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群落生态学

合集下载

群落生态学

群落生态学

1.1.2 群落的基本特征
1.具有一定的种类组成. 1.具有一定的种类组成. 具有一定的种类组成 2.群落中各物种之间是相互联系的 群落中各物种之间是相互联系的. 2.群落中各物种之间是相互联系的. 3.群落具有自己的内部环境 群落具有自己的内部环境. 3.群落具有自己的内部环境. 4.具有一定的结构 具有一定的结构. 4.具有一定的结构. 5.具有一定的动态特征 具有一定的动态特征. 5.具有一定的动态特征. 6.具有一定的分布范围 具有一定的分布范围. 6.具有一定的分布范围. 7.具有边界特征 具有边界特征. 7.具有边界特征. 8.群落中各物种不具有同等的群落学重要 8.群落中各物种不具有同等的群落学重要 性.
1.3.1 群落的结构单元
1. 生长型和生活型: 生长型和生活型: A.生长型 A.生长型 根据植物的可见结构分成的不同类 群. 植物许多形态特征都用于区分植物 的生长型. 的生长型.
陆生植物6 陆生植物6种主要的生长型
1,乔木: 乔木: 高度在3米以上.包括针叶树, 高度在3米以上.包括针叶树,阔叶 常绿树(叶中等大小),硬叶常绿 常绿树(叶中等大小),硬叶常绿 ), 树(叶小而坚韧),阔叶落叶树, 叶小而坚韧),阔叶落叶树, ),阔叶落叶树 多刺树和莲座树(如棕榈,树蕨, 多刺树和莲座树(如棕榈,树蕨, 铁树等). 铁树等).
理论根据
任何一个植物群落都要经历从先 锋阶段到顶极阶段的演替过程. 锋阶段到顶极阶段的演替过程. 这个演替过程,类似于一个有机 这个演替过程, 体的生活史. 体的生活史.
2,"个体论"学派认为: 个体论"学派认为 认为: 在连续环境下的群落组成是逐渐变 化的, 化的,因而不同群落类型只能是任 意认定的. 意认定的. 前苏联的Ramensky 美国的Gleason Ramensky, Gleason, 前苏联的Ramensky,美国的Gleason, Whittaker和法国的Lenoble等支持 和法国的Lenoble Whittaker和法国的Lenoble等支持 上述观点. 上述观点.

基础生态学:第九章 群落的动态

基础生态学:第九章 群落的动态
❖ 外因性演替:由于外界环境因素(气候、地貌、 土壤、火、人类互动)的作用所引起的群落变化
(四)、按演替的基质分类
1.水生演替:演替开始于水生环境中,但一 般都发展到陆地群落。如淡水湖或池塘中 水生群落向陆生群落的转变过程。
2.旱生演替:从干旱缺水的基质开始。如裸 露的岩石表面上生物群落的形成过程。
(2)摆动性波动
群落成分在个体数量和生产量方面的短期变 动(1-5年),它与群落优势种的逐年交替有 关。干旱时旱生植物如羊茅、针茅占优势, 草原旅鼠、社田鼠繁盛;而气温高、降水多 时,以中性植物占优势,同时喜湿性动物普 通田鼠增多。
(3)偏途性波动
气候、水分条件的长期偏离而引起一个或几个优势种 明显变更的结果,通过群落自我调节,还可以回复到 接近于原来状态。时期长(5-10年)。草原看麦娘占 优势的群落在缺水时转为葡枝毛茛群落占优势,以后 又会回复到草原看麦娘群落占优势。
四.控制演替的几种主要因素
生物群落的演替是群落内部关系(包括种内和种间 关系)与外界环境中各种生态因子综合作用的结果.
Secondary Terrestrial Succession
Secondary succession on a plowed, abandoned southeastern farm field.
废弃耕地的演替过程
(三)按照控制演替的主导因素划分:
❖ 内因性演替:群落中生物的生命活动结果首先使 它的生境发生改变,然后被改变了的生境反作用 于群落本身,如此相互促进,使演替不断向前发 展。
Primary Terrestrial Succession
Primary succession on bare rock in upper Michigan.

群落生态学 影响群落结构的因素

群落生态学 影响群落结构的因素
(三)断层与小演替:新断层常由扩散能力强的一些物种入侵, 开始多样性较低,随环境的改变,演替中期物种多样性开始增加, 但到顶级期往往稍有降低。参加小演替的各阶段一般都有多个物 种。
(四)断层形成的频率
中度干扰假说(intermediate disturbance hypothesis) : Connell等指出,中等程度的干扰频率能维持高物种多样性。
1.自然选择可能已经有效地使物种产生生 态位分化,从而避免了竞争;
2.在一个斑块环境中,具有强竞争力的物 种能够共存,因为他们并不利用相同的资 源; 3.物种也许仅仅在种群爆发或资源短缺时 才发生竞争。
Tilman 对高等植物竞争的研究
捕食对群落结构的影响
• 泛化捕食者
– 捕食压力的加强,将有竞争能力的物种吃掉,使物 种多样性增加
• 动态平衡:灭亡种不断被迁入的种所代替 • 随岛距大陆的距离由近到远,平衡点的种数逐渐
降低 • 大岛比小岛能“供养”更多的种
岛屿的物种平衡
35
近岛
远岛 平衡点
平衡点
小岛
大岛
36
岛屿和集合种群
• 岛屿模型与集合种群(metapopulation) 模型的异同
– 片段化生境 – 生境斑块 – 个体移动
• 保护区面积 – 面积越大,能支持和供养的物种越多
• 保护区的连片 – 所有小保护区物种相同时,连片的保护区能支持更 多的物种 – 保护大型动物需较大面积的保护区 – 空间异质性丰富的区域,多个小保护区能保护更多 的物种 – 多个小保护区有利于隔离传染病
• 保护区的廊道建设 • 保护区形状
– 细长的保护区有利于物种的交流和增加边缘生境40
• 后来他的思想被扩展为,共存的若干物种, 其沿个体大小轴的间隔是1.3长度单位。

《群落生态学》

《群落生态学》

群落生态学1. 什么是生活型?瑙基耶尔(Raunkiaer)的生活型包括哪五大类群?其分类依据是什么?答:生活型:生物对外界环境条件适应所形成的外貌形态即不同生物在同一环境下的趋同适应表现为相同生活型类型:陆生植物五大类——高位芽植物、地上芽植物、地面芽植物、隐芽植物、一年生植物划分依据:植物在不良季节中休眠芽的着生位置及保护方式2. 何谓生活型谱?它与气候条件有何关系?答:将一个地区的植物按阮基耶尔的生活型标准分类,再列表比较各类生活型的数量对比关系生态意义:反映不同群落的气候条件差异高位芽植物占优势——气候温暖潮湿地面芽植物占优势——较长的寒冬隐芽植物占优势——环境冷湿一年生植物占优势——环境干旱3. 解释生态等值种,并指出植物的生长型包括哪些类型?答:生态等值种:相同环境条件下,由于趋同进化而形成的具有相似生长型的植物生长型——按植物体态划分:Ⅰ.木本植物:乔木灌木竹类藤本植物附生木本植物寄生木本植物Ⅱ.半木本植物:半灌木与小半灌木Ⅲ.草本植物:多年生草本植物一年生草本植物寄生草本植物腐生草本植物水生草本植物Ⅳ.叶状体植物:苔藓及地衣藻菌4. 什么是层片?它与层次有何关系?答:层片:植物群落中相同生活型和相似生态要求的植物种的组合同一层片的植物属于同一生活型每一个层片在群落中都具有一定的小环境每一个层片在群落中都占据着一定的空间和时间层次: 系统在结构或功能方面的等级秩序。

具有多样性,可按物质的质量、能量、运动状态、空间尺度、时间顺序、组织化程度等多种标准划分。

不同层次具有不同的性质和特征,既有共同的规律,又各有特殊规律。

层片是层次的真子集。

5. 解释群落的分层现象?并说明其生态学意义答:成层现象:群落中各生物间为充分利用营养空间而形成的一种垂直上的分层结构;分层现象的生态意义:扩大了生物利用环境空间的范围,提高了生物群落同化功能与效率,分层结构愈复杂,对环境利用愈充分,提供的有机物质也愈多。

群落生态学PPP文档(最全版)

群落生态学PPP文档(最全版)

4、群落的基本特征
(4)、具有一定的结构:形态结构、生 态结构、营养结构。
(5)、一定的动态特征:季节动态、年际 动态、演替与演化。
(6)、一定的分布范围:特定的地段或 特定的生境。
(7)、群落的边界特征:或明确或不明 确的边界。
(8)、不同物种在群落中作用不同
二、群落的种类组成
(一)、种类组成性质 分析
(二)、种类组成的数量特征
4.频度:某个物种在 调查范围内出现的频 率。频度=某种出现的 样方数/样方总数 ×100%
Raukiaer定律:A>B>C≦D<E
(二)、种类组成的数量特征
5.高度:自然高度和绝对高度。 6.重量和相对重量:单位面积或容积内某
一物种的重量占全部物种重量的百分比。
边缘效应产生的原因: 在群落交错区往往包含两个重叠群落中所有的一些 种以及交错区的特有种; 群落交错区的环境比较复杂,两类群落中的生物能 够通过迁移而交流,能为不同生态类型植物定居, 从而为更多的动物提供食物、营巢地隐蔽条件。
群落交错区与边缘效应
边缘效应原理的实践意义
利用群落交错区的边缘效应增加边缘长度和交错区 面积,提高野生动物的产量。
开放型
边界模糊,渐进 物种间少或没有集合 协同进化不普遍或不明确
丰度
丰度
地理范围 地理范围
群落交错区与边缘效应
群落交错区(ecotone)(生态交错区或生态过 渡带):两个或多个群落之间的过渡区域。
边缘效应(edge effect):群落交错区的生物种 类和种群密度增加的现象称边缘效应。
关键种
生物群落中,处于较高营 养级的少数物种,其取 食活动对群落的结构产 生巨大的影响,称关键 种。关键种可以是顶极 捕食者,也可以是那些 去除后对群落结构产生 重大影响的物种。 。

群落生态学

群落生态学

群落生态学
群落生态学是一门研究群落的结构、功能和变化的科学,同样还要研究个体之间的关系。

从技术角度讲,群落生态学是生态学的一个子分支,旨在探讨一组物种交互作用如何
影响当地的生态系统。

它研究的范围是从动物群落的行为到植物群落的发展,以及地形、
气候因素对植物和动物如何影响。

群落生态学通过研究群落之间的竞争和相互协作,可以解释一些生态现象并提出解决
方案。

例如,研究群落可以帮助我们了解物种之间的竞争如何影响地方群落,以及这种竞
争会如何影响环境服务或生态系统声明。

此外,群落生态学研究也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不同
物种如何共存,以及为什么在一定的情况下会形成一些非常特殊的生态系统。

该领域的研
究还可以推断适宜的物种组合方式、物种变化率以及驱动这种变化的因素。

在当代社会,由于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造成了重大影响,群落生态学研究变得更加重要。

通过研究群落,可以发现互补支持机制,进而找到调节人类活动的方法。

此外,在当
前的全球变暖情况下,研究群落的反应也可以有助于预测未来地球变暖对生态系统的影响。

总而言之,群落生态学是研究群落的结构、功能和变化的科学,它可以帮助我们了解
物种之间的竞争如何影响地方群落,以及这种竞争会如何影响环境服务和生态系统质量。

该领域还可以使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控制全球变暖对生态系统的影响。

生态学第9章群落的动态

生态学第9章群落的动态

群落变化的类型
持续时间 天 年 几年 十年到百年 变化类型举例 蒸腾作用,光合作用等植物生理过程 植物生长的季节动态 植物生产力的波动 群落演替
百年到千年
万年到亿年
气候变化引起的生物地带界限的移动
群落的演化
植物群落的波动
波动:限于群落内部的短期可逆的变化, 不产生群落的更替现象。其逐年的变化方向常 常不同,一般不发生新种的定向代替。 特点:群落区系的成分的相对稳定性,群 落数量特征变化的不定性以及变化的可逆性 原因:环境条件的波动变化;生物本身的活 动周期;人为的活动干扰
Clements认为,在任何一个地区内,一般的演替系列的终点决 定于该地区的气候性质,主要表现在顶极群落的优势种,能够很好 地适应于地区的气候条件,这样的群落称之为气候顶极群落。 在同一气候区内,无论演替初期的条件多么不同,植被总是 趋向于减轻极端情况而朝向顶极方向发展,从而使得生境适合于 更多的植物生长。
2,波动的类型
• 不明显波动 • 摆动性波动 • 偏途性波动
不同的生物群落具有不同的波动性特点。一般说来,木 本植物占优势的群落较草本植物稳定一些;常绿木本群落要 比夏绿木本群落稳定一些。在一个群落内部,许多定性特征 (如种类组成、种间关系、分层现象等)较定量特征(如密 度、盖度、生物量等)稳定一些;成熟的群落较之发育中的 群落稳定。
2,多元顶极论(polyclimax theory)
多元顶极论由英国的A.G.Tansley于1954年提出。该学说认为: 如果一个群落在某种生境中基本稳定,能自行繁殖并结束它的演替 过程,就可看作顶极群落。在一个气候区域内,群落演替的最终结 果,不一定都汇集于一个共同的气候顶极终点。
3,顶极-格局假说 (climax-pattern hypothesis)

群落生态学

群落生态学

生态型
由于趋异适应的结果,形成了一些在 生态学上互有差异的、异地性的个 体群,它们具有稳定的形态、生理 和生态特征,而且这些变异在遗传 性上被固定了下来,这样,就在一 个种内分化成为不同的个体群类型, 这些不同的个体群就称为生态型。
生态型类别
气候生态型:长期受气候因子的影 响所形成 土壤生态型:长期受土壤因子的影 响所形成 生物生态型:主要在生物因子的作 用下所形成。
生活型
植物对于综合环境条件的长期 适应,而在外貌上反映出来的 植物类型。 是趋同适应的结果。
C. Raunkiaer 的生活型分类系 统
高位芽植物:芽或顶端嫩枝位于离 地面较高处的枝条上,如乔木、灌 木和热带高草等。 地上芽植物:芽或顶端嫩枝位于地 表或接近地表处,一般不高出20— 30厘米,因而受到枯枝落叶和冬季 积雪的保护。
亚优势种: 指个体数量与作用都次 于优势种,但在决定群落环境方 面仍起着一定作用的种类。 伴生种:为群落成见种类,它与优 势种相伴存在,但不起主要作用。 偶见种:是那些在群落中出现频率 很低的种类,多半是由于群落本 生稀少的缘故。
1.2.2 种类组成的数量特征
1.物种丰富度 (species richness): 物种丰富度是指群落所包含的物 种数目。
2.2.2 演替的类型
1、按演替发生的时间进程划分: 快速演替、长期演替、世纪演替。 2、按演替发生的起始条件分: 原生演替、次生演替。 3、按基质的性质划分: 水生演替、旱生演替。
2.2.3 演替系列
一个先锋群落在裸地形成后,演替 便会发生。 一个群落接着一个群落相继不断地 为另一个群落所代替,直至顶极 群落,这一系列的演替过程就构 成了一个演替系列。
第 三 部 分
1

群落生态学

群落生态学

2.1 研究种类组成的意义及方法
2.1.2 研究种类组成的方法
(1) 登记种类组成成分:编写包括所有种类的植物名录 及其他信息(生活型、生态类型、地理成分等)。
(2) 选择样地:选择典型地段,即能够反映植物群落特 征的地段,只代表群落的基本特征不是全部面积。 选择要求: ⅰ、种的分布要具有均匀性; ⅱ、有层次分布; ⅲ、生境条件(地形、土壤)一致; ⅳ、典型地段(中心),避免过渡地带。
—Department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1、群落的概念及基本特征
1.1 群落的定义
在特定空间或特定生境下,具有一定的 生物种类组成,它们之间及其与环境之间彼此
影响、相互作用,具有一定的外貌及结构,包
括形态结构与营养结构,并具特定功能的生物
境中全部物种个体数目的分配状况,反映各物种 个体数目的分配均匀程度。
—Department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 物种多样性包括两种涵义: 一是群落所含有的物种数目的多寡,即种的丰 富度;二是种的均匀度,是指一个群落或生境中全Leabharlann 部物种个体数目的分配状况。
(1)具有一定的种类组成:物种数目和个体数量。 (2)不同物种之间的相互影响:必须共同适应它们所处的 无机环境;它们内部的相互关系必须取得协调和发展(种 群构成群落的二个条件)。 (3)形成群落环境:定居生物对生活环境的改造结果。 (4)具有一定的结构:形态结构、时间结构、营养结构。 (5)一定的动态特征:季节动态、年际动态、演替与演化。 (6)一定的分布范围:特定的地段或特定的生境。 (7)群落的边界特征:或明确或不明确的边界。 (8)群落中各物种不具有同等的群落学重要性

生态学中的群落生态学和生态因素

生态学中的群落生态学和生态因素

生态学中的群落生态学和生态因素生态学是指对生物体及其环境相互关系的研究。

群落生态学是生态学中的一个分支,它着重于研究群落间的相互作用和动态平衡。

群落生态学中最重要的概念之一是群落。

群落是在特定环境下,由各种生物个体组成的可重复的、较为稳定的生态系统。

它的形成和发展需要依靠各种生态因素的作用。

其中,生态因素可以分为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两类。

生物因素包括种间相互作用和群落结构,也就是不同物种在群落中的分布和数量关系。

种间相互作用包括竞争、互利共生、捕食和寄生等作用,这些作用会影响到群落中物种的数量和竞争程度。

群落结构则是指各种植物和动物间的关系,包括适应性、物种多样性和生物量等方面。

非生物因素则包括气候、地形、土壤和人类活动等因素。

气候对于一个群落来说至关重要,它决定了生物体的生存条件、生长时间和物种的数量。

不同的气候会导致不同的物种适应不同的环境。

地形是指群落所处的地面、山脉和水体等,不同的地形也会导致不同的生态因素和物种适应不同的环境。

土壤则是植物和动物生存的基础,对于群落的生长发育和物种数量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而人类活动则会对群落产生很大的影响,例如环境污染、森林砍伐、土地利用与管理等方面。

在群落生态学中,生态因素之间相互作用形成的生态网络是非常重要的。

这些相互作用可以在空间和时间上进行交错和联结,构成更加复杂的生态系统。

同时,这些相互作用还能够产生一系列的生态效应,例如稳定性模式、物种多样性等。

特别是生态效应,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解析群落的变化和演化。

例如,物种多样性反映了群落内物种数量之间的差异,它越高,群落就越稳定。

而稳定性模式则是指当生态系统受到变化时,其群落结构和物种数量的变化程度,两者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总之,群落生态学是生物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部分。

它主要研究的是不同生态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这些相互作用所带来的生态效应。

只有深入了解生态因素的作用,才能更好地掌握群落生态系统的演化规律,并为其保护和管理提供有效的方法。

群落生态学

群落生态学

基本概念(三)1.生物群落:在特定空间或特定生境下,具有一定的生物种类组成及其与环境之间彼此影响、相互作用,具有一定的外貌及结构,包括形态结构与营养结构,并具特定的功能的生物集合体。

2.物种丰富度与多样性(1)丰富度:一个群落或生境中物种数目的多少。

(2)多样性:地球上生物有机体的多样化,包括种的丰富度和种的均匀度。

3.郁闭度与盖度(1)郁闭度是指森林中乔木树冠在阳光直射下在地面的总投影面积(冠幅)与此林地(林分)总面积的比,它反映林分的密度。

(2)盖度是指植物的地上部分垂直投影面积占样地面积的百分比。

盖度是垂直投影,表示覆盖地表的百分比,植被长势好坏的一个参数。

郁闭度是某点的中心投影,表示森林对天空光的遮挡。

对于草和灌来说,只有盖度有意义。

对于森林来说,盖度和郁闭度都有意义。

4.生活型与生态型(1)生活型指植物对于综合环境条件的长期适应,在外貌上表现的植物类型。

(2)生态型是指同一物种内因适应不同生境而表现出具有一定结构或功能差异的不同类群。

生态型是同一物种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的趋异适应,而生活型是不同物种由于在相同环境条件下生活发生的趋同适应。

5.优势种与建群种(1)优势种是指群落中占优势的种类,它包括群落每层中在数量上最多、体积上最大、对生境影响最大的种类。

(2)建群种是指优势层的优势种。

6.边缘效应:群落交错区是一个交叉地带或种群竞争的紧张地带,在这里群落中种的数目及一些种群密度比相邻群落大。

群落交错区种的数目及一些种的密度增大的趋势被称为边缘效应。

7.群落最小面积:基本能够反映出某种群落所包含的植物种类的最小面积。

8.群落演替及其类型(1)群落演替:在某一地段上的生物群落发生变化的过程中,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一个阶段接着一个阶段、一种生物群落被另一种生物群落所取代的自然演变现象。

(2)演替的基本类型:①按照演替发生的时间进程:世纪演替、长期演替、快速演替。

②按演替发生的起始条件:原生演替、次生演替。

群落生态学

群落生态学

岛屿效应
S=cAz lgS=lgc+z(lgA)
S A,
A:岛屿面积 S:物种数
岛屿效应:面积越大,容纳生物种数越多的效应
S=cAz lgS=lgc+z(lgA)
MacArthur 的平衡说
迁入率曲线与灭亡率曲线交点上的种数, 即为该岛上预测的物种数。根据平衡说,可 说明下列四点: (1)岛屿上的物种数不随时间而变化; (2)这是一种动态平衡,即灭亡种不断地被 新迁入的种所代替; (3)大岛比小岛能“供养”更多的种; (4)随岛距大陆的距离由近到远,平衡点的 种数逐渐降低。
如何判断物种在群落中的重要性?
Whitlaker(1975)认为以下三者是一致的:
1.一个物种占据群落中的生态位超维空间的 分数。
2.该物种所利用的群落资源(如光、水、食物 等)的分数。
3.它所实现的群落生产力的分数。
基于这三者的等价关系,只要测出其中的 一个分数,就可以比较各个物种在群落中 的重要性。生产力是最可靠的比较标准。
0
群落组成的数量特征
(1)密度(Density) (2)多度(Abundance) (3)盖度(Coverage) (4)频度(Frequency) (5)高度(Height) (6)重量(Weight) (7)体积(Volume)
1.密度(Density) 单位面积或单位空间内的个体数。一般对乔
4.频度(Frequency)
频度是含有某特定种的样地数占样地总数的百分数, F=r/R×100% 它反映群落中各种植物在水平分布上是否均匀一致,从而说 明植物与环境或植物之间的关系。 群落中某一物种的频度占所有物种频度之和的百分比,即为 相对频度。
5.高度、重量、体积

第九章 群落生态学

第九章 群落生态学
辛普森多样性指数=随机取样的两个个体属于不同种的概率 =1-随机取样的两个个体属于同种的概率 s
排泄物、践踏、挖洞
第九章 群落生态学
四、群落的时间格局
昼夜相:与环境因子的昼夜节律有关
➢ 陆地群落的昼夜相变化
➢ 水生群落的昼夜相变化
季节相:与环境因子的季节节律有关
➢ 温带群落的季节相变化
➢ 热带群落的季节相变化来自年际间变化第九章 群落生态学
五、群落交错区与边缘效应
群落交错区(ecotone):两个或多个群落之间的 过渡地带。
第九章群落生态学
群落的基本概念和特征 群落结构和成分 物种多样性
l种间关连、相似性和排序 l群落的演替 l形成群落结构的因素
思考题
第九章 群落生态学
第一节群落的基本概念和特征
生物群落的基本概念 生物群落的基本特征 生物群落结构的松散性和边界的模糊性
第九章 群落生态学
一、生物群落的基本概念
第九章 群落生态学
二、多样性指数的测定
香农-威纳指数(Shannon-Wiener index)
群落多样性指数
属于种i 的个体在全 部个体中的比例
s
H =-∑i=1(Pi)log2Pi
第i 个 物种
l 均匀性指数
E=H/Hmax
第九章 群落生态学
l 辛普森多样性指数(Simpson’s diversity index)
Ø草本植物:没有多年 生的地上木质茎,包 括蕨类、禾草类和阔 叶草本植物。 Ø藻菌植物:包括地衣、 苔藓等低等植物。
第九章 群落生态学
二、群落的垂直结构
陆生植物群落分层现象:与
光利用有关,群落层次主要
D
由植物生长型和生活型决定

生态学中的群落生态学原理与应用

生态学中的群落生态学原理与应用

生态学中的群落生态学原理与应用生态学中有一个重要的分支——群落生态学,它着重研究的是生物群落的结构、组成、功能及其变化等,是生态学中研究最为深入和广泛的领域之一。

在群落生态学中,有一些重要的原理和应用,下面我将介绍一下这些内容。

一、群落生态学原理1.组合理论:组合理论认为,群落中的每个物种都有它独特的生态位,也就是生存和繁殖的方式和环境条件,这种生态位的独特性决定了该物种在群落中的分布和生存状况。

不同物种的生态位互相影响,相互作用形成了群落的结构和组成,这是群落中物种组合的原理。

2.竞争排除原理:竞争排除原理主要描述了群落中物种之间的竞争关系。

当两个或两个以上物种具有相同的生态位时,它们之间就会发生竞争。

在竞争中,占据优势的物种会逐渐取代劣势物种,直到竞争者进化出新的生态位或者策略,才能实现共存。

3.共生共存原理:共生共存是群落生态学中的一种互惠关系,它可以是互惠共生、互利共生、互害共生等形式。

共生关系可以带来效益,比如光合作用中植物与光合菌共生,互相提供养分和保护;也可以带来危害,比如马蜂和树木进行共生,对树木的生长造成危害。

二、群落生态学应用1.生物多样性保护:群落生态学应用中最为重要的一项就是生物多样性保护。

在生态系统中,群落是基本的单位,通过对群落结构、组成等研究,可以有效地进行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和管理。

2.生态恢复和修复: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环境污染的加剧,很多生态系统已经受到了严重破坏,需要进行生态恢复和修复。

群落生态学可以为生态恢复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通过改善群落结构和物种组成,实现生态系统的自我修复和重建。

3.生态旅游开发:生态旅游是一种环保型旅游方式,能够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和保护自然生态。

群落生态学在生态旅游的开发中起着重要作用,对生态系统的观测、评价和管理能够提供可靠的数据和信息支持,为生态旅游和生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

4.生态农业和园林绿化:生态农业和园林绿化是目前全球生态建设的重要方向之一。

群落生态学-群落相似性分类和排序

群落生态学-群落相似性分类和排序

•直接梯度分析(direct gradiant analysis) 利用环境因素的排序,即以群落生境或其中某一生态因 子的变化,排定样地生境的位序,又称环境排序。 •间接梯度分析(indirect gradiant analysis) 用植物群落本身属性(如种的出现与否,种的频度、盖 度等等),排定群落样地的位序,又称群落排序。
丛径 (m) 一 最 般 大 0.5 1.4 0.4 1.3 0.6 1.6 0.7 1.7 0.4 1.8
附记
● ● ● ● 物 候 期 O 生 活 力 ●
编 号 植物名称 1 紫茎泽兰 2 野草莓
花序高 (m) 一 最 般 高 0.1 0.2 0.1 0.2
叶层高 (cm ) 一 最 般 高 45 72 7 20
群系以上高级单位不是以优势种来命名,一般均以群 落外貌—生态学的方法,如针叶乔木群落群系组,针叶 木本群落群系纲,木本植被型等。
编 植物名称 号 1 冲天柏 2 云南松 3 旱冬瓜 编 号 植物名称
平均高度 10.4 7.5 3.8 高度 (m) 一 最 般 高 1.2 2.0 0.7 2.1 0.9 1.7 0.8 1.6 0.2 1.9 冠径 (m ) 一 最 般 大 0.4 1.1 0.3 1.2 0.5 0.9 0.4 0.9 0.3 1.2
10个植被型组为:
针叶林、阔叶林、灌草和灌草丛、草原和稀树干草原、 荒漠包括肉质刺灌丛、冻原、高山稀疏植被、草甸、沼泽、 水生植被 。
29个植被型为:
寒温性针叶林、温性针叶林、温性针阔叶混交林、暖温性 针叶林、热性针叶林、落叶阔叶林、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 常绿阔叶林、硬叶常绿阔叶林、季雨林、雨林、珊瑚岛常绿 林、红树林、竹林、常绿针叶灌丛、常绿草叶灌丛、落叶阔 叶灌丛、常绿阔叶灌丛、灌草丛、草原、稀树干草原、荒漠、 肉质刺灌丛、高山冻原、高山垫状植被、高山流石滩稀疏植 被、草甸、沼泽、水生植被。

群落生态学

群落生态学

群落生态学(community ecology)①community定义、组成②结构(structure of community)③物种多样性(species diversity)④生境与生态位(habitats ,niches)⑤群落演替(community succession)㈠群落(community)群落(生物群落biotic community):一定时间内居住在一定空间或生境的各种生物种群的集合。

它包括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等各个物种的种群,共同组成生态系统中有生命的部分。

生物群落=植物群落+ 动物群落+ 微生物群落植物群落学研究得最深入,理论体系完整。

群落学的一些基本原理多半是在植物群落学研究中获得的。

本章概念基本都是关于植物群落的:特征(Basic character):优势度(Dominance):一个群落中的不同种群在群落中的地位和影响是不同的。

空间、时间格局(Spatial and temporal patterns)演替(Succession)营养结构(Trophic structure):㈡群落组成⒉1 生长型(Growth form)生物对外界环境适应的外部表现形式,同一生长型的生物在形态外貌、适应特点上相似。

主要有:乔木(Arbor) 灌木(Shrub) 藤本植物(Liana) 附生植物(Epiphyte) 草本植物(Herbage)⒉2生活型(Life form of plants)按休眠芽(或复苏芽)所处的位置高低和保护方式,高等植物可分为五个生活型:①高位芽植物(Phanerophytes):距地面h>25㎝②地上芽植物(chamaephytes):0<h<25㎝③地面芽植物(Hemicryptophytes):h=0 冬季地上部分全部枯死,多为多年生草本植物。

④隐芽植物(Cryptophytes):h<0芽位于较深土层或水中,多地茎类多年生草本植物或水生植物。

生态环境中的物种适应和群落生态学

生态环境中的物种适应和群落生态学

生态环境中的物种适应和群落生态学随着生态环境的变化,物种适应和群落生态学变得越来越重要。

本文将从以下角度探讨生态环境中的物种适应和群落生态学。

一、物种适应1.1 什么是物种适应?物种适应是指物种为了在其自然环境中生存和繁殖所经历的进化过程。

适应可以发生在不同的层次上,包括个体、物种和生态系统层次。

1.2 物种适应的类型物种适应分为两种主要类型:形态适应和生理适应。

形态适应是指物种的外形、大小、形态等方面的适应。

一些常见的形态适应包括:- 景观适应:物种在不同的环境中有不同的外貌- 捕食适应:物种能够抓住它所狩猎的猎物的形态适应- 保护适应:物种能够伪装成不同的形状或颜色,以避免被天敌发现,或者物种可能会较少受到捕食的威胁等。

生理适应是指物种在化学、物理、代谢等方面的适应,一些常见的生理适应包括:- 过冬适应:让物种抵御寒冷条件- 耐干适应:使物种适应干燥的气候或环境- 对有毒化合物的抵抗力二、群落生态学2.1 什么是群落生态学?群落生态学是一门关于生物群落中物种之间相互作用和生态系统的科学研究。

生物群落是指在一个生态系统中共同生活和相互关系密切的生物群体。

2.2 群落生态学的重要性群落生态学具有重要意义,它能够帮助我们了解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以及生物在社区中相互作用的复杂性。

群落生态学还可以帮助我们预测生物在不同环境中的响应,以及人类的影响对群落的影响。

此外,群落生态学有助于生态系统的管理和保护。

2.3 群落间相互作用的类型群落之间的相互作用分为以下几种类型:竞争:物种竞争有限的资源,如食物、水、阳光等。

互惠关系:物种之间互相受益的关系,如蝴蝶和花之间的授粉关系。

捕食关系:一种物种捕食另一种物种。

共生关系:一种物种与另一种物种共生,会获益,例如生物有之间的共生关系。

三、结论从上述内容中可以看出,物种适应和群落生态学对了解生态环境非常重要。

了解不同物种的适应能力意味着我们可以更好地保护濒危物种和不断变化的自然环境,同时,群落间的相互作用也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和管理我们的生态系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九章群落生态学●群落的基本概念和特征●群落结构和成分●物种多样性第一节群落的基本概念和特征●生物群落的基本概念●生物群落的基本特征●生物群落结构的松散性和边界的模糊性一、生物群落的基本概念●群落(c o m m u n i t y):特定时间和空间(或特定生境)下,生物种群有规律的组合,它们之间以及它们与环境之间彼此影响,相互作用,具有特定的形态结构与营养结构,执行一定的功能,这种多种群的集合称群落。

二、群落的基本特征●物种多样性(species diversity)●生长型(growth form)与结构●优势度(dorminance)●物种相对多度(relative abundance of species)●群落的空间和时间格局(spatial and temporl patterns)三、群落结构的松散性和边界的模糊性●有机体结构的紧密性和边界的清晰性●部分群落边界的是清晰的(池塘、湖泊)●陆地群落边界的模糊性第二节群落结构和成分●群落的外貌和生长型●群落的垂直结构●群落的水平格局●群落的时间格局●群落交错区和边缘效应一、群落的外貌和生长型●生长型(g r o w t h f o r m):根据植物可见结构分成的不同类群。

生长型反映植物生活的环境条件,相同的环境条件具有相似的生长型,这是趋同适应的结果。

●生态等值种:由于趋同进化,世界各大洲相似环境区域生活着具有相同生活型的植物,这些植物称为生态等值种。

●叶子大小与水分条件关系模型:●植物的生活型类型:指植物对于综合环境条件的长期适应,在外貌上表现的植物类型。

它的划分常根据植物的形态、大小、分枝等外貌特征,同时考虑到植物生命期的长短。

●植物的生活型类型(阮基耶尔R a u n k i a e r生活型系统):高位芽植物:休眠芽位于距地面25c m以上。

地上芽植物:更新芽位于土壤表面之上,25c m之下,多为半灌木或草本植物地面芽植物:更新芽位于近地面土层内,冬季地上部分全枯死,为多年生草本植物隐芽植物:更新芽位于较深土层中或水中,多为鳞茎类、块茎类和根茎类多年生草本植物或水生植物一年生植物:以种子越冬●陆生植物主要生长型:乔木:高达3m以上的高大木本植物。

附生植物:与被附生植物之间,没有营养物的争夺和分配问题,只在空间定居上有着紧密的联系二、群落的垂直结构●陆生植物群落分层现象:与光利用有关,群落层次主要由植物生长型和生活型决定●陆生动物群落分层现象:主要与食物有关●水生群落分层现象:与阳光、温度、食物和溶氧等因素有关三、群落的水平格局●植被的均匀型分布●植被的镶嵌性的主要决定因素气候影响土壤影响:营养物质、土壤质地、地形特点植物影响:他感作用、遮荫作用、繁殖特点动物影响:喜食情况、种子散布、食物贮藏、排泄物、践踏、挖洞四、群落的时间格局●昼夜相:与环境因子的昼夜节律有关陆地群落的昼夜相变化水生群落的昼夜相变化●季节相:与环境因子的季节节律有关温带群落的季节相变化热带群落的季节相变化●年际间变化五、群落交错区与边缘效应●群落交错区(e c o t o n e):两个或多个群落之间的过渡地带。

●边缘效应(e d g e e f f e c t):群落交错区的生物种类和种群密度增加的现象称边缘交应。

●边缘效应产生的原因:在群落交错区往往包含两个重叠群落中的一些种以及交错区的特在种;群落交错区的环境比较复杂,两类群落中的生物能够通过迁移而交流,能为不同生态类型植物定居,从而为更多的动物提供食物、营巢地和隐蔽所。

●边缘效应原理的实践意义:利用群落交错区的边缘效应增加边缘长度和交错区面积,提高动物的产量。

人类活动形成的交错区有的有利,有的是不利的。

第三节物种多样性决定物种多样性的两个主要因素:物种数目和异质性。

●群落中物种——多度分布●多样性指数的测定●多样性等级的实例●决定多样性等级的因素一、群落中物种——多度分布物种相对多度曲线●物种——多度分布的三种假说随机生态位假说(random-niche hypothesis)生态位优先占领假说(niche-preemtion hypothesis)这种分布多出现在群落生境严酷,如荒摸,种数相对较少的群落。

对数-正态假说(log-normal hypothesis)符合这种分布的群落多属于环境条件优越,物种丰富度高的群落。

如热带雨林的昆虫群落。

二、多样性指数的测定●香农-威纳指数(Shannon-Wiener index)三、多样性等级的实例四、决定多样性等级的因素●进化时间学说(e v o l u t i o n a r y t i m e t h e o r y)●生态时间学说(e c o l o g i c a l t i m e t h e o r y)●空间异质性学说(s p a t i a l h e t e r o g e n e i t y t h t h e o r y)●气候稳定学说(c l i m a t i c s t a b i l i t y t h e o r y)●竞争学说(c o m p e t i t i o n t h e o r y)●捕食学说(p r e d a t i o n t h e o r y)●生产力学说(p r o d u c t i v i t y t h e o r y)第四节种间关连、相似性和排序●有关群落性质的两种观点●种间关连的测定方法●相似性系数●群落的排序一、有关群落性质的两种观点●个体论学派(i n d i v i d u a l i s t i c s c h o o l):群落在自然界中并非一个实体,而只是生态学家从一个呈连续变化着的植被中收集来的一组生物而已。

●机体论学派(o r g a n i s m i c s c h o o l):群落是一个真实的、有机的实体,它是组成群落的各个种群的有组织的集体。

●群落概念包含的三个特点:群落是生物在特定地域中的物种种群的集合体;这种组合在时、空序列中反复出现。

即承认自然界中确实有相当稳定的物种所组成的群落型; 群落是一种动态平衡系统,具有自我调节或稳态的机制。

●“折中”观点:群落可能处于沿个体论-机体论轴上广大变化范围中的任何一段。

●支持“折中”观点的证据:有些种群已经形成了难以分隔的多种群系统;也有相当多的种群间相互作用相当弱或完全无关。

群落先锋期的种间相互作用多数很不密切,甚至是偶然共同生活在一起的。

随着演替,种群间相互作用日益紧密,甚至发展到动态平衡的顶级群落。

二、种间关连的测定方法V=(ad-bc)/[(a+b)(c+d)(a+c)(b+d) ]1/2三、相似性系数四、群落的排序●机体论学派的观点:排序技术本身使数据成为一个连续带;用于梯度分析的群落样地多是受干扰后,而尚未发展到顶级期;优势种在决定群落面貌上的作用大于非优势种。

第五节群落的演替●演替的基本概念●群落演替的实例●群落演替的分类●关于群落演替的顶级问题●群落的周期性“演替”●经典的和个体演替观一、演替的基本概念●群落演替(c o m m u n i t y s u c c e s s i o n):在一定地段上,群落由一个类型转变为另一个类型的有顺序的演变过程。

●机体论学派观点(经典的演替观)●个体论学派观点二、群落演替的实例●水生演替系列●旱生演替系列●森林次生演替●高山草甸弃耕地的植物群落演替●珊蝴礁演替三、群落演替的分类●原生演替(p r i m a r y s u c c e s s i o n)与次生演替(s e c o n d a r y s u c c e s s i o n)●内因演替(e n d o g e n e t i c s u c c e s s i o n)与外因演替(e x o g e n e t i c s u c c e s s i o n)●地质演替(g e o l o g i c a l s u c c e s s i o n)与生态演替(e c o l o g i c a l s u c c e s s i o n)●自养演替(a u t o t r o p h i c s u c c e s s i o n)与异养演替(h e t e r o t r o p h i c s u c c e s s i o n)四、关于群落演替的顶级问题●关于顶级群落的三种学说单顶级群落学说(m o n o c l i m a x t h e o r y)多顶级群落学说(p o l y c l i m a x t h e o r y)顶级群落-格局学说(c l i m a x p a t t e r n t h e o r y)五、群落的周期性“演替”一些群落具有周期性变化,即由一个类型转变为另一个类型,最后又回到原来的类型。

六、经典的和个体演替观●对经典演替观的批评次生群落的演替演替中的抑制作用(石莼-红藻)●关于机会种在开始建立群落中作用的假说促进模型抑制模型忍耐模型(竞争)第六节形成群落结构的因素●竞争对群落结构的影响●捕食对群落结构的影响●岛屿与群落结构●干扰与群落结构和动态●平衡说与非平衡说一、竞争对群落结构的影响●竞争导致生态位分化的例子达尔文莺(10m m/8-12m m)利用相似资源的共存物种间通常以一“标准量{体长比1.3;体重比2[(1.3)2]}”分开。

●同资源种团(G u i l d s):以相同方式利用相同资源的物种集团。

二、捕食对群落结构的影响●泛化种(generalist)兔子●特化种(specialist)喜食竞争力强的优势种喜食竞争力弱的劣势种●关键种(keystone species)三、岛屿与群落结构●岛屿的物种数与面积的关系●岛屿离大陆距离与物种数的关系●M a c A r t h u r的平衡说(e p u i l i b r i u m t h e o r y)●岛屿群落的进化岛屿物种进化速度较大陆块远离大陆的岛屿地方种可能较多由于进化时间较短,岛屿群落可能是未饱和群落M a c A r t h u r的平衡说(e p u i l i b r i u m t h e o r y)●M a c A r t h u r的平衡说:岛屿上的物种数目决定于迁入物种和迁出物种之间的动态平衡,即不断灭绝的物种由同种或异种的迁入而得到补偿,从而岛屿上的物种数目保持相对稳定。

岛屿上的种数不随时间而变化。

这是一种动态平衡,即灭绝物种不断被新迁入物种代替。

大岛比小岛能维持更多的种数。

随岛离大陆距离的由近到远,平衡点的种数逐渐降低。

四、干扰与群落结构和动态●群落出现断层后可能出现的两种情况抽彩式竞争(c o m p e t i v e l o t t e r y)✓群落中有许多在入侵断层能力和耐受断层环境能力相等的物种;✓入侵后在其生活史中能对付后入侵的物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