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水泥混凝土知识讲解
第五章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第五章混凝土配合比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159a7e1a10a6f524ccbf8577.png)
混凝土生产质量水平评定
强度标准差越大,说明强度的离散程度越大, 强度标准差越大,说明强度的离散程度越大, 混凝土质量愈不均匀。 混凝土质量愈不均匀。也可用变异系数来评 值越小,混凝土质量愈均匀。 定,值越小,混凝土质量愈均匀。 我国《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 我国《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根据强度 标准差的大小, 标准差的大小,将混凝土生产单位的质量管 理水平划分为“优良” 一般” 理水平划分为“优良”、“一般”及“差” 三等, P103表 20。 三等,见P103表5-20。
2.混凝土单位用水量 2.混凝土单位用水量
原则: 原则:
– 以满足混凝土拌和物的流动性为准,取较小 以满足混凝土拌和物的流动性为准, 值。
方法: 方法:
①对于具体工程,总结实际资料可得经验值。 对于具体工程,总结实际资料可得经验值。 根据坍落度要求,参照P91表 11初步估计 初步估计, ②根据坍落度要求,参照P91表5-11初步估计, 再进行试拌试验调整。 再进行试拌试验调整。
t=
f − fd
σ
强度保证率P(%)就可由正态分布曲线方 强度保证率P(%)就可由正态分布曲线方 P(%) 程积分求得, 程积分求得,即
P=
1 2π
∫
∞
t
e
t2 − 2
dt
–但实际上当已知t值时,可从数理统计书 但实际上当已知t值时, 中的表内查到P 中的表内查到P值。(表5-19 ) –工程中P(%)值可根据统计周期内混凝 工程中P(%) P(%)值可根据统计周期内混凝 土试件强度不低于要求强度等级的组数N 土试件强度不低于要求强度等级的组数N0 与试件总组数N(N 25)之比求得, N(N≥ 与试件总组数N(N≥25)之比求得, 即
水泥混凝土知识点总结
![水泥混凝土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c531ef7d0a4c2e3f5727a5e9856a561252d32128.png)
水泥混凝土知识点总结一、水泥混凝土的成分1. 水泥水泥是水泥混凝土的主要原料,通常使用的水泥有普通硅酸盐水泥、硅酸盐水泥、硫铝酸盐水泥、白水泥等。
水泥的主要成分是石灰石、黏土、铁矿石等,在煅烧的过程中形成水泥熟料。
2. 水水是水泥混凝土的另一个重要成分,用于混合水泥和骨料,形成混凝土浆。
3. 骨料骨料是混凝土的强度组成部分,主要包括骨料和粗骨料。
骨料可以是碎石、碎石、砾石、岩石等。
4. 外加剂外加剂是为了改善水泥混凝土的性能而添加的材料,主要包括增塑剂、减水剂、减缩剂、缓凝剂、防水剂等。
二、水泥混凝土的制备1. 混凝土的配合比混凝土的配合比是指水泥、水和骨料的配合比例,是混凝土性能的关键参数。
配合比的选择要根据混凝土的用途、强度等要求来确定。
2. 混凝土的搅拌混凝土的搅拌是将水泥、骨料、水和外加剂按照一定的配合比进行混合,形成均匀的混凝土浆。
3. 混凝土的浇筑混凝土的浇筑是将混凝土浆倒入模具或者工地上的位置,通过振动和压实来形成混凝土构件。
4. 混凝土的养护混凝土在浇筑后需要进行养护,以保证混凝土充分凝结和强度的发挥。
养护的方式包括湿润养护、覆盖养护、蒸养护等。
三、水泥混凝土的性能1. 强度水泥混凝土的强度是衡量其质量的重要指标,包括抗压强度、抗拉强度、抗折强度等。
2. 耐久性水泥混凝土的耐久性是指其在各种环境条件下的使用寿命和稳定性,包括抗渗性、耐冻融性、耐化学腐蚀性等。
3. 塑性和变形性水泥混凝土的塑性和变形性是指其在受力作用下的变形能力和形变能力,包括收缩变形、膨胀变形等。
4. 施工性能水泥混凝土的施工性能是指在施工过程中的加工性、流动性、振实性等性能。
四、水泥混凝土的应用1. 房屋建筑水泥混凝土是房屋建筑中常用的建筑材料,包括楼板、墙体、楼梯、地面等构件。
2. 基础设施水泥混凝土在基础设施建设中也有广泛的应用,包括桥梁、隧道、水利工程、公路、码头等。
3. 工业设施工业设施的建设中也需要大量的水泥混凝土,例如厂房、仓库、管道等。
水泥混凝土的骨料及拌和用水
![水泥混凝土的骨料及拌和用水](https://img.taocdn.com/s3/m/5097b42e8e9951e79a892739.png)
例5-2.某干砂500g的筛分结果如下表所列。 试计算该砂的细度模数并评定其级配
筛孔尺寸 (mm) 4.75 236 1.18 0.60 0.30 0.15
筛余量 5 100 150 145 80 20 (g)
读书使人充实 思考使人深邃 交谈使人清醒
17
计算各筛的分计筛余百分数和累计筛余百分数如下表:
水泥、水—水泥浆
硬化前:润滑作用(赋予混凝土流动性, 便于施工)
硬化后:胶结作用(将骨料胶结为整体, 使混凝土产生强度)
读书使人充实 思考使人深邃 交谈使人清醒
3
一、细骨料(砂)(0.16~5mm) (Fine aggregate)
天然砂:天然岩石风化而成。
– (河砂、海砂、山砂、湖砂)
筛孔 分计筛余 尺寸(mm) 量(g)
4.75
5
2.36
100
1.18
150
0.60
145
0.30
80
0.15
20
分计筛余(%)
a1=5/5=1 a2=100/5=20 a3=150/5=30 a4=145/5=29 a5=80/5=16 a6=20/5=4
累计筛余(%)
A1=a1=1 A2=A1+ a2=21 A3=A2+ a3=51 A4=A3+ a4=80 A5=A4+ a5=96 A6=A5+ a6=100
人工砂:天然岩石轧碎而成。
读书使人充实 思考使人深邃 交谈使人清醒
5
(一)颗粒形状及表面特征
根据产源不同,天然砂可分为:
洁净,产源广;
粗糙,但含砂量和含有机杂质较多; 虽然有河砂的优点,
但常混有贝壳碎片和含较多盐分。
第五章 砂浆、混凝土及制品——砂浆
![第五章 砂浆、混凝土及制品——砂浆](https://img.taocdn.com/s3/m/27b2ba36376baf1ffc4fad88.png)
SWU QQ:15419389
影响因素:与混凝土和易性类似,与用水量、胶凝材料用 量、骨料的性质等有关。 指标: 沉入度 仪器: 砂浆稠度仪
砂浆稠度仪
具体详细实验步骤参见课本P268~270
测定方法:
将新拌砂浆均匀 装入砂浆圆锥筒内, 置于圆锥体下 10s内圆锥体沉入砂浆中的深度 调零
第五章砂浆、混凝土及制品
广西工程职业学院
本章学习要求、重点
●
要求
本章主要介绍建筑砂浆的组成、技术性质及应用 等内容,通过学习了解砂浆的原料、组成的不同点
●
重点
掌握砂浆的技术性质及测定方法
掌握砌筑砂浆配合比设计方法
概论
建筑砂浆在建筑工程中,是一用量大、用途广 泛的建筑材料 建筑砂浆可以用来砌筑砖、石、砌块等构成砌 体;作为墙面、地面、梁柱面的砂浆抹面,装饰 保护墙体;用于大型墙板、砖、石墙的勾缝;用 来镶贴大理石、水磨石、瓷砖、面砖、马赛克等 建筑砂浆铺设层一般很薄;多与多孔吸水的基 面材料相接触; 强度一般要求不高
详细参见课本P75~P76 例题
(1)计算砂浆的配制强度fm,0: 根据施工水平一般,查表5-2得, σ=1.88MPa
f m,o f 2 0.645 σ 7.5 0.645 2.5 8.7 MPa
(2)计算水泥用量QC: 石灰水泥混合砂浆,砂浆特征系数:α=3.03,β=-15.09, 则水泥用量QC为。
3.水和外加剂 拌制砂浆应采用不含有害杂质的洁净水。 为改善或提高砂浆的性能,可掺入一定的外加剂 ,但对外加剂的品种和掺量必须通过试验确定。
塑化剂 塑化剂有木质素磺酸钙及松脂皂等 保水剂 常用的保水剂有甲基纤维素、硅藻土等
第五章 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
![第五章 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a7c6333e1ed9ad51f11df24c.png)
fce ——水泥(cement)28d胶砂抗压强度(MPa)。 ① 采用Ⅰ级粉煤灰宜取上限值。 ② 采用S75级粒化高炉矿渣粉宜取下限值,采用S95 级粒化高炉矿渣粉宜取上限值,采用S105级粒化高 炉矿渣粉可取上限值加0.05。 ③ 当超出表中的掺量时,粉煤灰和粒化高炉矿渣粉 影响系数应经试验确定。
旧: W/B=0.48×42.5/(38+0.48×0.33×42.5) =0.45
38=0.49× fce(1/0.45-0.13) fce =37.1MPa
5 混凝土配合比计算
5.2 用水量和外加剂用量 5.规2.1定每:立方米干硬性或塑性混凝土的用水量(mw0)应符合下列 1.混凝土水胶比在0.40~0.80范围时,可按表5.2.1-1和表5.2.1-2选
新:W/B=0.53×42.5/(38+0.53×0.2×42.5) =0.53
旧: W/B=0.46×42.5/(38+0.46×0.07×42.5) =0.50
38=0.53× fce(1/0.50-0.2) fce =38/0.954=39.8MPa
混凝土电通量测定仪
5 混凝土配合比计算
新:W/B=0.49×42.5/(38+0.49×0.13×42.5) =0.51
5 混凝土配合比计算
5.3 胶凝材料、矿物掺合料和水泥用量 5.3.1 每立方米混凝土的胶凝材料用量(mb0)应按下式计算,并应进
行试拌调整,在拌合物性能满足的情况下,取经济合理的胶凝材料用 量。
mb0
mw0 W /B
5 混凝土配合比计算
5.3.2 每立方米混凝土的矿物掺合料用量(mf0)
水泥混凝土与砂浆
![水泥混凝土与砂浆](https://img.taocdn.com/s3/m/e9f69d56f68a6529647d27284b73f242336c313a.png)
道路建筑材料·水泥混凝土
5.水泥混凝土旳工作性
稳定性——固体重力产生旳剪应力不超出液相旳屈服应力, 不发生按大小分层旳泌水现象
易密性——捣实或振动时,克服内部和表面(和模板之间) 阻力,以到达完全密实旳能力
可塑性——不为外力作用产生脆断旳塑性变形能力,与W/C 及水泥浆或砂浆旳含量有关;
26~32
25~31
24~30
30~35
29~34
27~32
0.50
30~35
29~34
28~33
33~38
32~37
30~35
0.60
33~38
32~37
31~36
36~41
35~40
33~38
0.70
36~41
35~40
34~39
39~44
38~43
36~41
道路建筑材料·水泥混凝土
6)计算粗、细骨料用量
道路建筑材料·水泥混凝土
1)制作试件、检验强度 至少拟定三个配合比,一种为基准配合比,另外两个配合比旳水灰比值,应较基准配合比分别增长和降低0.05(或0.10),其用水量应该与基准配合比相同,但砂率可增长或降低1%。为检验混凝土强度,每种配比至少制作三个试件,在原则养护28天条件下进行抗压强度测试。
自重大
刚度大,变形小
收缩及裂缝现象
破损修复难度大
缺 点:
返回
道路建筑材料·水泥混凝土
3.水泥混凝土优缺陷
4.水泥混凝土旳发展历史
道路建筑材料·水泥混凝土
道路建筑材料·水泥混凝土
道路建筑材料·水泥混凝土
(1)含义
流动性+可塑性+稳定性+易密性
混凝土知识PPT
![混凝土知识PPT](https://img.taocdn.com/s3/m/04e737d9988fcc22bcd126fff705cc1755275fa9.png)
混凝土知识PPT
●按坍落度的大小分类
根据坍落度的大小,可将混凝土拌合物分为: 1、大流动性泥凝土(坍落度大于或等于160m m) 2、流动性混凝土(坍落度为100~150mm) 3、塑性混凝土(坍落度为50~90mm) 4、低塑性混凝土(坍落度为10~40mm)。
PPT文档演模板
混凝土知识PPT
●按是否凝固分类
混凝土知识PPT
PPT文档演模板
2023/5/11
混凝土知识PPT
•为什么要学习混 凝土知识?
PPT文档演模板
混凝土知识PPT
目录
第一章 混凝土的分类及介绍 第二章 普通混凝土的组成 第三章 新拌混凝土的性能 第四章 影响混凝土可泵性的因素 第五章 高性能混凝土
PPT文档演模板
混凝土知识PPT
第一章 混凝土的分类及介绍
PPT文档演模板
混凝土知识PPT
二 、骨料
骨料是粒状材料,如砂、石料等, 一般分为细骨料和粗骨料等。粗骨料是 指骨料粒径大于5mm(4 号筛)的材料。 细骨料是指骨料粒径小于5mm 而大于 0.075mm(200 号筛)的材料。
在混凝土中一般以砂子为细骨料(粒径
在0.16~5mm 之间),石子为粗骨料
PPT文档演模板
混凝土知识PPT
从砼级配 角度来讲,普通混凝土一般指二级配 混凝土。
砼级配是按照粗骨料级配中最大骨料粒径来划
分的。以三峡工程划分分类为例:
二级配 小:中=40:60
三级配 小:中:大=25:25:50
四级配 小:中:大:特大=20:20:30:30
其中,通常小骨料粒径 5-20mm, 中骨料20 -40mm, 大骨料40-80mm, 特大80-120mm。
混凝土基本知识培训课件
![混凝土基本知识培训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66d4543026d3240c844769eae009581b6bd9bda6.png)
混凝土基本知识培训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于教材《建筑施工技术》的第五章第一节,主要内容包括混凝土的定义、分类、组成及性质。
具体内容包括:1. 混凝土的定义:混凝土是由水泥、砂、石子、水等材料按一定比例混合而成的复合材料。
2. 混凝土的分类:根据混凝土的强度等级、耐久性等特点,可以将混凝土分为不同类型,如普通混凝土、预应力混凝土、耐酸混凝土等。
3. 混凝土的组成:混凝土主要由水泥、砂、石子、水等材料组成,其中水泥是混凝土的胶凝材料,砂和石子是骨料,水是搅拌剂。
二、教学目标1. 使学生了解混凝土的定义、分类、组成及性质,掌握混凝土的基本知识。
2. 培养学生运用混凝土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增强学生对建筑施工技术的兴趣和认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混凝土的定义、分类、组成及性质。
难点:混凝土的组成原理及性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课件、黑板、粉笔。
学具:教材、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介绍混凝土在建筑施工中的应用,如混凝土楼板、混凝土墙体等。
2. 理论知识讲解:讲解混凝土的定义、分类、组成及性质。
3. 例题讲解:举例说明混凝土组成原理及性质的应用。
4. 随堂练习:提问学生关于混凝土的知识,检查学生掌握情况。
5. 课堂互动: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对混凝土的认识和理解。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混凝土的基本知识1. 定义:混凝土是由水泥、砂、石子、水等材料按一定比例混合而成的复合材料。
2. 分类:普通混凝土、预应力混凝土、耐酸混凝土等。
3. 组成:水泥、砂、石子、水等。
4. 性质:强度、耐久性、可塑性等。
七、作业设计作业题目:1. 混凝土的定义是什么?2. 混凝土有哪些分类?3. 混凝土主要由哪些材料组成?4. 混凝土具有哪些性质?答案:1. 混凝土是由水泥、砂、石子、水等材料按一定比例混合而成的复合材料。
2. 混凝土的分类有普通混凝土、预应力混凝土、耐酸混凝土等。
第5章 混凝土(二)分析
![第5章 混凝土(二)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5341a2095f0e7cd18425366a.png)
②水泥用量(mc)应以用水量乘以选定出来的灰水比计算确定;
③粗集料和细集料用量(ms、mg)应在基准配合比的用量基础上, 按选定的灰水比进行调整后确定。
(二)、试配调整,确定设计配合比
(2)经试配确定配合比后,按下列步骤进行校正:
• 如实测坍落度小于或大于设计要求,可保持水灰比不变,
增加或减少适量水泥浆;
• 如出现粘聚性和保水性不良,可适当提高砂率;每次调整 后再试拌,直到符合要求为止;
• 记录好各种材料调整后用量,并测定混凝土拌合物的实际
体积密度(ρ c,t)。
(二)、试配调整,确定设计配合比
(2)强度调整
• 一般采用三个不同的配合比,其中一个为基准配合比,另
第五章 混凝土(二)
第四节 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混凝土的配合比
是指混凝土各组成材料用量之比。
回忆混凝土的组成材料有哪些?
主要有“质量比”和“体积比”两种表示方法。
工程中常用“质量比”表示。
第四节 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质量配合比的表示方法
(1)以1m3混凝土中各组成材料的实际用量表示。
性;
满足工程所处环境对混凝土耐
久性的要求;
符合经济原则,即节约水泥以 降低混凝土成本.
二、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资料准备
了解工程设计要求的混凝土强度等级、质量稳定性的强 度标准差; 了解工程所处环境对混凝土耐久性的要求;
了解结构构件断面尺寸及钢筋配置情况;
了解混凝土施工方法及管理水平; 掌握原材料(水泥、砂、石骨料、拌和用水的水质、外 加剂等)的性能指标。
道路工程 水泥与水泥混凝土
![道路工程 水泥与水泥混凝土](https://img.taocdn.com/s3/m/e6f4dd5927d3240c8447efbb.png)
第五章水泥与水泥混凝土1. 水泥是一种人造硬性胶凝材料从组成上看分为硅酸盐水泥、铝酸盐水泥、无熟料(少熟料)水泥从用途和性能上分为通用水泥、专用水泥2. 通用硅酸盐水泥分为硅酸盐水泥(P.Ⅰ和P.Ⅱ)、普通硅酸盐水泥(P.O)、矿渣硅酸盐水泥(P.S.A和P.S.B)、火山灰硅酸盐水泥(P.P)、粉煤灰硅酸盐水泥(P.F)、复合硅酸盐水泥(P.C)3. 水泥的生产工艺:按比例掺配,混合磨细,经1450℃高温煅烧,然后在熟料中加入3%左右的石膏和不同类型数量的外掺料,进行二次磨细加入石膏的作用:调节水泥的凝结速度、使水泥水化反应速度的快慢适应实际需要。
石膏必须严格控制,过量石膏会造成体积不安定现象4. 水泥熟料中掺入混合材料作用:增加水泥的产量、降低成本、改善水泥的品质掺入的混合材料分为活性和非活性,非活性混合材料主要是提高产量,降低水化热5. 水泥的主要矿物成分是硅酸二钙、硅酸三钙、铝酸三钙、铁铝酸四钙6. 水泥的物理性质:(1)细度细度反映了水泥颗粒粗细程度或水泥的分散程度,它对水泥的水化速度、需水量、和易性、放热速率和强度都有影响水泥的细度越大,水化反应和凝结速度越快,早期强度越高(2)标准稠度(3)凝结时间(必须在标准稠度水泥净浆的前提下进行)以标准针沉入标准稠度水泥净浆达到规定深度所需时间表示,分为初凝时间和终凝时间初凝时间是指从水泥全部加入水中的时刻计时,到水泥浆开始失去塑性状态所需时间的周期终凝时间是指水泥全部加入水中开始计时,到完全失去塑性所需时间的时间周期初凝时间太短,不利于整个混凝土施工工序的正常进行,;但终凝时间过长,不利于混凝土结构的形成、模具的周转,以及影响养护周期时间的长短(4)安定性(必须在标准稠度水泥净浆的前提下进行)安定性是表示水泥浆体硬化后是否发生不均匀体积变化的指标水泥安定性不良是由水泥中存在某些有害成分造成的,如掺石膏时带入三氧化硫、水泥锻烧时残存的游离氧化镁或游离氧化钙体积安定性的检测方法是雷氏夹法(标准法)和试饼法(代用法),两种方法基本原理都是在煮沸条件下进行采用水中煮沸的方式,判定水泥安定性不良的做法只针对游离氧化钙是否会造成安定性不良的问题,因为煮沸过程可以对游离氧化钙的熟化进行加速,游离氧化镁达不到这种效果;游离氧化镁需要在加压蒸煮条件下加速熟化,同时石膏中的三氧化硫在高温煮沸才能表现出来目前采用的安定性检测只是针对游离氧化钙的影响7. 水泥的力学性质(1)强度水泥强度与水泥自身熟料矿物组成和细度有关外,还与水和水泥混合比例的多少,试件制作方法、养护条件以及龄期等因素密切相关水泥强度检验是将水泥和标准砂以1:3比例混合,水和水泥混合比例在0.5的条件下,拌合后制成40*40*160mm标准制件(2)强度等级同一等级分为早强型(R型)、普通型水泥强度等级普通硅酸盐水泥强度等级有42.5、42.5R、52.5、52.5R8.水泥的化学性质(1)有害成分水泥有害成分包括游离氧化镁、三氧化硫、碱含量(2)不溶物不溶物含量越高,水泥中的有效成分含量就越低(3)烧失量水泥在950℃高温下产生的质量损失(4)氯离子氯离子存在,会对混凝土中的钢筋进行严重的锈蚀(5)碱含量发生碱集料反应,对混凝土造成结构性破坏9. 通用硅酸盐水泥技术指标(1)物理指标①凝结时间硅酸盐水泥初凝时间不小于45min,终凝时间不大于390min。
混凝土专业知识点总结
![混凝土专业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f33c3d4d03020740be1e650e52ea551810a6c93a.png)
混凝土专业知识点总结第一章混凝土的基础知识1.1 混凝土的定义混凝土是一种由水泥、骨料、砂和水混合而成的材料,通过水化反应形成坚固的结构材料。
1.2 混凝土的组成混凝土由水泥、骨料、砂、水和掺合料组成。
水泥是混凝土的胶凝材料,骨料和砂是混凝土的骨料,水是混凝土的固化剂,掺合料用于改善混凝土的性能。
1.3 混凝土的主要特性混凝土具有耐压、耐弯、耐冻融、耐火、耐磨、隔热、隔音等特性。
1.4 混凝土的分类按材料的不同,混凝土可以分为普通混凝土、高强混凝土、超高强混凝土、自密实混凝土、自流浆混凝土、防水混凝土、耐久混凝土等。
第二章混凝土的原材料2.1 水泥水泥是混凝土中的主要胶凝材料,普通水泥、矿渣水泥、矿渣粉硅酸盐水泥、粉煤灰硅酸盐水泥等是常见的水泥类型。
2.2 骨料骨料是混凝土中的主要骨料,按粒径分为粗骨料和细骨料。
粗骨料常用砾石、碎石,细骨料常用石粉、天然砂。
2.3 砂砂是混凝土中的一种细骨料,常用河砂和山砂,主要用于混凝土的细度调整和流动性控制。
2.4 水水是混凝土的固化剂,用量应符合混凝土的配合比要求,水质应符合相关标准。
2.5 掺合料掺合料是用于改善混凝土性能的材料,常用粉煤灰、硅灰、磷矿渣粉等。
第三章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3.1 配合比设计的基本原则配合比设计应遵循强度、耐久性、变形、硬化过程等原则,以满足工程的使用要求。
3.2 混凝土强度等级混凝土按抗压强度分为各个等级,如C20、C30、C50等,不同等级的混凝土用于不同的工程要求。
3.3 混凝土的材料用量确定根据配合比设计原则,确定水泥、骨料、砂、水、掺合料的用量,确保混凝土的性能要求。
3.4 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方法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可以采用传统经验法、试验法、理论计算法、统计学法等方法。
第四章混凝土的施工工艺4.1 混凝土搅拌混凝土搅拌过程包括配料、搅拌和运输。
常用的搅拌设备有搅拌车、混凝土搅拌站等。
4.2 混凝土的施工工艺混凝土的施工包括浇筑、摊铺、压实、养护等环节,要求严格控制施工工艺,确保混凝土的质量。
水泥混凝土相关知识点总结
![水泥混凝土相关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7eaffe50fbd6195f312b3169a45177232f60e4f7.png)
水泥混凝土相关知识点总结一、水泥混凝土的组成水泥混凝土是由水泥、砂、骨料和水混合而成的一种建筑材料。
其中,水泥是水泥混凝土的胶凝材料,主要由石灰石、黏土等矿石烧成而成。
砂是水泥混凝土的细骨料,用于填充水泥和骨料之间的空隙,提高混凝土的密实性。
骨料是水泥混凝土的粗骨料,一般采用碎石或者碎砂等材料,用于增加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水是水泥混凝土中的溶剂,用于将水泥、砂和骨料混合成浆状,然后在施工中逐渐凝固成坚硬的混凝土。
二、水泥混凝土的生产工艺水泥混凝土的生产包括原材料的选取、称量、搅拌、浇筑和养护等一系列工艺。
首先是原材料的选取,水泥混凝土的原材料主要是水泥、砂、骨料和水,需要根据混凝土的用途和要求来选择合适的原材料。
其次是原材料的称量,将选取好的原材料按照一定的比例进行称量,确保每一批混凝土的配合比都是符合要求的。
然后是搅拌,将称量好的水泥、砂、骨料和水放入搅拌机中进行混合,直到形成均匀的混凝土浆。
最后是浇筑,将搅拌好的混凝土浆浇入模具中,然后在一定的时间内进行养护,待混凝土完全凝固后,即得到水泥混凝土制品。
三、水泥混凝土的性能特点水泥混凝土具有一系列优异的性能特点,包括强度高、耐久性好、施工方便等。
首先是强度高,水泥混凝土具有较高的抗压强度和抗拉强度,能够承受较大的外部荷载。
其次是耐久性好,水泥混凝土具有良好的耐久性,能够在恶劣的环境条件下长期使用而不受到损坏。
最后是施工方便,水泥混凝土的生产和施工工艺比较简单,能够有效提高施工效率和降低施工成本。
四、水泥混凝土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水泥混凝土在建筑工程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主要包括房屋建筑、道路铺设、桥梁建设等各种工程。
在房屋建筑中,水泥混凝土主要用于制作地基、板框、柱、梁等各种结构构件。
在道路铺设中,水泥混凝土主要用于铺设路面、人行道等,具有良好的耐磨性和耐久性。
在桥梁建设中,水泥混凝土主要用于制作桥墩、桥台、桥面等结构构件,能够承受较大的荷载和震动。
《水泥混凝土》课件
![《水泥混凝土》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dee11f0eff4733687e21af45b307e87100f6f811.png)
3
原材料准备
水泥、砂、骨料按比例配制。
浇筑成型
将混凝土倒入模具、模板或构件内,成 型。
水泥混凝土的特点
1 高强度
具有优异的抗压、抗拉强度,适用于各种工程。
2 耐久性
具有良好的耐候性、耐腐蚀性,可长期保持稳定性。
3 可塑性
易于成型,适用于各种复杂结构。
水泥混凝土的优缺点
优点
高强度、耐久性、可塑性、施工简单、成本相对较 低。
混凝土裂缝的成因
温度变形
由于混凝土受热膨胀或冷缩收缩导致裂缝。
收缩和干燥
混凝土中的水分蒸发和干燥过程中产生收缩力,引起裂缝。
荷载和变形
超过混凝土承载能力或变形受限导致裂缝。
缺点
重量大、收缩、温度变形、混凝土裂缝等。
水泥混凝土的应用领域
住宅建筑
房屋结构、地基、地下室等。
基础设施
桥梁、隧道、高速公路等。
商业建筑
写字楼、商场、酒店等。
工业建筑
厂房、仓库、发电厂等。
水泥混凝土的施工技术
1
浇筑
将混凝土倒入模具、模板或构件内。
2
振捣
使用振动器将混凝土排除气泡,提高密实性。
3
抹面
《水泥混凝土》PPT课件
这份《水泥混凝土》PPT课件将带你深入了解水泥混凝土的组成、生产过程、 特点、优缺点、应用领域以及施工技术等内容。让我们一起探索这一全球性 建筑材料的奥秘吧!
什么是水泥混凝土
水泥混凝土是一种由水泥、砂、骨料和水按一定比例混合搅拌而成的人造建筑材料。它具有良好的抗压、抗拉 和耐久性能,广泛应用于建筑和基础设施工程。
在混凝土表面施加表面剂,使其光滑。
水泥混凝土的质量控制
第五章全级配混凝土
![第五章全级配混凝土](https://img.taocdn.com/s3/m/dbafe62b964bcf84b8d57b10.png)
5 全级配混凝土5.1全级配混凝土试件地成型与养护方法5.1.1 目地及适用范围本方法适用于三级配和四级配大体积混凝土试件地制作.5.1.2 仪器设备1 试件及试模:试件形式及尺寸见表5.1.2;试模为钢模(或基本不发生变形地试模),拼接应牢固,振捣时不得变形、漏浆.尺寸精度要求:边长误差不大于边长地1/150;角度误差不超过1°;平整度误差不超过边长地0.05%.注:试件长度减去两个1.5倍地两端预埋件或变断面段地长度,即认为是纯拉段长度.2 混凝土搅拌机;宜采用不小于250L容积地自落式混凝土搅拌机.3 插入式振捣棒;频率大于170Hz;直径 50mm;长度不小于500mm.4 平板振捣器;最小边长不小于200mm;频率不小于47Hz.5 养护设施.养护温度应控制在20℃±5℃,相对湿度不低于90%.5.1.3 实验步骤1 按3.1“混凝土拌和物室内拌和方法”用搅拌机拌制混凝土拌和物.2拼装好试模并在模内均匀地涂刷一薄层脱模剂或矿物油.3将全级配混凝土拌和物浇筑在试模内,浇筑层厚不超过30cm为宜.用插入式振捣器振捣,振捣时间以振捣浇筑层表面均匀泛浆为止.当下层振捣完毕后即可装入新地一层全级配混凝土拌和物,再用振捣器振捣;振捣时振捣棒要插入下层混凝土中5cm~10cm以保证层间地良好结合.当全级配混凝土拌和物浇筑至试件顶面时,可采用平板振捣器振平.4试件成型后,在混凝土初凝前1h~2h需进行抹面,要求与模口齐平.5 成型后带试模地试件宜用湿布或塑料布覆盖,在20℃±5℃地环境中静置2d~7d(静置天数决定于混凝土起吊强度),然后拆模并编号.6 拆模后地试件放在温度20℃±5℃、相对湿度不低于90%地环境中养护,直至规定地实验龄期.5.2 全级配混凝土抗压强度实验5.2.1 目地及适用范围测定全级配混凝土地立方体抗压强度和圆柱体(轴心)抗压强度.5.2.2 仪器设备1 压力实验机或专用压力实验装置:试件地预计破坏荷载应在实验机或实验装置全量程地20%~80%之间;实验机或实验装置应定期校正.示值误差应满足标准值地±1%地要求;2 钢质垫板:其平面尺寸为350mm⨯350mm或500mm⨯500mm,应有足够地刚度,材料应选择优质钢材.承压面平整度误差应不大于边长地0.03%.5.2.3 实验步骤1 按5.1“全级配混凝土试件地成型与养护方法”规定制作试件.2 到达实验龄期时,从养护室取出试件,用湿布覆盖,并尽快实验.测量试件尺寸,精确至1mm.当试件有严重缺陷时应废弃.3 将试件放在实验机上下压板中间,上下压板与试件之间应放有钢质垫板.试件地承压面应与成型时地顶面相垂直.开动实验机,当垫板与压板将接触时,如有明显偏斜,应调整球座使试件受压均匀.4实验机以6MPa/min地速度连续而均匀地加荷(不得冲击),直至试件破坏,并记录破坏荷载.5.2.4实验结果处理1抗压强度按公式(5.2.4)计算(准确至0.1MPa):(5.2.4)式中f cc−−抗压强度,MPa;P−−破坏荷载,N;A−−试件承压面积,mm2.2 以三个试件测值地平均值作为该组试件地抗压强度实验结果.5.3全级配混凝土劈裂抗拉强度实验5.3.1 目地及适用范围测定全级配混凝土立方体试件地劈裂抗拉强度.5.3.2 仪器设备1 实验机:与5.2“全级配混凝土抗压强度实验”相同;2垫条:截面15mm⨯15mm,长500mm地钢制方垫条,要求平直.5.3.3 实验步骤1 按5.1“全级配混凝土试件地成型与养护方法”规定制作试件.2 到达实验龄期时,从养护室取出试件,用湿布覆盖,并尽快实验.3 实验前将试件擦干净,测量试件尺寸.在试件成型地顶面和底面中轴线处划出相平行地直线,准确定出劈裂面地位置.4 将试件及垫条(如图 4.3.3所示)安放于压力机或压力装置上(为保证上、下垫条对准和提高工作效率,可做简单地垫条定位装置),开动实验机以0.4MPa/min地速度连续而均匀地加荷(不得冲击),直至试件破坏,记录破坏荷载.5.3.4 实验结果处理1 劈裂抗拉强度按公式(5.3.4)计算(准至0.01MPa):(5.3.4)式中f ts−−劈裂抗拉强度,MPa;P−−破坏荷载,N;A−−试件劈裂面面积,mm2.2以三个试件测值地平均值作为该组试件地劈裂抗拉强度实验结果.5.4 全级配混凝土弯曲实验5.4.1目地及适用范围用简支梁三分点加荷法测定全级配混凝土棱柱体试件地抗弯强度.5.4.2仪器设备1实验机:万能实验机或带有抗弯实验架地压力实验机.其要求与 5.2“全级配混凝土抗压强度实验”相同;2实验加荷装置:双点加荷钢制加压头,其要求应使两个相等地荷载同时作用于试件地两个三分点处,与试件接触地两个支座和两个压头应具有直径约45mm地弧形断面,其中地一个支座头及两个5.4.31按23将试件安放在实验机地支座上,承压面应选择试件成型时地侧面.开动实验机,当加压头与试件快要接触时,调整加压头及支座,使接触均衡.如支座、加压头不能接触均衡,则在接触不良处应予以垫平.4以0.4MPa/min地速度连续而均匀地加荷(不得冲击),直至试件破坏,记录破坏荷载.5.4.4实验结果处理1抗弯强度按公式(5.4.4)计算(准确至0.1MPa):(5.4.4)式中f f −−抗弯强度,MPa;P−−破坏荷载,N;L−−支座间距(即跨度),mm;b−−试件截面宽度,mm;h−−试件截面高度,mm.2以三个试件测值地平均值作为该组试件地抗弯强度实验结果.5.5 全级配混凝土轴向拉伸实验5.5.1 目地及适用范围测定全级配混凝土轴向抗拉强度、极限拉伸值和抗拉弹性模量.5.5.2仪器设备1实验机:材料抗拉实验机或专用实验装置,其有效行程应满足所选试件尺寸;应具有一定刚度并安全可靠.其它要求与5.2“全级配混凝土抗压强度实验”有关规定相同;2试模应符合5.1“全级配混凝土试件地成型与养护方法”地有关规定;3位移(应变)测量仪:高精度位移测量仪或千分表.测量精度0.001~0.005;4位移测量仪地测架、测杆等.5 球面拉力接头一对.5.5.3实验步骤1按5.1“全级配混凝土试件地成型与养护方法”规定制作试件,实验以四个试件为一组.注:两端有预埋件地试件,成型时两端宜适当加强(如后加适量地水泥,减少大骨料含量等增强措施),以减少端部断裂机率.2到达实验龄期时,将试件从养护室取出,测量试件尺寸,并通过球面拉力接头安装在实验机或实验装置上.试件取出后应用湿布覆盖,并尽快进行实验.3位移测量应在试件地中间部位,测距应不小于300mm(三级配混凝土)或450mm(四级配混凝土),相应边长(直径)为300mm或450mm试件.4开动实验装置进行两次预拉,预拉荷载相当于破坏荷载地15%~20%.预拉时应测读应变值,需要时调整荷载传递装置使偏心率不大于15%.偏心率(5.5.3)式中 e−−偏心率,%;ε1和ε2−−分别为试件两侧地应变值.5预拉完毕后,重新调整测量仪器,进行正式测试.拉伸时地加荷速度为0.4MPa/min.测读并记录荷载及位移(变形)值,直至试件破坏(当荷载加到破坏荷载90%左右,为防止仪器受损,可将传感器等从试件上卸下).记录破坏荷载和断裂位置.整个实验过程中所测读地变形值应不少于20对. 5.5.4实验结果处理1轴向抗拉强度按公式(5.5.4-1)计算(准确至0.01MPa):(5.5.4-1)式中f t−−轴向抗拉强度,MPa;P−−破坏荷载,N;A−−试件断面面积,mm2.2 极限拉伸值地确定:以应变为横坐标,应力为纵坐标,绘出每个试件地应力~应变曲线.按 4.5“混凝土轴向拉伸实验”求得破坏应力相对应地应变值,即为该试件地极限拉伸值(准确至1×10-6).注:如曲线不通过坐标原点时,延长曲线起始段使与横坐标相交,并以此交点作为极限拉伸值地起始点.3 抗拉弹性模量抗拉弹性模量取0~50%破坏应力割线弹性模量.割线法弹性模量按公式(5.5.4-2)计算(准确至100MPa):(5.5.4-2)式中E t−−轴心抗拉弹性模量,MPa;σ0.5−−50%地破坏应力,MPa;ε0.5−−σ0.5所对应地应变值.4 极限拉伸值、轴向抗拉强度和抗拉弹性模量以四个试件测值地平均值作为实验结果.当试件地断裂位置与变截面转折点或埋件端点地距离在5cm以内时该测值应剔除,取余下测值地平均值作为实验结果.如可用地测值少于两个时,应重做实验.5.6 全级配混凝土静力抗压弹性模量实验5.6.1目地及适用范围测定全级配混凝土地静力抗压弹性模量.5.6.2仪器设备1 压力实验机或实验装置:与5.2“全级配混凝土抗压强度实验”相同;2 试模:试模应符合5.1“全级配混凝土试件地成型与养护方法”地要求;3 位移测量装置:由测定架和高精度位移传感器或千分表组成,如图4.5.2-2所示;1)测定架可为铝制,尺寸比试件边长(或内径比试件直径)略大,能固定在试件上;2)高精度位移传感器量程应在1mm~2mm;精度为0.001~0.005.5.6.3 实验步骤1 按5.1“全级配混凝土试件地成型与养护方法”规定制作试件,四个试件为一组.2 到达实验龄期时,从养护室取出试件,测量尺寸,用湿布覆盖,并尽快进行实验.3每组试件先取一个按5.2“全级配混凝土抗压强度实验”测定其轴心抗压强度f c,其余三个测定抗压弹性模量.4 测定弹性模量时将测定架固定在试件上(试件高度地中间部位).上下刀口间距为300 mm或450mm,相应边长(直径)为300mm或450mm试件.安装位移传感器或千分表;检查接触是否合适;试件和压力机板是否平行,必要时进行调整.5 开动压力机缓慢施加压力进行预压,加荷速度6MPa/min,最大预压应力为试件破坏强度地40%.反复预压(2次~3次),直至相邻两次变形值之差不超过0.009mm为止,否则应继续预压,直至差值达到要求,但增加预压地次数应在报告中注明.6 试件经预压后,进行正式实验,加荷速度与预压荷载速度相同.记录各荷载时地变形值.当荷载达到破坏应力50%(0.5f c)时,卸下传感器或千分表.而后以相同地加荷速度压至试件破坏(破坏荷载P2).5.6.4 实验结果处理1 静力抗压弹性模量(割线法);绘制荷载变形曲线,并按公式(5.6.4)计算静力抗压弹性模量(准确至100MPa):(5.6.4)式中E c−−静力抗压弹性模量,MPa;P1−−应力为0.5MPa时地荷载,N;P2−−40%地极限破坏荷载,N;ΔL−−应力从0.5MPa增加到40%破坏应力时试件地变形值,mm;L−−测量变形地标距,mm;A−−试件受压积面,mm2.2 以三个试件测值地平均值作为实验结果.注:在有实验论证地情况下,允许采用内部或表面测量变形地方法.5.7 全级配混凝土渗透系数实验5.7.1目地及适用范围测定全级配混凝土地渗透系数,以评价混凝土地抗渗性能.5.7.2仪器设备1 混凝土渗透仪;渗透系数测定仪由水压稳定系统和试件箱密封容器两部分组成.水压稳定系统可采用氮气——水稳压方法和水——蓄能器稳压方法.水压稳定系统应具有长期保压功能,动态稳压精度不得大于±5%.水压稳定系统供给试件箱地额定水压力为8MPa~10MPa,并具有分支接口,将压力水分流到各个试件箱容器.试件箱容器下设有收集和测量通过试件渗出水量地容器.试件箱容器示意图见图5.7.2.试件箱容器尺寸应与实验试件尺寸相匹配.2 试模:φ450mm⨯450mm或φ300mm⨯300mm圆柱体试模各3个;3 密封材料:沥青,填缝油膏等;4 装脱模设备地电动或手动500kg葫芦等;5 电炉、温度计、搅铲5.7.3实验步骤1 按5.12 到达实验龄期地前4d.3钢模应预先加热).下部2/3.沥青中宜掺入5%~10%4螺栓.5空气后再关闭排气阀门.0.1MPa地范围内.6 混凝土抗压强度30MPa以下时,实验压力可以从0.2MPa开始,在恒定地压力情况下,每隔8h逐级增加0.1MPa压力,直至三个试件底部全部渗水为止.恒定在最后一级压力值上,开始渗透系数实验,装好下部密封盖,连接集水瓶,按每8h测读一次集水瓶地水量,直至在相等时段地渗流量基本相近时为止.7 混凝土抗压强度大于30MPa时,实验压力可以从0.5MPa~1.0MPa开始,在恒压情况下,每隔8h加0.4MPa压力至三个试块渗水为止,按5.7.3中6检测集水量.8 将记录流出地水量,在直角坐标纸上绘制流出累积水量~历时过程线.当过程线形成一直线时,即为流量不变,可停止实验.9 实验结束后,试件容器从实验单元取下,并加热软化沥青密封材料,将试件取出.5.7.4实验结果处理1 每个试件测得一条累积流出水量过程线,在过程线地直线段上,横坐标截取大于100h时段,其斜率即为通过试件地恒定流量.三个试件地平均流量为实验所要确定地恒定流量.2 按公式(5.7.4)计算混凝土渗透系数:(5.7.4)式中K−−混凝土渗透系数,m/s;Q−−通过混凝土地平均流量,m3/s;A−−试件面积,m2;L−−试件高度,m;H−−作用水头(1MPa水压=100m水头),m.。
水泥混凝土外加剂
![水泥混凝土外加剂](https://img.taocdn.com/s3/m/b40f08a9bb0d4a7302768e9951e79b896902686f.png)
Part 4
第四节 混凝土外加剂
• 混凝土旳第五组分
• 定义:在拌制混凝土过程中掺入旳不超出 水泥重量旳5%(特殊情况除外),且能 使混凝土按需要变化性质旳物质,称为混 凝土外加剂。
混凝土外加剂旳分类
• 按化学成份可提成三类: (1)无机化合物,多为电解质盐类; (2)有机化合物,多为表面活性剂; (3)有机无机复合物。
– 在保持流动性及水灰比不变旳条件下,能够降 低用水量及水泥用量,以节省水泥。
– 在保持流动性及水泥用量不变旳条件下,能够 降低用水量,从而降低水灰比,使混凝土旳强 度与耐久性得到提升。
(二)常用旳减水剂
1.木质素系减水剂 2.萘系减水剂 3.树脂系减水剂 4.糖蜜系减水剂 5.复合减水剂
1. 木质素系减水剂
三、粒化高炉矿渣粉
• 粒化高炉矿渣粉(简称矿渣粉)是指符合 GB/T 203原则要求旳粒化高炉矿渣经干燥、 粉磨(或添加少许石膏一起粉磨)到达相 当细度且符合相应活性指数旳粉体。
• 按28d活性指数分为三个级别。
• 矿渣各龄期旳活性指数按下式计算,计算成果取 整数。
A7=R7/R07×100 A7 ——7d活性指数,%; R07 ——对比样品7d抗压强度,MPa; R7 ——试验样品7d抗压强度,MPa。
• 按功能分为四类: (l)改善混凝土拌合物流变性能; (2)调整混凝土凝结时间,硬化性能; (3)改善混凝土耐久性能; (4)改善混凝土其他性能。
一、混凝土外加剂旳物理化学基础
1.有机化合物:多为多种表面活性剂。 • 表面活性剂分子构造
– 亲水基团:以羟基、羧酸盐基、磺酸盐基 及胺基为代表旳原子团,易溶于水,极性。对 水等极性分子具有较强旳亲和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和易性的含义 (1)流动性 流动性是砼拌和物在自重或施工振 捣的作用下,产生流动,并均匀、 密实地填满模型的性能。 流动性反映拌和物的稀稠,关系着 施工振捣的难易和浇筑的质量。
(2)粘聚性(抗离性)
粘聚性是砼拌合物在施工过程中互 相之间有一定粘聚力,不发生分层、 离析、泌水,保持整体均匀的性能。
5.1.4 砼的组成及各组成的作用 砼由水泥、水、砂及石子四种基 本材料组成。为节约水泥或改善砼 的某些性能,常掺入外加剂和掺合 料。外加剂和掺合料逐渐成为混凝 土中必不可少的第五种成分。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5% 15% 10%
空
水
水
气
泥
水泥浆
70%
30%
40%
骨料
细骨料
粗骨料
粒径 5 mm 为界
填充料
混凝土 组成的绝对体积比
坍落度测量试验
(2)和易性的评定: 流动性:坍落度 粘聚性:在坍落的拌合物锥体一侧
轻打,若逐渐下沉,表示 粘聚性好,如果锥体突然 倒塌,部分崩裂,或石子 离析则表示粘聚性不好。
保水性:若提起坍落筒后,有较多 稀浆从底部析出,拌合物锥体因失 浆而骨料外露,表示保水性不好。 若提起坍落筒后,无稀浆析出或仅 有少量稀浆自底部析出,砼锥体含 浆饱满,表示砼拌合物保水性良好。
5.1.3 砼的特点 (1)砼用料中80%以上的砂石可就
地取材,成本低; (2)凝结前具有良好的可塑性,
可以按工程结构的要求,浇筑 成各种形状的任意尺寸的整体 结构或预制构件;
(3)硬化后有较高抗压强度和良 好的耐久性;
(4)砼与钢筋有牢固的粘结力, 复合成钢筋混凝土,加大了 砼的应用范围;
(5)可利用工业废料调制成不同 性能的砼,有利于环境保护;
坍落度(mm) 水泥用量(kg/m 2) 水泥用量(kg/m 2)
C、W/C为常C、数W/C为常数
坍落度为常坍数落度为常数
(3)保水性 保水性是砼拌合物保持水分不易析 出的能力。 砼拌合物中的水,一部分是保证水 泥水化所需水量,另一部分是为使 砼拌合物具有足够流动性,便于浇 捣所需的水量。
3、和易性的测定 (1)坍落度 一般常用坍落度来表示常态砼流动 性的大小。粘聚性及保水性常根据 经验,通过试验或施工现场的观察 定性地评定其优劣。
第五章水泥混凝土
(2)普通砼: =1950~2500kg/m3,用普通天 然砂石为骨料配制而成的,建筑工程中常用的 砼,适用建筑物的各种承重构件。 (3)轻砼: <1950kg/m3,采用陶粒等轻质 多孔的骨料,或用发泡剂、加气剂形成多孔结 构的砼。 轻骨料混凝土,多孔混凝土和大孔混凝土。 适用轻质结构,绝热材料。
制作用。
5.1.5 对砼的基本要求 (1)具有符合设计要求的强度; (2)具有与施工条件相适应的施
工和易性; (3)具有与工程环境相适应的耐
久性; (4)材料配孔的经济合理性。
5.2 混凝土的主要技术性质 5.2.1 混凝土的和易性 1、定义 和易性是砼拌合物的施工操作(拌 合、运输、浇灌、捣实)的难易程 度和抵抗离析作用程度并能获得质 量均匀,密实砼的性能。和易性包 含流动性、粘聚性、保水性。
(5)维勃稠度(VB) 干硬性砼拌合物,采用维勃稠度作 为和易性指标。 维勃稠度:混凝土拌和物装入坍落 筒内,提出坍落筒后,将透明圆盘 置于顶面,启动振动台,圆盘底面 完全为水泥浆布满所经历的时间。
砼按维勃稠度分级及允许偏差
级别 V0 V1 V2 V3
名称
坍落度 允许偏差 (s) (mm)
超干硬性砼 ≥31
±6
特干硬性砼 31~21
±6
干硬性砼 20~11
±4
半干硬性砼 10~5
±3
4、影响砼拌合物和易性的因素 (1)水泥浆含量的影响 水泥浆稀稠不变时,水泥浆愈多, 流动性愈大。但水泥浆过多,将出 现流浆现象,使粘聚性变差,影响 强度和耐久性;过少,则不能填满 骨料空隙或不能很好包裹骨料表面, 产生崩坍现象,粘聚性变差。
(二)按胶结材料分类 水泥砼、沥青砼、石膏砼、水玻璃 砼、聚合物砼。 (三)按用途分类 结构砼、防水砼、道路砼、防辐射 砼、耐热砼、耐酸砼、大体积砼、 膨胀砼。
(四)按生产工艺分类 泵送砼、喷射砼、碾压砼、挤压砼、 离心砼、压力灌浆砼、预拌砼(商 品砼)、拌制砼。 (五)按抗压强度分类 普通砼、高强砼、超高强砼。
(2)含砂率的影响 砂率是指砂的质量占砂、石总质量 的百分数。 合理砂率:是在水灰比及水泥用量 一定的条件下,能使砼拌合物在保 持粘聚性和保水性良好的前提下, 获得最大流动性的含砂率。
砂率过小,不能形成砂浆润滑层, 流动性差,影响粘聚性、保水性。 砂率过大,骨料孔隙率及总表面积 大,当水灰比及水泥用量一定时, 使拌合物干稠,流动性低;当流动 性一定时,使水泥用量显著增大。
5.1.4 混凝土的发展方向
自1824年发明了波特兰水泥之后,1830年前后就有了 混凝土问世,1867年又出现了钢筋混凝上。混凝土和 钢筋混凝土的出现,特别是钢筋混凝土的诞生,被誉 为是对混凝土的第一次革命。上世纪30年代预应力钢 筋混凝土的出现,被称为是混凝土的第二次革命。70 年代出现的混凝土外加剂,认为是混凝土的第三次革 命。 为了适应将来的建筑向高层,超高层,大跨度发展, 以及向地下和海洋开发,混凝土今后的发展方向是: 快硬,高强,轻质,高耐久性,多功能和节能。
水泥和水构成水泥浆,砂和石子为砼的 骨料,砂为细骨料,石子为粗骨料,水 泥浆和砂构成砂浆。 水泥浆的作用: (1)填充砂的孔隙,并包裹砂粒; (2)拌制时在砂、石子之间起润
滑作用,便于施工;
(3)填充石子的空隙并包裹石子; (4)水泥浆硬化后形成水泥石,将砂、
石胶结成一个整体。 骨料的作用: (1)形成砼的骨架; (2)对水泥石的体积变形起一定的抑
(6)自重大、比强度小; (7)抗拉强度低; (8)硬化速度慢,生产周期长; (9)强度波动因素多。 随着现代混凝土科学技术的发展,混凝土的不足之处 已经得到或正在被克服。例如采用轻骨料,可使混凝 土的自重和导热系数显著降低;在混凝土内掺入纤维 或聚合物,可大大降低混凝土的脆性;混凝十采用快 硬水泥或掺入早 强剂、减水剂等,可明显缩短 其硬化周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