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历史上期中联考试卷(有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本卷共24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周礼中有以系家庭伦常的婚礼,以示成人之道的冠礼,有敬天事神、祈福保民的祭礼,慎终追远、显扬孝道的丧礼,也有彰明君臣大义的朝礼,敦睦诸侯邦交的聘礼等。
这些周礼共同维系的主要是()
A.周王室安全B嫡长子继承父亲的权力
C.王位世袭制
D.宗族分封下的社会秩序
2.某学者在比较东西方古代专制制度过程中指出:“专制主义不是无限王权,而是有限王权,它大致都受到法律、习俗、官僚机构和各种社会力量的限制。
历史上只有在极其特殊的情况下,才会出现统治者一人取得绝对的权力,不受约束,不受限制,可以为所欲为的情况……君主制、共和制、城邦制,甚至民主制、民主集中制下,都会出现这种情况。
”对材料解读正确的是〔)
A.古代专制实际上是开明专制
B.个人独裁和当时的政体没有太大关系
C.有限王权是民主的源头之一D专制主义统治在古代有其存在的必然性
3.东汉前期,豪强地主田庄的规模都十分巨大,劳动者多为投身于田庄寻求庇护的农民,还有不少是庄主的同姓同宗,他们与庄主形成强烈的人身依附关系。
这体现出当时的田庄〔)
A.土地归封建国家所有
B.能够与朝廷分庭抗礼
C.存在着分裂割据的隐患
D.呈现出自给自足的特点
4.儒学在孔子之后有性善性恶之争。
两汉时期,董仲舒相继批判孟子的性善说和荀子主张的性恶论,认为人性有善恶之分。
其用意在于()
A.神化儒学并为君权服务B提高社会道德水平
C.建立大一统的官学体系
D.探究人性发展本原
5.费正清在《中国:传统与变革》中称:“在中国近代史上,没有哪一段插曲比鸦片战争为谴责‘帝国主义侵略’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它成为中国人对西方武力入侵和在此以后几乎整整一个世纪使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地位的不满情绪的内容。
除了从这一角度看鸦片战争外,还有必要将其放到近代历史的主要趋势之中去观察。
”在该“趋势”背景下,费正清有可能认为()
A鸦片战争阻碍了中国现代化的进程13.鸦片战争是西方工业文明的扩张
C.侵略者是推动历史发展的主要力量
D.鸦片战争是近代中华民族灾难的开端
6.19世纪6a年代,广东传统手工工艺生产的蔗糖,原来主销内地,现在商人将土糖运往香港,再把土糖从香港作为洋货进口;广东西江所产烟草,原销广东北部,现在商人先运至香港,再运回广东销售。
这种现象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A.民族资本主义工业起步艰难B.国货工艺水平低不如洋货受民众欢迎
C.半殖民地背景下中国经济贸易的窘境D外国商品税务负担轻成本低
7,革命党人朱执信说:“‘社会主义’这个词是日本翻译的,若按中国的说法,‘社会主义’本译民生主义”。
1907年,孙中山在接受法国《时代》杂志记者访谈时明确说要把中国建设成一个“和欧洲的概念有很大的差别的社会主义共和国”.对材料解读正确的是()
A.革命核心仍是民权
B.革命内部发生分歧
C.革命策略发生改变
D.革命指导思想发生改变
8,民国法学家王宠惠曾针对民国初年根本法制定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强调:“宪法之制定,有二要义焉:一曰,宪法者非因一人而定,乃因一国而定也。
二曰,宪法者非因一时而定,乃因永久而定也。
”以该学者视角判断,下列属于《中华民
国临时约法》存在的间题是()
A.实行民主xx而非专制政治
B.通过法律确立民主共和制度
C.倡导“中国民国主权属于国民全体”
D.革命派想借此约束限制袁世凯专权
9.下图是民国时期金蝶饭店的广告。
该广告反映的社会景象说明()
A.尊孔排外之风抵制西化
B.社会变革推动移风易俗
C.西方饮食文化成为主流
D.国人普遍接受西式生活
10二延安地区延川县第三乡321户(部分)阶级成分表:
据此可知当时()
A.中国农民生活水平得到提高
B.地主阶级在中国已经被消灭
C.边区政府注重革命根据地建设
D.二国民政府的土地政策成效显著
11,近代某一思想家认为:圣贤之道并不鼓励发展人民的能力,反而抑制其重要活动力的自由施展;传统统治者们也鼓励节俭,反对发展财富,反对积极进取,推祟知足。
他认为,这些都违反了西方通过提高人类能力与智力来加速自身进步和发展的原则。
此思想家最可能是()
A.康有为
B.严复
C.孙中山
D.陈独秀
12. 19$0年8月,邓小平在《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中强调:“公民在法律和制度面前人人平等,党员在党章和党纪面前人人平等。
人人有依法规定的平等权利和义务,谁也不能占便宜,谁也不能犯法。
”这表明了中国()
A.推进依法治国的决心
B.新时期法制不断完善
C.以法律作为反腐的工具D,坚持立法为民的原则
13.新中国建立以来,中国护照不论在护照种类上,还是在内容格式上,都经历了多次变革。
先后印制了30多种版本的护照。
其中1950版、1953版、1958版护照均为中俄文对照;1971版、1975版改为中法英文对照。
这种变化的外交背景是我国()
A.实现了与西方外交正常化
B.调整了与苏联的外交政策
C.推行了全方位外交的政策
D.打破了欧美对华经济封锁
14. 1958年6月后,中央先后作出了下放计划管理权限,下放基建项目审批权、下放财权和税收权以及下放商业、银行管理权等一系列决定,把铁路、交通、邮电、航空、港口、电力等重点企业也下放给了地方,该措施()
A.克服了计划经济体制的弊端
B.协调了中央和基层经济关系
C.加剧了国民经济发展的混乱
D.促进了工业生产的健康发展
15.古希腊的学者没有统一组织,政治态度也不尽相同,但在思想学说上,他们的观点和基本倾向却较为一致。
以下观点属于“一致”的是()
A.感性的认识往往靠不住.
B.全体公民参与城邦管理
C.以个人判断为标准
D.平民政治是最好的政体
16.雅克•巴尔赞在《从黎明到衰落》中写道:“(在欧洲)16世纪有关《圣经》理论的文章以及彼此攻汗的文章不再完全用拉丁文来写作,专供僧侣阅读了,而是开始使用比较流行的方言,通过新生的大众传媒手段向民众宣传推广各种思想。
”这种行为()
A,扩大了基督教会的影响B.奠定了文艺复兴的基础
C.摧毁了教会思想专制
D.有利于培育国家意识
17.历史学家赫乔•韦尔斯说:“卢梭的学说不但批判了现存的社会结构,而且批判
了一切社会组织……卢梭思想的盛行,使那种通过感情冲动和纸上谈兵的方法解决社会问题和政治问题的倾向大大增加。
”该学者的观点是()
A.自由平等是普世的价值
B.卢梭思想具有破坏性的一面
C.人天生具有不可剥夺的权利
D.卢梭的思想更具民主性
18.马克思在1872年曾说:“由于最近25年来大工业有了巨大发展而工人阶级的政党组织也跟着发展起来,由于首先有了二月革命的实际经验而后来尤其是有了无产阶级第一次掌握政权达两月之久的巴黎公社的实际经验,所以这个纲领现在有些地方已经过时了。
”对此认识不正确的是()
A.“这个纲领”是指《共产党宣言》
B.工业革命促使工人阶级力量壮大
C.国际工人运动的实践促使革命原理逐渐完善
D,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随时代发展要加以更改
19.“十月革命借助战争完成了一次历史性转换,俄国不再是西欧资本主义的效仿者,而是世界历史的引领者。
”这旨在说明十月革命的意义是()
A.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伟大尝试
B.促进了俄国迅速完成社会转型
C.开创了人类文明的新道路
D.打破了资本主义世界体系•
20.下面是1922-1926年间苏联与外国资本家达成的租让合同数量变化示意图。
图中的变化反映了()
A.新经济政策逐渐遭到了废止
B.苏联对经济建设模式的探索
C.苏联转向对外来资本的排斥D,西方加强了对苏联经济封锁
21. 1929-1933年期间,胡佛内阁财长梅隆指责苏联以低于成本价格在美国市场
出售火柴,损害了美国的火柴制造业。
农业部长海德向报界发表谈话时说:苏联的小麦倾销导致美国农民的贫困。
这反映()
A.美国对经济危机缺乏深层反思
B.苏联的自由贸易给美国带来灾难
C.意识形态阻碍了美苏经济交往
D.美国把国内失业归因于苏联政府
22.“政府不是我们的问题解决者,政府本身就是问题。
”,这是美国总统里根在1981年就职典礼说的一句话。
下列解读正确的是()
A.体现小政府大市场施政理念
B.源于政府缺位引发经济危机
C.基于对政府和公权力的信任D‘促进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兴起
23,在20世纪上半期,有两个国家扮演了世界革命者的角色。
一个国家凭借它的经济和军事实力公然向现存世界秩序挑战;另一个国家则充当意识形态的挑战者,同时积蓄在经济和军事上进行挑战的实力。
这两个国家最有可能是()
A.美国和苏联
B.德国和苏联C德国和美国D,苏联和中国
24.有学者在评价一种文学艺术流派时说:“(它)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理解为对启蒙
运动的一种反抗……不喜欢强烈的激情、主观性和混乱无序……人的精神是镜与灯,它照亮通往真理之路,而不仅仅是反映真理,人的精神天生具有想象力与创造性,实际上能够塑造外部世界。
”与这一文学艺术流派相似的是()
A.《蓝色的多瑙河》
B.《等待戈多》
C.《向日葵》
D.《拾穗者》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2分)
25. (25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地理大发现和海外地区的开辟也促进了科学的发展。
新的植物、新的动物、新的恒星甚至新的人们和新的人类会相继被发现,所有这些都向传统的思想和设想提出了挑••…培根表示自己渴望成为新的知识世界的哥伦布,穿过直布罗陀海
峡两岸的悬崖(旧知识的象征),驶入大西洋,以寻找新的、更有用的知识。
—摘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工业革命推动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基本形成。
随着英国世界殖民霸主地位的确立,广阔的殖民地为其带来巨大的市场和商业利润,工场手工业不能满足市场的需要,在18世纪下半期以蒸汽机应用为标志的工业革命兴起了,机器大生产的产品远远超出国内市场的容量,需要更广阔的国际市场,工厂生产需要的原料多来自世界各地,同时工业革命也为工业资产阶级提供T便捷的交通手段及轰开落后地区大门的坚船利炮,在工业革命推动下,资产阶级的全球扩张把整个世界联系为一个整体,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这样描述资产阶级,由于一切生产工具的迅速改进,由于交通的极其便利,把一切民族甚至最野蛮的民族都卷进文明中来了,它的商品的低康价格,是它用来摧毁一切万里长城,征服最野蛮最顽孩抵杭的仇外心理的重炮。
一何兰《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及殖民体系研究》
材料三19世纪后期英国海外贸易示意图
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穿过直布罗陀海峡,驶入大西洋”带来的贸易格局的变化。
概述“地理大发现”对传统的思想挑战的表现。
(7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9世纪中期英国在推动世界市场形成过程中发挥重大作用的原因。
(I)分)
(3)根据材料二和材料三,说明当时英国与世界的贸易关系,并分析其对英国国际政治地位的影响。
(8分)
26.(12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法者,编著之图籍,设之于官府而布之于百娃。
”“法者,宪令著于官府,
刑罚必于民心,赏存乎读法,而罚加乎奸令者也。
”“治民无常,唯以法治……明主之所制其臣者,
二柄而已夹;二柄者,刑德也‘何谓到德?曰:杀戮之谓形,庆赏之谓德。
为人臣者畏诛
罚而利庆赏……故法者,王之本也。
”
—《纬非子》
材料二事实上存在着‘种符合自然的,适用于一切人的、永恒不变的,真正的法二一一正确的理性。
这个法通过百然的命令鼓励人们履行他们的责任,又通过自己的禁令制止人们为非作歹。
……用人为法(人定法)来削弱它,在道义上永远是不正当的:限制它发挥作用,也天不允许的;使它全部无效,更是完全不可能的。
元老也好,人民也好,都不能解除我们
服从这以律法的责任。
它不会在罗马立下一条规矩,在雅典定下另一条。
它更不会今天立
下一条规矩,明天另立一条。
—西塞罗(古罗马法学家)
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提取出两条关于韩非子与西塞罗的法律思想不同的信息,并予以说明。
(要求:观点明确,说明合理,史论结合。
)
27题、28题、29题是选做题,请任选一题作答
27. (15分)【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在处理“国与民”的关系上,梭伦改革和商鞍变法各有选择。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校伦改革的各项原则较其细节更为重要。
校伦通过用法律手段恢复最下层各阶级的人身自由权利以及加强他们在国家的政治经济生活中的地位。
他把国家
(注:指稚典城邦)笠于党派或氏族之上……他的法律经宗教仪节而斌有神圣之意:每一个公民都宣誓遵从。
……
对城邦内每一个阶级他都适度地给予责任,他倡导阶级与阶级之间的社会公正的理想。
他
诉之于理性、自由、温和与人道。
雅典时常不能达到校伦的标准,但它承认这些标准是其
永恒的遗产。
—摘编自哈蒙德《希腊史》
材料二商鞍把法作为树立国家权力的最重要的手段来强调……关于惩罚方面,对犯罪集体负责的原则也得到了强调。
……他明令禁止父亲与成年之于或成年的弟兄在一户同居。
……为了控制的目的而把民众分成小单位的基本思想在以后的帝国时代,甚至晚至民国时代,仍行之不极。
……商鞍的主要目的是建立一个以勤劳的农民和有纪律的军队为基础的统一而强大的国家,军队的士兵实际上征自农民。
—摘编自《剑桥中国秦汉史》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梭伦改革中协调“国与民”之间关系的基本原则。
(6分)
(2)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商鞍变法的主要目的及其对待民众的举措。
(5分)
(3)综合上述材料,指出梭伦改革和商鞍变法在处理“国与民”关系上的不同价值取向。
(4分)
28. (15分)【历史—选修3: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日俄战争是指1904年到1905年间,日本帝国与俄罗斯帝国为了侵占中国东北和朝鲜半岛,在中国东北的土地上进行的一场战争。
这场战争以沙皇俄国的失败而告终。
日俄战争期间,中国东北是双方陆上交锋的战场,当地人民蒙受极大的灾难,生命财产遭到空前的浩劫。
旅顺的工厂被炸毁,房屋被炸毁,就连寺庙也未能幸免。
耕牛被抢走,粮食被抢光,流离失所的难民有几十万人。
日俄都强拉中国老百性为他们运送弹药,服劳役,许多人冤死在两国侵略者的饱火之下,更有成批的中国平民被误认为是“间谋”,惨遭杀害。
这场战争不仅是对中国领土和主权的粗幕践踏,而且使中国东北人民在战争中遭受了巨大的损失和人身伤亡。
此外,这次战争极大地刺激了中国知识分子的神经,让他们从中看出专制国(俄国)永远无法战胜立宪国(日本)的道理,从而促进了中国的立宪民权运动,客观上加速了清王朝的灭亡。
—摘编自《日俄战争》
请回答:
(1)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日俄战争爆发的背景。
(9分)
(2)依据材料,概括日俄战争对当时中国造成的影响。
<6分)
29. (15分)【历史—选修4:历史人物评述】
甘地用独特的思想引领印度人民走向独立。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甘地出生于一个宗教家庭,从小受印度教思想的熏陶,其毋对于印度教的无比虔诚和宗教的圣洁给甘地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影响……在所有的西方文化中,对甘地影响最深刻的莫过于世界文学巨人—列夫•托尔斯泰……他的人道主义和
宗教哲学著作《天国就在你心中》使甘地为之倾倒。
—朱其兵《历史教学要有“根”的情怀》
材料二甘地的非慕力不合作精神资源来自“真理与爱及非暴力所产生的力量”。
甘地在人际关系方面,崇尚博爱、平等。
……甘地他们通过反复的和平抗争方式,反复冲击挑战这种政策与法规,也反复承受因此带来的惩罚,从而使某政策与法规在道义上无法立足,在法理上漏洞百出,在现实上举步维艰,最后唤起全民的抗争,同时也唤起政策、法规制定与执行者的反省,使他们不得不寻求走出现实困境的路径,终至双方坐下和平协商解决问题。
—王德邦《文明制度下的文明反抗—甘地非基力不合作运动浅议》
材料三甘地把历史上自发的宗教非暴力抗争,不仅发展成大规模发动民众的现代政治手段,也发展出相应的一套理论,最后也确实成为达到印度独立目标的重要原因之一。
甘地在当时就风靡全球,包括风靡英国。
它的历史背景是:包括英国在内,强国对殖民历史本身普遍的反省和道德谴责。
甘地大量反基力哲人格言,展现的对民众的号召力,一身“拖地”纷纱和东方式神秘,不断入狱绝食的政治道德形象,使他成为世界偶像。
—摘编自林达《重读(甘地自传)》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甘地独特思想的来源。
(3分)
(2)据材料二、三指出甘地独特思想的主要内容,试举两例说明甘地是如何践行这一思想的。
(6分)
(3)据材料三,概括印度人民崇拜甘地的最主要理由。
指出甘地“成为世界偶像”
的主要原因。
(6分)
2017年秋季鄂东南省级示范高中教育教学改革联盟学校期中联考
高三历史参考答案
1.[答案]D
【解析】材料中“以示成人之道的冠礼”等与周王室安全无关,故A项错误;材料中“敦睦诸侯邦交的聘礼”等与嫡长子继承制无关,故B项错误。
材料中“敦睦诸侯邦交的聘礼”等与王位世袭制无关,故C项错误;材料中这些周礼维系着宗族分封下家庭关系、君臣关系、邦交关系等,有助于巩固社会秩序,故D项正确。
2.[答案]B
【解析】题干材料“只有在极其特殊的情况下,才会出现统治者一人取得绝对的权力,不受约束,不受限制,可以为所欲为的情况……君主制、共和制、城邦制,甚至民主制、民主集中制下,都会出现这种情况”可得出,个人独裁和当时的政体没有太大关系,故B项正确;题干材料没有反映A项和C项;D项虽然说法正确,但材料没有体现。
3.[答案】C
【解析】本题解题关键是正确理解“劳动者多为投身于田庄寻求庇护的农民,还有不少是庄主的同姓同宗,他们与庄主形成强烈的人身依附关系”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当时的田庄体现了宗族的特点,聚族而居拥有强大的凝聚力,一个田庄实际上就是一个坞堡,久而久之容易形成地方割据,造成国家分裂,故C项正确;A 项说法错误,田庄经济是封建大地主土地所有制;B项说法错误,直接由题干材
料分析不出田庄与朝廷分庭抗礼;D项说法虽然正确但是与题干材料无关。
4.[答案】C
【解析】由“董仲舒相继批判孟子的性善说和荀子主张的性恶沦,认为人性有善恶之分”可以看出董仲舒批判不同思想,最终给予统一的观念,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董仲舒主要是通过此措施来建立大一统的官学体系,故本题答案选C项;A项不选,“神化儒学”材料没有体现;B项不选,道德与统一思想无关;D项不是儒家思想的用意。
5.[答案]B
【解析】题干材料“没有哪一段插曲比鸦片战争为谴责‘帝国主义侵略’提供了更多的机会”,“除了从这一角度看鸦片战争外,还有必要将其放到近代历史的主要趋势之中去观察”,题干要求从“趋势”背景下分析推断,实际上肯定鸦片战争是近代趋势的产物,故选B项,排除A项;C, D项材料没有体现。
6.[答案】C
【解析】题干所反映的现象是因为作为洋货在中国销售可以少交税,导致成本低,更容易赚取利润,但是题干问的是实质问题,这种现象之所以出现是因为中国半殖民地的性质导致的,故排除D项而选C项;A项题干所反映的并不是民族工业而是商业贸易,故排除;B项的说法不符合题干原意,因为自始至终都是在讲国货的销售,而没有说到洋货,故排除B项。
7.[答案】A
【解析】材料型选择题,材料提炼信息要参照所学的知识,不能颠覆所学的知识。
孙中山主张“和欧洲的概念有很大的差别的社会主义共和国”是要建立一个社会
矛盾比较缓和的资产阶级共和国,体现了孙中山的政权构想,表明是三民主义的
革命核心是民权,故选A项;朱执信是孙中山的追随者,材料没有表明革命内部发生分歧,排除B项;材料没有涉及革命策略问题,排除C项;中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指导思想是三民主义,没有发生改变,排除D项。
8.[答案]D
【解析】实行民主xx,符合民主法治精神,不是圳备时约法》存在的问题,故A 项错误;B项通过法律确立民主,符合法制精神,不是钊备时约法》存在的问题,故B项错误;C项倡导主权在民,符合民主精神,不是训备时约法》存在的问题,故C项错误;D项做法反映出违背材料中“宪法者非因一人而定”的问题,不符合法制精神,故D项正确;
9.[答案]B
【解析]材料民国时期饭店的广告,反映出当时生活方式的西化,与尊孔排外之风无关,故A项错误;辛亥革命后中国开始采用公历纪年,西方的节日如圣诞节也开始在中国出现,影响着国人的生活方式,可见社会变革推动移风易俗,故B 项正确。
材料只体现出生活方式的西化现象,没有反映出西方饮食文化的地位,故C项错误;材料只体现出生活方式的西化现象,没有反映出国人的接受程度,故D项错误。
10.[答案】C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革命根据地建设。
抗战时期中国农民生活水平仍很落后,选项A项不符合题意,排除;地主阶级在中国已经被消灭是在建国后的土地改革后,选项B项不符合题意,排除;根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贫民比重的下降、中农、富农的增多是边区政府注重革命根据地建设的结果,也反映了边区政府是注重革命根据地建设的,选C项是符合题意的,正确;材料反映的是边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