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交通运输业现状和发展规划

合集下载

俄罗斯经济区

俄罗斯经济区

初夏奇观— 初夏奇观—白夜
在每年初夏 白夜” “白夜”奇 观。人们无 需掌灯, 需掌灯,便 可在街上读 书看报。 书看报。
圣彼得堡
圣彼得堡的教育、 圣彼得堡的教育、 科研、 科研、文化等功 能十分发达, 能十分发达,有 360家科研机构 家科研机构, 360家科研机构, 50所高等学校和 50所高等学校和 一大批古典建筑 一大批古典建筑 及博物馆
远东区
90%工业制成品为外区服务, 90%工业制成品为外区服务,而当地所需 工业制成品为外区服务 70%工业设备 工业设备、 70%工业设备、日用工业品及食品要靠外界 供给
交通运输业是远东 经济生活的命脉
对外贸易
优越的地理位置 与亚太关 系最密切 的区域 发达的交通运输业
远东区越来越恶化的人口问题
冬宫: 冬宫:原为俄 罗斯帝国的皇 宫,现为艾尔 米塔什美术馆 的一部分
冬宫
优美绝伦的古典建筑
优美绝伦的古典建筑
优美绝伦的古典建筑
乌拉尔区
位置:俄罗斯东、 位置:俄罗斯东、西两 大地带的分界— 大地带的分界—乌拉尔 山脉及其南部地区 面积:82.4万平方千米 万平方千米, 面积:82.4万平方千米, 占4.8% 人口:2039.7万人 人口:2039.7万人 1991年),占13.7%, (1991年),占13.7%, 密度为37 37密度为37-40
8057万人1991年约占54人口密度不到13以运输渔业森工和矿物采掘业为制造业的发展一方面与采掘业相关另一方面与军工系统有关主要分布在南部农业只在南部地区如兴凯湖沿岸平90工业制成品为外区服务而当地所需70工业设备日用工业品及食品要靠外界供给交通运输业是远东经济生活的命脉优越的地理位置发达的交通运输业与亚太关系最密切的区域人口数量持续下降人口分布失衡人口自然增长和移民增长双赤字历史原因经济原因自然条件原因经济影响政治影响自然资源人口密度发达产业西北区不太多制造业乌拉尔区十分丰富较大重工业远东区极其丰富极少运输矿物采掘

俄罗斯行业经济特征分析

俄罗斯行业经济特征分析

俄罗斯产业经济概况钢铁工业由于拥有丰富的铁矿和煤炭资源,俄罗斯在世界钢铁工业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原苏联1991年生产铁9094.8万吨,产钢13992万吨,均居世界第一位,而俄罗斯的钢铁产量占原苏联的50%。

原苏联有四大钢铁工业密集区,其中三个区在俄罗斯(乌拉尔、西西伯利亚和中央区)。

乌拉尔是俄罗斯最大的钢铁工业密集区,以产特殊钢和优质钢而著名。

苏联解体后,俄罗斯经济严重衰退,对钢铁的需求骤减,导致钢产量大幅下降。

有色金属冶炼以镍、铝、铜以及铅、锌、黄金为主。

机械工业机械工业是俄罗斯工业的核心和科技进步的集中表现。

其部门目前已经发展到100多个,产品已经超过13万种。

主要部门有:动力机械制造业、电机制造业、汽车制造业、船舶制造业、农机制造业、机床制造业、精密仪器制造业、航天机械制造业、原子能电力工业、无线电电子工业等。

原苏联在动力设备、冶金设备、拖拉机、农业联合收割机、内燃机车、电气机车、铁路车厢、公共汽车、挖掘机、推土机的总产量均居世界首位。

机械工业主要分布在乌拉尔及其以西地区。

化学工业俄罗斯的化学工业能生产9万余种产品,其中10%的产品无论在工艺上还是在质量上都是一流的。

俄罗斯的硫酸、化肥、焙烧苏打的产量位于世界前列。

俄罗斯的化学工业主要集中在中央区、西北区、伏尔加、乌拉尔、东部区。

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俄罗斯的能源和原料工业萎缩,化学工业的产量也急剧下降。

森林工业俄罗斯是世界森林大国,这首先是由其丰富的森林资源决定的。

现在,俄罗斯的森林覆盖面积近8亿公顷,占世界的20%。

木材蓄积量800多亿立方米,占世界的25%。

苏联解体后,由于采伐机械大量磨损、道路建设缓慢、贷款资金不到位,俄罗斯的森林工业急剧滑坡。

建材工业俄罗斯作为世界钢铁、水泥生产大国,拥有一个比较发达的建材工业体系,其主要部门为混凝土预制工业和玻璃制品工业。

俄罗斯经济跌入低谷后,建材工业的发展也受到了严重影响。

食品工业俄罗斯的食品工业由于投资不足和农业生产的不稳定,一直发展缓慢。

第2课 俄国的改革

第2课   俄国的改革
目的:为了摆脱农奴制危机,维 护贵族地主利益。
俄国废除农奴制改革
时间: 1861年 内容:
(1)农奴获得人身自由,可以改变身份,自由转换 职业;
自由的劳动力 ,广阔的市场
(2)农奴在获得解放的同时,可以获得一份土地,
但是必须出钱赎买,所出的价钱高出当时的地价。
雄厚的资本
贵族宣读解放农奴的法令
农奴制废除后的农民
【影响】
积极:
1、 通过改革,俄国的经济、军事实力大大增强,一跃成为欧洲军事强 国,为对外扩张准备了条件;
2、 开启了俄国近代化的进程。
1700-1721俄国打败瑞典,夺取波罗的海出海口,建新都圣彼得堡
消极: 农奴制进一步强化,成为俄国社会发展的障碍。
【性质】 一场封建性质的改革
二、俄国废除农奴制
影响 济、军事实力,俄国开始跻身于 资本主义的发展,使俄国走
欧洲强国之列。开启了俄国的近 代化。
上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 保留大量封建残余。
1、俄国1861年改革的结果是( ) D
A.使俄国走上对外扩张的道路 B.使俄国成为经济强国 C.使俄国成为中央集权的国家 D.使俄国走上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2、近代史中,下列那个国家在改革中通过赎买方式
(1)因为俄国严重落后于西方国家。 (2)材料二中,亚历山大二世心理上的矛盾是什么?他怎样解决这一矛盾?从 中我们看出他改革的根本目的是什么?
(2)矛盾:给农民土地,但不彻底解放农民; 既防止农民暴动,又要维护农奴主的统治。 措施:农奴在获得“解放”时,可以得到一块份地,但必须出钱赎买份地,所出价钱高于 当时地价。目的:摆脱统治危机,巩固统治。
文化教育 推行文化教育,派遣留学生,创办科学院,开办学校创办报纸;

俄罗斯远东公路运输业现状与发展趋势

俄罗斯远东公路运输业现状与发展趋势

俄罗斯远东公路运输业现状与发展趋势马蔚云运输业是维系一国社会生产和人民生活正常进行、促进该国国民经济发展的必要条件和基本保证,是支撑一国经济、决定该国经济水平的前提条件,是国家的基础产业。

普京总统提出的到2010年俄罗斯国内生产总值翻一番的目标能否实现,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运输业的发展。

据俄罗斯学者测算,俄罗斯由于道路网发展不够和道路技术状况原因,每年损失4.5亿~5亿卢布,相当于国内生产总值的3%。

如果公路运输业目前状况不能得到改变,将成为国家经济增长的主要制约因素。

俄罗斯目前汽车货运量占货运总量的74%。

专家提醒说,汽车运输的作用将来还会提高,最近几年汽车货运量将增长约0.8倍。

从俄罗斯道路网目前发展情况和货流水平来看,商品成本中运输部分占15%~20%;俄罗斯运输部长Н. 列维京坦言,这个比重人大高于发达国家7%~8%的平均水平。

统汁显示,俄罗斯全国1/3以卜的联邦级公路和15%的桥梁的技术状况令人担忧[1]。

俄罗斯政府总理М. 弗拉德科夫在2004年6月的一次会议上称:“道路状况的问题过去一直存在,而现在特别尖锐,因为我们在解决国内生产总值翻一番的任务时,公路将是一个薄弱环节。

”[2]而远东的公路交通运输业的问题更为严重。

一远东公路交通运输业现状远东的公路交通运输业是在卫国战争后发展起来的,尤其从1970~1990年,货运量呈不断增长态势:1970年汽车货运量达到8990万吨,1980年达到1.126亿吨(增长25%以上),1985年为l 040万吨,1990年进一步增长到l 135万吨。

在各类运输中,汽车运输发挥了重要作用。

以1990年为例,萨哈(雅库特)共和国的汽车运输占各类运输的比重达到41.3%,滨海边疆区为31.9%,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为29.3%,阿穆尔州为37.3%,堪察加州为93.8%,马加丹州为8.59%,萨哈林州为5l%[3]。

必须指出的是,同俄罗斯各经济区相比,远东经济区汽车运输业比较落后:以1991年为例,汽车公路密度位居俄罗斯各经济区倒数第一;汽车公路网总长度近5.1万公里,其中硬面公路运营里程为2.5544万公里,仅为全俄平均水平的1/5;而在汽车公路网中仅有5000公里的路面是完好的。

能源发展:现状、挑战与转型策略

能源发展:现状、挑战与转型策略

能源发展:现状、挑战与转型策略摘要:本文全面剖析了能源发展的现状,深入探讨其面临的资源短缺、环境污染、技术瓶颈等挑战,详细阐述了新能源开发、技术创新、政策支持等带来的机遇,并提出推动能源转型的策略,包括优化能源结构、加强技术研发、完善政策体系等,旨在为实现能源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与实践参考。

一、引言能源作为现代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交通运输、居民生活等各个领域,对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起着关键的支撑作用。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和环境问题日益严峻的背景下,能源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复杂局面。

深入研究能源发展的现状、挑战与机遇,并寻求有效的转型策略,对于保障能源安全、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和应对气候变化具有重要意义。

二、能源发展现状(一)能源消费持续增长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增加,能源消费呈现持续上升趋势。

工业部门仍然是能源消耗的主要领域,尤其是制造业、化工、钢铁等行业,对煤炭、石油、天然气等传统能源的依赖程度较高。

同时,交通运输业的能源需求也在不断增长,汽车保有量的增加以及航空运输的发展,使得石油产品的消费量逐年上升。

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也带动了能源消费的增加,如电力用于照明、供暖、制冷、家电等方面。

(二)能源供应结构以化石能源为主目前,全球能源供应结构中,化石能源占据主导地位。

煤炭、石油和天然气在能源消费总量中所占比例较大。

化石能源具有能量密度高、开采和利用技术相对成熟等优点,但其储量有限且不可再生,同时燃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污染物,对环境和气候造成严重影响。

尽管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速度在加快,但在短期内难以改变化石能源在能源供应中的主导地位。

(三)能源分布不均衡能源资源在全球范围内分布极不均衡。

中东地区是石油资源的富集区,拥有丰富的石油储量,在全球石油市场中具有重要影响力。

俄罗斯、美国、中国等国家也是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等能源资源较为丰富的国家。

而一些国家和地区则能源资源匮乏,严重依赖进口能源,如日本、韩国等。

8-3俄罗斯(第2课时) -2022-2023学年七年级地理下册同步备课课件(湘教版)

8-3俄罗斯(第2课时) -2022-2023学年七年级地理下册同步备课课件(湘教版)

俄罗斯的工业基础雄厚,部门比较齐全。能源、钢铁、机械、化学等重工业发达, 核工业和航空航天工业在世界上占有重要地位。
但是,与人们密切相关的消费品制造业(轻工业),发展相对滞后。
航天航空工业
核工业
轻重比例失调
发展中的经济
军事大国
俄罗斯的军工实力仅次于美国, 居世界第二,全球范围内,只有中 美俄法四国拥有完整的军工产业, 不管是战机还是导弹,再或者是坦 克、鱼雷,全球只有这四个国家能 自主研制这些武器在不考虑核武器 的情况下,俄罗斯的常规军力依旧 可以跻身世界前三。
K3/4次列车,是中国铁路运行于中华人民共和国首都北京至俄罗斯联邦首都莫斯科的 一趟国际联运快速列车,途经中国、蒙古国、俄罗斯三国,穿越36座城市,全程7692公 里,每周一班,每周三从北京站始发,每周二从莫斯科始发,从北京至莫斯科共计6天, 从莫斯科至北京共计7天。是中国铁路史上里程最长的旅客列车。
k3/4次 列车
发展中的经济 为什么西伯利亚的铁路修在南部?
影响因素
分布特点
气候
北部纬度较高,有冻土层,修建铁路难度大,南部纬度低,气温较高
资源和工业分布
南部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工业区集中在南部
人口和城市分布
南部人口和城市较多
发展中的经济
冻土是由于高纬度,或大陆性气候导
致冬季寒冷所致,永久冻土又称多年冻土, 是指持续三年或三年以上的冻结不融的土层, 占俄罗斯国土面积的63%左右。在冻土分布 地区,地表水不易下渗,地下水水位高,容 易形成沼泽。
欧洲部分 密集 ,亚洲部 分 稀疏 ;
欧洲部分以 莫斯科 为中心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呈放射状;
亚洲部分主要沿 南 部修 建。
密集
稀疏

俄罗斯经济分析

俄罗斯经济分析

俄罗斯经济分析俄罗斯作为世界强国,其经济实力及综合国力在世界上的影响是巨大的。

俄罗斯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发展实力呢?原因是多方面的。

现在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阐述。

一地理位置1 俄罗斯位于欧亚大陆的北部, 41N~ 82N之间,横跨11个时区。

领土略呈长方形,包括欧洲的东半部和亚洲的北部,从最东端白令海峡的杰日尼奥夫角到最西端加里宁格勒州的波罗的海海岸,长约1万公里。

俄罗斯北部领土36%在北极圈内。

2 俄罗斯联邦是世界上领土面积最大的国家,领土面积1707.54万平方公里,占地球陆地面积的11.4%。

3 俄罗斯拥有漫长的疆界线, 边界的东、北部是海疆,西、南部主要是陆界。

总长度超过6万公里,其中海疆占2/3,海岸线长4.3万公里,濒临三大洋的12个海。

4 俄罗斯联邦边界线总长度为60932.8公里,其中海界38807.5公里, 陆界14509.3公里,江河界7141公里,湖泊界475公里。

中俄边界线长达4300多公里,其中东部边界4280公里,西部边界54公里。

二自然条件及自然资源1 气候特征:幅员辽阔,气候复杂多样,各地气候差异很大。

但总的来说基本属于北半球温带和亚寒带的大陆性气候。

冬季漫长而寒冷,夏季短促,温暖,春秋两季很短。

就全俄而言,降水偏少,年平均降水量为530毫米。

2 地形特点:西部以平原地形为主,东部以高原山地地形为主。

主要地形区:东欧平原、西西伯利亚平原、中西伯利亚高原、东西伯利亚山地四大地形区。

各地形区的分界线是:东欧平原与西西伯利亚平原以乌拉尔山脉分界;西西伯利来平原与中西伯利亚高原以叶尼塞河分界;中西伯利亚高原与东西伯利亚山地以勒拿河分界。

3 植被类型(八大带):境内自北向南分为北极荒漠,冻土地带,草原地带,森林冻土地带,森林地带,森林草原地道,草原地带和半荒漠地带。

由于纬度较高,气候寒冷寒带针叶林分布较为广阔。

4 河流与湖泊;境内有300余万条大小河流,总长度960万公里。

伏尔加河——欧洲最长的河流,水能资源丰富,最主要的内河航运叶尼塞河,鄂毕河,勒拿河———水能丰富,封冻期长,但经常发生凌汛,不利于航行。

世界铁路运输发展现状及趋势展望

世界铁路运输发展现状及趋势展望

世界铁路运输发展现状及趋势展望1世界铁路运输发展现状水平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全球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推进,西方主要发达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先后进入稳定持续增长阶段,交通运输业发展进入了平稳增长期。

铁路由于在运能、成本和低碳等技术经济特征方面具有比较优势,在经济全球化和低碳经济时代背景下,许多国家铁路发展尤其是高速铁路建设比较迅速。

尽管如此,世界铁路基础设施网络的总量规模较前十年没有发生多大变化,仍然基本上保持稳定;但在发展过程中,路网结构得到了进一步调整和优化,高速铁路在铁路网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人们出行则更加注重了运输服务品质和水平的提升,更多关注运输的安全性、高效、便捷、舒适以及可持续性。

1.1运输能力:基础设施网总量规模基本保持稳定据世界银行WDI数据库统计,目前可获得的约40个国家(包括中国、美国、德国、加拿大、德国、英国、日本等)的铁路营业里程合计约70多万千米;2021年这一数据还有80万千米,铁路网规模有所下降。

近年来,部分国家(如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越来越重视铁路在低碳经济中发展的作用,并实施了高速铁路战略,铁路网规模出现了温和增长趋势,中国铁路也保持了较高的增长势头;但是,绝大部分发达国家(如法国、德国、波兰等)由于在工业化中期过度加快了铁路网建设,现阶段在公路、民航行业快速发展和激烈竞争下,铁路网出现了不同程度地萎缩。

总体上来看,近年来世界铁路网总量规模基本上维持稳定。

1.2运输结构:大宗货物运输市场和亚洲客运市场蓬勃发展从铁路客货运输市场结构变化趋势看,近十年来,随着全球经济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的推进以及新兴经济体经济的快速增长,世界铁路客货运量及周转量总规模总体上呈现出稳步增长趋势。

但是对不同国家而言,铁路客货运输量规模及结构变化差别较大。

货物运输市场上,运输量增长主要集中在中国、美国、俄罗斯和印度。

受地理空间布局、资源分布以及经济需求的强力拉动等因素的影响,中国、俄罗斯和印度对长距离大宗货物譬如煤炭、矿石、钢材等运输需求较大,货运量总量规模的增长主要依赖于大宗货物运量的增长;美国经济拉动影响相对较弱,但受资源空间结构、沿海国际贸易等因素的影响,大宗货物多式联运运量增长较快。

区域地理复习俄罗斯(27张)

区域地理复习俄罗斯(27张)

— 3—
一、 固化知识,自主复习
学习目标| 固化知识| 内化知识| 提升能力 | 思维建模
— 4—
波罗的海
一、 固化知识,自主复习
俄罗斯的气候分布图
俄罗斯位置分布图
70°
地中海气候 温带大陆性气候
温带季风气候 温带草原气候
极地气候 高山气候



北极圈 60°
学习目标| 固化知识| 内化知识| 提升能力 | 思维建模
区域地理复习 ———俄罗斯
学习目标| 固化知识| 内化知识| 提升能力 | 思维建模
— 2—
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 固化知识| 内化知识| 提升能力 | 思维建模
1.通过引导和自我构建,能根据地理位置和地形分布图分析俄罗斯 的自然地理环境特征。 2.以俄罗斯多沼泽的原因剖析为例,把握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 3.通过对俄罗斯资源的开发及资源跨区域调配,能理解区域的差异 性和开放性特点,并能够结合区域可持续发展的理论进行相关分析。 4.通过对伏尔加河流域开发背景的分析,能理解区域的整体性特点, 进一步落实流域开发的一般思路并结合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原理进 行相关分析。
③东部沿海地区受季风环流的影响形成了冬季寒冷干燥,夏
季高温多雨的温带季风气候;
俄罗斯分布面积最大的
④西伯利亚地区受极地寒冷气流的影响,冬季寒冷而漫长, 自然带是

气温年较差很大,气候的大陆性显著。
亚寒带针叶林带
— 7—
一、 固化知识,自主复习
学习目标| 固化知识| 内化知识| 提升能力 | 思维建模
学习目标| 固化知识| 内化知识| 提升能力 | 思维建模
俄罗斯的气候分布图
俄罗斯位置分布图

企业海外市场发展现状及对策

企业海外市场发展现状及对策

企业海外市场发体现状及对策21世纪世界经济主要趋势是经济世界化,企业实行跨国经营已经成为一种世界潮流。

我国企业从1987年开始尝试走向世界。

随着我国“走出去”战略的实施,企业国际市场拓展和对外投资取得快速发展。

但是因为我国企业自主品牌和技术缺乏,起点低经验少,与国际跨国企业还存有较大差别,严重制约企业在海外市场的发展。

本文对我国企业海外市场拓展情况实行分析探究,找出主要问题和解决办法,对提升企业在海外市场竞争力,缩短与国际跨国企业的差别,促动中国企业海外市场拓展及健康发展具有实践意义。

一、我国企业在海外发展的现状(一)投资规模持续扩大,我国成为资本净输出国从2008年以来,世界经济始终受到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国际金融危机和欧债危机的影响,经济增长乏力,而我国对外直接投资额逆势上扬,持续取得重大发展,表现较好的增长态势。

2010年我国对外直接投资额为688.1亿美元,2012年为878亿美元,2013年更是创下1078.4亿美元的历史新纪录,首次冲破了投资流量千亿美元大关,同比增长22.8%,蝉联世界第三大对外投资大国。

截至2013年底,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累计净额达到6604.8亿美元,比2004年的449亿美元高出将近14倍,较2012年排名前进了两位,排在世界第11位,中国已经是名副其实的经济大国。

据商务部的官方数据显示,2014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额增长14.1%,对外投资规模达到1400亿美元左右,比我国2014年使用外资金额1195.6亿美元高出约200亿美元,这也意味着我国已经成为了资本的净输出国。

根据邓宁的投资阶段理论,当一国人均GDP超过4750美元时,对外直接投资额会明显表现为正值。

而中国当前人均GDP已超过6700美元。

2014年成为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分水岭”,中国进入资本净流出国行列。

(二)投资企业数量可观,投资区域广泛分布2013年,中国1.53万家境内投资者在国(境)外设立2.54万家对外投资企业,广泛分布在各大洲,覆盖世界184个国家和地区,较上年增长了5个。

中俄经济合作发展的利弊条件分析

中俄经济合作发展的利弊条件分析

!"#$%&'(#&')%*北方经一、中俄经济合作的利好条件分析(一)中俄经济结构互补性的不断优化,是两国经济合作规模的基础保障中俄两国经济合作的基础是两国经济结构的差异性和两国在各自产业发展的不同阶段形成的生产要素的互补性,如图1所示。

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拥有最大的市场、良好的工农业基础,但是由于发展迅速,得以维持产业可持续发展的资源基础匮乏。

俄罗斯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强有力的高科技产业基础,但是农业劳动力缺乏,轻工业基础薄弱。

俄罗斯是世界上国土面积最大的国家,但人口增长乏力是制约俄罗斯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

而中国拥有丰富的劳动力资源,中俄在产业结构方面互为补充,互为市场,两国潜在容量巨大,这是发展中俄经济合作的基础和前提。

现阶段俄罗斯经济追求多元化的市场发展和中国经济发展势头猛进也为两国深化发展合作奠定了基础。

中国由于自身产业结构的发展得到了有效改善和提升,从过去劳动密集型产品(轻纺类:服装、鞋帽、玩具等)的生产朝着资本密集型产品(制造业:机电产品,电子产品、交通设备)的生产转变。

近几年中国向俄罗斯出口的低附加值商品数量在逐渐减少,高附加值机电等产品的数量逐年递增,这也适应了俄罗斯消费市场提升的需要。

两国贸易互补结构的改善也是促进中俄贸易增长的动力。

(二)中俄两国关系进入了历史最好时期,合作机制不断完善中俄作为友好邻邦,一直以来都保持着友好的互访关系。

早在1996年4月,中俄两国元首在北京达成关于两国高层领导人交往机制化协议,此后每年进行一次中俄总理定期会晤机制。

中俄总理定期会晤委员会下设十个分委会,涵盖了能源、经贸、科技、运输、核能、金融、航天、通信、环保和民用航空技术等领域。

此外,两国在投资、规范贸易秩序、解决贸易摩擦、边境和地方经贸合作、森林开发利用等领域建立了磋商机制,双方大型企业和有实力的中介机构间建立了密切合作关系。

到目前为止中俄总理定期会晤已经进行了19次,每次会晤都会签署若干个合作协议和备忘录以指导、规范和发展两国相关领域的合作,特别是近五年来两国的发展规模和速度都有了快速提升。

俄罗斯

俄罗斯

• (3)俄罗斯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却需大量进口粮食,而 面积较小的法国却是世界主要粮食出口国,为什么?
• 这一问题可以从“两国的位置、地形”入手,分析它们的气候、 土壤状况,并联系其社会、经济进行思考。 ①从纬度位置看:法国大部分位于50º N以南,俄罗斯大部分位于 50º N以北,法国的光热条件优于俄罗斯,更有利于粮食作物的生长。 ②从海陆位置看:法国距大西洋近,受北大西洋暖流影响,降水较 多;俄罗斯北临北冰洋、受极地气团控制,降水较少。可见.法国 的水分条件优于俄罗斯,更有利于粮食作物的生长。 ③从气候条件上看:法国气候温暖湿润,俄罗斯则温带大陆性气候 强,冬季长而寒冷,夏季短而温暖,寒潮、冻害频繁,生长期短, 粮食的产量低且不稳。 ④从地形、土壤条件上看:法国地形以平原、丘陵为主,土壤肥沃, 耕地面积广,利于粮食作物的生长;俄罗斯的耕地面积虽更广阔, 但大部分纬度位置较高,气温低,生长期短,冻土广布,不利于粮 食作物的生长。 ⑤从机械化、现代化程度上看:两国农业生产的机械化程度都很高, 但法国的农业现代化程度更高,单位面积的产量高于俄罗斯。
莫斯科工业区 新西伯利亚工业区
二、
内化知识,合作探究
工业区位答题模板构建:
材料一:右图为俄罗斯资 源分布图。 材料二:莫斯科工业区是 俄罗斯重要的工业区之一, 区内工业、交通运输业的 规模和水平较高,人口占 俄罗斯总人口的11.1%。
2.(3)以莫斯科工业区为例,说明 其发展的有利区位条件?
1.自然因素:土地、水资源
、资源(原料、能源)
库尔斯克 乌拉尔工业区: 石油、钢铁、机 械等
圣彼得堡工业区: 石化、 造船、 电子、 造纸、 航空航天等
2.社会经济因素:市场、交通、
第二巴库 秋明油田 新西伯利亚工业区: 煤炭、 石油、 天然气、 电力、钢铁等为主

8.2《俄罗斯》优秀学案(第2课时)

8.2《俄罗斯》优秀学案(第2课时)
A.西伯利亚大铁路一直由苏维埃港到俄罗斯西部
B.伏尔加河是俄罗斯主要内河航道,约承担 俄罗斯全国河运的2/3
C.被称为北半球“寒极“的是北极圈以内的雅库茨可
D.通过运河,伏尔加河与波罗地海、北海、黑海、亚速海、里海相通,称为“五海通航“
5.有人说:“要想从俄罗斯带些本国生产的日常生活用品给朋友 很不容易”这句话说明俄罗斯的什么行业不发达()
二、得天独厚的资源条件
阅读课本,根据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俄罗斯面积广大,自然资源丰富,能够,蓄积量占世界总量的¼,、、、等矿产丰富。
2、俄罗斯发达,部门齐全,,,等居世界领先地位,发展迟缓,产业结构不尽合理。
3、俄罗斯的、在国际市场上有影响力,油气资源通过输往和亚洲的、等。
三、横贯东西的交通
4、俄罗斯交通运输业发达,部门齐全,主要有、、航空、和等。
C.俄罗斯煤、铁大量出口、但石油需要从中东地区进口
D.俄罗斯是世界上少数几个资源能够自给 的大国之一
3.关于俄罗斯交通运输的说法正确的是()
A.交通部门齐全,但较落后
B.分布不均衡,亚洲部分铁路网比较密集
C.贝阿铁路横跨亚欧大陆,被称为亚欧大陆桥
D.货运以管道和铁路两种运输方式为主
4.下列关于俄罗斯的叙述,正确的是()
莫斯科大剧院芭蕾舞团经常到国外演出,誉满全球。俄罗斯芭蕾舞经久不衰的原因之一是这个国家重视芭蕾舞的发展,建立了一些很好的芭蕾舞学校。例如,莫斯科芭蕾舞学校成立于1773年,迄今已有200多年历史。它每年招收60具有舞蹈天才的10岁儿童入学,经过具有高超舞蹈技艺的教师的科学和全面的训练,培养出一批又一批优秀的 Nhomakorabea舞演员。
在18世纪,俄罗斯主要上演外国芭蕾舞剧,如《新维特》、《爱斯米拉达》和《海马》。19世纪下半叶,柴可夫斯基创作了俄罗斯自己的芭蕾舞剧——《睡美人》、《胡桃夹子》和《天鹅湖》。后来,格拉祖诺夫的《莱蒙达》,哈恰图良的《加雅奈》和《斯巴达克》,普罗科菲耶夫的《罗密欧与朱丽叶》和《灰姑娘》,又丰富了俄罗斯芭蕾舞剧。

俄罗斯交通运输业发展现状

俄罗斯交通运输业发展现状

俄罗斯交通运输业发展现状俄罗斯交通运输业是国民经济中的基础产业,是连接生产与消费的纽带,在国民经济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决定着国民经济各个领域的发展速度和主要方向。

本文以俄罗斯交通运输业作为研究对象,主要围绕俄罗斯交通运输业发展状况对俄罗斯交通运输业进行研究。

标签:俄罗斯;交通运输业;客货运输市场俄罗斯交通运输业是国民经济中的基础产业是连接生产与消费的纽带,在国民经济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决定着国民经济各个领域的发展速度和主要方向。

俄罗斯疆域辽阔,且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发达的交通运输系统对于促进区域间协调发展、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吸纳就业、加强对外经济联系等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一、俄罗斯交通运输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俄罗斯交通运输业总体发展情况可以从其近十年来(《俄联邦2030年前交通运输发展战略》颁布以来)对GDP贡献率、市场需求情况、投资状况、吸纳就业率方面进行分析,交通运输业各领域的发展情况可根据其货运量、货物周转量、客运量、客运周转量等指标阐述。

根据俄联邦统计局数据显示,俄罗斯的GDP在过去十年(从2008年到2018年)中增长了1.5倍多,其中交通运输业对俄罗斯GDP贡献率约为7%。

近十年来,俄罗斯平均每年大约吸纳550万人就业,占全年总就业人数的8%左右,其中2015、2016年就业人数达到最高值590多万人。

俄政府对交通运输业的财政投入逐年增加,2005年仅为2505亿卢布,到2015年已增加到6650亿卢布,2018年国家财政对交通运输业的投入占到17%。

总体来看,国家对该行业的发展极为重视。

据2016年俄罗斯按经济部门划分的GDP分布可以看出,俄罗斯约70%行业的生产发展需要依靠交通运输业,其中包括如采矿业、制造业、建筑业、农业、商业贸易等,运输是这些经济部门生产过程的一部分。

同时,交通运输业本身在俄罗斯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的份额也很高,近年来一直占到7%左右,根据《俄联邦2030年前交通运输业发展战略》,到2030年这一指标还将逐渐增加到11-12%。

铁路运输行业概况及发展环境分析

铁路运输行业概况及发展环境分析

铁路运输行业概况及发展环境分析铁路运输,是一种陆上运输方式,以两条平行的铁轨引导火车。

铁路运输是一种最有效的已知陆上交通方式。

铁轨能提供极光滑及坚硬的媒介让火车的车轮在上面以最小的摩擦力滚动。

这样,在火车上面的人会感到更舒适,而且节省能量。

如果配置得当,铁路运输可以比路面运输运载同一重量客货物时节省五至七成能量。

而且,铁轨能平均分散火车的重量,令火车的载重力大大提高。

铁路运输按照用途可分为客运、货运两大类。

客运用于运送旅客和为旅客服务;货运用于运输货物,包括生产生活资料等。

从所有制关系上讲,我国铁路目前主要有国有铁路、合资铁路和地方铁路三种形式。

铁路行业是国民经济的大动脉和社会发展的关键基础设施,其周期性与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需求基本一致。

由于我国国土面积大,区域经济发展、资源分布和工业布局不均衡,长距离、大运量的大宗货物运输以及大规模的中长途旅客运输在一定时期内仍将主要依靠铁路。

与此同时,随着“一带一路”国家战略的不断引深,推动了铁路技术装备、建设工程等向海外市场输出,铁路行业成为我国对外交流合作的“新名片”。

当前国民经济平稳发展,我国新型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进程持续推进,全社会对铁路运输的需求仍然较大。

2017年铁路客运量占铁路、公路、水运、航空运输方式总量的16.7%,比上年增加1.9个百分点;铁路旅客周转量占各种运输方式总量的41.0%,比上年增加0.8个百分点。

2017年铁路货运量占铁路、公路、水运、航空、管道运输方式总货运量的7.8%,比上年提高0.1个百分点;铁路货运周转量占各种运输方式总量的19.6%,比上年提高1.1个百分点。

2017年末,铁路“十三五”规划正式发布,《规划》提出:到2020年,全国铁路营业里程达到15万公里,其中高速铁路3万公里,复线率和电气化率分别达到60%和70%左右,基本形成布局合理、覆盖广泛、层次分明、安全高效的铁路网络。

由此可见,铁路行业将继续处于良好的发展阶段。

俄罗斯(教学课件)七年级地理下册(人教版)

俄罗斯(教学课件)七年级地理下册(人教版)
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B 4.俄罗斯的地势特征是( ) A.西高东低
B.东高西低
C.西北高,东南低
D.西南高,东北低
C 5.图中表示的区域是( )
A.东欧平原
B.西西伯利亚平原
C.中西伯利亚高原
D.东西伯利亚山地
人教版 七年级地理 第七章 第四节
谢谢观看
人 教 版 七年级地理
01
地理位置
俄罗斯联邦,亦称俄罗斯 以俄罗斯族为主,大多信奉东正教,官方语言为俄语 俄罗斯是经济大国之一,基础科学研究实力较雄厚 俄罗斯是联合国安全理事会常任理事国,其外交对世界有较强影响力
关于俄罗斯的概况
任务安排:观察俄罗斯在地图上的位置,说一说俄罗斯的地理位置。
俄罗斯面积
俄罗斯土地面积1700万 平方公里,是当今世界面积最 大的国家。
任务安排:跨亚欧两大洲的俄罗斯到底是一个亚洲国家还是欧洲国家,为什么?
俄罗斯
欧洲部分的面积占了1/4,但 集中了俄罗斯4/5的人口,历史上一 直是全国政治、经济、文化活动集 中的地区。
莫斯科
俄罗斯的地理位置
任务安排:在下列地图中找到俄罗斯所在的位置,分析俄罗斯的半球位置。
北半球
赤道
跨东西半球
俄罗斯的地理位置
占世界%
11.0 8.5 6.7 6.3 6.0 5.8
人均径流量 (立方米/人)
43700 27000 129600 12920 19000 2200
俄罗斯的资源
俄罗斯是一个森林资源丰富的国家,森林面积约占世界森林面积的五分之一, 有世界上面积最大的亚寒带针叶林。
俄罗斯的工业
任务安排:找到俄罗斯的四大工业区并分析俄罗斯工业分布有何特点。

国内外公路现状与发展展望

国内外公路现状与发展展望

国内外公路现状与发展展望1.1我国公路现状交通运输业是国民经济中从事运送货物与旅客的社会生产部门,是国民经济与社会进展的动脉,是经济社会进展的基础行业、先行产业。

交通运输要紧包含铁路、公路、水运、航空、管道五种运输方式,其中,铁路、水运、航空、管道起着“线”的作用,公路则起着“面”的作用,各类运输方式之间通过公路路网联结起来,形成四通八达、遍布城乡的运输网络。

改革开放以来,灵活、快捷的公路运输进展迅速,目前,在综合运输体系中,公路运输客运量、货运量所占比重分别达90%以上与近80%。

高速公路是经济进展的必定产物,在交通运输业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在设计与建设上,高速公路采取限制出入、分向分车道行驶、汽车专用、全封闭、全立交等较高的技术标准与完善的交通基础设施,为汽车快速、安全、经济、舒适运行制造了条件。

与普通公路相比,高速公路具有行车速度快、通行能力大、运输成本低、行车安全、舒适等突出优势,其行车速度比普通公路高出50%以上,通行能力提高了2~6倍,并可降低30%以上的燃油消耗、减少1/3的汽车尾气排放、降低1/3的交通事故率。

新中国成立以来,通过60多年的建设,公路建设有了长足进展。

2011年初正值“十一五”规划结束,“十二五”规划伊始。

“十一五”时期是我国公路交通进展速度最快、进展质量最好、服务水平提升最为显著的时期。

通过4年多的进展,公路交通运输紧张状况已实现总体缓解,基础设施规模迅速扩大,运输服务水平稳步提升,安全保障能力明显增强,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进展、加快经济进展方式转变、促进城乡区域协调进展、保障社会与谐稳固、进一步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与国际竞争力作出了重要奉献。

“十一五”前4年,全国累计完成公路建设投资2.93万亿元,年均增长近16%,约为“十一五”估计总投资的1.2倍,也超过了“九五”与“十五”的投资总与。

公路建设投资的快速增长,极大地拉动与促进了国民经济的迅猛进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俄罗斯交通运输业现状和发展规划引用马里亚纳的俄罗斯交通运输业现状和发展规划一、俄陆海空交通基础设施和客货运输基本情况俄罗斯国土面积广,各类交通基础设施齐全,其陆路、水陆、航空运输和管道运输都比较发达。

根据俄联邦国家统计局的资料,截至2007年末,全俄公路网总长达93.3万公里,其中,公共营运里程为70.1万公里;铁路运营线路总长为8.5公里,其中电气化铁路4.2万公里;内河客、货水运河道总长10.2万公里,但每年冬季有4-6个月的停航期;俄有43个商用海港,海上交通网四通八达,海洋运输线路总长约100万公里,主要海港位于波罗的海、黑海、太平洋、巴伦支海、白海等,主要港口有摩尔曼斯克、圣彼得堡、符拉迪沃斯托克、纳霍德卡、新罗西斯克等;俄国际国内空中航线总长超过60万公里,其中国际航线约9万公里,机场数量393个,其中国际机场70个,现有民用飞机约5600架,其中3.9%投入运营时间低于5年,33.7%为5-15年,62.4%为15-30年;俄管道运输线路总长约22.6万公里,其中,天然气运输管道16.3万公里,石油管道4.7万公里,石油制品运输管道1.6万公里。

俄罗斯城市交通也比较发达,公共汽车线路总长约200万公里,有轨电车线路2800公里,无轨电车线路4900公里,地铁线路总长439公里。

根据俄联邦国家统计局资料,2007年俄各类交通运输方式完成的货物运输总量达94.47亿吨(货物周转量4.91万亿吨公里),其中,铁路13.44亿吨(2.09万亿吨公里)、公路68.61亿吨(2060亿吨公里)、管道10.62亿吨(2.47万亿吨公里)、海运0.27亿吨(620亿吨公里)、内河1.52亿吨(840亿吨公里)、航空100万吨(34亿吨公里)。

2007年俄各类公共交通完成旅客运输量为230.74亿人次(旅客周转量4655亿人公里),其中,铁路12.78亿人次(1741亿人公里)、公路和城市公交客运125.58亿人次(1181亿人公里)、出租车运输800万人次(1亿人公里)、有轨电车26.60亿人次(87亿人公里)、无轨电车98亿人公里)、地铁35.28亿人次(426亿人公29.72亿人次(里)、海运140万人次(0.8亿人公里)、内河2100万人次(10亿人公里)、航空4700万人次(1110亿人公里)。

截至2007年年末,俄联邦拥有内部公共城市道路客运线路的城市(城镇和村镇)数量达1121个,出租车线路的城市有41个,有轨电车(包括高速)线路的城市66个,无轨电车线路的城市89个,地铁线路的城市有7个。

根据俄最新制定的《俄联邦至2030年交通运输发展战略》,俄目前每天(24小时)使用以上交通工具的客流量为6910万人,货流量为3310万吨。

自2000年至2007年俄货物运输(不包括管道运输)周转量增长了18%,其中,增长最快的运输方式为铁路运输,增长了28.4%。

近年来,由于俄对外贸易货物出口运输增长较快,俄铁路运输占据重要地位,占各类运输方式货物运输总量的84.3%(不包括管道运输)。

但俄公路运输正在迅速崛起,成为铁路运输的最强劲的竞争者,目前,俄公路运输货物量已经占据商业货物运输量的47.4%,公路运输在国际货运业务中也在加速发展,2007年,俄国际公路运输货物量达到了4020万吨。

此外,俄公路运输客运量已经占到客运总量的29.4%,铁路客运量占35.4%,航空客运量占33.6%。

二、我国对俄罗斯客货运输的口岸情况黑龙江省地处我国东北边陲,与俄罗斯远东地区接壤有3000多公里的边境线,双方坐落着20对对应城镇。

这些城镇有的隔江相望、水陆相连,有的铁路相接、公路相通。

目前,黑龙江省已获准对外(主要对俄)开放的一类口岸25个。

其中,河运口岸有15个,分别是哈尔滨、佳木斯、黑河(俄方对应口岸为布拉戈维申斯克,下同)、同江(下列宁阔叶)、抚远(哈巴罗夫斯克)、逊克(波亚尔科沃)、漠河、孙吴(康斯坦丁诺夫卡)、嘉荫(帕什科沃)、萝北(阿穆尔泽特)、饶河(波克罗夫卡)、呼玛(乌纱科沃)、绥滨、桦川和富锦口岸;公路口岸4个,它们是绥芬河(波格拉尼奇内)、东宁(波尔塔夫卡)、密山(图里罗格)和虎林(马尔科沃)口岸;航空口岸4个,分别是哈尔滨、齐齐哈尔、牡丹江和佳木斯空港;铁路口岸2个,分别是绥芬河边境铁路口岸和哈尔滨内陆铁路枢纽。

在已开通使用的20个口岸中,不仅有铁路、公路、河运和航空等常规运输,还有界河冬季冰上汽车运输、轮渡运输、气垫船运输、直升机运输、江海联运、陆海联运等运输方式。

内蒙古自治区拥有全国对俄最大的铁路运输口岸满洲里口岸,以及满洲里二卡、额尔古纳右旗黑山头和室韦3个对俄公路客货运输口岸。

吉林省拥有珲春(克拉斯基诺)对俄客货运输公路口岸。

三、俄罗斯交通运输发展战略2008年11月22日,俄总理普京签署命令,批准了《俄联邦至2030年交通发展战略》,并委托俄交通部与俄经济发展部、地区发展部、工业与贸易部共同在俄联邦其它相关执行机构和地方联邦主体的参与和配合下具体实施本战略。

该战略的实施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到2015年,通过专项投资完成交通系统的现代化,对关键领域进行系统的优化配置;第二阶段从2016年至2030年,强化所有重点交通领域的创新发展,以保证实现俄罗斯创新社会的发展道路。

实施这一交通战略的总投资额为170.58万亿卢布(约合6.38万亿美元),其中,联邦财政投资39.13万亿卢布(约合1.40万亿美元),各联邦主体投资23.91万亿卢布(0.85万亿美元),预算外投资107.55万亿卢布(约合3.84万亿美元)。

俄联邦至2030年交通发展战略投资计划(10亿卢布含增值税)2010-2030 2010-2015年 2016-2020年2021-2030年总计 170580 18295 30473 121813其中:俄联邦预算 39127 5127 7527 26473俄各联邦主体预算 23907 2784 4142 16981 预算外投资 107547 10348 18804 78359其中:铁路合计 58080 7665 12928 37487其中:俄联邦预算 3290 485 780 2025俄各联邦主体预算 3354 254 510 2590预算外投资 51436 6926 11638 32872其中:公路合计 59996 6151 9639 44206其中:俄联邦预算 27916 3527 5112 19277俄各联邦主体预算 15428 1895 2711 10822 预算外投资 16652 729 1816 14107其中:海运合计 9927 689 1475 7763其中:俄联邦预算 1885 207 375 1273预算外投资 8072 482 1100 6490其中:内河运输合计 2868 282 518 2068其中:俄联邦预算 1714 175 327 1212俄各联邦主体预算 66 14 14 38预算外投资 1088 93 177 818其中:航空运输合计 21079 1336 2769 16974其中:俄联邦预算 2668 355 515 1798俄各联邦主体预算 428 31 53 344预算外投资 17983 950 2201 14832俄联邦至2030年交通运输发展战略主要包括以下8个方面的内容(原文电子版见附件):1、交通运输业在俄联邦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2、俄联邦交通运输发展现状和问题分析3、俄联邦至2030年交通运输业发展指标预测4、交通运输业长期发展目标和优先方向5、俄联邦至2030年交通运输业发展任务6、交通运输战略实施机制、交通运输系统发展阶段 78、发展交通运输系统的必要资源保证评估四、俄罗斯拟建或业已规划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根据俄联邦至2030年交通发展战略,未来将实施下列建设项目:(一) 铁路到2015年以前,新建第二线铁路里程2407.9公里,其中干线铁路1478.6公里;新建第三、四线干线铁路里程348.5公里;建设圣彼得堡、克拉斯诺达尔、欧姆斯克、萨拉托夫、赤塔、雅罗斯拉夫尔绕城铁路枢纽,铁路电气化改造3918公里等项目。

2016年至2030年,新建第二线铁路里程3055.6公里;建设伊尔库斯克、彼尔母、新西伯利亚绕城铁路枢纽;电气化改造3580公里等项目。

到2030年以前,俄新建高速铁路里程将达到10000公里以上,其中包括:2015年以前建成莫斯科-圣彼得堡(第一阶段时速140-160公里/小时,未来将达到250公里/小时),以及圣彼得堡-布斯洛夫(160公里/小时),莫斯科-下诺夫哥罗德(160公里/小时);2015年以后将陆续建设莫斯科-斯莫凌斯克、莫斯科-库尔斯克、莫斯科-梁赞、罗斯托夫-克拉斯诺达尔、符拉迪沃斯托克-哈巴罗夫斯克等近20条高速铁路。

(二)公路公路建设重点为发展高速公路系统,首先要建设国际运输走廊。

包括,重点建设莫斯科-圣彼得堡-维堡、莫斯科-伏尔加格勒-阿斯特拉罕、莫斯科-瓦罗涅什-顿河?罗斯托夫-新俄罗斯斯克、莫斯科-布良斯克-乌克兰边境、莫斯科-斯莫凌斯克-白俄罗斯边境等项目;2010年至2015年,新建8000公里联邦级收费公路,其中有3500公里为国际运输走廊;新建和改造1900公里收费公路和高速公路,包括莫斯科-圣彼得堡公路、莫斯科州主环公路等。

-2030年重点建设下列联邦级公路网:莫斯科-萨良斯克-乌2016里扬诺夫斯克-叶卡捷林堡(中央至乌拉尔线)、圣彼得堡-沃洛格达-伊奥什卡尔-喀山-奥伦堡-哈萨克斯坦边境(欧洲至中国西部线)、圣彼得堡-科特拉斯-彼尔母-汉特?曼西斯克-托木斯克(西北至西伯利亚线)等项目。

(三)海运交通2015年以前,在北方海域,重点改造阿尔汉格里斯克运河码头、穆尔曼斯克海港、新建别洛莫尔斯克海港;在波罗的海区域,重点完善联邦海港基础设施建设,包括圣彼得堡港、维索茨克港、黑海区域,重点开发新罗西斯维堡港、加里宁格勒港等;在亚速-克港、塔甘罗格港、高加索港、亚速和顿河?罗斯托夫港等港口,新建塔曼港,在索契建设现代国际客运港口;在里海区域,续建奥里港基础设施,开发马哈齐卡拉港和阿斯特拉罕港;在远东区域,开发瓦尼诺港、彼得罗夫巴甫洛夫斯克港、纳霍德卡港、马加丹港、霍尔姆斯克港等。

2016至2030年,继续全方位开发国内海运港口,鉴于开发油气资源(包括大陆架)及其出口,重点建设北方海域和远东海域的港口设施。

(四)航空运输重点提高运输服务质量,按照国际航空运输协会(IATA)制定的标准(IOSA)规范俄航空运输质量管理体系,提高服务的竞争力。

到2020年,俄新增现代远程和支线客机数量将达到1500架,到2030年需求量将达到2000-3000架,包括用于满足“欧洲-亚洲”和“北美-亚洲”国际旅客中转运输的需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