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交通影响评价导则
杭州建设工程交通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杭州建设工程交通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杭州市建设工程交通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主要涉及以下方面:
1.评价范围:要明确评价范围,包括项目对周边交通设施和道路交通流量的影响等。
2.数据采集:需要详细了解项目周边的交通流量、路网情况、交通设施等相关信息,在此基础上进行交通影响评价。
3.评价方法:应根据项目特点和评价指标,选择合适的评价方法,如交通模型、交通仿真等。
4.评价指标:要制定科学、合理的评价指标,如交通流量、拥堵程度、交通安全等。
5.分析预测:通过对项目影响的分析和预测,评估项目对周边交通的影响程度。
6.控制措施:根据评价结果,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如增设交通信号灯、调整路段通行方向等。
7.评价报告:最终需要生成详细的评价报告,供决策者、项目规划者等参考。
院内部交评技术导则
建筑工程交通影响评价技术导则(院内部)一、出入口评价:1.1 出入口数量:根据《浙江省建设工程交通影响评价技术导则》11.2规定:1、当基地机动车停车泊位数小于等于50辆时,宜设1个;2、当基地机动车停车泊位数大于50辆且小于等于300辆时,不应超过2个;3、当基地机动车停车泊位数大于300辆且小于等于500辆时,不应超过3个;4、当基地机动车停车泊位数大于500辆时,不应超过4个,且基地出入口宜布置在不同的城市道路上;5、相邻两块基地在用地分界线两侧分别设置出入口时,2个出入口应合并为1个。
1.2 出入口位置:根据《浙江省建设工程交通影响评价技术导则》11.2规定:1、开设在主干道上的建筑工程基地出入口,距离交叉口道路红线转弯圆弧的起端,应大于120M或在基地的最远端;2、开设在次干道上的建筑工程基地出入口,距离交叉口道路红线转弯圆弧的起端,应大于100M或在基地的最远端;3、开设在支路上的建筑工程基地出入口,距离交叉口道路红线转弯圆弧的起端,应大于50M或在基地的最远端;4、建筑工程基地出入口距地铁出入口、人行横道线、人行过街天桥、人行地道,应不小于50M;距公交车站应不小于20M;距隧道引道端点应不小于150M;距桥梁引道端点应不小于80M,保证出入口车辆停车排队长度小于出入口和桥梁坡道的距离。
5、开设城市主次干道上的基地机动车出入口之间净距不应小于150M。
1.3 出入口宽度根据《浙江省建设工程交通影响评价技术导则》11.2规定:基地机动车双向行驶的出入口车行道宽度宜为7-11M,单向行驶的出入口车行道宽度宜为5-7M。
二、内部道路评价2.1 内部道路宽度与转弯半径根据《城市建筑工程停车场(库)设置规则和配建标准》4.2.1规定:基地内部主要通道应设双向车道,供小型车通行的道路净宽不应小于7.0M,转弯半径不应小于7.0M;供大型车通行的道路净宽不应小于8.0M,转弯半径不应小于10.5M。
建设项目交通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建设项目交通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在咱们聊起建设项目交通影响评价这档子事儿,得先整明白,这就像是给城市的大动脉做次全面体检,还得看看新建的项目会不会给这动脉添堵。
咱们得用接地气的方式,把这事儿说得明明白白,让大伙儿一听就懂,心里头有数。
首先啊,咱们得知道为啥要做这个评价。
你想啊,一座新大楼拔地而起,或者一条新马路横空出世,那可不是闹着玩的,得看看它对周围的交通有啥影响。
是会让交通更顺畅呢,还是会让大家伙儿出门更头疼?这就像是你往家里添了个大件儿家具,得先看看门儿能不能过得去,对吧?那么,咱们怎么来做这个评价呢?简单来说,就是三步走。
第一步,摸清底细。
这可不是说去当间谍啊,咱们得把项目周边的交通情况摸得一清二楚。
比如,早上上班高峰期,车流多不多?公交车、出租车、私家车还有电动车,它们都是怎么走的?哪些地方容易堵车?这些都得心里有数。
这一步啊,就像是玩游戏前的“侦察兵”,得把地图上的每个角落都看清楚。
第二步,预测未来。
有了底细,咱们就可以开始“算命”了。
当然不是真的算命,而是用科学的方法预测项目建成后,交通会怎么变。
比如,新增了多少停车位,会不会吸引更多车来这儿?新的大楼会不会让更多人在这儿上班,导致早上出门更挤?这一步啊,就像是天气预报员,得提前告诉大家明天会不会下雨,好让大家有所准备。
第三步,出谋划策。
知道了问题所在,咱们就得想办法解决了。
怎么优化交通流?是不是得增设信号灯、拓宽马路或者建个天桥?还有啊,能不能鼓励大家多坐公交、少开车?这些都得考虑进去。
这一步啊,就像是医生给病人开药方,得对症下药才行。
在整个过程中啊,咱们还得注意一些细节。
比如啊,得跟老百姓多沟通沟通听听他们的意见毕竟交通这事儿关系到每个人的切身利益嘛。
还有啊咱们得用些通俗易懂的话来解释专业术语别让大伙儿听得云里雾里的。
说完了这些啊我觉得咱们建设项目交通影响评价啊就像是一场精心策划的“城市大冒险”。
咱们得像个侦探一样搜集线索、预测未来还得像个设计师一样规划解决方案。
建设项目交通影响评价课件
定性分析方法
专家评估
邀请交通规划专家对建设项目的 交通影响进行评估。
公众参与
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等方式收集公 众对建设项目交通影响的意见。
案例比较
将建设项目的交通影响与类似项目 进行比较,评估其影响程度。
综合分析方法
综合定量和定性分析
将定量分析的结果与定性分析的结论 相结合,全未来研究可进一步拓展交通影响 评价的范围,将环境、社会和经 济等因素纳入评价体系,实现更 加全面的评价。
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 加强国际间的合作与交流,引进 国外先进的评价理念和方法,推 动交通影响评价领域的共同进步。
提高评价精度 加强数据采集和处理技术的研究, 提高交通影响评价的精度和可靠 性,为决策提供更加科学依据。
详细描述
分析工业园区建设前 后的交通流量变化, 包括货运流量、人员 流动等。
评估工业园区建设对 周边道路网络、公共 交通设施的影响。
提出有效的交通管理 措施,如优化运输路 线、提高运输效率、 发展多式联运等。
交通影响评价的意义与价值
促进交通系统与城市规划的协调 发展
交通影响评价通过对建设项目的交通影响 进行评估,为城市规划提供依据,确保交 通系统与城市规划的协调发展。
预测分析
交通需求预测
根据现状数据和规划要求,预测项目实施后各年度的交通需求。
交通影响程度预测
分析项目对周边交通设施、交通流量的影响程度,预测可能出现的问题。
评价与决策
01
02
03
制定评价标准
根据项目特点和城市交通 规划要求,制定具体的评 价标准。
评价结论
根据预测结果和评价标准, 得出项目对周边交通影响 的评价结论。
建目交通影价 件
《城交通运行状况评价规范-交通运输部》
《城交通运行状况评价规范-交通运输部》《城市交通运行状况评价规范》(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城市交通运行状况评价规范》编写组202x年11月1《城市交通运行状况评价规范》国家标准编制说明一、标准编制工作简况1.1、任务来源根据交通运输部行业标准制修订计划的安排,由全国城市客运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管理,由北京交通发展研究中心、交通运输部科学研究院、浙江省交通运输厅、杭州市综合交通研究中心、武汉市交通发展战略研究院、呼和浩特市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6家单位负责编制交通运输部行业标准《城市交通运行状况评价规范》。
本标准计划完成时间为202x年。
1.2、目的及意义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与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展,道路交通拥堵频发,城市交通运行状况关系到城市中生活的每一个人,关系到政府交通工作的方方面面,严重影响了正常的社会生产与生活。
在传统的城市道路交通运行评价中,多使用流量或负荷度(v/c)等指标,然而这些指标往往只适用于路网运行静态评价,在道路拥堵状态下则会失效,同时,这些指标的技术性太强,不便于理解和接受。
受交通检测技术条件的限制,基础数据存在盲区,只能获得断面的、不连续的数据,难以反映道路交通的时变特性。
因此,国内缺乏一种统一评价指标反映路网的动态运行状况。
随着近年来智能交通系统的建设和发展,多种新型交通检测技术涌现,包括浮动车、视频、微博、地磁等等,为道路网交通运行评价提供了丰富的数据资源。
结合先进的数据处理、地理信息系统(gis)、数据库等技术的发展,使得城市道路网运行整体评价成为可能。
与此同时,近年来交通信息发布手段逐步多样化,且有多个服务运营主体,由于缺乏相应的评价标准(规范评价指标和阈值等级),导致对道路运行评价的结果不一致,不利于信息的传播与应用。
随着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展,交通问题越来越成为百姓关心的核心问题之一,政府管理部门需要科学、客观地掌握城市整体或部分道路网交通拥堵的程度、时空演化规律和变化趋势,从而服务或指导疏2《城市交通运行状况评价规范》国家标准编制说明堵工程、交通需求管理措施的制定与效果分析、城市道路规划建设与养护等工作。
交通影响评价内容及要求
建设项目交通影响评价报告应包含文字说明和图纸两个部分,各部分包含以下几个方面内容:(一)文字说明应包括:1、概况(1)建设项目的基本情况(包括总平面规划、建设时序等);(2)建设项目目标年的确定;2、建设项目影响区域现状及规划情况(包括土地利用、城市道路等)3、交通调查(1)交通调查主要是获取评价区域交通量现状数据,分析主要路段、交叉口现状饱和度。
调查时段一般不少于连续3日的早晚高峰,早晚高峰时段一般按城市交通规划确定,特殊项目由市规划局商市交警支队确定。
(2)应说明评价区域内的现状交通情况,包括道路名称、道路等级、横断面形式,交通设施设置及交通组织形式、主要交叉口技术参数、交通信号、公交线路、站点和换乘点等;4、交通预测(1)预测目标年建设项目交通发生、吸引、分布与方式划分及交通量分配;(2)预测分析目标年周边道路背景交通量,背景交通量一般按城市交通规划确定;(3)研究范围一般为与拟建项目相邻主次干道的围合区域。
对于重大项目或位于交通敏感区域的项目,交通影响研究范围应适当扩大。
在Ⅰ类区应包括建设项目新增交通量超过道路通行能力的5%以上的主次干道;在Ⅱ类区应包括建设项目新增交通量超过道路通行能力的10%以上的主次干道。
(4)目标年城市路网应以建设项目建成投入使用时的城市路网为准;(5)分析建设项目交通量与城市路网的叠加效应。
5、交通影响评价(1)分析建设项目对城市路网的影响程度;(2)评价建设项目出入口及内部道路交通组织合理性;(3)评价建设项目配建停车泊位的数量及位置是否符合相关规定;(4)建设项目交通安全评价。
6、结论和建议(1)结论应包括:建设项目对城市路网的影响程度;对建设项目出入口位置、内部交通、配建停车泊位的评价结果;(2)建议应包括:可接受的交通设施、总图布局的改善建议,相应的周边道路交通组织与管理要求,分步实施计划方案。
(二)图纸部分应包括:1、项目区位图2、交通影响范围图(可和项目区位图合并)3、项目规划总平面图及交通组织图4、周边土地利用现状图5、周边土地利用规划图6、影响区域道路现状图7、影响区域道路规划图8、项目周边路网主要交叉口的高峰小时流量流向图(或表)9、影响区域现状路网饱和度分析图(或表)10、影响区域目标年路网饱和度分析图(或表)11、交通改善建议图。
JTG B03—2006 公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规范
一、公路建设项目及环境影响评价特点
(一)公路建设项目的特点: “线形” 局部影响范围较窄,主要集中在线路两侧;
整体影响范围很长,线路有多长,影响就有 多远。
(二)公路、交通类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特 点
由于公路、交通等工程的“线形”特点, 也就决定了环评工作的以下特点,这些需要在 环评工作中要特别注意。
一般道路施工期都在1-2年,有些长线路或 复杂地区的道路施工期可达3-4年,施工期 影响期长。
道路建设施工期对沿线的征地、拆迁、取弃 土,山区的植被破坏、高填深挖路段的地貌 破坏,水土流失加重,生态景观的破坏等等, 生态影响范围较广。
7、不确定性因素多特点
国家对建设项目的审批制度进行改革后, 要求公路工程在可行性研究阶段进行环保 审批。在公路立项阶段或可研阶段,线路 的精确位置和临时用地是无法确定的。因 此会存在路线走向在走廊带内摆动、三场 位置和规模不确定;服务区、停车区、加 油站位置规模不确定;临时站地位置和规 模不确定;工程征地、拆迁工程量不准确 等一系列不确定性,引起工程数量、土石 方量、沿线敏感点的变化。
1、工程建设内容多 公路建设项目的工程内容包括路基工程、
路面工程、桥梁涵洞、隧道、交叉工程、 交通工程及沿线设施、连接线、三场 (取土场、弃土场、采石场)、施工便 道便桥、服务区、收费站、养护区等。 环评应包括全部工程内容(主体工程、 配套工程、辅助工程、公用工程、连带 工程)、工程的全过程活动(设计期、 施工期、运营期)、全部工程活动方式 (施工方式、运行方式、管理方式), 并且主要工程(点、线)清楚。
(2)学校、医院及敬老院: 学校名称,教室及宿舍与路线距离、高差、
相对位置,学生数、年级,教职工人数, 住校人数,临近路线侧的教学楼分布,房 屋结构及楼层数,朝向,夜间情况; 医院名称,病房与路线距离、高差、相对 位置,医生人数、门诊量、住院部床位数, 临近路线侧的建筑物分布,房屋结构及楼 层数,朝向; 敬老院名称,房间与路线距离、高差、相 对位置,人数,临近路线侧的建筑物分布, 房屋结构及楼层数,朝向。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城市轨道交通》解密版
HJ 453—2008
启动环境影响评价 公众参与
法规、标准及相关 文件的研究
工程及污染源 分析
沿线、地区环境分析 及敏感目标调查
确定评价工作等级、范 围、重点和专题
环境现状调查、测量与评价
施工期与运营期类比调查、测量与评价
声 环 境
环 境 振 动
电 磁 环 境
水 环 境
大 气 环 境
生 态 环 境
时段 评价专题 声环境 振动环境 地表水环境 施工期 地下水环境 大气环境 生态环境 主要评价内容 施工机械与运输车辆噪声 钻孔、打桩及施工机械振动 施工废水等 施工降水 施工粉尘、二次扬尘、尾气排放、有害物 质挥发等 土地规划利用、城市敏感区域等 列车运行噪声 声环境 风亭、冷却塔运行噪声 车辆段、停车场厂界噪声 列车运行振动 振动环境 运营期 二次结构噪声 振动速度 列车运行电磁干扰 电磁环境 110 kV(含)以上主变电站电磁环境 车站生活污水 车辆段、停车场生活污水/生产废水 车辆段、停车场锅炉污染物/食堂油烟 评价范围内声环境保护目标符合相关标准 车辆段、停车场厂界噪声符合相关标准 评价范围内振动环境保护目标室外环境符合 相关标准 评价范围内振动环境保护目标室内环境符合 相关标准 评价范围内文物保护建筑符合相关标准 评价范围内电磁环境保护目标符合相关标准 110 kV(含)以上主变电站边界及其评价范 围内电磁环境保护目标符合相关标准 污水排放口水污染物排放符合相关标准 大气污染物排放点污染物排放符合相关标准 污水排放口水污染物排放符合相关标准 施工降水区间污染物排放符合相关标准 大气环境符合相关标准 评价对象及评价目的 施工场界噪声符合相关标准
声 环 境
振 动 环 境
电 磁 环 境
水 环 境
道路开口
浙江省建设工程交通影响评价技术导则(试行)1 范围本技术导则规定了建设工程交通影响评价的目的、基本原则、方法、内容和程序。
本技术导则适用于新建建设工程以及各类改、扩建建设工程交通影响评价报告书的编制。
本技术导则作为建设工程交通影响评价报告书编制与审核的技术依据。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所含的条款通过本导则的引用即构成本导则的条文,与本导则同效。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 浙江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办法●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建设部等部门关于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05〕46 号)● 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GB50220-95)● 城市公共交通站、场、厂设计规范(GJJ15-87)● 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50180-93)● 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建设部令第146号)● 浙江省工程建设标准《城市建筑工程停车场(库)设置规则和配建标准》(DB33/1021-2005)● 汽车库建筑设计规范(JGJ100-98)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大城市:指城市市区和近郊区非农业人口50万人以上的城市。
中等城市:指城市市区和近郊区非农业人口20万——50万人的城市。
小城市:指城市市区和近郊区非农业人口不满20万人的城市。
快速路、主干路:是城市道路网的骨架,为连接城市主要分区的干路,以交通功能为主。
次干路:是城市的交通干路,以区域性交通功能为主,兼有服务功能,与主干路组成道路网体系,广泛连接城市各区,集散主干路交通的功能。
支路:是住宅及工业区或其他类型地区的交通路径,为连接次干路与街坊的道路,以服务功能为主。
项目交通流量:也称项目生成交通量,是建设工程生成或吸引的交通负荷增量。
非项目交通量:也称背景交通量。
除建设工程自身和研究区域内计划审批的其他建设工程生成的交通量会影响目标年的交通系统状况外,研究区域外的变化同样会产生影响。
建设项目交通影响评价技术标准CJJT141-2010
建设项目交通影响评价技术标准CJJ/T 141-20101 总则1.0.1 为促进土地利用与交通系统的协调发展、规范城市和镇建设项目交通影响评价,制定本标准。
1.0.2 本标准适用于城市和规划城镇人口规模再10万人以上镇的建设项目交通影响评价。
1.0.3 建设项目交通影响评价必须以城市和镇总体规划、详细规划为依据。
1.0.4 建设项目交通影响评价工作应遵循集约、节约使用土地和以人为本的原则,应妥善处理评价项目新生成交通与背景交通间的关系。
1.0.5 建设项目交通影响评价工作除应遵守本技术标准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的有关强制性法规和标准的规定。
2 术语2.0.1 建设项目 Construction Project具有交通生成的永久性或临时性拟建设(新建、改建和扩建)项目。
2.0.2 建设项目交通影响评价 Traffic Impact Analysis of Construction Project对建设项目投入使用后,新生成交通需求对周围交通系统运行的影响程度进行评价,并制定相应的对策,小件建设项目交通影响的技术方法。
2.0.3 建设项目分类 Classification of Construction Project根据建设项目用地类型、建筑物使用功能和项目生成的交通需求特征对建设项目进行的分类。
2.0.4 出行率 Trip Generation Rate建设项目单位指标(如建筑面积、住宅户数、座位数等)在单位时间内所生成的交通需求,包括产生量和吸引量。
2.0.5 新生成交通需求 New Generation Traffic Demand By Consturuction Projects建设项目投入使用所生成(包括产生和吸引)的新增交通需求。
新建项目,新生成交通需求包括建设项目产生和吸引的交通需求;改、扩建项目,新生成交通需求是指由改、扩建部分引起的新增交通需求。
2.0.6 背景交通需求 Background Traffic Demand交通影响评价范围内除去被评价建设项目新生成交通需求外的其它交通需求,包括起迄点均在评价范围外的通过性交通和评价范围内其它建设项目生成的交通需求。
建设项目交通影响评价
A专家
B部门: 规划、交通 交管、建设
A 规划设计条件拟定 B 项目方案规划审查
2021/8/23
国土、其他
7
► 委托单位:土地(项目)业主委托。其中,规划阶段 交评由土地出让方负责委托,项目阶段交评由项目业主 负责委托。
► 编制单位:具有城市规划或工程咨询乙级资质以上的 咨询单位。
► 审查:规划阶段及建筑项目交评由规划行政管理部门 负责组织审查;市政交通项目施工期交通影响评价由公 安交通行政管理部门负责组织审查
用地面积超过的工业项目
相关部门提出的需要进行交通影响评价的其他项目
注:分区等参照《成都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2008)中的形态分区进行划分;
规模超过启动阈值的5倍以上的,需在项目选址阶段进行交
202通1/8/2影3 响评价论证。
5
2)项目阶段交评启动要求:
► 需在城市主干道及以上道路一侧增加开口的 项目;
▪ 公共交通调查:包括轨道交通、公交、出租车等部分
▪ 停车场(库)调查:包括停车场(库)位置、形式、开 放时间、停车面积、车位数、车位周转率、收费情况、 进出口位置等。
▪ 周边同类性质项目特征:包括同类性质项目交通发生吸
2021/8/23 引率、交通出行方式、项目运营状况等。
18
9 交通影响评价
► 1)评价对象设施 ► (1)机动车关联交通设施
2021/8/23
4
三 交区位
(拟建)建筑面积(万平方米)
商业、服务、办
住宅类
公、旅馆等公建 类
中心城区一、二分区
≥6
≥2
中心城三分区、区市县城区
≥8
≥3
中心城和区市县其他地区
≥10
浙江省交通运输厅关于印发《浙江省公路水运工程设计企业信用评价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
浙江省交通运输厅关于印发《浙江省公路水运工程设计企业信用评价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浙江省交通运输厅•【公布日期】2014.12.15•【字号】浙交〔2014〕249号•【施行日期】2014.12.15•【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失效•【主题分类】机关工作正文关于印发《浙江省公路水运工程设计企业信用评价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浙交〔2014〕249号各市交通运输局(委)、义乌市交通运输局,温州、嘉兴、舟山、台州市港航(务)局:为进一步完善我省交通建设市场信用评价体系,根据交通运输部关于开展设计企业信用评价工作的要求,我厅制订了《浙江省公路水运工程设计企业信用评价管理办法(试行)》。
现予印发,请认真贯彻执行。
执行中如发现问题,请及时向厅建管处反馈。
浙江省交通运输厅2014年12月15日浙江省公路水运工程设计企业信用评价管理办法(试行)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浙江省公路水运工程设计企业信用评价工作,增强设计企业诚信履约意识,促进行业自律,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若干意见》、交通运输部《公路设计企业信用评价规则》、《水运工程设计和施工企业信用评价办法》,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信用评价应当遵循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评价结果实行公示公告制度。
第三条信用评价管理工作实行统一领导、分级负责。
(一)省交通运输厅负责全省公路水运工程设计企业信用评价管理工作,主要职责为:1.制订、修订全省公路水运工程设计企业信用评价管理办法及信用行为评定标准,指导全省公路水运工程设计企业信用评价管理工作;2.开发建设设计企业信用评价管理系统,并负责系统的日常维护;3.汇总并发布当年所有参评项目;4.组织对公路水运工程乙级及以上资质设计企业进行信用评价;5.审核公路水运工程乙级及以上资质设计企业的信用自评报告;6.发布信用评价结果等信息。
(二)省级行业管理部门在职责分工范围内负责全省公路水运工程设计企业信用评价管理工作,对设计企业履约行为进行审核,提出审核意见。
浙江 交通 安全风险评估
浙江交通安全风险评估
浙江交通安全风险评估主要是通过对浙江省交通系统进行全面、系统、科学的评估,分析各类交通事故的发生原因和影响因素,预测交通事故的可能性和严重程度,以及评估现有交通安全管理措施的有效性,从而确定交通安全风险,并提出相应的防控措施。
评估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道路安全评估:对浙江省所有道路的设计、施工、维修等方
面进行评估,分析道路的设计缺陷、标志标线是否清晰、交通信号灯是否规范等因素对交通安全的影响。
2.交通设施评估:评估浙江省的交通设施建设情况,包括路灯、护栏、标志标线、交通信号灯等设施的设置是否合理、完善,设施状况是否良好,是否对交通安全起到积极作用。
3.车辆安全评估:评估浙江省的车辆安全状况,包括车辆的技
术状况、安全装备状况、驾驶员的安全意识和驾驶行为等方面,分析车辆因素对交通安全的影响。
4.交通管理评估:评估浙江省的交通管理措施,包括交通执法
力度、监管机制、交通安全宣传教育等方面,分析交通管理措施的有效性和不足之处。
5.交通事故统计和分析:对浙江省交通事故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分析事故发生的规律、高发地段、高发时段等,为交通安全风险评估提供数据支持。
通过以上评估内容的分析和综合,可以全面了解浙江省交通安全的风险程度,并提出相应的防控策略,加强交通安全管理,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建设项目交通影响评价技术标准CJJT141-2010
建设项目交通影响评价技术标准CJJ/T 141-20101 总则1.0.1 为促进土地利用与交通系统的协调发展、规范城市和镇建设项目交通影响评价,制定本标准。
1.0.2 本标准适用于城市和规划城镇人口规模再10万人以上镇的建设项目交通影响评价。
1.0.3 建设项目交通影响评价必须以城市和镇总体规划、详细规划为依据。
1.0.4 建设项目交通影响评价工作应遵循集约、节约使用土地和以人为本的原则,应妥善处理评价项目新生成交通与背景交通间的关系。
1.0.5 建设项目交通影响评价工作除应遵守本技术标准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的有关强制性法规和标准的规定。
2 术语2.0.1 建设项目 Construction Project具有交通生成的永久性或临时性拟建设(新建、改建和扩建)项目。
2.0.2 建设项目交通影响评价 Traffic Impact Analysis of Construction Project对建设项目投入使用后,新生成交通需求对周围交通系统运行的影响程度进行评价,并制定相应的对策,小件建设项目交通影响的技术方法。
2.0.3 建设项目分类 Classification of Construction Project根据建设项目用地类型、建筑物使用功能和项目生成的交通需求特征对建设项目进行的分类。
2.0.4 出行率 Trip Generation Rate建设项目单位指标(如建筑面积、住宅户数、座位数等)在单位时间内所生成的交通需求,包括产生量和吸引量。
2.0.5 新生成交通需求 New Generation Traffic Demand By Consturuction Projects建设项目投入使用所生成(包括产生和吸引)的新增交通需求。
新建项目,新生成交通需求包括建设项目产生和吸引的交通需求;改、扩建项目,新生成交通需求是指由改、扩建部分引起的新增交通需求。
2.0.6 背景交通需求 Background Traffic Demand交通影响评价范围内除去被评价建设项目新生成交通需求外的其它交通需求,包括起迄点均在评价范围外的通过性交通和评价范围内其它建设项目生成的交通需求。
建设项目交通影响评价技术标准CJJT141
建设项目交通影响评论技术标准CJJT141-2010建设项目交通影响评论技术标准CJJ/T 141-20101总则为促使土地利用与交通系统的协调发展、规范城市和镇建设项目交通影响评论,拟订本标准。
本标准合用于城市和规划城镇人口规模再10万人以上镇的建设项目交通影响评论。
建设项目交通影响评论一定以城市和镇整体规划、详尽规划为依照。
建设项目交通影响评论工作应依照集约、节俭使用土地和以人为本的原则,应妥当办理评论项目重生成交通与背景交通间的关系。
建设项目交通影响评论工作除应恪守本技术标准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的有关强迫性法例和标准的规定。
2术语建设项目Construction Project拥有交通生成的永远性或暂时性拟建设(新建、改建和扩建)项目。
建设项目交通影响评论Traffic Impact Analysis ofConstruction Project对建设项目投入使用后,重生成交通需求对四周交通系统运转的影响程度进行评论,并拟订相应的对策,小件建设项目交通影响的技术方法。
— 2 —建设项目分类Classification of Construction Project依据建设项目用地种类、建筑物使用功能和项目生成的交通需求特点对建设项目进行的分类。
出行率Trip Generation Rate建设项目单位指标 ( 如建筑面积、住所户数、座位数等) 在单位时间内所生成的交通需求,包含产生量和吸引量。
重生成交通需求New Generation Traffic Demand ByConsturuction Projects建设项目投入使用所生成(包含产生和吸引)的新增交通需求。
新建项目,重生成交通需求包含建设项目产生和吸引的交通需求;改、扩建项目,重生成交通需求是指由改、扩建部分惹起的新增交通需求。
背景交通需求Background Traffic Demand交通影响评论范围内除掉被评论建设项目重生成交通需求外的其余交通需求,包含起迄点均在评论范围外的经过性交通和评论范围内其余建设项目生成的交通需求。
浙江省交通影响评价导则
浙江省建设工程交通影响评价技术导则(试行)1 范围本技术导则规定了建设工程交通影响评价的目的、基本原则、方法、内容和程序。
本技术导则适用于新建建设工程以及各类改、扩建建设工程交通影响评价报告书的编制。
本技术导则作为建设工程交通影响评价报告书编制与审核的技术依据。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所含的条款通过本导则的引用即构成本导则的条文,与本导则同效。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 浙江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办法●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建设部等部门关于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05〕46 号)● 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GB50220-95)● 城市公共交通站、场、厂设计规范(GJJ15-87)● 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50180-93)● 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建设部令第146号)● 浙江省工程建设标准《城市建筑工程停车场(库)设置规则和配建标准》(DB33/1021-2005)● 汽车库建筑设计规范(JGJ100-98)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大城市:指城市市区和近郊区非农业人口50万人以上的城市。
中等城市:指城市市区和近郊区非农业人口20万——50万人的城市。
小城市:指城市市区和近郊区非农业人口不满20万人的城市。
快速路、主干路:是城市道路网的骨架,为连接城市主要分区的干路,以交通功能为主。
次干路:是城市的交通干路,以区域性交通功能为主,兼有服务功能,与主干路组成道路网体系,广泛连接城市各区,集散主干路交通的功能。
支路:是住宅及工业区或其他类型地区的交通路径,为连接次干路与街坊的道路,以服务功能为主。
项目交通流量:也称项目生成交通量,是建设工程生成或吸引的交通负荷增量。
非项目交通量:也称背景交通量。
除建设工程自身和研究区域内计划审批的其他建设工程生成的交通量会影响目标年的交通系统状况外,研究区域外的变化同样会产生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浙江省建设工程交通影响评价技术导则(试行)1 范围本技术导则规定了建设工程交通影响评价的目的、基本原则、方法、内容和程序。
本技术导则适用于新建建设工程以及各类改、扩建建设工程交通影响评价报告书的编制。
本技术导则作为建设工程交通影响评价报告书编制与审核的技术依据。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所含的条款通过本导则的引用即构成本导则的条文,与本导则同效。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 浙江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办法●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建设部等部门关于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05〕46 号)● 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GB50220-95)● 城市公共交通站、场、厂设计规范(GJJ15-87)● 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50180-93)● 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建设部令第146号)● 浙江省工程建设标准《城市建筑工程停车场(库)设置规则和配建标准》(DB33/1021-2005)● 汽车库建筑设计规范(JGJ100-98)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大城市:指城市市区和近郊区非农业人口50万人以上的城市。
中等城市:指城市市区和近郊区非农业人口20万——50万人的城市。
小城市:指城市市区和近郊区非农业人口不满20万人的城市。
快速路、主干路:是城市道路网的骨架,为连接城市主要分区的干路,以交通功能为主。
次干路:是城市的交通干路,以区域性交通功能为主,兼有服务功能,与主干路组成道路网体系,广泛连接城市各区,集散主干路交通的功能。
支路:是住宅及工业区或其他类型地区的交通路径,为连接次干路与街坊的道路,以服务功能为主。
项目交通流量:也称项目生成交通量,是建设工程生成或吸引的交通负荷增量。
非项目交通量:也称背景交通量。
除建设工程自身和研究区域内计划审批的其他建设工程生成的交通量会影响目标年的交通系统状况外,研究区域外的变化同样会产生影响。
非项目交通包含两部分:(1)过境交通,即所有通过研究区域且起止点均在研究区域外的交通出行;(2)其他项目交通,即研究区域内其他项目产生的交通,起点或终点在研究区域内。
交通量预测四阶段法:包括出行产生、出行分布、出行方式划分、交通分配四个阶段。
4 总则4.1 交通影响评价的目的和重点交通影响评价( Traffic Impact Evaluate 简称TIE)是通过定量分析预测建设工程开发后对周围相关交通设施及路网的影响度,定性或定量评价建设工程开发并投入使用后对交通通行、交通安全、交通环境等的影响效应,提出相应的交通改善措施,减小建设工程对周边交通负荷的影响,评价建设工程出入口、基地总平面布置、静态交通组织的适应程度,以维持路网服务水平在合理的范围,保障建设工程内外交通系统的正常运行与衔接。
建设工程交通影响评价的重点是根据建设工程规模和性质评价其对外围交通的影响程度,根据建筑设计方案提出建设工程内部及其周边合理的交通设施布局关系、交通组织方法及交通管理策略,并提出切合实际的改善措施与建议。
同时,应明确提出工程项目在该区域建设的性质、规模和位置是否合适的意见。
4.2 交通影响评价的一般准则1、建设工程区域内部交通设施(如内部道路、停车设施、缘石半径、视距条件等)和交通组织设计是否合理,是否能够满足交通容量需求、交通安全及使用功能要求;2、建设工程各类出入口通行能力是否能够满足高峰小时进出车辆的需求,交通组织与交通安全是否合理;3、建设工程生成或吸引的交通量在其周边路网上是否会造成显著影响,外部路网是否能够承担这样的负荷增量。
对于上述要素,如果“1”不能被满足,应要求建设单位增加内部交通设施、调整内部设施设计或提高交通设施标准;如果“2”不能被满足,应要求建设单位调整出入口或采取工程或管理措施提高出入口的通行能力并合理组织交通出入以及保证交通安全;如果“3”不能被满足,应提出合理可行的改善建议及措施,并由建设单位承担相应的改善义务。
4.3 交通影响评价的适用范围符合以下任意条件的建设工程需要进行交通影响评价:1、火车站、长途汽车客运站、停车场、公交枢纽、机场、客运码头、轨道交通换乘枢纽站等交通设施建设项目;2、体育场馆、展览馆、图书馆、博物馆、行政中心、会议中心、影剧院、仓储式购物中心、大中型超市、物流仓储中心、大中型医院、学校、幼儿园、青少年活动中心、游乐场等人流集中的公共设施;2、城市核心区、交通敏感区和主干路两侧的酒店、商厦、写字楼、劳动密集型的大型企业或物流量较大的企业等;3、城市其他符合下表条件的居住类项目和公建类项目。
注:各城市根据自身交通发展战略、城市交通特点,按照道路交通敏感程度划分中心城区范围,并进一步细化相应的需要进行交通影响评价的范围控制标准。
4、城乡规划部门和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认为建设工程所处地块属于交通敏感区或根据建设工程生成交通量认为会对其周边道路交通系统产生较大影响的建设工程。
4.4 交通影响评价的工作阶段交通影响评价分为前评估和后评估两个阶段。
前评估是在项目选址阶段、可行性研究或控制性详细规划阶段进行,主要是评估项目的性质、规模、位置及周边路网和交通设施的组织;后评估是在建筑设计方案提供后、初步设计前进行评估。
5 交通影响评价的基本内容和工作程序5.1交通影响评价的基本内容● 建设工程自身资料● 交通影响评价范围● 现状及规划资料● 交通量预测● 交通影响评价● 改善措施及建议● 主要结论5.2 交通影响评价的工作程序图1 交通影响评价流程图6建设工程自身资料由交通影响评价项目委托方负责提供,包括待评价建设工程的开发性质、规模、总平面设计方案、停车场(库)设计方案、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等资料以及用地面积、容积率、建筑面积、机动车停车泊位数量、非机动车停车泊位数量等相关的背景资料及经济技术指标资料。
7交通影响评价范围交通影响评价范围包括区域范围和时间范围。
7.1区域范围:●关联影响区:由建设工程所在地块周边快速路、主次干路围合的区域。
关联影响区应在评价的过程中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定量或定性的界定。
●直接影响区:由建设工程紧邻的周边道路、河流或其它不可逾越的障碍所围合的区域。
7.2时间范围(目标年):●评价目标年可分为近、远期,近期为项目建成并投入使用后2-5年,远期为路网规划目标年。
●分期建设项目需根据各分期时间分别确定评价目标年。
8项目周边现状及规划资料8.1建设工程所在区域交通发展战略及交通管理策略8.2建设工程周边土地利用现状及规划情况周边土地利用现状及规划的性质、规模、出入口设置等。
8.3 建设工程周边道路交通设施现状及规划情况周边道路现状及规划的等级、红线宽度、断面形式、是否机非分隔等。
8.4建设工程周边交叉口现状几何条件及信号控制情况区域范围内交叉口各方向进口道的车道数及车道划分、交通组织方式、信号相位设计及配时方案等。
8.5 周边道路及交叉口现状交通流特征参数调查根据区域路网的特点,组织调查高峰小时主要路段或交叉口交通流量、车速等交通流特征参数。
城市建成区内的建设工程应以调查数据作为分析的主要依据。
8.6 建设工程交通出行生成率调查或相似性质建设工程交通出行生成率资料根据项目特点,组织建设工程交通出行生成率调查或搜集相似性质建设工程的交通出行生成率资料。
8.7 建设工程周边公共交通设施现状及规划情况周边现状及规划轨道交通、快速公交、常规公交等的线路及站点设置情况。
8.8 建设工程周边静态交通设施现状及规划情况周边现状及规划静态交通组织管理策略、停车泊位的数量和分布等。
8.9 其他根据建设工程特点需要搜集和调查的内容如货运装卸场地、人行过街设施、出租车临时停靠点、行人流量调查、停车周转率调查等。
9资料分析9.1 建设工程所处地块区位条件分析9.2 现状及规划路网结构分析9.3交通影响评价选择时段分析9.4建设工程生成交通量主流向及出行选择方式分析9.5建设工程周边道路通行能力、交叉口服务水平分析9.6建设工程出入口交通组织方案分析9.7建设工程周边公共交通服务水平及需求分析9.8建设工程人行设施服务水平、安全保障及需求分析10交通量预测10.1交通量预测的内容采用系统方法定量分析各种土地使用及开发强度与交通量生成/吸引的关系,预测目标年建设工程生成/吸引的交通量,以及这些交通量与周边路网交通量的叠加效应。
交通量预测包括项目生成交通量预测(自身交通量预测)和非项目交通量预测(背景交通量预测)两个部分。
10.2交通量预测的方法交通量预测四阶段方法——利用综合交通研究或最近的在地区交通研究中的地区交通模型得出的结论,来设置评价区域范围的交通模型的边界条件。
局部模型应考虑最新的土地利用和路网信息,测试各种方案下的局部路网状况,评价有关交通管理和路网改进方案的运行情况。
计算过程采用四阶段法,将项目交通与区域交通相融合,进行整体预测。
调查与增量预测法——通过调查取得现状背景交通量,目标年的增量部分可使用以下方法进行预测:平均增长率法;服务区分区法;建成比例预测法;市域总量增加法。
总体分析方法——将建设项目与外部融为一体,在综合条件下对交通设施负荷总量进行分析。
一般用于新区及无法进行现状调查的建设工程。
建设工程生成交通量可根据建设工程性质选择适当的出行生成率进行估算。
出行生成率的确定可以采用调查分析法或类比法。
如果需要,也应考虑施工期间施工车辆的影响。
11交通影响评价11.1道路路段、交叉口交通影响程度评价包括在建设工程评价区域内道路路段、交叉口是否产生新的交通瓶颈点,是否造成路段局部或交叉口某个流向交通状况的显著下降,是否能维持道路路段或交叉口服务水平在合理的范围内等方面,以服务水平分级作为主要评价内容,以延误或饱和度为基本评价指标,也可采用排队长度等指标。
表2 信号交叉口服务水平分级标准11.2出入口评价建设工程出入口与机动车停车场(库)出入口评价的主要内容及评价标准见下表。
其他评价内容可参照相应规范标准执行。
表5 建设工程基地出入口评价标准表6 机动车停车场(库)出入口评价标准11.3建设工程总平面方案及停车场(库)方案评价包括评价总平面方案布置的道路、回车场地、货物出入口、装卸车位、出租车候车位、地面停车位、临时停车泊位、大客车停车泊位等交通设施是否符合相应规范要求,评价各类交通设施与建筑平面及结构布局是否协调等方面。
11.4交通组织管理评价包括建设工程周边区域路网交通组织、周边主要交叉口交通组织、是否引起周边交叉口管理等级的变化(如由无信号交叉口升级为信号交叉口)、机动车出入口交通组织、停车场(库)出入口交通组织、建设工程内部车行流线和人行流线是否顺畅合理以及是否满足相应规范要求、各类出入口与平面道路之间衔接是否合理等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