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4月北京自考08308统计基础试题及答案
自考统计基础试题及答案
自考统计基础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1. 统计学的研究对象是()。
A. 社会现象B. 自然现象C. 社会经济现象D. 一切现象答案:C2. 下列哪项不是统计学的基本职能?()A. 信息收集B. 信息处理C. 信息分析D. 信息预测答案:D3. 统计数据的收集方法不包括()。
A. 观察法B. 实验法C. 调查法D. 抽样法答案:B4. 描述数据集中趋势的统计量是()。
A. 方差B. 标准差C. 平均数D. 众数5. 以下哪个选项不是统计图的类型?()A. 条形图B. 折线图C. 饼图D. 直方图答案:D6. 统计学中的总体是指()。
A. 研究对象的全体B. 研究对象的一部分C. 研究对象的个体D. 研究对象的样本答案:A7. 抽样调查的优点是()。
A. 准确性高B. 代表性强C. 经济性D. 可操作性答案:C8. 以下哪个概念不是统计学中的数据类型?()A. 定类数据B. 定序数据C. 定比数据D. 定性数据答案:D9. 统计表中,用来表示数据变化趋势的指标是()。
B. 相对数C. 平均数D. 频率数答案:B10. 以下哪个概念不是统计学中的描述性统计方法?()A. 描述性分析B. 推断性分析C. 相关性分析D. 回归分析答案:B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统计学中常用的数据收集方法包括()。
A. 观察法B. 实验法C. 调查法D. 抽样法答案:ABCD2. 描述数据离散程度的统计量包括()。
A. 方差B. 标准差C. 极差D. 均值答案:ABC3. 统计学中的数据类型包括()。
A. 定类数据B. 定序数据D. 定距数据答案:ABCD4. 统计图的类型包括()。
A. 条形图B. 折线图C. 饼图D. 直方图答案:ABCD5. 统计学的基本职能包括()。
A. 信息收集B. 信息处理C. 信息分析D. 信息预测答案:ABCD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1. 统计学是一门应用广泛的学科。
2019年初级统计师《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
2019年初级统计师《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本文导航第1页:单项选择题第2页:多项选择题第3页:判断题第4页:综合应用题2019年初级统计师《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以下每小题各有四项备选答案,其中只有一项是正确的。
1在我国,法律规定的统计管理机制是()。
(A)各地政府各自管(B)中央统一负责(C)统一领导、分级负责(D)各级人大及常委会领导【正确答案】C【试题解析】《统计法》第三条确定了国家建立集中统一的统计系统,实行统一领导、分级负责的统计管理体制。
以法律的形式为统计工作的现代化从体制上、组织上提供了保障。
2北京市人大常委会制定的关于统计工作方面的地方性统计法规,与国家统计局制定的统计规章相比,其法律效力()。
(A)比国家统计局制定的规章低(B)比国家统计局制定的规章高(C)无法判断(D)两者一样高【正确答案】C【试题解析】地方性统计法规的法律效力低于统计法律和统计行政法规,统计行政规章的法律效力低于统计法律和统计行政法规,而地方性统计法规和统计行政规章的法律效力无法比较。
3国家统计局对()的人员和编制实行垂直管理。
(A)省级统计部门(B)县级以上统计部门(C)直辖市统计部门(D)其派出机构【正确答案】D【试题解析】国家统计局派出的调查队是国家统计局的派出机构。
国家统计局对其派出机构的人员和编制实行垂直管理。
4国家统计局在性质上属于()。
(A)国务院工作部门(B)国务院办事机构(C)国务院直属特设机构(D)国务院直属机构【正确答案】D【试题解析】国家统计局是主管全国统计工作的国务院直属机构,国务院的直属特设机构只有国资委一个。
5经批准的涉外社会调查项目,需要变更的,涉外调查机构应当就变更部分向()提出申请。
(A)原批准机关(B)国家统计局(C)省级统计局(D)市级统计局【正确答案】A【试题解析】《涉外调查管理办法》第二十四条规定,经批准的涉外社会调查项目,不得擅自变更;需要变更的,涉外调查机构应当就变更部分向原批准机关提出申请。
统计学基础练习题及参考答案
统计学基础练习题及参考答案《统计学基础》复习大纲第一章总论考核知识点:统计的涵义1.什么是统计2.统计工作、统计资料和统计学三者之间的关系统计学中的基本概念1.总体2.总体单位3.指标4.标志5.变异6.变量7.总体与总体单位的关系8.指标与标志的区别与联系统计的任务与过程1.统计的任务2.统计的工作过程3.统计的认识过程第二章统计调查考核知识点:统计调查的概念与种类1.统计调查2.统计调查的要求3.全面调查和非全面调查4.连续调查和不连续调查 5.统计报表和专门调查统计调查方案1.调查对象2.调查单位3.报告单位4. 调查项目5. 调查表6. 调查时间7. 调查期限8.调查的组织计划统计调查的方式1.定期统计报表2.普查3. 重点调查4.抽样调查5.典型调查6.各种统计调查方式结合运用的意义统计资料搜集的方法1.直接观察法2.报告法3.面谈访问法4.邮寄访问法5.电话访问法6.互联网访问法 7.企业事业单位原始记录 8.统计台账 9.企业内部报表 10.次级资料的搜集方法 11.统计资料报送的形式统计调查资料的质量控制1.统计调查误差2.登记误差3.代表性误差4.登记误差的控制5.代表性误差的控制第三章统计整理统计整理的内容和方法1.统计整理的概念2.统计整理的意义3.统计整理的内容4.统计整理的方法统计分组1.统计分组2.统计分组的作用3.统计分组的方法4.统计分组体系5.简单分组 6.平行分组体系 7.复合分组 8.复合分组体系 9.选择分组标志的原则 10.统计工作中常用的统计分组次数分布1.次数分布2.分配数列3.品质数列4.变量数列5.组距6.组限7.等距数列8.异距数列9.组中值 10.频数 11.频率 12.正态分布 13.编制单项式变量数列 14.编制组距式变量数列 15.计算组限与组中值 16.计算频数与频率 17.用列表法和图示法表示次数分布 18.正态分布数据的计算机录入汇总与质量控制1.计算机汇总的步骤2.数据录入的质量控制3.计算机数据审查方法统计表1.统计表2.统计表的作用3.统计表的构成4.统计表的内容5.统计表的分类6.统计表的编制第四章综合统计指标统计指标与统计指标体系1.统计指标2.数量指标3.质量指标4.总量指标5.相对指标6.平均指标7.标志变异指标8.统计指标的构成要素9.统计指标的特点 10.统计指标的作用总量指标1.总量指标2.总体单位总量指标3.总体标志总量指标4.时期指标5.时点指标6.实物单位7.价值单位8.劳动时间单位9.总量指标的分类标准 10.单位总量和标志总量的关系 11.时期指标与时点指标的区别 12.总量指标的作用 13.总量指标计量单位的种类 14.总量指标的计算原则 15.总量指标的计算相对指标1.相对指标2.系数、成数、百分数、千分数3.计划完成程度相对指标4.结构相对指标5.比例相对指标6.动态相对指标7.比较相对指标8.强度相对指标9.相对指标的作用 10.相对指标的计算原则 11.各种相对指标的计算平均指标1.平均指标2.简单算术平均数3.加权算术平均数4.简单调和平均数5.加权调和平均数6.平均指标的作用7.算术平均数与调和平均数的计算8.几何平均数标志变异指标1.标准差及其计算2.标准差系数及其计算第五章抽样调查抽样调查的概念、特点及分类1.抽样调查2.随机原则3.抽样调查的特点4.抽样调查的种类5.非概率抽样6.概率抽样7.重复抽样8.不重复抽样9.简单随机抽样 10.系统随机抽样 11.分层随机抽样 12.整群抽样抽样推断的几个基本概念1.总体2.样本3.总体指标4.样本指标抽样误差1.系统误差2.随机误差3.抽样平均误差4.抽样极限误差5.影响抽样误差的因素参数估计1.点估计2.区间估计样本单位数的确定影响样本单位数的几个主要因素第六章相关与回归分析第七章时间数列分析时间数列的概念和种类1.时间数列2.时间数列的作用3.时间数列的种类4.时间数列的特征5.时间数列的编制原则时间数列的水平指标1.发展水平2.平均发展水平(序时平均数)3.增长量4.平均增长量5.平均发展水平与一般平均数的关系6.平均发展水平的作用7.序时平均数的计算8.增长量的计算9.平均增长量的计算时间数列的速度指标1.发展速度2.增长速度3.年距发展速度4.年距增长速度5.发展速度的计算6.增长速度的计算7.平均发展速度的计算8.平均增长速度的计算第八章统计指数分析统计指数的概念及其应用1.狭义的指数2.广义的指数3.个体指数4.总指数5.动态指数6.静态指数7.统计指数的分类8.统计指数的作用总指数及其编制方法1.平均指数2.综合指数3.平均指数的编制方法4.平均指数和综合指数的区别与联系5.编制数量指标综合指数6.编制质量指标综合指数指数体系及其因素分析1.指数体系2.综合指数体系因素分析几种常用的统计指数1.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2.国房景气指数3.消费者信心指数4.企业家信心指数(宏观经济景气指数)5.股价指数第一章导论1、统计认识对象是()。
全国2019年4月自考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经管类)试题和答案
自考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经管类)试题和答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统一命题考试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经管类)试题和答案评分标准第一部分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的相应代码涂黑。
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掷一颗骰子,观察出现的点数。
A 表示“出现3点”,B 表示“出现偶数点”,则A.A B ⊂B.A B ⊂C.A B ⊂D.A B ⊂正确答案:B (2分)2.设随机变量x 的分布律为 ,F(x)为X 的分布函数,则F(0)=A.0.1B.0.3C.0.4D.0.6 正确答案:C (2分)3.设二维随机变量(X ,Y )的概率密度为,11,02,(,)0,≤≤≤≤其它,c x y f x y -⎧=⎨⎩则常数c=A.14 B.12 C.2 D.4 正确答案:A (2分)4.设随机变量X 服从参数为2的泊松分布,则D(9—2X )=A.1B.4C.5D.8 正确答案:D (2分)5.设(X ,Y )为二维随机变量,则与Cov(X ,Y )=0不等价...的是 A.X 与Y 相互独立B.()()()D X Y D X D Y -=+C.E(XY)=E(X)E(Y)D.()()()D X Y D X D Y +=+正确答案:A (2分)6.设X 为随机变量,E(x)=0.1,D(X )=0.01,则由切比雪夫不等式可得A.{}0.110.01≥≤P X -B.{}0.110.99≥≥P X -C.{}0.110.99≤P X -<D.{}0.110.01≤P X -<)B=_______.14.设随机变量X 服从区间[1,5]上的均匀分布,F (x )为X 的分布函数,当1≤x ≤5时,F(x)=_______.正确答案:)(121-x (2分) 15.设随机变量X 的概率密度为2,01,1()20,则P 其他,x x f x X ≤≤⎧⎧⎫=>⎨⎨⎬⎩⎭⎩=_______. 正确答案:3/4(2分)16.已知随机变量X ~N (4,9),{}{}≤P X c P X c >=,则常数c =_______. 正确答案:4(2分)17.设二维随机变量(X ,Y )的分布律为则常数a =_______.正确答案:0.2(2分)18.设随机变量X 与Y 相互独立,且X ~N (0,1),Y ~N(-1,1),记Z =X -Y ,则Z ~_______. 正确答案:N (1,2)(2分)19.设随机变量X 服从参数为2的指数分布,则E (X 2)=_______. 正确答案:1/2(2分)20.设X ,Y 为随机变量,且E (X )=E (Y )=1,D (X )=D(Y )=5,0.8XY ρ=,则E (XY )=_______. 正确答案:5(2分)21.设随机变量X ~B (100,0.2),Φ(x)为标准正态分布函数,Φ(2.5)=0.9938,应用中心极限定理,可得P {20≤X ≤30)≈_______. 正确答案:0.4938(2分)22.设总体X ~N (0,1),1234,,,x x x x 为来自总体X 的样本,则统计量22221234x x x x +++~_______.正确答案:)4(2x (2分)23.设样本的频数分布为 则样本均值x =_______. 正确答案:1.4(2分)24.设总体X ~N (μ,16),μ未知,1216,,,x x x 为来自该总体的样本,x 为样本均值,u α为标准正态分布的上侧α分位数.当μ的置信区间是0.050.05,x u x u ⎡⎤-+⎣⎦时,则置信度为_______.正确答案:0.9(2分)25.某假设检验的拒绝域为W ,当原假设H 0成立时,样本值(12,,,n x x x )落入W 的概率为0.1,则犯第一类错误的概率为_______. 正确答案:0.1(2分)三、计算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8分,共16分) 26.设二维随机变量(X ,Y )的概率密度为26,01,01,(,)0,≤≤≤≤其他x y x y f x y ⎧⎪=⎨⎪⎩求:(1)(X ,Y )关于X 的边缘概率密度f x (x);(2){}P X Y >. 正确答案:(8分)27.设二维随机变量(X ,Y )的分布律为求:(1)E (Y ),D (X );(2)E (X +Y ).正确答案:(8分)四、综合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2分,共24分)28.有甲、乙两盒,甲盒装有4个白球1个黑球,乙盒装有3个白球2个黑球.从甲盒中任取1个球,放入乙盒中,再从乙盒中任取2个球.(1)求从乙盒中取出的是2个黑球的概率;(2)己知从乙盒中取出的是2个黑球,问从甲盒中取出的是白球的概率. 正确答案:(12分)29.设随机变量X ~N (0,1),记Y =2X ,求:(1)P{X<-1}; (2)P{|X |<1};(3)Y 的概率密度.(:(1)0.8413附Φ=) 正确答案:(12分)五、应用题(10分)30.某项经济指标X ~N(μ,2),将随机调查的11个地区的该项指标1211,,,x x x 作为样本,算得样本方差S 2=3.问可否认为该项指标的方差仍为2?(显著水平α=0.05)(附:220.0250.975(10)20.5,(10) 3.2X X ==) 正确答案:(10分)。
自学考试统计基础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将其代表的字母填写在题干中的括号内;20道题,每题1分,共20分。
)1、平均数指数是通过对(D)加权平均而形成的指数。
A.总指数 B.综合指数 C.平均指标指数 D.个体指数2、统计整理主要是对(C)的整理。
A.历史统计资料B.统计分析资料C.原始调查资料D.综合统计资料3、下列数列中,指标数值可以相加的是(C)。
A.平均数时间数列B.相对数时间数列C.时期数列D.时点数列4、按指数所反映的现象特征不同,指数可分为(B)。
A.定基指数和环比指数B.数量指标指数和质量指标指数C.综合指数和平均指数D.个体指数和总指数5、反映同一总体在不同时间上的数量对比关系的是(C)。
A.计划完成程度相对指标B.比较相对指标C.动态相对指标D.比例相对指标6、时期数列中所包含的指标(A)。
A.反映社会经济现象在某一段时期内发展过程的总量B.反映社会经济现象在某一瞬间上所达到的水平C.反映社会经济现象之间的相互关系D.反映社会经济现象的一般水平7、分配数列包含两个组成要素,即(B)。
A.分组标志和组距B.分组和次数C.分组标志和次数D.分组和表式8、下列调查属全面调查的是(D)。
A.抽样调查B.重点调查C.住户调查D.快速普查9、要了解某工业企业职工的文化水平,则总体单位是(B)。
A.该工业企业的全部职工B.该工业企业的每一个职工C.该工业企业每一个职工的文化程度D.该企业全部职工的平均文化程度10、要了解某批灯泡的平均寿命,宜采用的调查方法应为(B)。
A.重点调查B.抽样调查C.直接调查D.全面调查11、在分配数列中,频数是指(C)。
A.各组单位数与总单位数之比B.各组分布次数的比率C.各组单位数D.总单位数12、人口具有自然属性和(C)两种属性。
A.历史属性B.物理属性C.社会属性D.生物属性13、下列人口指标中,属于静态指标的是(C)。
A.年内出生人口B.年内迁出人口C.年末总人口D.全年离婚人数14、下列各项中不属于产业活动单位必要条件的是(A)。
(完整版)2019年4月自考国民经济统计概论真题附答案.doc
2019 年 4 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国民经济统计概论( 课程代码 00065)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选择题,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
2.应考者必须按试题顺序在答题卡( 纸 ) 指定位置上作答,答在试卷上无效。
3.涂写部分必须使用 2B 铅笔,书写部分必须使用黑色字迹签字笔。
第一部分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的,请将其选出。
l. 若在 10000 人中随机抽取15 小题,每小题 1 分,共 15 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1%人进行调查,则样本容量是A.1%B.10%C.100D.100002.职工的性别属于A. 数字变量B.属性变量C.连续变量D.顺序变量3.将产品按质量划分为一等品、二等品、三等品,这种划分使用的测度尺度是A.定类尺度B.定序尺度C.定距尺度D.定比尺度4.先将职工按收入水平进行分组,然后在各组中随机抽取一部分职工,这种抽样方式是A.整群抽样B.简单随机抽样C.等距抽样D.分层抽样5.将我国家庭按人口数分组并编制次数分布表,适宜采用的是A.等距分组次数分布表B.异距分组次数分布表C.组距分组总次数分布表D.单值分组次数分布表6.在职工工资 ( 单位:元 ) 分组表中,工资最高一组为“ 10000 以上”,其邻组为“ 9000~10000”,则最高一组的组中值是A.9500B.10000C.10500D.110007.数据: 3、 7、 8、 12、 12、12、 14、、15、 18、20、 23 的中位数是A.12B.13C.14D.158.从 100 个产品中随机抽取一个登记后将其放回,再抽取第二个登记,放回后再抽取第三个,如此反复。
这种抽样方法是A. 重复抽样B.不重复抽样C.非随机抽样D.主观抽样9.相关系数的取值范围是A. 小于 -1B.大于1C.-1到1之间D.0到1之间10.若估计且通过检验的线回归方程为y? = 2 + 0.89x , 则 y 和 x 之间的相关关系一定是A. 正相关B.负相关C.不相关D.完全相关11. 某企业的产值2015 年是 1000 万元, 2016 年是 1210 万元,则该企业产值2016 年与 2015 年相比的增长速度是A.21%B.79%C.100%D.121%12.某地区人均收入 2011 年为 40000 元, 2016 年为 50000 元,则该地区这一时期人均收入平均发展速度的算式为6 50000 B. 5 50000 C. 6 50000 -1 D. 5 50000 -1A. √√√√40000 40000 40000 4000013.用收入法计算国内生产总值 , 不需要包括的项目是A. 劳动者报酬B.营业盈余C.投资总额D.生产税净额14.己知商品价格总指数是 110%,销售量总指数是 105%,则其销售额总指数是A.5%B.15%C.15.5%D.115.5%15.CPI 指的是A. 生产者价格指数B.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股票价格指数D.经济产量指数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5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10 分。
2019统计从业考试《统计基础知识》真题及
2019 统计从业考试《统计基础知识》真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 ( 每题有 1 个正确答案,将正确答案选项的代表字母填写在答题纸上 ; 每题 1 分, 30 道题,共 30 分)1.政府统计是指以下哪个机关依法使用各样统计方法和手段对公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推行统计检查、统计剖析,供给统计资料和统计咨询建议,推行统计督查等活动的总称 ?()A.检查机关B.司法机关2.政府统计的整体功能是 () 。
A.供给统计信息和咨询建议,推行统计督查B.采集统计资料,推行统计督查C.采集统计信息,供给咨询建议D.供给咨询建议,推行统计督查3. 《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是由以下哪个机构拟订宣布的?()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法制委员会B.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C.国务院D.国家统计局4. 统计法明确要求,统计检核对象供给统计资料一定() 。
A.真切、即时B.正确、即时C.正确、完好、即时D.真切、正确、完好、即时5.统计法明确要求,统计检核对象不得 () 。
A.供给不真切、不系统的统计资料B.供给不正确、不系统的统计资料C.供给不正确、不完好的统计资料D.供给不真切、不完好的统计资料6.统计法第七条规定,统计检核对象不得 () 。
A.频频迟报、拒报统计资料B.迟报、拒报统计资料C.频频漏报、不报统计资料D.漏报、不报统计资料7.政府统计检查可分为 () 。
A.国家统计检查、部门统计检查和民间统计检查B.国家统计检查、地方统计检查和民间统计检查C.国家统计检查、部门统计检查和地方统计检查D.部门统计检查、地方统计检查和民间统计检查8.国家统计检查项目的拟订者是 () 。
A.国家统计局B.国务院有关部门C.国家统计局与国务院有关部门D.国家统计局,或许国家统计局与国务院有关部门9.重要的国家统计检查项目理应 () 。
A.报国家统计局审批B.报国家统计局审察,由国务院存案C.报国务院存案D.报国务院审批10.统计检查制度一经审批或许存案,即成为统计检查组织实行的法定依照, () 。
国开期末考试2860《统计基础知识与统计实务》机考试题及答案(李老师第9套)
国开期末考试《统计基础知识与统计实务》机考试题及答案(第9套)(试卷代号:2860,整套相同,李老师祝同学们取得优异成绩!)一、单项选择题(共15题,共30分)1、统计的认识过程是(红色选项为正确答案)。
[A]:定性认识到定量认识[B]:定量认识到定性认识[C]:定量认识到定性认识再到定量认识[D]:定性认识到定量认识再到定量认识与定性认识相结合2、对北京市的机动车进行普查,调查对象是(红色选项为正确答案)。
[A]:北京市每一个拥有机动车的人[B]:北京市所有拥有机动车的人[C]:北京市所有机动车[D]:北京市每一辆机动车3、某公司职工人均工资最高为1170元,最低为860元,据此分为五个组, 形成闭口式等距数列,则组距应为(红色选项为正确答案)。
[A]: 62[B]: 84[C]: 155[D]: 3104、甲、乙两数列的平均数分别为100和14.5,它们的标准差为12.8和3.7,则(红色选项为正确答案)。
[A]:甲数到平均数的代表性高于乙数列8、年距发展速度是(红色选项为正确答案)。
[A]:报告期水平与前一期水平之比[B]:乙数列平均数的代表性高于甲数列[C]:两数列平均数的代表性相同[D]:两数列平均数的代表性无法比较5、某企业的职工人数比上年增加5%,职工工资水平提高2%,则该企业职工工资总额比上年增长(红色选项为正确答案)。
[A]: 7%[B]; 7.1%[C]: 10%[D]: 11%6、统计指标: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的作用是(红色选项为正确答案)。
[A]:反映房地产业发展变化趋势[B]:反映通货膨胀程度[C]:反映消费者信心强弱[D]:反映股市总体变动趋势7、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抽样误差(红色选项为正确答案)。
[A]:与样本单位数目无关[B]:不受抽样组织方式的影响[C]:与总体标志变异程度成正比[D]:不受抽样方法不同的影响8、年距发展速度是(红色选项为正确答案)。
[A]:报告期水平与前一期水平之比[B]:报告期水平与某一固定基期水平之比[C]:报告期水平与去年同期水平之比[D]:报告期水平与去年水平之比9、下列各项中不属于我国现行周期性普查项目的是(红色选项为正确答案)。
2019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 国民经济统计
2019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国
民经济统计
国民经济统计是以国民经济为总体,反映和研究国民经济总体运行状况的数量关系,即从总体上说明社会再生产过程的全貌和在再生产过程中由各种纵横交错的复杂经济联系所形成的各项比例关系的
状况与变化,特别是国民经济运行供求总量和结构的状况与变化,为国民经济宏观调控及决策提供系统、完整的资料。
国民经济统计内容的构造应该以社会再生产各环节为主线,按照经济运行的不同阶段,分别组织再生产条件的核算、产品生产过程的核算、商品流通过程的核算、价值分配过程的核算以及产品使用过程的核算等。
归纳起来,现行国民经济统计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生产和使用统计:以国内生产总值为中心,阐述国民经济生产统计的内容以及生产与使用(包括消费和积累)的平衡关系,最终形成国内生产总值核算表。
2.收入分配和财政金融统计:一方面介绍财政统计、金融统计的基本内容,同时按照资金流量表原理说明收入分配统计原理。
3.贸易活动及价格统计:一方面着眼于商品市场介绍贸易活动统计的内容,同时针对价格和价格指数的统计方法做系统说明。
4.对外经济统计:阐述对外贸易统计、利用外资统计以及外债统计的内容,同时对反映一国对外经济活动整体状况的国际收支平衡表做简单介绍。
5.国民资产负债统计:针对一国所拥有的国民财产介绍统计范围、统计指标和国民资产负债表。
6.自然资源和环境统计:说明如何针对一国所拥有的自然资源及其环境进行统计。
7.人口和劳动力统计:针对一国人口和劳动力状况的统计描述。
统计学2019-2019历年真题27页word
全国2019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企业经济统计学试题课程代码:00045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企业增加值的价值构成为( )A.C1+V+MB.C1+C2+V+MC.V+MD.C1+C2+M2.企业的三大经济核算是指( )A.统计核算、会计核算、业务核算B.统计核算、产品核算、业务核算C.国民经济核算、会计核算、行政核算D.会计核算、业务核算、国民经济核算3.接产品的用途和去向划分,产品可以划分为( )A.成品与未完成品B.物质产品和劳务产品C.最终产品与中间产品D.半成品与在制品4.有形产品与无形产品的划分是( )A.按产品的完成程度划分B.按产品的用途划分C.按产品的表现形态划分D.按产品的去向划分5.下列活动属于非生产性服务的是( )A.对机器设备的修理B.仪表仪器的修理C.货物运输业活动D.旅客运输业活动6.下列属于生产性服务的是( )A.教育服务B.客运服务C.货运服务D.生活旅游服务7.计算农业总产值时采用( )A.部门法B.生产法C.企业法D.产品法8.企业工业生产净值不包括( )A.劳动者报酬B.生产税净额C.营业盈余D.固定资产折旧9.计算工业总产值时采用的价格有( )A.计划价格、实际价格B.现行价格、不变价格C.平均价格、单项价格D.最低价格、最高价格10.原材料利用度越低说明( )A.单耗越高B.单耗越低C.原材料总消耗越高D.原材料总消耗量越低11.原材料消耗量( )A.大于原材料消费量B.等于原材料消费量C.小于原材料消费量D.与原材料消费量无关12.企业原材料最低储备定额等于( )A.经常储备最高限度B.经常储备最低限度C.保险储备D.季节性储备13.按能源的开发利用情况可将能源分为( )A.一次能源和二次能源B.燃料和动力能源C.普通能源和化工能源D.常规能源和新能源14.反映社会发展物质技术基础的生产要素是( )A.劳动对象B.劳动资料C.劳动者D.劳动生产率15.固定资产损耗在价值上的表现为( )A.折旧额B.固定资产原值C.固定资产净值D.固定资产重置价值16.直线折旧法也称( )A.快速折旧法B.平均年限法C.偿债基金折旧法D.固定资产平衡表法17.连续作业生产设备的时间利用指标是( )A.制度台时利用率B.计划台时利用率C.日历台时利用率D.实有设备利用率18.设备时间利用情况的统计范围是( )A.实有设备B.已安装设备C.实际使用设备D.完好设备19.综合评价经济效益不加权的方法是( )A.功效系数法B.综合指数法C.评分法D.因素分析法20.下列指标中,可用于反映产品本身质量的指标是( )A.价格B.产量C.销售率D.优等品率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国开期末考试2860《统计基础知识与统计实务》机考试题及答案(第43套)
国开期末考试【统计基础知识与统计实务】机考试题及答案(第43 套)(试卷代号:2860,整套相同,祝同学们取得优异成绩!)客观题:一、单项选择题(共15题,共30分)1、投资效益指标反映了()[A]投资活动的规模[B]投资活动的成果[C1投入与产出之间的关系及其影响因素[D]宏观经济与微观经济的关系答案:C2、某市工业企业2008年生产经营成果年报呈报时间规定在2009年1月31日,则调查期限为。
[A]一日[B]一个月[C]一年LD] 一年零一个月答案:B3、统计整理主要是整理()【A】历史统计资料[B]统计分析资料答案:ABCD三、判断题(共10题,共20分)1、使用动态分析法要注意历史数据的可比性,指标的口径可以不要求一致。
(X)2、统计报表是按国家有关法规颁布的,是必须履行的义务。
故各级领导部门需要统计资料时,都可以通过颁布统计报表来收集。
(X)3、在实际统计工作中,为消除长期趋势的影响,常计算年距增长量、年距发展速度和年距增长速度。
(X)4、平均增长速度等于平均发展速度减1。
(V)5、有些调查必须也只能使用抽样调查。
(V)6、经济普查每10年进行一次,在逢0的年份实施。
(X)7、一个法人单位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产业活动单位。
(V)8、工业产品销售率是工业销售产值与工业总产出的比率。
(V)9、资产按其变现能力和支付能力可分为流动资产、长期投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其他资产和递延资产等。
(V)10、如果工业企业所属的车队是独立核算企业,其消费的成品油应统计为交通运输业企业消费。
(V)四、案例分析题供2题,共20分)1、某班56名学生统计学课程考试成绩分布情况如下:请根据资料回答:(1)上述数列属于()(2)上列数列中的变量是0(3)上述数列中人数是()(4)各组的频率分别为0(5)从表中可看出成绩为80-90分的学生人数为11人该人数包括()Q)、[A]单项式数列[B]品质数列[C]不等距数列[D]等距数列答案:D⑵、[A]成绩LB1学生人数[C]成绩的具体数值[D]学生人数的具体数值答案:A⑶、[A]变量[B]频数[C]变量值[D]分组标志答案:B⑷、[A]61422113[B]5565758595[C]0.110.250.390.200.05688118答案:C⑸、[A]成绩为80分的学生人数【B】成绩为90分的学生人数[C1既包括成绩为80分的学生人数也包括成绩为90分的学生人数[D]不包括成绩为80分的学生人数也不包括成绩为90分的学生人数答案:A2、某工业企业报告期内劳动者报酬为310万元,生产税为120万元,财政补贴为30万元,所得税为20万元,固定资产折旧为45万元,营业盈余为60万元,且已知增加值率为中间投入率的两倍。
国开期末考试2860《统计基础知识与统计实务》机考试题及答案(第29套)
国开期末考试2860《统计基础知识与统计实务》机考试题及答案(第29套)国开期末考试《统计根底学问与统计实务》机考试题及答案(第29套)(试卷:2860 ,整套一样,祝同学们取得优异成绩!)客观题:一、单项选择题(共 5 15 题,共 0 30 分)1、某商业企业共有职工 65 人,要了解其职工的学历水平,则总体单位是)()。
【A】该商业企业的全部 65 名职工【B】该商业企业的每一个职工【C】该商业企业每一个职工的学历水平【D】该商业企业全部职工的平均学历水平答案:B B 2、某市工业企业 2023 年生产经营成果年报呈报时间规定在 2023 年 1 月31 日,则调查期限为)()。
【A】一日【B】一个月【C】一年【D】一年零一个月答案:B B 3、某公司职工人均工资最高为 1170 元,最低为 860 元,据此分为五个组,形成闭口式等距数列,则组距应为)()。
【A】62 【B】84 【C】155 【D】310 答案:A A4、某建立施工队盖一栋大楼,规划 280 天完成,实际 255 天就完成了,若求规划完成程度,则以下选项正确的选项是)()。
【A】规划完成程度为 91.07%,没完成规划【B】规划完成程度为91.07%,超额 8.93%完成了规划【C】规划完成程度为 109.80%,完成了规划【D】规划完成程度为 109.80%,超额 9.80%完成规划答案:B B 5、环比进展速度与定基进展速度之间的关系是)()。
【A】环比进展速度等于定基进展速度减 1 【B】定基进展速度等于环比进展速度之和【C】环比进展速度等于定基进展速度的平方根【D】环比进展速度的连乘积等于定基进展速度答案:D D6、统计指标: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的作用是)()。
【A】反映房地产业进展变化趋势【B】反映通货膨胀程度【C】反映消费者信念强弱【D】反映股市总体变动趋势答案:B B 7、某商品的100 件样品中,测得的优质品为 98 件,则样本优质品成数为)()。
自考统计基础试题及答案
自考统计基础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统计学中,下列哪一项不是数据收集的方法?A. 观察法B. 实验法C. 调查法D. 推理法2. 在统计分析中,以下哪个概念用于描述数据的离散程度?A. 平均值B. 中位数C. 众数D. 方差3. 以下哪个统计量不是描述性统计的内容?A. 频率分布B. 相关系数C. 回归分析D. 标准差4. 统计学中的总体是指:A. 研究对象的全体B. 研究对象的一部分C. 研究对象的样本D. 研究对象的个体5. 以下哪个不是统计图的类型?A. 条形图B. 饼图C. 折线图D. 树形图6. 统计学中,样本容量指的是:A. 总体中的个体数目B. 样本中的个体数目C. 总体中的类别数目D. 样本中的类别数目7. 以下哪个统计概念用于衡量两个变量之间的线性关系?A. 相关系数B. 回归系数C. 标准差D. 方差8. 在统计分析中,中位数是:A. 数据集中的最小值B. 数据集中的最大值C. 将数据集分为两个相等部分的值D. 数据集中的平均值9. 以下哪个统计量用于描述数据的集中趋势?A. 极差B. 四分位数C. 平均值D. 标准差10. 统计学中,置信区间的宽度与以下哪个因素无关?A. 样本容量B. 总体标准差C. 置信水平D. 样本均值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以下哪些是统计学中常用的数据收集方法?A. 观察法B. 实验法C. 调查法D. 推理法E. 抽样法2. 描述性统计中,以下哪些统计量用于描述数据的分布形状?A. 偏度B. 峰度C. 平均值D. 中位数E. 众数3. 以下哪些统计图可以用于展示分类数据?A. 条形图B. 饼图C. 折线图D. 散点图E. 箱线图4. 以下哪些是统计学中常用的数据整理方法?A. 排序B. 分组C. 编码D. 描述E. 绘图5. 在统计分析中,以下哪些统计量用于描述数据的离散程度?A. 平均值B. 方差C. 标准差D. 极差E. 四分位数间距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 请简述统计学中样本和总体的区别。
国开期末考试2860《统计基础知识与统计实务》机考试题及答案(第44套)
国开期末考试【统计基础知识与统计实务】机考试题及答案(第44套)(试卷代号:2860,整套相同,祝同学们取得优异成绩!)客观题:一、单项选择题(共15题,共30分)1、竣工房屋价值一般按0[A]房屋出让价格计算[B]工程造价计算[C] 土地购置费用计算[D]结算价格计算答案:D2、下述调查中属于全面调查的是()[A]就全国钢铁生产中的重点单位进行调查[B]对全国的人口进行普查[C]到某棉花生产地了解棉花收购情况[D]抽选一部分单位对已有的资料进行复查答案:B3、划分组限时相邻组的上下限如重叠,贝U ()[A]与上限相等的标志值计入上一组[B]与上限相等的标志值计入下一组[C]与下限相等的标志值计入上一组[D]与下限相等的标志值计入下一组8%,同时,计划规定该厂本年劳动生产率比上年提高10%,而实际提高了15%。
请回答()⑷单位成本计划完成程度为0(5)劳动生产率计划完成程度为()⑴、[A]简单算术平均[B]加权算术平均[C]几何平均[D]调和平均⑵、[A]甲商品10万公斤,乙商品8万公斤,丙商品6万公斤[B]甲商品10.8公斤,乙商品7.2公斤,丙商品6公斤[C]甲商品10.8万公斤,乙商品7.2万公斤,丙商品6万公斤[D]甲商品10公斤,乙商品8公斤,丙商品6公斤答案:C⑶、[A]16元/公斤16.8元/公斤【55元/公斤【DH8元/公斤⑷、【A】160%,超额60%完成计划[B]96.84%,没完成计划[C]96.84%,超额2.16%完成计划96.84%,超额3.16%完成计划答案:D⑸、【A】104.5%,超额4.5%完成计划【B】150%,超额50%完成计划[C]94%,没完成计划94%,超额6%完成计划答案:A2、已知某地区某年有关经济发展的综合统计资料如下:①农业总产出为125亿元,其中间投入为45亿元;工业总产出为400亿元,其中间投入为200亿元;②建筑业总产出为150亿元,其中间投入为90亿元;④运输邮电业总产出为no亿元,其中间投入为70亿元;⑤贸易、餐饮业总产出为100亿元,其中间投入为50亿元;⑥盈利性服务业营业收入为90亿元,其中间投入为30亿元;⑦非盈利性服务业经常性费用支出为35亿元,固定资产价值为100亿元,虚拟折I日费按固定资产价值的5%计算;⑧全地区劳动者报酬为420亿元,固定资产消耗为70亿元,生产税收入为150亿元,生产补贴为60亿元,营业盈余为50亿元。
统计基础自考试题及答案
统计基础自考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1. 下列哪项不是统计学的基本要素?A. 总体B. 样本C. 个体D. 统计量答案:D2. 以下哪个概念用于描述数据的集中趋势?A. 方差B. 均值C. 标准差D. 极差答案:B3. 在统计学中,一个变量至少要有几个类别才能被称为名义变量?A. 2B. 3C. 没有限制D. 5答案:C4. 下列哪项是衡量数据离散程度的统计量?A. 均值B. 中位数C. 众数D. 极差答案:D5. 以下哪个统计图最适合展示分类数据的分布?A. 条形图B. 折线图C. 饼图D. 散点图答案:C6. 相关系数的取值范围是?A. -1 到 1B. 0 到 1C. -∞ 到+∞D. 1 到 100答案:A7. 以下哪个统计量用于衡量数据的偏斜程度?A. 方差B. 偏度C. 峰度D. 标准差答案:B8. 抽样误差是指什么?A. 抽样过程中的随机误差B. 抽样过程中的系统误差C. 调查中的非抽样误差D. 数据录入错误答案:A9. 在统计学中,什么是置信区间?A. 总体参数的可能范围B. 样本统计量的可能范围C. 样本数据的可能范围D. 抽样误差的范围答案:A10. 下列哪项是统计推断的一部分?A. 描述统计B. 概率分布C. 假设检验D. 数据收集答案:C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1. 下列哪些是描述统计的组成部分?A. 均值B. 标准差C. 假设检验D. 相关性分析答案:A, B12. 在统计学中,以下哪些是离散变量?A. 年龄B. 收入C. 学生的分数D. 汽车的数量答案:C, D13. 下列哪些统计图可以用来展示连续数据的分布?A. 条形图B. 直方图C. 饼图D. 散点图答案:B, D14. 以下哪些因素会影响样本的代表性?A. 抽样方法B. 样本大小C. 总体的异质性D. 调查的时间答案:A, B, C15. 在进行假设检验时,以下哪些是正确的?A. 零假设通常表示没有效应或效应为零B. 备择假设通常表示效应存在或效应不为零C. P值越小,拒绝零假设的证据越强D. 假设检验的结果不受样本大小的影响答案:A, B, C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6. 什么是标准正态分布?请简述其特点。
统计基础习题(含答案解析)
WORD 格式可编辑第一章总论一、判断题:1、社会经济统计的研究对象是社会经济现象总体的各个方面。
2、在统计调查过程中所采用的大量观察法,是必须对研究对象的所有单位进行调查。
3、在全国工业普查中,全国工业企业数是统计总体,每个工业企业是总体单位。
4、总体单位是标志的承担者,标志是依附于总体单位的。
5、当对品质标志的标志表现所对应的单位进行总计时就形成统计指标。
6、因为统计指标都是用数值表示的,所以数量标志就是统计指标。
7、统计指标及其数值可以作为总体。
8、所有的统计指标和可变的数量标志都是变量。
二、填空题:1 、“统计”一词的含义是、和。
它们之间的关系是统计工作的成果,和统计工作是理论和实践的关系。
2、统计学的研究对象是。
3、标志是说明特征的,分标志和品质标志两种,前者的具体表现是,后者的具体表现是。
4、当我们要研究工业企业生产经营状况时,全部工业企业就构成,而每一个工业企业则是。
5、工人的年龄、工资、工龄属于标志,而工人的性别、民族、工种属于标志。
6 、设备台数、工人人数属于变量,而身高、年龄、体重属于变量。
7、统计研究的基本方法是、、综合指标法。
8、要了解某一个企业的产品生产情况,总体是,总体单位是。
9、性别是标志,标志表现则具体为。
10、在人口总体中,总体单位是,“文化程度”是总体单位的标志。
三、单项选择题:1、统计总体的基本特征表现为:()A、同质性、广泛性、社会性B、同质性、大量性、变异性C、同质性、综合性、大量性2、研究某市工业企业生产设备使用状况,那么,统计总体为( )A、该市全部工业企业B、该市每一个工业企业C、该市全部工业企业每一台设备D、该市工业企业的全部生产设备3、某组五名学生的考试得分分别为:60、 70、80、 85、 90,这五个数字是:( )A 、指标B、标志C、变量值D、变量4、要了解某班40 名学生的学习情况,则总体单位是:( )A、 40 个学生B、每一个学生的成绩专业技术分享WORD 格式可编辑5、数量指标的表现形式为:( )A、相对数B、绝对数C、平均数6、某学生某门课考试成绩为80 分,则成绩是:( )A、品质标志B、变量C、变量值D、标志值7、某店有 50 名职工,把他们的工资加起来除以50,这是: ( )A、对 50 个变量求平均B、对 50 个变量值求平均C、对 50 个标志求平均D、对 50 个指标求平均8、某市全部商店作为总体,每一个商店为总体单位,则该市全部商品零售额是:( )A、品质标志B、质量指标C、数量指标D、变量值9、了解某地区工业企业职工情况,下面哪个是统计指标()A、该地区所有职工的工资水平B、该地区工业企业职工的文化程度C、该地区工业企业职工的工资总额D、该地区职工所从事的工种10、统计工作的过程不包括()A、统计调查B、统计分布C、统计整理D、统计分析四、多项选择题:1、要研究某局所属30 个企业职工的工资水平,则:( )A 、总体是某局B、总体是某局所属30 个企业C 、总体是30 个企业全部职工D、总体是 30 个企业全部职工的工资E 、总体单位是每一个企业F、总体单位是每一名职工2、下列指标中哪些是质量指标:( )A 、工人劳动生产率B、设备利用率C、新产品数量D 、单位产品工时消耗量E、废品量F、利润额3、下列变量中哪些是连续变量:( )A、身高 B 、人数 C 、体重D、年龄 E 、设备台数 F 、企业数4、以某市工业企业为总体则下列各项中哪些是指标:( )A、某市某厂职工人数B、全市工业企业总产值C、全市工业企业职工平均工资D、全市工业企业数5、要了解某地区全部成年人口的就业情况,那么()A、全部成年人是研究的总体B、成年人口总数是统计指标C、成年人口变业率是统计标志D、“职业”是每个人的特征,是数量标志E、某人职业是“教师”,这里的“教师”是标志表现6、国家统计系统的功能或统计的职能是()A、信息职能B、咨询职能C、监督职能D、决策职能E、协调职能7、在工业普查中()A、工业企业总数是统计总体B、每一个工业企业是总体单位C、固定资产总额是统计指标D、机器台数是连续变量E、职工人数是离散变量8、下列各项中属于统计指标的有()WORD 格式可编辑A、 2009 年全国人均总产值B、某台机床使用年限C、某市年供水量D、某地区原煤生产量E、某学员平均成绩第二章统计设计和统计调查一、判断题:1、全面调查和非全面调查是根据调查结果所得的资料是否全面来划分的。
2019年4月自考国民经济统计概论真题附答案(可编辑修改word版)
2019 年 4 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国民经济统计概论(课程代码00065)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选择题,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
2.应考者必须按试题顺序在答题卡(纸)指定位置上作答,答在试卷上无效。
3.涂写部分必须使用 2B 铅笔,书写部分必须使用黑色字迹签字笔。
第一部分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15 小题,每小题 1 分,共 15 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l.若在 10000 人中随机抽取 1%人进行调查,则样本容量是A.1%B.10%C.100D.100002.职工的性别属于A.数字变量B.属性变量C.连续变量D.顺序变量3.将产品按质量划分为一等品、二等品、三等品,这种划分使用的测度尺度是A.定类尺度B.定序尺度C.定距尺度D.定比尺度4.先将职工按收入水平进行分组,然后在各组中随机抽取一部分职工,这种抽样方式是A.整群抽样B.简单随机抽样C.等距抽样D.分层抽样5.将我国家庭按人口数分组并编制次数分布表,适宜采用的是A.等距分组次数分布表B.异距分组次数分布表C.组距分组总次数分布表D.单值分组次数分布表6.在职工工资(单位:元)分组表中,工资最高一组为“10000以上”,其邻组为“9000~10000”,则最高一组的组中值是A.9500B.10000C.10500D.110007.数据:3、7、8、12、12、12、14、15、18、20、23 的中位数是A.12B.13C.14D.158.从100 个产品中随机抽取一个登记后将其放回,再抽取第二个登记,放回后再抽取第三个,如此反复。
这种抽样5 5000040000方法是A.重复抽样B.不重复抽样C.非随机抽样D.主观抽样9.相关系数的取值范围是 A.小于-1B.大于 1C.-1 到 1 之间D.0 到 1 之间10.若估计且通过检验的线回归方程为y = 2 + 0.89x ,则 y 和 x 之间的相关关系一定是A. 正相关B.负相关C.不相关D.完全相关11. 某企业的产值 2015 年是 1000 万元,2016 年是 1210 万元,则该企业产值 2016 年与 2015 年相比的增长速度是A.21%B.79%C.100%D.121%12. 某地区人均收入 2011 年为 40000 元,2016 年为 50000 元,则该地区这一时期人均收入平均发展速度的算式为B.C.13. 用收入法计算国内生产总值,不需要包括的项目是A.劳动者报酬B.营业盈余C.投资总额D.生产税净额14.己知商品价格总指数是 110%,销售量总指数是 105%,则其销售额总指数是 A.5%B.15%C.15.5%D.115.5%15. CPI 指的是A. 生产者价格指数B.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股票价格指数D. 经济产量指数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5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10 分。
统计基础答案-4
统计基础复习资料答案参考(第4卷)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1.B2.D3.C4.C5.B6.A7.C8.C9.B 10.B11.B 12.A 13.B 14.C 15.C 16.D 17.D 18.C 19.D 20.D二、填空题 (每小题1分,共8分)21.应达到的水平 22.复名数23.8.7%24.季节 25.+1 或—1 26.权数27.P(1—P)28.普查三、判断改错题(每小题2分,共10分)29.√30.√31.×,增长,改为:发展32.√33.×,16%,改为:16.64%四、简答题 (每小题5分,共20分)34.统计研究对象是:客观事物的数量特征和数量关系。
(2分)特点:数量性;(1分)总体性;(1分)变异性。
(1分)35.适用范围:离散型变量,且变量值种类较少,适合编制单项数列;(2分)离散型变量,变量值差异较大,变量值种类较多、或者,连续型变量适合编制组距数列。
(3分)36.区别:数量指标指数是反映现象数量方面综合变动情况;(1.5分)质量指标指数是反映现象质量方面综合变动情况;(1.5分)一般地,数量指标指数的权数采用基期,质量指标指数的权数采用报告期。
(2分)37.编制时间数列,应保证各项数据具有可比性这一基本原则。
(1分)其内涵包括:(1)时间长度应一致;(1分)(2)总体范围要一致;(1分)(3)数据内容要一致;(1分)(4)计算方法要一致。
(1分)五、计算题 (每小题6分,共42分)38.计算组中值:65 75 85 95 (2分)工人日平均产量,采用加权算术平均数公试:= (2分) =65×40+75×80+85×60+95×20/200=78(件/人)(2分)39.计算某公司第一季度职工月平均人数,采用首尾折半公式:(1分)=(1/2a1+a2+a3+…+a n-1+1/2a n)/ (n-1) (2分)=(1/2×3000+2800+2500+1/2×3200) /(4-1) (2分)=2800(人)(1分)40.计算并填空数据:年 份20082009 2010 2011 2012 对外贸易收入(亿美元)23002714 2560 发展速度(%) 环比156.5 60.3定基135.7 212.4 增长速度(%) 环比 18.0 56.5 -39.7定基35.7112.4(评分参考:2数据1分;共6分)41.(1)计算对外贸易收入的年平均发展速度(几何平均法)%1000⨯=-nna a a (2分)= 42000/2560 =428.1=106.4%(2分) (2)平均增长速度 = 106.4%-100%=6.4% (2分) 42.三种商品的销售额指数:相对数: ∑q 1p 1 / ∑q 0p 0 (2分)=0.45×360+0.36×200+0.28×1600/0.42×300+0.30×200+0.20×1400=146.35% (2分)绝对数: ∑q 1p 1 — ∑q 0p 0 =682—466=216(万元) (2分)43.计算相关系数: ()()∑∑∑∑∑∑∑---=2222y y n x x n y x xy n r (2分)=2211222106229889283261122298441096-⨯-⨯⨯-⨯= 0.985(2分) 相关系数 r= 0.985 ,呈现:高度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