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经白话文目录及开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难经白话文目录及开篇
前言
《难经》是我国古典医书之一,它的著作时代,虽难确切的肯定,但根据张仲景《伤寒杂病论》序文中曾提到《八十一难》这一名称,所以一般认为成书于汉代以前。据史籍记载,相传为秦越人(扁鹊真名)扁鹊所作。全书是用问答的体例,以阐明《内经》的要旨为主,故以《难经》为书名,内容简明扼要,包括有生理、病理、诊断、治疗等各方面。特别是对脉诊论述,尤较具体全面而有一定的发明,历代医家都很重视此书,素以内、难并称,是学习和研究祖国医学的必读古书。
由于原书的词意古朴,文字较深,有不易理解之处,因此,历代医家曾对《难经》作了不少注释,积自孙吴时的吕广,唐初的杨玄操,以迄宋、元、明、清各代,各家注本不下十余种,但因这些注本,都为文言注释,对于现代一般读者,尚难完全看懂,因此,特以人民出版社影印的“佚存业书本”《难经集注》为篮本,采取清.吴澄的分类法,把全书八十一难,按不同性质,归纳为脉学、经胳、脏腑、疾病、腧穴、针法等六篇。篇首冠以概述,简要的介绍了每篇的重点,然后按照原文,逐句加以语译,遇有较难解的词则另列“词解”以详其义;遇有需要引申的地方,则另加“按语”,以宏其旨。总的目的,在于帮助读者提纲挈领的全书的主旨,经较深入的领会文义,从而为系统学习,全面掌握,整理提高祖国医学遗产,提供一些有利条件。
目录
第一篇脉学
一、独取寸口的原理十二、虚实误治
二、寸关尺的长度与阴阳属性十三、色脉尺肤合参的诊断法
三、尺寸脉的太过不及十四、损至脉的病症及治法
四、脉有阴阳十五、四季的正常脉和异常脉
五、诊五脏脉的指法十六、五脏脉诊与内外证候
六、脉象的阴阳虚实十七、脉证相应相反与预后
七、四季旺脉十八、三部脉法与脏腑经脉的配合
八、寸口脉平而死的原因十九、男女的正常与反常脉
九、从迟数脉辩脏腑疾病二十、阴阳伏匿的脉象
十、一脏脉象的十变二十一、形病和脉病
十一、歇止脉与脏气衰竭的关系二十二、是动所生病与气血先后的关系
第二篇经络
二十三、经脉的长度与循行二十七何谓七经八脉
二十四、阴阳各经气绝的症状与预后二十八、七经八脉的起止和循行
二十五、十二经与脏腑的配合二十九、七经八脉的证候
二十六、十五别络中的三络
第三篇脏腑
三十、营卫的生成和循行三十九、腑五脏六
三十一、三焦的部位及其主要功能四十、闻臭与内脏的关系
三十二、心肺的部位和营卫气血的关系四十一、肝有两叶
三十三、肝肺的属性与沉浮现象四十二、脏腑的形态功能
三十四、五脏所主的声色臭味及所藏的七神四十三、不进饮食七日而死的原因
三十五、脏腑相合四十四、七冲门
三十六、命门的功能四十五、八会的部位和主治
三十七、五脏与九窍四十六、不寐和易寐不寤的原因
三十八、脏五腑六四十七、面部独能耐寒的原因
第四篇疾病
四十八、脉、病、诊的三虚三实五十五、五脏积病
四十九、正经自病与五邪所伤五十六、五脏积病的症状和病机
五十、五邪名称和传变五十七、五泄的名称和症状
五十一、喜恶与脏腑疾病的关系五十八、伤寒病的类型及其主脉
五十二、脏病与腑病的根本不同五十九、狂病和癫病
五十三、按五行生克推论疾病的传变和预后六十、厥痛与真痛
五十四、脏腑病治疗的难易六十一、望、闻、问、切
第五篇腧穴
六十二、脏腑井荥六十六、十二经原穴和三焦的关系
六十三、井穴为始的意义六十七、募穴和俞穴的治疗作用
六十四、五腧穴的阴阳五行属性六十八、五腧穴的主治症
六十五、井穴、合穴的脉气出入
第六篇针法
六十九、补母泻子的治则七十一、营卫的深浅刺法
七十、四季刺法七十二、迎随补泻的刺法
七十三、泻井刺荥法七十八、针刺押手和补泻方法
七十四、因时制宜的刺法七十九、迎随和母子补泻法的结合
七十五、肝实肺虚与补水泻火八十、出针、进针与候气
七十六、补泻的方法与步骤八十一、虚实症误用补泻的后果
七十七、上工与中工的差别
第一篇脉学
本篇包括第一难至第二十二难,主要是介绍脉学方面一些比较重要的问题。首先提出独取寸口的切脉法,分别指出了寸口部位寸、关、尺三部的阴阳属性,尺、
寸的长度,及其位置的划分,三部九候的意义,及其候测脏腑疾病的方法。明确了阴阳理论对脉诊的指导意义。因为各种病候是错综复杂、千变万化的,但概括起来,不外乎阴阳两大类型,所以脉诊主要也是从阴阳关系上掌握其中的规律,分析疾病的性质。解释了脉应四时、内合五脏的关系。由于人体与自然界的变化相应,四时气候的变迁,在脉象上也有一定的反映,结合五脏疾病的主症,可以根据这些脉症上的特殊现象,从而测知病情的轻重、病情的长短,以及预后的吉凶等。
以上这些问题,有的是诊脉的基本知识,有的是诊脉的重要理论,对于研究脉学均有重要的意义。
第二篇经络
经络学说,是祖国医学理论体系的重要部分,是内外针灸各科都必须掌握的理论基础。本篇包括第二十三难至第二十九难,对于经络学说的讨论虽不广泛,但是对于经络方面的几个重要问题,如各经络的长度、十二经顺序循行的方向、上下互为传注、十五别络所起的联系作用,以及各经在脉气竭绝时所表现的症状等,都作了较具体的阐述。特别是对于奇经八脉的发挥,是当时各医籍所未见的。因为记载经络学说最早的《内经》,论述奇经八脉,也仅是片面的散见于各篇之中,而本篇却从多方面,对此作了较有系统的说明,如分别指出了八脉的名称与作用、在全身的循行路线和分布的起止点、八脉病变的症候和治疗特点,以及它和十二经在生理功能上的主要区别等,使人对奇经八脉在经络系统中的重要作用,会有比较明确的认识。
第三篇脏腑
本篇包括第三十难至四十七难。综合全篇内容,主要的有:
介绍了各脏腑的功能活动、脏腑的表里配合、脏腑与组织器官之间、脏腑外在环境的关系等。并对内脏的大小、轻重、长短、部位等形态方面,以及营卫气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