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认位置(左右) 教学设计
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认位置》教案设计
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认位置》教案设计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认识常见几何图形,了解其形状和名称;2.学生能够掌握位置关系,例如前后、左右、内外等;3.学生能够运用学习到的知识,帮助其他同学辨认位置。
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1.常见几何图形的形状和名称;2.前后、左右、内外等位置关系的掌握。
教学难点1.如何提高学生的位置感知能力;2.如何巩固学生对于几何图形的记忆。
教学方法1.讲解法:通过课件、图片等方式向学生介绍几何图形的形状和名称,让学生辨认,加深记忆;2.操作法:让学生在做游戏或活动中掌握位置关系,提高位置感知能力,例如玩“捉迷藏”游戏,体验位置关系;3.讨论法: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如何辨认几何图形的位置关系,让学生交流思想、讨论问题。
教学步骤第一步:引入教师介绍今天的主题——《认位置》。
通过投影仪或白板展示几何图形的形状和名称,让学生认识不同的几何图形,并了解它们的名称。
第二步:讲解教师通过讲解的方式,向学生介绍前后、左右、内外等位置关系的概念和特点。
然后,让学生根据老师的示范,辨认各种位置关系,并了解它们在生活中的应用。
第三步:操作教师通过“捉迷藏”游戏的方式,让学生实际体验前后、左右、内外等位置关系。
游戏过程中,老师可以提问,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这些概念。
第四步:巩固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让小组内学生合作辨认不同几何图形的位置关系。
通过讨论和交流,提高学生对于几何图形的记忆。
第五步:拓展教师引导学生探索几何图形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例如家具的形状、道路的规划等,让学生能够运用已学知识,辨认不同的位置关系。
教学评估教师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1.学生的应答情况;2.学生在游戏或活动中的表现;3.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4.学生的作品展示。
教学资源1.投影仪或白板;2.几何图形课件或图片;3.游戏或活动相关资源。
教学反思通过这堂课的教学,我发现有些学生对于位置关系的理解还不够深入,还需要加强教学方法和引导方式。
4.1认位置(教案)- 一年级上册数学 苏教版
4.1 认位置(教案)- 一年级上册数学苏教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能够辨认物体之间的位置关系,如上下、前后、左右等,并能用语言进行描述。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观察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培养合作交流的意识,增强学生解决问题的自信心。
二、教学内容1. 认识上下、前后、左右位置关系。
2. 能用上下、前后、左右描述物体之间的位置关系。
3. 能根据物体位置关系进行简单的问题解决。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使学生能够辨认物体之间的上下、前后、左右位置关系。
2.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用语言准确描述物体之间的位置关系,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教学挂图、磁性教具。
2. 学具:学生用练习本、彩笔、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利用PPT展示一些有趣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描述图片中物体的位置关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导入:通过讲解、示范、举例等方式,使学生了解上下、前后、左右位置关系的概念,并能够辨认物体之间的位置关系。
3. 活动一:小组合作,用磁性教具摆放物体,并用语言描述物体之间的位置关系,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和空间观念。
4. 活动二:学生自主完成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5.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重点,解答学生疑问。
6. 课后作业布置:布置与课堂教学内容相关的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课题:认位置2. 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学过程、作业设计等。
3. 教学过程中的关键词语、公式、图形等。
七、作业设计1. 基础题:完成练习册上的相关习题,巩固上下、前后、左右位置关系的认识。
2. 提高题:观察生活中的物体,用上下、前后、左右描述它们之间的位置关系,并记录下来。
3. 拓展题:设计一道与位置关系相关的数学问题,与同学分享并解决。
苏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教案认位置(左右)1500字
苏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教案认位置(左右)1500字一、教学目标:1.认识位置,能够说出物体位置的左右关系。
2.能够在图形中判断物体的左右位置,培养观察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能够在生活中灵活运用左右的概念,如指路、描述位置等。
二、教学重难点:1.正确地理解左右的概念。
2.在图形中正确判断物体的左右位置。
三、教学方法:通过生动有趣的教学游戏活动,提高幼儿在认识位置方面的观察和判断能力。
四、教学步骤:1.导入环节(5分钟)教师问:小朋友,你们知道左右是什么意思吗?和左右有关的事情有哪些?让学生回答,引导他们回顾自己日常生活中左右的应用情景。
2.游戏活动1——掷骰子游戏(10分钟)教师会将白板上绘有一个简单的地图,其中有各种颜色的物体。
学生轮流掷骰子,掷出几就向前走几格,走到哪个颜色的物体旁,就要说出它在这张地图上的左右位置。
教师可适当调整游戏难度,将物体放得比较靠近地图的一侧,让学生都走到这一侧,以加强学习效果。
3.游戏活动2——找朋友游戏(10分钟)教师模拟手指的左右移动,打算“找朋友”。
同学们需要根据教师的手指动作,猜出老师要找谁。
当所有同学都找到了同桌时,教师再次模拟手指移动,开始第二轮游戏。
4.活动延伸——歌曲游戏(10分钟)教师带领学生唱一首关于左右的儿歌,并对歌曲的重点部分进行重复教学。
再将歌曲的歌词分成若干行,要求学生根据歌曲内容将歌词拼成一首完整的歌曲。
五、误区纠正:1.左右的概念不要与位置相混淆。
左右是指两个方向,位置是指一个点在空间中的位置。
2.需要让学生表达自己的思考和理解,以免随意灌输知识。
六、教学反思:此次教学中,我注重了游戏活动的设置,确保学习的趣味性和生动性。
同时通过纠正误区的方式,防止学生出现认识偏差。
总的来说,这次教学效果比较明显,学生对于左右位置的概念有了进一步的掌握,同时,游戏活动也提高了学生的参与度。
《认位置》(教案)苏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
《认位置》(教案)苏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能够辨别并描述物体所处的位置,如前后、上下、左右等。
2. 培养学生通过观察、描述、交流等方式,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动手操作、探究问题的能力。
4. 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提高空间想象力。
二、教学内容1. 认识并描述物体所处的位置,如前后、上下、左右等。
2. 学习如何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物体位置的描述方法,能够准确描述物体所处的位置。
2. 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在实际问题中运用所学知识,提高空间想象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教学设备、PPT课件、教学模型等。
2. 学具:练习册、彩笔、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图片、故事等形式,引导学生关注物体所处的位置,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新课导入:讲解物体位置的概念,让学生了解如何描述物体所处的位置。
3. 案例分析:通过实际案例,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4.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交流彼此的想法,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
5. 巩固练习:布置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6.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重点、难点。
7. 课后作业: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回家后进行复习。
六、板书设计1. 《认位置》2. 主要内容:物体位置的描述方法、实际案例、小组讨论、巩固练习等。
七、作业设计1. 基础题:让学生描述自己家中物品的位置,如电视、沙发、桌子等。
2. 提高题:让学生描述学校、公园等公共场所中物体所处的位置。
3. 拓展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设计一个简单的地图,标注出重要物体的位置。
八、课后反思1. 教师应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及时调整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让学生在实际问题中运用所学知识。
3. 教师应关注学生的课后作业完成情况,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度,为学生提供针对性的辅导。
苏教版一年级上册小学数学教学设计 四 认位置(5)
苏教版一年级上册小学数学教学设计四认位置(5)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能够辨认数字的横向位置,理解“左侧”、“右侧”的含义。
2.培养学生观察力、判断力和思维能力。
3.提高学生的数学敏感度,培养学生对数字的兴趣和热爱。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能够准确地判断数字所处的横向位置。
2.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理解“左侧”、“右侧”的概念,并能够将其运用到实际中。
三、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数码卡片、彩色粘纸等。
2.环境准备:教室黑板、干净整齐的课桌椅。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老师将数码卡片贴在黑板上,要求学生辨认数字的位置。
引导学生注意观察数字的横向位置,理解“左侧”、“右侧”的含义。
2. 学习新课1.认识数字左右位置的差别。
老师在黑板上写数字,要求学生观察数字的位置,回答数字所在的位置是左侧还是右侧。
2.通过练习加深学生的记忆。
老师将数码卡片分别贴在黑板的左侧和右侧,要求学生辨认数字的位置,并说出数字所在的位置是左侧还是右侧。
3.操练。
老师出示一些数字,要求学生辨认数字的位置,并说出数字所在的位置是左侧还是右侧。
3. 巩固练习老师向学生提问:“课桌左侧有几个同学?右侧有几个同学?”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观察来回答问题。
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将所学内容应用到实际中。
4. 课堂小结让学生总结所学的内容,归纳“左侧”、“右侧”的概念,并总结判断数字位置的方法。
五、教学反思本课程在教学设计上充分考虑了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实际情况,通过引导、练习、巩固等教学环节,促进学生对数字位置的准确判断能力。
同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知识和实践相结合,让学生能够将所学的内容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进一步改进教学方法和方式,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
认位置优秀教学案例一年级上册数学苏教版
1.设计富有挑战性的问题:提出引导学生思考的问题,如“哪个动物在最前面?”“哪个动物在最后面?”等,激发学生的思维和探索欲望。
2.分层次提问:针对不同学生的认知水平,提出不同难度的问题,使所有学生都能参与到思考过程中,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3.引导学生自主提问:鼓励学生提出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培养学生的主动思考和提问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我还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通过分组讨论和合作完成任务,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位置的概念,并能够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此外,我还设计了一些富有挑战性的练习题,让学生在实践中巩固所学的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学生能够理解位置的概念,包括上、下、左、右、前、后等基本方位。
(二)讲授新知
1.基本方位的讲解:教师用生动的语言和身体动作,向学生介绍上、下、左、右、前、后等基本方位。例如,教师可以举起右手,说:“我的右手向上,这就是上面的位置。”
2.实例演示:教师展示一些实际物体,如书本、铅笔等,让学生指出它们在教室中的位置。通过这个活动,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基本方位。
(三)学生小组讨论
3.问题导向:设计富有挑战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激发学生的思维和探索欲望。分层次提问和引导学生自主提问,使所有学生都能参与到思考过程中,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4.多媒体辅助教学:利用多媒体展示丰富的图片、动画等资源,生动形象地展示不同位置的物体,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位置的概念。这种教学方式能够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记忆效果。
在教学过程中,我以生活情境为导入,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体验和理解位置的概念。首先,我设计了一个“找朋友”的游戏,让学生在教室里找到自己的位置,并邀请朋友一起坐。通过这个游戏,学生能够初步感受到位置的重要性。接着,我利用多媒体展示了一些动物图片,并引导学生用数数的方法来确定每个动物的位置。这样,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了数数和位置的关系。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4认位置|苏教版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4 认位置|苏教版我作为一名一年级的数学教师,今天要为大家带来的是关于“认位置”的教学内容。
一、教学内容我们使用的教材是苏教版一年级上册的数学教材,今天要讲解的是第4章“认位置”的内容。
这部分主要让学生理解并掌握物体的位置概念,包括前后、上下、左右等位置关系的认识。
二、教学目标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掌握描述物体位置的方法,难点是让学生理解和区分前后、上下、左右等位置关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更好地进行课堂教学,我准备了一些教具和学具,包括卡片、小动物模型、贴纸等。
五、教学过程我将以一个小故事的情景引入,让学生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位置的概念。
我会拿出一些小动物模型,让学生观察它们的位置关系,并让学生用语言描述它们的位置。
然后,我会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将小动物模型放置在不同的位置,并描述它们的位置关系。
接着,我会引入前后、上下、左右等位置关系的概念,并通过举例和讲解,让学生理解和掌握这些概念。
我还会设计一些随堂练习,让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我会进行板书设计,将重要的概念和知识点展示在黑板上,方便学生复习和记忆。
六、板书设计1. 位置概念:前后、上下、左右2. 描述位置的方法:用语言准确描述物体的位置3. 举例:通过具体的小动物模型和情景,展示位置关系的应用七、作业设计作业题目:请用语言描述你桌子上的文具的位置关系。
答案:我的文具盒放在桌子的左边,铅笔放在文具盒的上面,橡皮放在铅笔的旁边。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我认为学生们对位置概念的理解和掌握情况较好,但在描述位置关系时,有些学生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继续强调位置概念的运用,并通过更多的实践操作,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位置关系。
同时,我也会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观察和描述物体之间的位置关系,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空间想象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上述教案中,有几个关键的细节是我需要特别关注的,因为它们对于学生的理解和掌握至关重要。
苏教版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认位置》教学设计
苏教版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认位置》教学设计教学内容:苏教版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第9、10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1、在具体场景里体会左右、上下、前后的位置关系,能比较准确地确定物体左右、上下、前后的方位。
2、能按左右、上下、前后的方位要求,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常见问题,初步学会用左右、上下、前后等词描述所在的位置,培养初步的位置观念。
3、培养小组合作学习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准确认识物体之间左右、上下、前后的位置关系。
课前准备:、粉笔盒、书本、尺子。
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揭示课题。
1、观察:小朋友们,请观察自己宽敞、漂亮的教室,说说你看到了什么?设疑:它们的位置在哪里呢?2、揭题: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认一认它们之间的位置。
(板书:认位置)二、讨论交流,感悟新知。
1、出示主题图――教室。
提问:观察图上画的是什么地方?教室里有些什么?2、讨论交流。
(1)、组内讨论:国旗在黑板的什么位置?小明在小刚的什么位置?(2)、小组汇报。
(板书:国旗在黑板的上面,小明在小刚的前面。
)(3)、讨论:国旗在黑板的上面,还可以怎么说?小明在小刚的前面,又可以怎样说?3、分组讨论。
提问:你还能找出图中哪些物体有上下、前后的位置关系?讨论后汇报:地球仪在讲台的上面,讲台在地球仪的下面。
小红在小芳的前面,小芳在小红的后面。
4、联系教室内真实场景,感悟位置关系。
__在__的前面。
__在__的后面。
__在__的上面。
__在__的下面。
简要归纳小结:两物体之间有一定的位置关系,如果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上面,那么另一个物体就在这个物体的下面。
如果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前面,那么另一个物体就在这个物体的后面。
三、拓展应用,深化提高。
1、做“想想做做”第一题的游戏。
2、做“想想做做”第2题。
说一说你的前、后、左、右面是谁?3、投影演示冰箱。
提问:小朋友,你能根据冰箱里的物品摆放的位置,用“上”和“下”说一句话吗?。
一年级上数学教案-认位置-苏教版
一年级上数学教案-认位置-苏教版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上、下、左、右”等基本方向词的含义,能够正确使用这些词汇描述物体的位置。
2. 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方向感,提高他们的观察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 通过学习,使学生能够将所学的知识应用到日常生活中,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内容1. 认识“上、下、左、右”等基本方向词,理解它们的含义。
2. 学会使用“上、下、左、右”等词汇描述物体的位置。
3. 通过观察和操作,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方向感。
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使学生能够正确理解和运用“上、下、左、右”等基本方向词。
2.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方向感,使他们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课件、教学视频、教学挂图等。
2. 学具:学生用书、练习册、彩笔、剪刀、胶水等。
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PPT课件展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场景,引导学生观察并描述物体的位置,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导入:通过教学视频和教学挂图,向学生讲解“上、下、左、右”等基本方向词的含义,让学生理解并掌握这些词汇。
3. 活动操作:让学生分组进行活动,通过观察和操作,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方向感。
4. 练习巩固:通过练习册和课堂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巩固所学内容。
5. 总结提升:通过PPT课件回顾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引导学生总结并提升自己的认知。
板书设计1. 在黑板上画出“上、下、左、右”等基本方向词的示意图,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
2. 在黑板上列出一些与“上、下、左、右”等词汇相关的例句,让学生模仿并运用。
作业设计1. 让学生回家后观察自己的房间,用“上、下、左、右”等词汇描述房间内物体的位置,并记录下来。
2. 让学生和家长一起玩“找方向”的游戏,提高学生的方向感和观察能力。
课后反思1. 教师应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及时发现并解决他们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2.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调整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以提高教学效果。
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位置的认识教案
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位置的认识教案位置的认识是数学中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孩子们日常生活中需要掌握的基本技能。
在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中,位置的认识被列为其中一个重点难点,需要教师和家长们耐心、细致地教导孩子们。
本文将从教师的角度出发,介绍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中位置的认识教案,帮助教师们更好地掌握教学方法和步骤。
一、教学目标1.能用“上、下、左、右”等词语描述物体的位置关系;2.能在各种情境下正确识别物体的相对位置;3.能将所学知识应用于生活实践中。
二、教学内容1.认识图形的方向;2.学习图形的相对位置。
三、教学过程1.导入让孩子们观察身边的物体,并询问他们物体的位置关系,如“你身边的桌子在你的哪个方向?左边还是右边?”2.授课(1)认识图形的方向:让孩子们观察图形的方向,如箭头、圆等,引导他们用“上、下、左、右”等词语描述物体的位置关系。
(2)学习图形的相对位置:让孩子们观察两个以上的图形,引导他们用“上下左右”等词语描述图形之间的位置关系。
3.练习(1)观察图形并说出它们的位置关系。
(2)模仿老师角色演示物体的位置关系。
(3)完成相关练习册习题。
4.拓展引导孩子们观察物体在三维空间中的位置关系,如“树在地面下面,天空上面”。
五、教学反思教学位置的认识需要通过教师引导和孩子实践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注意以下几点:1.要引导孩子们观察物体并用简单的词语描述它们的位置关系,帮助孩子们认识和记忆位置概念。
2.应该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如“演示角色模仿”、“实物操纵”等方式,激发孩子们的兴趣和积极性。
3.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尊重孩子的思考习惯,引导孩子们自主探索,及时发现和纠正孩子们的错误。
4.在教学结束后,应该进行总结和评价,及时纠正错误,并鼓励孩子们积极探索新知识。
位置的认识教学是孩子们数学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和家长们应该共同关注孩子们的学习情况,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引导孩子们在实践中掌握位置的认识技能。
苏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认位置(左右)》教学设计
“认位置”(左右)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苏教版)一年级上册第12-13页【教学目标】1.在具体的场景里体会左右的位置关系及其相对性,能比较准确地确定物体所在的左右位置。
2.能按左右的方位要求处理日常生活里的简单问题,并能采用左右等词描述物体所在的位置,发展初步的位置观念。
3.在熟悉的情境中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敏锐地发现和解决问题,并从中获得成功的体验,树立起学习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理解左右的位置关系。
【教学难点】理解左右的相对性。
【教学过程】一、联系生活,感知左右师:小朋友们,你们喜欢上数学课吗?喜欢的请举起你漂亮的小手。
知道举起的这只漂亮的小手叫什么手吗?再看着另一只漂亮的小手,我们该叫它什么手呢?想一想:我们常用右手(左手)做哪些事?看来,左手、右手,真是一对好朋友,让我们伸出左手、右手,拍拍这对好朋友。
师:你身上还有许多这样的一对对好朋友,你能找出来吗?学生边做动作,边说明。
师:人的手,脚、眼睛,耳朵都有左右之分,关于左右,还有好多知识呢!你想知道吗?那么我们今天就一起来认识“左右”。
二、积极参与,理解左右1.看看说说:(出示主题图)师:我们坐的位置也有左右之分,我们一起看图中的小明(男)和小红(女)是同桌,你能说说他们的位置关系吗?同桌讨论,尝试说明小明与小红的位置关系。
交流反馈,引导完整地表述:谁在谁的左边(右边)引导讨论:“小明坐在左边”这话对吗?2.摆摆数数。
(1)按老师的要求摆一摆。
(想想做做第2题),摆好后同桌互相检查。
(2)观察:谁摆在最左边?谁摆在最右边。
(3)数数:从右边数起,第一个文具是什么?从左边数起,第一个文具又是什么?课本摆在第几?(4)任选两个文具,请说一说:谁在谁左边,谁在谁的右边,同桌互相合作。
三、体验“相对”,确定左右1.选横排里的三个小朋友,与大家同向(A、B、C)师:B同学在左边,还是右边?小学-数学-上册-打印版引导讨论:为什么一会说B在左边,一会儿又说B在右边?说明:比较标准不同,左右不同。
四 认位置(教案)-2022-2023学年数学一年级上册 苏教版
四认位置(教案)-2021-2022学年数学一年级上册苏教版
一、教学目标
1.学生能够区分位置词语“上、下、左、右、前、后、中”。
2.学生能够在简单的平面图形中寻找特定的位置,并进行描述。
3.学生能够完成简单的位置关系题目。
二、教学重点
1.词汇的学习与理解。
2.平面图形中位置关系的理解。
三、教学难点
1.位置关系的概念与判断。
2.解决与位置关系相关的问题。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与呈现
教师展示平面图形,示范如何使用“上、下、左、右、前、后、中”等位置词语进行描述。
2. 引入新知
教师提出“认位置”的概念,介绍位置词语。
3. 学习与巩固
1.教师在黑板上画出简单的平面图形,让学生运用所学位置词语进行描述。
2.教师出题,让学生在图形中标明特定的位置,并进行描述。
3.学生自主练习,完成相关练习册上的题目。
4. 练习与拓展
1.教师向学生出示更复杂的平面图形,让学生在图形中找到特定的位置并进行描述。
2.教师设计相关题目,让学生巩固和掌握所学知识。
五、教学评估
通过教师观察、抽查和质询,以及学生成果展示和分组竞赛等方式进行评估。
六、教学反思
针对学生存在的问题和困惑,及时调整教学策略,认真总结教学经验,创新教学方式,提高教学质量。
小学数学教案:苏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认位置(左右)》教案范文
小学数学教课设计:苏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认地点 (左右 )》教课设计范文[教课内容]教科书第 12 页的例题,第12~ 13页“想一想做做”的习题。
[教材简析]在学生认识上下、前后地点关系的基础上,教课左右的地点关系。
教材经过学生上课的情境图,让学生认识左右的方向,领会物体之间的地点关系是相对的。
“想一想做做”经过学生的看一看、摆一摆、说一说等实践活动,培育学生察看、描述地点关系的习惯与应意图识,使学生拥有初步的空间观念。
[教课目的]1?在详细场景里领会左右的地点关系,能比较正确地确立物体所在的左右地点。
2?能按左右的方向要求办理平常生活里的简单问题,能采纳左、右等词描绘物体所在地点,发展初步的地点观点。
3?在熟习的情境中感觉数学与平常生活的亲密联系,敏锐地发现和解决数学识题,并从中获取成功的体验,建立起学习数学的 ?信心。
?[教课过程]一、创建情境,初步认识左右的地点关系多媒体演示小朋友在教室画画的场景。
1?环绕身体的某些部分,让学生初步认识左、右方向。
发问:小朋友,你们喜爱画画吗?画的时候是用哪一只手画的,请把它举起来,好吗?你们知道举的这只手是什么手吗?说明:这只手在身体的右侧,所以我们把它叫做右手。
(边做手势边解说 )接着举起左手问:“你能猜一猜在身体左侧的这只手叫什么手吗?”(左手 )指引学生认识左耳、右耳,左眼、右眼,左脚、右脚等,进一步认识和稳固左、右的方向。
2?经过同桌间的座位关系,进一步理解左右相对的地点?关系。
?发问:小朋友,人的手、脚、眼睛、耳朵都有左右之分,那么我们坐的地点有没有左右之分呢 ?我们一同看画面中的小明(男)和小红(女)是同桌,你能谈谈他们的地点关系吗? 同桌议论,试试谈谈小明与小红的地点关系。
沟通反应,指引学生正确说出小明坐在小红的左侧,小红坐在小明的右侧。
发问:小芳说“小明坐在左侧”,这类说法对吗 ?为何 ?议论使学生明确:在描绘两个人的地点关系时,要求情楚谁在谁的左侧或右侧。
苏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教案认位置(左右)
苏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教案认位置(左右)本篇文章主要介绍苏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教案如何帮助学生认识位置(左右)。
教案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教师的教学准备工作,第二部分为学生的学习流程。
教学准备工作在进行教学前,教师需要做好以下几项准备工作:1.研究教材对于苏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的教材,教师需要进行详细的研究,了解本单元教学的内容和重点,明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任务,制定教学计划,确保教学有条不紊。
2.教学素材的准备教学素材包括教具、教材、课件等,需要根据教学内容进行选择和准备。
在教学初期,由于学生对“左”和“右”概念的理解程度不同,可以准备一些图片或卡片,帮助学生更加清晰地理解概念。
3.课堂环境的准备在进行教学前,教师需要将课堂环境打造成适宜学习的场景。
可以通过布置课堂墙壁、准备教学工具等方式来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
同时,合理的配置教学黑板和教师桌椅等,也有助于提升教学效果。
学生学习流程本单元主要讲解认识物品的相对位置“左”、“右”的概念。
具体学习步骤如下:第一步:引导学生了解“左”、“右”的定义教师可以先用生动形象的语言,让学生了解“左”、“右”的含义。
例如,让学生将手伸出来,左右来回晃动,感受左右两侧的区别,然后帮助学生理解“左”、“右”是相对位置。
第二步:介绍物品的相对位置的概念教师可以准备一些具有代表性的物品,例如提包、书包等,来介绍物品的相对位置的概念。
先向学生提示一个物品是较另一个物品的“左边”或“右边”,让学生感受“左”、“右”的相对关系,然后在具体物品中深化理解。
第三步:让学生辨认物品的相对位置教师可以将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图片投影到教室屏幕上,让学生分辨物品的相对位置,例如“鼠标在电脑的左边”,“书在桌子的右边”等。
教师还可以利用物品进行实际操作,让学生将物品放在正确的位置。
第四步:巩固学习内容在学习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各种不同的方式进行巩固,例如记忆游戏、互动问答等。
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进行巩固,提高学习兴趣。
苏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4《认位置》教案
苏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4《认位置》教案一. 教材分析《认位置》是苏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一课,主要让学生认识和理解物体的前后、左右、上下等位置关系,培养学生用数学语言描述物体位置的能力。
这一内容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说,具有直观性和实践性,通过生活化的情境,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空间观念尚在形成中,对于物体的位置关系理解不够深入。
但他们具有较强的观察力和动手操作能力,通过生活情境的引导和实际操作,能够较好地理解和掌握位置的概念。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用语言描述物体的前后、左右、上下位置关系。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学会用数学语言描述物体的位置关系。
2.教学难点:理解并掌握物体位置的相对性。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游戏教学法和合作学习法,让学生在生活情境中感受位置关系,通过游戏和合作交流,提高学生描述位置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准备一些小动物的图片,如小鸟、小鱼、小狗等,用于表示不同的物体。
2.学具准备:每个学生准备一张白纸,一支笔,用于画图表示物体位置。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一些小动物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并说出它们的位置关系。
如小鸟在小鱼的上面,小狗在小鱼的左边等。
通过这种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讲解和示范,向学生介绍物体位置的表示方法,如用前、后、左、右、上、下等词语来描述物体的位置。
同时,让学生结合实际情况,用这些词语来描述自己和其他同学的位置关系。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成小组,进行实际操作。
每组选择一张小动物的图片,用笔在白纸上画出该动物的位置。
完成后,让每个小组展示自己的作品,并描述一下其他小组动物的位置关系。
一年级上数学教案-认位置(左右)-苏教版
一年级上数学教案认位置(左右)苏教版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教师,我深知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学过程、板书设计、作业设计以及课后反思和拓展延伸的重要性。
下面我将以一年级上数学教案认位置(左右)苏教版为例,详细阐述这些方面。
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苏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材,主要涉及第78页例1和第79页的练习。
教材通过生动的插图和有趣的活动,引导学生认识和理解左右的概念,学会用左右来描述物体的位置。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能够理解左右的概念,掌握用左右来描述物体位置的方法。
2. 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和动手操作的能力。
3. 培养学生与人合作、交流的良好习惯。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让学生能够灵活运用左右来描述物体位置,并在实际操作中加以运用。
2.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和交流,理解并掌握左右的概念。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挂图、学生活动卡片等。
2. 学具:学生每人一套活动卡片、画笔、彩纸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让学生观察教室里的物品,引导学生发现物体之间的位置关系。
2. 知识讲解:运用多媒体课件、挂图等教具,生动形象地讲解左右的概念,让学生在直观的氛围中理解左右。
3. 例题讲解:以教材第78页例1为例,讲解如何用左右来描述物体位置,引导学生学会观察、思考和解答。
4. 课堂练习:让学生运用活动卡片,进行左右位置的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5. 小组合作: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活动,互相描述位置,培养合作、交流能力。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左右概念描述物体位置例1:以桌子为基准,左边是,右边是七、作业设计1. 题目:用左右来描述下列物体的位置。
(1)桌子上的书本;(2)椅子;(3)窗户;(4)黑板。
2. 答案:(1)左边是书本,右边是空白;(2)左边是椅子,右边是空间;(3)左边是窗户,右边是墙壁;(4)左边是黑板,右边是空间。
一年级数学上册 认位置(左右)教案 苏教版
一年级数学上册认位置(左右)教案苏教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体验左右位置的关系。
(2)使学生能够正确运用左右方位词语描述物体的位置。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实践、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空间观念和方位感。
(2)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积极思考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对数学的热爱。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能够正确辨别左右位置,并运用左右方位词语描述物体位置。
2.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空间观念,灵活运用左右方位词语描述物体位置。
三、教学准备:1. 教具准备:准备一些卡片,上面画有不同物体,如小鸟、小鱼等。
2. 学具准备:每个学生准备一张白纸,一支笔,用于画图和记录。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出示一些卡片,让学生观察上面的小鸟、小鱼等物体。
(2)提问:这些物体在哪里?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2. 探究左右:(1)教师引导学生观察自己的双手,提问:你的左手在哪里?右手在哪里?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2)学生相互交流,讨论左右位置的关系。
3. 实践操作:(1)教师邀请几名学生到讲台前,让他们面对大家,用左右手分别指出自己的左边和右边。
(2)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活动,互相指正左右位置。
4. 总结提升: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左右位置的特点和关系,并提问:怎样用左右方位词语描述物体的位置?五、课堂练习:1. 教师出示一些卡片,让学生用左右方位词语描述卡片上物体的位置。
2. 学生互相交换卡片,继续用左右方位词语描述物体位置。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发现学生在辨别左右位置方面存在一定困难,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练习和指导。
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方位感,提高他们的数学素养。
六、教学策略:1. 采用直观演示法,通过实物和模型展示左右位置的关系,让学生直观感知。
2. 运用游戏教学法,设计趣味性强的小游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参与度。
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认位置》教学设计
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认位置》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认位置》主要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感知物体在空间中的位置,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本节课的内容包括上下、前后、左右等位置的辨别,以及用语言描述物体位置的能力。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和实际操作,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位置的概念。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空间观念还在形成中,他们对于位置的认知主要依赖于直观的物体和实际操作。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利用教具和学具,让学生通过实际的观察和操作,来理解和掌握位置的概念。
同时,学生们的语言表达能力不同,需要给予他们足够的时间和机会来描述物体位置。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辨别上下、前后、左右等位置,并用语言描述物体的位置。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际操作和观察,培养学生空间观念和语言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提高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辨别物体的位置,并用语言描述。
2.教学难点:学生能够用语言准确描述物体的位置。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感知位置的概念。
2.游戏教学法:通过游戏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巩固所学知识。
3.引导发现法:教师引导学生发现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一些小物品,如玩具、书本等,用于表示不同的位置。
2.学具:每个学生准备一张白纸,一支笔,用于记录和描述物体位置。
3.教学环境:教室座位排列以方形或长方形为主,便于学生观察和操作。
七. 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简单的谜语导入新课:“什么东西,眼睛看不见,用手摸得着?”让学生猜测,引出位置的概念。
2. 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一些图片,如教室、家庭场景等,让学生观察并描述图片中物体的位置。
同时,教师通过实际操作,展示物体在不同位置的变换。
3. 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游戏,如“找朋友”游戏,学生根据教师的指令,找到指定位置的朋友。
苏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教案 认位置(左右)
苏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教案认位置(左右)[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2页的例题,第12~13页想想做做的习题。
[教材简析]在学生认识上下、前后位置关系的基础上,教学左右的位置关系。
教材通过学生上课的情境图,让学生认识左右的方位,体会物体之间的位置关系是相对的。
想想做做通过学生的看一看、摆一摆、说一说等实践活动,培养学生观察、描述位置关系的习惯与应用意识,使学生具有初步的空间观念。
[教学目标]1?在具体场景里体会左右的位置关系,能比较准确地确定物体所在的左右位置。
2?能按左右的方位要求处理日常生活里的简单问题,能采用左、右等词描述物体所在位置,发展初步的位置观念。
3?在熟悉的情境中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敏锐地发现和解决数学问题,并从中获得成功的体验,树立起学习数学的?信心。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初步认识左右的位置关系多媒体演示小朋友在教室画画的场景。
1?围绕身体的某些部分,让学生初步认识左、右方位。
提问:小朋友,你们喜欢画画吗?画的时候是用哪一只手画的,请把它举起来,好吗?你们知道举的这只手是什么手吗?说明:这只手在身体的右边,所以我们把它叫做右手。
(边做手势边解释)接着举起左手问:你能猜一猜在身体左边的这只手叫什么手吗?(左手)引导学生认识左耳、右耳,左眼、右眼,左脚、右脚等,进一步认识和巩固左、右的方位。
2?通过同桌间的座位关系,进一步理解左右相对的位置?关系。
?提问:小朋友,人的手、脚、眼睛、耳朵都有左右之分,那么我们坐的位置有没有左右之分呢?我们一起看画面中的小明(男)和小红(女)是同桌,你能说说他们的位置关系吗?同桌讨论,尝试说说小明与小红的位置关系。
交流反馈,引导学生正确说出小明坐在小红的左边,小红坐在小明的右边。
提问:小芳说小明坐在左边,这种说法对吗?为什么?讨论使学生明确:在描述两个人的位置关系时,要说清楚谁在谁的左边或右边。
[评:从学生最熟悉的左手与右手以及小朋友之间的座位关系教学左、右,易于学生理解和掌握新知。
苏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教案认位置(左右)
苏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教案:认位置(左右)一、教学目标1.能够辨别物体在左侧或右侧的位置,并能够正确描述其位置。
2.能够观察并记录物体的相对位置关系。
3.熟练使用“左”、“右”等语言表示物体的空间位置关系。
4.尝试使用大体动作表示左右的概念。
二、教学准备1.教具:小球、玩具车等,图画、黑板等。
2.练习册:苏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
3.对于左右概念认知不够的学生,可以用辅助工具帮助其理解,如观察左右开关、初步学习打字等。
三、教学过程1. 导入引导学生们回忆日常生活中出现过的“左右”词语,如左手、右手、左手拿着笔、右手拿着橡皮等等,帮助他们理解这个概念。
2. 活动1:空间顺序(15min)1.教师在黑板或白板上绘制一张简单的地图,地图上分别有两个小球(或其他物体)2.教师用示范让学生认识地图的位置信息和物体间的相对位置关系。
3.要让学生站在黑板上,按照地图的位置顺序来摆放小球(或其他物体)。
4.让学生互相对比彼此的摆放位置,确认是否正确。
练习册作业:画出自己家里或教室的地图,并在地图上画出物品的位置关系。
3. 活动2:左右辨别(20min)1.拿出物件(如一堆小球),教师对小学生说,“请你用左右手拿住这堆小球,把它们分别放在左边和右边,分别说说左边有几个小球,右边有几个。
”2.设置不同的游戏规则,比如用左手拿一个玩具车,用右手拿一颗小球,随机摆放在左右两侧,让学生说出其正确的位置。
3.让学生们通过动作模拟“左右”的概念,辅助他们理解其中的含义。
练习册作业:用标志物(如小球)把桌子分成左右两边,感受一下物体放在左边和右边的不同。
4. 活动3:探究左右(15min)1.帮助学生们探索空间中左右的特性。
例如:站在教室的左侧看教师,再站在教室的右侧看教师,看教室的门是在左侧还是右侧等等。
2.通过观察和描述得到许多不同的、有趣的、好奇的结果。
练习册作业:假设你在教室中,分别在门口、讲台、窗户前,想象你向左看和向右看到的东西有什么不一样,列举出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认位置(左右)
教学内容:
苏教版第一册第12页的例题,第12-13页的想想做做的习题。
教学目标:
1. 在具体的场景里体会左右的位置关系,能比较准确地确定物体所在的左右位置。
2. 能按左右的方位处理日常生活中的简单问题,能采用左、右等词描述物体的位置,发展初步的位置观念。
3. 在熟悉的情境中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敏锐地发现和解决数学问题,并从中获得成功的体验,树立起学习数学的信心。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初步认识左右的位置关系。
(多媒体演示小朋友在教室画画的场景)。
让学生初步认识左右方位。
提问:小朋友,你们喜欢画画吗?画的时候是用哪一只手画的,请把它举起来,好吗?你们知道举的这只手是什么手吗?
说明:这只手在身体的右边,所以我们把它叫做右手,接着举起左手问:“你能猜一猜在身体的左边的这只手叫什么手吗?”
引导学生认识左耳,右耳,左脚、右脚等,进一步认识和巩固左、右的方位。
通过学生的座位关系,进一步理解左、右相对的位置关系。
提问:小朋友的手、脚、眼睛、耳朵都有左右之分,那么我们坐的位置有没有左右之分呢?我们一起看画面中的小明和小红,他们是同桌,你能说说他们的位置关系吗?
同桌讨论,尝试小明与小红的位置关系。
交流反馈,引导学生正确说出小明坐在小红的左边,小红坐在小明的右边。
提问:小芳说“小明坐在左边。
”这种说法对吗?为什么?
讨论使学生明确:在描述两个人的位置关系时,要说清楚谁在谁的左边或右边。
二、通过练习强化左右的位置关系。
想想做做的第1题,让每一个学生说一说自己左边是谁,右边是谁?再同桌交流,最后指名回答。
同桌两个小朋友,请其他小朋友说一说谁在谁的左边,谁在谁的右边。
选横排的三个小朋友,说一说谁在谁的左边,谁在谁的右边?
三、开展多种形式的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摆一摆(想想做做的第2题)。
说一说。
(1)想想做做第3题,四人小组合作学习,先由学生任选一物体,说说它的上,下,左,右各是什么?再让学生说一说这个物体的位置。
(2)想想做做第4题,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交流,说法可以不同,说对就行。
(3)站一站。
请一个小朋友(1号)站到讲台前,2号小朋友站在他的左边,3号小朋友站在他的右边,4号站在3号的后面,5号站在2号的前面,6号站在3号的右边,7号站在6号的左边等。
听口令,做动作。
如:举左手,放下左手,举右手,举左手,两手都放下。
举右手,用右手摸鼻子,用左手摸右眼,用左手摸左耳等。
考考你。
出示“想想做做”第5题的图,让学生说说“都是靠右走,谁走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