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一新生适应性调查论文
大学新生适应期的入学教育论文
大学新生适应期的入学教育论文一、大学新生适应期的现状分析大学新生大部分是来自天南海北的异地学生,且多数为第一次离开父母,当初进高校的新鲜感不再后,随之而来的是对环境、生活等方面的诸多不适应问题,能否在适应期内尽快完成角色转变,调整好心态投入到新环境中,对于今后的大学生活至关重要。
在大学新生适应期,首先表现出的是对生活环境的不适应。
进入大学,就意味着远离过去习惯的家庭生活,开始集体生活。
而这个集体暂时还是陌生的,这需要一定的时间与积极的心态去共同适应。
95后的大学生,大多表现为自我意识强、缺乏集体认同感。
自我意识过渡强烈,容易导致忽略他人感受、不懂得换位思考、不能容忍其他人的缺点甚至是不同点,长此以往会造成自我的孤立与封闭,而与其他同学的格格不入,不能融入集体后,会对集体生活丧失信心,进一步会影响今后的大学生活。
这种情况多表现为在寝室生活中作息时间上的冲突、生活习惯上的差异等。
其次,大学新生适应期内还表现为学习环境的不适应。
进入大学,首先课表上排课就与中学不同,为了迎接高考,中学的课表安排得很满,而大学课表会有一些时间没有安排教学,这就要求学生要学会自己安排学习时间;再者,大学很多知识是需要学生自己去学习,而不像高中的基础教学那么细致,因此学生要培养自学的习惯和能力。
如果新生无法适应这种自主学习的模式,那么在今后的四年中将会逐步丧失学习兴趣,甚至是学习能力。
最后,大学新生适应期内还有一个突出的表现是心理上的不适应。
这种心理上的不适感包含了多方面的原因,主要表现为一方面是自尊心强,而另一方面是心理抗压能力弱。
当一个班集体中聚集着几十上百个来自不同地域、不同中学毕业的学生时,一般会出现这么两种自尊心和心理抗压上的考验:一是贫富上的巨大差异,给来自贫困家庭的学生自尊心上造成了巨大的心理压力;再一个是大家进校前都是成绩优异的学生,而进入高校后,会发现一山比一山高,这也会给众多新生的优越感上沉重一击,遇到高考失利或志愿填报不理想的同学,往往会产生厌学、退学的消极心理。
以论文形式写一篇《入学以来适应情况报告》
大学新生进入大学校园后,面对的是一具新新奇而又完全陌生的环境,他们要完成生活上的自理、学习上的自觉、管理上的自治、思想上的自我教育、目标上的自我选择等一系列问题。
在这个过程中,部分新生容易出现对新环境的不适应现象。
如果不及时解决这些问题,将会影响他们在大学中的生活及今后的成长成才。
因此对大学新生入学适应问题进行探讨和分析,使他们认识大学的特点,走出困惑和迷茫,帮助和指导他们完成从中学到大学的转变,尽快适应大学的学习和生活,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认识大学的特点大学与中学相比有很大的不同,在学习、生活、交往和社会活动等方面都有自己的特点,认识大学的特点是适应大学生活的前提,因此,我们必须首先对大学的特点有所了解。
(一)学习方面的特点大学的学习与中学相比有了新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1、由被动变为主动。
在中学阶段,整个学习活动都在老师的安排下进行,学生自己很少有自主的学习活动。
大学的学习与中学相比有质的飞跃,这种飞跃首先体现在教学中的师生关系发生了质的变化,教师由学生学习的“保姆”转变为学习的顾问和导师。
教师教学不再是面面俱到地讲解书本,而是引导你自己去思考、去研究问题。
在这种环境下学习,更多地强调自主性,这就要求我们学会自主地安排学习。
如果中学阶段的学习是拄着拐杖走路,那么,大学阶段就是要丢掉拐杖,独立行走。
2、由紧张变为宽松。
中学阶段的学习是非常紧张的,同学们把那种极度紧张阶段用“黑色”来表示。
大学的学习环境与中学相比要宽松得多,首先是上课的时间少了,自由支配的时间多了,每天除了几节课外,其他时间由你自己支配。
面对大学宽松的学习环境,有的同学不知所措,他们没有摆脱中学阶段那种外力强制下的紧张学习的惯性,他们不了解大学学习的特点,还不理解宽松的学习环境更有利于我们去思考,去探索,去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其实,大学的学习是外松内紧的,这里同学之间分数的竞争不再那么激烈了,但是却有其他方面的竞争则更加激烈了,我们应该充分利用这种宽松的环境,使自己得到全面发展。
有关大学新生心理适应的论文(2)
有关大学新生心理适应的论文(2)有关大学新生心理适应的论文篇二《大学新生适应不良的心理分析》摘要:从1999年起我国大学开始实施扩招,在高校入学率大幅度提高的同时,高校新生适应不良的现象也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关于高校新生适应不良的文献也屡见不鲜。
本文主要是对目前国内关于大学新生适应不良的心理做一剖析,以其为改善大学新生管理工作和促进心理健康提供心理学依据和建议。
关键词:大学新生;适应不良;心理分析一、引言从生命全程发展观来看,人生的重要转折对于个体心理发展速度与方向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一个人从出生到生命的终点,大致需要经历三个阶段:学习阶段、工作阶段和晚年至死亡的阶段。
而学习阶段又可分为三种不同的学习,即幼儿阶段的游戏式学习,小学到中学的统一的全日制学习以及大学的自主学习。
每个阶段的转折都势必会对个体产生不良的影响。
对于许多青年人来说,进入大学这一事件就构成了一个重要的转折点。
大学生活与高中生活在很多方面都存在质的不同,进入大学的改变并非是某种单一角色的转变而是在生活环境、学习方式、社会角色以及重新建立人际关系等多方面改变的复合体。
在这个时期的青年人面临着摆脱依赖走向独立、逐步走向成人担负社会的艰巨任务,当他们需要独立面对时,不适与焦虑也就会接踵而至。
目前国内关于大学新生适应不良的研究在逐渐增多,但理论相对零散或是针对性太强,有很多研究只局限于少数学生群体的调查或某个学校的实验,很难确定其是否具有全面性。
因此,目前国内关于大学新生适应不良研究的分析,对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以及更有效地开展学生管理工作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
二、大学新生适应的内涵与内容(一)大学新生适应的内涵1、适应的一般涵义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适应无疑成为了发展与自我实现等一切更高追求的基础。
适应原属于生物学范畴,在心理学范畴里以此来表征当个体生存环境发生变化时,调整自身的身心状态以顺应这种改变的过程。
瑞士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也对适应做了系统的研究:认为“心理、智力、思维既不起源于先天的成熟,也不是起源于后天的经验,而是起源于主体的动作,这种动作的本质就是对主体对客体的适应。
大学新生适应不良对策分析论文
大学新生适应不良对策分析论文随着高等教育不断普及,大学新生人数也愈来愈庞大。
但由于新生从高中到大学的转换环境存在诸多差异,许多新生在刚进入大学时可能会出现适应不良的现象。
适应不良的表现形式有很多,例如情绪低落、缺乏自信、社交困难等问题。
而大学的课业压力和人际交往也会给适应不良的新生带来更大的困扰。
因此,本文将分析大学新生适应不良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一、适应不良原因的分析1.1 对大学生活的不适应中学与大学的学习环境有较大的差异,大学的课业和制度以及教学方式也都相较高中来说大不相同。
在高中阶段,学生的学业以考试为主,而在大学则更加注重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此外,在大学如何合理安排课业时间、处理人际关系等方面也比中学更为复杂。
1.2 心理适应问题心理适应问题是造成大学新生适应不良的主要原因之一。
在进入大学这种全新的环境后,很多学生会感到孤独、害怕、不安等负面情绪。
尤其是那些离开家乡、家人、亲友的学生,在大学里感受到的孤独感和不能适应的生活是他们所面临的最大的挑战。
1.3 社交压力新生在大学生涯里,需要大量的与新老师生交流、建立良好的班级关系等等。
而新生在迎接这些包括成绩、师长、同学等等压力时,面对的困难也是很大的,在此过程中新生心理负荷较大,无法很好的适应新的环境,导致适应不良。
二、适应不良的对策2.1 提供必要的指导大学可以通过各种策略来帮助新生适应大学环境。
这包括通过学霸、成功人士的经验分享、提供心理健康指导,或是组织新生学习实践活动等方式来提供必要的指导。
以此来提高新生的信心,帮助他们更加从容地应对课业及社交问题。
2.2 加强适应培训新生在大学里面,需要一些关于大学生活的必要培训,包括如何掌握自己的时间安排、如何履行学习任务及组织人际交往、如何应对课堂建议考试等等。
此外,大学也可以设置更加精细的适应培训,让新生更好地适应新的环境和生活方式。
2.3 建立师生、朋友间的互动关系建立良好而稳定的师生、朋友间的互动关系,是帮助新生克服适应难度的一种体现。
高职新生校园环境适应性调查与研究论文[五篇材料]
高职新生校园环境适应性调查与研究论文[五篇材料]第一篇:高职新生校园环境适应性调查与研究论文摘要:良好的校园环境适应能力对学生的学习生活会产生积极效应。
调查表明,高职院校学生的校园环境适应能力令人担忧。
教育体制、社会、家庭、学校与学生个体的相对分离,形成了当代大学生在学习方式、人际交往、日常生活等方面的适应性障碍。
这就要求高校要营造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切实提高学生的校园环境适应能力。
关键词:高职新生;适应性;校园环境环境适应是指个人为与环境取得和谐的关系而产生的心理和行为的变化。
校园环境主要包括三个方面:自然环境,包括校园里的各种建筑设施和绿化,如教学楼、图书馆等;文化环境,包括学校的校训、文化底蕴、学习氛围、教育理念等等;制度环境,包括学校的规章制度、校纪校规、各种文件精神等等。
能否较好的适应校园环境对今后三年大学学习生活会产生极为深远的影响。
高职教育在注重知识能力与动手能力培养的同时,要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切实提高学生的校园环境适应能力,以便更好地实现高职教育培养目标。
一、大学新生校园环境适应性的调查(一)调查对象此次调查涵盖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会计、工商、经贸等系的12个专业,共发放问卷300份,回收284份。
回收率达94.67%,数据真实、可信度较高,可以相对真实的反映我院大一新生对校园环境的适应情况。
(二)研究方法1.问卷调查。
采取封闭式问卷形式,在被调查学生无任何压力的宽松环境下,要求其回答适应校园环境的时间、影响因素等问题。
在影响因素的选择上,问卷设计了8个选项,要求被调查学生按顺序选择3项,然后按照5、3、1的权重进行加权处理。
2.访谈式调查。
采取座谈、个人随机访谈等形式,了解学生就校园环境的整体印象、适应情况以及影响因素进行畅谈,从整体上把握学生对校园环境的适应性,进而印证问卷调查所得数据的真实性状况。
(三)结果与分析1.适应校园环境所需时间较长。
能够在一个月内适应校园环境的学生不足15%;47.18%的学生所需的适应时间为一至二个月,在所有学生中所占比率最大;有8.1%的学生适应时间在三个月以上。
大学新生适应情况调查报告5篇范文
大学新生适应情况调查报告5篇范文第一篇:大学新生适应情况调查报告大学新生适应情况调查报告经过激烈的高考竞争,我们终于步入了大学的神圣殿堂,我们期待着在大学中大展宏图,我们有着崇高的理想与信念,我们有着火一样的热情,我们斗志昂扬。
然而,在经过一段时间的生活与学习后,在告别中学时紧张的学习生活后,一下子面对这么多宽松的时间,许多大学生开始茫然了,他们不知道自己该做什么,自己想做什么。
许多大学生开始不适应,面对这种情况,我们利用本周末的空闲时间对宿舍区里的大一新生进行了一次调查,以便于了解他们在大学里适应状况如何。
以下是我们从五个方面分析的结果:1学习形式的适应:在经过高考的激烈竞争,很多学生感到筋疲力尽,在饱尝成功喜悦的同时,以为进入大学可以好好的放松,以之补偿十几年的寒窗苦读。
可到了大学,仍然要面临繁重的功课,这让他们不知所措。
在这十几年的苦读生涯中,很大一部分学生的学习目的就是为了考上大学,在家长和老师的双重推动下向这一目标冲刺,学习上带有非常大的被动性。
进去大学后,这个目标已实现,许多学生一下子失去了奋斗目标、生活的重心,再也没有太多的激情和动力区投入到新的学习中去,在学习上很被动,积极性不高,对知识的渴望不强烈,出现了徘徊和迷茫的心理。
多数同学表现出难以适应大学的学习环境,占到了一半,多数学生觉得学习疲劳时因为作息时间不合理。
当问到课余时间是做什么时,有相当一部分学生的回答是在宿舍睡觉或是待在网吧,当问到学习过程中有无压力或是困难时,同学们感到问题最多的是英语,而为了提高英语水平,同学之间应该多加交流,优势互补,更好的完成学业。
生活环境的适应:进入大学之后变化最大的就是生活环境,在进入大学之前,很多同学或许都是从未离开过父母,没有出过远门,心里依赖性强,进入大学之后身边没有了父母,失去了往日的特殊照顾,对于自立能力差的学生来说,一时不习惯,根本无法适应,生活无规律,许多问题不知道如何去解决。
大学生如何适应大学生活问题论文
大学生如何适应大学生活问题论文大学生尽快适应大学生活成为目前的难题,特别是一年级的大学生,由于环境的变化、教学方法的改变、学习内容信息量的加大以及人际交往的多样性和专业选择变化性等自身特点影响,严重干扰了他们的适应能力。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大学生如何适应大学生活论文,供大家参考。
大学生如何适应大学生活论文篇一:大学生活的适应一、引言当走进大学校园之前,我们可能憧憬着自由、丰富多彩的大学生活和自由、远大的前程。
但是经过三个月的自由的假期后,我们踏入大学的校园,面对的是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每个人都会有一种从来没有的不适应的感觉。
然而适应是我们的选择,我们应该尽快地去适应大学生活。
许多大学生在大学生活中都经过了不适应到适应的过程,适应是心理健康的一项基本标志,是大学生必备的心理素质。
与其说大学塑造人,不如说真正改变我们的是通过自身努力来适应大学环境、生活和学习变化的勇气和毅力。
总的来讲,适应大学是大学新生发展的起点。
二、大学生活的适应在心理学中,适应首先是个体终生维护心理平衡的持续过程;其次,适应是个体与环境的互动,是一个双向的过程;第三,适应是个体成熟与发展中非常重要的标志。
大学生活对每个人都很陌生,需要我们的一个适应过程。
我们从中学时代进入大学时代,有很多转变,例如:中学时代的生活都是我们父母代替管理,进入大学后完全是自我管理;我们在中学都是在学校中出类拔萃的人,进入了大学后成了普通的一员;我们在中学时代有为高考而学的明确目的,进入了大学为未来的选择很困惑;中学时代的学习和生活是在家长和老师的指导和安排下进行的,进入了大学后我们的所有都由自己安排??大学生活需要我们从各个方面进行适应、转变,在适应过程中渐渐的转变,进而才能有更好地发展。
整体来说,大学生活需要从日常生活、学习生活、学会管理生活等三方面来适应。
(一)适应生活,学会自立大学是人生中很重要的一个过渡阶段。
一个成功的大学生,应该在大学完成从“依赖人”到“独立人”的转变。
大学新生适应性论文
大学新生适应性论文摘要:针对新生进行引导和帮助的各项制度,学校应建立更为细致的执行方案,明确各项职责要求,使工作有章可循,评价有据可依。
具体来说可以从三个方面制定要求:引导学生探索专业意向,激发学习动机;体察学生的学习态度,进行正确引导;学生学有困难,积极指导提升学习能力。
同时,学校方面应定期对各项工作进行考评,以督促其落实情况。
适应这一概念来自拉丁文,原意为改变、调整,[1]是机体应对外界变化的一种能力。
学习适应是指主体根据环境及学习的需要,努力调整自我,以达到与学习环境平衡的心理与行为过程。
[2]大一新生作为刚刚完成基础教育学习、脱离家庭独自生活的群体,各方面存在不同程度的适应性问题,在科研目标与教学任务并重的研究型大学,学习适应上的问题尤为值得关注。
一、研究背景学习适应性问题,国外学者研究指出,学习适应性可分为学习目标、学习行为和学习效率的维度,并编制了针专注于对学习压力事件评估的问卷[3]。
1995年加拿大学者编制了专门针对大学生学习适应性的问卷,将学习适应性分为信念、情感和行为三个基本维度,考试焦虑、考试准备、害怕失败、注意质量、求助教师、同伴帮助、学习优先、学习容易度和有效的学习方法九个细分维度。
[4]本世纪,我国学者也在此领域进行了探索。
冯廷勇等人通过研究发现,学习适应性包括学习动机,教学模式,学习能力,学习态度,学习环境五个重要维度[5],包括一定的学习目标,方法学习的能力,教学理论和观念,课程的结构和方式,对教师、课程的态度,硬件设施和学习氛围等。
教育是一个连贯的综合系统,大学和高中是其中最重要的部分。
两者彼此衔接,却又存在巨大差异。
高中普遍将升学作为终极目标,课程有国家统一大纲指导,学生只需按部就班地学习。
大学致力于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科研能力、能够为社会创造价值的复合型人才,学习规划、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学习时间通常由自己决定,教师只起到引导和辅助作用。
研究型大学是以创新性知识的传播、生产和应用为中心,以产出高水平的科研成果和培养高层次精英人才为首要目标,在社会发展、经济建设、科教进步、文化繁荣、国家安全中发挥重要作用的高等教育机构。
大一新生对大学生活适应性的调查
大一新生对大学生活适应性的调查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商学院经济贸易系1032班袁珊一、调查背景每年9月,总有一批学子满载着高考胜利的喜悦和父母殷切的希望进入大学校园,但是,面对新环境、新生活的时候他们难免会产生这样那样的问题,表现为在学习上、生活上、人际关系上的不适应,尤其对于来自五湖四海的青年学生来说,要在短时间内适应既新鲜又陌生的大学学习,适应当地的生活环境,接受来自不同地域的文化习俗,无疑是对自己心理素质和能力的考验。
在这一个时期,很多的大学新生感到迷茫、困惑,不习惯。
同学们都称这种现象为“大一现象”或“大一的迷茫”,解决这些不适应性问题关系到高校新生整个大学时期的发展,甚至会对他们人生发展产生影响。
这次的社会实践活动旨在以小见大,尽量找出解决方法,了解新生在学习和生活中存在的问题,了解同学之间应为不同文化所引起的文化冲突。
希望可以由此帮助同学正视自己所遇到的困难和自己的不足,通过调研让同学更加清晰的认识到的不同生源地大一新生所面临的问题,让同学有所反思,有所改正,从而更有利于之后的学习生活:同时让更多学生了解其他同学所面临的困难,抱以理解心态相处,并在必要时候提供帮助,促进同学间的交往。
针对这种情况,对来自南,北方不同城市,不同生活背景的男女大学新生进行了近3周的广泛调查。
调查以问卷形式为主,同时,辅以电话调查的形式。
我们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力求调查结果真实,可信。
这次活动共发出200份问卷,收回有效问卷142份。
并以访谈形式向高年级同学获取建议。
本次活动调查内容分为对生活的适应性,对学习的适应性,对人际交往的适应性,现象极其解决方法等。
通过本次调查,我们期望能够深入了解大学新生各方面的适应能力,并对陷入困惑的同学有所帮助,也让更多同学了解其他同学的困难,抱以理解心态相处,并在必要时候提供帮助,使同学更好的适应大学生活,走向美好的未来。
二、对学习的适应性学生正值青年,智力和心理处于人生的黄金时期,有调查显示,人在青年时期所积累的知识是一生的70%以上,所以大学生应该抓住学习的大好时期,努力积累知识,为即将踏上社会做好准备。
大学新生学习适应性调查研究
大学新生学习适应性摘要:大学与中学的教学存在质与量的突变,大一新生的学习适应性问题尤为突出。
论文通过对。
物理与电子工程系大一新生的高考成绩和第一学期期末考试挂科人数的统计与分析表明:大一新生中超过90%的学生高考成绩在二批A以上,属于中等偏上层次;第一学期期末考试的挂科人数占总人数的7.1%;根据学习适应因素的五个方面:学习动机、教学模式、学习能力、学习态度、学习环境对大一新生的学习适应性进行问卷调查,研究发现:大部分大一新生学习思维更加成熟,独立性也显著增强,然而一部分学生存在学习目标不明确,对大学教学模式存在不满意的情绪,学习能力得不到很好地发挥,学习环境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他们的学习。
针对造成大一新生学习不适应的因素提出一些有效的建议,使大一新生能更好地适应大学学习生活。
关键词:大一新生;学习适应;因素分析Abstract:This paper analyses the study adjustment of freshmen of Physical and Electronic Project Department in 。
University. According to the five aspects of study adjustment factors: studying motivation, teaching model, studying ability, studying attitude and studying environment, which are concluded by researchers before, we can find that, the study motivation of students who we investigated is instable, and they are also more or less unsatisfied with the teaching model. Because of the negative attitude on studying, their ability can not be exerted. Moreover, the study environment can make an effect on their study of some extent. According to the factors that may cause the study maladjustment to the freshmen, the paper puts forward some useful and effective suggestions, in order to make freshmen adjust university life better.Key words: Freshmen; Study adjustment; Factor analysis目录1. 大一新生高考成绩情况的统计与分析 (1)2. 大一新生第一学期期末考试挂科情况的统计与分析 (2)3. 学习适应性的调查研究 (2)3.1 调查对象 (2)3.2 调查过程 (2)3.3 研究工具 (3)3.4 调查结果的统计与分析 (3)4.总结与讨论 (14)4.1 总结 (14)4.2 讨论 (15)5. 建议 (16)附录 (18)附录一《大一新生高考成绩情况表》 (18)附录二《大学生学习适应量表》 (24)参考文献 (26)致谢 (27)大一新生学习适应性的调查研究大一新生刚刚结束了紧张的高中生活,踏入陌生而向往的大学殿堂,面临与高中生活的诸多差异,适应大学生活成为了大一新生紧迫而又必修的第一课。
大一新生适应性问题研究及对策
大一新生适应性问题研究及对策大一新生适应性问题研究及对策摘要:当代大学新生多为“90后〞,经历了剧烈的高考,来到大学校园,从学习、生活方面的照顾型转变到自理型,需要度过一段适应期。
在适应的过程中,很多大学新生暴露出许多问题,比方学习动力缺乏、人际关系紧张、自我管理能力差、生活学习目标模糊、职业规划空白等。
因此,分析大一新生的适应性现象、原因及如何进行调适,对加强高校学风建设、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基于搜集当代大学生出现的共有问题,应深入探析其中原因,系统地提出有针对性、实践性的建议,指导大一新生处理好这些问题,更快更好地适应大学生活。
关键词:大一新生;适应性;对策当代进入大学校园的新生多为“90后〞,他们从学习、生活方面的照顾型转变到自理型,需要一段时间的适应。
在此期间,很多大一新生暴露许多适应性问题,比方,学习动力缺乏、人际关系紧张、自我管理能力差、学习目标模糊等。
因此,分析大一新生的适应不良现象原因及如何进行调适,对加强高校学风建设、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一、概念定义适应一词来源于拉丁文adaptatus,原意是调整、改变。
一般指环境改变时系统能通过改变结构、参数或控制策略来保持一定功能,从而在新环境中生存下去或继续发挥作用的行为。
二、表现形式从内容而言,大学新生适应性问题的表现形式主要是思想方面、学习方面、心理方面、生活方面四个方面。
1.思想方面主观因素。
有两类群体,一类是考上大学的学生群体,他们认为终于熬过黑色6月,从千军万马中挤过独木桥,来到理想大学,思想松懈。
另外一类是考上失意大学,在开学后一段时间,思想波动大,失去学习热情。
客观因素。
主要表现在社会舆论观点,比方,高中教师的错误引导;师兄师姐的误导,他们传递的大学考试不难,考前突击,跟教师搞好关系,60分万岁等消极思想信息影响大一新生。
2.学习方面主要表现在学习环境、学习方法、教师授课方式、学习目标的不适应,学习目标低,甚至模糊。
有关大一学生适应性影响因素调查的报告
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社会学原理论文论文题目:关于大一学生适应性影响因素的调查报告姓名:杨 * *专业:政治学类班级:政治1001班学号:201*2**12*6关于大一学生适应性影响因素的调查报告(姓名:杨佃栋专业:政治类学号:20102321206 学院: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摘要:作为一个新大学生,从原有的生活、学习环境走到一个全新的学习生活环境,他能否很快适应新环境呢?那么影响大一学生适应性的因素又有哪些呢?这很值得人思考。
因为,只有了解了影响大学生适应性因素才能更好的帮助大学生适应大学生活,才能更好的帮助他们解决他们在大学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此报告在具体调查的基础上,将对此问题做出具体分析。
关键词:大一;学生;适应性;影响因素就大学生活来说,应该是美好的,因为大学生活可以说是我们每个大学生一直在追求的一种生活。
但是,进入大学后,大学生活好像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美好,因为我们需要时间去适应这个新环境,那么影响大一学生适应性的因素有哪些呢?对此我做了大量调查,经过分析,得出了一些结论,下面,我就简单的谈一下,在此次调查中我所得到的结果以及我对此问题的看法。
影响因素一:大学的整体氛围与高中不同。
在此次调查中,只有2%的大学生认为大学生活与高中的整体氛围差距不大,有98%的同学认为大学与高中的整体氛围差距很大(占68%,其中男生占26%,女生占42%)或特别大(占30%,其中男生占14%,女生占30%),这说明,对于绝大多数大一学生而言,大学的整体氛围与高中的整体氛围相差很大,是大一学生一时间不能很快的接受并适应新环境,在这个陌生而又充满神奇色彩的环境中,大一学生便感到有点迷茫,这在一定程度上使得大学生不能很快的适应大学生活,这是影响大一学生适应性因素的很重要的一个方面。
影响因素二:大学生所在学校与其理想大学的差距在本次调查中,有22%的同学认为自己所在学校与自己的理想大学差距特别大(其中男生占10%,女生占12%);有48%的同学(其中,男生占22%,女生占36%)认为,自己现在所在大学与其理想大学相差很大,只有20%的同学(男女各占10%)认为自己现在所在学校与自己的理想大学相差不大,处于“差不多”程度。
大学新生适应问题分析【论文】
大学新生适应问题分析一、大学新生的入学适应问题的心理咨询情况分析当前,大学新生普遍存在入学适应问题,这在笔者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咨询时所反映的情况中可见一斑。
下面笔者仅抽取2009年9月~2011年7月两年中对在校大学生进行个别心理咨询的记录进行简略分析。
(一)大学生心理咨询记录资料的统计笔者于2009年9月~2011年7月的两年时间里共接受了沈阳大学某学院193人次(主要是专科生)心理咨询的面询求助,并对其进行了完整的个别咨询记录。
本文将193例学生心理咨询的问题分为以下九类:人际问题、情绪问题、学习问题、性爱问题、自我意识、适应困难、前途问题(即就业问题)、心理疾病和其它。
(二)心理咨询记录资料的分析1.大学生心理咨询问题总体情况分析从心理咨询问题的总体情况看,随着大学生年级的升高,存在心理问题的比率在逐渐降低。
这说明学生的心理素质水平随着年龄的增长及教育影响在不断的提高,这一点符合这个年龄段青年学生的心理发展总趋势,同时也反映出了教育产生的积极影响作用。
各年级学生存在心理问题的排序有所不同:一年级学生的人际关系与情绪问题比较突出;二年级学生的性爱与人际关系问题明显突出;三年级学生的前途问题、人际关系问题及性爱问题比较明显。
这说明各年级学生关注事物的重心不同。
刚刚入学的低年级新生更多关注的是入学后新环境的适应以及新的人际关系的适应等,对于个人的前途及职业考虑的并不多;高年级学生早已度过适应期,因此他们更多关注的则是自己的前途、职业问题或恋爱婚姻等对自身更加现实的问题。
2.大一新生心理咨询问题情况分析就大一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来看,人际关系问题居于第一位。
这与以往的一些研究结果不同。
〔3〕这可能与90后大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受到过分保护,以及高中阶段注重文化学习而忽视人际交往的学习与训练有关。
主要表现为:人际关系敏感,过于关注他人的反应;交往需求强烈但缺乏交往技巧,不知道如何处理与同学之间的冲突;有些人身上还残存着小学女孩交往中的“独占欲”特点。
四川某高校新生适应问题的调查与分析
四川某高校新生适应问题的调查与分析【摘要】本文通过对四川某高校新生适应问题的调查与分析,旨在了解新生在学校刚入学时面临的困难和挑战。
研究采用问卷调查和访谈等方法,发现新生适应问题主要包括学习压力、人际关系、生活环境等方面。
分析表明,新生适应问题不仅影响他们的学业表现和心理健康,还可能导致辍学等问题。
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针对性的应对措施,如建立心理辅导机制、加强新生社交活动等。
结论指出,通过有效的调查和分析,可以更好地帮助新生顺利适应大学生活。
未来的研究可继续深入探讨新生适应问题的原因和解决方案,以提高新生的学习效果和幸福感。
建议学校和社会各界加大对新生适应问题的关注和支持。
【关键词】四川某高校、新生、适应问题、调查、分析、影响、应对措施、结论、研究展望、建议。
1. 引言1.1 研究背景新生适应问题的调查可以帮助学校了解新生的真实情况,有针对性地制定相关政策和措施。
通过分析新生适应问题的原因,可以有效地帮助新生解决问题,提高学校整体的学习氛围。
深入研究新生适应问题的意义在于,促进学校更好地引导新生顺利度过适应期,提高整体教育质量。
本次研究旨在探讨四川某高校新生适应问题的现状,分析其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应对措施,以期帮助新生顺利适应大学生活。
1.2 研究目的本文旨在调查和分析四川某高校新生在适应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
旨在探讨新生适应问题的成因、影响以及应对措施,为提高新生适应能力提供参考和建议。
具体目的包括:第一,了解新生在学校适应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和困难,探讨其原因和影响;第二,探讨新生适应问题可能对个体和学校产生的影响,分析其长远影响;研究新生适应问题的解决策略和具体措施,为学校提供改善新生适应的建议和方案。
通过深入研究新生适应问题,可以更好地帮助新生顺利度过学校生活的初期阶段,建立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提高学校整体的教学质量和学生的综合素质。
1.3 研究意义研究意义:新生适应问题是当前教育领域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解决新生适应问题对于学校、家庭和社会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如何适应大学生活论文
如何适应大学生活论文如何适应大学生活。
大学生活是每个年轻人都期待的阶段,它不仅是知识的传承,更是人生的起点。
然而,大学生活也充满了各种挑战和困难,对于新生来说,如何适应大学生活成为了一个重要的课题。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一些适应大学生活的方法和技巧,希望能够帮助新生顺利度过大学的第一年。
首先,了解大学的学习和生活规则是非常重要的。
大学与高中有很大的不同,学习方式、考试方式、课程设置等都有很大的差异。
因此,新生需要尽快适应这些变化,了解大学的学习和生活规则,以便更好地融入大学生活。
其次,建立良好的学习习惯也是非常重要的。
在大学里,学习的压力会比高中大大增加,新生需要学会自律和时间管理,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保证自己能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学习任务。
此外,还需要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比如认真听课、及时复习、积极参与课外活动等,这些都是适应大学学习生活的重要因素。
另外,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也是适应大学生活的关键。
大学是一个人才辈出的地方,新生需要学会与各种不同背景的人相处,建立广泛的人际关系。
这不仅可以帮助新生更好地融入大学生活,还可以为以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最后,积极参与各种课外活动也是适应大学生活的重要途径。
大学生活不仅仅是学习,还有各种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比如社团、志愿者活动、体育比赛等。
新生可以通过参与这些活动,结识更多的朋友,丰富自己的课余生活,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总之,适应大学生活需要新生付出很多的努力,但只要掌握了正确的方法和技巧,相信每个新生都能够顺利度过大学的第一年。
希望这些方法和技巧能够帮助新生更好地适应大学生活,度过一个难忘的大学时光。
2021年大学新生适应性教育研究教育论文
大学新生适应性教育研究教育论文面对新的环境和学习任务的较大变化,许多大学新生在思想上、心理上产生诸多困惑与矛盾。
新生入学后的适应性问题突出,已经引起了学校乃至社会上的广泛 ___。
研究大学新生适应性问题,切实做好教育工作,有助于帮助大学新生顺利地度过适应期,尽快地完成角色转变,使其能够顺利地完成大学学业。
文章在对大学新生适应性问题做一般理论阐述的基础上,以解决大学新生适应性问题为切入点,以华北电力大学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新生适应性教育过程为案例,具体探讨研究如何强化大学新生适应性教育问题,并提出了相关的对策措施。
大学新生;适应性;问题;对策大学生的适应性是指提高大学生随外界环境条件的改变而改变自身的特性和生活方式的能力,是个体在现实生活环境中维持一种良好的有效的生存状态的过程。
大学新生适应性教育是指大学对新生进行的适应大学环境系列教育活动的统称,它是高校思想 ___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直接影响到学生能否在高校中健康成长与成才。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
对于刚刚跨入大学校门的每一位新生来说,大一既是人生道路上的新起点,又是一个重大转折点。
重视新生的大学适应性问题,切实做好教育工作,帮助他们顺利地度过适应期。
尽快地完成角色的转变,是高校学生教育工 ___当前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
新生在入学后的过渡期内所表现出的不适应情况是多方面的,并且这种表现因人而异,程度上也各不相同。
但归纳起来主要有六种情况。
1.生活上的不适应大学生活的 ___性,如自主、自律、自理等,既是大学生活特定条件所决定的,也是学校教育中对大学生提出的基本要求。
然而现在的大学新生普遍缺乏 ___生活的能力,真正离开父母的庇护开始___生活时,许多新生出现了自理能力差、自我中心主义、人际交往障碍等问题。
有些学生甚至因为在生活上脱离了长辈的呵护,不能合理安排好日常生活,其生活基本陷入无序状态,表现出懈怠情绪,并产生颓废思想。
2.心理上的不适应首先,多数大学新生在高中时是班上的佼佼者,有较强的优越感。
如何加强大学新生自我适应能力论文
如何加强大学新生自我适应能力论文•相关推荐如何加强大学新生自我适应能力论文【摘要】进入大学后,一些学生的思想、心理变化较大,部分学生出现明显心理不适。
本文主要以“90后大学新生心理干预案例”进行剖析,总结了教育者应该如何采取有效措施,帮助新生认识自己、改造自己,以适应大学生活。
【关键词】大学新生适应1 案例内容一个考生高考失利后,没能进入理想的重点大学,在家里人的再三考虑下,他最后来到广东食品药品职业学院学习。
该生来校报到后,经常无故旷课,严重违反校纪校规,影响相当恶劣,引起学院系部领导的关注。
辅导员观察到该男生精神面貌差,形象不佳,面容焦黄,目光散乱,表情非常迷茫,一身浓重的烟味,说话一直到处望,身子站立不直。
该生多次抱怨现在的环境与自己想象的相差太远,且管理太过严格拘谨,他找不到激情、目标,他很不情愿来到这所学校。
2 初步干预(1)建立信任关系。
此时对学生的接纳和倾听时非常重要的,不要批评他无故旷课的行为,不要指责他的人格或品质,也不要马上给他建议和意见,关键的是让他逐步倾诉自己的想法和打算,处理他混乱而迷茫的感受,使他体会到辅导员对他的接纳、关心和理解。
最终让其无所顾虑,尽情的释放心里的压力,与辅导员建立信任关系,让辅导员清楚其内心最真实的情况。
(2)达成君子协议。
该生承诺不再无故旷课,且用心感受身边的美好事物,与同学们相互关心、相互帮助,为自己的集体贡献力所能及的力量,与辅导员及身边同学互换了电话号码,当他需要帮助的时候和大家联系。
(3)检验干预效果。
谈话之后,表示愿意接受事实,不想放弃自己的大学生活,很希望有一个有意义、很充实的经历,会积极争取参加一些学院组织的活动。
3 跟进干预(1)单独辅导。
通过单独辅导,该生认识到自己在人际关系、自我形象、压力宣泄、学习态度等方面都有一些问题,也逐步调节心态,寻找新的方法解决这些问题。
(2)团体辅导。
针对他的问题,结合班上的实际情况,做了一系列安排,推选他做班上的体育委员,组织班上的'体育活动,在不长的时间里,发现他有很大的改变,极大地进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格心理学科研组论文大学新生入学月余适应状况调查(答辩论文)学院:教育学院科目:人格心理学组别:科研组第1小组组员:洪敏、张洪家、王卫卫程哲、柴潇逸2011年11月30日大学新生入学月余适应状况调查张洪家,洪敏,王卫卫,程哲,柴潇逸(人格心理学项目实践科研组第一小组)摘要:本研究在运用文献研究法、访谈法、开放式问卷法等的基础上,编制了《大学生入学月余适应状况调查问卷》,并在此基础上,对大学新生在入学一个月时进行了适应性状况调查。
问卷主要包含自我适应、环境适应、学习适应、情绪适应和人际适应五个维度。
调查结果表明:大一新生适应状况总体良好。
男女性别差异、文理专业差异、城乡差异在大学新生适应性总分上均未达到显著性差异。
关键词:大学新生适应调查1前言1.1问题的提出大学阶段在个体一生的发展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是个体从青年期向成人期过渡和准备的时期,也是从以学习为主到以工作为主的过渡和准备的时期。
个体对大学适应的好坏不仅影响其大学阶段的学习和生活,还会影响其成人后的工作和生活。
有研究表明,大学的师生关系将直接影响到步入社会后的人际关系,能够有效调节情绪和自我肯定的大学生在工作中往往有更突出的成就,而心理承受能力差的学生在毕业后往往会出现工作压力大的问题[1]。
鉴于其重要性,大学生适应性一直是研究者较为关注的领域,而在整个大学阶段,大学新生的心理适应问题又是最为突出的,因此我们有必要专门针对大一新生的适应状况进行深入的研究。
适应是一种心理能力,具体来讲指的是个体与外界已经变化了的环境保持和谐发展的心理能力[2]。
大学生学校适应是指大学生通过调整自己的态度、行为、观念等,从而适应学校或院系的价值体系,认同学校的目标与行为规范的过程[2]。
方晓义、沃建中提出了大学生适应的操作性定义,即指大学生的心理状态无论是在何种境遇条件下,无论自身条件的优劣,都能客观地加以认识,并从行动上进行积极的调整,使自身的心理状态很好地适应环境。
它既是一种调整的过程,也是一种调整的结果[3]。
适应在国外的文献中所用的词语是“adaptation”或“adjustment”,均用来表示个体对周围环境的适应过程或适应状态[4]-[5]。
今年九月份,上海某高校的一名大一新生在军训结束后,猝死。
这直接使得高校在重视学生身体健康的同时,对学生的心理健康、入学适应等也加倍重视起来。
1.2大一新生适应性研究综述初入大学校园的大一新生,伴随着生活环境、学习内容、理想目标、人际关系等方面的一系列变化,每一个学生跨入大学校门后,都必然面临着一个逐渐适应的过程,新的生活环境、新的教育方式、新的人际关系等方面都在考验着他们的心理承受能力。
通常,我们把从学生入学到基本适应环境、适应大学生活这一段时期称为大学新生适应期。
一般为3个月到1年左右,极少数学生需要更长一些的时间。
在这段时间里,学生要完成从中学生到大学生的角色转变,适应大学的学习、生活,寻找和确立新的理想和目标等。
西方学者主要将研究集中在认知适应、角色适应、职业适应与人际技能适应等方面。
像Birch,Ladd(1997)的研究得出学业行为、学校喜好、学校回避、班级参与和自我指导五个维度[4]。
我国学者这方面的看法结论也不统一。
淘沙(2000)提出大学生入学适应的五维模型,包括学习适应、人际适应、生活处理适应、环境总体认同、身心症状表现等五个方面[6]。
方晓义、沃建中(2005)等于2005年在访谈并借鉴国外己有适应量表的基础上,初步确定了大学生适应的维度和项目[3]。
纪凌开(2008)运用方晓义、沃建中编制的《中国大学生适应量表》进行了大规模的调查,发现该大学大一新生在人际关系适应、学习适应、校园生活适应、择业适应、情绪适应、自我适应等方面都存在问题。
独生子女差异、专业差异、生源地差异等都是影响大一新生心理适应的重要因素[7]。
马立骥(2001)等运用自编的《大学新生心理适应调查表》,对大一新生分别在入学后一个月内和入学后8一9个月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较多大学新生存在着期望值过高、心理准备不佳、学业上目标缺失、适应训练不够以及对未来感到压力较大、信心不足等心理适应问题[8]。
王强(2003)等采用自编的《新生入学适应心理情况调查问卷》对入学新生进行了调查。
问卷共分为生活适应、学习适应、人际适应、自信心与情感状况四个维度,采用4级计分法。
经过数据分析显示,专业差异、性别差异、住校(队)经历差异、生活环境差异等都是影响大学新生心理适应的因素[9]。
司秀玲(2008)等编制了《大学新生角色适应问卷》,结果表明,角色适应问卷由一般角色适应性、地位角色适应性、人际角色适应性、经济角色适应性和生活角色适应性五个维度构成[10]。
陈天年(2007)在开放式问卷调查的基础上编制了《大学新生心理适应性问卷》,其调查结果表明大学新生心理适应包括学业适应、人际适应、环境适应、生活适应和自我适应[11]。
现有有关大学生适应性的研究与评价尚存在如下几个方面的问题:第一,评价工具和量表在理论构思方面尚存在较大的差异,所测的大学生适应的方面有所不同;第二,专业性的研究不是很多,大多是一些高校的团委老师或者班级辅导员运用一些像SCL—90、UPI或者自编问卷的形式得出结论,可信度不高;第三,更多的是从问题出发来评价大学生的适应,强调的是适应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而很少从积极的角度来评价大学生的适应,应该看到大学生入学适应是一个必然经历的过程,有效地解决入学适应问题也有助于大学生抗挫折能力的提升。
1.3 本研究的意义大学生作为祖国未来发展的中坚力量,他们的生存发展中的各个细节理应受到足够的重视。
尤其在大学生自杀事件频发,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每况愈下,不同程度的自卑、迷茫、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普遍存在的当下,我们更应该重视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大一新生由于人格发展的不完善,缺乏人际交往的技巧,自我评价不客观以及理想与现实的落差等,在刚刚步入大学的适应期内,难免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
本研究旨在探究新时期下大一新生入学月余出现的各种适应情况的现状,以期能够为相关教育工作者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和数据支持。
2研究方法2.1研究被试本研究的样本取自淮北师范大学(普通本科院校)三个学院的大一新生。
共发放202份问卷,回收180份,其中5份因缺填基本信息而剔除,获得175份有效问卷,有效回收率为86.6%。
其中男生81人,女生94人;文科生89人,理科生82人;农村学生120人,城市学生55人。
2.2 研究工具本研究采用文献研究法、个别访谈法以及开放式问卷法三种方式,确定了大一新生适应性的主要维度,在此基础上,编制了《大一新生入学月余适应状况调查问卷》。
通过此问卷,对大一新生在入学一个月时的适应状况做了相应的研究。
问卷共20个项目,包含自我适应,环境适应,情绪适应,学习适应,人际适应五个维度。
2.3 施测程序与数据处理在取样过程中,主试按统一的指导语实施团体测试,要求被试在规定时间内完成问卷中的所有题目,并强调回答的真实性。
所有数据资料采用SPSS16.0 for Windows软件进行统计处理。
3结果与分析3.1 大一新生入学月余适应性状况分析3.11 大一新生适应性总体状况本研究对大一新生入学一个月时的适应状况进行了描述统计后发现,大一新生的适应性状况总体良好。
适应性总分大于等于22分的学生占到了87.4%,表明大部分学生在入学一个月时已对大学生的学习、生活、人际交往等各方面基本适应。
当然也应看到,仍有大约十分之一的学生还存在着某一方面适应不良的情况。
3.12 大一新生适应不良状况表现从表1可以看出,中学时想象大学与本校相比,选择“较大”的占79.2%,说明大一新生在刚入学时尚不能对大学做到客观的认识,在此问题上负性情绪占据主流。
有56.9%的学生上大学后想先轻松一阵子,说明大一新生对大学生活还没有做好充分的准备。
有52.6%的学生在高中时每周做家务少于3次,说明大一新生由于中学时学业压力重,很少做家务,因此他们在上大学后自理能力有待加强。
有近一半的学生经常回忆、思念高中生活,说明他们刚刚进入大学,新的人际关系还未建立。
在大学阶段认为需要心理辅导的仅占52.6%,可见大一新生对心理辅导还不能形成足够的认识。
另外从第3、12、14、20、22题的回答情况看,还有少部分同学有依赖心理,对专业学习不感兴趣,不能规划好每月的生活费,不能和室友融洽地相处,对未来没有信心。
表1 大一新生入学月余适应状况(n=175)问题选项(百分比)1.中学时想象大学与现就读大学相比差距(1)较大(79.2%)(2)较小(17.9%)(3)不清楚(2.9%)2. 上大学前你对大学了解多少(1)较多(15.4%)(2)较少(74.9%)(3)不了解(9.7%)3. 到大学报到是否希望家人陪送(1)是(49.7%)(2)否(31.4%)(3)无所谓(18.9%)4. 上大学后是否想先轻松一阵子(1)是(56.9%)(2)否(28.2%)(3)无所谓(14.9%)5. 大学志愿填报情况(1)自己做主(66.9%)(2)父母做主(14.3%)(3)其他(18.9%)6. 中学时在家做家务(次/周)(1)<3(52.6%)(2)3~6(29.1%)(3)>6(18.3%)7. 上高中时是否住校(1)住校(53.1%)(2)走读(40.6%)(3)其他(6.3%)8. 你目前的情绪总的表现(1)积极为主(58.6%)(2)消极为主(9.8%)(3)不明显(31.6%)9. 你若有不良情绪,它主要来自(可多选)(1)健康(12.6%)(2)经济(18.4%)(3)学习(68.4%)(4)恋爱(10.9%)(5)人际关系(40.8%)(6)其他(21.3%)10.到大学后是否树立了明确的目标(1)是(59.0%)(2)否(20.8%)(3)不清楚(20.2%)11.是否经常回忆高中生活(1)经常(46.3%)(2)偶尔(49.7%)(3)一点也不(4.0%)12.你对目前所学专业兴趣怎样?(1)非常感兴趣(13.2%)(2)还可以(67.8%)(3)不怎么感兴趣(19.0%)13.是否积极参加班级或学校活动(1)非常积极(32.9%)(2)有一点(50.3%)(3)无所谓(16.8%)14.能否规划好每月的生活费(1)能(31.4%)(2)基本能(52.0%)(3)不能(16.6%)15.目前对人际关系的感觉(1)满意(56.9%)(2)不太满意(40.8%)(3)很不满意(2.3%)16.你在恋爱方面的情况(1)已谈(15.1%)(2)很想谈(14.5%)(3)暂不考虑(70.3%)17.如果恋爱,你恋爱是为了什么?(1)生理需要(11.9%)(2)无聊寂寞(34.4%)(3)攀比心理(10.0%)(4)日后结婚(15.6%)(5)其他(46.3%)18.每月给家人打电话的次数(1)<4(14.9%)(2)4~10(63.2%)(3)>10(21.8%)19.每月消费大致(1)<500(29.8%)(2)500~800(59.1%)(3)>800(11.1%)20.寝室生活是否融洽(1)非常融洽(73.8%)(2)一般(25.0%)(3)有点小矛盾(1.2%)21.平时考虑最多的问题(可多选)(1)毕业工作(54.6%)(2)考研(40.2%)(3)考证(29.9%)(4)学习(67.2%)(5)人际关系(37.9%)(6)经济(23.0%)(7)恋爱(8.6%)(8)其他(9.8%)22.你对未来感到(1)很有信心(15.5%)(2)较有信心(43.7%)(3)一般(33.3%)(4)信心不佳(7.5%)23.你认为在大学阶段是否需要心理辅导?(1)很需要(8.6%)(2)需要(44.0%)(3)无所谓(29.7%). (4)不需要(13.1%)(5)完全没必要(4.6%)3.13 大一新生适应状况良好的表现从表1可以看出,大一新生目前的情绪总的表现以“积极为主”的占58.6%,树立了明确的目标的学生占59.0%,目前对人际关系的感觉“满意”的占56.9%,寝室生活非常融洽的占73.8%,能规划好自己的生活费的占83.4%,对自己的未来有信心的占5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