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学第十九章活血化瘀药精品PPT课件
合集下载
中药第19章--活血药PPT课件
腹痛;外 舒经活络—风湿痹痛;升白血球
王不 留
伤瘀血肿 痛;症瘕
下乳消肿—乳汁不下、乳痈。
2021
8
丹参
[药理及应用] 动物实验表明,本品具有扩
张冠脉、增加血流量、耐缺氧、增强心肌收缩力、
减慢心率、改善心脏功能、抑制凝血、促进组织
修复、降低血脂、抑菌等作用。其制剂如:复方
丹参滴丸、丹参舒心片、复方丹参注射液、复方
磷酸盐(片/注射液)具有给药方便、见效快、 疗效 好、副作用少等优点。(亦有盐酸
盐注射液)。
2021
6
第一节 活血止痛药
药物 共同功效
不同点
川芎 活血止痛 祛风止痛—诸头痛。
元胡 主治: 行气止痛---治诸痛,作用持久无毒
郁金
瘀血而兼 气滞疼痛 较甚者, 经闭痛经
行气解郁—用于肝郁气滞证; 凉血清心---湿温病神昏及吐.衄.尿 血等以及痰阻心窍之癫痫或癫狂
202110Fra bibliotek第三节 活血疗伤药
药 物 共同功效
不同点
土鳖虫 活血疗伤 破血逐瘀—经闭.产后腹痛.积聚
马钱子 续筋接骨 有大毒;亦治顽痹、半身不遂
苏木
祛瘀通经—月经病;心腹痛;疮肿
自然铜 主治跌扑 伤科要药;外用亦治疮肿;少烫伤
骨碎补 骨折筋伤 补肾强骨—肾虚腰痛;肾虚久泻
血 竭 金疮出血 止血生肌—外伤出血;生肌敛疮
概述:
一、定 义:凡以通利血脉,促进血行,消
散瘀血为主要 作用的药物,称为活血祛瘀
药或活血化瘀药,简称活血药。其中活血逐
瘀作用较强者,又称破血药。
二、作 用:本类药物善于行散,具有行血
散瘀, 通经, 活络, 利痹, 定痛及消肿散
活血化瘀药PPT课件
血。
本品能顺气降火而凉血止血。常配牛膝、牡丹皮、栀
子、生地等同Leabharlann 。用法用量:煎服,5—12g。研末服,2.5g。
使用注意:不宜与丁香同用(十九畏)。
24
性能特点:本品行散降泄,性寒清热,既入血分,又 入气分。入血分能行血凉血;入气分可行气解郁。既 具活血、凉血清心之功,又有行气解郁、退黄之效。 故可治血瘀气滞,肝郁化火之胸胁腹痛及吐衄、倒经 之证,也可治热病神昏,湿热黄疸诸证。 化学成分 本品含挥发油,油中主要含茨烯、倍半萜烯、姜黄烯 等。尚含姜黄素、去甲基姜黄素、淀粉、多糖、脂肪 油、水芹烯等。 药理作用 本品有轻度的镇痛作用,能减轻主动脉及冠状动脉内 膜斑块的形成和脂质沉积。姜黄素对肝脏损伤有保护 作用,能促进胆汁分泌和排泄,减少尿中的尿胆元。 郁金水浸液对多种致病真菌有抑制作用。
1
第十九章活血化瘀药 一.定义: 凡能通利血脉、促进血行,消散瘀血,治疗瘀血证为主 要作用的药物,称为活血化瘀药,又称活血祛瘀药,简 称活血药或化瘀药。其中活血祛瘀作用较强者,又称破 血药。 和血—和利血脉,作用较缓。 活血—作用较强,使瘀血流动消散,不再瘀滞。 破血—作用猛烈,攻逐停止于体内的瘀血(又称破瘀)
二.功效:
性味:多辛苦温,辛能行散,苦能疏泄,性温通行
归经:肝、心经,入血分。
善走散通行——活血、化瘀、止痛、调经、疗伤、消肿
等作用。
2
三.适应范围:瘀血证 包括内、妇、外、伤各科。 瘀血特征: 1.疼痛(疼痛固定不移,呈刺痛) 由于瘀血阻滞,“不通则痛”常有胸、腹、头诸痛, 如小腹瘀痛(月经痛、盆腔炎瘀血痛);真心痛(心 绞痛、心肌梗死);跌打损伤和内脏出血后瘀血内停 之疼痛。 2.肿块(身体内外发现肿块或外伤引起的血肿) 3.内出血(在出血时夹有紫黯色血块) 4.瘀斑(皮肤黏膜或舌质出现瘀点瘀斑) 5.脉涩或有发热(低热、午后加重)
活血化瘀药—中药学PPT课件
疮疡痈肿 仙方活命饮
【用法用量】 煎服,3~10g,宜炒去油用。外用 适量,生用或炒用,研末外敷。
【使用注意】 胃弱者慎用,孕妇及无瘀滞者忌用。 【现代研究】
没药
为橄榄科没药树或其他同属植物皮部渗出的油胶树 脂。
【性能】 辛、苦,平。归心、肝、脾经。 【功效与适应症】 活血止痛,消肿生肌……治疗跌打损伤瘀滞疼痛,
延胡索
郁金
姜黄
活血行气止痛
祛风,为治头痛的要
治血瘀气滞之诸痛 胸痛、胁痛、脘腹 疼痛、痛经、产后 瘀滞腹痛
止痛的良药
解郁清心、凉血、 利胆退黄 通经止痛
乳香
为橄榄科植物乳香树及其同属植物皮部渗出的树脂。 【性能】 辛、苦,温。归心、肝、脾经。
【功效与适应症】 活血行气止痛 …… 气滞血瘀之痛证 消肿生肌 ………… 跌打损伤 七厘散
第十九章
活血化瘀药
定义
瘀血
血液运行不畅 通畅血行 活 血行血、破血、
离经之血停留 消除瘀血 化 在体内、脏器 瘀、祛瘀、逐瘀
性味、功效
辛、苦、温
活血 化瘀
止痛,调经,疗伤消肿, 消痈,破血消癥
适应证
瘀血证
1妇产科 血滞经闭,痛经,月经不调,产 后瘀阻 腹痛
2内科 胸痹,胁痛,头痛 中风后半身不遂,肢体麻木,痹
茯苓丸 肺痈、肠痈 苇茎汤 大黄牡丹皮汤
润肠通便 …… 肠燥便秘 止咳平喘 …… 咳嗽气喘 【用法用量】 煎服,5~10g,捣碎用;桃仁霜入
汤剂宜包煎。 【使用注意】 孕妇忌用。便溏者慎用。本品有毒,
不可过量。 【现代研究】
红花
通经,止痛,活血透疹
活血化瘀
桃仁 通
破血,活血消肿,润肠 便,止咳
【用法用量】 煎服,3~10g,宜炒去油用。外用 适量,生用或炒用,研末外敷。
【使用注意】 胃弱者慎用,孕妇及无瘀滞者忌用。 【现代研究】
没药
为橄榄科没药树或其他同属植物皮部渗出的油胶树 脂。
【性能】 辛、苦,平。归心、肝、脾经。 【功效与适应症】 活血止痛,消肿生肌……治疗跌打损伤瘀滞疼痛,
延胡索
郁金
姜黄
活血行气止痛
祛风,为治头痛的要
治血瘀气滞之诸痛 胸痛、胁痛、脘腹 疼痛、痛经、产后 瘀滞腹痛
止痛的良药
解郁清心、凉血、 利胆退黄 通经止痛
乳香
为橄榄科植物乳香树及其同属植物皮部渗出的树脂。 【性能】 辛、苦,温。归心、肝、脾经。
【功效与适应症】 活血行气止痛 …… 气滞血瘀之痛证 消肿生肌 ………… 跌打损伤 七厘散
第十九章
活血化瘀药
定义
瘀血
血液运行不畅 通畅血行 活 血行血、破血、
离经之血停留 消除瘀血 化 在体内、脏器 瘀、祛瘀、逐瘀
性味、功效
辛、苦、温
活血 化瘀
止痛,调经,疗伤消肿, 消痈,破血消癥
适应证
瘀血证
1妇产科 血滞经闭,痛经,月经不调,产 后瘀阻 腹痛
2内科 胸痹,胁痛,头痛 中风后半身不遂,肢体麻木,痹
茯苓丸 肺痈、肠痈 苇茎汤 大黄牡丹皮汤
润肠通便 …… 肠燥便秘 止咳平喘 …… 咳嗽气喘 【用法用量】 煎服,5~10g,捣碎用;桃仁霜入
汤剂宜包煎。 【使用注意】 孕妇忌用。便溏者慎用。本品有毒,
不可过量。 【现代研究】
红花
通经,止痛,活血透疹
活血化瘀
桃仁 通
破血,活血消肿,润肠 便,止咳
19活血化瘀药PPT课件
行气药
癥积——配软坚散结药
因瘀致虚或因虚致瘀—配补益药
4
2. 根据部位选取药:
头面——川芎 胸中——丹参 膈下——延胡 少腹—五灵脂 四肢—姜黄、牛膝 腰背—泽兰
5
• 使用注意: 本类药物易耗血动血,对月
经过多、出血而无瘀血证及孕妇 均应慎或忌。
6
• 分类:根据本类各药的作用强弱 及作用方式不同,分为 1.活血止痛药 2.活血调经药 3.活血疗伤药 4.破血消癥药四类。
风湿痹痛等——常相须合用
鸡血藤---甘温长于补血,舒筋活络 丹参----苦寒长于活血,清心除烦安神,凉
血消痈
25
丹参
“一味丹参功同四物”----祛瘀生血不伤 正,善活血化瘀,补血生血调经,为 妇科调经的要药,活血化瘀要药。
1. 活血化瘀止痛---治一切血瘀诸痛证, 性寒,尤其适用于血热瘀滞者。
26
1. 川牛膝长于活血通经。 2. 怀牛膝长于补肝肾,强筋骨---久痹、
肝肾亏虚的腰膝酸软和痿证。 3. 善下行:引火、引水、引血、引胎下
行。 治火:
肝阳上亢之头痛眩晕目赤 胃火上炎之齿龈肿痛,口舌生疮 气火上逆迫血妄行之吐衄 注意:活血生用,补宜酒炙
36
益母草
1.为妇、产科活血祛瘀调经的要药, 故有益母之名。凡胎前产后瘀滞诸 证皆可用。
姜黄----根茎,辛温,化瘀 力强,长于治 寒凝气滞血瘀诸证。祛风通络治上肢 风寒湿痹痛。
郁金----块根,苦寒,行气力强,长于治 血热瘀滞诸证。利胆退黄清心解郁开 窍,治湿热黄疸;热病、湿浊、痰热 神昏窍闭、昏聩、癫狂。
22
五灵脂 1、苦咸疏泄温通,专入肝经血分,故
长于活血化瘀止痛,为血瘀诸痛之要药。 2、炒用长于化瘀止血,治血瘀出血证。
《活血化瘀药》PPT课件
2021/3/8
42
个性:
红花
辛,温,活血之力较桃仁缓和,多用于 妇产科血瘀病证。
亦可活血化斑——治血热瘀滞,斑疹色 紫暗,以番红花为优。
祛瘀止痛——治疗癥瘕积聚、心腹瘀痛、 跌打损伤及疮疡肿痛。 红花油
2021/3/8
43
桃仁 1.润肠通便——肠燥便秘 2.活血散瘀力强,活血消痈
• 肺痈、肠痈
故专治一身上下诸痛,用之中的,妙不 可言。盖延胡索活血化气,第一品药 也。” ——《本草纲目》 ➢醋制可增强其止痛作用。
2021/3/8
16
郁金
姜科多年生 草本植物温 郁金、姜黄、 广西莪术或 蓬莪术的块 根
2021/3/8
17
以质坚实、外皮皱纹细、断面色黄者为佳
2021/3/8
18
性味:辛、苦,寒 功用:
活血化瘀药
2021/3/8
1
一 ➢ 活血化瘀药——
含
凡以通畅血行,消散瘀血为
主要作用,治疗血瘀病证的药
义 物。
二 、药性分析 性味:性多温或平
味多苦,次为辛 归经:肝、心经,入血分
三、功用及分类 活血化瘀——多种血瘀证
分 活血止痛药:治气血瘀滞诸痛证 活血调经药:治妇女月经不调、 痛经、经闭及产后瘀滞腹痛证
外用适量捣敷或煎汤外洗。
2021/3/8
36
红花
桃仁
2021/3/8
37
2021/3/8
红花
38
片菊
长科
、植
色物
鲜红
红花
、的
质干
柔燥
软花
者,
为以
佳花
2021/3/8
39
桃仁
中药学课件 活血化瘀药
第十九章 活血化瘀药
• 【功效主治】活血化 瘀、理气止痛,用于 胸中憋闷、心绞痛;
• 【药理作用】 • 1 增加冠脉血流量; • 2 增加心肌耐缺氧能
力、保护缺血心肌;
• 3 抗血小板聚集防止 血栓形成;
• 4 改善微循环。
• 【功效主治】活血化瘀。 用于治疗闭塞性脑血管疾 病,冠心病,脉管炎。
• 祛瘀生新。
• 性味归经:辛、苦,温。归肝、心经。
• 功效:活血化瘀、止痛、调经、破血消
•
癥、疗伤消肿、活血消痈。
• 适应症:各种瘀血证
• (瘀血既是病理产物,又是致病因素)
• 胸腹头痛如针刺,部位固定;癥瘕积聚;
• 经闭痛经、产后恶露不尽出血色紫夹瘀;
• 中风后半身不遂、肢体麻木;关节痹痛
• 日久;跌打损伤、骨折;痈肿疮疡。
• 功效:活血、行气、止痛;
• 临床应用:
• 血瘀气滞诸痛:
• 止痛佳品“能行血中气滞,气中血
• 滞,故专治一身上下诸痛”;
• 心血瘀阻胸痹心痛+丹参、川芎
•
或+瓜蒌、薤白;
• 胃脘痛偏寒+桂枝、高良姜;
•
偏热+川楝子; 偏气滞+木香;
•
偏血瘀+丹参、五灵脂;
• 肝郁气滞胸胁胀痛+柴胡、郁金;
• 疝气睾丸肿痛+橘核、川楝子;
• 含义:凡以通利血脉、促进血行,消散瘀 血为主要功效,常用以治疗瘀血证的药物。
• 活血化瘀的近义词: – 活血—和血、和营、调血(弱); – —活血、行血、散血、通血(中) – —破血(强); – 祛瘀—化瘀、消瘀、散瘀(弱); – —通瘀、行瘀(中); – —破瘀、逐瘀、攻瘀(强)。
• 【功效主治】活血化 瘀、理气止痛,用于 胸中憋闷、心绞痛;
• 【药理作用】 • 1 增加冠脉血流量; • 2 增加心肌耐缺氧能
力、保护缺血心肌;
• 3 抗血小板聚集防止 血栓形成;
• 4 改善微循环。
• 【功效主治】活血化瘀。 用于治疗闭塞性脑血管疾 病,冠心病,脉管炎。
• 祛瘀生新。
• 性味归经:辛、苦,温。归肝、心经。
• 功效:活血化瘀、止痛、调经、破血消
•
癥、疗伤消肿、活血消痈。
• 适应症:各种瘀血证
• (瘀血既是病理产物,又是致病因素)
• 胸腹头痛如针刺,部位固定;癥瘕积聚;
• 经闭痛经、产后恶露不尽出血色紫夹瘀;
• 中风后半身不遂、肢体麻木;关节痹痛
• 日久;跌打损伤、骨折;痈肿疮疡。
• 功效:活血、行气、止痛;
• 临床应用:
• 血瘀气滞诸痛:
• 止痛佳品“能行血中气滞,气中血
• 滞,故专治一身上下诸痛”;
• 心血瘀阻胸痹心痛+丹参、川芎
•
或+瓜蒌、薤白;
• 胃脘痛偏寒+桂枝、高良姜;
•
偏热+川楝子; 偏气滞+木香;
•
偏血瘀+丹参、五灵脂;
• 肝郁气滞胸胁胀痛+柴胡、郁金;
• 疝气睾丸肿痛+橘核、川楝子;
• 含义:凡以通利血脉、促进血行,消散瘀 血为主要功效,常用以治疗瘀血证的药物。
• 活血化瘀的近义词: – 活血—和血、和营、调血(弱); – —活血、行血、散血、通血(中) – —破血(强); – 祛瘀—化瘀、消瘀、散瘀(弱); – —通瘀、行瘀(中); – —破瘀、逐瘀、攻瘀(强)。
中药学课件活血化瘀药PPT课件
.
止痛 行气解郁清心 凉血止血 利胆退黄
31
郁金
本品性寒,既活血、 行气,又解郁,故
善治 “肝郁热瘀”
临床应用:
一般配木香,如颠倒木金散;
肝郁气滞胁痛,配柴胡、白芍、香附等;
气滞血瘀疼痛
肝郁有热、血瘀气滞痛经等,配柴胡、栀 子、川芎等;宣郁通经汤
胸痹疼痛,配瓜蒌、薤白、丹参等; 癥瘕痞块 ,配鳖甲、莪术、青皮等;
甘润 降泄
入大肠
润肠通便
.
61
临床应用:
桃仁 祛瘀力强-破血
瘀血证常用。
经闭、痛经,配红花、川芎等,桃红四物汤 产后瘀滞腹痛,配炮姜、川芎等,生化汤
瘀血证
癥瘕痞块,配桂枝、丹皮、赤芍等,桂枝茯苓丸 经闭跌打损伤,配红花、当归、大黄等,复元活血汤
.
62
桃仁
临床应用:
肺痈,配苇茎、冬瓜仁,苇茎汤
活 血
.
24
郁金
出处:《药性论》 命名: 来源:为姜科植物郁金或姜黄、或广西莪术、或蓬莪术的块根。
采收加工:生用,或明矾水炙用。
处方用名:郁金、玉金、乙金、益金,川郁金、
温郁金、广郁金
.
25
郁金
.
26
郁金
.
27
郁金
.
28
郁金
.
29
郁金
.
30
性味归经
郁金
功效
辛散苦泄 走气血
活血 行气
苦寒清热
入心 入血 入肝胆
胁肋刺痛,配桃仁、柴胡、大黄等,复元活血汤; 跌打损伤,配苏木、乳香、没药等,
或制成油剂、酊剂。治跌打要药。
斑疹色暗,配紫草、大青叶等,当归红花饮
活血化瘀药精品PPT课件
21
丹参猪肝汤
猪肝300克,丹参100克,油菜2棵,盐2小 匙
1、锅中加入4碗水,放入丹参煮沸后,转 小火熬煮约15分钟。 2、猪肝洗净切片,高汤转中大火再次煮 开,放入猪肝片和洗净的油菜,待再次滚 沸后加盐调味即成。
祛瘀止痛,活血通经,清心除烦。
22
丹参陈皮膏
丹参100克,陈皮30克,蜂蜜100毫升。 丹参、陈皮加水煎,去渣取浓汁,加蜂蜜
失眠 头晕 健忘、痴呆
37
速效救心丸(滴丸)
说明书用量
急 救:10-15 粒 治 疗:4-6 粒/次,3次/日
38
速效救心丸 发明人— 章臣桂
国家药典委员会委 员
卫生部新药评审委 员
政府特殊津贴专家
“剂型是为疗效服务的”
39
天王补心:滋阴清热,养血安神
丹参、生地、玄参、二冬、党参、当归、柏子 仁、酸枣仁、远志、茯苓、五味子、甘草、朱 砂等
酒炙
15
以条粗、内紫黑色,有菊花状白点者为佳16。
水试鉴别法
用水浸泡丹参根的方法对丹参进行鉴别。 正品丹参根浸泡后的溶液无色,药材稍膨
胀,颜色稍微变浅。 伪品丹参溶液显红色,药材变为淡红色。
17
【性能】 苦,微寒。归心、肝经。
【功效】 活血调经,袪瘀止痛。 凉血消痈,清心安神。
18
症型:心阴不足,心悸失眠,多梦,健忘,口 舌生疮
41
柏子养心:补心养血,益气安神
党参、黄芪、川芎、当归、肉桂、半夏曲、柏 子仁、酸枣仁、远志、茯苓、五味子、甘草、 朱砂等
症型:心气虚,阴血不足的气短畏寒,心神不 安,失眠,健忘,夜多恶梦,怔忡惊悸
42
3、红 花
丹参猪肝汤
猪肝300克,丹参100克,油菜2棵,盐2小 匙
1、锅中加入4碗水,放入丹参煮沸后,转 小火熬煮约15分钟。 2、猪肝洗净切片,高汤转中大火再次煮 开,放入猪肝片和洗净的油菜,待再次滚 沸后加盐调味即成。
祛瘀止痛,活血通经,清心除烦。
22
丹参陈皮膏
丹参100克,陈皮30克,蜂蜜100毫升。 丹参、陈皮加水煎,去渣取浓汁,加蜂蜜
失眠 头晕 健忘、痴呆
37
速效救心丸(滴丸)
说明书用量
急 救:10-15 粒 治 疗:4-6 粒/次,3次/日
38
速效救心丸 发明人— 章臣桂
国家药典委员会委 员
卫生部新药评审委 员
政府特殊津贴专家
“剂型是为疗效服务的”
39
天王补心:滋阴清热,养血安神
丹参、生地、玄参、二冬、党参、当归、柏子 仁、酸枣仁、远志、茯苓、五味子、甘草、朱 砂等
酒炙
15
以条粗、内紫黑色,有菊花状白点者为佳16。
水试鉴别法
用水浸泡丹参根的方法对丹参进行鉴别。 正品丹参根浸泡后的溶液无色,药材稍膨
胀,颜色稍微变浅。 伪品丹参溶液显红色,药材变为淡红色。
17
【性能】 苦,微寒。归心、肝经。
【功效】 活血调经,袪瘀止痛。 凉血消痈,清心安神。
18
症型:心阴不足,心悸失眠,多梦,健忘,口 舌生疮
41
柏子养心:补心养血,益气安神
党参、黄芪、川芎、当归、肉桂、半夏曲、柏 子仁、酸枣仁、远志、茯苓、五味子、甘草、 朱砂等
症型:心气虚,阴血不足的气短畏寒,心神不 安,失眠,健忘,夜多恶梦,怔忡惊悸
42
3、红 花
中药学课件活血化瘀药PPT课件
.
8
川芎
临床应用:
胸痹心痛,配丹参、桂枝、檀香等;
活
胁肋疼痛,配柴胡、香附、白芍等, 血
——柴胡舒肝散
血瘀气滞痛证 积聚痞块,配桃仁、红花等,
化 瘀 行
气
——血府逐瘀汤 止
痛
跌打损伤肿痛,配乳没、三七等。
.
9
临床应用:
川芎
1、本品下行血海, 治各种妇科经产瘀 血证,为妇科要药。 2、常配当归
月经不调,配当归、益母草等,
.
32
临床应用:
郁金
痰热蒙蔽心窍之神昏,配石菖蒲、栀子等, 如菖蒲郁金汤;
癫痫,配白矾,如白金丸。
取其清心、解郁、开窍
.
33
临床应用:
郁金
血热出血——吐、衄血,倒经,尿血、血淋,配清热、凉 血、止血药。
湿热黄疸、结石——取其清利肝胆湿热。 治黄疸,配栀子、茵陈等; 治胆结石,配金钱草、鸡内金等。
郁金 性寒清热,凉血,利胆退黄,行气解郁力强
主治血热瘀滞、湿热黄疸、热病神昏。
行气止痛
治血瘀气滞证 姜黄 性寒温,祛瘀力强,
善治寒凝血瘀、上肢痹痛。
.
40
第二节 活血调经药
.
41
丹参
出处:《神农本草经》 命名: 来源:唇形科植物丹参的根。 采制加工:生用或酒炙。 处方用名:丹参、紫参、血参、紫丹参、红丹参
3、肝阳上亢头痛慎用。
头痛
上行 头目, 祛风 活血
风寒头痛,配羌活、白芷、细辛等,川芎茶调散
风热头痛,配菊花、石膏、僵蚕等,川芎散;
瘀血头痛,配桃仁、红花、麝香等,通窍活血汤; 风湿头痛,配羌活、独活、防风等,羌活胜湿汤;
六经头痛,“头痛须用川芎,若不愈各加引经药” -痰浊头痛,配陈皮、半夏、细辛等,芎辛导痰汤;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活血调经药:主要适用于妇女月经不调、 痛经、闭经、产后瘀滞腹痛等证。
3活血疗伤药:主要适用于跌打损伤、瘀血 肿痛、筋伤骨折及金疮出血等伤科病证。
4破血消癥药:主要适用于癥瘕积聚,血滞 闭经等瘀血重证。
04.10.2020
中药学
5
四、注意
1注意配伍
多配行气药,气为血之帅,气行则血行→行气有
中药学
7
第一节 活血止痛药
药性特点:多具辛味,既入血分,又入气分, 活血之中兼有很好的行气止痛的作用。
适应证:主要适用于血瘀气滞所致的各种疼 痛,如头痛,胸胁痛,心腹痛,痛经,产后 腹痛,肢体痹痛及跌打伤痛等。
04.10.2020
中药学
8
川芎《神农本草经》
【药用】伞形科草本植物川芎 Ligusticum chuanxiong Host. 的根茎。
一钱至三钱,煎服。研粉吞服每次 1-1.5 g 。 【方剂举例】川芎茶调散(《和局方剂》):
川芎、细辛、白芷、羌活、防风、荆芥、薄荷、 甘草; 治风寒感冒头痛。
04.10.2020
中药学
13
延胡索《雷公炮炙论》
【药用】罂粟科草本植物延胡索 Corydalis turtschaninovii Bess. f. yanhusuo Y.H. Chou et C.C. Hsii 的块茎。
04.10.2020
中药学
3
概述
一、概念:凡以通利血脉、促进血行、消
散瘀血为主要作用的药物,称为活血化瘀药, 又称活血祛瘀药。其中活血作用强者,称破 血药。
二、药性特点:活血祛瘀药味多辛、苦,
性善行散,主入心、肝二经。适用于各种瘀 血阻滞的病证。
04.10.2020
中药学
4
三、分类
1活血止痛药:主要适用于血瘀气滞所致的 各种疼痛,如头痛,胸胁痛,心腹痛,痛经, 产后腹痛,肢体痹痛及跌打伤痛等。
助于行血。 2孕妇及妇女月经过多者忌用或慎用。
04.10.2020
中药学
6
教学要求
掌握活血化瘀药的概念、功效、适应范围及使 用注意;
掌握川芎、延胡索、郁金、莪术、丹参、益母 草、红花、乳香、牛膝等药;
熟悉姜黄、泽兰、三棱、没药、桃仁、鸡血藤、 骨碎补、穿山甲、水蛭、斑蝥等药;
04.10.2020
04.10.2020
中药学
11
川芎
功效
活血行气
祛风止痛
主治
特点:通达气血,为“血中气药”。 应用:气滞血瘀的胸痛、胁痛、痛经、 半身不遂、外伤瘀痛等。 特点:善上行头目,为头痛要药。 应用:头痛,风湿痹痛。
04.10.2020
中药学
12
川 芎之应用
【处方用名】 1. 川芎、抚芎(洗净,晒干,切碎用) 2. 灸川芎(清炒至微焦) 【一般用量与用法】
04.10.2020
中药学
19
郁金
【性味与归经】 辛、苦,寒。 归心、肺、肝经。
04.10.2020
中药学
20
郁金
郁金,以功效为名,则可知主要功能在于解 郁。既入气分以疏肝解郁,复入血分以活血 调经,且能化痰湿以开心窍,凉血热以止吐 衄。至于黄疸之症,用之能利胆退黄,配合 应用,亦有一定功效也。
注意:畏丁香。
04.10.2020
中药学
21
第十九章 活血化瘀药
04.10.2020
中药学
1
瘀血概述
血液为人体重要物质之一,但必须通行流畅 以濡养周身,如有阻滞则往往发生疼痛、肿 块等病症;
活血祛瘀药功能行血散瘀,解除由于瘀血阻 滞所引起的各种病症,故临床应用甚为重要。
04.10.2020
中药学
2
瘀血形成的病机
气虚致瘀:载气者为血,运血者为气,气血充盛则循运正常。
外伤致瘀:是指各种外伤,诸如跌打损伤,或过度负重努伤等,则外可伤 皮肤,内可伤脏腑,从而使血离经隧,不能及时消散或排出,形成瘀血。
情志内伤或饮食起居失宜致瘀:情志内伤,可使气机郁滞,气郁血滞,久 而成瘀。此外,古代医家认为,饮食起居失宜,亦可导致血瘀而变生它病。 故《证治准绳》说:“饮食起居,一失其宜,皆能使血瘀滞不行,故百病 由瘀血者多。”
气滞致瘀:气行则血行,气滞则血瘀。若肝气郁结,疏泄不利,气机失畅, 血液运行亦可因之阻塞。
血寒致瘀:血得温则行,得寒则凝。若感受外寒,或阴寒内盛,寒邪入于 经脉,则使经脉挛缩而拘急,血因凝涩不得畅通,进而形成瘀血。
血热致瘀:热入营血,煎灼营阴,血与热互结,或使血液粘滞而运行不畅, 或热灼脉络,迫血妄行。故《医林改错》说:“血受寒则凝结成块,血受 热则煎熬成块。”
04.10.味与归经】 辛,温。 归肝、胆、心包经。
04.10.2020
中药学
10
川 芎之应用
特点:上行头目,下达血海,中开郁结。 尤为妇科调经要药。治月经不调、经闭、痛经,
常配当归等药同用; 治胸胁疼痛,可配柴胡、香附等同用; 治风湿痹痛,可配羌活、独活等同用; 治疮疡肿痛、跌打损伤,配乳香、没药等同用; 治头风头痛,可配细辛、白芷等同用。
04.10.2020
中药学
14
延胡索
【性味与归经】 辛、苦,温。 归心、肝、脾经。
04.10.2020
中药学
15
延胡索之应用
活血力弱,止痛力佳,能治一身上下诸痛,单味用亦效。 治疗胃脘疼痛,可配伍川楝子同用; 治疗寒凝气滞血瘀、胸痹疼痛,可与瓜蒌、薤白同用; 治疗痛经,可与当归、川芎、白芍、香附同用; 治小肠疝痛,可配伍小茴香、乌药、吴茱萸; 用于跌打伤痛,可配伍当归、川芎、乳香、没药; 近年来临床上常用本品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可配伍活血
【一般用量与用法】 一钱至三钱,煎服。研末吞服,每次三分至一钱。
【使用注意】 1. 罂粟科,夏季采,陈旧良,宜醋制。 2. 辛苦而温,入肝脾心,功善止痛,作用广泛,能用治一身
上下诸痛,无论气滞疼痛、血瘀疼痛咸有效验。
04.10.2020
中药学
18
郁金《药性论》
【药用】姜科草本植物郁金 、 广西莪朮、姜黄 或莪朮 的干燥块根。
行气药同用。
04.10.2020
中药学
16
延胡索
功效
活血行气 止痛
主治
特点:善行血中气滞,为止痛良药。 应用:气滞血瘀的多种疼痛。 (心痛欲死,速觅元胡)。
04.10.2020
中药学
17
延胡索之应用
【处方用名】 生延胡索(晒干用) 延胡索、玄胡索、延胡、玄胡(醋拌制后切片用) 酒炒延胡索(黄酒拌后炒干)
3活血疗伤药:主要适用于跌打损伤、瘀血 肿痛、筋伤骨折及金疮出血等伤科病证。
4破血消癥药:主要适用于癥瘕积聚,血滞 闭经等瘀血重证。
04.10.2020
中药学
5
四、注意
1注意配伍
多配行气药,气为血之帅,气行则血行→行气有
中药学
7
第一节 活血止痛药
药性特点:多具辛味,既入血分,又入气分, 活血之中兼有很好的行气止痛的作用。
适应证:主要适用于血瘀气滞所致的各种疼 痛,如头痛,胸胁痛,心腹痛,痛经,产后 腹痛,肢体痹痛及跌打伤痛等。
04.10.2020
中药学
8
川芎《神农本草经》
【药用】伞形科草本植物川芎 Ligusticum chuanxiong Host. 的根茎。
一钱至三钱,煎服。研粉吞服每次 1-1.5 g 。 【方剂举例】川芎茶调散(《和局方剂》):
川芎、细辛、白芷、羌活、防风、荆芥、薄荷、 甘草; 治风寒感冒头痛。
04.10.2020
中药学
13
延胡索《雷公炮炙论》
【药用】罂粟科草本植物延胡索 Corydalis turtschaninovii Bess. f. yanhusuo Y.H. Chou et C.C. Hsii 的块茎。
04.10.2020
中药学
3
概述
一、概念:凡以通利血脉、促进血行、消
散瘀血为主要作用的药物,称为活血化瘀药, 又称活血祛瘀药。其中活血作用强者,称破 血药。
二、药性特点:活血祛瘀药味多辛、苦,
性善行散,主入心、肝二经。适用于各种瘀 血阻滞的病证。
04.10.2020
中药学
4
三、分类
1活血止痛药:主要适用于血瘀气滞所致的 各种疼痛,如头痛,胸胁痛,心腹痛,痛经, 产后腹痛,肢体痹痛及跌打伤痛等。
助于行血。 2孕妇及妇女月经过多者忌用或慎用。
04.10.2020
中药学
6
教学要求
掌握活血化瘀药的概念、功效、适应范围及使 用注意;
掌握川芎、延胡索、郁金、莪术、丹参、益母 草、红花、乳香、牛膝等药;
熟悉姜黄、泽兰、三棱、没药、桃仁、鸡血藤、 骨碎补、穿山甲、水蛭、斑蝥等药;
04.10.2020
04.10.2020
中药学
11
川芎
功效
活血行气
祛风止痛
主治
特点:通达气血,为“血中气药”。 应用:气滞血瘀的胸痛、胁痛、痛经、 半身不遂、外伤瘀痛等。 特点:善上行头目,为头痛要药。 应用:头痛,风湿痹痛。
04.10.2020
中药学
12
川 芎之应用
【处方用名】 1. 川芎、抚芎(洗净,晒干,切碎用) 2. 灸川芎(清炒至微焦) 【一般用量与用法】
04.10.2020
中药学
19
郁金
【性味与归经】 辛、苦,寒。 归心、肺、肝经。
04.10.2020
中药学
20
郁金
郁金,以功效为名,则可知主要功能在于解 郁。既入气分以疏肝解郁,复入血分以活血 调经,且能化痰湿以开心窍,凉血热以止吐 衄。至于黄疸之症,用之能利胆退黄,配合 应用,亦有一定功效也。
注意:畏丁香。
04.10.2020
中药学
21
第十九章 活血化瘀药
04.10.2020
中药学
1
瘀血概述
血液为人体重要物质之一,但必须通行流畅 以濡养周身,如有阻滞则往往发生疼痛、肿 块等病症;
活血祛瘀药功能行血散瘀,解除由于瘀血阻 滞所引起的各种病症,故临床应用甚为重要。
04.10.2020
中药学
2
瘀血形成的病机
气虚致瘀:载气者为血,运血者为气,气血充盛则循运正常。
外伤致瘀:是指各种外伤,诸如跌打损伤,或过度负重努伤等,则外可伤 皮肤,内可伤脏腑,从而使血离经隧,不能及时消散或排出,形成瘀血。
情志内伤或饮食起居失宜致瘀:情志内伤,可使气机郁滞,气郁血滞,久 而成瘀。此外,古代医家认为,饮食起居失宜,亦可导致血瘀而变生它病。 故《证治准绳》说:“饮食起居,一失其宜,皆能使血瘀滞不行,故百病 由瘀血者多。”
气滞致瘀:气行则血行,气滞则血瘀。若肝气郁结,疏泄不利,气机失畅, 血液运行亦可因之阻塞。
血寒致瘀:血得温则行,得寒则凝。若感受外寒,或阴寒内盛,寒邪入于 经脉,则使经脉挛缩而拘急,血因凝涩不得畅通,进而形成瘀血。
血热致瘀:热入营血,煎灼营阴,血与热互结,或使血液粘滞而运行不畅, 或热灼脉络,迫血妄行。故《医林改错》说:“血受寒则凝结成块,血受 热则煎熬成块。”
04.10.味与归经】 辛,温。 归肝、胆、心包经。
04.10.2020
中药学
10
川 芎之应用
特点:上行头目,下达血海,中开郁结。 尤为妇科调经要药。治月经不调、经闭、痛经,
常配当归等药同用; 治胸胁疼痛,可配柴胡、香附等同用; 治风湿痹痛,可配羌活、独活等同用; 治疮疡肿痛、跌打损伤,配乳香、没药等同用; 治头风头痛,可配细辛、白芷等同用。
04.10.2020
中药学
14
延胡索
【性味与归经】 辛、苦,温。 归心、肝、脾经。
04.10.2020
中药学
15
延胡索之应用
活血力弱,止痛力佳,能治一身上下诸痛,单味用亦效。 治疗胃脘疼痛,可配伍川楝子同用; 治疗寒凝气滞血瘀、胸痹疼痛,可与瓜蒌、薤白同用; 治疗痛经,可与当归、川芎、白芍、香附同用; 治小肠疝痛,可配伍小茴香、乌药、吴茱萸; 用于跌打伤痛,可配伍当归、川芎、乳香、没药; 近年来临床上常用本品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可配伍活血
【一般用量与用法】 一钱至三钱,煎服。研末吞服,每次三分至一钱。
【使用注意】 1. 罂粟科,夏季采,陈旧良,宜醋制。 2. 辛苦而温,入肝脾心,功善止痛,作用广泛,能用治一身
上下诸痛,无论气滞疼痛、血瘀疼痛咸有效验。
04.10.2020
中药学
18
郁金《药性论》
【药用】姜科草本植物郁金 、 广西莪朮、姜黄 或莪朮 的干燥块根。
行气药同用。
04.10.2020
中药学
16
延胡索
功效
活血行气 止痛
主治
特点:善行血中气滞,为止痛良药。 应用:气滞血瘀的多种疼痛。 (心痛欲死,速觅元胡)。
04.10.2020
中药学
17
延胡索之应用
【处方用名】 生延胡索(晒干用) 延胡索、玄胡索、延胡、玄胡(醋拌制后切片用) 酒炒延胡索(黄酒拌后炒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