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中的父与子1

合集下载

部编人教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课内外阅读理解专项训练(完整)】含答案

部编人教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课内外阅读理解专项训练(完整)】含答案

部编人教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课内外阅读理解专项训练(完整)】含答案1.阅读下文,回答问题地震中的父与子就在他挖掘的时候,不断有孩子的父母急匆匆地赶来。

看到这片废墟,他们痛哭并大喊:“我的儿子!我的女儿!”哭喊过后,便绝望地离开了。

有些人上来拉住这位父亲,说:“太晚了,没有希望了。

”这位父亲双眼直直地看着这些好心人,问道:“谁愿意帮助我?”没有人给他肯定的回答,他便埋头接着挖。

消防队长挡住他:“太危险了,随时可能发生大爆炸,请你离开。

”这位父亲问:“你是不是来帮助我?”警察走过来:“你很难过,我能理解,可这样做,对你自己,对他人都有危险,马上回家吧。

”“你是不是来帮助我?”人们摇头叹息着走开了,都认为这位父亲因为失去孩子过于悲痛,精神失常了。

然而这位父亲心中只有一个念头:“儿子在等着我!”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

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衣服破烂不堪,到处都是血迹。

挖到第38小时,他突然听到瓦砾堆底下传出孩子的声音:“爸爸,是你吗?”是儿子的声音__父亲大喊__阿曼达__我的儿子__(1)给文章的最后一段加上标点符号。

是儿子的声音________ 父亲大喊________ 阿曼达________ 我的儿子________(2)“失”的意思有:①失掉;过失;②没有把握住;③找不着;④改变常态;⑤没有达到目的。

文中有两个划线的“失”字,第一个取意思________,第二个取意思________。

(3)找出描写父亲外貌的句子。

你从父亲的外貌描写中体会到了什么?(4)读一读文中画线的句子,为什么不直接写挖了36小时?【答案】(1)!;:“;!;!”(2)②;④(3)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衣服破烂不堪,到处都是血迹。

父亲的心中只有儿子,他一直在坚持地挖着,他要亲手救出自己的儿子。

(4)父亲为了救儿子,整整挖了36小时,突出了挖的时间之长,之艰难。

这样写,表现出艰难的过程,更能体现父亲执着的信念和父救子所克服的巨大困难。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地震中的父与子》课件【三篇】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地震中的父与子》课件【三篇】

优秀的初步是成功的一半,课件是激发学生兴趣并给一堂课确立基调的话,要恰到利处,形式开朗,吸引人,感人人,让听课者回味无量。

下边是【篇一】1 认识 8 个生字,会写11 个生字。

正确读写洛杉矶、杂乱、往日、废墟、爆炸、瓦砾等词语。

累积文中对于人物相貌、语言描绘的佳句。

2正确、流畅、有感情地朗诵课文。

3从课文的详细描绘中感觉父亲对儿子的爱以及儿子从父亲自上吸取的力量。

4意会作者抓住人物相貌、语言、动作进行描绘,反应人物思想质量的表达方法。

课前准备1预习课文,自学生字词。

2采集并阅读同类的歌颂亲情的故事。

如学生采集有困难,教师可供给《背影》《血泪亲情泣天地》《无私母爱创建生命奇观》《 7 岁女孩挽救母亲的动人故事》等文章给学生。

第一课时一、创建情境,揭露课题1明确专题各自默读本组课文的导语,谈谈本组专题的内容及学习要求。

2介绍资料能够先各小组介绍代表报告用课余时间采集到的有关地震及其危害的资料,也能够教师播放地震的有关影像资料,还可以够展现自己采集的图片资料,并对图片进行讲解 ; 而后谈谈自己对地震的认识与感觉。

3教师导入是啊,地震是多么地残忍,它使多少人失掉了亲人,流浪失所。

1989 年,当巨大地震地危害侵袭美国洛杉机时,有一对父子演绎了一段令人深受感人地故事。

今日就让我们来学习第十一课──《地震中地父与子》[ 板书课题] ,齐读课题二、初读课文,初步感知1自读课文,要求①借助词典,联合课文中的句子认识生字和新词; ②用~~~画出自己深受感人的句子 ; ③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小组内互读课文,沟通学习收获。

3全班沟通 1 检查生字、新词的读音,要点记着墟、砾、颤等字形。

2初步报告自己深受感人的句子。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悟1 默读课文,思虑①用比较简短的话谈谈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②读了课文有什么感觉 ; ③划出不懂的词语、句子,试着提出不懂的问题。

2 全班议论 1 用简短的话谈谈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设计(通用10篇)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设计(通用10篇)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设计《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设计(通用10篇)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一个系统设计并实现学习目标的过程,它遵循学习效果最优的原则吗,是课件开发质量高低的关键所在。

教学设计要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设计(通用10篇),欢迎大家分享。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设计篇1教学目的:1、感受父子亲情,理解伟大的父爱能给人巨大的勇气,能使人在危急时刻变得更加坚强,能够无所畏惧地面对突如其来的灾难。

2、依托语言文字,通过有感情朗读、联系上下文等方法,理解课文内容和情感。

教学重点:1、展现“父亲艰难地在废墟上挖了38小时”这一情景的第十二自然段。

2、理解“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和你在一起”这句话给父子二人带来的巨大精神力量。

3、理解这对父子为何了不起。

教学难点:理解“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和你在一起”给父子二人带来的巨大精神力量。

教学准备:教学课件教学过程:一、把握整体,创设情境1、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第17课地震中的——(生引答:父与子)(板书课题)2、初读了课文,你知道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3、一场突如其来的大地震让一切都失去了他往日的模样。

(出示影音)旁白:你们看,在地震中楼房倒塌,成了瓦砾堆,鲜活的生命就这样离我们而去……人群从四面八方赶来,纷纷加入救援的队伍。

一双双手,一把把铁锹,各种先进的仪器设备,都加入了到这场与死神的竞赛中。

然而,救出每一个人都显得那样艰难。

二、直奔主题,整体感知1、就在这样的情况下,一位父亲执着地挖了38个小时,他7岁的儿子竟顽强支撑了38个小时。

课文中早已对他们给予高度的评价,说他们是一对――(生答:了不起)的父与子。

(板书:了不起)2、你从课文哪些地方看出他们的了不起?动笔划出来,还可以用简短的语句做些批注。

(学生读划写)3、学生交流过渡:这真是一对了不起的父与子。

这位父亲如此伟大,如此_____,如此______(生自由答)让我们再一次走近这位了不起的父亲。

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六组:17地震中的父与子》优课课件_1

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六组:17地震中的父与子》优课课件_1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
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有一年 美国洛杉矶 父亲和儿子 起因、经过、结果
有一年,美国洛杉矶发生大 地震,30万人在不到四分钟的时间 里受到了不同程度的伤害。
那个昔日充满孩子们欢声笑 语的漂亮的三层教学楼,已变成 一片废墟 。
了不起
三个场景
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 小时,36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
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 衣服破烂不堪,到处都是血迹。
《感悟父爱》
总有一个人将我们支撑, 总有一种爱让我们心痛,
这个人就是父亲, 这种爱就是父爱。
父爱如山!
父母亲的怀抱,永远是我们最 温暖的家。
我们活在父爱如山的背上,活 在母爱如海的怀里。
向你推荐:
叶倾城 《奇迹的名字叫父亲》 马一刀 《鼾声》 石涧竹 《父爱安全网》 柴建业 《父亲啊,你何时再听儿一声责备》 古 禾 《天凉了,谁提请我再添一件衣服》
thanks!
1 面对废墟,坚定站立。 2 不顾劝阻,坚持挖掘。
3 日以继夜,伤痕累累。
他顿时感到眼前一片漆黑,大 喊:“阿曼达,我的儿子!” 跪 在地上大哭了一阵后,他猛然想 起自己常对儿子说的一句话: “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 一起!”他坚定帮助我?” “你是不是来帮助我?”

地震中的父与子阅读及答案

地震中的父与子阅读及答案

《地震中的父与子》浏览懂得及答案在(凌乱忙乱)中,一位年青的父亲安插好受伤的老婆,冲向他7岁的儿子的黉舍.谁人往日充满孩子们欢声笑语的英俊的三层教室楼,已变成一片废墟.他(当时马上)觉得面前一片黝黑,大喊:“阿曼达,我的儿子!”跪在地上大哭了一阵后, 他猛地想起本身常对儿子说的一句话:“不管产生了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路!”他果断地站起身,向那片废墟(xūsū)走去.他知道儿子的教室在一层楼的左后角(jiǎo jué),便疾步走到那边.就在他发掘(juéjuē)的时刻,不竭有孩子的怙恃急匆匆地赶来,看到这片废墟,他们痛哭并大喊:“我的儿子!”“我的女儿!”哭喊事后,便失望地分开了.有些人上来拉住这位父亲,说:“太晚了,没有愿望了.”这位父亲双眼直直地看着(zhe zháo)这些恶意人,问道:“谁同意帮忙我?”没人给他肯定的答复,他便专一接着挖.1.我会给文中空白处加标点.(3分)2.我会用“√”选出准确的词语.(2分)3.我会划出文中括号内不准确的读音.(4分)4.我会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3分)快步(疾步)果断(果断)肯定(肯定)5.缩句.(6分)(1)谁人往日充满孩子们欢声笑语的英俊的三层教室楼,已变成一片废墟.教室楼变成废墟.(2)一位年青的父亲安插好受伤的老婆.父亲安插好老婆.(3)他猛地想起本身常对儿子说的一句话.他想起话.6.父亲得知了如许的新闻有什么变更?由此可以看出他是一位如何的父亲?(4分)答:父亲当初看到黉舍成了一片废墟后“马上觉得面前一片黝黑”,他觉得哀痛而失望;想到对儿子说的话后,果断寻子与决不废弃,可以看出他是一个坚持不懈.决不废弃.固守诺言.深爱儿子的父亲.《地震中的父与子》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没人再来阻拦他.他满脸尘土,双眼布满血丝,衣服破烂不堪,到处都是血(xuèxié)迹.挖到第38小时,他忽然听见瓦砾堆底下传出孩子的声音:“爸爸,是你吗?”是儿子的声音!父亲大喊:“阿曼达!我的儿子!”“爸爸,真的是你吗?”“是我,是爸爸!我的儿子.”“我告知同窗们不要畏惧,说(只要)我爸爸在世(就)必定会来救我,也能救大家.(因为)你说过,不管产生什么事,你总会和我在一路!”“你如今怎么样?有几个孩子在世?”“我们这里有14个同窗,都在世,我们都在教室的墙角,房顶塌(tàtā)下来架成个大三角形,我们没被砸(zázā)着.”父亲大声向周围呼叫招呼:“这里有14个小孩,都在世!快来人!”过路的人抓紧跑过来辅佐.50分钟后,一个安然的出口开拓出来了.父亲声音颤(zhàn chàn)抖地说:“出来吧!阿曼达.”“不!爸爸.先让我的同窗出去吧!我知道你会跟我在一路,我不怕.不管产生什么事,我知道你总会跟我在一路.”这对了不得的父与子,无比痛苦地紧紧拥抱在一路.1.我会划去文中括号内不准确的读音.(4分)2.在文中括号里填上准确的联系关系词.(1分)3.“不!爸爸.先让我的同窗出去吧!”从这一句话中,可以看出儿子具有什么样的品德?答:儿子具有勉励同窗求生,获救时,把安然先给了同窗的崇高品德.(2分)4.用“~~~~”画出总领全文的句子.(2分)5.文中说这是一对“了不得的父与子”,说父亲了不得是因为他坚持不懈.决不废弃.固守诺言.有义务感,说儿子了不得是因为他勉励同窗求生;获救时,把安然先给了同窗;信赖父亲.(4分)6.“这对了不得的父与子,无比痛苦地紧紧拥抱在一路.”为什么说他们“无比痛苦”呢?(2分)答:因为这是父子之间的信赖和深深的爱,他们大难不死的重逢而喜悦,所以说他们“无比痛苦”.7.文章重复消失一句话:“不管产生什么,你总会和我在一路”,从这句话中你感触感染到了什么?(3分)答:我感触感染到这句话是父亲对儿子的承诺,是儿子在绝境中满怀信念的力气源泉,也是父亲保持到底决不废弃的原因.8.文中写到:“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作者为什么不直接写他挖了36小时?(3分)答:如许写更能表示出父亲发掘的艰苦,更能表现出父亲执著的信念和救儿子所战胜的伟大艰苦.9.用横线画出文中描述父亲的表面的句子,文中为什么要如许描述父亲的表面呢?(3分)答:这句描述父亲表面的话,表示了父亲为了救儿子发掘的时光之长和坚持不懈.决不废弃的执著精力.10.你知道有关地震的谚语吗?答:地震的谚语有:“鸡飞上树猪乱拱,鸭不下水狗狂叫.”。

《地震中的父与子》阅读题的答案(优秀10篇)

《地震中的父与子》阅读题的答案(优秀10篇)

《地震中的父与子》阅读题的答案(优秀10篇)《地震中的父与子》阅读答案篇一语文阅读题从小学开始就要训练,因为语文的阅读感觉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够形成的。

小编在这整理了《地震中的父与子》阅读答案,希望能帮助到您。

地震中的父与子1989年发生在美国洛杉矶一带的大地震,在不到4分钟的时间里,使30万人受到伤害。

在混乱和废墟中,一个年轻的父亲安顿好受伤的妻子,便冲向他7岁儿子上学的学校。

他眼前,那个昔日充满孩子们欢声笑语的漂亮三层教学楼,已变成一片废墟。

他顿时感到眼前一片漆黑,大喊:阿曼达,我的儿子!跪在地上大哭了一阵后,他猛然想起自己常对儿子说的一句话:无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他坚定地站起身来,向那片废墟走去。

他知道儿子的教室在楼的一层左后角处,他疾步走向那里,开始动手。

在他清理挖掘时,不断地有孩子的父母急匆匆地赶来,看到这片废墟,他们痛哭并大喊:我的儿子!我的女儿!哭喊过后,他们绝望地离开了。

有些人上来拉住这位父亲说:太晚了,他们已经死了。

这位父亲双眼直直地看着这些好心人,问道:谁愿意来帮助我?没人给他肯定的回答,他便埋头挖着挖着。

救火队长挡住他:太危险了,随时可能引起爆炸,请你离开。

这位父亲问:你是不是来帮助我?警察走过来:你很难过,难以控制自己,可这样不但不利于你自己,对他人也有危险,马上回家去吧。

你是不是来帮助我?人们都摇头叹息着走开了,都认为这位父亲因失去孩子而精神失常了。

这位父亲心中只有一个念头:儿子在等着我。

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3小时,没人再阻挡他。

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浑身上下破烂不堪,到处是血迹。

到第33小时,他突然听见底下传出孩子的声音:爸爸,是你吗?是儿子的声音!父亲大喊:阿曼达!我的儿子!爸爸,真的是你吗?是我,是爸爸!我的儿子!我告诉同学们不要害怕,说只要我爸爸活着就一定来救我,也就能救出大家。

因为你说过不论发生什么,你总会和我在一起!你现在怎么样?有几个孩子活着?我们这里有14个同学,都活着,我们都在教室的墙角,房顶塌下来架了个大三角形,我们没有砸着。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实录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实录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实录教学实录:地震中的父与子场景:地震突然发生,父亲和儿子身处室内,房间摇晃不已。

父亲(冷静地):儿子,不要紧张,这是一次地震。

我们需要保持冷静。

我们要迅速找到一个安全的避难点。

儿子(惊慌):爸爸!我害怕!这是什么?会不会很危险?父亲:别担心,儿子。

地震是地壳的运动,有时会发生地震,但我们可以采取一些措施来保护自己。

现在,我们需要找到一个安全的地方。

(父亲带领儿子迅速躲到桌子下面)父亲:在地震中,桌子下面是比较安全的地方,它可以提供一些保护。

我们可以躲在这里,直到地震停止。

儿子:爸爸,我害怕,多久才会结束呢?父亲:地震的持续时间不确定,但通常地震只会持续几十秒钟到几分钟。

我们要保持冷静和耐心,直到地震结束。

现在,我们可以利用这段时间来回顾一些地震自救的知识。

儿子:哪些知识很重要呢?父亲:我们要尽量远离窗户、大型家具和易倒的物品,因为它们可能在地震中破碎或倒下。

我们要尽量保持平稳,不要惊慌失措或乱跑,可以跪在地上并保护好头部。

地震停止后,我们要小心离开房间,防止被可能有的余震伤害。

儿子:爸爸,我知道了。

但为什么地震会发生呢?父亲:地震通常是由于地壳中的板块运动引起的。

地球的地壳被分为许多大大小小的板块,当这些板块发生相对运动时,就会产生地震。

儿子:爸爸,我们能预测地震吗?父亲:目前科学还无法准确预测地震,但我们可以通过监测地震活动和研究地震历史,来了解地震的分布规律和可能发生的区域。

(地震停止)父亲:快,我们离开这个房间,去一个安全的开阔地区。

(父亲带领儿子迅速离开房间,并找到一个开阔的地方)父亲:现在我们已经安全了,但我们还是要保持警惕,因为地震之后可能发生余震。

我们需要等待官方发布的安全通知,并根据指示采取行动。

儿子:爸爸,我现在感觉安全多了,谢谢你的指导。

父亲:不客气,儿子。

保护好自己才能保护我们的家人。

记住,冷静和知识是应对地震最重要的工具。

本实录中所提到的措施和知识只是应对地震的一些基本方法,具体情况还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来决定。

《地震中的父与子》读后感范文(2篇)

《地震中的父与子》读后感范文(2篇)

《地震中的父与子》读后感范文“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这是《地震中的父与子》这篇文章里的一句话。

一想到这句话,我就想起文章中的主人公阿曼达和他的父亲。

面对大自然的灾害,我们似一棵小草,在天灾降临时,也许就会被天灾夺去生命。

但是这对父子,在大自然的灾害来临时临危不惧。

父亲怀着不放弃一丝救孩子的希望,而儿子阿曼达也怀着相信父亲一定会来救他的心理来接受困难和考验。

终于老天不负有心人,让这对父子又团聚了。

老天可能会关上一扇门,但也一定会为你打开一扇窗。

不要以为一件事只有一种解决方法!就像汶川大地震一样,全国人民心连心,各地群众自己送来了救命的物品,在大家众志成城的努力下,从废墟中就出了许多生命。

终于,如此之大的困难,我们也克服了。

所以,我们要像那对父子一样,遇到困难勇于面对,不能半途而废。

今年夏天,我就克服了重重困难,登上了黄山。

黄山“飞来石”景观是我向往已久的,从早上出发,我和爸妈一路走,一路喘,马不停蹄地向飞来峰进发。

可是来到山脚我傻眼了——那么陡,那么高啊!原本不恐高的我想打退堂鼓了。

可是,我这一路气喘吁吁地爬了大半天,不就是为了一睹为快吗,不能白跑一趟啊!可我就是小腿肚打颤。

妈妈看出我的心思,大声说:“悦悦,加油啊,你看我体力不如你都爬上来了,你也不能落后呀!”爸爸也在一边说:“我的女儿是最棒的,到现在都没让我们扶一把,一定会完成自己的心愿。

”听了爸妈的话,我鼓起勇气,扶着石壁小心翼翼地爬上了山顶。

站在“飞来石”旁,望着脚下的万丈深渊,我的心胸一下子变得极其舒畅。

眼前起伏的群山,连绵的云海尽在我的脚下,这是多么美好的享受啊!此时此刻,我忘记了害怕,尽然来到峭壁边扶着栏杆嚷着要妈妈给我拍照,留下这难忘的一瞬间。

现在,每当我看到当时留下来的照片,就会想起“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这句话,我将把这句话当做我的座右铭,时刻激励着我,让我在今后的生活中像地震中的父子一样,永不言弃!《地震中的父与子》读后感范文(2)《地震中的父与子》是一部令人震撼心灵的作品。

《地震中的父与子》

《地震中的父与子》
《地震中的父与子》
汇报人: 2024-01-04
目录
• 故事背景 • 人物介绍 • 故事情节 • 主题和意义 • 文学手法 • 读者感悟
01
故事背景
故事发生的时间和地点
时间
1994年1月17日,美国洛杉矶
地点
圣安东尼奥山庄,洛杉矶
故事背景的描述
1994年1月17日凌晨4点31分,美国洛杉矶地区发生 7.3级地震,造成约60人死亡,200多人受伤,经济损
故事中父子最终团聚,强调了生命的 可贵和不可预测,呼吁人们珍惜当下 。
团结互助的力量
故事中人们齐心协力帮助父亲挖掘废墟,展现了团结互助的 力量。
在灾难面前,人们应该团结一心,互相帮助,共同面对困难 和挑战。这种精神是社会进步和发展的动力。
05
文学手法
叙事方式
顺叙
故事按照时间顺序展开,从父亲发现地震开 始,到他与儿子在废墟中相遇,再到他们共 同经历生死考验,最后获救。这种叙事方式 使故事情节紧凑,逻辑清晰。
求助与合作
他寻求其他受灾家庭的帮 助,与消防员、志愿者等 合作,共同挖掘废墟。
艰难时刻
在救援过程中,阿曼德遭 遇余震、疲劳和失望等重 重困难,但他始终坚持不 懈。
父子重逢
儿子的坚持
01
儿子在废墟下等待父亲,凭借坚强的意志和求生欲望,终于等
到了救援。
救援成功
02
在众人的努力下,儿子被成功救出,送往医院救治。
06
读者感悟
对父爱的理解
父爱的伟大
文章中的父亲在地震后不顾一切地挖 掘废墟,寻找自己的儿子,展现出了 父爱的伟大和坚定。这种爱超越了生 死,让人深感震撼。
父爱的无私
父亲没有放弃对儿子的寻找,即使在 绝望的时刻也坚持不懈。这种无私的 爱让人感动,也让我们对父爱有了更 深的理解。

地震中的父与子1

地震中的父与子1

动作 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没 人再来阻挡他。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 衣服破烂不堪,到处都是血迹。 外貌
神态描写 这位父亲双眼直直地看着这些好心人,
问道:“谁愿意帮助我?”没人给他肯定的回答, 他便埋头接着挖。 消防队长挡住他:“太危险了,随时可能发 生大爆炸,请你离开。” 这位父亲问:“你是不是来帮助我?” 警察走过来:“你很难过,我能理解,可这 样做,对你自己、对他人都有危险,马上回家 语言描写 吧。” “你是不是来帮助我?” 他挖了8 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没人再 动作描写 来阻挡他。
女儿不解的问:“可是你明天就要见到她了, 你为什么不自己告诉她呢?” 他笑了,俯身,在女儿额上深深刻下一个吻。 船到纽约港了,女儿一眼便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 认出母亲,她大喊着:“妈妈!妈妈!” 就在此时,周围忽然一片惊呼,女儿一回头, 看见父亲已经仰面倒下,胸口血如井喷,刹那间 染红了整片天空。
尸解的结果让所有人惊呆了:那把刀无比 精确地洞穿了他的心脏。他却多活了三天,而且 不被任何人知觉。惟一能解释的是因为创口太小,
他顿时感到眼前一片漆黑,大喊:“阿曼 达,我的儿子!” (他)跪在地上大哭了一阵。
感觉 他顿时感到眼前一片漆黑,大喊:“阿曼 达,我的儿子!” 语言 (他)跪在地上大哭了一阵。 动作
人们摇头叹息地走开了,都认为这位 父亲因为失去孩子过于悲痛,精神失常了。
学习提示:
1、各自读课文5-12节,划出能够反映父 亲“失常”的语句。 2、在组长的带领下交流相关语句, 讨论:作者通过哪几方面的描写来说明父 亲的“失常”?
第六组
感受父母之爱
房屋在顷刻间坍塌,美丽别致的家 园瞬间变成废墟一片……
失去孩子的母亲痛不欲生……

【哲理故事】地震中的父与子

【哲理故事】地震中的父与子

【哲理故事】地震中的父与子从前有一个小男孩和他的父亲住在一个小山村。

他们过着平静而幸福的生活,每天都在一起劳作,互相照顾。

父亲是个智慧而善良的人,他教会儿子许多人生的道理和哲理。

有一天,突然发生了一次大地震。

整个村庄摇晃了起来,人们惊慌失措地奔波逃生。

小男孩和他的父亲也立刻跑出了家门。

在逃生的过程中,父亲看到了一位年迈的邻居跌倒在地,动弹不得。

父亲停下脚步,对儿子说:“儿子,你先跑,我去救邻居。

”男孩有些担心地看着他的父亲,但还是按照他的话去做了。

男孩不断地和人群一起奔跑,他一直回头看着那个正在救援的父亲。

他看到,父亲在邻居身旁用力地摇动着他,试图把他拉起来。

地震的力量太大了,邻居被压在一块石头下,无法动弹。

男孩心急如焚,他已经离父亲远去,但他无法放下这个情景。

他心里对父亲的担心和注重溢于言表。

他不断地祈祷着,希望父亲能够安全。

终于,地震过去了,村庄开始缓和。

人们纷纷返回家园,开始修整自己的房屋和生活。

男孩也急忙跑回家,希望父亲能在邻居的家中安全地等待着他。

当他赶到邻居家时,他发现父亲再也没有回来。

他被石块砸在了背上,被活埋了起来。

男孩沮丧地躺在地上,眼泪一滴滴地流淌。

突然,男孩听到一阵微弱却清晰的声音:“孩子,你没事吧?”男孩抬起头,发现他的父亲正在他的旁边,虚弱地笑着。

男孩感到莫名的欣慰和愧疚。

他问父亲为什么会回来,父亲说:“因为有邻居需要我的帮助。

我没有忍心放下他并且逃走。

现在,我受了伤,但我还好着呢。

”男孩热泪盈眶,后悔自己没有留下来帮助父亲。

他深刻体会到了父亲为何会做出这样的选择,他看到了父亲高尚的品德和对他人的关爱。

从那以后,男孩变得成熟起来。

他明白了父亲的教诲——无论何时何地,我们都应该帮助需要帮助的人。

他开始将父亲的故事传播开来,让更多人了解到他父亲的英勇事迹。

虽然父亲没有幸存,但他的精神一直活在人们的心中。

他的故事成为人们传颂的佳话,激励着人们行善奉献,帮助别人。

这个故事让我们思考和反思,我们是否也能像那个父亲一样,无私地为他人着想,甚至牺牲自己的利益。

地震中的父与子演示文稿1

地震中的父与子演示文稿1

四川汶川——“地震中的父与子”
一个父亲从12号下午就开始挖,用手,一个人挖,什么话都不说,默 默地挖,很快双手就流血了。他没注意,只是不停地挖。后来武警来了, 看他那么惨,双手指甲掉光了,让这个父亲别挖,他们帮他挖。他不说话, 一个人继续挖。于是武警和他各挖各的。 挖了三天三夜,不吃东西,偶尔喝点水。从不说话,不哭也不叫。 第三天夜里挖出来了,他忽然笑了,很温柔地笑,但是他儿子已经变 形了。他叫武警一起,抬开预制板。把儿子挖出来,轻轻放在地上,找来 水和纱布,给儿子擦身子和梳头。很轻,很温暖,他始终微笑,武警看到 都想哭,又不敢劝他。 擦完,他就把儿子抱起来,坐着,两个人,父子。坐了一夜,也不和 别人说话,偶尔亲亲儿子。 天亮了,运尸体的车来了。他拿了一个尸体袋,把儿子装进去,别人 要帮忙,他都拒绝了。然后,抱起装儿子的袋子,把儿子抬上车。这时候, 他突然大叫一声,那种穿云裂石的声音,在场的武警都以为他疯了。上去 拉他,他很快平静了,说:“我没事。” 他把儿子放好后,跳下车,抓了一朵野花,放在装儿子的袋子上,说 “儿啊,爸爸再送你一程。” 然后,关门,目送车子离开,一个人转身走了。 武警说,他两手食指的第一节骨头都没有了。
父母的爱
是天地间最伟大的爱!
Hale Waihona Puke 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 36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他满脸 灰尘,双眼布满血丝,衣服破烂不 堪,到处都是血迹。挖到第38小时, 他突然听见瓦砾堆底下传出孩子的 声音:“爸爸,是你吗?”
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 36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他满脸 灰尘,双眼布满血丝,衣服破烂不 堪,到处都是血迹。挖到第38小时, 他突然听见瓦砾堆底下传出孩子的 声音:“爸爸,是你吗?”

地震中的父与子(陈洪惠).ppt1

地震中的父与子(陈洪惠).ppt1

了不起的儿子
• “我告诉同学们不要害怕,说只要我爸 爸活着就一定会来救我,也能救大家.因 为你说过,不论发生什么,你总会和我在 一起!”
Hale Waihona Puke “ 不!爸爸。先让我的同 学出去吧!我知道你总会跟 我在一起 ,我不怕。不论发 生了什么,我知道你总会跟 我在一起。”
父亲与儿子都是了不起的,父亲对儿子的爱 让我们感动,儿子对父亲的信任,更让我们感动。 一句平实而强有力的话连接着两颗心。 是哪一句话呢?文中出现了几次呢?
“太晚了,没有希望了。” “太危险了,随时可能发生大爆炸, 请你离开。” “你很难过,我能理解,可这样做, 对你自己,对他人都有危险,马上回家 吧。”
人们摇头叹息着走开了,都认为这 位父亲因为失去孩子过于悲痛,精神失 常了。
“太晚了,没有希望了。” “谁愿意帮助我?” “太危险了,随时可能发生大爆炸, 请你离开。” “你是不是来帮助我?” “你很难过,我能理解,可这样做, 对你自己,对他人都有危险,马上回家 吧。” “你是不是来帮助我?” 人们摇头叹息着走开了,都认为这 位父亲因为失去孩子过于悲痛,精神失 常了。

四、说学习方法
•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又说:“好的先生不是教书,
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学习习惯的养成 和学习方法的指导,是学生语文素质培养的关键。 在本文的教学中,我力求让学生学会朗读。即通 过读让学生抓住重点词句,通过读,让学生理解 内容,体会出感情来,在反复朗读进入文中情景。 根据不同人物的特点,用不同的语气,表达不同 的感情,使学生明白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的 这一道理。这样不仅让学生知道了“读”是学懂 本文的关键,也是学习一切文章的主要方法。
他满脸灰尘,双 眼布满血丝,衣服破 烂不堪,到处都是血 迹。

地震中的父与子(1)

地震中的父与子(1)

一、课前谈话:1出示两三幅(地震、泥石流、海啸)灾难照片2师:触目惊心的灾难,留给人们无尽的伤痛。

然而一次次灾难中,涌现出的一个个爱的故事如一束束温暖的阳光,温暖着你、温暖着我、温暖着他。

我们来交流一下你们收集到的关于爱的故事吧。

(天亮了……师:父母高高举起的双臂,托起幼小生命的延续。

大西洋的奇迹师:父亲倒下了,可他对女儿的深受却像山峰一样永远屹立。

雪山救女……师:生命的重生,是母亲的鲜血,多么无私的母爱呀。

3学生自由交流,师适时小结。

4师:感人肺腑的爱的故事,创造一个又一个爱的奇迹。

今天让我们走进六单元第17课,一起去见证又一个爱的奇迹。

一导入新课师: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17课,请大家齐读课题。

课文是如何深情赞美这对父与子的?生齐读:这对了不起的父与子,无比紧紧地拥抱在一起。

师:板书(了不起)二赏析词句,品评父子1、理解了不起的父亲(过渡)师:这对了不起的父与子,他们哪些了不起的言行让你深受感动?(出示学习要求)1、静心默读课文1-12自然段,边读边勾画让你深受感动的语句,写下你的感受。

2、与小组同学交流你的体会。

师:孩子们,文中哪一处描写最能表现父亲的了不起?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

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浑身上下破烂不堪,到处是血迹。

生:我从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这一连串数字,体会到父亲的了不起。

师:你能抓住表时间的词来体会,不错。

作者为什么不直接写他挖了36小时,而要如此不厌其烦地写,他这样写想表达什么呢?生:想强调挖的时间很长,挖掘的不容易。

师:你想的跟老师一样。

请你读出这样的感受。

生:读。

师:你们听出了什么?生1:把表时间的词读得特别重;生2:把表时间的词读得一个比一个重而慢。

过渡:师:在长达36小时的时间里,父亲一直在做什么?生:父亲一直在挖。

师:简简单单的一个挖字,你能想像父亲是怎样挖吗?生1:双膝跪在瓦砾堆上,裤子磨破了,渗出了鲜血。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案1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案1

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从课文的具体描述中感受到父爱的伟大力量。

3、使学生受到“爱别人以及做人应有责任感”的教育。

教学重、难点:1、了解父亲不顾一切抢救儿子的经过,感受父爱的伟大。

2、让学生明白这对父子为什么了不起。

一、谈话导入1、用一个形容词来形容一下你的父亲。

2、揭示课题:1989年,当巨大地震地危害侵袭美国洛杉矶时,曾有一对父子演绎了一段令人深受感动地故事。

让我们来共同走进《地震中的父与子》二、自由读文感知内容1、播放视频,从这段视频当中你想到了什么?2、小组合作、探究式的学习课文,自己读课文,自己设计问题,自己做出回答。

(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自主布置学习任务,拓展学生的思维,使学生能够从不同的方面理解文章主要内容,并且训练了学生的对语言的抽象概括能力和表达能力)3、小组间交流学习收获。

三、品读精华,感悟亲情1、学生进行角色扮演式朗读,在读中感受“父亲的了不起”2、汇报:(1)第二自然段的“冲”,体会作者为什么要用“冲”字读一读这句话引读该段(2)与其他父母比,这位父亲了不起之处?(3)父亲做出了惊人的举动,交流(4)投示12节,读,说说这位父亲的哪些举动感动了你们?(5)引读父子见面时的对话,分角色读(6)这段对话中最让你感动的是哪一句?投示儿子的话,体会齐读12~19自然段(7)齐读儿子让同学先出去的话(“读懂”既包括读懂这句话所包含的思想感情,也包括读懂作者用来表达情感的语言形式,了解课文的语言特色。

这个环节意在让学生领悟“父亲”的了不起,受到崇高亲情的感染和熏陶,同时让学生消化、吸纳课文的语言,掌握课文的语言形式。

)四、感情升华,堂上练习1、学生尝试续写(这个环节一方面学生对词语的综合运用能力,另一方面训练写作能力)设计两个和结尾不同的可能发生的结局:A:挖出了孩子,但是孩子已经死了。

B:父亲在挖孩子的过程中突然发生爆炸,父亲也和孩子“在一起”了。

2、学生汇报。

五、拓展延伸:学习了这个感人的故事,你有什么感受?学生谈谈自己是怎样感受父爱的?(学生自省,达到良好教育效果)六、布置作业。

《地震中的父与子》优秀教学设计

《地震中的父与子》优秀教学设计

《地震中的父与子》优秀教学设计《地震中的父与子》优秀教学设计(通用6篇)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促进我们快速成长,使教学工作更加科学化。

我们该怎么去写教学设计呢?下面是店铺帮大家整理的《地震中的父与子》优秀教学设计,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地震中的父与子》优秀教学设计篇1【学习目标】1、识记生字新词,正确读写和理解相关词语。

2、品读课文,从课文的具体描述中感受父心中的坚定信念,以及信念产生的奇迹。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非同寻常的深沉父爱以及蕴藏其中的巨大力量。

4、领悟作者抓住认为外貌、语言、动作进行描写,反映人物内心的表达方法。

积累活的语言。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从课文的具体描写中感受父子心中的坚定信念,体会深沉的父爱以及力量。

【教学难点】体会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揭题导入1、揭题。

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第六单元的第一篇课文,题目是??《地震中的父与子》。

2、同学们,你们还记得“5.12”汶川大地震吗?它给你留下了怎样深刻的印象?3、经过预习,我们了解到这篇课文所讲的地震发生在什么地方?是一场怎样的地震?请你快速浏览课文,找到相关的词句。

从哪可以看出这是一场大地震?4、情境学词。

出示洛衫矶地震废墟图,师描述地震过后的惨状。

地震过后,留下来的是什么?是废墟,还有瓦砾,还可能会发生大爆炸,还有不幸被瓦砾砸着的人和物。

5、看到这片“废墟”,你有什么感觉?人们会怎样面对这片大地震后的废墟呢?二、通读全文,理清脉络1、自由读课文。

释疑。

2、指导归纳课文主要内容。

谁能用简洁的语言跟大家说说这篇课文主要写一件什么事?(思路:“六要素”??时间、地点、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三、品读“了不起”的父亲(3-12自然段)1、引读:在整件事情的发展中,有两个人会给你留下极其深刻的印象,他们是??父与子。

他们给我们留下了怎样的印象?为什么会留下这样的印象呢?我们先来看看这位父亲,看到这片大地震后留下的废墟,他的感受与表现跟别的父母有什么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2、快速默读文段3-11自然段。

小学语文地震中的父与子优秀教案(优秀3篇)

小学语文地震中的父与子优秀教案(优秀3篇)

小学语文地震中的父与子优秀教案(优秀3篇)四年级下册语文《地震中的父与子》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品读课文1至12自然段,从课文的具体描述中感受父亲对儿子的爱。

3、领悟作者抓住人物外貌、语言、动作特点进行描写,反映人物思想品质的表达方法。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从课文的具体描述中感受父爱的伟大力量。

教学难点:领悟作者抓住人物外貌、语言、动作特点进行描写,反映人物思想品质的表达方法。

教学过程:一、导入(一)齐读课题:《地震中的父与子》(二)质疑:这是一场什么样的地震?地震中的父与子之间发生了什么故事?二、初读课文(一)自由朗读课文,思考以上两个问题,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二)检查自学情况。

1、认读生字词:混乱、昔日、废墟、爆炸、瓦砾、洛杉矶、阿曼达、地震、安顿、坚定、疾步、挖掘、破烂不堪、绝望、叹息、悲痛、砸着、颤抖、拥抱2、这是一场什么样的地震?从哪些句子可以看出来?句子1 :“…… 30万人在不到四分钟的时间里受到了不同程度的伤害。

”(“30万人”“ 不到四分钟”两个数字词感受这是一场大地震;找好关键词感情朗读突出大地震)句子2:“那个昔日充满孩子们欢声笑语的漂亮的三层教学楼,已变成一片废墟。

”(A、观看地震后的图片出示生字词:混乱、昔日、废墟、爆炸、瓦砾,从画面中可以理解混乱:乱七八糟,这就叫做混乱废墟:房子倒塌后成了废弃的地方,那就叫------瓦砾:废墟里面看到有许多碎的瓦片、砖块,这就是-----)(这就是大地震留在我们脑海中的几个词语,你看,我们学词语可以查字典,可以联系上下文,也可以借助画面,还可以联系我们的所见所闻。

读书就是这样,要做个有心人。

)除了了解这些词语,还有其他词语的意思希望大家运用老师介绍的方法自己理解。

3 、在这场大地震中一对父与子之间发生了什么故事?儿子被埋在废墟中,父亲冒着(危险),抱着(坚定的信念)不顾劝阻,历经艰辛,经过(38)小时的挖掘,终于在(废墟中)救出(儿子及其同伴)的故事。

语文S版四下《地震中的父与子》课件1

语文S版四下《地震中的父与子》课件1


快速浏览课文:

课文中告诉我们这是一对怎样的父子?
这是一对了不起的父子!
这对了不起的父 与子,无比幸福地紧 紧拥抱在一起。
这对了不起的父 与子,无比幸福地紧 紧拥抱在一起。
他顿时感到眼前一片漆 黑,大喊:“阿曼达,我的儿 子!” 跪在地上大哭一阵后, 他猛地想起自己常对儿子说的 一句话:“ 不论发生什么, 我总会跟你在一起!”他坚定福地紧紧拥 抱在一起。
父亲与儿子都是了不起的,父亲对儿 子的爱让我们感动,儿子对父亲的信任, 更让我们感动。一句平实而强有力的话连 接着两颗心。 是哪一句话呢?文中出现了几次呢?
我们一起来朗读一下: 1、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 2、因为你说过,不论发生什么,你总 会跟我在一起! 3、不论发生了什么,我知道你总会跟 我在一起。 “在一起”是父亲对儿子真诚的诺言, “在一起”是支撑父亲的一盏心灯,它让 父亲成为一座大山,伟岸坚强!
夸一夸
夸一夸
这对父与子真是
了不起,你想对父亲或
儿子说点什么?请用一 两句话写下来。
(1)我想对这位父亲 说: “ ” (2)我想对阿曼达说: “ ”
小练笔
这对了不起的父子不仅打 动了我们,更让他们周围的人 感动不已。想一想,他们之间 还会谈论些什么?或者向这位 伟大的父亲说些什么?把你想 到的写下来。
不论发生什么,我总 会跟你在一起 !
文中如何体现儿子的了不起?
1、在长达38小时的漆黑的瓦砾 堆下,没有水,没有食物,只有恐 惧和危险,7岁的阿曼达告诉同学不 要害怕,坚持生的希望。 2、当得到父亲的救援时,他首 先想到的是“先让我的同学出去 吧”。
“我告诉同学们不要害怕, 说只要我爸爸活着就一定会来 救我,也能救大家。因为你说 过,不论发生什么事,你总会 和我在一起!”

五年级语文上册《地震中的父与子》课文原文及赏析

五年级语文上册《地震中的父与子》课文原文及赏析

五年级语文上册《地震中的父与子》课文原文及赏析《地震中的父与子》课文原文1989年,美国洛杉矶发生大地震,30万人在不到4分钟的时间里受到了不同程度的伤害。

在混乱和废墟中,一位年轻的父亲急忙安顿好受伤的妻子,然后冲向他7岁儿子的学校。

那个昔日充满孩子们欢声笑语的漂亮的三层教室楼,已经变成了一片废墟。

他顿时感到眼前一片漆黑,心中充满了绝望。

但他仍然坚定地站着,想起他对儿子的承诺,他大喊:“阿曼达,我的儿子!”他开始挖掘,不顾一切地寻找他的儿子。

消防队员和其他家长试图阻止他,告诉他没有希望了。

但他只是回答:“你们愿意帮我吗?”然后继续进行挖掘。

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没有人再来阻挡他。

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衣服破烂不堪,到处都是血迹。

到第38小时,他突然听到了废墟下传出孩子的声音:“爸爸,是你吗?”是儿子的声音!父亲大喊:“阿曼达!我的儿子!”废墟下的儿子回应:“爸爸,真的是你吗?”“是我,是爸爸!我的儿子。

”父亲激动得热泪盈眶。

50分钟后,一个安全的出口开辟出来。

父亲声音颤抖地说:“出来吧!阿曼达。

”“不!爸爸。

先让我的同学出去吧!因为我知道你会跟我在一起,我不怕。

不论发生了什么,我知道你总会跟我在一起。

”这对了不起的父与子无比幸福地紧紧拥抱在一起。

赏析:《地震中的父与子》是一篇感人至深的课文,讲述了一位父亲在地震中坚守对儿子的承诺,克服重重困难,最终找到并救出了儿子的感人故事。

课文运用了生动的描写和对话,将父亲的爱和坚韧表现得淋漓尽致,使读者深受感动。

同时,也展现了儿子对父亲的信任和依赖,体现了亲情的力量和伟大。

整篇课文充满了人性的光辉和爱的力量,对于五年级的学生来说,是一篇很好的情感教育素材。

教科版三年级语文下册《地震中的父与子 1》PPT课件

教科版三年级语文下册《地震中的父与子 1》PPT课件

这对了不 起的父与子在 经过巨大灾难 的磨难后 , 无比幸福地紧 紧拥抱在一起。 紧拥抱在一起。
小练笔: 小练笔:
请你想象一下: 请你想象一下:在漆黑的瓦砾 没有水,没有食物, 下,没有水,没有食物,没有爸爸 妈妈,有的只是14个七岁的小伙伴, 14个七岁的小伙伴 妈妈,有的只是14个七岁的小伙伴, 阿曼达和小伙伴们会说些什么、 阿曼达和小伙伴们会说些什么、做 些什么、想些什么呢? 些什么、想些什么呢?把你想到的 写下来。 写下来。
教科版三年级语文下册选读课文
1.自学生字新词,理解课文内容, 1.自学生字新词,理解课文内容,想象 自学生字新词 父亲抢救儿子的画面。 父亲抢救儿子的画面。 2.运用 从内容中体会思想” 运用“ 2.运用“从内容中体会思想”的阅读方 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 法,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感受父爱 的伟大。 的伟大。 3.分角色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分角色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分角色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体会文中 最后一句话的含义。 最后一句话的含义。
跪在地上大哭了一阵后, (3)“跪在地上大哭了一阵后,他 猛地想起自己常对儿子说的一句话: 猛地想起自己常对儿子说的一句话: 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 “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 他坚定地站起身,向那片废墟走去。 他坚定地站起身,向那片废墟走去。” 从这儿可以看出父亲看到了希望, (从这儿可以看出父亲看到了希望, 他相信儿子会记住他的话, 他相信儿子会记住他的话,有一个坚定 的信念支持着他,所以他── ──坚定地站 的信念支持着他,所以他──坚定地站 起身,疾步走到那里, 起身,疾步走到那里,可见父亲救儿子 的急切心情。 父亲坚信儿子仍然活着, 的急切心情。 父亲坚信儿子仍然活着, 是因为他坚信儿子记住他说的那句话。 是因为他坚信儿子记住他说的那句话。)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地震中的父与子。

师:平时老师和大家一起学习课文,总是提几个问题让大家读书思考,是不是?师:那现在请大家以小组为单位,先读课文,边读边想,再讨论讨论,猜一猜,今天老师要给大家提哪些问题?先提示一下,我一共要提三个问题。

讨论时要注意,一定要先认真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想:老师会在哪里提问题?如果老师在这里提问题,我们该怎样回答?现在请各小组开始读书、讨论。

回答问题师:好了。

谁先说说?生:我认为老师一定会问,这一课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师:嗬!这么肯定!也就是说这一课主要写了什么事?生:本文主要写在一次大地震中,一位父亲奋不顾身地挖了38个小时,终于救出了自己的儿子和儿子的同学这件事。

师:我很欣赏你用的一个词,奋不顾身。

你觉得你说的准确吗?生:还可以吧!(笑声)师:我也觉得"还可以"。

(笑声)要是能把时间和地点加上就更好了。

能重新说说吗?生:能!1989年,美国洛杉矶大地震中,一位父亲奋不顾身地挖了38个小时,终于救出了自己的儿子和儿子的同学这件事。

师:好!真想奖励你!但是,你提的却不是我要问的。

抱歉啦!(笑声)生:我觉得老师会问,"父亲"为什么一直坚信他儿子还活着,拼命挖,而不像别的父亲一样认为自己的孩子已经死了。

师:哦,提了这么个问题。

那你能不能回答这个问题?生:怕回答不全面。

师:知道多少说多少。

生:就是他一直不觉得没有希望了,因为前边说了,他给儿子说过一句话:"不论发生什么事,我总会和你在一起。

"也就是说,不管是死的是活的,他都要见到儿子。

师:看,你还怕自己回答不全面,你已经非常准确又很全面地回答了这个问题,而且还从父亲的内心世界出发,抓住了一句非常关键的话:"不论发生什么事,我总会和你在一起。

"请坐!问得好,回答也好!可惜的是,不是我要提的问题。

谁再来说?生:课文第二十小节说:"父亲颤抖地说:'出来吧,阿曼达!'"为什么要颤抖地说?应该高兴才对。

师:是啊,挖了这么长时间,终于见到自己的儿子了,应该高兴才对呀。

可他为什么还要声音颤抖呢?谁来帮他说?师:这位同学的心地很善良,而且能够以一个父亲的思想设身处地地看待这个问题,因此,你说出了一个最重要的原因。

把这三个同学说的合起来就完整地回答了这个问题。

(面对提问题的学生)明白了吗?生:明白了。

师:问题提得很好,激发了大家的思维。

遗憾的是,还没有猜对!谁再来猜?生:我想老师会问:为什么说这对父子了不起?师:这个问题很有价值。

作为奖励,请你把"了不起"三个字写到黑板上,写在"地震中"下面。

谁能回答,这对父子了不起在哪儿?生:父亲的了不起就在于他坚持自己的信念,救自己的儿子;儿子的了不起就在于想着自己的同学,想先救自己的同学。

师:回答的简明扼要!这样的父与子是不是了不起的父与子?师:"地震中的父与子"能不能换成"了不起的父与子"?师:这个问题已经接近我要提的问题了。

最后再给大家一次机会。

谁来说?谁认为我最有把握,请把手举得高一点。

生:您可能会问,为什么其他的父母不去救,只哭两声、喊两声就走了?师:他们只是哭喊两声"我的女儿!"、"我的儿子!"就走了。

是吧?生:是。

师:那你说为什么?生:因为他们不愿见到孩子的尸首,不愿承认这个事实。

师:他们不想看到孩子在地震中死去的惨相。

你这是从父母的心理方面来考虑的。

有这个因素。

还有其他的原因吗?生:他们以为孩子已经死了,不用救了。

师:他们考虑得比较现实。

看到学校的教学楼已经变成一片废墟,挖也没有用了。

生:对。

师:还有什么原因?生:这位父亲抱着活要见人,死要见尸的态度。

师:你说的是父亲。

她问的是那些哭喊一声就走了的父母。

生:因为救火队长已经说了,地震中随时可能发生大爆炸,挖会很危险。

师:把这几个同学的观点综合起来就可以回答刚才的问题了。

【教者注】至此,基本上疏通了课文,大致了解了课文内容。

师:到现在为止,同学们提的问题也很不错,帮助我们大致了解了课文内容,基本上读懂了课文。

现在大家听听我要提的问题。

课文当中有一段写那位父亲因为悲伤过渡而精神失常了。

找到那一段没有?生:找到了。

师:读。

(生读课文)师:(板书:失常?)我要提的问题就在这儿。

这位父亲的精神是不是失常了?生:(纷纷举手)师:别忙。

请大家再浏览一下课文。

你要是认为这位父亲精神失常,请找到相关的事实依据;你要是认为这位父亲的精神不失常,也找到相关的例证。

待会儿说出你的理由。

开始吧。

【教者注】目的在于引导学生合作、探究,在感悟课文中培养其思辩能力。

师:认为这位父亲精神失常的同学请举手。

一、二……只有六个。

其他人都是认为父亲的精神不失常的了。

这样吧,你们这几位认为"失常"的同学请坐到那边去,那几个同学请让让。

快点!你们几个人重新组成一个小组,从课文中找出从哪儿看出父亲精神失常的。

要动笔画。

懂吗?生:懂。

师:我们这些同学要认真读书、思考、讨论,那几位认为父亲精神失常,我们不同意,我们要考虑那些同学会从哪儿找到理由说父亲精神失常,我们也要找到理由和他们辩论,证明父亲的精神是正常的。

师:请你。

生(否):(美国)世贸大厦倒塌,死了很多人,挖了几个月呢!师:你说的有点道理,但没切中要害。

想一想,38个小时,不吃不喝呀。

看看书,实不相瞒,我在这个地方,就是"38小时"旁边写了两个字:失常。

我没写"精神"两个字,只写了"失常"。

生(否):课文后边说了,"这对了不起的父与子",正是因为他挖了38小时,才说明他了不起。

否则就不是了不起的父与子了。

师:你是说挖了38小时就了不起吗?生(否):是。

师:你说的已经接近关键处了。

但是,请想一想,挖了38小时就了不起吗?你到我们新建的塑胶操场上挖38小时看看?恐怕校长都会踢你一脚。

(笑声)去找那些救护人员来挖,这样安全一些。

可是他只想到,我一定要救我孩子,我一定要救我的孩子,就像发疯一样,不顾任何危险。

假设他真的使楼房发生爆炸的话,那他也要和自己的孩子一起死。

师:你说的有道理,但从这里是否可以看出,他宁可牺牲自己也要救出自己的孩子?师:同学们,当我们面对一个因为爱自己的孩子,因为失去孩子过于悲痛,精神上、行动上与我们一般的人有点不太相似的父亲,你会说你的精神失常了?你会这样说吗?生:不会!师:你只会被他的精神所感动,对他的悲惨遭遇而感到同情。

我想,任何人都不会对他说:你的精神失常了!只能是深深地敬佩这位了不起的父亲。

师:(深情地)孩子们!38个小时,不吃、不喝、不睡!再加10个小时就是两天两夜,想想看,这是多么的惊人!因此,我还是同意那位同学的观点:说他失常吗?确实失常,他失去了和一般的正常人一样的举动。

说他不失常吗?的确不失常。

因为一种伟大的父爱的力量充溢着他的全身。

所以,他心中只有一个念头:我要救我的儿子!我要救那些和我的儿子一样压在废墟底下的可怜的孩子们!他们在等着我!所以,他失常,但失常的伟大;他不失常,不失常的惊人!这就是爱,伟大的父爱!(板书:爱)同意吗?二、下面,老师的第二个问题要出来了。

和以前我们学过的课文相比,这篇文章的标点符号有什么特别之处?请大家看书,找找,看看,想想。

一定要注意特别之处。

生:(读书思考了1分多钟)师:不容易吧,这个问题?生:我发现了。

师:什么号?生:感叹号。

我数了一下,一共有15个。

现在,请各小组做两件事:1.看看这些叹号大都集中在哪儿?2.这些叹号表达了一种什么感情?然后,你想法通过你的朗读把这种感情表达出来。

好吗?开始吧。

(小组学习,教师参与)【教者注】此设计在于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会表达内心的情感体验。

师:我看了,同学们找得很准。

课文中叹号大都集中对话之中。

看来咱们之间真的心灵勾通了。

先看这一段。

(投影出示课文片段1)生:(读书)"在混乱中……向那片废墟走去。

"师:读得不错。

特别是这儿,"阿曼达,我的儿子!"真的喊起来了。

不过,有一点点不好。

我认为你只是在用嘴喊,能不能用心喊?再来一遍。

生:"他顿时感到眼前一片漆黑,大喊:'阿曼达,我的儿子!'"(读得声情并茂)师:刚才,我发现有四个同学在微笑。

我觉得这样的同学似乎有点失常。

假如阿曼达是我们的亲人,被埋在废墟下面,你还会笑吗?生:不--会!师:就是呀!我们再来,用我们的心一起喊一次:"他顿时感到眼前一片漆黑……"读-- !(学生很有感情地齐读。

)师:好!这就是用心在喊。

(投影出示第二个课文片段2)请看红色的字,还是"阿曼达!我的儿子!"读这一段的时候,要注意什么呢?很有感情,非常高兴。

好像在笑,又像在哭。

开始吧。

(生读)师:"阿曼达!我的儿子!"这一句读得很好。

但是中间一句没读好。

想想这句应该怎么读?(生练习)师:是啊!大家想想,挖了38个小时啊,终于要见到儿子了。

"是儿子的声音!"激动吗?生:激动!师:太激动了呀!38个小时的疲劳完全消失了!来,再读一遍。

师:好!还有一个地方,叹号用的很多。

(投影出示课文片段3)请你来读读。

(生站起来)刚才你给我说,话都说完了,是吧?师:是的,该说的都说完了。

现在也不让你说了。

请你读。

你的读,就代表了你的一切理解和感情。

生:"爸爸,真的是你吗……和我在一起!"师:应该说是读得声情并茂。

还有人能比他读得更好吗?生:"爸爸,真的是你吗……和我在一起!"师:感情更深了。

注意,"是我,是爸爸!"的中间是个逗号,逗号的停顿应该短一些。

这里应该读得稍微快一点。

"是我,是爸爸!我的儿子!"大家一起来一遍,读!生:"爸爸,真的是你吗……和我在一起!"师:(出示课文片段4)接着读。

生:"一个安全的出口开辟出来了。

父亲颤抖地说:'出来吧,阿曼达!'"师:停。

没有颤抖。

再读!生:"父亲颤抖地说:'出来吧,阿曼达!''不!……'" 师:"不!"要读得斩钉截铁!读!生:"不!……你总会和我在一起!"师:好!读得非常感人。

读出了阿曼达的自豪感。

【教者注】教学目的基本达成。

但由于考虑到时间问题,没敢放开,牵引较多。

师:我要提的第二个问题解决完了。

下面我要说第三个问题了。

我们每个人读这篇课文的时候都会深受感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