,仍然停留在封闭的园囿里。
在这里,我们不妨看一下民国时期的史学界对林则徐是如何评价的。
我国著名历史学家、近代史专家陈恭禄认为:“林则徐……虽在交通便易之城,而亦不知外国之情况……其失败之主因,多由于对外知识之浅陋,以为英国毫不足畏,欲以武力恫吓解决,乃不辨明有罪无罪,一律围困之于商馆,使其饿而缴鸦片。
”(《中国近代史》,商务印书馆1934年版)另一位著名历史学家、近代史专家郭廷以则指出:“林文忠公则徐之为鸦片战争中的中心人物,这是中外所公认的。
但是就外国人的眼光来看,总以为他太自大,太强横,他对外的态度完全是传统的东方式的,不若和他同时同在此幕剧中占同样重要地位的满洲人琦善、耆英等具有外交家的风度与知识。
”(《近代中国史》,商务印书馆1940年版)即使是范文澜,在赞颂林则徐的同时,也还保持了民国时期历史学界的部分共识:“林则徐的才能在当时虽然是第一流,但闭关时代的封建知识限制了他,使他对于中国以外的世界,尤其是资本主义的世界,茫然无知。
鸦片战争中的民族英雄与历史评价
鸦片战争中的民族英雄与历史评价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一次重要事件,也是中西方文化碰撞的重要历史节点,而在这次战争中,出现了很多民族英雄。
这些英雄都在各自的领域内,为了民族的利益和荣誉,做出了重大贡献。
他们的壮举激励了一代又一代中国人,成为了中国民族自强不息的源泉。
一、林则徐:以法治国,倡导开放林则徐被誉为民族英雄,他是一位伟大的国民政治家、文化名流、教育家和改革家。
在鸦片战争前,林则徐为了改造中国社会,大力实施法制改革,倡导国家开放,使得中国在世界上更有声望。
林则徐在1840年出使英国,切身感受到了西方强国的科技发展和法治建设,也深入体悟到中国落后的困境。
于是,他回国后积极倡导循“法治国”,强调治国的重要性。
林则徐认为,“一国之民,非法不可治,非道不可行,非德不可存,非正不可治”。
他的思想推动了晚清法律制度的改革,提出了“学以成法”的口号,更是亲自为行业撰写法律条规,还为广大民众平反冤案,坚决实施法律公正,为中国的法治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魏源:民族自强的代表者魏源是鸦片战争时期民族自强的代表人物,他提出了中国要发展近代工业和文化的主张,为中国的科技和文化的进步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魏源在鸦片战争前曾进行过多次日本考察,深刻地认识到日本快速崛起的原因在于其积极推进近代化的政策。
魏源回国后,不断呼吁中国要加强工业和文化建设,以实现民族自强的目标。
为此,魏源积极倡导国民教育,并亲自主持创办了崇实书院,以培养人才为己任,也使更多的人受到了近代教育的影响。
他的思想影响了一整个中国后来的进步运动,并将中国社会推向了一个全新的阶段。
三、林则徐与魏源的历史评价林则徐和魏源的思想对于中国近代化进程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他们俩在时代的背景下,克服了自身的困难,凭着自己的坚持,帮助中国打破了封闭的局面,让中国逐渐走向现代化。
林则徐和魏源的思想都是国家立面、民族自信的代表,为现代中国的构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而他们所追求的“以法治国”,“文化兴国”,追求自强不息,给中国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启示,激励了社会各界共同努力,推动中国走向一个更加现代化的未来。
林则徐的评价
打破林则徐的“高大全”:仅是旧时代最好的产品2009年11月16日14:07凤凰网历史综合【大中小】【打印】共有评论9条关于林则徐,我们长期将其作为一个“高大全”的历史英雄来看待,他已经被神化了,他被认为是不可战胜的。
以致不少人至今仍然认为如果鸦片战争中道光皇帝信任林则徐,中国不会输,或者输的不会这么惨。
而为了更好的审视那段历史,林则徐的神话应该被打破了。
英军北上并非惧怕林则徐的武力人教版的历史教材上写道“1840年6月,英军舰队侵入广东海面挑衅,鸦片战争由此爆发。
广东防御严密,英军无隙可乘,就沿海北犯,进攻厦门。
”这描述使不少学生相信林则徐一定能打败英军,鸦片战争中国的失败是因为腐败无能的清政府打压广大爱国群众和官员。
其实把英军北上的原因归于林则徐防御严密,无隙可乘只是一厢情愿。
英军北上的实际原因是英军执行了外相巴麦尊的训令而已。
1840年2月20日,巴麦尊致海军部的公函中称,在广东“不必进行任何陆上的军事行动”,“有效的打击应当打到接近首都的地方去”。
同日。
巴麦尊给懿律和义律的训令中,提到了他和海军大臣各颁给伯麦的训令,其中规定作战方案为“在珠江建立封锁”,“占领舟山群岛,并封锁该岛对面的海口,以及扬子江口和黄河口”。
事实上,英国侵略军的侵华作战行动,正是按着上述训令进行的6月下旬,英国兵船封锁珠江口。
7月初,以小部兵力进犯厦门,切断厦门与台湾交通;主力进攻并占领浙江定海。
接着以一部分兵力驻守定海,其余继续北上。
8月初到达天津的自河口,向清政府提交《巴麦尊子爵致中国皇帝钦命宰相书》。
而“广东防御严密,英军无隙可乘,就沿海北犯,进攻厦门”这一说法缺乏充分的史料证据林则徐对战争估计严重不足林则徐被誉为被誉为近代中国“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他至少拥有四名翻译,终日为他翻译英文书报,他本人也将这些情报采撷成册,以供参考。
可是他对战争的规模严重估计不足。
1839年9月1日,林则徐在给道光的夹片中写道:“知彼万不敢以侵凌他国之术窥伺中华“,至多不过是“私约夷阜一二兵船”,“未奉国主调遣,擅自粤洋游奕,虚张声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班级:10旅游管理2班学号:10250801249姓名:刘璐
如何评价鸦片战争时期的林则徐
个人认为,在清朝的中国最具影响力的历史人物,非禁烟功臣林则徐莫属。
有些观点认为林则徐禁烟的做法有待商榷,并没有根除鸦片交易,还镇压了农民起义,所以不能算是个功臣。
而我认为,人无完人,林则徐也难免会有一些不正确的做法,但至少在鸦片战争时期的他是个不折不扣的民族英雄。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著名诗句,更是直抒了他心系国家,为人民服务的高尚爱国主义情操,这些不正是中华民族历经艰难终能生生不已的精神源泉吗?个人认为,对于如何评价鸦片战争时期的林则徐,大概可以从以下几点着手:
(一)禁烟的民族英雄。
在英国贩卖鸦片之际,钦差大臣林则徐于1839年6月在广东虎门销毁所收鸦片的行动,完全是维护国家利益和民族尊严的正义行动,大长中国人民的反英斗志。
更为难得的是,他禁烟却不禁商,对正当贸易一律加以保护和鼓励。
(二)为民办实事,是抗英战争中的抵抗派的代表人物。
林则徐虽居高位,却清廉自好,心系民生,为民服务,是难得的大清官,被百姓誉为“林青天”。
林则徐在广东禁烟期间还着力于加强和改善沿海一带防御力量,改进军事技术,同时招募渔民编成水军,屡败英军的挑衅。
在1839年下半年,取得九龙之役等反击战的胜利,是当之无愧的抗英英雄。
(三)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
他打破以“天朝”自居的妄自尊大和闭关锁国的保守思想,肯于了解外国情况,吸收新事物。
在被道光帝派往广东查禁鸦片和进行抗英斗争期间,他一面积极备战,增设西洋大炮,一面积极了解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治、军事、经济情况,设立译馆,组织翻译西方书刊,先后辑有《四洲志》、《华事夷言》、《滑达尔各国律例》等,是中国近代最早介绍外国的文献。
他还是第一个了解国际法,运用国际法与英国人作斗争的中国人,迈出了“师夷长技”的第一步,开创了中国近代向西方学习的新风。
(四)参与镇压农民起义。
林则徐在1840年9月被命为钦差大臣去广西镇压拜上帝会的反清武装起义。
个人认为,虽不可否认他镇压农民反清斗争的做法对推翻清廷腐朽统治有不利影响,但站在林则徐的角度,他是站在主阶级的立场上,
这是时代、阶级的局限性,我们不能只因此就苛刻地抹灭他的功劳。
综上所述,林则徐在鸦片战争期间,带领人民进行抗英斗争,禁烟销烟,开创了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的新风,虽然有参与镇压农民起义,但不可否认他的功劳之大于过,所以林则徐是当之无愧的民族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