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蛔虫及蛔虫病》PPT课件
合集下载
肠道蛔虫讲课PPT课件
食欲不振: 食欲减退, 体重下降
恶心呕吐: 恶心、呕 吐,可能 伴有腹痛
肛门瘙痒: 肛门周围 瘙痒,可 能伴有皮 肤红肿
睡眠不安: 睡眠不安, 容易惊醒
腹痛:腹部疼 痛,多为阵发 性,可伴有恶
心、呕吐
腹泻:大便次 数增多,多为 稀便或水样便
食欲不振:食 欲减退,体重
下降
肛门瘙痒:肛 门周围瘙痒, 可能伴有皮肤
内有蛔虫
病例二:患者出 现食欲不振、体 重下降等症状, 经检查发现肠道
内有蛔虫
病例三:患者 出现恶心、呕 吐等症状,经 检查发现肠道
内有蛔虫
病例四:患者 出现贫血、营 养不良等症状, 经检查发现肠
道内有蛔虫
诊断:粪便检查、血液检查、 影像学检查等
症状:腹痛、腹泻、呕吐、 体重下降等
治疗:药物治疗、手术治疗 等
生食蔬菜、水果等食物 食用未煮熟的肉类、海鲜等食物 饮用未煮沸的水 接触被蛔虫卵污染的餐具、厨具等
接触传播:通过接触被虫卵污染的物品或环境 食物传播:食用被虫卵污染的食物或水源 空气传播:通过空气传播虫卵 母婴传播:通过母婴传播虫卵
肠道蛔虫的治疗方法
剂量和疗程:根据年龄和体重 确定剂量,一般需要连续服用 2-3天
遵医嘱用药:严格按照医生处方用药,不可自行增减药量 定期复查:治疗期间应定期复查,观察疗效和副作用 注意饮食:避免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多食蔬菜水果 保持卫生: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避免接触感染源
肠道蛔虫的预防措施
勤洗手:饭前便 后洗手,避免接 触虫卵
保持环境卫生: 定期清理垃圾, 保持室内通风
单击此处添加副标题
汇报人:
01 汇 报 人 员
02 肠 道 蛔 虫 的 概 述
蛔虫病的预防PPT
早期发现和治疗可以有效预防病情加重。
在哪里进行预防?
在哪里进行预防? 家庭环境
保持家庭环境的清洁,定期消毒卫生设施。
教育家庭成员特别是儿童养成良好的卫生习 惯。
在哪里进行预防? 学校
在学校中开展健康教育,普及蛔虫病的预防 知识。
可以组织健康讲座和手卫生活动。
在哪里进行预防?
社区
社区卫生工作者可以提供相关的预防信息和 健康服务。
他们的免疫系统相对较弱,容易被感染。
谁容易感染蛔虫病?
农村居民
生活在农村和卫生设施不足的地区的居民更 容易感染蛔虫。
由于接触污染的土壤和水源,感染风险增加 。
谁容易感染蛔虫病?
旅行者
前往卫生条件较差国家的旅行者也面临感染 防。
何时采取预防措施?
何时采取预防措施?
如何实施预防措施? 建立监测系统
建立健康监测系统,及时发现和处理疫情。
通过定期的健康检查和数据收集,评估预防措施 的效果。
谢谢观看
通过社区活动,提高公众对蛔虫病的认识和 预防意识。
如何实施预防措施?
如何实施预防措施?
宣传教育
利用海报、宣传册等多种方式传播蛔虫病的预防 知识。
鼓励公众参与预防活动,从而提升整体健康意识 。
如何实施预防措施? 提供资源
为社区提供清洁饮水和卫生设施的资源。
确保每个人都能获得安全的饮水和卫生条件。
日常生活中
要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如勤洗手、保持个人卫 生。
特别是在处理食物和使用卫生间后,务必清洗双 手。
何时采取预防措施? 饮食注意
食用经过清洗和烹饪的食物,避免生吃未加工的 蔬果。
确保饮用水的安全,使用经过处理的水源。
何时采取预防措施? 定期体检
在哪里进行预防?
在哪里进行预防? 家庭环境
保持家庭环境的清洁,定期消毒卫生设施。
教育家庭成员特别是儿童养成良好的卫生习 惯。
在哪里进行预防? 学校
在学校中开展健康教育,普及蛔虫病的预防 知识。
可以组织健康讲座和手卫生活动。
在哪里进行预防?
社区
社区卫生工作者可以提供相关的预防信息和 健康服务。
他们的免疫系统相对较弱,容易被感染。
谁容易感染蛔虫病?
农村居民
生活在农村和卫生设施不足的地区的居民更 容易感染蛔虫。
由于接触污染的土壤和水源,感染风险增加 。
谁容易感染蛔虫病?
旅行者
前往卫生条件较差国家的旅行者也面临感染 防。
何时采取预防措施?
何时采取预防措施?
如何实施预防措施? 建立监测系统
建立健康监测系统,及时发现和处理疫情。
通过定期的健康检查和数据收集,评估预防措施 的效果。
谢谢观看
通过社区活动,提高公众对蛔虫病的认识和 预防意识。
如何实施预防措施?
如何实施预防措施?
宣传教育
利用海报、宣传册等多种方式传播蛔虫病的预防 知识。
鼓励公众参与预防活动,从而提升整体健康意识 。
如何实施预防措施? 提供资源
为社区提供清洁饮水和卫生设施的资源。
确保每个人都能获得安全的饮水和卫生条件。
日常生活中
要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如勤洗手、保持个人卫 生。
特别是在处理食物和使用卫生间后,务必清洗双 手。
何时采取预防措施? 饮食注意
食用经过清洗和烹饪的食物,避免生吃未加工的 蔬果。
确保饮用水的安全,使用经过处理的水源。
何时采取预防措施? 定期体检
(医学课件)蛔虫及蛔虫病ppt演示课件
.
64
.
65
其它动物蛔虫病的防治
各种动物蛔虫病的防治均可参照猪蛔虫病进行。 注意对转续宿主的消灭。
.
66
夺取营养: 机械性刺激和阻塞: 宿主吸收虫体分泌的毒物和代谢产物: 蛔虫的错误移行:
.
22
猪蛔虫钻入胆管
. 23
(五)症状
1、移行期:败血症、肝脏损害、蠕虫性肺炎和腹膜炎等。 2、成虫寄生阶段:一般无明显症状,影响生产指标。 寄生数量多:胃肠道功能紊乱、生长缓慢、被毛粗乱, 神经症状吸入性肺炎和内脏破裂。还会出现“僵猪”。 异常移行取决于被侵害器官。
.
24
(六)诊断
流行病学资料; 粪便内蛔虫虫卵检查(荷虫量)。 粪便内排出虫体或吐出虫体。 移行期虫体,肺脏组织的幼虫检查。 血清学检查; 尸体剖检。
. 25
(七)治疗
几乎所有的驱现虫药都可以有效驱出体内蛔虫。
.
26
(八)预防
1、粪便无害化处理; 2、定期驱虫: 3、分群饲养;新购猪先驱虫后并群。 4、饲养管理。
.
2
.
3
二、分类
科 蛔科Ascaridae 种 宿主 猪蛔虫Ascaris suum 猪 马副蛔虫Parascaris equorum 马属动物 狮弓蛔虫 Toxacaris leonina 猫和犬 Ascaridia galli 鸡 犬 猫 牛
4
禽蛔科Ascaridiidae 鸡蛔虫
弓蛔科Toxocaridae 犬弓首蛔虫Toxocara canis 猫弓首蛔虫T.cati 牛弓首蛔虫T. vitulorum
.
5
猪蛔虫模式图
03蛔虫 PPT课件
2. 流行三环节
(1)粪便中排出受精蛔虫卵的人是蛔虫病的传 染源。
(2)粪-口途径传播。 (3)人群广泛易感,但主要为学龄前儿童、中
小学生、菜农、果农。
3. 流行广泛的原因
生活史简单; 产卵量高; 虫卵抵抗力强, 粪便管理不当; 不良卫生生活习惯。
4、防 治 原 则
(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
两种蛔虫卵比较受精蛔虫卵未受精蛔虫卵外形宽椭圆形长椭圆形平均大小6045m9042m颜色棕黄色棕黄色卵壳及蛋白膜厚外有规则的蛋白膜较薄外有不规则的蛋白膜卵内含物卵细胞卵黄颗粒受精蛔虫卵fertilizedeggsfertilizedascariseggunfertilizedeggs生活史示意图生活史箭头图生活史要点受精卵感染期卵幼虫成虫血肺移行感染阶段人小肠1
虫的机械刺激作用 9.下面哪项不是蛔虫病的防治原则( ) A治疗病人 B加强卫生宣传教育 C手、足涂抹防护剂 D加强粪便
管理
二、填充题
1.蛔虫的感染阶段是
体的
,可产出
,其成虫寄生在人
和
,随
排出体外。
3.蛔虫成虫寄生于人体的 ,引起的常见
并发症有 和
。
直接涂片法操作示意图
饱和盐水漂浮法
水洗沉淀法
五、流行与防治
1、分布:了解 2、流行三环节:熟悉 3、流行广泛原因:掌握 4、防治原则:熟悉
1. 分布情况
农村多于城市。 儿童多于成人。 感染率:目前,我国农村多数地区感染率有
明显下降,平均感染率为12.72%。但仍居土 源性线虫之首。92年普查结果河北省为30% 左右。
主要致病作用
1、幼虫致病—肺蛔虫症 2、成虫致病: (1)腹痛:脐周间歇性隐痛、并以空腹时明显。 (2)消化和营养不良: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等。 (3)变态反应:荨麻疹、皮肤瘙痒、血管神经性水 肿和结膜炎等。 (4)并发症:最严重。
《蛔虫钩虫蛲虫》课件
Ppt
蛔虫、钩虫、
01
单击添加目录项标题
02
03
钩虫
04
蛔虫 蛲虫
01
添加章节标题
02
蛔虫
蛔虫的形态特征
体型:细长,圆柱形
长度:成人蛔虫可达 20-30cm
颜色:白色或淡黄色
头部:有四个吸盘,用 于吸附在肠壁上
尾部:有尾翼,用于运 动
生殖方式:雌雄同体, 可自行繁殖
治疗周期:根据 病情严重程度, 可能需要多次治 疗
家庭护理:保持 家居环境清洁, 避免重复感染
感谢观看
汇报人:PPT
蛔虫的感染方式
直接接触:通过 接触被污染的土 壤、食物或水源
间接接触:通过 接触被污染的物 品或环境
食物传播:通过 食用被污染的食 物或水源
空气传播:通过 吸入被污染的空 气或飞沫
蛔虫对人体的危害
消化系统:引起腹痛、腹泻、呕吐等症状 营养吸收:影响人体对营养物质的吸收,导致营养不良 免疫系统:降低人体免疫力,增加感染其他疾病的风险 生长发育:影响儿童的生长发育,导致身材矮小、智力发育迟缓等
尾部:有尾刺, 用于固定在宿主 体内
钩虫的感染方式
土壤传播:钩虫卵在土壤中孵化,通过皮肤接触进入人体 食物传播:钩虫卵通过食物进入人体,如生食蔬菜、水果等 水源传播:钩虫卵通过水源进入人体,如饮用生水、洗澡等 接触传播:钩虫卵通过接触感染者的皮肤、衣物等进入人体
钩虫对人体的危害
贫血:钩虫会吸取人体血液, 导致贫血
营养不良:钩虫会吸取人体营 养,导致营养不良
消化系统疾病:钩虫会引发消 化系统疾病,如腹痛、腹泻等
皮肤病:钩虫会引发皮肤病, 如皮肤瘙痒、红肿等
钩虫病的预防与治疗
蛔虫、钩虫、
01
单击添加目录项标题
02
03
钩虫
04
蛔虫 蛲虫
01
添加章节标题
02
蛔虫
蛔虫的形态特征
体型:细长,圆柱形
长度:成人蛔虫可达 20-30cm
颜色:白色或淡黄色
头部:有四个吸盘,用 于吸附在肠壁上
尾部:有尾翼,用于运 动
生殖方式:雌雄同体, 可自行繁殖
治疗周期:根据 病情严重程度, 可能需要多次治 疗
家庭护理:保持 家居环境清洁, 避免重复感染
感谢观看
汇报人:PPT
蛔虫的感染方式
直接接触:通过 接触被污染的土 壤、食物或水源
间接接触:通过 接触被污染的物 品或环境
食物传播:通过 食用被污染的食 物或水源
空气传播:通过 吸入被污染的空 气或飞沫
蛔虫对人体的危害
消化系统:引起腹痛、腹泻、呕吐等症状 营养吸收:影响人体对营养物质的吸收,导致营养不良 免疫系统:降低人体免疫力,增加感染其他疾病的风险 生长发育:影响儿童的生长发育,导致身材矮小、智力发育迟缓等
尾部:有尾刺, 用于固定在宿主 体内
钩虫的感染方式
土壤传播:钩虫卵在土壤中孵化,通过皮肤接触进入人体 食物传播:钩虫卵通过食物进入人体,如生食蔬菜、水果等 水源传播:钩虫卵通过水源进入人体,如饮用生水、洗澡等 接触传播:钩虫卵通过接触感染者的皮肤、衣物等进入人体
钩虫对人体的危害
贫血:钩虫会吸取人体血液, 导致贫血
营养不良:钩虫会吸取人体营 养,导致营养不良
消化系统疾病:钩虫会引发消 化系统疾病,如腹痛、腹泻等
皮肤病:钩虫会引发皮肤病, 如皮肤瘙痒、红肿等
钩虫病的预防与治疗
预防蛔虫病ppt课件
脏水果传播
吮手指传播
苍蝇传播
蛔虫病的传播途径
• • • • • • ①通沙土传播。 ②通过生水传播。 ③通过脏水果传播。 ④通过脏蔬菜传播。 ⑤通过苍蝇传播。 ⑥通过吮吸手指传播。
预防蛔虫病
饭前便后要洗手
勤剪指甲
异物不要放口中
经常清洗玩具
排放出大量的蛔虫毒素对人体健康危害很大
预防蛔虫病
有个小朋友,一日三餐都吃得不少, 可就是面黄肌瘦,还时常喊肚子痛, 你知道这是怎么回事吗?
蛔虫病的危害
在小肠里跟人抢食营养,这样,人体 得不到足够多的营养,就会面黄肌瘦。
蛔虫病的危害
排放出大量的蛔虫毒素, 对人体健康危害很大。
蛔虫病的危害
钻到胆道里,人就会得胆道 蛔虫病;钻破肠子,人就会 得腹膜炎;大量的蛔虫聚集 在肠子里,会产生肠梗阻。
衣服被褥勤洗晒
锻炼身体
室内要经常通风
服驱虫药
成虫寄生在肠道内
掠夺营养 。 损伤肠粘膜并引起炎症。 分泌毒素,引起精神不安、烦躁、失眠等。 导致肠道蛔虫症、肠梗阻、 胰腺炎、阑尾炎等。
患蛔虫病常有以下症状:
间歇性脐周疼痛,突发性右上腹绞痛。 夜惊、磨牙、异食癖。 食欲不振、消化不良、恶心、呕吐。 发热、咳嗽、哮喘。
预防蛔虫病
⑴饭前便后要洗手。 ⑵勤剪指甲。 ⑶异物不要放口中。 ⑷要经常清洗玩具。 ⑸不喝生水喝开水。 ⑹不吃没洗净的水果、蔬菜。
预防蛔虫病
⑺不要随便舔东西。 ⑻不吃苍蝇、蟑螂叮爬的食物。 ⑼室内要经常通风。 ⑽衣服被褥勤洗晒。 ⑾锻炼身体。 ⑿服驱虫药。
讨论
• 1、预防蛔虫病的关键在哪里? (把握好“入口”这一关、讲卫生) • 2、得了蛔虫病怎么办? • (服药)
吮手指传播
苍蝇传播
蛔虫病的传播途径
• • • • • • ①通沙土传播。 ②通过生水传播。 ③通过脏水果传播。 ④通过脏蔬菜传播。 ⑤通过苍蝇传播。 ⑥通过吮吸手指传播。
预防蛔虫病
饭前便后要洗手
勤剪指甲
异物不要放口中
经常清洗玩具
排放出大量的蛔虫毒素对人体健康危害很大
预防蛔虫病
有个小朋友,一日三餐都吃得不少, 可就是面黄肌瘦,还时常喊肚子痛, 你知道这是怎么回事吗?
蛔虫病的危害
在小肠里跟人抢食营养,这样,人体 得不到足够多的营养,就会面黄肌瘦。
蛔虫病的危害
排放出大量的蛔虫毒素, 对人体健康危害很大。
蛔虫病的危害
钻到胆道里,人就会得胆道 蛔虫病;钻破肠子,人就会 得腹膜炎;大量的蛔虫聚集 在肠子里,会产生肠梗阻。
衣服被褥勤洗晒
锻炼身体
室内要经常通风
服驱虫药
成虫寄生在肠道内
掠夺营养 。 损伤肠粘膜并引起炎症。 分泌毒素,引起精神不安、烦躁、失眠等。 导致肠道蛔虫症、肠梗阻、 胰腺炎、阑尾炎等。
患蛔虫病常有以下症状:
间歇性脐周疼痛,突发性右上腹绞痛。 夜惊、磨牙、异食癖。 食欲不振、消化不良、恶心、呕吐。 发热、咳嗽、哮喘。
预防蛔虫病
⑴饭前便后要洗手。 ⑵勤剪指甲。 ⑶异物不要放口中。 ⑷要经常清洗玩具。 ⑸不喝生水喝开水。 ⑹不吃没洗净的水果、蔬菜。
预防蛔虫病
⑺不要随便舔东西。 ⑻不吃苍蝇、蟑螂叮爬的食物。 ⑼室内要经常通风。 ⑽衣服被褥勤洗晒。 ⑾锻炼身体。 ⑿服驱虫药。
讨论
• 1、预防蛔虫病的关键在哪里? (把握好“入口”这一关、讲卫生) • 2、得了蛔虫病怎么办? • (服药)
蛔虫病汇报ppt课件
状。
肠梗阻
大量蛔虫在肠道内聚集,导致肠道 堵塞,出现腹胀、腹痛、呕吐、便 秘等症状。
肠穿孔
蛔虫钻入肠壁引起的疾病,表现为 剧烈腹痛、腹胀、发热等症状,严 重者可危及生命。
对身体健康的影响
营养不良
蛔虫在肠道内寄生,会影响肠道的吸收功能,导 致营养不良、贫血等症状。
消化系统症状
蛔虫会刺激肠道黏膜,引起腹痛、腹泻、恶心、 呕吐等消化系统症状。
流行病学史
患者常有不洁饮食史或生 活在蛔虫流行地区。
体征检查
腹部触诊可发现腹肌紧张 、压痛等体征,有时可触 及蛔虫团块。
鉴别诊断
急性胃肠炎
与蛔虫病症状相似,但急性胃肠炎多 有不洁饮食史,且病程较短,一般无 蛔虫团块。
胆道蛔虫症
表现为上腹部钻顶样疼痛,可放射至 右肩背部,B超检查可发现胆道内蛔 虫。
手术治疗及适应症
手术治疗指征
对于药物治疗无效、出现严重并发症(如肠梗阻、胆道蛔虫症等)的患者,需要 考虑手术治疗。
手术方法
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如肠切除吻合术、胆道探查术等,以清 除蛔虫并修复受损组织。
04
并发症及危害
常见并发症
胆道蛔虫症
蛔虫钻入胆道引起的疾病,表现 为剧烈的腹痛、恶心、呕吐等症
05
儿童蛔虫病的特殊问题
儿童蛔虫病的特点
症状不典型
01
儿童蛔虫病的症状往往不典型,容易被忽视或误诊。常见症状
包括腹痛、食欲不振、体重下降等。
并发症风险高
02
由于儿童免疫系统相对较弱,蛔虫病易引发并发症,如肠梗阻
、胆道感染等,对儿童健康造成严重威胁。
影响生长发育
03
蛔虫病会影响儿童的营养吸收和生长发育,导致营养不良、贫
肠梗阻
大量蛔虫在肠道内聚集,导致肠道 堵塞,出现腹胀、腹痛、呕吐、便 秘等症状。
肠穿孔
蛔虫钻入肠壁引起的疾病,表现为 剧烈腹痛、腹胀、发热等症状,严 重者可危及生命。
对身体健康的影响
营养不良
蛔虫在肠道内寄生,会影响肠道的吸收功能,导 致营养不良、贫血等症状。
消化系统症状
蛔虫会刺激肠道黏膜,引起腹痛、腹泻、恶心、 呕吐等消化系统症状。
流行病学史
患者常有不洁饮食史或生 活在蛔虫流行地区。
体征检查
腹部触诊可发现腹肌紧张 、压痛等体征,有时可触 及蛔虫团块。
鉴别诊断
急性胃肠炎
与蛔虫病症状相似,但急性胃肠炎多 有不洁饮食史,且病程较短,一般无 蛔虫团块。
胆道蛔虫症
表现为上腹部钻顶样疼痛,可放射至 右肩背部,B超检查可发现胆道内蛔 虫。
手术治疗及适应症
手术治疗指征
对于药物治疗无效、出现严重并发症(如肠梗阻、胆道蛔虫症等)的患者,需要 考虑手术治疗。
手术方法
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如肠切除吻合术、胆道探查术等,以清 除蛔虫并修复受损组织。
04
并发症及危害
常见并发症
胆道蛔虫症
蛔虫钻入胆道引起的疾病,表现 为剧烈的腹痛、恶心、呕吐等症
05
儿童蛔虫病的特殊问题
儿童蛔虫病的特点
症状不典型
01
儿童蛔虫病的症状往往不典型,容易被忽视或误诊。常见症状
包括腹痛、食欲不振、体重下降等。
并发症风险高
02
由于儿童免疫系统相对较弱,蛔虫病易引发并发症,如肠梗阻
、胆道感染等,对儿童健康造成严重威胁。
影响生长发育
03
蛔虫病会影响儿童的营养吸收和生长发育,导致营养不良、贫
蛔虫ppt课件
阻。
营养不良
蛔虫寄生导致消化吸收 障碍,影响营养摄入, 引发营养不良和体重下
降。
免疫系统损害
蛔虫的寄生可能引发免 疫反应,导致过敏、哮
喘等症状。
并发症风险
蛔虫感染可能引发胆道 蛔虫症、阑尾炎等严重
并发症。
蛔虫病的传播方式
01
02
03
粪口传播
蛔虫卵随粪便排出,污染 水源和食物,人摄入后感 染。
直接接触
饮用安全水
只饮用经过适当处理和净化的安 全水,避免饮用生水。
食物处理
在处理和烹饪食物时,使用清洁的 刀具和砧板,避免食物交叉污染。
避免生食
尽量少吃生食,特别是未经煮熟的 蔬菜和肉类,以免感染蛔虫。
环境卫生改善与治理
垃圾分类与处理
正确分类和处理垃圾,特别是厨 余垃圾,避免蛔虫卵的传播。
环境清洁
保持家庭、学校和工作场所的清 洁卫生,定期清扫和消毒。
蛔虫病的研究方向
深入研究蛔虫的生物学特性,包括其生命周期、繁殖方式、耐药机制等,以期为防 治提供新思路。
探索蛔虫与宿主的相互作用机制,了解蛔虫如何影响宿主免疫系统,导致疾病发生 。
加强临床研究,针对不同病情和病期,制定更加有效的治疗方案。
蛔虫病的未来展望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对蛔虫病 的认识将更加深入,有望发现更
用方法。
血液检查
检测血液中的特异性抗体,有 助于诊断蛔虫病,尤其适用于 流行病学调查。
影像学检查
通过X线或超声等影像学手段观 察肠道内蛔虫的形态和位置。
内镜检查
通过胃镜或肠镜直接观察肠道 内蛔虫,并采集活组织进行病
理检查。
蛔虫病的治疗方法
药物治疗
使用驱蛔药如阿苯达唑、甲苯咪 唑等,通过药物作用杀死蛔虫并 将其排出体外。
营养不良
蛔虫寄生导致消化吸收 障碍,影响营养摄入, 引发营养不良和体重下
降。
免疫系统损害
蛔虫的寄生可能引发免 疫反应,导致过敏、哮
喘等症状。
并发症风险
蛔虫感染可能引发胆道 蛔虫症、阑尾炎等严重
并发症。
蛔虫病的传播方式
01
02
03
粪口传播
蛔虫卵随粪便排出,污染 水源和食物,人摄入后感 染。
直接接触
饮用安全水
只饮用经过适当处理和净化的安 全水,避免饮用生水。
食物处理
在处理和烹饪食物时,使用清洁的 刀具和砧板,避免食物交叉污染。
避免生食
尽量少吃生食,特别是未经煮熟的 蔬菜和肉类,以免感染蛔虫。
环境卫生改善与治理
垃圾分类与处理
正确分类和处理垃圾,特别是厨 余垃圾,避免蛔虫卵的传播。
环境清洁
保持家庭、学校和工作场所的清 洁卫生,定期清扫和消毒。
蛔虫病的研究方向
深入研究蛔虫的生物学特性,包括其生命周期、繁殖方式、耐药机制等,以期为防 治提供新思路。
探索蛔虫与宿主的相互作用机制,了解蛔虫如何影响宿主免疫系统,导致疾病发生 。
加强临床研究,针对不同病情和病期,制定更加有效的治疗方案。
蛔虫病的未来展望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对蛔虫病 的认识将更加深入,有望发现更
用方法。
血液检查
检测血液中的特异性抗体,有 助于诊断蛔虫病,尤其适用于 流行病学调查。
影像学检查
通过X线或超声等影像学手段观 察肠道内蛔虫的形态和位置。
内镜检查
通过胃镜或肠镜直接观察肠道 内蛔虫,并采集活组织进行病
理检查。
蛔虫病的治疗方法
药物治疗
使用驱蛔药如阿苯达唑、甲苯咪 唑等,通过药物作用杀死蛔虫并 将其排出体外。
(医学课件)蛔虫ppt演示课件
唇瓣
交合刺
.
4
⒉虫卵:分受精卵和未受精卵两种
蛋白质膜
折光性 颗粒 幼虫
卵壳
卵细胞
新月形空隙
.
5
①受精蛔虫卵 (fertile):
宽椭圆形,棕黄色,表面有一层凹凸不平的蛋白膜,卵壳 厚,无色透明,壳内有一个大而圆的卵细胞,卵细胞与卵壳之 间有半月形间隙。
蛋白质膜 卵壳 卵细胞 新月形空隙
.
6
②未受精蛔虫卵:
11
生活史要点及需要说名明的问题 1.生活史属于直接发育型,人是唯一宿主, 无需中间宿主. 2.产卵量大,每条雌虫每天产卵量24万个。 3.受精卵在外界发育所需要的条件: 温度(21℃~30℃)湿度、荫蔽、氧充足的土壤 中,约需二周卵内细胞发育为幼虫。再经1周卵 内幼虫经第一次蜕皮成为感染期卵。 4.感染期:感染期卵。 5.感染方法:经口
.
16
胆道蛔虫症:占并发症64%。
临床表现:以突发性剑突下偏右侧 阵发性绞痛为特点,可有钻顶感,疼痛 可放射至右肩及背部,常伴有恶心、呕 吐等。 并可导致胆道大出血、肝脓肿、胆 结石、胆管炎、胆囊炎,穿孔引起胆汁 性腹膜炎等。
.
17
※蛔虫性肠梗阻:
是儿童急性肠梗阻的主要病因 之一, 占第二位,多见于6~8岁学龄 儿童。由于大量虫体扭结成团堵塞肠 道,使正常的肠蠕动发生障碍。 临床表现为急性脐周阵发性绞 痛,伴有腹胀、呕吐、便秘等为主要 症状。阻塞部位多见于回肠,在患者 腹部可触及条索状包块,按之 有活动感。 据78年全国统计19个省急性肠梗 阻病例16944例,其中蛔虫性肠梗阻 为 2997 例,占 17% 。 例如台湾11 岁男孩,手术取虫 1806 条,虫重 4 公斤。
. 12
交合刺
.
4
⒉虫卵:分受精卵和未受精卵两种
蛋白质膜
折光性 颗粒 幼虫
卵壳
卵细胞
新月形空隙
.
5
①受精蛔虫卵 (fertile):
宽椭圆形,棕黄色,表面有一层凹凸不平的蛋白膜,卵壳 厚,无色透明,壳内有一个大而圆的卵细胞,卵细胞与卵壳之 间有半月形间隙。
蛋白质膜 卵壳 卵细胞 新月形空隙
.
6
②未受精蛔虫卵:
11
生活史要点及需要说名明的问题 1.生活史属于直接发育型,人是唯一宿主, 无需中间宿主. 2.产卵量大,每条雌虫每天产卵量24万个。 3.受精卵在外界发育所需要的条件: 温度(21℃~30℃)湿度、荫蔽、氧充足的土壤 中,约需二周卵内细胞发育为幼虫。再经1周卵 内幼虫经第一次蜕皮成为感染期卵。 4.感染期:感染期卵。 5.感染方法:经口
.
16
胆道蛔虫症:占并发症64%。
临床表现:以突发性剑突下偏右侧 阵发性绞痛为特点,可有钻顶感,疼痛 可放射至右肩及背部,常伴有恶心、呕 吐等。 并可导致胆道大出血、肝脓肿、胆 结石、胆管炎、胆囊炎,穿孔引起胆汁 性腹膜炎等。
.
17
※蛔虫性肠梗阻:
是儿童急性肠梗阻的主要病因 之一, 占第二位,多见于6~8岁学龄 儿童。由于大量虫体扭结成团堵塞肠 道,使正常的肠蠕动发生障碍。 临床表现为急性脐周阵发性绞 痛,伴有腹胀、呕吐、便秘等为主要 症状。阻塞部位多见于回肠,在患者 腹部可触及条索状包块,按之 有活动感。 据78年全国统计19个省急性肠梗 阻病例16944例,其中蛔虫性肠梗阻 为 2997 例,占 17% 。 例如台湾11 岁男孩,手术取虫 1806 条,虫重 4 公斤。
. 12
蛔虫病教学演示课件
03 治疗方法与策略
药物治疗选择及作用机制
苯咪唑类药物
如阿苯达唑,通过抑制虫体对葡 萄糖的摄取,使虫体失去能量供
应而死亡。
噻嘧啶类药物
如噻嘧啶,通过抑制虫体神经肌 肉系统的传导功能,使虫体发生
痉挛性麻痹而排出体外。
吡喹酮类药物
如吡喹酮,通过干扰虫体表皮代 谢,破坏虫体皮层结构,导致虫
体死亡。
非药物治疗手段介绍
肉类食品中可能含有蛔虫卵,因此要煮熟煮透后再食用,避免食 入未煮熟的肉类。
提高公众认知度和参与度
加强宣传教育
通过媒体、学校、社区等途径,加强蛔虫病的宣传教育,提高公众 对蛔虫病的认知度和重视程度。
开展健康讲座
邀请医学专家或公共卫生专家开展健康讲座,向公众普及蛔虫病的 防治知识和方法。
鼓励公众参与
鼓励公众积极参与蛔虫病的防治工作,如参与环境卫生整治、推广健 康饮食等,共同营造良好的公共卫生环境。
蛔虫病
汇报人:XXX 2024-01-22
目 录
• 蛔虫病概述 • 诊断与鉴别诊断 • 治疗方法与策略 • 预防措施与健康教育 • 患者心理支持及生活质量改善 • 总结回顾与展望未来发展趋势
01 蛔虫病概述
定义与发病原因
定义
蛔虫病是由蛔虫寄生于人体小肠 或其他器官所引起的常见寄生虫 病。
发病原因
肠梗阻
肠梗阻表现为腹痛、腹胀 、呕吐等,但无蛔虫卵排 出,且X线检查可发现肠管 扩张和液气平面。
并发症风险评估
胆道蛔虫症
营养不良
蛔虫钻入胆道可引起胆道蛔虫症,表 现为剧烈腹痛、黄疸等,严重者可引 起胆道感染、胰腺炎等并发症。
长期蛔虫感染可引起营养不良,表现 为消瘦、贫血等。
蛔虫病临床辨证论治ppt完整版
第一页,共二十三页。
中 医儿科学 (Zhong)
第九章 寄(Ji)生虫病 第一节 蛔虫病
[概 述] (Gai)
一、定义: 蛔虫病是感染蛔虫卵引起的小儿常见肠道寄生虫病,以脐周疼痛,
时作时止,饮食异常,大便下虫,或粪便镜检有蛔虫卵为主要特征。
蛔虫又称长虫,古字“蛕”、“蚘”亦通“蛔”。成虫寄生小
肠,劫(Jie)夺水谷精微,妨碍正常的消化吸收,严重者影响儿童生长发 育。
可为蛔虫滋生创造有利条件。
第三页,共二十三页。
[病因(Yin)病机]
现代研究表明,误食感染性蛔虫卵进入小肠,胚 蚴破壳而出后,经血管移行于(Yu)肝、心、肺,再经咽 喉吞下,在小肠内发育为成虫。成虫寄生肠道,产生 一系列病理变)意图]
饮 食 不 洁 →胃肠 → 湿热内生→肠蛔(Hui)虫症
第十二页,共二十三页。
3.证治分类
[辨 证论治] (Bian)
⑵蛔厥证:有肠蛔虫史。突然腹痛,弯腰曲背,肢冷汗 出,恶心吐蛔。腹痛阵发,右上腹或剑突下疼痛。
重者腹痛持续而阵发性加剧,可伴畏寒发热,甚至 出现黄疸。舌苔多黄腻,脉弦数或滑数。
治法:安蛔定痛,继之驱虫。方药:乌梅丸加减。
常用乌梅味酸安蛔;细辛、椒目辛能伏蛔;黄连、黄柏 苦能下蛔。配伍使用,辛开(Kai)苦降,和中止呕。
3.证治分类
⑵蛔厥(Jue)证:本证以腹部绞痛,呕吐,肢冷为特征。多有 肠蛔虫证的病史,常因胃肠湿热,或腹中寒甚,或寒热错杂, 使虫体受扰,入膈钻胆,气机逆乱所致。
寒热夹杂多见,偏寒重者呕吐清水,面白肢冷,舌 苔白腻,脉缓;
偏热重者发热,呕吐胆汁,舌苔黄腻,脉滑数。
并发胆道感染、肝脓肿,甚至腹腔蛔虫,经药物治疗无效 者,应及时手术治疗。
中 医儿科学 (Zhong)
第九章 寄(Ji)生虫病 第一节 蛔虫病
[概 述] (Gai)
一、定义: 蛔虫病是感染蛔虫卵引起的小儿常见肠道寄生虫病,以脐周疼痛,
时作时止,饮食异常,大便下虫,或粪便镜检有蛔虫卵为主要特征。
蛔虫又称长虫,古字“蛕”、“蚘”亦通“蛔”。成虫寄生小
肠,劫(Jie)夺水谷精微,妨碍正常的消化吸收,严重者影响儿童生长发 育。
可为蛔虫滋生创造有利条件。
第三页,共二十三页。
[病因(Yin)病机]
现代研究表明,误食感染性蛔虫卵进入小肠,胚 蚴破壳而出后,经血管移行于(Yu)肝、心、肺,再经咽 喉吞下,在小肠内发育为成虫。成虫寄生肠道,产生 一系列病理变)意图]
饮 食 不 洁 →胃肠 → 湿热内生→肠蛔(Hui)虫症
第十二页,共二十三页。
3.证治分类
[辨 证论治] (Bian)
⑵蛔厥证:有肠蛔虫史。突然腹痛,弯腰曲背,肢冷汗 出,恶心吐蛔。腹痛阵发,右上腹或剑突下疼痛。
重者腹痛持续而阵发性加剧,可伴畏寒发热,甚至 出现黄疸。舌苔多黄腻,脉弦数或滑数。
治法:安蛔定痛,继之驱虫。方药:乌梅丸加减。
常用乌梅味酸安蛔;细辛、椒目辛能伏蛔;黄连、黄柏 苦能下蛔。配伍使用,辛开(Kai)苦降,和中止呕。
3.证治分类
⑵蛔厥(Jue)证:本证以腹部绞痛,呕吐,肢冷为特征。多有 肠蛔虫证的病史,常因胃肠湿热,或腹中寒甚,或寒热错杂, 使虫体受扰,入膈钻胆,气机逆乱所致。
寒热夹杂多见,偏寒重者呕吐清水,面白肢冷,舌 苔白腻,脉缓;
偏热重者发热,呕吐胆汁,舌苔黄腻,脉滑数。
并发胆道感染、肝脓肿,甚至腹腔蛔虫,经药物治疗无效 者,应及时手术治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节 蛔虫及蛔虫病
是动物体最常见的一种土源性寄生线虫,各 种动物皆有其各自的虫种寄生。
虫体分布广,对幼龄动物感染率高,致病性 强。
有些种蛔虫是人畜共患病原。
医学PPT
1
一、蛔虫共同特征
大型虫体; 口孔一般由三片唇组成 ; 少数种有肛前乳突; 虫卵表面常有一层蛋白膜;排出时末形成胚, 感染性虫
神经症状吸入性肺炎和内脏破裂。还会出现“僵猪”。 异常移行取决于被侵害器官。
医学PPT
24
(六)诊断
流行病学资料; 粪便内蛔虫虫卵检查(荷虫量)。 粪便内排出虫体或吐出虫体。 移行期虫体,肺脏组织的幼虫检查。 血清学检查; 尸体剖检。
医学PPT
25
(七)治疗
几乎所有的驱现虫药都可以有效驱出体内蛔虫。
or(Neoascaris vitulorum)
外形与猪蛔虫相似。 雄虫长11~26cm,雌虫长14~30cm。 虫卵近球形,70~80um×60~66m。 寄生于犊牛的小肠内。
医学PPT
43
虫卵
医学PPT
44
(2)生活史
成虫寄生于5月龄以下犊牛,卵随粪便排出。适宜温度下经20~30天发育为 感染性虫卵。
温暖、潮湿的地区以及温度较高的夏季发病率高 ;猪蛔虫病的流行 还与饲养管理和环境卫生有密切关系。
医学PPT
16
(四)、致病作用和病理变化
1、幼虫 移行:释放出免疫原性物质,造成对各器官的损害,主要对肝和
肺的损害。 幼虫在肝中滞留,肝脏小点出血和肝细胞浑浊肿胀、变性和坏死。 幼虫进入肺泡时,小血管破裂,肺脏出血和水肿,严重者伴发肺
医学PPT
13
(二)生活史
医学PPT
14
(三)流行特点
主要感染来源:感染性虫卵。 感染途经:经口。 蚯蚓和粪甲虫可作为转续宿主。
易感动物:猪、野猪,人偶感。
医学PPT
15
•分布与流行
全球分布,广泛流行,主要危害仔猪。 广泛流行的原因: 1)生活史简单; 2)繁殖力强,每条雌虫每天产卵10~20万; 3)卵对外界的抵抗力强。
医学PPT
29
医学PPT
30
虫卵
医学PPT
31
(2)生活史
医学PPT
32
2、鸡蛔虫病
(1)病原与形态 是鸡小肠内最大线虫。 雄虫长26~70mm,尾部有小的尾翼, 泄殖孔前有一圆
形肛前吸盘。孔周围有10对性乳突。等长交合刺。 雌虫比为65~110mm,生殖孔位于体中部。 虫卵呈椭圆形,表面光滑,壳厚。
卵内含第2期幼虫; 食道简单,肌质、柱状, 某些种有小胃; 直接发育生活史, 多需要宿主体内移行。
医学PPT
2
医学PPT
3
二、分类
科 蛔科Ascaridae
种
宿主
猪蛔虫Ascaris suum
猪
马副蛔虫Parascaris equorum 马属动物
狮弓蛔虫 Toxacaris leonina 猫和犬
幼虫还可以在母牛体内移行到乳房,并在该处寄居,小牛吮乳遭受感染。
医学PPT
33
图示尾部构造,交合刺、尾翼、尾乳突和腹吸盘。医源自PPT34医学PPT
35
医学PPT
36
医学PPT
37
(2)生活史
医学PPT
38
(3)流行特点
雏鸡易感;成鸡往往是带虫者。 各重鸡都易感,土种鸡抵抗力更强。 鸡饲料中缺乏VA、VB时易遭受感染。 蚯蚓可做转续宿主。
医学PPT
蛋白质膜。
医学PPT
5
猪蛔虫模式图
23
1.虫体
1
2.头端顶面 3.雌虫尾端
67
4
5
4.雄虫尾端侧面 5.雌虫尾端腹面
6.受精卵
7.未受精卵
医学PPT
6
医学PPT
7
口缘的三片唇
医学PPT
8
三片唇
医学PPT
9
三片唇
医学PPT
10
猪蛔虫雌、雄虫尾端形态
医学PPT
11
猪蛔虫成虫
医学PPT
12
猪蛔虫虫卵
炎。
医学PPT
17
肝包膜上的纤维素渗出
医学PPT
18
乳斑肝
医学PPT
19
肺脏病变
医学PPT
20
肺内幼虫
医学PPT
21
2、成虫寄生阶段
夺取营养: 机械性刺激和阻塞: 宿主吸收虫体分泌的毒物和代谢产物: 蛔虫的错误移行:
医学PPT
22
猪蛔虫钻入胆管
医学PPT
23
(五)症状
1、移行期:败血症、肝脏损害、蠕虫性肺炎和腹膜炎等。 2、成虫寄生阶段:一般无明显症状,影响生产指标。 寄生数量多:胃肠道功能紊乱、生长缓慢、被毛粗乱,
孔周围有许多小乳突。泄殖腔开口于近尾端。 雌虫长20~40cm,虫体较直,尾端稍钝。生殖孔开口在虫体前
1/3与中1/3交界处 。肛门在虫体的末端。 虫卵: 受精卵短椭圆形,黄褐色,大小为5075×4080µm。卵壳厚,
由四层组成。最外层凹凸不平,表面粗糙。 未受精卵比受精卵狭长,平均大小约90×40µm。多数未受精卵无
禽蛔科Ascaridiidae 鸡蛔虫 Ascaridia galli
鸡
弓蛔科Toxocaridae 犬弓首蛔虫Toxocara canis
犬
猫弓首蛔虫T.cati
猫
牛弓首蛔虫T. vitulorum
牛
医学PPT
4
三、猪蛔虫病
(一)形态特点 淡红色或淡黄色。 雄虫长15~25cm,尾端弯曲呈钩状,有1对等长的交合刺,泄殖
39
(4)症状
雏鸡:精神萎顿,羽毛松乱,双翅下垂, 消化道症状,严重时衰弱死亡。
成鸡多不表现症状,产蛋下降。
医学PPT
40
(5)诊断
生前粪检虫卵; 死后剖检找虫体。
医学PPT
41
(6)防治
与猪蛔虫病类似.
医学PPT
42
3、牛蛔虫病
(1)病原:牛新蛔虫(弓首蛔虫)Toxocara vitulorum
当成年牛吞食感染性虫卵时,幼虫进入肠壁血管,随血流移行至肝、肺和肾 等组织,蜕化为第3期幼虫,寄居于组织内。当母牛怀孕8.5个月时,幼虫 移行进入子宫。
幼虫侵入胎儿有2个途径: -进入胎盘羊膜液中,发育为第4期幼虫,胎儿吞入小肠,幼虫再次蜕皮,发 育为成虫。 - 经胎盘移行到胎儿的肝和肺,再经一般蛔虫移行的路线进入小肠,发育成 熟。
医学PPT
26
(八)预防
1、粪便无害化处理; 2、定期驱虫: 3、分群饲养;新购猪先驱虫后并群。 4、饲养管理。
医学PPT
27
四、其它动物蛔虫病
马、牛、鸡、犬等多种动物都有蛔虫寄生。
医学PPT
28
1、 马副蛔虫(Parascaris equorum)病
(1)病原与形态
形态和猪蛔虫相似, 雄虫长15~28cm, 雌虫长18~37cm。 虫卵近圆形,直径90~100um,呈黄色或黄褐色。 寄生于马的小肠。
是动物体最常见的一种土源性寄生线虫,各 种动物皆有其各自的虫种寄生。
虫体分布广,对幼龄动物感染率高,致病性 强。
有些种蛔虫是人畜共患病原。
医学PPT
1
一、蛔虫共同特征
大型虫体; 口孔一般由三片唇组成 ; 少数种有肛前乳突; 虫卵表面常有一层蛋白膜;排出时末形成胚, 感染性虫
神经症状吸入性肺炎和内脏破裂。还会出现“僵猪”。 异常移行取决于被侵害器官。
医学PPT
24
(六)诊断
流行病学资料; 粪便内蛔虫虫卵检查(荷虫量)。 粪便内排出虫体或吐出虫体。 移行期虫体,肺脏组织的幼虫检查。 血清学检查; 尸体剖检。
医学PPT
25
(七)治疗
几乎所有的驱现虫药都可以有效驱出体内蛔虫。
or(Neoascaris vitulorum)
外形与猪蛔虫相似。 雄虫长11~26cm,雌虫长14~30cm。 虫卵近球形,70~80um×60~66m。 寄生于犊牛的小肠内。
医学PPT
43
虫卵
医学PPT
44
(2)生活史
成虫寄生于5月龄以下犊牛,卵随粪便排出。适宜温度下经20~30天发育为 感染性虫卵。
温暖、潮湿的地区以及温度较高的夏季发病率高 ;猪蛔虫病的流行 还与饲养管理和环境卫生有密切关系。
医学PPT
16
(四)、致病作用和病理变化
1、幼虫 移行:释放出免疫原性物质,造成对各器官的损害,主要对肝和
肺的损害。 幼虫在肝中滞留,肝脏小点出血和肝细胞浑浊肿胀、变性和坏死。 幼虫进入肺泡时,小血管破裂,肺脏出血和水肿,严重者伴发肺
医学PPT
13
(二)生活史
医学PPT
14
(三)流行特点
主要感染来源:感染性虫卵。 感染途经:经口。 蚯蚓和粪甲虫可作为转续宿主。
易感动物:猪、野猪,人偶感。
医学PPT
15
•分布与流行
全球分布,广泛流行,主要危害仔猪。 广泛流行的原因: 1)生活史简单; 2)繁殖力强,每条雌虫每天产卵10~20万; 3)卵对外界的抵抗力强。
医学PPT
29
医学PPT
30
虫卵
医学PPT
31
(2)生活史
医学PPT
32
2、鸡蛔虫病
(1)病原与形态 是鸡小肠内最大线虫。 雄虫长26~70mm,尾部有小的尾翼, 泄殖孔前有一圆
形肛前吸盘。孔周围有10对性乳突。等长交合刺。 雌虫比为65~110mm,生殖孔位于体中部。 虫卵呈椭圆形,表面光滑,壳厚。
卵内含第2期幼虫; 食道简单,肌质、柱状, 某些种有小胃; 直接发育生活史, 多需要宿主体内移行。
医学PPT
2
医学PPT
3
二、分类
科 蛔科Ascaridae
种
宿主
猪蛔虫Ascaris suum
猪
马副蛔虫Parascaris equorum 马属动物
狮弓蛔虫 Toxacaris leonina 猫和犬
幼虫还可以在母牛体内移行到乳房,并在该处寄居,小牛吮乳遭受感染。
医学PPT
33
图示尾部构造,交合刺、尾翼、尾乳突和腹吸盘。医源自PPT34医学PPT
35
医学PPT
36
医学PPT
37
(2)生活史
医学PPT
38
(3)流行特点
雏鸡易感;成鸡往往是带虫者。 各重鸡都易感,土种鸡抵抗力更强。 鸡饲料中缺乏VA、VB时易遭受感染。 蚯蚓可做转续宿主。
医学PPT
蛋白质膜。
医学PPT
5
猪蛔虫模式图
23
1.虫体
1
2.头端顶面 3.雌虫尾端
67
4
5
4.雄虫尾端侧面 5.雌虫尾端腹面
6.受精卵
7.未受精卵
医学PPT
6
医学PPT
7
口缘的三片唇
医学PPT
8
三片唇
医学PPT
9
三片唇
医学PPT
10
猪蛔虫雌、雄虫尾端形态
医学PPT
11
猪蛔虫成虫
医学PPT
12
猪蛔虫虫卵
炎。
医学PPT
17
肝包膜上的纤维素渗出
医学PPT
18
乳斑肝
医学PPT
19
肺脏病变
医学PPT
20
肺内幼虫
医学PPT
21
2、成虫寄生阶段
夺取营养: 机械性刺激和阻塞: 宿主吸收虫体分泌的毒物和代谢产物: 蛔虫的错误移行:
医学PPT
22
猪蛔虫钻入胆管
医学PPT
23
(五)症状
1、移行期:败血症、肝脏损害、蠕虫性肺炎和腹膜炎等。 2、成虫寄生阶段:一般无明显症状,影响生产指标。 寄生数量多:胃肠道功能紊乱、生长缓慢、被毛粗乱,
孔周围有许多小乳突。泄殖腔开口于近尾端。 雌虫长20~40cm,虫体较直,尾端稍钝。生殖孔开口在虫体前
1/3与中1/3交界处 。肛门在虫体的末端。 虫卵: 受精卵短椭圆形,黄褐色,大小为5075×4080µm。卵壳厚,
由四层组成。最外层凹凸不平,表面粗糙。 未受精卵比受精卵狭长,平均大小约90×40µm。多数未受精卵无
禽蛔科Ascaridiidae 鸡蛔虫 Ascaridia galli
鸡
弓蛔科Toxocaridae 犬弓首蛔虫Toxocara canis
犬
猫弓首蛔虫T.cati
猫
牛弓首蛔虫T. vitulorum
牛
医学PPT
4
三、猪蛔虫病
(一)形态特点 淡红色或淡黄色。 雄虫长15~25cm,尾端弯曲呈钩状,有1对等长的交合刺,泄殖
39
(4)症状
雏鸡:精神萎顿,羽毛松乱,双翅下垂, 消化道症状,严重时衰弱死亡。
成鸡多不表现症状,产蛋下降。
医学PPT
40
(5)诊断
生前粪检虫卵; 死后剖检找虫体。
医学PPT
41
(6)防治
与猪蛔虫病类似.
医学PPT
42
3、牛蛔虫病
(1)病原:牛新蛔虫(弓首蛔虫)Toxocara vitulorum
当成年牛吞食感染性虫卵时,幼虫进入肠壁血管,随血流移行至肝、肺和肾 等组织,蜕化为第3期幼虫,寄居于组织内。当母牛怀孕8.5个月时,幼虫 移行进入子宫。
幼虫侵入胎儿有2个途径: -进入胎盘羊膜液中,发育为第4期幼虫,胎儿吞入小肠,幼虫再次蜕皮,发 育为成虫。 - 经胎盘移行到胎儿的肝和肺,再经一般蛔虫移行的路线进入小肠,发育成 熟。
医学PPT
26
(八)预防
1、粪便无害化处理; 2、定期驱虫: 3、分群饲养;新购猪先驱虫后并群。 4、饲养管理。
医学PPT
27
四、其它动物蛔虫病
马、牛、鸡、犬等多种动物都有蛔虫寄生。
医学PPT
28
1、 马副蛔虫(Parascaris equorum)病
(1)病原与形态
形态和猪蛔虫相似, 雄虫长15~28cm, 雌虫长18~37cm。 虫卵近圆形,直径90~100um,呈黄色或黄褐色。 寄生于马的小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