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重心南移专题

合集下载

课件3:第10课 经济重心的南移

课件3:第10课  经济重心的南移

阿拉伯半岛 东

高丽.日本 临明安州 广州 泉州 印 度
苏门答腊岛
农业

、 南 方
手工业
商业 都市 1.商业城市繁荣开封.临安

济 发 展
商业
对外 2.海外贸易发达市舶司 贸易



货币 3.北宋四川的出现交子南宋纸币和铜钱并行
北 宋 最 早 的 纸 币 交 子
四川
南宋纸币会子
讨论:
1.隋唐时期,科举制明确规定,商从及其子弟不得参加科举考试。 宋朝的科举放宽要求,允许商人中有“奇才异行者”应举,这说 明了什么?

商业 都市
1.商业城市繁荣 开封.临安



对外 2.海外贸易发达 市舶司
展 的
商业
贸易


货币
宋朝海外贸易为什么发达?有何表现?
(1)宋朝农业.手工业.商业的发达为海外贸易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2)宋朝有发达的造船业和航海技术,能够进行远洋航行。 (3)宋朝对海外贸易实行鼓励政策从而大大促进了海外贸易的发展。 表现:海外贸易超过前代;范围广;有闻名世界的大商港(广州.泉州); 设置市舶司;宋朝的外贸收入在财政收入中占有重要地位。

农业
水稻产量居粮食首位

经 济
经济
棉花推广到长江流域

作物
茶树的种植栽培得到推广
展 的
手工业


商业
太湖圩(围)田
宋代耕获图
粮食作物景 德占镇城白稻的瓷引进与推广;苏湖成为粮仓;水
南 方
农业
稻产量居粮食首位 哥经窑济瓷作碗物 棉花.茶树的种植和栽培得到推广

中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 经济重心的南移

中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 经济重心的南移

经济重心的南移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苏湖熟,天下足”、景德镇兴起为瓷都、临安的商业超过东京反映的是中国古代A.经济重心的南移B.手工业的进步C.商业的繁荣D.农业的发展2、“方朝廷在故都(北宋东京)时,实仰(依靠)东南财赋”,“苏湖熟,天下足。

”上述材料反映的经济现象是A.文景之治局面B.江南地区的开发C.开元盛世局面D.南方成为经济重心3、我国古代经济重心开始南移和完成分别是在A.秦汉时期、北宋B.魏晋南北朝时期、北宋C.秦汉时期、南宋D.魏晋南北朝时期、南宋4、“苏湖熟,天下足。

”这一谚语反映的实质问题是()A.江南地区已经成为我国的经济重心B.苏湖地区粮食获得大丰收C.宋朝粮食产量非常大D.苏湖地区是我国经济重心5、宋朝海外贸易兴盛的主要原因是A.沿海农民常年出海经商B.宋朝政府对海外贸易实行鼓励政策C.宋朝造船技术和航海技术发达D.制瓷业发展到一个新阶段6、下列语句中,反映长江流域已成为我国古代经济重心的是A.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B.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C.“苏湖熟,天下足。

”D.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7、至今仍存有南宋时的港口、船坞遗迹、伊斯兰教寺院遗址和阿拉伯人墓碑的重要港口是()A.广州B.泉州C.明州D.福州8、宋朝时期为了加强对海外贸易的管理,在主要港口设立的机构是A.都护府B.市舶司C.中书省D.宣政院9、下列叙述错误是A.水稻在宋朝跃居粮食产量首位B.茶树的种植遍及大江南北C.宋代是中国瓷器史上的辉煌时代D.宋朝的造船业居当时首位10、下列经济发展成就发生在南宋的是A.南方的丝织业胜过北方B.棉纺织业发展到长江流域C.江南地区已成为我国制瓷业重心D.景德镇制瓷业兴起11、我国古代经济重心自北向南逐渐南移的主要原因是A.统治者调整政策B.南北地理环境的变化C.南方贸易发达D.北方长期战乱,南方相对稳定12、“苏湖熟,天下足”表明我国的经济重心发生了转移,其方向是A.从黄河流域转移到长江流域B.从长江流域转移到黄河流域C.从长江流域转移到珠江流域D.从珠江流域转移到长江流域13、宋元时期是我国历史发展的重要时期,其历史发展的主流与时代特征是()A.繁荣与开放的社会B.政权分裂与民族融合C.经济重心南移和民族关系发展D.统一国家的建立与巩固14、从唐朝中后期开始的经济重心南移,完成于()A.北宋B.南宋C.元朝D.明朝15、宋朝粮食产量居首位的是()A.小麦B.玉米C.高粱D.水稻16、下列语句中,反映长江流域已成为我国古代经济重心的是A.“太仓之粟,陈陈相因。

初三历史经济重心的南移试题答案及解析

初三历史经济重心的南移试题答案及解析

初三历史经济重心的南移试题答案及解析1.《宋史》中记载:“国家根本,仰给东南。

”这一现象说明了南宋()A.重点支持东南沿海开发B.经济重心转移到南方C.东南沿海的农民负担重D.政治中心转移到南方【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我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相关内容。

《宋史》中记载:“国家根本,仰给东南。

”这一现象是说,南宋时期国家的财政收入主要源于江南地区,说明了当时经济重心转移到南方,所以答案选B。

【考点】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多元文化碰撞交融与社会经济高度发展·经济发展与重心南移·经济重心南移2.宋元时期,泉州成为我国最大的对外贸易港口、海上丝绸之路起点,主要原因是()①宋朝政治经济中心南移②泉州造船技术和航海技术先进③南方相对安定④政府鼓励海外贸易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答案】D【解析】此题为组合型选择题,考查宋元经济的相关知识点。

阅读题文,要求选出宋元时期泉州成为最大贸易港口的主要原因,备选项中①②③④均是原因,选项中D符合题意,故选D。

【考点】人教版七年级下·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经济重心的南移3.唐朝中后期以后,经济重心开始南移,最终形成“国家根本,仰给东南”局面,完成经济重心南移的时代是()A.汉朝B.宋朝C.元朝D.清朝【答案】B【解析】此题考查的是从唐朝中后期我国经济重心南移的相关史实。

从唐朝中后期开始的经济重心南移,到南宋最后完成。

“国家根本,仰给东南”表明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最终完成,南方经济发展领先于北方。

故此题选择答案B。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历史下册·经济重心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经济重心的南移。

4.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南方地区经济强劲发展。

追溯历史,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宋史记载:“国家根本,仰给东南。

”材料二:李鸿章说:“外国利器强兵,百倍中国,内则狎处辇毂之下,外则布满江湖之间。

中国历史 七下 第10课 经济重心的南移

中国历史 七下 第10课 经济重心的南移
南方社会安宁,政局稳定;——社会角度
大量北方人南迁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技术、生
产工具和生产经验;——技术层面 北人南迁为南方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劳 动力;——人力资源 南方自然条件优越;——自然因素 南方统治者重视经济发展
东晋南朝时期 南移的过程 唐代中后期 北宋末年—南宋初期 农业发展
最大的是开封(东京)和杭州 (临安)。 杭州改为南宋都城临安后,繁荣程度远远超 过北宋开封
你说我说:
唐都长安与南宋临安的对比材料:
“唐都长安住宅区(坊)和商业区(市)严 格分开,店铺商业时间有统一限制,日出后 击鼓三百下才能开门营业,日落前击钲三百 下统一关门歇业。南宋临安则是大街小巷店 铺林立,早市、夜市‘买卖昼夜不绝’。” 看了这段材料,如果作为一个居民,从衣食 住行的方便这个角度考虑,你愿意选择居住 在唐都长安还是南宋临安呢?理由何在?
货币:
海外贸易:
宋朝的海外贸易超过前代,是当时世界 上从事海外贸易的重要国家; 闻名世界的大商港:广州、泉州
南方商业的繁荣:
商业都市: 货币: 海外贸易:
宋朝的海外贸易超过前代,是当时世界上从 事海外贸易的重要国家; 海外贸易的范围更广; 设置市舶司; 南宋的外贸收入在财政收入中占有重要地位
一、经济重心南移的表现:
南方农业的发展
南方手工业的兴旺 南方商业的繁荣
白如玉,穿黄袍, 只有一点大,都是宝中宝。 生在山上,卖到山下, 一到水里,就会开花。 不是桃树却结桃,
桃子里面长白毛,
到了秋天桃熟了,
只见白毛不见桃。
南方农业的发展:
1.水稻 品种增多,从越南引进占城稻; 苏州、湖州成为重要的粮仓; 水稻跃居粮食产量首位,主要产地在南方 2.棉花 种植由两广、福建扩展到长江流域 3.茶树

初一历史经济重心的南移试题

初一历史经济重心的南移试题

初一历史经济重心的南移试题1.南宋时期,有一位阿拉伯商人运一批商品到泉州市场上销售,他需要到哪个机构办理相关手续( )A.市舶司B.蕃市C.巡检司D.海关【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宋代的海外贸易状况。

宋朝政府积极鼓励海外贸易,在广州、杭州等地设置市舶机构,管理海外贸易,所以外国商人要到中国做生意需要到市舶司办理相关手续,故选A。

【考点】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多元文化碰撞交融与社会经济高度发展·经济发展与重心南移·宋代海外贸易兴盛2.我国古代经济重心从黄河流域转移到长江流域是在何时完成的()A.南宋时期B.隋唐时期C.秦汉时期D.明清时期【答案】A【解析】此题考查的是经济重心南移的相关史实。

此题属于基础题,考察的是学生对课本相关史实的识记能力。

从唐朝中晚期由于南方战乱少,许多中原人南迁,带去了先进的技术,增加了南方的劳动力。

加上南方自热条件好,政府比较重视农业和手工业,南方的经济渐渐超过北方。

经济重心开始南移,到南宋最后完成。

故此题选择答案A.【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历史下册·经济重心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经济重心的南移。

3.下列我国朝代与时代特征的的搭配正确的是()①国家的产生与社会变革——夏商周时期②繁荣与开放的社会——隋唐时期③经济重心南移——秦汉时期④统一国家的巩固与社会的危机——明清时期A.①②③B.①②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答案】C【解析】此题考察的是学生对中国历史各个朝代特征的理解。

这类题要求学生在学习历史时,要多看单元主题和课题。

夏朝是我国第一个朝代,符合国家的产生,西周的春秋、战国正处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是社会的变革。

①是正确的;隋唐时期,无论是文化诗歌,还是政治经济都是封建社会的繁荣时期,故②是正确的;我国的经济重心从唐朝中晚期开始,到宋朝完成。

故③是错误的;明清时期最主要的特征就是我国取得对外战争的胜利,对内实现了民族统一。

经济重心的南移课件

经济重心的南移课件
南方地广人 (南朝时) (宋朝时)
稀,人们以 稻米、鱼为 主食,还采 集果实和贝
江南地广野 丰,民勤本 业,一岁或 稔,则数郡
朝廷时仰 东南之财 赋,语曰:
类为食…… 忘饥。丝绵 “苏湖熟,
刀耕火种, 布帛之饶, 天下足”。
没大有 多积 很蓄贫回济,困忆开。江发南旳衣经原覆天下。”
因有哪些?
一、经济重心发生南移旳原因是 什么?
名锦。
对外贸易
商业 哥窑鱼耳炉
货币
四南方经济发展旳体现
农业
粮食作物 占城稻旳引进与推广;苏湖成 为粮仓;水稻产量居粮食首位
经济作物 棉花、茶树旳种植和栽培得 到推广
手工业
纺织业 丝织业超出北方(江浙、蜀
地)。棉织业推广
制瓷业 重心在江南(哥窑、景德镇)
造船业 宋代居首位(广州、泉州)
商业城市
对外贸易
为粮仓;水稻产量居粮食首位
经济作物 棉花、茶树旳种植和栽培得
到推广
蜀锦系纯真纺丝织织业品丝,织业质超地出柔北软方(。江以浙华、蜀丽 精美、手色工调业明艳、文饰地典)。雅棉著织称业。推广蜀锦距今
已经有2023数年制旳瓷历业史重,心在它江源南于(上哥窑古、、景兴德镇于)
秦苏汉州、旳盛宋于锦唐、商宋广业造。西城船南市四旳业宋川壮宋棉旳锦代毯蜀并居首锦称位、 为(南中广州京国、旳旳泉云四州锦大) 、
经济作物 棉花、茶树旳种植和栽培得 到推广
手工业
纺织业 丝织业超出北方(江浙、蜀
地)。棉织业推广
制瓷业 重心在江南(哥窑、景德镇)
造船业 宋代居首位(广州、泉州)
商业城市 商业城市繁华(临安)
对外贸易
商业
货币
宋朝海外贸易为何发达?有何 体现?

历史课经济重心的南移课件

历史课经济重心的南移课件
投资政策
政府对南方的投资政策相对宽松,为南方地区提供了更多的发展机会。然而,这种投资政 策的差异也加剧了地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政府需要制定更加公平的投资政策,为不同 地区提供平等的发展机会。
税收政策
税收政策也是影响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南方地区的税收政策相对较为优惠,吸引了 更多的投资和企业。然而,这种税收政策的差异也导致了地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政府 需要制定更加公平的税收政策,为不同地区提供平等的发展机会。
口大量向南方迁移。
明清时期
南方经济持续发展,全国经济 重心完全转移到南方,南方成
为全国经济中心。
进一步发展
宋朝时期
宋朝政府实行了一系列的经济政策,促进了南方经济的发展,南 方经济逐渐占据主导地位。
明朝时期
明朝政府重视农业和商业的发展,南方的农业和手工业得到了进 一步的发展,南方在全国的经济地位更加稳固。
产业优势
南方地区产业结构合理, 具有强大的产业竞争力。
劳动力成本
南方地区劳动力成本相对 较低,有利于企业降低成 本和提高竞争力。
03
经济重心南移的过程
初步发展
魏晋南北朝时期
南方开始得到开发,北方人口 大量南迁,南方逐渐成为全国
经济重心。
唐宋时期
南方经济进一步发展,南方逐 渐成为全国经济中心,北方人
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
01 02
地域差异
经济重心南移意味着南方地区在经济上取得了更大的发展机会,而北 方地区则相对落后。这种地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现象在历史上一直存在 。
城乡差距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经济迅速发展,而农村地区则相对滞后 。这种城乡经济发展不平衡现象也成为了当前社会的一个重要问题。
03

经济重心的南移测试题及参考答案

经济重心的南移测试题及参考答案

经济重心的南移测试题及参考答案第10课经济重心的南移基础达标1、水稻成为我国古代南方第一位的粮食作物是在()A、宋朝B、隋朝、五代 D、唐朝2、民间说的“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表明()A、全国的粮食只有太湖流域的苏州、湖州能够成熟B、太湖流域的苏州、湖州的粮食熟了,全国人民的吃饭问题就解决了、太湖流域的苏州、湖州成为当时全国的重要米仓D、太湖流域的苏州、湖州粮食不容易成熟3、两宋时期,从国外引进的优良粮食作物是()A玉米 B、番薯、马铃薯 D、占城稻4、棉花的种植到南宋后期扩展到()A、珠江流域B、长江流域、黄河流域 D、淮河流域5、宋代著名的瓷业生产中心是()A、成都、越州、青州 D、景德镇6、中国经济中心南移到什么时候最后完成()A、唐朝时期B、五代时期、北宋时期 D、南宋时期能力提升1、“昔汴都数百万家,尽仰石炭,无一家燃薪者”这一记载所反映的历史是()A.北宋汴河流域人以石油作燃料B.北宋东京居民以石油作燃料.北宋东京居民以煤炭作燃料D.河南开封是我国最早以煤炭作燃料的地区2、与汉唐相比,宋元经济发展的特点是()①经济重心移至江南地区②商品经济活跃,出现了纸币③对外贸易频繁,转为海路为主④棉纺织业成为新兴的手工业A.①②③ B.②③④.①③④ D.①②③④3、从五代起,南方的农业超过北方的原因是()A.南方战祸少,许多中原人流落到江南,增加了那里的劳动力B.从越南引进的占城稻得到推广.南方重视兴修水利D.麦田面积扩大4、北宋时,出产的瓷器质地细腻,色泽莹润,后发展为瓷都的是()A.定窑B.钧窑.景德镇 D.哥窑知识空间宋代瓷器工艺美术特点宋代工艺美术种类种,瓷器成就最高。

宋代有著名的五大名窑:汝、哥、官、定、钧,代表了宋代制瓷工艺的最高水平。

宋代瓷器按体系分,分别有“青瓷体系、白瓷体系、黑瓷系。

宋瓷突破“南青北白”的局面,品类繁多,器型多样。

最受还应的有“梅瓶”、“玉壶春”等。

釉色优美,以典雅含蓄,高贵朴实,有类玉的效果,以单色瓷为主(除钧窑)。

经济重心的南移

经济重心的南移

经济重心的南移1.经济重心南移的过程:魏晋南北朝→唐朝后期→南宋时期(完成南移)经济重心南移的规律:从黄河流域转移到长江流域2.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政治方面:①由于中原一带战乱频繁,南方地区处于一个长期相对和平的环境②政府对经济发展的重视经济方面①北方人民南迁,给南方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技术,生产工具和大量的劳动力②南北方劳动人民共同辛勤劳动,开发了江南自然方面:优越的自然地理条件,南方气候较北方好广告、交子、商标的出现说明了宋代商业的繁荣,宋代已经初步具备现代社会繁荣市场经济的特征重要商业城市:大都会——东京(开封)临安(杭州)中等城市——苏州、泉州社会生活与文化1、社会阶层的变化、①宋代的统治阶层:主要包括皇室、官僚和地主宋代科举名义上向各阶层开放,登科后便授官,且人数大大超过唐代。

宋代恩荫入官人数最多,但高级官僚绝大多数为科举出身。

②、自耕农、佃农的身份有所提高,与地主的人身依附关系比较松弛,生产积极性提高。

③、商人的社会地位提高。

以往工商业者子孙不得为官,宋代规定商人及其子弟可以入学读书,也可以参加科举考试,考中就能做官。

商人还与官员、皇亲等家族联姻,提高自身的政治地位。

“榜下捉婿”盛行。

瓦子:大型的综合娱乐场所叫做“瓦子”瓦子出现的原因:城镇规模扩大、居民人口增加及市民阶层不断扩大宋代文化繁荣的原因①统治者“崇文抑武”的策略②经济的繁荣③科举制度的完善④印刷术的改进⑵宋代文人特点:多才多艺、情趣风雅,注重哲学思考和内心修养宋元文化的特点:具有浓郁的文人气息和世俗气息活字印刷术⑴、隋唐发明了雕版印刷术(受印章的启示)缺点:费工费时,不易修改,不易保存⑵.北宋时期,平民毕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优点:省时省力,经济又易修改、易保存。

影响:降低书籍成本,大大促进了书籍和知识的传播、普及,为人类文明的发展和交流做出了巨大贡献⑶.元代,农学家王桢发明了转轮排字盘(优点:拣字省时省力,更加方便)欧洲的活字印刷比中国要晚了四百多年。

高考历史:中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和人口的迁移知识点归纳

高考历史:中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和人口的迁移知识点归纳

高考历史:中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和人口
的迁移知识点归纳
一、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
1.经济重心南移的过程
2.经济重心南移的影响
二、中国历史上的人口迁移
(一)人口迁移流向
1.边疆少数民族内迁:受中原先进文化吸引,北方边疆少数民族南迁到黄河流域。

2.中原人民南迁到江南地区:与经济重心南移基本同步。

3.闯关东、走西口、下南洋:
明清时期是中国人口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

乾隆时期全国人口突破三亿大关。

由于人地矛盾尖锐,大量内地贫民迫于生活压力闯关东、走西口、下南洋,形成三股大的移民浪潮。

(1)闯关东:指华北地区的人民迫于生计(人口压力、粮食歉收、自然灾害等)向东北三省移民的活动。

(2)走西口:从明朝中期开始,成千上万的晋、陕等地人民前往长城以外的内蒙古等地垦。

第10课 经济重心的南移(精选4篇)

第10课   经济重心的南移(精选4篇)

第10课经济重心的南移(精选4篇)第10课经济重心的南移(精选4篇)第10课经济重心的南移篇1点击::第一范文教学目标知识目标: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了解自唐朝中晚期至五代,宋朝南方经济的发展和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情况,包括农业生产的发展,手工业水平的提高和商业的繁荣一级对外贸易发展的主要史实,进而明确我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最终完成于南宋之时。

能力目标:通过思考这一时期南方经济发展的主要成就,培养学生综合归纳的能力;通过思考和总结这一时期南方经济发展的原因提高学生理解分析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

德育目标: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认识,我国的农业、手工业生产取得了较大的发展,商业和对外贸易达到了空前的水平,居当时世界的领先地位,对外贸易的发展为传播中国古代文明,促进世界文明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南方经济的发展教学难点南方经济的发展的原因。

教具多媒体课时一课时教学思路1、首先,引导学生从总体上分析教材结构:教材从3个方面叙述了南方经济的发展,农业、手工业和商业。

再进一步引导学生具体分析研究农业、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的原因以及表现,最后的出结论:从唐朝中后期开始的经济重心南移,到南宋最后完成。

2、在教学中,充分利用导入框,插图以及“活动与探究”部分的内容,调动学生的思维活动与对教学的参与,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对课文知识的理解和认识。

教学过程『导入』:幻灯片显示:钱塘江怀古袁枚江上钱王旧迹多,我来重唱百年歌劝王妙选三千弩,不射江潮射汴河。

同学们,这首诗里面包含了一个神话故事,既导入框里的“钱镠射潮”的故事,请大家看导入框的内容。

学生看书………在五代十国这个动乱时期,为什么吴越能在那时候修筑海塘?江南地区在五代和以后有什么重要的变化呢?带着些问题,我们一起走进我们今天的课堂,一起来学习“经济重心南移”一课。

『新课』:板书:第10课经济重心的南移首先,请同学们通览一遍课文,课文是从几方面叙述了从唐朝中晚期至五代、宋朝南方经济发展的?(使学生从总体上了解教材的结构,有一个清晰的线索)学生看书。

初三历史经济重心的南移试题

初三历史经济重心的南移试题

初三历史经济重心的南移试题1.李约瑟对古代中国科技作出这样的评价:“在中国完成的发明和技术发现,改变了西方文明的发展进程,并因而也确定改变了整个世界的发展进程。

”以下可以支持这—观点的是①火药推动了英国工业革命②印刷术为文艺复兴准备了条件③指南针使地理大发现成为可能④造纸术促进了雅典的民主A.③④B.②③C.①③D.①④【答案】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对世界的贡献。

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中,改变西方文明的发展进程,并因而也确定改变了整个世界的发展进程的是印刷术为文艺复兴准备了条件,指南针使地理大发现成为可能。

故答案选B。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册•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灿烂的宋元文化(一)2.元朝是我国第一个统一全国的少数民族政权,下列事件发生在元朝的是①铁木真统一蒙古②马可·波罗来华③回族形成④经济重心南移完成⑤建立行省制度A.①②④B.①②③⑤C.②③⑤D.①②③④【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元朝时期历史的内容。

元朝的起止时间是:1271年——1368年。

发生于其间的有“马可·波罗来华、回族形成、建立行省制度”。

铁木真统一蒙古后建立了蒙古政权;经济重心南移完成与南宋时期。

故答案选:C【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册·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经济重心的南移、蒙古的兴起和元朝的建立3.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朝廷在故都(东京开封)时,实仰东南财赋。

而吴中又为东南根柢,语曰“苏(苏州)常(常州)熟,天下足。

”——摘自《陆游集》材料二:……宋朝政府还把种植方法印成榜文广为张贴,将占城稻推广到江淮两浙地区。

材料三:1842年,英国侵略者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丧权辱国的《南京条约》,规定:割香港岛给英国;赔款2100万元;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

材料四:“查治国之道,在乎自强,而审时度势,则自强以练兵为要,练兵又以制器为先,”——李鸿章(1)材料一反映了我国古代经济发生了什么变化?(1分)材料一反映了其变化的依据有哪些?(2分)(2)材料二反映了其变化的原因是什么?(2分)请举一例说明政治中心的南移对经济中心南移有一定的影响。

经济重心南移高考题专练

经济重心南移高考题专练

1.(2015·全国Ⅱ卷)唐宋时期,江南经济迅猛发展,南宋时全国经济重心已移至江南。

促成这一转变主要动力之一是()A.坊市制度瓦解B.土地集中加剧C.农业技术进步D.海外贸易拓展2、(2019年新课标全国卷Ⅰ)明中后期,大运河流经的东昌府是山东最重要的棉花产区,所产棉花多由江淮商人坐地收揽,沿运河运至江南,而后返销棉布。

这一现象产生的主要因素是A.交通方式的变革B.土地制度的调整C.货币制度的改变D.地区经济的差异3.(2013·全国Ⅱ卷)明朝有人描述在广东大庾岭所见:“盖北货过南者,悉皆金帛轻细之物;南货过北者,悉皆盐铁粗重之类。

过南者月无百驮,过北者日有数千。

”这表明当时()A.岭南经济发展程度高于北方B.岭南是商人活动的主要地区C.以物易物是商贸的主要方式D.区域差异造成长途贸易兴盛4.(2010海南)辛弃疾说:“北方之人,养生之具不求于人,是以无甚富甚贫之家。

南方多末作以病农,而兼并之患兴,贫富斯不侔矣。

”这种现象表明当时()A.北方农业比南方发达B.商业是贫富分化的根源C.南方商业比北方发达D.北方社会比南方更稳定5、徐光启在《农政全书》中概括说:“今北土之吉贝(棉花)贱而布贵,南方则反是。

吉贝则泛舟而鬻诸南,布则泛舟而鬻诸北。

”由此看出当时()A.农业商品化趋势日益明显B.长途贩运促进了物资交流C.海运使商品流通速度加快D.棉花成为衣被的主要原料6、(2011海南)徐光启《农政全书》载,“今北土之吉贝(棉花)贱而布贵,南方反是:吉贝则泛舟而鬻诸南,布则泛舟而鬻诸北”。

这说明当时()A.商业是棉纺织发展的前提B.商人买贱卖贵伤害了农业C.北方农业生产比南方发达D.南方经济较北方更有优势7.(2016·全国Ⅲ卷)明末有人描述江南农村的变化时说,百年前的雇工“戴星出入,俗柔顺而主令尊”,如今“骄惰成风,非酒食不能劝”“夏必加下点心,冬必与早粥”。

这一变化反映了()A.市镇经济与手工业的发展B.政府积极推行重农政策C.社会矛盾日益尖锐D.农业中人身依附关系强化8、(2012·全国课标卷)明后期松江人何良俊记述:“(正德)以前,百姓十一在官,十九在田……今去农而改业为工商者三倍于前矣。

第10课 经济重心的南移

第10课 经济重心的南移

第10课经济重心的南移一、经济重心南移的定义经济重心是指世界各国经济活动的集中区域,即经济发展的中心。

经济重心的南移是指世界各国经济重心由北半球向南半球转移的过程。

二、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1. 人口分布的变化随着人口数量的增加,人口分布也发生了变化。

目前,全球人口的60%集中在东亚、南亚和东南亚地区,这些地区成为了经济重心南移的主要地区。

2. 自由贸易区的建立自由贸易区可以降低贸易成本,促进产品和服务的流动,增加投资,提高经济效率。

建立自由贸易区可以吸引外资、促进经济增长,进而推动经济重心南移。

3. 技术进步的推动技术进步的发展促使南方国家实现了制造业的快速发展,从而推动了经济重心向南移动。

南方国家通过引进、吸收技术和人才,建设产业园区、科技园区等方式,促进经济转型和升级。

4. 资源的再分配全球经济的发展不平衡导致资源分配不均,南方国家拥有的资源得以再分配。

例如,南方国家拥有丰富的石油、天然气、矿物资源等,通过开采和出口,推动了经济重心向南移动。

5. 经济全球化经济全球化推动了不同国家之间的经济联系,促进了国际贸易和投资。

南方国家逐渐成为全球经济中的重要参与者和市场。

例如,中国、印度、巴西等经济大国的崛起,使得南半球的经济逐渐占据了主导地位。

三、经济重心南移的影响1. 经济增长的加速经济重心南移使得南方地区的经济增长速度明显快于北方地区。

例如,2000年至2019年间,全球GDP的增速中,发展中国家的平均增速是4.9%,而发达国家的平均增速仅为1.9%。

2. 区域经济的极化经济重心南移加剧了全球城市竞争,区域经济的极化趋势愈加明显。

一些南方地区的城市崛起成为国际商业和金融中心。

3. 全球化的推进经济重心南移促使南方国家参与全球化进程加快,对全球经济体系的结构和规则产生重要影响。

南方国家逐渐成为全球经济治理的重要角色和影响力力量。

4. 贸易合作机会的增加经济重心南移提高了南方地区在全球贸易和投资中的地位,增加了南方国家之间开展贸易合作的机会。

【专题梳理】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三个阶段及影响

【专题梳理】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三个阶段及影响

【专题梳理】中国古代经济重⼼南移的三个阶段及影响经济重⼼南移是我国古代历史上的重⼤事件,它反映了我国古代南北经济发展的巨⼤变化。

黄河流域是中华民族的主要发祥地,是中国开发最早的地区,⼈⼝集中,经济⽂化发达,成为最早的经济中⼼。

⽽南⽅经济后来居上,经济重⼼逐渐南移。

我经济重⼼南移⼤致分为三个阶段:1.东晋南朝:趋向平衡。

西晋灭亡以后,南⽅地区经历了东晋南朝的政权更替。

东晋南朝时期江南经济的开发使南北经济差距缩⼩、趋向平衡,为以后我国经济重⼼的逐渐南移打下了基础。

2.隋唐五代:开始南移。

隋唐时期,南北⽅经济均获得极⼤发展。

江南地区的⼟地资源得到进⼀步开发,成为重要的粮⾷产地。

但是安史之乱以后,北⽅出现了藩镇割据的局⾯,北⽅经济再次受到严重破坏,⾄唐朝后期,已经出现了“赋之所出,江淮居多”的现象。

我国的经济重⼼开始南移。

五代⼗国时期,北⽅战乱频繁,⽽南⽅战祸较少,相对安定。

整个五代时期,我国的经济重⼼继续南移,南⽅⽇益成为全国经济的发达地区,⼈⼝数量超过了北⽅。

3.两宋时期:最终完成。

两宋时期,北⽅同样战乱频繁。

北宋灭亡以后,南宋政权偏安于东南⼀隅,使南⽅经济进⼀步发展。

当时太湖流域流传着“苏湖熟,天下⾜”的谚语,表明江南的农业⽣产已经超过北⽅,完全取代了北⽅经济重⼼的地位。

⾄元朝,为解决“南粮北运”问题,⼤⼒兴办漕运,开辟了规模空前的海运,⾜以说明南⽅经济的重要性。

可见,南宋是中国古代经济重⼼南移最终完成的阶段。

明清时期,南⽅经济中⼼的地位得到巩固和发展。

我国古代经济重⼼南移具有三个明显特征:1.北⽅⼈民⼤批南迁,带去了先进的⽣产技术和经验,体现了当时⽣产⼒的最⾼⽔平;2.南移趋势往往在国家分裂或割据战乱时最突出;3.政治中⼼的南移对经济中⼼的南移有⼀定影响。

中国古代经济重⼼南移的主要原因:1.北⽅战乱较多,南⽅相对和平稳定。

2.北⽅农民⼤批南迁,带去了先进的⽣产技术,为江南经济发展提供了⼤量的劳动⼒。

易错点05 经济重心南移-备战2023年中考历史一轮复习易错题

易错点05  经济重心南移-备战2023年中考历史一轮复习易错题

易错点05 经济重心南移与民族交融经济重心:指经济、技术最发达,为国家提供主要财政支持的地区。

在中国古代,衡量一个地区是不是经济重心,最主要的标准是看人口和粮食产量是不是在全国名列前茅。

1.经济重心南移:时间从唐中后期(安史之乱后)开始,至南宋完成方向从黄河流域转移到长江流域原因(1)社会环境:从唐朝中晚期至五代、宋朝,南方战乱比较少,长期处于相对和平的环境(2)经济因素:北方人口大规模南迁,增加了南方的劳动力,并带来了先进的技术和生产经验(3)政治因素:南宋政治中心南移,加上政府的倡导与重视,促进了南方经济发展(4)自然因素:宋代气候变冷,南方相对适宜农作物的生长,南方自然环境保护较好过程(1)魏晋南北朝以来,江南得到开发,经济重心出现南移趋势。

魏晋南北朝时期,虽然江南地区得到开发,经济迅速发展,但总体上还是落后于北方,经济重心仍然在黄河流域。

(2)唐代中期以来,南方经济的发展步伐加快(3)北宋后期,南方经济呈现出全面超越北方的势头(4)南宋时期,经济重心南移最终完成主要表现(1)北宋时期,南方人口户数已经是北方的两倍(2)宋代南方经济发展和商业贸易繁荣(3)宋朝中央政府的财赋收入主要来自南方,特别是东南地区影响南方尤其是东南一带,成为全国经济的重心2、人口南迁:东汉末年,北方战乱,北民开始南迁;少数民族内迁,从北方迁往中原地区;西晋末年以来,大批北方人民为躲避战祸南下,形成中国历史上第一次人口大规模迁徙浪潮。

3、民族交融:第一次,春秋战国时期,经济文化交流,频繁的战争,为秦建立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奠定了基础;第二次,魏晋南北朝时期,少数民族内迁,北魏孝文帝改革,为民族进一步交融创造了条件,加速北方封建化;第三次,宋元时期,政权并立;民族间的交流,频繁的战争,元朝时民族融合达到高潮,形成一个新的民族—回族。

民族交融的方式:民族迁徙,经济文化交流,战争,改革。

01经济重心南移1.(2020·山东东营·中考真题)《宋书》记载:“江南之为国盛矣……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

第10课 经济重心的南移

第10课 经济重心的南移

第10课经济重心的南移知识点总结与梳理1、南方农业发展的原因•北方战乱较多,南方相对和平稳定•北人南迁,带去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工具•江南统治者重视发展农业•南方生产条件和自然条件优越•南北方劳动人民辛勤耕耘,共同开发了江南2、南方农业发展的表现(1)粮食作物:越南的占城稻引进和推广;苏(州)湖(州)地区成为粮仓;水稻产量居粮食首位(主要产地在南方)。

(2)经济作物:棉花和茶树的种植、栽培得到推广。

3、南方手工业的兴旺(1)丝织业:蜀地丝织品“号为冠天下”。

(2)棉织业:海南岛兴起,南宋发展到东南沿海。

(3)制瓷业:哥窑(冰裂纹瓷器)、瓷都(景德镇)。

(4)造船业:世界首位,代表(广州、泉州)。

4、南方商业繁荣的原因:(1) 南方农业,手工业生产取得重大发展,为商业的繁荣奠基。

(2)安定的社会环境及之前的商业基础。

(3)统治中心南移,统治者重视商业特别是对外贸易的发展,以增加收入。

5、商业繁荣的表现(1)商业都市:开封(东京)和杭州(临安)(2)对外贸易:大商港(广州、泉州)管理贸易的机构(北宋设立市舶司)(3)纸币出现:北宋前期,四川地区出现交子,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南宋时成为与铜钱并行的货币。

纸币的优势(影响):金属货币沉重不便携带,纸币可在较大范围使用,有利于商品的流通和商业发展。

6、魏晋南北朝时期江南地区经济得到开发,从唐朝中后期开始的经济重心南移,到南宋最后完成。

那时政府的财政收入,主要来自南方特别是东南地区(北方战乱动荡,经济生产遭到破坏,同时北方地区处于少数民族统治下,阻塞了路上丝绸之路的贸易往来,所以统治者将财政收入寄托在海上贸易)。

初一历史经济重心的南移试题

初一历史经济重心的南移试题

初一历史经济重心的南移试题1.两宋时期,从国外引进的优良粮食作物是()A玉米 B、番薯C、马铃薯D、占城稻【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从国外引进的优良粮食作物。

两宋时期,为了提高粮食产量,从越南引进优良品种占城稻,很快在江南地区推广,故选D。

2.中国经济中心南移到什么时候最后完成()A.唐朝时期B.五代时期C.北宋时期D.南宋时期【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中国经济中心南移。

从唐朝中后期,经济重心开始南移,到南宋最后完成,故选D。

3.“昔汴都数百万家,尽仰石炭,无一家燃薪者”这一记载所反映的历史是()A.北宋汴河流域人以石油作燃料B.北宋东京居民以石油作燃料C.北宋东京居民以煤炭作燃料D.河南开封是我国最早以煤炭作燃料的地区【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宋代的煤。

汴都是指北宋的都城东京,,石炭是指煤炭,“昔汴都数百万家,尽仰石炭,无一家燃薪者”意思是北宋东京居民都以煤炭作燃料,没有一家烧柴火的,故选C。

4.宋代农业生产工具的进步,主要体现在出现了()A.秧马B.曲辕犁C.铁制农具D.三脚耧【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宋代农业生产工具。

宋代人发明的秧马,提高了劳动效率是宋代农业生产工具的进步,故选A。

5.某学校七年级的一次历史探究与实践课上,老师围绕主题出示了如下图片材料,由此可知其探究的主题应是A.东晋时期流芳千古的书法艺术 B.宋朝南方农业手工业的发展c.唐朝农业生产工具的改进 D.清朝巩固多民族国家的统一【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宋代手工业的发展。

从图片中的秧马、翻车、圩田、海船可知是宋朝南方农业手工业的发展,故选B。

6.据古代文献记载和大量出土文物考评,我国使用货币已有三千年以上的历史。

货币出现的先后顺序是①交子②秦半两钱③五铢钱A.①②③B.②①③C.③②①D.②③①【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货币出现的先后顺序。

秦半两钱出现在秦朝,五铢钱出现在汉朝,交子出现在北宋时期故正确顺序为②③①,所以选D。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代中国经济重心南移专题
以下内容为古代中国经济重心南移的五个重要时期,在阅读过程中需要完成的任务有:
1、区分各时期南方经济发展的原因和经济发展的表现
2、总结历代经济发展的原因包含哪些方面
3、南方经济的发展对当今经济的发展有何借鉴作用
一、南朝时期
南朝时期,南方社会经济长足发展,一个重要原因是北方人口的大量南迁。

从西晋惠帝元康(291-299)末年开始,直到南朝宋明帝泰始(465-471)中的160多年间,先后掀起过7次北民南下的浪潮。

北方人口大量南迁,不仅为南方增加了生产劳动力,而且也带来了北方先进的生产技术。

劳动力和先进技术的传入,使江南地区的社会生产力迅速提高,从而推动了南方经济的发展。

南方少数民族与汉族的融合,促进了少数民族地区社会的发展进步,这也是南方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在南北长期分裂对峙的情势下,南朝各代政权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增强国力,大都比较重视发展生产,推行奖励耕织、兴修水利、安抚流民、减免赋役等政策和措施,对南方社会经济的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南方战乱较少,社会相对安定,加以自然资源丰富,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也比较优越,对于经济发展也都极为有利。

南朝时期,南方经济繁荣的重要标志和推动整个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是农业生产力的提高。

(主要表现在生产技术的进步、农作物品种的增多、单位面积产量的增加、农田水利的兴修以及土地的大量开垦利用等方面)
南方的交通也日益发达,手工业、商业也有一定发展,长江流域兴起许多商业都会(城市繁荣)。

总之,这一时期,南方社会经济的发展繁荣,是历史性的重大进步,不仅使江南地区在全国的地位有所提高,中国的经济先进区域进一步扩大,而且为后来南北的统一及经济重心南移创造了条件。

二、隋朝时期
隋朝开通了以洛阳为中心,沟通南北的大运河。

(大运河贯穿河北、山东、河南、安徽、江苏、浙江等六省区,沟通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河流,以洛阳为中心,形成了西通关中,北抵华北,南达太湖流域的广大通航范围,对巩固国家统一,加强国内经济文化交流,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尤其在加强南北交通联系方面,影响不可低估)
三、唐朝时期
中唐以后,唐政府的财政收入主要依靠江南,这种状况迫使唐政府不得不采取一些措施发展南方的生产。

这一时期,南方受安史之乱的影响较小,社会秩序比较安定;
北方人民因避乱而逃往江南,使这一地区人口大幅度增加,生产技术也有所提高。

这一时期,江南地区的农田水利事业有突出发展,水田面积不断扩大,农业工具也有改进;手工业生产也有长足进步(纺织业,产量与质量已超过北方);茶叶生产在手工业中占有显著地位(茶税成为唐朝财政收入的一项重要来源);中唐以后,南方是主要的造船业基地;长江流域的商业也更为活跃(扬一益二、曾有诗句提到扬州的“夜市千灯照碧云”、城乡间的“草市”、“村市”、“墟市”出现)
四、五代十国时期
唐朝末年,北方地区割据军阀混战并建立割据政权的同时,南方地区的新旧藩镇以及新藩镇之间也在进行着激烈的兼并战争,遂形成了五代十国时期中国古代社会的南北对峙的局面。

这一时期,中国的南方地区政治经济文化以及军事力量都得到了巨大的发展。

五代时期的南方,尽管军阀割据局面仍然存在,但是,这一地区较长时期的相对和平环境,对生产的发展提供了便利的条件。

北方人民大量逃到南方,也给南方广大地区补充了具有较高生产技术的劳动力。

南方诸政权的统治者为了在割据兼并战争中占据优势,大多在自己统治区域内施行一些恢复和发展生产的政策。

吴越在钱塘江北岸修建“钱氏捍海塘”,南唐和吴越地区人民修建圩田,经济作物的生产也逐渐发展起来(茶树),手工业的发展(丝织业规模扩大,金属、瓷器、雕版印刷发展显著,制茶叶发达),商业贸易发展,商业城市发达(福州、泉州、成都)
总之,五代时期,南方经济发展是在唐朝南方经济发达的基础上向前发展的。

经过五代时期,南方愈益成为全国经济先进地区。

南方经济的发展,一方面为南方政权的存在提供了物质基础,另一方面也促进了各地区之间的经济联系,为全国统一创造了前提条件。

五、两宋时期
宋代气候条件变化,使南方更适宜农业发展。

同时,由于北方经济开发较早,水土流失严重,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破坏较为严重,环境恶化,影响了农业生产。

而南方经过三国时期以来的经济开发,为经济发展打下一定基础,自然环境保持较好,从而为南方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自然条件。

两宋统治疆域大部分地区在南方,其中南宋时政治中心还移到南方,这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南方经济的继续发展;
自唐末以来,北方战乱频繁,而南方相对安定,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较为稳
定的社会环境;
两宋时期,中原人民反对北方少数民族贵族掠夺的斗争阻止了北方少数民族贵族的南下,使南方免遭战祸;
统治者重视经济的发展,采取一些有利于经济发展的政策,促进了南方经济发展。

北方仍然战乱较多,而南方社会秩序相对较安定,北方人民大量南迁,为南方经济发展提供了大量劳动力,使南方自然资源继续得以开发利用,社会经济秩序发展,从而最终超过南方,全国经济重心已移到了南方。

这是经济重心继续南移并最终完成的重要阶段。

北宋时期,南方经济继续持续发展,到北宋末年,经济重心完成了南移的历史进程;北宋灭亡,宋室南渡,南宋开始,标志着我国经济重心转移到东南地区,中国已稳定地形成了南方经济领先于北方的经济格局,南方最发达的江浙地区长期成为全国的经济重心。

此后,历经元、明、清三代,经济上南重于北的形势始终没有改变,南方经济更加繁荣。

经济重心始终在南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