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N总线智能传感器节点设计

合集下载

基于冗余CAN总线设计的智能化复合传感器

基于冗余CAN总线设计的智能化复合传感器

I t li e tc m p un s n o a e n r d n n n elg n o o d-e s r b s d 0 e u da t
CAN u sg b s de i n
TANG h n WU S e g. ,W ANG n ,DUAN e .i ,ZHANG a Bi g Ch ng 1 . . Xu n
18 0
传感器 与微 系统 ( rndcr n coytm T cnlg s Tasue dMi ss ehooi ) a r e e
21 0 2年 第 3 卷 第 7期 传 感 器 A
唐 胜武 王 , 冰 ,段成 丽 ,张 娠
测量的精度和环境适应能力… 。
图 1为复合传感器总体 组成 图, 整体 采用 一体化 复合 构 没计 , 信号调理 与通 信电路板 安装 于传感 器上盖内 , 压 力、 温度 、 流量 的敏感元件 通过 螺纹安装 于传感 器壳体 上 , 检测壳体 内流过液 体 的温 度、 力与流量 。为减小传 感器 压 整 体结 构 , 传感器 电缆采 用甩 线输 出设计 。 在传感 器标定
0 引 言
1 整体 方 案设 计
目前 , 智能化复合传感 器在工业 管路 、 石油 化工 、 舰船 等领域 的实时在线测量中显示 出了极 大的优 势和广 阔的应 用前景 。将压力 、 温度 、 流量 3种参数测量 的敏感元件及其 处理 电路整体复合设计 于一体 , 可大 大减 少传感 器在 系统 的占用空 间与 接线 数 量 , 单片 机处 理器 中将 同一 位 置 在 3种传感器的数据进 行融合 处理 , 能够有 效地 提高 传感 器
C N总线是一种多 丰方式的串行 现场 总线 , A 具有开放 性好 、 可靠性 高 、 通信速率高 、 抗干扰能力强 、 纠错 能力 强等 特点 j 。随着各种 应用 中总 线长度 与节 点数 量 的不断 增 加, 现场的电磁干扰环境越 来越 复杂 , C N总线通信 的 对 A

基于Can总线瓦斯智能传感器的通信应用研究

基于Can总线瓦斯智能传感器的通信应用研究

基于Can总线瓦斯智能传感器的通信应用研究[摘要]目前制约煤炭发展的主要问题是煤矿安全问题。

而瓦斯事故又是煤矿安全中的重中之重。

煤矿瓦斯气体监测的系统是保证煤矿生产安全的必备设备,本文针对矿井瓦斯监控的特点,分析了当前流行的现场总线特点,提出基于can总线煤矿瓦斯气体监测的网络系统。

着重介绍智能传感器的中央处理单元所用单片机为at89s51作为can总线煤矿瓦斯智能节点,研究设计can总线通信接口与智能节点的接口设计等。

通过研究设计表明智能节点具有简单明了、体积小、性能高、成本低廉、抗干扰能力强等特点,能够满足煤矿瓦斯气体监测的网络系统要求。

[关键词]传感器;can总线;网桥;单片机现场总线是应用于过程自动化和制造自动化中的,实现现场智能化设备与高层设备之间互联的,全数字、串行、双向的通信网络,通过该技术可以实现跨网络的分布式控制。

现场总线是当今自动化领域发展的热点之一,被誉为自动化领域的计算机局域网,其作为工业数据通信网络的基础,沟通了生产过程现场设备之间及其与更高控制管理层之间的联系。

现场总线不仅是一个基层网络,而且还是一种开放式、新型全分布式的控制系统。

现场总线是以智能传感器、控制、计算机、数据通信等为主要内容的综合技术具有节省硬件数量和投资、节省安装费用、节省维护开销、使用户具有高度的系统集成主动权以及提高了系统的准确性和可靠性等优点。

所以其受到世界范围的关注而成为自动化技术发展的热点,并将导致自动化系统结构与设备的深刻变革。

目前,现场总线种类众多而且没有统一的标准,根据瓦斯监测监控系统要求,在众多现场总线中,以下几种比较适合矿井应用:(1)rs-485总线rs-485总线协议是目前工业现场常用的总线之一。

该总线数据信号采用差分传输方式,最大传输距离约为1.2km(速率100kb/s),最大传输速率为10mb/s。

rs-485工作模式为半双工,同一时刻总线上只能有一个节点发送数据,不能实现多主结构,如果有两个以上节点同时发送数据,总线将会因“短路”而出现问题。

汽车轮速传感器设计中CAN总线的应用

汽车轮速传感器设计中CAN总线的应用

汽车轮速传感器设计中CAN总线的应用目前,网络技术是汽车电子领域发展的一项新技术。

它不仅是解决汽车电子化中的线路复杂和线束增加问题的技术,而且其通讯和资源共享能力成为新的电子与计算机技术在车上应用的一个基础,是车上信息与控制系统的支撑。

汽车电子网络按功能可分为面向控制的网络(CON)和面向信息传输的网络(ION)。

按网络信息传输速度,美国汽车工程师协会(SAE)将网络分为A, B,C三类。

A类为低速网,波特率在9600bps以下,进而波特率在125kbps以下为中速网B类,125kbps以上为高速网C 类。

车轮速度(即车轮绕轮轴旋转的线速度)传感器(简称轮速传感器)信号,可供发动机控制模块、防抱制动系统(ABS)控制模块及仪表控制模块共享,使车辆在制动过程中,防抱制动控制模块和发动机控制模块联合控制,达到最佳制动效能。

发达国家虽已普遍使用ABS 系统,但对轮速信号处理的方法以硬件和软件的形式作为ABS系统的电子控制器(ECU)的一部分而制成专用电路和芯片加以保护。

国内对轮速信号的处理大多存在轮速识别的门槛值过高(车速即车体的速度低于10km/h时就无法正确测量车轮速度)的问题。

笔者利用研制的转鼓轮速传感器试验台进行试验,针对轮速传感器产生的信号特点,设计了基于CAN总线的汽车轮速传感器信号处理电路,并用单片机对此信号采集、量化。

结果显示:设计出的轮速传感器系统具有轮速测量门槛低(车速达3km/h)、工作可靠、抗干扰能力强等优点,同时,可作为CAN总线局域网的测点,实现传感器信号的数字化、网络化的变送。

轮速传感器由于磁电式传感器工作稳定可靠,几乎不受温度、灰尘等环境因素的影响,所以,目前在汽车中使用的轮速传感器广泛采用变磁阻式电磁传感器。

变磁阻式轮速传感器由定子和转子组成。

定子包括感应线圈和磁头(为永久磁铁构成的磁级)两部分。

转子可以是齿圈或齿轮两种形式。

齿轮形式的转子。

磁头固定在磁极支架上,支架固定在长轴上,齿圈通过轮毂、制动毂连为一体,长轴穿过车轮与内部的轴承配合,。

基于CAN总线智能温湿度传感器的设计

基于CAN总线智能温湿度传感器的设计

0 引言
在传感器输 出信号 处理 方面 , 因为需 要测量 含有大 的微 弱
随着科学技术 的发展 , 其是 智能 仪器 的广 泛应 用 , 尤 充分 利用智能仪器对棚室环境进行 自动监 测和调控 , 营造适 宜 的生
长环境 , 确 、 准 及时掌握环境数 据 , 并根 据实时 监测数据 和作物
李明香 , 杨泽林, 司伟立, 胡晓雷, 杨学梅
( 宁夏大学物理 电气信息 学院 , 宁夏 银川 7 02 ) s0 1
摘要 : 于 C N总线智能温湿度传感 器的设计 , C N控 制器和 A 8S 1 基 A 以 A T 95 构成的微 型控 制器为核心硬件 电路 。其硬
件 电路 由温 湿度信号 采集 电路 、 温湿度 自动控 制 电路 、 A C N总线接 口电路及微 控制 器外 围电路 组 成。其软件 设计 包括 系
性小 、 非线性误 差小 和校 准方便 、 换性 好 、 互 功耗 极低 , 合 于 适 动态温度测试 和远距 离测 温 。是具 有恒 流特性 的专用温 度传
感器。A 50的 测 温 范 围 是 一5 D9 5~ +10 ℃ , 性 误 差 为 5 线
维普资讯
2O O 6在
仪 表 技 术 与 传 感 器
I s u n T c n q e a d S n o n t me t e h i u n e s r r N 1 o 2

第1 2期
基 于 C N 总线 智 能 温湿 度 传 感 器 的设 计 A
P A220 C 8C5 收发器, 温度传感器 A S0 C R一 1 D 9 ,H 0 湿敏电阻, 单
片机 A 8 S 1 A D转化 芯片 00 T9 5 和 / 89组成 , 其组成 电路框 图…见

CAN总线网络设计

CAN总线网络设计

1 引言can(controller area network)即控制器局域网络,最初是由德国bosch公司为解决汽车监控系统中的自动化系统集成而设计的数字信号通信协议,属于总线式串行通信网络。

由于can总线自身的特点,其应用领域由汽车行业扩展到过程控制、机械制造、机器人和楼宇自动化等领域,被公认为最有发展前景的现场总线之一。

can总线系统网络拓扑结构采用总线式结构,其结构简单、成本低,并且采用无源抽头连接,系统可靠性高。

本设计在保证系统可靠工作和降低成本的条件下,具有通用性、实时性和可扩展性等持点。

2 系统总体方案设计整个can网络由上位机(上位机也是网络节点)和各网络节点组成(见图1)。

上位机采用工控机或通用计算机,它不仅可以使用普通pc机的丰富软件,而且采用了许多保护措施,保证了安全可靠的运行,工控机特别适合于工业控制环境恶劣条件下的使用。

上位机通过can总线适配卡与各网络节点进行信息交换,负责对整个系统进行监控和给下位机发送各种操作控制命令和设定参数。

网络节点由传感器接口、下位机、can控制器和can收发器组成,通过can收发器与总线相连,接收上位机的设置和命令。

传感器接口把采集到的现场信号经过网络节点处理后,由can收发器经由can总线与上位机进行数据交换,上位机对传感器检测到的现场信号做进一步分析、处理或存储,完成系统的在线检测,计算机分析与控制。

本设计can总线传输介质采用双绞线。

图 1 can总线网络系统结构3 can总线智能网络节点硬件设计本文给出以arm7tdmi内核philips公司的lpc2119芯片作为核心构成的智能节点电路设计。

该智能节点的电路原理图如图2所示。

该智能节点的设计在保证系统可靠工作和降低成本的条件下,具有通用性、实时性和可扩展性等特点,下面分别对电路的各部分做进一步的说明。

图2 can总线智能网络点3.1 lpc2119处理器特点lpc2119是philips公司推出的一款高性价比很处理器。

基于单片机的智能传感器CAN总线接口硬件设计

基于单片机的智能传感器CAN总线接口硬件设计

2 、智能传感器的 C AN总线接 口设计
在 C 总 线设计的掌握上 , AN 首先要明确一定的设计要点 , 悉 熟 硬件 电路的设计点 , 通过处理 C N通信控 制器与微处理器之 间的 A 主 要关系, 构建 完 善 的数 字 网路 , 注重 C N总 线 收发 器 和 物 理 总 并 A 线的接 口电路 , 围绕一些主要 的参数点和技术含量要求 , 譬如 单机 片、 控制器 的接 口、 门狗 电路等的一些具体的数据细化工作 。 看 在掌 握 C 通信控制器 的核心看点上 , AN 熟知C AN总线接 口的主要 点 , 完 成C AN的通 信 协 议 , 发 挥 出 C N总 线 收 发 器 的主 要 功 能 , 并 A 以便 增 大通讯之间的有 效距 离 , 进而提升系统 的瞬间抗干扰能力 , 实现对 总线的整体保护 , 尤其是可 以有效的降低RF 的射频干扰 , 出热 I 突 防护的有效效果。 在收 发器 的选用上 , 以采用P ip公司 生产 的 可 hl s i
S A10 控 制器 或者 其他 配型 的收 发器 , J 00 通过系统 的全盘设 置 , 选 择有利 的总线介质 , 设计 合理 的布 线方案 , 具体链接 CAN网络 在 时, 实现对两 套介质 同时进行信 息的有效传送 , 形成与另一种介质 的共融 , 并通过技术处理实 现总线的切换功能 。
传 感 器CAN总线接 口的 设计 。 关键词 : 智能 传 感 器 C N 总线接 口 A
中 图分类 号 : P 1 T 22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 号 :0 79 1(0 20 —180 10—4 62 1)70 1—2
1 、CAN 总线 智 能 传 感 器 的 组成
C AN在网络上上属于总线式结构 , 系统 由上位机 、 现场总线 网 络和智能传感器三部分组成 。 上位机主要负责对系统数据 的接 收与 管理 、 控制命令的发送 以及各控制单元动态参数和设备状态 的实时 显示 ; 智能传感器主要负责对现场的环境参数和设备状态数据进行 监测 , 把采集的模拟信号进行打包处理成数字信号并通过C N通信 A 控制器sA10发送 f C J 00 ] 1 AN总线。 系统 中的数据传送和接收, 都是通 过 C N总 线 接 口实 现 , 以 C A 所 AN总 线接 口 电路 的设 计 是 很 重 要 的 。

手把手教你设计CAN总线系列讲座(2)

手把手教你设计CAN总线系列讲座(2)

手把手教你设计CAN总线系列讲座(2)—CAN总线智能节点的设计在远程测控系统中,都要通过传感器或其他测量装置获取环境或相关的输入参数,传送到处理器,经过一定的算法,做出相应的控制决策,启动执行机构对系统进行控制,基于CAN总线的测控系统将单个测控设备变成网络节点,将控制系统中所需的基本控制、运行参数修改、报警、显示和监控等功能分散到各个远程节点中。

因此总线上的节点应该具有总线通信功能和测控功能,这必然离不开微处理器。

我们把具有这类功能的节点叫智能节点。

1 CAN网络节点结构和SJA1000的应用结构图一般把每个CAN模块分成不同的功能块。

这里以分布式恒温控制节点构成的CAN图1 CAN总线控制网络结构图控制网络为例(如图1所示),分析一下基于CAN总线的分布式网络节点的结构。

CAN节点由微处理器、CAN控制器SJA1000、光耦6N137模块和CAN驱动器82C50构成。

CAN控制器SJA1000执行在CAN规范里规定的完整的CAN协议,用于报文的缓冲和验收过滤,负责与微控制器进行状态、控制和命令等信息交换;在SJA1000下层是CAN收发器PCA82C50,它为CAN控制器和总线接口,它控制从CAN控制器到总线物理层或相反的逻辑电平信号,提供对总线的差动发送和对CAN控制器的差动接收功能。

光耦6N137起隔离作用。

图2 SJA1000的结构图所有这些CAN模块都由微处理器控制,它负责执行应用的功能,负责控制执行器(比如加热设备)、读传感器(比如温度)和处理人机接口。

如图2是SJA1000的应用结构图。

在CAN规范里,CAN核心模块控制CAN帧的发送和接收。

接口管理逻辑负责连接外部微处理器,该控制器可以是单片机、DSP或其他器件。

经过SJA1000复用的地址/数据总线访问寄存器和控制读写选通信号。

SJA1000的发送缓冲器能够存储一个完整的报文(扩展的或标准的)。

当微处理器初始化发送接口管理逻辑,CAN核心模块就会从发送缓冲器读CAN报文。

CAN总线基础知识介绍[试题]

CAN总线基础知识介绍[试题]

什么是CAN ?CAN,全称为“Controller Area Network”,即控制器局域网,是国际上应用最广泛的现场总线之一。

最初,CAN被设计作为汽车环境中的微控制器通讯,在车载各电子控制装置ECU 之间交换信息,形成汽车电子控制网络。

比如:发动机管理系统、变速箱控制器、仪表装备、电子主干系统中,均嵌入CAN控制装置。

一个由CAN 总线构成的单一网络中,理论上可以挂接无数个节点。

实际应用中,节点数目受网络硬件的电气特性所限制。

例如,当使用Philips P82C250作为CAN收发器时,同一网络中允许挂接110个节点。

CAN 可提供高达1Mbit/s的数据传输速率,这使实时控制变得非常容易。

另外,硬件的错误检定特性也增强了CAN的抗电磁干扰能力。

CAN 是怎样发展起来的?CAN最初出现在80年代末的汽车工业中,由德国Bosch公司最先提出。

当时,由于消费者对于汽车功能的要求越来越多,而这些功能的实现大多是基于电子操作的,这就使得电子装置之间的通讯越来越复杂,同时意味着需要更多的连接信号线。

提出CAN总线的最初动机就是为了解决现代汽车中庞大的电子控制装置之间的通讯,减少不断增加的信号线。

于是,他们设计了一个单一的网络总线,所有的外围器件可以被挂接在该总线上。

1993年,CAN 已成为国际标准ISO11898(高速应用)和ISO11519(低速应用)。

CAN是一种多主方式的串行通讯总线,基本设计规范要求有高的位速率,高抗电磁干扰性,而且能够检测出产生的任何错误。

当信号传输距离达到10Km时,CAN 仍可提供高达50Kbit/s的数据传输速率。

由于CAN总线具有很高的实时性能,因此,CAN已经在汽车工业、航空工业、工业控制、安全防护等领域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CAN 是怎样工作的?CAN通讯协议主要描述设备之间的信息传递方式。

CAN层的定义与开放系统互连模型(OSI)一致。

每一层与另一设备上相同的那一层通讯。

基于单片机的智能传感器CAN总线接口硬件设计

基于单片机的智能传感器CAN总线接口硬件设计

基于单片机的智能传感器CAN总线接口硬件设计随着智能化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越来越关注智能系统的搭建,传感器技术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单片机技术更是在这个背景下广受关注。

在实现智能传感器的联网和信息处理方面,CAN总线作为一种主要网络协议,已经被广泛应用。

在这种情况下,智能传感器必须具有相应的CAN总线接口设计。

本文将介绍基于单片机的智能传感器CAN总线接口硬件设计。

1、 CAN总线介绍CAN(Controller Area Network)总线是一种串行通信协议,主要用于多个控制节点之间的实时数据传输。

CAN总线的通讯速度高,误码率低,具有自适应性等特点。

CAN总线的应用包括工业控制系统、汽车电子控制系统等。

2、硬件设计原理基于单片机的智能传感器CAN总线接口硬件设计需要根据自己的实际需求进行选择。

以STM32单片机为例,STM32单片机的CAN总线接口包括CAN1和CAN2,这两个接口在硬件电路上都有Rx和Tx引脚和节点电阻。

3、硬件设计流程(1)选择STM32单片机在选取单片机的时候,需要根据实际应用场景来选择。

STM32单片机有许多系列,每个系列又有不同的型号,不同型号的单片机内置了不同的外设,需要根据实际需求进行选择。

同时,要根据芯片性价比、性能、功耗等因素进行考虑。

(2)CAN总线选择在硬件设计中,需要选择CAN总线芯片,这个芯片需要支持CAN2.0A和CAN2.0B协议,并且需要支持高速通讯。

同时,要注意芯片的封装和额定工作温度等特性。

(3) CAN总线硬件连接在硬件连接中,需要将CAN总线芯片的Rx和Tx引脚和单片机的CAN1或CAN2接口相连,同时还需添加适当的电流限制电阻和终端电阻。

(4) CAN总线软件调试最后,需要对硬件电路进行软件调试,包括使用标准的CAN总线协议进行通信、CAN总线的数据传输、接收和发送数据、调试CAN中断等。

4、总结基于单片机的智能传感器CAN总线接口硬件设计需要根据实际需求进行选择,在硬件设计中需要选择合适的单片机、CAN总线芯片,并进行正确的硬件连接。

智能传感器的CAN总线接口设计

智能传感器的CAN总线接口设计
cr uis w hih m an y c nss fC805 F0 n AD 6 3. The p e p o e s d sg li he c ve t d i o t ic t c i l o ito 1 41 a d 2 r — r c s e ina s t n on re nt heCA N e s geby a nt r l m s a n i e na CA N o r lri t gr e n S C 051 c ntole n e at d i O C8 F041a r ns it d t nd t a m te o CAN svi n e e na bu a a xt r lCAN r ns ev rCTM 8 ta c i e 251 T. A om b n ton c iai oft e i e f c o la r ns uc r c n be d fne s aCA N h nt r a e m de nd t a d e a e i d a nod . A fe or ul ig o w n CA N pl a i -a e ot c l r s e t rf m atn uro ap i ton l y rpr o o ,tan — c duc lc r cda a s e sa e s c e s u l r ns it d t ou eree toni t he t r u c s f ly ta m t e hr gh CA N us wih l b t ow ro iy a a h CA N od a e e v e t i — p irt nd e c n e c n r c i e c r an pa r m e e e tng t e lz he a plc to ft a s c r a t r s t i o r aie t p ia in o r n du e s’p u n l y lg a d pa . Key w o d r s:CAN nt li n n e f c i elge ti t r a e;CAN om m un c to r t o ;C80 F0 c ia i n p o oc l 51 41;CA N o r le c nt o lr;CA N r ns ev r t a c ie

基于英飞凌的CAN总线数据采集网络节点的设计

基于英飞凌的CAN总线数据采集网络节点的设计
李 松 ,胡 玉兰
( 阳理 工大学信 息科 学与工程 学 院, 宁 、 阳 10 6 ) 沈 辽 沈 118
【 摘 要】 文章提 出了一种基 于英飞凌微控制 器 X 14 S C N 总线分布式智能测控节点的设计 , 出了系统硬件框 图、 C 6C 的 A 给
软件 流程 图、电路原理 图 ,所设计节点 实现方法 简单 ,外扩 器件 少 ,结构合理 ,可靠性 高,且节点扩展 方便 , 已用于某工业现
构成,上位监控站选用 P 机 ,它 是整个 系统 的中心 ,可实现 C 强大的监控、管理功能。C 通信卡通过串 口与 P N A C机通讯 , 承担上位机 和 C 节 点之间的数据转发任务 。 N A
C 总线智 能测 控节点把 采集 到的现场信号 , 过预处理后 , N A 经
进入 M U处理,由 C A
场 ,波特率为 1K p。 0 b s 【 关键 词】C N 总线 ;XC14 ;英飞凌微控制 器 ;网络 节点 ;C N 通信 A 6 CS A 【 中图分类号 】T 3 P9 【 文献标识码 】A 【 文章编 号 】10 -15 (0 80 - 0 5 0 0 8 1 1 0 )7 0 3 - 3 2
业采集领域 中首选 的现场 总线之一 。

镧鞫譬 蹲 糍囊

: 簧麓
图 1 C 总线 系统 结构 框 图 A N

。 。} 。 j 智能节点N1
( )CN总线 系统 的组 成模 式 一 A
1CN总线特点 .A ( )C 采 用多主方式工作,不分主从。 1 A N ( )C 采 用非破坏 总线仲 裁技术,大大节省 了总线冲 2 A N 突 仲裁时间 。尤其 是在网络负载很重 的情 况下 ,也 不会 出现

毕业设计133南京工业大学基于CAN总线的智能压力传感器

毕业设计133南京工业大学基于CAN总线的智能压力传感器

南京工业大学毕业设计任务书学院专业年级学生姓名任务下达日期:2005 年12 月20 日毕业设计日期:2006 年2月20 日至2006 年 6 月20日毕业设计题目:基于CAN总线的智能压力传感器毕业设计专题题目:毕业设计主要内容和要求:1、了解目前压力监测装置的应用现状及发展趋势;2、了解CAN总线的原理、特点;3、设计一种基于CAN总线的智能压力传感器,使之具有数据存储、显示、报警、修改上下限报警值以及通信功能;要求硬件配置方面包括微控制器模块、压力传感器模块、数码管显示模块、通信模块及仪表的抗干扰措施的设计;软件方面包括初始化模块、数据采集模块、数据处理模块、LED显示模块、通信模块及控制模块等相应程序以及总程序的编写; 最后进行软硬件仿真调试。

院长签字:指导教师签字:指导教师评语(①基础理论及基本技能的掌握;②独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③研究内容的理论依据和技术方法;④取得的主要成果及创新点;⑤工作态度及工作量;⑥总体评价及建议成绩;⑦存在问题;⑧是否同意答辩等):成绩:指导教师签字:年月日评阅教师评语(①选题的意义;②基础理论及基本技能的掌握;③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③工作量的大小;④取得的主要成果及创新点;⑤写作的规范程度;⑥总体评价及建议成绩;⑦存在问题;⑧是否同意答辩等):成绩:评阅教师签字:年月日南京工业大学毕业设计答辩及综合成绩摘要针对目前我国煤炭安装生产中液压支架监测系统传统测量方法存在的种种不足,从煤矿综合机械化采煤的特殊环境出发,提出了一种基于CAN总线的智能压力传感器。

本文针对总线型仪表的要求,选用了PIC系列的带有CAN总线接口的18F458单片机,开发了一种基于CAN总线的智能压力传感器。

本论文主要介绍了:首先对CAN总线进行详细的介绍;然后在硬件配置方面加以介绍,包括微控制器模块、传感器模块、显示模块、通信模块;接着从软件方面加以介绍,包括初始化模块、A/D转换模块、修改报警上下限模块、LED显示模块、通信模块以及软件抗干扰措施的编写,即给出了系统总的程序流程图和各子程序流程图。

CAN总线详细教程精心编制

CAN总线详细教程精心编制

CAN总线布置、构造和基本特点
考虑到信号旳反复率及产生出旳数据量,CAN总线系统分为 三个专门旳系统
• CAN驱动总线(高速),500Kbit/s,可基本满足实时要求。 • CAN舒适总线(低速),100 Kbit/s,用于对时间要求不高 旳情况。 • CAN“infotainment”总线(低速),100Kbit/s,用于对 时间要求不高旳情况。
Canbus旳收发器如图所示,使用一种电路进行控制,这么也就 是说控制单元在某一时间段只能进行发送或接受一项功能。 逻辑“1”:全部控制器旳开关断开;总线电平为5Vor3.5V; Canbus未通讯。 逻辑“0”:某一控制器闭合;总线电平为0伏; Canbus进行通
所以总线导线上就会出现两种状态: 状态1: 截止状态,晶体管截止(开关未接合) 无源: 总线电平=1,电阻高
◆ 基于CAN旳应用层协议应用较通用旳有两种:DeviceNet(适合于工厂底层自动 化) 和 CANopen(适合于机械控制旳嵌入式应用)。 ◆ 任何组织或个人都可以从DeviceNet供货商协会(ODVA)获得DeviceNet规范。 购买者将得到无限制旳、真正免费旳开发DeviceNet产品旳授权。 ◆ DeviceNet自2023年被确立为中国国家原则以来,已在冶金、电力、水处理、乳
汽车电子技术发展旳特点:
汽车电子控制技术从单一旳控制逐渐发展到 综合控制,如点火时刻、燃油喷射、怠速控 制、排气再循环。
电子技术从发动机控制扩展到汽车旳各个构 成部分,如制动防抱死系统、自动变速系统、 信息显示系统等。技术旳分类:
单独控制系统:由一种电子控制单元(ECU)控制 一种工作装置或系统旳电子控制系统,如发动机控 制系统、自动变速器等。

总之,使用汽车网络不但能够降低线束,而且 能够提升各控制系统旳运营可靠性,降低冗余 旳传感器及相应旳软硬件配置,实现各子系统 之间旳资源共享,便于集中实现各子系统旳在 线故障诊疗。

基于CAN总线的矿用智能传感器研究

基于CAN总线的矿用智能传感器研究

2 V CI a e i c O , T B in 00 2 C ia .A I i e eC . L D, e ig10 2 , hn) R sS n c j
Ab I a t A e kid o n elg n e s rwih C8 51 pr c so fCy n s d o s: c : n w n fit lie ts n o t 0 r o e s r o g a ba e n CAN s d i o l mi e l u e n c a n
YI it g 一,L — ig YAN n ,W ANG h —o N j—i n IXipn 2 Bi Z i b

( . rda n esyo hns cd m f c ne, eig10 3 , hn ; 1 G aut U i ri f i eA a e yo i csB in 0 09 C i e v t C e Se j a
器在煤矿安全监测 系统 中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关键 词 : A C N总线 ; 能传感 器 ; 全监 测 智 安 中图分 类号 :P 1. 文献 标识 码 : 文章 编号 :00— 89 20 ) 1 0 0 0 T 2 26 A 10 82 (06 1 — 0 6— 3
I elg n e o sBa e o nt 出了一 种适 合煤矿 井下 新 型 C N 总线 智能 传 感 器 , 用 C G A 提 A 利 Y N L的 C 0 1混 合信 号 单 片机 , 85 实现 智能传 感 器的数 据 采集 、 警 、 电和 红外遥 控功 能 。详 细介绍 了电路 分 析 、 计 与 实现 , 种传 感 报 断 设 这
维普资讯

6・
《 测控技术> o6年第2 卷第 1 期 >0 2 5 1

基于CAN总线的车载智能终端硬件设计

基于CAN总线的车载智能终端硬件设计

基于CAN总线的车载智能终端硬件设计随着智能汽车技术的不断发展,车载智能终端在汽车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CAN总线作为车载通信网络的核心,是车载智能终端必不可少的硬件设计之一、本文将介绍基于CAN总线的车载智能终端硬件设计。

1.硬件架构设计车载智能终端硬件设计的基本架构包括主控制单元、CAN总线模块、外围接口模块和电源管理模块。

主控制单元通常选择高性能的ARM处理器,具有丰富的外设接口和强大的计算能力。

主控制单元负责处理各种传感器数据和外部通信,控制车载智能终端的各项功能。

CAN总线模块是连接主控制单元与车载CAN总线网络的桥梁,负责CAN总线数据的收发和解析。

CAN总线模块通常由CAN控制器和CAN收发器组成,能够实现高速稳定的数据传输。

外围接口模块包括各种传感器接口、视频输入输出接口、音频输入输出接口等,可以实现车载智能终端与外部设备的连接和数据传输。

电源管理模块负责为车载智能终端提供稳定的电源输入和管理电源开关,确保车载智能终端的正常工作。

2.硬件设计要点在设计基于CAN总线的车载智能终端硬件时,需要考虑以下要点:(1)稳定性与可靠性:在车载环境下,硬件设备需要经受严格的振动、温度、湿度等不利条件,因此硬件设计必须具有出色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2)电源管理:车载智能终端需要长时间工作,因此电源管理模块的设计至关重要,要能有效管理电源供应,确保终端的稳定工作。

(3)通信接口:CAN总线是车载通信网络的核心,因此CAN总线模块的设计必须考虑数据传输速度、稳定性、抗干扰能力等因素,确保数据的可靠传输。

(4)外围接口设计:要考虑到车载智能终端需要与多种外部设备进行连接和数据交换,因此外围接口模块的设计要充分满足各种接口需求。

3.硬件设计实例一种基于CAN总线的车载智能终端硬件设计实例如下:主控制单元采用Cortex-A53架构的ARM处理器,集成CAN控制器;CAN总线模块采用高速CAN收发器,支持CAN2.0B协议;外围接口模块包括数字摄像头接口、USB接口、HDMI接口等;电源管理模块采用高效稳定的DC-DC变换器,支持宽电压输入。

周立功CAN总线设计详解工具

周立功CAN总线设计详解工具

CAN-bus 专 用 芯 片
P87C591 集成 PeliCAN 控制器的增强型 8 位单片机 LPC2119/2129 集成 2 路 CAN 控制器的 ARM 芯片 LPC2219/2229 集成 6 路 CAN 控制器的 ARM 芯片 SJA1000 独立 CAN 控制器 PCA82C250/251 通用 CAN 收发器 TJA1050/1040/1041 高速 CAN 收发器 TJA1054 容错的 CAN 收发器 TJA1020 标准 LIN 收发器 各类 DC/DC 电源模块 软件源码:SJA1000 BasicCAN 模块 & PeliCAN 模块、P87C591 PeliCAN 模块; 应用协议方案:DeviceNET & CANopen
广州周立功单片机发展有限公司
w w w. z l g m c u . c o m
CAN-bus 现场总线基础方案 工具篇
广州周立功单片机发展有限公司 2004 年 1 月 10 日
-1-
广州周立功单片机发展有限公司
w w w. z l g m c u . c o m
前言
2003 年 5 月 6 日,PHILIPS 正式授权:广州周立功单片机发展有限公司为汽车电子产品线(含 CAN-bus、汽 车防盗器 RFID、汽车传感器)中国地区代理商。 依靠强大的专业开发团队、PHILIPS 半导体的领先技术与国际 CiA 协会、ODVA 协会的支持,我们致力于发展中 国的 CAN 产品与应用事业。至现在,我们已成功开发出一系列 CAN-bus 教学、接口、工具、应用产品,能够为客户 提供从“芯片” 、 “工具” 、 “模块” 、 “方案”等各个方面的服务,涉及 CAN-bus 多个行业与应用领域。我们自主开发 的数个型号产品已经领先于国外技术水平,并已投入广泛的实际应用。

基于CAN网络化智能传感器的设计与实现

基于CAN网络化智能传感器的设计与实现
维普资讯
基 于 C N 网络化 智 能传 感 器的设 计与 实现 A
・ l・ 2
基于 C N网亚奎
( 中航第一飞机设计研究院, 陕西 西安 708 ) 109
摘要: 出并分析 了智能传感器的功 能特点 , 出了智能传感器的硬件组成结构 , 明了智能传 感器设 提 给 说 计 中信号检测技术 、 信号处理技术的实现 , 详细讨论 了智能传感器网络接 口。 关 键词 : 能传 感 器 ; 智 网络 化 ; 现场 总线 ; 信号 检测 ; 号处理 ; 信接 口 信 通 中图分类号 :P 1 文献标识码: 文章编号 : 0 — 89 20 )3— 0 1 0 T 22 A 1 0 82 (0 6 0 0 2 — 3 0 De i n a d Re l a in o t r e n el e tS n o s d o sg n a i t fNe wo k d I tl g n e s r Ba e n CAN z o i
Z a —o , GAO -u HICh oy u Yak i
( h i t i r t ei n eerhistt o V CIX ’n7 0 8 , hn) T eFr r a s nadR sa ntue f I ia 0 9 C ia sA c fD g c i A , 1
随着以微电子技术为基础的计算机技术、 网络技 术、 通信接 口技术和检测技术 、 工智能技术 的发展 , 人 微型处理控制器正在 向着单片化 、 微型化 、 综合化 、 高 性能价格比的方向发展 , 特别是综合 了在片的程序数 据存储器、 D A C转换 和 IO接 口功 能 的单 片机 的 出 / 现, 已经在智能化仪表 中获得广泛应用, 也为智能传感 器的设计 和实现提供 了坚实 的物 质基 础。采用 最新 I c技术 , 将信号检测 、 信号 处理 和控制 电路集成 到单 个的芯片上 , 实现将微处理芯片嵌入传感器内部 , 不仅 能大大提高传感器的性能 , 并能扩展传感器 的功能 , 从 而实现传感器 的智能化 。 与传统的输出模拟信号传感器相 比, 智能传感器 能在芯片内部实现对原始数据的检测和加工处理 , 并 且可以通过标准的接 口与外界实现数据交换 , 以及根 据实际的需要通过软件控制改变传感器 的工作 , 从而 实现智能化。同时, 智能传感器在它内部采用软件和 硬件综合方法实现传感器信号的校准 、 温度补偿 、 线性 计算和减小漂移等功能 , 而不像传统传感器使用复杂 专用硬件线路完成对传感器信号的滤波、 调零 、 补偿等 功能。所 以智能传感器具有更高准确性 和更好的稳定 性与可靠性 , 并且综合成本更为便宜 , 使用更为方便 。

基于CAN总线的智能温度传感器设计

基于CAN总线的智能温度传感器设计

图 1 系统总线拓扑结构图
种 由AT 9 5 单片机和 85 7 8C 1 2 2 独立 C AN总线控制器为核心构
成的智能温度传感器
电 , 路 在普通温度传感器基础上 形成可
2 独 立 C N总 线控 制器 8 5 7 绍 A 22 介
Itl8 5 7 ne 22 控制器芯片是 Itl ne公司Itl8 56 C ne 2 2 AN控制 器芯片的替代产品 , 也是支持 C AN规范 2 0 .B标准和扩展报文格
中途分 类 号 : i8 l Tt l 文献 标 识码 : B 文章 编 号 :0 3 7 4 2 0 )0 — 0 l 0 l0 ~ 2 l(0 7 7 0 8 一 3
An It l e t e e a u e Se s r a e nte CAN Bu el n mp rt r n o s do n i g T b h s
算机、 通讯 、 控制三种 技术的集的研发热点之一。
C N ( o tolrA e ewok, A C n rl ra N t r 控制局域 网)属于工业 e
现场总线 , 是德国B s 公司2世纪8 年代初作为解决现代汽车 oh c O O 中众多的控制与测试仪器 间的数据交换而开 发的一种通信协议 。
857 2 2 提供功能强大的 l 个每个 8 5 字节数据长度的报文缓冲 区。除最后一个报文缓冲区外 , 每个报文缓冲区都可以配置为发 送或接收, 最后一个缓冲区为一个仅具有特定屏蔽设计的报文接 收缓存器 , 以允许选择不同的报文标识符组进行接收 。2 2 同时 8 57 提供实现报文滤波的全局屏蔽性能 , 可以全局性 的屏蔽到来报文 的任何标识符 , 可编程的全局屏蔽 l能适用于标准的和扩展 的两 生 种报文格式。8 5 7 2 2 采用 C HMO V工艺制造 ,4 P C S5 4 脚 L C封 装, 使用温度为 一 4 4 ~+15 2 ̄ C。

基于CAN总线智能传感器网络应用层协议设计

基于CAN总线智能传感器网络应用层协议设计

t h i s p a p e r h a s d e s i g n e d a d a t a f o r ma t f o r a n e x t e n s i o n t h e f r a me .B a s e d o n t h e s t r u c t u r e ,t h i s p a p e r h a s d e s i g n e d a c o n v e n i e n t d e v i c e
Ab s t r a c t : T h i s p a p e r p r o p o s e d a C A N —BUS p r o t o c o l o f a p p l i c a t i o n l a y e r b a s e d O i l C AN s p e c i i f c a t i o n 2. 0 wi t h t h e b a c k g r o u n d o f i n t e l — l i g e n t s e n s o r n e t wo r k s .Ac c o r d i n g t o t h e i n d e p e n d e n c e o f s e n s o r a n d t h e s ma l l a mo u n t o f d a t a t r a n s mi s s i o n b e t we e n t h e s e n s o r n o d e s ,
第 2卷第 6期 2 0 1 3 年1 1 月







V 0 N 1 . 2 N o . 6
O V . 201 3
基于 C A N 总 线 智 能 传 感 器 网 络应 用 层协 议 设 计

基于CAN总线的网络化智能传感器研究

基于CAN总线的网络化智能传感器研究







与微 型 计 算 机 结 合的 产物 它 把微 型 计 算 机 芯 片 与 传感 器 集 成 使传感 器 兼具 信 号 采 集 信号 处 理 与 编程 控 制 的 功能 网 络 化 智能 传 感 器 在 智 能 传 感 器 的 技 术 上 融 合 通 信技 术 和 计 算机 技 术 使 传感 器 具 备 自检 自校 自诊断 及 网 络 通 信 功能 从 而 实现 信 息的 采 集 传 输 和 处 理 真正 成为统 协调 的 种新 型 智能 传感 器 网 络 化 智 能 传 感 器 使传 感 器 由单 功 能 单 检 测 向多功 能 和 多点 检 测 发 展 ; 从 被 动检 测 向 主动 进 行信 息 处 理 方 向发 展 ; 从 就 地 测 量 向远 距 离 实 时在 线 测 控 发 展 网 络化 使 得 传 感 器 可 以 就 近 接 入 网 络 传感 器 与 测 控 设 备 问再 无须 点对 点 连 接 大 大 简化 了连 接 线路 节 省 投资 易于 系 统 维 护 也 使 系 统 更 易于扩 充 网 络 化 智 能传 感 器 般 由信 号 采 集模

_{卜 一
l
-

立 L 上芏 A D _
j L

S C L K O L~

J _
AD 6 M O DE

I OO a F
l I
l 了
专E

五 面

、∞ I ’
、” 0
]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1
网络 化智 能 传 感 器 的概念 及 特点

V∞ j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于82527的CAN总线智能传感器节点设计摘要:介绍一种以8051微控制器和82527独立CAN总线控制器为核心组成的CAN 总线智能传感器节点的设计方法,并给出其硬件原理图和初始化程序。

关键词:CAN总线 82527 单片机数据采集智能节点引言CAN(Controller Area Network,控制局域网)属于工业现场总线,是德国Bosch公司20世纪80年代初作为解决现代汽车中众多的控制与测试仪器间的数据交换而开发的一种通信协议。

1993年11月,ISO正式颁布了高速通信控制局域网(CAN)的国际标准(ISO11898)。

CAN总线系统中现场数据的采集由传感器完成,目前,带有CAN总线接口的传感器种类还不多,价格也较贵。

本文给出一种由8051单片机和82527独立CAN总线控制器为核心构成的智能节点电路,在普通传感器基础上形成可接收8路模拟量输入和智能传感器节点。

1 独立CAN总线控制器82527介绍82527是Intel公司生产的独立CAN总线控制器,可通过并行总线与Intel 和Motrorola的控制器接口;支持CAN规程2.0B标准,具有接收和发送功能并可完成报文滤波。

82527采用CHMOS 5V工艺制造,44脚PLCC封装,使用温度为-44~+125℃,其引脚的排列和定义参见参考文献[1]。

(1)82527的时钟信号82527的运行由2种时钟控制:系统时钟SCLK和寄存器时钟MCLK。

SCLK由外部晶振获得,MCLK对SCLK分频获得。

CAN总线的位定时依据SCLK的频率,而MCLK为寄存器操作提供时钟。

SCLK频率可以等于外部晶振XTAL,也可以是其频率的1/2;MCLK的频率可以等于SCLK或是其频率的1/2。

系统复位后的默认设置是SCLK=XTAL/2,MCLK=SCLK/2。

(2)82527的工作模式82527有5种工作模式:Intel方式8位分时复用模式;Intel方式16位分时复用模式;串行接口模式;非Intel方式8位分时复用模式;8位非分时复用模式。

本文应用Intel方式8位分时复用模式,此时82527的30和44脚接地。

(3)82527的寄存器结构[2]82527的寄存器地址为00~FFH.下面根据需要对寄存器给予介绍。

①控制寄存器(00H):CCE——改变配置允许位,高电平有效。

该位有效时允许CPU对配置寄存器1FH、2FH、3FH、4FH、9FH、AFH写操作。

EIE——错误中断允许位,高电平有效。

该位一般置1,当总线上产生异常数量的错误时中断CPU。

SIE——状态改变中断允许位,高电平有效。

该位一般置0。

IE——中断允许位,高电平有效。

INIT——软件初始化允许位,高电平有效。

该位有效时,CAN停止收发报文,TX0和TX1为隐性电平1。

在硬件复位和总线关闭时该位被置位。

②CPU接口寄存器(02H):RSTST——硬件复位状态位。

该位由82527写入,为1时硬件复位激活,不允许对82527访问;为0时允许对82527访问。

DSC——SCLK分频位。

该位为1,SCLK=XTAL/2;为0,SCLK=XTAL。

DMC——MCLK分频位。

该位为1,MCLK=SCLK/2;为0,MCLK=SCLK。

PWD——掉电模式使能位,高电平有效。

SLEEP——睡眠模式使能位,高电平有效。

MUX——低速物理层复用标志位。

该位为1,ISO低速物理层激活,PIN24=VCC/2,PIN11=INT#(#表示取反);该位为0,PIN24=INT#,PIN11=P2.6。

CEN——时钟输出允许位,高电平有效。

③标准全局屏蔽寄存器(06~07H)。

该寄存器用于具有标准标识符的报文,或XTD置0的报文寄存器。

该方式称为报文接收滤波。

当某位为1时,报文标识符的相应位必须匹配;为0时,不必匹配。

④扩展全局屏蔽寄存器(08~0BH)。

该寄存器用于扩展报文格式,或XTD 置1的报文寄存器,其作用与③相同。

⑤总线配置寄存器(2FH):COBY——旁路输入比较器标志位,高电平有效。

POL——极性标志位。

为1,如果旁路输入比较器,RX0的输入逻辑1为显性,逻辑0为隐性;为0,则反之。

DCT1——TX1输出切断控制位。

为1,TX1输出不被驱动,该模式用于1根总线的情况,2根差分导线短路;为0,TX1输出被驱动。

DCR1——RX1输入切断控制位。

为1,RX1与输入比较器的反相端断开,接至VCC/2;为0,RX1接至输入比较器反相端。

DCR0——RX0输入切断控制位。

作用与DCR1相同,此时RX0接至比较器同相端。

⑥位定时寄存器0(3FH);SJW——同步跳转宽度位场,编程值1~3。

BRP——波特率分频位场,编程值0~63。

⑦位定时寄存器1(4FH):SPL——采样模式标志位。

1表示每位采样3次;0表示每位采样1次。

TSEG1——时间段1位场,编程值2~15。

TSEG1——时间段2位场,编程值1~7。

波特率=XTAL/[(DSC+1)*(BRP+1)*(3+TSEG1+TSEG2)]⑧报文寄存器(把每个寄存器的第1字节地址作为基址BASE)。

◇控制寄存器0,1(BASE+0,BASET+1)MSGVAL——报文寄存器有效标志位,高电平有效。

10置位,01复位。

TXIE——发送中断允许标志位,高电平有效。

10置位,01复位。

RXIE——接收中断允许标志位,高电平有效,10置位,01复位。

INTPND——中断申请标志位,高电平有效。

10置位,01复位。

RMTPND——远程帧申请标志位,高电平有效。

10置位,01复位。

TXRQST——请求发送标志位,高电平有效。

10置位,01复位。

MSGLST——报文丢失标志位,只用于接收报文寄存器。

10表示未读报文被新报文覆盖,01表示未覆盖。

CPUUPD——CPU更新标志位,只用于发送报文寄存器。

10报文不被发送,01报文可发送。

NEWDAT——新数据标志位。

10表示向寄存器写入了新数据,01表示无新数据写入。

◇仲裁寄存器0,1,2,3(BASE+2-BASE+5)存储报文标识符。

7 6 5 4 3 2 1 0DLC DIR XTD 保留◇报文配置寄存器(BASE+6)DLC——数据长度编码,编程值0~8。

DIR——方向标志位。

1发送,0接收。

XTD——标准/扩展标识符标志位。

1扩展标识符,0标准标识符。

◇数据寄存器(BASE+7-BASE+14)82527存储报文时,8个数据字节均被写入,未用到的字节数据是随机的。

2 硬件电路设计智能节点的电路如图1所示(图中6264略去)。

在硬件设计中,由ADC0809完成对8路模拟置的转换,与8051的信息交换采用查询方式,地址BFF8~BFFFH,其时钟可由ALE二分频获得;82527完成与CAN总线的信息交换。

本设计中,旁路了输入比较器,与8051的信息交换采用中断方式,地址7F00~7FFFH,可以用82527的P1口和P2口对开关量采集或对继电器进行控制。

82C250提供82527和物理总线间的接口,提高接收和发送能力。

可根据需要扩展程序存储器。

3 软件设计本设计软件采用MCS-51汇编语言编写,程序框图如图2所示。

82527的初始化程序如下:INT:MOV DPTR,#0FF02HMOV A,#00HMOVX @DPTR,A ;SCLK=XTAL;MCLK=SCLK,CLKOUT无效MOV DPTR,#0FF00HMOV A,#41HMOVX @DPTR,A ;置位CCE,INITMOV DPTR,#0FF2FHMOV A,#48HMOVX @DPTR,A ;旁路输入比较器设置1位隐性,0为显性,RX1无效MOV DPTR,#0FF3FH;MOV A,#43H;MOVX @DPTR,A ;SJW=2,BRP=3MOV DPTR,#0FF4FHMOV A,#0EAHMOVX @DPTR,A ;SPL=1,TSEG1=7,TSEG2=6此时波特率为100Kbps MOV DPTR,#0FF00H;MOV A,#01HMOVX @DPTR,A ;禁止对配置寄存器的访问MOV DPTR,#0FF10H;MOV A,#55H;MOVX @DPTR,A;INC DPTR;MOVX @DPTR,A;··MOV DPTR,#0FFF0H;MOV A,#55H;MOVX @DPTR,AINC DPTR;MOVX @DPTR,A ;报文寄存器控制位初始化MOV R0,#06H;MOV DPTR,#0FF06H;MOV A,#0FFH;L1:MOVX @DPTR,A ;报文标识符需全部匹配INC DPTRDJNZ R0,L1;MOV DPTR,#0FF16H;MOV A,#8CH ;报文寄存器1可发送8个字节扩展报文MOVX @DPTR,A;MOV DPTR,#0FF26H;MOV A,#84H;MOVX @DPTR,A ;报文寄存器2可接收8个字节扩展报文MOV DPTR,#0FF00H;MOV A,#00H;MOVX @DPTR,A ;初始化结束Lonworks现场总线由美国Echelon公司于1993年推出,由于其开放的网络操作系统、标准的网络通信协议、丰富的介质接口模板、支持多种介质之间相互通信等特点,在工业控制领域得到了广泛响应。

目前已有多种支持Lonworks 技术的芯片,Echelon公司的神经元芯片NeuronC31是一种集3个8位CPU及网络通信协议(LonTalk协议)为一体的芯片。

采用该芯片构成的智能节点在Lonworks现场总线控制网络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能使现场设备之间相互通信,快速地交换信息,以满足系统实时监控的要求。

但由于3150神经元芯片只提供11个通用I/O口,不能满足采集量和控制量要求较多的现场设备的要求,因此研究和开发基于神经元芯片的多点I/O的智能节点,是一项有意义的工作。

1 NeuronC3150神经元芯片的特点NeuronC芯片既是Lonworks技术的核心也是智能节点的核心,目前由Toshiba和Motorola两家公司生产,主要包括NeuronC3150和NeuronC3120两种系列。

3150芯片中包括E2PROM和RAM存储器,同3120芯片区别在于它无内部ROM,但具有访问外部存储器的接口,寻址空间可达64Kbyte。

从这一点来说,3150比3120在节点开发上具有更好的灵活性。

3150芯片内部带有3个8位微处理器:一个用于链路层的控制,另一个用于网络层的控制,第三个用于执行用户的应用程序。

该芯片还包含11个I/O口和完整的LonTalk通信协议,它同时具有通信和控制功能。

2 基于神经元芯片智能节点的开发方法基于神经元芯片开发的智能节点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等优势,其开发方法可分为两种:(1)基于控制模块的硬件设计方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