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游六桥待月记》 ppt课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译文:有月的夜景,其美更是难以形容。那 花的姿态、柳的柔情,山的容颜、水的心意, 更是别有一番情趣韵味。这种乐趣,只能留 给山中的僧人和识趣的游客享用,哪能够和 凡夫俗子去说呢!
五、思考问题
• 1、从本文哪些地方,可看出作者与一般人不同的 审美情趣。
①由石篑多次劝他去赏梅,袁宏道却为桃所恋,竟不 忍去;
烟、夕岚为西湖最美之景。 • 第二段(分):详细勾勒了西子湖畔的春游图,由
物及人,先从侧面写西湖桃花之盛,再写沿途观 花的游人之盛。花事正盛才有游人之盛。 • 第三段(分):运用烘云托月的写法,生动地描写 日出日落时朝烟夕岚的浓媚姿色,尤其是月下西 湖的花态柳情,山容水意,妙不可言。
• 总之,文章以审美感受为线索,按照 游西湖的先后顺序,用平实的文笔记叙了 自己游西湖的感想和西湖美丽壮观的景色, 而描绘春季杭州西湖美景时不尚夸饰,只 就眼前之景点染几笔,却活画出西湖的 “灵性”,表达了与常人不同的独到审美 情趣,从而表现出作者的不与世俗同流合 污、独以自然山水为乐的情感,同时也突 出了作者“独抒性灵,不拘格套”的美学 思想,是一篇写景佳作。
四、翻译课文
《晚游六桥待月记》
西湖最盛,为春为月。一日之盛,为朝烟, 为夕岚。今岁春雪甚盛,梅花为寒所勒,与 杏桃相次开发,尤为奇观。
盛:美好的 为春为月:是春天,是月夜 朝烟:早晨的烟云 夕岚:傍晚的山雾 为。。。所:表被动 勒:束缚 开发:发放 尤为:更加是
译文:西湖景色最美的时候是春天,是月夜。 白天里最美的是早晨的烟雾,是傍晚的山岚。 今年春雪很多,梅花被寒气所抑制,பைடு நூலகம்杏花、 桃花次第开放,景观更是奇特。
• 袁宏道一生清贫,他在东宫任职时,办 事十分辛劳,“鸡鸣而入,寒暑不辍”,减 少了交游和应酬,最终导致积劳成疾。但去 世之后,棺材钱和回乡安葬的路费是由朋友 捐助和卖掉他的字画凑齐的。
二、公安派文学主张
• 公安派的文学主张发端于袁宗道,袁宏 道实为中坚,是实际上的领导人物,袁中道 则进一步扩大了它的影响。公安派的文学主 张主要是:
止:仅仅 工:精美 始:才
其实:实际上
译文:然而杭州人游览西湖,却仅仅在午、 未、申三个时辰(上午十一时至下午五时); 实际上翠绿染著湖光的美,岚色添加山岭的 美妙,都在朝日初升、夕阳未下的时候才最 浓丽!
月景尤不可言,花态柳情,山容水意,别是 一种趣味。此乐留与山僧游客受用,安可为 俗士道哉!
尤:更加 花态柳情:花的姿态、柳的柔情 山容水意:山的容颜、水的心意 受用:享用 安:哪里 为:对、向 道:说道
②杭州游人多在午,未,申三时游西湖,而袁宏道却 认为朝,夕二时,才是西湖最为浓媚的时刻,这又 是对时人趣味的一种背离,表现出自己独特的审 美趣味;
③月景虽最美,但并非人人能享受.作为趣味高雅的 士大夫,作者颇能以探幽寻胜,受用此乐而得意, 对俗士即红男绿女的杭人则含有讽诮之意,故云 安可为俗士道哉!
《晚游六桥待月记》
晚游六桥待月记
一、作者介绍
• 袁宏道(1568~1610)明代文学家,字中郎 ,号石公。湖广公安(今属湖北公安)人。 袁宏道在文学上反对“文必秦汉,诗必盛 唐”的复古风气,提出“独抒性灵,不拘 格套”的性灵说。与其兄袁宗道、弟袁中 道并有才名,合称“公安三袁”。
• 袁宏道24岁中进士,但比起做官,袁宏 道更喜欢游历山水,写出了很多赞美湖光山 色的文章。他曾说过:“恋躯惜命,何用游 山?”“与其死于床,何若死于一片冷石 也。”在登临山水中,他的思想得到解放, 个性得到张扬,文学创作的激情也格外高涨。
六、全文总结
• 作者撇开一般所共赏的湖光山色,着重描写西湖 六桥(苏堤上由南而北的六座石拱桥,名为映波、 锁澜、望山、压堤、东浦、跨虹)一带的春月景 色,从初春的梅桃杏争妍到一天的朝烟、夕岚、 月下的独特美景,用简洁轻快的笔墨加以描写, 写出西湖“别是一种趣味”的风致。
• 在行文上,作者采取了总分的结构。 • 第一段(总):述本篇要旨,指出春时,月景、朝
绿烟红雾:绿草如烟、红花似雾 为:成为 罗纨:代指游客 盛:多 艳冶:艳丽
译文:从断桥到苏堤这一带,绿草如烟、红 花似雾,弥漫有二十多里呢!歌吹的声音恍 若微风阵阵吹来,仕女的粉汗有似纷纷的细 雨飘落,穿罗衫、著纨裤的游客之多,还多 过堤畔的小草。真是艳丽极了!
然杭人游湖,止午未申三时;其实湖光染翠 之工,山岚设色之妙,皆在朝日始出,夕舂 未下,始极其浓媚。
• ①反对承袭,主张通变。(文学随时代发展)
• ②独抒性灵,不拘格套。(抒发作者的真情 实感,情感重于格式)
• ③推重民歌小说,提倡通俗文学。(多吸收 民间文学的精华)
三、相关背景
• 袁宏道始终无意于仕途,他万历二十 年(1592)就中了进士,但不愿做官,万 历二十五年,他辞去吴县县令,与友人陶石 篑漫游吴越。这年春天,他第一次游览向 往已久的杭州西湖,留连于美丽的湖山之 间,写下了十六篇西湖杂记,每篇短者数 十字,长者二、三百字,各为一独立文章, 但合而观之,亦可统称为“西湖游记”, 本文为其中一篇。
石篑数为余言:傅金吾园中梅,张功甫玉照 堂故物也,急往观之。余时为桃花所恋,竟 不忍去湖上。
数:多次 竟: 竟然
为:对,向 去:离开
译文:石篑多次对我说:“傅金吾园中的梅 花,是张功甫玉照堂中的旧物,应该赶快去 观赏。”我当时迷恋着桃花,竟舍不得离开 湖上。
湖上由断桥至苏堤一带,绿烟红雾,弥漫二 十余里。歌吹为风,粉汗为雨,罗纨之盛, 多于堤畔之草,艳冶极矣。
• 2、本文题为《晚游六桥待月记》,但对待月描写 不多,只在文末几句点出.这种写法,有何特色。
• 这篇山水游记,始终扣住西湖最盛,为春为月的春, 月二字,详写为春之盛,略写为月之美;题为晚游 六桥待月记,却始终没有正面写待月的情景,妙处 在于以层翻浪迭之笔,依次写出梅花,桃花之美, 朝烟,夕岚之美,一景胜似一景,逐层描绘,从而造 成读者强烈的待月心理;待到千呼万唤始出来,却 又惊鸿一瞥,飘然而去,使人有着眼未分明之感, 因而显得余韵悠然,情味无穷.作者用这种空灵幻 变之笔来写月景之美,旨在造成一种悬念,增添读 者的兴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