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史教学案例
高一化学上册《初步认识核外电子排布的规律》优秀教学案例
(一)知识与技能
1.让学生掌握原子结构的基本概念,了解原子核与核外电子的关系。
2.使学生理解电子排布的基本规律,包括泡利不相容原理、能级概念、洪特规则等,并能运用这些规律解释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
3.培养学生运用化学符号表示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能力,如电子排布式、电子排布图等。
4.培养学生通过实验、观察、分析等方法,探究电子排布规律的能力。
高一化学上册《初步认识核外电子排布的规律》优秀教学案例
一、案例背景
在我国高中化学教育中,对原子结构的理解是学生掌握化学基础知识的关键环节。高一化学上册的《初步认识核外电子排布的规律》一节,旨在帮助学生建立对电子排布规律的初步认识,为后续深入学习化学键、分子结构等打下基础。本案例以高一学生为对象,针对核外电子排布的教学内容,结合教育心理学原理和现代教育技术,采用启发式教学策略,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发现并掌握电子排布的规律。通过本案例的实施,旨在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能力,激发学生对化学学科的兴趣,为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奠定基础。
2.详细讲解泡利不相容原理、能级概念、洪特规则等电子排布的基本规律,并通过示例进行说明。
3.结合多媒体演示,让学生直观地了解电子在不同能级上的排布情况,以及如何用电子排布式、电子排布图表示。
4.分析实际案例,让学生了解电子排布对元素性质、化学键类型等方面的影响。
(三)学生小组讨论
1.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根据所学的电子排布知识,分析并讨论不同元素的电子排布特点。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实物模型、电子排布图等,培养学生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能力。
2.运用小组合作、讨论交流等形式,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
3.利用多媒体、网络资源等现代教育技术手段,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
基于真实生活情境及化学史融合促进学生深度学习的单元教学——以“氧化还原反应第一课时”为例
基于真实生活情境及化学史融合促进学生深度学习的单元教学——以“ 氧化还原反应第一课时” 为例摘要:以淮北一条历史悠久的石板街作为教学载体,将石板街中的青砖、皖F 牌汽车、染布、临涣月饼、汽车尾气处理五种真实的生活情境,分别与氧化还原反应原理紧密呼应,以实验探究和问题驱动相结合,并融入化学史教育,引导学生建构氧化还原反应概念模型,促进学生深度学习,发展学生的化学学科核心素养。
关键词:生活情境;化学史;氧化还原反应;石板街以初识石板街——初见氧化还原反应为第一课时,探秘石板街——重现氧化还原反应为第二课时,邂逅石板街——再探氧化还原反应为第三课时,进行基于真实生活情境及化学史融合的单元教学[1]。
本教学案例基于淮北地方文化特色,选取淮北一条历史悠久的石板街作为教学载体,以淮北石板街宣传视频导入,在邂逅石板街的过程中,将石板街中的青砖、皖F牌汽车、染布、临涣月饼、汽车尾气处理五种真实的生活情境,分别与氧化还原反应原理紧密呼应,以实验探究和问题驱动相结合,并融入化学史教育[2]。
从拉瓦锡建立氧化学说从得氧、失氧的角度分析氧化还原反应,再到弗兰克兰提出化合价的概念后,引导学生从化合价升降的角度分析氧化还原反应,再到汤姆逊发现了电子,以及柯赛尔、路易斯提出的成键电子理论,从表面现象过渡到表观特征再到微观实质,从局部到整体,从宏观到微观,旨在促进学生深度学习,实施“素养为本”的单元教学,发展学生的化学学科核心素养。
1.教学设计本节教学案例选自鲁科版(2019版)化学第1册第2章第3节,是基于真实生活情境及化学史融合的单元教学设计,围绕氧化还原反应概念模型的建构及模型应用。
在此之前,学生在初中阶段已经学习了氧化还原反应,只有简单的了解,但并不深入和系统。
本节课的作者简介:刘超(1996- ),男,黑龙江齐齐哈尔人.硕士研究生,主要从高中化学教学及实验教学设计与研究.*课题项目:教育部安徽教研基地项目总课题“普通高中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深度学习教学改进项目”;教育部安徽教研基地项目课题“促进学生深度学习的《氧化还原反应》单元活动设计与实施研究”(课题编号:HX202001)的研究成果。
初中化学利用化学史创设情境的案例研究
探 究 。
1.为什 么绝 大多 数 0【粒子 能够 顺利穿 过金 箔? 2.为什 么
在 讲质量 守恒定律的发 现时,讲述波义耳 测质量 的过程 。 有极少 数被 弹 了回来,8000个 oL粒子 中有一个 被反弹 回来说 明
1673年,英 国物理学家波义 耳做 了一 个有名的实 验,他将金属 了什么 ?3. 粒 子为带正 电荷 的原子核,为什 么只有一部分 发
的 批 判 。
关键 词:化学 史;情境创设 ;案例
通 过这些故事 的讲解, 既让学生 掌握了科学的发展过程 ,
一 、 利用化学史创设实验原理情境
又培养 了学生的科学质疑精神 。
培养学生分析 与解决 问题 的能力是化学新课 程的要求 ,是
三 、利用化学史创设科学方法情境
基 础教育 改革的重 点。新课程提 倡的探究 式学习就 是围绕具体
建立模 型一 实验验证 ”等科学方法在 科学发现 中所 起的重要作 用 。通 过化学史 的教 学 ,鼓 励学生 自觉学 习科学方法 ,促进对 科 学方法的掌握和 内化 ,从 而提高学生科学探究的能力 。
在 讲酸碱指示剂 时 ,讲 到波义耳在一次紧张 的实验 中 ,放在 实验室 内的紫罗 兰被 溅上 了浓盐酸 ,在用水冲 洗 了过后 ,波义耳
放在密 闭容器里煅 烧,煅烧 后他立 即打 开容器盖进行 称量 ,结 生 了偏转 ?4.如果 当时你在现场 ,发现这一现 象后,你会怎样
果发现 反应后 的固体质量增 加了 。该 实验 导致波 义耳未能 发现 想? 1919年卢瑟 福用 仅粒子轰击 氮原子时,发现 了质子 。1920
质量守 恒定律 ,请 你简要分析 一下原 因是什么?让学 生从 中发 年 ,卢 瑟福提 出的 中子假 说在 12年后 被他 的学 生查 德威 克 所
初中化学化学史教案
初中化学化学史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了解化学发展的历史,认识化学的重要里程碑;
2. 能够描述几位重要化学家的贡献及其理论;
3. 掌握化学史中的一些重要事件和实验。
二、教学重点难点:
1. 化学史的重要事件和化学家的主要贡献;
2. 离子理论、原子理论、周期表等化学理论的发展历程;
3. 化学实验对化学理论的推动作用。
三、教学内容:
1. 化学史的发展概况;
2. 一些重要的化学事件:化学元素的发现、周期表的建立等;
3. 几位重要化学家及其理论:道尔顿、门捷列夫等。
四、教学设计:
1. 导入(5分钟):通过提问和图片展示等形式,引导学生思考化学的发展历史;
2. 学习(20分钟):介绍化学史的发展概况、重要事件、化学家及其理论;
3. 实验(15分钟):进行一些与化学史相关的实验,让学生亲自体验化学的奇妙之处;
4. 讨论(10分钟):让学生围绕化学史中的某个问题展开讨论,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创造力;
5. 总结(5分钟):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并展望下节课的内容。
五、教学评价:
1. 学生课堂表现;
2. 实验报告;
3. 小组讨论结果。
六、教学反思:
1. 是否能够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2. 是否能够有效传达化学史的重要内容;
3. 是否能够激发学生对化学学习的热情和动力。
七、教学延伸:
1. 给学生布置相关阅读和研究任务;
2. 推荐化学史相关的书籍和网站。
八、教学资源:
1. 化学史教材;
2. 实验器材和化学试剂;
3. 图片和视频资料。
初中化学介绍化学史的教案
初中化学介绍化学史的教案教学内容:化学史
教学目标:
1. 了解化学的起源和发展历程;
2. 掌握重要的化学史事件和人物;
3. 培养学生对化学的兴趣和热爱。
教学重点:
1. 化学的起源和发展;
2. 重要的化学史事件和人物。
教学准备:
1. PowerPoint 等教学资源;
2. 化学史事件和人物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导入(5分钟)
1. 讲解化学史的重要性,引导学生对化学感兴趣;
2. 提出课题:“什么是化学史?为什么要学习化学史?”
二、讲解化学的起源和发展(15分钟)
1. 介绍古代化学的起源和发展;
2. 讲解中世纪化学和近代化学的发展;
3. 着重介绍化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
三、重要的化学史事件和人物(20分钟)
1. 介绍化学史上的重要事件,如化学元素的发现和分类;
2. 介绍化学史上的重要人物,如门捷列夫、道尔顿等。
四、活动(10分钟)
1. 学生分组进行化学史知识竞赛;
2. 老师辅导学生解答问题。
五、总结(5分钟)
1. 回顾本节课学习的内容;
2. 引导学生思考化学史对他们的启发。
教学反思:
通过对化学史的介绍,学生能够了解化学的起源和发展历程,培养对化学的兴趣和热爱。
但是,教学过程中应注意内容的简明清晰,引导学生理解和思考化学史的意义。
化学史初中教学设计教案
化学史初中教学设计教案
教学目标:
1. 了解化学史的发展过程
2. 掌握一些重要的化学史事件和人物
3. 能够通过化学史的学习,激发对化学的兴趣和学习热情
教学内容:
1. 化学史的起源
2. 原子论的提出
3. 化学元素的发现
4. 化学反应的研究
5. 化学实验的进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知识
通过介绍一些有关化学史的有趣故事或实验,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激发学生对化学史的学习欲望。
二、授课内容讲解
1. 讲解化学史的起源,介绍古代有关化学的研究成果和主要人物
2. 讲解原子论的提出及其在化学史中的作用
3. 介绍一些重要的化学元素的发现过程和研究成果
4. 讲解化学反应的研究历程,重点介绍重要的化学反应实验
5. 简要介绍一些重要的化学实验和其在化学史中的地位
三、小组讨论和展示
让学生分成小组,研讨并讨论化学史中的一些重要事件和人物,然后请各组展示他们的研究成果。
通过小组讨论,深化学生对化学史的理解和认识。
四、课堂练习
在课堂上布置一些与化学史有关的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的知识,并帮助他们发现和解决学习中的问题。
五、课堂总结
对本堂课的重点内容进行归纳总结,帮助学生理清思路,加深对化学史的理解和记忆。
教学反馈:
通过本节课程的教学,可以结合课堂练习、讨论和展示等形式,了解学生对化学史的理解和掌握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并加以解决。
并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了解和研究有关化学史的知识,培养他们的科学兴趣和研究能力。
化学史教学案例_水分子中的化学史
2009 年第 6 期 化 学 教 育
・75 ・
最终确立了阿伏加德罗分子学说的正确性。 历史的启示 : 你认为元素周期律的出现与阿伏加德罗的分子 假说有何关系 ? 学生 : 如果没有阿伏加德罗的分子假说 , 人们就 不可能获得正确的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数据 , 就不 可能有门捷列夫的周期律 。
2009 年第 6 期 化 学 教 育
・73 ・
化学史与 化学史教育
化学史教学案例 — — — 水分子中的化学史
徐 敏1 刘春生2
(11 北京市第十五中学 100054 ; 北京政法职业学院安防系 102600)
质量守恒定律和阿伏加德罗定律是高一学生熟 2. 1 化学计算的启示 — 近代原子学说的建立 悉的两大基本定律 ,绝大多数学生 ,甚至是教师都认 疑问与反思 : 分析下面的计算 , 猜想科学家会从 为这些定律无非是前人的经验总结而已 。事实上质 中发现哪些规律 ? 量守恒定律等基本定律的发现导致了原子学说的问 反应物甲质量/ g 反应物乙质量/ g 生成物丙质量/ g 世 ,阿伏加德罗定律的确立 , 对于确定分子组成 、 进 30 16 46 而确定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具有重大意义 。可以说 60 32 92 没有阿伏加德罗定律就没有正确的相对原子质量 、 15 8 23 就没有周期律 、 没有近现代化学的发展 。显然向学 10 5. 33 15. 33 生揭示这些原理在学科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极具教育 价值 。本案例以水为载体 , 把学生放在一个反思者 学生 : 科学家会从中发现质量守恒定律 的角度 , 在追寻元素 、 原子 、 分子等基本概念的历史 教师 : 科学家不仅能从中发现质量守恒定律 ,而 生成过程中体会质量守恒定律 、 阿伏加德罗定律对 且还能发现各反应物与生成物之间质量比是恒定 化学发展的重大意义 。 的 。当时的科学家把这一定律称为当量定律 。 1 水的组成元素的确定 教师 :1803 年道尔顿通过定量实验发现 : 碳的 2 疑问与反思 : 通过哪些实验能够确定水是由氢 种氧化物中碳与氧的质量比分别为 5. 4 ∶ 7 和 5. 4 ∶ 氧 2 种元素组成的 ? 14 。同时发现与同质量的碳化合的氧的质量比为 学生 : 氢气与氧气燃烧的实验 ,以及电解水的实 1∶ 2 。由此提出倍比定律 : 当 2 种元素化合生成 1 验都可以证明水是由氢氧 2 种元素组成的 。 种以上的化合物时 ,与一定质量的某种元素化合的另 历史回眸 : 1 种元素的质量之间成简单整数比 。为什么在不同的 1784 年英国化学家凯文迪许发现氢气与氧气化 化合物中同一种元素的含量比恰好为正整数呢 ? 为 合生成水 ; 什么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会守恒 ? 科学家在思考这 1800 年英国化学家尼科尔森电解水 , 在阴阳两 些问题时可能对物质的组成产生怎样的认识 ? 级分别得到了氢气和氧气 。 学生 : 科学家可能认识到物质是由原子构成的 。 建立元素概念的艰难历程 : 只有认识到物质是由原子构成的 ,质量守恒定律 、 倍 自古以来 ,人们一直认为水是组成世间万物的一 比定律 、 当量定律才能成立 。 ( 金木水火土) , 古希 种元素。例如 :我国有 “五行说” 历史回眸 : ( 水土气火) 。英国的物理学家 - 化 腊有 “四元素说” ( 1) 原子学说的发展 学家罗伯特 ・ 波义耳最先认识到这种物质观是错误 早在公元前 5 世纪 , 希腊哲学家德莫克里特就 的。早在 1661 年波义耳就指出物质由元素组成 , 元 认为万物是由大量不可分割的微粒构成的 , 并把这 素应该是不能用化学方法再分解为更简单的物质 ,这 种微粒称为原子 。在我国的思想家墨翟和他的学生 样一种实物 。但是这种观点真正被人们接受是在 100 们留下的 《墨子》 这部著作中 , 也能找到与原子学说 多年以后 ,1784 年凯文迪许发现氢气与氧气化合生成 接近的认识 。 “非半弗斫则不动 ,说在端 。 ” 意思是说 水 ,1800 年尼科尔森电解水实验的成功 ,人们才认识 物质到了没有一半的时候 ,就不能再分了 ,这种情形 到水不是一种元素 ,逐步接受波义耳的元素观念 。 可称之为 “端” 。端与原子的含义很接近 。但是这些 历史的启示 : 都是哲学意义上的推想和臆测 , 没有实验依据 。直 为什么在我们现在看来 , 再简单不过的一种常 到 2000 多年后 ,19 世纪初由英国科学家道尔顿进行 识性的知识 ,其发展历程却如此漫长而艰辛 ? 实验并通过严密的逻辑推理才建立起科学的原子 学生 : 启示 1 : 要打破人们固有的认识是很困难 论 。其中质量守恒定律 、 倍比定律 、 当量定律的发现 的 。启示 2 : 人的认识是随着科学的进步尤其是实验 成为确立原子论的重要基石 。 技术的提高而发展的 。 ( 2) 道尔顿的原子学说 2 水分子的确定 1803 年 10 月 , 道尔顿第一次讲述了他的原子 18 世纪末至 19 世纪初 ,化学从定性研究转向定 论。 量研究 ,人们试图弄清化学反应中各反应物 、 生成物 ① 元素是由非常微小 、 不可再分的微粒 — — — 原 之间量的关系 ,由此化学计算被引入化学研究中 ,人 子组成的 ,原子在一切化学变化中不可再分 ,并保持 们发现了很多化学基本定律 。这些定律的发现 , 对 自己的独特性质 。 于人们认识物质的组成有着怎样的帮助呢 ? ② 不同元素的原子质量和性质也各不相同 , 原
教学案例2013.1。8
高二化学教学案例分析《苯芳香烃》赵福忠一、设计思路1、教材分析苯、芳香烃安排在人教版选修5《化学》,先直接给出苯的分子式和结构式,通过分析、假设,进一步用实验验证苯的分子结构;再给出苯的物理性质和苯的结构特征:苯分子中的六个碳原子之间的键完全相同,是一种介于单键和双键之间的独特的键,键角均为120°,六个C和六个H共十二个原子共平面。
在这基础上指出苯的化学性质特点是:比烯烃稳定,但在一定条件下可与某些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其中列举了苯与溴、硝酸的反应; 用文字介绍了苯与氢气能反应。
最后通过“科学史话”栏目介绍了苯的研究史,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从整体上看,教材内容体现了课程要求和认识物质的规律。
于是我将“苯分子的结构”这一教学内容设计成为探究性活动, 从中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和思想, 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 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2、学情分析在苯之前,学生已学习了饱和烃与不饱和烃典型代表物质的性质,烷烃的代表物质甲烷,不饱烃以乙烯和乙炔为代表。
认识了烷烃的特征反应是取代反应。
乙烯和乙炔碳碳双健、碳碳叁键的特征反应是加成反应,而且能根据有机结构理论写出简单的同分异构体。
这为探究苯的结构并根据苯的结构推测苯的性质打下了基础。
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能说出苯的主要物理性质;了解苯的结构特点及证明方法;理解苯的结构与性质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目标学会认识物质物理性质的一般方法和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逻辑推理能力及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认识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反映结构的辨证关系;培养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三、教学重点与教学难点教学重点:苯结构的认识及苯的取代反应与加成反应。
教学难点:苯的结构与性质的关系、苯的性质与饱和烃、不饱和烃性质的关系。
四、教学方法:实验探究法五、教学程序的设计与安排1、导入新课:播放编制好的录音:英国科学家法拉第对苯的发现:19世纪,欧洲许多国家都使用煤气照明。
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第五单元课题1基于化学史和思维转换的质量守恒定律优秀教学案例
3.设计实验教学,让学生参与实验操作,观察实验现象,分析实验结果,培养学生实证研究的能力。
4.通过小组讨论、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化学学科的兴趣,激发学生探求科学真理的热情。
(二)问题导向
1.设计具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思考,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2.通过问题链的形式,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自然地理解和掌握质量守恒定律。
3.鼓励学生提问,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使学生在探究过程中不断深入思考。
4.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归纳,使学生形成系统化的知识结构。
(三)小组合作
3.教师根据学生的作业表现,总结本节课的教学效果,为今后的教学提供参考。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与过程旨在让学生通过实验现象、化学史和小组讨论等方式,深入理解质量守恒定律的内涵和应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关注每一个学生的个体差异,尊重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同时,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5.多元化的评价体系:教师采用学生自评、同伴评价和教师评价等多种评价方式,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和结果进行综合评价。这种评价方式关注了学生的个体差异,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动力,使学生在评价中不断进步。
本节课的案例亮点体现了教师对学科内容的深入理解和对学生学习的关注。教师通过巧妙地设计教学内容和过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同时,教师关注每一个学生的个体差异,尊重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本节课的案例亮点为其他教师提供了宝贵的教学经验和启示。
初中化学面试化学史教案
初中化学面试化学史教案一、引言
- 介绍化学史的重要性和意义
- 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和动力
二、古代化学的起源
- 古代人类对化学的认识和实践
- 古代中国、埃及、希腊等文明的发展及其对化学的贡献三、近代化学的开启
- 十七、十八世纪的科学革命和启蒙运动
- 开普勒、伽利略、牛顿等科学家的成就
四、元素的发现和周期表的建立
- 纪尧姆、达尔文等化学家对元素的研究和分类
- 门捷列夫的周期表及其对化学的影响
五、化学反应的研究和化学动力学的发展
- 法拉第、门捷列夫等科学家对化学反应的研究及理论的建立- 化学反应速率的研究和动力学的发展
六、化学合成和有机化学的发展
- 贝克曼、哈贝、低斯等科学家对有机化学的研究和推动
- 化学合成的原理和方法及其在社会生产中的应用
七、结语
- 总结化学史的主要内容和发展脉络
- 引导学生思考化学史与当代化学的联系和发展趋势
以上为化学史教案范本,敬请参考。
丰富化学课堂之--“以史为鉴”
丰富化学课堂之 --“以史为鉴”摘要:常说教无定法,贵在得法。
教学方法多样,在化学教学中引入化学史料展开教学丰富课堂教学。
希望借助丰富有趣的史料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教学效率。
本文主要介绍在化学课堂教学中引入史料展开教学的意义、途径和注意事项等,还有在教学过程中的一些具体案例及分析。
化学,作为一门来源于生活、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化学学科发展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历史资料,从中选择一些经典的史料来丰富化学课堂,对吸引学生的注意,拓宽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及从整体上认识化学学科具有重要作用。
一、利用化学史展开化学教学教学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所组成的一种人类特有的培养人的活动,通过这种活动,教师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引导学生积极的学习和加速掌握文化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化学教学则是众多学科教学的一种。
在化学教学中将化学史实或化学家们进行化学知识和原理的探究历程甚或一些与化学发展相关的趣闻等融入日常的化学教学过程中,以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增进学生对化学学科的兴趣、提升学生的化学学科素养。
让学生在愉悦的情境中建构化学学科知识体系。
二、在教学中渗透化学史教学的意义任何学科都有其发展过程和历史由来,继往才能开来,把化学史上的重要知识和发展历程展现给学生,对学生的学习意义重大。
化学作为一门具有悠久历史的科学,必然有其丰富的发展历史。
其中包含大量的化学家对物质的变化和性质进行的探究和发现史。
把前辈科学家对化学知识和原理的探究历程适时适当的展现在学生面前,可以让学生对化学这门学科有一个整体的认识,便于学生形成化学学科的思维框架。
有助于学生对化学的过去、现在有更全面和完整的认识。
通过情景再现、模仿实验等,教师引导学生重温化学史上化学家们的重要研究过程,让学生切身感受对科学的探究并不遥远,其实他们就在我们身边。
进而在他们小小的心里种上一颗科学的种子。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课题2原子的结构第1课时优秀教学案例
本案例强调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在讨论、交流中相互启发,共同提高。这种教学策略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提高他们在学术探讨中的沟通能力。
4.实践与理论相结合,增强学生实验操作能力
案例中,教师设计了实验环节,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观察原子结构,提高他们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这种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的教学方法,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原子结构知识,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模式,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原子结构,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在讨论、交流中相互启发,培养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3.教师运用多思维能力。
4.设计实验环节,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掌握原子结构知识,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
(二)问题导向
本节课以问题为导向,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原子结构知识。教师可设计以下问题:
1.原子是由哪些粒子组成的?它们之间存在怎样的相互作用?
2.原子序数和原子量有什么意义?它们在化学中如何应用?
3.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是如何变化的?这种变化与原子结构有何关系?
(三)小组合作
小组合作学习有助于学生相互启发、共同进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采取以下措施: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课题2原子的结构第1课时优秀教学案例
一、案例背景
在当今社会,科学素养已成为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课题2“原子的结构”第1课时,旨在引导学生探索微观世界的奥秘,理解原子这一基本粒子的组成及其内在联系。本节课以激发学生好奇心、培养学生探究能力为目标,通过生动形象的教学手段,让学生在掌握原子结构知识的基础上,提高科学思维和创新能力。
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化学史教育
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化学史教育一、引言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它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和变化规律。
化学史是研究化学学科发展的历史,它以丰富的史料为载体,记录了化学学科的发展过程、科学家的研究成果以及他们的科学精神。
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化学史教育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化学知识,还可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科学精神。
因此,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加强化学史教育具有重要意义。
二、化学史教育的意义1.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化学知识化学史教育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化学知识的发展过程,了解化学知识的来源和演变,从而加深对化学知识的理解。
通过了解化学家们的实验过程、研究成果以及科学方法,学生可以更好地掌握化学知识,并学会运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科学精神化学史教育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掌握化学知识,还可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科学精神。
通过了解化学家的科研历程和科学精神,学生可以学习到科学研究的严谨态度、创新精神和团队协作精神,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三、初中化学教学中化学史教育的实施策略1.合理选择化学史素材在化学史教育中,选择合适的化学史素材是至关重要的。
教师应该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化学史素材,如化学家的研究历程、实验方法、研究成果等。
同时,应该注意素材的趣味性和启发性,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
2.渗透化学史教育于课堂教学之中课堂教学是实施化学史教育的主阵地。
教师应该将化学史教育渗透于课堂教学之中,通过讲述化学家的研究历程、实验方法、研究成果等,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化学知识。
同时,应该注意教学方法的多样性,如小组讨论、实验探究、角色扮演等,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3.开展课外活动进行化学史教育除了课堂教学之外,开展课外活动进行化学史教育也是非常有效的途径。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观化学博物馆、观看化学史相关的纪录片和电影、开展化学知识竞赛等,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增强学生的科学素养。
初中化学初三化学上册《走进化学世界》优秀教学案例
(二)问题导向
1.设计具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学习。问题应具有层次性、挑战性,能够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激发他们的求知欲。
2.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培养他们的问题意识。对学生的疑问给予关注和引导,帮助他们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三、教学策略
(一)情景创设
1.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创设生动、有趣的化学教学情境,让学生在真实的环境中感受化学的魅力。例如,通过展示日常生活中的化学变化现象,如面包霉变、铁锅生锈等,引发学生对化学变化本质的思考。
2.利用多媒体、网络等资源,引入化学史、化学家的故事以及化学在现代社会中的应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科学精神。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教学开始时,通过展示生活中常见的化学现象,如燃烧、腐蚀等,引发学生对化学学科的好奇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这些现象背后的原因吗?它们都与一个学科密切相关,那就是化学。”由此引出本节课的主题——《走进化学世界》。
3.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化学是什么?化学研究什么内容?化学与我们生活有什么关系?”为学生接下来的学习奠定基础。
(四)反思与评价
1.鼓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进行自我反思,总结学习方法和技巧,不断调整和完善学习策略。
2.教师要定期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成果进行评价,给予肯定和鼓励,同时指出不足之处,帮助学生找到提高的方向。
3.建立多元化的评价体系,包括学生自评、同伴评价、教师评价等,使评价更具全面性和客观性。
4.注重评价的过程性,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鼓励他们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勇于展示自己。
初中化学初三化学上册《走进化学世界》优秀教学案例
初中化学历史挂图教案
初中化学历史挂图教案
【教学目标】
1. 了解化学的起源和发展历史;
2. 知道化学在人类社会中的重要地位;
3. 能够掌握一些重要的化学史事件和人物。
【教学重点】
1. 化学的起源和发展历史;
2. 化学史中的重要事件和人物。
【教学难点】
1. 化学在人类社会中的重要地位;
2. 重要事件和人物的理解与记忆。
【教学准备】
1. 化学历史挂图;
2. 讲义及教学PPT;
3. 学生笔记本。
【教学过程】
一、导入(5分钟)
1. 讲师向学生简要介绍化学的起源和发展历史,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二、学习化学历史挂图(15分钟)
1. 学生观看化学历史挂图,并跟随讲师一起回顾化学的发展历程;
2. 讲师讲解挂图中的重要事件和人物,引导学生重点关注。
三、讨论与总结(10分钟)
1. 学生分组或整体分享自己对化学历史的理解;
2. 讲师引导学生总结所学内容,回答相关问题。
四、小结与检查(5分钟)
1. 讲师对整节课的内容进行小结,督促学生进行知识巩固;
2. 学生互相检查笔记,帮助准确掌握化学历史知识。
【课后作业】
1. 完成相关练习题,加深对化学史事件和人物的了解;
2. 做一份化学历史概览笔记,归纳重要内容。
【教学反思】
通过化学历史挂图教学,学生可以更加直观地了解化学的起源和发展历史,激发对化学的
兴趣和探索欲望。
同时,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帮助他们形成完整的认识体系。
历史化学教案:掌握历史事件和化学发展之间的联系和影响,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和历史观
历史化学教案:掌握历史事件和化学发展之间的联系和影响,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和历史观一、历史化学教案:掌握历史事件和化学发展之间的联系和影响引言:历史与科学密不可分,特别是在化学领域。
化学的发展与历史事件之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通过学习化学发展史,我们能够深刻理解历史对于科学的推动和影响。
本教案旨在帮助学生掌握历史事件和化学发展之间的联系和影响,进而拓展他们的知识面和历史观。
二、认识历史与化学的紧密联系1. 历史事件对于科学发展的推动1.1 科学革命的崛起与化学的兴起1.2 工业革命与现代化学的发展1.3 世界大战对化学研究的影响2. 化学对历史事件的影响2.1 化学武器与战争2.2 化学的环境影响与可持续发展2.3 化学在医学和药物研究中的贡献三、探索历史事件与化学的互动关系1. 古代历史与化学1.1 古埃及的化妆品与化学制剂1.2 古希腊的火与化学反应1.3 古罗马的玻璃制造与化学实践2. 近代历史与化学2.1 科学革命与近代化学2.2 工业革命与化学工程2.3 二战时期的化学革命四、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和历史观1. 历史化学实验1.1 古代化学实验再现1.2 历史制剂的制作与实验2. 历史化学性质解释2.1 古代物质性质解释2.2 化学反应的历史解释3. 第一手历史资料的利用3.1 历史文献与化学史研究3.2 科学家传记与化学史解读五、教学方法与教学内容结合1. 教学方法1.1 授课法1.2 实验法1.3 讨论与小组合作学习2. 教学内容2.1 化学发展史的介绍与讲解2.2 历史事件与化学关系的案例分析2.3 实验活动与实践应用六、结语历史化学教案的设计旨在帮助学生深入探索历史与化学之间的联系,拓展他们的知识面和历史观。
通过了解历史事件对于科学发展的推动,以及化学对历史事件的影响,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科学与社会的密切关系。
通过实验和讨论,他们将能够具备分析历史事件与化学的能力,并从中汲取借鉴,形成更健全的历史观。
化学史教学案例
化学史教学案例化学史教学案例质量守恒定律和阿伏加德罗定律是⾼⼀学⽣熟悉的两⼤基本定律,绝⼤多数学⽣,甚⾄是教师都认为这些定律⽆⾮是前⼈的经验总结⽽已。
事实上质量守恒定律等基本定律的发现导致了原⼦学说的问世,阿伏加德罗定律的确⽴,对于确定分⼦组成、进⽽确定元素的相对原⼦质量具有重⼤意义。
可以说没有阿伏加德罗定律就没有正确的相对原⼦质量、就没有周期律、没有近现代化学的发展。
显然向学⽣揭⽰这些原理在学科发展中的重要作⽤极具教育价值。
本案例以⽔为载体,把学⽣放在⼀个反思者的⾓度,在追寻元素、原⼦、分⼦等基本概念的历史⽣成过程中体会质量守恒定律、阿伏加德罗定律对化学发展的重⼤意义。
1⽔的组成元素的确定疑问与反思:通过哪些实验能够确定⽔是由氢氧2种元素组成的?学⽣:氢⽓与氧⽓燃烧的实验,以及电解⽔的实验都可以证明⽔是由氢氧2种元素组成的。
历史回眸:1784年英国化学家凯⽂迪许发现氢⽓与氧⽓化合⽣成⽔;1800年英国化学家尼科尔森电解⽔,在阴阳两级分别得到了氢⽓和氧⽓。
建⽴元素概念的艰难历程:⾃古以来,⼈们⼀直认为⽔是组成世间万物的⼀种元素。
例如:我国有“五⾏说”(⾦⽊⽔⽕⼟),古希腊有“四元素说”(⽔⼟⽓⽕)。
英国的物理学家⼀化学家罗伯特·波义⽿最先认识到这种物质观是错误的。
早在1661年波义⽿就指出物质由元素组成,元素应该是不能⽤化学⽅法再分解为更简单的物质,这样⼀种实物。
但是这种观点真正被⼈们接受是在100多年以后,1784年凯⽂迪许发现氢⽓与氧⽓化合⽣成⽔,1800年尼科尔森电解⽔实验的成功,⼈们才认识到⽔不是⼀种元素,逐步接受波义⽿的元素观念。
历史的启⽰:为什么在我们现在看来,再简单不过的⼀种常识性的知识,其发展历程却如此漫长⽽艰⾟?。
化学史教学案例——水分子中的化学史
化学史教学案例——水分子中的化学史
徐敏;刘春生
【期刊名称】《化学教育》
【年(卷),期】2009(030)006
【摘要】质量守恒定律和阿伏加德罗定律是高一学生熟悉的两大基本定律,绝大多数学生,甚至是教师都认为这些定律无非是前人的经验总结而已。
事实上质量守恒定律等基本定律的发现导致了原子学说的问世,阿伏加德罗定律的确立,对于确定分子组成、进而确定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具有重大意义。
可以说没有阿伏加德罗定律就没有正确的相对原子质量、就没有周期律、没有近现代化学的发展。
显然向学生揭示这些原理在学科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极具教育价值。
【总页数】3页(P73-75)
【作者】徐敏;刘春生
【作者单位】北京市第十五中学,100054;北京政法职业学院安防系,102600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走进开展现代化学校建设的静海县中小学静海镇徐庄子中心小学:学校的发展史足学校不断推进现代化的过程 [J], 韩大勇
2.善用化学史激励学生成长成才--探究化学史教育在化学教学中的作用 [J], 李小丽
3.融“史”于课以“史”促学--例谈如何结合化学史进行初中化学教学设计 [J], 施维
4.高中化学新课程中化学史与化学史教育 [J], 杨水金;乐艳;徐明波;吕宝兰
5.以"史"促学——初探化学史融入化学教学的课例研究 [J], 许紫炜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化学史教学案例质量守恒定律和阿伏加德罗定律是高一学生熟悉的两大基本定律,绝大多数学生,甚至是教师都认为这些定律无非是前人的经验总结而已。
事实上质量守恒定律等基本定律的发现导致了原子学说的问世,阿伏加德罗定律的确立,对于确定分子组成、进而确定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具有重大意义。
可以说没有阿伏加德罗定律就没有正确的相对原子质量、就没有周期律、没有近现代化学的发展。
显然向学生揭示这些原理在学科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极具教育价值。
本案例以水为载体,把学生放在一个反思者的角度,在追寻元素、原子、分子等基本概念的历史生成过程中体会质量守恒定律、阿伏加德罗定律对化学发展的重大意义。
1水的组成元素的确定疑问与反思:通过哪些实验能够确定水是由氢氧2种元素组成的?学生:氢气与氧气燃烧的实验,以及电解水的实验都可以证明水是由氢氧2种元素组成的。
历史回眸:1784年英国化学家凯文迪许发现氢气与氧气化合生成水;1800年英国化学家尼科尔森电解水,在阴阳两级分别得到了氢气和氧气。
建立元素概念的艰难历程:自古以来,人们一直认为水是组成世间万物的一种元素。
例如:我国有“五行说”(金木水火土),古希腊有“四元素说”(水土气火)。
英国的物理学家一化学家罗伯特·波义耳最先认识到这种物质观是错误的。
早在1661年波义耳就指出物质由元素组成,元素应该是不能用化学方法再分解为更简单的物质,这样一种实物。
但是这种观点真正被人们接受是在100多年以后,1784年凯文迪许发现氢气与氧气化合生成水,1800年尼科尔森电解水实验的成功,人们才认识到水不是一种元素,逐步接受波义耳的元素观念。
历史的启示:为什么在我们现在看来,再简单不过的一种常识性的知识,其发展历程却如此漫长而艰辛?学生:启示1:要打破人们固有的认识是很困难的。
启示2:人的认识是随着科学的进步尤其是实验技术的提高而发展的。
2水分子的确定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化学从定性研究转向定量研究,人们试图弄清化学反应中各反应物、生成物之间量的关系,由此化学计算被引入化学研究中,人们发现了很多化学基本定律。
这些定律的发现,对于人们认识物质的组成有着怎样的帮助呢?2.1化学计算的启示-近代原子学说的建立疑问与反思:分析下面的计算,猜想科学家会从中发现哪些规律?学生:科学家会从中发现质量守恒定律教师:科学家不仅能从中发现质量守恒定律,而且还能发现各反应物与生成物之间质量比是恒定的。
当时的科学家把这一定律称为当量定律。
教师:1803年道尔顿通过定量实验发现:碳的2种氧化物中碳与氧的质量比分别为5.4:7和5.4:14。
同时发现与同质量的碳化舍的氧的质量比为1:2。
由此提出倍比定律:当2种元素化合生成1种以上的化合物时,与一定质量的某种元素化合的另1种元素的质量之间成简单整数比。
为什么在不同的化合物中同一种元素的含量比恰好为正整数呢?为什么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会守恒?科学家在思考这些问题时可能对物质的组成产生怎样的认识?学生:科学家可能认识到物质是由原子构成的。
只有认识到物质是由原子构成的,质量守恒定律、倍比定律、当量定律才能成立。
历史回眸:(1)原子学说的发展早在公元前5世纪,希腊哲学家德莫克里特就认为万物是由大量不可分割的微粒构成的,并把这种微粒称为原子。
在我国的思想家墨翟和他的学生们留下的《墨子》这部著作中,也能找到与原子学说接近的认识。
“非半弗斫则不动,说在端。
”意思是说物质到了没有一半的时候,就不能再分了,这种情形可称之为“端”。
端与原子的含义很接近。
但是这些都是哲学意义上的推想和臆测,没有实验依据。
直到2000多年后,19世纪初由英国科学家道尔顿进行实验并通过严密的逻辑推理才建立起科学的原子论。
其中质量守恒定律、倍比定律、当量定律的发现成为确立原子论的重要基石。
(2)道尔顿的原子学说1803年10月,道尔顿第一次讲述了他的原子论。
①元素是由非常微小、不可再分的微粒——原子组成的,原子在一切化学变化中不可再分,并保持自己的独特性质。
②不同元素的原子质量和性质也各不相同,原子质量是每一种元素的基本特征之一。
③不同元素化合时,原子以简单整数比结合。
历史的启示:①原子论的确立过程对你有何启示?学生1:没有想到我们习以为常的质量守恒定律居然能够帮助科学家认识到物质是由原子组成的。
这让我们重新认识到了质量守恒定律的价值。
学生2:科学家根据宏观物质之间的定量关系推测出物质是由微观的看不见的原子组成的,这种思维方法值得我们学习。
②道尔顿被世人称为近代化学之父,他是这样评价自己的:“如果我比我周围的人获得更多的成就的话,那主要不,我可以说,几乎单纯地是由于不懈的努力。
一些人比另一些人获得更多的成就,主要是他们对放在他们面前的问题比一般人更加专注和坚持,而不是由于他的天赋比别人高多少”。
请谈一谈你的感想。
学生:我们没有想到这样伟大的科学家把成就归于勤奋和专注而不是天赋。
2.2“分子”概念的建立及水分子组成的确定历史回眸:1805年法国化学家盖一吕萨克、德国自然科学家亚历山大·冯·洪堡特精确测定水的组成:他们用电火花点燃氢气和氧气的混合物,发现氢气、氧气、水蒸气的体积比永远是2:1:2。
盖吕萨克做了大量有关气体反应的实验,又归纳了其他化学家所做的气体实验得出规律:气体在相互化合时,参加反应的气体体积间呈一个简单的整数比。
盖吕萨克认为由于化合时原子的整数比才能导致体积的整数比,于是提出假说:在同温同压下,相同体积的气体(无论是单质还是化合物)中含有相同数日的原子。
盖-吕萨克认为这将是支持原子论的又一有力证据。
然而最先反对这一假说的恰恰是道尔顿。
道尔顿认为原子论与盖-吕萨克假说之间存在不可调和的矛盾疑问与反思:你认为原子论与盖一吕萨克假说之间存在怎样的矛盾?事实:2体积氢气+1体积氧气→2体积水蒸气推理想象:2个氢气原子与1个氧气原子如何形成2个水原子?矛盾:要想生成2个水原子,必须将1个氧气原子分为两半,配到两个“水原子”中,这与原子不可分割的观点是对立的。
矛盾的解决-阿伏加德罗定律的产生1811年意大利科学家阿伏加德罗为了合理解释道尔顿原子论与盖-吕萨克气体简比定律的矛盾,提出了分子的概念,纠正了盖-吕萨克假说的谬误之处。
阿伏加德罗指出:在同温同压下,相同体积的气体(无论是单质还是化合物)中含有相同数目的分子。
阿伏加德罗认为简单气体的分子由2个原子构成。
学生活动:依据阿伏加德罗定律确定水的分子式:2H2+O2=2H2O23水的相对分子质量的测定3.1道尔顿的对与错道尔顿的原子论认为,每一种元素的原子都具有一定的重量。
他是化学史上第一个测定原子量的人。
他是怎样测定的呢?以水为例:他首先把氢原子的相对重量定为1,作为比较其他元素原子相对重量的基础。
根据水的重量组成分析结果(拉瓦锡测得)氢占15%,氧占85%进行计算:假设氧的相对重量为X,15:85=1:X计算得X=5.5因此水的相对重量为:1+5.5=6.5疑问与反思1:为什么科学家不直接测定原子的质量?对比人们将6.02×1023个微粒的集体定为1mol,道尔顿把氢原子的相对重量定为1,你认为二者在思想方法上有何共同之处?学生:原子看不见摸不着,质量微小无法直接测定,将氢原子的相对重量定为1,作为比较其他元素原子相对重量的基础,这是采用了化小为大的方法。
疑问与反思2:道尔顿的计算思路正确吗?具体计算错在那儿?学生:道尔顿的错误在于,他武断地认为水分子就是由1个氧原子和1个氢原子构成的,这是他出错的根本原因。
教师:正因为道尔顿不接受阿伏加德罗定律,将原子分子混为一谈,导致水乃至很多物质的化学式、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长期处于混乱状态。
由此可见阿伏加德罗定律对确定物质组成、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具有重大意义。
3.2依据阿伏加德罗定律测定水的相对分子质量学生活动:疑问与反思:阿伏加德罗认为,只要把水变为气体并测定其比重就能计算出水的相对重量了。
你认为对吗?为什么?学生:根据阿伏加德罗定律可推知:同温同压下,气体的密度比等于气体分子的相对重量比,因此2(氢气的相对重量):水分子的相对重量一氢气比重:水蒸气比重,只要测出氢气、水蒸气的比重就能计算出水分子的相对重量了。
历史回眸:被漠视了半个世纪的分子学说阿伏加德罗的分子假说发表后,却遭到了当时学者们的冷遇和漠视,导致原子量的测定,物质化学式的确定,以及在很多研究工作中带来了困难和混乱。
一个原因是在当时的条件下,阿伏加德罗不能为这一假说提供充分的实验证据。
另一个原因,当时化学界的两大权威,道尔顿和贝采里乌斯反对阿伏加德罗的分子假说,很多学者因为迷信权威也站在了反对分子假说的立场上。
直到半个世纪以后,化学界为了澄清原子量、化学式等的混乱局面,于1860年9月3日至5日在德国卡尔斯鲁厄举行了国际化学家代表大会,意大利科学家康尼查罗在会上重新论证并最终确立了阿伏加德罗分子学说的正确性。
历史的启示:你认为元素周期律的出现与阿伏加德罗的分子假说有何关系?学生:如果没有阿伏加德罗的分子假说,人们就不可能获得正确的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数据,就不可能有门捷列夫的周期律。
4水分子的结构学生活动:请你来延续历史当人们已经明确水分子的组成后,你认为接下来人们会研究水分子的哪些方面的问题?学生:氢、氧2种原子是如何结合成为水分子的?为什么氢氧2种原子的比例一定是2:17水分子具有怎样的结构?教师:同学们思考的问题也正是历史上科学家们研究的问题,我们将在物质结构模块中学习相关的内容。
5课后感言这是一节超出课程要求的额外的课,如果出于课时紧张,我们可以不讲这堂课,如果单纯考虑化学知识的多少,我们也可以放弃这堂课,然而我们始终抑制不住内心的冲动,一定要给学生上这堂课,是因为我们不想过于功利的看待化学教学,我们想尝试着改变概念原理就是解题工具的现状,哪怕是些微小的改变。
让学生从题海中抬起头,用更深邃的眼光透视那些熟悉的概念原理,探寻它们的价值和意义是比学习原理本身更为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